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农业发展的背景

农业发展的背景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21 17:13:1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农业发展的背景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农业发展的背景

第1篇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农民增收 问题和对策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2-0040-02

1 怒江州人口较少民族农民收入现状

怒江州位于祖国西南边陲横断山脉纵谷地带,西邻缅甸,北靠,全州四县均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是云南“边疆、民族、贫困、山区”省情最集中的代表。其中,人口较少民族由于受自然、地理、交通等因素制约,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相对落后,普遍存在着生产生活条件差等问题。如何改善其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2011年以来,怒江州加大对怒族、独龙族和普米族3个怒江州人口较少民族的扶持力度。截止2015年5月,累计整合各部门资金19.3亿元,使3个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条件有所改善,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有了新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结合全州的实际,怒江州突出挖掘和发挥怒江农业生态、特色、品质三个优势,做好山区开发、林下经济、立体气候三篇文章,大力发展峡谷特色生态农业。以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河西乡、福贡县匹河怒族乡和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为例,2010年-2014年人口较少民族农民收入增长较快,普米族从2010年的人均2017元增长到2014年的人均3919元,年均增长 18.86%;怒族从2010年的人均1432元增长到2014年的人均3693元,年均增长 26.77%;独龙族从2010年的人均1012元增长到2014年的2525元,年均增长 26.03%。

2 怒江州促进人口较少民族农民增收的主要措施

2.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具有基础性作用。从怒江州的实际情况来看,全州98%以上的面积是高山峡谷,坡度在25度以上的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76%,全州基本稳产农田只有40.2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9.8%,人均不足1亩,水利化程度只有29%。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另外,结合怒江州道路交通情况的实际,以“对外通道高等化、乡村公路畅通化、三江桥梁便民化”为目标,致力于构建完善的怒江大交通网络,改变了山区、半山区群众运输靠马驮的状态。

2.2 调整产业结构

针对全州人地矛盾突出的问题,怒江州在狠抓粮食生产的同时,对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积极开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例如,福贡县匹河怒族乡根据其地理气候条件,结合多年来的种植实践和市场前景分析,做出了全乡覆盖漆树,以怒江为界,江东以种植茶叶为主,核桃为辅;江西以种植黄连为主,草果为辅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大力发展经济作物,促进人口较少民族农民增收。

2.3 加强人力资源提升

针对独龙族、怒族等人口较少民族社会发育程度低,过去自然封闭、对外交流少所形成的劳动力素质较低的问题,怒江州结合实施的“科教兴州”和“人才强州”战略,在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重点加强了人力资源提升:一是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巩固提高“两基”成果,提高基础教育水平,重点强调人口较少民族儿童入学率和辍学率;二是加强科技培训,提高人口较少民族农民群众科技素质。怒江州重点强调以市场营销、维修服务和建筑、建材为重点的实用技术培训,以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引进推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应用、新型农机具使用为重点的农业科技培训。

2.4 积极发展劳务经济

为帮助人口较少民族农民掌握一技之长,增强外出就业能力,怒江州把劳务经济作为人口较少民族农民增收的大项目来抓,通过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阳光工程”为重点的劳务转移培训,健全州、县、乡(镇)三级劳务网络,充分发挥劳务组织的信息沟通和平台传输功能,为人口较少民族农民转移就业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加强输出地和输入后的协作与对接,着力打造劳务品牌,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

3 怒江州促进人口较少民族农民增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农业发展与生态脆弱的矛盾日益突出

怒江州地处横断山脉腹地,怒江两岸山体笔直,全州98%以上的面积都是高山峡谷, 25度以上坡地占总耕地面积的76.6%;沿边三县更高达84%,有效耕地面积严重不足。人口较少民族更是主要分布在生存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随着人口的增加,脆弱的生态承载了过重的人口,生态破坏日益严重,如何把保护好生态、搞好地质灾害防治、培育好农业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各方面有机结合,是怒江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3.2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虽然经过多年建设,但怒江州农业基础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仍然很低,水利瓶颈制约突出,工程性缺水问题严重,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近2/3以上耕地只能靠天吃饭,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仅占耕地总面积的23 %。

3.3 农业增长方式粗放,农业竞争力在短期内还难以较快提高

相对而言,怒江州农业产业化发展仍然滞后,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健全,产业基地建设分散,规模不大,没有形成商品优势,难以实现规模效益。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龙头企业“小、散、弱”,农产品精深加工滞后,外向型农业发展水平不高,大部分农产品“资源型、原料型、趋同性”的状况还未根本改变,特别是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还不够,农业生产方式还比较粗放,农业效益还比较低。

3.4 农村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低,农村劳动力转移难度较大

在怒江州,农村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达60%,高中文化程度不到10%,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滞留农村,培育新型农民任务艰巨,农民权益保护缺乏组织和制度保障,农村就业压力巨大。

4 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促进怒江人口较少民族农民增收的建议

4.1 深刻理解高原特色农业内涵,进行特色农业的选择

未来五年,是云南农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开创农业发展新局面、新模式,意义重大而深远。特色农业的关键之点就在于“特”字之中――找准定位、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做强产业,怒江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在特色农业的选择可借鉴以下几个方面。

4.1.1高效林业

近年来,怒江州坚持“生态立州”发展思路不动摇,建立了“山顶封和禁、半山移和退、河谷建和育”的生态建设模式,坚持 “林果上山、农民下山”,即粮退林进,宜林则林,产业兴林,全面启动“生态修复工程大行动”,全州森林覆盖率达到了72.9%,这些都是发展高效林业的良好基础。怒江州由于地处大峡谷,山高、坡陡、谷深、缺地,自然保护区面积占了58.3%,农业生产空间非常狭窄,但林业就是怒江的强项,今后要进一步巩固“百里绿色长廊”建设成果,更加切实地实施百万亩林果基地、百万亩中药材、百万株庭院经济、百万头商品畜基地“四个百万”工程建设,使之成为带动山区广大林农脱贫致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主导产业”和“富民产业”。

4.1.2特种种植和养殖

近年来,怒江州大力发展的“林下生态土鸡”养殖,就在倾力打造乌骨鸡、绒毛鸡等林下土鸡品牌上就走出了一条符合生态建设和农民增收的新路子。为做大做强绒毛鸡特色产业,在2011年成功注册绒毛鸡专利后,地方政府力促其进入云南“六大名鸡”的评选认定活动,并积极争取资金,加大投入,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提升怒江这一特有林下土鸡的质量,为消费者提供绿色环保的健康食品的同时提高农户收入,使山地养鸡成为普米族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

