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23 09:24:1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综述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少年儿童;阅读推广;现状及对策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报告提出的“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要求,广东各级公共图书馆率先而为,倡导新理念,开创新方式大力推广全民阅读活动,让市民通过对书籍的阅读获得丰富的精神食粮,求得精神的上进,开阔眼界和思想。同时,各级图书馆也看到了书籍的阅读更重要的是要从我国青少年儿童抓起,“娃娃”的阅读才是中国书籍阅读的未来发展方向。做好少年儿童的阅读宣传和普及工作,才能真正做好中国的阅读工作。
1 我国少年儿童阅读推广的重要意义
书籍是知识的海洋,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就像朋友一般陪伴着每个人的成长。“少年强则中国强”,可见少年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脊梁,因此,做好少年儿童的阅读工作不仅对少年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更关系到我们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未来发展,关系到我国精神文明的建设成果。党的十报告提出了“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要求,正是对中国阅读现状的要求,正是提高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和策略。当前阶段,互联网的普及使少年儿童的纸面书籍阅读量大幅度下降,阅读成为“快餐”生活的一部分,甚至一部分群众陷入“读书无用论”的极端论调中,为纠正社会不良风气,坚持的“好学才能上进,好学才有本领”的阅读指导方针,开展少年儿童阅读推广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我国少年儿童阅读推广现状
随着我省少年儿童阅读推广工作的开展,少年儿童阅读的推广工作已经初见成效,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推广工作中依然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推广的工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当前阶段的现状并非让人十分满意。
1.少儿读物人均拥有量较低且分布不均匀
据调查,当前阶段我国每年发行的少儿图书为将近五亿册,3.6亿未成年人每个人平均拥有图书1.4册,我国少年儿童读物拥有量在全世界排名为58位,与世界先进国家还有一定差距。我国当前少年儿童读物拥有量为以色列的1/50,日本的1/40,美国的1/30。而我国农村少儿的阅读环境则相比较城市少儿的阅读环境则更差一些。目前城市少儿占全国30%左右,而这30%的少年儿童则拥有全国80%的儿童读物,其余70%的农村少年儿童仅仅拥有20%的儿童读物。
2.少儿阅读普及率较高,小学中高年级至高中少儿读书最多
根据2014年10月至2015年2月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我国十八周岁以下少年儿童图书阅读率相比较成人来说较高,达到82.3%,其中9至13岁人群阅读率更高一些,能够达到94.1%;14至18岁人群阅读率次之,能够达到平均每人阅读图书8.66 本;0至8岁儿童每人阅读图书4.11本。通过调查还显示,很多家长在孩子1岁之前就开始对孩子的阅读进行引导,挂图、识字卡片、绘本等成为较小幼儿的阅读方式,25%和23.6%的家长分别在孩子两岁前和 3 岁前开始引导孩子早期阅读。
3.功利性阅读和应试阅读占据主要地位,电子阅读、网络阅读等新型阅读方式同样波及少儿阅读
通过对少儿阅读量的调查,发现少儿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功利性阅读较多,情趣性阅读较少,阅读大多流于表面,没有对读物进行深层次的内涵的挖掘。还有一部分学生更多的是阅读带有图片或者图画性质的图书,对于带有文字性的图书阅读量较少。同时,家庭教育往往关注年级较小的孩子的阅读引导,待孩子长大之后对于课外图书的阅读率则直线下降,家庭藏书和家庭阅读的氛围建设尚未全面普及。少儿更多的采用电子阅读、网络阅读等新型阅读方式,传统的阅读方式越来越被人们弃之。
3 当前我国少年儿童阅读推广对策
针对我国当前少年儿童的阅读现状,加大对少年儿童阅读的推广已经成为势在必行的重要任务之一。对于少年儿童的阅读推广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加大推广资金投入
针对当前我国少年儿童阅读的现状,政府应当加大对阅读推广的资金投入力度,不断扩大对农村、城镇少儿的阅读要求,增加农村、城镇少年儿童的阅读图书量,提高农村、城镇少年儿童的阅读意识。在农村、城镇等地大力建设图书馆,真正让少年儿童走入图书馆,让图书馆成为少儿阅读的重要场所,并让少儿深刻感受到阅读给其带来的生活的改变和人生的重要影响。对于城市少年儿童则应当加大对阅读的宣传力度,通过网络、媒体等渠道大力宣传阅读的好处与优势,让家长与社会充分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意义,从思想上改变“功利读书”的想法,让读书成为孩子的良好习惯。
2.丰富推广形式
针对我国少年儿童的阅读推广应当采用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推广形式,让少儿通过推广宣传的影响,感受到阅读的趣味性和有益性。比如,通过网络等形式进行宣传则可以采用视频动画的形式,贴合少儿的性格特点,又可以增加阅读宣传的趣味。社会各阶层还可以通过开展活动的形式,让少儿加入到宣传队伍中,自己成为阅读宣传的小使者,通过实践活动理解阅读的意义,培养阅读的习惯。各级图书馆还可以开展免费赠阅的活动,对于部分图书可以通过开展活动的形式赠与对其有需要或者有感触的少儿,用丰富活动的形式鼓励其读书,让其走入到图书馆进行阅读。
3.针对不同主体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推广
针对少年儿童的阅读推广跨越的年龄段较大,其从0岁开始,到18岁止,其中包括幼儿的阅读需求,也包括青少年的阅读需要。因此,进行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则应当针对不同的年龄层进行不同形式的开展。比如,对于幼儿阶段的阅读开展,则应当从其家长入手,对家长进行阅读教育,让家长自身首先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言传身教对孩子进行教育;针对儿童的阅读宣传则可以通过讲故事、说童谣、唱儿歌的亲子阅读方式开展,让儿童感受到知识如同海洋般广阔,从而对阅读产生兴趣;对于青少年则可以通过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方式开展,让青少年从书籍中寻找自己需要的知识,寻找问题的答案,寻找生活难题的解决办法,从而让青少年感受到书籍的“大用处”,爱上读书,养成阅读习惯。
4 结语
阅读不是为了阅读而阅读,其更应当成为少年儿童的终身习惯,成为伴其一生的良师益友。让少儿从书籍中找到对自己有益的知识,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积淀自己的文化内涵。通过对少年儿童的阅读推广提高我国社会的整体素质,推动我国文明建设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冯睿. 近20年我国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研究综述[J]. 图书馆学刊,2015,01:131-135.
