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化工创新论文

化工创新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2-11 16:14:4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化工创新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化工创新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工人文化宫  改革创新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公益性事业单位  职工群众  市场经济发展  先进文化  改革时期 

    一、 工人文化宫的概况 

    永安市工人文化宫大楼位于市中心南门广场,于1986年由永安市总工会投资建设,面积2900多平方米。底层原没计由商用对外租赁 、二楼功能设有图书阅览室、职工书画展览厅、职工卡拉OK演唱厅、退休职工活动室、录像放映厅、三楼功能设有职工 活动舞厅(可进行文艺演出)、文化技能培训教室、钢琴培训活动室。1988年9月正式对外开展活动,现编制人员4人,合同工2人。现兼管的职工业余团队有七个:工人俱乐部协会、职工钓鱼协会、职工象棋协会、职工楹联协会、职工书法协会、职工灯谜协会、职工集报协会。 

    工人文化宫投入使用以来,无论是造型,还是活动功能都是市里首届一指的。文化宫所有员工(含聘用合同人员)多时达20多人,所有的场所全部由文化宫自己组织经营。作为我市重点精神文明建设 窗 口,88年至 92年期间市里把大的文艺演 出任务交给市总工会 ,市总把任务交给工人文化宫,大小演出任务,多时每月有两次 ,少则一次,还 有职 工活动舞 厅 、职工 卡拉 0K演唱厅 、图书阅览室等活动场所是天天满座 ,接待来 活动的职工群众 ,比如职工活动舞厅是 天天超负荷接待 ,最多时接待 400多人 ,文化宫真正成了职工群众休闲的乐 园。由于文化宫 的知名度在外 ,很 多企事业单位前来参观交 流 ,文化宫 天天 有活动 、月月有演 出 、文化宫的全体职工不畏辛苦,对来参加活动的职工总是热情接待。上级来我市进行精神文明检查 ,对文化宫文艺演出 ,书画展览,文体活动等,每次都给予了很好的评价。工人文化宫为我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和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多次获得上级工会 的表彰,被市里评为文明单位、被省文化厅评为省级十佳文明歌舞厅 : 

    二、文化 宫现状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面对激烈的竞争市场,文化宫长期形成的吃大锅饭的思想理念和机制没有得到及时调整和改善,对今后文化宫的发展前景缺乏长远战略考虑,造成了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被动局面。由于工人文化宫和政府文化馆不同,政府办文化馆人员经费是由财政核拨,而工人文化宫则由工会和文化宫自己来解决,为确保人员工资,文化宫采取将主要的活动场所租赁出去,失去参与市场竞争良机,职工也失去锻炼的机会。 

    2.1993年后由于文化宫没有节余 的资金更新设备和装饰活动场所 ,造成设备和环境老化,无法满足广大职工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市里也把很多 的活动项目转移到市文化馆去了如今座落在市中心的工人文化宫大楼与现代化文明城市的发展要求不协调,成了城市中心又矮又旧的危楼,随时都有被弃用的可能。 

    3.文化宫人事流动是一个死角,一干就是十几二十年。现有的工作人员年龄老化,平均年龄超过50岁,比如文化宫的主任从大楼落成调进来,当年42岁干到60周岁才从主任岗位退下来。 

    4.文化宫缺乏一专多能的综合型经营管理人才,既懂职工群众文化工作,又能抓创收,能够做到“以文养文、以文补文”,这样的人才少 。 

    5.人事制度造成现有在职人员长期吃大锅没有危机感,干多干少一个样,缺乏主人翁精神;更缺乏经营管理等方面知识和到外面交流的机会,所以在工作上都是老一套,没有新的思路。

    6.由于文化宫没有人事权,所需综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又招不进来,安排进来的人又非所用,从而影响了文化宫在市场经 济条件下的竞争能力,制约了文化宫的发展。

    7.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难以统一。一方面文化宫作为职工“学校和乐园”,要充分利用所有的资源,不计或少计成本和经济收入来丰富职工群众的业

    余文化娱乐生活;另一方面文化宫又得靠自己的经济收人和上级工会的补助来养活自己,这就造成文化宫长期在微利有时甚至无利状态下运作,长此以往影响文化宫的生存和发展。

    8.协会活动难以保持持续性:协会开展活动除了工人俱乐部协会相对正常外,职工钓鱼协会成立的前几年活动还比较频繁,后来由于经费和协会骨干力量的变动,协会从此走下坡路,到现在几乎没有开展活动。其它协会成立初期搞了几次活动,到后来由于经费原因没开展活动,形同虚设 。 

    三、增强工人文化宫活力的若干对策 

    1 .深化改革、夯实基础。单位实行全员聘用合同制 ,并以此为契机,加快用工制度的改革,员工 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全面梳理各项规章制度,实行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员工分流机制;加紧经营机制的创新,构筑公益性项目和经营项目两大运行平台。 

    2.建立完善机制,培育激励人才的土壤。文化宫要达到总体发展目标,需建立完善“七项机制”。一是运行机制,形成公益性和经营项目管理体系;二是激励 机制 ,形成全面有效的激励 和奖惩制度;三是在用人上要建立培养和引进人才的新机制;四是用工机制,形成各种用工形式相配合的用工制度;五是分配机制,形成适应市场运作和激发员工积极性的多种分配模式;六是考核机制,形成适应公益事业、服务管理和后勤保障等不同部门的科学考核标准;七是民主监督机制,形成政务公开、职工参与的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 

    3.体现职工文化特色,打造新兴活动品牌。职工文化以贴近职工、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 “三贴 近”为原则,积极开展健康向上、具有强烈时代特色气息 、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活动内容,形成有一定质量的品牌活动。 

    (1)增加阵地活动项目。在保持原有活动项目的基础上,努力增加职工喜闻乐见和具有现代科技含量的蹦嘲优秀活动项目,举办各种文艺演出、体育竞技表演、优秀职工论坛、电子技术、知名品牌公司咨询讲座等等。

    (2)积极为广大职工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如举办职工舞蹈、卡拉OK歌手赛、声乐、演讲、知识竞赛、宣传栏、体育竞技等等各种比赛 。通过各种比赛发现的优秀人才,向上级 和基层工会推荐。

