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目前农村电商发展现状

目前农村电商发展现状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23 09:24:3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目前农村电商发展现状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目前农村电商发展现状

第1篇

【关键词】农村电商;现状;制约因素;对策和新路径

一、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现状

(一)农村电商发展潜力巨大

2016年农村电商蓝海市场即将爆发,国家在改善农村电商发展环境、农村电商人才培养、加大农村电商政策扶持等方面下功夫,农村广阔的消费市场充满吸引力,我国的农村县级行政区划约有2900个,县城人口约9.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0%;从经济总量角度看,全国农村县域经济的GDP总和约占全国GDP的 56%;农村县域经济的社会消费总额大概占全国的50%,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农村县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二)农村互联网的普及、网民的增加,推动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驶入了“快速道”

近年来,随着电脑、互联网在我国农村地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开始尝试利用互联网购物、农产品信息。农村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发展、网民的增加,推动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驶入了“快速道”,加之国家政策和市场的激励,未来农村电商将继续升温,继续在“快速道”上加速。

(三)在“互联网+”计划的带动下,我国农村电商呈现爆发式增长

近些年来,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形态快速发展,不断渗透于各个领域,尤其是“互联网+N”计划的带动下,我国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呈现爆发式增长,各类农村网店、网商、微商、农村电子商务培训、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农村电商村等如雨后春笋般发芽、成长。

二、我国农村电商发展制约因素

(一)农村网络、电脑等硬件设施建设滞后,导致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我国经济发展呈现“东富西贫”的态势,而且农村不同地区互联网建设情况也不相同,东部沿海地区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有些西部地区的偏远乡村,还停留在“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阶段,互联网普及率极低,加之偏远地区受财力、交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的滞后,导致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陷入“最后一公里”的困境之中。

(二)农业信息网站不健全,人们总体消费观念相对落后

全球最大的中文网站统计分析平台(CNZZ)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有近四万个农业网站,而农业信息网站仅占全国网站总数的1.4%,农村市场巨大的信息需求仍然无法满足;同时,农村信息的滞后,使得很多农民接触最新的消费观念较少,对电商跨时空、跨地域交易不易接受,网络交易的虚拟性要想被农民,尤其是偏远的农村和农民接受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新型农村电商专业服务人员匮乏,致使农村电商发展缓慢

农村电商快速发展,需要一支质量高、结构合理、优秀的农村电商人才队伍才能保证其顺利发展。而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储备已无法满足农村电商的发展需要,有些农村电商服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专业不扎实,对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把握能力不强,甚至有些农村,出现电商人才空白,或是出现人才严重流失的现象,致使农村电商发展缓慢。

农村地区物流建设发展缓慢,阻碍制约了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

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快捷、高效的物流服务。而农村人口分布广泛及交通相对落后的现实,造就了农村电商的物流配送问题的出现,广泛分布的人口、交通相对落后,无疑增加了物流成本,同时对于鲜活农产品物流提出了更大挑战。

加速农村电商发展的对策和新路径

加强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积极推进“一机,两电”下乡活动

电商活动的开展,需要完整的网络配套设施、较高的网络普及率的支撑。因此,搞好农村电商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是首要任务,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区域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必须因地制宜,推进“一机,两电”下乡活动,即“手机下乡”、“电视下乡”、“电脑下乡”等形式,同时提高足够的宽带服务水平,降低成本,减少费用,为农村电商的开展,创造有利的、必要的基础条件。

加快农村信息网站的建设,加强农村居民电商的教育培训

农村信息网站的不健全、无法快捷的获取市场动态,因此,应积极构建“互联网+智慧农业”信息平台,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信息,同时还安排专业人员对农民进行形式多样的培训,宣传电商的优越性,通过实际的例子,让农民看到电商的发展趋势,纠正农民对电商的偏见,挖掘农民从事电商的积极性。

(三)加强电商人才的引进、培训,鼓励农村电商人才投身于农村事业

农村电商的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电商人才,然而我国目前广大的农村地区,电商人才严重匮乏,为此,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引起来,走出去”两个方面入手:其一,引进来。加大宣传,引进高素质电商人才。其二,走出去。向先进企业、市县学习,实地考察互动,参加各种电子商务研讨会,到名校找名师请教等形式为农村电商输送电商人才。

(四)积极发展农村物流产业,完善物流配送模式

促进农村电商发展,必须积极发展农村物流产业,首先因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资金和人力的投入,其次,加大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以更加专业和高效的物流服务推动农村电商的发展;同时不断完善物流配送模式,根据农产品的特点,认真研究农产品的配送问题,多方调研、实地考察、高校联合研发等方式,建立健全现代化的、高效的物流配送模式。

总之,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农村有着广阔的市场和发展前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条件也日趋成熟,但是如何进一步深化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任道而重远。

参考文献:

[1] 张振华.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创新路径[j]对外贸易实务,2015(12)

[2] 樊鹏.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几点思考[j].农业网络信息,2007(9)

第2篇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应用对策

农村电子商务,通过网络平台嫁接各类服务于农村的资源,配合密集的乡村连锁网点,以数字化、信息化的手段,通过集约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成体系的跨区域跨行业联合,构筑紧凑而有序的商业联合体,降低农村商业成本、扩大农村商业领域,真正使三农服务落地,使农民成为平台的最大受益者,使商家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

2015年10月14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完善农村及偏远地区宽带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缩小城乡数字鸿沟;部署加快发展农村电商,通过壮大新业态促消费惠民生;确定促进快递业发展的措施,培育现代服务业新增长点。[1]

1.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1.1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有所改善

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的改善是导致农村电子商务消费增长的一个重要前提。互联网的普及率在提升,基础运营商和地方政府也在继续加大这方面的投入,与此同时移动电商在迅猛发展,由于手机的方便性和低成本,农村网民数量在不断增加,城乡区域拥有大量潜在网购人群,手机已成为最主要的网购终端。

“2013年农村网民达到177亿,占网络人数286%;2014年全国农村网购市场规模达1800亿元,预计2016年将突破4600亿元,成为网购市场的新增点;农村网购用户对网购的接受率超过八成,网购消费者的平均年龄集中在20至29岁;农村用户的手机上网的比例已达846%,高出城镇5个百分点,如图1-1所示。” 2014年10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部巡视员、研究员谢扬在一次电子商务论坛上曾抛出数据全国农村网购规模2016年将达到4600亿,以上数据都表明中国农村电商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农村电商将成为新的高增长的市场。

1.2农村网民的网络应用情况

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的调查,商务交易类应用在农村网民中快速发展,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增长率高达432%,如图1-2所示。

2.农村电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地区差异大

农村信息基础建设是农村信息化的关键。通常我们说农村信息化是指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农村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中实现普遍应用和推广的过程。从信息获得的来源来看,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包括硬件与软件两个方面。硬件方面主要包括电视、电话、广播、宽带网络设施、移动通信设施等农村信息基础设施。软件方面主要包括农村信息联络站、政府信息保障体系、技术服务人员等。

