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21 17:13:2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大学生实习研究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实习实训是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选择和职业生涯发展。与理论教学相比,企业实习因工作岗位真实、工作经历与体验综合等特点,能促使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个人技能。然而,在实习时学生们要扮演“学生”和“员工”两种角色,接受学校和企业单位的双重监管,短期内从无忧无虑的校园生活过渡到人际交往圈、生活环境较为复杂的企业生活,难免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轻则焦虑、烦恼,重则抑郁、愤怒。这些不良的挫折心理都将影响实习效果和质量。因此,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统计分析大学生挫折心理产生的原因,并针对性地进行挫折教育,帮助他们尽快调整心理状态以便更好地融人社会。
1.研究方法与内容
1.1问卷发放
本文的调查问卷参考西南大学唐继红等自编的“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心理危机现状的调查问卷”,结合当代大学生实习实训的实际情况,最终形成的调查问卷包括生活应对,工作适应,职业适应、人际交往、学习情况、情感方面、实习评价这七个主要相关因素。选取了某院校机械专业的实习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本次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248份,其中有效问卷235份。
1.2问卷统计
1.2.1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统计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男女学生的比例极不均衡。参与调查的院校属地方高校,多数学生来自农村的非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多为农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有学者研究发现:因成长环境、家庭经济、就业压力等原因,农村生源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城镇生源大学生。
1.2.2挫折心理统计
本文从生活应对、工作适应、职业适应、人际交往、学习情况、情感方面、实习评价等一七个方面向实习实训期的学生进行心理情况调查,统计结果如图2和图3所示。从图2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学生能在实习实训期顺利完成从学生到工人的角色转换,同时约有半数的学生认为实习生活没有比学校生活更有趣,觉得实习环境总体而言不是很自在,并表示如果有其他选择,不会从事与实习岗位相近的职业。然而,也有少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实习生活长期处于混乱状态,没有条理,甚至觉得生活艰苦,困难多且都难以克服;工作中也无法适应师傅或指导老师的教授方式;生活中不知以何种方式与同事、工友相处;人际交往圈狭窄,找不到知心朋友倾诉,因此常常抱怨实习环境。从图3中可以得知:多数的学生能在实习实训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受到师傅或老师的表扬;他们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状态,并对师傅们要求掌握的知识充满好奇,主动学习,以最好的身心状态享受实习。但仍有少部分学生不能全身心投人实践,对实习的空余时间不知如何打发,实习期的学习拓展全靠师傅督促,不能充分发挥个人自主学习的能动性;面对男女分手、父母沟通等情感不顺时,脾气暴躁易发火,严重影响实习质量。Z.问卷分析在实习实训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会产生很多无法预计的困难和挫折,而对于心智、经验尚不成熟的大学生而言,这些不可避免的情况必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状态进而产生挫折心理:即在实现既定口标的过程中,遇到来自内外部无法克服的干扰或者障碍,使其需要不能满足、动机不能实现所产生的紧张心理状态和情绪反应。本文认为大学生实习实训期产生的挫折心理受学生本人、学校、实习企业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所致。
(1)学生本人方面。在实习实训前,学生存在较高的期望,希望通过实习将在校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有机结合起来,渴望提高个人职业能力。然而,大多实习单位不可能安排他们去做专业技术含量高的工种,多为简单、机械的体力活。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致使大学生失望、悲观。再者,随着大学生对社会的参与意识增强,急于了解社会和他人,也急于让他人了解自己和承认自己,期望得到更多的理解、关心和尊重。而在无忧无虑的学校生活中,师生、同学关系简单、平等,进人企业取而代之的是多元的上下级关系、师徒关系,在学校惯用的简单人际交往方式显然不适用。处于“心理断乳期”的大学生有典型的依赖、被动、敏感等特点,在实习时遇到问题不知如何与同事领导沟通交流,将不满、失望的心情掩埋心底,难以融人到新的环境中。
(2)学校方面。学生在实习实训过程中遇到困难或疑惑,师傅或指导老师若不能第一时间帮助解决,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学生们的种种不适心理,认为学校把自己当作“廉价劳动力”卖给企业了,归属感丧失,不能安心实习。客观来讲,学校具备解决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少之又少,极少学校配置专职型的顶岗实习的教师。面对学生人数众多,实习期人员分散,学校配置的指导教师有的虽具备专业技术知识和生产实践经验,但是不能胜任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或忽视学生的心理疏导与救助,不能定期与企业交换意见,不能发挥联络沟通桥梁作用。
(3)企业方面。实习时大学生兼具“学生”和“员工”两种角色,需接受学校和企业单位的双重监管,在学校里的学生身份已让他们习惯了被宠爱、呵护的感觉,而在企业却被人呼来唤去,干的是简单、粗笨的体力活。甚至好心请教师傅、工友,有时却被冷嘲热讽,以为别人和自己过不去,藐视自己,因此常常抱怨和生气,一来二去就会产生茫然无助的心理压力。所以学生初到实习单位,企业应挑选一批有经验的师傅带领。选取的师傅除了在技术上过硬以外,耐心、随和、包容的性格也是不可或缺的。这些师傅除了在工作上对学生予以指导外,也应是学生的生活导师;同时,这些师傅也要和学校的指导老师保持联系,对学生的管理交换意见。让学生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也能感受到温暖,使之从学校到企业的过渡稍稍放缓。
3.讨论
实习实训是大学生锻炼实际工作技能的重要途径,是学生从校园步人企业和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实习时学生们必然会面临一些挫折和困难,只要进行有效的疏导和科学的挫折教育,挫败感就能有效转化成工作动力。
首先,引导学生正视挫折,充分认识挫折的二元性。实习实训时挫折是难免的,一方面使人心理痛苦,情绪失衡,行为失措,甚至引起生理疾病以及悲观厌世;另一方面,挫折能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教训,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变得坚强、成熟,为就业和步人社会打好基础。
关键词:实习资源;物流管理;企业;高校;大学生实习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2-0066-03
物流管理专业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专业实践对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以及加强学生对行业的认知,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从而使其能在毕业后顺利地融入社会。目前,中国大多高校都尝试开展了多种各具特色的物流实习实训教学活动,然而,其物流实习实训效果却不甚理想。
一、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现有实习实训模式及其优缺点
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现有实习实训模式主要有学生自己联系企业实习、建立校内实训室实训、建立校办企业实习、进行一般性的校企合作实习等方式,然而,这些实习实训方式并不能真正解决好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实习实训问题。
(一)学生自己联系企业实习
一些高校(尤其是一些民办高校)由于办学条件等的限制,无法提供校内实训场所,或者从经济角度进行权衡,认为建立校内实训室并不经济,因此不再建立校内实训场所,而把实习实训问题推给学生,由学生自己联系企业进行实习实训。此种做法,固然可为学校节约一定量的资金,但其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一些学生不想或联系不到企业进行实习(如一些学生实际并没进行实习,实习报告所盖单位公章为附近超市公章,花钱即盖),或者实习的内容和物流专业关联并不大(如一些物流学生进入了营销部门),因此,其实习效果不敢恭维。
