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人生哲学的道理

人生哲学的道理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24 16:32:1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人生哲学的道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人生哲学的道理

第1篇

关键词:道;老子;“反者”;“弱者”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041-02

道家之为“道”,原因就在于其崇尚“道”,道家的一切理论都离不开“道”。“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概念,其整个哲学思想的体系都是围绕“道”展开的。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四十一章),“法于自然”的道生成万事万物,而万事万物“惟道是从”。他提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道德经》第四十章),揭示了事物运行的普遍规律,结合这一规律在人伦日用中阐释了自己的哲学思想,为人之感悟、反思提供了丰富的人生哲学内涵。

一、老子的“道”――化生万物,道法自然

要认识老子的人生哲学,我们不得不从他的“道”说起,可以说其整个哲学系统都是由“道”而展开的。道,本义是大路,坦途。《说文解字》曰:“道,所行道也,一达谓之道。”后来引申为抽象的法则、规律,以及实际的规矩。老子以前,以天地为万事万物的终极界限,而从老子之后,他认为,天地之上存在着一种更为本质的存在,即其所谓之“道”。

老子认为道生万物,就道与物的关系而言,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该,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道德经》第二十五章)道不仅是事物存在的本原,同时也是事物存在的根据,具有哲学本体论的意义。所以,老子认为道不能用语言来表达。“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第一章)道作为超越界的存在,非现象界实有,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

因此,他提出道法自然的观点。道成就万事万物,其施气精粗不一,无所选择,无所去留,一视同仁,并非有意为之。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道法自然不是说道之外还有一个需要道去依赖和参照的对象,而是形容一种状态――“自然而然”,即道化生万物,并不是有意或是要达成什么目的,而完全是自然而然,自然无为的。“自然无为”是指“无人为”,就是没有人类社会的刻意造作和虚假不真,而完全是顺应自然的状态。

老子的道,源于他对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细致入微的观察以及对超越界的独到领悟,道不仅是形上超越的本体,也是形下万事万物运行的根据。其中,“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就是在这个基础之上,对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掌握以及建立在这一规律之上的处世真谛和人生哲学。

二、“反者道之动”――福祸相依,流转不息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相互依存,不断发展变化的,并且当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然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在老子看来,这一现象带有普遍的自然性,是“道”运行的必然法则,即“反者道之动”。

老子认为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相互依存的,以其对立面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他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道德经》第二章)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等等都是从对立统一的范畴来说明的。在老子看来,事物对立面的变化发展,是一个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近及远,积弱成强的渐变过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基于这样的认识,他认为应该“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道”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由道所化生的事物也在不停的运动中,而且物极必反,是以一种发展的角度来看问题,所谓“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道德经》第三十章)。由于事物发展至一定程度必然向对立面转化,所以,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第五十八章)福中潜伏着祸,祸中伴随着福。正因如此,“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有时减损反而最终能够有所增益,增加反而会导致减损,老子还指出:“天之道其犹张公与?高者抑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正因为“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道德经》第七十七章),所以他主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说委屈反而能保全,弯曲反而能伸直,低洼反而能盈满,破旧反而能新成,少取反而能多得,贪多反而会迷惑,通过这种逆向思维的方法,能够避免盛极必衰,避免衰退败亡。由“反者道之动”,老子进而提出“弱者道之用”,在人伦日用中倡导“贵柔守弱”。

三、“弱者道之用”――贵柔守弱,处下不争

根据“反者道之动”的法则,老子认为“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梁者不得其死”(《道德经》第三十章)和“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道德经》第七十六章),刚强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会走向自己的反面,所以应当甘居柔弱,柔弱反而能够使事物得以长久。老子通过对世间万物的洞察,提出了一种与儒家思维不一样的方法来解决世间矛盾,为世人开辟了一条截然不同的思想路线,其所倡导的“贵柔守弱”这一做人的基本原则,对后世产生了普遍影响,成为中国国民性的一种表现,是中华传统美德。

1.贵柔守弱

老子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道德经》第七十六章)可见,刚强走向衰老和死亡,而柔弱则是生命力的象征,人应该守柔处弱,不可逞强好胜。“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为天下,常德不离,复归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道德经》第二十八章),就是说真正懂得刚强的人,才明白守于柔弱的道理,甘愿作为天下的溪涧,这样永远不会背离“德”,而回归到婴儿的状态。真正懂得纯洁的人,才明白守于污浊的道理,甘愿作为天下的山谷,这样就能不断充实“德”,而回归到事物素朴的本质。这样做的前提是“知雄”、“知白”,就是对事物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而后做出恰当的选择,即“守雌”、“守辱”,这样才能把握事物的方方面面,顺应事物的发展,因势利导而不强制,做最合适的选择。

2.处下不争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第八章),正因为水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第六十六章)。水看起来很柔弱,但是却可以战胜坚强无比的东西。“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道德经》第七十八章)水无所不利,但永远谦卑处在下位,老子认为崇高的圣人具有水一样的品质,居卑处下,利万物不与民争利。所谓“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百川皆归于海,因为大海是世界上最低的地方,能够容纳一切细流,这是物理自然的道理,所以人的修养要像海洋一样,能包容一切。这样不相争,才可以消除对立情绪,达到和谐境界,才能做到“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道德经》第六十六章)需要强调的是,老子的谦下不是达到居上目的的手段,而正是因为谦下,不以居上为最终目的,才能居上。同样,也正因为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3.不敢为天下先

要求我们不要“争先”,因为“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道德经》第七章),人们只有“以其终不自大,故能成其大”(《道德经》第三十四章),没有自高、自大、自满、自足,所以能成就伟大,而且也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伟大。故“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道德经》第二章)万物遵循规律,生生不已,不着丝毫痕迹,虽然生长不已而并不据为己有,作了也不自恃有功于人,或自恃有功于天地。正因为天地万物如此这般,反而使人们更尊敬,更体任自然的伟大,所以圣人效法自然法则,用来处理人事,“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为上智。

老子告诉我们能够甘于柔弱就会回报刚强,甘于卑微就能回报荣耀,不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这充分体现了老子“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深刻哲理和绝妙运用。

有人认为,老子过于强调“不争”、“处下”、“守柔”、“不敢为天下先”等思想,给人以软弱、缺乏积极性和敢为天下先的英雄豪气,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悲观主义哲学,应该予以强烈批判。笔者觉得这种观点有失偏颇,没有能够把握老子哲学的精髓。老子“弱者道之用”的人生哲学以“道”为核心,根据对天地万物运行规律,即“反者道之动”的认识,用深刻的思维高度概括了人生处世真谛,是一种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关爱生命,遵循生命规律的人生进取路线。

四、结语

老子的思维方式是对常规思维的一种超越,是一种大智若愚的智慧,其价值不可磨灭。朱子说读圣贤书,“非但欲理会文字,须要识得圣贤气象”(《四书集注・论语集注・公冶长篇注》),读书要领会圣贤之意,结合切身体会,不断涵养自身气质。尤其是在当代社会,功利主义盛行,人心浮躁,很多人都“静”不下来,人们在沉重的社会压力下逐渐迷失自己,此时领略老子的思想智慧,体会“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人生哲学,找寻精神家园,可以重新拾起心中那向往已久的宁静与安详。

参考文献:

[1]老子道德经注[M].王弼,注.楼宇烈,校.北京:中华书局,2008.