4.1.3 生态休闲农业

怒江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腹地,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的核心区。有独特的峡谷风光之美、民族风情之美、生态环境之美。怒江还是生态之城,拥有世界级的生物资源,是全球景观类型、生态系统类型和生物物种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而怒族、普米族、独龙族这三个人口较少民族其多样化的民族风情、生态的生活、居住环境对现代城市一族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要围绕怒江州“一带两核四心五区”旅游产业发展布局,加快环境和接待水平建设,增收人口较少民族农民收入。

4.2 创新体制机制,提高特色产业发展效益,加快人口较少民族农民增收

一是要立足怒江高原自然资源禀赋,发展规模经营,建设高原特色农产品产业体系。如怒江的七大特色产业之一――中药材的发展,要重视产业带的发展规划和自然区域布局,按照专业化、区域化发展要求,倡导“一村一品”,分海拔、分区域重点建设草果、云黄连和蓁艽基地,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是要立足人口较少民族农民增产增收,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如怒江沿岸边三县由南至北形成“绿色草果长廊”带,由于实施了国家Ⅰ类第六批“泸水草果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并带动引领了以泸水县农资公司为代表的泸水草果深加工企业,为边疆山区人口较少民族农民寻找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增收致富道路。

三是要加强以科技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建设。包括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加工、市场流通、信息咨询等为农服务的相关产业,在技术、资金、信息、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加强服务与监管,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竞争力,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4.3 积极争取国家对怒江人口较少民族的差别化政策扶持与资金支持,夯实发展基础

山高、坡陡、谷深又地处边疆是怒江的基本情况,发展农业的基础条件较差是客观现实,因此,要加快怒江州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全方位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是关键。要深刻理解党的民族政策,正确看待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重要性;积极争取国家对高原生态屏障建设、民族团结示范建设和桥头堡建设的重大差别化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为怒江人口较少民族农业农村发展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创造条件,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增产增收。

4.4 强化科技支撑引领能力建设,增强特色农业发展后劲

高原特色农业不仅在于“特”,更在于“优”。因此,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必须有强有力的科技水平作为支撑。为此,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保障水平和相关科技平台的正常运转费用,二是要加强与省、州(市)农(林)科院(校)农业科研基础的合作,加强引进种子、种苗、种球、种畜,积极学习适应高原山地农业生产特点的节水抗旱、生态安全等新技术,为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提供智力支持。三是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要考虑到扎根在怒江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的基层科技人员数量少,工作面广、工作条件艰苦这一客观现实,积极改善基层农技服务中心工作条件,保障工资和工作经费。四是增强人口较少民族农民的科技意识,加快科技推广的应用步伐,广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把科技传播到千家万户。

4.5 着力脱贫攻坚 打好解决深度贫困群众发展致富攻坚战

就怒江州而言,脱贫攻坚工作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不仅是一个局部问题,而且是事关到 2020 年全州能否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因此,怒江州当务之急,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推进脱贫攻坚工程,最核心的是增加农民的收入,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通过实施“产业扶贫致富工程”推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减贫人口;通过实施“培训转移就业阳光雨露工”,加强就业培训和劳务输出,拓宽就业渠道,减少农民、富裕农民;通过加快水、电、路、气、房、科、教、文、卫、保、计生、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推动各级各部门对扶贫开发工作的全覆盖,促进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怒江扶贫脱贫攻坚民生工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怒江峡谷民族农业经济――农业结构调整与农民增收.作者:张平出版社: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时间:2004-07

第2篇

[关键词] 工业化;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对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05. 106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05- 0222- 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迎来了更多的契机与挑战。农村经济发展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党的各项政策是否得以落实,关系到社会发展是否稳定,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快速发展。工业化背景下要想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就必须探寻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对策,从而促使农村经济更有力地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1 工业化背景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新型工业化的实质是经济结构的的调整,在此背景下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通过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来改造传统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情况是我国市场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及国家的经济政策方针等宏观的晴雨表。农村经济发展通常是以国家经济的战略方针为指导,同时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及市场环境等,以此为依据来确定未来农村经济发展目标的。工业化背景下,我们要想保证中国经济的稳步快速发展,就需要不断实现农业生产的转型,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

2 工业化背景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当前中国的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并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如果不能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必然会影响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稳步的发展。

2.1 基层领导没有对发展农村经济引起足够的重视

部分基层领导的文化素质比较低,对上级的规章制度没有很好地执行,更没有从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村领导往往不能建立起市场化的运作模式,不能通过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来改造传统农业。农业项目需要较长时间的投资,但农业项目收益率相对较低,很多银行不愿意提供贷款,而政府又不能提供有效的政策服务,造成了农村经济发展滞后。

2.2 农村集体经济薄弱

目前在我国还存在相当大一部分的集体经济,如何发展集体经济,对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当前作为农村经济管理的基层人员,由于其自身素质不高,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受其思维和思想的限制,这些基层人员往往不能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对农村经济管理的要求。此外农村集体经济管理的体制也不健全,不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这就导致了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3 农产品质量不能保证

在中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农村经济也呈现出了较快的发展趋势,农产品的产量也在逐年上升,但受农业技术的限制,当前我国的农产品质量仍然很低,有时由于种植不合理,还会出现农产品大量积压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 工业化背景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新型工业化将推动传统农业的发展,将通过信息化带来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契机,针对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本文提出了适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以期能够及时地解决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从而推动农村经济高水平地发展。

3.1 使基层领导重视发展农村经济

要想发展农村经济就必须从基层领导抓起,让他们从思想和行动上都引起足够的重视。市、镇两级政府应当对农村的经济发展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实行规范化管理。同时还要定期地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让村干部进行调研并撰写农村经济发展调研报告,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从宏观上把握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与此同时还应该充分地发挥村民的民主监督作用,使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能够落到实处。

3.2 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投入

加快新农村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是当务之急,资金是农村建设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因此我们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投入力度。一方面,政府部门应当对发展农村经济给予优惠的政策,对农业项目或农产品加工减免税率,同时也要采取强制措施使农村信贷投入有保障;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村商贸和农产品加工业的投入,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农产品价格,最大可能地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从而促使农村经济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

3.3 完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

新农村的经济发展必须有科学合理的统筹规划,一个完善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可以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为了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必须转变农业发展的理念,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优势资源,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利用农业科技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科学带领农民致富。

3.4 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目前很多农村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已经开始转变个体经营为规模性经营,通过农业产品的深加工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特别是打造“农产品的龙头企业”对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都起带头作用。目前实现农村的产业化经营有多种方式,包括加工业、手工业及农产品的等。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增多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发展小型手工业提供了优势,农村的手工业顺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而在农村得到了迅速规模化发展。除此之外,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加快了龙头企业的经济发展,也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途径。

3.5 加大农业科技的应用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发展现代农业,农业科技成果可以转化为农业生产力,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研发了一些新的农业技术、农业产品,一些学术成果也实现了转化。

4 结 语

在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的背景下,农村经济的发展形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众所周知,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基础地位,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工业化背景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农村经济应当加大投入、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加强经济管理等对策,从而为实现农村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主要参考文献

[1]周长.新形势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东方企业

文化,2012(11).

