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德育的最基本途径

德育的最基本途径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23 09:24:2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德育的最基本途径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德育的最基本途径

第1篇

【关键词】学校德育 素质教育 管理

教育教学管理是学校最基本、最重要的管理,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德育为首,育人为先”的要求,如何实现学校高效务实的管理,提高学校德育的主动性、针对性、有效性是当前学校管理,尤其是德育管理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中小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就其核心意义而言,是教会学生做人,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一、坚定不移地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位置

注重德育,正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一个根本区别。基础教育处于一个人发育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初步形成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由于“应试教育”将学生置于沉重的升学压力和过重课业负担之下,过分强调智育,忽视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甚至出现了对学生进行做人教育和健全人格培养方面的空白,不仅限制了学生创造力和个性特长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导致了一些学生缺乏远大理想,自私狭隘,缺乏脚踏实地、艰苦奋斗、自强自主精神等等问题。科技兴国,关键在于人的素质,知识科学素质固然十分重要,但知识方面的素质再高也弥补不了思想道德素质的失衡。道德素质堪忧的一代怎能担当建设祖国的重任,迎接跨世纪的挑战?教育是百年树人的奠基工程,现在不站在这样的高度来认识德育的“重中之重”地位,将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德育既包含着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对教育培养人的素质的普遍要求,更贯穿着一定社会制度的国家对教育培养人的思想政治等方面的某些特殊要求。在小学、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应从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入手,针对其特点和实际,着力培养我国公民应具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关心他人、尊敬长辈、友爱同学及良好的社会公德、健康的心理素养等基本品质;到高中阶段,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世界观,为他们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扎实基础,使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只有人的素质得到普遍的、全面的提高,社会风气才能根本好转,社会文明程度才能全面提高,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才能够最终实现。可见,德育工作肩负着培养塑造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未来人才的许多品质要求,如诚实守纪、独立自强等都必须由德育来完成,参与竞争的意志、毅力、胆识等人格化素质的形成,主要靠德育途径来实现。所以,“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首先必须抓住德育这个“重中之重”。

二、突出德育的“重中之重”

教育应当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缺一不可。由于德育是青少年个性发展的主导因素,故对智、体等方面的发展以及学校的多方面工作具有重要的动力和保证作用。学生学习目的明则动力足,非智力因素强则自觉性强。

当然,就德育抓德育容易空对空,无实效。只有把德育工作同提高教学水平等业务工作结合起来,使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德育才能体现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才会无往而不胜。否则,德育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了生命线。

德育只有紧紧把握装两全”的办学方向,通过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活动育人等途径为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基础和政治保证,从而使“四有”新人的培养目标落到实处,才能实现基础教育的育人功能和提高整个民族素质以及社会长远发展所具有的真正效益,才能把素质教育理论转化为具体的学校办学思路和学校改革的运作机制。

三、落实德育“重中之重”地位的方法

1.正确的舆论和政策导向。

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材。通过广泛宣传,应该让人们正视现状:升学率高低并不完全决定于学校和学生本人的努力,而主要取决于高一层次学校对招生的需求,最终取决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条件。目前,是要加大改革力度,端正办学指导思想,使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材。同时,用目标管理校正和规划办学思路,且细致到各科教学和各种教育活动之中,将德、智、体、美、劳全面加特长的原则有机地体现到升学考试之中,利用升学指挥棒把学校导向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把学生引向全面发展,发挥借力发力、四两拨千斤的效应。

2.科学的督导评估保驾护航。

(1)建立起有效可行的评价制度和评价指标体系。衡量教育质量,应以全体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状况和水平为标准,不能只看学生掌握书本知识的多少和升学率的高低;并且有意识地增加有关素质教育的内容,加大“两全”项目的权重,凡是有可能加剧“片追”的指标则一律不设。

(2)宏观督政。要变智育和德育一手硬一手软为两手都抓、两手都硬,关键是要党政领导树立全面质量观和综合人才观,用科学的评估代替只凭考试成绩定优劣奖惩的片面做法,实行德育“一票否决权”制度,逐步形成一整套的护航机制和激励机制。

第2篇

一、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德育的关系

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深入的学习和理解,很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侵蚀。当今部分大学生心灵脆弱、诚信缺失,自私自利的倾向越来越突出,甚至做出了一些违纪违法的事情。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其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内涵既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德育的重要形式,在新时期的高校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德育中面临的困境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極为显著,然而当前高校德育中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也面临着许多困境。