与城市相比,农村信息基础建设较薄弱,电信和互联网基础设施普及率偏低。而且我国幅员辽阔,农村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很大,目前大部分区域软硬件匮乏,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信息基础建设相对落后,网络使用的增长条件和空间仍然不足,农民不能通过直接有效的途径参与到电子商务中来。

2.2农村电商人才短缺

2015年7月2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186亿,与2014年底相比增加了800万。目前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642%,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301%,两者相差341个百分点。此外农村地区10到40岁人群的互联网普及率也比城镇地区低15至27个百分点,但这部分人群互联网普及的难度相对较低,将来可转化的空间较大。[2]

但农村居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从网络获取利用信息的能力较差,农村信息基础设施不能充分发挥预期作用,农村具有较高文化的人才大量转移到城镇,信息服务站中专业服务于农村居民与农村市场的人员很较少。如何扩大农村基础教育工作,强化农村居民信息素质,提高农村居民利用信息的能力显得尤为迫切。

2.3农村电商物流网络不发达

与城市配送不同,农村区域人群相对分散,这在无形之中增加了物流的成本和难度。国家统计局9月份公布的一份数据显示,农村市场中有6成居民认为快递收件不太方便,村级物流网络目前还是盲点,很多快递公司的营业网点只建设到县城,大部分物流企业都不能直达农村,发往农村的快递订单基本由中国邮政EMS承担,虽然可以送货到居委会,但相对时间长收费高,物流配送问题已成为让农村居民最郁闷的一点,不仅网络购物不方便,农产品的网上销售尤其是大宗生鲜农产品也成为难题。

3.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对策

3.1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应给予广泛而有力的引导和支持,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有线电视、广播等基础信息设施的覆盖率,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等多种通讯手段,建立起覆盖郊区县、乡镇、村的农村信息网络。同时提高计算机硬件的普及率,力争尽快解决“最后1公里入户难”问题。同时完善农村基础设施软件建设,建立内容真实、全面、具有针对性的农业信息网络数据库,研制开发农业相关网络应用软件,引导农民学习使用。

3.2大力培养农村电商队伍

农村电商消费人群偏年轻,主力消费人群是20-29岁,农村30岁以上网民比例低于城镇,所以在农村市场里,新一代的年轻人是主力的电商人才培养对象,政府要加强对这类人员的培养,建立分级信息咨询服务站,逐步建立农村信息服务体系,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信息培训,提升农村基层干部对信息的接收和利用能力,引导和培训年轻农民使用各类信息设施,掌握电子商务的各项技能。

同时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电子商务的政策扶持,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多元化信息服务,鼓励年轻农民通过网络创业就业,对符合条件的给予担保贷款及贴息,简化小额短期贷款手续,加大对电商创业的信贷支持,让亿万农民通过电商平台走上创业舞台。

3.3营造良好的农村电商平台

2015年10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认为,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农村电商发展,把实体店与电商有机结合,使实体经济与互联网产生叠加效应,有利于促消费、扩内需,推动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

鼓励社会资本建设农业电商平台,扩大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建立网上农贸市场,传递农产品动态信息;依托当地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市场;加快区域特色经济建设,扩大产品知名度;各级政府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建设农村电商示范村;严打网上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

目前淘宝、当当、京东等电商巨头都在推动农村这个市场,这些平台都在拉动农村消费市场,成为农村电商的巨大驱动力。以阿里巴巴为例,去年启动了千县万村计划,在三至五年内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针对农村市场推出了二级页面“农村淘宝()”,同时为了配合农村淘宝业务还在农村建设了“村级服务站”,统一使用“农村淘宝”标识,让没有电脑不会上网的农民也可以通过村级服务站完成网上购物、网上售卖、网上缴费、创业培育等业务。这也意味着阿里巴巴要在今后几年以线下服务实体的形式,将其电子商务的网络覆盖到全国三分之一的县以及六分之一的农村地区。5月刚刚接任阿里巴巴集团CEO的张勇表示,当电子商务引发全社会商业生态的变革,农村需要迎头赶上,甚至实现弯道超车。

3.4完善农村交通物流网络

经常会出现农产品丰收后却卖不出价格低的现象,今年7月份广东佛山日报报告三水果农一日倒掉2千斤火龙果,11月又出现山西临县红枣大丰收却烂在地里的报导,这类新闻屡见不鲜,而在零售市场上相关农产品价格却居高不下,这其中物流是短板。

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和企业要多方合力推进,完善交通、信息、产地集配、冷链等相关设施,构建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节点,有效提高农村物流网络覆盖面。同时打造集数据交换、信息、智能配送、库存管理、决策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村物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综合性的农村物流公共服务。鼓励农村商贸企业建设配送中心,发展第三方配送,加大对民营快递企业的优惠和支持力度,同时民营快递企业也可互相合作,协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各大电商巨头也可以建立自己的物流渠道,以京东商城为例,京东在河北省赵县开设起京东帮服务店,让当地农民率先体验到京东大家电的“最后一公里”服务。并且计划在未来3年京东帮服务店在全国区县铺开,系统化解决家电下乡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3.5使用方便快捷的移动端支付应用

移动端支付主要是指允许消费者使用手机、移动设备等支付方式。前面提到农村用户的手机上网的比例已达84.6%,农村电商可采用目前流行的“微扫”功能、微信红包、微信转账、支付宝支付等方便快捷的移动支付应用。(作者单位: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络化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094-01

20世纪80年代,农产品第一次被严格纳入WTO体系,农产品的贸易量不断增加,消费者对农产品交易也提出了绿色化、网络化的要求。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农村市场的研究主要还是局限于加强农村网络设施建设、分享网络信息资源、农产品项目开发等等。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为推动农产品市场网络化探求一条高效益的绿色供应链势在必行。

一、农村谷物市场网络化的初步分析

目前我国农村谷物批发市场已有一定的规模,一批在全国或省内有影响的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产地批发市场产生了,农产品经营企业和经营管理人才得到培养发展,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但谷物市场还只局限在县市区域运作,乡村的谷物市场只是初见雏形,而大部分农村乡政府在不断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具有巨大的谷物市场开发空间。部分乡镇农户通过经纪人对农产品流通、科技、信息等一系列中介服务活动,使农产品的生产与城市消费市场形成了有效连接。新农村的建设,网络化开始普及农村,消费者在需求产品绿色化时,市场趋向农村化、网络化,尤其是刚性产品的市场。

(一)贵州省阳和水族乡谷物市场发展现状

全乡耕地面积6411.68平方米,自从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销至阳和乡后,平均每亩耕地的谷物年收成增产稻谷600千克、玉米300千克。同时,2004年外出务工是该乡的主要经济来源后,该乡2/5劳动力人口流向外省务工,从而乡里的剩余劳动力大大的减小,在年谷物收成增加、食粮人数大幅减小情况下,该乡的谷物市场由原来的稻谷全买进变成了卖出,玉米达到自足的市场状况。