(二)建立校内实训室实训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物流管理实践教学活动,一些有实力的学校相继在校内建立起物流实训室,为学生提供实训平台。现代物流实训室的建设,的确有助于搭建物流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使学生了解一些物流设备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技法,掌握一些物流环节的基本操作与管理方法,然而,其也有许多不足之处。
1.物流设施设备种类繁多、价格昂贵
物流设施设备种类繁多,涉及仓储、运输、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技术等各个方面的设施设备,且这些设施设备又因行业的差异出入很大,部分设施设备价格昂贵。如某高校建设的自动仓储及配送中心作业流程实训室,里面仅配备了教学用的货架(40个货位)、电瓶式堆高车、巷道堆垛机、自动分拣系统、AGV小车等设备,不算场地建设费用,其直接设备投入就近200多万,如果再加上以后的维护管理、实训耗材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将对学校造成不菲的经济压力。
2.设施设备同时存在不够用与利用率不高等现象
物流实训室建设花费不菲,如果能够得到充分利用,也算物有所值,然后,现实中高校物流实训室设备的利用率却同时存在不够用与利用率不高等现象,实训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对于一些重要设备的操作,如巷道堆垛机、叉车,由于其价格昂贵,通常一个实训室只有一台,且一次只允许一个人操作,最多再加两名辅助操作人员,而按照教学计划,教师每次安排的实习人员却是一个班,因此,存在设备不够用的问题。另一方面,实训室设备由于涉及机、电等设备,出于人身与设备安全考虑,又不允许学生在无教师指导的情况下自行操作,因此这些设施设备在教师不上课的情况下闲置浪费严重。笔者调查了河南五所高校的物流实训室,发现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上现象,学生在实训室的实训变成了对实训室设备的参观浏览,甚至有些高校为了防止实训设备故障,实训室不再对学生开放,实训室已沦为上级领导参观考察之地。
3.难以完全模拟实际情况
许多物流实训室的建设仿照的是工科实训室的建设方式,而物流管理却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许多真实物流场境及物流问题在实训室内无法完全模拟或根本无法模拟。虽然物流涉及七大功能模块,很多高校实训室实际模拟的更多只是仓储或配送中心的作业模块,而对其他模块的模拟教学则很少。如运输过程通过实训室就很难模拟,充其量只能对车辆的装载方式及行车路线进行模拟,但这与实际物流作业差距很大。现实中物流公司装卸的货物通常性质各异,包装箱的大小、形状、货物的质量也都不相同,而在模拟时所采用的货物通常则为形状规则、大小一定的空纸箱,两者差距如此之大,实训实难达到预期效果;对于行车路线虽然可通过纸上或使用计算机进行模拟,但运输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特殊情况的处理方式则完全无法模拟。
(三)建立校办企业实习
为了给学生提供真实的物流实训环境,一些实力更强的高校建立了校办企业(如建立仓储中心为学校周边企业提供仓储服务,或者加盟某个物流企业,成为该物流企业的一营业网点),分期分批安排学生到校办企业进行实习,以锻炼学生的真实物流作业水平。 通过建立校办企业,学校固然可以方便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但是,建立校办企业也有自身的缺陷:一方面,校办企业要按学校的教学计划给学生提供各种实训机会,很多时候这与物流企业运作的成本最小化相矛盾,导致校办企业运营成本较高;另一方面,许多高校并不善企业的经营,导致校办企业亏损严重,难以持续下去。
(四)进行一般性的校企合作实习
为了避免建立校办企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一些高校与企业建立了联盟关系,寻求校企合作或在企业建立实训基地――通过高校为企业提供科技资源,企业为高校提供实习场所,从而实现双赢。然而,现实中,许多高校,尤其是那些非研究型高校,并没有太多其所说的科技资源可以提供给企业,而学生到企业实习,又难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作,同时,由于学生实习时间较短,并且需先对学生进行培训后才能实际上岗,导致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只有付出,很少甚至没有回报。由于上述原因,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实则处于“亏本”地位,因此,企业并不太愿和高校进行校企合作。即使双方形成了合作关系,高校也处于被动地位,对企业缺乏相关的约束能力,实训内容只能任由企业安排。因此,许多校企合作或实训基地,实则处于尴尬的境地:要么停留在合同层面,没有实质合作内容,要么只是给企业提供一个使用廉价劳动力的机会――企业之所以愿意与高校合作,很多时候是因为高校的实习生可为企业提供廉价的劳动力。高校学生进入此类企业进行实习,由于学校对学生实习的内容没有实际控制权,企业多从自身的发展安排学生实习内容,因此,学生实际从事的更多是一些简单的体力上的工作,而对所学专业知识的加深理解促进作用则不是很大。
二、基于高校购买企业实习资源的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实习实训模式研究
现有大学生实习实训模式各有其不足之处,并不能真正很好地解决大学生的实习实训问题。通过怎么样的实习实训既能加深大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理论联系实际,又能使大学生提前对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行业有所认识,以便进行职业规划,正成为许多高校正在努力探索的目标。要想达到上述目标,方法之一是高校可采用购买企业实习资源的方式进行校企合作。
(一)基于高校购买企业实习资源的大学生实习实训模式简介
基于高校购买企业实习资源的大学生实习实训模式是一般性校企合作的一种改良,其是建立在校内实训室基础上的一种校企合作方式。在一般性的校企合作中,企业由于缺乏相关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始终缺乏合作的积极性。要想校企合作达到良好效果,关键在于怎样调动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的积极性,而要想调动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关键则是让企业在校企合作中能有一定的收益,至少不亏本,因此,高校(尤其是那些没有太多科技资源的非研究型高校)可以考虑通过购买企业实习资源的方式进行校企合作。高校可首先在校内建立基础实训室,里面主要放置一些利用率较高,更新速度较慢,且价格不太昂贵的设施设备,如基础物流实训室可包含货架、托盘、堆高车、简易包装箱等设备,用于日常教学实训工作,而对于价格较为昂贵的设备,或者使用频率不太高的设备,不易维修保养的设备,如AGV小车、自动分拣设备,基础物流实训室则不再配备。对于基础物流实训室没有的设施设备的实训,可由高校通过购买企业的实习资源来获得。
(二)基于高校购买企业实习资源的大学生实习实训模式的运作过程
1.制定实习实践内容
高校根据相关课程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知识点,结合校内实训室的设备,认真制订实习实训计划。对于一些通用的物流技能,如一般货物的堆码技术、商品的包裹技术等,可安排在校内实训室,由校内授课教师在授课的同时指导学生进行实训。对于校内实训室并不拥有的设备的实训,或者比较专业的物流技术的实训,则可通过学校购买企业实习资源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实习实训。
2.选择企业,签订合同
根据实纲选择能给学生提供相应实习内容的企业,并与之签订校企合作合同:企业为高校提供相应内容的实习设施设备和实习机会,学校支付相应实习资源占用费用。合同签订时要明确参与实习的学生的数量,实习的时间、场所,实习的内容、方式,实习所用的设施设备,企业指导人员的数量、知识结构水平,实习后学生应达到的能力,以及学校付款的金额、时间、方式等内容。
3.组织学生按计划实习实训,并对实习实训的过程进行监督与控制
一般情况下,通过高购买企业实习资源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实习实训的时间可安排在学生毕业前一学期,此时,学生对实习实训具有极大的热情,对将从事的行业充满好奇与期望,实习实训将更易达到较好的效果。学校按计划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实训,具体实训过程中由企业安排的人员进行指导,学校不予过多干预,但学校具有对学生实习实训过程监督与建议的权利,当实习实训过程远离实习实训的目标时,学校可要求实习单位修正实习实训内容,甚至可对正在进行的实习实训叫“停”。
4.实习实训效果评价
高校要建立科学的、系统的学生实习实训评价标准,在学生实习实训结束后,由学生、学校、企业共同对学生实习实训效果进行评价,并对实习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进行总结,获取相关经验与教训,以使以后合作更加顺畅。
5.支付
学校可根据实习实训效果评价的结果,按照校企合作时签订的协议,支付企业相应数额的实习实训资源占用费用。
(三)基于高校购买企业实习资源的大学生实习实践模式可能遇到的障碍
