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23 09:24:0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农业发展的影响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1农田水利建设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问题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把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农村工作首要任务,尽管与大型水利设施相比,小型水利设施大多规模较小、形态也各不相同,分布比较广泛,但对农村粮食生产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大部分都是水资源缺乏的地区,洪灾、旱灾比较频繁,年均洪涝干旱灾害面积达3333.33多万hm2,占耕地面积的近30%。在某种程度上,旱灾的破坏性超过水灾,粮食生产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如果没有农村水利设施作保障,粮食生产将十分不稳定。然而,相关调研显示,目前全国仍有一半以上的耕地缺乏灌溉设施,灌区普遍存在标准低、配套差、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等问题,抗御旱涝灾害能力较低成为影响农业稳定发展的最大软肋,对农村粮食生产带来极大威胁,加快农田水利建设刻不容缓。因此,中央决定需大力发展农村水利事业,夯实水利基础,其中建设重点就是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彻底改变农村靠天吃饭的现状。
1.2农田水利建设是扩大土地资源利用的有效途径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为了保障我国经济生活发展的需要,需要大量的耕地,不仅在数量上要达到一定标准,耕地质量同样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目前我国人均耕地明显不足,大量粮食需要通过进口来保障国内生产生活的需要,世界粮农组织在研究报告中称,我国需要人均有433.33m2的水浇地才能保证正常的粮食供给,国务院也明确规定12000万hm2基本农田红线制度。然而,近几年来,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农村大量土地变更为建设用地,农村耕地面积急剧减少,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在此情况下,如何提高农村耕地的数量和质量成为三农发展的重要工作,而这离不开小型水利设施的建设,农村有大量的荒山、荒地可以用来开发建设成小型水利工程设施,反过来,建成的水利工程设施可以促使更多的非耕地转化为耕地。另外,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的建设可以改善原来的耕地条件,提高耕地产量,尤其原来缺水的盐碱地等,通过小型水利设施的建设可以改善生产条件、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
1.3农田水利建设是应用农业科技的前提条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田水利建设同农业生产的关系紧密不可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农田水利建设的跟进,而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又能够促进农业生产中技术的应用,两者之间的良性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我国农田水利技术进步力度显著加大,培育现代农产品品种、喷灌、滴灌和管灌等先进适用节水灌溉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这一切的前提是发展农村水利设施,由于新技术相比原有技术,在生产过程中新种子和新肥料对用水的及时性和水质有较强的依赖性、敏感度,新技术的使用效果只有灌溉效率充分的情况下表现较为明显,否则施肥效果减弱会影响农业生产产量,防虫效果减弱会影响抵御病虫害的能力,灌溉效率不足也会影响植物正常的光合作用,因此,在全国广泛引进先进灌排技术的同时,良好的灌溉系统是引进新技术的基础,也为引入新技术提供了可能性。
二、结语
美国对农业人力资本投入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农业教科体系的完善上。美国农业部下设具有不同职能特征的部门,如植物生产局、土壤局、动物生产局等。他们各司其职,分工明确。除此之外还有各州的农学院、试验站和推广站,负责教育、研究和推广工作。美国农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特征主要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有关农民教育的法律、法规,完善农民培训制度体系美国是一个十分注重法制的国家,拥有非常完备的法律体系。依法治农是促进农业发展的根本,美国政府要求农业的管理要依据法律,按规则办事。美国在有关农民教育方面的法律主要有: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的《莫雷尔法》,规定按照各州在国会中人数的多少分配给各州不同数量的国有土地,将土地出售或者投资所得收入至少5年内建立一所“农工学院”,即专门讲授有关农业知识的学院。农工学院培养了许多农业方面的人才,后来发展成为美国职业技术学院。1887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哈奇法案》是另一个十分重要的法案,该法案为保证每个州都有自己的农业研究机构,在每个农工学院建立一所农业试验站,研究农业相关的领域。1914年国会通过的《史密斯—利费法》,这部法案要求每个州建立一个从事农业推广的机构,负责向农民提供教育和培训,该法案可以将科研成果迅速推广到农民那里,使农民快速应用科研成果。完善的农民培训制度体系便于将推广工作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之上,而且可以将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在一起,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又能迅速将最新的研究成果推广到农民中间。
2.建立健全有关农民教育培训的研究机构美国农业部下属的研究教育和经济司是主管农业科研和教育的核心部门,有农业研究服务中心,合作研究、教育和推广服务中心,经济研究服务中心,国家农业统计服务中心4个中心,分别负责各种计划的制订和实施,保证了农业科研、教育和管理的结构健全,分工明确。通过法案先后建立的农工学院、农业试验站和农业推广站紧密联系在一起,将农业教育、研究与推广工作形成完善的三位一体的体系,使农民快速获得先进的科技知识。与此同时,在民间有众多的培训组织共同推动农民教育与农村经济。例如,在农村中学成立的未来农民协会,鼓励学生加入农民协会,帮助学生学习农业知识,提高劳动技能,从事农业实践。并设置了丰厚的奖学金,鼓励学生进入大学深造。再如政府每年举办的农业博览会,在展会上介绍新的产品,宣传农业知识,并展开了多种多样的活动提高全民对农业问题的重视,使全社会尊重广大农民的劳动果实。
