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中小学信息教育

中小学信息教育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24 16:31:5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中小学信息教育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小学信息教育

第1篇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式对5个省会城区中小学校进行教育信息化效益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发现,绝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应用效益的认可度很高;不同教师、学生群体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及应用存在差异;信息技术在学校各方面的应用有待深入;信息技术应用的影响因素多层面多维度。由此,不断提升中小学校信息技术应用效益既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需要形成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效益;主观感受调查;发达地区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4)09―0033―06

我国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10多年来,无论是硬件设备的更新换代,还是软件资源的开发使用,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据有关专家称,至2008年,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经费总额已达1150个亿。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中小学建成校园网6.6万多个,全国小学生机比为24:1;初中生机比为16:1。以上这些数据都充分显示了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的长足进展。与此同时,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包括对教育信息化重要作用的认识还有待深化和提高;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政策环境和体制机制尚未形成;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优质教育资源尤其匮乏;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有待整合和集成……教育信息化对于教育变革的促进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推进教育信息化仍然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不论是研究者还是实践者,现在应该更多考虑一下:政府、学校对信息化发展投入了这么多,到底有没有效果,效果怎样?对教育部门而言,今后的核心问题在于让投入产生最大化效益,借助信息技术切实解决课程改革、教育质量提高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对学校而言,认清信息技术应用的效益,并关注和研究在这样一些方面如何改进应用,进一步提升效益等。

本文基于调查数据,客观展示部分发达地区中小学校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应用效益和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升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效益提供对策建议。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在东、中、西部地区各选择2个省,分别在2个省的省会城市各选两个区,在区域内对学校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按优秀、中等、薄弱三个层次分别抽取6所小学、6所初中。对样本校教师采用整群抽样开展问卷调查,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先随机抽取班级,之后采取整群抽样的方式,小学分别在四、五、六年级随机抽取一个班级;初中分别在初一、初二、初三随机抽取一个班级。本次调查实际涉及东、中、西部地区5个省会城市的城区,共调查了34所中小学校,其中小学17所,初中1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完全中学1所。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校长问卷34份、教师问卷1392份、学生问卷3831份,数据采集时间为2010年9月份。

(二)研究内容与工具

本研究综合国内外已有研究,参照教育信息化应用效益、影响因素两大维度(见图1)、建设投入、应用过程(管理、教学和学习应用)、应用效益和保障条件等四个方面设计了学校问卷、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学校实地考察提纲、教师访谈、学生访谈提纲:一是学校现有信息化设备资源等条件、政策规划、信息化应用及管理等情况。通过深入调研,了解中小学校的信息化水平、规划管理及应用,作为信息技术应用效益的背景内容调查。二是教师、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和水平;教师、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教师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应用影响的主观看法和感受;教师、师生对于信息技术应用障碍条件的主观看法和感受。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深入分析和把握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状况、效益及影响因素等,并针对现状提出中小学校信息技术有效应用的参考建议和可行措施。

图1 信息技术应用效益的理论框架参考

二、调研结果分析

(一)教师对教育信息化及其效益的认识与感受

1. 绝大多数教师能理性认识信息技术与教学的关系

超过一半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与教学关系非常密切,比例为50.6%。越年轻、教龄越短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与平时教学工作关系密切的比例越高。有一半多(57.0%)30岁以下教师认为“非常密切”,显著高于50岁以上教师24.2个百分点。有63.1%的教龄在5年以下的教师认为关系“非常密切”,显著高于教龄在15年以上的教师18.8个百分点。教师使用计算机的熟练程度和信心不同,其对信息技术使用的认识存在非常显著差异。使用很熟练的教师由于有过应用体验,认为信息技术与教学工作的关系非常密切的比例最高,为68.7%;而66.7%的从没用过计算机的教师竟然认为信息技术与教学没关系。年轻、教龄短的教师愿意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比例最高。选择“很愿意”的教师中,使用很熟练并有信心的教师比例为56.3%,明显高于使用不熟练的教师11.3个百分点(具体参见表1)。

表1 不同教师对计算机与教学工作关系的认识

[\&您认为信息技术与教师平时教学工作的关系\&差异检验\&非常

密切\&比较

密切\&有一些

关系\&没关系\&身份\&初中教师\&46.6%\&37.7%\&14.5%\&1.2%\&χ2=27.63

sig=.062\&小学教师\&54.0%\&32.0%\&12.9%\&1.1%\&年龄\&30岁以下\&57.0%\&35.1%\&7.0%\&1.0%\&χ2=60.996

sig=.000

P

sig=.000

P

sig=.000

P

2. 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主要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技术开发在于解决问题、改善生活标准和提高效率。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也致力于提高效率、解决教和学问题。如图2所示,有一半多(55.2%)教师选择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五分之一的教师选择主要目的在于“解决教学难点”。随着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入,教师们对于信息技术应用的认识越来越理性,对应用目的越来越明确,但与此同时,也要看到教师们对于信息技术在“探究新的教学方式”方面应用的认识稍显不足,选择比例仅为7%。

3. 信息技术应用为教师教学实践改革提供平台

表2所示,七成以上的教师会“经常”或“有时”让学生搜索网上信息、开展项目学习。而选择“经常”或“有时”“让学生创作多媒体作品”和“应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的教师比例仅为32.6%与41.4%。

对于所列举的应用信息技术改革教学实践的方式,选择比例最高的分别为“对于小组活动越来越适应”、“对于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越来越适应”和“更多的实践关注个别学生”。小组活动教学作为新课改理念中“探究合作”的重要体现。教师们通过几年的新课程实践,已经越来越适应小组活动教学。与此同时,大部分教师已经开始学会关注个别学生,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科学评价。可以看出,新课改为信息技术应用提供了平台,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促进了课程改革。

图2 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目的的认识

教师能否应用信息技术来支持教学创新,重要前提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只有不断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才能促进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表2 中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改革教学实践的情况

[\&总体\&小学\&初中\&频次\&比例(%)\&频次\&比例(%)\&频次\&比例(%)\&课堂上越来越少地应用讲授方法\&710\&54.4\&411\&54.6\&292\&54.5\&教学活动设计更多的关注个别学生\&946\&71.8\&373\&68.6\&565\&74.6\&越来越适应小组活动教学\&995\&77.0\&386\&71.7\&596\&80.9\&越来越适应学生独立自主学习\&987\&75.5\&604\&80.2\&372\&69.1\&越来越会开展差异教学\&852\&66.1\&501\&67.9\&340\&63.7\&越来越会向学生展示复杂的学习资源\&830\&63.8\&499\&66.8\&323\&60.1\&越来越会科学评价学生的学科作业\&927\&71.4\&558\&75.2\&358\&66.3\&]

4. 缺乏资源成为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主要障碍

近三分之一的教师认为应用信息技术的主要障碍为“缺乏合适的资源”,选择比例为29.7%。更多教师选择希望通过专业网站获取资源,比例为43.1%;与实际获取资源的途径差别最大的为学校资源库,实际获取资源的教师选择比例仅为5.7%,而希望通过这条途径获取资源的教师达到19.4%。这一方面说明现有学校资源库的建设不尽如人意,教师们实际应用的少,与此同时,教师们也提出了对学校资源库的更大期待。就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效果的最主要措施而言,51.9%认为是“加强资源建设”;29.7%的教师选择主要障碍为“学生家庭缺少必要的技术条件”。选择“缺乏充足的计算机硬件设备或不太好获得”及“缺乏充分的技术支持”的位居其次,比例分别为26.8%和25.5%;分别有52.6%和52.5%教师认为“缺少应用技术改善课程的方式方法”和“自身缺乏整合的经验”已成为小的障碍;分别有54.0%和47.8%的教师认为“学校对整合的重视”、“学校教学时间安排”已不成为障碍。

