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幼儿德育的基本方法

幼儿德育的基本方法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20 16:24:5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幼儿德育的基本方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幼儿德育的基本方法

第1篇

那么,作为家长和幼儿园启蒙教师该做些什么?如何去做呢?

一、纠错误方法,树正确观念

现今独生子女普遍,家长应正确对待自己孩子的行为,纠正错误的教养方式,树立正确的观念,不能抱有“他打你一拳,你也还他一拳”的错误心理。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经说:“如果在儿童期的早年,不能给予合理的教育,致使儿童养成不良意识和习惯,那就会给以后的再教育带来几倍、几十倍的困难。”所以说,家庭氛围、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幼儿的德育发展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家庭对幼儿个体的身心发展的影响是通过家长的教养行为来实现的。因为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一般是最坦率而无掩饰的。幼儿模仿性强,辨别力差,家长一些不良的、错误的言行对幼儿的发展有很大的消极影响。如家庭中父母“过度关心、过度替代、过度教育、过度要求”等错误的教育方式结果使一部分幼儿成为依赖性强,缺乏最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缺乏道德约束力,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胆怯、粗暴。因此,家长必须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凡事要有一个“度”。力争为自己的孩子营造宽松、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使他健康成长,以致不出现心理畸形。

二、家园联动,经验共享

由于幼儿园、家庭密切联系,使原来的家庭配合幼儿园教育变为家园同步教育、共同教育。这不但对幼儿的德育发展水平有明显的提高,而且对改变家长的教养方式也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孩子与家长在共同生活中,互相学习;家长与教师在互相沟通中,同步教育孩子。但对于家长来说,他们毕竟不是专业的教育者,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有着一定的难度。因此,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窗,组织相关的专题讲座,向家长宣传幼儿早期德育的重要性,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孩子经常提出无理要求怎么办?》、《面对任性的孩子》、《在家里孩子进行品德教育》等等,通过这些讲座,使家长在理念上有新的认识和提高,从思想上重视幼儿德育,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德育方法,使幼儿的校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协调同步,为幼儿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听完讲座后,教师和家长可以进行经验交流,将自己在对幼儿进行德育时遇到的问题讲出来请求共同解决;将自己一些比较理想的德育方式和德育内容向大家推广参考;将一些错误的德育方式和内容进行讨论指正,从而使家园及时沟通,形成合力。

三、多种渗透,促幼儿德育发展

幼儿德育内容的确立,不能仅仅依据教育者的主观愿望,而必须研究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不能采取随意性、临时性的做法,想到什么就进行什么,而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遵循教育规律,注意研究幼儿德育的特点进行与幼儿相适应的德育。

1、将德育渗透于“同龄”和“混龄”活动之中

在幼儿园中不难发现同龄儿童中,通常会出现“争抢玩具”、“粗暴打人”等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劝解指导,而在“混龄”活动中,则会不由自主地出现“以大带小,以强带弱”的现象,大班的孩子往往会很自然地把中小班的孩子当成弟弟妹妹来护着,和他们共同游戏、玩耍,一般不太会出现矛盾冲突。混龄儿童在一起活动,可以促进一些新的社会的发展,对年长的儿童来说,能扩大交往的技能,形成责任心。对年幼儿童来说,能从社会经验比自己丰富的年长儿童那里学会与人相处的交往技能,从而两者在无形之中得到了德育发展的互补。

2、将德育渗透于教学活动之中

每个孩子都有着他们不同的特点,当他们出现无理要求、粗暴打人时,我们的教师都应适时适度介入指导,及时调整幼儿的行为。而采用一些音乐活动、语言活动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是最为恰当的方法,因为这些活动内容丰富,新颖活泼,寓教于乐,它不同于陈旧的、说教式的“个别谈话”和“集体谈话”存在着形式化、简单化和模式化的现象。根据幼儿好模仿的年龄特点,如给幼儿讲讲《三只蝴蝶》的故事,渗透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品德教育,唱唱《让座》这首欢快的歌曲,使孩子们懂得了尊敬老人的道理......

3、将德育渗透于“爱”的教育之中

第2篇

一、功能主义取向

功能主义方法在分析社会问题时,重视研究社会秩序,关注长期支撑社会聚合的社会结构,如价值观(竞争、诚实等)、身份地位(职业、阶层、性别等)和制度(家庭、教育、经济等)在维持整个社会运作中的作用,即重视分析各种社会基本因素对整个社会的机能。使功能主义作为一种定型的社会学方法的罗伯特•默登认为,可以通过分离各种社会结构对维持整个社会稳定的作用来理解一切社会安排,如果一种社会安排具有破坏作用,就说明它的机能失调。机能失调的社会因素会导致该社会中的某些人发生与自身品性无关的异常。这种异常行为往往会持续很久,因为它满足了这些人的某种正常的需求,这种正常的需求是因为这种机能失调的社会因素而无法通过正常的、反映社会主导文化的途径满足的。如他假设,所有美国人都重视成功,而被广泛认可的(也是反映社会主导文化的)方式就是接受教育和努力地工作,但由于种族或阶级等原因,有些人无法通过这种“正常”的途径满足这种“正常的”需要,因此往往采取不合法的途径。可以说,这种社会习惯的机能在这种特定的社会中是失调的,对维持整个社会运作和社会稳定具有破坏作用。同时,他还提出了社会制度不仅具有可见功能(4.$,5&0+51)$*6+,-$)0,还有潜在功能(/.+&$+57)$*+,-)$,即在预期目的之外,往往有不可预料的副作用。如严格秩序的可见功能是个人社会行为趋于规范,但往往具有压制个人创造性的潜在功能(副作用)。83启示功能主义方法给我们这样的启示:首先,如果把幼儿园德育当作相对独立的、整合的系统,那么它是由许多相互关联的基本要素或制度(如课程内容、方法、评价体系、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及常规要求等)构成的一种整体结构。我们应该重视分析在特定环境中每种因素对幼儿园德育系统的作用的性质,即分析它的机能,并考察这种机能对幼儿园德育实施主体和发展主体的正负影响。我们应注意机能失调的因素或制度的破坏作用,并把它与幼儿或教师自身的品性区别开来。如果把幼儿园德育这个系统仍然看作由价值观(如幼儿园德育内容及幼儿园教师等对它的特殊诠释)、社会地位(如幼儿园德育实施主体和发展主体之间的关系及与这个微系统之外各种人员之间的关系)和制度(幼儿园德育过程中人、信息、物质等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制度,如课程)构成的一个结构,我们应该关注这些因素在特定幼儿园德育环境中的理论建设机能。比如,分析德育课程、德育实施主体和发展主体之间的关系、国家德育纲领性要求与地方或具体幼儿园的关系、幼儿园德育评价体系等的机能正常或失调;同时,分析它对具体教师和个人的影响,如不同德育课程、课程实施中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不同关系之于幼儿园德育整体的作用,以及对幼儿的不同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理论提供给我们一个研究幼儿园德育问题的视角,即从制度或环境(尤其是主导环境)原因入手分析个人问题,而不是从个人入手分析个人原因,如分析影响幼儿行为问题的制度原因。其次,尤其要重视分析幼儿园德育工作过程中及幼儿道德品质发展过程中困扰我们的、长期存在的问题后面所隐藏着的机能失调的因素或制度,并加以矫正或改革,如为什么有些地方幼儿园德育长期以说教为主、内容空洞、教师在评价中是绝对权威(可能是与教师本身素质无关的教育体制、传统观念、流行的课程观念、评价体系等因素机能失调);为什么有些幼儿常常说谎,为什么有些幼儿常常会选择标准要求之外的行为(如不喜欢教师组织的游戏而专心致志于畅想),或者为什么乖巧的幼儿更受欢迎等等(可能是教师存在某种不恰当的即机能失调的教育理念、行为或要求,幼儿不能通过这种“正常”的途径满足这种需要,而这些与幼儿自身的品性无关)。第三,我们还应该辩证地看待具体的幼儿园德育措施、制度和方法,重视分析它的可见功能后面隐藏的潜在功能,对它们的有效性与副作用都做到理性的认识与批判,并扬其长而避其短。如惩罚的可见功能是减少或消除幼儿某种不适行为,但可能存在着一种潜在功能(副作用)———使幼儿基于情感的道德认同发展迟缓;严格的常规要求具有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游戏、学习习惯的可见功能,但可能存在着忽视幼儿个体差异性、忽视不同课程的不同要求和不利于培育幼儿园创造性教育氛围和培养幼儿创造性的潜在功能(副作用)。

