首页 优秀范文 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措施

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措施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20 16:24:5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措施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措施

第1篇

 

一、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的可抟续性、经济的可持续性和生产的可持续性三方面,其中生态的可持续性是指在发展农业生产时要适应和合理利用规律的特性,而不能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率而无视甚至破坏自然规律,既要提高合理利用、开发和保护资源环境的能力,又要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经济的可持续性是指通过改进产业生产技术,调整产业结构,使社会产品更加丰富,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而生态的可持续性指的是保证农产品的稳定供给以满足人类发展的基本物质需要。

 

在当今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的时期,可持续农业观念尤其存在的必要性,只有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才能不断提高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状

 

我国欠发达地区主要是传统农业经济模式,人口众多、农业生产效率低下、且粗放式发展,技术发展缓慢,传统农业经济模式下农业生产对劳动力是十分依赖的,可是有限的农业资源根本满足不了人口的膨胀式增加,人们会为了生存为了扩大土地面积而围垦湖泊、破坏草原、砍伐森林,这样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是非常严重的,在传统农业经济模式下很难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另外,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式是现代工业式农业,这种生产模式主要以机械与农业化学品为主,虽然可以一定程度的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但是对于生产环境的破坏也是非常严重的,例如农业机械、化肥、地下水的过度使用会造成土地盐碱化、板结问题突出,农产品加工产生的废弃物、农膜、农药等残留物也会严重勿扰农业环境,破坏水体和大气的正常循环,人类对农业资源的过度索取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问题严重,而且农产品中有可能残留化学品中的有害物质,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制约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农业就是遵循整体协调发展、循环再生理念,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优势,利用农业自身的生态平衡系统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采用现代管理办法,对农林牧副鱼的生产进行科学调控,形成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三色农业。三色是指绿色、白色、蓝色,其中绿色农业是指以土、水、气为基础的传统绿色植物种植业和畜牧养殖业;蓝色农业是指以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为主的水域农业;白色农业是指以生物工程为技术主体,以微生物学为科学基础的包括高科技生物工程的“发酵工程”和“酶工程”的微生物资源产业化的工业型新农业。

 

(三)发展精确农业。精确农业是指利用决策支持系统、变率处理设备、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高新技术,与传统的以产出较低、牺牲环境、消耗资源的农业生产模式相对的,能够准确获取形象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以及农田小区作物的实际产量等空间与时间差异性信息,能够准确分析影响作物产量差异的原因,从而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农业技术调控的农业。

 

(四)发展集约型可持续农业。集约型可持续农业包括优化农业政策环境,构建顺畅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优化农业生产的管理体系,提升农业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完善生态农业发展的环境基础;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农业从业人员的收入;持续提高农产品自给率、商品率和土地生产率等,这种农业发展形式适用于资源匮乏、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国家。

 

四、如何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针对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要想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完善我国的土地流转制度,避免土地荒废,鼓励对土地进行承包,将土地的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进行种植,提高经济效益。

 

第二,调整产业内部结构,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工,大量发展养殖业,促进协调农林牧渔业的发展。

 

第三,合理安排资源的配置,加强控制农村人口快速增加,对于病虫害、杂草等利用生物技术进行控制,加强推广灌溉技术,改变土地原有的漫灌方式。

 

第四,组织农民合作创新,相关的政府部门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扶持,建立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将市场风险降到最低。

 

第五,大力发展农业科技,加强农业科技的投入,向农民传授科技知识和管理知识,大力培养高素质的青年人才,壮大农业科研的人才数量,提高农业的种植素质。

 

第六,建立农业保护体系,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建立包括农业风险基金、对农产品进行储备、农产品最低价格保护制度在内的风险保障体系,提高农民抵御自然灾害风险、防范市场风险的能力。

 

第七,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严厉打击违法占用耕地的行为,加大防护栏建设,坚持综合治理、统筹兼顾的原则,加强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控制对水资源和森林植被的人为破坏。

第2篇

1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意义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在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的基础上,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以满足人们当前和子孙后代继续增加的需求。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确保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目标和方式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政策方面的定性研究基础上,要积极进行必要的定量研究,即在生产实践中找到如何评价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和衡量其发展的可持续性的应用分析。因此,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就成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和量化控制的关键,也是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

2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的目标

为了解决农业可持续发展状态和目标实现程度度量的问题,要逐渐建立和完善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主要围绕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展开。1991年粮农组织曾在荷兰举行了“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会议,明确指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采取积极措施增加粮食生产,必须考虑自力更生、自给自足和适当调剂储备相结合以稳定粮食供应;二是促进农业发展多样化,扩大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农村贫困;三是进一步创造有利条件合理利用并保护和改善自然资源,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环境。这些目标,既考虑到一些国家重视环境与追求更高的生活标准的双重利益,也考虑到一些国家必须采取的为生存斗争和继续发展的愿望,因此大多数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同意接受这一提议。

该文所涉及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必须经历的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阶段之一。这一阶段的任务和基本目标是:基于现代农业科学和技术,使传统农业技术的优势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劳动生产力和土地使用率得以提高,实现发展农业生产和保护农村环境的协调,农业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农业产品的高品质、低功耗,逐步建立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农业管理系统;通过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和产品的成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资源生产率,防止污染和保持农业生态平衡,逐步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管理技术密集型的现代化农业。因此,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也必然要遵循全面、准确、科学地评价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阶段和水平的目标,这就要求指标体系包括以下4个方面的内容。

2.1农业可持续发展资源承载能力的评价

农业资源的承载能力包括一定空间内各种支持农产品需求的农业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农业生产的“生存支持系统”。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农业资源不仅能够支持当代人生存发展需要,而且不能损害后代未来发展的需要。如果考虑到农业生产的发展所需资源分配的成本,可以认为该“生存支持系统”应当首先具备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如果不具备,那么就要尽量挖掘替代能源,将“生存支持系统”保持在与满足农产品需求的实际资源相当的水平。

2.2农业可持续发展生产能力的评价

农业作为一个产业必须自身不断完善和发展,不断满足整个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需求。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方面的能力必须在不危及其他系统的发展和子孙后代需要的前提下,提供更多的农产品并确保其生产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步增长,即农业发展速度保持一个稳定的趋势,使农业生态系统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抗干扰能力,不仅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而且遭到破坏后系统能迅速重建,从而避免系统崩溃或不可逆转的灾难性后果。稳态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变化的过程,允许正常波动变化过程,但主张更稳定积极的变化速度。因此,农业可持续发展,应该是一个动态积极的稳态。