5. 绝大多数教师认可信息技术的教学使用效益

除了对教学负担的影响之外,超过九成的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的积极影响表示认可。认可程度相对最高的是: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改变教学方式,选择比例分别为96.0%、93.9%和93.2%。特定的教师群体对于信息技术应用效益的主观评价得分最高,即年轻的(30岁以下)、教龄短(5年以下)、认为信息技术与教学工作关系密切、使用计算机很熟练、平均每天使用计算机时间越长、很愿意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学科教学、本学期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课时比例最高,这群教师对于应用效益认可度最高。对学校而言,要推进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应用,需要根据以上分析的这些特征找准教师的突破口:培养应用意识和应用技能,在教师具备应用信息技术的前提和条件的基础上,让教师愿意用,同时要通过各种鼓励性的政策与措施让教师持续用。

权衡应用信息技术最大影响和作用,45.6%的教师认为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相比较而言,更多小学教师认为如此,比例为49.1%,比初中高出8.3个百分点。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用的最终落脚点在于学生,教师们对于信息技术应用的最大影响认识比较到位――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发展。除此之外,教师们自身信息技术技能的提高和教学的改善也是老师们认可的影响和作用,分别有四分之一的教师选择了这两方面。几乎没有教师认为应用信息技术的最大影响是“减轻教学负担”。

在学校教师访谈中,教师们谈及最多的应用效果是课堂容量增大,课堂时效性加强。教师们认为学校所应用的课堂学习电子档案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另外,访谈中的不同学科教师都反映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二)不同学生对教育信息化及其效益的认识及感受情况

1. 近一半学生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主要是展示教学内容

48%的中小学生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主要是展示教学内容,其次是教学引入,认为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设计互动式学习的比例为17.4%。 更多小学生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设计互动式学习”,比例为20.3%,高于初中6.5个百分点。有更多的初中生选择“展示教学内容”,比例为52.5%,高于小学8.1个百分点。这一点是由小学、初中的教学特点决定的。因为小学课堂更为灵活,教师可以安排更多的互动式学习,而初中教学则用于展示内容的更多。

2. 绝大多数学生表示喜欢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

总的来看,73.4%的中小学生表示喜欢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但与此同时,也有17%的学生表示“无所谓”。更多小学生喜欢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比例为80%,显著高于初中生(65.1%)14.9个百分点。更多初中生对于教师用不用信息技术表示“无所谓”,比例为25.1%,高于小学生(10.4%)14.7个百分点(χ2=147.049,P

对于不同应用能力水平的学生而言,能力自我评价差的学生表示更喜欢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选择比例为77.5%,显著高出自我评价良好的学生19.4个百分点(χ2 =51.121,P

3. 一半多学生认为使用中最大的困难在于“开放时间太少”

如图3所示,57.7%的中小学生选择使用计算机和网络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开放时间太少”。其中小学生、初中生比例分别为59.6%、55.4%。排在第二位的困难是“上网速度慢”,分别有45.8%的初中生、36.7%的小学生选择此项。 除“开放时间少”外,能力自我评价好的学生选择其他因素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学生,22.3%的选择“上网速度慢”,高出自我评价差的学生9.4个百分点,认为“自身水平低”的比例为17.8%,高出自我评价差的学生14.5个百分点。相对而言,自我评价良好的学生对于学校信息技术条件、使用及开放情况要求相对更高(见图4)。

图3 中小学生对信息技术应用困难的看法

图4 对信息技术能力自我评价不同的学生对使用困难的看法

4. 绝大多数学生认可信息技术应用的效果

总体上,绝大多数学生认可信息技术应用对教师课堂教学效果有一些影响或影响更大。其中认可其“能产生一些影响”的比例最高,为40.5%;“影响很大”的比例为35%。绝大多数中小学生认为计算机和网络对学习有帮助,一半中小学生认为帮助很大,比例为50.4%。

信息技术对于中小学生学习产生了重要影响。选择比例最高的是信息技术“对理解教学内容有帮助”,比例为87%;其次为“拓宽了知识面”,比例为86.9%,与教师选择基本一致,排在第三位的是“学习兴趣更浓厚”,比例为80.6%。在学校实地考察,与学生座谈了解到学生们对学校开展的信息技术应用充分认可。“同学们都很喜欢这种教学方法,很新颖。在课堂上很有乐趣。”另外,通过应用这种课堂学习电子档案系统,能够更好地促进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和个性化教学。

对在应用课堂电子学习档案系统的过程中,案例研究中的A中学小范围地开展了各学科单元教学的对比实验(从信息技术应用的伦理来说,不允许严格意义的对比实验)。在推进系统应用的过程中,共完成对比实验10组。除物理2、英语3学科之外,其他学科实验班的成绩基本都高于对比班,语文1、2,英语1、2实验班成绩显著高于对比班(P

三、结论与讨论

调研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参与调查的教师和学生对于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正面影响都是认可的。但由于多层面多维度的各种因素影响,信息技术的应用亟待进一步深入。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推进应该是一个良性循环,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对教育信息化的顺利推进至关重要。

(一)学校信息化应用是一个不断深入推进的过程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生产工具、认知工具、交流与沟通工具支持教师和学习者在课堂内外的教与学。不论是参与问卷调查的,还是访谈的教师或学生,绝大多数都比较认可信息技术带给教与学的效果。信息技术应用意愿较强的,应用时间相对也更多,其认可信息技术应用效益的比例也更高,反过来对应用效益的体验和认可又进一步激发师生的应用意愿。基于以上分析,在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对于教师、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都要通过相关培训和鼓励性政策增强其应用意识和应用意愿,加强其应用技能的培养,让其经历从愿意用――尝试用――广泛用――深入理性用的过程。同时,教师们一旦在应用过程中感受到了信息技术的魅力,会进一步增强使用意愿并深化应用。对于学生而言,一方面要提供其在学校内充分应用计算机和网络的机会;另一方面要重点关注低年级的兴趣引导和应用指导,促其形成应用信息技术的习惯,充分感受信息技术带来的益处,从而更愿意在校内外的学习生活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

(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与潜能发挥有待挖掘

不论是问卷调查,还是典型案例研究,都发现:教师能越来越理性看待信息技术应用,问卷调查中一半以上的教师会选择根据教学需要来应用信息技术。案例研究中,A中学的初中A老师就表示,学校的课堂学习电子档案系统适用于复习课,对于新课则不适用;同样对于多媒体资源,也不是每节课都要用,如需要教学情境引入的时候,会选择合适的多媒体资源。

但调查也发现,教师、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并不深入。参与问卷调查的大多数教师都会在网上查阅资源,而选择“每天用”比例最低的为“使用各种光盘教学资源”、“利用互联网参加科研培训学习”,其比例分别为12.0%、13.3%。在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中,教师选择“很少或从不”的频次最高的分别是“让学生创作媒体作品”“让学生应用不同类型的办公软件”和“让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对于教学的最大潜能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同时,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多限于教学,而课后或课下的应用则少有延伸,如选择“与学生讨论交流”、“与其他教师讨论”或“与其他学校进行协作项目”的教师比例非常低。一半以上的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就是“展示教学内容”,认为教师能够进行教学引入,设计互动教学的比例很少。学生使用计算机比较多的活动,除了“上网查资料”(72.7%),“玩网络游戏”和“上网聊天”成为选择比例较高的,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的优势和潜能也未能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包括家长应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此,一方面要加强对学校和教师信息化应用的深度培训,同时关注对学生信息技术自主应用的引导;另一方面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充足的条件、机会和时间来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充分应用信息技术。