3.加大对农业、农民、农村的财政支持力度目前,美国财政每年有大约600亿美元的经费用于农民人力资本的投入,而且对农民人力资本的投入还在不断增加。仅看农业科研以及推广支出,1915年该项支出总计约0.141亿美元,到1970年增加到8255亿美元,仅仅55年的时间增加了将近58倍。可见,美国对农业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视。相比而言,中国用于人力资本投资的财政支出比较少,农民教育培训的经费更是十分有限。这也是制约农民教育的重要问题。所以,在今后的发展中,中国政府应该重视农民教育问题,将“科教兴国”真正实施到农民教育问题上来,提高该项的财政支持,保证农民的教育培训能够有效实施。
二、美国农业人力资本投资对美国农业的影响
美国对农业人力资本投资总体上讲是十分成功的,而且对促进美国农业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幅提高了美国农民整体受教育水平和教育技能根据美国农业部1970—1990年对美国25岁以上农民受教育情况的调查资料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毕业的农民由1970年的5.3%增长到1990年的10.8%,提高幅度1倍以上。而未接受过高中教育的农民占比从56.1%下降到32.9%,降低了23.2个百分点。由此可见,美国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有显著的提高。
2.提高了美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在美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3.1%,而提供的谷物数量却占据世界总量的20%左右。因为对农业人力资本的大量投入使得美国农民教育水平得到巨大提升,有效提高了美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据有关资料显示,农业劳动耗时从1940年约为10665亿h到2000年不到2471亿h,60年的时间下降幅度达到76.8%。其中,种植业下降了157亿h,畜牧业则显著的从10460亿h下降到2421亿h。值得一提的是,农业劳动所耗人时的下降并没有降低人均供养人数,反而劳动力人均供养人数这一指标又显著增长。1940年美国农业劳动力人均供养人数为10.7人,到2000年这一指标增长到124人。
3.提高了美国农业的科学化和机械化水平美国农民教育中注重对农民进行机械化、化学化工和生物技术的教育和培养,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对美国农业现代化起到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曾经有专家提出,美国在19世纪30~80年代的农业产量增加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都源于对农业科学的研究和对农业人力资本的大量投入。与此同时,农业技术的推广也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并从中获益。
4.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源于对农民人力资本的投入,促使了美国农民素质的提高,农业科学水平以及农村经济更是取得巨大发展,农民的收入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收入增加使农民有多余的钱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农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更加支持政府的政策,在农业推广方面更加的积极和主动。为了使农村电力使用更加普遍,大量的推广人员深入农村向广大农民宣传家庭电力的使用,美国政府也专门发放贷款,使得农村电力普及得很快。
三、美国农业人力资本投资战略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利用农业人力资本投资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美国农业文明的进步,这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无疑是一种榜样,其发展的经验对中国农业发展有许多有益的启迪,值得中国借鉴。
1.进一步提高中国农业战略地位,完善中国农民教育体系和法律制度从美国的农民教育经验来看,完善的农民教育体系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为提高农民素质和教育水平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和发展的基础,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以美国各州在1908—1913年的措施为例,美国政府要求各州都制订农民培训计划,要求对各州自行制订计划对农民进行教育和培训,这些计划对各州农业课程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大作用。后来,在1917年,又要求联邦政府提供资金设立统一标准的教学大纲,使得农民教育培训标准一致且发展迅速。同时,中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遗留的农民教育、农业科研与推广相脱离的体制,严重影响了农民快速应用农业科技成果。虽然近年来改革一直在进行,而且作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但是整体看问题并没有解决,农业科教体系仍然需要作出根本性的改变。只有把“农业养国”的思想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地位,“科教兴国”思想在农业发展上用制度建立保障,那么中国农业才能更加快速、高质量地发展。
2.加强财政对农业投入力度,增加中国农民教育和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中国是世界人口第一的大国。虽然从改革开放以后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不断增加,但是无论从总量上还是人均水平上,中国仍然是世界上公共教育经费支出最少的国家之一。与美国相比,中国的教育总量投资只有其1/150。这其中农民教育经费更是少得令人担忧。加大财政对农业投入力度,保障农民人力资本投入和技术推广的经费投入关系到中国农业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与此同时,农民人力资本教育培训不应仅靠政府拨款,还应该采用多种多样的筹措经费的方式,促进农民教育培训的迅速发展。