    (3)为基层工会培养各种文艺、体育、宣传实用人才,加强文化教育培训,以做大、做精 、做强为目标,积极探索多种技能培训,如舞蹈培训、声乐培训、小品培训、乐器培训、电子技术与文化艺术、灯光音响、宣传栏、美术字、黑板报、广告、国画、书法等,不断创新项目内容,创出自身特色,形成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培训品牌。

    (4)职工艺术团队以组织辅导功能为主,坚持立足基层,深入职工群众,不断推出深受广大职工喜爱的优秀文艺节目,形成有一定影响力的“职工艺术”品牌 ,努力探索活跃职工文娱、体育活动的新路子,增强文化宫的生命力。 

第2篇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在对国外企业和产品开放市场的同时,也为国内企业和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契机。但是,当前我国化工企业竞争力较弱,因此,入世后的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巨大的化学品市场给国外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带来商机,而国内的很多企业将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由此,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以缩短和国外同行企业的差距便成为当务之急。

一、我国化工企业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

1、我国化工企业外贸竞争力的弱势

主要表现在进出口贸易逆差局面未能改变。我国一直是化工产品净进口国。化工进出口贸易逆差占化工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例虽然由改革开放初期的60%多下降到目前的20%左右,但近年来又有上升的趋势。随着进出口总额的增长,贸易逆差绝对值逐年增加;我国化工产品在质量和品种上还不能满足国内的需要。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开放,化工产品的进口将会继续增加,化工贸易逆差局面难以在短期内改变。同时,我国化工产品品牌知名度不高。同时,我国出口市场秩序混乱:多头对外,力量分散;低价销售,自相残杀;鱼目混珠,无序竞争。这不仅使我国化工对外贸易损失巨大,也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形象。

3、化工企业缺乏国际市场观念

我国化工企业市场观念还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缺乏大市场营销的思路,搞营销组合适摆脱不了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缺乏以市场占有率为中心的营销组合规划。入世后,我国的化工企业应积极适应国际市场规则,转变观念,提升外贸竞争力。

4、化工企业国际营销渠道不畅

近年来,在国际市场上,我国化工企业产品的销售份额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真正通过我国自己的营销渠道进入国际市场的产品却很少,大量的产品不得不通过外国企业的营销渠道进入国际市场,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化工企业实际上只赚取了很少的利润,大量的潜在收益在营销过程中“肥水流入外人田”.我国化工企业要积极开辟自己的营销渠道,使产品能更好的渗透到世界各国的市场上,提高利润率,进一步增强竞争力。

二、我国化工企业对外贸易的对策

尽管我国化工企业存在经济规模,劳动力密集,原料易得便宜加之一定的政策保护等优势,但以上分析的弱势还是相当明显的。所以要增强企业外贸竞争力,从特点入手,还必须考虑相应的对策,具体评述如下:

1、调优化工出口产品结构壮大企业实力

化工企业要积极调整化工出口产品结构,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改善管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努力实现出口由数量型增长为主,向质量、效益型增长为主的方向转变。壮大竞争主体,提高竞争能力。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实力强大的企业才具有市场竞争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化工企业还非常脆弱。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壮大的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主要是要提高企业的实力,生产向优势企业靠拢,产品向名牌企业集中;要利用好外贸窗口,一些获得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应仔细分析自己的实力,若无独立进入国际市场的能力,就应采纳制,与外贸企业合作,联手成为具有竞争力的实体。

2、深化化工对外贸易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早在80年代,就打破了在长期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外贸高度垄断的局面,一批大型国有企业获得了自营外贸经营权,成为对外贸易的主体。近年来,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快。随着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入,外贸进出口权必将进一步放开,将有更多的企业有权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这会有利于我国化工产品的出口,但必须尽快解决和避免出现的种种问题。对外贸易企业要承认这样的现实: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了解市场、拥有客户以及进出口特权的优势将逐渐丧失。生产企业也要看到独自闯荡市场的风险。我国的外贸体制应当在继续放开的前提下,由市场引导逐步走向理性化的相对垄断。

3、更新外贸观念

要从长计议,建立新的市场观念。要重视市场调研。企业应当注重对国际市场的研究,要了解自己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过去,清楚它的现在,掌握它的未来;要讲究市场策略。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市场营销策略。一个好的营销策略,要处理好供应商与用户之间的利益关系,与用户建立利益的共同体;要处理好短期贸易和长期业务之间的关系,做到有取有舍;要建设长期稳定的市场网络,决不可朝三暮四;要按市场需求定价。价格的确定不能仅仅以自己的生产成本为依据,要考虑国际市场上的价格水平,甚至要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季节和变化着的国际形势来不断地调整我们的产品价格;保持供求平衡。要限制生产、控制总量,整顿我化工企业,保持市场的基本平衡,以市场饥饿理论来恢复市场的元气。

第3篇

各个学校都有各自的艺术特长,作为一支校园文化联盟型的团队,南湖区文化馆在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实现共赢等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将零散式、松散式的学校文艺资源进行科学整合、有效实践,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下面就以这支队伍为例,从艺术团的组建、管理、作品创作、制度落实等方面探讨文化馆该如何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树立品牌,形成合力培育好业余团队,更好地服务于公共文化。

一、领导重视,形成共识,建设高层次的少儿艺术团

在“建立一个全区性、高层次的少儿艺术团,整合资源,寻找合力,培育艺术新苗,活跃校园文化,为公共文化服务贡献力量,力争把少儿艺术团打造成这座城市的艺术名片”理念的共识下,南湖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南湖区教文体局提出建立南湖区“阳光”少儿艺术团的设想,由南湖区文化馆具体组建,管理,南湖区教文体局将协同政府相关部门建立起区级扶持,逐渐形成以“阳光”少儿艺术团为龙头,指导、带动、激励全区各所学校成立艺术团队,培育、衍生出更多的学校文艺人才,构建资源整合、以点带面的南湖区少儿艺术团队建设模式。