(三)信息技术应用的影响因素多层面多维度

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能否取得更好的应用效益,存在多层面多维度的制约和影响因素。一方面,学校层面存在硬件、软件、潜件资源缺乏及管理问题。对于参与问卷调查的学校来说,基本上(97%)拥有全职或兼职的技术支持人员,其中全职的占39.4%,兼职的占57.6%。有接近六成的学校信息技术应用工作最大的困难在于“人手少维修任务重”。中小学教师拥有繁重的教学任务,包括信息技术教师,拥有专职的技术支持人员对学校而言存在难度。学校层面应用的第二大困难在于“机器会受损,软件需要及时更新”等等,而满足这些需要充足的运行维护费用。接近三分之一的教师认为应用信息技术的主要障碍为“缺乏合适的资源”比例为29.7%。排在第三位的应用障碍在于“缺乏充足的计算机硬件设备或不太好获得”。究其原因,一是因为计算机台数不够用;二是因为出于方便管理的需要,大多数学校都采取集中机房管理的模式,开放时间有限,导致教师和学生,不太方便获得和使用。另外,学生家庭缺少必要的技术条件也成为教师们认为的主要应用障碍。让学生充分应用信息技术,除了有限的校内课堂教学时间,家庭会成为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主要场所。教师们希望能够布置一些应用信息技术完成的各种作业和任务,以此来提升学生学习。但实际情况是,由于学生家庭缺少必要的技术条件,导致信息技术在学生课后和校外的拓展应用成为零。

四、建议与对策

(一)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推进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基于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发现,多数学校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资源配置的主要目的在于服务学校领导和教师,即管理和教学,而较少从服务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考虑。一方面表现为学生对学校信息技术设备的不易获得,使用机会不多;另一方面学生潜意识认为学校的信息技术仅仅是在课堂上教师教学用的。在学生访谈中发现,尽管学生只是作为一个被动参与主体在使用信息技术,但也能从教师应用、自身感受等方面对学校信息化提出建设性建议。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设一个利于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学习环境尤为关键。在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过程中,信息技术条件和资源的配置、信息化管理等各个方面既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更要重视各个环节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

(二)注重引导学校形成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良性循环

通过调查分析,进一步印证了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阶段,要经历启动试点、全面建设与初步应用、全面应用和变革等四大阶段。正如案例研究学校校长所谈及的该校信息化经历了强力推进、推广应用到理性应用三大过程。在启动试点阶段,基于对教育信息化的初步认识,学校开始启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探索信息技术的应用。进入全面建设和初步应用阶段,部分教师开始初步探索信息技术设施及资源的应用;在基本完成信息化建设后,教师们开始全面深入应用,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在全面应用后,学校开始进入到整体变革阶段。而随着教师深入系统地应用,体验到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教师们又开始反思,不再是为用而用,而是理性考虑什么时候用、怎么用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从而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更好的应用,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从已有研究看,应用效益主要出现在全面应用和变革阶段,无论是效益的种类还是高低都会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如何让教育信息化在有效期内发挥出应有作用是提高其效益的关键,如何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设施和资源的可持续应用,也将成为学校所要进一步关注的重点。当然,对于不同基础、条件和发展情况的学校来说,教育信息化不能采取一个模式,一种思路推进,而应根据不同学校、不同阶段特点,采用不同的推进思路和应对措施。以信息化支持和促进教学改革,以教学改革引领信息化是将是实现学校教育信息化根本突破的关键。

(三)加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数据库建设,以深入研究促应用

通过主观感受调查、案例研究所收集的关于信息化效益的研究证据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应用效益,但仍不够全面。如果能够有完整的基线数据、效果数据的定量分析补充进来,信息技术应用效益研究将会更具有说服力。未来研究应关注应用数据建设。就学校层面而言,大多数学校都有自己信息化建设的思路和目标,并基于这一思路和目标,以项目或课题研究为载体来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应进一步指导学校建立信息化应用的数据库,包括项目前测数据、过程中数据和效果数据。有了这些应用数据,才能深入系统地分析学校的信息化效益。通过基于数据库的深入分析,才能针对性地提出学校改进应用提升效果的建议,并基于学校现有基础来规划设计教育信息化的特色突破和发展。

第2篇

[关键词]中小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结构;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3―0142―03

在当今世界发展潮流中,信息化是各国追赶的主题。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其中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关键,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一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面临的问题

1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地区差异显著。各地区、各学校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既存在着沿海和内地的差异,又存在着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的不同。特别是农村山区的信息技术教育还处于空白,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比较差,资金投入力度小。但是随着国家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投入力度的加大,通过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满足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需求,缓解农村山区特别是贫困地区教育资源匮乏、教师数量不够和教育信息化不高的问题,使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充分接受信息技术教育,不断缩小沿海和内地,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差区。

2 教育信息资源的严重匮乏、重复建设、分类标准混乱等,给信息资源的检索、共享带来很大的难题。

3 教师的信息化水平跟不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需要。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教师专业化要求跟不上教学的需要。

(2)由于地区发展差异,适合本地区和本学校实际情况的校本课程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多教师只是把教材当作唯一的课程资源。

(3)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课程评价机制刚刚建立,不成熟、不完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采用传统的评价方式去评价学生。

二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两个阶段

针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面临的问题,采取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和学科整合两条主要途径进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普及,根据普及的进程把它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搞好资源建设,营造信息技术学习环境,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

第一阶段是以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为主,以学科整合为辅进行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在普及的过程中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 课程改革现状。

自从新课程改革以来,各门学科在学科整合过程中努力渗透信息技术的思想和方法。在学科的整合和课程开设上由于信息技术普及的开始和教学理念的陈旧,使得信息技术教育还处于艰难的探索之中,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保证信息技术课程正常开设。

早期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脱胎于计算机技术的教育,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教育逐渐转变为信息技术教育。自从2004年全国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首批实验区广东、山东、海南和宁夏等四省进入实验以来,标志着信息技术课程地位的确立。

由于各地区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水平存在差区,对课程标准解读各自不同,因此教学效果也不同。同时由于各基层学校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各中小学对信息技术课程开课认识不足,出现随意删除、缩减课时,甚至不开设课程的现象,这就使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质量大打折扣。基于这样的情况,课程改革实验区的省份采取小面积进入高考,或者进行信息技术等级考试,这样最起码能够保证课程的开设。但是由于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不同,在经济发达地区和沿海地区采取自下而上(从小学开始到高中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在农村山区采取自上而下(首先开设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条件成熟的学校再逐步往下开设),通过这样达到大范围的普及,形成信息技术学习环境,通过这个环境对中小学生所处的家庭、社区起到环形辐射信息技术教育的作用。

(2)利用信息技术教师的技术优势促进其它学科教师学习信息技术。

因为其它学科的教师对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作用主要表现在学科的整合上,信息技术整体水平总是滞后于信息技术教师,他们除了参加各级行政教育部门举办的教育培训之外,还在信息技术教师的帮助下或者通过网络教研来学习、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但是这一阶段大多数教师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只注重技术的应用,而没有关注教学内容和本质。在经济发达地区,信息技术学习的环境比较好,因此教师的信息技术掌握情况也比较好,甚至有些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的同时普及信息技术。