[2]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国书局,2004.

[3]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9.

[4]钱穆.庄老通辨[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5]郑良树.老子新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6]王英杰.自然之道:老子生存哲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第2篇

一、基本概念的澄清

首先,就本文所使用的理性概念而言,既不是将理性作为“名称”④,也不是仅将理性作为“心智”⑤来使用,而是主张理性是心智上控制调节行为和抽象思维的一般能力,通过抽象思维和推理,人们能够建立起有关某种非自明问题的信念[1]130。本文采用此主张,是鉴于庄子对人生哲学的探索中,以“无情”为悬解之线,运用理性而至体悟,最终达至无欲无情、自然无为的逍遥境界。例如,庄子基于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敏锐观察和理智思考,认识到在万事万物的运化过程中,存在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规律;通过将人生与个别事物的变化进行比较,寻找共同的东西,再在心灵中将综合起来的共同点升华为整个宇宙的本质;且将观察分析的结果带入自然体悟中,进而达到与天地共运,与万物共化的境界。其次,非理性是相对于理性而言的。人是理性与非理性的混合物,人类既具有分析、判断的能力,也具有非理性的感觉和体悟能力。在非理性中,既包括有情,也包括“无情”。本文不是在感望的意义上使用非理性,而是特指无情无欲的非理性状态。人的非理性状态除了情绪、欲望等外,还包括无知无欲、恬淡素朴的另外一面,庄子挖掘的就是无情无欲的非理性状态。在《庄子》一书中,“情”字主要有三义:一是之情⑥,常指人的喜怒、哀乐之情感。如《德充符》篇谓“不以好恶内伤其身”,以及《天地》篇谓“且夫失性有五:一曰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二曰五声乱耳,使耳不聪;……此五者,皆生之害也”[2]387。庄子批评纵情肆欲者会劳神焦思以至于涂灭性灵,损伤性命。二是物羁之情,常指世俗权位、爵禄之情势⑦(形势)。庄子在《逍遥游》篇明确批评了肩吾所谓的“接舆的言语是‘大有径庭,不近人情’”,不近人情即不附世俗情势。三是指情实之情。在《养生主》篇,庄子谓丧礼上人们的哭泣是“遁天倍情”⑧,这种行为是逃避天然的本性,背离自然的规律,违背自然之“情实”。与自然情实之“有情”相对的“无情”主要是指不为情所乱,不为物所累,能够超脱于喜怒是非,顺乎自然的本性。最后,文章以“无情”为线索对庄子的人生哲学进行分析,主要鉴于庄子的思想反映出以下倾向:在个体的感性中追求无情;在世俗的物羁情势中保持无情;在自然的生死情实中顺乎无情。《德充符》篇谓:“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2]193在庄子的思想中,“无情”并不是说人无情感,而是指不为情所乱,不为物所累,能够超脱于喜怒是非,顺乎自然的本性。“郭注‘有无情之情,故无为也’,实际上是讲‘道’因无情而无为”[3]。庄子的虚无之“道”不仅仅是超越现象界、经验界的绝对存在,“道”是有情有信与无情无为的统一体。需说明的是,庄子推崇的无情无欲、逍遥无为的精神境界,不同于西方的非理性主义⑨。人的非理性状态除了欲望、本能之外,还包括无情无欲、恬淡素朴的另外一面,庄子挖掘的就是无情无欲的非理性状态。庄子拒绝由欲望、心知而引发的喜怒哀乐、是非好恶之情进入人的心中,这样才能以内在的生命去体验人生的真谛和宇宙的本质[4]218。

二、情势之“有情”与自然无欲之“无情”

庄子的人生哲学是探讨值得每个个体追求的生活目标和生活理想的。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就是个体如何摆脱感性、物羁情势、生死情实的束缚,以达到无情无欲、自然逍遥的精神境界⑩。无情无欲是庄子对待社会和人生的根本态度。“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逍遥游》),人生的最高境界便是过这种无欲无情、自然逍遥的生活。但庄子提出的心灵遨游的地方不是纯粹的自然世界,而是无情无欲、无形无名的本体之境,包含对自然现象、万物运化规律的观察和思考。这种境界不是纯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控制下的意识活动,而是非理性状态下的无欲无情的自然境界。它要求个体在感性中追求无情,在世俗的物羁情势中保持无情,在自然的生死情实中顺乎无情。可以说,反对情势之“有情”与追求自然无欲之“无情”贯穿于庄子思想的始终。

(一)感性中追求无情

庄子人生哲学的宗旨是护持恬淡素朴的心境,警惕这种心境的丧失和混乱。要保有自然素朴的心境,就要从感性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而超脱的关键就在于无欲无情。就人而言,有五色、五声、五味之情,它们虽为外在之物,但不是独立自存,其对人有很大影响,能引发人的,使人心迷性乱为外物所役使。“且夫失性有五:一曰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二曰五声乱耳,使耳不聪;三曰五臭薰鼻,困惾中颡;四曰五味浊口,使口厉爽;五曰趣舍滑心,使性飞扬。此五者,皆生之害也”(《天地》)。庄子所否定和反对的,正是这种使人心乱性迷的情,亦即人之。庄子劝导人们从感性认识中抽身而返归内心,超越主观感性私欲之情而回到自然天地之情。《大宗师》篇谓“‘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若然者,其心忘,其容寂’”,正是形容个体摆脱了感性的牵绊,达到无情无欲的自然心境。要人摆脱感性的束缚,保持无情无欲的自然心境,是因为钟情于外物会使人为外物所役,从而丧失生命之本真。庄子把社会的黑暗、祸灾的产生归咎于人受感性和外在爵位的诱惑,归根于人的自然至真之情的丧失。比如,权势欲和贪婪心就是使人们的心灵不得自由的主要羁绊和束缚。“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齐物论》)。有人总是钟情于功名利禄等世俗事物,为满足自己的欲望而疲于奔命,最终成了世俗外物的牺牲品。在庄子看来,“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齐物论》),名利、福禄等都是身外之物,只有面对世俗事物能控制感望而保持“无情”的心境,解除外在之物对于人的束缚,个体精神才能达到逍遥自由的境界。个体获得无情无欲的自然心境的过程,也是其超越感性自我而获得纯粹自我的过程。“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人间世》)”瑏瑢。只有摆脱感性的束缚,人的感官和心灵才会处于一种纯洁、空明的心境。感官和心灵处于无情无欲的自然状态,内无瑕疵,便可洞见万物的本来面目,观审万物的本然状态。庄子从理智推理和自然体悟两条途径认识到宇宙自然万物中存在着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故主张人的行为不应随心所欲、妄意而为,而应摆脱感性食色之诱惑,追求自然之“无情”。因为“‘道’因无情而无为”[3]。

