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古建建筑施工

古建建筑施工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21 17:13:0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古建建筑施工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古建建筑施工

第1篇

【关键词】地铁车站深基坑;古建筑;控制标准;基坑支护;有限元分析;文物保护

1、工程简介

五路口站是西安地铁一号线与四号线的换乘站,一、四号线车站呈“T”字岛岛换乘。四号线车站位于解放路与东五路十字南侧,呈南北走向布置在解放路下方,一号线为地下两层岛式站台车站,四号线为地下三层岛式站台车站,目前一号线车站主体已开通运营。

西京招待所位于西安城内解放路与西四路交叉处西北角,建于20世纪30年代,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建筑平面呈“L”型布置,总建筑面积约8320m2,为地上两层砖木结构房屋,基础形式为墙下条形基础。西京招待所现状照片如图1-1所示。

图1-1西京招待所现状照片

西京招待所位于五路口车站基坑西侧,距离五路口站主体基坑约12m,与车站基坑伴行距离约24m西京招待所与五路口站主体结构相对位置见图1-2。

图1-2 西京招待所与车站基坑位置关系断面图

2、西京招待所房屋基础沉降控制标准

参考西安地铁一号线穿越朝阳门的沉降控制标准的实际累计沉降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局部倾斜控制量提高1倍安全系数,提出控制标准如下表2-1。

表2-1 沉降控制标准

最大沉降值(mm) 最大沉降预警值(mm) 最大沉降报警值(mm) 最大隆起值(mm) 局部倾斜

西京招待所房屋基础 15 12 10.5 5 0.001

3、五路口车站深基坑支护方案拟定

由于该文物位于车站主体基坑开挖及降水主影响区域,结合本站水文地质概况,并借鉴西安地铁已建类似工程经验,车站深基坑拟采取以下支护及降水方案。

1)为了有效减少基坑开挖引起的地面沉降,本工程拟采用刚度较大的钻孔灌注桩+内支撑方案。钻孔桩直径1.2m间距1.5m,插入深度9m。基坑标准段竖向设置4道支撑,其中第一道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二~四道采用壁厚16mm的钢管内支撑。

2)车站位于解放路上,由于交通疏解要求,本站采用半幅盖挖顺筑法施工,为有效约束基坑侧壁变形及位移,车站基坑中间设置直径1.5m间距6m混凝土临时立柱桩。

3)由于车站基坑距离西京招待所这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水平距离仅12m,常水位约地下9m。为避免施工降水对西京招待所产生不利影响,施工降水采用坑外旋喷桩帷幕止水,坑内降水的方案。支护结构方案见图3-1。

图3-1 五路口站围护结构断面图

4、 基坑开挖对文物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及结论

1) 深基坑开挖数值模拟分析

基坑的开挖过程是土体的移去和支护(围护结构+内支撑)的修筑过程,故在数值模拟中采用单元的钝化和激活单元的方法来模拟土体的开挖与支护的修筑过程,即开挖土体是在模型中钝化相应部分的单元,而地下连续墙及支撑为相应需要激活的单元。

本站基坑深23.15m,宽 22.9m,竖向分为4步开挖,每步开挖后依次架设一道支撑,4步开挖,即4道支撑,φ1200mm@1500mm钻孔桩,嵌入地层9m。据调查,西京招待所基础形式为浅基础,建立建筑物-基坑-地层三者相互作用的三维数值模型,研究基坑开挖对房屋的影响情况。建好后的房屋-基坑-地层模型,模型长240m,宽180m,高40m。如图4-1所示。

图4-1 模型三维图及监测点分布

2) 深基坑开挖过程数值计算

本车站基坑深23 m,竖向分4层开挖,架设一道支撑后,随即挖土至下一道支撑相应的标高,整个模拟过程有4个分析工况如图4-2所示。

工况一 工况二

工况三 工况四

图4-2 计算分析工况

3)各工况地表沉降计算结果

工况一 工况二

工况三 工况四

图4-3 基坑开挖地表及地层沉降分布图

通过模型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图4-3给出了西京招待所基础所在位置地表沉曲线图,可以看出基坑开挖使得连续墙外形成沉降槽。数值模拟中,连续墙和土体之间无相对位移,可协调变形,所以在邻近基坑的地面处,连续墙和土体的这种抑制土体的沉降变形,使得地面沉降量最大点位置本该出现在基坑最近的地处,却又出现向背离基坑方向移动,这和大多数文献模拟出的地面沉降变形相似。通过提取数据,最大值沉降在房屋基础东南角处,距离基坑边15m,最大值为9.8mm,房屋基础最大差异沉降为0.2%,满足本文制定的安全控制标准。

5、文物保护措施及应急预案

1)文物保护措施

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对西京招待所的影响主要是深基坑开挖期间的地面沉降引起建筑物基础不均匀沉降。针对地面沉降控制需要从基坑支护结构选型、基坑降水方式、基坑施工工法选择和施工技术方面采取措施。

(1)围护结构采用φ1200mm@1500mm+内支撑支护形式,第一道支撑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可较大加强基坑围护结构自身强度和稳定性。

(2)为避免施工降水造成地面沉降过大,本站基坑采用旋喷桩止水+坑内降水的设计思路,要求施工现场严格控制旋喷桩施工质量,保证施工期间基坑外侧水位的稳定,并做好水位监测。

(3)基坑采用半铺盖施工,铺盖系统选用式军用梁结构,可有效约束围护结构侧墙位移,从而减小基坑周边地表沉降,提高基坑围护结构自身刚度和稳定性。

2)西京招待所保护应急预案

参考西安地铁一、二号线施工经验,在施作加固方案时加固过程本身就会对加固对象产生影响。为避免房屋由于先期预埋注浆管时就对房屋本身产生不利的影响,按照计算和工程经验,可以不对西京招待所房屋进行先期加固。但是为了保证万无一失,本次保护方案根据施工监测情况,若发现房屋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超过警戒值,应立即停止基坑开挖,施做袖阀管注浆加固。

(1)西京招待所地基加固方案

根据现有加固设计方案计算结果,采用化学注浆法加固设计方案通过增大地层变形模量减少了沉降量,提高了深基坑影响深范围地层抵抗不均匀变形的能力,是有效的加固方案。

(2)西京招待所地基加固范围

在房屋基础四周打设两排袖阀管注浆,间距1.0m×1.0m,梅花形布置,加固范围为地面以下3~10m,根据监测情况,跟踪注浆。注浆可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以便能调节浆液凝固时间。注浆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注浆压力,防止注浆压力过大,造成对房屋基础的破坏。

6、结语

由于大量地铁车站深基坑位于闹市区,距离周边建筑物较近。深基坑工程设计和施工给工程师带来了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地铁车站深基坑邻近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需更加谨慎对待,稍有不慎就可能对古建筑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害,因此合理地预估基坑开挖引起地面沉降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程度是工程师做深基坑设计方案时面临的重要工作。本文通过制定古建筑沉降控制标准和数值分析评估了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期间邻近文物单位古建筑的安全在制定标准范围内,并提出了针对该文物的应急保护方案,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

[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2013)。

[4] 《基坑工程手册》刘建航 侯学渊 中国建筑物工业出版社。

[5] 《西安地铁一号线穿越西安城墙朝阳门、玉祥门文物保护方案》 2009年12月。

第2篇

关键词:仿古建筑;瓦屋面施工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一.施工前准备

1 施工设计图纸审核

设计图纸是施工中的主要依据,是直接影响到施工效果与屋面观感效果的关键,因此必须要严格把关施工设计图纸的质量,对其进行合理详细的审核优化,确定最佳的施工图纸与技术方案。尤其是要对工程中的细部节点的设计进行仔细认真的检查,如屋面的檐口、凹处的排水设计等等。另外,还需要具体的施工人员全面掌握施工设计图纸与施工方案,做到对整个工程的施工心中有数,以全面把握施工进度与施工重点。做好施工放样工作和技术交底工作,打好施工技术准备的基础。