1.思政教师传统文化素养有待提升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具备丰富的学识和高尚的个人品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主要由专职辅导员和教师构成,其专业学识和文化素养在高校德育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目前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鼓励高校辅导员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但实现这个目标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由于高校辅导员缺乏思政专业知识,其德育理论及文化底蕴不足,因而很难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2.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彰显途径有待拓展

高校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主阵地,大学生的道德状况关系到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而目前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缺少了解,导致传统文化教育在外化途径上遇到了阻碍。中华优良传统文化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内容,面临着一种尴尬的困境。

三、高校德育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高校德育工作要发挥民族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教育功能,弘扬优秀的民族精神,丰富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内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修养

教师自身言传身教是真正实践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最有效的方法。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教师职业修养最基本的要求。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教书育人的职责,重视自身道德素养的提高,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才能在高校德育中真正发挥应有的德育作用。因此,高校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教师自身也必须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以丰富的文化积累、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人格魅力发挥榜样育人的作用。

2.调整课程设置,加强传统文化与专业课程的融合

课程教学是高校的日常活动,是大学生的基本学习方式。当下高校德育课程设置滞后于时展,德育内容缺乏说服力。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一方面要增强教学内容和传统文化的结合,充分挖掘各学科中有关传统文化的德育因素;另一方面可以调整高校课程的设置,开设一些传统文化课程,列入教学大纲,作为学生的必选课程,以丰富高校德育内容。另外,还可以在课外开展中国传统文化讲座,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以课程为载体,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3.将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合在大学校园文化环境中

第3篇

一、存在的问题

1.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状况堪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学生对个人发展持急功近利的态度,关注眼前利益,对职业责任很少考虑。在择业观方面,他们关注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对劳动付出缺少思考;在敬业精神方面,他们功利色彩意识浓厚,风险意识薄弱。他们有成就事业的愿望,缺乏实干的精神,往往把眼下的单位当“跳板”,待遇好就呆着,待遇不好就跳槽,缺乏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

2.职业道德教育知识化,缺乏对职业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

目前,不少职业学校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只是一种知识的传授,只是要求学生能牢记职业道德方面的规范和准则,而很少考虑社会环境对学生良好职业道德养成的负面影响,忽视了社会实践,致使学生遇到一些问题时无所适从,或明知道一些现象是错误的,但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可以放弃自身的道德追求,采取功利主义的态度。

二、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内容

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在给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把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公民作为基本目标,确立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内容。

1.途径

通过课堂、影视、在企业实习等活动形式,让学生走向社会,多参加社会实践,体验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现象,从实践中学习、思考、领悟,亲身体验、践行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检验自己能否成为合格的职业人。这是提高学生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使学生形成社会所期待的职业道德品质。

2.内容

(1)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知耻心是人们为善去恶、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羞耻感、知耻心是最普遍、最基本的道德要求,而追求道德的高标准,首先必须达到道德的低标准。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涵盖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整个内容,以“八荣八耻”引领学生树立正确观念,让学生懂得什么为耻、什么为荣,约束自己的言行,真正做到“羞耻之心不可无,耻辱之事不可为”。

(2)加强“劳动光荣”的教育。无论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都是光荣的劳动者,人格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要促使学生对今天的学习和明天的就业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和定位。

(3)开展“稳定专业思想”教育,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发展的历史与前景、专业的性质与特点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从而认识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明确职业生活的权利和义务,珍惜和热爱职业,立足本职工作,“干一行,学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这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础,也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素。

(4)进行择业观教育。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正确认识客观存在的职业差异。选择职业不仅要看到目前的生活待遇和工作环境,更要看到今后的发展前景。让学生明白,不论自己的职业如何,只要勤奋工作,在本职岗位上做出相应的贡献,都会受到社会的尊重,并获得相应的报酬。

(5)进行职业责任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认识自己的职业责任,把握基本的职业行为规范,树立“以遵守职业道德为荣,以违背职业道德为耻”的荣辱观。

(6)加强职业纪律教育。职业纪律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它反映社会生产和职业活动的客观要求,并以规章制度等形式确定下来,成为职业活动必须遵守的准则。尽管每个人的岗位不同,但其基本原则是相同的,那就是要求从业人员要遵纪守法、廉洁奉公、认真负责。

