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21 17:13:0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1篇

流行病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是,流行病学教学主要采取填鸭式的教学,只重视理论的传授,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没有培养学生现场调查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流行病学实习课仍然是以专题讨论形式为主,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不够,很少有机会到现场实习,造成理论和实际脱节。特别是中医院校的学生,流行病学的课时少,更加没有机会开展实习。这就导致学生在将来工作中面对现场调查时,缺乏调查技巧,动手能力差,难于发现问题所在。

应对措施:采用问题导入式教学法。问题导入式教学法(PBL)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策略,PBL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教师在熟悉教学大纲后,确定PBL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问题,选择经典的案例,反应停与海豹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弗明汉心脏病的前瞻性研究、吸烟与肺癌关联的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及维生素C与坏血病关系的实验性研究等。课前1周将案例及问题发放给同学,并让其分组进行讨论,并做好作答准备。课堂教学时,教师首先简单地介绍案例,并循序渐进地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并由某些小组作出回答,最后老师给予点评和总结。这些案例生动富有吸引力,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了思维,是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与其他西医院校一样,中医药院校还应该开展现场调查,让学生参与老师的调查研究。比如培训学生,组织他们参与调查门诊体检人群的中医体质/亚健康调查,使学生真正了解横断面研究方法。

另外,增加课堂模拟现场的实习方式,将实习课堂现场化。比如在暴发调查的实习中,用现成资料来模拟真实的现场,引导学生使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及时探索可疑病因,提高了学生解决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置存在问题

流行病学是一门方法学,是中医药院校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门课程。我校的专业中,除了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设置了流行病学课程外,中医临床(含七年制)、中西医临床(含七年制)、针灸(含七年制)、推拿、护理等专业也都开设了此课程。不同专业的课时数不一致,但总体而言,学时数一般为18学时,无法系统讲解流行病学的理论和方法。

应对措施:加强教材建设和调整教学内容。面对不同专业、不同培养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时。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根据所授专业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制定适当的教学方案。对我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流行病学是主要的专业课程,安排学时多,系统全面地介绍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使学生对流行病学有较全面系统的理解。对于中医相关专业的学生,重点讲授流行病学作为方法学学科的特点、基本的概念和常见的研究方法,让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了解科研的思路、内容和方法;另外简单介绍循证医学内容、传染病病种及防治原则。

目前流行病学的本科规划教材专业区分不明显,常用的教材主要针对预防医学专业和西医临床专业,而中医相关专业的流行病学教材缺乏,这就需要编写适合中医药本科生学习的教材。目前,我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采用的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流行病学(第六版)》;中医临床相关专业,采用的是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的《预防医学》教材。另外,本校还开设了流行病学实验,比如选择疾病频率测量、横断面研究、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等内容开展讨论课,寻找一些典型的、实用性题目,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抽取代表发言,最后由老师总结,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第2篇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临床流行病学;症状分型;诱因;临床特点

慢性荨麻疹(CU)是皮肤科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病症,临床表现为血管、黏膜或皮肤的炎性充血的或组织内水肿,病因较为复杂。与国外的慢性荨麻疹流行病学报告相比,目前国内关于该病的研究相对较少[1]。本研究对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流行病学进行研究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共242例,男女比例135:107,年龄13~73岁,平均(36.48±2.57)岁。按年龄划分:其中12~20岁32例(13.22%),21~30岁71例(29.34%),31~40岁74例(30.58%),41~50岁24例(9.92%),51~73岁41例(16.94%)。按病程划分:病程0.5~1年143例(59.09%),病程1~5年62例(25.62%),病程5~10年23例(9.50%),病程>10年13例(5.37%)。

1.2方法 依据WAO制定的CU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研究问卷表,由经相关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询问,问卷中的调查项目包括患者基本资料、首次发病年龄、发病诱因、是否伴血管性水肿、临床分型等,对调查结果进行记录与统计。

1.3观察指标 观察所有患者自发性荨麻疹(CSU)、皮肤划痕症及其他荨麻疹等不同荨麻疹临床分型的病例数。将患者按是否伴血管性水肿进行分类,对比其临床特点,包括CSU风团程度,风团的持续时间,瘙痒程度等。观察疾病诱因,包括饮食、药物、感染、物理因素、精神压力及其他。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2]。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SPSS 18.0软件包统计分析,一般资料以x±s完成表示,计量资料以t完成检验,计数资料以χ2完成检验,P

2 结果

2.1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分型 所有24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CSU患者最多,共127例(52.48%),其次为皮肤划痕症患者52例(21.49%),水源性荨麻疹1例(0.41%),日光性荨麻疹2例(8.26%),接触性荨麻疹1例(0.41%),未出现震动性、运动诱发性及延迟压力性荨麻疹患者。

2.2所有患者的疾病诱因统计结果 所有242患者中31例有家族病史:CSU21例(8.67%),胆碱能性荨麻疹1例(0.04%),寒冷性荨麻疹2例(8.26%),皮肤划痕症7例(2.89%)。所有典型诱因中,物理因素是造成CU的主要原因,共有43例(17.77%),其次为精神压力,共19例(7.85%),另有54.13%的患者诱发因素不明显(见表1)。

2.3所有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对比不伴有血管性水肿与血管性水肿临床特点,可得血管性水肿患者的风团持续时间显著长于不伴有血管性水肿的患者(P0.05),见表2。

3 讨论

CU是临床的常见病症,由肥大细胞脱颗粒机制释放介质(如组胺)引起,属速发性的变态反应,该病的诱发原因较多,且病程至少为6w,具一定复杂性。由此本研究选取242例CU患者,依照WAO制定的临床流行病学问卷表对其病症进行调查,实现对该病流行病学特征的研究,本研究选取的患者在个人基本资料(职业、学历、年龄、收入)上与国外报道相一致[3]。

观察本研究中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分型结果,可知CSU的患者最多,共127例(52.48%),其次为皮肤划痕症患者,水源性、日光性及接触性荨麻疹患者数量较少,说明自发性荨麻疹是慢性荨麻疹中的常见临床分型,提示皮肤出现暂时性的炎性充血是目前慢性荨麻疹的主要并发原因。观察所有242例患者的疾病诱因统计结果,可得54.13%的患者诱发因素不明显,说明CU病因具有一定复杂性,在临床诊断过程中难以得到明确的结果;其余患者则主要为物理因素诱发,例如冷、热环境刺激,过度日晒及压力或摩擦等,对患者的皮肤及身体健康造成极大损伤,引发慢性荨麻疹。另外,少数患者存在荨麻疹家族病史,其中以CSU最多,国外相关研究的结果则以过敏性鼻炎为主,产生出入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环境等地域差异。

观察所有患者的临床特点,可得血管性水肿与非血管性水肿患者的临床特点无显著差异,且所有患者在相同症状的不同程度中变化幅度较大:CSU风团程度均以中、重度为主,所占比例均>50%;大部分患者的风团持续时间均

综上所述,慢性荨麻疹多见于青年群体,疾病诱发原因及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常伴血管性水肿;通过分析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流行病学,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利指导。

参考文献:

[1]李健,等.581例慢性荨麻疹皮肤点刺试验阳性患者临床特征分析[J].安徽医学,2014,35(03):335.