(二)贵州省阳和水族乡物流状况

全乡新增机动三轮车140多辆,农用车20多辆,面包车近20部。发挥寨寨通路,寨寨通电话这一条件,该乡这些运输工具有4/5用于市场物流运输,且工具拥有者都各有两部手机及家庭固定电话,他们的物流形式多为“电话通即接活,送货到家门”。全乡只有44个村民组,平均每村民组可分到4辆物流车。

(三)贵州省阳和水族乡信息网络化状况

至今全乡的5个教学点全通网,乡街道设有移动缴费站、农村信用合作银行、网吧等联网计算机只用区域,各村寨知识人口3/5总人口使用无线网络及宽带上网、网上购物等网络活动成为网民。全乡3000多户都有固定电话,全乡13000多人口中3/4拥有移动手机,这使得网络化覆盖率加大,给谷物网络化提供重要的条件,也为阳和乡的电子商务发展奠定基础。

二、农村谷物市场电子商务发展对策

(一)倡导提高教育、发展技术

阳和乡的历史因素、地理条件决定了其乡土人才主要集中体现在民族文化的传承方面。由于乡民平均文化、技术水平低,信息网络发展相比较其他地区缓慢,将近10年才发展到寨寨通网、广播电视、电话。只有谷物种植技术的提高,谷物增产了,致该户谷物流入市场量增加,有运输工具及技术的人才,他们的收入来源从单一务农转为物流、务农等多形式收入,从而这些人才年收入远高于无技术、文化水平低的乡民。干部可以已有成就人才为例宣传,倡导乡民提高教育、发展技术。

(二)建立稳定的供应链

寻找到一条高效益的绿色供应链是农产品市场发展电子商务的关键。阳和乡自2006年来,3000多户乡民中约有50%的住户,他们的1/3谷物年收成往镇市场输出,却仅售一半,因为这50%农户的谷物输往镇市场没有固定的收购对象,也没有一条稳定有效的供应链。

针对阳和乡的谷物市场已饱和、镇市场无固定收购对象的现状,政府监督担保能使售谷户卖得放心,与固定收购商合作可以解决市场无固定收购对象问题。在阳和乡出售谷物的农户可做固定出售户,同时也增加合作商的信心。除此之外,收购车到乡可以让出售户减少成本,从而提高收入。

(三)加强对网络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

阳和乡运用远程教育促进农村工作,为贫困乡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有效服务,培养了一支懂管理、会操作、善学习、能吃苦的远程教育工作管理人员,提高了操作员的整体素质。阳和乡的网络信息技术人才发展空缺,为了扩大网民规模,解决只有大学生才能买电脑上网问题,可有效利用乡政府的这一“远程教育”政策,把培训班开到村寨夜校来,同时倡导外出打工的知识青年(有80%为初中学历,会使用计算机进行网络活动)以家庭的模式进行不定时的叙说网络信息及其经济作用,致使壮大网络信息技术人才队伍和网民规模。

结束语:随着农村大学生的不断增多,加上部分了解新科技的外出打工回乡群体的注入,农村电子商务市场日趋成熟。在交通的完善、国家多项贫困帮扶政策的扶持下,建立一条稳定的供应链,加强对网络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才能推动农村市场电子商务的发展。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李嵩光.农产品营销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于小燕.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J].经济导刊,2009.

[3]王伟明.农村电子商务市场潜力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

第4篇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农产品;营销

一、“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发展现状

(一)“互联网+农产品”发展迅速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互联网+农业”成为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2017年,全国兴起的淘宝村有2118个,农村网店数达985.6万家,带动就业超过2800万人。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3734亿元。农村电商通过线上线下以及各种社交平台的推广,拓展了农产品交易渠道,可以看出农产品电商具有良好的增长势头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互联网+农产品”的迅速发展,对广大农村地区以及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一定带动作用。

(二)“互联网+农产品”销售平台众多

目前,农产品电商平台众多,涌现了一大批经营生鲜农产品的电商,主要包括淘宝、拼多多、京东、苏宁等一些大型电商平台。也创新了种农产品经营模式。随着农产品电商销售平台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产品生产者以及企业加入“互联网+农产品”销售平台,通过各种方式来推广销售农产品,不仅能够降低农产品滞销的风险,也可以在直销中增加农民收入。

二、“互联网+农产品”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

“互联网+农产品”工程对网络通信、农村公路网、冷链物流仓储等基础设施建设有着很高的标准。而农村各项基础设施达不到目前农产品电商发展的要求。而且这些基础设施前期投入大,冷链物流设施缺乏,农村公路网难以承担巨大货运的压力,导致生鲜农产品的网络销售存在困难。农产品订单在配送过程中需要快速高效的物流,防止农产品在配送途中出现腐烂变质现象,降低农户信誉度,直接影响农民收入。

(二)农产品电商人才紧缺

“互联网+农产品”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普遍落后于城镇,发展实力有限,面临着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局面。这使得“互联网+农产品”工程的发展缺乏互联网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农业劳动者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以及学习能力都不强。在缺少电商培训人员的情况下,难以满足当前“互联网+”农业发展对信息技术、网络运营等专业人才的需求。

(三)标准化品牌化程度低

由于网络购物的特性,消费者在选购生鲜农产品时,主要是依据产品的质量以及品牌效应做出相应选择。农村大多以小农经营为主,依靠传统的生产方式,规模小。由于资金、设备、技术等限制,没有大型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许多农产品通过家庭作坊或者个体加工,无法达到当前销售标准。农户在农产品成熟期通过各种电商和社交平台直接进行销售,没有当地的特色品牌,给小农户的线上销售带来困难。

(四)电商平台缺乏约束力

在“互联网+农产品”发展过程中,经营者和消费者素质参差不齐,违约和以次充好现象频发。由于生鲜产品的易腐不易保存的特性,使得线上交易更加有风险。消费者在平台上选购农产品时,只能通过几张精选图片和一些文字描述来进行选择,信息透明程度不高。平台对线上销售店铺监管不到位,相关法规还不够完备,这给“互联网+”农产品工程的持续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

三、“互联网+”农产品发展对策

(一)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要提高广大农村地区的网络覆盖率,保障网络安全,便于农户了解农产品线上销售全过程,及时掌握市场供求信息。通过政府扶持,健全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物流配送线路,缩短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所耗费的时间。针对生鲜农产品的线上销售,建立完善的冷链物流配送体系,降低由物流配送不及时导致的农产品变质的情况。