(7)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是实施职业道德建设的主体,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状况对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形成有最直接的影响。因此,学校必须重视师德师风的建设,教师应本着负责的态度教育学生、培养学生,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影响学生。

第4篇

一、整体构建德育实践体系,引领课堂德育目标

学校应建立总德育目标――年级德育目标――班级德育目标――个人德育目标的整体框架,加强从学生主体出发的班级和个人目标的制定。

首先,有效转变教师德育观念。大德育观是符合《意见》精神的新道德教育观,转变教师德育教育观念,提升德育渗透意识,把思想道德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是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的德育,提升素质为核心的大德育观。

其次,有效引领学校教学中的育人目标。学科学习中:以全面的素质教育奠定深厚的知识底蕴;教育活动中:以多元的教学活动发展优异的个性特长;课堂教学中:渗透适应各学科教学的道德要求,塑造“自强不息的坚毅意志,自主自理的学习能力,自创自立的创造精神”的“三自”人格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进德育内容,培养学生“知识+特长+人格”的育人目标。

再次,有效引导课堂德育目标。以往课堂渗透德育或可有可无,或各自不同,随意性较大,缺乏目标指引。大德育观的确立,引领教师依据本学科特点,让教师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寓德育于学科教学过程之中”去,可知可感,有血有肉。

二、具体践行德育实践体系,提升课堂德育实效

学科课程既是知识技能也是道德价值观,课堂教学即是知识的传授也是道德价值观的传递。课堂教学中,践行大德育观必须抓住备课、教学活动和反馈三个环节,提升德育实效。

1. 备课是实施寓德于教的基础。

教师在备课的时候,首先,要求要把握学科知识与学习活动灵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启迪。其次,要挖掘教材的思想内涵,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悟出事物间的内部联系,促进自身思想的逐步提高,实现“课”与“德”的有机结合。

2. 教学活动是实施寓德于教的关键。

(1)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教师在认真备课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善于利用学科固有的德育因素,有效设计课程与教学环节,使学科教学、训练与德育融为一体,不牵强附会。如语文、品德等学科,就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与人文、思想与政治等教育内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又如数学、科学等学科,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唯物辩证看待事物的科学精神都是学生道德修养中不可且少的。艺术、体育等学科,更能陶冶情操,激发孩子美化环境、热爱生活的情感。

(2)课堂教学注重思想教育。

课堂教学要因材施教,强化针对性。因学生思想状况这个“材”而“施教”,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教育、启发、提高。如每次单元质量检测,我们均抓住这一契机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启发。引导孩子,反思拿到卷子的态度,你会骄傲吗?你会难过沮丧吗?你嫉妒吗?你有瞧不起他吗?我们抓住孩子的各种心态,用正确的心境去引导孩子。

(3)课堂常规培养道德行为。

首先,课堂中教师的榜样行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好知、情、意、行等方面的表率,日久天长让孩子跟着模仿。让老师的身教一点一滴让学生形成习惯,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

其次,课堂中教育的及时、持续行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表现,及时地、随机地、不断地对不良习惯和行为给予纠正,引导学生逐步克服。这种及时有针对性的教育,及可持续性的教育,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更有利于学生养成的良好习惯,是其它德育活动无法做到的。

再次,课堂中道德规范的行为养成。教师在课堂中注重培养学生日常道德行为和学习行为,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如注重简单的课前准备行为培养,作业要求等细节行为培养,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形成严谨的科学精神。

第5篇

关键词:德育管理 功能 内容 方法 网络

要改革和加强德育,就必须对学校德育功能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德育的对象是人,是正在成长中的人。他具有两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学校德育具有多种功能,最基本的两个功能是:满足社会需要和青少年自身发展需要。社会主义学校的德育,要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需要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服务,这是在任何情况下是不能动摇的。同时,还要通过德育使青少年懂得人的尊严和价值,使他们生活得更有意义,心理结构更趋完善,人格情操更趋高尚。这些方面功能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忽视哪一方面,都会造成德育失重、失效。

一、学校德育工作管理,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德育功能观。既要注重发挥德育社会性功能,也要注意发挥德育个人性功能,这样,就会大大拓宽德育改革的思路,使德育改革的路子越走越宽。