[2]张国建,王晓燕.69例慢性荨麻疹临床分类及治疗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13,22(12):957-959.

第3篇

关键词: 院前急救;心血管病;流行病学

上海市闵行区医疗急救中心采取的是独立型的专职从事院前急救服务的运行模式,近几年急救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急求流程逐渐优化,心血管病的救治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为了解其救治的心血管患者流行病学情况,我们进行了回顾性调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 年1 月1 日至2013 年12 月31 日期间闵行区医疗急救中心所有院前急救心血管病患者共4323 例。

1.2 方法 按照上海市院前急救质控中心要求,制定流行病学调查表, 其中包括年龄、性别、呼救时间、病种名称(心血管系统疾病) ,对救治的每例患者进行信息录入。

1.3 统计学分析 对患者的性别、年龄、急救月份以及呼救时间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 用百分比的方法分析性别、年龄的构成关系,以及救治月份和呼救时间分布规律等。

2 结果

2.1 患者的性别分布情况 本组中中,男2301例,女2022例,男女比例为1.14:1。(见表1)

表1 患者的性别分布情况

2.2 患者年龄情况分析 所有患者平均年龄为70.81±16.61岁,从分布看,以50岁以上为主,占90.10%,其中70~80岁最多,占50.80%,(见表2)。

表2 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

2.3 患者的呼救月份分布情况 以1、2、3、4月为主,占43.28%,其中1月最多,占12.84%,(见表3)。

表3 患者的月份分布情况

2.4 患者的呼救时间分布情况 呼救的高峰时间为13~14时,占15.11%,其次为7~8时,占13.14%,再次为9~10时,占12.68%,以13~14时和上午7~10为主,占40.92%,(见表4)。

表4 患者的呼救时间分布情况

3 讨论

心血管系统疾病大多起病急、病情变化快,若在发病初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有效地挽救患者生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1]。加强心血管病防治,尤其提高中老年患者常见急危重症的早期识别与院前急救水平对降低死亡有重要意义[2]。

从本组资料表明,患者的性别比例来看,男女比例为1.14:1,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这与赵开东等[3]研究基本一致。所有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0岁,以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主,这也符合心血管病发病的年龄特点[1,4]。

患者的发病月份分布上看,基本上以第一季度为主,这可能与心血管病患者发病的特点有关,这与张在其等[5]研究得出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病在冬春季基本一致。

本组患者的呼救时间上以13~14时为最多,7~10居次。这两个时间段占总患者数的40.92%。从患者的时间分布显示,院前急救高峰基本发生在餐后2h。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与饱餐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增加有关。这一结果表明,我们要加强对居民的健康教育,合理控制饮食。同时,根据这一时间分布适当调整急救力量,以提高急救效益[6]。

本组资料为2013年闵行区院前急救心血管病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虽然在统计中可能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但仍然对闵行区院前院内心血管病的救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各个国家和地区所面临的急救情况不同,院前急救心血管患者流行病学情况也有所差别[7,8],根据各地区疾病的发病时间和季节性配备急救力量,做到因地制宜,加强社区健康教育和院前急救专业技术人才培训,以及急救基础技能的强化训练是提高院前急救医疗服务质量、降低相关疾病死亡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付昌满.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及转运[J].淮海医药,2011,29(1):57-58

[2] 张在其,陆家韬,熊悦安,等.武汉市江汉区2198例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分析[J]. 中国临床医学,2010,17(6):892-894

[3]赵开东,张成功,张掖市医院59719例急诊就诊患者的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1,19(13 ):167-168

[4]Jeger RV,Radovanovic D,Hunziker PR,et a1.Ten―year trends in the incidence and treatment of cardiogenic shock[J].Ann Intern Med,2008,149(9):618-626.

[5]张在其,孟庆华,孙文会,等。海口市9729例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10,30(11):1042-1045

[6]张建中,王庆玮.2007年~2009年淮安市院前急救疾病谱规律及应对措施[J].中国医疗前沿, 2010,5(15)月:93

[7] Yan CJ,Wu TG.Clinical analysis of 46 cases with sudden cardiac death[J].Medical Recapitulate Chinese,2007,13(24):2023-2024.

[8]Straus SM,Bleuminka GS,Dieleman JP,et a1.The incidence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J].J Clin Epidemiol,2004,57(1):98-102.

第4篇

依法规范推进动物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全面掌握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主要动物疫病发生规律,科学判断动物疫病发生风险和流行趋势,系统评估动物疫病流行状况和防控效果,不断提升重大动物疫病预测预警、风险防范、应急处置能力和防控水平,为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职责分工

(一)县畜牧水产局负责全县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制定和全县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并组织实施。

(二)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具体组织实施全县动物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确定专人负责,设立县级动物流行病学调查组,承担技术指导和现场调查,汇总全县流行病学调查和检测数据,开展分析评估,组织起草流行病学调查评估报告。配合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我县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三)各乡镇、开发区要依据本方案,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方案,同时要做好辖区内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和评估工作,定期报送流行病学调查信息。

三、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我县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要求,切实加强领导,将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纳入动物防疫和疫控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根据实际情况,落实必要的时间、车辆和工作经费,保障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协调动物卫生监督所和相关单位提供流行病学调查数据。

2、协调指导,形成合力。县畜牧水产局积极协调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所提供畜牧业生产和检疫监管数据,保障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顺利组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确保强化资源整合,形成工作合力,有序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评估工作。

3、加强培训,提升能力。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的方式,广泛宣传流行病学调查在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采取请进来、派出去、办班讲课、以会代训、模拟演练等方式,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重点培训调查方法、技巧、信息报送等内容,切实提升乡镇、开发区流行病学调查工作队的整体能力和业务水平。

