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21 17:13:2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苏教版初中化学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苏教版;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教学实践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07-0052-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7.023
化学新课程实施的初始阶段,由于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大家都是跟着感觉、摸着石头过河,走了不少弯路。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冷静思考,大家对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和苏教版教材编写的背景、体系、要求和评价方式都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笔者结合自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新课程背景下苏教版化学必修模块的教学问题。
一、吃透新课程理念,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化学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发动学生通过调查研究、资料收集、交流讨论、合作探究、反思与评价等多样化的形式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让他们在参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迸发自主学习的热情。
苏教版化学必修模块相比于传统教材知识点介绍“面宽”但“浅显”,非常适合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如在必修2《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这样设计教学过程:课前在校园网上把教学内容分解成几个问题做成网页,要求学生利用网络查找相关的资料,简单了解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现状和开发前景,并能列举它们应用实例,师生以此为平台课前进行“互动”;课堂教学中以一个小组的代表介绍三种新能源的利用现状,其他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补充。并请大家对国家提出的“2020年新能源供应从目前的7%提高为15%”战略构想交流讨论和反思;课后请学生根据课前的资料积累和课堂的学习交流,书写《新能源利用与开发的设想》研究报告。整个学习过程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学生亲历知识形成的各个阶段,同学之间团结协作,相互启发,各抒己见,个性得到彰现,你追我赶的化学学习热情被激发出来。
二、把握新课程体系,注重知识前后联系
苏教版必修模块的知识点是面向所有高中生的,它旨在让所有学生在已有初中化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这两个模块学习使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整合,并为后来的化学选修模块和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纵观整个苏教版必修教材,教学内容的编排采用螺旋式上升的方法,循环往复,尽管显得有些“零碎”,不成系统,但实践表明这种编排方式更符合学生认知的心理规律。因此必修模块的教学既要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和现有的认知能力,又要为高二选修模块的相关内容的教学打下“伏笔”、与下阶段选修模块的教学实现“交汇对接”。譬如必修1中《物质的分类与转化》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化学学习的第一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其主要知识如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对物质转化的规律等在初中化学课程中均有涉及。故苏教版教材这一节文字介绍精辟简明,学生活动内容翔实丰富,充分显示了苏教版新教材的特点。所以本节课我们不妨课前指导学生复习初中有关内容,形成最近发展区;课堂教师提出驱动性问题让学生生成知识增长点,通过实践活动,使其感受分类对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初步掌握归纳、整理化学知识的方法和能力。
再如反应速率知识有着广泛的应用基础,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着简单的生活体验。必修2对化学反应速率的教学要求是:“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速率,了解控制反应条件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也就是说必修模块的教学中只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到化学反应有快有慢,它的快慢是用单位时间内物质的量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再让学生通过“思考与交流”讨论生活和实验中的某些事例,归纳总结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常见因素。而对反应速率的定量计算和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间反应速率的换算、引起化学反应速率产生变化的本质原因都是选修模块的教学要求。可见教师只有准确把握了必修模块教学内容在整个高中化学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才不会在不按课程标准随意拓宽、加深,学生学得“一知半解”,后面的教学只好“回头重加工”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三、转变化学教育观念,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新课程把“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公民”作为化学教学的第一要务。这要求广大化学教师在新课程实施的浪潮中,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把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修模块教学从过去注重知识的严谨性、深刻性转变为引导学生认识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