二、冲突论取向

冲突论方法强调,在社会发展中,社会结构的专业化和区分削弱了社会的秩序和规则。相对于简单有序的社会如农业社会,工业化之后的社会,职业、群体更加细分,而不同职业和群体之间存在经济等利益上的差别,因此,不同个体或群体之间出现激烈的竞争,并产生了与规则背离的混乱。其社会问题是当一个群体感到自身价值或利益受到触犯时而产生的一种与自身利益有关的认识。同时,在某种社会结构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某些群体拥有更多的权力,他们的价值观体现了他们的利益,而他们以他们的价值作为社会的“共同价值”来判断一种社会现象是否是一种社会问题。按冲突论观点,这种价值是“虚假价值观”,是与完美社会的价值背离的,是根本的破坏力量,是使人异化为社会结构不健全产物的原因。某些西方学者认为,冲突论者,如卡尔•马克思,强调许多社会问题是这种所谓的体现特权者自身利益的“共同价值”造成的,是被压迫者“自然”的行为,因此,这种理论者内心追求一个完美的社会,并提倡社会革新;而且,他们认为,某种社会问题预示着某种群体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同时(如被非法雇佣的童工),另一种群体却在受益(如雇主),而这种社会问题的解决有益于维护问题承担者(童工)的利益。因此,“谁的问题谁会受益”。01启示冲突论方法取向给我们这样的启示:首先,在幼儿园德育工作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德育实施主体即教师、道德品质发展主体即幼儿以及其他幼儿园相关人员如家长、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等由于家庭背景、学习经历、社会职业、身心特点、民族习惯等因素影响已形成的不同的价值观、教育观、儿童观。在具体的德育工作过程中,德育实施主体应该在德育内容、尤其是方法、途径等方面充分考虑与自己工作有关的群体的态度和利益,不应先入为主,以一己之见而折压他人之见,以一己之私而不顾公德,如把自己由于教育方法不当而引起的家园矛盾归因为家长的素质、把自己由于狭隘的教育观念而引发的问题归因为教育理论或政策过于理想等等。更为重要的是,如果在德育工作中出现了人与人之间的问题或矛盾,应该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寻找问题背后隐藏的价值观、利益上的差异,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以有利于幼儿道德品质发展的态度对待它,破除一切只体现一己之见或一己之私的观念或方法,以创新变革的态度对待一切问题。其次,应认识到幼儿园德育实施主体和发展主体作为一对矛盾,它们之间存在许多问题和矛盾,其中有的是有利于幼儿道德品质发展的内部矛盾,如教师的要求和幼儿较低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而根据冲突论观点,有的则是由于价值观和利益上的差别造成的,尤其是教师作为教育主体,在德育实施过程中享有“特权”,因此,他们有时会把一些与幼儿道德品质发展无关或对幼儿道德品质发展有害,但反映自身价值观或利益的一些观念、方法、内容有意无意地体现其中,堂而皇之地当作“公理”。比如,由于“师道尊严”而欣赏幼儿的乖巧,由于“管理上的便利”而赞同幼儿的顺从,由于“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传统观念而强调“给他们好心,而不能给他们好脸”,由于“认为孩子不懂事”而说一套做一套等等。作为教师,应理性地预防和克服这些倾向。

第3篇

关键词:农村幼儿;教育模式;德育教育;发展现状;具体分析

一、当前农村幼儿教育中德育渗透的发展现状

幼儿教师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具有重要引导作用,也是教育机构中的核心部分,从幼儿时期就注重幼儿的多样性发展是十分关键的,根据幼儿的个性特征适当的进行德育渗透,有利于培养幼儿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中都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幼儿教师要将德育知识与实际案例相互结合,帮助幼儿更深层次的理解德育所包含的细节内容。但是当前农村幼儿教育中对幼儿进行德育渗透还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德育细节的渗透容易被遗忘。

在农村幼儿教学中会经常有不文明都现场发生,完全忽略了幼儿德育的基本内涵。比如说在农村幼儿教室中,大家正在认真的学习课程内容,这时就有以为幼儿没有考虑大量的感受,发生呼喊:“老师,刘宁尿裤子了,臭死了。”结果教师也会斥责幼儿为什么不知道举手示意去厕所,一脸嫌弃的样子。其他幼儿见到这种现状也会捂住鼻子:直接喊“臭死了,臭死了,幼儿只能走出教室门口,等待着老师帮助。

