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21 17:13:1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科研课题的研究设计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毕业设计 问题 对策
一、当前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本科生通过一次高质量的毕业设计的完成,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但是近年来,浙江省教育厅反馈的检查结果显示,我校本科毕业设计总体水平很低,无论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还是其他专业,从往届学生毕业设计的完成过程和情况来看,都存在着大致相同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毕业设计时间过短,难以达到毕业设计的目的
很多高校的毕业设计安排在第四学年,虽然从第七学期就开始了选题和准备工作,但是真正开题及写作是在第八学期进行。由于学生在最后一学期既要实习又有专业课需要学习,所以毕业设计的时间明显不足,指导教师和学生都感到毕业设计紧张,从而严重影响了毕业设计质量。同时,现在就业的压力使得学生从大四开始就四处求职,有些找到工作的学生甚至提前到单位实习,绝大部分学生无法安心完成从查阅资料到论文设计再到撰写论文等任务,严重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
2.毕业设计选题不当
选题的一般做法是老师确定题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方向选择,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对指导学生作选择,但这样的方法导致的结果是有些题目很受学生欢迎,一个题目有很多学生选择,而有些理论性太强的题目却没有学生愿意做,于是只好硬性摊派,这势必会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同时,在毕业设计题目拟定过程中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比如,有的选题过大,超出了一个本科生的能力和所学专业的知识范围;有的题目过窄,使学生难以发挥其能力;有的指导教师只是让学生查阅资料,完成文献综述类的论文;有的教师只是让学生写出数据分析报告式论文,这些或许对提高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有帮助,但是无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毕业设计需经费不足,实验条件不具备
近几年来,毕业设计经费不足的问题一直是困扰毕业设计工作的一大难题。我校现在维持人均200元左右的毕业设计经费,这远远不能满足毕业设计工作的实际需要,甚至连外出调研、收集信息的交通费、住宿费都不够。不同专业对费用的要求不同,但经费短缺却是共同的问题,尤其是理、工类的学生,自己很难找到合适的实习地点,又解决不了实习和毕业设计的经费,实习过程无法保障,毕业论文质量也就难以提高。这种优质教学资源相对匮乏与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矛盾,直接影响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4.对毕业设计完成的过程重视不够
目前教学中,普遍比较重视课堂教学,而对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重视不够。由于没有具体的计划安排和必要的检查制度,使毕业设计很难掌握和监督,有一部分学生因种种原因,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完成的成果属于东拼西凑,但指导教师顾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往往也放松了要求,这不能保证毕业设计质量。
5.成绩评定的方法不够科学
毕业设计成绩的评定缺乏科学性,没有建立统一的评定标准,教师往往只凭自己的主观印象给定成绩。即使规定了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也不是很具体,而且评分的主观性都很强。由于缺乏科学的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导致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很盲目,不明白重点注意事项,也不利于提高论文质量。
二、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基本对策
如何克服毕业设计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已成为当前高校教学改革中的重大问题之一,本课题组研究结果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把握选题原则,提高选题质量
毕业设计题目选择的合适与否是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过去毕业设计有的题目不合适,内容太简单或者太难,工作量太多或者太少,甚至有的中途改题目,直接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在这方面我们认为,选题应遵循以下原则:
1.通过科研项目或者实习内容来选题,这样毕业设计的任务明确,要求具体,实用性强,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题目的内容要有利于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的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应该有利于综合培养学生的调查研究、理论分析、撰写论文等方面的能力。
3.毕业设计题目要尽量做到研究的技术、方法都比较新颖,能够让学生结合理论知识分析当今社会中的实际问题。
4.毕业设计题目不宜太难或者太简单,题目的难易程度应以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完成为基础,这样有利于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和水平。
5.在指导教师拟定毕业设计题目后,教研室应该先组织专家进行审核,对不合适的题目应及时调整更换,还可以在开题报告答辩时审核选题内容是否有意义。
(二)保证毕业设计的时间充足
许多高校虽然从第七学期就开始毕业设计选题,但是大部分任务安排在第八学期进行,时间只有3~4个月。近年来,由于就业压力增大,毕业生多数时间忙着找工作,指导教师为学生求职着想也放宽了对学生的要求。鉴于此,我们认为目前较为可行的做法是适当将毕业设计时间提前,可从第三学年起进行,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带着选择的课题,检索文献、查阅资料,做好论文的前期工作。第七学期的课程多是专业课,可以将专业课的学习与毕业设计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最后一个学期的时间里,只需完成论文的撰写和一些必要修改就可参加毕业设计答辩。这样较好地解决了毕业生找工作与完成毕业设计的冲突,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
(三)制定毕业设计计划,严格组织实施
毕业设计过程也是一个科研过程,包括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任务和要求。第一阶段下达任务,要让学生熟悉课题内容,指导他们复习有关预备知识,查阅有关资料,然后以文献综述和外文翻译的形式上交。第二阶段是开题阶段,要学生写出毕业设计方案,并进行答辩。然后根据开题报告提到的方案和要求开展毕业设计工作,指导教师应启发和引导学生去思考、分析、比较,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三阶段是完成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根据自己的开题报告方案写出合格规范的毕业论文。第四阶段组织答辩,评定成绩。其中前两个阶段是最关键的,需要指导老师和学生经常沟通,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
(四)毕业设计成绩的评定要科学化
毕业设计成绩的评定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主要反映在选题的合理性、专业理论知识的扎实程度、研究能力以及行文写作的规范性等方面。
根据目前我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管理状况,结合其他院校毕业设计评定的方法,我们建立了如表1所示的毕业设计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依据该指标体系,不同专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专家打分法或者经验总结等方法给予权重和相应的评价结果,再采取量化的方法,对毕业设计质量作出评价。
(五)加大毕业设计的经费投入,加强毕业设计工作条件建设
经费短缺是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关键问题。学校应采取各种措施加大毕业设计资金投入,要保证有足够的实验条件、图书资料,使毕业设计在物质上得到保障。现在较可行的一个方法是,可以在教学与科研之间建立联系,毕业设计选题以科研课题为基础,这样既可以为科研服务,同时又依托科研经费,既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经费资源,解决毕业实习经费不足的问题,又可以让毕业生在科研工作中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科研和教学相互协调,相互补充,以此来推动毕业设计的改革。
(六)牢固树立质量意识,把提高毕业设计质量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
影响毕业设计的因素很多,众多因素构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的有机的整体,因此,要把提高毕业设计质量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
毕业设计质量提高的主要条件在于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教师要以身作责,勇于创新,对于刚参加毕业设计教学工作的教师,在指导中缺乏经验,可由有经验的教师进行指导,并鼓励参加相应的培训。
毕业设计教学方法对于质量的影响很重要。毕业设计教学能让学生掌握运用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指导毕业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为此教研室或者系部需要定期召开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经验交流会和研讨会。
(七)努力提高学生对毕业设计工作的认识
学生的基础知识是否扎实、对毕业设计完成过程和结果认识是否明晰,关系到毕业设计成果的质量,所以,教研室必须做好毕业设计的动员工作,让学生认识到毕业设计工作对其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等方面的意义,同时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于成绩与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任务,这样他们才会有更多的投入,认真完成毕业设计任务。
参考文献:
[1]倪化境,梁治国,孙亮等.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4,(3).