2.3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协调能力的评价

根据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农业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水平应当保持在允许人类开发和利用的区域资源和环境承载力之内,否则不能实现持续发展。虽然掠夺式的生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满足生产者的当前利益和需要,但造成资源的破坏会有深远的影响,不仅会导致农业生产难以维持并获得长足发展,甚至会危及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业生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因此,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是一个评价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1-2]。

2.4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管理协调能力的评价

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农业生产体系系统内的元素之间必须保持和谐的关系,才能维持系统状态的稳定、效率和可持续性。农业生产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以及农业生产和区域间协调发展是系统管理协调能力的2个方面。可持续农业生产系统应该在一定范围内,与区域社会形成功能互补的有机整体或区域系统整合,以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和地区之间协调发展的基础,省、市、县或其他行政区域或农业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和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形成了发展农业生产、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深化农业产品加工,与其他各方面发展水平相协调,以改善农业生产系统的整体经济效益的基础[3-4]。

3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1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

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必须建立在遵循农业发展的自然规律、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等科学规律的基础上,所构建的指标体系不但能够客观地反映农业生产系统内部的运动及外部影响状况,做到全面准确反映实际状况。同时,指标体系的建立要兼顾数据搜集处理在实际分析的可操作性,便于统计调查的进行。只有可操作、可应用于实践的科学才富有生命力,可以说科学性是可操作性的准绳,可操作性使科学性得以实现。在该文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尽可能使用便于获取信息、易于操作的指标类型如百分比、单位面积产出、单位投入产出、利用效率等,以便于普遍地应用于实践。

3.2代表性与可比性相结合

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评价涉及面十分广泛,影响因素众多,纷繁复杂,很多指标在实际调研中难以收集到理想的数据和确定参数,使数学工具运用十分困难。因此,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应简单明了,应尽量选取富有代表性、多用途性和可定量化的指标,使所构建的指标体系既具有代表性,能够体现评价对象的整体全貌,同时还能够通过相互联系的指标,较好地度量和评价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和不同模式农业发展可持续性目标实现的程度,尤其是一定要在指标选取合体系设计上注重时间、地点和适应范围的可对比性,以便于从横向比较和经济的推广与应用。

3.3动态性与静态性相结合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是动态与静态的辩证统一。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动态性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过程具有周期性,因此某些指标很难在1个周期内界定,经过1个或1个以上的周期循环才能得到反映;二是随着科技的创新和进步和人类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范畴的广度和深度也在不断变化,因而要求评价指标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态变化特点。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静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一方面,评价指标体系中应当包含可以反映农业生产、生态和经济、社会的状态的指标,以便描述一定时期内一定区域范围内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和相应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另一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专门化的工作过程,需要时间、人力物力等的成本性投入,而且指标体系一经建立就需要时间进行验证和改进,因此评价指标体系不宜频繁变动,在一定时期内应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以满足数据采集的有序性和指标核算的可比性,同时节约成本,加强可操作性。

3.4系统性与层序性相结合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基于自然生态基础和地理区域限制的由不同层次和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是既有人类社会本身又包括与人类社会有关的各种基本要素、关系和行为的有机综合系统。

根据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复杂的有机系统的特点,一方面,要遵从农业可持续发展整体效果的规律,较为广泛地覆盖评价项目,使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从时间和空间上综合反映和标准化衡量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各个环节和各种因素,包括可持续性是否理想,资源利用率是否较高,农业生产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是否合理,农业生态环境是否趋向良性循环等方面内容。另一方面,要考虑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对区域农业生产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对相关的联系点和耦合点进行相应的指标覆盖,使指标体系更具层次性和逻辑性,进而对分析整体区域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准确的数据信息。

4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结构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是整体的综合性的概念,每个指标反映农业可持续的一个侧面或小的方面,因此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需要进一步分为更小的目标与类型,各个小的目标和类型构成所需的指标体系。

4.1根据指标的作用和形式划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数量指标一般由绝对数来表示,拥有一定的计量单位,反映农业生产和发展过程中的绝对数量关系,如农作物总产量(值)、土地利用类型及其面积、农业人口数量等。质量指标一般是相应的数量指标的比值,其计量单位由相互比较的2个指标的相互关系与特征来决定,主要用来表示农业生产发展水平与发展过程的相对状态。

4.2根据指标描述对象和反映内容划分为结构性指标和功能性指标

系统的状态及其演变发展总是首先反映在其结构功能上,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特征就是通过结构性与功能性2个方面的指标进行衡量和标准化的,能够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综合,结构性指标反映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及相互关系,如农业生产结构、农业人口构成、农业资源利用结构等指标。功能性指标反映农业系统内部各种功能及其影响,如反映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收入与产值类、信息流、能量流等指标。

4.3农业可持续发展基本特征指标

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是定量评价农业发展的状态和可持续性特征的指标系统,不同类型的指标反映了被评价对象的不同特征,分别描述农业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各个不同方面和层次,不同量纲的指标必须进行无量纲处理以便于比较,使各指标的可持续性得到一个整体性的评价。除了定量反映农业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外,定性指标也必须进行量化,所有指标的集合必须包含能反映农业生产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全面信息。最终形成一个方法系统,达到综合全面科学评价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依照农业可持续发展内在要求和规律将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分为4个层次(表1)。第1个层次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水平;第2个层次分解为农业自然基础、农业生产水平、农业生产能力、农业生产发展等;第3个层次分解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社会、经济、技术等12个方面;第4个层次是对第3个层次的进一步细化分解。通过各类指标的组合对整个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也可以根据需要对农业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农业生产水平可持续性、农业生产能力可持续性以及农业生产发展过程可持续性等作出相应评估。

5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的注意事项

5.1经济发展指标与可持续性指标

经济的发展影响农业生产和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应该包括经济发展的指标,但是是否将经济发展指标作为考察农业生产和发展的主要指标却有待研究。以追求高水平、高速率发展为典型特征的生产方式恰恰是导致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较高的发展水平和速度所表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并不一定是可持续的。当前主导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强大压力已经向世人表明,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的可持续性在逐渐降低。从长远来看,将经济发展指标作为可持续性的主要衡量标准是不合适的。因此,在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时,要将经济发展指标纳入其中,作为重要的区域背景指标,但却不能将其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判别准则[5]。

5.2资源使用效率指标和可持续发展指标

资源使用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使用效率。资源供需条件相同时,资源使用效率越高,资源可持续性越强。科技进步是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最为有效的途径,包括开发利用技术和管理技术。决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是资源消耗速率与资源更新速率或资源存量间的关系。只有当区域资源消耗总量有效地控制在适度水平时,技术进步对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才可真正视为对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做出了贡献。