(二)家长眼中的幼儿德育。

每个家长对幼儿进行德育的教育方式都是不同的,生活中的实例也是非常多的。比如说有一天,当一群孩子正在做游戏时,有两个孩子之间发生了一些冲突,动起了手,其中以为孩子的家长不但没有制止,反而洋洋得意地说:“这社会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谁的拳头大谁就是老大……”那位被欺负的家长听了很不舒服,便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自己孩子说:“他抢你的玩具,你抢回来!他打你,你也打他!”岂料这位被欺负的孩子认真地对其爸爸说:“老师说了,好孩子不打架,他要玩具,就让他玩一下吧。俗语说得好:“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整个幼儿阶段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习惯的养成。因此,我们应抓住幼儿养成教育的这个关键期,设立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习惯的课题,使他们终身受益。

二、实现家庭、幼儿园德育教育的共同进步

幼儿园的教育与家庭教育对促进幼儿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必须同向同步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这就要求幼儿教师更新观念,多与家长沟通交流,从而实现同向同步。这是时代的要求,是深化幼教改革的要求,更是做好德育工作的要求。为达到教育的一致,我们以前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接送孩子时与家长交流;通过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召_专题会。这些交流幼儿教德育的方式主要是以教师介绍幼儿的情况为主,家长则以了解为主。然后,教师提出教育要求,家长只作为被动的配合者,这种“单向交流”不能充分调动家长教育的积极性,导致家园相互配合难有实效。那么,用什么方法才能更好地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提高家长的参与性。提高家长的参与性,就是在幼儿教育的各个环节中,激发家长的参与意识,改变过去工作中存在的误区,即改变单纯强调让家长配合、帮助幼儿园矫正幼儿的不良行为,把有缺点、毛病多的孩子推给家长的做法。现在,我们把过去的单向交流改为了双向交流,增强了家长的参与感。如针对孩子打架的问题,教师可在家长园地“大家谈”栏目中写一写有关“宝宝打人了,怎么办”的小文章,引起家长对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思考。此外,还可以请在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方面做得较好的家长在家长会上谈体会,写自己培养孩子的态度和经验。这样,家长就成为了主动的教育者,且家长们自己的经验、方法也更容易在家长间沟通,他们心理上也更乐于接受。可见,家长的参与,是一种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是促使家长自觉地与幼儿园的教育保持一致的有效途径。

三、提高教师德育认识,正确引导学生

作为幼儿教师,要做好榜样示范的作用,如果教师对德育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不强,与幼儿园课题的教育不一致,没有形成一体化教育,那么对幼儿品德的形成就不能起到积极的主导作用。教师应该比家长更善于发现幼儿品德发展的优势,更善于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水平。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因此,提高教师的德育意识,提高教师的德育素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幼儿园要在加强教师自身政治素质的同时,创设德育环境、德育氛围、形成一种大的社会舆论,促使教师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对德育工作的紧迫感,把德育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工作来抓,从而使幼儿的德育工作更有成效。

四、结语

总之,为了使幼儿的行为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幼儿教师应该积极利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遵循幼儿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形成的规律,在坚持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对幼儿进行良好道德行为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从而把德育有机地渗透到幼儿教育中去。

参考文献:

[1]徐红梅.浅析幼儿教育中德育教育渗透的有效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4,(S1).

[2]陈凤.幼儿园开展德育教育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2013,(52).

[3]孙彦.农村留守幼儿德育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探析[J].教育观察(上旬刊),2013,(03).

第4篇

[关键词]农村留守幼儿;德育;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G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07-0014-04

留守儿童是伴随我国社会发展而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当前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大部分人将研究的目光投向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而相对忽视了学龄前的留守幼儿。所谓“农村留守幼儿”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自己留守在户籍所在地的农村地区,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而是随祖辈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6周岁及以下的儿童。[1]幼儿德育是以引导和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培养和形成幼儿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的教育活动。它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德育系统工程的第一环,是道德品质教育的启蒙阶段。维果茨基认为,学前期是一个人最早产生道德规范、形成道德准则的时期。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一关键期,促进幼儿良好道德的发展。而在现实生活中,农村留守幼儿德育却面临一些困境,本文试图对当前农村留守幼儿德育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引起社会各界对这一群体的广泛关注,并为农村幼儿德育理论构建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当前农村留守幼儿德育面临的困境分析

(一)家庭德育功能失调

家庭是儿童德育的第一课堂,儿童良好的品德首先是在家庭中潜移默化地萌芽并发展的。家庭结构的不完整是导致家庭德育功能失调的主要原因。首先,良好的亲子关系在幼儿道德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父母常以直接的形式向儿童传递道德知识和价值观,[2]然而留守幼儿与父母长期分离,无法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中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获得直接的情感体验,就易产生焦虑、孤僻、自卑等性格特征,因而难以形成健康良好的道德情感品质。另外,农村留守幼儿大部分由祖辈家长代为教养,而他们大都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因此,他们在幼儿良好的习惯和文明礼貌行为养成等方面往往不够重视或是不懂得教育方法。加之祖辈往往对幼小的孩子十分溺爱,即使发现幼儿的一些不良品行,也多是持宽容或放任的态度。这些就容易导致幼儿养成不良的品德行为,助长他们过分依赖、独立性差等不良习气。

(二)幼儿园德育效果弱化

对于留守幼儿来说,幼儿园是德育的重要场所,幼儿教师则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幼儿教师首先要足够重视德育。当前,在大部分农村幼儿园,德育往往被看成是可有可无的“软指标”,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一部分幼儿教师认为对幼儿进行德育为时过早,意义不大;或是单纯注重五大领域层面的知识教学,而忽视了实现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这一基本培养目标。一些教师在开展德育活动中也不够科学有效,要么是单纯的知识灌输,要么就是在其他教育活动环节中附带而过。另外,德育内容和方法贫乏单调。由于师资水平和教学条件的制约以及德育理论的相对滞后,农村幼儿园的德育内容不够全面完整,教条性强,没有贴近孩子的生活实际。加之有些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应有的亲和力和感染力等,德育更多的是言语说教,而缺少行为层面的榜样示范。从而使幼小的孩子对德育课程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或是难以体会其价值和意义所在,甚至过多的道德说教可能会让一些幼儿产生逆反心理。