(二)物羁情势中保持无情

人类的生活必然受到世俗社会关系和价值观念的影响。人要获得无情无欲的自然心境,除了抑制主观感性外,还要摆脱爵禄势位的束缚。“故夫知效一官……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斯已矣……虽然,犹有未数也”。要护持自然的心境,仅像宋荣子那样面对夸赞与非议不感到奋勉或沮丧;能够认定内我和外物的分际,辨别光荣和耻辱的界限是不够的。还要“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体尽无穷,而游无朕;尽其所受乎天,而无见得,亦虚而已”(《应帝王》)瑏瑣。人应该把握与生俱来的无情无欲的素朴本性。“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应帝王》)瑏瑤。至人之所以为至人,就在于能超身于物外,保守无私欲无私情的自然心境。逍遥作为物羁的对立面,根本含义也是不为外物所累。庄子高举逍遥游的旗帜,旨在批评物对人的牵制,倡导一种自由洒脱、逍遥无羁的精神境界。人生不得自由除了受感性的诱惑之外,另一原因就是受外力牵制,也就是世俗情势的约束和为政者治国方式的限制。庄子提出,“有人之形,无人之情……无人之情,故是非不得于身”(《德充符》)瑏瑥。无人情能超脱于好恶、是非等物羁情势的束缚。庄子要人保持无欲“无情”心境,就是不为物累、不为物役;以“齐物之心”观照万物,便可消解事物的贵贱好坏之别。他还指出,以仁义为救世之道,不仅于事无补,且犹“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日益多”(《人间世》)。仁义礼制随着利益的对立,已丧失本乎自然的性质,成为争名夺利的工具,这是人获得无情无欲心境的障碍。为政者应仿效自然界春生夏长秋成冬藏的客观规律,撇开主观的欲求,一切顺其自然。“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应帝王》)。不追求富贵爵位,顺任自然,任凭雷声闻于耳畔,天运印于心中,自然界就能按其固有规律发展,百姓就能按其固有情性生活。庄子强调摆脱世俗情势束缚,治国理民顺乎人类素朴本性,这对人欲横流的社会现状以及为政者不顾民情的恣意妄为无疑是一付清静剂。人生的理想状态是过一种无情无欲的自然生活。庄子强调对现实生活不应做善恶、美丑、是非的判断,但这不是要人孑然独立于自然、社会之外,而是要随顺于万物之自然,随顺于本心本性。庄子舍弃世俗价值观的目的在于引导人们返朴归真,恢复本性,保持无情无求的逍遥境界。庄子认为,天下万物有其本然真性,处理世事当“因其固然”。要保持自然“无情”的精神境界,获得恬淡素朴的心境,就需排除各种物欲对心灵的干扰,摆脱爵禄势位等外在物羁的诱惑。“一个人当透破功名利禄、权势尊位的束缚,而使精神活动臻于优游自在,无挂无碍的境地”[2]5。人们只有排除感性、物羁情势的诱惑,才能够使精神活动臻于优游自在、无情无欲的境地。

(三)生死情实中顺乎无情

人间之事,大莫过于生死。而在庄子看来,生死之变正像昼夜交替一样,完全是一种自然现象。“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大宗师》)瑏瑧。当然,庄子并非反对一切情,他亦认为人应遵循自然常情。人之本性是恬淡无为的,所以人之常情亦虚无恬淡而常因自然。庄子主张“无情”于感性、物羁情势,而有情于自然之常情。“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德充符》)。庄子把人的生死放到生生化化的宇宙大潮中去体验,放在永恒的生命之流中去把握。正因为此,庄子说:“古之真人,不知乐生,不知恶死”(《大宗师》)。庄子试图依从自然运行变化规律,追索达到人生最高境界的心境。首先,庄子把人的生死看成是气的聚散。在庄子看来,万物的不同形态甚至天地间之一切不过是气的凝聚流散。如庄子妻死,惠施去吊丧,却看到庄子蹲在地上,鼓盆而歌。惠施对他的态度深感疑惑。庄子曰:“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慨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至乐》)。人在若有若无之间变而为气,气变成形,形变而成生命。尔后又从生到死,这样的生死变化就如同春夏秋冬四季的运行一样。人家静静地安息在天地之间,而我还在哭泣,这是不通达生命的道理啊。庄子通过将人的生死与自然界个别事物的运化进行比较,把生死现象视为人与万物的共同本质。其次,庄子把人的生死看成是万物生亡的自然现象。人生在天地之间,就像阳光掠过缝隙。《庄子》里讲到老子之死,“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养生主》)。老子死时,老少哭他如此悲伤,一定是(情感执著)不必哭诉而哭诉。这是逃避自然,违背实情,忘掉了我们所禀赋的生命长短,古时候将其称为逃避自然的刑法。正该来时,老子应时而生;正该去时,老子顺理而死,这才是自然情实。庄子将生死问题中的理智认识和自然体悟阐述得很清楚,“人能够达到齐生死的境界是通过‘以其知得其心,以其心得其常心’(《德充符》)”瑏瑨。庄子对生死的分析是对观察的结果进行综合推理得出的结论,是理智的分析,而不仅是体悟的方法。人只有借助理性的分析和自然的体悟,把自己与生生化化的宇宙结合在一起,才能体悟到生命的价值。最后,庄子借他者之言指出,“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复坠,亦将不与之遗,审乎无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德充符》)。像王骀这样有精神境界的圣人,生死不能动摇他心灵的宁静,天翻地覆不能使其产生颓丧缺失之感。他的心处于无所对待的虚空之境,不随外物的变迁而有喜乐之情,他能够顺乎自然之情实,故能保持无欲无情的自然状态。事实上,要达到与“道”契合为一的境界,就要摒弃物欲,保持无情无欲的自然心境。“虚者,心斋也”(《人间世》),“心斋”即心志专一,感官停止活动,保持空明虚静的心境。通过“心斋”、“坐忘”,遗弃外在之世俗,忘却内在之肉体,这样使心灵空静,便可与大道相通。达到无欲无情的自然心境就可超然于是非世俗之外,达到“悬解”的境界。“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悬解瑏瑩”(《养生主》)。关于“悬解”主要有三种说法:“一说‘悬’即困缚之义;二说‘忘生死,则悬解也’”瑐瑠;三说“悬解的关键是无心无情”瑐瑡。综合以上阐释,笔者认为,庄子人生哲学的最高境界便是要人摆脱感性、物羁情势、生死情实的束缚,安时而处顺。刘笑敢先生也认为,“庄子极力追求超脱现实的精神自由,包括超名利、超好恶、超是非、超死生……而超脱的关键也在于无心无情”[5]160。庄子从人的自然本质的理性推究,主张人们面对生死应保持无情(不喜生厌死)的自然心境。从经验角度去观察事物的表象,从理性角度去辨析个别事物,是一般人使用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方法。而要超越生死,就需要排除世俗辩说的方法,以自然体悟去把握生死之道。所以,要达到庄子的人生哲学的最高境界,过一种无情无欲的自然生活,既需要自然体悟,又需要理性分析。