3.加强中国农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培训人员整体素质农民培训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美国为了保证农民培训的质量,对培训农民的教师素质要求极其严格。首先,还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对农民教育培训机构进行考核。考评合格的培训机构才能够获得政府补贴,而考评不合格的培训机构将被取消培训资格。毫无疑问,这是保证农民教育培训质量的一个有效的手段,很值得中国学习。其次,中国还应该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稳定农业教育师资队伍,保证为农民教育的教师人员数量。同时,为教师提供进入高校或者科研机构进修的机会,提高教学的水平,进修过的教师不但能够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还能够将理论讲授给农民,提高广大农民的知识水平。再次,鼓励农民中的佼佼者自觉投身到农民教育工作当中去,将他们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以及学有所成的知识传授给同为农民的左邻右舍,起到良好的沟通媒介作用,农民之间的沟通往往比没有实践经验的老师讲课更有作用。最后,还应该聘请各高校的老师以及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广大农民进行培训,更好地提高农民的受教育水平。
4.农业教育要从小学生抓起,实行产学结合,培养学生对农业的兴趣美国的教育分为基础教育、中学教育和高级中学教育。在美国的中学里,有3500多所中学设置了农业教育的课程,从中学阶段就开始培养学生对农业的兴趣,这些15~18岁的学生是美国农业发展的后备力量。而在中国,推行的是应试教育模式,从小学、初中、高中所培养的学生都是学习一些基础的课程,并没有向美国那样进行专业的农业方面的培养和教育,到了大学才有农业相关的专业,而且许多农业专科毕业的学生并不从事跟农业相关的工作,培养的农业专门人才数量十分有限。如果中国能从小学教育开始就增加有关农业技能、基础知识的课程,使得学生、尤其是对农业有兴趣的学生从小就接触到农学知识和农业技能,就能够培养出更多专业人才,为促进中国农业发展积聚后备力量。
关键词 农田防护林;节水农业;不利影响;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 X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4-0244-01
新疆的水资源总量为545.95亿m3,占全国水资源量的1.9%,耕地平均水资源量8 220 m3/hm2,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属水资源严重紧缺省区。要解决新疆水资源缺乏的问题,就必须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单方水的生产效率,节水扩灌,提高作物单产。
兵团农牧团场位于新疆各绿洲的边缘,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尤为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起,兵团开始广泛推广应用农田节水灌溉技术。据新疆兵团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新疆兵团农业有效灌溉面积达108.538万hm2,其中高新节水灌溉面积77.004万hm2,超过有效灌溉面积的70%。通过实施节水灌溉,年节水超10亿m3,不仅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了作物的单产,而且增加了可耕地的面积。但是节水农业的发展对农田防护林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
1 节水农业发展对农田防护林产生的不利影响
1.1 节水农业蓬勃发展,引发农田防护林灌水困难
兵团全面推行节水灌溉,虽然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灌溉模式,但却使传统的农田防护林网在灌水方面面临严峻的挑战。根据以往的规划,农田防护林网大都依靠支渠、农渠进行灌溉,但实行节水农业灌溉后,由于无人进行管理,导致大部分支渠、农渠无法使用。因此,农田防护林只能依赖农田的管网实施节水灌溉,以保证植物生长期对水分的需求,但是很多农田在进行节水改造时,并未给原有防护林配套相应的灌溉设施,从而导致部分农田防护林出现灌水困难。
1.2 水费增加,团场负担加重
由于兵团大部分农田防护林是公有的,原来渠道边的林带灌溉利用渠道的渗漏即可满足,其他防护林可以采取由团场承担水费的方式用渠道进行灌水,实施节水后,团区内的防护林均需要付费灌溉,且节水管道灌水的价格也比渠灌费用有所增加。
1.3 灌溉方式变化,管理难度加大
原来每个连队配备1~2名护林员即可完成防护林的灌水,实施节水后,渠灌、节水管道灌须同时进行,而且每条林带都必须进行人工灌水,管理的难度加大,工作量大大地增加,即便这样,那些原有渠道灌溉设施报废,而没有配备节水灌溉设施的防护林带,就将面临无法灌水的困难境地。
2 对策与措施
2.1 加强宣传,健全规划,革新灌水方式
农田防护林体系是新疆农业生产的基本屏障,其维系着绿洲的生存和发展,应通过广播、报刊、电视等媒体加强宣传,使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干部及农牧民群众认识到农田防护林的重要性,使他们认识到农田防护林体系在防灾减灾方面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从而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配合和广泛参与。
在做总体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原有和新增农田防护林的灌水问题,为农田防护林设计单独的供水管或可以共用的出水管,以保障农田防护林的灌溉。
2.2 积极推进林权改革,完善管理体制,促进农田防护林经营管护向良性循环发展
根据“林跟水走,树权随地,谁造谁有,谁管护谁受益的政策”的林权改革办法,采取以户为主经营,减负放权,增加农田防护林建设的活力和动力;对于公益地段的防护林则采取单位或农户承包的办法,发给林权证,使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1]。农田防护林的管理则应灵活多样,如农区内部的农田防护林管理可由团场与职工签订长期的管护协议,由公管转变为由职工私管;沙漠前沿的大型防风基干林则由团场进行公管;对于有预期木材收益的林带,可通过拍卖的形式由团场转让给职工,并鼓励职工自己营造农田防护林,成林后的收益按一定比例与团场进行分成。
在做农田防护林的规划时,应根据沟、渠、田、林、路配套的原则,在做好清障除杂、保证专地专用的基础上,划出并保留一定宽幅的树冠地带,本着让利于民、积极鼓励的原则,通过胁地带不纳入职工承包责任田等优惠政策措施,平衡协调好各方利益,解决处理好各方面的矛盾[2]。
总而言之,采取以上措施对农田防护林进行管理,可调动团场职工参与农田防护林网建设的积极性,确保其生态效益的稳定发挥,团场的分成部分可作为防风固沙基干林的抚育管护费用,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3-4]。
3 参考文献
[1] 马利强,王志刚,郝玉光,等.农田防护林持续发展问题及政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433-14434.