二、打破常规,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在团队建设中,文化馆针对各校不同门类、不同层次、不同结构的校园文化资源进行识别与选择、激活和有机融合,使艺术团能在全区层面甚至更大范围内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包括参与到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中去,实现公共文化资源的共享,达到文化馆、学校、社会共赢的局面。

(一)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建立区、校两级艺术团队共同培育机制

根据艺术团成立之初的共识,打破以单一学校为主体的组团模式,在区属学校中广纳优秀人才以及团队,整合各校艺术资源,通过相互调配和使用校园文化资源、共同开展文化活动等形式,实现文化资源的互补与共享。区文化馆负责总团组建、管理工作,负责协调各方资源,对艺术团做宏观上的指导;各校作为艺术团基地学校进行微观自主管理,负责基地分团的日常具体运作。

(二)组织有序,管理有力

以文化馆馆长作为艺术总团团长,各基地学校领导为分团团长形成的组织机构领导,虽各司其职,但经常交流沟通,合力齐心,为艺术团的发展竖起“定海神针”。文化馆是校园文化的管理单位,各校既是校园文化的实践者,又是校园文化的实际受益者,发展好、建设好艺术团就成了大家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学校而言,积极扶持艺术团队的发展,既能完成学校自身的文化建设的使命,又能为南湖区的校园文化,甚至整个公共文化服务带去更多的生机。

(三)特色整合,抱团合作,创出品牌

艺术总团经过摸底考察,首期择优在南湖区招收了12支队伍作为首批成员,整合了南湖区各所学校最有实力的艺术团队,并且集合了优秀艺术辅导老师,通过文化馆聘请专家,与团队进行零距离的交流、辅导、培训,多方形成合力,共同来提高艺术团队的创作能力、活跃了校园文化。

三、完善制度建设,激励团队发展,形成品牌效应

艺术团的发展壮大,是通过健全有效的制度来实现的。在实践中,只有通过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不折不扣地执行,才能使艺术团健康地向前发展。

(一)准入审核制度

南湖区文化馆出台了艺术团准入标准以及相应的申报制度、审查制度。各校的艺术团队对照准入标准,坚持自主申报,总团再组织专家对各学校申报艺术团队的组织建设、业务水平和取得成绩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不仅注重艺术团整体竞技水平,还关注艺术团在学校、社会的影响辐射能力。

(二)考核退出制度

为了更好地规范和激励艺术团创作出好作品,艺术团实行星级艺术团队考核退出制度。根据考核标准,以一个年度为考核周期,对每个基地学校艺术分团的日常辅导管理档案、团员登记、节目创作数量和质量、外出演出记录、所获荣誉及今后发展潜力等方面做一个综合的评估,同时还将不定期地对各艺术团开展指导、调研、抽查工作。考核的结果将作为星级艺术团队评定的一个主要指标。

这样的制度,从实践上规定了基地学校特色团队每年的常规工作,并对艺术团的工作成绩做出了一定的要求,但同时又把主动权还给各个基地学校分团,使其在自主管理的情况下,真正开展活动,提升艺术团队素质,活跃校园文化,参与了社会公益活动和公共文化服务。

3.艺术团日常活动管理制度

准入审核制度和考核退出制度为艺术团的正常运作提供了前提和后劲,但真正的实践还要落实到每个基地学校艺术团的日常实际的活动管理和培训辅导等,所以制定一些常规的管理制度,不但能为艺术团的正常工作奠定实施基础,也同时规范了整个团队的管理,便于检查、考核。这些日常的管理制度包括:艺术团日常训练记录、艺术团成员信息资料库、活动开展、参与登记表、节目创作获奖登记表、艺术团安全责任制度等,要求资料完备,存档备案。

四、创新工作模式,提升作品质量,盘活校园文化

艺术作品是艺术团生命力的象征。基于此,我们在做好艺术团日常管理的同时,时刻不忘提高艺术团节目创作的质量,力争以优秀的作品展示艺术团的风采,赢得社会各界的认可,创出艺术团的品牌。

(一)以艺术总团名义聘请省内外专家名师作为艺术团的顾问指导,分批分点下团指导交流。

这些专家顾问将根据艺术团的实际情况,每周抽时间为艺术团流动指导、传授技艺、指点迷津。总团还将不定期地为分团聘请省内外的专家老师,做专业上的集中培训讲座,或者是现场教学和节目创作指导、修改润色,借此提升艺术团的创作、辅导、管理等能力。

(二)打通交流瓶颈,全区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共享资源。

改变学校各自为政的建团模式,总团把区内的优秀艺术辅导老师都集中到一个团队里,打破学校界限,交流辅导经验,探讨教学得失,为了同一个节目群策群力,直到找出节目的最佳方案。这样既让各个基地学校艺术分团的老师主动地交流学习,互相取长补短,共享了艺术人才资源,又使各个基地学校之间优势互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三)建立艺术团团队人才资源库和节目信息动态库。

总团对各个基地学校艺术团定期检查和活动指导,根据学校学生毕业、流转的特点对各个分团进行数字化动态管理。艺术总团团队人才资源库里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整个艺术团的艺术师资辅导实力、各团队人数、代表性人才、艺术活动、展演或者比赛介绍、荣誉记录等;节目信息动态管理库实行校园辅导精品文化节目统一上报制度,对每个基地学校艺术团的创新节目,精品或者代表性艺术作品做好备案登记,这样便于总团将更好地掌握艺术团的活动和发展,可以及时统筹、合理利用作品资源,为各分团寻找表现平台,参与公益演出,服务公共文化。

(四)搭建多元平台,展示艺术风采,活跃校园文化,丰富公共服务

每年艺术总团将以年终汇报演出的形式为各艺术分团搭建展示舞台,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使他们都有一展身手的机会。此外还将组织各分团的艺术精品以适当的方式、适当的成本在区内校际之间作巡回展演,并且对接社会公益服务,参与百姓大舞台、省市文艺汇演、大型文体活动演出、送戏下乡、接受菜单式邀请等,在展示艺术团的风采之时,既活跃了校园文化,打响艺术团品牌,又助力公益活动,丰富公共文化服务。