[2]白忠喜,朱小芳,温军.提高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的举措[J].中国大学教学,2005,(8).
[3]于英华.毕业设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
[4]王强,张治民.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的探讨和实践[J].华北工学院学报,2003,(72).
1.1 课题的核心概念
1.1.1 科学素养
OECD即国际经济合作组织做出这样的解释:利用前沿的理论来分析现实中的问题,并未解决方案提供支撑力量,从而可以使人类更加客观的理解自然的改变,并处理以自己的结论就是我们所说的科学素养。
1.1.2 化学科学素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学科优势。利用化学课程特别是高中化学新课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了解化学科学素养的内涵、并将科学素养的内容在高中化學课程中进行细化,是利用高中化学新课程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也是高中化学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1.1.3 化学教学再设计
是为了能够使得教学过程更加的合理,并且依据理论知识、合理的宣传手段,利用系统的思想处理遇到的问题、设置合理的目标,策划处理方案进行筛选,之后实施方案,依据所得结果对方案进行评估修改的一系列过程。
1.2 课题界定
基于科学素养教育的化学教学再设计研究,以提高中学生科学素养、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出发点和归宿,深入学习研究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准确解剖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化学教学再设计科学渗透科学素养教育,探寻化学教学再设计实践操作的方法、原则和策略。
2 本课题研究的价值
我校是吴江区农村中学,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异很大,本课题的研究是从我校及兄弟学校化学教学实际出发,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不断加强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总结课例诊断的要素、方法、类型和化学教学再设计的方法、原则和策略。实现:(1)为高中阶段的科学素养教育的教学设计提供帮助,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2)有助于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的厌学思想,促进学生科学精神、科学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3)有助于教师自身科学素养的提高并掌握基于科学素养的教学设计模式,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对国家、社会真正有用的创新性人才。
3 研究的内容与重点
3.1 研究内容
本课题力求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给学生一个空间,一个发挥创造能力的平台,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的理化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能够对与生活有关的理化生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和正确的决策,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利与弊,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重要性,培养学生认真研究、勇于探索的科研精神,从而为将来有可能成为科研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研究重点
通过对中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调查,分析原因,从科学素养教育与化学教学再设计的内在关系,基于科学素养教育的化学教学再设计的特征、要求和原则等方面,切实有效的提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
4 研究方法
4.1 文献研究法
根据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的问题。其作用有:(1)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2)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3)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4)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4.2 问卷调查法
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4.3 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指有计划、有步骤地由教师或与专家及研究人员合作,边研究边行动,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把教师的行动与研究结合起来,切实关注课堂实践,关注教师课堂中的教学行为,筛选与研究采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问题,以研究促行动,提高行动效益,加强行动改进。
4.4 经验总结法
【活动主题】苏教版第十一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案例片段的微研究。
【实施过程】
第一次教学现象描述:
教学片段一:课件出示天平
问:“如果在天平的左边放上一大杯果汁,要使天平保持平衡,右边应怎么放?”
课件出示3小杯果汁。
问:“每个大杯果汁和每个小杯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从中导出“假设”这个概念。)
问:“想一想,根据上面的这个依据;①1个大杯;②6个小杯;③1个大杯和3个小杯,分别可以怎样假设?”
对③进行重点提问:“假设前后,方法虽然不一样,但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教学片段二:出示例题,学生自己读题,教师接着用课件出示6个小杯和1个大杯,共720克。
问:“一共7个杯子,求每个杯子的重量,能不能直接用720÷7来解答呢?”
问:“那我们可以用什么策略把不一样大小的杯子变得一样呢?”
学生想一想,与同桌交流讨论
指名学生回答,并板书两种方法:①全部假设成大杯。②全部假设成小杯。
问:“想法既然已经有了,现在你能不能把每个大杯和小杯的重量算出来呢?”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指名学生板演,完成后,结合课件说一说解题的思路。
自我反思:首先,由于本节课的知识难度较大,所以时间安排上不是很合理,片段一导入部分问题数量过多,导致前松后紧,以至于后面的练习不能在常规时间内完成,很是遗憾。此外,下面的环节中教师引导过多过细,师生一问一答,课堂中留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很少,缺乏学生之间的有效合作和讨论,缺少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
其次,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用假设的方法使原本复杂的问题转化成较为简单的问题,使学生在学习和运用策略的过程中,感受到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同时也逐步形成了一定的策略意识。 但是从导入时的天平开始,一直到后面的教授和练习,问题的设计仅仅只关注了“解决问题”这前四个字,停留在解决某一具体问题层面上,一直是在我的“强压”下用假设的策略去解决问题,而忽视了“策略”这一核心内容,忽视了学生对假设这一策略的体会,忽视了对本质的深层挖掘。
新的教学方案:
教学片段一:
导入:(1)欣赏动画故事片《曹冲称象》。
(2)提问:故事中大家在称象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曹冲又是怎么解决的?