5.3指标选取过程中的时空覆盖率

一般来说,应用于指标分析的农业自然资源数据在统计途径上是按照流域、农业生态圈等空间划分的,而与农业生产密不可分的社会经济数据则是按照行政区划来搜集的,这样的空间错位使得指标数据在空间坐标上的差异很复杂。因此,在指标选取中要十分注意这2类空间划分的统一程度,统一度越高则指标选取就会越成功,以后的数据分析结论也会更契合于整个农业生产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程度考核目标。

另外,自然资源数据在空间坐标上主要分为点和面2类,比如气象气候数据必须由特定站点采集,而土地方面的指标(地形地貌、土壤品质、土地利用等)则可以通过平面图件资料获得。时间坐标则是由现有指标的统计调查、资源测绘等工作开展的年份所决定的。因此,造成新出现的指标缺乏历史数据、时间坐标的参考系而难以确定的情况。此种情况使得农业自然资源的时空坐标有时难以满足评价的需要。因此,在评估过程中必须注意处理这一复杂的问题。

5.4指标的聚合问题

农业自然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包含众多指标的体系,要想对其进行分析处理,指标聚合是比较通用的做法。但是科学总是存在着不确定性,无法量化的指标、指标不同的时空坐标、不同的量纲、不同成分之间相互作用机制与功能的了解程度都限制着使用常规数学方法对指标进行聚合。出于对农业自然资源自身特点以及影响其使用的诸多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复杂性与特殊性的考虑,针对不同资源的表征指标分别构造适用的聚合方法较为合理。在准则或亚准则层进行聚合以适当简化指标,便于理解的同时不丢失任何关键因子是一种可行的方案。同时,依据人们的价值取向和经验而不单纯拘泥于数学模型对指标权重进行确定,也是合乎情理的。

5.5影响因素的双重性或多重性

农业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并不是由某一种影响因素单一作用造成的。每一种影响因素都可能同时产生不同的影响效力。比如,有时既有保证可持续利用的正向效应,又有诱发非永续利用的负向效应。更甚至于同一影响因素的不同变化范围都可能使问题变得更复杂,如对土地生产力的可持续潜力而言,农田化肥施用量与可持续性在达到土壤养分供需平衡之前成正比,一旦达到平衡点(也是度的节点),施肥量的继续增加反而会使某些微量元素过量甚至产生毒性进而降低土地的持续利用潜力,甚至损害以土地为载体的生态环境。因此,农业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因素的双重性和多重性决定了不能依据表征该类因素的特定指标值来简单地判定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是否具有可持续潜力,而是要通过综合的分析比较以期得到客观的结论。

6参考文献

[1] 张淑焕.中国农业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 严力蛟,朱顺富.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3] 〔英〕伊恩·莫法特.可持续发展原则、分析和政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第3篇

城市周边村镇是指以城市为中心向周边辐射的小城镇,可以说是村庄中的城市,城市中的村庄。其人口密度小,环境质量好,与城市相比具有生态和资源的优势,是城市商品的交汇点,也是乡村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的中心[2]。村镇住宅建设量大、面广、前景广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好

村镇离城市有一定距离,没有市内车马喧嚣,也没有汽车尾气污染,环境幽静舒适,空气清新洁净,夏季平均气温与城市相比要低,利于避暑。

2.交通便利

随着城市开发向周边辐射,道路交通等配套设施也在向纵深发展。城市公交将开辟新的线路或将原有线路延伸至周边村镇,交通相当便利.

3.户型新颖,居住面积宽敞

由于村镇的土地价格相对较低,设计者可充分考虑到购房者的居住需要,设计出户型新颖、居住面积宽敞、舒适的高级住宅公寓。这种公寓既可外销又可内销,收益较普通商品房高。

4.房价相对较低,满足大多数人的购买力需要

对部分收入较高人来说都已在市区购房,且不少已购车或正准备购车,但对经受一天紧张工作的他们更想找一个环境好,空气清新的住所来放松自己,村镇离城市不是很远,正是他们理想的住所。对一般收入不是很高的人,很想购房或者有必要购房,相对价格较低的村镇住宅应该是他们的首选。

5. 村镇农民本身购买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加上国家对农民的政策扶持,农民的人均收入绝对值日渐提高,农民已经摆脱贫困。特别是城市周边的村镇农民借助于地理优势,已经步入小康甚至走向富裕,购买新房已成必然。

二. 开发城市周边村镇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的工业化已经进入中期阶段,但是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过高,农业劳动力的数量过多,农业的经营规模较小,劳动者的文化和科技素质过低[3]。发展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个巨大的任务就只能靠发展乡镇企业,加速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来解决;靠推进农业规模经营,用新的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使农业与工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来实现。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的涌现与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减缓了农村人口向大城市转移的压力,发展了农业经济,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为改造传统农业打下了基础。《福布斯全球杂志》中国地区调研员胡润认为“民营企业赚钱最多的行业是农业,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多,中国的农业以前没有什么大的发展,最近20多年发展得很快,许多人因此致富,而且以后可能发展得更快,很多的外国农业公司要进到中国农业市场上来,就说明了这一点。”

中国经济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发展,更与村镇建设息息相关。村镇住宅的建设和发展从一个侧面来说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甚至可以说推动了农村经济,同时又能促进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有可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三. 开发城市周边村镇的渐进性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从而导致我国的村镇住宅建设应该是渐进式的,不能一哄而上。从最新的调查显示,我国农村与城市的收入差距仍然较大,达1:5甚至1:6。建设部部长汪光焘也指出村镇建设存在着几个问题:一是村镇规划建设指导思想存在偏差,脱离实际。二是扶持小城镇发展的政策措施不配套,扶持资金分散,城市反哺农村的力度不够。三是缺乏有效的分类指导和区域协调政策和措施。四是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市场化运作进展较慢。这一切说明村镇住宅建设只能采取“连续、有限、比较”的“渐进式”方式。

四.开发城市周边村镇的可持续性

对村镇住宅建设而言,笔者认为可持续性是指具有持久永恒发展的能力,可以更新或改造。目前,城乡接合部违反规划,私搭乱建,村镇环境脏乱差,村镇功能不全,对农村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进行村镇住宅可持续性建设是大势所趋。主要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考虑土地的利用和环境的规划,并考虑到建筑空间的发展要求,具有可改造和发展的能力。

2.推广可持续性墙体材料,尽量不占可耗地,保护自然资源,注重节能措施。如非粘土类、石膏、砖、板材与砌块、稻草板墙体等。

3.建立村镇垃圾处理站,使废料得以再生利用。

第4篇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社会经济方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与此同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接下来,本文将结合我国资源环保的现状,探讨加强我国资源环保发展的方法以及对策。

关键词:

资源环保;发展;现状;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资源环保建设已经成为大家重点关注的问题。无论是水资源、宽矿产资源还是土地资源都呈现严重缺乏的现象,并且都被严重污染。倘若这一现象再不能被有效地改善以及解决,将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由此可见,探讨我国资源环保发展现状以及对策的重要意义。

1我国资源环保的现状

水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是目前我国的三大主要资源,接下来,本文将分别从这三方面入手探讨我国资源环保的现状。

1.1水资源缺乏且严重污染

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以及提升,我国的水资源呈现严重缺乏的现象。农业的发展必然离不开水的使用,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的人均用水量只有33%,而农业用水数量已经达到了66%,由此可见,农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倘若停止部分地区的农业发展,虽然可以节省水资源,但是经济却得不到提升,以至于出现了农业与水资源不平衡的状态。除了水资源呈现缺乏状态以外,水资源的污染也比较严重。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出现填海行动,且对于森林也呈现乱砍乱伐的现象,我们都知道,森林的存在除了可以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还可以起到防沙尘暴以及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如今,森林被大量砍伐,水土大量流失,进而导致水资源的破坏以及流失,导致水资源数量的减少,越来越多的地区呈现荒漠化状态,其中楼兰古城就是最好的例子。另外,随着工业的发展,水资源污染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多的工业废气物被排放到海洋中以及湖泊中,进而使得海洋和湖泊的污染逐渐加重。由此可见,我国水资源呈现严重危机。

1.2矿产资源的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矿产资源的开采量的增加,矿场资源越来越少,同时,在矿产资源开发的过程中,由于很多开采人员缺乏环保意识,进而使得地形、地貌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同时,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例如,有的企业对于开采矿物的过程中产生的“三废”缺乏正确的处理措施,进而使得土壤、大气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了很严重的污染,另外,砷、氟、重金属等有害成分大量累积,严重威胁矿区以及周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1.3土地资源的现状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大量的土地资源被开发,表面上看起来,土地资源的开发有利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以及经济的提升,但是时间上,随着土地的开发,土地资源越来越少,生态保护作用越来越弱,我们都知道,林地、原地有保护环境,净化空气的作用,而随着土地开发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园地以及林地逐渐消失,土地资源的数量越来越少,周围的环境越来越差。另外,土地资源的大量开发,破坏了原始植被和生态平衡,导致地表覆被破坏,进而使得土壤中的水分越来越少,土地逐渐形成荒漠化,严重影响土地的可持续性发展。

2促进我国资源环保发展的对策

2.1加强对于水资源的保护

人的生活离不开空气、太阳和水,由此可见,水资源对于人类的生存的重要性。若想实现水资源的保护作用,可采用如下几点措施;一,提升水资源保护意识。例如,相关的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网络宣传或者是海报宣传的方式提升大家对于水资源的保护意识,让大家意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进而在开发的过程中尽量做到既可保证水资源的正常应用,又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二,实现水资源的协调发展。所谓水资源的协调发展,主要指的是在各行各业的发展中,尤其是对于农业的发展,不能只考虑农业的发展,忽略水资源的保护,也不能只保护水资源,放弃同业的发展更是要实现水资源与农业的协调发展,保证水资源与农业发展的平衡性,进而在保护水资源的情况下实现经济的提升;三,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若想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刑罚阿湛,不能只是通过保护水资源这一个方法实现,更是应该做到在保护水资源的同时,也不断开发出新的岁资源,进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另外,对于水资源的利用,也一定要实现高效性,不能浪费每一滴水的使用,进而实现对于水资源的全面保护,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

2.2矿产资源的发展

矿业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同时,矿业的发展也给生态环境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破坏,为了很好地改善这一现象,我们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方法:一,加强对于“三废”的处理。对于矿物开采过程中产生的三废,要及时采取治理措施。按照废物的处理标准严格处理,坚决杜绝砷、氟等重金属流入到土壤中,进而给土壤带来一定的污染以及危害。二,本着协调发展的原则。与水资源的使用一样,针对于矿资源的开采,也要本着协调性原则,所谓的协调原则,主要指的是矿产开采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协调性,同时也包含矿物开采与居民之间的协调性,也就是说,在开采矿产的过程中,既要保证周围环境不受到破坏,同时也要保证居民的生活不会受到影响。并且这种协调性原则要贯穿整个矿物开采的过程中,无论是开采前、开采中还是开采以后。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矿物资源的保护以及矿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

2.3加强土地资源保护

我们常说,土地是我家,保护靠大家,针对于土地的保护,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提升对于森林的保护。森林不仅有净化空气的作用,还可以保持土壤中的水分,进而阻止水分流失,保证土壤不会呈现荒漠化的状态;二,植树造林。除了要保护现有的森林不会遭到破坏以外,我们还应该想办法植树造林,提升森林的覆盖率,进而实现土地资源的保护,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三,实现退耕还林。对于农业来说,要尽可能实现退耕还林,进而减少耕地的数量,增加森林的数量,保证土地的质量、轻水土流失。另外,相关的政府部门也应该给予一定的支持,针对于开放商的乱砍乱伐的现象,要及时阻止,同时,针对于土地的开发也一定要得到相关部门的允许才可以,但凡发现有不仅允许随便开发或者是有包庇行为的官员,一定要对其进行严厉的惩罚,进而让他们意思到土地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提升他们的资源保护意识,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给我们一个绿色的家园。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提升,我国的资源受到了严重的损坏,无论是水资源、矿产资源还是土地资源都在呈现逐渐减少的现象,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失去了原有的平衡,给人们的生存带来了很大的隐患与威胁。希望在与之对应的一系列的解决措施的帮助下,这些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进而为我国资源环保事业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促进我国水资源、矿产资源以及土地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史利涛,郭晓珂.浅谈我国资源环保发展现状及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4(15):174-175.

[2]王鹤,李哲莹,张玉华,等.浅谈资源城市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J].黑龙江环境通报,2012(01):10-13.

[3]郑晓娟.浅谈我国资源环保发展现状及对策[J].科技风,2012(14):195.

[4]甄妙.浅谈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09(13):36.