高校购买企业实习资源的大学生实习实训模式可能执行起来并非一帆风顺,其可能会遇到的障碍主要会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观念的影响
传统观念中,企业生产销售的是商品,高校培养的是人才,高校是企业的供应商而非消费者,从来都是消费者向供应商付款购买产品或服务,而非供应商向消费者付款,因此,高校没有向企业因为培训支付金钱的习惯。现在,高校需要换位思考,企业给高校学生提供了学校不能提供的实习实训资源,理应获得回报。在此思维下,高校不再只是企业的人才供应商,同时也是企业实习实训资源的使用客户。
2.体制的障碍
民营高校体制比较灵活,当其发现通过购买企业实习资源的实习实训模式比校内建设实训室成本更低时,可轻易地选择使用购买企业实习资源的方式进行实习实训。但不幸的是,许多民营高校从节约成本的角度出发,根本不愿为学生的实习实训花费任何金钱。对于公办的高校,由于其归属于各地政府或各部委,则有可能会在购买企业实习资源时遇到各种推诿问题。
3.教学评估机制的障碍
现有的教学评估机制更偏重于对学校硬件办学条件的评估,而对学生实习实训质量则没有过多要求,并且其评判标准也较为模糊,因此,高校可能更倾向于能够看得到、摸得着的“硬”的校内实训室的建设,而非“软”的提供较高实习实训质量的实习实训模式。
1 目前国内高校大学生的实习方式
实习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和目的、不同的内容等分为多种形式,从国内外高校的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类型:
1.1 按照实习生的去向地分类
按照实习生的去向地进行实习分类,可以分为国内实习和海外实习、跨省实习、本省实习和本市实习。
国内实习是在国内的国家企事业单位、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进行的实习,这是目前高校常见的实习类型。海外实习是一些特殊专业根据需要在海外的实习基地或专业公司等进行的实习,近年来有的高校采用3+1或2+2的模式进行实习,国内也有专业公司负责海外实习的联系工作。
跨省实习、本省实习和本市实习适应的是不同层次的高校,即市属高校一般安排本市实习;省属高校一般安排本省实习或跨省实习;而国家重点大学一般都安排跨省实习。
1.2 学校统一实习和自主实习
学校统一实习也叫集中实习,是由学生所在高校组织的有统一的实习场所、实习要求、实习标准的实习,这是近年来大多数高校采取的实习方式。自主实习一般是指由学生所在高校制定实习要求和实习标准,由学生自己根据所学专业和特长联系实习单位而进行的实习,自主实习一般是分散的、以学生居住地为主的实习。
1.3 带薪实习和不带薪实习
带薪实习是实习生有工资待遇的实习,有的实习还与实习生毕业以后的就业挂钩。不带薪实习是没有工资待遇的实习,但一般有生活补助。
1.4 长期实习和短期实习
长期实习一般是指实习时间为1―2年的实习。短期实习的时间不太一致,从国内高校的情况来看,为期3个月、半年不等。
如何安排高校大学生的实习,采用什么样的实习方式,我们认为要因专业而异,因就业去向而异,不要“一刀切”。
2 高校大学生集中实习的利与弊
从近年来国内高校的实习来看,主要采用集中实习的方式,一般由学校设立实习就业处,负责制定实习标准、实习要求和实习制度,学校下属二级学院或系部结合专业实践特点联系建立若干个生产基地。高校的实习强调专业的实践性,强调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从实习的效果来看,集中实习可以说基本达到了这个目标,但是不可否认,集中实习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可以改进之处。下面我们探讨集中实习的利与弊。
通过集中实习的效果来看,集中实习有以下好处:
(1)集中实习有利于学校的教学安排
大学生实习要占用教学时间,如果实习时间不统一,学校的教学安排、学生的选课计划都要受到影响。在一段时间内集中实习,可以使学校能够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进行合理的教学安排。管理学院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实习时数和实习学期,在学生实习以前基本上完成了各门课程的学习,也为学生实习奠定了专业知识基础。
(2)集中实习有利于学校对实习生的管理
集中实习实际上形成了不同的实习小组,这些实习小组的学生一般来自于同一个专业(有的实习小组的学生也来自不同的专业),学生的相对集中便于学校对实习生的管理和指导,学校也可以选派专业教师到各个实习小组担任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和生活管理。
(3)集中实习有利于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分散的实习虽然也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但这在实习中基本上取决于学生的自觉性,而现在的在校大学生自觉性不强,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指导,就容易使实习流于形式。而集中实习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有益的,一是实习基地的设置适应专业实践能力的需要,二是学校能够集中地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加以指导。
(4)集中实习便于学生互相学习
集中实习的实习生相对集中在一起,可以对实习中遇到的问题互相探讨,在实习生活中也可以互相帮助,而且比较熟悉的同学在一起实习,虽然处于陌生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中,但实习生的心理状态也会比较好。
通过对部分高校的实习工作进行了解,我们发现集中实习工作也存在以下问题,需加以解决:
(1)高校在集中实习时为了方便,往往要求学生都要参加,而且必须在规定的实习时间参加,而有些学生因为特殊情况,或者因为有特殊的就业要求,不能够或不愿意参加统一的集中实习。
(2)实习基地满足了高校大学生的实习需要,但实习基地给实习生的待遇往往存在差异,实习生就会对低待遇的实习单位不满。
(3)有的实习单位在给实习生安排实习工作时,没有考虑到实习生的专业实践需要,使实习生在实习期间没有得到相应的专业实践锻炼。
3 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高校大学生集中实习对策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高校的集中实习基本上是好的,是值得肯定的,集中实习对高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起到了促进作用。针对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大学生集中实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应该采取以下对策:
3.1 增加实习基地的数量,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
实习基地是高校大学生专业实习的基础,高校应该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首先,高校在选择实习基地时,应该考虑实习基地的专业性、适用性,使实习基地的工作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有更好的衔接和对应;其次,高校应该适当增加实习基地的数量,可以使学生在实习时有更多的选择性,更能够切合学生的就业需要。高校应该关心实习基地的建设,把实习基地建设作为学校教学工作、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工作的一部分,加深对实习基地建设的认识,更好地推进和关心实践教学的开展。
3.2 加强高校专业课的实践环节
目前,高校普遍注重专业课实践环节的不可或缺的作用,从高等教育要适应社会需求、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来讲,高校的专业课教学应该考虑到学生将来实习和就业的需要,高校专业课的实践环节要多样化,重视课程实践环节的设计和实施,把理论和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教师的“教”要考虑到学生的“学”,更要考虑到学生将来的“用”。
3.3 集中实习要考虑到专业特点
关键词:创业学习;内化;体验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10-096-03
近二十年来,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从无到有,由点到面,昔日的“星星之火”已逐渐汇聚成“燎原之势”。关于创业教育的功能定位、教育模式和体系建设,专家学者们都已做了许多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但是大部分都是从管理者的角度、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考虑和分析问题的,而很少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创业教育是以激发学生创新和创业精神为核心的教育,创业教育的重要任务是要把创业理念和创业知识通过有效的教育载体传授给学生,化为学生创业实践的能力,以往我们更多地关注了谁来传授、传授什么、如何传授。那么,对大学生来说,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哪些学习内容学生真正感兴趣?创业学习有哪些不同的特点?哪些学习方式学生更容易接受?哪些学习方式学习效果更好?如何从满足学生需求和改善学习效果的视角来研究和探寻创业学习模式是本文要探讨的课题。
