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23 09:24:1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中医经络基础理论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 络病学;《内经》;经络
络病学说在中医研究领域里是一门较为新兴的内容。从古至今很多文献记载也从基础理论、诊断、治疗等各方面说明古人也在逐步认识络病。近20 年来,诸多学者在络脉传统文献的整理研究方面作了较多工作,对络脉及络病的科学内涵有了较深入的认识,提炼出一系列关于络脉及络病的科学内涵并进行了现代表述。而更深一层的意义就是:这些研究促进了中医理论的进一步完善,也更好地指导了临床,从而推动整个中医事业的进步。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医古籍文献的整理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于络病学文献的研究,笔者从两方面作了归纳:一是针对性比较强的古典医籍和古代名医的研究,二是现代学者对古文献的研究利用。
1 古典医籍和古代名医的研究
古典医籍和古代名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及叶天士和他的医案上,而其他古籍和医家涉及络病的研究比较零散。
《内经》首次系统创立经络学说,明确提出“经络”概念,确定了经络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循行路线,阐述了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并提出了络脉的概念,记载了络脉的循行和分布规律,论述了络脉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提出诊络方法与络病治法,为络病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内经》中的络病和今天的络病含义还不完全一致。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临床奠基之作,也奠定了络病证治基础。仲景对于络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和虫类通络药物的应用对后世的影响意义深远。叶天士深得其中奥妙,说:“结聚血分成形,仲景有缓攻通络方法可宗”“鳖甲煎丸方中大意取用虫药有四,意谓飞者升,走者降,灵动迅速,追拔沉混气血之邪”,“考仲景于劳伤血痹诸法,其通络方法,每取虫蚁迅速飞走诸灵,俾飞者升,走者降,血无凝著,气可宣通,与攻积除坚,徒入脏腑者有间”[1],可见络病治疗和一般活血化瘀、攻积除坚不同,从而突出强调了络病辨证及通络治疗的独特临床价值。仲景旋覆花汤被后世尊为治络病祖方。
清代名医叶天士是一位温病大家,他的《临证指南医案》充分体现了他的学术思想。叶氏创建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形成继《伤寒论》之后外感温热病的重大学术发展。而关于内伤杂病治疗他则继承《内经》络病之说、仲景络病证治的用药经验,提出了“久病入络”“久痛入络”之理论。叶天士“医者不知治络之法,则愈究愈穷矣”,“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的思想和多角度的治疗方式更彰显了络病的丰富内涵。其辛味通络、虫类通络、络虚通补等治法用药,使仲景治络之法更为系统。叶氏的络病治疗常用于中风、痹证、症积等内伤疑难杂病,其温病卫气营血辨证论治显然也吸取了络病学说的学术思想,从而使络病学说既指导内伤疑难杂病又指导了外感重症的辨证和治疗,使络病学说的发展取得重大突破与进展。
也有学者认为:叶天士创络病之说,不仅在内伤杂病方面,也在于对温病理论中温热之邪初在气分渐入血络之说及温邪入络治疗的创新[2]。
吴氏认为:络病学说形成发展有三个里程碑:一是《黄帝内经》;二是《伤寒杂病论》;三是叶天士及其医案医话,这也标志着络病学说已成为中医学重要的病机学说[34]。
叶天士之后,清吴鞠通尊叶氏为师,在络病治疗方面继承其思想并发扬奇经理论,善用旋覆花汤横通肝络,善用辛散之品。清代著名治瘀大家王清任的许多治瘀名方都受到络病学说的影响。王清任善用引经药,引药入病络;注重气血辨证,开创补气通络之法。
提及络病学说的发展,不能离开经络学说和络脉。从大量针灸学著作中我们也可以找到一些关于络病的记载:如《针灸大成》中继承《素问·缪刺论》,完善缪刺治络病,并明确提出井穴主治络病之说。
在这里我们还要提到宋代的许叔微。许叔微(1079-1154),字知可,家道贫寒,笃志经史,曾举进士,官集贤殿学士。许氏归隐后潜心岐黄,钻研方书,精益求精,活人不可胜计。一生著作颇丰,尤以《伤寒论著三种》及《普济本事方》称誉医林。其对伤寒和杂病的证治阐发则是其主要的学术思想。有学者认为络病的提出虽见于清代叶天士,溯其本源,实则许叔微开其先河[5]。许叔微创交加散“治妇人荣卫不通,经脉不调,腹中撮痛,气多血少,结聚为瘕”及“寻常腹痛”,药用生地黄和生姜。而《临证指南医案·产后》云:“冲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故奇脉之结实者,古人必用苦辛和芳香,以通络脉;其虚者必辛甘温补,佐以流行脉络,务在气血调和,病必痊愈,今产后体虚兼瘀而痛,法当益体攻病,日期已多,缓治为宜,生地、生姜、牡丹皮、琥珀末”。此方正是交加散加了牡丹皮、琥珀末而成。叶氏说:“此苦辛偶方,加入丹皮以通外,琥珀以通内,所以取效”。可见,叶天士的治络病思想亦受许叔微治杂病使用温润补精、虫蚁峻药之法的启示。
2 现代学者对古文献的研究利用
笔者对期刊杂志中关于络病的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关于络病的文献引用涉及数十种古籍,最多的还是出自《内经》,其次是清代名医叶天士的医案医话;另外,《金匮要略》的内容也较多。从时间上来讲,叶天士以前除《内经》和《伤寒杂病论》之外还有一些论述涉及络病,散在于各朝代的多位医家及其著作中,仍可看出那时古人已对络病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这些认识中很多与经络学说及针灸治疗关系密切,而且对于内伤杂病中络病的认识确实不够系统。到清代叶天士的医案医话中则大多相关内容在于对内伤杂病的认识上,同时也推动了温病辨证论治的发展。叶氏对络病的认识确实更深入,更系统。叶天士以后,有很多医家重视对络病的认识,看到其在临证中的重要性,而对其内容有了更进一步的发挥。近代及现代著名医家中,张锡纯、丁甘仁、秦伯未、赵锡武、关幼波等人,也为络脉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 展望
基础理论的研究是中医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各方面研究的基础,可以在方向上指导中医研究的发展。络病的研究今天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而它的文献研究作为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还不够广泛和细致,今后还需进一步深入完善。络病思想源远流长,要全面地总结其内容及发展沿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只有把基础工作做得细致全面才能更充分的提取古医籍文献中的精粹,更有益于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完善以及后学者的吸收利用。
参考文献
[1]叶 桂.临证指南医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
[2]李孝刚.叶天士络病新议[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7):7273.
[3]吴以岭.络病学说形成与发展的三个里程碑(一)[J].疑难病杂志,2004,4(3):8991.