五、资金有保障,考核有激励,发展有信心

艺术团要发展,除了要有管理上的完善,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外,还得要有资金上的保障。“阳光”少儿艺术团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部分组成:

(一)基础资金

艺术团成立后,文化馆从自身有限的文化活动经费中为艺术总团的每个基地学校艺术团划拨了一万元作为基础资金,用于各个团队的基础建设、节目创作、辅导、彩排、演出、道具的添置等日常必要的开支。这笔经费由每个基地学校分团团长负责根据实际的需要自主管理使用,确保专款专用。

(二)以奖代补

第4篇

[关键词]工学结合 创新 设计模式

为了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高技能应用性人才,必须加快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工学结合、勤工俭学。从2008年起,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系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不断实践和探索,尤其在电气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环节采取工学结合的方式进行了大胆创新与尝试。以这几年的实践来看,不但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而且为合作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一、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创新模式

具体做法就是与株洲电气控制设备厂合作,在一个月的时间内,由系里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员负责对电气专业的学生进行GGD1-13进线柜、GGD1-06馈电柜、GGJ1-01C低压无功功率补偿柜的部分设计与制作安装三个课题的技术指导,学生通过在“学中做、做中学”来制作出实实在在的低压电气柜产品,并经性能测试达到合格要求。学生再把设计、制作的过程用论文的形式表述出来,通过答辩才算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环节。

二、创新模式的特色

该模式一实施就很受学生和企业的欢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通过这几年的运作,发现该模式具有以下鲜明特色。

1.改革了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使之更加贴近现代高职教育理念。毕业论文设计从传统的在教室内由教师指导学生做课题,变成了在企业生产现场由学生亲自做具体电气产品的设计和制作,主要是通过实践磨练来培养学生的各种技能,不仅能增强实践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学习书本上、课堂上学不到的“隐性知识”,实现了从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向传授技能为主的转变;从追求学科的完整性向注重知识的实践性的转变;从介绍理论研究成果向介绍实践技术和经验为主的转变。

2.有利于实施个性化教学模式,方便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由于高职学生生源分布广,水平参差不齐,如果仍然沿用传统自然分班制的齐步走教学方式,就会遇到学生“一头吃不饱,而另一头吃不了”的教学难题,而个性化的分级教学正是化解这种两难问题的有效方法,它吸收了激励、竞争、动态管理等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为他们提供了更大的个性发展空间,激发了其积极性和自觉性,改变了齐步走的教学方式,从而根除了“优等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创新的这一模式就方便实施个性化分级教学,因为这一模式有三个难易程度不同的电气柜的设计和制作,底子差的学生可选择一个容易的电气柜进行设计和制作,能力强的学生可选择难一点的一个或两个电气柜进行设计和制作,一个产品的设计和制作由3到5个学生组成一组来完成,每个成员都能根据能力和喜爱选择能够完成的任务,若有困难也能请教指导教师和能力强的学生来协助自己,直至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3.激化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学习兴趣,改变了学习观念,变让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对具体的电气产品根据所学理论知识和国家标准做设计,并亲自动手制作,使学生产生了极强的新奇感和挑战感,愿意不断主动学习、琢磨、钻研想方设法完成它。这一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过程,从以往的学科知识和动作技能导向的教学过程转向为现代的职业活动和智力技能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且采用行动导向的项目教学法,注重学生过程学习方法和学习绩效评价,给他们更多自学、动手、应用、表达、创作和合作的机会,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4.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心,勇敢面对就业。许多企业或公司招聘员工时,都要求必须具有实际工作经验,这正是高职院校毕业学生所缺乏的,因而就业竞争力不强。而该模式弥补这种不足,增长了学生的实际工作经验。学生通过一个月的努力,看到亲手制作的崭新、漂亮的电气柜,并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可时不仅心情激动,而且对自己拥有这样的实际能力和经历感到自豪。面对企业招聘时,就能心有底气从容应对,顺利被用人单位录用。

5.校企合作形成了良性循环,具有持续性。课堂设在企业里,企业建在学校中,以毕业论文设计为纽带,学校将课堂延伸到合作企业,选择企业产品的设计与制作为课题,专兼职教师和学生以双员身份共同完成设计和制作企业产品的全过程,在“做中教、教中产、做中学”实现教学、学习、生产与人才培养同步,师资质量与实训基地内涵建设跟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改革同步。这几年由学生制作的电气柜,很大一部分已经销售出去,从买方企业反馈的信息来看,电气柜性能优良运行正常,为合作企业创造了几万元的经济利润,在校企之间形成了互利互惠、合作愉快的良好氛围,为校企的持续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总之,通过工学结合创新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改革,真正形成了“专业+生产实训车间+师生员工”的专业建设特色,成功构建了电气专业以毕业论文设计为切入点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了校企合作双赢。

参考文献:

[1]韩伟平.论高职教育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特征及创新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0,(3).

[2]刘畅,杨远芬.创新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J].四川兵工学报,2008,(2).

[3](美)AC奥恩斯坦,(刘付诚译).美国教育学基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第5篇