(三)家庭、幼儿园与社会三者互动机制缺失

提及德育,大多数人认为这是教育机构的事情,而忽视了家庭、幼儿园、社会三者互动对孩子德育养成的重要性,这也大大制约了幼儿德育的效果。在农村,大部分留守幼儿都是由文化水平不高的祖辈照顾,他们把幼儿园当作“万能保险箱”,认为孩子的教育应当由教师全权负责,他们照顾好孩子的吃穿就够了。因此,他们在家园合作共育活动中往往不予积极配合,甚至有些祖辈家长由于传统守旧观念的存在,对幼儿园的一些品德教育行为提出质疑和反对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园德育活动的开展与落实。当家庭、幼儿园和社会教育未形成教育合力,或是产生不一致或者相互矛盾对立时,就会导致幼儿不知所措,容易在品德行为方面滋生出一些问题。加之现在的信息环境包罗万象,一些大众传媒也充斥着幼儿的生活。就拿幼儿喜欢的动画片来说,其内容繁多,有积极健康的,也有一些充斥着暴力、自私等负面的内容。幼儿一般辨别能力差,但模仿能力较强,因此在无人监督和正确引导的情况下,他们极易习得这些不良品行。

二、加强农村留守幼儿德育的对策建议

(一)发挥家庭在幼儿德育中的基础作用

第一,注重亲子教育。父母的言行举止、道德品性等对儿童的示范是最好的德育素材,对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天然的影响力。[3]留守幼儿的父母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育儿观,不能把孩子交给长辈就“万事大吉”,要能够意识到将子女托付给长辈教养的不利因素,并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加以弥补和消除。留守幼儿父母往往认为自己长期离家,亏欠了孩子,于是会通过给孩子买衣服、玩具、零食等来进行弥补,但再多的物质给予都不能替代亲情的传递。特别是处在这样一个亲子依恋形成的关键时期,爱的缺失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因此,留守幼儿的父母要尽可能多地向孩子表达自己对他们的重视与关爱。比如经常与孩子通通电话、利用网络与孩子视频聊天或是节假日抽时间回家多陪陪孩子等。总之,让关爱来温暖孩子的心灵,从而为幼儿良好道德行为的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重视其他家庭成员的教育影响。首先,隔代教养中祖孙之间的关系本身就蕴含了独特的教育价值。幼小的儿童往往对祖辈充满敬爱之情,在父母不在身边的情况下,他们更是依赖祖辈家长以获取温暖与关爱。正因如此,祖辈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起到模范作用,做好长辈的榜样示范。比如尊重村子里的每一个村民,乐于帮助有需要的人,为人大方和善,不说脏话粗话等,特别是在与孩子的沟通交流中要给予他们充分的关爱和尊重。即使孩子犯了错误,也要以尊重和理解的方式给予他们教导或约束。只有在这种良好的环境熏陶下成长,幼儿才会潜移默化地习得这些道德品质和行为。其次,要发挥其他监护人或亲属对幼儿的教育影响作用。父母不在身边,与幼儿接触最多的就是监护人,他们的品德行为会对孩子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幼儿父母对孩子监护人的选择一定要慎重,要把孩子托付给放心可靠、素质较高的亲属照管。当然,作为监护人也应当切实尽到看护、教育孩子的职责。再者,家庭中同辈的兄弟姐妹也对幼儿的品德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按照皮亚杰的观点,同伴关系是儿童道德发展的基础。因此,要善于发挥同辈兄弟姐妹的促进作用,因为他们相互之间的心理认同感比较强烈,特别是年龄较大儿童的思想和行为往往是幼儿模仿和学习的榜样。因此,幼儿的同辈群体若能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也能促进幼儿品德行为的健康发展。

(二)强化幼儿园在幼儿德育中的主导作用

对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的农村留守幼儿来说,幼儿园作为教育机构对其成长和发展具有主导作用。因此,幼儿园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幼儿教师要提升自身素养,并从思想上重视幼儿德育。首先,幼儿教师要善于创造充满爱和尊重的环境,关爱每一个孩子,特别是善于去发现留守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引导和培养;要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和孩子一起游戏等,在平等的关系中和孩子产生情感上的交流,引起心灵上的共鸣;要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每一个孩子,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其次,幼儿教师需要严格要求自己,发挥榜样示范和引导带头作用。在幼儿心目中,教师是最有权威的人,他们将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身教的作用,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态度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最后,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各方面的榜样,如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生活中的好人好事等,积极引导幼儿模仿和学习。利用榜样进行德育,可以把抽象的道德认识具体形象化,使幼儿易于接受。在教育实践中,教师要运用鼓励和赞美等方式对幼儿的良好行为给予肯定,进一步增强他们的上进心和自信心等,有效促进幼儿道德品质的发展。

第二,专门的德育活动和生活中的德育相融合。幼儿品德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其品德行为广泛地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待人接物和处事当中。日常生活为幼儿品德行为的反复练习与实践提供了机会,是实施幼儿德育最基本的途径。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环节中,时时处处渗透着德育的内容。幼儿教师应在一日生活常规的培养和各种教育活动的开展中,帮助幼儿养成讲文明、有礼貌、乐于分享与合作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另外,可以抓住幼儿喜爱游戏的心理特点,让孩子在快乐的游戏过程中,通过各种角色扮演来体验并逐步养成分享、团结、合作、互助、友爱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除做好日常生活中的德育外,幼儿教师可根据幼儿品德发展的实际状况,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一些专门的品德教育活动,例如讲故事、谈话和讨论、情境表演、参观等。无论是采用哪种方法,都要注重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活动形式应生动活泼、新颖有趣,切忌成人化和简单说教。也就是说,幼儿园德育工作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并贯穿于幼儿的日常生活和各项教育活动中,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三,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德育活动。幼儿园可以专门为留守幼儿建立个人成长档案袋,记录并关注这些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及学习状况,及时主动地与他们的监护人保持联系,及时沟通幼儿的在园情况;或者围绕某一个德育主题定期召开专家讲座和家长座谈交流会等,帮助留守幼儿的监护人提升他们在家庭中实施幼儿德育的知识与能力。针对部分留守幼儿的品德行为偏差,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品德情感教育,给这部分幼儿以更多的关爱和教育。比如开展对这类幼儿的扶持帮教活动,通过与幼儿谈心、说悄悄话等,让幼儿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爱。不仅如此,幼儿教师还应该定期家访,了解留守幼儿在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表现,帮助他们取长补短。[4]实践证明,这些做法在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行为等方面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三)注重社会因素在幼儿德育中的补充作用

第一,社会应高度关注留守幼儿的德育问题。农村留守幼儿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社会应该给予关注。首先,政府要加强农村文化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风气,并注重开发幼儿周围环境中的有利教育因素,让留守幼儿在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中受到良好的道德熏陶。其次,乡镇、村委会以及妇联等政府部门要形成合作机制,为留守幼儿服务,通过广播宣传、监护人培训讲座以及深入留守幼儿家庭实际指导等途径提高监护人的素质以及监护水平。最后,要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幼儿问题,需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充分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有序流动,让孩子不再留守,而是在父母双亲的关爱下充分享受他们的美好童年。