2 施工材料准备

瓦是仿古屋面工程施工的主要建筑材料,其质量的好坏决定着屋面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在施工前必须要对进场的所有瓦的外观质量、防水性能质量等内容进行检验,确保瓦能够符合屋面工程施工要求后才可允许投入使用。在仿古建筑琉璃瓦屋面施工中,瓦的准备工作要做细做好,由专人进行采选,采取宝顶、手敲、滴水瓦进行清点。

3 施工机具准备

主要机械设备是桅杆式吊车、单相、水准仪等。所具备的工具有棉纱、线绳、灰桶、电缆线、脚踏板、铝合金靠尺、囊势样板尺、墨斗、钢卷尺等,对这些施工器具进行全方位的检查,使用并配备相关备用器具,以防不测。

4作业条件准备

在基本准备工作完成之后,就要对施工条件进行准备。首先要对屋面工程施工中需要用到的各种标高进行仔细测定,并确定最佳的梁标高度,保证屋面工程施工后其侧面的弧度要达到一定的技术参数,且弧形要流利顺畅。其次,在基层施工时要注意对现浇混凝土板进行质量控制,不可使混凝土出现上浮的现象,以免在琉璃瓦屋面施工时,梁面不够平整或其负弯矩筋不够稳固牢靠,对屋面基层的坡势走向造成影响。第三,瓦屋面的屋脊要达到一定的高度后才能体现出较好的外观效果,因此要确保屋脊的高度能够达到仿古建筑艺术设计要求,若屋脊不够高,可以用混凝土来补足这部分高度,并且在补足屋脊高度的施工中,要注意考虑到其对筒瓦、当勾瓦、底瓦以及屋面坡度等方面的高度问题,不可因对屋脊加高而使得其他部位的准备工作达不到设计要求。另外,在对挡泥板进行浇筑施工时,混凝土必须要以顺直的方式浇筑下来,并确保其高度值能够达到技术要求。同时要对屋面杂物进行彻底清理,修补平整,并打扫干净后。按常规操作要求及规范工序铺贴防水层,不得有气泡及破损点,它的做法与平屋面是完全不同的,要保证做到横向平整,囊势顺畅,并以此为原则。表面只须拉毛即可,不必压光,以便增强与粘瓦砂浆的结合力。

二. 屋面防水层及粘背层的施工要点

对屋面杂物进行彻底清理,修补平整,并打扫干净后。按常规操作要求及规范工序铺贴防水层,不得有气泡及破损点,它的做法与平屋面是完全不同的,要保证做到横向平整,囊势顺畅,并以此为原则。表面只须拉毛即可,不必压光,以便增强与粘瓦砂浆的结合力。

三. 瓦施工技术操作要点

1. 仿古建筑的屋面均为现浇砼,它与木结构古建屋面的瓦手法是不相同的,木结构瓦的手法采用压肩手法,仿古建筑瓦的手法是采用撞肩手法为主。瓦的灰浆是不一样的,古建筑历来采用黄泥白灰浆瓦。仿古建筑一般均使用混合砂浆了,它能粘得牢,干得快,日后不生杂草,确保使用质量。

2. 筒、板瓦长度加工,不能采用砍打的老方法,应采用手提切割机切割配瓦,尺寸容易切得准,损耗又小,撞肩又严实,不易发生渗漏,能有效地保证施工质量。

3. 瓦的工期很紧迫,应做好准备,创造施工条件,配备足够劳力,并采用扩大工作面的措施方法,确保加快施工进度,尽量缩短施工工期,努力创造优良工程,确保安全施工。

4. 屋面上瓦,要做到有序有计划上瓦,前后坡必须对称上瓦,不允许单坡一次性上瓦,并应合理均匀分布,便于操作,给瓦创造条件,同时在操作中进行第二次选瓦,不准践次瓦上屋面使用,确保质量。

5. 瓦一定要按常规的操作方法进行,沿口要拴上下双线,即滴水瓦线和勾头瓦线,要严格控制顺直度及平整度,底瓦要拴钓鱼线,严格控制囊势的顺畅度,筒瓦的垄背要拴横向三线,即垄上的齐头线、中腰段的腰线,以上各线均是控制瓦垄的标准线,是避免出现“跑垄、跳垄、滚垄及过水不坐中、睁眼两侧高低不一致”等通病的有效技术措施。

6. 在屋面的陡坡上操作,不能穿硬底鞋,以防滑倒伤人及踏坏瓦面,操作时应配备钉有横档的踏脚板,沿口要铺设架板及防护栏、网等安全设施,确保安全作业。

7. 瓦操作、首先每垄底瓦先铺30毫米厚的砂浆,自下而上,一次性铺摆到脊根部,并要铺摊均匀,经初步调整后,即可摆底瓦,要严格按设计规定的“压六露四”(或压五露五等)操作,压茬要均匀准确,并结合实际情况的可调性,如“稀铺沿头,密铺脊”的口诀,是很有科学性的,一能解决瓦垄两端头的坍鼻梁,二能解决沿口倒泛水隐患,并能提高外观效果,也是预防渗漏的有效措施。

8. 摆铺底瓦时,操作位外侧的瓦翅比内侧的要略高一些,待扣筒瓦压实后,就会自然调整过来,底瓦过水自会坐中,不然会产生过水偏中的现象。对翼角段的底瓦,瓦口要适当加密,因底瓦随翼角起翘而起翘了,过水已不坐中,所以必须要注意调整瓦口为宜。底瓦的砂浆接触面要百分之百为优良,对蚰蜒当的扎灰要严实,才能粘得牢,就不松动,不下滑。扎灰时要用左手把底瓦压稳,不得使它上浮,以免瓦脸张咀,影响质量。

9. 裹垄砂浆应干硬一点为好才不会坍陷,确保砂浆饱满,俗称“捉节、夹垄”,一定要用色浆,捉节要挤出浆为原则,夹垄要先搂缝,清除浮灰后,洒水湿润,深度应控制在6~10毫米为宜,不少于2~3次批灰,不允许一次性填滿,以防干缩后产生空鼓脱落,并应做到多次压光批实,灰面应垂直于筒瓦翅,以防渗漏。

10.缺陷修补 睁眼缝裂缝脱落,分几次用砂浆加碳黑抹平,剔掉太厚灰层。跳垄滚荜跑垄,拆除后,施工中用线绳和2m 靠尺检查控制。脊不平不直,拆除后,施工中用线绳检查控制。过水不居中 ,铺底板瓦不平,施工中应内侧瓦沿略高于外侧瓦沿。

四.钉帽与避雷系统的施工要点

根据分中号垄的距间尺寸及勾头的出沿尺寸,在勾头背孔位插入φ6×250长的钢筋锁住勾头,并外露30毫米以备固定钉帽,避雷针间距应按设计要求,在勾头背孔中伸出,不允许另行开孔,其它部位的避雷系统应与安装单位协商确定为宜。

1.滴水的出沿长度,除设计有规定外,一般可按滴水瓦的全长出挑1/3或2/5为宜,不能出挑过多或太少,不然会污染连沿面的油漆和后尾压不稳。

2.屋面瓦完后,应立即堵燕窝,应先清扫浮灰,并洒水湿润,用1∶2水泥砂浆抹堵严实,并应与连沿面抹成平面,压实收光,待全部屋面的灰缝修补完后,经检查合格后,清扫干净,并用棉纱头擦抹干净,露出瓦件本色为原则。