关键词:安全工程;硕士研究生;存在问题;改变方法

一、引言

安全工程是一门涉及面广,综合素质要求高的新兴学科,近几年来,我国对安全工作不断重视,社会对高素质的安全工程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开设安全工程学科的高校也越来越多。虽然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战略以来,研究生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校研究生的人数15年内增长了将近10倍,2010年已达到153.8万人次[1],从总体上来说,研究生规模的问题已经基本上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但在安全工程领域,尤其是安全工程硕士及博士生教育方面,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各高校研究领域狭窄,学生自主创新性不强等原因,导致了在研究生培养教育等方面仍有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其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就业要求,因此,分析我国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缘由,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对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良好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我国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安全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比国外安全工程高素质人才教育落后将近半个世纪。同时,我国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方法基本上都沿袭了研究生教育发展初期采用的模式,随着国际化交流的不断增多,学术竞争的不断加剧,我们开始逐渐认识到我国安全工程硕士研究生与世界一流大学培养的研究生之间的差距。无论是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还是市场需求的角度,我国安全工程研究生都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竞争需求,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入学标准单一化,安全工程研究生数量较多,生源质量较差。目前,我国研究生招生仍旧沿用国家统一招生考试入学的方法,然而这种一考定终身的模式存在很多弊端。首先,这种规定科目的考试方法使得许多学生仅仅注重考试需要的科目,对于其他与考试不相关但是重要的专业知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就使得学生无法全面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其次,这种单一的考试模式导致许多只善于考试的人通过考核,而这类人并不一定具有良好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反而使一部分科研能力强但有偏科现象存在的人没有办法进行研究生教育深造。同时,在部分院校中,尤其是安全工程师资力量较强的院校,往往会出现安全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远远超过其他专业研究生招生人数的情况,这样就造成了招生生源良莠不齐。2、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教育落后。研究生课程教育是研究生培养中重要的一环,安全工程更是一个涉及面广,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高的专业,其对学生的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及与安全理论相关的知识掌握都提出了较高都要求。然而在我国大部分开设安全工程专业的院校中,研究生的课程教育依旧存在着以下几点弊端。第一:课程选择中的随意性和局限性,许多课程的选择是由导师的主观想法和科研兴趣而决定,缺乏系统的课程体系。第二:教学手段方法落后,填鸭式的知识传授法仍然是现在课程教学中的主流方法,这种继承式教学方法难以引起学生的真正兴趣,无法使学生了解到本专业的前沿动态和最新研究进展,教学效果往往较差。第三:缺乏完善的教学效果评估体系,对于教学效果的考核只有单一的考试一种方法,难以真正的了解学生对课程的全面掌握情况。3、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缺乏创新性和自主性。不同于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研究生而言,科学研究是其研究生阶段的主要任务,做好科研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要对自身所在学科的前沿热点问题,发展趋势有良好的认识,这就需要学生自己不断的阅读专业相关的最新论文,自主的去思考需要研究的问题和方向。然而就现在大多数院校而言,许多研究生所做的工作或项目仍然是导师规定好的题目,这就导致学生只注重于该课题相关的论文及知识,大大局限了学生的创新性和自主性。4、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缺乏实践,与社会脱节。就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而言,其偏重于理论知识,重点是科研能力的提升和学术论文的发表,方便日后继续进行学术研究方面的工作,但安全工程作为一个实用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学科,理论知识并不能使学生能够完全胜任工作后的需要,学生依旧需要较强的工作经验和现场实践。从近年来研究生就业情况来看,大部分研究生的就业方向没有选择继续进行学术研究相关的工作,而是从事工程实践,企业管理等,这些岗位对理论知识的需求并不是很高,取而代之的是实践经验方面的要求。然而大多数研究生在读期间,主要精力都投入到论文的阅读与写作,进行实验等方面,很少有现场实践的机会,而学校片面的将数量作为单一的考核标准,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研究生现场实践的机会。这就导致了研究生在校期间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对工作后的帮助较小,进入工作岗位之后无法胜任相关工作,出现了与社会脱节的现象[2]。5、安全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院校研究领域较为狭窄。由于我国安全工程专业开设时间较晚,虽然近几年以来,开设该专业的院校数量快速增长,但是绝大多数院校都是在自身强势专业的基础上,以安全工程作为辅助或附属专业而衍生的,这就导致了安全工程专业院校研究领域较为狭窄,而进入该高校学习的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自然而然的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局限。以西安科技大学为例,该校安全工程主要研究方向为煤矿安全,虽然在其他方面,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等也有所涉猎,但是无论在师资力量,学生人数,发展时间方面,都远不如煤矿安全方向。这样的情况会导致该校毕业生在煤矿企业较为受欢迎,但是在其他行业,其综合实力不足的缺点也就暴露了出来。

三、我国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改革方向

1、考试与申请相结合,采用综合素质评定招生办法。美国的研究生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形成一个相对成熟立体的体系,我们可以借鉴他们先进的方法,如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在招生方面的做法[3]。没有统一的入学招生考试,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在网上自主提交申请材料,学校根据自身的需求和标准,通过审核申请材料来决定是否录取。而申请材料也包括多个方面,其中包括曾经发表过的论文或成果,推荐信,本科及本科之前取得的考试成绩,学历证书副本等多个方面。立足于我国国情,将考试与申请相结合,通过这种办法,学校可以充分了解学生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从而有效的杜绝只善于应试,在一年之内突击考试科目取得优异成绩,但是科研能力较弱,综合素质不高的学生。同时,秉承宁缺毋滥的理念,严格控制招生人数,在报考学生中优中选优,有利于提高生源的质量。2、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面,通过核心课程加多种选修课程相结合的方法,在教学中更多的加入互动,提高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程度和专业发展的把握程度。学生在学习专业必须的核心课程之外,学校鼓励学生自主选修多种多样的课程,并不必要限定在本专业之内。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各方面综合知识的获取,了解其他行业的最新动态,并与自己专业的发展有机结合,从而更好的把握自身专业的动态发展。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加入互动的手段,如案例分析,课程设计等,使学生动起手来,真正的参与到课程的教学中去,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3、以导师制为核心,同时加强学生自主选择。导师在研究生在读期间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研究生的指路人,其对安全工程方面知识的掌握和丰富的经验对研究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要建立以导师制为核心的培养模式。但同时导师也不能对学生过分的束缚,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安排成长,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我选择。对于研究生而言,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是其工作的中心,但完全按照导师安排的项目进行研究,会抑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应该鼓励学生全方位的了解安全工程专业的相关动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充分的发挥学生自身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这样做不但有利于避免研究生自主性的丧失,形成思维僵化;同时还可以多方向的研究本专业相关领域,有利于推动安全工程专业科研的持续发展。4、加强现场实践的机会和次数,做到实践与论文并重。论文是考核研究生的一个重要手段,但不应该作为唯一手段出现。为了使研究生适应社会的需要,避免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这种现象的出现,就要不断的加强硕士研究生进行实践的机会和次数,做到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两手抓。对安全工程的硕士研究生而言,应增加其在安监局,安全评价公司,化工企业,煤矿单位,建筑单位等与安全息息相关的企业的实习机会和次数,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实践经验和对现场问题的处理能力,培养过硬的综合素质,从而能够适应多方面的社会需求。5、开设安全工程专业的高校应在加强以自身特色为主的安全工程专业实力同时,不断的向其他方向拓展,将本校安全工程专业打造成能为各行各业输出合格的安全工程人才的专业。当今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个人尚且如此,对于专业而言,更需要将自身发展为复合型的专业,从而能够输出更多合格的复合型人才。若培养出的安全工程硕士毕业生只能在某一特定的行业有较出色的发挥,而无法很好的满足其他行业的需要,那么该校安全工程的竞争力就会不断地下降。如一所院校若以煤矿安全为特色,在不断深化该特色专业的基础上,也要向建筑安全,消防,金属矿山,火灾预防等不同的方向不断发展,多方向齐头并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在安全工作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安全工程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需求不断增长的今天,社会对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要求又提升了一个档次。因此,认清在其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不断的改进教育方法,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质,这不仅仅是安全工程专业研究生为了适应社会需求而做出的变革,同时也是中国建设一流的安全工程专业,建设一流大学,提升自身素质的必要改变。