4、结合实际,狠抓落实。县畜牧水产局按照本工作方案要求,建立健全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评估和工作报告机制,系统、科学、规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结合当地畜牧业养殖与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实际情况,具体细化工作方案,有针对性地认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时准确报送信息,定期开展分析评估,为动物疫情预测预警和应急处置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5、善于总结分析,及时反馈信息。流行病学调查后,组织实施机构人员要认真总结分析,做好分析评估,积累资料,及时反馈有关调查信息和检测结果,交流有关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意见,指导被调查的养殖企业有效开展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工作。

同时,按照上级要求,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于每年6月30日和12月10日前向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交半年度和年度动物流行病学总结与分析报告。

四、调查方式

依据不同调查目的和任务,设置紧急流行病学调查、常规流行病学调查、专项流行病学调查等调查方式。

(一)紧急流行病学调查

1.紧急情况

怀疑或确认发生以下情况时,由县畜牧水产局及时上报上级兽医主管部门,并组织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会同市级流调专家根据本方案的要求启动紧急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并及时填报紧急疫情调查表。

1.1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炭疽、狂犬病;

1.2猪瘟、新城疫、布氏杆菌病、结核病、蓝舌病等主要动物疫病发病率或流行特征出现异常变化;

1.3小反刍兽疫、疯牛病、痒病、非洲猪瘟等外来动物疫病;

1.4牛瘟、牛肺疫、马鼻疽等已消灭或基本消灭的疫病再次发生;

1.5较短时间内出现较大数量动物发病或死亡且蔓延较快的疫病,或怀疑为新发病的。

2.目的任务

2.1界定疫病发生情况,分析可能扩散范围,提出控制措施建议,提高突发动物疫情应急处置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

2.2探寻病因及危险因素,分析疫情发展规律,预测疫病暴发或流行趋势,评估控制措施效果,增强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工作的主动性、前瞻性。

3.工作程序

3.1各乡镇、开发区接到疑似紧急疫情报告后,应立即核实信息,快速赶赴现场进行初步调查并按规定报告疫情。县畜牧水产局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赶赴现场开展全方位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并上报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3.2现场调查人员进一步核实情况后,按照相应紧急流行病学调查表的要求,详细、全面、准确收集相关信息,填写调查表。

3.3现场调查人员应根据调查获取的信息,描述动物疫情现状(空间、时间和群间分布等),分析疫病来源,判断疫情发展趋势,提出控制措施建议,形成调查评估报告。怀疑疫情扩散时,应在高风险地区开展追踪调查。

3.4县动物流行病学调查专家组要对现场调查人员形成的调查评估报告及其结论进行审核,必要时,由市级流行病学调查专家组进行复核确认。

4.工作要求

4.1县动物流行病学调查专家组要对现场调查人员形成的调查评估报告及结论进行审核,审核意见作为重大动物疫情封锁与解除封锁的重要依据。

4.2疫情解除封锁前,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将流行病学调查表、现场调查评估报告及县级动物流行病学专家组的审核意见报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4.3各乡镇、开发区要明确专人负责动物流行病学调查表的填报工作,并建立系统档案封存。

(二)常规流行病学调查

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各地畜禽饲养情况分病种设立流行病学调查点,定期开展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等主要禽病,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病等主要家畜疫病,布病、结核病等主要共患病调查,并结合本地畜牧业生产、动物免疫、屠宰加工和畜禽流通情况,分析辖区内疫情发展趋势。

1.主要禽病调查

1.1调查目的。分析禽群主要疫病种类和经济损失,掌握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新城疫等主要禽病感染发病情况,分析病毒遗传演化趋势,评估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效果,提出防控措施与建议。

1.2调查范围。综合考虑家禽饲养数量与分布,选择在双墩、造甲等家禽(肉鸡)饲养集中乡镇,作为县级禽病调查地区,开展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新城疫等主要禽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1.3调查方式。选择2个乡镇作为流行病学调查点,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检测。

1.4承担和参与单位: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各乡镇、开发区。分别于5月上旬和11月上旬根据需要开展一次调查,每次随机选择1个种禽场、1个商品代养禽场、2个行政村。在每个养禽场采集30只家禽的血清、拭子和羽髓样品,20份新鲜家禽粪便样品。在每个行政村选择5个以上的家禽散养户(家禽养殖数量少于100只)采集30只禽的血清、拭子和羽髓样品,20份新鲜家禽粪便样品。

2.猪疫病调查

2.1调查目的。掌握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2型等疫病流行动态、分析发病趋势,评估防控效果。

2.2调查范围:选择水湖、朱巷两个生猪养殖密集乡镇作为重点调查点。根据工作需要,必要时调整增加其他乡镇作为调查点。

2.3调查方式与时间。

⑴种猪场疫病流行动态调查。每季度开展1次种猪场疫病流行动态问卷调查,在部分种猪场采集血清样品,了解种猪场猪瘟、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等疫病流行态势。

⑵猪群疫病监测。①临床健康猪群监测。选择1个屠宰场开展采样检测,采集15份组织样品(淋巴结、肺脏、脾脏等)5月、9月各实施一次。②发病猪群监测。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平时要收集、冷冻保存发病猪组织病料(每年不少于10份),分别于4月底、10月底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并同期报送猪群疫病流行病学调查表。

(3)配合市中心做好家畜疫苗临床应用效果调查。调查疫苗种类包括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经典毒株猪蓝耳病疫苗、猪瘟脾淋苗、猪瘟原代细胞苗、猪瘟传代细胞苗、亚洲I型-O型口蹄疫二价灭活疫苗、O型口蹄疫疫苗(包括灭活疫苗和合成肽疫苗)。主要调查猪瘟脾淋苗中细胞苗掺加情况、其他细胞源活疫苗的支原体、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圆环病毒等外源微生物污染情况,以及招标疫苗的使用情况、副反应、安全性以及有效性等。

3.布病与结核病调查

3.1目的:了解牛、羊和猪布病、牛结核病的感染和发病情况,分析流行特点和风险因素,指导“两病”防控。

3.2范围:双墩、造甲作为动物布病与结核病流行病学调点乡镇。每年选择2个奶牛场、1个羊场和5个散养户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检测,必要时调整增加其他乡镇作为调查点。

3.3调查内容与方式: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将根据各乡镇牲畜饲养情况,有重点地开展调查工作。调查指标包括:牛场与羊场能繁母畜的流产率与空怀率、母牛胎衣不下率、个体抗体监测阳性率与场群阳性率,结核病畜阳性检出率、病畜无害化处置情况、人间新病病例数。