二、学校德育工作管理,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找准在网络条件下开展德育的最佳切人点,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学生德育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德育管理工作如何应对网络时代

面临严峻的挑战,不得不需要我们很好地对德育管理工作作出重新的科学的思考和研究,在网络时代,德育工作要有哪些新的适应性的策略,才能实现其实效性呢?我认为这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积极承担责任并发挥作用。

2、发挥学校网络道德教育主阵地作用,增强针对性和超前性

(1)、要加强思想的正确引导。我们要积极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的积极与消极的方面,自觉利用网络优势,积极上网学习,学习应是上网的主要目的。

(2)、要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不断丰富校园内容,设置校园网络文化平台,积极开展一些有益于培养学生网络道德的活动。

(3)、让网络成为学生成长道路的良师益友。利用网络开设青少年心理咨询热线,关注学生的心灵,让孩子们能够把自己的心思与同龄人沟通,鼓励学生把自己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存在的情绪与困扰,通过网络直接反映、直率表达,帮助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各种心理问题,达到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优良的品行的目的。

3、 建立家庭学校互动的德育模式

(1)、家长要紧跟时代步伐,掌握基本的网络知识。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学生家长如果不懂得基本的网络知识,不了解自己孩子的上网情况,那么家庭教育就会出现真空地带。我们的学校在这个时候可以为家长提供免费的网络知识培训,对家长如何指导孩子正确上网的方法进行指导,教育家长如何全程跟踪孩子使用电脑的时间和内容,针对沉迷网络比较严重的孩子,家长如何通过向学校网络技术培训班的老师发电子邮件获得如何设置密码,限制其使用时间的技术及如何建立“防黄屏障”,避免孩子主动或被动地遭受网络不良信息的侵害的技术。

(2)、正确引导孩子上网,加强对孩子的网上监督与防范。由于青少年处于特殊的生理与生理发育时期,父母有责任参与孩子上网的过程。如: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向孩子提供一些适合孩子的网址,以减少孩子受不良网络影响的机会,家长应在电脑终端安装过滤软件,提取精华,剔除糟粕,为我所用。

三、学校德育工作管理要不断改革学校德育内容。从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影响来看,我们必须在德育内容上加以更新,以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   

其一、创业意识教育。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身就是一项开创性事业,需要人们具有较高的创业素质。创业素质包括创业精神和能力,这是现代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2l世纪国民素质的必备要素。而现在多数学生缺乏自主能力和开拓创业精神,由学校到社会从业有段适应期,随着独生子女日益增多和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将显得越来越重要。

其二、开放意识教育市场经济是开放性经济,在开放过程中,既要大胆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又需要坚决抵制一切腐朽消极的东西。当代学生生长在中华民族开放的历史新时代,他们在课堂上、社会上、大众传播媒介中接受教育,接受的观念使他们思想意识更具有开放性,但是应该看到学生开放意识不够健全和成熟,与时代要求还很不适应。

其三、能力意识教育。市场经济需要“知识+能力的人才,当代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中,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能力较差,因此应注意学生能力培养,把学生放到社会实践中去,让他们在实践中检验、丰富和发展所学知识,倡导自主、自立、自强,使之在学业上、能力上全面发展。

其四、竞争意识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胜劣汰、优化组合竞争中,机遇和风险同在,成功与失败同行。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社会主义竞争观,激发他们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积极进取,敢于竞争,善于竞争,敢于承受竞争失败的风险。

其五、法制教育意识。市场经济实质上是“法制经济”,要求用法律来全面规范社会经济生活中各个方面的权利、义务和行为,也要求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主体懂得经济法规,遵守经济规范,运用经济规范约束自己、保护自己。经济建设是全党工作中心,学校法制教育必须围绕这个中心,尤其是实行市场经济,更需要加强经济法规的宣传教育,使学生懂得遵纪守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学校德育工作管理要多管齐下,点、线、面结合。学校要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德育新格局。

1、学校管理中贯穿德育这一条主线。在党政统一领导下,以教导处为枢纽,以政治教师、班主任、团队干部为主体,各支队伍优化组合,形成合力,发挥德育教育的整体效应。在配备力量,要舍得把精兵强将放在从事德育的岗位上,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第一位。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全程教育、全面教育原则。做到好、中、差学生一起抓,尤其对差生,要特别关心。高中低年级一齐抓,使学生从入学 到毕业的全过程都贯穿德育,使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所有教职员工都应负起“育人”的职责,“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把“育人”作为全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6篇