第二,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监管,挖掘其中的德育价值。信息环境是人们获取信息知识的外部环境,如图书、广播、电视、网络以及外界的各种信息传媒等,对幼儿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其品德的发展也是利弊共存。例如动画片在幼儿社会化的过程中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幼儿在观看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其中行为模式的刺激,进而喜欢模仿动画片中人物及行为。研究表明,那些观看过动画片中表现助人为乐、合作共享行为的幼儿,要比没有看过的幼儿产生更多的良好行为。[5]因此,家长及社会各界要对幼儿周围的信息媒介加以控制和甄选,特别是加强对幼儿喜爱的文学读物、动画片等的监管和审核,并善于挖掘大众传媒中有利于幼儿品德健康发展的各种信息。

第三,坚持各方面德育要求的一致性。幼儿可塑性强,但控制力弱,坚持性、稳定性较差,这就决定了幼儿的品德教育决非一劳永逸,一蹴而就。由于幼儿容易随着外界环境的改变而变化,因此幼儿品德行为的培养必须重视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即需要家庭、幼儿园、社会以及政府四位一体共同长期的努力。形成教育的合力,保持教育上的一致和配合,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多方携手、持之以恒,才能有助于幼儿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早日形成,方可培养出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 蔡迎旗,王清华,杨慧玲.黄冈革命老区“留守幼儿”现状调查[J].学前教育研究,2007(6).

[2] 王小果.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品质问题的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07(7).

[3] 石军,李婷婷.构建农村“留守幼儿”的家庭德育网络[J].教育导刊,2012(1).

第5篇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习惯,因此我们应抓住幼儿养成教育的关键期,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使幼儿终身受益。那么作为家长和幼儿园的教师该做些什么?如何去做?

一、纠正错误方法,树正确观念

现今独生子女普遍,家长应正确对待孩子的行为,纠正错误的教养方式,树立正确的观念,不能抱有“他打你一拳,你也还他一拳”的错误心理。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家庭对幼儿个体的身心发展的影响是通过家长的教养行为来实现的。因为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一般是最坦率而无掩饰的。幼儿模仿性强,辨别力差,家长一些不良的、错误的言行对幼儿的发展有很大的消极影响。如,家庭中父母“过度关心、过度替代、过度教育、过度要求”等错误的教育方式,结果使一部分幼儿成为依赖性强,缺乏最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缺乏道德约束力,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胆怯、粗暴。因此家长必须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则,树立榜样,使他健康成长,避免出现心理畸形。

二、家园联动,经验共享

由于幼儿园、家庭密切联系,使原来的家庭配合幼儿园教育变成为家园同步教育、共同教育。这不但对幼儿的德育发展水平有明显的提高,而且对改变家长的教育方式也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孩子与家长在共同的生活中,互相学习;家长与教师在互相沟通中,同步教育孩子。但对于家长来说,他们毕竟不是专业的教育者,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有着一定的难度,因此,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窗、组织相关的专题讲座,向家长宣传幼儿早期德育的重要性,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多种渗透,促幼儿德育发展

幼儿德育内容的确立,不能仅仅依据教育者的主观愿望,而必须研究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与幼儿相适应的德育。

1.将德育渗透于“同龄”和“混龄”的活动之中

在幼儿园中不难发现同龄儿童中,通常会出现“争抢玩具”、“粗暴打人”等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劝解指导,而在“混龄”活动中,则会不由自主地出现“以大带小,以强带弱”的现象,大班的孩子往往会很自然地把中小班的孩子当成弟弟妹妹来护着,和他们共同游戏、玩耍,一般不太会出现矛盾冲突。混龄儿童在一起活动,可以促进一些新的社会的发展,对年长的儿童来说,能扩大交往的技能,形成责任心。

2.将德育渗透于教学活动之中

每个孩子都有着他们不同的特点,当他们出现无理要求、粗暴打人时,我们的教师都应适时适度地介入指导,及时调整幼儿的行为。根据幼儿好模仿的年龄特点,如,给幼儿讲讲《三只蝴蝶》的故事,渗透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品德教育,唱唱《让座》这首欢快的歌曲,使孩子们懂得尊重老人的道理。

3.将德育渗透于“爱”的教育之中

当幼儿之间出现冲突时,单纯的严厉训斥,往往不能奏效。相反,采用榜样法和情感陶冶法循循善诱,以爱熏陶,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幼小的心灵,从而使其彻底领悟悔改。对幼儿来说,当然不可能形成什么“信念”,但要使幼儿的道德认识转化为“行为”,情感同样起着这种作用。同时,也由于幼儿道德情感和生理发展的某些特点,应更多采用这些方法,要把这些方法当作幼儿德育的基本方法。所以我们的家长对待孩子提出无理要求时千万不能大声训斥或一顿毒打,以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或造成他们的逆反心理,而应以理说服。

四、思考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幼儿园开展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促进幼儿的德育培养,应从以下几点开始:

(1)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随时随地进行教育。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常规教育入手,使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针对幼儿接触过的各种事情,随时随地进行教育。我们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幼儿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等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幼儿在具体的行为中,逐渐萌发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幼儿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真正地为幼儿良好品行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2)通过各种感官进行德育渗透教育。让孩子通过阅读图书、听故事、看动画片等辅助手段及时进行德育渗透教育,通过书中、故事中的人物行为来帮助他们分清道德标准去认识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及生活中的事情。

(3)幼儿园环境创设是培养孩子道德情操、道德认识的重要手段。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助于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幼儿园通过环境的创设与美化、设计来创造适合儿童成长的教育环境,利用环境与儿童相互关系,来诱发和调整改变儿童的行为。

第6篇

关键词:品德教育 幼儿教育 培养

幼儿期不仅是智力开发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塑造良好品德的关键时期。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要求,现代教育要向素质教育方向发展。幼儿教育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而幼儿品德教育是培养幼儿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幼儿园、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家园共育,齐心协力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保育和教育的目标要求是“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文明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这是每位教师和家长必须明确的目标,孩子良好的品德行为的培养是幼儿园和家庭的共同责任,并不是孩子进了幼儿园,所有的教育都交给了老师。目标明确了,我们才有工作的方向和动力。家长要和老师经常沟通、交流,要时刻关心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变化。比如有的孩子偷偷地把幼儿园的玩具带回家玩,家长发现后要及时询问清楚,和老师共同商量教育的措施,改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二、以榜样为引导,促进幼儿良好品行的养成