1 中医美容发展历史回顾
中医美容的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年前, 其发展轨迹大致如下[1-2]:第一阶段为远古至先秦时期(公元前221年前),是中医美容起源时期;第二阶段为秦汉三国时期(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64年),中医美容的萌芽时期;第三阶段为两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时期(公元265年至960年),此期是中医美容理论体系逐渐成形时期;第四阶段为宋金元明清时期(公元960年至1911 年),中医美容的拓展时期,在理论及技术方面都有了较大发展;第五阶段为20世纪初(1911年起) 至20世纪80年代前,中医美容被冷落,停滞不前;第六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此期中医美容如沐春风,发展壮大。各级医院相继开展中医美容服务项目,学术论文、著作纷纷发表,各级学会、学术团体相继成立,学术水平逐级提高,科研院所积极进行中医美容方面的实验及临床研究,中医美容人才培养方兴未艾。
2 中医美容理论基础及技术运用
2.1中医美容的含义:关于中医美容含义的界定,杨智荣[1]五年前提出,目前根据中医美容的目的和方式,可以将中医美容分为广义和狭义两大类。广义的中医美容,研究的内容广博,其以整体观念、形神合一、天人相应、阴阳五行、脏象经络等中医学说为理论体系的核心,不局限于颜面局部的美化,突出与防疾治病,养生健美、抗老防衰、延年益寿紧密结合,运用中药、针灸、按摩、气功、食物、养生等手段补益脏腑、通调气血、扶正祛邪、综合调理,从而改善人体机能、形态与容貌,达到形体美和容颜美的和谐统一,最终实现容悦形美、延缓衰老、健康长寿的目的;狭义的中医美容,重在研究美化、养护容颜及损美性皮肤病的预防和治疗,同时以中医医术与方药为手段,消除个体容貌上的某种缺陷或改善容貌现状,达到中医所言之“驻颜”、“美颜”、“留颜”、“益容”的目的。杨素清[3]指出中医美容是在人体审美的理论原则指导下,运用诸如辨证论治、中药方剂、针灸、按摩、中药护肤品等中医药手段所进行的美容。中医美容四种服务方式,即“维护”(美容保健)、“修复”(损容性疾病诊治)、“改善”(修饰、掩饰容貌缺陷或暇疵)、“塑造”(美容整形术)。中医形神美的定义用语反映了中医学特色,“形”即指人的形体及其形象,“神”即指人的神机、神明、神志、神色,也就是西医说的人的生理、心理现象或谓生命活力,形神美即指形体、容貌和生命活力之美。刘宁[4]对中医美容学给予了定义即中医美容学是一门在中国传统美学和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美学,运用以自然疗法为主的方法,研究健康美丽容颜、形体的养护,损美性疾病的防治和损美性生理缺陷的掩饰和矫正,以达到防病健身、延衰驻颜、维护人体形神美为目的的学科。从以上我们可以对中医美容的含义有较清晰的理解。
2.2 中医美容的特点:关于中医美容的特点,许多专家、学者有很深刻的理解和阐释。例如杨素清[3]提出中医美容的基本特点,一是以整体观为指导原则,二是以辨证论治为施术方法,其作用安全长效,措施防治并举;杨智荣[1]在2006年出版的规划教材中提出,对中医美容的特点进行高度概括,即:整体调养,标本兼治,辨质施调,因人而异;历史悠久,方法多样。可以归纳出中医美容所具有的优势及特点,其核心突出整体观念,标本兼治,辨质施调。
2.3 中医美容理论基础
2.3.1 中医学基本理论是中医美容的理论核心:中医的整体观念、阴阳五行理论、藏象理论、气血津液理论、经络理论等与美容、人体养生保健有着密切关系,这些理论是中医美容基本理论形成的基础,对中医美容技术的运用起到指导作用。
2.3.2 人体体质学理论应用于美容保健实践:1996年,匡调元编写了《人体体质学》。2007年,杨智荣编著了《美容保健技术》,将体质学理论发挥和运用,对人体体质保健理论及技术进行了高度概括和阐述,丰富了中医美容理论体系,对中医美容理论创新起到重要作用。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5],使体质分类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对体质辨识及在中医美容保健方面的应用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3.3 中医人体美学理论促进中医美容学科发展: 李红阳提出构建中医人体美学理论体系,促进中医美容学科发展。中医整体审美思想为“形神统一”、“天人相应”。“大医精诚”是中医美学理论的精髓,即强调善是美的前提,不善不美的美学思想[6]。
2.4目前常用中医美容保健技术与方法
2.4.1 中药美容保健:美容保健中药及方剂在内在体质调养及外在容貌美化上有着独特优势。中药美容保健法是指在中医中药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中草药提高或恢复机体的生理功能,美化人体,保持青春健美的一种方法[1]。一般选用补益气血、活血化瘀、祛风清热、凉血解毒、消肿散结等类药物,以内服或外用,平衡脏腑阴阳,调和经络气血,提高生理功能,达到整体美容保健目的[7-8]。本法的最大特点是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因人而调,辨质施调,充分发挥中药美容作用,它是临床上运用非常广泛的一种中医美容方法。中药内服即是依据辨证论治、辨质施调原则,以内养外,达到美容保健目的,体现中医治病求本的思想;外用则是以不同剂型采取不同外用方法针对不同病症施治,达到局部治疗效果,体现治标;两种方法常同时使用,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常用美容的中草药有补气驻颜的黄芪,抗衰美容的人参,驻颜去皱、悦泽润肤的茯苓、麦冬,延缓皮肤老化、减少色素沉着、养血悦容的地黄,另有黄精、桃仁、杏仁、柏子仁、川芎、芦荟、、冬瓜仁、白芷、防风、辛夷、 五味子、苍耳、桃花等,不胜枚举。
2.4.2 经络美容保健:经络美容保健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经络、腧穴刺激,疏通经络、调理脏腑、平衡阴阳、滋养皮肤,达到美颜润肤,防病保健目的的一种中医美容技术。其技术方法多样,效果显著。包括针灸、推拿、刮痧、拔罐、耳穴疗法、经皮给药等[10]。
2.4.3 中医膳食调养:膳食调养以中医学基本理论为指导,采用食物或药食同源的中药通过日常饮食而达到防病治病、美容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1]。其特点是简便易行,经济实惠,易于坚持,适用范围广。
2.4.4 体质调养技术:体质调养是依据中医体质学理论,以辨质施调为原则,运用中医综合美容调理技术内外结合,标本兼治,改善偏颇体质,对亚健康状态进行美容保健及皮肤养护,达到美容延年目的。在预防、调理亚健康状态方面突出中医药优势,体现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思想[1]。现代体质学将人的体质分为九种[5],并科学建立了体质评判标准和方法,经过体质评定后,辨质施调,运用药物、膳食、经络、情志等综合调理,达到全身阴阳的平衡,健身延年,驻颜防衰。
2.4.5 其他中医美容相关技术:音乐调养及情志调节也是中医范畴的美容技术。中医尤其重视情志对美容的影响,根据五脏配五音、五志,以中医五行生克制化理论为指导,即能发挥音乐和情志的美容保健作用[9]。
2.5 运用中医美容技术防治调理的常见损容性疾病及亚健康:常见的损容性皮肤疾病有黄褐斑、雀斑、痤疮、白癜风、皮肤角化病、皮肤衰老症、营养不良症、日晒伤、皮炎、湿疹、斑秃、白发、甲病等,全身疾病有失眠、头痛、月经不调、肥胖症、妇女脏躁等。
关于亚健康,孙涛在《亚健康学》中进行了系统阐述,结合多学者理论,提出亚健康状态是指人的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健康低质状态,是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但在躯体上、心理上出现种种不适应的感觉和症状,从而呈现活力和对外界适应能力降低的一种生理状态[11]。世界卫生组织将亚健康定义为反映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环境等方面表现出不适应,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临界状态。以下 3~4个征兆可诊断为“亚健康”:浑身乏力、易疲倦、头脑不清爽、思想涣散、头痛头重、面部疼痛、眼睛疲劳、眩晕、立起时眼发黑、耳鸣、声音有异常、郁闷不快、早晨起床不适、失眠、早醒、手足发凉、便秘、心悸 、坐立不安 、肩颈僵硬。亚健康状态调理就是以中医基础理论及体质学理论为指导,辨质施调[1,12]。
3 在科学研究及技术开发方面的建议
3.1应加强中医美容学、中医美容理论、中医传统美学理论的研究。
3.2注重专科专项的深入研究。在专科专病的防治、调理技术、方法、手段方面推陈出新,临床实践中确有疗效的美容中药、方剂、手段等积极立项、借助学术会议宣传,扩大影响,促进中医药优势的发挥。
3.3学术研究水平避免低层次,应在分子、基因层面上加大研究力度。
3.4善于吸纳经方验方,挖掘古方效方,并利用现代科研手段,通过基础实验研究或临床疗效研究,开发中医美容药方及技术,为中医美容可持续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古为今用。
3.5注重现代美容技术与传统中医美容技术相结合,将成熟有效的美容技术应用于美容实践,西为中用,中医美容才得以长青不衰。
3.6中医美容要国际化[13],中医美容理论要现代化、国家化,中医美容诊断手段现代化,中医药研发和运用现代化,中草药美容制品现代化。
4 展望
未来人们对中医药美容保健会有极大的需求和渴望,中医美容的临床研究与实践会更加深入、系统、规范,达到更高层次的学术水平;随着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中医美容技术将推陈出新,最大发挥中医药美容保健的特色及优势,给我们提出严峻的挑战;中医美容高等教育将得到良性发展,专业人才培养体现校企联合培养的优势,共同培育中医美容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美容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将得到提升,人们美容保健的需求会得到专业技术人才的优质服务和科学保证。
[参考文献]
[1]杨智荣.美容保健技术[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5.