为了充分了解大学生对创业的态度和学生创业学习的实际需求,2013年5月,笔者对北京联合大学(以下简称“我校”)813名在校应届毕业生进行了《应届大学毕业生创业培训需求调查》,针对部分调查结果展开了分析和讨论,但由于研究样本和研究能力的关系,这些结果不一定完全准确和正确,但至少反映了当前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真实想法和需求,可为今后“以学生为本”开展创业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一、调研结果所反映的大学生创业学习需求
1.学习兴趣
对创业这一问题完全不感兴趣或从没关注过创业问题的占5%,27%的学生对大学生创业这一话题感兴趣并且有自己的想法,39%的学生对大学生创业这一话题感兴趣,但是并无自己的想法。
2.学习目标
目前,我校应届毕业生中有73.1%的学生认为在条件成熟的时候会选择自主创业,但57%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创业能力,对于如何创业还没有清晰的认识,缺乏创业生涯的整体规划,关于创业知识的了解和技能的掌握还很欠缺,需要通过创业学习来弥补和提升。
3.学习方式
在创业学习的方式选择上学生们更青睐于实践性强的方式,其中:希望到创业企业实习的占57%,希望参加创业社团活动的占50%,希望参与创业方案设计的占49%,希望参加创业讲座和课程教育的分别为38%和34%,选择创业家论坛的占25%。
二、大学生创业学习的特点分析
1.以成就为目标导向
关于创业动机:61%的学生认为创业可以享受挑战,实现自我价值,57%的学生选择自己创业当老板的原因在于愿意独立自主,37%的学生认为创业可以比打工赚更多的钱。虽然少部分学生会因就业不理想选择创业,但学生选择创业的深层次的原因还是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个人独立的愿望超过了对财富的追求。在自主创业的方向选择上,70%的学生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领域。
2.以经验学习为主
在通过何种方式获取创业知识的调研中,我校大学生中有65%的学生选择通过同学、朋友或身边的其他人了解创业,53%的学生通过网络,27%的学生通过书籍,25%的学生通过学校教育了解创业并获得相关知识(如图1所示)。可见从其他人身上进行学习和模仿是创业学习的一种主要渠道,当然在科技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学习也成为创业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
3.在尝试和体验中学习效果更佳
大学生创业学习,到底哪些学习方式更有效果?学生选择较多的是企业实习、创业社团活动等实践性较强的形式。在访谈中也有学生谈到在他们周围,有很多的创业者并没有参加过系统的创业培训,而基本上都是先跟着邻居、亲戚、朋友学习,然后用打工学的本领自办企业。虽然没有经历学校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和专门的训练,但是他们一样能够创业成功。实践证明,创业学习更多的是一种与人交流的参与式、体验式学习,创业始于模仿和大胆实践,创业者主要通过做事和反思来学习创业,创业者的行为经历在创业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创业学习以成就为目标导向,以经验学习为主,在尝试和体验中学习效果更佳,有别于传统的以识记为主的抽象理论学习,也有别于强调重复训练的技能型学习。对于新兴的创业学科而言,必然有着自身的特点和学习规律,为了提高创业者的学习效率,进行创业学习的模式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体验式”创业学习模式研究
高校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情神,目的是通过各种手段把创业相关的信息转化为学生的创业素质与能力。创业学习的主要目的不是死记硬背创业知识,而是基于行动体验的创业隐性知识的迁移与共享,创业学习也是磨炼创业意志,增强创业情感体验的过程。
1.体验式学习的特点
体验式学习又叫经验学习,体验之“体”意在设身处地以及亲身经历;体验之“验”意在查看、感受和验证。它要求参加者去“做”去“感受”,强调知行合一。它的特点就是必须要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才能掌握,而你一旦掌握,就很难忘记。创业学是一门实践性学科,学生只有通过“干中学,练中悟”,才可“知道怎么做”,也能“懂得为什么这么做”。
2.体验式学习的基本步骤
创业知识的内化不能一蹴而就,必须通过多次反复,才能巩固和强化,具体如何实现,库伯(Kolb)的循环体验模型为我们提供了理论基础。库伯是经验学习理论的代表性人物,他认为经验学习是一个在经验的转化中产生知识的过程。体验循环模型是他在1984年首次系统提出的,他认为经验学习是一个体验循环过程,包括具体的体验、对体验的反思、形成抽象的概念和行动实验等四个环节,一个周期结束后开始进入下一个循环,学习者在学习中自动地完成着反馈与调整,如此反复,认知在体验中不断得到强化和提升。
借鉴库伯的循环体验模型,我们可以将创业学习过程分解为五步完成的体验式学习周期,即体验-分享-分析-总结-应用,五个环节既独立又密切关联。其中体验是学习的开始,是指参加者投入一项活动,并在活动中亲自观察、表达和行动,有了体验以后参加者要与其他体验过或观察过相同活动的人分享他们的感受或观察结果,同时与其他参加者探讨、交流,并从经历中分析总结出原则或归纳得出结论,最后一步是策划如何将这些体验应用在工作及生活中。由于应用本身也是一种体验,所以上一周期的结束也意味着下一个循环的开始,伴随着体验式学习周期的反复循环,参加者获得不断进步。
3.体验式学习的学习方式
体验式学习实质上是一种综合性学习,可由多种学习方式构成。表1所列的是库伯给出的体验式学习周期中各阶段所对应学习策略,可供教师或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进行选择。
四、影响创业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1.激情点燃与目标导向
激情和梦想是创业者的核心素质之一,创业激情可以让创业者毅然走向创业之路,强烈的成就目标导向可以使创业者产生持之以恒的毅力,十年磨一剑,功到自然成。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成功愿望也是大学生创业者不竭的动力源泉。如何有效挖掘学生的创业需求,激发学生的创业梦想,是创业学习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2.积极参与和快乐体验
体验式学习强调学习者积极参与,要求学习者发挥主动精神,如果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就不能产生任何体验,更谈不上学习过程的完成。创业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只有学生对创业教育的方式和内容认可,才有可能将外部信息内化为自身的知识与能力。所以创业教育首先应该通过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将教师单方面制造的乐趣变成学生主动体会到的乐趣,学生在经历了准备、认识、评价、认同和实践内化等一系列环节后,获得创业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并最终使创业素质得到内化和升华。因此,以学生为主体的个人独特体验,是决定创业知识和能力能否有效内化的关键因素。
3.情景设计及有效互动
体验式学习是一种情境化学习,在这里学习过程被置于各种虚拟的或真实的创业情境之中。情景设计的典型性、客观与接近真实是创业学习能否成功的关键,教师作为组织者事先必须精心准备。在上述“五步式”体验式学习周期中,第一步的行动体验和第二步的分享通过学生自身来完成,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导者,是积极的生产者。学生根据工作目标,利用一切可用的信息和资源完成工作任务。教师扮演教练员的角色,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而第三、第四步的分析和总结则需要在创业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创业导师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帮助学生找到问题、拨开云雾,指出创业者在实际创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关键问题,使学生在认识上得到提升,也使学生在进一步的实际应用当中能思路清晰、要点明确。
4.系统规划与环境建设
一次有效的体验学习虽然可以让学生获得创业能力的部分提升,但无法保障学生得到持续的创业动力,系统规划和环境建设作为创业教育的顶层设计是创业学习能否最终成功的关键。因为创业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项终身学习的过程,从对创业的基础认知到创业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从初步的创业体验到最终的创业实践,学生在不同的创业学习阶段会产生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需要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帮助。‘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大部分学校创业实践平台缺乏,加上有经验的创业教师严重不足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导致我们的创业教育还没法有效开展。今后,我们要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前提下逐步完善创业培训体系和创业环境建设,通过构建阶梯式课程内容、递进式创业实践平台,让学生有机会参与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创业课程学习与实践,逐步实现从创业意识到创业精神的内化,再到创业知识与技能的不断强化,并最终使想创业的学生会创业、能创业。