严格按照农业部“两病”防治技术规范的要求,每年春秋两季普遍开展牛布病与结核病检疫监测工作,评估我县“两病”致病因子,提出风险防范措施。

3.4调查时间:5月至11月间。

3.5承担和参与单位: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各乡镇开发区组织人员实施。

(三)专项流行病学调查

针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中遇到的特定问题,启动专项调查研究,为政府兽医主管部门指导动物疫病防控与宏观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1.养殖场环境致病微生物污染状况调查

1.1目的:了解环境致病微生物污染状况;开展分离菌株的耐药性研究;分析环境微生物与动物疫病发生情况之间的关系。

1.2范围:我县选择规模养殖场、专业户各2个,定期采集畜禽饮用水、饲料、土壤和空气样品,进行相关致病微生物检测分析。

1.3时间要求:养殖场环境致病微生物采样检测工作,可与疫病调查工作同步开展。

1.4承担和参与单位: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各乡镇、开发区组织人员实施。

2.仔猪腹泻疫情专项流行病学调查

2.1调查目的:了解仔猪腹泻疫情的流行病学分布、各乡镇所采取的防控措施及效果,分析主要致病原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

2.2调查范围。相关乡镇,以水湖、朱巷为主。必要时调整增加其他乡镇作为调查点。

2.3调查内容和方式。采取养殖场免疫情况问卷调查、现场调查和采样检测相结合的方式调查:

2.3.12010年以来的疫情流行现状及特点;

2.3.2当地在疫情发生后所采取的措施及防控效果;

2.3.3采集样品进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等相关病原分子生物学检测,开展主要致病原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2.3.4调查时间。2012年3月、12月各进行一次。期间如发生此类疫情,应及时开展现场调查。

第5篇

【关键词】 呼吸道传染病;疾病传播;预防控制

【中图分类号】R18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469-01

经呼吸道传播疾病的流行特征为:季节性,一般冬、春季升高;由于呼吸道传染病容易传播,故传播广泛、发病率高;未进行预防接种的人群,发病可呈周期性升高;人口密度、居住环境条件与易感者的比例是疾病传播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 呼吸道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原则

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时,要统一指挥,有步骤、有序地进行应急处理,其预防控制的主要原则是:

1. 迅速确定传染源,控制传染病进一步蔓延。迅速确定病因和传染源,消除或隔离并治疗患者、病原体携带者,消除传染源的传播状态。估计潜伏期,提出人群隔离的标准,对人群进行隔离、留验、医学观察或监测。

2. 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发现重大传染病疫情时,各有关部门要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统一领导和指挥下,按照规定的职责开展工作。

3. 保护易感人群。使用生物制品和预防性用药,保护易感人群,加强健康教育,改善环境及个人卫生,提高人群抗病能力。

4. 展开流行病学调查,确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迅速展开流行病学调查,根据疫情具体情况,划分出不同的区域,如疫点、疫区;对疫源地进行彻底消毒处理,切断传播途径。

二 预防与控制基本程序

当疫情发生后,通过疫情报告程序把疫情报告到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迅速组织人力、物力及有关技术资源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理。

三 呼吸道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基本方法和措施

1.接报疫情与处理

接到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报告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值班人员或责任部门人员为责任汇报人,要详细记录报告内容,并主动询问记录有关事项及接报后初步处理。

主要应记录内容如下;

(1)报告者单位、姓名、性别、职务或职称、联系地址、联系电话、传真、电子邮箱、报告日期和时间。

(2)事件基本概况:包括发生疫情的类型、性质、时间、地点,疫情发生发展经过,发病人数、死亡人数,发病和死亡者的年龄、性别和职业分布,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检查检验结果,初步诊断意见,当地已采取的措施及效果,可能的原因等。

(3)询问是否已将疫情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如没有,应要求报告者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4)提出将患者送入就近大医院诊治的建议及采取的紧急控制措施的意见,询问所需的技术支持。

(5)初步处理情况:将接报疫情报告有关责任部门及向有关领导汇报,并报告同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

(6)记录人姓名、接报时间。

2.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前准备

包括现场调查组织措施、调查物品准备和现场调查人员卫生防护物品准备等。

(1)现场调查组织措施、疫情分级调查处理及组织协调。

(2)调查物品准备:现场调查物品充分准备是顺利进行现场调查的保证,包括个案调查、暴发调查、采样登记等各种调查表格,采样器材,消杀药品和器械,车辆等。

(3)现场调查人员卫生防护物品准备与使用卫生防护措施:主要包括事先接种相关的传染病疫苗,执行职务时穿着防护服装,建立实施操作时的隔离制度及安全操作制度,污染物的消毒制度及定期体格检查等。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飞沫核和尘埃传播,在现场调查过程中,调查人员与患者接触密切,因此现场调查人员做好个人防护非常重要,尤其是要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的卫生和保护,预防感染。

3.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包括初步调查、个案流行病学调查、暴发流行病学调查、病例一对照调查和密切接触者追踪调查等。

(1) 暴发流行病学调查:在已判断暴发的前提下,进一步进行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了解暴发疫情开始发生的日期,暴发按日发病的人数,哪些地区或单位部门有病例及发病人数,查清并登记暴发过程中的患者、疑似患者、密切接触者,已采取什么措施和效果等。

(2)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初步判断疫情暴发后,结合职业、环境、生活、接触人群、动植物情况对患者、疑似患者和接触者进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

(3) 初步调查:核实临床诊断,判断暴发:核实诊断是向接诊医生详细询问疾病的诊疗经过,并认真查阅病历,了解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和临床诊断等。

4.采取措施控制疫情进一步发展

其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等。

(1)控制传染源:对暴发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的控制措施主要包括:

1) 保护易感人群: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留验或家庭医学追踪观察,发现病例及时隔离治疗。对普通人群和患者一般接触者进行监测,根据暴发传染病的特性和相应疫苗的性质,决定是否进行应急预防接种工作,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有关传染病防病知识和措施的宣传工作,提高易感人群对疾病流行的认识,预防疾病继续发生和传播。

2)在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期,隐性感染者和潜伏期病原携带者存在于密切接触者中可能性比较大,因为无症状,其传播疾病的危险性也高。