第3篇

关键词:信息化;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330-01

在信息技术与资源高度发展、广泛应用的今天,教育信息化发展十分迅速,引起了教育的深刻变革,给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及教育质量等方面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在这样的时代,教师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才能使教育教学工作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一、信息化背景下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

1、信息化教育队伍薄弱,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由于信息化建设在农村学校兴起的时间不长,还不完善,与之相匹配的信息化教育师资队伍也相对薄弱。农村学校缺乏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对其它教师起不到骨干带头作用,这就造成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时缺乏指导。广大农村教师缺少现代教育技术知识,需要更新观念增强意识。

2、对信息化教育建设认识不足,制约教师的发展。有些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认为信息技术是摆样子,可有可无,对当前教育起不到多大的作用;有的学校领导甚至公开说:“讲课用什么课件,不用就讲不好吗?把课讲好,来实际点,用不着搞什么花样!”。部分教师已经习惯了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教学方式,学习新的教学工具与新的教育模式及思维,本身就是很困难的事情,加上由于多数师年龄偏大,对新技术的接受与学习的能力相对偏低,更容易造成事实上的抵触,这就需要各级领导、学校做好耐心、仔细的疏导工作,并创造条件,鼓励在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

3、互联网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缺失现象。互联网给社会各个方面都带来了挑战与变革,但影响最大的是教育,给教与学都带来了“学习的革命”,给学生与老师带来了巨大挑战。但在很多的学校,互联网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工具作用,却成了老师们搜集花边新闻、聊天或打游戏、看球赛的工具,致使有的学校或拔掉网线或搬掉微机,造成资源浪费,这对已经尝到互联网甜头,教育教学上真正利用它的老师无疑是种“灾难”,致使这部分老师怨声载道。

二、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与传统教学存在着巨大差异。传统教学以教师授课为主,网络环境下以教师启发、引导并与学生共同探讨为主;传统教学基本上是灌输式教学,信息化条件下是交互式教学;传统课堂教学目标单一,注重知识、注重智力;信息化课堂教学目标的多样性,智力与非智力并重,注重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传统教学内容上主要以语音、符号刺激为主,信息化条件下以图像、语音和符号多种方式综合传递,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综合教学技术,不仅可以扩大教学内容传递方式,而且可以沟通课堂与外界环境的联系。网络学习极大地拓展了传统的教育空间和教育时间的概念。因此,教师要适应信息化环境下教学模式的变迁,积极主动进行自我更新。

1、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信息技术与课程相整合的过程决不仅仅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简单运用过程,它必将引发教育、教学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哲学理念,认识到每一个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而且是“学习的者”。

把世界引进教室,使课堂成为社会的组成部分,使学生与现实零距离接触;把信息化为知识,把知识化为智慧,使有限的课时得到最大的收益。教育实践证明,要实现上述目标,仅仅有形技术的介入并不能使教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信息技术只有当有形技术与观念形态的技术两者密切配合和精心设计才能在教学实践中真正发挥作用。在网络学习新环境下,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是主动的,教师的任务是为学习者提供学习资源,进行学习策略指导。教学方法由原来单纯的基于讲授语言知识或者归纳语法要点转化为基于“情景创设”、“问题解决”、“协作指导”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对象由针对好学生到关注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教学评价由以考察学生记忆知识多寡为主要评价方式转化为着重检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维方式、运用语言能力;教学方式上提倡合作学习,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寻找动力。通过对教育资源的恰当分配,从为学校选拔精英的教育,转到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从分等鉴定式教育到诊断激励式教育。为此,面对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浪潮,教师应该是信息、思想及知识的先觉者,更多、更快、更好地传播最新、最前沿的先进文化信息。教学不只是传授语言逻辑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搜集、分析、加工和运用信息资源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2、努力提升专业知识。随着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教学内容出现高端化趋势,过去熟悉的学科知识可能退出课程标准,新的知识进教材进课堂,没有知识更新就难以胜任教学。其次教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应用科学,需要广博的知识高超的艺术。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除具有深厚的学科知识、过硬的语言基本功、全面的教学技能外,还须了解和掌握如心理学、教育学和信息技术应用等相关学科知识。因此,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观察他人教学的同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并在理论指导下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要树立终身学习和与学生共同发展的观念。

3、着实增强教育科研能力。教师的生命力来自教育科研,教师的未来和未来的教师,都将与教育科研联系起来。教育是充满智慧的事业,它呼唤教师的创造,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科研知识与能力,永远站在学科的前言,矢志不逾地追求真理。没有科研活动,只靠背讲义,念讲义的教师是不称职的、落伍的教师。一流的教师教人,二流的教师教书。在信息化教学研究中,教师要坚持教学相长,在师生交互中发展自己;反思教学实践,在总结经验中提升自己;学习教育理论,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己;投身教学改革,在把握规律中端正自己;尊重同行教师,在借鉴他人中完善自己。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门达镇;农业产业结构;人地关系;水稻;旱作农业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5-0088-02

一、基本概况

门达镇位于科尔沁区的东部,与吉林省双辽市的西部接壤,南部与科左后旗相邻,隶属于科左中旗管辖,本区位于西辽河冲积平原南岸,是科尔沁沙地的东部边缘区。南部地区以沙土为主,北部地区有黑钙土分布。该地区被称为“小江南”,因门达镇政府所在地门达村位于科尔沁区的吐尔基水库下游的“哈达江”之南而得名,属辽河水系的支流。门达镇所属17个村,全镇农业耕地面积14.2万亩,林地面积4.5万亩,全镇共有农业户4 679户,农业人口19 690人。门达镇是一个以种植玉米、水稻为主导产业的农业镇,是通辽地区的重点粮食作物产区。

通过对门达镇典型地区门达村的实地考察、农户调查以及多年对其相关资料分析,结合该区人地关系系统主要特征,总结了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体现在,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旱化作物增多。门达村是农业与城镇居民混居地区,土地面积22 120.5亩,全村耕地面积6 720.5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2 300亩(1990年),20世纪80年代,这里曾是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天然养息之地,地表水资源丰盛,植被覆盖率较高,1990年在政府相关政策的鼓励下,开始开垦盐碱地种植水稻田,水稻大多沿河两岸种植,以河流地下水和大气降水作为水源补给。农业生产的水源补给旺盛,水稻的长势也是非常喜人。