高等学校的所有的管理岗位包括后勤部门都与学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与教学管理直接相关的部门和后勤管理部门的教职员工,他们的工作态度和行为表现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爱岗敬业的态度、热情周到的服务、耐心细致的咨询,会向学生们传递正能量,激发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品格、爱校如家的情怀和不断进取的精神。相反,倦怠的工作作风和焦躁的工作情绪会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为此,要强化学校教学管理和后勤服务各部门的德育渗透功能,强化教职员工的育人意识,明确自身不仅是管理者,更是德育工作者,牢记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宗旨,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严谨的敬业态度为学生树立榜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

二、春雨谈心活动是高校德育渗透的基本途径

学生进入大学后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新环境的不适应、授课方式的改变、人际交往不适、独立生活能力不强、新目标的缺失和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迷茫,都会给同学们带来或多或少的思想变化。尤其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一般性心理问题和因为竞争压力所产生的思想和行为问题也随之增多。但所有问题的产生,一定会有其主客观原因。解决这些问题,也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而其最基本的方式就是“春雨谈心”活动。春雨谈心运用了心理学的谈话技巧,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落脚点,帮助他们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探讨解决问题和改变现状的方案。通过开展耐心细致的春雨谈心,针对个性问题具体分析、细心疏导,将积极健康的认知方法传授给他们,挖掘其自身的潜能,帮助其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实现德育教育功能。实践表明,高校辅导员以及班主任的春雨谈心活动是解决学生学业、人际交往、就业择业、情绪情感等多方困惑和问题的最基本而有效的手段。

三、有效的载体建设,是提升高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手段

德育的渗透性教育方式,注定要通过依附一定的载体方可实现。高校的德育渗透工作要通过发动广大师生,创新性地根据德育教育目标设计、策划相关主题活动或教育氛围,让学生不知不觉得到熏陶和感染,并内化到自身的行为之中。这是一项细致、复杂、艰巨且永无止境的工程,需要广大德育工作者们创新思维、精心设计、共同努力。

(一)大学文化的德育渗透功能

大学文化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因素。其中,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主要指校园中主导群体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校风、学风、作风等。“入则增长知识和才干,出则服务祖国和社会”“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与真理为友”,哈佛大学看重的是培养的学生是否有为国家服务的品德。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既体现了所有大学都应该具有的一般精神,同时体现了自身理工科的特点。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既体现了大学的一般精神,又很好地体现了重点培养教师的特殊性。这些校园文化一旦被师生认可并形成共识,便会对他们的行为和理想起到不可估量的引导作用,体现出一定的规范作用,从而成为学校师生的认知和行为标准。同时它又有相对的稳定性,不只是在学校期间,甚至于对他们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校园文化活动对德育渗透的潜移默化影响

高校校园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有针对性地、有计划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活动之中,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学术类型的报告或讲座,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创新潜能和求知欲望;各类学科竞赛、发明创造等科技类创新活动,会培养学生们缜密的思维和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各类参与性体育活动,增强了大学生的体能并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征文、影评、作品欣赏等活动,培养了大学生文学修养并陶冶了情操;演讲、辩论等活动,培养了大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拓展知识体系;社会调查、各类参观等实践类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人生阅历,还能够促使他们走出校园,亲身体验,有助于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奉献社会的良好品质和道德风尚;志愿服务类活动,是学生们的自主行动,没有任何报酬且具有一定的利他性,对于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自觉提供了很好的体验平台,对于社会的和谐进步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近几年参加各类志愿者活动的学生越来越多,例如:各类文体赛事、三进社区、敬老院、儿童村等志愿服务活动,学生们在奉献中收获快乐,促进良好的道德形成。

(三)重视环境的隐性德育渗透功能

第7篇

一、小学语文德育渗透中的问题

1.重智商、轻德育

随着我国时代的发展速度加快,国民经济水平也正逐渐提高,多数家长从孩子的启蒙阶段就开始考虑孩子今后考大学和就业的问题,严重导致教师在教学时重智商、轻学习能力的教育,将学生的智育水平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因此多数教师早已将学生德育工作抛之脑后,忽视了要在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缺乏实践性