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既不能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也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发展的学习需求,为解决这一矛盾,需要教师依据化学新课程标准,结合苏教版必修模块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多样的选择新型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形式多样化、内容新颖化,让化学课堂教学走向自主、开放、多元。如苏教版必修2《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我们是这样来设计教学的:①借助学生耳熟能详的干电池引入提出原电池概念,使抽象概念具体化;②在对比实验组中用电流计指针偏转和电极反应现象直观演示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过程,明晰原电池的构成条件;③借助于原电池模拟动画演示电路中电子和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流动,电极上电子的得失使微观世界的知识形象化,让难学的知识浅显易懂;④让学生动手设计水果趣味电池,让他们切身感受高科技离我们并不遥远,化学就在我们身边;⑤巧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和发生的故事讲解原电池原理的应用,让严谨的化学知识变得生动起来。为了把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引向深入,我们不妨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设计如下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探究:铜锌原电池中,锌表面也有气泡产生,这与原电池原理相违背吗?如何解释这一现象?随着这一画龙点晴式问题的顺利解决,学生对原电池原理认识更加深入透析。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多媒体技术作为现代教育技术核心之一正迅猛渗透到当今教育的各个领域,它利用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合理选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化学教学除了能弥补常规仪器演示能力的不足,还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成功实现教与学的实时互动,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有效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
比如在苏教版必修1《元素周期表》教学中,我们可借助多媒体技术把主要元素拟人化,介绍到某些元素诸如原子结构、原子半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等内容时,用鼠标一点其相应知识点就能“动”起来,一下子就抓住学生的眼球,学习更加专注,课堂教学效果当然也就事半功倍。再如在《离子反应》中,为演示AgNO3与NaCl反应的本质是AgNO3电离出的Ag+与NaCl电离出的Cl-结合的过程,而NO3-和Na+没有反应,我们可以用课件制作出Ag+、NO3-、Na+、Cl-四种离子,用动画演示这一微观粒子反应过程,使学生对电解质的电离过程和离子反应本质一目了然,促进他们知识的“建构”。在必修2有机化学教学中采用电脑演示甲烷、乙烯、乙炔等简单有机物的结构,取代、加成、加聚等反应机理,可以让学生整堂课都处于直观、生动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但在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的过程中,部分课堂出现了不尽如人意甚至是严重违背新课程理念的情况,它们或是为了突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而置内容于不顾盲目使用;或是用多媒体课件完全替代了课堂实验;或是因为有了多媒体,就不再板书;或是一味追求多媒体课件的趣味性,而忽视了实效性;或是不研究校情、学情,生搬硬套他校的教学课件等,阻碍了化学课堂教学的健康发展,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五、精心设计化学习题,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学生在必修模块中学习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可能直接用于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是通过答题来反映的。目前化学必修模块的教辅用书普遍存在题目综合程度高,难度大,远超教学要求的情况,如果直接使用势必会造成学生费时费力做不好,教师讲评讲不清、道不明的情况,这显然与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几年的必修模块的教学实践表明:只有发挥备课组教师的群体优势,组织教师在教学要求的范围内,针对学生实际状况,编制校本化的习题,才能让学生在较为真实的化学情境中,掌握化学学科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学习。
课前预习中我们不妨用一些记忆型问题,来指导学生预习,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知识,设计少量直接性理解题,来突出难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课堂教学中设计的问题既要注重应用,又要巩固知识,及时反馈教学效果,使原本死气沉沉的课堂变得充满活力,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课后作业的设计要“少而精”,难度适中,题型全面,有代表性,有时还要有一定的创造性。如在“氯气与水”的反应教学中,在课前预习环节设计的问题是:
①氯气和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
②氯水中存在的粒子有______。课堂教学环节设计的问题是:
③氯水呈现______色,原因是______。
④为什么氯水能漂白有色物质?
⑤实验室使用的氯水为什么要现配现用?
课后巩固习题设计的是:
⑥氯水分别滴入盛有碳酸钠溶液、硝酸银溶液、石蕊试液的试管,现象分别是
、
、 ,发生作用的微粒分别是
、
、
关键词:初中生 化学观念 养成 教学方法
化学基本观念是一个宏观概念,它不是专指某一具体的化学知识,也不是化学知识的单纯组合,它是植根于学生思维中的、在学生解决化学问题时应用到的一种基础观念,也可以说是学生获取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思维习惯。化学基本观念的适用性很强,能够帮助学生规范并引导化学学习行为,它的内容构成与完善程度同学生的心理发展程度、认知程度有一定关系。