(3)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

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能够对教学起正确的导向作用,虽然目前还是以高考为指挥棒的单一的教学评价机制为主,并且在短时期内还找不到可以代替的评价机制,但是教学评价机制应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减轻评价过程的操作复杂性。目前很多课程改革实验区的高考改革方案就释放出教学评价机制探索的信号,由于信息技术课程是新的课程,各地区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距离评价理念的实施还有一大段距离,所以课程实施困难程度就表现得尤为突出。虽然信息技术学科在实验区省份小范围纳入高考,或者是进行等级考试,但是这种评价机制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呢?能不能对信息技术的教学起良性导向作用呢?首先是涉及到信息技术评价系统的开发、实施,它是一个艰难的探索过程,其次由于课程评价机制的不完善导致信息技术教师绩效管理严重缺失,使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绩效无从体现,严重挫伤了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造成许多优秀信息技术教师的流失,学科评价建设困难重重。因此探索一种符合新课程改革实际情况的教学评价机制势在必然,在探索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利用网络教研,集结广大信息技术教师的智慧探索教学评价机制的建设。李艺教授主持的大路论坛为广大信息技术教师提供了研究的平台。

2 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急迫需要提高

我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刚起步,教师的教育信息化水平很低,这些严重制约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因此迫切需要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来满足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需要。信息技术教师被推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中心舞台,本身既要谋求自身专业的发展,又要承担繁重的学校信息化杂务,尽管如此,在教师希缺的信息技术学科中,很多信息技术教师主动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培训和讲座,或者通过网络教研提升自我。如李艺教授主持的大路论坛和苗逢春博士主持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坛,很多信息技术教师通过在这个论坛的学习、研讨得到专业化的发展。

3 加强课程资源的建设

在农村山区和一些边远山区中教学资源缺乏尤为突出,一本课本教了几代人的现象是常有的事情。为了搞好资源的建设,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2001年起用5~10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让全国百分之九十的中小学都能上网。

资源的丰富程度和质量的好坏是资源建设的关键,而资

源建设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普及的瓶颈,因此学科基础资源库的建设始终是第一阶段的最主要任务。同时让教师、学生、各类教研人员群体参与基础资源库的建设,甚至引入商业机构竞争来加快基础资源库的建设。因为没有基础资源库的建设,教师在进行学科整合的时候就会没有具体的内容而停留在形式上。

在这个阶段很多教师也只是学会使用多种简单的信息技术工具,比如针对学科性较强的几何画板、物理画板等,一些教师沉溺于技术的应用,忽视了信息技术工具使用的真正目的是为教学服务。因此他们制作的课件格式多样,个人风格太强,相互之间兼容性太差,可扩充性差,可移植性差,从而导致资源利用率相当低。

因此必须对这些课程资源进行工程化管理、模块化划分。信息教育资源单元是课程资源依据教育规律、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信息技术整合后的最小的信息资源单元。它具有不可分解性、可扩充性、可移植性,具有对外接口和可调用的功能。通过信息教育资源单元的大量开发,形成信息教育资源库,兼容以前开发的多媒体课件,减少资源的开发时间,降低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难度,缩短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周期。随着信息教育资源单元的大量开发和方便调用,加速资源的标准化和信息技术工具的大众化进程,减少资源的重复建设,优化学科资源的配置,让教师有效利用已有的资源,真正抽出时间来进行教学研究。

4 更新传统的教学结构

传统的教学结构中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导致师生、生生交流方式相当单调,这些因素都制约着新课程改革。自从新课程改革引入信息技术之后,加强中小学信息化的课程系统服务平台、教学管理平台的开发,使新的教学理念在这个技术平台上得到实施。比如在新课程改革中分组合作的教学方法虽然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但是在传统的教学结构中它的优势很难得到充分的体现,根本原因是很多教师在传统的45分钟的课堂中很难组织与控制,结果在教学实践中把这种教学方法形式化了。所以基于网络的教学模式,在引入论坛、QQ等技术手段之后,可以进行师生、生生同步和异步的交流和虚拟分组,凸显了信息技术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优势。

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出现了与之相适应的课程教学管理系统Moodle,它以其开放源代码和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建构吸引了各国的教育工作者的参与研究。它把课程管理的各个教学环节集结在信息化系统的平台上,实现师生、生生间的快速交流和反馈,减轻教师课堂教学管理的负担,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但是这些能否给学科课程整合带来革命性的改变呢?我们应该理性地思考这个问题,不可盲目的迷信,如果没有课程资源的建设,即使你这个课程管理系统再先进,那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水之源。因此对这款国外的课程教学管理系统,应该根据中国国情进行教学理念的融合,否则会适得其反。

我们有很多优秀的课程教学管理系统。比如华南理工的远程教育网和浙江大学的远程教育网,课程界面友好,条目的设置都符合我们中国人的使用习惯。因此我们应该寻求一种适合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教学管理系统,来改变我们传统的教学结构。

第二阶段改变教学结构,实现学科的全面整合。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改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利用信息技术支撑的交流平台来实现师生、生生的平等对话和交流探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社会的构建已经初步形成,信息技术已经作为一门工具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因此对于这个阶段的课程设置有两个方案。

1 基础教育阶段不开设信息技术课程。

由于信息技术工具的大众化,高端的信息技术让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学习、研究,又利用高端信息技术研究成果不断促使信息技术工具大众化,因为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并不依赖基础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来普及,而是依赖家庭、社会和学校特别是依据已经整合的学科进行全方位的信息技术教育。要想使信息技术的大众化,必须利用高端的信息技术促使信息技术工具使用简单、方便。虽然高端信息技术的开发、研究是艰难的过程,学科的整合是渐进的过程,但是通过努力促使信息社会飞速的发展。

2 基础教育阶段开设信息技术课程。

把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提升到信息的宏观方法论上来,或者把高端的信息技术下放到基础教育阶段学习。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下放高端的信息技术充实到基础教育阶段作为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因此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并不仅仅是普及,而是为高端的信息技术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普及的任务主要落实到了已经全面整合的学科,因为其它学科已经完全具备既利用信息技术为本学科教学的能力,又能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作用。

在这一阶段中,因为资源库建设的极大丰富,资源开发的方便,信息技术工具的极其简单利用,学科和信息技术的全面整合,所以信息技术的思想和方法已经内化为人的素质,已经是人的灵魂和血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EB/OL].<.2002―3―1.>

[2]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1,(1):5.

[3]何克抗.教学结构理论与教学深化改革(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7,(7):5―10.