3)对于染病的动物,除采取样本进行实验研究外,应立即杀灭,并用焚烧等方法杀灭疫源地可能传播疾病的虫媒或动物,控制病原微生物的扩散。

(2)切断传播途径:疫源地分为疫点和疫区,一般单个或范同较小的疫源地称为疫点,若干个疫源地连成片或较大范围的疫源地称为疫区。

(3) 对患者和疑似患者要立刻隔离,要求患者戴口罩,并根据不同的呼吸道传染病进行相应的治疗,密切观察其临床过程和治疗效果。

5.总结评价,撰写报告,提出建议

描述疫情暴发的基本情况,分析暴发原因、传染病暴发流行的三环节和流行病学特征。确定临床诊断与实验室分析结果是否符合、初步假设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是否吻合,评估采取的应急预防控制措施的效果。总结暴发疫情预防控制全过程应急处理的经验教训,提出进一步的防治、监测措施,形成书面报告上报和反馈,最后对有关资料分类归档。

参考文献

[1]徐更强,卢文波,钟峰.关于加强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体会中华临床医学卫生杂志, 2007(5): 79-80.

[2]李立明.流行病学 2001.

第6篇

青光眼患者在全球约有6700万, 是仅次于白内障的第二位致盲眼病。全世界应有510~680万人患该病而失明[1]。青光眼对视功能所造成的损害是不可逆的, 结果很严重, 对社会、家庭、个人造成了巨大损失。原发性青光眼依照解剖结构可分为两种类型,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 POAG)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 PACG)。关于青光眼流行病学已有很多以人群为基础的调查报道, 长期认为, POAG是非裔和欧裔人群最常见的青光眼类型[2]。而在东亚尤其是中国人中, POAG的发病率则远远低于PACG。近年来, 人们越来越关注PACG发病机制的研究, 特别是关于PACG的分类、筛查及诊疗标准方案的制定。以下对我国PACG流行病学相关研究进展作以下综述。

1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流行病学特点

1. 1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率 当前关于PACG的流行病学调查特别是国内的研究并不少见, 但缺少统一的定义及科学筛查方法, 目前在我国, 关于PACG的流行病学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大部分PACG的早期症状不典型, 发病时间难以确定, 因此较难获得PACG发病率的准确数据, 有资料表明PACG的发病率在各地人群中其变化范围可从7/10~57/10万人[3, 4], 而有研究表明, PACG的患病率变化范围可由10/10~61/10万人。高危患者是女性和70岁以上的老年人, 女性的发病率为男性的3.7倍。

1. 2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患病率 在我国, 大约有350万人患有PACG, 另有2800万人具有房角狭窄, 此结构特点可诱发PACG的发生。PACG患病率在不同地区也有较大差别, 中国城市人口占26.44%, 其余73.56%为农村人口。在我国, 40岁以上的人群中, 约有2800万人具窄房角特征, 897万人有原发性房角关闭, 另外还有约350万人患PACG。其中农村约为城市的3倍, 女性约为男性的2倍。根据上述资料测算出的致盲人数如下:PACG患者中, 约有300万人至少一眼盲, 其中70万人双眼全盲。所以在我国, 青光眼特别是PACG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重大健康问题。

胡铮等[5]于1985年在北京顺义县所作的青光眼流行病学调查是经典的国内青光眼流行病学调查, 并首次为国际所公认。诊断标准如下为PACG:有或无家族史, 青光眼急性发作史, 高眼压状态下前房角部分或全关闭并排除继发因素;结果显示, 青光眼患病率0.6%, 其中PACG患病率0.52%。40岁以上人群原发性青光眼患病率1.4%, 且几乎全为闭角型。北京顺义县的调查将所有高眼压状态下房角关闭的人员均纳入青光眼, 未特别提出视盘及视野的变化。高宗峰等[6]报告1987年安徽省桐城县青光眼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原发性青光眼患病率为0.38%, 其中PACG和POAG分别为0.31%和0.07%。采用的诊断标准与北京顺义调查时所使用的基本相同, 两次结果对比无显著差别。于强等[7]报告1990年在广东省斗门县进行的PACG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PACG患病率为0.64%, 50岁以上年龄组患病率为0.83%。而北京顺义同年龄组患病率约为2%, 有显著差异。另外, 赵家良等[8]于1987年在拉萨市郊堆龙德县进行PACG普查显示40岁以上年龄组患病率约为0.19%。在不同地区报告的青光眼患病率存在差别, 可能与被检对象、检查者、检查方法、抽样误差等有关。在我国PACG流行病学调查也显示出南方患病率低于北方的特点, 这与国际上同类调查结果相吻合, 由此产生各种假说较多, 但目前仍无法被大家所公认的合理解释。地区PACG患病率低可能与其眼部生理特征有关, 根据调查人浅前房明显少于北京。1996年赵家良等[9]第二次在北京顺义县调查50岁以上人群中青光眼的患病情况, PACG所采用的诊断标准基本同前, 结果显示, 在50岁以上人群中, 原发性青光眼患病率为1.95%。PACG患病率为1.43%、POAG为0.29%。

综上所述, 我国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 PACG仍居主要地位, 但POAG呈逐年增多趋势, 应引起重视。

1. 3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危险因素

1. 3. 1 解剖因素 叶天才等[10]调查发现PACG患者的前房深度(ACD)均在2.4 mm以下, ≤1.4 mm者全部发生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眼球有着特征性的解剖结构, 即前房较浅(特别周边前房)、角膜相对较小、晶状体相对较大较厚(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明显), 房角入口狭窄, 加之眼球轴长较短, 形成晶状置相对偏前, 使得相对狭小的眼前段更为拥挤。晶状体的前表面与虹膜紧贴的面积增大, 增加了生理性瞳孔阻滞, 使得房水从后房经瞳孔流向前房的阻力增加, 造成后房压力增高, 将相对组织薄弱的周边虹膜向前推移。因此, 使已狭窄的房角易于关闭。

1. 3. 2 遗传因素 众多研究表明PACG是一种具有一定遗传性的眼病, 其发病往往具有家族聚集性, PACG的直系亲属通常具有相似的眼球解剖结构:角膜相对较小、晶体相对较大较厚, 前房较浅。有家族史者患PACG的患病率较一般人群高, 说明PACG有遗传倾向性。郑曰忠等[11]报道PACG患者中有家族史者占25.2%, 但其具体遗传方式尚未明确, 到目前为止人们并未能发现与其有明显相关性的基因。这可能是由于PACG的遗传倾向性体现在眼部结构的相似性, 也可能并非由单一“致病基因”决定, 而可能是复杂的多基因遗传。目前多数学者认为由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多基因遗传。