模仿是孩子学习的手段之一,孩子会通过模仿道德行为形成认知,教师本身的良好品质是养成幼儿品格的重要因素,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在日常生活和各个环节中,要善于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偶发事件,以及幼儿比较熟悉的教师、家长、幼儿和童话人物,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既注重德育的显性渗透,也不忽视德育的隐性渗透。要利用他们认同的榜样的良好品行来引导幼儿去学去做,真正把对幼儿品行的引导落实到我们平时的言行之中。

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他在巴黎答记者问时说:“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后要休息,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幼儿园老师教给他们的良好习惯,是受益终生的。只有品质优良的教师,才能培养优良品德的人才。教师应为人师表,规范言行,时时处处起到榜样作用。幼儿园全体工作人员集体的团结、协作,教师的言语行动以及幼儿中的好人好事,都应成为幼儿的良好榜样,促进其良好品行的养成。

三、利用环境开展渗透教育,强化良好行为习惯

环境育人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特点,环境中渗透德育内容看似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其实不然,环境对幼儿品质的形成具有特殊作用。我们要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针对幼儿们爱模仿、可塑性强的特点,寓品德教育于幼儿园整体环境中,利用他们周围的人、物、事等来渗透德育教育,让幼儿在良好环境的熏陶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幼儿在宜人的环境中情操得到陶冶、身心得到愉悦,享受快乐的童年。这样的教育方式往往会取得“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教师可以对幼儿园和教室进行布置,在教室、楼道、走廊、活动区域等环境中悬挂一些德育挂图、名人语录以及一些生动、形象又富含哲理的德育漫画等等,营造出一种氛围,使每一面墙壁、每一条楼道、每一块活动区域都发挥形象直观的教育功能,让幼儿们天天耳濡目染,在不自觉中接受德育教育。比如在幼儿园草坪上立着“花草在微笑,请你勿伤它”、“爱护脚下草,莫折枝头花”等爱护花草树木的提示语,时刻提醒孩子们要保护环境,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还比如在寝室悬挂“太阳爷爷睡着了,请安静入睡”的卡通图片,提醒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午休习惯,不打扰他人休息。

四、知行统一,注重实践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目的之所在,巩固和升华教学的效果,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运用于具体实践。“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中的“习”就是实践的意思,强调的是知和行的统一。要引导幼儿将学到的经验和知识付诸行动,身体力行地去实践,实质上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如:教给孩子们一些礼仪礼节,要求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去运用,就会使孩子们感受到尊重他人和被他人尊重的快乐,自然而然地形成讲礼貌的良好品德。

五、结束语

孩子是我们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21世纪的主人,如果幼儿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他们长大后就很难成为祖国未来建设的栋梁。所以我们幼儿教师是任重而道远的,作为幼教的我们要时时处处树立学习的观念,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我,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去感染教育幼儿,促进每个幼儿主动、全面、健康、快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隋波 浅谈当前幼儿的品德教育[J]. 成才之路,2011,(01) 。

[2] 程小玲 优化幼儿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J]. 教育艺术,2010,(06)。

第7篇

一、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内涵

认识这一问题之前,必须强调幼儿道德教育的必要性,这不仅是因为后者是前者的逻辑前提,而且没有对这一必要性的科学认识或者根本上认为幼儿德育没有必要,那么在思想上就不会有幼儿德育应有的地位,从而实践上也就不会有幼儿德育的现代性。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构成,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因此幼儿德育也就是人完整道德教育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幼儿时期是个很特殊的时期,这一点从心理学研究即可证明。对道德教育来说,这也是个很重要的时期。幼儿时期心灵纯净,各种思想观点还没有形成,不论受到好的教育与环境影响,还是不好的教育与环境影响,都会在心灵上留下深深的烙印,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正因如此,自古以来就不乏仁人志士尤其是教育家十分重视儿童早期的道德教育,从古罗马的昆体良(MarcusFabiusQuintilianus)、普鲁塔克(Ploutarkos)到近代大教育家夸美纽斯(JohannAmosComenius),从中国古代的颜之推到近代鲁迅等,他们都是早期道德教育的倡导者,其有关思想也早已成为德育思想史中最可宝贵的财富。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这些思想难免会带有与各自时代、社会结构相一致的印痕。然而,对历史的批判和继承正是现代德育重建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德育现代性发展的必然要求。传统德育给予现代德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其思想内容和方式方法方面的影响非常深远,至今在部分教育者的观念里还余迹犹存。比如,以讲究“使为则为,使止则止”(《颜氏家训·教子》)为核心特征的重命令轻理喻、重权威轻个性、重控制轻选择、重规训轻德性、重服从轻体验等道德教育思想和方法在家庭和幼儿教育里还大量存在,道德教育内容有教(习俗教化)无德(道德)现象仍较普遍等。应该说,这些都与德育现代化发展方向不相一致。现代社会已在工业文明基础上凭借现代科技的强力推进,正大步朝向现代化,而社会现代化必然要求人的现代化,道德教育在帮助人完成现代化并进而促进社会现代化方面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道德教育本身要尽快完成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人自身发展的现代性需求。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道德教育同其它各级各类道德教育一样,增强自身现代性是当前的首要使命,而且在一定意义上说更具有基础性作用。

现代性是相对于传统性而言的,从存在方式或表现形式上看,它体现于道德教育的性质、目标、功能、价值、内容、过程、方法、手段、途径等方方面面,而从存在特性上看,道德教育现代性则是现代德育(相对于传统德育)综合特征的表征,含有科学性、民主性、终身性、全面性、主体性、发展性、全民性、世界性等特性,其核心特性是主体性与发展性。“现代德育以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为中心,或者说是以促进主体现代德性发展为根本。主体性、发展性是现代德育的本质规定。”[1]幼儿德育现代性就是坚持以幼儿为德育主体,在发展性德育理念指导下,通过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启发、引导与幼儿的认知、体验、践行的互动,促进幼儿德性健康发展。德育现代性要求对幼儿的道德教育必须走出以往片面主知、主情或主行的德育模式,走向知情行协调发展的德育模式。在现代性的吁求下,幼儿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使自身工作更贴近幼儿心理特点,而且要不辱使命,认真反思在社会现代化背景下幼儿德育的发展理路及其功能价值。因此,幼儿教育者就要从理论上来充实幼儿德育的现代性基础,即道德教育哲学和道德教育心理学。