第3篇

关键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算机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191-01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是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课是近年新开设的课程,该课程表现出的日渐重要性,即将成为中学生的必修课。信技课的主旨在于培养中学生的信息素质以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使中学生成为合格的时代公民。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培养的是学生的信息技术与自学能力、创新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培养适应新世纪人才的需要,也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现在,全国都在提倡素质拓展教育,这里改进教学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在信息教学中较提倡“精讲多练”的原则:“精讲”,是指对于学生自己看得懂的、理解的内容,教师少讲,甚至不讲;而对于一些理论概念,如文件、目录、路径等,要有针对性地讲解,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精要简赅地讲授,让学生掌握知识要领。“多练”,是指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实践操作,以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技巧。在学生实验时,加强巡回辅导,及时发现学生错误并予以纠正,反对将学生放任自流,无目的地实践。

还要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形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根粉笔,一本书,老师讲解学生听,几本笔记,几摞卷子,几本参考书便可走遍天下,学生们很少有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活动,往往到班里去听课常见到老师写了几黑板,学生们笔记上抄了几大片,都很辛苦!但一碰到实际问题学生们还是不会,往往表现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创新意识不强,不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可以说这种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模式已经沿袭了数十年,它从某种程度上极大的阻碍了我国教育的发展,压抑了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已经很难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我们现在要做的是解放老师,解放学生,尤其使学生从繁重的课本和笔记中跳出来,再也不用唯令是从,再也不必像傀儡似的老师说什么就信什么而缺乏自己的思考。“驱动式教学”方式会使学生们自己主动的去掌握知识,探索未知。从查阅资料到与互联网交流;从自己的演示文稿到创建自己的学生网站,无不都体现了学生们在老师的启发和诱导之下自己独立的去学习的教学模式。这样学生们的积极性肯定会大为调动,他们的思维必将摆脱种种束缚,像脱缰的野马任意驰骋,这样方能大力推广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的,全面素质型的优秀人才。

信息技术教学可分为两层台阶:一、基础教学 二、应用教学。所谓基础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课程的引入、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所谓应用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实际中去。基础教学是前提,应用教学是根本,学以致用是本门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这就要处理好基础教学与应用教学的关系。基础教学与应用教学是两种不同倾向的教学阶段,基础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应用教学以学生实习实践设计作品为主,两者相辅相成,只有抓好基础教学使学生们打下牢固双基的同时在应用教学中进行实践,学生才会得心应手。

自主学习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学好信息技术的重要能力。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基础知识和具备了必要的操作能力之后,教师的教就变得轻松了,在这儿学生才是真真正正自主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只不过是教学过程中的配角。通过“自己炒的鸡蛋永远是香的”这个道理,我们深知依靠学生自己的努力探索得到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那才是真正的知识,学生才能想得清楚、记得牢固、操作灵活、运用自如。当然,在学生自主学习阶段,教师一定要加强巡视,在必要的时候进行适当的个别辅导,此时辅导的功效一定远胜于示范演示。通过自主学习,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手脑并用的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操作能力。

第4篇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信息化建设

引言

教育部2012年3月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1],在关于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工作方针中明确指出: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队伍建设是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基本保障。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建立和完善各级各类教师教育信息能力标准,将教育技术能力评价结果纳入教师资格认证体系。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与支持力度不断加强,组织实施了一批教育信息化重点工程,也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为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和发展任务,湖北省组织实施了一批教育信息化重点工程项目。2010年至今,湖北省信息化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投入巨大资金,对各级各类教师进行多次集中培训和远程培训,部分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作为湖北省教育大市的黄冈,及时了解当前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很有必要。从研究现状来看,目前很多专家和一线教师对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进程的状况进行了研究,如:耿品万老师论述了信息化建设在课堂上的重要性[2],王建老师讨论了西部农村初中教育信息现代化建设的现状[3],王锋教授研究了教育信息化视野下农村教师角色现状的分析[4]。他们是从利用信息化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上展开论述的。笔者以黄州城区6所中小学为例,通过调查访谈,了解当前中小学教师在教育信息化发展存在的实际问题,分析原因并给出建议。本文研究意义有以下几点:①了解当前教师教育信息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②为切实提高黄州区中小学教师的教育信息应用能力提供帮助;③可以为推广湖北省相关教育信息化政策提供依据。

1调查的对象和方法

1.1调查对象

黄冈市黄州城区6所中小学,其学校的师生人数见表1.

1.2调研方法

调研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深入这6所学校,向在校老师发放调查问卷,一共发放调查问卷350份,回收307份。通过随机访谈的方法,找不同学科的老师了解当前教育信息化的状况。

1.3实施过程

在参考有关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确定了学校设施、资源、应用、人员技能和管理五大类指标评价教育信息化的总体框架,最终提出了一级指标5个,见图1。在此基础上,编制了问卷调查和访谈提纲,都涉及到了五个一级指标。在调查中,对这6所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

2教师教育信息化调查内容及结果

2.1调查问卷内容设计

调查问卷涵盖教育信息化相关评价指标,以单选和多选题为主,最后附带一个问答题。问卷包括以下内容:(1)调查学校的基本情况和学校教师的基本条件。这里面包括学校教师的年龄结构问题、学历层次以及专业背景方面的调查。(2)学校的信息化管理和相关网络资源条件。以此调查学校在信息化方面的资金投入和管理水平以及教师在学校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资源的便捷性。(3)信息技术教学的意识与态度。以此来调查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看法、对信息技术作用的看法,以及对教师信息技术了解程度的摸底。(4)教师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力。以此调查教师在现阶段信息化方面的真实能力,看看在教学中是否深入开发利用信息化来进行课堂教学。(5)当前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此来调查,当前中小学教师在信息化专业发展存在的困惑之处,针对此问题,应该采取哪些政策来切实进一步提高利用信息来教学的能力。

2.2经过调查得出的结果

(1)6所学校教师基本条件调查表,见表2、表3、表4。表2为黄州区6所中小学教师年龄结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这6所学校年轻教师相对较少,但近年来教师队伍逐渐年轻化,年轻教师愿意接受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愿意在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表3为老师学历层次情况,这6所学校的老师大多是大专水平,以前缺乏相关信息技术的学习,在熟练运用与信息技术可能存在一些问题。表4为6所学校教师的信息专业化情况,可以发现,在学校中计算机专业和信息技术专业的老师所占比例很小,说明在学校中缺乏信息化专业教师,这对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2)学校网络资源条件调查结果。这6所学校每个班级每个教室都配备有班班通等多媒体设备,学校都连入10兆光纤网络。但是,具体到每个班级,网络条件有所欠缺,网速很慢,有的多媒体设备经常出问题,得不到及时维修,有的学校多媒体设备在教室闲置。另外,经过访谈,学校内部的网络资源也有限,教师可开发利用的资源很少,导致很多教室多媒体设备闲置。(3)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意识。调查显示53.7%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应用最重要的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6.8%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在于优化教学过程。而只有10.4%的教师认为信息化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4)教师的基本信息应用能力。调查显示,有46.8%的教师会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有37.1%的教师根本不会用多媒体,有11.7%的教师会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会有效开发教学资源。这说明,教师大多愿意有主动学习的意向,由于自身专业条件的有限,不太能够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5)教师目前在教育信息化存在最大的障碍。通过与各学科老师的访谈发现,教师在信息化方面有一定的认识,愿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然而,在利用信息化教学中,很多老师只会简单的下载课件进行教学,然而在网络课件中,有很多与实际并不相符合。大多数教师不会对网络资源进行深加工,不能把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整合。很多老师接受过中远程信息技术培训,然而多数老师受时间地点等因素的限制,只为应付过关,培训目的没有达到。通过以上调查数据,可以发现近年来,信息技术确实给课堂带来改变,然而其发展不容乐观。尽管教育信息化投入巨大,但现实状况收效甚微。通过访谈,大多数老师有着信息技术作为“手段、工具“方法论”的理念[5],认识不足。课堂教学中,年长教师不太愿意去运用信息技术,偶尔使用也是为了减少板书之劳苦。年轻教师愿意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然而碍于自身的专业知识,在教学中也只能粗浅的加工信息,不能把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效整合。这说明,在学校中,教师的教育信息化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发展。学校盲目建设,管理体制不全,低水平重复建设等现象普遍存在。信息技术如此缓慢发展,应该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3问题分析