[2]吴慧金,何智健. 中医美容的历史、现状及未来思考[J].亚太传统医药,2009,5(8):1-2.
[3]杨素清.浅淡中医美容学的特点[J].中医药高教研究,2008,36(3):112-113.
[4]刘 宁.中银美容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11.
[5]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制定[S].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
[6]李红阳.构建中医人体美学理论体系.促进中医美容学科发展[J].辽宁中医杂志,2007, 94(1):103-105.
[7]金宏柱.中医美容临床研究近况[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1(2):131-133.
[8]吴 宁.中药外用法在治疗美容上的历史与现状研究概况[J].江西中医药,2007, (11):79-81.
[9]陈景华.美容保健技术[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6.
[10]黄藜珊.论皮肤针在针灸美容治疗中的作用[J].福建中医药,2008, 39(3:25-27.
[11]孙涛,王天芳, 武留信.亚健康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6.
[12]许明辉.论中医美容与亚健康状态的诊疗[J]. 临床进展中国社区医师,2009,23(11):13-14.
关键词:毒;肝毒;2型糖尿病;并发症
Abstract:Type 2 diabetes belongs to Chinese medicine "diabetes" category,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developed to the late complications.There will be a varie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is a special concept,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a kind of harmful pathological product.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oison" theory to elaborate the "liver toxicity the concept of",and from the start and liver toxicity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sic theory to discuss the pathogenesis of type 2 diabetes,on the basis of a brief discussion of the complications of type 2 diabetes from liver toxicity.
Key words:Toxin;Liver toxicity;Type 2 diabetes mellitus;Complications
1 中医“毒”理论及“肝毒”概念
“毒”是一个特殊概念。关于“毒”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周易》。其噬磕卦中记载“六三,噬腊肉,遇毒”。孔颖达注释“毒者,苦恶之物”,这是毒的本义[1]。而中医的“毒”可根据致病因素的不同可分为外毒和内毒。这里主要讨论内毒。“内毒”是指由于脏腑功能紊乱,气血运行失常而产生的有害的致病物质,是人体在生命过程中的代谢产物或人体在外邪作用下产生的病理产物积聚郁滞所化生的超过自身排泄能力的一类致病物质。这些有害物质会损害机体的正常功能。因肝属木,肝脏的主要功能是主疏泄,肝的疏泄功能失调,必会导致肝的气机紊乱,疏泄功能不及则气机郁结,气血不畅。气、血、津液运行不畅,滞留体内,形成可以损坏机体功能的毒,而这种由内而生的毒称为“内毒”。因此,肝脏致病,以内毒为主。
内毒的形成多因情志内伤、饮食失常等因素损伤脏腑,导致脏腑功能和气、血、津液的运行失常,使机体内的生理产物或病理产物不能及时排出,痰饮水湿及瘀血羁留体内,蕴结日久成毒[2]。内毒是也可由生理物质或代谢废物蓄积,或生理物质易位形成的。常见的内毒有瘀毒、痰毒、湿(水)毒等[1]。内毒多在疾病过程中产生,既能加重原有病情,又能产生新的病证。综上所述,内毒既是脏腑功能、气血阴失调而产生的病理产物,它不仅成为新的致病因素,而且又是加重疾病的重要因素。
根据以上论述,笔者认为肝毒主要因情志内伤、饮食失常等因素损伤肝的脏腑功能,导致肝的气机紊乱,气、血、津液的运行失常,使肝脏内的生理产物及病理产物不能及时排出,痰饮水湿及瘀血蕴结日久而成。
2 从肝毒辩证2型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机制
2型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早在《内经》中就对消渴的症状、预后有较为详尽的记述,同时对消渴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主证有深入细致的观察及讲解[3]。从古至今各个医家也多以“三消辩证”研究较多,基本以“阴虚燥热”立论。时至清代,著名医家黄坤载精辟地论述曰“消渴者,足厥阴肝之病也”。并强调“消渴之病,则独责肝木而不责肺金”,认为消渴病的病机主要是由于肝失疏泄,郁而化火,灼伤津液而成。这一观点开创了“从肝论治糖尿病”的先河。虽然有学者开创了“从肝论治糖尿病”的先河,但关于消渴病并发症的病因病机讨论得较少。消渴发展到后期会产生多种并发症,而这些并发症是导致病人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在症候上属本虚标实。主要以气阴两伤、脾肾阳虚、心血亏虚、阴阳两虚为本,瘀血阻络、痰浊不化、水湿泛滥为标[3]。肝毒郁于体内可导致肝失调畅,气机紊乱,进而化火伤阴,致使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不能随气机进行正常代谢[4],从而出现各种并发症。
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肝的疏泄是保持肝脏本身功能协调及其他脏腑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条件。肝主疏泄的主要含义是调畅气机[5]。机体各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全赖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而肝的疏泄功能又是保障气机升降出入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肝脏在整体气化中是最活跃、最关键一脏。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全身气机调畅,气血和调,经络通利,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维持正常;血液的运行、津液及精微物质的输布代谢方得以正常。肝的功能紊乱可致消渴病的发生发展,而消渴病也可致肝的功能进一步损害,这样可进一步致使肝毒郁积体内,肝毒郁于体内可使各脏腑组织的功能紊乱,从而并发各种病症。
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互生,肝肾同源”。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肝血依赖肾精的滋养,肾精又依赖肝血的不断补充,而肝阴又能资助肾阴的再生。肝毒郁于体内,肾精不能得以正常肝血的补充,从而出现肝肾阴虚、肾精不足最终出现阴阳两虚等证。并发肾脏疾病。
心主血脉,肝主藏血,肝血可以滋养心血。肝又主疏泄,调畅气机,有利于气血的运行。肝毒郁于体内,影响心血的运行及生成,而心血的运行及生成功能受到影响,从而出现心血亏损、瘀血阻络等证,并发血脉病变。
《素问集注・五脏生成篇》说:“脾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故主肌肉。”中医基础理论认为:人体的四肢、肌肉均需要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的充养[6]。肝的气机调畅,促进脾胃的消化功能,脾气健运,气血生化有源,周身肌肉才能得到水谷精微的充养,从而保持肌肉丰满,健壮有力。肝毒郁于体内,影响脾的消化功能,脾不健运,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运送至周身,而离中焦最远的足最先受到影响,从而出现气阴两伤、脾肾阳虚、痰浊不化、水湿泛滥等证,并发双足溃烂、水肿等病症。
《灵枢・本藏》说:“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经络具有运行气血、协调阴阳和营养全身的作用。足厥阴肝经的主要运行路线为:起于足大趾背上丛毛部,上沿足跗到内踝前1寸处,至内踝上8寸处交于足太阴经之后,上经膝、股内侧,入中,环绕阴器,达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过横膈,分布于胁肋,经喉咙的后面,上入鼻咽部,连目系,上出额部,与督脉会于颠顶[7]。肝毒郁于体内,影响肝经的正常运行作用,根据足厥阴肝经的运行路线可知,肝经的正常生理功能受损,势必影响肝经循行部位,并且经络之间相互连接且遍布全身,故出现肝血虚、肝阴不足、肝阳上亢等证,并发视物不明、耳聋、低下、头痛头晕,最终致四肢麻木等并发症。
3 母味韭壑2性糖尿病并发症
肝毒与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关系密切,肝毒内郁是导致2型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基本病机。肝毒包括痰、瘀、湿等蕴结于肝所致的内生毒邪。因此,从肝毒论治2型糖尿病并发症主要以清肝解毒为基本原则,只有肝毒清气机才会得以调畅,气血才得以和调,经络才得以通利,而这些是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维持正常的基础;血液的运行、津液及精微物质的输布代谢正常的关键环节。再佐以益气养血、滋补肝肾、滋阴温阳、活血化瘀、通络祛风、化痰除湿等法以标本兼治。主要中药如:决明子、枸杞子、牡丹皮、、夏菇草、栀子、黄连、龙胆草等,可根据症状随症加减。
古人认为肝气通于春,春生之气升发则万物萌动,生机勃勃。这说明肝在机体新陈代谢中的重要作用,只有肝气调畅则一身气机才能升发活动。因此,从肝毒立论来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症为治本之法。当然,还应注意合理用药,科学饮食,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等。
参考文献:
[1]卢绪香.论肺毒[J].山东中医,2012,4(10441):6-8.