二、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的哲学基础

从哲学视角观照道德教育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道德总是哲学在思考伦理价值时的首要选择。道德哲学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是引领一个时代道德发展的航标。美国著名道德教育家柯尔伯格(LawrenceKohlberg)曾说:“道德哲学和道德心理学是研究道德教育的两个基本领域,道德心理学是研究道德发展是什么的问题,道德哲学探讨道德发展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在我们为道德教育找到一个合理的基础之前,必须把心理学上的‘是’和哲学上的‘应该’这两种研究结合起来。”[2]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直到今天道德实践领域并没有很好地实现这两者的联姻,不仅如此,教育者的观点和行为也较少明确从道德教育哲学和道德教育心理学出发。这种现象在基础教育包括幼教阶段的学校道德教育中非常明显,直接表现则是道德教育的人为痕迹随处可见。“如果说人们对道德哲学家很少直接就道德教育问题发表言论还只是感到遗憾的话,那么教育工作者不能或很少自觉利用道德哲学的成果,则可称之为教育的不幸了。”[3]实际情况正是这样,教育工作者还缺乏对道德教育价值深刻的反思,对当前如何进行道德教育和进行什么样的道德教育等问题的思考和解决也缺乏主动寻求道德教育研究成果的意识。一百多年来,道德教育在现代化的征程中已取得丰硕成果,它们对更新教育者的教育观念以及推进道德教育现代化进程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正如著名教育哲学家乔治·奈勒(G·F·Kneller)所言:“哲学解放了教师的想象力,同时又指导着他的理智。教师追溯各种教育问题的哲学根源,从而以比较广阔的眼界来看待这些问题。教师通过哲理的思考,致力于系统地解决人们已经认识清楚并提炼出来的各种重大问题。那些不应用哲学去思考问题的教育工作者必然是肤浅的。一个肤浅的教育工作者,可能是好的教育工作者,也可能是坏的教育工作者——但是,好也好得有限,而坏则每况愈下。”[4]因此,与所有教育工作者一样,幼儿教育工作者首先也应是一位道德哲学家,对幼儿道德发展应有自己的且符合时代要求的思考,从而使人的德性在生命的幼年就能得到深深的培植。

现代化和多元化发展的社会对人已从多方面提出了要求,而最根本的是要求人从唯知是求、唯知是德的“知性人”困境中解脱出来,将人的发展融入社会、自然及环境和谐发展之中,建构起全面发展与和谐发展的德性人。自然,要完成人自身这一伟大转变的任务就要从幼儿抓起,要让幼儿德育走出传统重智轻德、重护轻养(修养)、重教轻育等诸多一重一轻的怪圈,真正使幼儿德育建基于现代性之上。从道德教育哲学的角度来看,当前幼儿德育要认真反思并处理好以下若干重要问题:

一是道德教育与习俗教育的关系。学界普遍认为,道德与习俗同属社会规范,但习俗是非道德性社会规范,道德既有个性也有共性,而习俗则是特定社会的一致性认同或权威的规定。对幼儿道德教育来说,如何看待道德与习俗的关系,涉及到对幼儿德性价值的不同认识。有些幼儿教育工作者倾向于认为幼儿还处在道德睡眠时期,对幼儿谈道德不切实际,有“小题大作”之嫌,他们往往以习俗教育代替道德教育,认为幼儿需要的只是遵守。显然,“单纯服从并不是道德,道德不只是盲目地接受习俗和传统”。[5]

二是道德、社会准则与个人选择的关系。幼儿是否需要自己的道德选择?不少人认为幼儿太小,还不懂得选择,其实这是对幼儿作为道德主体这一事实的极大漠视。无视幼儿的道德选择,道德教育就只能是成人的意志,是成人的随意干预和强迫控制,所培养的也只是一种“听话”道德。作为道德哲学的一个公设,“‘道德的’不仅指服从和适应特定社会所认可的习俗和规则的行为,而且指个人在面临各种不同原则和行为时所作的选择行动”。[6]道德哲学家弗兰克纳(William·K·Frankena)也说:“道德的产生是有助于个人的好的生活,而不是对个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但不能说人是为了体现道德而生存。”[7]与这一现代德育思想相映照,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幼儿园必须“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关于此点还可见下文道德心理学的进一步分析)

三是纪律与道德发展的关系。教育者习惯将纪律诠释为对外在强加的各种社会准则的服从,是控制孩子的一种手段。这种纪律观值得认真反思。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纪律是整个教育过程的结果,而不是个别的特殊的方法”,作为一种教育的结果,其目标状态表征为“自觉纪律”(即不论有无监督,主体能始终做出正确的行为)。[8]比较上述两种不同的纪律观,可以发现包含于其中的各自不同的道德主张和明显不同的道德教育取向,在前者纪律是一种工具,有很强的成人取向,而在后者纪律则成为发展的目的,是一种儿童取向,纪律不再是束缚儿童自身的一种手段,而成为有益于儿童发展的发展性纪律,即实现了纪律教育由外在控制到内在自我调节的恰当转换。

以上三方面相互联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道德哲学要求人们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对幼儿道德教育的建设路向、德性培养等问题予以重新思考和判断。

三、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的心理学基础

正如柯尔伯格所言,道德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幼儿道德发展是什么的问题。对幼儿教育工作者来说,研究这一问题就是要了解和掌握幼儿道德发展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幼儿有灵有情也有智,他(她)不是行为主义者手中操纵的机器,也不是认知主义者所解读的那样冰冷的理性,甚至也不可以当作等待解读的“文本”。幼儿道德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既不是成人经验的总结,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随幼儿生活的发展一起发展,随幼儿的成长一道成长的。幼儿生命的鲜活性使得他对生活有着无比的热爱,对人类道德有着不尽的探索兴趣,他对道德有着一份天然的情感,这种情感就是善。幼儿对这个世界的感受会构成他对道德理解的一部分,也是今后道德自我建构极为重要的内容。因此,教育者有责任呵护并珍视幼儿对待世界的这份情感,并使对幼儿的道德教育能很好地适应其自身成长的特点和规律。