[摘要]从贫困县区图书馆馆实际出发,根据现状,就其如何不断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中图分类号: G250 文献标识码: A
公共图书馆作为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保存人类文化遗产、提供知识信息、传播先进文化、开展社会教育等重要职责,是公民终身学习和继续教育的学校,是文化典籍的收藏与保护中心,是公共信息传递与咨询服务中心。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于提高民族素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贫困地区由于受资源、环境、交通、信息等因素的制约,发展步伐缓慢,经济水平仍处于较低层次,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远远低于经济发达地区,图书馆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已远远不相适应。本文拟就贫困县区图书馆建设,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贫困县区图书馆的现状
近年来,由于资金制约和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贫困山区图书馆面临着严重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馆舍不足。位于宁夏南部边陲,六盘山西麓的隆德县,唯一的一所综合性图书馆是1985年4月所建,总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且一半的面积为其它单位所用,图书馆实际利用面积仅为1248平方米。开设自然综合借阅室、社会综合借阅室、少儿借阅室、资料室、电子阅览室五个室,只有简单的借还功能,没有多余的地方让读者静静地坐在图书馆看书。由于农村大量土地流转,人们对孩子教育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乡村人口搬到县城来,闲余时间到图书馆阅读的人也越来越多,可图书馆有限的空间无法容纳更多的读者。
2.藏书量少。贫困山区各县图书馆馆藏量,一直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尽管每年都要想尽一切办法,挤出部分经费来征订一些报刊、增加一批书籍,但远远达不到三级馆馆藏数量的要求。就拿18.3万人口的隆德县来说,全县就唯一一所综合性图书馆,目前馆藏书籍只有7万多册,人均拥有图书0.4本,距离三级馆人均不少于0.6本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3.设施简陋。贫困山区各县公共图书馆普遍缺乏基本的馆内设施。面临着共享工程的有效应用、农家书屋的服务工作,图书流动车也成了图书馆的渴望。贫困地区的隆德县山大沟深,工作人员只能搭车,或骑车将书籍送到渴求知识的农民群众手中。一些行政村离县城40多公里路程,要把书送往基层、送到农村、送到老百姓的手中,确实很艰难。
4.专业人员紧缺。在各个图书馆建馆初期进入图书馆的图书管理人员,是目前图书馆的中坚力量,这部分人勤学上进,多次受到专门的专业训练,业务能力强。近几年,这些人相继离开工作岗位。而新进入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大多业务知识不足,业务能力较差,专业人员青黄不接,大有人员断层之势。因此,图书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偏低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有些图书馆管理人员对图书基本分类、著录等基础知识都弄不懂,图书管理混乱,有些图书连书标都没有,过刊资料既没封皮,又没登记,有些甚至像布匹仓库一样,码放到一起,读者根本查找不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因此,图书管理人员没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本领,就谈不到提高服务质量。
5.经费紧张。进入90年代以后,贫困山区各县图书馆的财政紧张状况普遍存在。图书管理人员只能领到基本工资,财政拨付的事业费短缺,维持图书馆正常运行的各类费用较少,就更没有财力去发展图书馆事业。因此,资金紧张成为贫困县区图书馆发展的主要障碍。
二、贫困县区图书馆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图书馆作为基础教育的必备设施,是衡量一个地区公民受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的重要标志。要在扶贫开发中达到“扶贫先扶智”的目的,必须加强贫困地区图书馆建设,充分发挥图书馆对人的能动启发作用。
1.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图书馆建设。图书馆是社会性公益事业,依靠全社会的扶持才能发展。贫困地区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图书馆建设列入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图书馆建设纳入财政预算中,帮助解决图书馆工作中遇到的经费困难问题。可以说,贫困地区的贫困落后与文化落后是有关系的。因此,要发展贫困地区的经济,首先要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这就要求当地政府把贫困地区“文化建设工程”作为提高公民素质、振兴贫困地区经济的主要工作,抓紧抓好。
2.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图书馆是实施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开发智力、活跃思维、提高社会成员素质的有效途径。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热爱图书馆工作,爱岗敬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要建立一支合格的图书馆从业人员队伍。根据现有情况,组织人员到区级图书馆进行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学习,让工作人员全面了解、掌握图书情报方面的知识,系统掌握图书采购编目、排架保管、目录查阅、阅读辅导、读者服务等专业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组织人员参观发达地区图书馆的图书服务流程,借鉴先进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尽最大可能为读者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彻底改变坐等读者上门的被动局面,主动热情地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3.积极参与,谋求发展。第一,从实际出发,扩大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图书馆建设不但要为政府决策提供服务信息,为科研人员进行情报跟踪,同时,还要考虑如何提高读者群的文化素质。因此,贫困地区图书馆只能根据山区的实际情况,确立自己的工作重点和方向。充分利用、开发文献信息资源,帮助劳动者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激发农民群众的求知欲和创造力,使图书馆在提高当地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经济发展上发挥积极的作用。例如:笔者所在的固原市各县区近几年的中心任务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发展经济,扶贫攻坚。各县区图书馆应积极进行这方面有关文献信息的收集、筛选和分析,编制《信息通报》或专题信息综述。还可以对本县的自然资源、社会状况和人文景观进行调查,将收集的信息资料进行整理,提供给政府或有关部门作为工作参考。第二,加强技术信息服务,提高农民素质。加速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民教育是山区脱贫致富,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针对贫困地区农村经济的特征及现状、振兴农村经济的关键是农民素质的提高,而农民素质的提高又要靠教育。