最早开发水稻田的农民最初几年在经济收入上几乎是处在赤字的状态中,盐碱地的开发使种植成本过高,而收入过少,经过了2~3年的改良,土质发生了大的改观,土地盐碱性向偏中性转变,经济收入也逐渐改变了收入小于支出的状态,在这些农民的带动下,更多的农民加入到种植水稻田的队伍之中。水稻已成为了当地主要的种植类型。

1999年以后,气候干旱,全年降水量逐年减少,地下水位也是逐年下降,经济成本的逐年增加,水稻成熟时期的需水量由最初的4~5天灌溉1次到2~3天灌溉1次。这样无形中就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投入。农民在经济核算方面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种植结构的改变,逐步由水稻田转变为玉米、大豆等旱作粮食作物的种植。2002年后,受国家农业税收的影响,水稻种植面积出现了短期的增加。2005年达到了2 640亩,随后生态环境的变化特别是水源补给变化使水稻种植面积再一次递减,2011年全村水稻种植面积减少到1 710亩,而玉米、大豆的种植面积增大到5 010.5亩。农业的产业结构与人地关系的互动变化,使得人地关系在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中逐步的调节平衡,生态环境问题逐年凸显,土地荒漠化、盐渍化严重、春季沙尘天气频发。进而新的人地关系矛盾出现,旱作农业的种植对肥料、土壤、管理也有了新的要求,人地关系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二、形式分析

1.使农业耕作方式发生变化

20世纪末的水稻种植时期,农业用水多是抽取河流水、地下水和大气降水补给浇灌田地,耕作以人工育秧、插栽为主,利用手扶拖拉机在水中把土壤翻匀,以起到保水的作用,但由于夏季地表的水蒸发强烈,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扩散到大气中去,同时大气降水也随之频繁,农业生产用水较为充足。1999年后,由于农业产业结构的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发生了大的转变,旱作农业特别是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大,一些有经验的种植玉米农户,收割完庄稼之后,第二年的春季,农民利用自制的爬犁把秸秆聚集起来点燃,燃尽一部分干燥秸秆以后,再用耕地的翻地犁杖把灰烬和根部的杂质以及少量未燃尽的秸秆一起翻压在地下,以待的地下腐烂,用做庄稼的潜在肥料。这样既节省了运输秸秆的费用,也使土地有了一部分灰质的养分供应。政府在农业经营上重视了增强农民的科技思想意识,人地关系就是在人文机制的主导下的协调变化中得以平衡。

2.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门达镇是传统的农业地区,能源的利用思想比较传统化,生活方式还是以农业的生产与自我耗用为主,农村里的老人们习惯住着火炕,水稻、玉米秸秆和玉米脱掉籽粒后的芯就成为了农村生活的主要燃料。因秸秆与玉米芯容易获得,成本较低,加之煤炭的价格昂贵,秸秆依然是农民生活的必需品。20世纪末全村水稻田大面积种植,农户的薪材、取暖主要以水稻秸秆为主,但水稻秸秆产生的灰烬较多,水稻秸秆就成了副业原材料,一些农户到了冬季农闲时期,利用自家的水稻秸秆编制席子,可用做床垫,也可以用于水果、蔬菜的保暖保鲜等,进行出售,也有一些秸秆用于牲畜的粉碎饲料。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生活的取暖和烧材材料被大量的玉米秸秆和玉米芯所取代,这些潜在的资源被这种低等的生活方式燃烧耗尽,其有机质并没有得到合理的循环利用。

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也是由水资源的利用为主导方向。就水资源的利用而言,在降水较少的条件下,玉米地每年要灌溉3至4次。而且还采用传统的大水漫灌形式浇地,既使得生产成本增加,也浪费了大量的地下水资源,地表土壤保护层退化,逐渐地丧失了肥力,地表盐渍化加剧,大片的耕地变成了荒漠化土地。沙地逐年扩大,适耕土地逐年减少,更加使农业的土地逐年的板结,加剧了当地土壤的盐碱化,对农业的经济与生态可持续发展更加不利。

3.经济、政策措施发生变化

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是农业户最先考虑的问题,十年前对于一片适宜种植水稻的区域,地下水位的下降无形中就要增加耕作的成本,特别是对打机井的经济投入和电能或柴油的资金投入,原本十几、二十几米深的机井就能浇灌大片的农田,但现在需要四五十米深的机井才能满足作物对水的需求,人地关系矛盾凸显,农业产业结构势必发生变化。旱作作物的种植节省了经济支出,虽然收入较以前少了,劳作的时间也少了,就劳动报酬的经济学原理,折算下来的经济资本也相差不多。受土壤、肥料、水分供应的影响,地表作物养分得不到供应,影响了作物的产量。环境问题逐年突出,地下水位的降低和肥料投入增加,这样给农业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生态、社会影响。

自1990年开垦荒地种植以来,农业税收也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长,农户的经济负担较重。2002年后,国家出台了减免农业税政策,每年通过种植类型的耕作面积还给予农业补贴,包括有种子补贴、燃油补贴等,大大的缓解了农业经济收入的亏损,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也有了大的改善,春耕与秋收也不再用牲畜牛马等耕作,而是有了各种类型的机械化,农村剩余人员逐渐向副产业方向发展,这也同时减轻了一定的社会负担,增加了农业经济收入。

4.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原本的碧绿青草已被满山的庄稼取代,农田由耗水作物转化为了节水作物,牲畜的青草饲料被秸秆所取代,地表也由较湿润变为了干旱,使地表水分的年蒸发量减少,表层土壤的团粒结构受到破坏,沙粒松散更增加了太阳光的反射强度。沙土堆积严重,土地逐步出现了风蚀荒漠化,沙尘天气发生的次数逐年增多。

三、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模式探讨

1.种植业也要向畜牧业方向逐渐渗透,才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种植业一直以来是门达镇第一产业致富的首选模式,从水稻种植到旱作生产,都是以土地作为农业产出的基础,在水资源逐年减少的前提下,土地已不能满足于人类的日常生产生活,转变产业模式,向畜牧业方向发展可以成为地区生产发展的又一产业模式。农户可以用自家的秸秆与养牲畜的农户换取一定的牲畜粪便。来给自家的农田施加粪肥。既保证了牲畜供养户的冬季存储饲料供应,也使农田户土地有了一定的绿色肥料,这样能使农田户在以后的3~5年内农田的施肥量减少近往年的一半左右,避免了土地的板结、盐碱化和土壤有机质的流失。据估算,如果农户不采用粪便施肥的办法,单纯采用施有机肥料的方式,后一年要比前一年施肥量增加10%左右,加重了农业的经济支出。这一举措成为促进可持续农业的一种方式,也积极的倡导了清洁能源循环利用、秸秆还田政策的实施。以牲畜育肥、繁殖销售为产业经济,带动农业生产积极性,实现种植与畜牧生产双丰收。在农闲时节加强畜牧业发展,增加农业经济纯收入,达到资源的良性循环利用。