(二)培养农产品线上销售人才

政府要加大对农产品线上销售的宣传力度,定期开展网络信息教育培训,提高农户的专业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形成互联网营销思维,增加农产品线上销售可行性。同时要加强引导,创造良好的条件,积极进行人才引进,引导能人回乡创业。培育专业互联网营销人才,让更多专业人才走进农村,投身于农产品电商的建设,带领农民走向致富之路。

(三)塑造农产品品牌

农产品的品牌化,能够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化农业转变,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户收益。树立品牌意识,深入了解市场,合理定位。企业和政府协同对当地品质优秀的农产品进行开发,打造当地特色农产品品牌。加大优质农产品品牌的网络营销推介力度,提高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市占率。

第5篇

关键词:农村电商;互联网+;物流配送

1概述

电商物流是由网上贸易行业衍生出来的产业,近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商行业呈现飞跃式的进步,这就意味着将来的物流行业绝不可能只是单纯的网上下订单,线下进行配送。在互联网+的浪潮下,未来物流行业也将蜕变。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GPS定位系统,将商品物流更加清晰透明的呈F在消费者的眼中,让消费者成为物流行业的监管者,参与物流的每一个环节,提高物流服务的水平。

2农村电商物流的现状

随着人们线上交易的频率不断增加,线下物流行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农村的基础设施整体落后于城市,电商的配送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电商巨头在乡镇的配送点覆盖率很低,尤其是一些偏远的地区可能没有任何一家配送点,导致农村物流电商速度慢,费用高。大部分乡村不能直接收到商品,必须去乡镇的配送点领取,费时费力。

2.1农村电商网络交易情况

在国家政策的带动下,农村网购市场快速增长,增速超过城市,称为电商发展的新热点。根据2016年5月17日,国家颁布的各项数据可以看出,2014年~2016年农村电商网络交易额在不断增加,接近5000亿大关,如图1所示。可见网络购物在农村的市场整体规模很大。在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解决线下商品配送问题就成为了推动电商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2.2农村物流配送点发展现状

2016年,苏宁易购投入大量资金,打造购物体验性更好的线下直营店,通过运作020模式扩大自己的市场占有率,抢占市场老大的位置。仅短短一年,苏宁就将在三四线城市的线下实体店覆盖率提升至87%。2017年4月10日,自营电商巨头刘强东宣布在未来五年,京东将在农村开设超过50万的京东便利店,并且打造自己的物流配送团队,做好“最后一公里”的布局。由此可见各大电商巨头都采取了以实体店的方式“渗透”农村市场。这也将是解决我国农村电商物流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3农村电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物流配送难,运输成本高。由于农村地广人稀的原因,很多物流公司在乡镇并没有配送点,大部分物流公司最多配送到县级地区,由于物流配送范围相当分散,配送点设置不合理导致物流的成本相当高。

2)电商人才缺乏。农村电商要想保质保量地发展起来,物质条件是基础,人才才是保障。就目前农村物流来看,电商行业的人才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大部分电商行业从业者都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

3)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要想提高农村物流配送能力,改善电子商务的发展环境,必须加快建设基础设施,提高4G和宽带普及率,修建及养护公路,提高交通便利性。

4解决措施

4.1构建物流云平台降低物流成本

平台首先应当采集农村人口居住信息,划分地理范围,根据农村人口居住范围划分为几个服务区,然后由平台根据配送目的地选择一个最近的服务区,再由服务区进行“门到门”,一对一配送。而这些服务区最好设立在超市,小卖部或网吧等人流密集的地方,此外要注意配送范围划分不可交叉,避免迂回,重复配送。

4.2注重农村地区物流人才的培养

首先,当地政府应该对本地农民进行信息化的培训,鼓励运用现代化工具提高生活的便利性,让农民们了解,大力发展物流将会推动农村的经济建设,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同时政府可以在乡镇设立物流培训咨询点,不定期开展宣讲活动,加强农民对物流的认识。另外政府应该设立帮扶政策引进外来先进人才,比如通过就业政策引进有文化、有能力的当代大学生,用实际行动来引导农民,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

4.3加快建设农村基础设施

线上电子商务平台已经实现了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高速运转,而线下物流配送效率的提高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政府应该提高互联网和移动通信在各级县、镇、乡的覆盖率和普及度,打造农村信息网络服务系统,解决物流入户难的问题。

第6篇

摘要及关键词........................................................... 1

一、平谷桃产业发展现状................................................. 2

(一)基本概况...................................................... 3

(二)销售地区分布.................................................. 3

(三)品种与种植面积................................................ 3

(四)产量与收益.................................................... 3

二、平谷桃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与不足..................................... 4

(一)桃的储运保鲜环节薄弱.......................................... 4

(二)经营模式缺乏竞争力............................................ 4

(三)品牌效应带来的延伸问题........................................ 4

(四)销售渠道单一.................................................. 5

(五)配套设施不完善................................................ 5

(六)果农素质偏低.................................................. 5

三、平谷桃产业发展对策................................................. 6

(一)完善采后处理措施.............................................. 6

(二)创新经营体制.................................................. 6

(三)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6

(四)强化电商销售模式.............................................. 7

1.团购网站.......................................................... 7

2.自建网店,进货上架................................................ 8

3.本地O2O,新零售................................................... 8

(五)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 8

结论................................................................... 9

参考文献.............................................................. 10

摘 要

随着近些年的不断发展,平谷大桃产业已具备了相当的规模,但同时也面临着生产区域结构不合理、采后处理难以保证、信息体系不完善、销售路线不明确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平谷区大桃产业的发展。本文在重点分析平谷区桃产业存在优势及问题的基础上,也提出了对平谷区桃产业的发展对策:针对桃产业区域化、标准化生产,发展绿色有机大桃,提高竞争力度;发挥自然条件和科学优势,提高果农的各种技术水平;调整品种结构,增加桃产量;优化生产区域结构,形成大规模化;加大桃品品质,强化品牌战略;改善销售管理,扩展发展思路。为平谷区大桃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效益。

关键词:平谷大桃;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

平谷区桃产业发展现状与现实存在的问题

桃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水果,含有蛋白质、脂肪、糖、钙、磷、铁和维生素B、C等成分。其中含铁量较高,在水果中几乎占居首位,故吃桃能防治贫血。桃富含果胶,经常食用可预防便秘。平谷大桃更是以其优良品质备受世人瞩目,是北京市第一种取得地理标志保护的农产品,也是平谷区的特色农产品。历经岁月的洗礼,平谷区现已发展有世界最大的桃园、中国最大的桃乡。桃与桃花被赋予了经济开发、生态建设和文化拓展等多重应用功能,不仅是平谷的独特风景和独特资源,更是解读平谷的实至名归的形象名片。