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教育能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这已成为全世界所公认。贫困地区农民群众素质不高,尤其是缺少比较熟练、比较高级的农村劳动力,这是贫困地区农村经济效益差,经营管理不善的原因之一。因此,贫困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必须加强对农民普及教育的力度,认识到农民教育的经济意义和经济效益。针对当前现状,笔者所在的宁夏南部山区县级图书馆不尽是搞好阵地建设,也要指导建设好乡、镇、村、社区的农家书屋,和文化大院结合起来,形成逐级管理规范的乡村文化网络,使全社会重视阅读,给农村百姓搭建阅读共享的平台,给建起的农家书屋指导编目、上架、分类图书,指导专人管理,负责日常的借还服务。让他们就近阅读、方便阅读,在干完农活之余得到知识的需求和精神的愉悦。只有做到一点一滴的图书服务工作,才能真正实现贫困山区县级图书馆的教育服务功能,体现图书馆的价值。第三、主动出击,为农村乡(镇)企业服务。近几年来,山区各县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了各类小型企业。这些企业规模小,资金投入少,比较注意新产品的开发,但它们常常苦于信息渠道不畅,生产和营销脱节,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县级图书馆可以主动为他们搜集提供所需的信息,如编印专题资料汇编,出版各种信息小报,召开信息会或参加科技集市交流文献信息,为技术和项目引进提供资料,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等。因此,县级图书馆不仅可为企业的产品开发、技术攻关服务,而且还可以在产品技术开发、技术成果转让等方面发挥中介作用。
关键词:环境保护;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生态保护;自然资源;法治建设
1 认真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1.1 生态破坏造成的原因
人类无节制的破坏自然环境导致了我们生存环境的破坏。我们为了经济的发展,为了得到更高的效益,短期内的利益最大化,严重无节制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大量砍伐森林,污水不经处理任意排放江河湖海,工业气体不经净化随意排放至大气中等现象,对我们生存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导致我们生活的质量严重下降,森林覆盖面积越来越少,温室气体含量不断增加,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现象加剧,地下饮用水资源减少,物种时时刻刻不断减少等。人类总感觉是强大的,可以支配一切,可以控制自然,可是在支配控制一切的同时,无节制的索取,开采,无节制的破坏,这种观点,使得人类向大自然任意索取,任意排放污染物,任性破坏自然给予我们的一切。导致了大自然严重的破坏。
1.2 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生态环境保护是我们必须保护自然的方法,同时也是人类自我保护的一种方法,是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是人类生存必须遵循的。人类的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对保护大自然必不可少的。付出就有回报的,有时候是正回报,有时候是负回报。为了正回报,人类是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珍爱大自然的动物,植物,花草,树木等等,合理利用资源,不要过度开采,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治理污染。要努力使我们的生存环境,自然生态不是破坏,而是保护,合理的利用,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
2 环境的突出问题与解决方法
2.1 饮用水方面的防治与治理
在饮用水方面首先人类要合理的开采和合理的保护饮用水水源,不要浪费用水,要节约用水,加大人力物力、加强对饮用水水源保护,不要让不法分子过度用水,破坏用水,排放废水,破坏饮水的质量,在农村由于农民意识相对薄弱,农民对农村饮水破坏,导致的安全与健康问题:如农药,厕所家禽,医疗垃圾等导致了农用,家用,医用等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2.2 大气污染的防治与治理
对大气污染的防治要降低商业用煤的粉尘气体污染。如平房烧煤炭,锅炉用煤,工厂用煤,一定要采取各种方法降低煤炭的使用。要加强煤电工厂对大气污染的合理的治理。要在各大中城市及其周边严格控制和取缔大型的工厂。要大力发展新型能源,如核能,水能,风能等新型能源。让人类用上自然的放心的,不破坏自然的能源。
2.3 城l环境的防治与治理
我们要加强加大城乡环保方面基础建设,提高城乡污水处理,减少家庭废水,工厂废水,对环境的破坏。加强城市,农村,工厂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城市的垃圾不要无节制的去破坏农村,农村的垃圾也不要肆意的破坏水土,合理治理,合理保护,保护大自然,保护生态,人人有责。
2.4 加强人与自然的生态保护
要坚持生态保护与治理相结合,治理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要大力保护天然原始植被,坚持因地制宜,重视自然的恢复与修复,不断完善天然林的保护。要加强生态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功能建设与管理,加强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做好原始树林、原始湿地等生态系统的保护工作。现阶段我们对环境的保护主要是后期的治理。没有前期的预防。在实践当中,人们通常是注意的对环境的后期治理,没有重视前期的可持续发展,结果往往不能从源头上减少对大自然,生态坏境的保护,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会变本加厉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结果没有考虑到如何减少资源对水土对空气的污染。环境的保护不是一朝一夕的,是长期的从头到尾的保护。我们现在生产过程中往往是最后治理。实际上根本没有控制和防范前期的污染保护,在生产当中也没有考虑到如何降低,减少污染的方式方法。结果在后期的治理当中加大治理的难度,无形当中提高了治理成本高,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浪费。
2.5 环境规划对社会的发展
环境规划就是具体到人员到部门,环境规划落实不到位,在我们现在的社会发展当中是时常出现。污染了无人治理,无法可依,无人管理,不法分子得不到应有的惩罚。所以我们要通过合理的规划,可以把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环境管理有序的联系在一起,综合执法,综合治理。有人可管,有法可依是防治与减少环境问题的最有效的也是最经济的根本性措施。可是现如今,环境规划往往得不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先染污后治理,没有形成先期的保护。没有形成环境污染的集中防治,增加了集中治理的难度,加大了环境治理的成本。
3 保护环境主要措施
3.1 全面推行环境保护责任制
现如今许多方面好多工作都有目标责任制,所以在环境保护方面也要明确目标责任制。明确环境领导与环保部门,环保人员的工作目标和责任,可与落实情况与主要领导主要部门主要人员签订责任状。对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真正得到落实。不到位的要依法处理。环保部门要定期检查和通报目标落实情况,推动各项工作任务的合理落实。
3.2 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
环境的治理是一方面,关键是要做到环境的保护,这就是提高人类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大力宣传环境保护工作,通过报纸,宣传页,媒体,网络等一系列的方式方法,利用各种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大家对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认识,开展多种形式的环境保护宣传和公益性实践活动,发放问卷调查等方式。让人们知法懂法,用法律的手段保护环境。