生1:“因为大象太重了,所以没有秤能称得起。”
生2:“曹冲用石头的重量代替大象的重量,通过石头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3)小结:曹冲真是太聪明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类似的问题。
教学片段二:(1)出示例题,学生自己读题,教师接着用课件出示6个小杯和1个大杯,大杯的重量是小杯的3倍,共720克,每个大杯和小杯各多少克?学生想一想,与同桌交流讨论,全班一起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
指名学生回答,并板书两种方法:①全部换成大杯。②全部换成小杯。
问:“想法既然已经有了,现在你能不能把每个大杯和小杯的重量算出来呢?”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指名学生进行板演。
小结:今天同学们都当了一回曹冲,学习他的方法解决了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其实这就是我们数学中的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假设。
(2)对比:出示杯子的图片和假设的依据,以及假设的两种方法。
问:“不管用了方法1还是2,对比假设的前后,什么变了?变化的目的是什么?你能找出变化中的不变吗?”
第二次课后反思及研究:
自我反思:几节探讨课下来,我对数学课堂提问的设计感受颇深。首先,提问语言要精练,指向明确。问题是思维的开端,学习的起点。课堂的设问不是为问而问的,应把握提问的时机,诱发学生思考。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提出的问题又具有挑战性,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其次,提问应难易适度,问题要切合学生实际,既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还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如果提出的问题不符合实际水平,太难或太深,没有学生能回答,那问题本身就缺乏实际意义,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上所提的问题也要给学生留有一定探索的空间,如果问题过小、过浅、过易,学生不假思索就能对答如流,不仅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更是无从谈起了。
最后,问题的设计和提出是要拓展学生的思维。问题是思维的开端,学习的起点,教师的提问技巧会直接影响学生思维的展开,进而影响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应把自己的提问与学生的积极思维结合起来,主动探求知识,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渴望从事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教育实践证明,这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有效的教学在于形成一种使学生似懂非懂、一知半解、不确定的问题情境,在矛盾、疑惑、惊讶中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愿望。
【活动反思】通过本次课堂观察,我们发现:
(1)指向更清晰的目标。基于目标课堂提问的有效设计,我们数学组的老师历时一个月,通过团队阶段性跟踪观察的方式进行的课堂观察研究活动顺利完成。一路走来,经历了从相对模糊到相对清晰,从困惑到渐渐明朗的过程。主题明确的课堂观察改变了数学组老师原先兵分几路,各自为战的评课模式。对此,课堂中原先有些内容改了又改,正因为有了 “基于目标课堂提问的有效设计”的主题,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出发点不一样每个人的想法就不一样,学生在这个环节到底要达到怎样的目标?这才是重点。从这个观点出发,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参与课堂观察的老师教学行为从教师主体走向了学生主体,目标建构也有了新的出发点,变得更清晰,更有目的性!
(2)指向更明确的描述。问题的设计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我要思考什么?做什么?”。在活动过程中,参与课堂观察的老师都有一致的认识,原来设计的问题都是教师从教的角度来描述的,具有强制性甚至是命令式的,而且每一个提问也不能让学生非常明确地知道教师提问的具体指向是什么?比如数学组沈老师就钮老师课堂中的一个问题提出了这样一个看法:当学生说把1个大杯假设成3个小杯的时候,钮老师问有没有把大杯和小杯交换?这个问题问下去学生都一脸茫然,好像没弄懂老师的提问是什么意思。其实,钮老师的目的是想说明大杯和小杯并没有真正的替换掉,而是把大杯看做小杯。这样的问题就有必要斟酌如何表述。有时提问时,表述虽仅一字之差,意思却差之千里,这也是我们这次课堂观察的意图之一。
【关键词】化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原则;实践
要打造高效课堂,就要师生互动,就要启发学生思维,教师就必须认真备课,精心设计课堂提问。问题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因此,如何合理科学地设计课堂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下面结合教学实践,来谈谈我对问题设计的几点看法。
1 化学新课程问题的来源
学生在化学学习中,会产生许许多多的化学问题。虽然从总体上说,学生产生的化学问题都是学生在认识新事物时与他们原有的认知所发生的冲突,但化学问题的来源是不同的。
1.1 来自生产生活实际的化学问题
化学科学与生产生活以及科技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 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高中学生会接触到很多与化学有关的生活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综合运用化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解决有关问题。化学科学应用的广泛性决定了人类生活和科学技术是学生产生化学问题的重要源泉。
1.2 来自化学史中科学方法产生的化学问题
教师结合教科书分析、挖掘知识中蕴含的科学方法和人文精神,既是“教师课程观”的体现,更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必然路向,也是产生化学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2 新课程背景下优质化课堂教学设计理念及基本任务
新课程背景下优质化课堂教学设计要求以现代教育理论和新课程理念为导向,遵循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优化教学系统中的诸要素,认真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研究学生学习的规律和方法,探究先进科学的教学策略、课堂结构和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活动,提升教学品质,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使高中化学教学行为能够体现科学的学科价值取向和明确的教学目标。把课堂的主体地位和学习过程还给学生,力求在教学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品质,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真正体现课堂教学的价值和功用。因此,新课程背景下优质化课堂教学设计必须着力解决好四个问题:一是“为何教”、“为何学”的问题,即学习者需求的分析;二是解决“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即学习目标的问题;三是解决“如何教”、“如何学”的问题,即教学策略问题;四是解决“教得怎样”、“学得怎样”即教学评价问题。因此,不同于通常的备课,教学设计是一种运用系统方法开发课堂教学系统,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它综合了教学过程中的各种要素,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等。
3 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优质课堂教学设计要求