一、平谷桃产业发展现状

(一)基本概况

平谷大桃产于素有“中国桃乡”之称的北京市平谷区,是全国大桃生产第一区。大桃面积、产量、品种和上市时间居全国区县级首位。

平谷大桃之所以能在众多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主要是源于水、土壤、光照这三个只有平谷才有的独特条件。平谷境内多河流,共有常年河和季节河10多条,年平均径流量4.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丰富,储量达4.5亿立方米,属于独立水系,且水质好,无污染,有“神水”之称。平谷为三面环山,西南开口的敞开型地形,日照充分,昼夜温差大,这有利于桃子在树上充分的吸收营养。此外,平谷土壤肥沃,属微酸性沙质透气性土壤,富含钾元素;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日照充分;平谷境内多河流,形成了自己的独立水系,水资源较丰富,水质好。得天独厚的地质、气候条件,让平谷最适宜大桃等果品的生长,果品含糖量高,具有独特的风味。

从60年代中期,平谷地区开始种植大桃,从以后平谷的大桃种植到了大发展时期,特别是90年代初,平谷区广大干部、群众上下一心,艰苦奋斗,大力发展“大桃一品带动生态富民果品产业”, 桃花成为平谷的区花,桃花节成为平谷区的固定节日。经过10年的大桃基地建设和10多年的大桃产业升级、提质增效,平谷区确立了大桃主导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平谷的桃品产业已成为全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特色代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目前,平谷大桃已成为了平谷区一张靓丽的名片,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在全国性大桃评比中,平谷的大桃多次被评为金奖和“中华名果”。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中国经济林桃之乡、中国优质桃基地县和中国桃乡等荣誉称号;平谷大桃被评为全国知名商标品牌,被欧盟确定为进入其10个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之一,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成为目前全市唯一一个同时拥有原产地证明商标和驰名商标的农副产品。平谷大桃品牌价值到2016年达到94.39亿元,2017年荣获“商标富农和运用地理标志精准扶贫十大典型案例”,并夺得了上海吉尼斯“世界第一”的桂冠,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的同时,给平谷区百姓带来财富。

(二)销售地区分布

“平谷大桃”是北京市极具特色代表性的水果,其美味享誉全国乃至世界。发展至今,平谷大桃更是以其独特的美味,销售遍布祖国大江南北。且一度开拓了大量海外市场,远销东南亚、西欧等十几个国家。由于其优良的品质,广受客户的一致好评。平谷大桃带着平谷人走遍了全国,走向了世界。

(三)品种与种植面积

平谷区现有大桃面积22万亩。其中,盛果期桃树15万亩,平谷大桃不仅种植面积大,且优种多,现有白桃、蟠桃、油桃、黄桃四大系列,218个品种。主要栽培品种有大久保、庆丰(北京26号)、14号、京艳(北京24号)、燕红(绿化9号)等。

(四)产量与收益

现今的平谷大桃经过不断的发展与多年的精心培育,早已发展成为拥有黄桃、白桃、蟠桃、油桃四大系列、218个品种的中国著名大桃之乡,全区共拥有面积达22万亩的世界最大桃园,大桃生产专业村达到128个,共有近7万多果农从事大桃生产工作。

据现有数据统计,2017年平谷大桃全区仅电商销售产量就已达1529万斤,预计2018年将会达到2000万斤,今年的销量同比去年全年销量增长1倍,促进全区果民增收2400余万元。目前全区22万亩平谷大桃长势喜人,并将依次进入成熟期,之后还会有近上亿斤的平谷大桃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走进千家万户。

二、平谷桃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与不足

(一)桃的储运保鲜环节薄弱

平谷大桃的成熟期多数正都赶上炎热的7、8月份,这期间成熟的桃子口味最佳,品相最好。但也面临着耐贮性差,保鲜期短等问题。鲜桃成熟后不能在树上停留时间太长,必须成熟就采摘装箱卖出或者放入凉爽且通风条件好的储存室内,而大多数平谷桃农缺乏良好的室内储存设备,对预冷设备和采后处理的相关技术也缺乏相应了解,运输工具也相对落后,这一突出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深入开拓平谷桃产品市场。

(二)经营模式缺乏竞争力

目前平谷大部分大桃种植生产主要是采用的是由个体户分散经营和专业户小规模经营的模式,其特点是规模相对较小,且缺乏科学合理的组织协调。市场各个环节关联性差,不便于进行标准化生产,没能与以家庭为单位的“小生产者”有机结合成为利益共同体,所以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强。

(三)品牌效应带来的延伸问题

近年来,河北蜜桃、成都龙泉水蜜桃等各地区域公用品牌的异军突起,给平谷大桃原本畅销无阻的市场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力。除此之外,市场上的各类平谷大桃以假乱真,大多数消费者只知平谷大桃这一名头,而对其品质却不甚了解。而品牌洽洽看中的就是消费者对其的等级评价,这一评价直接影响着商品的价格和销售量,品牌是把商品经过包装和一些外形改观出来的商品,平谷大桃没有经过外形加工,且没有独立的品牌包装。消费者只知道这是桃,比一般桃好吃,但却无法评定判断其真正的产地以及品质的好坏;而监管部门对“平谷大桃”区域公用品牌缺乏保护力度,加之其宣传力度不够,难以在消费市场中树起品牌形象。更是导致平谷大桃品牌加速进入了产业发展的瓶颈期。

(四)销售渠道单一

作为平谷区的特色农产品,平谷大桃主要销售渠道是以农贸市场为基础、以综合批发市场为核心建立的销售体系。这种固有的销售模式不仅耗时长,且难以形成大的规模经济。而政府部门近年倡导的电商销售模式尽管异军突起,但因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果农对其销售模式缺乏了解,导致其实际需求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最终的实际应用还需要一定时间的适应与磨合。

(五)配套设施不完善

桃树在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需求是很大的,而近些年因为种植面积的加大,导致灌溉时间相对集中,灌溉面积增多,从而促使灌溉成本相较之前提高了不少。部分集中在山区的果农因运输道路坑洼不平,路面结构不合理,以致成熟的桃子不能及时保质保量的完成配送,大大影响了桃果的销量与收益。

(六)果农素质偏低

近年来,因为地区间发展条件的不均衡,导致区域就业环境困难加大,愿意留在农村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多数年轻人都选择留在城市发展。导致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留守在家里的大都是老人和孩子,这些人里虽有部分人劳动能力尚可,但整体大都处于文化水平低、思想意识落后,多采取固有的种植理念,对其所栽种的果树大多采取粗放、任其发展的管理态度,缺乏科学种植的管理理念,指使其发展进度缓慢,大大降低了其科学快速发展的步伐。

三、平谷桃产业发展对策

(一)完善采后处理措施

果品的保鲜、储藏、加工、包装、运输等产后处理手段,是提高其质量的重要环节,为此,要保证各个环节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在抓好标准化生产,产出合格产品的基础上,结合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建设,建立完善果品检测机制,实现全程质量控制,确保果品质量安全。在市场容纳不下的情况下采用适宜温度的冷库贮藏果品。鉴于目前全区尚无大型冷库和小型冷库极少的现状,首先应考虑投资兴建大贮藏容量的冷藏库。可根据资金来源渠道,采取区级大型冷库和重点乡镇中小型冷库结合的方法兴建,也可以集中投资建设一个设施较先进的大型冷藏库。