[2] 袁向前,轩文涛,刘海超.打造林茂粮丰的绿色屏障-西华农田林网建设存在问题与建议[J].中国林业,2009(6):34.
关键词:秦汉时期;农业发展;表现;原因;影响
中图分类号:K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1-0145-02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转折时期,第一次出现了封建社会鼎盛的局面,在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及科学技术等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农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和支柱更是取得了长足甚至是空前的进步。秦汉时期农业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科技的进步
种植业和养殖业是秦汉时期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方面在这一时期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首先,种植业中土壤耕作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在各种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铁制农具在春秋战国时代已经出现,但在这一时期铁农具数量既少而且形制也比较原始,到了秦汉时期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铁制农具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并取代了铜制农具和木制农具。在汉武帝时期,据《汉书・食货志上》记载:搜粟都尉赵过在长安附近及三辅地区,教民“用耦犁,二牛三人”。汉宣帝时,据《汉书・循吏传・龚遂传》记载:龚遂做渤海太守,“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简约,劝民务农桑。……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郡中皆有蓄积,吏民皆富实。”平帝元始二年,据《汉书・平帝纪》记载:“罢安定呼池苑以为安民县,起官寺市里,募徙贫民,县次给食,至徙所赐田宅什器,假与犁牛种食。”据《后汉书・王景传》记载:东汉明帝永平以前庐江一带“百姓不知牛耕”。永平十三年,王景赴任庐江太守,“教民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据《后汉书・任延传》记载:东汉以前,九真地区(今越南中部)还是“俗烧草种田”。光武帝建武初期,任命任延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这是长江流域和岭南地区用牛犁耕田。据《后汉书・鲁恭传》记载:和帝初,鲁恭上疏说:“三辅、并、凉少雨,麦根枯焦,牛死日甚”,这是西北关陇等地区用牛耕。据《全后汉文・政论》记载:东汉中叶的崔■说:“今辽东耕犁,既用两牛,两人牵之,一人将耕,一人下种,二人挽耧,凡用二牛六人”,这是辽东地区用牛犁耕地。
其次,种植业中作物栽培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为代田法和区田法的出现。
代田法在农学上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是耕地上的沟和垄是相间的,将作物的种子播种在沟里,这样可以达到防风抗倒伏的效果;其次是沟和垄定年互换,这样可以达到“种休更换”的目的;最后是新的配套农具的使用,比如耦犁、耧车。代田法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达到了“用力少而得谷多“的效果!区田法的记载始见于《■胜之书》。区田法主要包括两种形式:“沟状区田法”和“窝状区田法”。在技术上的特点主要包括:一是深翻耕作区或者说沟中的土壤,据《■胜之书》记载“区田不耕旁地,庶尽地力”,这样可以避免水分和营养物质的侧漏,实现精耕细作、少种多收。二是严格规定每亩地的立苗数和每株苗之间的行距,这样可以充分利用阳光。三是集中施肥灌水,据《■胜之书》记载“区田以粪气为美,非必良田也”,同时还要进行精细的栽培管理。区田法的这些特点实现了高额丰产的效果。