3.3 加强环境法制建设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是环境保护的很好手段,对于没有违法的要宣传教育,对于初步违法的要给予警告,对于严重违法的,就要追究法律责任。国家要大力提高对这些执法部门,执法人员的权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绝不放过每个破坏环境,触及到法律的不法分子,不法企业。
4 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
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是息息相关的。只有环境保护好了,社会才能很好的发展,只有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才能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才能造福子孙后代。加速社会发展进程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社会与自然环境是时时相关,密切联系的。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没有很好的,健康的,安全的生活自然环境,更不会有人类美好的生活。人类只有与自然和平相处,才能实现人类的长远发展。人类热爱自然,从自然中不断索取的同时就要去认真保护,爱护自然。虽然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的出现是必不可免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水平的提高,环保意识的加强,合理的开采,合理的保护,大自然和人类是能很好的相处。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的宝贵财富,是人类对自我对下一代,对子子孙孙的一种责任,只有我们保护好了环境,才能很好的去做其他的事情,才能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一切都是我们全心全意去爱护保护,合理的索取才能得到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城镇建设;现状;特点;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为进一步弄清县域小城镇建设的规律,今年8月,笔者随调研小组一行到了衡南县茅市镇,对该镇的小城镇建设进行了解剖调研,现将有关调研情况综述如下。
一、茅市镇小城镇建设的现状及特点
茅市镇位于衡南西南部,西面与祁东接壤,距衡阳市区50公里。1995年撤区并乡,由原茅市镇、长沙乡、斗山桥乡合并而成。茅市镇与祁东县和本县的柞市镇、硫市镇、近尾洲镇交界,全镇总面积1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651亩,辖43个村,3个居委会,总人口64600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茅市镇小城镇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呈现出以下主要特征:
(一)城镇建设分阶段性逐步发展。伴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茅市镇城镇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后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农村普遍实行了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农民获得了经营自,随着农业效益的提高、农村集市的复兴、乡镇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小城镇建设迈开步伐。第二阶段是1995年至1997年的“撤区并乡”时期。在政府主导下,大范围“撤乡并镇”重新规划城镇布局,整合城镇资源,促进农村生产要素向小城镇转移和集聚,推动了小城镇的较快发展。第三阶段是新世纪以来的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城镇发展机会多于农村,就业门路广于农村,生活条件优于农村,进城镇经商创业、安家落户逐渐成为潮流,导致城镇人口快速增多,城镇规模的加速扩张。
(二)城镇建设政府引导加快发展。在建设发展中十分注重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以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带动道路两厢土地开发,促进城镇发展,目前,茅市镇以规划规范带动城镇发展,在老街基础上,规划了一纵两横的发展格局,加快商贸市场化运作,引导投入建设了一站(客车站)、二场(农贸市场、垃圾场),促进了城镇快速发展。
(三)城镇建设依托优势错位发展。加快小城镇发展,必须立足特色,错位发展。茅市镇结合人力资源丰富,地处高速路口、交通方便的实际,把小城镇确定为工业加工型小城镇,大力招商引资,发展工业企业和工业小区,吸纳了近20多家大小企业落户,城镇建设取得长足发展。
(四)城镇建设拉动镇域经济发展。一是拉动投资。小城镇的道路、场站、房屋建设,直接拉动建筑、建材、装潢等相关行业的发展,进而拉动冶金、机电、家电等相关产品的需求。二是刺激消费。小城镇建设改善了消费环境,改变了村镇居民的消费观念,提高了消费水平。现代家具、电器、电话乃至汽车走入寻常百姓之家。茅市镇有各类市场5个,2013年,该镇消费品销售总额达1.5亿元,小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达8780元,比农村居民高19%。三是带动产业。 小城镇建设加快了人口从农业中分离转移到城镇,提供了劳动力和耕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每年新增约2000人进入城镇从事非农业生产,占农村总人口的6%。“农民进城”数量的增加,进一步加快了农业规模经营步伐,促进了大豆、优质大米等农产业发展。2013年茅市镇50头以上养殖户达180户,千羽以上家禽养殖户达109户,每年种植大豆7000多亩,为农户增收3000余万元的经济效益。
二、茅市镇小城镇建设的成功经验
在小城镇建设发展过程中,茅市镇取得了较好成绩,也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为其他的小城镇提供了一定借鉴。
(一)强化规划先行。撤区并乡后,茅市镇立足城镇实际,抓好规划修编。1995年,茅市镇编制了《茅市镇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规划面积2.8平方公里。规划了“一纵两横”的骨干道路框架及商贸区、居住区、文教区、行政办公区等功能分区,并严格按照“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条龙”的思路,注重维护规划的严肃性,不随意变更规划。
(二)强化基础建设。随着城镇人口的集聚、城镇商贸业的逐步繁荣和招商引资的推进,茅市镇大力推进了基础设施条件建设。近年来,共投入180万元,硬化街道5公里;投资135万元改造了下水道;休闲广场一期投资8.7万元,投入33.4万元购买环卫车2台、垃圾车25辆、果皮箱100个,建设垃圾场2处,新增街区路灯30盏。
(三)强化综合管理。把城镇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来抓。深入开展文明城镇创建活动,出台了《城镇综合管理暂行办法》,与经营户签订了《文明经商公约》和《门前三包责任书》,同时,成立专抓领导班子,由一名班子成员牵头,安排6名脱产干部,组建专门的城管队伍,配置了巡逻车,专门负责城镇管理,镇容环境明显好转。
(四)强化产业支撑。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快速发展,产业持续发展有力支撑城镇建设。一方面,城镇发展促进了大企业、大项目落户。另一方面,随着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手工制作、商贸流通进一步向城镇聚集。茅市镇从事第二产业的人数近1500人,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约1800人。赶集每天能吸引近万人。
三、茅市镇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尽管茅市的小城镇建设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也还存在如下突出问题或瓶颈亟待解决。