(二)创新经营体制

创新经营体制,促进大桃生产向集约化发展。在保持果树承包性质不变的前提下,积极采取措施将一家一户小生产向集约化经营的大生产转变。可以通过结合产权制度改革和新农村建设,推进土地流转股份制经营体制的实施,即村集体收回土地和果树,由公司统一经营管理,年终果农分红;还可以成立土地合作社、土地银行等诸多形式,加快果树的流转,积极鼓励民营企业搞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再有就是推广村“党支部+专业合作社+果农”的“三结合”经营机制,成立“两委”班子成员,“两委”班子成员抓科技骨干服务队,科技骨干服务队服务果农的“金字塔”式管理模式。

(三)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快速发展果品产业化,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政策扶持。政府及其相关部门需要从实际出发,制定相应的财政、信贷、税收政策加以支持。特别是对于绿色基地建设、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的重点发展项目和绿色品牌产品,更需在资金投向、计划审批、工商登记、税费缴纳、土地征用、人才聘用、物资供应、产品购销、招商引资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对发展大桃优良新品种,新建小型、微型节能贮藏保鲜库的给予奖励。政府财政部门每年可以安排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大桃优良品种选育、新技术推广、新产品开发、商标注册、绿色及有机食品认证和网站维护等补助。桃加工企业享受市(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与有关部门密切协作,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尽快建立大桃产业发展项目库,积极向上争取立项和资金。同时,积极对外招商,吸引外地资金进入“平谷大桃”生产、加工等领域,促进“平谷大桃”产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建立一个属平谷区的特色桃产业品牌,利用电视、广播等媒体进行推广,不仅要让消费者能够品尝到口感绝佳的平谷大桃,更要让消费者对平谷大桃留下一定的印象,吸引更多的人来品尝、参观了解平谷的历史文化;突出消费特色,把平谷大桃的外观、包装等进行改进,以发展品牌特色为主,满足消费者心理上品牌等级的需求,提高平谷大桃的知名度。

(四)强化电商销售模式

时至今日,平谷大桃的销售渠道已不再是单单依靠传统批发零售的时代了。近年新兴的电商销售模式已在不知不觉中占据了一定的销售市场,要想使这一模式能充分的发挥作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团购网站

在诸如美团、糯米等相对完善且具有一定规模的网站发起团购。通过满减优惠、好评返现等营销手段吸引消费者购买,还可以通过亲手进园采摘、特色农家乐等一系列活动促进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在达成桃果销售的同时又促进了其他经济活动的发展。且这种销售模式不需要占用库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部分费用,属一种利润可观,薄利多销的销售方式。

2.自建网店,进货上架

在大平台如京东,淘宝,或者微信公众号,微盟等建立网店,自己面对终端消费者。或者使用有赞/微盟等知名第三方平台的系统进行网店搭建。在销售方面可以采用多个品种(如水果罐头加上桃工艺品)组合销售的方式,便于提高产品单价。

3.本地020,新零售

设立短期大桃销售实体门店,在销售的同时还可以添加就近送货上门的服务,在配送方面可以选择已经相对成熟的外卖服务平台,与其系统直接对接,节约了需要专人配送的人力成本。

(五)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

为了保障桃果的质量,解决山区因道路问题引起的交通不便等问题,应把道路建设作为切入点,修通田间地头与自然村道路的连接线,有效解放生产力。同时加强水利建设,鼓励果农投资投劳,并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坚持开源与节流相结合的原则,改变传统的灌溉方式,采取措施增加工程蓄水量,发展节水灌溉,保证桃种植的安全生产。

结 论

平谷区是全国闻名的大桃生产基地,桃产业更已成为平谷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要想更快更好的发展,则离不开国家大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支持,要紧紧抓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任务,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首要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工企业为依托,以农民为基础,以科技为手段,实现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以平谷区优越的自然环境为依托,加快水果品种结构的调整,强化电商销售模式的发展,建立加工体系和水果出口基地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7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东海大米;解决策略

基金项目:2016年淮海工学院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Z20161164101111006);指导教师:饶曦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4月18日

随着网络经济的崛起,传统农产品经济交易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市场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充分的应用。近年来,连云港东海县在电子商务领域发展突飞猛进,2016年成为连云港市唯一一个入选“江苏省2016年度电子商务十强县”县区,东海水晶更是借助电子商务平台成为城市经济品牌,奠定了东海成为“文化晶都”的地位。而东海大米作为东海县的特产之一,其电子商务发展情况较水晶发展则相对缓慢。虽然有部分企业在电子商务平台上销售过大米,但是成效却并不显著。积极推进东海大米在电子商务中销售,不仅有利于提升东海大米的知名度,促进农民增收,更有利于加快东海县乃至江苏省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一、连云港东海大米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趋势

近年来,东海县政府鼓励支持当地农业龙头企业、大型农场、种植户等依托优质稻米、苗木等农业优势资源,开展网络销售,积极打造“东海大米”等农副产品品牌网站和品牌产品。但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大多数有多年经营经验的商户不愿改变传统的实体经营模式,不愿尝试网站经营,这就使得政府推行难度变大,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即使某些龙头企业和大型农场等较大企业已开展线上线下同时销售东海大米,但整体经营状况一般,盈利微薄。同时,当前的东海大米电子商务还存在网络基础设施薄弱、物流体系不完善以及商家与消费者缺乏对电商平台充分的认识等问题。因此,在这种“雷声大雨点小”的电商氛围下,要真正将其落实却显得困难重重。目前,东海大米电子商务总体发展并不理想。

当地政府对东海农产品电子商务推行力度较大,为东海大米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不少有学青年加入到“创客”潮中,为传统的东海大米销售方式注入新鲜血液,不断推动东海大米电子商务的落实。所以,未来的东海大米电子商务必将朝着信息化、智能化进一步发展,促进东海农民增产增收,推动新农村建设。

二、东海大米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发现东海大米电子商务在网络信息化基础设施、电子商务物流体系、相关消费者以及经营者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东海大米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而只有对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详尽的分析,才能推进东海大米电子商务不断前行,逐渐打开市场。

(一)农产品电商交易平台落后,网络基础设施薄弱。近年来,东海县电子商务虽然取得了飞跃的发展,但关于农产品的网站平台建设还比较落后,农村互联网利用率还有一定欠缺,较其他地区发展较缓慢。东海大米电子商务在电商平台的信息化、集成化管理与计算机应用技术水平方面普遍较低,缺乏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以及维护网站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人才。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受当地经济实力的限制,政府没有投入足够的资金购置计算机硬件设备,未能充分制定、实施培养及引进相关电商专业人才的政策。