[2]第五永长,李妮矫.论中医“毒”概念的演变及其阴阳属性[J].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10,5(25):655.
[3]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27.
[4]王钢柱.中医疏肝调气法治疗糖尿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9.
[5]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一、准确把握《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不同学科不同课程都有自己的性质和特点,教师的教学工作都必须符合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否则就无法胜任该课程的教学工作,更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了解本门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是推进教学改革的基本前提。
(一)认识课程性质,了解其重要性。中医基础理论是以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为理论渊源,融会了历代著名医家思想的一门课程,是研究和阐述中医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科,是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其内容包括中医学的哲学思想、思维方法和中医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和养生防治方面的基础理论和技能知识。作为中医药学各专业的共同基础课程,是在本科生在入学之初开设的。各学校基本上是把《中医基础理论》作为中医专业课程体系的主干课程和中医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及专业必修课,学好这门课程,将为学生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方剂及临床各科奠定坚实基础。因此,作为中医专业的入门课,《中医基础理论》在中医教学中拥有非常的重要地位。
(二)从课程特点看,《中医基础理论》具有极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特点。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和阐释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一门学科,它的内容包括阴阳五行,藏象、经络、气血津液,病因和病机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可见,中医基础理论本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学科,其理论体系是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在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逐步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思维方式形成的基础,说明中医的形象思维方式属于理性思维范畴,它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因而不仅文字古奥,内容精深,而且使得其在认识论、方法论等方面均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和抽象性。同时,中医学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理论知识来源于临床实践,并用于指导临床实践。所以,只有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特点采取相应不同的教学模式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际中,理论抽象,内容概括性强、带有哲学和方法论的特征,采取传统教学方法往往较为枯燥,使学生感到乏味而没有兴趣。由此,适应课程性质和特点创新教学方法一直是教学改革努力的方向。
二、明确教学改革的目标和使命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必须明确,否则没有方向和目标就是盲目的改革。教学改革,其主要目标在于提高教学质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从最终目标来说,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好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并能够应用理论知识指导临床实践,从而为培养高素质的中医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一)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内容抽象深奥、难以理解,而教学方法单一、枯燥,课堂缺乏生机和活力。尤其是阴阳五行学说的内容和经络部分的内容都比较抽象,主要依靠教师单调的讲授,学生会觉得难以理解和接受。二是教学形式单调,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差,教学质量不高。三是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当前的学生学习信心不足,兴趣降低。由于没有兴趣导致有的学生上课做其他事情,或者只为完成学分任务要求,而勉强被动学习。四是忽视实验教学,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使得学生靠强记硬背地接受理论知识,不善于将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而无法达到培养中医人才的目的。
(二)教学改革的必要。针对这些问题,教学改革非常必要,要消除学生学习中的消极现象,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1.丰富教学手段和内容,能大大强化教学的生动性,在教学中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形象直观的情境中理解、掌握理论知识。2.应用中医理论进行指导、解释实际现象,加深学生对有关理论和知识点的理解,从而强化课堂教学效果。3.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及创新意识,增强动手操作能力,为专业学习与科研夯实基本功。4.有效掌握临床思维方式,增强能力,为今后的临床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达到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的。
三、善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根据《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以及教学中遭遇的主要问题,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比较关键的方面。中医基础知识的学习是一个能动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地学习中医,并产生兴趣,才能进一步调动学习中医的积极性,这就需要采用灵活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中医基础理论的特点在于其理论性较强,概念过于抽象复杂,具有较强的思辨性,给初学者带来了一定难度。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以板书、口述为主,表达知识信息有限,无法展示动态的知识,既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不利于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实践证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情况会带来极大改善。多媒体教学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功能上有许多传统教法无法比拟的长处,但也不是万能的,它也有不足的地方,由于信息量大,有时反而不利于实现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及时进行引导,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恰当吸取其他教学方法的优点,才能有效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当今,现代教育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不会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就不为学生所欢迎,被时代淘汰。据相关调查表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对中医学科多媒体教学持肯定和赞成态度。由此,教师不仅要学会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而且要善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这是推进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四、创新教法,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主体性
课堂教学改革的大趋势是由“知识课堂”转向“生命课堂”,“课程是开放的、多元的、生成的;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成为专业人员,教师的工作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生命课堂’的教学活动是创造性的教学和有效的教学”[1]。只有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增强学生的主体性,这就需要教师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促进“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传统教学模式弊端诸多,主要因为“课程内容与生活世界脱离,忽视了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割裂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有机联系,使课堂教学丧失了应有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2]。实际上,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学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近年来的成果大都探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主要有:1.启发式。启发式教学是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主动性。这种启发式往往也是问题式教学,教师可把课堂提问穿插其中,同时增加讨论与议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能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2.互动合作式。有人提出组建合作小组,借助小组内不同素质的学生之间互动帮助、互相启发的合作性学习方法,让持不同见解的学生自由讨论。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及思维和自学能力等。3.PBL教学法。“PBL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医学教育,其核心是采用基础科学和临床实践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3]。王彤等人指出PBL打破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模式,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良好方法。4.案例式。中医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点,脱离临床实践的理论教学就会带来不良的教学效果,无法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杨巧芳等人提出以讲述为主和以问题为主导引入案例分析,并结合进行以案例为中心组织小组讨论的案例式教学法。此法能促进师生互动交流,使学生在浓厚的案例情境中学习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实验式。实验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方式,学生在实验教学中主动参与操作,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观察、思考及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提高学习兴趣。我们可根据需要吸收以上方法,并进一步创新方法。
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由于中医基础理论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特点,中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是从实践中来的,并且其理论终归要应用于临床实践。一直以来非常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如将LBL和PBL相结合,LBL是以课堂讲授为基础的传统教学模式,“LBL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教师虽然可以主动地讲,但学生往往是被动地听”[4]。LBL模式其实就是一种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枯燥过程,不顾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而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不能完全舍弃这种传统的模式,有的基础理论比如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藏象、经络等基础理论还是需要教师传授和讲解的。采用LBL与PBL相结合的模式就能较好地实现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的紧密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及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其实上面所列举的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法,二者不仅在强化学生主体性方面发挥较大影响,而且其本质就是一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依据中医学的特点,理论教学必然要与临床病案结合,是课程本身所提出的要求。所以,病案问题式教学法是近年来广泛推广的教学方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利用病案资料组织讨论,吸引学生更多投入和参与,才能使理论与临床实际更加贴近。巴哈尔•哈德尔等人认为“以病案问题作为素材,让学生处于当事人的位置,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思考和讨论病案问题中的各种疑难情节,逐步形成具有各自特点处理方案的教学。它能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与应用专业理论,提高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开拓进取的良好品质”[5]。实验教学法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方式。王朝阳等人指出实验教学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途径。因而,结合教材内容开展一些实验课是必要的。综合以上几点看,《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改革应符合课程本身的性质和特点,明确教学的目标和使命,从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针对当前突出的问题要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有效手段解决问题。当前教学存在的问题,还是部分教学内容难懂,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厚、主动性不强,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等突出问题。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及创新教法,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都是有效克服教学中困境的方法。显然,我们努力的方向是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其应用专业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鉴.课堂重构:从“知识课堂”到“生命课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30-33.