另外,蚕桑业在秦汉时期也获得了巨大的突破。在这一时期种桑养蚕也被当时的统治阶级看作农耕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积极鼓励农户从事桑蚕业。从《四民月令》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农户在农忙之余就会种桑养蚕,一方面是用来自足,二来是为了纳赋。两汉时期的地主不但使用“蚕妾”从事蚕桑生产,而且在蚕事大忙季节要动员家中妇女儿童参加劳作,并独自完成养蚕、缫丝、纺织、印染等全部生产过程。另外,在这一时期甚至出现了专业性的以出售赢利为目的桑蚕业,在秦汉时期山东地区就有经营上千亩桑田的,其营业目的是赢利。在这一时期,蚕桑织品不但是人们主要的衣被原料之一,更重要的是它是中央王朝向北方游牧民族交换和对外贸易的最重要的物资,特别是张骞通西域之后,丝绸更成为中国与西方贸易的大宗商品,联系东西方的纽带也因此而称为“丝绸之路”。由于政府的鼓励等方面的因素使得这一时期的桑蚕业得到很大发展,同时桑蚕业在本时期技术上也有了重大突破,首先在种植桑树上开始出现温室栽培技术并得到了大力推广;其次在栽培方法上出现了“地桑”的技术,这种技术就是把桑树种苗撒播在地上,跟种植“黍”等庄稼一样对其进行管理,等桑苗长到一定高度之后就用镰刀从桑苗靠近地面的地方割除,但是不要伤及桑苗的根部,这样在第二年春天的时候,桑苗的根就会发新芽,比起树桑,地桑的桑叶有叶形较大、叶质鲜嫩的特点,同时采摘起来也比较省时省工;最后这一时期在饲养桑蚕上已经开始使用人工加温技术,据《四民月令》记载:“凡养蚕者,欲其温而早成,故为密室,蓄火以置之。”
二、农产品的多样化
秦汉时期的农作物在前代的基础上更加的丰富多样,主要表现在:首先,粮食作物更加丰富。据许慎编纂的《说文解字》记载,到东汉时期已有八个麦的品种,七个禾的品种、六个稻的品种、四个豆的品种,麻的四个品种,黍有三个品种,竿有两个品种;其次,麦和水稻的种植更加普遍成为主要的农作物,麦在北方得到大力推广,南方的粮食种植主要是水稻并且已经推广到北方的部分地区,麦和稻成为人们的主要粮食来源;再次,蔬菜和经济作物的品种进一步增加。据《四民月令》记载,当时的蔬菜有瓜、瓠、葵、冬葵、苜蓿、芥、芜菁、芋、■荷、生姜、葱、青葱、大蒜、韭葱、蓼、苏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桑、麻、芝麻、蓼蓝和胡瓜。雄麻主要用其纤维制造亚麻布及其他织物,雌麻则和芝麻和白苏等作为油料作物,蓼蓝作为蓝色染料作物,麻籽已不再作为谷物食用了;最后,秦汉时期与西域联系沟通频繁并进行了物资交流,从西域引入了西瓜、黄瓜、蚕豆、青葱、大蒜、胡椒、芝麻、葡萄和苜蓿等作物。
三、农业经济发展地区的扩大
秦汉时期农业经济发展地区的扩大首先表现在广大的半农半牧区的农业获得了发展。自殷周以来,我国长城以北、西北和东北北部地区均为畜牧业经济区,而靠近长城内侧,从碣石(即:今河北昌黎县),经龙门(即:今陕西卦城县)西南折向天水、陇西的广大地区,包括秦汉时期的北地、上郡、五原、朔方、云中、西河、河西等郡在内的地区都是农畜两宜的半农半牧区。到了秦汉时期,特别是随着秦国对西部地区的开发和汉武帝对匈奴用兵的胜利,除丰富了牲畜品种和扩大了畜牧业的地区外,也在这片辽阔的地区兴建屯田和移民实边,从而扩大了粮食生产的面积。汉武帝攻破匈奴以后,“汉渡河自朔方以西至令居,往往通渠置田官吏卒”,后武帝又置河西四郡,于是在张掖、酒泉、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由于屯田的大量兴建,以至从今新疆地区到河西走廊及宁夏、内蒙古等地出土的汉简中,还屡见“农令”、“田官”、“候农令”、“别田令史”、“农亭长”、“代田长”、“农都尉”、“护田校尉”等主管农田的田官名称。所有这一切都说明这时的半农半牧区的农业经济确有发展。其次表现在落后的江南地区也获得了一定的开发。秦汉特别是东汉时期,王景在庐江郡推行牛耕之法;任延在九真郡“铸作田器”,教民牛耕。可见江南的边远地区也在推广牛耕。这一时期的水利设施的兴建也出现了由北方延伸到南方的趋势,西汉中期以后到东汉,水利的兴建由以北方为重点逐步转向以淮河流域和江南为重点,且出现了陂塘化倾向,扩大了耕地面积。另外,从东汉时期的人口分布我们也能看出端倪,这一时期人口分布虽然仍是北多于南,但是江南地区的人口获得迅速增长甚至有超越北方的趋势。可见秦汉时期的农业经济发展地区确实得到了大幅度的扩大!