(二)消费习惯难以改变,电商平台秩序混乱。通过对消费者进行调查发现,只有9%的消费者会选择在电子商务平台上选购大米,而有65%的消费者选择在超市或者粮油店中购买。消费者不选择在电商平台上购买大米,一方面是认为实体店购买更加方便,传统的消费习惯根深蒂固,难以改变;另一方面是因为在东海大米电商平台中某些不良商家以次充好,信用大打折扣,е缕渌商家受到连锁反应,使得消费者对网上销售的大米的质量和售后服务充满担忧,难以信任。

(三)未形成规模效应,物流配送成本高。通过调查,发现在东海大米电子商务中并没有商家拥有自己的物流配送体系,而且东海政府也并没有专门负责配送农产品的物流体系,商户经营分散化,彼此之间较少进行合作,各自为政,未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商户之间的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导致这些商户在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中处于被动,缺乏议价权,使得物流配送成本比较高,对物流企业的选择也有局限性。对物流企业而言,东海大米订单的分散化,导致配送成本增加,因此企业出于利润考虑,大部分企业不愿意涉足农产品物流配送。

(四)商家知识水平有限,电商经营态度不积极。通过走访东海各实体店铺,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有64.2%的商家没有意愿在电商平台上销售,且仅有20%的商家在电商平台上销售过东海大米,但由于经营状况不佳,现已有一部分商家已经不在电商平台销售大米了。即使近35.71%的商家有意愿在电商平台销售东海大米,但是由于商家对电商平台的了解比较少,存在电商经营发展成本高的误解,加之商家计算机技术水平较低,认为东海大米电子商务经营风险大,因此很多商家对在电子平台销售大米的态度并不积极。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方面是因为经营东海大米的商户大多是农民,整体文化素质较低,某些观念也相对滞后,限制了农民接受、消化并大胆尝试新鲜事物的勇气;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传统的线下销售方式,不愿意做出改变。这就使得东海大米电子商务难以集中实行,缺乏电商发展氛围,实施效果也并不显著。

三、东海大米电子商务发展建议

由于人才匮乏、基础设施不完善、消费者习惯等原因,东海大米在电子商务推广中还存在很大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解决对策:

(一)加强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电子商务的发展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通过政府推动,整合现有的信息基础设施资源,构建全面的信息网络。首先,连云港东海县政府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强化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致力于建设一些电商交易基础设施和服务机构,完善东海大米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提高网站水平,形成覆盖县、乡镇、村的农业信息网络,为商户网上销售东海大米提供充足的硬性条件;其次,在引进技术人才方面,政府应积极招揽外来电商专业人才,让这些电商人才针对种植户、粮油店和企业员工进行电商知识普及,并传授他们网络知识,为东海大米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足够的智力支持。

(二)转变消费观念,加大电商平台监管力度。政府应充分发挥促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职能,不定期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介向消费者推送有关线上销售东海大米的优秀商家,鼓励、引导消费者转变传统的一味实体店购买大米的习惯,尝试选择通过电商平台购买东海大米等农产品。商家也要在电商平台中做一定的促销活动,和适当的产品宣传,吸引消费者在电子商务平台上购买大米。

在东海大米电子商务交易中,有13.3%的消费者担心卖家信用、产品质量及售后服务等问题一直影响着东海大米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因此,针对电商平台中东海大米质量问题等,一方面政府应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对相关商家诚信经营的管理,对违反规定的不良商家进行一定的警告和处罚。网上交易的用户需进行身份实名制认证,以此增强交易的真实性,整顿东海大米电商交易秩序,改善东海大米电商发展环境;另一方面商家要致力于做好电商平台销售东海大米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以求更长远的发展。

(三)整合现有商户资源,降低物流配送成本。物流配送成本重阻碍了东海大米电商平台的发展。为了更好节约人力、物力等资源商家也可以借助东海水晶现有的成熟物流体系,并与当地销售水晶的商家达成协议进行合作,实现双赢。政府也应充分发挥桥梁作用,积极整合现有商户资源,呼吁东海大米零售商进行合作,订单集中配送,达到规模效应,并共同与具有实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长期稳定的合作,在节约物流配送成本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商户的经营效率。同时,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对促进东海大米电商平台上交易的物流企业进行支持和帮助,吸引具有成熟的物流企业进行合作。

(四)向商家普及电商知识,激发电商经营热情。一方面政府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总结前期某些商家在电商平台销售大米失败的原因,结合经营较好的经验,对东海大米的种植户、批发商和经销商进行统一指导,以完善后期电商平台销售东海大米的方法;另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形成“一带一、一带多”的电商氛围,带动东海大米的多渠道销售,给商户带去更多利润的同时,也让大家充分认识到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的重要性。针对当地商家,政府、农业主管部门等可举办电子商务类的科技宣传,制定电商人才培养计划,对有意愿的商户进行专业的培训,提升他们在电子商务交易方面的知识水平,激发他们进行东海大米电子商务的热情。只有让商家真正投入实践操作中,更深层次的了解电子商务平台,才能让这些人愿意把自己的产品放在电商平台上销售。同时,鼓励当地青年进行电商创业,开辟线上销售新渠道,一人多店(线上线下)方式,实现与线下连锁异曲同工之效。

主要参考文献:

[1]2016年互网络发展状况分析[DB/OL].http:///news/hlw/20160803/16210049897.shtml.

[2]路辉.把握东海大米产业化发展[J].江苏农村经济,2016.2.

[3]王松.黑龙江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以及策略研究[J].北方经贸,2011.3.

[4]赵光洲.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模式研究[J].现代化农业,2012.12.

第8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发展;思考

中图分类号:F7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30-0140-02

龙岩市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以电商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积极推进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培育现代服务业。目前,电子商务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为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率提供新动力,因此研究电子商务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发展现状

近年来,龙岩市积极拓宽电子商务发展思路,主动搭建电商发展平台,促进电子商务持续较快发展。据资料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市有各类网络经营主体833家,审发工商电子标识829家,发放率99.48%。

1.1 优惠政策给力

2015年3月,龙岩市印发《龙岩市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从支持创建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引进和培养电子商务人才、加大商务用地支持等方面,精准发力,靶向扶持,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添柴加薪,助力电子商务提速换挡。同年4月下发《关于促进邮政快递行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意见》,推动电子商务配套产业协同发展,为电商产业奠定良好的物流基础。长汀、永定等地先后制定发展电子商务的实施意见,优化政策环境,提供有力支持。

1.2 电商快速成长

据资料显示,2014年,龙岩市依托淘宝、京东等第三方平台开设网店近3500家,电商交易额144.88亿元,电商、物流、仓储、配套关联企业等从业人员近8万人,其中入驻福建省电子商务与服务外包统计公共服务平台(正统网)电子商务企业43家,电子商务交易总额99.8亿元,入驻数量及交易总额占全省2.0%。