2.政策引导,转变科学思想,走科技兴农之路

逐年发展的农业科技,春耕采用播种机种植,实现了微电脑的操控,保证了种子的成活,除草则实行机械空中施药,夏季的取水则实行节水灌溉技术,秋收也是推行了大型收割机操控,使得农业生产不再走牲畜耕作、搬运的历史,科学的思想带动了农户对科学技术的向往。

农户在科技的带动下,已对科技产生了依赖心理,政府要组织一定的科技人员,指导农业的种植、销售,以政策来约束农户的生产方向,对前沿科技及时地掌握与推行,来保证农业收入,才是地方政府的惠农道路。

3.能源要寻找循环模式,倡导科学合理的循环经济体制,促进人地关系和谐

对农业产出进行合理的分配,达到能源的合理利用,实现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即增收又减轻农业负担。使边缘产品得到合理支配,提高农副产品的利用效率,走可循环经济模式。

合理布局农业生产种植格局,保证土地的最大产出,也同时提高劳动力的生产积极性,为社会减轻一定负担,生态环境也能在和谐的社会与经济环境下有序的自我平衡,人地关系才能协调发展。

四、结语

门达镇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导致农业耕作方式、经济、政策措施发生变化、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人地关系需要在产业结构转化中逐步协调发展,转变发展模式,提高科技兴农,倡导循环经济,促进人地关系和谐,有利于农业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海山.内蒙古区域开发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

第5篇

关键词:设施农业发展历史现状思路

设施农业是知识与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集成了现代科学领域如信息、电子、能源、建筑、材料、机械、生物、品种、栽培、养殖、管理等现代科学技术,是最具活力的现代农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设施农业应该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火车头”,现代农业建设的先导区、示范区,农业持续增长的“增长极”。面对当前资源紧缺、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农业从业者队伍日益萎缩、农民增收日益艰难、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现实,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结构单一、技术含量低下、效益微薄、农民增收困难的现状,就势必要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走技术密集型道路,促进农业持续高效发展,促进农民持续稳步增收,因此,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就是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

一、国内设施农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我国设施农业历史悠久。据记载在汉代就有了以油纸作为透光盖层的原始温室。到清代末期,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温室,其结构形式为一面坡式,以玻璃作为透光材料,夜间采用草帘保温。20世纪50年代,从前苏联引进保护地栽培技术,但由于设施条件和技术手段原因,设施农业发展十分缓慢;60年代末,由简单覆盖、风障、阳畦、温室等构成的一整套保护地生产技术体系在北方城市郊区出现。70年代,从日本引进地膜覆盖技术,温室很快得到推广,对保温、保墒、保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80年代,以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遮阳网覆盖栽培为代表的设施园艺发展迅速,形成了以塑料棚为主的与风障、地膜覆盖、阳畦、温室等相配套的保护地蔬菜生产体系。90年代以来,我国较大规模地引进国外大型连栋温室及配套栽培技术,设施农业以设施园艺作物生产为主迅猛发展。到2000年,我国以蔬菜栽培为主体的设施园艺面积已达210万hm2,按绝对面积计算为世界第一。在设施园艺研究领域,我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试验研究出比较适合我国气候条件与国情的园艺设施,在保护地栽培、节水灌溉、机械化育苗以及无土栽培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就,部分研究成果已逐步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与推广。目前我国设施农业不仅包括园艺作物,也广泛地用于大田作物、林果生产、畜禽饲养、水产养殖等领域。

二、**省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2.1认识程度不够

**省农业科研、农技推广人员知识老化、年龄老化、后继乏人问题十分突出,绝大部分科技人员对设施农业相关的知识和技术了解不多,有的农技推广人员这方面的技能还不如专业大户,更谈不上提供优良有效的服务。自2002年乡镇农技服务体系改革以来,农业大市兴化市全市至今没有新增一个大学农学专业毕业生。其他地方农业部门也反映,现在高校农学专业学生离农倾向十分严重。

2.2生产队伍素质不高

目前市县乡级农技人员学历层次偏低、知识陈旧、结构老化、思想僵化、丧失学习能力、靠吃老本的经验主义种田,已不适应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需要,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青壮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队伍日益萎缩、老化,部分地区出现“劳力荒”、“老龄化农业”。

2.3相关政策不配套

**省设施农业起步较迟、规模不大、水平不高,要加快发展,亚待政策扶持。同时,设施农业是典型的高投人、高效益的产业,一栋占地667时的普通简易日光温室,建设成本需要1.2万元以上。政府补贴一般每667m2只有1000元,普通农户想要投人往往力不从心。设施农业的大棚、内部设施等不能作为固定资产抵押,无法向银行贷款。如何解决农户发展设施农业前期投人资金不足的难题,促进农民增收,已成为全省设施农业发展中一个重要课题。

2.4设施农业规模不大

设施农业是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复合型产业。发展设施农业需要一定规模的连片土地,**省从事设施农业基本上是农户分散经营为主,农户无力高投人发展设施农业,大户迫切希望扩大生产规模,又遇到土地流转难度大的问题,导致设施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水平较低。

2.5设施技术研究不够

**省设施农业起步晚、发展不快,技术研究与生产需要严重脱节的问题,巫待引起高度重视。目前设施农业主要涉及花卉、苗木、蔬菜、菌菇、养殖等方面,种养技术和设施装备的研究开发方面,特别是工厂化高效农业设施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全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开展研究很早,目前第五代日光温室已大量应用生产,而**省至今还没有自主研发的、适合本地情况成熟完善的设施类型。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三、加快**省设施农业发展的思考

3.1提高对设施农业重要性的认识

要从战略高度去认识设施农业,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助推现代农业发展。既不能“一窝蜂”式扩大设施农业的规模,也不能“蜗牛式”发展设施农业。省委梁保华书记在苏南工作会议上指出,苏南地区农业比重较低,但地位重要,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依靠科学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重点是发展高效、特色、设施、生态、观光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因此,要正确认识设施农业,要结合实际,要用发展眼光、超前意识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积极引导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

3.2加强生产队伍素质建设

设施农业对从事设施农业生产和开发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先进设施和技术只有由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高素质生产者运作,才能充分发挥设施和技术的先进性,充分发挥巨大的增产潜力。因此,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大力引进、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现代农业思想、熟悉现代农业理论、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并且具备创新能力的精干的技术、经营管理和研究开发人才队伍,提高生产队伍的素质。