教学设计是极其复杂的一个系统,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必须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优质课堂教学设计要求化学教师运用系统科学方法,根据正确的教育思想和化学教学原理,分析教学问题,确立教学目标,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对化学教学的总体结构、整个程序及其具体环节所作的预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划。首先,要有“全人”概念,教师目中有“人”,重视进行学习者的特征分析,关注学生学习需要,合理选择学习内容,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其次,关注教学质量。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等方面的确定和选择、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活动的具体展开能体现三维目标,关注师生互动,突出知识的形成过程。最后,关注教师的问题意识和反思品质。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持续追问“什么内容是学生素养形成最基础的因素”、“什么样的教学是最优质的教学”、“同一教学内容的处理在众多的选择中是否有最佳路径”对新课程背景下的地域教学形成基本的准备、实施、评价策略。因此,新课程优质化教学设计应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探究;提倡教师的能动性和创造性,通过认真研读教材,大胆、合理、创造性使用教材,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促进教学方式转变,发展学生能力。优质化的课堂教学设计,必须经过四种思维活动:体验专家的思维活动,体验学生的思维活动,激活自身的思维活动和整合课程的思维活动。无论是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构思教学程序、选择教学方法,还是创设问题情境,都要充分展开这四种思维活动。只有教师在目标设计、内容优化及教学组织活动的各个方面与新课程背景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相融会,新课程才有可能得以实施。
4 通过实验进行问题设计,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化学实验离不开理性思维的引导与支持,实验、模型、图表中蕴藏着深刻的化学道理。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必须坚持实验与思维同步并进的原则,这也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与优势。
教学过程是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展开,以问题为线索分析原理,实验观察能为思维活动提供丰富的素材,精巧的问题设计能扩大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空间,能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而理性的思维又能为实验观察把握正确的方向。案例中的问题设计,使学生的情感、兴趣、动机都处于积极状态,有效地将观察、分析、讲解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促使学生的化学知识转化和飞跃。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问题的研究方向,使实验与思维有机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综上所述,一个好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催化灵感的火花,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这样的教学有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因此,教师要善于从知识形成条件、形成过程中提出问题、巧妙设计,增加学生思维链的长度,引导学生思维向深层发展。为更好的做好新课标背景下的高效化学课堂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曹海娟;;“问题教学生活化”在科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7年11期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课程;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21-4881-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建立中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立交桥”,是落实《规划规划纲要》精神,促进中职与高职教育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1]。该文认为,课程改革是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成功构建的起点与落脚点。因为,在任何一种教育体系中,课程始终处于核心地位,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特别是教育教学改革,最终必然要归结到课程的发展与改革。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关键问题是课程的衔接,因此对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进行深入探索与思考意义重大。该文旨在通过分析现有中高职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中高职衔接的主要内容及遵循的原则,并构建了中高职课程一体化衔接的理论框架,为终身教育背景下的中高职衔接教育做出有益的探索。
1 中高职衔接的主要内容
1.1 培养目标的衔接
中高职衔接的理论依据和基础是培养目标的衔接。在我国的职业教育模式中,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是不同层面的教育。目前中职、高职学校基本是各自为政,缺乏良好的沟通与互动,更谈不上互相合作与有效衔接,因此,在中职、高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往往比较模糊,或者说都定位为“高技能”人才,存在明显的重叠现象。从理论上讲,中高职在培养目标上是有差异的,统一定位为培养高技能人才是培养目标上的混乱或模糊不清,导致了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在培养目标上缺乏依存性和互补性,成为中高职有效衔接的主要障碍之一。与此同时,由于中职学校的生源主要是初中毕业生,中职教育又强调实用技术的传授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其毕业生在文化理论知识上相对于高职院校的主体生源即高中生来说要弱一些,这就导致接受中职教育的学生难以适应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特别是在那些并非中职学校升格而来的高职院校,由于从未建立过中职基础上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培养目标上与中职学校的衔接和协调就更加重要。因此,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必须要在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进行培养目标重新定位的基础上进行有效衔接。
1.2 课程的衔接
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在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十个衔接”中,课程结构的衔接是关键、核心内容。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要素,专业的衔接最终也要通过课程的衔接得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的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基本内涵和本质要求,某个中高职衔接项目是否真正做到了内涵上的衔接,关键就在其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是否做到了有效的衔接。在中高职课程还无法做到一体化设计的情况下,中职与高职在课程上的衔接要么是高职院校根据中职毕业生的能力素质情况调整课程计划,要么是中职学校根据高职院校入学的要求调整课程计划,但这种相对单方的调整还不能实现中职与高职在课程与教育资源上的有效整合,也不是真正的内涵式衔接。为真正实现课程上的“内涵式衔接”,中职与高职在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上应有一个五年一体的规划,可以专门为中高职衔接制定课程标准,开发课程和编制教材,形成既能体现中职教育专业特色,又有利于高职教育选拔和培养人才的课程与教材体系。基于我国现行中高职课程的差异和衔接中存在的困难,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人才培养模式要同时注意基本素质课和职业能力课的安排,在中职阶段应适当增加基本素质课的比例,以便学生能较快适应高职的文化课程的学习,可以选修课的形式供学生选择,而高职阶段应该根据中职学生操作技能强的特点,增加职业能力拓展的课程。打破原有中、高职两个阶段各成系统的课程结构,通过工作任务分析,制定两阶段相互衔接的专业教学大纲,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进行课程重组,制订相互衔接的统一的课程标准,不仅可以避免中、高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重复、脱节现象,科学设置课时数量和课程门数,实现中、高职课程的无缝对接。
1.3 教学模式的衔接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强调实操性、应用性是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的共同目标,是这两种职业教育的共同特色。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这两种教育要有机的衔接在一起,构建突出职业能力的课程标准、与企业行业深度合作、突出双师型师资建设、加大实验实训基地的投入等,为中高职顺利衔接起到一个良好的铺垫作用。
2 一体化课程结构的框架设计