1. 3. 3 其他因素 PACG的发生往往有内在或外在的促发因素, 包括眼局部的、全身性的、生理性的或病理性的。临床上最常见的是情绪波动, 也见于过度疲劳、近距离用眼过度、暗室环境、全市疾病等。可能机制是这些刺激直接或间接通过全身内分泌系统引起眼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交感-副交感神经系统失去平衡, 使得瞳孔扩大并加重瞳孔阻滞;或睫状肌调节痉挛, 顶推根部虹膜向前;或周边虹膜触碰摩擦小梁组织, 加之眼局部血管舒缩功能失调, 共同导致了狭窄的房角堵塞关闭, 促使青光眼发病。在促发因素方面, 也见有越来越多的关于神经血管调节功能、内分泌因子乃至精神心理因素的定量分析等研究。随着更广泛深入的探索, 其分子生物学的发病机制将会逐步揭示[12]。

2 流行病学调查时青光眼的定义与分类

将具有眼球内压力升高, 且产生视神经损伤和视功能损害为共同特点的一组疾病定义为青光眼。也就是如果眼压超过了眼内组织的承受能力, 特别是视网膜及视神经的承受能力, 而造成眼组织损害及功能的损害, 具体表现在视力下降, 视野范围的缩小, 若不及时有效治疗, 损害持续进行, 直至失明。而由青光眼造成的失明是不可逆的。

原发性青光眼是青光眼的主要类型, 原发性青光眼依照解剖结构可分为两种类型,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而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依据其发病特点又可分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周文炳等[13]依据超声生物显微镜提出的新的PACG分类方法。他们认为PACG, 尤其是中国的PACG可分为三型:单纯性瞳孔阻滞型、单纯性非瞳孔阻滞型、多种机制共存型。

3 治疗及其预后

PACG一经确诊, 应根据其发病的不同阶段而采取不同治疗措施。在临床前期及间歇缓解期, 可以及时行周边虹膜切除术或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解除瞳孔阻滞, 防止房角关闭阻止视神经视功能的损害。对于拒绝手术者, 可给予缩瞳剂点眼, 但一定要定期随访。在急性发作期, 应全力降眼压, 挽救患者视力, 一般给予缩瞳剂点眼, β肾上腺受体阻滞剂点眼, 同时全身及局部使用碳酸酐酶抑制剂, 如:醋甲唑胺、布林佐胺, 高渗脱水剂甘露醇、甘油等快速静脉滴注。眼压控制后, 根据病情采取滤过性手术如小梁切除术或预防性周边虹膜切除术或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绝对期青光眼治疗目的, 解除症状缓解痛苦, 应尽量保住眼球。青光眼的治疗最终都是为了阻止视神经视功能的损害。

4 小结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青光眼的主要类型, 也是我国主要致盲眼病之一。其造成的视功能损害是不可逆的, 后果极其严重。但只要早期发现, 合理治疗, 绝大多患者能够终生保持有用的视功能。而到2020年中国青光眼患者将为600万, 因此, 我国青光眼尤其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防治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参考文献

[1] Congdon N, Wang F, Tielsch JM. Issues in the epidemiology and population based screening of 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 Surv Ophthalmol, 1992, 36(6):411-423.

[2] Foster PJ, Baasanhu J, Alsbirk PH, et al. Glaucoma in Mongolia population-based survey in Hovsgol Province, Northern Mongolia.Arch Ophthalmol, 1996, 114(10):1235-1241.

[3] Foster PJ, Oen FT, Machin D, et al. The prevalence of glaucoma in Chinese residents of Singapore:a cross-sectional population survey of the Tanjong Pagar district.Arch Ophthalmol, 2000, 118(8):1105-1111.

[4] Teikari J, Raivio I, Nurminen M. Incidence of acute glaucoma in Finland from 1973 to 1982. Graefes Arch Clin Exp Ophthalmol, 1987, 225(5):357-360.

[5] 胡铮, 赵家良, 董方田, 等.北京市顺义县青光眼流行病学调查.中华眼科杂志, 1989, 25(2):115-119.

[6] 高宗峰.安徽省桐城县青光眼流行病学调查.中华眼科杂志, 1995, 31(2):149-151.

[7] 于强, 许京京, 朱斯平, 等.广东省斗门县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流行病学调查.中华眼科杂志, 1995, 31(2):118-121.

[8] 赵家良, 胡天圣, 胡铮, 等.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流行病学调查.中华眼科杂志, 1990, 26(1):47-50.

[9] 赵家良, 睢瑞芳, 贾丽君, 等.北京市顺义县50岁及以上人群中青光眼患病率和正常眼眼压的调查.中华眼科杂志, 2002, 38(6):335-339.

[10] 叶天才, 毛文书, 陆道平, 等.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易感眼的简易筛选方法比较.中华眼科杂志, 1995, 31(5):341-344.

[11] 郑曰忠, 王思慧, 孙蔚, 等.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1995, 16(1):8-10.

[12] 葛坚.眼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249.

第7篇

1.1引进循证医学的理念

传统医学是以经验为主,依靠上级医师的指导、教科书和医学刊物上零散的研究报道以及临床医生的直觉、经验等进行医疗决策的,知识更新陧。传统医学教育一直处于经验医学教育模式,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目标,过分注重知识和技术的传授。常常是教师按照教学大刚的要求,以及教材的顺序和内容,照本宣科;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科书和专家成为绝对的权威,缺乏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J。而循证医学不同于传统医学教育模式,它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出发点,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现有的最好证据,利用荟萃分析综合评价和分析所得的证据,从而得出最科学的结论以指导临床实践。现代妇产科学是临床医学的四大支柱学科之一,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现代妇产科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比如全球生殖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围产医学飞速发展等等。只有通过循证医学的实践,才能寻找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医疗工作。因此,将循证医学的理念引进妇产科临床教学,不断向学生灌输循证医学的理念,特别是将一些典型的案例介绍给学生,收到了良好效果。例如:我们向医学生介绍了世界循证医学之父ArchieCochrane的循证医学研究。他于1987年对先兆早产孕妇应用氢化可的松治疗而促进胎儿肺成熟的系统评价表明,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可使早产儿死亡率降低30%~50%。此疗法推广后,挽救了成千上万早产儿的生命。此项评价结果的森林图成为Cochrane协作网的标志性图标J。这是第一个运用循证医学的经典研究,即来源于产科学,增强了学生们在产科临床运用循证医学的信心。