从宏观来看,政策缺乏推动力。一是土地政策不活。严格实施保护耕地、基本农田政策,一些投资商在乡镇投资建厂,难以取得土地所有权,影响企业的经营。二是政府投入不足。由于乡镇本身财力有限,仅有的财政收入都可能用于发工资去了,投入到城镇建设资金很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只能逐年消化,大部分建设资金来自社会投资,造成小城镇建设带有很大的自发性、随意性,严重制约了城镇建设的发展速度。三是规划执行不力。茅市镇的城镇规划是10年前制定的,现在已经严重滞后,与城镇的发展不配套。规划修编标准不高,无详规和专业规划,而且规划约束力偏弱。四是管理水平不高。建设管理机构不全、人手不够、业务不强。镇建管所总共8人,在岗3人,都不具备城镇建设的专业知识,对乱停、乱摆、乱搭、乱建、站道经营等行为,只能教育劝导,工作难度很大。
从微观来看,现状缺乏聚集力。一是公共服务差。小城镇品位差、生活条件差、发展机会小,大量农村劳动力还是愿意流向沿海发达地区。经济条件稍微好点的,买房安家首先考虑的是县城以上的城市,小城镇吸引力太小。二是置业成本高。城镇建房成本相对农村建房较高,一些收费名不副实,由于乡镇离市区远,监管服务难以到位。这些情况使得村民搬到镇里的成本较高,影响了搬迁的积极性。三是生活压力大。自给自足的农村生活远比什么都要买的城镇生活成本低。调查中,城镇居民对比两种生活成本,普遍反映在城镇再节约每个月也要比在农村多支出400-500元左右。四是保障能力弱。农民到城镇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不够;由于农村和城镇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政策不同,农民进入城镇后,难以享受到城镇同等政策。
从支撑来看,产业缺乏拉动力。茅市镇工业基础薄弱、科技创新能力低、产业链条短、工业用地偏少,市场经济发展空间受到制约,缺乏特色工业或农业主导产业,工业所占的比重微乎其微。除了传统水稻、生猪养殖业外,几乎没有工业企业支撑,导致城镇建设乏力。
四、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调研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特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一)突出规划谋镇,以科学的规划引导、规范小城镇建设。规划修编必须抓紧,要突出规划的“龙头”地位,认真搞好小城镇规划的编制和论证,使规划做到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一要注重规划的前瞻性。既要借鉴先进经验,把握发展趋势,又要立足自身实际,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把握好一点,防止今天的规划成为明天发展的障碍。二要注重规划的科学性。充分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思想,定位要准确,特色要鲜明,分区要清楚,综合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工业区集中,农村人口逐步向小城镇集中,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园区集中。三要注重规划的严肃性。严格按照“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条龙”的思路,不随意变更规划。
(二)突出创新立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小城镇建设。城镇化过程是推进人口聚居、经济产业、文化教育、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政府服务等全面协调发展的过程。一要壮大小城镇建设规模。根据目前小城镇多、发展不足的现状,应该进一步规划城镇布局,使城镇适度集中,并选择一批传统中心镇、资源特色镇、区位优越镇,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率先发展。以这些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城镇的发展,促进其它城镇的发展。二要加大小城镇建设投入。提升小城镇承载能力,以繁荣的文化教育、文明的时代风尚引领小城镇建设。通过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为小城镇文化教育打造载体、提供场所、拓展空间,把小城镇建设成为传播现代文明、带动农村文化发展、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节点。三要提升小城镇建设品位。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保持乡土建筑的地方特色,保存街巷空间的历史记忆,努力营造小城镇特色,使小城镇建设多一份遗产,少一份遗憾。
(三)突出产业强镇,以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带动小城镇建设。产业支撑是小城镇建设的灵魂。产业发展要立足自身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品优势,使小城镇成为农民与市场最基础的联系点,农村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点,城乡经济的最佳结合点。一要培育主导产业。找准切入点,抓住优势资源和优势产业重点培育。茅市镇要尽快将工业小区的设想付诸实现,不要因为《总规》束缚手脚,留下遗憾。二要推动全民创业。按照现有基础和各自特色,建议县市统一制定促进乡镇产业发展扶持政策,营造宽松环境,实行能人带动,大力招商引资,引导民营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向小城镇工业小区集中。三要做活第三产业。做强乡镇商贸、物流业,搞活乡镇文化、娱乐业,提升乡镇的聚集能力。
(四)突出功能旺镇,以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的公共服务促进小城镇建设。小城镇要有所发展,必须要有较强的承载能力和较好的公共服务。一要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和改造小城镇道路、供排水、电力、通讯、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主要要解决资金来源,尽快到位项目资金,加快项目进度。二要大力强化城镇管理。小城镇要“三分建七分管”,如果管理不到位,建设越多,乱得越多,发展越快,乱得越快。要整治好脏乱差,搞好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做到商铺归店、农贸归市、摊点归区、广告归栏、车辆归站、垃圾归场。使小城镇真正变成小城市,不成为“大农村”。三要大力提升通行能力。随着交通基础条件的逐步改善,乡镇应该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模式,开通城镇到乡村的班车;有条件的地方,增加班车的班次,方便城乡居民出行。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耕地影响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码:A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资源和资产。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有限的入地资源与社会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强化土地,利用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机制,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和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兔子资源的最佳综合效益,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土地保障,事关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概述
农村居民点是农村居民聚集的主要场所,一般情况下,可以分为农村集镇、中心村和基层村。