五.调脊及安装各类特殊瓦件的方法

第3篇

关键词:树根桩;建筑施工;施工工艺;推广

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相关的建筑技术与施工工艺也取得了较大的改善,这也为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树根桩技术作为近些年在建筑施工中一种常见的施工技术,由于其自身具备的众多优点,在各种工程建设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施工技术不仅能够对建筑地基进行很好的加固处理,还可以达到提高建筑物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是一种十分具有推广价值的技术体系。因此,本文就对树根桩法在建筑施工加固中的推广进行了探析,重点介绍了树根桩法的施工工艺。

1 树根桩的基本理论内涵

在早期的社会发展中,树根桩施工技术来源于西方发达国家,这种施工技术与钻孔灌注技术有着部分共通点,那就是小直径特点几乎一致。

一般来讲,树根桩的直径通常保持在150毫米至200毫米范围内,即使是最大的树根桩,也不会超过300毫米。并且,由于每一个树根桩的受力情况不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根据工程需要,选择采用斜桩,或是垂直桩,使其真正满足施工技术要求。其次,在很多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树根桩还能对地基与基坑结构起到一定的围护作用,从而避免建筑物周围的地下管线受到破坏。

可以说,树根桩技术主要的施工原理是通过利用小型钻孔机械设备进行施工作业的,其会按照施工设计图纸中成孔的直径要求进行钻孔,再将其钻进设计深度以后,施工人员就可以将钢筋笼放入孔内,并沿着孔周围注入混凝土,将碎石骨料进行搅拌,制作成树根桩,而树根桩的形态有很多种,具体还要根据建筑工程的使用要求进行制作,这样不仅能够充分树根桩的承载能力,还可以有效提高工程建设质量,促使整个工程项目的效益能够得到最大化的实现。

2 根桩法的适用范围

树根桩法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及人工填土等地基上既有建筑的修复和增层,古建筑的整修,地下铁道的穿越等加固工程。根据国家规定,树根桩的施工应该符合以下几点要求:第一,平面的树根桩位置的偏差可以允许在正负200r咖左右,在设计要求下。垂直的树根桩与斜桩角度的偏差不得大于1%,在钻孔是,可采用钻孔机器进行钻孔.期间可以用清水或者是水泥浆泼洒来达到护壁的效果:第二,在分布吊放的时候,钢筋焊接的双面焊的直径不得小于5倍,而单面焊的钢筋直径不得小于10倍,灌注泥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管道应该直接插入到孔底,按照二次注入泥浆的需要,需在孔内插入两根管道,以缩短其吊放以及焊接的时间;第三,孔内注入泥浆之后.就应该填人细石等填料,在填料进行清洗肘,投入的量不得小于计算中桩孔6体积的0.9倍,在填灌过程中应该采用水泥浆进行灌注以防止有冒浆或是穿孔现象的发生,在树根桩施工过程中,尽量避免出现缩颈和塌孔现象的发生。第四,将管道不出之后应该立即用碎石对其进行填充,并且在1-2,的范围内来补充注入泥浆。

通常情况下,在一些大型高层、超高层建筑工程中,树根桩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施工技术,而深基坑施工技术则是主要根据建筑物的使用面积、地质条件等进行选用,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同时为了确保深基坑工程的施工安全,施工人员通常都会采用先进支护技术,以此来提高基坑周围的稳定性,并从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十分理想的止水效果。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合适的支护方法,能够有效避免对建筑物周围的管道、道路等其他基础设施的破坏。

3 树根桩的基本施工工艺

3.1 成孔

一般来说,大部分施工单位在进行树根桩成孔施工时,都是采用小型的钻机设备,将水和泥浆混合在一起,作为主要的循环冷却钻头在循环水钻进的同时,水和泥土将会搅拌成泥浆状,从而增强树根桩的承载力,通常在进行这一施工过程时,普遍采用正循环的施工方法。如果在土层较硬的情况下,就要换上专门的水利扩孔钻头,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将成孔进行扩张若是土层为饱和软土层时,施工人员在对其进行钻进时,要对进尺速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并不断向孔内注入泥浆,形成一层泥皮,避免成在施工过程中受到更严重的损坏。此外,当表土层过于松散时,施工人员需要利用套管来保护成孔,这样才可以进行后续的清孔工作,直到孔内溢出清水。

3.2 清孔

成孔后对孔内泥浆转换达到要求的一定比重泥浆水或基本达到溢出清水。在清孔过程中可采用清水或是水泥浆从而达到保护孔壁的作用。根据建筑工程的需要。需要清孔两次左右,用以提高其稳定性与安全性。

3.3 钢筋笼的制作

钢筋笼根据设计荷载确定其含量钢量.每段钢筋笼的长度可以视现场条件和机具的吊放能力而定。一般每节长5,6m.钢筋笼的接头采用绑扎或焊接均可。其搭接长度应符合规范要求.由于树根桩的直径均较小,对于特殊要求另作处理。

3.4 灌浆管的制作

灌浆管的制作,当考虑拔出时。接头处采用外缩节。使外管壁光滑,容易从砂浆中拔出。为防止泥浆进人管内需在管底口用黑胶布或聚乙烯胶布封住,在管底口以上1.0m范围做成花管形状,灌浆管一般放在钢筋笼内,一起放到钻孔内。

4 质量控制要点

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有护筒中心和桩中心的偏差不能超过5cm,埋深不能低于1m泥浆的比重最好控制在1.1-1.2cm,孔底沉渣的厚度不能超过15cm,钢筋笼安放位置准确,钢筋连接满足规范要求,水下浇筑混凝土施工需要连续作业,保证导管埋人混凝土内深度不小于2米,速度适宜。避免堵管或钢筋笼上浮,同时桩头超灌1米。灌注桩混凝土养护完成后按照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质量检测,确保质量合格。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树根桩能够对建筑地基起到很好的围护作用,并可以对地表沉降问题进行有效的控制,大大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树根桩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根据工程施工特点,选择出合适的施工工艺,从而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创造最大化的工程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陈常青.树根桩在基础托换中的应用实例及几点体会[J].化工矿产地质,2001(3).

第4篇

下面就实习期间掌握到得一些知识的总结:

一、(1)结构形式

当今的建筑主要采用的是框架结构或者是框架剪力墙结构,砖混结构也采用但用的比较少。我们所参观的两个施工工地都采用的是框架---剪力结构。它是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体系的结合,吸取了各自的长处,既能为建筑平面布置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又具有良好的抗侧力性能。这种结构是在框架结构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构成灵活自由的使用空间,满足不同建筑功能的要求,同样又有足够的剪力墙,有相当大的刚度,框剪结构的受力特点,是由框架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不同的抗侧力结构组成的新的受力形式,所以它的框架不同于纯框架结构中的框架,剪力墙在框剪结构中也不同于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

(2)构造柱

砖混结构设计中,为了加强建筑物的空间刚度和整体性,使建筑物在地震中避免或减轻破坏,根据抗震规范,我们设置一定数量的圈梁和构造柱,来增强和

提高建筑物的抗拉、抗裂性能构造柱的设置位置的规定:规范规定无论房屋的层数和地震烈度是多少,均应在外墙四角、错层部位横墙与纵墙交界处、较大洞口两侧、大房间外墙和内横墙交接处。.楼梯间四角最好设置。上人屋面的女儿墙也应设置构造柱。.跨度比较大的梁,如果不设置墙垛或垫块,也应有构造柱。

而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为了加强砌块隔墙的整体性,应在砌块隔墙的适当位置设置构造柱或圈梁,具体设置位置和砖混结构的一样。