1.2介绍产科临床循证医学中的流行病学知识

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生将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运用于临床研究的一门应用科学。临床流行病学是循证医学的基础,一方面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为循证医学提供了有效的外部证据;另一方面临床流行病学的评论性判断方法,使临床医生能够有效地从众多的文献中挑选出科学和有效的外部证据,作为临床决策依据]。运用临床流行病学手段,可以为产科循证医学提供有效的临床决策证据。例如:近年来学者们对妊高征的预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一般认为钙剂可以预防妊高征的发生。然而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发现,2295例孕妇从孕13—21周起每日口服钙剂2g,2294例服用安慰剂,两组病例先兆子痫发生率分别为6.9%与7.3%,无统计学差异。因此,临床流行病学与产科循证医学相互支撑,并为产科循证医学提供科学根据。

1.3展示循证医学数据库

循证医学数据库可以为临床医生诊治患者提供科学的依据,从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因此,我们在产科临床教学中,将一系列的循证医学数据库展示给学生,拓展了他们的临床思维。例如:我们首先介绍了英国于1992年成立的Cochrane中心,以及1993年成立的国际Cochrane协作网,这些数据库旨在通过制备、传播和更新医学各领域的系统评述,利用Cochrane图书馆检索的优点是一次检索可以获得多个数据库的检出结果,并可获得Cochrane系统评价的全文以及注册的研究方案,有利于临床决策效率的提高;进而介绍了目前循证医学主要数据库:ACP(Ameri—canCollegeofPhysicians)JoumalClub、CochraneLibrary、循证医学评价(Evidence—BasedMedicineReviews,EB—MR)、EvidenceBasedNursing、循证医学图书馆等J。CochraneLibrary中的Cochrane系统评价资料库(Co—chraneDatabaseofSystematicReviews,CDSR)是目前公认的获取临床医学证据的最好的信息源,还有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CochraneControlledTrialsRegis.ter,CCTR)等。并告之学生,在缺乏循证医学数据库的情况下,综合性医学文献数据库,如MEDLINE、PubMed、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摘数据库(CMCC)、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等,也可以用于检索临床科学证据。

1.4产科临床中循证医学的运用

了解以上知识后,我们向学生介绍了循证医学的实施方法可分为以下5个基本步骤心]:①根据病人的病史、体征及临床检验结果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②检索相关的医学文献,寻找现有最好的临床研究证据;③全面评价证据的真实性、正确性及实用性;④应用合理的证据,指导临床诊疗的决策;⑤评估总结此项工作,进一步提高临床学术水平和医疗质量。并通过实例,告之学生在产科临床工作中,努力运用这5个基本步骤。例如:一直以来,羊水胎粪污染被认为是胎儿缺氧的标志,导致临床过度的干预,手术产增加。然而通过大量循证医学证据显示,羊水胎粪污染是胎儿胃肠道成熟的表现,或是由于脐带受压刺激迷走神经的结果,多数并不伴有胎儿的缺氧。影响胎粪排出的主要因素还是孕周,缺氧和酸中毒本身并不会导致胎粪排出。当胎心监护图形异常时,胎粪的排出可能与胎儿酸中毒及不良围产儿预后有关。因此,单纯的羊水污染不能诊断为胎儿窘迫,只是需要连续胎心监护的指征。此结论对产科临床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充分体现了循证医学的巨大威力。随着临床流行病学、统计学的发展及临床科研水平的提高,通过许多高质量的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发现,一些临床上认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可能无效,甚至有害。如过去曾使用高浓度氧气疗法预防早产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和智力发育不全,但大量的临床试验证据显示过高浓度的氧气会造成视力障碍。由此充分显示了循证医学在产科临床工作中的决策性地位。总之,在产科理论及临床教学中注重循证医学教育理念的应用,对医学生进行各种循证知识的培训:循证医学的基本知识、流行病学知识、循证医学的重要数据库(如Coehrane协作网、Cochrane图书馆的系列评价数据库)、互联网检索方法、以及如何认识循证医学的结论等等,将有利于学生在以后的产科临床中运用循证医学理念指导临床工作,即:首先结合病人的病情挑选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利用互联网去检索资料,寻找证据;根据循证医学的评价标准,对文献进行分析汇总,得出具体、正确、实用的结论,应用于临床,指导治疗。

2在产科临床教学中实施循证医学教育面I临的问题

2.1循证医学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在产科教学中实施

循证医学教育,对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循证医学本身就是综合了临床医学、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及现代信息学等多学科的精华而产生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转变观念,具有渊博的学识,满腔热情地投入医学模式改革的大潮中去,将循证医学的观念自始至终地贯穿于教学当中J。

2.2明确循证医学的局限性

循证医学也有其局限性l9],并不能取代临床经验、临床技能。首先,循证医学最佳研究证据的得出依赖于随机、双盲、对照、大样本的研究成果,所以任何研究都只能得到在现有条件下,接近“正确”的结论,但不一定是唯一的或更接近“正确”的结论。其次,在临床研究中,由于设计者的知识局限性,设计方法的正确性,或临床验证的可靠性等问题,可能影响研究结论的科学性。最后,每一个具体的病例都有其特殊性,任何临床研究证据都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及诊治医生的经验,才能应用于患者。

2.3辩证对待循证医学

第8篇

【摘要】目的 分析深圳市福田区2010年意外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相关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10 年深圳市福田区意外伤害监测系统中记录的834名意外伤害对象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2010年深圳市福田区意外伤害监测病例中,各年龄组男、女伤害所占比例无显著性差异,所占比例最多的是刀、锐器伤,占24.58%,其次为跌倒坠落伤,占23.86%。发生地点最主要在公路、街道,占21.70%, 25.53%的人伤害时正从事休闲活动, 23.14%的人正从事有偿工作. 结论 刀、锐器伤和跌倒、坠落伤的预防控制工作刻不容缓。

【关键词】意外伤害; 流行病学;特征

The Epidemiologic Character of Unintentional Injury in Futian District of Shenzhen in 2010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epidemi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unintentional injuries in Futian District of Shenzhen in 2010, and then provide the basis for evidence-based strategic planning and evaluation in injuri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thods Using descriptive epidemiology analyzed the cases of unintentional injuries in surveillance system of Futian district. Results There is no markedly difference between men and women in injury proportion at different ages. Stab/cut are most in injury proportion (24.58%), then is fall(23.86%). Most injury take place on road/street(21.70%). 25.53% people are doing leisure activities, 23.14% people are working while injuries happened. Conclusions It is urgent to develop the stab/cut and fall injuri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rogram.