3.3制定优惠政策

要制订扶持设施农业发展的产业、人才、金融等优惠政策,对苏北、苏中和苏南三类地区实行分类指导,分层次推进;要设立发展设施农业专项资金增加投人,解决农民的资金投人问题。对于苏南地区,大力引导和鼓励“三资”投向设施农业,重点发展钢架大棚,鼓励发展连栋大棚、智能温室,大力推广遮阳网、喷(滴)灌等辅助设施;对于苏中地区,给予政策和资金适当支持,重点发展温室、大棚,积极发展大中棚;对于经济薄弱的苏北地区,要给予更大政策倾斜和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同时引导和鼓励经济发达地区“三资”投向设施农业,重点发展标准化节能型日光温室、竹木大中棚,鼓励发展钢架或钢架、竹木混建温室、大棚。

3.4推进设施农业规模化

连片成规模,规模出品牌,品牌出效益。设施农业投人高、产出高、效益高,只有进行规模化生产才可能形成品牌效应,占领市场,使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的优势得到有效的开发与持续利用,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要培育一批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中扶持和培育规模化的设施农业基地,加快设施农业企业的发展。

3.5培育专业合作组织

实践证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开辟农产品销售渠道、有效增强农民市场竞争力的基本手段,是全面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个体农民的市场力量较弱,缺乏竞争力。要引导那些具有近乎相同的产品、相同的利益、相同市场地位的农户组成利益共同体,大力培育适合市场竞争的共同利益集体,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同时,建立相应的政策与法规,规范各类型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健康运行。

第6篇

一、根据省情特点优化农业布局

河北省地貌类型多样,农产品种类繁多,有着京津两大高端市场,区位优势明显。利用动植物资源丰富、优势农产品特色突出的有利条件,应由耕地资源开发转向国土资源开发,进行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为核心的优势农产品布局。如:在山前平原和黑龙港低平原区布局4000万亩粮食、1000万亩棉花核心区,就可确保粮棉综合生产能力,调整出4000万亩耕地种植高效作物。设施栽培蔬菜可以通过节水技术让开冬春低温寡照严重的京广线沿线,外移到冬春季光照好的京山沿线和津京周围,不仅可减少因低温寡照造成的损失,还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河北省的一些优势水果、干果种植也应向优势产区集中,培植优质、著名品牌逐渐走向国内外市场。同时,根据环绕京津的特点,布局都市农业、休闲农业和旅游农业,让农业产业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内容。

二、建设高效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河北省现有的农业园区规模小,档次低,科技支撑力弱,产业化链条短,不能有效带动当地农民增收。我们应借鉴江苏经验,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为手段,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高标准建设一批生产示范基地,将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成为高效特色农业的示范区。采取政府财政资金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建园机制,通过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等组织化程度高、市场竞争能力强的市场主体带动,把农民有效组织起来,形成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组织形式。同时,也可为农民创新创业搭建有效平台,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建议尽快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以县或大的乡镇为单位,探索新机制,构建新模式,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集中投入建立农业高新技术园区。

三、创新农业与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

从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两个方面看,河北省要素市场的改革相对滞后于产品市场的改革。今后农村改革的方向,应该是继续深化农村要素市场的改革,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和资本市场。走农业生产要素股份化的道路,用农业生产要素股份化实现农民组织化的革命,用产业的规模化克服生产规模小的弊端。我们可以把农民的土地的承包权,集体资产的产权,科技人员的技术,管理人员的管理,投资者的投资,农民的劳动投入统统股份化,组成新的合作社,以解决土地流转难,生产规模小,产权界限不清,利益共同体难以形成的问题。用现代企业制度的理念来经营农业。必须加大特色、健康、功能食品的开发力度。要跟踪终端市场标准,坚持加工和销售与国际接轨,针对不同的市场、人群消费层次来组织生产、加工、销售,变特色产品为特色食品、特色品牌,以优势农产品的品牌和利益共同体的组织形式参与市场竞争,使河北省的农产品走向超市、走向国际。

四、构建新型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农业部、科技部已出台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基本目标是:“按照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依托具有创新优势的现有中央和地方科研力量与科技资源,围绕产业发展需求,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建设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服务国家目标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我国农业竞争力。”我们应以此为契机,构建河北省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一是依据环京津区位优势,与“国家队”协作,承接一批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基地任务;二是依据专业优势,与兄弟省市涉农科研机构、高校协作,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产业;三是依托区域优势明显的研究所和市院建设试验站。通过项目带动,形成上接国家,横联兄弟省市涉农科研机构、高校,下辐射到地市科研机构、政府、行业协会、农业企业和农业大户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四是探索新型、多样、灵活的创新型人才用人机制;五是建立持久、非竞争、稳定支持的农业创新项目,用于稳定人才、解决国计民生和农民可持续增收的重大问题。

五、在城乡统筹中强力打造县城经济

河北省城镇化进程慢,县城对农村经济的带动力不强的问题,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改变的,不能单纯靠地级城市来实现以城带乡。我们应根据自己的省情,在抓好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的同时,搞好县城规划,将县城规划区内的农业人口逐渐转化为城市人口,争取到2020年县城吸引县域人口的50%以上。将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结合,提高县域工业集聚水平,提升县城形象和档次,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把建设县城工业园区作为县域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载体,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产业基地和基础设施,进一步提高承载能力。落实园区优惠政策,吸引更多商家投资置业。鼓励乡镇企业离乡进园,个体私营企业连片进园,搞活农村商贸流通,把县城园区建设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区,特色产业的培育区,城市发展的新区。

六、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培养职业农民

劳动者的素质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第一制约因素,河北省7200万人口,农村人口占50%,这一现实短期内难以改变。上世纪80年代,以河北农大为首的科技人员将科技送到贫困的太行山区,走出了一条“治山先治穷,治穷先治愚,治愚先育人,育人先育带头人”的“太行山道路”。1996年河北省易县柴厂村作为全国“科教兴村计划”的第一个试点村,经过科技人员10年的努力,全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水平大大提高,为科技、教育直接进村入户提供了成功实施的案例。这些做法和经验,在现今发展现代农业中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需要认真总结、升华和提高。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开发农村人力资源,要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

七、实施以种子工程为中心的种子革命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在农业增长中,品种的作用始终要占30~40%。现在河北省农作物、畜禽品种多、乱、杂,育、繁、推相脱节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以解决。此外,与兄弟省份比,育种投入少,手段落后,水平低,新品种更新速度慢,品质不符合市场需求,统一供种能力差。我们应抓住国家重构种业体系的机遇,由农业行政部门负责,统一协调农业科研、教学、推广三支队伍,按市场需求设置多样性的育种目标,加大育种和繁种工作力度。鼓励研究人员把现代生物技术和常规技术相结合,培育超级和专用品种,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组建大型种业集团,实行育、繁、推一体化生产高质量的良种,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基础保障。