目前,大多数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工作时,都会忽视德育工作的实践性,只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也不及时关注学生是否从心理上接受了德育。因此,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是否按照学校规章制度严格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甚至一部分教师只让学生背诵一些语文教学中的德育知识,不将德育知识与实践进行结合,只当完成教学任务即可。

二、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的方法及实践途径

1.根据学生特征进行德育渗透

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年龄特征等为小学语文教材编写提供了可用的素材,在小学语文德育渗透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性格特点等。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多为学生讲述德育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心理对德育有一个概念,同时需要规范学生的行为,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将德育工作渗入语文教学中,如教材内有许多充满教育意义的课文,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讲述一些现实当中的英雄事迹或有意义的故事,自然而然就将德育工作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

2.从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

第8篇

(一)生存教育的内涵

生存教育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变化。大致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生存教育是教人懂得生存的规则,并且利用这些规则达到自己的目的;第二种观点认为生存教育即“做人教育”,即首先要满足做人的最基本需求,然后还要学会适应社会需要的其他技能;第三种观点认为生存教育就是要发掘人类的各种潜能,以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需要。总的来说,生存教育在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下,就是对受教育者在生命意识、生存知识与能力、生活观念与生活价值意义等自然生存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方面进行的系统而全面的教育。对于大学生来说,生存教育不仅强调生存基本技能的训练,更要注重于社会生存能力的训练。即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情感控制能力等多方面的训练和提高,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二)生存教育的德育价值取向

首先,德育与生存教育都是以促进人的生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的。在以往对生存教育概念的理解中,侧重于对生命存活的理解,所倡导的价值取向就是对生存技能、生命存活技能的重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生存教育不能仅局限在对生命存活、生命价值的训练,而应是对生命、生存和生活教育三位一体的训练。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三生教育”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它的价值本质就是要实现生命价值的本源性回归,建构生命价值理论的核心。实际上,现代教育的发展过程,其本质上就是一个培养个体从“现实生存”到“价值生存”的过程。马克思曾经指出,价值“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表示物的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等等的属性”。可见价值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是客体的存在对主体需要的满足,也是主体追求的目的,由此看来,生存教育的价值有两个基本属性,对社会发展的满足和对人作为个体需要的满足。生存教育的德育价值取向关乎着社会发展的方向,注重国家与个体的命运统一。大学生生存教育的本质是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指导下的社会生存技能。因此,德育价值取向是大学生生存教育的根本所在。

二、德育价值在生存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大学生生存教育是生存实践实然性与德育价值目标应然性的有机统一

人的个体生存是人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基本存在,生存的本能使得人类会通过自身与外在环境(自然界)的不断斗争从而获得生存的知识和技能,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中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西方哲学史上,存在主义哲学流派的克尔凯郭尔、萨特、尼采、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等都曾对“生存”进行过深刻的阐释。“马克思强调要从实践上去理解即人的对象性的生存实践活动是对象人化的活动,同时也是人对象化的活动”。马克思阐述了生存实践的实然性,即人的生存实践与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而且生存并非简单意义上的“生命的存活”,而是指“生存着的存在”。这种“生存着的存在”是人类生存的高级状态,也是生存实践实然性特征的体现,它是生存教育的重要标志,大学生生存教育作为生存教育的一部分,理所当然具有生存实践的实然性特征。同时,大学生生存教育又具有德育价值的应然性特征,他们的思想虽然还有着过渡性和不确定性,但基本已具备成熟的思维和理性的判断,因此更应注重其德育教育。

(二)大学生生存教育是个体存在性价值与群体社会性价值的有机统一

在人类发展历史中,无论作为群体物种,还是作为一个单个个体,都为了能够存在下来而顽强地生活着。然而,在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价值法则指引下,常常把人类个体的生存价值无限放大,从而忽略了群体的社会价值。大学生生存教育正是基于个体存在性价值和群体社会性价值的有机统一,在尊重个性特征的同时,更多的通过生存教育途径和社会实践活动,学会基本生存技能,将社会规范内化于个体技能中,做到个体存在性与群体社会性的有机统一。