【Key words】Unintentional Injury, epidemiology, Characteristics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意外伤害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据WHO2000年度资料估计,每年有560万人死于某种形式的伤害,占死亡总数的9%[1],世界卫生组织把意外伤害的预防列为2000年人人健康全球战略的目标之一[2]。为了解深圳市福田区意外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福田区开展意外伤害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利用2010年深圳市福田区意外伤害监测资料, 对意外伤害病例进行流行特征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 1 研究对象 来源于深圳市福田区意外伤害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分别抽取深圳市福田区区级、镇级医院各一家。以 2010年1月-2010年12月在上述2所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意外伤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1. 2 研究方法 采用卫生部统一制定的全国伤害监测报告卡,由经过统一培训的急诊科医护人员对患者或其家属进行调查,收集意外伤害患者的相关信息,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意外伤害发生的原因、时间、地点、伤害性质、临床处理及预后等信息。

1. 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5.0 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010年福田区意外伤害监测系统共报告意外伤害病例834例,其中男性469例,女性365例,男女性别比为1.28。年龄最大的75岁,最小0.4岁,平均年龄30.8岁。25~年龄组发生意外伤害最多,共450例,各年龄组男、女伤害所占比例无显著性差异,详细结果见表1。

表1 2010年福田区各年龄组意外伤害病例分布

年龄组 男性 女性 合计

0~ 68 34 102

15~ 115 88 203

25~ 247 203 450

65~ 39 40 79

合计 469 365 834

注:2=6.37,P=0.095

2.2 伤害发生原因: 在意外伤害的发生原因中,所占比例最多的刀、锐器伤,占24.58%,其次为跌倒坠落伤,所占比例为23.86%,再次为动物伤,所占比例为14.99%,详细结果见表,2。

表2 福田区2010年意外伤害男女发生原因

性别 机动车车祸 非机动车车祸 跌倒、坠落 钝器伤 刀、锐器伤 烧烫伤 中毒 动物伤 其他 合计

男 33 31 110 47 131 9 14 66 28 469

女 28 23 89 44 74 12 11 59 25 365

合计 61(7.31) 54(6.47) 199(23.86) 91(10.91) 205(24.58) 21(2.52) 25(3.00) 125(14.99) 53(6.35) 834(100.00)

2.3 意外伤害发生地点: 深圳市福田区意外伤害的发生地点最主要发生在公路、街道,占所有意外伤害比例的21.70%,其次为在工业和建筑场所,占所有意外伤害比例的18.10%,再次为在家里,占所有意外伤害比例的12.59%,详细结果见表3.

表3 福田区2010年意外伤害发生地点

伤害发生地点 伤害发生例数 构成比

家里 105 12.59

公共居住场所 90 10.79

工业和建筑场所 151 18.10

体育和运动场所 75 8.99

公路、街道 181 21.70

贸易、服务场所 65 7.79

学校和公共场所 99 11.87

其他 68 8.15

合计 834 100.00

2.4 意外伤害时的活动和受伤程度: 意外伤害发生时,213(25.53%)人正从事休闲活动,193(23.14%)人正从事有偿工作,157(18.82%)人正从事家务和学习,121(14.51%)人从事体育活动,115(13.79%)人乘驾交通工具,其它活动35(4.20%)人。轻度伤害293例,占35.13%,中度受伤532例,占63.79%,重度受伤9例,占1.08%。

3 讨论

随着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伤害的危害及其防治问题日益显露。中国卫生部公布的伤害预防报告中显示:每年因伤害死亡人数约70 ~ 75万人,占死亡总人数的9%左右,是第5位死亡原因。估计每年因伤害引起的直接医疗费用达650亿元,因伤害休工而产生的经济损失达 60多亿元[3]。同时,人们对伤害的认识观念也在发生转变, 由过去的不可预防转变为可以预防,有研究结果表明,伤害可以通过干预而减少发生[4]。

本次对2010年报告的834例意外伤害病例研究结果表明,福田区意外伤害具有以下特点:(1)男女各年龄段意外伤害所占比例无显著性差异,男女意外伤害的性别比为1.28,这与胥馨尹[5]对四川省城乡老年人伤害发生特征基本一致。邵丽文[6]对慈溪市儿童意外伤害流行特征分析男生由于好动等原因,意外伤害发生率高于女生。福田区2010年14岁以下儿童的意外伤害也表现为男性明显多于女性。(2)意外伤害的发生原因中,主要以跌倒、坠落伤和刀、锐器伤为主,这与郭艳芳[7]等对深圳市宝安区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基本一致,也与曾念彬等[8]对福田区某医院急诊意外伤害监测结果基本一致,但与全国伤害死亡监测资料显示的交通伤害居第1位的结果不一致[9]。(3)意外伤害发生的地点主要在公路、街道和工业和建筑场所,意外伤害发生时主要从事休闲活动和有偿工作。这可能是因为深圳作为年轻城市,年轻人口较多,参加各种休闲活动较多,在休闲活动中发生跌倒和因口角而打斗较多,另外深圳外来人员较多,对工作环境估计不足或缺乏安全意识而发生的意外伤害也较多(4)意外伤害的受伤程度主要以中度和轻度为主。

由此可见,深圳福田地区跌倒、坠落伤和刀、锐器伤应成为意外伤害预防和控制的工作重点,中青年人群是需重点关注的高危人群。 因此开展预防与控制以跌倒、坠落伤和刀、锐器伤为主的意外伤害工作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 王克安.应尽快将伤害预防控制工作纳入国家公共卫生议程.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3):10-11.

[2] 叶广俊. 现代儿少卫生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 528 -532.

[3]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 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伤害预防报告 [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4] 卢关平,周春洪,吴霭玲. 中小学生伤害干预措施的制定及其可行性研究[J]. 疾病控制杂志, 1999, 3( 4) : 276-277.

[5] 胥馨尹,邓颖,易光辉等.2006-2008年四川城乡老年人伤害发生特征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0,26(2):92-95.

[6] 邵丽文.慈溪市儿童意外伤害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1,12,(3):273-276.

[7] 郭艳芳,刘晋洪,何俊标等.2004-2007年深圳市宝安区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9,9(2):340-341.

[8] 曾念彬,林中,杨力等.2007年深圳市福田区某医院急诊伤害监测资料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8,34(6):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