[2]李金云.课堂教学改革研究30年:回顾与反思[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4):46-60.
[3]黄素霞,俞方.谈PBL教学模式与医学生素质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2(9):69-70.
[4]吴丽丽,严灿.基于LBL和PBL相结合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实践[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4(04):25-28.
二千多年来,中医经络学说服务于华夏子民,为广大群众的健康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空劲气功外气疗法是祖国医学的实践创造,并形成了完备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其疗法理论与中医学一脉相承。
空劲气功外气疗法是对中医理论的具体运用和体现。所以,空劲气功外气疗法是祖国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治病的方法手段之一。中医是在其基本理论指导下,以中药等来实现防病治病的目的,而空劲气功外气疗法则是在同样理论指导下,应用外气以独特的治疗方法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在外气疗法中,外气的必经之路是经络,如经络不通则调补无门,也无法送达应到的脏腑,脏腑之间也无法相互支援调制。所以可以说,外气治病时疏通经络就成了外气疗法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外气治疗时,新病、急病者经络一般原来就是通的,往往可以直接进行调补。久病者每多是由于经络不通而久治无效的。经络不通则气滞,气滞日久气血凝聚可导致经络阻塞,还可能进一步发展为症瘕、积聚。所以,对久病者每应先疏通其经络,再行调补,病势将随着经络的日益疏通而有所好转,否则将会久治不愈。对重危病人则应测其经络是否疏通以知预后。
空劲气功外气疗法中要运用各种辨证方法,经络是脏腑的延伸,循经部位的病变性能与脏腑有密切关系,如脏腑有病反映在经络上为压痛点,所以还要用脏腑辨证加以补充。不论用哪种辨证方法着手,都要辨证到脏腑,落实到经络才便于外气施治。
外气是通过施治部位去影响机体发挥作用的,因此选择适当的施治部位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般来说,患部确定就可以对患部施治,或辨证明确就可辨证施治。但疾病有全身性疾病与局部疾病之分,还可能并发有多种疾病的;不论按经络辨证或是气血辨证还得找个着手点,这就牵涉到选择施治部位的问题。
由于外气有辐射性,覆盖面较大,结合中医治疗的整体观念特点,施治部位的选择以宁粗勿细,宁少勿多为原则,粗则选择方便,多则有些穴位可能相互起抵消作用。
由于外气有穿透性,其深度与功力成正比,因此有时可直接对脏腑、器官或组织位置发气,如五官有病,或肝脾有病,可直接对着五官或肝脾发气。
但外气的穿透力毕竟有限,且会被表层吸收一部分,所以在对深部脏腑发气时经常用双手对发,即一手对着脏腑前面一手对着脏腑后面。
由于四海和气街(脑为髓海,头气之街、膻中为气海,胸气之街、胃为水谷海、冲脉为血海,腹气之街、)是气、血、髓汇聚之处,有统帅本身气、血、髓的作用,实质上主治肺、脾、胃、肾等脏腑的疾患,所以可以对着这些部位发气施治。发气时由于这些部位面积较大,所以手要远开一些。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经络是外气进入机体的主要通道,经脉是经络的纵行主要通道。因此,凡经络病变,都可在有关经脉上施治;凡经脏腑辨证确定的某脏腑病变,也可从与该脏腑联络的经脉施治;凡经经络辨证确定的某经脉病变,也可从该经脉施治。
但是在对经脉的施治中,往往要选择一个比较合适的下手点,这就是穴位。所以从经脉施治,还要归结到从穴位施治。
从经筋治劳损、关节痛、屈伸不利,主要是“以痛为输”,即那里疼痛,那里有压痛,那里不利索,即从那里施功。尽管经筋与经脉无直接联系,但它受经脉气血所营养,受经脉的调节。所以在施治时除了局部选穴外,还可按经络循行路线适当选取一些远到穴位作为配穴;而这些穴位的选取,根据神经走向的特点,应选的高于局部选穴。
全身有几个穴位由于其与气及经络有直接关系而有整体调整作用,因此治病范围极广,在外气疗法中也用的最多。这些穴位的穴意可以概括如下:
百会:举升阳气。
大椎:疏通脉络。
命门:补益肾气。
关元:补益元气。
膻中:补益宗气。
足三里:补益正气和中气。
合谷:理气行气。
可见它们囊括了各种气的补益作用,调整气机作用及疏通气道――脉络的作用。因此,在外气疗法中对一般疾病只取其中一两个穴就可以治疗诸虚百损;对初诊者一般先发气百会和大椎以疏通经络、举升阳气(即胃气),然后再作进一步的细微调气。
因为“气至病所”,实际上不论对人体那部分发气,该气都会参与内气活动,自动趋向病所,“气至而有效”起到治疗作用,所谓上病可以下治,下病可以上治,左病可以右治,右病可以左治,不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但是发气部位距离病灶有远近,“气速效速,气迟效迟”,疗效相对来说有几分钟时间上的差别。按说经络感传速度为0.1米/秒,则1.70米的人,从头上接气到脚上只需十几秒钟,但气走到关节处及肢体弯曲处都要降慢速度。因此,实际要几分钟才能从头到脚。问题不在于此,在于一路上气会被多个组织所吸收,特别是被有些隐藏的未发现的病灶先吸收,这样就影响了疗效。所以,除了应用全身要穴外,还要根据病情选用其它穴位。
空劲气功外气疗法在治疗疾病时应用的治疗方法,既复杂又简单,复杂的地方是各人各病不一样,就是一种病症治疗方法也不一定是一样方法,在临床上按中医辨证施治要求来用于外气施治,属于功能性病变的可以采用启动方法,起到调理功能和恢复功能,不属功能性病变的一般来讲不启动为好,有如脏腑一类疾病启动的话,从治疗效果上来讲反而会差一些。因为,脏腑功能性病变是需要调理和外气发放使其体内气机内动其效果要比外动来的好,肢体功能受阻和肌张力减退,就要用调理成内动带动外动的方法效果才会理想。达到功能逐步恢复正常。总之一句话:辨证施治。
中医与空劲气功在基本理论上有许多共同和通用之处,两者融为一体,在具体的实践与应用中广泛应用经络理论作为治疗和辨证的依据。中医与空劲气功在学科发展上相辅相成,在临床诊疗方面相互补充、自成体系。