第5篇

关键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整治

中图分类号:F30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058-1

1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含义

可持续土地利用是指在满足当代人们对土地利用的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利用土地资源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也不损害当代及后代人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其他利益。

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主要表现为土地资源利用中的“数量”和“质量”的可持续性,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

1.1 在形式上的可持续性

主要是指土地资源必须以一定的种类和面积存在于特定的区域才能保障国民经济发展对各类土地资源的需要。

1.2 物质生产能力的可持续性

主要是针对作为生物生产所用的土地资源而言的,表现在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能量转化率和产出水平,不仅能维持现在水平而且随着科学技术和物质投入的不断增加,土地资源的质量要有所提高,单位面积土地资源的物质生产量也应不断增长。

1.3 经济效益的可持续性

土地资源使用后,土地资源利用者有一定的经济报酬才能促使投入更多的资金,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4 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主要是指土地资源的利用不至于导致土地资源环境的恶化,具体是指在土地资源的利用中对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因子都必须控制在要求的指标之下并改善土地的环境质量状况。

任何的土地资源利用不能同时满足上述四个方面的可持续性,那么该项土地资源的利用就是不可持续的。

2 土地资源的保护

2.1 土地资源的退化

土地退化是指在种自然因素,特别是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土地质量及其可持续性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的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的过程。

土地退化的形成既有自然方面的原因,也有经济方面的原因。土地资源的退化是由于人类不当的土地资源利用和某些不利的自然因素的影响,使单位面积土地资源的生物生产能力逐渐减退和产品质量降低的现象,或简言之,土地资源退化就是土地资源质量降低的现象。

2.2 土地资源的保护

土地资源的保护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保存土地资源,恢复和改善土地资源的物质生产能力,防治土地资源的环境污染,使土地资源能够持续地利用所采取的措施和行动。土地资源的保护的含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土地资源数量的保护。土地资源的数量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和基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土地资源种类及各类土地资源的数量,是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土地资源数量的保护,是对土地资源的保存,在我国主要针对农业用地的保护,防止非农业用地的盲目扩张,主要是通过基本农田保护实现。

二是土地资源质量的保护。土地资源质量的保护,通常指土地资源的地力保护,维护土地的生产潜力和提高土地资源生产力水平,主要有对水土流失、沙化、次生盐碱化、贫瘠化的防治等。

三是土地资源环境的保护。土地资源环境的保护即防治土资源污染。土地资源保护的目的是要达到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而保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

3 土地资源的整治

土地整治是一个笼统的、综合性的概念,主要是指对土地利用的调整与治理。通过一定的手段,对土地利用环境条件的改善和生态景观建设,挖掘土地的潜力,改进土地利用方式,消除土地利用中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制约或限制作用的因素,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土地利用的有序化和集约化。土地整治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体现为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土地开发等形式。

3.1 土地整理

土地整理是对土地权属和土地的用途、布局、结构等的调整。是对土地地形、地貌、地力、水土状况,生态环境的治理。土地整理包括农地整理和非农地整理。归纳起来讲,土地整理的基本内涵是: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整改造、综合整治,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土地整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整农地结构,归并零散地块;平整土地、改良土壤;道路、林网、沟渠等综合建设;归并农村居民点、乡镇工业用地等;复垦废弃土地;划定地界,确定权属;改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3.2 土地复垦

土地复垦是指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根据成因,破坏的土地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各类工矿企业在生产建设过程中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二是因道路改线、建筑物废止、村庄搬迁以及垃圾压占等而遗弃荒废的土地;三是农村砖瓦窑、水利建设取土等造成的废弃坑、塘、洼地;四是工业污染造成的废弃土地。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目前全国各类生产建设造成的破坏土地已达2亿多亩,约占国土面积的1.4%。

实践证明,搞好土地复垦是充分合理利用土地,促进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需要;是增加耕地面积,缓解矿区人地矛盾,促进矿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企业把土地复垦当做生产全过程的必要环节,重视对土地生产要素的投入,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

3.3 土地开发

第6篇

关键词:小额信贷 可持续性

一、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可持续性是评价小额信贷项目是否成功的关键标准之一,它决定了小额信贷机构是否能够扩大业务规模,从而为更多的客户提供服务。已有的研究往往根据小额信贷项目收益和各类成本之间的关系,把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分为以下几个层次:一是最低层次的可持续性,即组织的可持续性;二是操作的可持续性,是指小额信贷机构的业务收入可以完全弥补其操作成本,但不能同时弥补贷款损失和财务成本;三是财务上完全的可持续性,是指小额信贷项目的经营收入在调整通货膨胀和补贴后,能弥补其全部行政管理成本、贷款损失和财务费用。

而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最关键的衡量标准是小额信贷财务的可持续性。因为财务上的可持续性对小额信贷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实质上决定了小额信贷组织上和操作上的可持续性。国际上完善的小额信贷制度应该是商业化可持续的,即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覆盖率(能成功服务目标群体),二是能保持商业可持续。成功的小额信贷即使在项目开展后期没有捐赠和补贴的情况下,仍能像初期一样持续地为目标群体提供贷款支持。

二、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经验比较

世界各国位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文化理念和习惯。这些差异决定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小额信贷可能会采取不同的形式。目前在国际上已经形成以孟加拉乡村银行(简称GB)为代表的“福利主义型”和以印尼人民银行(BRI)、玻利维亚团结银行(Baneosol)为代表的“制度主义型”两大派系。两派模式在制度设计、性质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福利主义型”更注重项目对改善穷人的经济和社会福利的作用,认为对客户的贷款补贴是必需的,而不强调机构的可持续性。“制度主义型”注重的是小额贷款的持续性,认为客户能够为小额信贷服务接受必要的利率。

1.孟加拉格莱明银行(GB)模式

孟加拉格莱明乡村银行(Gremeen Bank)是孟加拉国最为成功的小额信贷模式之一。在小额信贷的操作中,采取直接到户、小组联保、整贷零还、严格管理等一系列措施,手续简单方便易行。这个模式的典型特征是:针对农村贫困人口、特别是贫困妇女,只提供贷款和强制储蓄服务,5人连带小组,每周中心会议制度,小组基金制度。每周还款等。这一模式管理成本很高,所以一直没有能摆脱对补贴的依赖,还不能实现自我持续发展。但它在缓解贫困方面却是最成功的典范。正因如此,乡村银行和其创建者尤努斯教授被授予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

孟加拉模式于1994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引入我国,是目前在我国被普遍效仿的小额信贷模式。

2.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BRl)模式

印尼人民银行小额信贷部(BRI-UD)是正规金融机构从事小额信贷的代表,是小额信贷项目中实现机构的操作和经济可持续最好的典型。其核心模式是:以商业利率向农村地区的贫困人口提高小额贷款,其员工激励计划以盈利为基础,而不是贷款户的增加。实行商业贷款利率(年利率32%)以覆盖成本;储蓄利率与存款额成正比。这种政策使BRI-UD吸收了印尼农村约3300万农户手中的小额游资,储蓄成为其主要的贷款本金来源。另外,BRI严格分离银行的社会服务职能和盈利职能,银行不承担对农户的培训、教育等义务。对于国际小额信贷运动来说,印度尼西亚BRI的最大作用在于,它以事实表明:正规银行可以从事小额信贷活动,但具体操作上应采取完全不同的技术。