对于初中生来说,化学基本观念包含下述几项内容,分别是元素观念、微粒构成物质观念、物质划分观念、物质转化观念以及化学应用观念等。不同的基本观念中又包括了具体的知识内容,如在元素观念中,初中生需要慢慢认识到: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质均是由原子、离子及分子等粒子组成的,认识到分子和离子需要原子的转化方能形成,与分子和离子比起来,原子更具基础性作用。而由于结构的区别,原子种类各有不同,在进行化学反应时,虽然电子数会出现变化,但原子核不发生改变,所以原子核是基础中的基础,等等。其他诸如微粒构成物质、物质划分、物质转化的化学应用等观念也可以分支出大量的知识内容,并组成庞大的初中化学知识体系。
由此可以看出,化学基本观念提挈了化学知识框架,学生树立化学基本观念对于化学知识的系统梳理也是有帮助的。
一、用典型事实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基本观念
了解了化学基本观念,我们也就能更加清晰地认识具体知识与化学基本观念间的关系,明确具体知识的载体性与工具性作用,也就是说化学基本观念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要依赖层次不同、难度各异的知识加以体现、加以生发。苏教版初中化学教材在内容选取上尽可能地防止了知识的简单叠加,更为注重典型知识的遴选,给学生更加充足的空间,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并在问题中思考,让学生在典型知识中达到对基本观念的深层次领悟。
例如,在学习“水溶液”这部分知识时,通过观察分析水的气、液、固态变化让学生了解较为熟知的物质――水;针对人工净化时水分子的运动,让学生认识到水在微粒状态下的活动,帮助学生在微观层面再次解读宏观层面熟稔的现象。在了解了水分子的前提下,在教学“水的合成、水的电解、水的原子构成”的过程中,向学生介绍原子知识,介绍原子里面的电子在物质发生变化时会出现哪些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微粒构成物质化学基本观念得到深化。最后,教师可以利用物质在水中溶解时微粒所出现的运动变化再次提示学生研究溶液的特征,使学生认识到物质微粒间的相互运动是所有宏观生活现象即典型事实的本质原因。
二、用核心概念引领学生掌握化学基本观念
引入核心概念这个观点,是为了在化学基本观念与具体的化学知识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通过这三个概念间的密切联系,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基本观念。化学核心概念是在化学基本观念影响下的、可以给学生学习化学基本观念提供帮助的一种概念。它具有一定的深度,且具有迁移性。一方面它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化学基本观念,另一方面它还可以帮助学生完成认知结构的构建,增强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也就是说核心概念起到中间的承接作用。对核心概念的处理不同,学生会对化学基本观念产生完全不同的理解,因此如何编排核心概念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比如上面提到的分子、原子,就是两个核心概念,在初中阶段,微粒构成物质这一观念很显然是需要这两个核心概念支持的。教材在研究这两个概念时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给出了水分子的概念,用形象化的方法说明了水分子中包含一个氧原子及两个氢原子;其次又在溶液部分深化这种观点。分子在其外在表现形式的物质出现变化时会同时发生什么变化?这个问题是理解核心概念分子、原子的关键,也有助于学生重新构建化学微粒观。
三、用情景与探究加以巩固
学生形成化学基本观念时应当以典型事实与核心概念为基础,综合运用抽象、概括等手段,且这些基本观念是在具体的情景中通过不断思考得来的。良好的情景是思维的最佳环境,情景中的问题是思维的动力和源泉,它们可以确保学生满足深层次的认知需求。所以教师需要注意教材的生活化编排倾向,从实际出发、以问题为主,组织生活情景的重建,突出过程,重视方法,将解决旧问题与了解新知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探索知识本质,带领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姿态面向化学基本观念。
例如,教材里面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类型不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量不变、原子质量不变的观念,给学生提出了启示性的问题,即引导学生思考此一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后是否会变成彼一物质,物质质量是否也会同时出现变化呢?教师可以根据启示性问题,通过燃烧镁条的情景给学生继续思考的空间:化学反应前镁条的质量同化学反应后氧化镁的质量相同吗?为了便于学生思考,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图片或者视频资料。
再如,教师还可以站在微观层面,以电解水的探究情景作为例子。水在变化以后生成氢气与氧气两种气体,水分子也变成了氢和氧两种分子,出现这种变化时,原子会不会出现什么变化?当然,简单的问答形式显得枯燥无趣,教师可以给出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让学生直观地欣赏到水是如何生成氢气与氧气两种气体的。最后再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得到使大家信服的结论。通过这种问题情景的设置与探究讨论,学生积极参与、热烈交流,强化了对化学基本观念的理解。
四、用丰富的栏目设置促进观念重构
苏教版初中化学教材里有丰富的学习栏目,每个栏目的设计初衷都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了启发学生思维,带动其思维向更深广的层次发展。比如有些以交流共享为目的的栏目,在问题的设计上考虑到了学生学习的难点,点拨有用的学习方法,建立必要的学习观念,帮助学生从错误认知里走出来,在交流与共享的过程中寻求知识的正确理解途径。这样的栏目对学生是有益的,对教师同样有益,教师在栏目的提携下,以栏目内容为引领,促进学生的观念重构是很方便的。
通过前期的学习以及日常经验的积累,学生已经基本了解了元素等名词及符号的意义,了解了原子、分子的相关知识,领悟到物质能够无限可分的道理。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各类习题及延伸阅读类栏目,可以带领学生走进更加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在养成基本观念的同时,增加对化学的情感。
五、结语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作者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养成化学基本观念对学生的重要意义,同时也体会到养成化学基本观念是一项系统工程,远非一堂课、几句话所能办到的,这是一个逐步递进、螺旋上升的过程,教师如果不按照上面的几点要求循序渐进、统筹安排,便无法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接受化学基本观念。
参考文献
[1]刘庆贺.初中化学计算题型变换与能力培养[J].河北教育,2012(12).