二、施工缝、变形缝和后浇带

施工缝:受到施工工艺的限制,按计划中断施工而形成的接缝,被称为施工缝。混凝土结构由于分层浇筑,在本层混凝土与上一层混凝土之间形成的缝隙,就是最常见的施工缝。所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缝,而应该是一个面。因混凝土先后浇注形成的结合面容易出现各种隐患及质量问题,因此,不同的结构工程对施工缝的处理都需要慎之又慎。

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他们的作用是保证房屋在正常温度变化、基础不均匀沉降或地震时有一些自由伸缩,以防止墙体开裂,结构破坏。而后浇带是在高层建筑中来代替变形缝的做法。其做法是每30米到40米留一道缝宽为800毫米到1000毫米的缝隙暂时不浇注混凝土。缝中钢筋可采用搭接接头,等荷载差不多稳定时,一般是结构封顶两个月后再浇注混凝土。后浇带都是用于建筑长度大于50米的建筑。而当建筑长度小于50米时并且是框架结构,这时为了保证建筑物的整体性和一定的刚度,就的设置单元墙来增加建筑物的整体性和刚度。

沉降缝:为克服结构不均匀沉降而设置的缝。如上部结构各部分之间,因层数差异较大,或使用荷重相差较大;或因地基压缩性差异较大,等可能使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都需要设缝将结构分为几部分,使其每一部分的沉降比较均匀,避免在结构中产生额外的应力,该缝就是“沉降缝”。须从基础到上部结构完全分开。

伸缩缝:若建筑物平面尺寸过长,因热胀冷缩的缘故,可能导致在结构中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需在结构一定长度位置设缝将建筑分成几部分,该缝即为温度缝。对不同的结构体系,伸缩缝间的距离不同,我国现行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对此有专门规定。伸缩缝在基础可不断开;

抗震缝:为使建筑物较规则,以期有利于结构抗震而设置的缝,基础可不断开。

现在多用3缝合一只有沉降缝能满足这个要求,所以多用沉降缝来代替其他缝来使用。

三、梁:按梁的常见支承方式可分为:简支梁、悬臂梁、一端简支另一端固定梁、两端固定梁、连续梁。

梁按其在结构中的位置可分为主梁、次梁、连梁、圈梁、过梁等。

门窗过梁

门窗洞口上的横梁,支撑洞口上部砌体传来的荷载;传递荷载的窗间墙

常用形式:砖砌过梁,钢筋砖过梁和钢筋混凝土过梁

圈梁

砌体结构房屋中,在砌体内沿水平方向设置封闭的钢筋砼梁.

在砌体结构房屋中设置圈梁可以增强房屋的整体和空间刚度,防止由于地基示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

圈梁:为了保证砌体的稳定而在砌体顶部或底部用钢筋混凝土浇灌的构造封闭梁(非承重梁)。它采用钢筋混凝土其厚度一般同墙厚,在寒冷地区可略小于墙厚,但不宜小于墙后2/3,高度不小于120MM,常见的有180MM和240MM。

在非抗震设防区,圈梁的主要作用是加强砌体结构房屋的整体刚度,防止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等对房屋的不得影响。

第5篇

故宫建筑按照布局与功能分外朝与内廷,乾清门以南为外朝、以北为内廷,建筑风格迥然不同。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共3大殿为中心,位于整座皇宫的中轴线,其中3大殿中的太和殿(金銮殿)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也称之为前朝。此外,还有文华殿、文渊阁、上驷院、南三所、武英殿、内务府等建筑。至于内廷(后宫)则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还包括养心殿、东六宫、西六宫、斋宫、毓庆宫、宁寿宫、慈宁宫、寿安宫、重华宫、北五所等建筑,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游玩之处。

建筑绝技高屋建瓴

1、和谐中富于变化。故宫以“间”为单位构成单体建筑,再以单体建筑组成庭院,最后以庭院为单元组成规模庞大的建筑群,这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民族风格。故宫建筑由上百个大小不等的庭院,以及8000多个房间组成,规模庞大却井然有序,这得益于有一条贯通南北的中轴线,故宫重要建筑都严格分置于中轴线上。中轴线正中的建筑宏伟奢华,两侧的建筑则低调矮小,主次分明的凸显了封建等级秩序。不仅如此,故宫中轴线的南北延长线又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它把北京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贯通,令紫禁城也位于北京城的中心,从而彰显至高无上的皇权威严。故宫规划在整体统一中不乏疏密错落、高低起伏、屋檐形式丰富多变,并在天安门之前立雕饰石柱为华表,指示整座紫禁城的四面方向,与主体建筑风格协调。

2、装饰极具设计感。故宫不仅气魄宏大,在局部处理上也极精致细腻,具有创意丰富、功能实用、美仑美奂等特点。例如紫禁城最高峰屋顶的两端雕刻了形态各异、制作精巧的吻兽饰物,它可以固定瓦片以免滑落,并防止雨水渗漏进殿内。同时,斗拱檐桁额枋表面刻画不同图案,有动物纹样如龙凤狮虎鸟兽虫鱼,植物纹样如藤蔓葵荷花草叶纹,自然纹样如山水日月星辰云气,几何纹样如方形菱形回纹雷纹,文字花纹如福寿喜吉纹,器具花纹如钱纹和元宝纹等,拥有美观与防腐双重功效。另外,紫禁城宫门上的铜铸的门钉在表面涂了一层鎏金,在阳光下金光闪闪、富丽堂皇,单调、冷漠的宫门也瞬间有了威严与生机。此外,太和门前秀丽无双的金水河有排水与防火作用;太和殿两侧及乾清门前富丽精致的鎏金大铜缸,也具有消防灭火的重要功效。由于故宫是木结构建筑,其柱子、门窗大多被涂成红色,屋檐下的木骨架也被绘上各式青绿彩画,这样不仅防潮、防蛀,而且绚丽的油彩成为特有的装饰。

3、建筑色彩对比鲜明。故宫的建筑师们具有高超的色彩组合艺术,金黄色的琉璃瓦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一排排红色立柱和雕刻细致的红色镶金镂空门窗组成房间,殿宇坐落在汉白玉台基上,台下则是清一色的深灰色砖铺地面。通过综合运用这些红与绿、黄与蓝、白与灰(黑)等对比强烈的色彩,整个宫殿显得金碧辉煌、雍容华贵、色彩浓重、端庄和谐。走在紫禁城里,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随处可见的大片黄色琉璃瓦“海洋”,紫禁城以红色和黄色作为主色调,绝大多数殿宇的门窗、立柱及高大宫墙上都涂了红色,看起来喜庆、祥和。此外,明黄色为皇帝专用,其他人如果擅自用了这种颜色会招来杀身之祸。

4、采纳阴阳五行之说。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也被运用到故宫建筑上。阴阳学说认为,每个事物都包含着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阴阳两面,故宫的布局也体现了这种思想,例如外朝在前、内廷在后,外朝建筑疏朗高大、气势雄伟,展现了阳刚之美;内廷布局紧凑严密、富丽典雅,具阴柔之美。外朝宫殿多用奇数,连城门上的门钉也布置9排、每排9个;而内廷则多用偶数,如东西6宫,乾清、坤宁2宫等。

5、所用建材名贵稀有。建造紫禁城所用的楠木从西南、江南各省的深山老林中砍伐后,利用江河运输到崇文门外的神木厂存储加工,大约需要3-5年;地板的金砖是苏州、松江等地生产;大城砖和青砖,以及红色颜料来自山东;汉白玉来自房山县;花岗石来自曲阳县;刷墙包金土来自河北宣化。其中,石材的运送最为困难,例如云龙石雕是冬天在地面浇水冻成冰,铺滚木用人力从外省拉到北京。此外,紫禁城所用琉璃瓦件是北京琉璃厂和黑窑厂烧制,白灰则是京西大灰厂制作。