农村居民点整理指的是运用工程技术和土地产权调整,对村庄进行改造、合并以及再利用,使得农村建设逐渐走向集中化,从而提高农村居民点土地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化,并且能够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以及农村生态环境提供保障。
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内涵是指对农村居民点数量与布局从宏观上进行调整,对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内部结构以及布局从微观上进行调整的综合性措施。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当地的土地利用率,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确保粮食的安全性。因此,近些年来,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已经引起了各领导阶层的关注,同时也已经成为了学术界较为重视的项目。
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必要性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贯彻落实我国基本国策,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的有效措施。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土地资源极为短缺: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于土地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加;人地矛盾也更加突出。我国土地的实际国情决定了我们一定要推进土地整理和集约用地。当前,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已通过国家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对耕地进行补充的主要路径有有开发后备土地资源、整理土地,复垦土地,因为农村居民点具有较为客观的整理潜力数量和相当高的开发再利用价值,所以应该将其作为补充封底的最主要路径。
农村居民点整理有助于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促进去经济的可持续发
展。对农村居民点进行整理,不仅可以增加使耕地面积增加,集约经营,发展农村经济,同时还可以讲土地资产盘活,并且使村级集体经济更加壮大;结合科学合理的方法,对村镇进行规划,并且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农村人口适当集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城镇化,改善农村的村容村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有,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民物质文化生活,进而使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和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条件。
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原则
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居民点整理特点和经济技术水平,农村
居民点整理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统一规划原则。农村居民点整理是一项较为系统的工程,一定要统一
规划、统一领导。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立足于长远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从专项整理转为综合整理,确保居民点整理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效益,保证土地资源的能够被持续利用。
因地制宜原则。不同地狱的自然条件、经济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
都不相同,农村居民点在整理过程中应该因地制宜,根据待整理区土地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目标和模式进行确定。比如山区和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是截然不同的,山区山地丘陵广布整理起来有很大的技术难度,投入的资金也比较多,但综合效益不高,实施起来见效慢,不适合一哄而上,应该分期进行。所以,农村居民点整理一定要因地制宜,千万不能一刀切。
第三,三大效益兼顾原则。土地利用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经济-社会系统,这
三种效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类土地利用的最终目的就是形成统一的整体。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目的就是能够合理的对土地进行利用,因此,一定要同时兼顾生态-经济-社会这三大效益。
与各类规划相衔接原则。农村居民点整理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组成
部分,一定要跟本地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好,并且再起控制之下进行;此外,农村居民点整理还得与城镇体系规划、村镇规划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等保持协调。
土地整理综合潜力及其对增加耕地数量影响
潜力,指的是在一定时期、一定生产力和某种既定的条件下,某一指标可能提高或节约的能力。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是指按照国家相关小城镇建设的规定,立足于自身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的需求之上,通过拆迁和搞糟旧村及土地整理,对闲置土地进行盘活、增强内涵挖潜、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为目的的一系列工程措施而增加的耕地、住宅、商业等各类用地面积的能力。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主要有增加有效土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农村聚落优化、土地增值四个方面。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是对以上四种潜力的综合,是一个或多个相对的值,其反映的是某一区域在农村居民点整理方面与其它区填的差异性及相似性。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综合潜力研究基本上都是以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及空间参评单元,通过得到某个单元一个或多个土地整理综合潜力值来评价该单元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整理后可能节约出耕地的能力,由于不同区域的自然禀赋条件、社会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特点对区域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方向与特征起着决定作用,并且对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潜力有很大的影响,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目标多元性的取向决定了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潜力的。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潜力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过程,有很多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大小,指标体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一定要能够较全面地反映和权衡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状况。