那么,秦汉时期农业取得如此快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首先得益于农业生产关系的巨大调整与变革。完成了由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转化过程。自商鞅变法始,实行奖励耕战政策,加速了土地私有化进程,为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和自耕农阶层的广泛形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封建土地私有是人民“归心于农”、生产积极性高涨的重要因素之一。战国秦汉农业发展高峰之出现得力于生产关系的变革。其次是重农政策的实行。中国古代重农理论与思想在西汉达到其巅峰时期,与中国古代第一次农业发展相契合。西汉文、景诸帝皆强调农为天下大本,把劝课农桑作为朝政第一要务。贾谊、晁错系统、深刻地论述重农问题,为后世重农政策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另外,国家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也是促进农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秦汉时期农业的快速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秦汉时期农业的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我国农业“精耕细作”的特色,也初步形成了我国传统农业的架构模式。秦汉时期人丁兴旺,已经出现了人多地少的局面,人们利用铁制农具等先进的生产工具,利用牛耕等畜力还有灌溉技术等进行精耕细作以在有限的土地上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奠定了我国农业“精耕细作”的特色。同时,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全面发展。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辅。纯粹的畜牧业主要分布于北方和西北的草原地带,其他地区则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辅。在地理区域上,北方黄河流域主要种植麦子等旱作植物,南方则以水稻等种植为主。这样的产业结构和地域分布特征是完全符合我国自然条件的差异性的,这一时期奠定了我国传统农业的架构模式。其次,促进了当时社会经济的繁荣。农业的快速发展,养活了众多的人口,同时也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由于铁农具的广泛使用以及政府的大力提倡,促使专门制作铁农具的手工业者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体系。同时由于南北地区的地域差异,农牧产品的不一样,也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另外,秦汉农业的发展所积累的文化积淀对后世都产生了无可估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东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3]郭文韬.中国古代的农作制和耕作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
关键词:熵权法;“互联网+”农业;权重;灰色关联
目前农业的发展面临着分散化经营,农村基础设施滞后,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等阻碍,一时间难以解决。将“互联网+”思维引入农业领域,则提供了农业发展的新引擎,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现状的同时,助力农业发展。因此“互联网+”农业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互联网+”农业综合起来,主要可归纳为三种模式:一是互联网技术深刻运用的智能农业模式,二是互联网营销综合运用的电商模式,三是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的产业链模式,而且这三种模式呈现梯次推进的状态。本文将通过对“互联网+”农业发展影响因素权重的分析,以及通过对东北三省的实例分析为“互联网+”农业模式的发展提出建议。
一、“互联网+”农业发展影响因素
笔者团队通过实地走访并结合以往文献将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计算机拥有量(台)X1、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移动电话拥有量X2(部)、农业机械总动力X3(万千瓦)、农业增加值X(亿元)及第一产业从业人员X5(万人)作为影响“互联网+”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基于熵权法的指标权重运算
(一)数据处理
在数据处理方面主要为归一化处理,消除量纲的影响:
三、东北三省“互联网+”农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综合评价
笔者团队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4)整理出东北三省“互联网+”农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具体数值,并根据其数值计算出相应权重。
即在关于“互联网+”农业发展影响因素的评价中,黑龙江省表现最好,辽宁省次之,吉林省表现一般。东北三省在 “互联网+”农业发展影响因素综合评价中表现均不理想,主要体现在“互联网+”农业发展存在短板,其中农业基础最好,农业机械化最高的黑龙江省,在网络配套设施建设方面实力较弱;而网络配套设施建设较为完善的吉林省,其农业基础及自动化水平不够发达,制约了其“互联网+”农业的发展。各地区应针对自身短板选择加强自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或网络配套设施建设,以为“互联网+”农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四、结语
在对“互联网+”农业影响因素的评价分析中,应着重考虑各因素对其的影响程度。“互联网+”农业这一概念尚属于新生事物,学界对于其的研究尚不完善,在此情况下应尽量避免主观判断。熵权法这一赋权方式以一种客观的方法对各影响因素进行权重的确定,一方面使“互联网+”农业影响因素的评价分析更加简便,另一方面使“互联网+”农业影响因素的评价分析更加准确。
参考文献:
[1] 宋富胜,赵邦宏.河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研究[J].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一、生态农业的涵义
生态农业是按照经济学和生态学的原理,运用现代管理模式和现代科技成果,总结吸收传统农业的优点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它充分结合粮食和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大田种植和渔、副、林、牧业,大农业和第二、三产业,协调环境和发展、利用资源和保护间的矛盾,在经济与生态上形成两个良性循环,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
二、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资源短缺是发展农业的最大障碍之一。建国以来,为了解决人口温饱,我国农业发展片面追求产量,经济发展以经营粗放型、资源消耗型为主,不合理地利用农业资源,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化进程加快,生产、生活废弃物不断增加,同时过量使用化学药品,使害虫更加猖獗,严重污染了土壤、空气和水源,引致生态环境愈加恶化。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发展节约型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事实上,我国的生态农业在很多地区已经有成功的范例。例如曾经水土流失严重、资源恶化的湖北省京山县就走出了一条生态发展之路。实践证明,发展生态农业是我国有限资源基础的必然选择,未来的出路和正确方向。
三、生态农业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推进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