6、跨越时空的取暖构造。北方冬季漫长而寒冷,据气象数据记载明清时,北京最冷气温可达零下30摄氏度。我国古代的建筑师们独具匠心,在建筑上采取科学设计办法为紫禁城供暖。他们将宫殿的墙壁砌成空心夹墙,俗称“火墙”,墙下挖有火道,添火的炭口设于殿外廊檐下。冬季,在炭口里烧上木炭生火,热力就顺着夹墙温暖到整个大殿,并直通皇上的御床和宫内的炕床,形成“暖炕”与“暖阁”。在热力循环通畅的火道尽头还设有气孔,烟气由台基下的气口排出,类似今天的地暖构造。清代紫禁城内设置了专管供应皇宫薪炭事务的惜薪司,冬季每日供应木炭标准为皇太后120斤、皇后110斤、皇贵妃90斤、贵妃75斤、公主30斤、皇子20斤、皇孙10斤,为不污染室内空气,必须选用耐烧且无烟无味的优质木炭。乾隆皇帝曾在《冬夜偶成》中记载了宫内冬季供暖的感受,诗曰:“人苦冬日短,我爱冬夜长。敲诗不觉冷,漏永夜未央。”此外,道光皇帝也详述了地炕的暖意:“静坐只疑春煦育,闲眠常觉体冲融。荐以文茵饶雅趣,一堂暖气着帘栊。”

趣味故宫谈

1、3大殿院内不种树

之所以故宫的3大殿院内不种树,是因为紫禁城内宽阔的广场、蓝蓝的天空把3大殿映衬的巍峨壮观,精神压力达到顶点,恰巧展现至高无上的天子权威。如果在里面种植花草树木,则会因绿荫坠地而破坏朝廷的威严氛围。另外,中国古代皇帝在五行中属土,木克土,因此不能栽树。最后,位于外朝的3大殿不栽树为了防止刺客进入,保护皇帝及皇室安全。

2、故宫九龙壁的秘密

故宫九龙壁由上等琉璃砖瓦拼砌而成,绚烂夺目疑似天外来物。其实在九龙壁的九条龙中,从东数第3条白龙的腹部是用木料雕凿成型后补上去的。据传,当年在烧制故宫九龙壁琉璃的时候,工匠们一不小心,把其中一块给烧坏了,由于琉璃工艺要求极高,烧制难度极大,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再烧一次,一位木匠师傅冒着欺君之罪,用木块雕刻替代并刷上白色油漆,使它同原来的白龙腹颜色相同,终于瞒过了前来检查的官员,使工匠们免去一场灾难。

3、蒯祥与“金刚腿”

永乐15年(1417),朱棣命有巧木匠之称的蒯祥设计并领导营建北京宫殿建筑群,即紫禁城的雏形。蒯祥在具体设计与施工3大殿时,缅甸国进贡了一根巨木,永乐皇帝下令将其制成3大殿的门槛。但是木匠不留心误锯短了一尺多,聪明的蒯祥索性再锯短一尺多,在门槛两端雕琢两个龙头,并各镶一颗硕大珍珠,用活络榫头装卸。对于蒯祥的创新发明,皇帝大加赞赏并赐名“金刚腿”, 人们也纷纷称赞蒯祥真乃鲁班再世!

鲜为人知的故宫“消防队”

第6篇

【关键词】地基基础加固;石柱、拱券顶升

【 abstract 】 shallow foundation one-way static grouting strengthening construction craft, widely used in ancient architectural natural foundation. The benefit is that need not excavation earthwork directly in the ground can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pace, quality effect is remarkable. Ancient building maintenance sinking roof up engineering, effectively recover the original buildings; Also used in the very roof of the lachlan Macquarie roof up, solve don't open ridge, to change directly JiLin,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USES the traditional process, the traditional materials, roof up good stability,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relics in play a pivotal role.

【 key words 】 foundation reinforcement; Stone pillars, GongQuan roof up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开平风采堂位于广东省开平市三埠镇荻海茭荻咀,又名名贤余忠襄公祠,本建筑为混合、砖木结构局部两层。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竣工。风采堂中厅头进天井廊的H、G轴四条柱出现了不均匀的下沉,下沉幅度在50L~55L之间。下沉主要原因是石柱独立基础底下地基约有1米深的回填土,承受不了结构上的荷载。天井廊部位为混合结构一层,墙体为条形基础,石柱为独立基础。石柱上为墙体拱券,廊屋面为钢筋混凝土梁板,板厚约150L厚,由于石柱不均匀下沉,楼板有小部裂蓬,拱券墙体局部地方出现裂蓬。经过各单位会议讨论研究,最后专家组提出对该部位柱、拱券进行顶升、调整。

2、风采堂材料及结构检测

首先对拱券各种材料进行检测,并对拱券结构进行重新复核,在满足结构安全的前提下才采用以下施工方法。

3、主要工艺流程

地基基础加固、支撑系统基础加固、搭设钢管支撑系统、柱及拱券顶升调平、分离缝填充、拱券墙体裂缝加固、拆除钢管支撑系统

4、施工方法

4.1、采用浅层单向静压注浆的施工方法进行柱地基加固

4.1.1、设备与材料

1、设备:采用ZZHI-200型钻机一台套、特制单向注浆器、BW-120泥浆泵及其仪表和搅浆注浆配套机械一台套,水准仪一台套。2、施工注浆材料: 32.5R普通硅酸盐水泥,速凝材料为氯化钙。按照中厅地基加固处理设计要求,浅层单向静压注浆法加固地基基础说明进行施工,先对石柱基础进行静压注浆,注浆完成大于7天后才能开始该部位的下一部施工。

4.1.2、施工工艺

主孔注浆工艺技术要求:

(1)开孔:开孔在石柱独立基础承台的四个角出300L的位置,孔径110L,地面混凝土垫层用金刚石钻头进行开孔,达到深度,然后拔出钻头并清理干净孔中混凝土垫层、砂泥等。

(2)压入注浆器:注浆器连接Ф50钻杆,在孔内从基底深度压入或击入至设计2.50m深度,注浆器出浆部位长度为600mm,出浆孔径Ф6mm,间距30mm梅花间式三排排孔。注浆器锤击入时,应作记号保持出浆孔向着承台一面。

(3)搅浆:搅浆是为了水泥浆稀释在水中,使水泥水灰比均匀。压入注浆器过程中可以搅浆,先按水灰比0.45注入拌槽,再加入1%硅酸钠速凝剂搅拌成后即约1分钟,使速凝剂稀释于水中后投入水泥,搅拌2~4分钟水泥浆搅均完开始注浆。

(4)注浆:注浆采用上行式分段低压注浆及提升,压力取0.4~0.8Mpa之间,必须根据施工过程中的沉降情况和吸浆量情况作出调整,注浆速度和压力主要取决于施工沉降影响的程度。按每米水泥投量为600kg,二次注浆尺寸分别0.60m,注浆每段注浆量为360 kg,如果在注浆过程中,未达到注浆量,压强达到0.80MPa压力时可以停止注浆。因为压强达到0.80MPa地基下面的浅层基础,空隙已经被水泥浆填满,达到设计要求。

(5)提升:上行式分段注浆提升,每段提升高度按注浆器出浆孔的有效长度。提升0.60m后再进行注浆,此注浆前,注浆器顶部至孔口投入粘土夯实,防止第二段注浆出现返浆现象。