参考文献:

[1]洪煜,钟秉林等.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历史沿革、现存问题与改革方向[J].中国高教研究,2012-07.

[2]平,张建兵.新形势下研究生就业问题探讨[J].高教探索,2005-02.

第6篇

摘要:创新实验平台的建设对唤起学生创新意识,启迪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本校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的建设实践,从平台的运行模式、运行效果等方面做了介绍。

关键词: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0-0133-02

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文件精神,大学生培养过程中“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大学课程设置要“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1,2]。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需要良好的研究平台。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搭建了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探究能力、扎实的科技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建设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的意义

医学是实践性科学,实验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础。一个学校的实验室建设水平和实验教学质量是体现其教学水平的重要方面。先进、高效和开放运行的教学、科研实验室是一流大学的标志。传统医学实验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并认为实验教学从属于理论课教学,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只要完成“规定动作”即可,故注重课内实验,轻视自主学习[3,4]。上述观念在强调培养能力、鼓励创新的今天已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改革当前传统的医学实践教学模式和体系势在必行。为了培养创新人才,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应运而生。这一平台既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也是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的基地。搭建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对唤起学生创新意识,启迪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的运行

1.分层次运行模式。(1)基本实验技术培训。实验中心选取常用的实验技术,包括细胞培养、基因转染、多克隆抗体的制备、纯化和鉴定、DNA提取和鉴定、RNA提取及RT-PCR、免疫荧光、免疫组化、蛋白质提取及western blot、动物疾病模型制备等,专职带教老师指导学生掌握相关实验技术。通过基本实验技术的培训强化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2)指导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自己建立实验方法,完成选题及实验的全过程。在实验进行中,教师的作用在于帮助、引导和启迪。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需要自己查阅文献资料,学习最新理论与技术、最新方法和手段并应用到自己设计的实验中,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实践能力。(3)申报科研项目,开展科研实践。第一,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在综合设计实验的基础上,中心鼓励学生申报院级、校级和省级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安排教师指导,提供实验场所、试剂耗材和仪器设备,为各项训练计划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的建设,极大地推动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开展。第二,选送拔尖学生参与科研项目。中心依托学院科研实验室,为动手能力强、对教师的科研课题有兴趣的学生提供直接参与科研课题的机会。在老师直接指导下,本科生围绕部分课题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直接参与科研项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也可以为学科提供优秀的研究生后备队,从而促进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近年来,中心已组织数十名学生进入老师的课题组,学生们普遍反映,经过系统科研训练,具备了基本的科研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较强,在读研读博时能更快地开展课题研究。(4)组织学生参加各级竞赛。参与科技竞赛,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因此,中心不断培养并选派优秀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级科技竞赛,如全国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展等。参与竞赛的同学充分体验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无论获奖与否,享受过程中的苦辣酸甜,为学生成长积累了一笔重要的精神财富。

2.平台运行的坚强保障。(1)人员保障。平台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凝聚了一批热衷于本科生实验教学的教师和教辅人员,在多年的实践教学中,相互合作、密切配合,形成了一支专兼职结合、人员相对稳定、老中青结合、学历层次较高、热衷于实验教学、充满朝气的实验教学团队。这支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互通、<嬷敖岷系氖笛榻淌Χ游橐约耙滴袷炝贰⑺刂式细摺⑾喽晕榷ǖ氖笛榧际醵游椋为保证平台顺利运行提供了坚强的保障。(2)制度保障。学校高度重视实验教学改革,在学校发展规划制定时,优先考虑教学实验室的建设与改革。在组织、制度及管理方面有保障。学校制定了一系列建设与管理、经费投入、教学质量监控和鼓励实验教学改革以及规范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的相关政策。实验中心始终坚持“管理机制―质量体系―评估制度”三维并举,保证中心“以人为本、高效集约”的运行,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网络化、信息化管理平台。(3)经费保障。学校每年均投入固定的实验室建设经费、实验教学仪器设备费和教学消耗费,专款专用。学校也建立了激励机制、奖励机制、约束机制和运行机制,优先保证中心在人员配备、经费配套等方面的需要,创造良好的实验中心建设环境,激励高水平教师参与实验教学。

三、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的运行效果

1.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本科阶段就有机会接触科研,学生们自觉自愿去学习、去探索。在创新实验活动中,鼓励广大学生按自己的兴趣去设计自己的课题,发挥自己的潜能,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创新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自己准备实验动物、安装调试实验仪器、配制实验试剂,动手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3.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在科研训练中,学生首先要确立实验目的,围绕实验目的查阅大量文献,最终设计出详细的项目方案并完成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遇到实验技术方面的问题时,需拓展思维,分析解决的方法。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渐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学生们无论是申报科研项目还是参加各级竞赛,都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小组成员有分工有合作,在团队协作中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和竞争意识都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四、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取得的教学成果

近年来,学生设计和完成创新性实验近60项,获得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其中被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收录9篇,多次获得全国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一、二、三等奖,获得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五、结语

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增加了学生的动手机会,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求实的科研态度,锻炼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5]。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值得在更多的医学院校推广。

参考文献:

[1]宋凤兰.高校创新实验平台建设的几点思考[J].广东化工,2014,(15):281-282.