三、自然“无情”的背后

本文以“无情”为线索对庄子的人生哲学进行分析,发现其思想既超越了感性原则,亦超越了理性原则。前者表现为从感望中抽身而去的倾向,批评了流俗物质主义的生活态度;后者质疑了现实世界禁锢的体制及物羁情势。在庄子的人生哲学中,我们既看到理性与非理性的作用,又看到二者的融通关系。其思想既蕴含着情势之“有情”与情实之“无情”的对立,又展示着个体自我提升与超越的路径。庄子所追求的不是对现实生活的理性概括,而是超越平凡生活的更高远的无欲无情、自由逍遥的精神境界。

(一)自然“无情”弥补了理性与感性的二元对立

“在中国思想中,庄子的人生哲学思想最早地和全面地开始了对人的境遇的理性的思索”[6]142。庄子的人生哲学反映了理性与非理性的融通关系及双重价值。如果说西方近现代哲学家以非理性的方法去洞察本体世界,是由于工具理性的充分发展而暴露了工具理性应用范围的局限性;则先秦时期的庄子是在科学方法极端不发达的时代,认识到人的认知能力的有限性、片面性,因而诉诸非理性的自然体悟去把握本体。“虽然他们各从一个极端去限制工具理性的范围,却都赞成以非理性的方法去把握本体,获得了一致的结论”[4]40。东西方思想家都试图在非理性领域中寻找心灵归依的场所。但庄子强调的不是心灵的躁动,而是心灵的自然运化,他主张摆脱感情、物羁情势的束缚,从食色和爵禄势位的诱惑中解脱出来,将自然无欲无情的心态融入于宇宙万物,使内在的生命与万物的运化相合,在宇宙生生息息的运化中获得心灵归依的场所。庄子推崇无欲无情、自然无为,主张过一种非理性状态下的无情无欲的自然生活。这并不意味着他是彻底的非理性者,而是说在对待人生、社会、自然生活的层面,他开辟了一条损机巧、弃智虑的认识途径。自然体悟瑐瑢,不能完全脱离经验和理性。庄子批评感性和物羁情势对人的束缚,推崇自然体悟,但他毕竟以“道”、“自然无情”这类概括性极强的概念来表达他对本体和规律的认识。所以说,庄子的自然体悟保留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某些内容,同时其对宇宙万物的抽象与概括又含有自然体悟的特征。

(二)、情势顺乎“无情”,改变了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

第3篇

摘要:尼采从他的权力意志出发,引出了他的超人哲学。超人哲学是唯心主义,它过分地夸大了人的作用,同时他反对和平,赞扬战争,推崇利己主义等,尽管超人哲学在很多方面存在缺陷与不合理,但是我们同时要看到它积极、给人启迪的一面,它鼓励人们勇敢、自信、追求奋进、自我超越、在磨练中成为“超人”。它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尼采;超人哲学;价值

尼采认为,体现权力意志的物种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以至于人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今后还将进化出一种“超人”。在他看来,超人是人类发展的目标和归宿,超人是指权力意志达到顶峰的人,这种人是优秀民族的精华,是权力意志的最高体现和最理想的化身,超人创造社会历史同时推动社会进步。他强调人要把自己变强大,做超人,但是超人必须在严酷的气候和恶劣的环境中经受特殊的磨练才产生出来。诚然,尼采的超人哲学在很多方面是受人诟病的,但是我们要看到它积极和值得我们思考的成分。超人哲学强烈冲击了传统的哲学思维,为当时西方人本主义哲学思潮奠定了基础;对我们中国社会的进步、现代化也有一定的启示;同时对于渴望成功、追求进取、以及思考如何应对这样一个日趋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的当代青少年,也有着许多值得借鉴和学习的精神。

一、超人哲学的人本主义价值

首先,尼采的超人思想对恢复和发扬人的本性,追求自由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尼采认为超人可以创造真理,判断善恶,敢于藐视一切,敢于给一切以新的价值和意义。尼采批判基督教对人自然本性的扼杀,而立足自然去探索人性之本,同时尼采将人对自由的渴望,上升到了精神层面。其次,超人哲学立足人本,提出自我超越。尼采强调人不断完善、不断超越自我,这从积极意义上出发,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种对于人性追求的大胆尝试,也是将人作为社会中心的体现。这是一种朴素的人本观念。

二、超人哲学对中国社会进步、现代化的启示

首先,尼采认为,强者应当征服弱者,智者应当支配愚者。对弱者、愚者不应该是同情,应该让更优秀的人来代替他们。假如建立一种制度,使弱者、愚者得到充分的同情与怜悯,那么世界一定会停滞不前。尼采的这种思想虽然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性、互助与怜爱,但是却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尤其是对近代的中国,打开了中国大门,也打破了中国“天朝上国”的美梦,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深受压迫,于是有识之士呼喊出了“独立”、“自由”、“自信”等口号。在当时那种特殊的情况下,尼采的这些思想对于帮助当时的中国人自强不息、争取民族民主独立,起到了极大的动员和鼓舞作用。我们的愚昧无知、落后、软弱并不会得到强者的同情,只会成为强者的盘中餐。因此我们必须把自己变强,超越自己,成为强国。其次,我们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拒绝颓废,明白发展才是硬道理。超人哲学告诉我们,我们必须要时刻督促自己进步与发展,因为落后就会被欺负和征服,而且强者中还有强者,因此我们必须要有忧患意识。国家要发展要进步,要有随时被超越被征服的意识,不断鞭笞自己,从而变得更强大,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总之,他的超人哲学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我们社会的不断演进,它对我们从落后的国家变成强国有积极指导意义,正如改革开放时期,我们打破常规、不怕失败的勇气,积极发展,就是“超人”精神的一种体现。

三、超人哲学对中国教育发展的启示

首先,超人哲学立足人本、发扬人性。随着当前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在教学中越来越注重以“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与超人哲学的人本思想、主体思想不谋而合。以学生发展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提高学生探求知识的能力,这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之路,也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必要条件。在素质教育中,我们要关注每位学生的兴趣和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开发学生潜力。其次,尼采提出的“超人”具有创造性的特征。超人哲学强调人思想上的自由,倡导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有自己的见解,不人云亦云,这正是当前素质教育所提倡的。中国的应试教育已经严重束缚了一代人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发挥,要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就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挥其创造性,还其思想自由。再次,超人哲学强调“超越性”。这对我们的教育发展有一定影响,它指导我们超越自我,超越弱者,超越困难和挫折,胸怀大志,挑战极限,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顽强不屈的精神。