(6)终止:完成第二段注浆后拔出注浆器后,立即用含水率比较底的粉质粘土夯实注浆口。同时用清水冲洗注浆器,防止水泥浆凝结堵塞注浆管和管孔。

4.1.3、有关参数

(1)扩散半径:由于注浆器喷出的水泥浆形成一条水泥柱,地基加固原理是:1、水泥浆挤迫浅层基础的回填土的空隙;2、是水水泥浆形成水泥柱后可以支承独立基础的荷载。采用低压注浆,要考虑注浆量的多少,所以要计算水泥的扩散直径,设计按R=0.30m考虑,预算按R=0.60m考虑。

(2)注浆量估算:每孔注浆量按Q=(1000αβR2Hn)÷2公式估算,有效深度基底至终孔,预算用量按全孔,α=1.30 β=0.95 R=0.50m H=孔深(m) n=1.50,求得每m注浆预算量Q=181.77≈182L/m。

(3)早强剂:由于工程地下水位底受潮水影响,为了基础注浆不被涨退潮地下水带走水泥浆。使注浆加快凝结,所以掺量1%的氯化钙用用水泥添加济。加氯化钙不能过多,过多会使在搅拌浆时就出现终凝。

(4)注浆流量:按20~40L/min,根据试验过程的沉降观测情况作调整。

4.1.4、施工成果报告

提交施工报告,主要有二大部分。

(1)沉降观测成果与分析:施工时,按照第七天的沉降观测成果与分析进行;

(2)注浆试验成果:注浆量、注浆速率(流量)、注浆压力等参数,相关施工过程。

4.2、对天井石柱详细进行沉降观测和垂直度观测

采用水准仪、水准尺、经纬仪对中厅天井石柱体的下沉量和垂直度进行观测。仪器及标尺均检验有效期内使用,并在作业期间定期进行检查校正。测出每条石柱的最大下沉值和垂直度的偏差度情况,然后做好记录。

(1)基准点:采用距离风采堂大门约40m处的原有水准点作为观测基准点。

(2)观测点:对三进中厅墙体及柱子(离地约1米)建立观测点。

(3)观测过程:

1、在基础注浆施工时要按要求做好观测:

注浆施工过程中,每小时测量1次,注浆完毕后两小时观测一次,第二天观测一次,如果沉降稳定,至第七天观测一次如果没有沉降可以停止观测。如不稳定则每天观测一次,直至稳定该阶段观测方可停止。稳定标准:沉降速度小于0.5~1mm/d。

2、石柱、拱券顶升过程中的密切监控:

(1)、水准仪的水平观测:先在两条石柱上绑上钢尺,用水准仪对准钢尺读数并作好记录。开始顶升后每隔半小时做一观测石柱的提升尺寸,做好记录下来。当观测到提升的尺寸与设计尺寸一致时,则顶升工程施工完成。

(2)、经纬仪的垂直度监控:主要是在顶升过程中怕石柱出现水平位移,而设置两台经纬仪组成垂直度为900进行监控,如果石柱出现位移时要采取纠正措施。由于采用经纬仪监控,石柱位移的距离是比较小的,一般出现在于2~3L。纠正措施是:在位移的一边用¢48L钢管加微调450撑地面,慢慢收紧微调使石纠正。

3、顶升施工完成后,基础再加固过程中还要做好沉降观测记录。直到拱券旧裂缝注浆加固完成7天后,拆除支撑系统再观测没有发生下沉,方可终止观测。

4.3、支撑系统基础加固

支撑系统基础加固有两个目的,第一作为钢管支撑基底承重,第二作为加固走廊地梁下的基础受力。开挖基础边土方采用分段分边方法,先在一边挖进承台中200L~300L,后混凝土浇筑宽600L、厚250L,强度为C25。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过12个小时进行淋水养护,三天后再施工另一边石柱加固。

4.4.2、搭设钢管脚手架支撑

支撑拱券系统采用¢48L钢管搭设,立杆钢管距离为500L~800L不等,根据实际施工需要搭设。 通过计算,顶升时最大极限每条立杆的受力是1.5吨,能满足钢管受力的要求。水平杆与立杆相同距离均为500L~800L,立杆与水平杆有交叉处设置小横杆,并用扣件扣实。每立杆顶端设置一个微调,微调上横穿双条80×80L木枋作支撑墙体,将部分墙体荷载传到立杆上,而使顶升时减少石柱顶升架体的受力。木枋与拱券墙体之间垫上橡胶塑料块,做好墙体保护,石柱位置的立杆用小定柱置也垫上橡胶塑料块防护。同时还要在石柱周边搭设一个横杆扣成一个“井”字形,将石柱固定在于支撑系统上,小横杆与固顶升架体,架体采用¢48L钢管搭设,在石柱基础内外各搭2条立管成方形,然后用小横杆扣成一个整体,小横杆共扣三度。每条立管端部安装微调,微调上架设2条12#槽钢(如果不设槽钢,也可以用50L×120L硬木木枋代替),作支承钢丝绳传来石柱的荷载。石柱基础下横穿两条18#钢丝绳,并固定在于槽钢上。

4.5、对石柱及拱券进行整体顶升调平

石柱整体顶升技术,主要是靠钢管搭设支撑体系上的微调来调升,和沿廊石与下面条形混凝土基础之间的300梯形体硬木木枋挤压而升起的。在石柱顶前,先在廊沿石和下面的混凝土条形基础之间,用钢凿每隔500L凿一个梯形体,有助300梯形硬木枋挤压。当然,石柱垛和底下的独立基础之间也要凿梯形体来挤石柱。

4.5.1、石柱及拱券顶升调平

石柱顶升时,先顶升拱券上的微调,通常是在两排的微调上,每边有一个工人同一时间、同一速度调紧微调,使托住拱券的木枋同时升高(见图5)。调升多少我们是根据两种情况来定的。第一:是根据顶升经验来控制(见图3);第二:根据拱券墙体裂蓬空隙来定,当微调调紧时拱券裂蓬会慢慢缩小,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就要停止调紧。开始两条石柱周边的四个微调,调到石柱升高1~2L之间又停止调升。开始用大铁锤打击廊沿石和石柱垛下的300梯形硬木枋,使廊沿石和石柱升起(见图1、2)。每次都按顶升在1~2L过程为一个盾环,不断重复以上程序,直到顶升至设计标高(见图4、6)。顶升过程中,采用经纬仪和水准仪进行密切监控柱体的垂直度和顶升高度。如果在顶升中,石柱出现位移要先停止顶升,采取措施将石柱调直效正后才能再顶升。顶升过程不能过快,最好控制在5L/S之内。

(图1)廊沿石与基础分离图 (图2)300硬木木枋挤压廊沿石分离图

(图3)石柱顶升施工(图4)石柱上升情况图读数为250L

(图5)拱券顶升施工 ( 图6)图7的读数为250L,本图

读数为130L上升了120L

6、分离缝填充

由于钢丝绳安装在廊沿石下,顶升完成后,廊沿石与柱下基础出现相等于顶升高度的空隙缝。所在必须对该基础进行加固,加固采用1:2.5水泥砂浆或C25细石混凝土进行填充。填充完成后7天才能进行下一个工序。

7、采用压力灌浆的施工方法对拱券裂缝进行处理

为了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沿整个圆拱裂缝及拱壁安装灌浆咀,浆咀距离为500L,采用聚合物胶泥埋设灌浆咀及封闭裂缝,用超细微膨胀水泥灌浆料灌缝。超细微膨胀水泥水灰比控制在于0.45~0.50之间,注浆压强不超过2MPa。