[2]成丽,杨祖幸,汤洁,李峰,汪宏,吴勇.创新实验平台的建设与管理机制创新[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3):166-168.

[3]郭静,周红,吴晓燕,郭军.基础医学分级实验教学的探索和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6):529-531.

第7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 人力资源 管理 误区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2.92;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2-0078-01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电力体制改革得到了进一步的推行,电力企业规模日益扩大,企业间的竞争已过渡为人才的竞争,故而人力资源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基于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已成为了现代企业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工作内容。现阶段,电力企业为了再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必须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笔者主要从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出发,深入探究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综合实际状况,提出具体对策,旨在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1 新形势下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现阶段,针对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而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无系统性人力资源规划,缺乏贯彻性管理及指挥,其在工作效率、工作质量等方面并无明显作用。究其根源,人力资源部门无权研讨企业发展目标,与公司日常经营工作不同步,其管理与企业发展需要不吻合,致使企业人力匮乏,工作人员能力难以得到有效发挥;(2)竞争机制不公平。国企电力企业管理方法死板,难以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竞争机制缺乏,导致企业发展活力丧失。在工作方法上,国企电力企业缺乏创新,考核及管理不到位,人员工资与工作难成正比,导致企业发展缓慢;(3)人员配置结构不协调。立足于人才资源结构角度,高学历、高技术人才所占比例少,但其所承担任务较多,企业资源难以得到有效利用。同时,企业全能型人才缺乏,生产效率低下,企业难以得到持续发展。

2 新形势下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误区

2.1 人力岗位工作分析误区

人员上岗与其岗位调整、单位部门轮换、薪资待遇等变化息息相关。目前,诸多公司领导者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低下,具有盲目性,员工在自身工作岗位上无法发挥才能。同时,在人员岗位选用时,领导者对其岗位性质不了解,故而对员工工作定位不准确。

2.2 高新人才引进与培训误区

当前,电力企业管理体系认识缺乏,对在职员工培训无科学依据,无具体计划,未从人员潜力出发,难以制定全方位的培训方案。此外,在培训方案上,具有随机性,培训与挖掘效果往往欠佳。当今社会,电力企业对员工缺乏专业技术培训与个人潜力开发,忽略了人力资源战略,在职培训投入资金相对较少,导致企业缺乏人才竞争优势。

2.3 人员自配置误区

目前,由于国家对电力企业在人员配置上进行了严格限制,导致电力企业人员配置来源出现差异。究其途经而言,以省里电力部门自主考试招聘为主要来源,导致电力企业难以发展壮大。具体而言,省里电力部门对人员安排进行了严格控制,无法体现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促使诸多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呈被动状态,缺失人才难以得到及时补充,往往容易出现断层现象,电力企业发展阻力较大。

2.4 人力资源结构误区

我国现有电力企业在用人体制上主要采用原有官本位体制,职工才能无法得到有效发挥,用人缺乏灵活性,难以挖掘专业人员的潜力,导致优秀的人才在自身工作岗位上难以实现价值,进而为电力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大大折扣。电力企业在人力资源结构缺乏合理性,在职员工在技术知识、年龄、管理结构等方面出现断层现象。虽然目前国家倡导合同聘用制,但某些公司还未真正实现。

3 新形势下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3.1 优化激励机制、绩效考核机制

电力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要不断优化激励机制。首先,必须要提供挑战性大的岗位,为公司员工的综合发展构建平台,充分挖掘员工的潜力。其次,必须要为员工提供具有公平性的竞争环境,保证员工在自身岗位上实现自我价值。同时,必须要协助职工做好职业规划,促使其明确发展道路。与此同时,企业必须要重视工作成绩考察,适时给予表扬,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另外,电力企业必须要重视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强化工作效率考核,在工作中树立危机感与竞争意识。在考核工作中,必须要确保执行标准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从企业自身发展状况出发,同时要提高考核内容具有多样化,对企业员工实施多角度的考核,充分挖掘其潜在的技能,从而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需要注意的是,对员工考核结果要开展全面的反馈工作,出色完成任务者实时予以奖励,提高其工作的有效化,有助于实现其自身价值,进而为电力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

3.2 重视人才学习与培训

在知识信息时代,技术更新步伐逐渐加快,企业将提升人才适应能力与学习能力当做竞争取胜的关键法宝。针对我国电力企业而言,必须要积极引进国外企业成功经验,重视资金投入,强化人才培训,在侧重岗位流动的同时积极开拓人才视野,增强其流动能力与综合能力,为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3 调整人力资源结构

在电力企业发展壮大中,必须要重视人力资源的系统调整。在此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必须要树立创新意识,加快管理体制创新与改革,不断解放生产力,促使内部各个职员都能在自身岗位上发挥最大的价值。同时,电力企业要将闲置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利用,提高普通员工的生产技术水平,进而提升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水平。一般而言,在对闲置人力资源进行管理中,工作效率低者要进行系统培训,有助于提高其工作效率,实现企业快速发展。

3.4 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意识

人力资源管理属于现代科学管理领域中的一个新概念,电力企业要想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必须要及时更新观念,重视员工潜能与发展可能性,并尊重其个性发展,强化教育指导,激励并不断引导人才,构建良好的心理环境,从而促使其在自身岗位上发挥应有的能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电力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创新工作,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上的误区,树立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并提高其执行力度,促使企业每个成员都能在自身岗位上发挥应有的作用,有助于提高电力企业人才竞争力,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崔列风.试析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误区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2(09):123-123.

[2] 屈忠坡,王树文,王瑞东,等.加强国有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研究[A].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10辑)―第十一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10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2010:4-4.

[3] 杨文斌.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之我见[A].江苏省南通市委、南通市人民政府.经济生活―2012商会经济研讨会论文集(下)[C].江苏省南通市委、南通市人民政府:2012:1-1.

[4] 李宇峰,武世勇.分析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学中国人,2014(10):42-42.