[2]彭红春.复杂易错的几种化学方程式的解读[J].中学教学参考,2010(11).
[3]吕昌盛.浅谈化学演示实验教学[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2(7).
[4]李海芸.初中“化学用语”教学之我见[J].东方青年・教师,2011(9).
化学在初中的教学时间相对较短,初中生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化学知识的掌握,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难度相对较大.主要还是由于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对相关化学知识认知结构没有有效构建,由于化学在初中阶段需要经过毕业水平测试,需要参加中考,因此需要进行系统性的复习,才能实现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有效梳理和掌握.认知结构构建是现代教学方式的一种,即实现对相关知识网络的有效重组,进一步梳理相关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掌握相关化学知识.
二、情景营造,实现化学复习的有效氛围
化学的复习需要有系统化的梳理和总结,学生需要有整块时间对相关知识进行理解和消化.这样就需要学生在心理上有一定的准备,换句话说,就是首先需要构建初中化学复习的教学氛围,这就是需要情景式教学来营造.例如:在苏科版初中化学的教材中,我们介绍了很多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都是有着自己的不同颜色.教师可以将整个苏科版教材中涉及到化学物质颜色的内容都梳理出来,这种系统化的复习可以进一步构建学生对化学物质颜色的有效记忆,达到最终的认识结构构建的目的.然而这一部分的复习需要情景氛围的营造,才能更好地实现对相关知识的梳理.在进行化学物质颜色的梳理和总结之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设置红色、绿色、白色等不同颜色的方框,当提出一个化学物质之后,让学生说出其颜色属性,然后将其投入相同颜色的方框里,这样可以实现更加形象、具体的梳理和总结,帮助学生更好的构建对初中化学物质颜色认知结构的构建.如铜和氧化铁都是红色的,就将它们放置在红色的方框之中.这种情景氛围的营造十分重要,可以实现学生心理上更加接受这一部分认知结构构建,达到最终的化学复习目的.
三、构建概念图,梳理化学知识之间的关系
所谓的概念图,就是将一系统相互关联的化学知识点图标的形式表示出来,这样可以实现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有效梳理,这样可以进一步厘清初中化学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实现学生对相关的知识点的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是我们进行初中化学复习的最终目的,即实现对化学知识点认识结构的构建.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参与到化学的复习之中.例如,苏教版化学教材中有很多的生活中的化学知识介绍,这些教学内容相对独立,相互之间缺少联系,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难度较大.如,初中化学教材中介绍的气体收集的方法、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学肥料有哪些,可燃气体有哪些等等,这些都是需要在初中化学复习的时候认真梳理,学生需要仔细掌握的教学内容,但是由于这些知识点相对比较细、比较杂,教师需要进一步构建这些知识之间的概念图,不断发现他们之间的关系,这样实现相互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化学知识.通过梳理和分析发现,这些知识点都与“三”有关.初中阶段化学方式收集气体的方式有三种,排水法、向上排气法、向下排气法;农业生产中使用的主要化学元素为氮、磷、钾,也是三种,初中化学中涉及到的可燃气体还是三种,即氢气、一氧化碳、甲烷.另外还有很多初中知识点与“三”有着联系,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构建现代化的概念网络图,实现学生对这些知识点构建出认知结构,帮助学生复习掌握相关的初中化学常识.
四、引导学生思考,延伸认知结构
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初中化学的教学之中,对学生更好掌握知识有着积极的意义.在化学复习的过程也是同理,需要进一步引入学生对化学复习过程的参与度,才能更好地达到复习效果,激发学生参与化学复习积极性的有效措施就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相关问题,使用探究性的复习方式,实现学生对相关的化学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在复习过程中,学生只有经过积极地思考,对相关化学知识的认识才能实现更好的延伸.比如,有这么一题:
医学上常用双氧水来清洗创口和局部抗菌.小美同学为了测定一瓶医用双氧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取该双氧水69 g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2 g二氧化锰,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69.04 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是,生成的氧气为g.
(2)该双氧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解(1)催化作用;0.96.
(2)设该双氧水中含有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2H2O2MnO22H2O+O2
6832
x0.96 g
68x=320.96 g,x=2.04 g.