基于以上应届大学毕业生创业培训需求调查及分析,以及对大学生创业学习模式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大学生创业教育一定要在做好系统规划和环境建设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大学生创业学习体系。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从满足学生真实需求出发,通过成就导向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与梦想,强化以学生自我体验为中心的“五步式”学习模式,采用情境模拟、案例学习、实地调查和现场体验等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创业导师的传帮带作用,提高创业学习的内化效率,从而更好地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确保创业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235-01
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校逐年扩大招生规模,扩招幅度大大超过经济增速,高等教育的入学率由原来的9.8%提高到现在的23.3%,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使得大学生数量的增长与劳动力市场不相匹配,据估算,201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680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这给我们这些在校的大学生敲响了警钟,告诫我们是时候正视并重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析“就业难”的原因,研究出解决方案并加大力度执行。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1.基本情况。本次调查以德州地区某本科院校在校大学生372名本科四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为149人,女生为223人。2.研究方法。在调查过程中,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的方式,同时查阅了就业的相关数据,遵循客观、科学、系统性原则,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和比较,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二、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当今,超三成受访者盲目地认为大学生就是精英,择业过于挑剔;近两成的人认为大学传统教育模式限制了学生提高能力,专业设置不合理,课程设置不注重应用性;超过20%的大学生认为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的要求过高,14%的人认为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狭窄。表1: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三、浅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浅析社会原因。1、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进一步激化,社会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蓝皮书》显示,中国城镇实际失业率达9.4%,其中专家指出,大学生的失业率超过12%,是登记失业率的3倍。在我国政府机构正处于改革和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社会就业市场的吸纳能力没有相应增长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后的本科生却相继毕业,大学生就业问题显得更加突出。2、用人单位选择大学生存在误区。用人单位过分注重应聘者的工作经验,职业技能等,忽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而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的最大劣势。用人单位选人学历化。在实际招聘过程中,用人单位非常注重大学生的学历和学校名气,这使得普通院校的学生倍受冷落。此外,普遍存在就业歧视,如:性别歧视、生源地域歧视。(二)浅析学校原因。我国高校招生缺乏自主性,计划经济痕迹依然浓重,没有与市场“零距离”接触。1、学科专业设置及教学内容滞后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要。专业设置趋同化、集中化,必然造成课程结构的僵化,闭门造车,脱离实际。2、学校基本建设不能紧跟“扩招”需求,师资力量不精不足。例如先进设备的引进,大规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供远小于求。3、重教育轻职业教育,就业指导和就业思想教育力度不够。(三)浅析学生自身原因----以德州地区为例。1、就业观念存在误区。(1)大学生的择业呈现出较明显的地域倾向。超过半数大学生选择沿海城市及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仅有少部分人选择去中西部地区发展,至于乡镇、农村则几乎没有人愿意去。(2)大学生择业,不“待见中小型企业。在调查人群中,大多数想进入大型企业、机关,仅不到10%的人愿意到民营企业工作。(3)大学生对工资预期偏高。半成受访者将工资定位在2500元以上,而据麦可思公司的《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全国大学本科毕业生签约薪资平均仅为2479元。显然,部分大学生预期薪酬过高也是就业难原因之一。2、自身素质不过关。。调查数据显示,近六成的大学生,沟通协调与承受压力能力欠缺,专业知识匮乏,而用人单位注重的恰恰就是这些基本的素质。
四、浅析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一)社会及政府方面。1、政府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创造良好的就业宏观环境,继续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就业体制。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到欠发达地区就业,鼓励自主创业。同时,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水平。2、用人单位要适当改变用人的原则,对毕业生宽容些,摒弃就业歧视,不要盲目注重学历与院校名气,更多地看重毕业生的能力。3、改变社会就业观念,真正认同劳动者无高低贵贱之分的观念,形成行行出人才的社会意识。4、建立全国性的就业信息互动网络,加强用人单位与应聘者之间的了解。(二)学校方面。1、学校教育应与市场需求相对接。专业设置、课程结构要满足市场所需;根据不同专业科学地制定扩招规模;对专业设置不合理的专业要减少招生数量甚至停止招生。2、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就业指导体系,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增加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包括商务礼仪、与人沟通、融入团队等内容,培养大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加强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帮助学生正确地给自己定位。开辟多种渠道推荐自己的毕业生,譬如网络就是很好的平台。3、全面加强创业教育,积极探索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创业教育。4、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对师资队伍的培训与评估,增加理工生的实习机会,文科生的调查实践机会。(三)个人方面。1、改变自身就业观念,准确定位,端正就业思想。2、以“通识为本,专识为末”为宗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全面发展自己。3、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心理素质,树立正确人生观,做好职业生涯规划。4、重视实习,求职前做好充分准备,可参加公共礼仪关系培训。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商学院
作者简介:齐春平(1991-),山东省德州市,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商学院,研究方向:金融;尹江璐(1991-),山东省聊城市,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商学院,研究方向:金融。
参考文献:
[1]李娴,黄朝方面对就业难,大学生要如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J],今日科院,2009.