事实上,在古人那里,经络即不是具有形态结构的物质实体,也非古人所描画的循行线路。我们认为,经络的本体在于经气,循行是其运动方式,线路是其运动轨迹。运动轨迹是不具有实体性的,是经气的属性。而经气又是人体生命活动所表现出的综合之象,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象,并不是某一种或某几种有具体形态结构的物质。经络学说是古人用直观、感性的方式对生命活动的体悟和阐释,是中医学理论有机体的一部分。如果要以现代科学来解释的话,研究的注意力应在经气这一表象之下的物质及运动,这是多个系统甚至整个人体都要参与并密切联系、混然一体的生命活动。
1 经络不是具有形态结构的物质实体
1.1 经与脉的不同
《内经》中对于“经络”与“脉”的名词在应用上区分不是很清楚,常常是经脉连用或经脉混用(多是以脉代经)。这样,容易给人一种错觉,使现代人认为经络与脉相同或“脉分经络”(即经络由脉而来),或认为经络象脉一样是有形实体,其实不然。
首先应该看到,中国古人对于世界的认识不同于古希腊人,不是通过分析还原的方式,而是通过观物取象,以象会意的方式来认识世界的。中国人注重的不是形态结构上的不同,而是运动变化上的差异。对于运动特征上的共性往往给予相同的描述,即在象的意义上它们是同一的。如《管子·水经》云:“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可见水之所以是地之血气,是取其“通流”之象,故经脉连用甚或以“脉”代“经”是不足为奇的。其次,又是由于观物取象的思维方式,中国古代从未形成过真正意义上的概念(即西方或现代意义上的概念)。现代意义上的概念要求内涵和外延明确,逻辑推理清晰,中国古典的名词是不具备这些特征的。古人讲究“言以达意,得意而忘言。”对于每一名词的具体含义,要视具体的语言环境而定,不能一概而论。第三,从现有的文献资料对经络循行的形态描述来看,在汉代,即《内经》成书的年代,人们已能分清楚经络与血管了。长沙汉墓出土的《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所描画的十一条经络循行路线显然不是血管。而《灵枢》中对于经络循行起止的描述异常清晰,并且与脏腑相络属,深浅内外有别。如此清晰的描画,显然不是基于对血管系统的解剖所得。即便是非常不注重解剖的古人,对血管的基本的解剖知识还是有的。第四,经络的本体是气,而非血。这一点将在下面“经络与气血的关系”中作详细论述。第五、经络的出现与针灸临床实践密不可分,至少在汉代,针灸已经成为普遍应用的、极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曰: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可见在当时,汤熨、针石、酒醪为三种主要的治疗方法。汉代桓宽在《盐铁论·轻重》中也有:“用针不调均有无、补不足……灸刺稽滞,开利百脉。”足见汉代的针灸水平已很高。在针灸实践中若以血管为经络,岂不是大错而特错,非但治病不能,还会损伤血管,古人恐怕不至于如此愚昧。第六、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在这里,血脉是与经络并提的,不能不察。基于以上几点,我们认为经络与血管是两回事。值得指出的是,也许在远古时期,人们无法区分血管和经络,但在汉代二者之不同已是显而易见的了。如果现在我们又认为经络是血管,岂不是倒退?
1.2 从与藏象的密切关系中看经络
经络与藏象密不可分。《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脏,外络于肢节。”经气的运行,无处不到,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将人体各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值得指出的是,中医的藏象理论非是解剖基础上形成的脏腑组织结构理论,而是藏之于内,象之于外的以象为核心内容的学说。以心为例,《素问·六节藏象论》有:“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灵枢·五味》有:“谷味苦,先走心。”《灵枢·脉度》有:“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可以看出,中医学中的“心”是广范联系而又充满运动变化的一个整体的象。这一广泛联系及运动的实现者则是经气,故没有经络则不成藏象。而没有藏象又无以为经络,经气的形成及运行正是五藏六腑及全身各部的生命活动的体现。经络学说与藏象学说紧密联系,形成中医学基础理论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从上述对于心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医学中的脏腑非解剖学中的实体器官,那么与之密不可分的经络必不可能是一个实体的系统。一个实体的通路作为一个抽象的象的内部联系统,这即不符合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又不符合西医学的解剖常识,简直是中西医学机械组合的畸胎。
1.3 实际应用中的经络不是物质实体
首先,在针灸实践中,《灵枢·九针论》中提出的:“刺阳明出血气,刺太阳出血恶气,刺少阳出气恶血,刺太阴出血恶气,刺厥阴出血恶气,刺少阴出气恶血。”这里指的是针灸对人体阴阳气血的补泻调节作用。其“气”和“血”都是指象名词,不具实体意义。若以解剖结构论经络,“气”、“血”又当如何解呢?若以实体物质论“气 、“血”,则中医理论将无法自洽。而《灵枢·终始》对行针有这样的描述:“……深居静处,占神往来,闭户塞牖,魂魄不散,专意一神,精气之分,毋闻人声,
以收其精,必一其神,令志在针,浅而留之,微而浮之,以移其神,气至乃休。”可见要等到气至并不是一件易事,而“气至”本身就说明气本不在针下,是由它处而至。若以经络为实体论之,经气在经络这一系统中的运行应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何以要待气至呢?而许多中风病人的患肢在行针之时得气是非常之难的,有的甚至不得气,若以实体论,能说这些病人的患肢经络就不存在了吗?在临床中除取经穴外,经常运用而行之有效的穴位是“阿是穴”,如以实体论经络,阿是穴是不在经络之上的,如何又能得气呢?还有,针灸有勿刺大劳之人、勿刺大怒之人、勿刺大虚之人等禁忌之症,当此之时,病人非但不能得气,还会晕针,难道此时经络就不存在了吗?