该双氧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04 g68 g×100%=3%.
答:该双氧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
关键词:新课程 化学教学 问题 做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一项政策性、科学性都很强的全面工作。高中新课程实验在我省全面实施已近两年了,通过近两年来的教学实践,本人深感要完整实现新课改的目标很不容易,许多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与困惑。本文试就本人近两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几点做法,以抛砖引玉。
1、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1.1 新课程教学理念没有真正进入教师的头脑。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建立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文化,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而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背景、目的、理念等不清楚,对课程思想、内容体系缺乏深入的了解,仍然在以往课程的框架下进行思维。如有的老师认为课程改革换汤不换药,仍然按照以往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课堂除了装点门面的公开课尚能够体现新课改的一些理念,其它日常课堂依然是传统的“满堂灌”,自主、合作与探究只不过是一种装饰或者是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点缀。
1.2 教材版本多,内容杂,对教材的深、广度难以把握。高中新课程化学教材,有鲁科版、人教版、苏教版等几种版本,而各种版本中包括章节顺序、设置内容都有很大不同,甚至连同一专题,设置的内容也有很大的区别。如以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专题为例,在鲁科版中有设置《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工业合成氨》这节内容,而其他两种版本都没有出现这节内容。又如,“焓变与熵变”这部分内容,在鲁科版、人教版中都有出现“体系自由能变化与焓变、熵变关系的公式:G=H-TS”,而苏教版中却没有写入这个公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样就让很多老师难以把握哪些内容要教,哪些不教,这势必引起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混乱。
1.3 初、高中化学的衔接教学做得很不够。据调查,有80%左右的高一化学教师没有学习过初三化学《教材》和《课程标准》,对初三化学教材及新课标了解不够。而初三化学新教材又变动较大,如在教学内容上,原大纲有要求,而现有初三化学新课标却删去的知识点共有十几项,如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和原子结构示意图;溶液的导电性,电离及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等等。许多高一教师对这些变化不了解,这必然会影响高中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几点做法。
2.1 要认真学习有关文件,把握课程改革的重要精神。如通过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等文件,要弄清新课程改革从原来的化学教学大纲到现有的化学课标在理念上共有如下六个方面的转变:从“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观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观转变;从过分强调掌握“双基”的化学课程向促进学生科学素养主动、全面发展的化学课程转变;从面向少数人的化学课程向面向全体学生的化学课程转变;从过分注重学科系统知识的化学课程向贴近社会、贴近生活、体现STS教育思想的化学课程转变:从以接受式学习为主的化学课程向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的化学课程转变;从注重学习结果和知识获得的化学课程向既注重结果又关注过程,既注重知识的获得又关注科学过程与方法的掌握,关注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形成的化学课程转变。只有弄清了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精神,弄清了新课程改革改在哪里、为什么要改等这些问题,教师才能接受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充分认识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从而为新课程教学的顺利实施打下基础。
2.2 了解初中化学内容要求,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工作。教师要认真研读九年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内容和要求,准确把握教学的“起点”。对初中教材已经删除而高中课程又有要求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给予补充。如初高中衔接中应注意补充以下内容:(1)化合价的概念:(2)有关溶解度的计算:(3)酸、碱的定义:酸性氧化物的定义及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关系:碱性氧化物的定义及与金属氧化物的关系;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反应;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从反应物判断)及应用:(4)电离的概念,电离方程式的书写:(5)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定义,HCI和NaCl的形成过程;(6)物质的溶解过程;(7)元素的存在状态(游离态、化合态):(8)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画法:(9)对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10)H2的实验室制法,H2的性质(还原性);(11)燃烧和自燃的定义;(12)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高温煅烧石灰石);(13)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合物的介绍:(14)Cr、SO检验;(15)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和判断。如果教师能从知识、学习方法和能力要求等方面搞好初、高中化学的衔接教学,势必对学生学好化学有很大的帮助。
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1A-
0116-01
新课标指出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所谓的面向全体总会存在着一些由于各方面原因造成的学习成绩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习惯不好的“潜力生”。初中化学是在九年级刚开设的一门新学科,对于所有学生来说它既陌生又神秘,每一位学生也都站在了相同的起点上,只是存在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方面的差距。因此,在教学伊始我们就要在摸清学生底子的前提下,关注个体差异,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并通过实验来激发学习兴趣,通过方法的指导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实现“潜力生”的有效转化,提高化学教学的效率。
一、注重分层施教,树立“潜力生”的学习自信