(1)教育经费不足影响信息化建设。经费不足是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滞后的主要原因,学校经费主要靠上级部门下拨,没有商业投资,学校网络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导致学校信息技术资源匮乏。(2)信息化设备硬件设施闲置。主要在于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参差不齐,缺乏具有专业信息技术能力的教师。部分教师想利用信息来教学存在一定的困难,造成信息化设备闲置。(3)现代教育技术管理水平落后。主要在于教育管理部门和领导的评价机制不健全,对信息技术缺乏整体规划,部分教师主观上不接受信息化教学,因此教师缺乏信息技术专业化发展的动力。(4)对教师信息能力培训力度不够。尽管部分教师参加信息化技术培训,但培训效果不好。多数老师认为自己缺乏信息化辅助教学的能力,渴望接受培训,然而由于时间、经费等原因,培训效果达不到预期目的。

4对策及建议

(1)加大经费投入,保障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到学校信息化配置服务,资源建设中。及时维护教室里面已有多媒体信息设备,避免信息化设备闲置。(2)建立健全教师管理模式。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一直未能很好整合,由于课堂教学要素由教研机构主导,而信息技术由技术装备机构主导,这样的模式阻碍了信息技术的发展[6]。教育主管部门和领导应该选择合适的评价机制,来激发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内在动力。(3)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专业队伍,努力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从源头上得到保障。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相应信息化专业来培养专业信息技术教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只有拥有一只专业技术扎实的教师,才能落实信息技术学科教学。(4)加大培训力度。因现代教育技术的复合型特点,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培训:一是信息技术的培训,二是“深度融合”的培训。先做好技术骨干的集中培训,再由骨干教师向全区学科教师做好二次培训。培训中,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应构建参与式、案例式的方式,切实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5)建立完善的信息化支持服务体系。目前黄州区信息技术力量薄弱,应在教育主管部门设立相应的配套服务,可通过电话咨询、上门服务、网络交流等形式随时解决教学设备在学校中的调式运行状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2]耿品万.关于提升区域中小学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研究报告[J].教育技术导刊,2014(2):59-61.

[3]王建.西部农村初中教育信息现代化现状的调查分析[J].教育技术导刊,2013(11):56-57.

[4]王峰.教育信息化视野下的农村教师角色现状分析[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5(3):59-65.

[5]李金凤.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研究现状分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6):77-79.

第5篇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4]”近年来,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和心育理念的推广,学校和广大师生以及家长都进一步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王玲等人曾对心理健康教育对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进行研究后发现,综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5]。随着网络资源、多媒体的普及,今天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也更加多样化。这样我们可以更加便捷地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进行跟踪、监控和评估,针对学生的不同家庭情况和心理状态顺势引导,更好地保证工作的有效性。因此,学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注重调动各种因素,保证综合性和全面性。学校里的教师、学生班集体、同学与同伴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元素。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也可以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同时更好地发挥这几方面的积极因素,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可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交互式多媒体教学信息系统能够提供丰富、全面的视频、音频和图文等学习资源:教师可以使用现成的多媒体素材,也可以通过网络下载必要的教育资源。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除了讲授,尽可能地加入情景表演、小活动等互动形式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利用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更加生动形象地呈现课程主题,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分享。比如在“认识情绪”这一主题的课堂上,通过给同学们播放影片《头脑特工队》片段让学生们了解不同情绪的特点和作用。学生也能在体验思考、交流讨论的过程中获得心理健康知识和自我调节的方法。在此过程中也可以通过交互式多媒体促进师生、生生的互动与交流。在课堂外,教师也可以利用视频、音频制作软件积累心理课堂的教育素材。比如,在进行学期总结回顾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采访一些学生,录制关于学期收获的视频,记下同学们的心声,通过视频制作软件配上字幕和音乐,在课堂上为同学们播放。同学们在观看他人的故事中会对自身产生思考,从而收获属于自己的成长感悟。

3利用网络信息化建立心理健康管理系统

利用网络信息化建立心理健康管理系统,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个体上或心理上的不同需求,实现网络心理测评、在线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健康网页的创建等。

3.1网络心理测评

网络心理测评包括心理健康测试、人格测试、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倾向等方面的心理测试。受测者在使用网络在线测试系统时,登陆之后填写个人信息,即可开始测评。在线测试不仅能更加高效、便捷地收集信息,而且便于统计分析和数据管理,及时提供反馈信息。在线网络测评不仅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而且可以从中筛查出那些出现预警记录的同学,及时对需要帮助的学生实施心理疏导,帮助学生调整心理状态。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总体调查可以为心理健康教师和班主任如何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基于网络心理测评的结果,可以从“预防、发展、干预”三个层次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指导。

3.2在线心理咨询服务

在线心理咨询服务是一种可以探索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的有效途径,不受时空束缚,快捷高效。学生在这里的谈话内容更加自主,在安全、开放的空间里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形式也会更加丰富,除了通过文字咨询交流还可以进行语音交流。此外,还可以根据学生们的需要通过网络或交流软件引导学生观看或查阅心理健康资料,让学生通过留言等形式来促进交流,从而达到提高心理自助能力的目的。

3.3心理健康网页的建设

制作简洁实用、富有趣味的心理网页,为学生介绍心理网页的功能、登陆和使用方法;鼓励学生在机房浏览学习,让学生在这里能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能便捷地找到心理自助阅读材料、观看网络视频学习资源。通过网页的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实现优质资源共享,让学生在遇到心理困惑时能够获得心灵的支持和指引;另外,网页上还可以建立论坛或者留言板块,使学生能够表达心声、相互交流和帮助。学生可以按要求注册、填写个人资料,发言时可以利用自己的网名,提供安全、开放的空间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网站上的留言板还可以定期进行整理、编辑和分类,以心理专栏的形式呈现,主要解答同学们的一些共性的心理困惑和疑问。网页坚持“自主、自助、交流、互助”的原则,全方位地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服务,使之成为学生的心灵之家。

4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设备,辅助咨询过程

心理咨询,又可译为心理辅导,是通过一种专门的帮助关系来使当事人发生心理和行为上的改变。它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个别辅导、团体辅导等。多媒体的普及和心理咨询室设备的不断完善让个体心理辅导工作的形式变得更加丰富。除了沙盘游戏、宣泄设施,还可以利用咨询室内的音乐放松椅来帮助学生缓解焦虑、紧张,调整身心状态等。音乐放松椅主要利用音乐声波的频率和声压引起人们心理上的反应。良性的音乐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可以改善人们的情绪,同时有助于消除心理、社会因素所造成的紧张、焦虑、忧郁、恐怖等不良心理状态,帮助人们调整身心状态。在音乐治疗中使用的各种音乐活动,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的功能水平的来访者,使他们都可以在音乐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而这种成功的体验对于一个人的自我,形成和自我评价是很重要的[6]。放松椅就可以很好地用音乐这一媒介为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服务。放松椅上带有平板电脑,系统库里有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可以连网更新,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播放其需要的音乐、冥想音频等。多媒体、音乐放松椅的结合可以更好地辅助咨询过程,有效地促进来访者心理和行为的改变。