四、超人哲学对当代青少年成长的启示意义

青少年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社会生活发生着深刻而广泛的变化,当代青少年对于自我塑造与自我完善有了新的认识,他们对于人生观、价值观都有其独特的看法,同时也面临更多的人生抉择和挑战。当代青少年在竞争、选择与追求成功的过程中对如何面对前进中的失败与彷徨,如何塑造成功的自己,如何使自己更加坚强地面对人生的挑战和机遇产生很多迷茫,甚至很多人堕落颓废,而尼采的超人哲学正好给我们积极的指导。

首先,乐观、坚强。超人哲学教我们要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去磨练我们的意志,从而成为“超人”。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当代青少年独立性不强,心理承受能力脆弱,很多学生因为学业压力大而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样的悲剧屡见不鲜。超人哲学的意义在于让我们乐观、积极上进。不是每个人生下来就是天才,我们只有在遇到挫折痛苦的时候,依然用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在恶劣的环境中磨练我们的意志,我们才能真正的进步与成才。其次,不断超越自我,积极进取。尼采的超人哲学就是要让我们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让自己充满勇气,充满激情,不断实现自身的超越。青少年在学习和成长成才过程中,更应当相信自己、超越自己,秉承自强不息的精神去享受有力度的人生,在人生的拼搏与抗争中去体味人生的价值。

总之,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尼采的思想虽然备受争议,尤其是他的超人哲学,过分夸大了人的意志,追求利己主义。但是我们要用辩证和历史的眼光去看待他超人哲学的意义,超人哲学作为一种人生哲学,他有一定的价值。尼采大无畏地批判和颠覆传统思辩体系,提出“超人”思想,充满了不断进取,不断创造与创新的激情,超人意味着不断接受挑战、磨练,这对我们社会的进步,教育,和当代青少年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常绍舜 等:《现代西方哲学评价》[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曾治舟:《浅析尼采“超人”学说和道德观》[J], 学术论丛,2003

第4篇

一、天道意识

在某种意义之下,虽然它们都表现出天,但对天的内在本质还是处于将之神秘化阶段而并未给予充分揭示。同样,我们也无法用在有限世界想到的某一称谓为尺度去衡量无限者。由此,儒家与道家对于天的认识虽然都是在指代上帝,但却都仅仅是“指向”而已。相比较之下,佛教对天的认识的探索似乎要更加深入一步。“佛教却将我们引领进了一个更深更高的地方,在这里我们开始怀疑我们的怀疑,疑惑我们的疑惑,认识到也许在宇宙之上另有一个大心。”[1]217-222但是,这种认识却是朦胧的,“佛教的致命缺点在于它否认上主”[1]225,而且,佛的教导更倾向于属于道德教训而非宗教教训,他没有认识到有上帝存在,所以他给人的那些教导与沉思都完全是属于自然和物理领域,因此在吴经熊看来,佛家仍然没有找到真理,而只是触碰到了真理的“预像”。中国哲学儒、释、道三家对天道的认识虽然各有妙处,但还只是在朦胧中意识到有一个“真理”存在,未能真正找到并揭示出来,而以西方基督文化的立场来看,吴经熊认为,这个真理“必须是从上面启示来的”,也就是神的恩典。若想脱掉自我的蚕茧,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灵性的种子———即成圣的恩典以及这颗种子不断增长直到基督在心中形成,而中国哲学对天道的认识却在中途止步了。由此,吴经熊用西方基督文化来理解并体证了儒、释、道三家对天道的认识。而在此过程中,三家的思想也使其本人产生了“一种灵性觉悟”,从而引导他更深刻地认识西方文化。

二、悦乐精神

尽管儒、释、道三家修身的方法和途径有所不同,但他们追求的目标都是要实现对天道的理解。而在追求天道的过程中,吴经熊看到了以三家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哲学的内在精神———悦乐精神。在研究儒家思想时,吴经熊主要以孔子、孟子、王阳明以及宋儒程明道为主要代表,分析了蕴含在他们思想中的共性特征以及由此四人所穿连起的儒家思想传承脉络。在吴经熊看来,儒家的人生哲学讲述的即是做人的道理,其最显着的特色就是注重脚踏实地地逐步渐进,而这种特色所到达的最高峰即是“乐”。《论语》作为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着作之所以让人百看不厌,就在于它洋溢着的悦乐精神。吴经熊以《论语》中的开篇之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为例,认为在孔子身上,最能反应“悦乐精神”的就是孔子的好学。“孔子对于任何学问,只要是值得研究的东西,都是用全副精神去学,直到醉心忘食,乐以忘忧的地步。”[2]2一个如此好学之人能与友人间进行学问上的切磋琢磨自然使其看到“有朋自远方来”后满心欢喜,而“人不知而不愠”背后的“极浓厚的天道意识”则是此种悦乐精神稳固的形而上的基础。此种悦乐精神在孔子的后继者孟子身上得以充分体现的则是他的人性本善说。此学说被吴经熊认为是孟子对悦乐哲学的最大贡献。孟子认为,人性是天所赋予的,之中固有仁义礼智。《孟子》给吴经熊最深印象的是他天爵异于人爵的思想。与人爵相比,天爵因其永久性得显可贵性。而在人反身自问的时候,发觉人性中的仁义忠信,且“乐善不倦”,心中便充满了悦乐。儒家此种“乐”的观念,明儒王阳明是最得力于孟子的,但似乎比孟子还要更进一步。在王阳明看来,乐是心之本体。“人心本自乐,自将私欲缚。私欲一萌进,良知还自觉。

        一觉便消除,人心依旧乐。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天下之乐,何如此学。天下之学,何如此乐。”(《明儒学案》卷三十二)而在宋明诸儒之中,最能体会孔子和颜回乐处的,就是程明道先生了。他将儒家的这种悦乐精神的形而上的基础与形而下熔为一炉,形成其致良知的理论。深得孔子“下学而上达”的心传。程明道认为,最理想的是行于六合之内,而道通六合之外。向大处远处着眼,而从小处近处做起,这样才是将形而上和形而下打成一处,从而才能致良知,“能致良知,便是人生之至乐”[2]8。而这些思想的形成,在吴经熊看来,是宋儒吸收了庄子以及禅宗部分思想精华的产物,不排斥其他学问,没有门户之见,这也是儒家思想之伟大的一个证明。其结果恰恰是光大了儒家的门楣,复兴了儒家的人生哲学。在吴经熊看来,与儒家思想相比,道家思想看起来更加辽阔。儒家思想中的一切看上去似乎都是整齐而明显,而道家思想则充满了神秘的意味。“简而言之,儒家处理的是道德生活,而道家主要对默想的生活感兴趣。”[1]177与儒家强调有意识地下功夫并运用理性思考相反,道家的特点则在于强调无意识和自然而然。这种在自然怀抱中寻找到的乐趣正是道家悦乐精神的体现。

第5篇

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能够让人变得更聪明的学说。哲学对我们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引作用,尤其在现在快节奏而略显浮躁的社会中便觉得更重要。同样一件事情,你可以从消极的方面去看,也可以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关键是怎样调整心态。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无处不在,而这就是哲学的唯物辩证法的分析对象、辩证思维方法应用对象。成语中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及英文中的“like a coin”(像个硬币,暗指什么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都是这个意思。任何事、任何人都要辩证地去看,这个道理谁都能理解,关键是自己身在其中时要清醒:顺境时要冷静、别浮躁,逆境中要自信、积极地等待(也就是一边充电一边等待),而且要从积极的方面看待人或事物。

“矛盾”可以泛指“问题”“困难”。古诗有云:“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可见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是最怕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了,可正是这些坎坷让我们一天天长大、成熟。所以,我们首先应该正确面对他们,承认“矛盾”的积极作用,既然“问题”在所难免,为什么我们不把这看作一次提高能力的机会呢?