BRI-UD高利率和鼓励储蓄的政策,是其实现财务可持续性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其缓解贫困的作用也有目共睹。

三、我国小额信贷的实践及发展现状

根据我国政府扶贫政策和扶持“三农”改策的变化和要求,小额信贷在我国的发展主要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94年年初到1996年。小额信贷作为一种扶贫理念和独特的信贷技术逐渐传入我国,并主要在国际资金和技术的援助下,由国内的非政府组织操作,以NGO形式开始运行。这些NGO小额信贷在技术上绝大多数借鉴孟加拉GB模式。第二阶段是1996年到2000年,以国家财政资金和扶贫贴息贷款为资金来源,由政府和农业银行主导的“政策性小额信贷项目”。这些项目在技术上仍然主要采用孟加拉GB模式。第三阶段是2000年到2005年,为了解决农村贷款难的问题,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农信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在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的支持下,开始发放“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这标志着我国正规金融机构开始介入农村小额信贷领域。而小额信贷的目标,也从“扶贫”扩展到农村金融服务的广阔空间。第四阶段:2005年至今。从2005年以后,我国小额信贷进入了探索“商业性小额信贷”的全新阶段。在央行和政府的推动下,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项目全面铺开,“只贷不存”的商业性小额信贷公司成立。民间资本进入小额信贷市场等等。使得小额信贷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反贫困和发展农村金融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然而我国2.4亿农户中,1.2亿有贷款需要,其中6700万家是通过信用社,目前全国大约有300多家小额信贷机构,其中大部分是不可持续的。商业可持续同样也是我国小额信贷机构面临的主要问题。对于依赖国外捐助的小额信贷项目,往往由于资金来源的不可持续性而受阻或终止。政府主导型小额信贷又由于过分强调扶贫目标,没有针对目标群体的特殊性设计风险补偿机制,导致还款率低下,小额信贷项目无法持续。农信社小额信贷则被认为其低利率无法覆盖成本,实践中往往选择贷款规模大、风险小的中高收入农户,并不能成功服务低收入群体。也就是说,中国小额信贷到目前为止仍处于实验阶段,尚未形成堪称成功的技术,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四、我国小额信贷可持续性的制约性因素分析

1.小额信贷的高风险性及高成本影响小额信贷的可持续

同其他产业相比,农业具有不稳定性、弱质性、外部性等特征。农民作为小额信贷的使用对象,一般都缺少有效资产作抵押。因此,贷款能否收回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户的生产经营状况及个人信用程

度。其次,由于小额信贷大多数用于种植业、养殖业及其它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的小规模生产经营,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使得小额信贷回收存在较大风险。农户偿还缺乏有力担保,贷款偿还风险波动大。

2.资金来源渠道狭窄影响小额信贷的可持续

目前我国小额信贷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动力不足,多数项目处于需要外来资金注入或需要部分补贴的阶段。中国小额信贷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的财政支持、政府补贴,其数量有限,品种单一,其他诸如公开吸收储蓄、基金储蓄、代扣罚金和吸收人股等国际上常见的储蓄形式都比较少或者没有。小额信贷资金来源容易受到政府的左右,受金融政策的制约(如存款利率、吸收存款的政策与金融机构等)。由于没有组织自愿存款,因而缺少稳定资金来源。

虽然“农业封闭贷款”、“农业贷款贴息补助”、“扶贫贷款贴息”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并使一部分农户资金短缺问题得到缓解,但它无法避免地面临三个问题:(1)政府财政支持的能力问题;(2)服务对象的瞄准问题,即需要获得金融服务的贫困者和中下收入者实际上往往无法获得正规金融服务,而便宜的金融资源的获益者实际上是当地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和有着广泛“社会资本”的少数人群;(3)长期补贴机制面临的“道德风险”问题。当政府以财政资源向正规金融机构提供补贴时,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借款者往往认识到模式的不可持续性,通常有较强的选择不偿还贷款的道德风险,在这种预期形成时,就会形成大量的不良贷款。

3.利率控制影响小额信贷的可持续

合理的利率被经验证明是小额信贷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所谓合理的利率是指这样的一种利率,它能补偿管理费用、资金成本、与通货膨胀有关的资金损失以及贷款损失。一般来说小额信贷的利率应高于一般商业利率十个百分点才能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而中国目前小额信贷贷款利率平均为6.37%。从贷款方式看,商业银行属于批发性质,而小额贷款则是零售性质,成本高出3%-5%,从运营方式来看,商业银行为一次性贷款,每周每月自动还款,而小额信贷则需要信贷员送款收款到田间,成本要高出10%-20%,此外,商业银行需要有抵押物才能使贷款风险较小,小额贷款纯粹是信用贷款,成本高3%-5%,还有,商业银行有国家信用做后盾,没有这种优势的小额信贷多支付3%-5%的成本,总计下来,小额信贷的成本较一般商贷成本要高出24%-45%,农村金融能否成功与利率政策关系极大,国际上成功的小额贷款利率一般为30%-70%。

小额信贷与银行一般贷款的操作程序不同,额度小、成本高,财务上的可持续性要求只有较高的存贷差才能弥补其操作成本。虽然小额贷款的利率由固定利率拓展至在浮动区间内自主确定,大部分机构已建立农村小额贷款利率定价的分级授权制度,对于小额信贷除了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可以在基准利率的2.3倍之间浮动,央行特批的5个省区试点地区可以在基准利率4倍内浮动,其余的都只能按照商业贷款的基本利率计算。这样,小额信贷的利率回报根本不能覆盖其信用风险,利率控制使目前大部分小额信贷机构收取的利率不能补偿操作费用,因而,大多数非政府小额信贷机构仍只能基本实现账面上的盈利,一旦计入各种进入机构的低息贷款的机会成本,没有一家能实现盈利。

五、对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1.小额信贷发展要逐步融入金融体系

应该设计小额信贷机构融入金融体系的发展框架。小额信贷机构演变成为银行类金融机构的路径主要应该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小额信贷机构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机构应该具有合法的地位和明确的产权结构,只有这样才可以吸收公众存款,机构的所有权和控制权配置要合理,不能依附在地方政府下面,权责不明,要防止那些依赖国际援助资金建立的小额信贷机构具有的“所有者缺位”的现象。第二,在中国信用环境尚不健全的形势下,通过地方政府制定规则,在合同法的约束下利用个人征信系统,这样有助于小额信贷机构控制风险。也有利于逐步培养低收入群体的信用意识。此外,还应该对小额信贷试点引入严格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系统,应有一定的时间限制等等。