中高职衔接的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应该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其主要内容、设计理念和技术要求是:
2.1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选择课程内容
中、高职一体化衔接必须由课程教学来完成人才的培养,课堂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等都必须围绕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职业能力需求来确定,一切的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着为培养必要的职业能力服务的,打破传统的以课本章节性讲解的教学方式。
2.2 以职业能力为主导设置课程内容
这是设置课程内容的一条主线,它贯穿于中、高职一体化衔接课程方案设计的始终。多年的教学经验表明,每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都会涉及到比较多的教学环节以及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课程内容或多或少会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即所谓的知识的衔接、先后关系等。中、高职一体化衔接的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将相关的课程与岗位所需要的能力相呼应,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序化、整合、裁取,最终形成一套特色鲜明的以职业能力为主导的课程结构,实现为社会培养具有实际职业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2.3 从职业能力入手推进课程模块化建设
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是每一个专业在培养人才过程中所必须有的参考和依据,而这套课程体系又不是孤立的,往往是很多门课程单元的有机构成,并且围绕“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及“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理念,紧贴市场需求,确定中、高职一体化衔接的人才所从事的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然后将其按实际工作要求分解为若干综合能力、专项能力,最后按能力要素的要求选设相应的课程单元。各个课程单元的教学内容要与实际工作岗位能力要求相一致,并且课程模块要为实现某一技能服务,将专业技能与专业知识有机地融合为一个体。
2.4 坚持校企合作强化实习实训课程建设
不仅中、高职一体化衔接的实习实训课程方案的开发与设计,要做到校企合作。而且中、高职一体化衔接的实践教学也要做到校企合作。即:在实习实训过程中聘请行业专家与骨干人员讲授专业知识,根据一线行业业务流程进行课程教学,学生以学员、学徒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落实从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另外,在实习实训课程的评价方面也可聘请行业骨干人员对相关课程进行命题,建立试题库,实现考试与实际应用结合,打破传统的闭卷考试的模式,从职业能力培养方面全面评价学生。
课程结构是课程内部各部分、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结合,具有一定功能的组织形式。在本文的理论研究中,将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课程体系进行颠覆式的整合,设计成一个“工”字形结构来布局课程,分门别类的规划为专门化方向课程、专业核心技术课程、大类专业基础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见图1)。下层以大类专业为基础,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涵盖多个专业,专业基础面宽,适应性强;中间层以专业核心技术为支撑,专业稳定性好;上层以企业的职业活动为基础,每个专业对应若干职业岗位,针对性强。这样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不仅能够符合企业要求,也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和未来发展。
专门化方向课程。这类课程通常是依据有关的职业岗位需求,以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能力为导向所设置的课程。一般情况下,任意一个专业都涵盖多个职业岗位,相应的要为每一个职业岗位开设相关的专门化课程。并且要保证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吻合,能够覆盖国家、行业的相关技能考证的知识点要求,不与职业资格证书脱轨。
专业核心技术课程。根据各专门化方向之间具有共同的职业能力,提炼能反映专业特性的技术,以此为基础构建专业核心技术课程。学校职业教育与岗位培训的不同的地方,关键在于学校不但要兼顾目前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而且还要有长远的眼光去考虑学生和专业未来的发展。鉴于此,学校就应该开设专业核心技术课程,以此来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术和方法,提高综合职业能力。
大类专业基础课程。大类专业是根据专业分类将相关的若干专业按照技术内涵划分的专业群。大类专业基础课程也可称为职业基础课,是以大类专业共同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构建的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按照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要求,各专业一般都应设置包括德育、体育、文化基础课等在内的公共基础课。
3 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途径
3.1 制订统一的课程标准
解决课程重复设置问题制定并出台国家课程标准,是应对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困难和挑战,推进职业教育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改革的必然选择,它不仅有助于解决中高职课程衔接、协调发展中的问题,而且“在改善教育质量的实践中发挥着导向、诊断、基准等作用,是连接教育质量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和纽带”[8]。
3.2 准确定位和整合教学内容,避免课程内容重复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准确定位中职和高职课程内容,要依据教育大众化和门槛降低的现实,从两个层次教育人才规格入手,研究课程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对应性,确定一般技能人才和高端技能人才的不同分野,然后再根据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岗位目标的要求,配置相应的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的确定更加科学、合理[8]。
3.3 重构课程结构,实现衔接创新
在中高职教育衔接过程中,课程结构的合理设置对衔接教育的成败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这里所讲述的课程结构的核心是指单一课程本身内在的组织结构。目前,在理论研究方面已经有很多学者提出过许多相关的理论,比如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就是一个典型的课程结构的代表。这里的课程结构重点是通过将工作课程化和课程工作化想结合,最终达到将工作过程转化成学习过程的目的。这种方式完全与国际、国内社会对中高职教育所倡导的“工学结合”、 “理实一体”等要求相一致。
3.4 制定编写教材的标准
教材是教学的理论依据,在教学中起到核心的作用,制定一套标准明确的中高职教材编写规范,并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编写适合中高职教育的教材,是实现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重要保障。根据目前职业教育的特点,这类教材应该彻底打破传统的学科式的排列教学内容,取而代之的是以实践项目或模块来编写教材。
参考文献:
[1] 刘育锋,陈鸿.中高职课程衔接: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历史诉求[J].职教论坛,2012(1):43-47.
[2]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 张家寰.中高职衔接课程结构一体化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1):37-39.
[4] 高原.我国中高职衔接研究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5).
[5] 冯晋祥.中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比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6] 刘育锋,陈鸿.中高职课程衔接: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历史诉求[J].职教论坛,2012(1):43-47.