八、解决粮棉生产简化节本问题

河北省是国家的粮棉生产大省,承担着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但粮棉生产与农民增收有矛盾。因此,未来粮棉生产应当以简化节本为中心。在设计思想上,以水资源支撑能力为底线,以满足粮棉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把技术发展和作物种植结合起来,把“土、肥、水、种、密、保、管、工” 作业集成到机械、种子、肥料等物化技术中,使作物一次播种过程几乎完成全部田间作业,达到简化节本的目的。按照上述思路,近年来,河北省农科院进行了有益尝试,在邱县、成安县、吴桥县、景县、藁城市等不同生产、生态类型区的数千亩耕地上试验、示范成功“粮棉亩节本100元工程集成技术”。该技术核心是在选用优良品种的基础上,以耕作、播种、施肥、用药、秸秆或地膜覆盖一次性作业为主体,把集成技术包含在了种子、机械和肥料中,配合作物生长期简化管理的相关配套技术,使作物一次播种过程几乎完成全部田间作业内容,从原来的“三分种七分管”到现在的“七分种三分管”,节约劳动用工投入30%,节约肥料20%,每亩节水40~50立方米。粮棉亩可节约生产成本100元左右。

九、解决蔬菜、瓜果生产提质增效问题

市场农业使河北省蔬菜、瓜果类作物种植成为农民增收重要途径。果树、蔬菜是高效作物,同时也是高耗水作物。河北省的农业种植结构调向耗水作物存在潜在危险。研究表明,大田蔬菜用水量在350方/亩左右,设施蔬菜用水量在450~500方/亩。如果采用渗灌、滴灌等技术,每亩用水量只需250方。蔬菜用水量比需水量高出200方左右,果树用水量比需水量高出100~150方。不仅耗水高,而且还带来严重的病虫害问题。河北农科院在设施蔬菜节水、控病、提质、增效方面也做了尝试性研究,可每亩节水100~150方,将病虫发生率控制到15%以下,亩节药200元以上,提早上市10天左右。同时,蔬菜品质大大改观。并且该技术可以在河北省平原旱地、盐碱地、村庄周围闲散地以及空心村等发展设施种植,不仅节约地下水,还可节约大量土地。在布局上,通过该项技术设施农田还可让开冬春低温寡照严重的京广线沿线,外移到太行山浅山丘陵区和低平原黑龙港区域。不仅能解决该区域农民的贫困问题,还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

十、农牧结合,发展循环经济

河北省畜牧产值已经占农业产值的37.3%,成为农业主导产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蛋、奶的需求还在不断增加。目前全省还没有形成独立的饲料种植业,种植业与养殖业之间也未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建立一个以粮食生产为基础,饲料生产为重点,经济作物生产为动力的粮-经-饲三元种植业新模式,是目前河北省发展农牧业的当务之急。当前,全省畜禽废弃物的年产出量近2亿吨,折合优质有机肥5700万吨,相当于氮磷钾含量25%的复合肥1140万吨,是宝贵的有机肥资源。但多年浪费并成为农村面源污染之根源。我们可以利用微生物将畜禽粪便、作物秸秆等废弃物发酵转化为发酵有机肥,用于改良土壤、防治土传病害和促进作物生长。

十一、推进以生物防治为中心的植保与防疫革命

2006年后,我国约有90%的农产品出口企业不同程度地受到国外技术壁垒的影响,特别是“三鹿事件”后,国内也掀起食品安全风暴。加快建立符合国际规范和食品安全的农业标准化体系,使其承担起扩大出口、调节进口的作用,已成为当务之急。全球植保和畜禽防疫都在采取以生防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策略,而目前河北省农作物的病、虫、草、鼠害,畜禽防疫灭病主要依赖化学药剂,给农产品的销售和出口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我们应研究开发、引进消化吸收生物肥料、生物饲料、生物农药、农用生物制剂等,特别注意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草药、中成药防治药剂。同时,强化实施食物安全保障法律与政策,加大力度,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在有条件的地区发展有机食品。

十二、强力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

信息产业的兴起,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传统农业的改造创造了基础条件,也为农业科技和信息直销缩短了时间和空间。我们应当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改变我们的农业、农村管理方式,更新我们的管理观念,建设农业信息传输网络,降低农业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农村信息化关键要解决的问题是网络要能为农民所用,须着重解决三方面问题:一是农民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建立丰富的信息数据库;二是农民怎么才能更好地获取信息,充分利用和挖掘多种网络和渠道资源;三是如何确保农民持续有效地获取信息,并形成产业链。如:河北省农科院和中国移动公司开通了科技短信服务。过去我们主要是解决修路问题,现在是要解决路上有车、车上有货、货送到哪儿以及提高农业农村的管理效率问题。

总之,未来的现代农业是一种“农源型产业”,是农业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的结合,已具有知识经济的意义。河北省在路径选择上要加大将农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渗透的力度,用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理念,促进现代农业与全省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同步,实现发展城乡统筹条件下现代农业的目标。

第7篇

[关键词]城乡教育统筹 渝东南农村 教师专业发展

[作者简介]秦波(1981- ),男,重庆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小学教师教育及专业发展。(重庆 400067)

[课题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城乡教育统筹背景下西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FGB080529)和重庆市教育规划课题“城乡教育统筹背景下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08-JJ-009)的部分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4-0071-02

农村教育是直接影响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基础性工程,重庆要实现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目标,关键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有效解决。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渝东南地区,更是要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指引下,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农村基础教育工作,找准、用好城乡统筹这颗“指南针”,做好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工作。

一、研究被试

在渝东南的酉阳、秀山、黔江、彭水、武隆等区县(自治县)的农村地区共近50所中小学中随机抽取700名教师作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642份,有效回收率为91.7%。

二、测查工具

采用《城乡教育统筹背景下西部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调查问卷》,该问卷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课题“城乡教育统筹背景下西部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对策研究”专用自编问卷,共82个项目,包括受访者基本信息(11项)和调查题目(71项)两个部分;访谈提纲是根据问卷并结合实际改编设计而成。

三、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

1.关于教师队伍状况。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队伍总体素质不高,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急需加强。(1)入职渠道:主要以上世纪后期学校毕业分配为主(占63.1%),本世纪初通过民办转公办的教师数量大(占15%),公招竞聘的仅占3.1%;(2)年龄结构:年龄段分布比例失衡,以30~50岁的中青年教师为主;(3)教龄结构:5年以下占10%,6~10年占22%,11~19年占39%,20年及以上占29%;(4)学历:第一学历普遍较低,中师中专学历占51.2%,通过各种学历提高途径使得最后学历大专占23%、本科占60%,基本上实现了学历达标;(5)职称结构:初、中级职称为主(初级占45%,中级占44%),高级职称教师数量过少(占6%);(6)教师获取最后学历的途径:在职函授、自考为主,通过函授取得大专的占55.3%,通过自考获取学历的占13.2%;(7)性别结构:男女比例(男54%,女46%)相对均衡。可以预测,在今后5~8年和15~18年期间(即2015~2018年和2025~2028年)这两个时间段内,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会有大量教师退休,至少在数量上会出现大量断层。