2-确保资金来源,保证充足的后续资金,是实现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建立全面的小额信贷发放体系,依据不同目标实行不同政策。首先,国家应整合对农村的资金投入,用少量的财政补贴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农业和农村;其次,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妥善解决信用社的累积亏损和呆账坏账,进一步增强支农能力。

(2)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是商业性小额信贷组织开展经营的基础。在市场条件成熟或小额信贷组织自身实力足够强时,可以将其发展成为地区性或社区型商业性金融组织。另外,可以尝试改变小额信贷组织只贷不存的风险控制模式,在完善金融机构法制环境基础上放宽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吸纳存款的限制,确保资金的来源充足。

第7篇

关键词农业种植技术;有机农业;体系构建

有机农业主要是指生态学原理及自然规律,生产过程中拒绝投入化肥、农药等化学合成物质,采取一系列可持续性的低毒害的种植技术以维持农业生产环境稳定、持续的农业生产体系,很大程度上对增加区域生物多样性、保障农业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和改善土壤环境等多个方面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属于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性的农业生产方式,因此可以大力推广[1]。但是现阶段我国很多常规农业种植区域及石油农业,当前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及化肥、农药超施种植技术与有机农业不相适应,所以增加了有机农业在这些区域中推广应用的难度。

1现阶段我国农业耕作技术的基本内容

1.1选种育苗

在育苗播种之前需要应用水洗、筛选、风选等多种方法进行良种的精选,将其中有病虫害的劣质种子淘汰,最大程度上从源头降低农作物栽植之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除此之外,需要热处理筛选出来的种子,将种子表面残存的线虫与病毒有效清除,从而降低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概率。热处理主要是指在病原物及作物种子不同耐热性情况下应用不会对作物种子产生伤害的高温杀死病毒、线虫及病菌等病原物的一种方法[2]。现阶段在多种品种情况下,可以选择一些抗病虫的品种,这样不仅有利于病虫害危害程度的降低,而且能够抑制害虫的生长与毒杀,例如水稻抗性品种能够对害虫稻飞虱种群增长进行有效控制,通过农作物自身抗性进行病虫害的防治能够降低药物防治对环境的影响,而且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1.2科学种植制度

若长期种植的作物具有单一性,会造成作物易诱引害虫、作物抗逆能力降低、土壤定元素被过度消耗、土壤肥力降低以及产生大规模病害等多种不良后果。这些都会对农业区域环境及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的破坏,因此,制定合理而科学的种植制度在整个农业生产中是环境保护、土壤保肥及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措施[3]。套种种植和间作种植主要是指在同一片田地上无序或有序地种植2种及2种以上农作物的一种种植方式,其能够使农田生态系统内物种种类显著增加。在间种作物选择过程中可以种植能创造良好利于益虫的生存条件的作物,从而促进田间益虫数量及种类的增加。通过间种作物进行作物害虫防治,不仅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而且具有简便性,同时还实现了耕作成本资金投入的节约与生产效益的显著增加。

2肥料和农药选用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2.1肥料和农药

首先,有机肥。有机肥具有养分全面、长效、缓效等多种特征,其中包含了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与大量元素,还包含了较为丰富的有机质成分。在农业生产中有机肥主要包含了以下几方面作用:其多种营养元素与丰富有机质提供了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促进了农田土壤的改良,并对土壤保水性及孔隙度等理化性质产生了改善作用,增强了土壤供肥能力及保肥能力,营造了良好的农作物生产土壤环境。除此之外,有机肥中的无机物质及有机物质为土壤微生物活动提供了养料,促进了微生物活性的增强。其次,矿物源农药。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石灰以及硫磺等是常见的集中矿物源农药,其中石灰能够防止农作物因为钙素的缺乏而出现生理障碍病,并且其可对酸性土壤病虫害的发生起到有效的防治作用;硫磺粉能够调节土壤酸碱性,防治害虫,且杀菌杀螨;波尔多液能够有效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炭疽病及霜霉病等多种病害,还能驱赶多种虫害。最后,生物源农药。例如草木灰及辣椒水煮沸后制成的滤液等均能够有效防止病虫,现阶段已经提取了防卫素、植物毒素及植物源昆虫激素等多种植物源生物化学农药。

2.2虫害防治技术

有机农业中可以按照趋色性、趋波性及趋光性等多种特征,利用多种工具及物理方法进行害虫的诱杀,其中有色板及有频振式杀虫灯等是常见的工具,其中有频振式杀虫灯主要是按照害虫的趋波性及趋光性特征进行合适灯源的选择引诱害虫扑灯,设置电网触杀害虫,最终达到减轻虫害、杀灭成虫等目的。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对害虫趋色性的利用,来灭杀害虫,例如应用蓝板能够诱杀蓟马,应用黄板能够诱杀蚜虫及温室粉虱等害虫等。

第8篇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25-0026-03

2014年5月,在考察河南的行程中曾经指出:“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第一次提及新常态。经济新常态主要体现在中国经济升级模式创新,这为生态旅游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机会,使生态旅游成为改善居民消费结构和文化生活的着力点,成为旅游经济的新增长点。因此,积极研究经济新常态下生态旅游面临的环境,寻找生态旅游发展的空间,意义重大。

一、经济新常态与生态旅游的概念

经济新常态是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的模式,而生态旅游是为了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要求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概念,两者的根本目的都是围绕可持续发展进行的。

(一)经济新常态

经济的新常态,实际上就是在经济的增长趋势上打破原有的以成本为主导的持续性增长状态,转变成建立在经济对称结构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状态。其主要的特点就是改变原有经济高速增长的速度,转变为中高速增长;在经济发展的结构上,不断的对其结构进行优化升级,改变原有经济破坏性开采的粗放型发展;在经济增长的动力上,从原有的要素驱动转变成现在的创新驱动。

(二)生态旅游

最先提出“生态旅游”一词的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它以旅游过程中游人以及开发商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主要目的。因此生态旅游可以定义为:以特色的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以保护自然环境不被肆意破坏和开发为主要前提,以保证游人和大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主要的旅游准则为主要依托的一种实现旅游与旅游经济均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旅游方式。

二、经济新常态下生态旅游发展现存的问题

经济新常态的提出对传统旅游的发展造成了冲击,因此生态旅游应时而生,成为经济新常态要求下的新型的旅游发展的模式。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旅游对经济和环境的发展习惯的影响,我国新常态下的生态旅游存在着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生态旅游与经济效益之间存在的矛盾

传统的旅游虽然有利于旅游经济的持续性增长,但是不利于旅游资源的再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经济新常态提出了“改变原有旅游行业的破坏性开采,要求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于是生态旅游成为经济新常态下的必然要求,也是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生态旅游是实现经济新常态下旅游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模式,比传统旅游更注重对环境的保护。但是目前我国的生态旅游在发展上还不成熟,使得生态旅游所创造的经济效益无法满足保护生态资源所需要的大量资金,导致旅游经济出现赤字。