在与朋友交往中同样难免出现一些矛盾,我们也不要千方百计掩饰或一次次的仅仅通过自己的让步来避免矛盾的激化。我们应该明白,这些矛盾可能会促使我们彼此加深了解,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关系。实际上矛盾的发展只有三种结果:一方压倒另一方;双方同归于尽;一种新的对立统一关系产生。所以,我们既不能一再地谦让,也不要拼个你死我活,而是不卑不亢地寻求建立一种新的平衡关系。

处理各种问题要分清主次、考虑轻重缓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一大堆问题扑面而来,到底哪个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影响最大的,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都集中起来,别的问题到要让路,解决了这个关键问题是不是其他就迎刃而解了。

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可以教给我们为人处世中“度”的道理。节俭是一种美德――过分了就是吝啬;忍让是大度――太甚了就是软弱。在生活中,就要特别注意这个“度”:对人别太苛刻,那样会让人无法与你相处――也不能太软弱、没主见,这样大家总是充当保护的角色,在困难的时候又没法得到你应有的支持,当然也不愿和你待在一起;对自己别太苛刻,那样活着会很累,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是逼着自己比别人强,最后赢了别人输了自己――也不能太放纵,人都有惰性,谁都知道待着轻松,可还得逼着自己尽量克服这种惰性,在年轻的时候多学一点东西。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而认识则可以指导实践,这可以引申到我们面临的“学习”与“应用”的关系,通常我们在业余时间学习,都比较辛苦。也许是因为书本上学到的东西真的与实际相差太大,或认为有些科目根本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总之是没什么兴趣,很多学生都是被逼学习,单单为了“考”而学。其实,按照哲学唯物辩证法的逻辑观点,研究事物的深度和广度本来就是一对矛盾体,正因为哲学是科学的科学、具有指导一切的普遍性,我们才不可能期望它在某个具体问题上给出明确的答案。而其他那些看起来没什么实际应用的科目,恰恰也是普遍应用在工作生活之中的。

而像“管理学”,虽然我们不是高层管理者,却仍处在一种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中,知道如何“管理”也就知道了如何“被管理”。比如,管理学中有个“例外原则”,即领导一般只抓最好的和最差的,所以你要想拥有更多机会,就要努力做得最好。

同样,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对我们也有很大的启发性。现象必然与本质有一定的联系,哪怕是假象也只是本质的一种特殊表现,所以观察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必然能够了解它的部分内心活动。而我们在认知事物或是了解一个人时,应该全面分析各种现象,因此与一个人交往要注意别过分相信“第一印象”,那只是某时某地某种环境下给你留下的某个印象。我认为工作和学习的确需要别人认可,但没必要太刻意,社会总会通过你表现出来的多种表象了解你的本质。

在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上,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矛盾体,既是一系列对立统一关系的集合,事物之间便可能存在相同的矛盾,也可能有自己独特的矛盾,这便是矛盾的共性与个性,因此也就形成了事物的不同特点、人的不同个性。这里我想强调一下“个性”,因为我们受“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影响较深,不太鼓励个性的张扬。实际上,我认为有“个性”倒也不一定非穿奇装异服,或是处处不屑与人相同,它更反映在你与他人相同之处的特殊上。比如,对同一件事物有自己独特的看法,看一同件事情有自己的独特眼光,做同一件事情有自己独特的创意,特别是“创造力”最能体现出你的与众不同。

而我们都知道,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明白了这个本质,也就清楚了我们要想发展,就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有用武之地的“英雄”们,在放电的同时别忘充电;没机会放电的更应该抓紧机会充电。有人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可要紧的只有那么几步,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这句话说得真是太好了!我们发展的黄金时间,或者说为我们以后发展打牢基础的黄金时间就是现在――为数不多的几年。

第6篇

在近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有不少感受和体会,班主任工作也要创先争优,我对自己工作的总结,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一、理论联系实际,借鉴他人经验

要搞好班主任工作,就得多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工作法,并且不断完善班级管理制度。比如,在上学期的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上,班主任们的发言令我获益非浅。除了学习同事的经验,另一提高班主任工作能力的绝好途径是从各种书籍、报刊杂志中获取丰富的理论知识,我尝试着把它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关人生哲学的诸如《嫉妒心理学》、《错误与人生》、《成功启示录》及戴尔·卡耐基的人生哲学丛书等,这类书能丰富思想,帮助我们在向学生说明某个问题时,可以侃侃而谈,滔滔不绝,令其信服;另一类就是指导班主任工作的书籍,诸如图书馆的《班主任工作手册》等书籍,阅览室的《班主任工作之友》等杂志,每一次阅读后我都大有收获。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往往在看到有关文章时迎刃而解。当在书籍或报刊杂志上看到有助于班主任工作的好文章,我会将它剪贴或作一些摘抄,这些理论和经验对我的班主任工作帮助极大。我深感活学活用班主任工作的经验,能使我们的工作更轻松活泼而高效。