(三)大学生生存教育是个体梦与中国梦的有机统一

生存教育的实质就是对受教育者的培养与训练,它通过一种实践性和生存性的教育方式使个体在客观世界中获得满足,即存在感和价值感,生存教育是一种帮助个体实现自己的愿望和梦想的途径。党的十提出了“中国梦”的伟大构想,2012年11月,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定义“中国梦”;2013年3月,再绘“中国梦”,并寄语全国广大青少年“要志存高远”;2013年五四青年节,参加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主题团日活动时指出,党始终重视青年、关怀青年、信任青年,让更多青少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个体梦”是构成“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是“中国梦”实现的前提;要想实现“个体梦”和“中国梦”的有机统一,就需要一个能够融通国家与个体之间通道的有效途径,那就是生存教育。因为生存教育是立足于个体的生存基础之上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取向,即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群体,影响着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青年的梦想只有和国家民族的梦想交融在一起,触动并点燃这一群体内心深处的“中国梦”,并使其“认同中国梦、践行中国梦、实现中国梦”。

三、加强大学生生存教育中德育的具体途径

大学生生存教育的主体内容是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是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而且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到生存教育实践中,通过实践性和生存性的形式,使之内化为大学生的内心信念。具体来说有如下几个途径:

(一)给予“中国梦”背景下的生存理论与价值引导

自从提出“生存教育”这个概念,学校都在积极探索生存教育的模式和途径。有的认为生存教育就是安全教育;有的认为生存教育是素质教育;也有人认为生存教育就是对基本生存能力的培养。虽然这些提法都不无道理,但缺乏一种理论上的把握和分析。生存教育在中国制度文化背景下,应该以“中国梦”这一伟大构想作为生存教育的理论基础与价值引导。从生存教育的理论基础上来看,其基本理论应溯源到哲学上的“生存论”与马克思关于人的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这表明了马克思的观点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是社会存在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其关于“全面发展”的论述是人的体力和智力同时完善。强调生存知识和能力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部分,这正是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最新的中国化理论提出的“中国梦”伟大构想中,对青少年群体提出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更是对生存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与价值引导,从德育价值目标上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大学生生存教育更是要牢牢把握“中国梦”这一时代背景,将其作为生存教育的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深入贯彻“生存教育”的理念,加大社会实践的力度,体现生存教育的特色,从生活实践中提高生存能力。

(二)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我国,人们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科学的认知,即使是在大学校园里,也是在马加爵等恶性事件发生之后才意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生存教育的视角就是从生存教育的角度,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三)加强校园实践教育

大学生生存教育的一个本质要义就是要“学会生存”,一方面是强调基本生存技能,如逃生技能、急救技能和危机处理能力等;另一方面强调的是对生活新环境的适应能力、管理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而校园实践就是培养这些能力的重要场所。校园实践是知识学习与能力发展的和谐统一,对于生存教育来说是一项重要内容。2013年7月,四川大学举办了学生社团发展论坛,校长谢和平对学生社团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高校应重视学生社团工作,将其视为社会实践的平台;二是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社团组织,鼓励支持学生积极参与到社团活动中来;三是对社团的发展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对学生社团管理抓落实、抓实效。

(四)加强校外生存训练教育

对于在“应试教育”传统背景下的大学生,急需提高的就是基本生存技能,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会弹钢琴不会洗袜子”“门门成绩优秀,却不敢一个人出门旅行”等大学生新闻案例,更不用说那些泼熊、杀死室友等恶性事件了。因此,当代大学生生存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校外生存训练。一是校外社会实践。校外社会实践指的是大学生利用假期或者校外实习期间,进行有目的有任务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中国人民大学进行的“千人百村”全国社会大调研,其继承“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光荣传统,秉持“实践出真知”的坚定信念,深入田间地头、了解乡村风貌、调研基层民生、体悟农民生活,展开了一场与农村和农民零距离接触的社会实践活动。二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指利用业余时间,利用自身技能和资源,积极热心地为社区、社会提供无偿的援助的行为。大学生生存教育通过志愿服务的形式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公益精神、公民意识,从为他人、为社会的无偿服务中获得生活经验和技能。三是职业实习活动。大学生生存教育最终的目的就是培养出一个合格的社会需要的人才,这样的人才不仅需要良好的智商和知识储备,更需要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等能力。因此,大学生必须深入到社会生活中,才能培养出良好的社会生存能力,通过参与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得到巩固和发展。

(五)广泛开展创业就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