1.3 基建持续推进

龙岩市着力打造电子商务产业园、孵化基地等各类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基地(园区)的聚集和辐射效应,为电商企业提供良好发展环境。

主要做法:

一是推进产业园建设。新罗区利用龙州工业园2.5万平方米创业园资源,积极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长汀“电子商务中心”免费为入驻电商中心的企业提供办公场地、办公家具、无线网络等,现有入驻企业(含个人)261家。

二是打造电商孵化基地。福建永定互联网产业孵化园是永定区着力发展新型业态的重要平台,总面积达10 000多平方米,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三是建设特色商品导购平台。2015年6月,龙岩在淘宝网建设的“淘宝・特色中国”龙岩馆上线试运营,将特色优势产品和红色旅游资源推向全国。

1.4 村淘欣欣向荣

近年来,龙岩市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积极探索农村市场的新空间,努力打造“龙岩模式”。新罗区小池镇培斜村连续两年被阿里研究中心评为“中国淘宝村”,2014年营业额超

8 000万元。2015年3月,阿里巴巴长汀农村淘宝项目正式签订,长汀县正式成为福建省第二个农村淘宝试点县。至9月,龙岩所有县(市、区)都接入农村淘宝项目,成为全国首个农村淘宝全覆盖的地级市。

目前,除新罗区外其余六个县(市、区)村淘服务中心已全部开业,其中长汀、连城完成乡镇服务店全覆盖,实现线上线下联动的全渠道营销。2015年“双11”,龙岩市已开业的250个村级服务站购入商品量近1 800万元,排名全省第一。

2 制约因素

2.1 配套设施较缺

目前,物流配送、货物仓储等配套设施建设滞后,成为龙岩市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通往乡村的道路状况不尽人意,许多乡道、村道崎岖难行,专业物流园区仍在建设中,提供专业高效的物流配送仍需时日,特别是农村电子商务市场缺乏及时配送,部分乡镇没有快递服务。城市快递依然存在“最后100米”瓶颈,自主取货柜在居住小区的覆盖率不高。

同时,由于仓储用地集中在闽西交易城和龙州开发区,场地少影响物流企业的货物仓储能力,物流公司违章占道停放车辆和装卸货物的情况时有发生。冷链物流企业对于仓储空间的需求更大,缺乏冷链仓储设施和空间配备,直接影响连城白鸭、永定牛肉丸、上杭槐猪等闽西“鲜”等物流配送。

2.2 人才支撑不强

龙岩地处福建西部,是山区地市。由于地理位置较偏,带来电商企业少、物流速度慢等一系列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不利因素,尤其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更显困难。

从近期对返乡创业大学生的调查情况看,在龙岩开设网店普遍缺乏技术支持、美术编辑、营销推广等方面的人才。龙岩市亲爱的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反映,电子商务人才缺口达50%,主要缺乏一线运营人才、摄影人才、网页设计人才、高级美工人才等。福建腾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反映,公司目前电子商务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电子商务营运管理、网站设计及相关项目开发人才紧缺,缺工率达10%。

2.3 龙头带动有限

龙岩企业涉足电子商务时间较晚,本土电商龙头企业较少,同时入驻龙岩的电商企业寥寥无几,电商集聚效应与杭州等电商发达城市不可同日而语。

近年来,龙岩佳丽斯家纺有限公司和福建连城兰花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逐渐重视发展电子商务市场,但电商市场份额较小。从杭州电商企业发展看,2014年上半年,阿里巴巴旗下的浙江天猫技术有限公司、淘宝(中国)软件有限公司、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53.8亿元,占杭州市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的22.4%,龙头地位突出,足见龙头企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巨大。但龙岩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较小,能够带动行业发展的企业为数不多,特别是电商龙头企业仍在培育壮大之中。

2.4 电商竞争激烈

如今,电子商务发展迅猛,淘宝、京东等老牌电商网站持续发掘市场潜力,唯品会、万色商城等新兴电商网站异军突起,竞争非常激烈。据调查,龙岩消费者习惯在老牌电商网站购物、消费,闽西网上商城、四季三餐、青果网等龙岩本土电商,要从国内大型老牌电商网站的消费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困难重重。

加之,本土电商间的竞争同样明显,如闽西网上商城、闽西商城网作为两家不同的电商网站,虽在龙岩电商市场具有较高份额,但因主推商品差异化不明显,互相抢占市场份额,争得如火如荼。再如,自由购商城(龙岩)创始人反映,商城2015年3月才创立,运营时间短、客户群体少,缺乏资金、人才等支撑,发展壮大举步维艰。

3 对策建议

3.1 落实发展规划

针对龙岩电商发展现状,结合地方特色,将电商发展列入龙岩市“十三五”规划,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和细则。加强宣传电商发展相关优惠政策,通过政策宣讲会、电视、报纸等载体,详细解读电商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引导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积极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坚持问题导向,发挥政府的指导、扶持作用,切实解决电商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加强统筹协调,各部门各组织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加强行政资源和社会服务资源整合,创新公共服务模式,发挥县级服务中心和村级服务站承上启下的作用,提高电子商务服务水平。

3.2 完善设施建设

加快推进电商产业园、创业基地等平台基础建设,完善配套设施,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特色平台,吸引电商企业入驻。通过基地(园区)的聚集和辐射效应,形成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完善电子商务物流体系,降低物流运行成本,提高物流资源配置效率,完善物流服务平台建设。建立社区取货点或自主取货柜,灵活收货方式,解决快递派送“最后100米”问题,提高服务水平。

通过建立实践实训基地、举办“八闽电商行”电子商务大讲堂等,加强人才培养,鼓励和吸引更多的电子商务人才在岩创业,为电商发展提供配套的人力和智力支撑。

3.3 培育特色品牌

立足特色产业,围绕重点产业,培育一批竞争力强、附加值高、市场潜力大的特色产品品牌。依托各地生态优势和产品优势,以新罗咸酥花生、漳平水仙、长汀河田鸡、永定牛肉丸、上杭槐猪、武平绿茶、连城兰花等农产品为主打,探索推进统一品牌许可经营、统一生产资料供应、统一质量检测标准、统一定型包装定价、统一市场营销及VI标识系统的“五统一”运作模式。通过策划良好的营销方案,加大品牌宣传和推广,提升特色产品品牌,增强网络市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3.4 加强市场监管

提高网络的信息交互能力,研究制定电子商务信用认证、隐私权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相关措施和管理办法,健全安全认证、支付和信用体系。以建立信用体系和加强信用监管为手段,完善电子商务监管服务体系,制定和推广电子商务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规范,加大失信企业惩处力度,强化守信意识和诚信自律。严格电商主体资格的监管,对其合法性和可信度进行实时监控,坚决打击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违法行为,为电子商务加快发展营造公平、安全的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 陆程程.电子商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J].企业活力,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