在中药学中,药物的归经及四气五味等特性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若以实体论经络,四气五味又作何解呢?在中医诊疗之中,按经络辨证所得之证往往是一综合之象,并不与某一定的物质结构有关。如《伤寒论》中对太阳病的论述:“太
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显然是在疾病的外部表现基础之上得出的综合之象,而不是以太阳经的实体解剖结构为基础所作的病理分析。 由经络学说的应用我们可以看出,经络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是一实体组织系统。如以实体论,则有许多无法解释的矛盾。
1.4 经络学说形成的基础使之不具有物质实体性
要对经络有正确的认识,就不得不对经络学说的形成作一下考查。现代科学的发展已经深入到亚原子粒子的微观世界,基因工程也在轰轰烈烈地开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西医学已将人体分解得淋漓尽致,如果真有一个有别于其它结构的经络结构存在,是不可能不被发现的。在运用如此尖端的高科技手段之后仍然没有找到经络的物质实体,只能说明这是一个观察视角的问题。也就是说,西医重在分析人体的组织结构,从分析还原的角度看问题,而经络恰是在这一角度所看不到的。那么,现代人用最为精密的仪器也未能找到的经络,中国古人又是怎样发现的呢?关键在于,古人是通过直观体验,用比类取象的方式来认识世界,而从无应用解剖手段,进行分析还原的习惯。中医学理论即是在极其简单的解剖基础上通过观物取象的方法建立起来的庞大的体系,重在研究物质结构之上的各种生命活动的综合表象,中医学理论的内容是以各种各样通过直观体验所得之“象”为核心的。古人对经络运行的认识,可能是长期针灸实践的积累,也不排除出自修行内炼的体验的可能,但都是从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象上把握人体的结果。当然,表象与结构之间是有差别的,不能机械地一一对应,更不能由表象推断出新的结构或物质。
值得指出的是,中国古典哲学是中医学形成的基础。中国古代哲学的天人相应观念及对整体观、运动观的强调几乎渗透到中医学的每一层面,同样也指导着经络学说的形成。而现代科学及西医学是不具备这一基础的,所以,在其领域中既发现不了经络,更找不到物质意义上的经络。
综上所述,用西医的观点(即现代科学的观点)看经络,想找出物质实体上有别于其它组织器官的经络是不可能的,任何这种尝试都将是徒劳的。
2 经络的本体是经气
2.1 经络与气血的关系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中记载:“黄帝曰:刺之有道乎?岐伯答曰:刺此者,必中气穴,中气穴则针游于巷。”《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记载:“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又云:“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都说明其对经络的描画即是经气的运行路线,经络的本体是经气。而《灵枢·五音五味》云:“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多气少血,阳明常多血多气,厥阴常多气少血,少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血少气,此天之常数也。”这一论述似乎正支持了现代人关于“经络是气血运动的通道”的论点,然而,仔细考察一下便会发现其似是而非之处。上文已经指出,经络不可能是一“通道”,这里重点谈谈经络与气血的关系。此处的气血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气血,并非指经络之中既有气的循行,又有血的循行。《太素·任脉》中杨上善注道:“手足少阴太阳多血少气,以阴多阳少也。手足厥阴少阳多气少血,以阳多阴少也。手足太阴阳明多血气,以阴阳俱多故也。”《灵枢集注·五音五味》中张志聪注道:“此复论人道之归于天道也。青、黄、赤、白、黑,五音五行之色也。赤主夏而黄主长夏,故黄赤者多热气,热气者阳气也。青主春而白主秋,故青白者少热气也。黑主冬令之水,而阳气深藏,故多血而少气也。三阴三阳者,乃天之六气,亦合于四时。”二人均以阴阳释气血,是很有见地的。
我们认为,要对经络气血多少的描述进行正确的理解,就必须对中医理论中的“气”有正确的理解。在中医理论中,气的含义是人体生命运动的外在表象,不是具体的物质。(这一点将在下文“经气是人体生命活动之象”中作详细论述。)而人体生命运动又具有多重特性,包括如精、津、血、脉、营、卫等各方面的生命活动,故《灵枢·决气》中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在《灵枢·营卫生会》中又有“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即精、气、津、液、血、脉及营、卫等都是气之下的范畴,这些名词在中医学中绝不仅仅是一个个的实体名称,它们还代表了生命活动的一定形式或状态,其外在表象也是气。这样就不难理解经络之气作为人体生命活动之象,在不同的区域体现着不同的藏腑的运动,故有阴阳特性的不同,即上面所说的气血多少的不同,而决非指经络之中既有气的运行又有血运行。
2.2 营卫之气的运行形成了经络
要正确理解经络,就必须正确理解营卫之气。目前中医基础理论中认为营气是“行于脉中之气”,并且,“与血可分不可离,故常常‘营血’并称。”却又认为“营气在脉中运行的具体路线是:营出中焦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也即:既认为营气行于脉中,又认为其在脉中运行的路线是经络路线,这显然有些前后矛盾。并认为卫气是“运行于脉外之气”,却也能随营气运行,“只不过营在脉中走,卫在脉外行而已”。[1]我们认为这样的理解有些不妥。张志聪早在《灵枢集注·营卫生会》卷二中就指出:“夫经言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者,论营卫二气分阴阳清浊之道路也。……阴阳之道,通变无穷。千古而下,皆凝于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之句,而不会通于全经,以至圣经大意蒙昧久矣。”营气可以行于脉中,卫气可以行于脉外,但营卫之气也可以按经络运行。根据《灵枢·营气》记载“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随,常营无己,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又对营气的循行描述为:“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注足阳明,下行至跗上,注大指间,与太阴合……”说明营气沿十二经络依次流注,运行不息。不但如此,《灵枢》还指出卫气的循行也遵循十二经。《灵枢·卫气行》对卫气循行描述为:“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循项下足太阳,循背下至小指之端。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手太阳,下至手小指之间外侧,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足少阳,注小指次指之间……”由此不难看出,营卫之气的循行路线即是经络路线,按经络运行的营卫之气即是经络之气。
2.3
经气是人体生命活动之象
对于经气的理解应先从古典哲学中的气谈起。气是“中国先民们对于自然界云烟等的直接观察,或对人自身的嘘吸等的直接经验,是象形的直觉思维。”[2]当气的观念被引入中国哲学后,便失去其具体的意义,变得抽象起来。《管子·内业》中对气作了以下描述:“是故此气,杲乎如登于天,杳乎如入于渊,淖乎如在于海,卒乎如在于山。是故此气也,不可止以力,而可安以德;不可呼以声,而可迎以意。”说明气代表的是事物无所不在、微妙至极的运动变化,且“不可止以力”,“不可呼以声”,即非有形实体。《庄子》则将气与形区分开来,他说“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 中国古人对世界的认识重在对运动变化的把握,事物的这种永恒而又微妙的运动反映在人脑中,便形成了一个综合的象。所以,古人是取气之象来描述世界万物永恒运动的特性的,这时的气已经脱离了物质的含义,而只有指象的意义了。
《素问·五运行大论》云:“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当气这一名词被引入中医学之时,同阴阳、五行一样,仅是取其象的意义。《灵枢·决气》中岐伯在解释气的含义时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更为我们描绘出了人体生命运动的生动画面,而不见丝毫形质可言。而经气只不过是人体之气的一种,它同脏腑之气、营卫之气等有内涵上的相交之处,但它们是从不同角度来反映人体生命活动的。经气是从广泛联系,循环运动这一角度表现了人体内部的生命活动,反映人体生命活动的某些特征,因而是这一角度上的人体生命运动之象。
综上所述,经络不是一个物质系统,它的本体应是不断运行着的经气,古人所描画的经络循行路线只不过是经气所表现出的运动轨迹,运动轨迹是不具有实体性的,是经气的属性。 3 结论
专家简介
郑幅中,家学渊源甚深,其父是八卦掌第四代传人。自幼师承父亲的道家导引养生功,亦从祖父的亲书秘笈中汲收中医精髓,尽得医道同源之意趣。新世纪之初,蒙太极名家李宝良先生厚爱,被收为关门弟子。
学习中医有许多入门之径,可以从中医基础理论开始,可以从中药学开始,也可以直接读《黄帝内经》,但是,如果你想切身体会中医的实质,想学而即用、用而即效,那学习经络就是最好的捷径。
人体经络是养生治病的最好捷径
经络由经和络组成,经就是干线,络就是旁支,人体有12条主干线,以及任督二脉,还有无数条络脉,经和络纵横交错,在人体里构成了一张大网。经络内连脏腑,外接四肢百骸,可以说身体的各个部位,脏腑器官、骨骼肌肉、皮肤毛发,无不包括在这张大网之中。所以身体哪里有病,这张网上就会有相应的警铃响起来向我们求救。我们只要察看一下是哪条经在报警,就可以知道是哪个脏腑器官出了问题。这在中医里有句术语,叫“诸病于内、必形于外”。
【关键词】 万全 幼科发挥 学术思想