2.关于教师专业精神。一是对教师职业的职业认识不清。对“中小学教师从事着非常神圣而有意义的工作”持“非常赞同”观点的仅占6%、持“基本不赞同”和“说不清楚”观点的却达74%;二是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认识不足。高达98.4%的教师认为家长更看重教师的师德师风,众多教师不安于教师职守,将专业水平定格在“基本上能应付目前的教学”的道德底线上;三是对教师职业的职业情感不深,57%的教师对自己职业的未来没有清楚的认识,高达39%的教师具有离职倾向;四是对教师职业的职业幸福感不强,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待遇等历来不高,加之“臭老九”的历史评价,造成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不强,尽管随着城乡统筹和绩效工资的实行,生活和工作条件总体上较以前有所改善,但是老师们对其社会地位的认识却出现了矛盾的两个极端——48%的教师认为“有所降低”,35%的教师认为“有所提高”;五是对教师职业的专业发展内驱力不足,由于渝东南民族地区地处武陵山区,农村地区地理位置更处于劣势,加之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待遇等因素的影响,农村教师职业的吸引力不足,教师对专业水平自我评价偏高(41%的教师认为自己已成为成熟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缺乏内在动力及主动性并形成恶性循环。

第8篇

关键词:一带一路;兵团现代农业;制约因素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作为我国的基础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新时期,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是顺应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解决当今时代问题的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兵团农业作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1“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兵团现代农业发展的意义

农业现代化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些年来,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在不断加强。现代农业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同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而兵团农业作为新疆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影响下,其发展具有了非凡的意义。综观全局,兵团农业与地方农业不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互为借鉴,在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为新疆农业发展注入更深、更强的动力,这同时也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有利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2兵团现代农业发展制约因素

2.1农业生产资源受限

一方面,新疆远离海洋,气候干燥,日照常,降水量较少。新特的地理位置导致这里水资源严重缺乏,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兵团现代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虽然兵团土地占有量很大,但是由于水资源过少并且分布不均的限制,一部分土地却无法耕种,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非农产业开始逐步侵占农业用地,使得形势更不乐观,问题更加突出。

2.2自然环境恶劣

新疆地形特点是:山脉与盆地相间排列,盆地被高山环抱,俗喻“三山夹两盆”。北为阿尔泰山,南为昆仑山,天山横亘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半,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准噶尔盆地。兵团大部分土地都分布于山前平原或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沙漠边缘。这里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土地沙化、被侵蚀和自然灾害频发,导致每年水土流失情况十分严重,严重影响着现代农业的发展。除此之外,近些年来在耕作的过程中所带来的化学污染也越来越严重,这也是制约兵团现代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2.3农业成本过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物价普遍上涨,对于农资产品来说,也不例外。同时,外出打工人员数量的逐渐增加,使得兵团农业所需的劳动力价格逐步呈上升趋势,再加上农资产品价格的上调,进一步减少了农业生产所能够带来的利润。长期这样发展下去,必然会严重损害农民的生产的积极性,甚至还会动摇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必然会严重阻碍兵团现代农业的发展。

3促进兵团实现农业现展的对策

3.1加强资源整治,改善环境

我国兵团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着水资源严重不足、耕地质量下降、土地污染等问题,要想实现农业现展,首先要着重加强资源整治,改善环境,促使兵团现代农业的发展,实现其“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资源整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控制用水用地,守住耕地红线。对于城镇发展用地实施严格的审批规划,实现农业发展与城镇化发展用地的分开;二是积极改善土地质量,通过一系列科学管理办法来实现耕地利用面的扩大。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自然灾害的发生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如,兵团联合农作物科研单位,根据我国西北部的环境特点,积极研制扛倒、防冻技术;三是必须要严格控制耕作过程农药的使用,以在发展农业的同时降低农业生产对当地脆弱自然生产环境的影响。

3.2有效应对成本过高,加强兵团自身建设

为有效应对兵团农业在发展过程中成本过高的现状,兵团就必须在国家帮扶的基础上,积极实现自建,来提高自身发展能力,降低发展成本。尤其是随着农业生产成本的增加,要想稳固农业收入,促进农业发展,有关部门就必须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扶持力度和资金投入,从而有效应对兵团农产品成本过高的情况。如,国家可以采取减免税收、政策扶持等措施来降低兵团农业生产成本。兵团农业自身则可以通过对机械化的高度引入,来实现一次投资、终身受益的发展目标,以此来有效应对逐渐上涨的人工成本费用,减少人工成本支出。

3.3加强科技创新,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对于农业发展来说,亦是如此。加强农业科技创新,逐步形成一套科学的农业管理体系,用先进的科技来支撑农业发展,这在当今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化的农业发展趋势,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农业的发展。为此,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影响下,兵团农业要抓住“一带一路”发展机遇,通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业合作,来形成合力,借助各国优势资源,在共同研发、成果共享的基础上,共同促进沿线国家农业的发展。

3.4不断提升兵团农业生产者综合素质

在以往受我国教育水平、传统就业观以及西部落后发展现状等情况的影响,导致我国兵团农业生产主要以军人、当地农民构成,即便是有外来务工人员也多为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普通务工人员。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需要,我国兵团农业需要大批的高素质生产人员参与其中,以满足兵团农业科技化、机械化发展的需要。为此,国家可以针对兵团农业发展实际需要,对高校涉及到的农业科技、植物种植等专业人才实施政策优惠,并借助媒体的力量在全社会当中对“投身西部建设”进行倡导,促进高质量人才向西部的流动。同时,兵团农业也需要在人力资源建设工作上提高投入力度,为高质量人才提供优厚的工资、福利待遇,并通过与当地民政、教育等部门的合作,为高质量人才解决户口、子女教育、配偶就业等保障性措施,为其在兵团农业的工作解决后顾之忧。此外,兵团农业还需要组织专家、学者对现有工作人员进行种植、生产、科技、管理等方面的教育与培训,以促进现有生产者素质水平的提升。

虽然现阶段在兵团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但是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我国兵团现代农业发展看到了自己美好的未来。新时期,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们要积极同国际各国进行交流借鉴,并在此基础上依据自己的国情制定相应的措施,以促成制约因素的转化,真正实现我国兵团农业的现代化,同时,也要积极为其他国家建设贡献力量,从而实现各国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作者:张斌 耿荣 单位:新疆军垦天汇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卢玉文.兵团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2014(11):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