农业要发展,必须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优先发展最具竞争力和特色的产品,形成产、养、加、商、贸于一体的格局,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形成产业一体化链条的生态农业。在一些地区,可围绕粮食深加工、畜禽水产品精深加工、苇草柳工艺编织、农业废弃物加工等进行精心培育,重点规划,推出有机、环保、无公害的名优特农产品,形成农业特色名牌,从而提高农民收入。同时构建农户到企业的直供直销模式,发展订单农业,解决物流、营销、推广等产业的配套措施,推动农业产业经济全面、稳步发展。
(二)建立多层次的投融资体系
发展生态农业,符合时代潮流和国家的产业政策,容易吸纳民间资本及外来资本,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政策上也会大力倾斜,农业经济可借势突围,迈入广阔的发展空间。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使农民更有意愿加大资金投入再生产。近年来外来资本纷纷涌入生态农业领域,这既有利于企业开拓新市场,也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可谓是双赢之举,也有力地证明了生态农业的吸引力。
我国政府和金融部门应支持和强化生态农业发展,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如财政扶持、税收减免、产业保险、信贷支持、设立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基金等,同时,要积极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鼓励绿色科技企业上市融资。
(三)推动生态景观农业和休闲旅游的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许多市民渴望亲近大自然,享受天然的田园风光,农村的生态景观和休闲观光旅游正好契合了这一需求。它基于生态农业生产,附加生态观光旅游,开创了农业生产运作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旅游项目,利用农村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活动、农业生态成果、田园景观,吸引游客来度假、体验、购物、品尝、观赏、科学考察、习作、健身和环保教育等,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可喜途径。它集传统农业种养殖、农家乐、农业科普教育、休闲观光、传统文化活动、现代农业科技示范等项目为一体,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作为传统农业大国,大力发展农产品对我国的国际贸易格局具有战略意义,但是我国的农产品国际贸易长期受到绿色贸易壁垒、农产品质量不高和反倾销的困扰。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化学农药、化肥、各种激素等使用广泛,容易使家畜、果蔬、粮食、水资源、水产品等含有毒化学品,出口受到限制或制约。实践证明,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不仅能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而且会显著增强国际竞争力。我国应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开发绿色食品,即无公害、无污染、无有害化学物质的优质、安全营养食品,主动跟国际环保理念接轨,从而加强国内粮食的竞争力,走出国门,开拓国际贸易市场。
关键词:财政支农政策农业经济发展绩效影响
一、财政支农政策对农业经济发展绩效产生的影响
如今,在新时期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社会经济也在原来的基础上实现了进一步的提升,我国逐渐对财政支农政策引起了高度重视,并进一步加强了对该政策的调整工作,从而对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我国财政农业政策与农业经济发展绩效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当国家加强对财政的投入力度时,相应的农业产值也会在原来的基础上明显提升,由此可以看出,在增加农业财政支出的基础上,对于农业经济发展可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如果是降低农业财政支出,那么农业经济发展就会呈现下降的趋势。因此,财政支农政策与农业经济发展绩效之间不但存在正向影响关系,同时两者之间也存在负向影响。
二、财政支农政策对农业经济发展绩效影响的应对措施
(一)对财政农业支出结构进行调整
通常情况下,财政农业支出结构具有非常明显的固定性,而农业经济发展趋势经常会发生变化,针对这种现象,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财政农业支出结构进行合理调整。目前,在对农业财政支出进行使用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这种现象,还需要对具体的使用过程做出合理调整,特别是要加强对贫困地区的资金投入力度,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保证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布局具有一定的平衡性,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合理发展,进一步提升农业经济发展效益,进而减少贫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
(二)成立相应的国家财政扶持基金
对于我国相关的政府部门而言,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成立专门的农业扶持基金,在此背景下可以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提供非常重要的基础条件。比如,可以成立比较先进的农业园区,从而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进一步转型与升级,加大对农业生产技术的研发工作,同时对新产品进行全面推广,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举办一些规模比较大的农业科学知识讲解活动,通过学习使农民对专业的农业知识进行全面掌握。如果是在条件与环境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加大对农业旅游产业的扶持力度,从而也会农业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发展动力。另外,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作中,应该实现对财政支农政策的充分利用,这也是加大农业支持工作的重要方式。通过对专门基金制度的合理制定,可以对农业经济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农民生活条件与水平。
(三)加大财政支出资金
结合实际情况可以了解到,我国农业经济目前正处于非常重要的发展时期,针对这现象,我国政府部门一定要加强扶持力度,加大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财政支出资金,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为各项农业工作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因此,政府部门应该构建出完善的资金支付制度,保证各项资金可以顺利落实到农业发展中,可以对各种资金浪费问题进行合理解决。另外,政府部门还应该将相应的资金审计工作进行全面落实,主要是为了防止各种资金挪用问题的产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资金使用中的安全性。
关键词:农村金融农业经济
中图分类号:F239.65 文献标识码:A
1.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研究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持续推动力,研究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正向关系。金融体系越完善,就能更好地促进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经济发展得也就越快;反之,经济发展就越缓慢。同样,经济发展程度越高,其金融市场与金融结构的发展水平也就越高。由此看出,努力提高金融发展水平,可以促进经济增长;金融发展水平的滞后,将有碍于经济增长。将上述金融发展理论应用于农村,我们可以得出如下推理:农村金融发展是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为农村生产经营提供一切金融服务,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金融动员和金融资源配置,从而成为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