树立“潜力生”的自信心是保证学习成功的第一步。因为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的不同,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在教学时,我们要注重因材施教,让学生重新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帮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化学,爱上化学。在课堂教学时,我们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逐级分层,从课堂提问、作业、测试等方面都有所区别,让“潜力生”在学习中逐步获得成功的体验,进而使他们在心理上获得慰藉,情感上收获愉悦。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自然界中的水》时,笔者先给学生阐述了水对于我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性,同时对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要求“潜力生”只需掌握最基本的概念和原理,能将简单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即可。如在课堂提问时可以问一些关于水的物理性质、电解水得出氢二氧一(H20)、单质与化合物的区别等问题,先在“潜力生”的脑海中灌输一种化学并不难学的思想,让他们没有恐惧与压力,逐渐提升其学习的信心。
二、以实验为载体,激发“潜力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借助实验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是化学教学最佳选择。“潜力生”之所以学习成绩比较差,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长期以来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演示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感受化学魔幻般的神奇。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对实验进行猜想、规范动手操作、验证猜想结论等步骤来让学生真正融入化学学习,让他们的兴趣一直保持下去。这样,“潜力生”就能够在实验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在规范化的操作中养成科学严谨的态度。
如刚开始学习化学时,笔者在一张白纸上用无色氢氧化钠写下了“化学欢迎你”的字样,晾干后带到课堂上备用。在上课时笔者让一名学生用喷雾器向白纸上喷出装有无色酚酞的试液,“化学欢迎你”立即呈现出来,让学生感觉到化学的奇妙;然后笔者又让一名学生喷稀盐酸,不一会红字逐渐褪色为最初的一张白纸,学生就会感到更奇妙了,这就是化学的魅力。这样,学生在做实验时更有热情,“潜力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更浓厚了。
三、指导学习方法,培养“潜力生”的学习习惯
“潜力生”一般存在学前不能自主预习、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作业不按时完成等毛病,这都是造成“潜力生”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因此对“潜力生”的转化的重点在于教会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引导“潜力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比较、归纳,使零碎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并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时对“潜力生”的预习、听课、作业等环节要不断地督促和检查,通过教师长期反复的指导和监督,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逐渐形成,学习能力也就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如在学习《常见的酸和盐》时,先让学生对盐酸、硫酸、硝酸的理化性质进行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酸的一般规律,并把握准其不同的特性。这是认识物质特性的基本方法,既要找出其联系,也要分清其区别。同时,关键还要让学生把握好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和强腐蚀性,这样学生就能全面掌握酸的一般规律和各种酸的具体特征,从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 实验教学 探究策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其教学的主要目的不能局限于学科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上,而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核心,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因此,认真探讨实验探究教学的基本策略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价值取向和应用方法显得十分重要。
一、实验探究教学的基本模式
实验探究教学是以问题为驱动、实验为载体、探究为途径的教学实践活动。其基本模式由创设情境、表征问题、提出假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等板块组成。在教学理念上,它凸现的是学生的自主参与,彰显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探索精神。
1.创设情境
情境创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置于研究现实中未知的问题情境中,促使学生提出假设,并在实验中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2.表征问题(问题表征)
问题表征是指解题者通过审题,认识和了解问题的结构,并通过联想,激活相关的知识、经验,从而形成对所要解决问题的较为完整的印象。它是问题解决的中心环节。对情境中呈现的材料,教师要以合作者的身份和学生共同参与对材料进行分析、整理,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发现问题,以提出解决问题的实验假设。
3.提出假设(猜想)
提出假设是指学生为解决问题所提出的各种设想。不同的学生受知识水平、思考问题的方式的制约,因而会提出不同的假设。对此,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4.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是指学生对所提出的假设进行实验的过程。由于实验的探索特点,学生务必真实记录有关数据和实验现象,并根据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最后得出结论。倘若结论与预期有差距,则要分析原因。条件许可,则要进一步探索。
5.得出结论
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这是对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的抽象与概括。它将有助于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纠正学生的错误设想,重新编码学生的认知图式,还将有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以上五大板块,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也可作适当调整。
二、实验探究教学的具体应用
1.情境创设
学习了苏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后,学生B在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时,把相同的铝片浸入稀硫酸和稀盐酸中,结果发现了不同的现象。实验如下(见下图)。
2.问题表征
(启发)从上述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激活学生的相关知识经验让学生从多种角度去思考,去发现问题。)
3.提出假设的应用
a.将10%的稀硫酸改为20%的或30%的稀硫酸与相同大小的铝片反应,结果如何?b.在10%的稀硫酸与铝片反应的过程中,适当加热,结果如何?c.……
4.实验研究
根据自己的设想,任选下列实验用品,进行实验探究(验证),并填入下表。
实验用品:10%的稀硫酸、20%稀硫酸、30%的稀硫酸、相同大小的铝片(若干)、氯化钠、试管、试管夹、酒精灯、镊子、药勺、砂纸。
5.结论(反思)