二、规范班级制度,放手学生管理

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该用什么手段呢?这个问题我进行了思考。战国时百家争鸣,其中的儒家和法家,一个是推崇仁义,另一个是强调法制,极端强调法制易导致法西斯,今天的台湾提倡儒家学说,但黑社会问题严重;我觉得儒法结合的新加坡,既讲民主又有法制,是很值得推崇的。治理国家如此,管理班级也应该是民主与法制的结合。明白了这一点,我在培养班级民主气氛的同时,制定了详细的班规,使班级管理有法可依。虽然在制定班规时是需要花费不少心思,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功”班规定下之后,我感到班主任工作十分轻松。当然我班班规的制定是经过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首先在开学前夕,初步制定了一些管理的要求。整个一学期中,我发现好的方法,便付诸实践,前前后后宣布了好些班规,但因为是不成文的,有时会出现法度不一的混乱情况。因此,我一直在考虑将这些规定用文字进行规范化。新学期一开学,我就主持全班讨论,经反复修改,将班规规范成文,制定出了详细的班规,并且自己打印出来,发到每一位学生会手中,督促学生执行。我们班除了位班委及课代表,每组设有组长、副组长、背书组长、卫生组长,每天有值日班长,联络员,并从每组选出一位值周班长。班里的同学差不多个个是干部。组长管全盘并负责收作业;副组长主要负责登记日常德育加减分情况,每周末在班里汇报一次,并负责德育考核;值日班长、值周班长的职责在班规中都有明确的规定。因为管理规范,我班基本达到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目的。在实践中师生不断完善班规,形成了良好的班风。那么在整个管理班级的过程中,我有一点最大的体会,就是所有的事情,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做,当班主任就好比做父母,如果什么都是包办代替,那是培养不出成才的子女的,而应该是在民主的对待他们的同时,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适当的时候加以引导。在学生进校的第一天报名时,我就让学生自己去领书,发书,而且从中发现了哪些同学比较大胆;每周班会先由学生自己总结上一周班级的情况,然后由我总结;每天的值日班长都要上台总结当天情况;课堂纪律扣分的学生进行演讲;凡有班级问题需要讨论时,鼓励每一位同学发表见解等等。经过锻炼,我班学生的胆量越来越大,能力越来越强,慢慢出现了许多人才,第二课堂活动效果显著。

三、充分利用班会,做好思想工作

想让学生切实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就必须在思想上让他们想通,思想工作做好了,其它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我深感思想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方面,我主要有以下一些做法:

1、在班会课上对全班进行思想教育;

我们班的班会通常先由学生自己总结,然后是我讲近期发现的问题并以多种形式进行教育。有些老师觉得班会没啥可讲的,而我发现班会课其实有很多很多内容可讲。目前,我们面对的学生思想比较复杂,作为班主任得时时刻刻了解他们的想法,然后有针对的做全体学生的思想工作。比如,开诚布公的给他们讲嫉妒心理,使学生对此有清晰的认识,从而正确对待;我要求学生遵守的班规,我就在班会详细解释为什么这样要求;要他们不要早恋,首先从思想上让学生正确认识,然后就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同时举各种事例进行说明教育;要他们上课发言,就教育学生举手发言是给自己一个锻炼的机会,是对自己自信和勇气的一次锻炼,当前的社会需要的就是有自信,充满勇气的人;要他们努力学习,注意学习方法。当然,讲的最多的,是关于理想,如何做人的道理。每次要讲某个问题前,我会查一些书,想想大致该分几层说,如何尽量吸引学生。我常用一些故事、事例,以风趣、幽默的语言让学生在笑声中受教育。平时看到有利于学生 的好文章,就将它收集下来,班会或星期五在班级念念。另外,我在班会上提出的各种问题经常让学生讨论,鼓励每一位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我表现的非常尊重他们的意见。查字典 网

2、每一次活动前后作好思想动员和总结;

不管是学校组织的各种比赛,还是外出活动,我总是事前作好思想动员。如:军训前,给学生讲了很多一个人只有能吃苦,才能成才的道理,(我讲自己的切身体会,还以中国与日本的小学生一起夏令营的事实说明)然后说大家现在是没什么苦受,但是自己不要娇惯自己,应自己锻炼自己,而军训正是一个绝好的锻炼机会。这样,使学生端正思想,增强了坚决克服困难的决心,因此在整个军训中,我班没有一个同学请假,甚至晕车呕吐、肠胃疼痛等仍坚持训练;又如:进行演讲辩论比赛前,举各种事例给学生讲口才的重要性,于是同学中掀起了一股学习演讲热。另外,每一次外出前,都强调纪律性和同学的互助友爱;外出回来,再让学生自己进行总结做的好的和做的不好的,表扬热心助人的同学。

第7篇

在寓言这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中,往往隐含着深刻的内涵,即寓意,而寓意不是唯一的,这正是一种思辨的哲学式思考。例如,《乌鸦和狐狸》,我们很难说乌鸦笨或者狐狸狡猾,乌鸦固然有其可怜之处,狐狸的身上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精明。除了原本就包含着哲学思考的寓言性儿童文学作品,现代儿童文学的创作也更加关注哲学思考,甚至作为一种创作的题材。作者有意识地将哲学式的思考加入作品,以疑问和探索的眼光审视周围的世界,或关于生命的思考,如《世界为何存在》、《妈妈我为什么存在》;或关于周围事物的探索,如《梦是什么》;或对于自然事实的疑问,如《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等等。

利用这些富含哲学思考的儿童文学作品进行哲学教学,简单易行又富有乐趣。儿童文学与幼儿哲学的结合符合幼儿园教学规律。《幼儿园教学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综合的、整体的。在教育过程中应依据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学习的兴趣与特点,灵活、综合地组织和安排各方面的教育内容,使幼儿获得相对完整的经验。”因此,在幼儿园进行哲学教学时,可以借助与其关系密切的另一门学科进行,儿童文学相较于哲学在幼儿园的教学而言,是一门更加成熟的学科。鉴于此,我们便可以借助儿童文学这门相对成熟而又关系密切的学科进行幼儿园哲学的教学。二、如何借助儿童文学进行幼儿园哲学教学幼儿园的哲学实践不但尚无较成熟的体系,而且既有的幼儿园哲学教学探索在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课程组织实施方式等方面均存在诸多问题。将儿童文学引入幼儿园哲学实践,可以对幼儿园哲学教学的几个重要方面提供新的思路。首先,在幼儿园哲学课程的目标设定中,重视幼儿的情感体验。

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儿童哲学是一种思维训练项目,其目标应是将儿童塑造成一名良好的思考者。首家哲学实验幼儿园的创始人彭琨认为“3~6岁是一个人形成思维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进行哲学教育,对其一生的思维成长会打下很好的基础。”由此可见,哲学在幼儿园的实践目标是训练幼儿的思维。然而,《幼儿园教学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教学内容都应发展幼儿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等各个方面”。除了技能性、知识性的目标,幼儿的情感体验和良好态度也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幼儿的哲学思考尚处于启蒙阶段,相较于思维训练的目标,培养幼儿对哲学思考的兴趣和习惯更为重要。因此,以儿童文学这一充满奇趣的媒介传达哲学思考,让幼儿在故事中体验丰富的人生哲学,并培养热爱哲学思考的习惯,应成为幼儿园哲学教学实践的首要目标。其次,选择适宜的儿童文学作品。首先,选适合的不选难的。一提到哲学教学,家长和教师就会有种“高深”、“艰涩”的印象,但未必越深奥的故事、越高深的道理就越适合幼儿哲学的教学,一些经典的故事,比如《灰姑娘》、《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也可以挖掘出丰富的哲理。其次,选幼儿喜欢的故事。将故事带入幼儿哲学的现场,其初衷就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所以在选择故事时,教师也应以幼儿的兴趣作为参考。一个幼儿喜欢的故事,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以各种形式再现故事,表演、人物分析、故事创编,等等,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对故事进行更深入的哲学思考。最后,构建故事化的幼儿园哲学教学实施方法。在幼儿哲学实践中,我们也常常借用儿童文学的文本作为中介和载体,但这种借用主要是对儿童文学具体篇章的利用。相较于儿童文学篇章的媒介作用,儿童文学的形式力量则更为强大。基兰伊根曾提出“故事的形式力量”,是指在教学设计中参考故事的形式。“为什么幼儿甚至成人总是对故事充满了兴趣?这是因为故事中充满了奇趣的喜剧色彩,使我们或高兴或伤心或兴奋或悲伤,而这一切都源于故事中的二元对立性。”