增加耕地面积是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主要目的与意义,指的是通过政策制定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单位占地标准及土地集约利用措施实施以实现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的空间扩展,将节约出的土地整理为耕地。
通常情况下,有三种方法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即政策指标计算法、闲置宅基地抽样调查法和提高建筑容积率方法。
5、增加耕地面积研究
5.1、补充耕地目标
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是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直接目的,土地利用规划从耕地供需平衡的角度确定了因建设占用耕地的最大规模和通过土地整治补充耕地的最小规模,以确保从时间、空间、数量和质量多方面保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然而,农村居民点整理补充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这是由农村居民点整理自身的复杂性决定的。农村居民点整理在整理区域空间变化上涉及整理拆迁区、置换还建区和增减挂钩区三类区域,其最终补充耕地的数量可表达如下:
其中,SA为补充耕地面积;SZ为农村居民点整理拆迁区面积;α为整理拆迁区新增耕地率;SN为农村居民点置换还建区面积,β为置换还建区占用耕地比例;SG为农村居民点增减挂钩区面积,γ为增减挂钩区占用耕地比例。
对于农村居民点整理拆迁区,虽然在规划中多倾向整理拆迁后转化为耕地,然而,其实际的转换过程存在一定差异,即整理后的新增耕地率受自然条件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双重制约。而置换还建区和增减挂钩区占用耕地的位置和数量也较难明确,原则上规定置换还建区和增减挂钩区占用耕地的规模应小于整理拆迁区补充耕地规模。从土地利用规划目标来看,置换还建区和增减挂钩区占用耕地都应划入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范围;从农村居民点整理占补耕地的动态变化而言,主要关注整理拆迁区和置换还建区一增一减的耕地变化,即往往不考虑增减挂钩区占用耕地的情况。
确定农村居民点整理补充耕地目标,需要采取上下结合的方法,即以自上而下的土地利用规划补充耕地目标为导向,以自下而上的农村居民点现状特征和潜力调查分析为前提,综合已实施农村居民点整理项目的新增耕地率,分期规划、分区确定。同时,需要强调的是,补充耕地目标不能仅停留在数量的增长上,应同时关注补充耕地的质量高低;既要确定补充耕地的数量目标,更要确定补充耕地的质量目标,结合各地农用地分等成果,对整理中新增的低质量耕地应予以折算。
5.2、增减挂钩目标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释放为盘活城乡建设用地增量提供了空间,通过实施挂钩政策,能够使分散的农村居民点从自然形态转化为规划形态,引导农民有序进城,引导村庄聚并逐渐将乡村基础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融为一体,不但可以推进村镇基础设施及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还可以改善农户的居住条件。土地利用规划确定了建设用地净增量和新增量目标, 净增量是规划期间建设用地总量的变化, 新增量是规划期间非建设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的总量,净增量与新增量共同控制和引导区域建设用地的发展总量和动态变化。土地利用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城镇土地利用规划分区管制,如图1所示,在城镇用地增量指标用尽的情况下,可根据城乡增减挂钩的相关政策,通过农村居民点或其他建设用地整理,在有条件建设区安排释放整理潜力规模内的新增城镇用地,当前挂钩试点实施中!过分追求建设用地指标,!耕地占用与补充之间重数量平衡、轻质量提高。土地利用规划中均明确了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量,对于增减挂钩区必须满足建新区占用耕地规模小于拆旧区增加耕地规模,并确保拆旧区新增耕地质量不低于建新区占用耕地质量。
(图1 城镇土地利用规划分区管制)
城乡增减挂钩指标的使用,必须考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和能力,有序推进,避免盲目乱建与强拆行为。农村居民点增减挂钩区面积SG满足如下条件:
其中SG由两方面的值共同约束,即整理拆迁区(SZ)与置换还建区(SN)的面积差值和农村居民点现状(SX)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确定的规划目标年农村居民点规模(SJ)的面积差值,前者为农村居民点整理缩减总量,后者为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农村居民点整理缩减目标,即各地城乡增减挂钩量是在完成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农村居民点缩减量的基础上,根据城乡建设用地的发展需求确定, 同时保证增减挂钩区占补耕地数量和质量的动态平衡。
5.3、节约集约目标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是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快速的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同时伴随着土地资源的低效利用和土地结构的复杂化。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点节约集约利用总体水平较低,人均农村居民点面积远高于《村镇建设用地规划标准(GB 50188-93)》规定的人均150㎡标准,并且伴随着大量的空心村,通过农村居民点整理可以有效提高其用地节约集约水平,优化农村用地布局!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土地利用规划中并未从人均或户均标准上给出具体的农村居民点集约节约目标,但通过农村居民点整理缩减其用地规模是统一的规划方向。因而,作为隶属于土地利用规划之下的土地整治规划,在农村居民点集约节约目标上应予以进一步明确,而其目标的设定应切忌“一刀切”的标准,需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特点而确定,即在分区、分类型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分标准确定。同时,对于节约集约目标不能简单地以数量为目标,应更多地关注空间上的合理规划和有效配置,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活环境的改善和综合效益的提高。
现阶段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增加耕地数量,以此来确保粮食安全,因此如何将整理潜力进一步挖掘出是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方法体系研究中的焦点。
参考文献:
[1]何英彬,陈佑启,杨鹏,许新国,余强毅.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及其对耕地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09,07:312-316.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城市社区服务 养老模式