《幼科发挥》是万全在历代医家的学术理论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对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病证诊法及五脏辨证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具有鲜明的学术特点,对儿科的临床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将万全的学术思想浅析如下。
1四诊合参,尤重小儿望诊
中医诊断疾病的理论和方法,早在《周礼·天官》便有“以五气、五色、五声,眂其死生”的记载。公元前五世纪著名医家扁鹊对疾病的诊断有“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的观点。[1]中医学理论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对望闻问切等诊断内容进一步进行论述。后世不少医家都在疾病诊断理论方面有不少新的成就。在小儿疾病诊断方面,由于小儿与成人不同,尤其3岁以内,其寸口脉位短小,加之切脉时常哭闹,易影响脉象的真实性。故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刘昉的《幼幼新书》中都详细论述了小儿指纹的诊断方法和临床意义,对小儿诊断理论做了贡献。万全在疾病诊断中同样强调了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并要求全面收集疾病的相关信息,以作为辨证的依据。尤其强调了小儿独特的生理病理特点,其形气未充,脏腑柔弱,因而在儿科临床中运用四诊时当与成人有区别。正如万全说的“小儿方术,号曰哑科。口不能言,脉无所视,唯形色以为凭”。可见他更加强调了望诊的意义和运用。在《幼科发挥》中万全对望诊方法做了详细论述和系统总结,他认为“白乃疳劳,紫为热极”“年寿赤光,多生脓血;山根青黑,频见灾危”。通过对小儿的望诊来确定病因、病位、病机,以判断疾病的发展与预后,经验独特,丰富了儿科的诊断内容。
2五脏生理,强调有余不足
小儿脏腑娇嫩,有其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古代医家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有“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说法。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说:“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脏腑娇嫩,易虚易实,易寒易热。”万全在钱乙的基础上,从临床实践出发,进一步发展完善了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的理论认识,将其与五脏气血阴阳相结合,提出了“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虚”的观点。他认为“肝常有余,脾常不足,此都是本脏之气也,盖肝乃少阳之气,儿之初生,如木方萌,乃少阳生长之气,以渐而壮,故有余也。肠胃脆薄,谷气未充,此脾所以不足也”。万全的这些学术思想以五行学说为依据。五行学说认为肝属木,小儿初生,犹如树木方萌,少阳之气日渐而壮,所以肝常有余。万全在文中论述的小儿急惊风证多与此生理特点相关。脾位居中焦,主运化水谷,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正如《医宗必读》中所说:“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化,而人资以为生者也。”然小儿之脾胃薄弱,谷气未充,故曰“脾常不足”。所以小儿易患脾胃之疾,多与脾胃虚弱所致运化失常有关。关于“肺常不足”,中医基础理论认为肺叶娇嫩,通口鼻直接与外界相通,且外合皮毛,易受邪侵,不耐寒热,有“娇脏”之称。《医学心悟》中有“盖肺体属金,畏火者也,金性刚燥,恶冷者也”。小儿初生,脏腑娇嫩,尚未发育成熟,又鉴于肺脏本身之特点,故“肺常不足”,易感外邪,易患感冒、咳嗽等肺系疾病。肾藏精,为先天之本,促进机体生长发育。人体之精气源于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由于小儿发育迅速的特点,后天脾胃之不足,其生成的后天之精气亦不足,故有“肾常虚”之说。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也指出:“肾主虚,即胎禀不足之病也。”肾主骨生髓,故小儿易患解颅脊疳之病。万全对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做出了精辟的阐述,对于中医儿科临床治疗和预防保健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3五脏分治,善别主病兼证
关于脏腑辨证理论,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确立了以脏腑病机立论进行辨证论治。钱乙在治疗小儿疾病方面开始运用五脏辨证,他在《小儿药证直诀》中提到了“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的学术思想,发展了脏腑辨证理论。万全在《小儿药证直诀》的基础上,将五脏证治体系进一步发展完善。他在《幼科发挥》中以五脏为纲,总述病因病机及治则,以病症为目,详述症候治法。于五脏主病、五脏兼证、五脏所生病之下,分别具体病症,提纲挈领,条理清楚,切合临床实用。
万全的五脏辨证论治的学术思想使脏腑辨证在理论上发展到一个相对系统化的阶段,给儿科临床医生在治疗方面提供了相对明确的辨证思路。特别是万全在论五脏主病时,并不是仅辨明病证所在的脏腑部位,还分辨出脏腑病位上的病因病性,更重要的是他考虑到人体五脏之间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的特点。他认为一脏生病,多兼及其他脏腑。如论述肝经主病时,他认为“肝主风,实则目直视,虚则咬牙呵欠。气温则内生,气热则外生也”。在论述肝经兼证时,他提到“诸风搐搦,牵引Z斜,皆肝之病。兼见心证,则发热而搐。兼见脾证,轻则昏睡,不嗜饮食。兼见肺证,喘急闷乱,痰涎壅塞。兼见肾证,暴喑失音,手足强直”。都说明了万全在临床上以五脏为纲,区分病因病性,分析五脏之间及脏腑之间的内在联系,最终得以全面而正确地判断疾病。这些都体现了万全无论是在中医理论上还是在临床实践中都遵循了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哲学思想和基本原则。
4重调脾胃,善施医中王道
万全在儿科疾病临床诊治中,非常注重调理脾胃。“脾位居中焦,与胃相表里,运化水谷,输布精微而藏营,为气血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1]。万全在《幼科发挥》中就指出了“胃者主纳受,脾者主运化。脾胃壮实,四肢安宁;脾胃虚弱,百病峰起”。李东垣在《脾胃论》中也说:“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可见脾胃的重要性。它是元气之源,脾胃伤则元气伤。尤其对于小儿来说,“脾常不足”这一生理特点就意味着其脾胃易伤,而引发他病,反之,其他诸病也会影响到脾胃,而且其他疾病的康复也与脾胃密不可分。故万全在疾病诊治中就特别强调了调理脾胃的必要性和方法。他认为:“调理脾胃者,医中之王道也;节戒饮食者,却病之良方也。”在调理脾胃的方法上,他从脾胃本身的生理特点出发,深入分析,论述透彻,调理脾胃的根本方法不在医而在食。万全在文中指出:“胃喜温而恶寒,脾喜清而恶热,故用药者偏热则伤脾,偏寒则伤胃也。”“偏热偏寒,食也,食多则饱,饱伤胃;食少则饥,饥伤脾。故调脾胃,宜节饮食,适寒温也。”即使在用药调理方面,万全也是很慎重的,他认为用药不可偏寒偏热,不可偏补偏攻。在调理原则上,他认为小儿有少食易饱者,多为胃之不受,脾之不消,宜益胃之阳,养脾之阴。对于小儿有多食易饥者,多为脾胃之邪热甚者,宜泻脾胃之火。可以说万全调理脾胃的学术思想,不但在调理脾胃疾患方面给我们很大帮助,而且在临床诊疗其他疾病方面,也给我们提供了有利的参考依据。
5煎服用药,重视经络流注
中医基础理论认为经络是人体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气血津液的运行,脏腑器官的功能活动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均须通过经络系统的运输和传导、联络调节的功能得以实现,并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2]。在临床实践中,根据经脉的循行部位、循行时间及所属脏腑的规律,对疾病症状和体征相结合进行分析,可以判断疾病的所属脏腑。万全的学术思想也体现了这一点。他在论述急惊风的病案中提到“一儿未周岁,因伤食发疟,间一日一发。在子丑时,疟发搐亦发也。子时属胆,咬牙者心肝俱热也。肝木心火,子母病也”。《子午流注针经》[3]中提到了经络循行时间,在十二时辰中,子丑时属肝胆流注时间。同时万全在服药方法上也注重经络流注,他在用当归龙荟汤治疗肝胆有热的惊风发疟时,让其在寅卯时服竹叶汤,在用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胃虚弱型的惊风发疟时,令病者巳戌二时服。这些都体现了万全在临床中运用经络理论和五行学说理论来辨证论治这一学术特点,值得临床医生深入探讨和体会。
4 结语
《幼科发挥》的这些学术思想,医理精研之深,论述之精辟,见解之独特,思维之开阔,均对中医儿科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当然,除了这些学术特点外,万全在小儿的预防保健、创制新方、外治汤洗等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经验和见解,我们应当深入地研习和领会他的这些学术思想,并能运用于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1]吴敦序.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