摘 要: C程序设计是很多高校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针对该课程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情况,本文结合实际教学,阐述了教学原则,以算法为中心,并时刻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出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加强课堂师生间互动,尝试MOOC、SPOC、微课等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将实验课与理论课紧密结合,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C程序设计; 计算机; 教学方法; 混合式教学;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TP31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6)07-102-03
Research o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 improvement for C programming course
Xiao Xiao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128, China)
Abstract: C programming is a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course of computer specialty in many universities, 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it's difficult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teaching principle, i.e. take algorithm as the centre, and always pay attention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And puts forward that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content use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 strengthe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classroom, and try the blended learning which combines the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such as MOOC, SPOC and micro courses etc., combine the experimental classes with the theoretical classes closely, so as to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C programming; computer; teaching method; blended learning; teaching quality
0 引言
程序设计是信息类专业必修的专业课,许多学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都将“C语言程序设计”作为程序设计课程的“开门课”。C语言程序设计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要求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建立良好的编程习惯,练好程序设计的基本功,为后续专业课程打基础。该课程影响面大,教改项目也层出不穷,但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对于该课程“听懂不容易,动手更不容易”,久而久之,他们就会丧失学习兴趣和动力。如何提高C程序设计课堂理论教学质量,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从而产生探索和钻研的动力,进而顺利地踏入计算机科学的大门,是教改努力的目标。
1 理论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1.1 以“算法为中心”的问题求解
算法是程序设计的灵魂,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因此,C程序设计的教学要摒弃以语言语法规则为主的讲解,代之以“算法为中心”实现问题求解,注重算法分析,突出算法设计,建立计算思维,围绕算法展开程序设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简单到复杂,从一般到特殊,循序渐进,让思维螺旋上升。
把常见的通用算法逐步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从理解到简单的模仿,最后能融会贯通自主创新。C程序设计课程毕竟不是算法课,在算法的选择上需要斟酌,难度要适当,贴近生活易于理解,最好能提高学生钻研的兴趣,不仅能够在本门课程中起到作用,还能为后续的课程做好铺垫,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后续的算法类课程。
1.2 教学过程要时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C程序设计课程的学生基本上处于零起点,无程序设计基础,如果教师只是一厢情愿的照本宣科,会让学生丢失学习兴趣,不仅这一门课学不好,更会让学生无法热爱编程,甚至无法胜任本专业的工作。相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学课堂传授的知识原本就是有限的,唯有依靠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较强的自学能力才能让学生踏入计算机科学的殿堂,在知识的海洋遨游,不间断地终身学习。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感受编程之美。要讲究设置悬念,而不是平铺直叙。通过大量的例题,让学生先理解再模仿。精选的例题务必引人入胜,让人饶有兴致。面对学生的疑惑,教师一定要积极并及时地处理,不留死角。有统计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持续的重要原因,不是简单的惰性,而是遇到困难[1]。如果教师解惑做得好,学生一定能学得更好。实验教学和课后作业可以使用在线测评系统平台,学生提交代码系统就能判断正误从而提升学生的编程兴趣。
2 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
2.1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替代单一讲述
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的设计是必不可少的。传统的理论课堂主要靠教师单纯讲解,再加上大屏幕上多媒体幻灯片辅助。久而久之,学生难免因为教学方式单一而产生疲惫,可能开小差错过知识点,连锁效应又会恶性循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轻松的环境下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
⑴ 案例驱动教学法。根据教学内容,把知识点隐含在案例里,设计趣味性和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通过案例的引入、分析、讲解,明确该案例涉及哪些知识点,以及如何求解该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和模仿,从而改进和创新。案例的选择可以源于生活,难度要适中,同时简化背景[2]。将教学内容和案例内容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⑵ 任务驱动教学法。编程累计行数和单个程序行数是衡量编程的两个重要指标。以解题为主的编程训练能提高编程累计行数,但却会止步于单个程序行数。小规模、数学型问题成百上千行代码,却很难让人体会到“开发的感觉”。针对学生动手能力弱,缺乏实践经验的问题,在学期中或期末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法,把重要的知识点融入到相关项目的模块中,让学生带着需求学习。
⑶ 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的难点设置相关悬念,提出恰当的问题[3],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这些知识包括之前学习的程序设计、数学、英语等,也包括生活经验和常识。通过启发和拓展,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强调学生的主动性,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采用互动讨论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
从软件工程人才职业素质[4]的要求中,我们可以看出,交流与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演讲与表达能力是软件工程人才必备的非技术性素质,这也成为企业单位招聘时决定是否聘用的要素之一。然而,这些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慢慢培养,在四年大学生涯潜移默化的渗透。
比如在C程序设计的理论课堂上,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适时安排一些案例,让小组成员各抒己见讨论问题,鼓励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办法,然后按小组发言,教师对不同方案的优点和缺陷进行归纳。对于较大的任务,每一组的学生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引导学生勇于质疑,大胆提问,让学生不仅掌握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同时也锻炼了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互联网+教育的风潮下,互动讨论又多了一种新模式,就是“翻转课堂”。在上课之前让学生看新课的视频,然后在课堂上师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讨论,完成作业。这是对传统课堂的一种逆序创新,把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颠倒[5]。翻转课给学生更多学习自由,便于师生沟通,其一时风靡全球,受到很多老师的推崇,但因为种种原因,很多学校的课堂最后无法继续翻转,让我们看到,“一刀切”地实施显然是不合适的,需要在传统课堂和“翻转课堂”中找到符合各个学校情况的最佳结合方法。
2.3 线上线下多元教学模式的尝试和探索
在新时期的网络背景下,各种网络信息平台涌入,MOOC、SPOC、微课几个概念接踵而来。MOOC即大规模开放性在线课程,课程资源和资料都是免费公开,面向公众,没有准入条件。微课以精彩简短的视频呈现一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SPOC是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有一定的人数和条件限制。这些新的教学资源无一不是强调学生的自助学习,拓宽了学生的自学空间,增强了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实践证明,没有任何资源能取代师生面对面的授课,因而随之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改革层出不穷。
国内MOOC平台上推出了名校的C语言程序设计MOOC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就有7个[6],基于MOOC的课程教学要求学生在课前观看基础视频,完成部分知识测试,带着疑问和思考来到课堂。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模式是:先巩固知识点,即强化重点难点和易错点,再进入程序训练部分,即案例分析,案例改写等。SPOC面向某校某班的学生,分为同步和异步两种[1]。对于学生而言,课堂上没有听懂的问题课后可以反复观看,网上的作业可以巩固刚学的知识,遇到问题可以求助于论坛和名师。对于教师而言,不需要花费精力录制视频、设计作业,从原来的面面俱到地讲解过渡到对重点难点有的放矢。微课可以将知识颗粒化,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自行录制,手机终端把课堂搬到任意地方。无论哪一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开展的时候都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完善。新型混合式教学增强了面对面课堂互动,提升了教学效果。