一、城市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使现有的养老模式受到冲击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的城市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就快于农村。据估计,到2050年,城市老龄人口的比重将比农村高出近6个百分点。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城市主要是家庭养老和单位养老结合的养老模式。在这种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大都居住在家中,由子女照顾老人的衣食住行,老年人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原工作单位提供退休金或“现收现付制”下的养老保险金。这种养老模式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模式面临以下冲击。
1.养老人力资源匮乏削弱了家庭的养老功能
近年来,我国的家庭规模、结构和功能都在发生变化。家庭规模趋向于小型化、核心化,无孩子的“丁克家庭”越来越多,家庭成员大大减少。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子女照顾老人的时间越来越少。同时,由于人口流动机会增多、代沟拉大、住房条件改善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年轻的家庭成员更倾向于独立生活,老年家庭出现了“空巢”,由老年夫妻组成的家庭渐渐增多。家庭养老人力资源的缺乏使老年人的生活和情感需求得不到充分的满足,家庭的养老功能不断削弱。
2.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解除了企事业单位的养老功能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每一个员工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均依赖单位。市场经济体制将企业从繁重的事务中解放出来,在这种体制下,企业的首要任务是提高经济效益,养老事务则社会化。可以看出,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和旧的养老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探索新的养老模式,这种模式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新型的社会结构相适应。80年代以来,我国的城市社区服务发展迅速,社区服务在解决养老问题中的重要作用日渐凸显。
二、社区服务的兴起为探索新的养老模式提供了条件
1.社区及社区服务的兴起
“社区”这个词最早是由德国社会学家费迪南德・腾尼斯提出来的。我国社会学家认为:社区是指由若干社会群体(家庭、氏族)或社会组织(机关、团体)聚集在某一地域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在我国,城市社区主要是依托街道或居民小区发展的。在旧的管理体制下,我国的社区发展较为缓慢,但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的管理重心不断下移,企事业单位的社会逐步弱化,社区的地位不断上升。原来由政府和单位承担的非生产性、非行政逐步转给了社区,社区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载体之一。社区服务业在这一大环境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2.城市社区服务体系的内涵及优势
社区服务,就是在政府的倡导下,以社区组织为依托,利用社区内的资源,面向居住区内居民提供的,以满足居民多方面需求的服务。社区服务在解决养老问题中具有许多优势。第一,便利性。社区服务具有及时、方便、灵活的特点,符合老年人不愿脱离习惯环境的心理特点和生活需求。第二,普及性。覆盖面大,受益面广。第三,自给性。通过组织身体较好的老年人参与社区服务,使有能力的老年人能够老有所为。第四,共享性。社区服务能充分发挥社区资源优势,成本低,既适合老年人的经济承受力,又可减轻政府和企业负担。
3.社区养老克服了家族养老的许多不足
与我国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养老模式应该是“社会养老为主、家庭养老为辅,社区服务是重要保证、养老保险是物质基础”的社区化老年保障体系。简称为“社区养老”。“社区养老”克服了家庭养老的许多不足:第一,“社区养老”使养老突破了家庭的界限,消除了家庭养老的不稳定性,提高了养老机制抵御社会风险的能力。第二,多渠道、多元化、多层次的社区服务体系可实现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如为老年人提供家庭病床、家庭护理、家庭生活照料等上门服务,建立敬老院、托老所、康复院及临终关怀医院等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等。第三,从我国的国情、国力出发,充分利用现有的社区服务设施,利用老年人力资源,积极为有能力的老人提供再就业的机会,使其“老有所为”,从而节约社会养老成本,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四,社区承担原来单位的养老职能,成为接纳老年人的“大家庭、小社会”,有利于发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光荣传统,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三、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构建新型养老模式的措施
一是要将老年社区服务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地域老年人口特点,科学地确定社区化养老服务的目标、重点、速度、规模和布局,合理筹集、利用现有的资源,尽快发展临时托老、生活照料、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心理咨询、临终关怀等基础。
二是要充分发挥政府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能,为社区化养老模式提供经济上、法律上的支持。在我国新一轮的机构改革中,民政部门的重要职能就是加强社区建设,各级政府部门应配合民政部门为社区化养老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基层机构设置方面,街道办事处可设置老龄工作委员会。政府要积极引导居委会发挥自治功能,居委会可设置兼职的老年工作委员,由政府付津贴。在经济方面,主要体现在对社区服务机构的财力投入上,特别是社区服务刚刚启动时要有必要的经费扶持。
三是要为社区化养老的实施进行相关立法。政府要及时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如社区服务如何与医疗保险制度相衔接,与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相配套,要通过立法明确各级机构与个人在社区化养老中的责任和义务。
四是要加强社区服务机构及服务队伍的建设。社区服务机构主要包括托老所、老年公寓、老年福利院、老年活动中心、老年病治疗中心、临终关怀医院、老年用品商店等。要加强街道办事处对社区服务机构的管理和监督,切实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搞好社区服务,建立一支社区工作者队伍是重中之重。可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选拔一批思想好、作风正派、道德高尚、热心为老年人服务的人员。同时,要加强对居委会工作人员的职业培训,可考虑在条件较好的城市试点实施社区服务工作者职业资格认定制度,建立社区服务职称系列,明确评审条件。
在我国现阶段,通过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来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不失为一种权宜之计。当然,构建社区化养老模式并不是完全抛弃家庭养老,因为即使是最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也不可能完全替代家庭给予老年人的幸福感。只有把老年人的事业做好了,才能真正地实现人口#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冯九璋.理论人口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9
[2]江流.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