作为道德心理学领域的旗帜性人物,皮亚杰(JeanPiaget)和柯尔伯格已于上个世纪先后研究了儿童以道德认知为核心的道德发展规律,从总体上揭示出了道德发展遵从由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路向。而从20世纪下半叶以来,受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以及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启示,道德心理学领域关注的问题更为转向儿童自身及其与社会相互作用方面,这使得传统单向度的社会决定论道德教育彻底走向它的尽头。突出的表现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关于体验、移情与社会行为,二是关于选择、建构与道德发展。这两个方面的理论及其应用对于提高幼儿德育现代性水平,增强其实效性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首先,当代道德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转向之一是确立道德品格自我建构的普遍范式。根据建构主义心理学关于“学习是一个积极的建构过程”[9]的观点,人的道德品格就不再是一些固定不变或与情景无关的特质,正如“人们并不像拥有一定的眼睛颜色和身高那样,拥有人格特质和道德德行”,[10]道德品格是儿童对情景选择并与情景相互作用而整合的结果。自我建构观强调品格建构的主体性和情景性特征,突出了品格变化形成过程中的自我选择、情景支持等因素的作用,应该说对幼儿道德教育富有指导意义。皮亚杰对幼儿的研究表明,幼儿到晚期时已有自律道德的萌芽,而我国学者的研究也表明,我国幼儿4岁时就已经基本能摆脱成人的影响,做出许多独立的判断,7岁时主观性判断已有明显发展,到9岁时这种判断基本取代了客观判断(李伯黍,1981)。既然幼儿时期已有初步自律道德的意识(康德认为真正的道德是一种自律的道德),那么发展幼儿自律道德就要尊重其自我选择的权利。其实,儿童心理学家格塞尔(A·L·Gesell)早已提出“2岁危机期”这一概念,埃里克森(E·H·Erickson)对此解释说是幼儿向父母寻求自我选择的反抗,在他的理论中,主动性与自主性被视为幼儿阶段发展的核心任务。

其次,体验正被学界认为是道德生成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和途径。就幼儿来说,研究表明,幼儿一般还不会明确考虑行为的道德后果与做出道德上的自我批评或自我反思,其道德体验源于行为的直接结果。这种特点的体验方式连同成人对他的处置方式一起共同决定了幼儿是一个“愉快的生活者”还是一个成人眼中的“侵犯的快乐者”。心理学家吉尔·诺姆(GilNoam,1993)的研究很好说明了这一问题,他认为“一些儿童早期不良的经验会导致一种‘不良意愿’模式的建构,而长期的伤害和同伴的拒绝则会扭曲儿童道德互惠的建构,以至于这样的孩子感到‘有权力’以攻击和剥削的方式对待别人”。[11]显然,对教育者来说,防止幼儿建构“不良意愿”模式并代之以“良好意愿”模式是件极为重要的事,否则当幼儿将这种不良模式整合到道德自我建构中时,就会在以后生活中,尤其是解读社会道德情景时形成个人偏见。

最后是移情(empathy),一种替他人着想的道德能力。目前,国内外大量相关研究一致表明,儿童亲社会道德行为同移情能力密切联系在一起,而禁止性道德行为则同负疚、羞愧以及厌恶感联系在一起。这说明移情有助于儿童做出亲社会道德行为或利他行为,而且它同儿童的道德判断、道德推理甚至道德习惯的形成是整合在一起的,是影响儿童道德图式建构的重要因素并成为其不可分离的一部分。这种研究喻示了幼儿道德教育新的方向,并成为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道德心理基础。

总之,发展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要求幼儿教育工作者在尊重幼儿道德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积极转变观念、改革教育模式,从而不断增强道德教育对幼儿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注:

[1]班华:《现代德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2][美]柯尔伯格著,魏贤超、柯森译:《道德教育的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3][6]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页

[4]陈友松:《当代西方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35页

[5][7][美]威廉·弗兰克纳,黄伟合等译:《善的求索:道德哲学导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47页

[8]于钦波、刘民:《外国德育思想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97页

第8篇

二、工作要点

(一)加强行风建设、效能建设和师德建设工作,增强广大教职工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深入贯彻党的xx大精神。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xx大精神、“两会”精神,作为提高教师政治理论素质和加强师德教育的一项首要政治任务列入重要工作议事日程,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结合实际,采取有效形式,开展内容丰富的学习研讨活动。本学期,以“读经典书,做高尚人”为主题,在全体教职工中开展读书活动,六月份,举办一次读书心得交流座谈会。

2、深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构建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提出的“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四点希望。树立典型,弘扬正气,牢固树立“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意识,积极开展“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典型模范教师的学习宣传活动。五月份,举办“树形象,比作风,比贡献”主题演讲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增强广大教师工作责任心和使命感,树立全心全意为幼儿、为家长服务的意识,踏踏实实转变工作作风,使工作更细致,服务更热情,作风更严谨,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3、结合效能建设活动,三月份召开家长会,就师德师风、保教工作等方面向家长发放调查问卷、征求意见表。

(二)开展多元化的园本培训,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参与、开放的园本培训新模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本学期,把提高教师的各项基本技能和教师科研能力的培训做为教师培训的重点工作,不断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与专业化成长。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培训中我们采用参与式培训,注重发挥教师学习的主体性,激发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意识,结合教学实践,使教师有效的促进自我发展和提高。在专业技能培训方面,重点组织教师进行教科研知识培训,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同时,注意激发教师的竞争意识,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意识,引导教师确立自我培训目标,在班级教学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开展班级特色教育。此外,制定自我培训计划,平时强化自己基本功的弱项训练,鼓励教师不断学习,掌握新的教育教学方法,练就扎实的基本功,整合各科教学的能力。重视教师反思性成长,以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要。

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技能和组织管理能力。采取外出学习、观摩研讨、教学联评、教学反思等多种方式,帮助青年教师了解现代教育理念,掌握先进教育方法,从而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坚持“保教结合,保教并重”的原则,首先体现保育工作的全员性。强调保育工作各班三位一体,两教半保分工合作,共同承担,强化教师保育意识。其次,强调保育工作的科学性。对全体保育员进行预防各类传染病、科学规范的卫生消毒方法措施、简单的急救方法等知识培训,注重学习交流。

(三)以人为本,开展多元化的课程改革,提高保教质量

1、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念,全面落实教育方针,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在教育教学工作方面提出“思路更清晰,途径更灵活,方法更科学,内容更生动”的教改目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重视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鼓励教师大胆创新,开发以班级为基点的幼儿园园本课程。要求以班级为单位,根据本班教师的特长和优势,制定本班特色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尤其突出对幼儿美术、手工的技能和兴趣的培养,加强对无毒废旧物的开发和利用,多渠道地让幼儿感知事物,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四月份开展幼儿才艺展示活动,并选拔幼儿参加市教育局举办的“小杜娟歌咏比赛”。

2、加强对幼儿一日生活的常规管理。幼儿一日生活作息活动的每个环节都渗透着保育和教育,教师要善于在细小的环节或活动中抓住教育契机,通过日常生活活动,培养幼儿适应集体生活的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性。

3、加大教科研的工作力度,广泛开展听课、评课、研讨、交流、座谈、观摩等活动,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在重点做好园本教研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做好镇江市级、国家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积极筹措资金,建立信息技术教研网络。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评比、竞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