在实验中,往往会产生某种异常现象。如果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从实验探究的角度,作深层次的分析,那么,学生获得的不仅是知识与技能,而且是科学探究的方法。这无论对于学生知识的建构,还是对于今后实验探究,都将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实验教学中的种种资源,创设实验情境,引导学生去猜想、验证。从而,让学生在认知冲突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实验探究教学的理性思考
实验探究教学,将实验与探究融为一体,既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又突出了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观。
1.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
实验探究教学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主体参与是学生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的基本保证。没有学生的主体参与,就没有有效的教学。实验探究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探究活动。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在实验探究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从而,改变了被动的、消极的学习状态。
2.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观
长期以来,教师奉行的是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观,而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责任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是学习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和协调者,是创新教育的引导者和示范者。实验探究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引领学生叩开智慧之门,而且要引导学生领略变化万千的化学之美。因此,教师除了具备高尚的师德修养、丰厚的文化底蕴、渊博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精湛的教学艺术和优良的合作精神。只有如此,教师才能成为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也只有如此,教师才能由简单的教书匠转变为实践的研究者或研究的实践者。
3.完善了教学目标
实验探究教学是以实验为载体、以探究为手段、以教学创新为目的的化学人才培养的“快车道”。它的最终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能动的、创造的、富有健康心理的现代人。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实验探究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策略,而且是一种教学睿智的集中体现。
关键词:小学科学 化学 培养 能力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全面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发展的学科[1]。它主要包括简单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自然学科的知识。然而在小学科学教材中涉及许多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化学问题,如苏教版科学课程中的《观察水》《金属》《常见材料》《固体和液体》《空气中有什么》《我们吃什么》《蜡烛的变化》《认识矿物的性质》《铁钉生锈了》《变色花》《洗衣服的学问》等,这表明化学在科学课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2]。学好科学课程中的化学知识,不仅为学生对今后化学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受益终生。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透过科学课程,学生可以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物质,如塑料、洗涤剂、肥皂等;也可对各种各样的化学现象进行观察记录,如铁钉生锈、烟花燃放、蜡烛燃烧、水果腐烂等[3]。下面以“铁钉生锈”实验为例,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锈的铁钉和不生锈的铁钉的区别,然后提出问题,二者的不同是由什么引起的,最后可让学生在课外自己动手做铁钉生锈的实验,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做记录。利用各种科学实验来与学生共同探索, 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鼻、手,使学生逐渐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是人的一切能力的基础和核心,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因此,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热情和兴趣,注重他们的思维过程,是培养思维能力的关键。而在小学科学中就有很多体现开发学生思维过程的化学实验,如空气占据一定空间、固体在水中溶解、蜡烛燃烧等。下面以“空气占据一定空间”这一实验为例,首先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把纸团放在杯子里,再把杯子反扣进水槽,你认为杯子里的纸团会湿吗?说说看为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然后指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进一步提出问题:为什么有的组中纸团湿了,有的组纸团没湿?通过这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在多种感官参与过程中思考关于空气占据一定空间的诸多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小学科学教学主要以探究式为主,而探究的进行离不开实践,因此,实践活动是科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开展好的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渠道。科学教学中化学探究实验占所有实验的大部分,如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寻找空气、灭火等,因此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做好化学探究实验,既可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培养实践能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以“灭火”这一探究实验为例,在学生懂得燃烧需要氧气的科学知识后,创设一些生活实景,汽油燃烧时,用沙子灭火;酒精灯打翻烧着时,用湿毛巾灭火;菜锅里的油燃着时,盖上锅盖灭火。让学生自己尝试灭火,既让他们进一步理解燃烧需要氧气这一知识点,体会了科学的力量,还提高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探索、创新的前提和方向。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而发现问题是创新的开端。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巧妙构建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培养其创新意识。如在“变色花”的课堂教学中,可用下面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自己捕捉问题。教师出示一支白色的纸花,用喷壶往纸花和纸叶上喷“水”,问学生有什么发现?能提出什么问题?花为什么变色了?原因是怎么回事?提出一系列问题,打开学生探究的兴趣,揭示本课题的问题。在提问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小学科学中的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化学实验的乐趣当中,在实验中学知识,在实验中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宋天乐.开发小学科学课程中的化学实验资源[J].新课程研究,2004(6).