8、搭设钢管脚手架支撑拱券系统

拱券墙体注浆完成7天后,管脚手架支撑拱券系统可以开始拆除,拆除过程由上而下,注意墙和基础变化。拆除完毕进行沉降观测,测出沉降值在于施工规范内可以回填基础土方。

9、结论及尚存在的问题

浅层地基基础单向静压注浆加固,优点:不用开挖土方,直接在地面上施工,施工方法简易;但注浆成型存在隐蔽性,不易控制成型的形状;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监控注浆流量和压强。顶升采用传统工艺、传统施工方法、顶升平稳,容易撑握顶升尺寸,施工工艺给保护古建筑文物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顶升施工只应用在顶升荷载比较小的建筑物。今次石柱顶升,由于廊屋面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在顶升过程中,顶升尺寸逐渐不断增大,廊墙体边的横跨梁底出现裂蓬,裂蓬在1~2L之间,这是正常现象,对裂蓬注环氧树枝加固处理后,对结构使用不构成影响。

作者简介:凌盛 男,1980年出生,广东省佛山市人,研究方向为:主要从事房屋建筑、文物古建筑修缮施工管理

参考文献

[1]《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广东省标准DBJ15-38-2005)

[2]《软土地基加固的理论设计与施工》(中国电力出版社 李彰编著)

[3]《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GB50165-92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3-2001

第7篇

关键字:建筑工程,质量事故,问题,对策

前言

2008年汶川大地震将我国房屋质量、安全问题提高到了全民关注的程度,近几年各地发生的桥梁坍塌事件也愈加说明了建筑工程中所存在的质量隐患和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建筑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身财产安全,面对自然风险时能够降低人类社会的危险系数;但在目前建筑施工和建筑物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少质量事故和问题。

一、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常见问题

(一)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现状

近年来有关建筑物、建筑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而引起重大的人身财产伤亡事件层出不穷,引起了全社会对建筑工程质量的高度重视。2006年四川德阳一栋8层综合楼在施工中发生整体倒塌,造成17人死亡10人受伤;2007年全长72公里,投资77亿元的云南昆禄公路,建成后18天,就发现路基沉陷、不均匀沉降、路面悬空、纵向开裂等严重质量问题,不得不再投入1亿元进行修复。[1] 2008年11月15日,杭州风情大道铁路施工工地发生大面积地面塌陷事故,造成21人死亡;2009年6月27日,上海市闵行区莲花南路一在建楼盘工地发生楼体倒覆事件,致1名工人死亡;2009年10月23日,武汉在建5层居民楼垮塌。[2] 在各地频发的一些建筑质量事故中,不乏一些大工程、大项目,直接负担着日后社会公众大范围的使用,这些工程羡慕、建筑物出现质量问题势必会导致人员出现大规模的伤亡,造成社会财产的大量损失。

(二)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常见种类

建筑工程的基础工程主要有两方面质量事故:一是基础错位,二是基础变形。基础错位是由于工程项目在设计阶段没有考虑地基的应力分析,造成建筑结构不够合理;或在基础勘测中存在误差,导致基础滑坡、沉降和变形。基础变形是出现基础沉降后导致建筑物的偏心载荷增大,建筑物发生不均匀的沉降。

混凝土工程也比较容易发生质量事故,由于施工不当经常会造成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情况,混凝土原材料如果调配不当、振捣不密实,会降低抗裂性能;在基础拆模之后没有及时回填,豹纹保湿效果则会受到影响。同时施工中混凝土强度不足会降低建筑物的结构稳固,降低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和构件的刚度。

桩基础是一种能适应各种建筑工程荷载和沉降要求的深层基础,不但承载能力强而且稳定性能好、不易变形。但是,在施工时,如对桩基础的处理不当,就会发生工程质量事故。[3]

(三)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特征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屡禁不止,不仅有人为的因素,还因为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具有自身特殊的特性。一是多发性,施工中的一些常见问题由于各种客观因素难以彻底根治,成为了长期困扰施工单位的质量安全隐患;二是严重性,建筑工程由于规模庞大、负担着社会主要物质基础设施的使用功能,一旦发生任何细微的问题,对社会、公众的破坏性都是无穷的;三是可变性,建筑工程出现的诸多质量问题往往与当时、当地的各种因素挂钩,随着事态、时间推进,质量事故会不断地发生变化;四是复杂性,建筑工程项目、建筑材料、建筑结构、露天作业和自然条件等等各不相同,因此导致事故发生的成因和发生事故的种类也千差万别。这就加大了建筑工程质量隐患的存在,同时也突出了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控制的重要性。

二、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导致原因

(一)建筑材料质量原因

建筑材料是建筑施工项目的物质基础和单位组成部分,建筑质量首先取决于材料的性能标准,有些施工单位为了降低企业成本,选择不合格钢材,水泥中含砂杂质量大,水泥强度不够等等,造成了建筑物使用年限大大缩短,必须要返工、复修,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2008年国家禁止生产使用325#水泥,可是建筑市场、建筑行业中还能看到此种类型的水泥,甚至顶着其他名号水泥的标准连325#都达不到。

(二)施工人员操作及施工质量原因

《建筑法》第58条明确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负责。《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26条也规定施工单位对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负责。但是施工单位或分包单位在承揽下建筑工程后,所采用的施工技术人员和建筑工人往往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农民工是目前城市建筑的主力军,文化程度、素质乃至专业的建筑知识都比较低下,许多农民工在上工地之前对建筑知识一窍不通,完全是机械性的垒砖、涂水泥,留下了较大的质量安全隐患。我国的高级施工专业技术人员也比较稀缺,在现场对施工的指导和监督力度不够,造成了建筑施工中质量一直难以提升的局面。

(三)监理原因

建筑工程监理是建筑质量的最后一道把关关口,竣工验收时的监理工作是决定建筑工程能否投诸使用的关卡。但是对隐蔽工程、分部分项目工程的验收,目前监理工作中还存在着疏漏,对监理人员的管理也存在着制度空白,造成了许多建筑工程投付使用后立即出现质量事故的现象。

三、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解决对策

(一)严格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程序

由于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众多,一些工程质量问题的实际发生,既可能因设计计算和施工图纸中存在错误,也可能因施工中出现不合格或质量问题,也可能因使用维护不当、或者由于设计、管理、社会体制等多种原因的复合作用。[4] 因此在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发生后,要严格事故处理程序,通过对事故表征和具体环境分析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做好现场勘验与取证,掌握与施工项目有关的一切资料,了解施工环境和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特殊问题与难题,从而找到可能导致质量事故产生的一切因素,有针对性、有的放矢的进行处理。

(二)实行工程建筑主体责任制

建筑工程的参与主体可能不仅有一个承包施工单位,而是由多个分包单位完成。在一项牵涉到多个责任单位和多名责任人的工程项目中,必须要明确各个责任单位、责任人的具体权利义务,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勘测单位、施工单位的责任明确划分出来,并且在工程进行中切实履行好各自的权利义务等相关职责,有关部门履行好监督责任,发生质量事故后,能够迅速有效地追查到责任人,追求其行政、刑事责任,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事故能够合法、公正的得到解决。

(三)规范建筑市场,提高材料、施工质量管理

规范建筑市场,促进建筑市场的良性竞争和建筑行业氛围。提高农民工待遇,杜绝竞标的灰色操作,让建筑市场沿着良性竞争的轨道健康发展。从源头上抓好建筑工作,同时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和买卖,严格建筑材料的合格标准和质量,促进施工质量的提高。

(四)完善国家建筑工程质量法律法规

国家方面出整的工程质量法规、实施细则,为建筑工程的设计、建造、监理、质量安全事故标准、质量安全事故追责等提供完善、科学、严格的法理依据,促进建筑业的发展符合当代社会的实际要求,符合、并保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以及人民意志,从而促进建筑行业的整体进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付承明. 我国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对策[J]. 中华民居,2011(1)

[2] 潘巍. 基于案例分析的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现状与原因[J]. 工程质量,2012(4)