(二)地区的差异,导致生态旅游的认证标准不统一

经济新常态推动了旅游行业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国家也督促各地旅游景区积极改变传统旅游的模式,向生态旅游的新模式上转变。于是,不少专家投身到生态旅游的认证和标准的建立上,以保证生态旅游能在全国范围内的旅游景区中推广,这样有助于国家对生态旅游的统一管理和维护。但是随着生态旅游的迅速发展,形成了生态旅游的多样化,需要认证的数量和制定的标准也急剧增加,加之各个地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和人们需求的不同,很难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认证和标准。

(三)忽略了对游客的环境伦理的教育

虽然受经济新常态的影响,我国已经进入了生态旅游的时期,但是从目前我国生态旅游景区的游客在游览中的表现来看,生态旅游对于游客而言,仅仅只是定义上的转变,无法落实到生态旅游以保护环境和生态景观上的实质中去。这主要是我国在推行生态旅游的同时,忽略了对人们的生态旅游意识的培养和道德的教育,导致我国的生态旅游处于“保护与破坏”同在的尴尬境地。这种对旅游者环境伦理教育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没有真正理解生态旅游的真正内涵,在旅游中依然存在破坏生态景观的举动;而是生态旅游景区并未在景区内放置环境教育的导游和标志。

(四)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模式不成熟

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的主要对象是景区所在地的政府、生态旅游开发和投资的企业、景区、生态旅游中的游客和其他构成生态旅游的相关者。只有建立完善的经营管理的模式才能实现生态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新常态对旅游业的总体要求。但是从目前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生态旅游的发展来看,由于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还处于初期的阶段,对生态旅游的经营和管理模式的建立还不成熟,因此无论是政府对生态旅游的开发、建设、保护和检测,还是对生态旅游策划管理人才队伍的培养上都未建立完善的体系。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生态旅游经营管理模式还不成熟,无法适应经济新常态对旅游行业经济和环境两者之间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三、经济新常态下生态旅游的目标和发展生态旅游的措施

经济新常态是国际为了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可持续性发展而提出的一种经济发展的模式,生态旅游是经济新常态对旅游行业发展的根本要求。研究经济新常态下生态旅游的目标和实行措施,有助于生态旅游在我国的顺利开展。

(一)生态旅游的发展目标

目前虽然流传着许多不同的关于生态旅游目标的版本,但是总体来说,生态旅游的目标不外乎以下几种:(1)维护景区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生态旅游约束了景区开发者对景区的肆意开采和对自然景观的破坏,约束了有人在游览的过程破坏环境的行为,保证了景区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2)保护景区生态物种的多样性。景区生态物种的多样性是大自然的馈赠,是景区可观赏性景观之一,但是很多景区的开发者却忽略对生态物种多样性的保护,最终由于景区的扩建,导致生态物种的种类减少。然而生态旅游注重对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保存了物种的多样性。(3)增加了游客对旅游景区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为了实现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有些景区在游客进入景区的岩土,都会放置环境保护的提示语,增加了游客对自然保护的意识,让游客自觉的参与到环境保护的政策之中,促进了生态旅游的发展。(4)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可持续性增长。经济新常态的根本要求就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增长,因此生态旅游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旅游业及当地经济的新常态。旅游景区地方经济的可持续性增长,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使当地居民能够自觉的参与到生态资源的保护中。

(二)经济新常态下发展生态旅游的措施

经济新常态是社会的发展的必然要求,而旅游经济作为我国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旅游经济的新常态也是旅游业发展的改革目标。根据以上对生态旅游的目标分析,可以看出生态旅游能促进旅游经济的可持续性增长,即实现旅游经济的新常态。因此,各国家和地区都比较重视生态旅游的发展,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主要的做法有以下几种:

1.立法保护生态环境。我国是法制国家,国家利用法律约束人们的行为,因此法律在公民的心中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在西方的其他国家,很早就有了对自然环境保护的法律条例,旨在对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公民们已经习惯用法律去约束自己的行为,因此制定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有利于在公民心中形成强烈的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使他们能够自觉的参与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中去,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

2.制定生态旅游的发展计划和战略。根据经济新常态对生态旅游的发展要求,制定适应性较强的生态旅游发展计划,以便满足游客在生态旅游中的需求,使游客亲身体会到生态旅游的益处,自觉地遵守生态旅游过程中的行为要求,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文明旅游。生态旅游的发展战略能够保证生态旅游的顺利实施,能够让生态旅游的参与者更清楚生态旅游的真正目标,具有很强的可宣传性。因此,国家或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保证生态旅游在全国范围内普及。

3.加大生态旅游的宣传力度。宣传是目前传播某种新思想和政策的重要手段,因此,可以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制定吸引力较大的关于生态旅游的公益宣传广告。或是通过一些视频的制作,向人们讲述生态旅游的重要性。目前,在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很多国家都针对生态旅游做出了不同的宣传广告和口号,比如英国的“绿色旅游业”和日本的“游客保护地球”的宣言。因此,要想实现生态旅游的发展,切实可行的宣传是必不可少的。

4.重视当地人的利益。有些旅游景区的生态旅游资源是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比如有些水边的旅游景区,他们水下生物的多种多样而闻名,但是当地的渔民却以他们为经济的主要来源,居民的大量捕捞就会造成水下生物种类的减少,不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因此,政府应该注重当地居民的利益,积极的开展增加当地居民经济的项目和方法,以提高居民的收入,这样他们就会自觉的参与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中,避免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5.加强对旅游景区的管理。对旅游景区的管理是保证生态旅游的根本措施之一,比如每天限制游客进入景区的数量,这样就避免了景区因为客流量较大而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威胁;加强景区的垃圾和污水的管理,能够加大对景区污染物的净化,保护景区的环境。景区可以对每一位进景区进行观光游玩的游客都免费赠送一本“生态旅游指导手册”,加强对游客的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的培养和教育,让游客加入到景区管理者的行列,以便于对景区的管理。

四、结语

经济新常态下的生态旅游是世界上的很多国家都提倡的一种旅游形式,我们所生存的地球资源有限,目前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因此我们必须调整原有的经济发展和旅游的模式,积极开展经济新常态下的生态旅游,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姗姗,张吉立.以大庆农科所为依托

发展大庆农业生态旅游的研究——以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为例[J].江西农

业学报,2010,(8).

[2]刘美平.论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城乡的

生态消费[J].中州学刊,2015,(2)).

作者简介:嘉丹(1983-),女,四川广元人,助教,硕士,从事旅游管理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