借助故事的形式力量,组织实施幼儿教学活动,让幼儿在课程中切身的体验一个故事,这样的课堂会激发幼儿的主动性,从而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总之,儿童文学为哲学在幼儿园的实践提供了一个方向和路径,认识到二者的契合之处就不至于使幼儿哲学的教学陷入单纯的思维训练。对于幼儿而言,在思维训练的过程中体验思考的乐趣、让幼儿爱上思考,这远比思维能力的训练更重要。借助儿童文学这种中介让哲学教学更加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这样的幼儿哲学实践之路才更显生命力。

作者:刘娜 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第8篇

【关键词】道家思想;苏轼;外儒内道;洒脱超然

中国唐宋时期,是佛家、儒家、道家思想同时发展、融合并达到一定高度的特殊时期,而由于皇室一脉对道教的极力推崇,道家思想在这一时期的发展也随之达到了极盛。而苏轼正是这一复杂时期的特别代表人物。后世有很多学者研究认为,苏轼的思维特点是“三家合一”,即佛儒道三家思想的融合体现;也有学者认为,苏轼的思想应该是“外儒内道”,禅宗思想对于他的影响并不很大。

虽然对于苏轼的思维方式一直是说法不一,但是如果仔细去品味苏轼的人生经历和诗词表达,我们就不难发现,在三家思想中,道家思想对苏轼的各方面影响还是非常深刻的。

1.顺其自然的处世哲学

虽说北宋的政治环境和思想流派非常复杂,但是,儒家思想应该还是这个时期的主流思想。也正是因为北宋统治阶层“重文轻武”和“不杀士大夫”的政策,让这一时期的文人和政治家得以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出仕而能有一番作为,是那个时期所有读书人的一个终极目标。

当然,苏轼也不例外,出生于书香门第的他,自幼受其父苏洵勤奋品德的熏陶和家庭环境的良好教育,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同时,儒家思想也在小苏轼的思维中慢慢扎下根基。苏轼二十五岁开始步入仕途,虽然在政治上几经沉浮,却始终表现出了十分严肃的社会责任感,他一向敢作敢为,正是应了儒家的“丈夫重出处,不退要当前”的基本思想。这也是苏轼贯彻一生从未背弃过的人生主导思想之一。无论是人生的高点,还是低谷,他都始终保持了“窃怀忧国爱民之意,自为小官,即好僭议朝政,屡以此获罪,然受命于天,不能尽改”的处世态度。

但是,如果我们暂时放下苏轼的儒家思维,就会发现,道家思想在苏轼的一生中所起到的作用和和影响也是很深刻的。不过,和前者却是存在了很大的差异。

虽说封建时期的入仕主流是孔孟思想为主的儒家一脉,但是,道家思想对于古时大多数的文人墨客都有着极深的影响。特别是庄子,他的浪漫主义思想影响了不止一位文人的创作思维。

苏轼好读《庄子》,他曾经感叹此书“昔昔有见,口不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苏轼在其一生中受到庄子思想的影响也颇为深远,不但涉及到了他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更加影响了苏轼文学和艺术创作的主要思路和方式。正如他在《自评文》中所说:“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

道家思想认为,人生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在于顺应自然和任情适性。能够自由而不受约束的发展人生,达到思维和生活上的最大解放是道家思想的主要目标之一。而苏轼在其文学艺术创作以及处世哲学的指引上,更是极大的贯彻了这一中心思想。在纷繁复杂的社会背景和政治环境下,不但独占鳌头,他的这种态度和思想更加流芳百世,深远的影响了后来人。

2.沉浮中的自我调控

但不得不说的是,苏轼的道家思维方式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清静无为”,他并没有一味的去贯彻道家思维,随性而发。而是在结合了儒家“经世务实”思想的前提下,接受了道家的思想,认为二者应该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他即重视道家思维中洒脱超然的一面,有坚持儒家出仕的思想,于是他把道家随性洒脱的自我调节运用到了仕途和生活中之上,从而让自己在政治、生活以及创作中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凡事都能够豁达不羁,应对自如。

他的这种想法,让道家和儒家的思想积极的结合在了一起,让他可以在北宋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学会了自我精神调节和情感控制。使之胜则不急躁,高调为仕,低调做人。充分适应了北宋封建社会的“经世务实”思想。他同时又认可道家的阴阳之道,以辩证的方法看待和处理一切问题。比如,在政治上,他不支持王安石的变法,却又在地方主张“因法以便民”;后来司马光废除新法,他也不完全认同,提出了“参用所长”的想法。而在《前赤壁赋》中,这种辩证的思维方式更是得到了完美体现。

而当自己遇到挫折失败的时候,苏轼也不会轻易气馁,虽然也会有苦闷和忧郁,也会感叹人生不得志。但是,他与其他士大夫阶层最大的区别在于,苏轼学会了用道家的思想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解脱。苏轼一生起伏不定,前后屡次遭贬,特别在是“乌台诗案”中深陷囹圄,险些丢了性命,可他每次遭贬后,都会自然的放情山水,寄情创作之中,从而很快的使自我调整过来,走出阴霾。

正如他自己所言,“是处青山可埋骨”!苏轼的确就是这么豁达,这么乐观。“乐知天命,故不忧,安土敦平人,故能爱。”不愧是豪放派词作的开山人物和代表词人。

3. “技、道合一”的巅峰创作

另外,作为一名优秀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苏轼在道家思想的影响下,寄情山水之中,放浪形骸于自然。不但扩大了文学创作和艺术创作的精神境界,更完全展现出了自我人生境界的高度,通过作品总结出了无数条对后世影响甚深的人生哲学。

元丰五年,苏轼被贬黄州所写的两篇《赤壁赋》和一词《念奴娇・赤壁怀古》都是他人生乐观豁达思想的完美体现,更成为了苏轼一生中的经典代表作。其中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更是震烁古今,气势至今未曾减少半分;苏轼的书法也是自成一家,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还有苏轼自画的《赤壁赋》、《竹石图》等,都被后人高度的评价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这些作品正好向我们展现了苏轼在道家思想的熏陶下,所表现出的拥抱自然、寄情万物的创作思维。他的创作思维就好像一直天空中翱翔的飞鸟一般,“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