关键词:大学生;员工流失;饭店
中图分类号:F71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5-0089-02
我国饭店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有着巨大的需求,但旅游院校的毕业生不愿从事饭店行业,有些进入了这个行业工作时间也不长,造成了饭店人才的流失。由于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大多数大学生家长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毕业后进入饭店工作,因而对于那些已经进入饭店工作的大学生来说,家长想方设法帮其寻找更好的工作,一旦有机会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离开,造成了饭店人才的大量流失。这加剧了饭店业人才的供需矛盾,成为制约我国饭店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危害性已引起有关人士的关注。
一、饭店业大学生员工流失现状
饭店企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因而饭店需要招收一定数量的大学生,以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可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饭店企业在招收和使用大学生的问题上却出现了一种非常令人担心的现象,那就是发现这些招聘来的大学生留不住。近几年来,饭店企业的学生员工流失率直线攀升。据有关资料统计,沈阳某高校旅游学院,2009届毕业生进饭店工作不到1年,其流失率达35%,2007届毕业生进饭店工作不到3年,其流失率达73%。这个数字是相当惊人的。更为惊人的是大学生员工的高流失率在全国范围内是普遍现象。
二、饭店业大学生员工流失的原因分析
饭店大学生员工流失率逐日攀升的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为什么饭店留不住大学生呢?笔者认为,大学生员工不能在饭店长期工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普遍认知误区的存在
受中国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社会上对饭店工作社会地位评价普遍不高,中国著名的旅游专家魏小安曾经说过,中国是缺乏服务传统的国家。人们认为饭店业是“吃青春饭”、“伺候人”的工作,做酒店缺乏荣誉感。众多大学生不看好酒店行业,对饭店工作缺乏足够的认同和持久的信心,甚至连家长也不愿意让孩子从事饭店行业工作,就算是进入饭店行业,也不能潜心工作,想方设法帮助孩子另谋他职。
(二)大学生员工自身的因素
目前的大学生在就业观念上存在心理误区,对事业期望值过高,大部分学生认为,十几年努力学习不容易,毕业了要去饭店去伺候人,心理落差很大。此外,现如今的大学生崇尚个性化,反对人性压抑,对饭店工作的严谨性、艰苦性缺乏足够心理准备,因而,对饭店工作很难适应。
(三) 饭店企业方面的因素
1.饭店企业在招聘大学生时非常看重员工外貌条件,导致很多学习成绩好、综合素质高但相貌一般的人落选,客观上也对即将进入饭店业的大学生进行“青春饭行业”的心理暗示。
2.对招进来的大学生在岗位上缺少正确的设计和分析,一般以实习生对待,安排的工作不仅缺乏弹性,也不具有挑战性,不能真正体现大学生区别于其他员工的价值。
3.饭店管理层用人观念相对落后。目前,我国的饭店仍然遵循论资排辈的做法,使新进入饭店的大学生员工的积极性严重受挫。
(四)高校旅游教育的因素
在众多的对大学生员工流动因素的分析的文献和观点中,分析由于饭店或旅游企业本身的原因造成的占大多数,而其实忽视了旅游教育,也就是旅游院校人才培养方面的因素。
首先,从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来看,虽然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一些成功的办学经验,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表现在教学与实际的脱离,实践教学环节得不到很好的落实。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差,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
其次,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方向的缺失。在就业指导中,过多地向大学生灌输就业技巧、政策等方面,因为这些方面可以直接的增加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但却忽视了对其团队合作精神、职业道德、忠诚度、责任感等的培训,而这些方面却是现今大学生最需要具备的,而且是最被饭店企业看重和需要的方面。
三、解决饭店业大学生员工流失问题的对策
(一)改革对大学生员工招聘的方式
要想留住员工的第一步是雇佣合适的人才。饭店要根据自己人力资源战略的实际需要,全面衡量应聘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选择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合适人选。饭店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应改变传统的招聘方式,可以设计出合理而科学的招聘问卷,通过一系列的提问、交流和沟通,对应聘者的心理素质、职业取向、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方面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从而选择最适合的人才。例如,广州丽思卡尔顿酒店会在员工面试之前先通过其网站对员工进行职业倾向性测试,通过分数的分布特点,对应聘者的心理素质、职业取向、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了解,从而筛选适合入职饭店业的大学生员工。这样就减少了大学生进入饭店工作的盲目性,可以从某种程度上降低饭店的流失率。
此外,饭店在进行大学生员工招聘过程中还应该为应聘者提供饭店有关工作的各种信息,不能只把好地方面让应聘者看到,还应包括不利的工作信息,使这些来应聘的大学生们对未来所要从事的职业有较为准确的了解,降低他们的心理预期,避免进入饭店后由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而产生不满,导致主动辞职的现象发生。
(二)帮助大学生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在大多数学生的眼中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因此,饭店对招进来的大学生要充分做好其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与管理。大学生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对职业有着较高期望的群体。他们在工作锻炼机会多、成绩能得到认可、有自我实现感的环境里,可以实现个人高层次的需求的满足。由于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比较陌生,那么饭店可以由人力资源部的相关人员负责帮助进入饭店工作的大学生来制定适合每个人实际情况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帮助的过程中,要多与员工进行沟通,清楚地了解员工的实际情况,注意员工在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心理变化、不断更新的需要和长远地目标,考虑饭店和个人的需求以及需求地差异,设置具有可行性的职业成长之路。饭店应通过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使他们对自己目前的工作技能状态有明确的认识,对未来岗位知识结构需求变化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对自己的职业成长之路有清晰和准确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学生群体清楚地认真地看到自己的职业前景,安心本职工作,使高等专业教育充分与现实工作任务相结合,创造性的来解决问题,使学生们自己的特长及努力方向与企业发展方向高度统一,有效实现个人职业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相互匹配,唯有这样才能最有效地调动大学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为饭店工作并发挥最大的潜能。
(三)重视对大学生员工的培训
大学生员工与普通员工有实质性的区别。对于员工培训来说,大学生非常看重自身长远的发展,对职业未来也抱有更大的期望。据相关资料显示,对北京、上海、广州人才市场的最新调查表明,组织提供给大学生员工的培训机会和“再学习”机会是降低员工离职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培训是通过对员工进行专业化的训练与投资,使其拥有更为过硬的职业能力。那么,显而易见系统化的培训可以让其较快的摆脱书卷气、理论化的枷锁,很快地适应饭店行业的工作,为其承担更大、更难的岗位任务增强职业竞争力。可是对于目前大学生离职率这么高,许多饭店也在考虑投入大量和时间和精力来培养大学生,结果没工作几天就离职了,相当于给其他企业培训了,这种行为究竟值得不值得?通过对大学生员工的培训的,可以保证大学生员工和企业发展的同步,更自然的把自身的发展与企业紧密结合,并且可以使大学生员工感受到组织对他们的信任和培养,增强对饭店组织的使命感和归属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降低饭店员工的离职率。
(四)科学地定位办学模式
有人曾谈到旅游院校培养人才就像培养篮球运动员,只讲篮球运动的概念和历史,而不教运动员如何进行传球、运球、投篮的技巧,这样的结果必然是毕业生到企业后很难适应,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工作差距太大。这种比喻很恰当,很多设有旅游专业的院校的人才培养都是这样一种模式。
设有旅游专业的高等学校或是单独旅游院校首先要明白旅游教育是典型的应用性教育,因而,其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都应与旅游产业的发展相适应,与相关的职业相适应,这就要求既要相对稳定,又要根据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进而避免供需错位现象屡屡发生。在大众教育时代,至少需要一半以上院校培养出来的旅游人才应定位于饭店等旅游企业的初中级管理者,而不应过分强调清一色地定位于培养饭店的总经理。
综上所述,在饭店大学生员工流失率逐渐升高的背景下,大学生员工流失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地,作为饭店企业来说应该审视自身地原因,急待需要走出原有人事管理的误区,充分认识到提升大学生员工忠诚的重要性,不断降低大学生员工流失率,创建选人、用人、育人、留人的人力资源管理新观念,根据饭店实际情况选择满足自身饭店企业实际需要的大学生员工,发挥其主观创造力,焕发工作激情,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员工频繁流失的现象,使我国的饭店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继祥.饭店员工流失问题探源与对策研究[J].科技咨询导报,2007,(25).