2.4 以实践教学效果的反作用促进理论教学
有人说,编程不是教会的,而是练会的。示范、指导、纠错固然重要,但过眼千行不如手敲一行。理论教学中,受教师讲述、学生认知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学生不可能把所有知识点接受到,只有将这些知识点放入具体的题目中,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和巩固。用程序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最终落实到语言实现,其中要经历编辑、运行、链接、执行一系列的过程,当结果出错时再重新编辑调试等。通过这个过程,学生能对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遇到没有掌握的知识,再寻求解答,在后续的教学活动中,同样的问题会再次出现时更能引起学生的重视从而加深印象。
3 结束语
C语言是一门相当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概念多,逻辑强,语法繁多,规范极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充分调用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务必做到因材施教。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充分利用、整合各类教学资源,扩展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提供了可能。本文针对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特点,从教学实践出发,提出了一些方法,旨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效果,从而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苏小红,赵玲玲,叶麟,张彦航.基于MOOC+SPOC的混合式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育,2015.7:60-65
[2] 常梅,李迎秋.“案例驱动”在“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的探索
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22:82-84
[3] 苏畅.提高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教学质量方法的研究[J].吉
林化工学院学报,2012.29(4):90-92
[4] 安俊秀,李超等.软件人才职业素质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9.8:17-19
[5] 陈维维.MOOC、SPOC、微课、翻转课堂:概念辨析与应用反
思[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5.11(6):117-121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高中历史课程 问题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131-01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推广之下,我国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有效性得到一定的改善。问题情境创设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的灵活运用,不仅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程参与积极性,还能够在教学呈现方式的拓展中实现教学质量的改善与提升。所以,高中历史的课程的教学需要需要注重对问题的巧妙设计,尊重学生的课程主体地位,在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方式拓展中实现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1 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1 教学目标的固定化
目前,我国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被固化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个维度。这一教学目标的确立对高中历史课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固定化元素的确立忽视了对不能涵盖能力要素的排斥。比如说,对于不同年级学生在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心理教育等方面的心理需求在历史课堂往往不被认识或重视, 这些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与此同时,固定化的教学目标降低了课程表达的丰富性,灵活性,难以有效的实现和突出不同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1.2 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依旧采用以理论讲解的传统教学形式,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被动式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单向迁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教学理念以及操作方式僵化,单一,难以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忽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导致学生处于被动的知识接收状态,难以发挥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兴趣爱好,导致大部分高中生将对历史课程的学习简化为知识的死记硬背,难以调动和发挥学生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导致高中阶段学生的历史课程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1.3 学生基础参差不齐
由于历史课程在有关学生关键性的升学考试所占比分不大,导致老师和学生将历史课程视为副科,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不加以重视,大部分学生忽视对历史课程科学学习方法的掌握,仅仅在考试前进行突击背记,导致学生的历史课程学习效果不够理想。高中阶段的历史课程设计需要老师以专题整合的形式进行强化教学,避免在琐碎的知识点的学习中与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缺乏本质的区别。注重对课程内容系统知识模式的搭建,表现出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规律性,线索性与内在的逻辑联系性。这一教学要求的改善对于老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老师注重自身专业水准的提升,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历史知识基础。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在绝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学生的历史水平都没有达到这种水平。
2 高中历史课程问题教学法的操作实施
2.1 教学观念与操作方法的改善
老师以及学生需要深刻认识到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程中的应用所具有促进意义。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消除传统教学方法所带来的局限性,正确认识问题教学法对于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在适应现展的角度上所具有的优势特征。在对教学观念的转变中实现教学操作方法的改善与调整,注重对关键知识点的问题创设,构建知识理论之间的内在连接,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
2.2 问题教学法实施基础条件的搭建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程中的实施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首先,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基础知识的完备与积累是进行高阶知识学习的前提条件,才能对老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下一步的深入学习与思考。其次,学习兴趣也是开展自主学习的前提条件。所以,在对历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老师需要善于利用问题,创设历史情境,为学生营造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历史问题探究的兴趣。其次,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问题教学开展的实质就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调动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是开展历史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最后,老师的专业认知水准与自身的道德素养对于教学效果具有关键性的影响,老师需要注重提升个人的知识积累,丰富知识架构,在眼界的开拓与提升中改善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效果。
2.3 高中历史课程问题设计技巧
在问题创设教学法的运用中,问题设计的质量直接决定课程教学的最终效果。问题的设计需要体现出课程内容的核心要点,问题设计的表现应该简洁明了,让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其内在含义,与此同时,问题的设计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准,避免学生因为问题的设计难度太高而失去学习兴趣,最后,问题的表达需要具备一定的风格特征,能够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在问题的创设过程中需要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的表达个人的想法与观念,熟练的运用现有的知识点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团队合作,小组建设中取长补短,让每一位学生参与课程内容的学习,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 结语
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具有多种变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灵活运用课堂导入策略,不能局限于一种模式,综合运用复习导入、讲故事和多媒体等导入策略,发挥课堂导入的积极作用,以此打造高效的高中历史课堂。需要随着新教材的改革,高中历史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思想,积极转变教学方式,为国家培育出一批对历史有充分了解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 朱文龙.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探究[J].新课程(教研版),2001,(4).
[2] 张晚云.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9).
[3] 张广英.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1,(14).