第8篇

【关键词】仿古建筑 屋面施工 注意问题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在我国的古代文化中,古建筑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的古建筑中,宫殿、陵墓、庙宇、园林、民宅等重要的历史文化古迹,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其建筑风格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逐渐形成在世界上具有独特风格的一门建筑学科。而我国古建筑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仿古建筑。建筑的重点施工内容是屋面,屋面结构的组成部分是屋面、保温、防水、承重等,是非常重要的围护构建内容,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起到建筑覆盖的作用。而古建筑风格的屋面式样能够将中华古建筑的美妙之处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很好的体现出建筑的特点。所谓的仿古建筑是指在建造建筑物时,采用古代式样的建筑风格,利用现代的结构材料与技术进行施工。

二、仿古建筑现状

仿古建筑毫无疑问已经俨然成了现如今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大部分。现代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仿古建筑风格被应用到现代的建筑风格中。其中包括有大量的建筑项目如娱乐、餐饮业、度假旅游、社会公用设施等。我国的仿古建筑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大批涌现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走在街上,我们都可以见到许许多多不一样的仿古建筑,不管是在富有古代气息的小古镇还是在现代氛围浓厚的大城市。迄今为止,我国比较常出现的几种主要的仿古建筑坡屋面的结构形式有三角形屋架、砖混或框架结构角形屋架、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及梁柱结构。

三、仿古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前的注意事项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前需得到相关监管部门的审批,然后才得以开始施工。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混凝土屋面管理与施工方案。下面的几点问题是要在施工过程中加倍谨慎注意的。首先,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尤为重要,比如混凝土有蜂窝、缝隙、孔洞等是不合格的。要在规范范围内混凝土的养护、试样要合理规范。混凝土的合格证、出场证明更是不能缺少的。其次,屋面混凝土厚度的均匀度极为重要,所以混凝土浇灌工作一定要进行分段分区。再有,为了避免混凝土凝固后的强度问题,以及出现浇灌后混凝土沿着屋面流淌的问题,因此一定要有合适的混凝土坍落度。最后,很重要的一点是为了使混凝土浇灌施工的安全性得到保障,要对屋面结构中钢筋的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的检查。其中很重要的是要使标高准确,模板工程有牢固的支撑。

四、仿古建筑屋面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1、瓦件规格

我国古建筑所用的瓦件规格为九样制,通过业内工程人员的多年实践, 一般采用“筒瓦宽”为主选瓦件,当筒瓦宽的尺寸确定后,以此尺寸查样式表中筒瓦的相近稍大尺寸来确定“样数”。对于一般屋顶,筒瓦宽按椽径选用,例如椽径为12cm,则可查样式表,选用七样筒瓦口宽12.8cm;若遇椽口很高的城台上建筑,可按选定值加大一样;对重檐建筑,要求下檐比上檐减少一样,如上檐瓦件定为6 样,则下檐应为7 样。

2、苫背

现在的仿古建筑不再做泥背,因为泥背容易生长植皮,造成瓦口阻水,植皮的生长还会引起防水层的破坏,因此均做炉渣背,其优点是强度高、堆积密度小、易操作、易干透。对于坡面的囊势要求及整坡的平整度,应严格根据屋面的举架构造进行囊势调整,在确保最薄处不小于30mm 的前提下,采用直径为4mm 的细钢丝进行造势贴灰饼,而后统一挂线找坡带势。如果囊势不一致,平整度就不合格,势必造成铺瓦砂浆的厚薄不一致,不均匀厚度砂浆的干缩系数也会不一致,最终会造成屋面瓦垄不流畅,即“跳垄”现象。对于炉渣的拌和,应以机械拌和为宜,先把炉渣、石灰拌和,经过48h 的闷灰,使石灰熟透。使用前再加水泥进行二次搅拌,随拌随用,配合比为水泥∶石灰∶炉渣=1∶2∶7,并应控制炉渣粒径,不得大于1cm,这样才能保证质量。

3、屋脊安装

现在的仿古建筑屋脊多采用压肩法,按水平线先粘贴当沟片,砂浆须饱满,粘贴须牢固,把瓦垄端头部压严压实,然后粘贴脊片瓦,采用1∶1 加胶水泥砂浆粘贴,严禁用铺瓦砂浆粘贴。脊盖瓦坐浆须饱满,顶头缝砂浆须挤严。按照定位线安装鸱尾及宝顶等大型箱体。鸱尾及宝顶内用型钢作构造柱,焊在脊背的预埋铁件上即可。先根据柱位,将箱体的底面开孔,再把箱体上提后放下逐层安装,并应在空腔内浇筑1/3 高的轻质混凝土固定箱位,不能灌满,以防高温撑裂箱体。

4、宝顶安装

对于攒尖屋顶的宝顶来说,一种情况是宝顶为陶质制品,为了防止有浸湿使得冻胀破裂的问题出现,宝顶应该分层,使用竖筋和铜丝紧紧拴住,其间填充介质用细石混凝土,但要注意的一点是最顶一层应有漏水孔的设置,并有空隙大约5-8cm,因此最顶一层不能填实。另一种情况是宝顶是金属制品。这种情况就要注意防连接和防水缝隙的问题。宝顶制作安装也是要进行分层,钢筋混凝土雷公柱设在中间,连接雷公柱时一定要结实固定,填充介质为轻骨料。

5、成品保护

成品保护很重要的一点是在铺瓦过程中如果有发现疵瓦或者坏掉的瓦应该及时更换剔除。铺瓦的操作人员应尽量不要在瓦上行走,如果实在没办法,为了使得瓦不被踩坏,铺瓦人员在瓦上行走时应使脚踩在瓦的底部顺着瓦底。为了避免有瓦面污染的问题出现,铺瓦的操作人员应随勾马上清洁瓦面上残留的余浆,并在铺好屋面后马上进行勾缝处理。在进行瓦屋脊的铺砌时,梯子板应该用草袋子在已经铺好的瓦面上垫起来,操作人员在上面运瓦、运灰时应动作轻缓,避免猛冲猛撞。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不能在铺好瓦的屋面的砂浆还没凝固时就在上面踩踏或者走动。

6、施工安排

在进行施工安排时应注意的一点是应尽量避免在冬季施工,因为在冬季时气温低,而铺瓦是一项高空露天作业因此很难做到养护保温,使得工程的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为了避免出现垄背上下端出现“坍鼻梁”现象以及“跳垄、跑垄、滚垄”现象,铺瓦作业可以对多个操作面进行对称划分,在可能的情况下缩短施工周期,扩大工作面。随着铺瓦进度,屋面上的瓦件应有序有计划的上瓦,避免因来回的移动而窝工,瓦面上的瓦件的分布堆放应合理均匀,轻拿轻放在还没铺设的地方。

五、结语

在大量的建筑工艺中,要对仿古建筑的施工工艺进行一定程度的保护,将浓厚的地方时代民族特色展现出来。仿古建筑的屋面施工工程是一项较为复杂和综合的施工内容,能够重点体现出建筑工程的外部特征和内在质量,并在很大程度上结合了传统的施工工艺和现代的施工技术。因此在屋面施工过程中,要重点分析其实际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屋面施工的良好进行,保证仿古建筑的施工质量,不断传承我国优秀的古代文化。

参考文献

[1]刘强浅谈仿古建筑歇山屋面施工[J].鸡西大学学报,20Il(01).

[2]刘卉.仿古建筑坡屋面设计探讨[J].上海建设科技.2009,(2):31-33

[3]郑键雄,罗志勇,刘艳玲等.论仿古建筑在防雷检测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现代建设.2011,(7):31

[4]宋敏菠.仿古建筑的屋面施工管理[J].山西建筑.2008,(11):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