国外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上主要存在三种观点:金融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二者呈正相关关系;金融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被过分夸大,它并没有推动经济的发展;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互为因果。国内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也得出了不尽一致的结论。国内对整个中国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基本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在对区域性的某些研究中得出的结论是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为负相关关系。结论的不同可能与学者采用的实证检验方法和度量指标不同有关。尽管在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上有不同的观点,但主流的结论是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根据金融发展理论,农村金融体系作为一种金融制度安排,是连接农村
经济发展中资金供给与需求的重要渠道,对农村经济增长应具有巨大的推动
作用。国外研究普遍认为农村存在金融抑制,需要对农村金融实施改革,促进经济发展。国内学者对农村金融发展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中,也大多认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落后,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2 我国农村金融和农业经济发展概况
我国农村金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初期,在河北香河县成立我国近代最早的信用合作社。新型金融机构的运作以可持续发展为优先目标,完全由市场主体自愿参股,政府主要发挥监督、管理与引导作用。新型金融机构的引入不仅开放了农村金融市场,也给农信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促使其改革。
我国农业的发展相对于整个国民经济来说处于劣势状态,函待提高。同时,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几经改革,但发展水平一直以来都比较低。我国贷款几乎全数投向了工业和服务业,而农业仅仅占据了极小的比例。这些现象显示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不够完善,在对农业的金融支持上效果并不显著,即农村金融存在抑制。研究显示农业并不存在资金供给不足的问题,农村金融并不存在抑制,与前面进行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和农村金融规模时得出的结果相反。但进一步研究可以发现,农业贷款的余额大于农业存款,只能表明它相对于农业存款是有效率的;但这并不表示在农业的发展上,农业贷款的供给就是充分的。很可能是因为农业存款余额本身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所以农业贷款与存款相比才具有相对优势。
3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3.1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在农业方面存在抑制在本文中这种抑制主要表现为我国农业贷款的供给不充分,尤其是真正用于农业的农业贷款不足,它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即农村金融发展没有显著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那么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为何存在抑制,即农业贷款为何不足。
我国的金融抑制主要表现为供给型金融抑制,即我国农业贷款不足,主要是因为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不足。需求性抑制,即农户对该部门资金需求不足导致我国农业贷款规模小也存在,但它只是从属现象。
(1)正规农村金融机构对农业资金的供给不足
目前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组织机构主要有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邮政储蓄所,但是它们都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向农村尤其是向农户提供充足的资金。
(2)非正规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受到严格管制,减少了农业资金供给来源
非正规农村金融组织存贷款利率普遍较高,往往是官方金融组织的数倍,
使借款单位的生产经营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影响了农村经济主体的发展
后劲。同时它的组织行为不规范,部分经营混乱,容易产生金融欺诈,存在着
较大的金融风险,_甚至扰乱金融秩序,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另外,由于农
村地域范围广,交通不便等原因,政府对农村金融组织监管的运营成本较高,
难度很大,因此政府对农村金融采取比城市金融更加严格的金融管制,限制
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的发展,减少了农村资金的供给来源。
(3)农业贷款风险高,农户缺少贷款抵押物
农业作为弱质产业,资金回收期长,收益率低且风险较大,因此农业贷款
涉及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较高,农民收入低,借款之后还款的风险较大。金融机构从规范经营规避风险的角度出发,设置了繁杂的抵押担保等手续。由于农户本身资产较少,其拥有的主要生产资料土地并不能作为抵押物,金融机构缺乏放贷必需的担保物,再加上服务对象较为分散,大大提高了放贷的交易成本和风险,因此金融机构对农村的金融服务中多存少贷、或只存不贷的现象相当突出,甚至很多金融机构逐渐退出农村市场。这样一来,农户无法进入融资环节,严重影响了其融资能力。
(4)农户融资需求不足
市场交易中,风险大成本高。面对这些风险,在缺乏克服风险的政策工具的条件下,多数农户选择经营传统农业,不敢也不愿意改变,如改种植经济型农作物,发展牧业渔业等,从而减少了农户对资金的投资性需求。
3.2对策分析
(1)增加农村金融机构的农业信贷收益
考虑到农村金融市场的稳定,农户的借贷能力等原因,贷款利率市场化将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然而在三农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我们必须要解决当下农业信贷资金供给不足的问题,因此应该加大对农业的政策型支持,建立财政补偿机制,提高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的收益,使其将资金投入农业领域,促进农产品的升级换代和农业结构调整。
(2)减小农村金融机构的农业信贷成本
金融机构发放农业贷款以后,面临一个收回贷款的问题。如果贷款不能如期足额收回,必然会增加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长此以往,金融机构便不愿意再提供农业贷款。因此,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让金融机构能够如期足额收回农业贷款。
(3)发展农村民间金融,增加资金供给
民间金融是相对于官方正规金融而言的一种金融活动或组织。随着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为农村民间金融让渡出越来越多的空间。发展农村民间金融,可以增加供给农业资金的金融机构,使农业信贷资金增加,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罗富民.农村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问题研究综述[l]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9
[2]姚耀军,和王禅.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1978一2001)实证分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