[4] 王利.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关键词:微课;用户体验;视听设计
1从用户体验视角看微课视听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智能化数字终端设备的普及,微课,这个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思想结合的产物应运而生,它因短小精悍、符合数字时代学习者注意力模式等优势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然而,目前针对微课资源建设维度的研究,更多的是集中于对某一知识点进行微课设计和教学应用研究,对其制作方法上的研究却少之又少,且研究的问题流于表面,对视频微课除去“课”的这一属性之外,还存在“影视作品”的这一属性缺乏思考,体现出视频微课设计制作研究的局限性。笔者认为,将视频微课中的“影视作品”这一属性拿来研究,其制作的局限性在于视听设计的不足。
视听语言是影视艺术的独特表现形式,是利用影视技术,通过作用于人视觉的图像语言和作用于人听觉的声音语言,在屏幕上准确再现客观事物的表达方式。它不仅是完成叙事、传递感情、表达思想的具有创造性的语言体系,也是用镜头等表达新的意象所指,营造环境和塑造形象,激发观众想象的方式。
国际标准化组织将用户体验定义为“人们对于针对使用或期望使用的产品、系统或者服务的认知印象和回应”。针对“什么决定了用户对产品的完整体验”这一议题,学者普遍认为可用性、美感、情感为影响用户体验的单因素。在1995年,Kurosu和Kashimur就对美感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并用实验验证了美感在主观体验上的决定作用,认为美感是人们能获得愉快体验的决定因素,且与可用性及整体用户体验有很强的正相关,这引起了学者们对美观重要性的思索。2004年,Lavie和Tractinskv通过对美观性的测量得到美感的两个测量因素,即主张简洁清晰等设计原则的经典美感和强调突破设计常规,更具原创性和创新性地表达美感。
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可以认为用户体验中的美观性指用户对产品的物理外观和形式的感知,以愉悦感为指标。若把微课看做是一种教育产品,研究美观性对指导微课视听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视频微课来说,愉悦感指的就是视频画面的吸引程度及丰富优质的视听觉感官享受。
在微课的实际制作中,教师都希望自己的作品有较好的教育有效性,也期望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积极情绪,得到较好的学习体验。因此,微课的创作者需要提高对视听语言语法规则的了解,掌握其运用的技巧,才能突破当前制作的局限,创作出更好的微课作品。
2从“美观性”看微课视听设计方法
2.1设计经典美感
影视视听语言中对经典美感的体现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和谐的画面因素、流畅的拍摄剪辑、恰当的声音设计。对画面因素的设计,包括以下三点:
在画面构图上,首先要理解视频微课是由动态画面组成的,其构图结构会随场面调度不断改变,因此对构图的设计也是动态设计。合理安排组成构图的基本元素,找准画面中的主体、陪体,给主体最大的表现面积、最突出的位置、最好的照明效果,就能抓住拍摄重点;区分前景、后景和背景,就能凸显画面中的纵深空间;配合镜头运动和被摄主体运动,就能增强画面的动感和可看性。另外,还需把握画面中的构图平衡,它不等于对称,而是视觉平衡的等量状态。利用人或物体在画面中所占位置、体积、影调、色彩来平衡画面,可以获得稳定而平衡的心理感受。
人类对色彩的感受由生理感受和因民族、文化、政治、地域等形成的社会心理感受构成。在微课视频中,不同色彩的感观也会令学习者对相同事物的认知产生变化。一般来讲,由红色、黄色、橙色、绿色等构成的偏暖色调更易让人感到亲切、放松和感性,适用于文史艺术等专业偏向抒情性质的微课;由蓝色、紫色、青色等构成的偏冷色调,带有严谨、科学和理性的特征,更适用于理工医等专业偏向解算论证性质的微课。黑、白、灰色构成的中性色彩,在任何环境中都有较大的应用空间。恰当的色彩搭配和色调选择,能帮助微课的学习者快速浸入视频预设的学习环境,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微课视频中的光影包含对光线、影调和阴影的运用。为使拍摄主体既清晰又包含细节,布光时可以用亮度较强的直射光源作为主光展现体积感,亮度较弱的散射光源作为辅光展现丰富柔和的细节,使画面影调层次丰富。在为拍摄场景布光时,还需有意识地在画面中安排暗部、亮部和中间部,使拍摄主体尽量在亮调中显示,陪体等在中间调中显示,画面中的无关物体隐藏在暗调中,整幅画面影调关系和谐。
以流畅的拍摄和剪辑来体现美感,由镜头使用和镜头组接两方面因素所影响。在镜头使用上,需要综合考虑景别、角度、焦距、运动、速度等维度选择镜头。因观众对一成不变的画面很难保有耐心和兴趣,所以有时还需用多机位拍摄,在镜头画面景别和角度上形成差别,以便获得丰富的镜头素材。组接镜头时,还需准确选择剪接点,使画面主体动作连贯,空间关系准确,叙事逻辑性高,以符合学习者的观看习惯,使之获得自然流畅的观看体验。
影视中声音的三要素语音、音乐、音响,在微课的制作中也缺一不可。语音即人声,指的是视频中教师讲话的声音,它是传达信息最多、最明确、最直接、最具有逻辑性的表述手段。音乐主要用来烘托气氛渲染感情,在课程导入、授课板块切换、总结与展望时配上合适的音乐,可以帮助学习者快速调整情绪、沉浸入相应的学习环境。音响则用来打造屏幕中“真实”的环境空间。利用如教师走路的脚步声、粉笔在黑板上写字的声音、点击键盘或鼠标的声音,都能帮助学习者感受真实的课堂氛围,“相信”自己正在参与的学习行为。对声音进行设计时还需综合考虑三要素的强度,如把教师的语音作为表述重点时,同期的音乐和音响音量就需调低,不能喧宾夺主影响学习者对语音的接收。这样,三要素相辅相成,集合表意、表情、表真三个领域共同为学习者提供听觉美感的享受。
2.2设计表达美感
相比经典美感,表达美感更具视听感观的新奇感,它用突破常规的设计方法挑战观众的认识经验,用更具原创性和创新性的方式展现美。因此,设计表达美感更容易使作品抓人眼球,其对制作者的美学素养也要求更高。
对微课视频的制作来说,可以在画面设计角度,用强对比(色相对比、亮度对比、饱和度对比、冷暖对比)的色彩、光影和打破视觉平衡的构图方式建立风格化的画面效果,还可以在镜头运用角度,采用区别于现实世界的快、慢镜头来压缩时空或展示时空细节,甚至加入2D、3D动画,虚拟场景和特效元素,创作新颖奇特的视听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