5开展校园团体心理辅导与建立“朋辈互助”在线团体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给予成员心理援助与心理指导的咨询形式[7]。在一个充满理解与支持的团体氛围中,参与者愿意尝试各种选择性的行为,探索自己与其他人相处的方式,学习有效的社会技巧;团体成员之间能讨论他们彼此之间的相互察觉,并获得其他成员在团体中对其察觉的反馈,使之经由别人的观点来审视自己;培养成员的信任感与归属感,从对团体的信任到信任周围的其他人,从对团体的归属感扩展到对学校、社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李瑞芹等人[8]的研究发现,团体心理辅导对城乡重点中学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有显著的效果。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而言,同伴交往对于他们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同伴关系不仅可以满足青少年的社交需要而且是他们获得社会支持、安全感和亲密感的重要来源;此外,同伴交往对青少年的认知、自我同一性等有着重要的影响。尽管这种心理互助是非专业的,但它提供的却教育心理是一种具有心理辅导功能的人际间的帮助。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能为大家开辟不同主题的“朋辈网络互助论坛”,为其提供交流的机会,帮助同学们在同伴群体中倾吐心声,互帮互助,将能更好地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作为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如果能给予这些“朋辈互助在线团体”以正确的管理和指导,使之与团体活动相结合,那么就能为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支持来源。

第6篇

1.1领导重视不够,课程没有充分开展

某些地区,领导重视不够,不太注意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更有甚者,不注重信息技术教育,只强调学科教学,或者是强调硬件建设,而忽视软件建设,由于软件更新速度快于硬件,当学校一次性投入建成以后,就再没有较多的投入搞软件建设。虽然投入较多,建起了漂亮的机房,但只是作为应付检查的摆设,学生很少有机会使用。学校领导缺乏现代教育意识,农村教育基本上还徘徊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许多学校领导还是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中高考的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不重视信息技术教育的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阻碍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也影响着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和体系结构。

1.2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学校教育设备落后,硬件设施差

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足够的资金作保证,信息技术教育可以说是一门高耗课程,它的开展是需要一定数量的资金投入作后盾。由于我县财政经济实力不强,是典型的“国家级贫困县办大教育”。虽然国家、省、市、县对我县教育的总投入逐年增加,但是平均起来增长不多。资金的短缺造成了软硬件建设的滞后。要在农村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就需要有成套设备,虽然大多数学校领导都已认识到建校园网、更新升级的重要性,然而计算机房的日常维护费和电费,使有限经费更加紧缺,致使学校的计算机无法及时修理和更新。可以说资金是困扰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一个大问题。

1.3信息技术教育教师不足或课量较重

有的学校没有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教师,让老师们在满工作量的情况下加信息技术课,造成了专业素质、业务能力达不到要求。有的则是把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安排带其他课,信息技术课成了摆设。由于无纸化办公的要求,大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除了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兼有打字复印,负责学校机房、办公室计算机及教师计算机的维护,统计学生考试的各科成绩,统计汇总上级各个部门的数据,使信息技术教师忙于政务,而轻了专业。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工作中得不到学校领导和老师的理解,绝大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地位低、环境差、待遇低、工作重,而且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缺乏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挫伤了大部分教师工作积极性。

1.4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质量低

在我县农村较为贫困的地区,大多数学校还未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即使部分学校配备了相应的设备,也往往是教授学生简单的上机操作技能,还停留在将计算机知识作为信息技术课主要内容的阶段,未涉及信息能力和素养的培养。更谈不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2解决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的对策

2.1转变教育观念,纠正课程设置偏差

观念的转变是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一个重要条件。

首先要转变领导的观念。通过组织领导及相关人员学习、参观,充分认识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信息素养应成为人们的一种基本能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适应信息化社会教育方式根本转变的需要,让他们有紧迫感和压力,开齐课程,并按课程标准和计划认真安排好信息技术课,按专业排课,抽专人负责。

其次,加大资金投入,保证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

最后,要转变教师的观念。教师是直接与学生打交道的,他们对学生的影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国家提出的一项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信息技术素养,才能适应新时代赋予教师的责任。

2.2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新技术、新媒体的社会效益的体现关键在教师,没有较高信息素养的教师就不可能有很高的社会效益,为此,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加大教师培训的力度迫在眉睫。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数量足够,素质较高,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师资队伍是推进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在采取激励政策,吸纳具有高水平计算机知识的专业人员到农村学校去的同时,必须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就地取材,充分发挥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师资的优势,培养信息技术教育专职教师,并对在职中小学教师定期进行信息技术培训。针对农村教学点、农村小学、农村初中的不同需要,采用骨干培训与全员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日常实践相结合等培训方式,全面提高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

2.3加强教育科研,促进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二者整合才能真正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学校要构建教研网络,要广泛开展学科信息技术教育教研活动,引导教师从教育观念、学习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技术和教育资源五个方面探讨如何进行整合。

诚然,在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给信息教育的发展和普及带来了相当大的阻力。而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又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它关系着到我们民族的兴衰和我们现代化建设大业的成败。我们只有在了解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加以解决,才能推动农村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进程。

参考文献

[1]解月光,李伯玲.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有关问题与建议[Z].

[2]教育部文件.《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基[2000]35号)[Z].

[3]教育部文件.《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教基[2000]33号)[Z].

[4]陈至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陈至立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的报告[N].中国教育报,2000-11-07.

第7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德育;课程整合;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05-0184-02

1 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德育教育形式问题

苏活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道德是对道德的追求,学校生活中的道德必须成为道德实践,这是把教学与教育统一起来的条件之一。约翰•杜威不相信德育是可以和其它课分离教授的,他认为不应该把德育作为一个课程,成为无休止的说教,而应该使之与所有课程结合起来。而我国中小学当前的德育教育方式就是采用单独设立德育课程来进行的,即思想政治课。依上述两个学者的观点看,我国现行的德育教育方式,有失德育本身特点及合理性。

1.2 德育教育方法问题

现在中小学德育最常采用的方法还是课堂讲授法,简单的说教,基本上是黑板板书,即使运用多媒体课件,也只是呈现德育内容的方式变得新颖了,实质内容并没有改变。将抽象的道德内容当作对象知识来教授、灌输,借助背诵、考试等其它方法进行强制性的学习,生硬地将大量的德育知识塞进学生的脑袋里。中学时期正值学生的青春期,学生的情绪不稳定,这种硬性方式势必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如果教师方式采取不当,德育教育的效果就会适得其反。

2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德育教育的优势

2.1 改变知识的呈现形式,提高学习者学习效率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知识结构相对来说较为零散,并且以文字、文本的形式居多,学习内容分散且不系统。这就要求我们应该以动态化、专题化的方式呈现思想品德学科的知识,以方便学生形象直观地记忆和理解,适时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快地习得更丰富的知识。

2.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个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重要教学步骤之一。兴趣并不是学生天生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来满足学生好奇心、求知欲而引起的。教师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有着极高的作用。

2.3 增大教学信息量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教学的整合,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的更新,更重要的是把丰富的信息资源引入到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中,合理、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把学习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而且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

3 基于信息技术的德育模式构建

在中小学德育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建构信息技术与德育融合的新模式,要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具体、直观地表达在教学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笔者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提出了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讲授型教学模式、基于网络资源的讨论教学模式和协作学习模式、基于角色扮演的活动教学模式。

3.1 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讲授型教学模式

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讲授型教学模式,德育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教学内容以声音、动画等多媒体信息直观的表现出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在有关《寻求法律帮助》一课中,教师可以将《今日说法》栏目与该课主题相关的一期编制到教学内容中,上课播放给同学们看。这里既有案例过程,又有专家分析评议,还有判决结果,有声有色地展示给学生。

3.2 基于网络资源的讨论教学模式和协作学习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在教育领域的渗透,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小学基本建立了能够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专用的多媒体网络教室。学校可以专门建立一些专题网站,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资源进行德育教育。