[2]王淑卿.走进小学科学课堂里的化学知识[J].学科教学探索,2006(9).
【关键词】高一新生 化学实验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8-0139-01
化学科学的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最重要的是要发展学生的智力。高一新生刚从初中升学,由于初中的实验条件和知识水平有限,加上初高中化学知识的差别很大,因此高一新生在化学实验中常显得捉襟见肘。本文就高一新生在化学实验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提出今后教学中要注重培养的能力与素质。
一 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初中一年的化学课,学生从中学到的只是一些基本知识和简单的实验操作技能。由于初中学校的硬件条件限制和来自外部的升学压力,许多学生没有亲自做过多少化学实验,老师只是要求学生会用笔做实验题,而不是到实验室去做实验。这就使很多学生在化学实验方面存在很多薄弱环节。首先表现在实验习惯不好。其次,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知识薄弱,特别是取用药品,有的学生认为越多越好。因此,要求我们在上高一新生的化学课时,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把实验的注意事项讲清楚,杜绝事故的发生。
二 教给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于不同的观察对象,应分别制定出不同的观察计划,采用不同的观察方法。对那些原理较为复杂、现象又不甚鲜明的实验,可以制定观察计划让学生对实验过程中发生的现象有一定预见性,从而确保观察目的的实现,提高观察反应的敏捷性,并使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分清主次现象,提高观察的效果。如高一(苏教版)化学1专题2第二单元中有一个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该反应从外观上看起来是很“热闹”,但是在实验做完后,我请一些同学总结一下该反应的现象,结果很不尽如人意。于是同一个内容在第二个班上课时,我在实验前先向同学交代了观察该实验的几个要点,要注意钠块的变化、运动情况,从声音、颜色方面观察有何变化。结果在我做完实验提问时,同学们都能全面回答出该实验的现象。从这个对比可以看出,在实验前让学生明确观察目的,制定出观察计划的重要性。
三 培养动手能力,提高实验操作素质
开学初,我对来自各个学校的高一新生就化学实验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的实验能力各不相同。有的学生只是靠原来老师的“讲”实验,自己记忆获取实验知识;有的学生只在课堂上见过老师演示实验,自己没有动手做过实验;另一部分学生则只做过初中化学中的部分实验;有的学生甚至没碰过实验仪器。我还对学生进行了简单实验操作考查,结果发现,有些学生因害怕而不敢动手操作,有些学生因心理紧张而手忙脚乱,出现种种操作失误,有些学生则能顺利地完成实验任务。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分组实验中,我采取的方法是:挖掘实验资源,采用双人编组、好差搭配,从实验基本操作开始,利用一段时间规范强化训练,对待每一个分组实验,教师都要帮助学生制定出安全、科学、合理、有效的实验方案,并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实验室规章制度,充分预习实验内容。实验中教师先做好集中辅导,学生互帮互学,教师巡回指导,对掌握不好的实验要求学生反复操作练习。对仍不能完成实验的学生,教师要帮助,鼓励他们要胆大心细、勇敢地去探索,直至每一位学生都能达到要求,这样经过高一时期的训练,学生对基本的实验操作都能达到熟练的程度,提高了实验操作素质。
四 借助典型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为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它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组成的系统结构,可概括为科学的方法和思维方式、科学的精神与品德、科学能力。分组实验中,让学生动手、动脑训练,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提高。具体做法是:针对部分学生对化学实验存有恐惧心理,他们认为实验药品有毒有害,会影响健康,甚至会致癌,有些化学实验会造成污染,发生爆炸、烧伤、烫伤。实验中他们不敢动手或敷衍了事,遇到上述情况,教师应有足够的耐心去帮助学生,以自己准确无误的规范操作去影响学生,以鲜明丰富的实验现象去感染学生,并以科学家不畏艰险的献身精神去鼓励学生,只要能严格地按照实验要求,积极采取安全措施,每一位学生均能取得理想的实验效果,从而使学生在自己亲手装配好的实验装置面前,亲眼目睹神奇的化学实验现象,从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探索出化学的奥秘,增强自信心,锻炼心理素质,激发探索化学知识的浓厚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能力,培养观察、操作能力,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它影响着学生一生的前途,作为教师的我们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