第8篇

【关键词】任务驱动;工作过程;物业档案管理;学习领域;学习情境;总体设计

一、引言

《物业档案管理》是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开设的主要专业课之一。作为一门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操作性的课程,直接为培养学生的物业档案管理素质服务,不仅使其能够胜任现阶段的物业管理工作,而且能够适应物业档案管理工作在相当程度上发展和提高的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物业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的原则、理论,认识物业档案管理的意义,掌握物业档案实体管理的具体操作方法如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利用等,并能够进行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

然而,长期以来,高职物业档案管理课并没有冲出学科体系的藩篱:教学内容,还是传统本科压缩饼干式教学;在教学方法上,还是简单的以课堂教学为主的知识灌输型:在教学重心上,还是偏理论,轻操作,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在主观能动上,没有导向,还是教师主动的在“教”,学生被动的在“学”,等等。没有突出高职院校培养高层次的技能型、实用型、操作型人才的特点,有碍于对学生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1]。

高职院校物业档案管理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以任务驱动,工作过程导向的学习情境设计,是物业档案管理学习领域教学改革的创新思路。

二、任务驱动的目标性教学

任务驱动的目标教学,使学生有具体的学习任务和明确的教学目标,是以学习型工作任务为核心来训练专业技能并构建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改革。

任务驱动的目标教学,其核心思想是将物业档案管理专业知识与学习型工作任务整合进行学习。采用技能知识一体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将知识分布于各个学习任务之中。物业档案管理学习领域的每个学习情景,布置适量的物业档案管理工作任务,也就是学习任务,以任务为切入点,明确要获取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使学生有目的的在完成实际的工作任务过程中理解物业档案专业知识,掌握物业档案管理技术与技巧,学会物业档案管理方法与技能,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结构,为就业与将来的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

任务驱动要与专业课程的进度相结合,从物业管理工程项目实际出发,收集、管理档案信息资源,既能促进、巩固物业管理专业课程的学习,又能完成物业档案管理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积极性与自主性。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分析

1. 工作过程与职业教育。广义的工作过程指的是旨在实现确定目标的生产活动和服务活动的顺序。狭义的工作过程则是指向物质产品生产的顺序。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2]”;工作过程的特点:“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实现工作过程的步骤: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3]。

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在教学设计上解构了传统的学科体系,构建了符合职业能力形成规律的职业教育模式,实现学科体系知识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知识的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意,通过任务的形式将知识点贯穿起来,知识的总量不变,只是排序发生变化,学生通过多个任务的完成,不仅积累了经验,而且掌握了知识与工作的技能。

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教学实施的六个步骤即基于实现工作过程的步骤: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这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相对固定的六步骤,相对而言是不变的,变化的是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之中的构成工作过程的六要素: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环境。

2. 职业实际工作过程与任务。物业档案管理员(职业资格证书称档案业务人员)具体的工作过程:文件管理档案收集档案鉴定档案整理编目与著录档案保管档案编研提供利用统计分析。

物业档案管理典型工作任务:文件编印与收发;档案的接收与征集;鉴定档案资料价值;档案装订、分类、排列、编号、立卷;档案数字加工;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库房管理;档案检索调卷与利用;统计分析。

3.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环节。物业档案管理普适性的工作过程: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

任务驱动工作过程导向的物业档案管理教学环节:明确学习性工作任务制定工作策略执行任务调整修正完成任务考核评定。

物业档案管理专业抽象的普适性工作过程、具体的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的比较分析见表1。

四、学习情境总体设计

学习领域,是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方案(课程名称),是一个由职业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工作任务陈述的学习内容和实践理论综合的学习时间(基本学时)三部分构成的学习单元;学习情境,是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实施方案),是在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的背景下,将学习领域中的能力目标和学习内容进行基于教学论和方法论转换后,在学习领域框架内构成的“小型”的主题学习单元,例如,项目、任务、案例产品等[4]。

2007年以来,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引领的基于工作过程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改革中,学习情境设计的载体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其载体可以是项目、任务、案例、设备、产品、构件、零件、部件、系统、工序、场地、材料、活动、现象、问题、症状、业务领域、客源……等等。

1. 学习情境设计思路。档案工作系统是由输入、输出、反馈三个子系统中的八个工作环节即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编目、编研、利用、统计,形成一个结构清晰、功能多样的档案工作系统。从档案的形成到档案的保管利用,是一个专业性的有序化工作过程。

任务驱动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物业档案管理学习领域学习情境的设计,根据档案管理职业程序性很强的特点,以物业档案工作过程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即以物业档案专业工作的程序进行设计。

基于完整的工作过程来设计学习情境。学习领域是课程的名称,即物业档案管理课,它是是完整的独立的工作过程;学习情境是对学习领域的具体化,根据完整工作过程的思维分解学习领域为各个小型的主题学习单元,每个学习情境也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每个学习情境都要完成一个以上的学习型任务,每个任务也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

2. 学习情境总体设计。大多数的物业档案管理员都兼做文案,所以,在物业档案管理学习领域学习情景的设计在档案的工作环节前增加了文件管理,最后增加了现代化管理,因此,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景设计了10个学习情境:学习情境1文件管理;学习情境2档案收集;学习情境3档案鉴定;学习情境4档案整理;学习情境5编目与著录;学习情境6档案保管;学习情境7档案编研;学习情境8提供利用;学习情境9统计分析;学习情境10现代化管理。每个学习情境都有一组,即1个以上的学习任务。见表2。

在学习情境的总体设计上,纵向的学习情境是以物业档案管理具体的工作过程为载体,组织各个学习情境之间的顺序:除学习情境10之外,从学习情境1到学习情境9,是一个完整的具体的物业档案工作过程:文件管理档案收集档案鉴定档案整理编目与著录档案保管档案编研提供利用统计分析;横向的学习型工作任务,也是物业档案管理职业中典型的工作任务,同样是基于物业管理工作过程设计。

参考文献:

[1] 王雅南.以任务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信息检索课工作过程化教学改革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09,(23):91-94.

[2]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8.

[3] 姜大源. 职业教育与课程开发. ,2010-05-01.

注:

本文为2012年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图书档案学科研项目论文之一,项目名称:基于工作过程的高校档案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2SB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