这种方式不再是仅把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的学习用作是教师讲解的辅助工具,而是变为帮助学生探索和学习的工具。德育教师不仅可以利用Internet上丰富的资源,同时还可按德育课程自行设计网络课件。这一教学模式主要出发点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协助学习为辅,来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因此,基于网络资源讨论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最重要的是要从“教学策略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学习资源的设计”两方面设计教学内容。

(1)教学策略设计。①在中小学德育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强调以阅读、谈论为主要学习方式,借助网络资源,培养学生形成个性化思维,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②创设中小学德育教学情境,通过视听等方式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③为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的资源及相关支持,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

(2)教学过程设计。德育教师根据中小学德育教材和教学大纲确定主体教学内容后,将德育课程信息于服务器中,其中包括:①课程简介、要求、教学目标等相关信息,让学生上网学习前,对课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②教学计划安排,使学生大致了解课程教学的基本结构,心理上的作预期准备;③制定教学结果评价指标。

学生开展自主学习:①按教学计划和安排由学生自由掌握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此阶段只是学生自由地学习德育课程,没有教师的监督和帮助;②学生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自身需求确定学习的层次。

自觉性的组织网上论坛:德育课不仅仅是让学生懂得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做人的道理。因此,成功的德育课是要让学生理解其深刻的内涵,并学会思考。通过网上讨论,更能体现学生对德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践能力。通过网上论坛可以给学生提供双向的、多重的交流,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提高自身的水平,而且讨论学习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情境性、互动性(协作)和建构性是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三大要素。因此,利用网络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探索、协作交流的学习环境十分必要,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和合作。当学生在共同探讨或研究某一个问题时,可以通过小组交流、网络在线交流、E-mail通信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交流和探讨。这样不仅拓宽了传统意义上的协作学习,还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3.3 基于角色扮演的活动教学模式

基于角色扮演的德育活动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通过挖掘和激发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特性和创造性,从学生的情感和兴趣需要出发,在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发展独立思考和选择道德实践的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通过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身的智慧,强化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促进自身品德的发展。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来促进学生道德的发展,是中小学德育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编写情境剧本,确保创设情境的条件性;②创设模拟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和热情。教师创设与生活原型相似的教学情境,作为推动学生进入情境的学习背景和教学条件;③分配角色任务,进入模拟情境。教师通过对学生性格的特点了解进行角色分配,并引导学生进入情境;④角色活动开始,经历亲身体验。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学生在特定情境角色活动中内化角色的规范,习得相关知识和技能,以便顺利地进行角色扮演,切实领会角色扮演的深意;⑤教师组织讨论,概括学习成果。

基于角色扮演的活动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活动情境——角色扮演活动——学生讨论,师生交流——教师总结的过程进行教学。创设活动情境把学生带入一个虚拟的环境中,使学生的思维围绕这一问题展开,然后通过学生扮演某一具体角色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既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生活的积极性,真正体现了学生自主参与和寓教于乐的教学原则。

4 提高教师素质,丰富教学资源

4.1 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于德育教育中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

信息技术与德育教育融合的教学模式最终需要通过德育教师实施到教学中,这就要求德育教师既要掌握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又要懂得德育的教导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讲,德育教师的信息意识及对信息技术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决定着信息技术课与德育教育的整合效果。然而有些德育课程的老教师,对新的教学方式适应较慢,不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高效率的教学。这就要求学校提高德育教师的信息素养,以便顺利进行新式德育教学方式。

4.2 学校应保证完善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资源

现在大部分的中小学因课程改革需要,新购置了不少硬件设备,但还是存在着如硬件设备不足、利用率低,软件资源开发和利用率不高,适合中小学德育课程使用的软件、课件偏少,有的只是片面应用,很难达到课程整合的条件。因此,要实现基于信息技术的德育教学,一定要有健全、完善的硬件设备和软件资源。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教学方法与途径

1.前言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信息技术教育给教育界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将信息技术融入中小学教育之中,实施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是当代教育的需要。信息技术教育的路还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去探索,作为信息技术课的老师更应该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来。为此,笔者浅谈关于这门课程的一些教学想法,以期和同仁们共勉。

2.中小学信息技术课遵循原则和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尤其是现代技术手段来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仍起主导作用,学生仍处于主体地位,多媒体电脑只是一个中介,切不可喧宾夺主―以电脑为中心组织教学。从本质上讲,多媒体电脑与幻灯机、电视机、录音机、黑板、粉笔等一样,都是辅助教学的工具。尽管多媒体被引入课堂后,能取代教师的部分功能,但毕竟不可能取代教师的地位。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应展示高超的教学艺术,现代技术的运用应恰到好处,画龙点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积极的探索精神,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教学中切忌使电教手段充满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忙于电教手段的实施,影响了教学环节的衔接,破坏了教学情趣。

3.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方法与途径

3.1课前准备工作要做好

所谓的课前准备工作,就是要将本节实操教学中用到的相关素材如图片、表格文档等准备好。例如在讲解WPS2000的有关表格知识时,不能在讲课过程中临时制作,这样既浪费了时间,所举的例子代表性也不强。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自己应该在课前操作一次,避免有些问题因遗忘而影响课堂教学。教师应保证给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时间,同时还要注意所引用的例题应该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比如学生自己熟悉的板报、课程表、班级座位表等,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3.2计算机操作动作要规范

在教学调查过程中,发现部分教师不重视计算机操作规范要求的教学,如上身直立、每个手指击键的分工等,导致键盘、鼠标的操作千姿百态。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在当今信息社会中使用,学生们一旦养成以错误的姿势操作计算机的习惯,就会影响他们身体的健康。只要我们教师每节课前利用两三分钟的时间强调一下,几周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3.3应用菜单形式教学,培养自学能力

许多教师喜欢用快捷方式教给学生解决问题,我想这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一个误区。因为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存在着不同层面的差异,有些学生操作能力较强,对快捷操作方式容易理解掌握,但是大部分学生可能从未接触过电脑,他们又怎能一下子学会用快捷方式解决问题呢?另外,学生不可能就使用一种应用软件,不同的软件其快捷方式也不尽相同。我们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使学生具有自学能力。我们在教学的时候,无论是讲解Word,Excel,WPS2000,还是其他工具软件,都是基于Windows环境的,应该采用原始的菜单方式教学生解决问题。

3.4充分利用系统提供的“帮助”

在信息技术课程里面,《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所涉及的应用软件都有一个功能强大、完善的帮助系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却忽略了这一点。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使用帮助文件,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养成使用帮助功能的好习惯。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十分有意义。

3.5多媒体网络教室的控制,要把握时机

应用网络教室(电子教室)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当发现有一些学生对同一个问题存在着疑问时,往往突然控制了学生的鼠标、键盘,这时你就会听到不绝于耳的拍键盘、摔鼠标的声音。我们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一细节问题。如果我们想控制学生的键盘和鼠标就应该先通过网络广播告诉学生,让学生做好心理准备。如果经常这样突然打断学生的思维,必然对学生学习的兴趣、问题的理解造成负面的影响。同时,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不要频繁地去控制学生,这样做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

3.6辅导学生要有方法,要有耐心

教在辅导学生操作时,耐心有时显得不够,因为有些问题在我们老师或者有些学生的眼里十分简单,可对于那些从来没有用过电脑的学生来讲,简单的问题却是困难的。教师一定要耐心地去辅导,培养这些学生树立能学好计算机的自信心。如果辅导不过来,可以采用“一帮一”的协作形式来进行,就是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和操作能力弱的组成一组,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4.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