[2] 何红丽,李琳.饭店大学学历员工流失现象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8,(8).
[3] 唐筱,邢少铭.浅析国企知识员工忠诚度及其培育[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2).
【文章摘要】
我国普通高校1998年招生108万人,1999年高校扩招,高等教育趋于大众化。2013年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约700万,就业难成为公众关注焦点。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对高校扩招政策出台后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分析,探究就业难成因。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经济学视角;供求关系
1 就业现状分析
从宏观角度看,大学毕业生年供给量大于市场需求量。1999年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做出的高校扩招决议,使我国高等教育在规模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依据世界银行划定的标准,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标准是入学率为15%以上。我国2003年大学生入学率已达15%,随后又历经10年连续扩招。扩招导致毕业生激增。2003年扩招后的第一届毕业生人数达280万,10年后的2013年,毕业生人数增至699万,预计2014年将达727万。连年扩招使更多高中毕业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全民文化素养有了飞速提高,但与之相伴的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每年数十万毕业生无法及时就业。伴随着时间的延续,延迟就业的大学生数量还在不断累积,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具体而言,大学生就业实际现状比公布的统计数字更加令人担忧。从有关部门公布的毕业生就业数据来看,所谓“就业率”实为“落实率”,如公式一,公式二所示。此外,高校就业率依据签约率来统计,一纸协议并不能代表准确、真实的就业情况。这表明,实际就业率与官方统计和公布的就业率存在一定偏差。同时,统计数字无法准确反应不同高校,不同专业和不同性别的就业差别,以及已就业大学生的就业满意度等就业质量问题,从而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显得晦涩复杂。
×100%
公式1:年度大学生就业率公式
落实率=×100%
公式2:年度大学生落实率公式
2 大学生就业现状成因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首先,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本质是经济问题。从经济学理论来看,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在总量上必须保持平衡,供给大于需求会导致劳动力过剩。中国劳动力资源占世界的四分之一以上,而资本资源(以国内投资额为标准)仅占世界百分之四,劳动力数量与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在理论上成为大学生就业难的必然因素。从国际经济形势看,全球经济不景气是导致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就业量的增加归根结底要依靠整体经济增长拉动。近年来世界次贷危机的发生对大学生就业而言无疑更是釜底抽薪。从国内目前的经济结构来看,尽管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受中国历史因素的影响,经济结构仍属劳动密集型,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权重还很小,经济发展能带来的劳动力市场需求主要还是体力劳动者群体。因此,也就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与民工荒并存的现象。另外,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国家行政事业单位机构精简等也对大学生就业带来不利影响。
其次,供需对接错位、高校教育缺乏前瞻性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又一重要原因。首先,意识时间对接错位。在实行市场经济的今天,用人单位需要怎样的人才是由市场需求决定的,但高校专业设置的调整改革,在时间和周期上却明显滞后于市场变化。等高等院校调整完成到大学生毕业寻觅就业机会,已经用去若干年时间,人才市场的需求已经产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原先的热门专业已经冷却,毕业生产出过剩。二是办学特色的对接错位。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与市场需求同步,是多种多样且不断变化着的,但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受传统计划经济和管理模式影响,缺乏独立性,缺少特色,所有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几乎具备相同的特点。这很难满足市场需求。三是期望值对接错位,大学生普遍希望稳定的工作岗位,但近年来承载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是第三产业;大学生期望从事理论性较强的工作,而用人单位则更加注重人才的实践能力,大学生在工资待遇上希望与期望值匹配,而用人单位则希望节省开支聘用直接可创造财富的员工,这种教育传统的误导导致的期望对接错位仍将继续影响实际就业率的提高。
3 大学生就业难相应对策
首先,政府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主导。其一,政府要调整宏观经济对策,改变单纯的GDP导向,以民为本,以综合效益为目标,将综合效益为目标,把改善大学生就业作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二,是出台相应的法律条文规范就业市场,用法律保障大学生就业问题得以有效解决。比如,进一步调整收入分配,用收益引导大学生就业取向,调整民营企业在融资、税收、市场准入等方面的制度,让民营企业在吸纳大学生就业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政府户籍管理二元结构现象等,让毕业生就业工作更科学,更合理。
其次,高校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基础。其一,高校领导群体必须克服传统的计划经济对管理思维的影响,强化自身办学的独立性,强调特色办学,尽快实现专家治校。其二,毕业生步入社会可创造的价值衡量了毕业生作为求职者的价值,而毕业生在校阶段所培养的能力素质应立刻适应工作要求,使求职者能够有机会实现自身价值。校方应将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评价学校办学质量的核心标准,让高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工厂。
最后,大学生仍然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其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除了受国内就业大环境若干客观因素限制以外,大学生也可发挥主观能动性,尽全力改善自身现状。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尝试在课业之余自主寻觅实习机会,也应充分利用高校与实习单位之间的联合实习机会,充分锻炼自身实践能力。其二,学生应充分了解自身条件,避开自身劣势,发挥长处,克服攀比心态,祛除对于他人的依赖心理,建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独立观念。不迷恋一线城市就业市场,不一味追求工作稳定性,应以在校期间的学习、思考与实际工作中的持续继续教育稳固自己在职场中的不可替代性。学生也应充分利用实习机会,最大限度了解所涉足的行业和职位,更为重要的是了解自己是否适应该类工作,尽力进行自我定位,以实现高效就业。
【参考文献】
[1]程达刚,陈科先.对促进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几点思考[J].中国人才.2009(6):12-14
[2]马延奇.人才培养模式、劳动力市场与大学生就业[J].高等教育研究.2013(3):34-39
[3]中国就业问题的现状、特点和原因分析[J].前沿.2009(10):144-151
[4]范明.社会经济转型期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J].扬州大学学报.2003(6)第7卷:3-5
关键词:知识建构理论;信息素养;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12-0123-03
作者简介:赵庆国(1981-),男,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教务处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信息化教育;李欢欢(1983-),女,南京城市职业学院技术处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多媒体技术。
0引言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信息素养的高低已经成为考察一个国家人力素质和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指标。作为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信息素养越高,意味着接受新思想、新知识和新科技的能力就越强,越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公安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公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公安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向科技要警力,提高公安工作“统一指挥、快速反映、协同作战”水平的有效手段。
1公安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分析
公安院校大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对于未来投身警务和公安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分析公安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努力探索公安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策略,是公安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就该项目组成课题调研小组,对所在院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研,内容涉及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安全、信息管理与信息能力等方面。通过调查研究并与学生进行讨论,发现公安院校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普遍较低,概括起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意识薄弱,不善于捕捉信息。
警察的职业性要求必须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能够敏锐地感受与公安工作有密切联系的各种社会信息,积极主动地挖掘、搜集、利用有利于预防、打击犯罪的各种信息。然而,在校大学生普遍表现为获取信息的意识淡薄、对信息需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对充斥着的信息采取一种消极的态度。究其原因在于在校大学生是在应试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与社会基本脱离,长期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状态,没有形成个人独立学习的能力,造成了对周围信息的“冷漠”。另外,信息需求的实用心理,也导致了捕捉信息的片面性,从而使获取的信息不全面、不系统。
(2)信息知识匮乏、缺失状态严重。
警察的信息知识主要是对信息基本常识的掌握,了解反映警务活动规律和社情变化的各种消息、情报、数字、报表、图像以及与警务工作有关的政治形势、经济形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警务工作信息源。通过调研发现,公安院校在校大学生在信息知识方面表现严重匮乏,信息知识的缺失严重影响了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
(3)信息安全意识淡薄,信息道德认识模糊。
信息安全本身包括的范围很大,大到国家军事政治等机密安全,小到个人信息的泄露等。信息安全在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建设信息化公安队伍、打赢信息化犯罪斗争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作用十分突出。调研发现,公安院校大学生中只有少数的学生能够了解、获取、使用与信息相关的法律法规、道德规范,普遍存在信息安全意识薄弱,对信息道德和信息法规内容的认识和了解不够全面等问题。
(4)信息检索能力不强,信息处理能力差。
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大多数学生获取信息时通常借助于一般的网络搜索引擎,没有掌握相应的信息检索方法与技巧。大多数学生利用信息工具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只是停留在文字处理、上网浏览信息、简单的信息搜索、收发邮件等这些初级应用上,对信息的分析、筛选以及利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2知识建构理论分析
建构主义源自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知识建构理论认为,人们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构建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2.1知识建构理论的知识观
知识建构理论认为,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知识不是各种情景都能适应的教条,它们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在不同的情景中,需要被重新建构。课本知识只是一种关于各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假设,科学知识包含真理性,但不是绝对正确的最终答案,它只是对现实的一种可能更正确的解释。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依靠他自己的建构来完成。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
2.2知识建构理论的学习观
知识建构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学生新旧经验之间是一个双向交互作用的过程,即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途径来建构意义的过程。学习就是一个同化、顺应、再同化、再顺应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2.3知识建构理论的学生观
知识建构理论认为,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中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种形式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即使有些问题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当问题呈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还是会基于以往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提出他们的假设。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2.4知识建构理论的环境观
知识建构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并利用必要的信息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4个部分,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交流是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或环节,意义建构是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知识建构理论对公安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启示是: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必须在内容与形式设计上与公安院校大学生的知识层次和信息需求保持一致;重视以学习者为中心,按照大学生的认知特点来组织知识内容,并提供互动的学习方式;为学习者提供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使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积极主动地建构他们自己的信息知识和能力。
3公安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策略设计
3.1建构多层次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
公安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依据知识建构理论,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应建立一个具有多层次教学目标、包含多层次教学内容、提供多种形式教育方式的信息素质教育体系,以全面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教育体系由低到高划分为初级、中级、高级3个层次。
初级层次主要是通识信息素养的培养,大学一年级一般是接受通识教育,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通识信息素养培养阶段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数字媒体与应用、程序设计等课程等内容。计算机基础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及其功能,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办公自动化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同时了解互联网基础知识。数字媒体与应用主要针对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变化特点,系统地掌握各种数字媒体制作与技术方法。程序设计主要使学生掌握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和程序设计方法,培养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的能力和素质以及思维方法。
中级层次主要是专业信息素养的培养,一般是在大学二年级开始。专业信息素养培养阶段主要包括:学科专业信息的查询分析和处理、专业软件的使用、专业网站的建设等。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结合专业知识的学习,为学生提供学习专业知识的信息技术工具和手段,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专业学习的效果和效率,课程内容可以单独设置一门,也可以有计划地渗透到相关的专业课程中进行。专业信息素养的培养一定要结合专业特点来进行,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强化。
高级层次主要是实践与创新信息素养的培养,一般是从第三学年的后期开始,重点是第四学年。这一学年大学生的专业学习一般也进入了实践研究阶段,比如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根据该阶段的特点,要结合具体的实践活动和研究任务,让大学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研究与实践,并初步培养他们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的能力。这一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工作实践和研究创新的能力,一般以任务驱动的形式来进行。
3.2构建有利于信息知识与信息技能学习的情境
知识建构理论强调用情节真实、复杂的故事呈现问题,营造问题解决的环境,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变事实性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因此,公安院校信息素养教育应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建构开放式信息素养教育,实现真实与虚拟教育的无缝链接,从而最有效、最全面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一方面是硬件环境的建设,配有功能齐全的多媒体教室、微机教室、录播教室等,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动性,围绕问题积极探究,这样有助于学生将检索知识与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加大软件环境的开发,利用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开发信息素养教育集成系统,营造出类似真实信息检索的“逼真”学习情境,通过一个又一个真实的不同类型的检索实例,使学习者有如置身于真实的信息检索与解决问题的情景之中,通过对真实的、复杂的、开放性问题的全方位学习,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创新与实践空间,构建学生自身的信息检索知识。
3.3构建“以学生为主”的信息化教学模式
知识建构理论认为,学生积极地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学习是心理的积极运作,而不是对教学的被动接受,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构建知识过程中的“合作者”、“教练”、“导学者”。公安院校信息素养教育应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从接受型向探究型和建构型模式转变,即强调个体探究型模式的探索与应用,以发展学习者自主建构、独立学习以及质疑和反思的能力;倡导群体探究型模式,以发展学习者的交流、协作和进行知识的社会性协商能力,从而使模式的建构与应用在发展目标、学习理念、学习任务、评价倾向、教学方式、学习情境、学习分组、教师角色、学习者角色和技术支持等方面产生预期的变化。
3.4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知识建构理论认为,学习者必须从事自我监控、自我测试、自我检查等活动,以诊断和判断自己在学习中所追求的是否是自己设置的目标。信息素质教育更应该强调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的评价,通过评价信息素质教学活动过程来评价其实施效果,也可以通过对比学生前后信息素质的差异间接地评价信息素质教育活动。公安院校信息素质课的考核及评价,不同于一般高校对大学生的信息素质的要求,既要反映学生对一般信息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要把考核的重点放在学生对公安专业信息的理解和运用上,包括对公安专业信息的敏感性方面。所以,应建立科学的、有针对性的、多元化的考核模式来体现公安信息课内容的深度、广度以及专业特色和综合性。
4结语
目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策略的研究还较多地停留在图书馆图书资料使用、相关课程的开设等方面,是仅从某一个方面的较为单一的研究,尚缺乏整体思维。笔者认为,要有效解决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从根源上分析问题,以知识建构理论为指导,然后再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制定出恰当的培养策略。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探索与总结,要根据信息社会的变化和要求适时改革,并把新的培养模式付诸于教育实践中。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丁宇.论公安院校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标准[J].情报探索,2012(8).
[2]李智晔.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模式的转换与创新[J].情报科学,2007(7).
[3]谢少俊.公安院校信息素质教育:问题与对策[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3).
[4]张宏.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校信息素养教育[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