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统计学的局限性

统计学的局限性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24 16:32:2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统计学的局限性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统计学的局限性

第1篇

一、UIS致力于广泛收集数据、提高数据质量,支持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确立,促进教育决策

《世界教育信息》:首先请您为我们简要介绍一下UIS的主要职责、组织架构、近年所开展的教育统计评估活动等。

西尔维亚・蒙托亚:UIS是联合国组织架构内主管教育、科学、技术和创新的分支机构。UIS在联合国的授权下,在国际层面收集并比较数据。我们遵循双重管理系统:既遵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管理章程,又遵循联合国统计委员会(Statistical Commission)的指导方针和原则,后者对全球范围内的数据收集活动进行指导。我们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依据一定程序收集并比较不同国家之间的数据。在数据之前,我们会与数据来源国沟通,说明什么样的指标和数据将会被。鉴于某些数据的政治意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常理解某些信息的无法获得政府批准。作为联合国分支机构,我们充分接受和认同这样一个事实,即国家是唯一有权决定相关事务的主体。UIS也承担某些独特职务。我们掌握全球对教育、科研、研究者投资的数据,并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协商等活动,如参与教育方面SDG4最终指标的建立。除了数据收集以外,我们还帮助国家确立教育发展指导方针,加强能力建设、确定相关指标等。在技术飞速发展的关键时刻,我们非常愿意与各国协作努力。这也是我们这次来到青岛参加国际教育信息化会议的原因。

当前,随着全球范围内人员流动性增强,数据的流动和发展边界不复存在,这在移动设备、云存储的发展等方面可以窥见端倪。UIS充分认识到这一现实,并将更好地应对挑战。我们将与各个国家共享建立更佳数据和指标的可能性,并愿意帮助国家制定自己的发展框架。但我们认为,这主要是各国自己的事务,而非UIS的核心职能。因此,我们希望与国家和国际社会展开充分合作,但并不会过多干涉各国内部事务。

《世界教育信息》:您认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育产生了哪些颠覆性的影响?UIS在促进以上目标实现过程中能够提供哪些支持?

西尔维亚・蒙托亚:此次会议期间,很多发言者探讨了ICT发展的不同方面,他们的职业背景各不相同:有的来自产业界;有的来自政府和国际组织,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我们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的同事正在致力于为各国制定共同框架的开放平台提供政策建议。在此方面,我认为指导方针是清晰的:框架首先阐明了可获性的问题,即儿童是否能够真正通过电脑学习并获得相关技能。如果儿童不能阅读、理解和识字,他们同样不可能通过电脑阅读网页。此外,框架阐明了这样的电子设备需要在学校安装,而这需要社会多方努力。首先,政府要激励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如果没有足够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互联网服务,即学校没有设备和网线,那么ICT的发展进程就很有可能受挫。其次,政府并不是唯一供应商,市场参与者也应扮演好自身的角色,在寻求利益的过程中完成对公共服务的供给。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良好的宽带和软件研发系统,因此科研机构的作用也很重要。

GPS等高科技让我们能够发现过去被排斥在数据统计之外的人群,这说明从前的很多数据都是低质量的。因此,科技是帮助人们精准发现数据对象、提高数据质量的重要工具,并将直接促进教学的改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学习相关技术,准确识别学习者的需求。在这次会议上,美国教育技术办公室主任索思的演讲中提到了教师能力建设的相关内容,而这也是中国教育发展纲要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需要关注教师、为教师投资,并铭记一个事实:在家长工作缠身的今天,教师往往是与孩子打交道最多的群体。ICT和SDG4在《教育2030行动框架》目标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此外,我认为教师能力建设也应成为其中一项重要指标。我们需要在不同层面上完善各项指标,包括市场指标、区域指标、国家指标等。我认为,容纳更多维度的指标应被提上议程,以帮助各国从更综合的角度制定ICT计划。我认为,这对中国来说是个挑战。中国在《教育2030行动框架》中将代表其所在的地区,我相信中国有能力将建设更多指标的需要提上议程。此刻是推动《教育2030行动框架》的历史性机遇,中国对该教育议程的重视对全世界来说都有重要意义,我们欢迎中国向世界各国分享愿景、目标和相应措施。

具有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建设能力的国家都希望推动自身教育发展进程。UIS密切关注各国的建设能力和需求的公布,但这一过程应当是各国自主决定的。《教育2030行动框架》具有普遍的适用意义,尤其强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建设进程中的平等性。《教育2030行动框架》还让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到一个事实:尽管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面临社会不稳定,甚至政治危机的状况,但他们在推动教育发展方面做得很好。该教育议程还可以让各个国家对邻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教育建设状况有更清晰的了解,从而对自身行动和关键目标有更清晰的认识。毕竟,教育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最佳途径。

二、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机遇多于挑战

《世界教育信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育统计或教育评估带来了哪些机遇及挑战?

西尔维亚・蒙托亚:我认为,机遇肯定是多于挑战的。信息技术确实曾被误用,但即便如此,它确实带来了促进全球沟通的机会,这在过去不可想象。如今,借助移动设备,人们可以在全球层面进行沟通、分享和交流。然而,相当数量的人口没有享受到信息技术发展的成果,这造成了不平等。信息技术也带来了很多其他问题,如在数据方面,很多人可以不受限制地收集和数据,这可能会对信息透明度和信息隐私带来影响。同时,某些信息收集过程可能会造成对个人、家庭、学校等主体隐私的侵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不同层级的机构应协同行动,包括区域层面、国家层面、超国家层面等。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已经开始着手应对这一问题。对于以上挑战,我认为是可以通过管理和协作解决的。信息技术能够帮助教师追踪学生的表现,并与同事在全球层面分享信息。在很多情况下,信息技术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它是一种重要手段,有时甚至是唯一手段。例如,在帮助患有亚斯伯格综合症、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人群以及残障儿童方面,我们能借助的手段往往就是信息技术。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在广泛使用信息技术的同时,采取积极的、创造性的方式使用我们的大脑。

三、国际评估项目应审慎和使用数据

《世界教育信息》:近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PISA。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西尔维亚・蒙托亚:总体来看,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是国家更好地认识教师的作用、更好地了解不同评估和合作手段的机会。PISA和很多其他国际评估项目一样,展示了对看似显而易见的问题进行认真评估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少有机会思考“什么是概念框架”“如何将问题归位”“如何撰写报告”,以及“如何将学生表现与其他指标相联系”等问题。在这一方面,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为教师提供了获取和使用高质量数据的机会。如果想要获取高质量的数据,就要在数据获取过程中严格规范操作,包括建立评估模型、收集数据、处理数据、数据等方面。国际层面的数据可以让国家更有效地决策。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这只是国际评估项目很多作用中的一方面。我们理解各国政府的难处,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现实状况和语言情况,单纯的比较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困难而不切实际的。尽管如此,国际评估项目为国家提供了参考高质量数据并了解学习结果等相关指标的可能性。国际社会对于数据处理过程有严格的程序规则,国际评估项目所获得的数据在质量和获取的规范性方面都是有保障的。同时,数据的和应用应当被认真考虑,任何篡改数据、夸大数据作用或在国家之间进行单纯比较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国际评估项目在教与学过程的信息收集、完善提高等方面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这是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

四、让各教育主体合理参与国际评估

《世界教育信息》:数据收集和统计是教育评估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请您举例说明应如何保证数据收集和统计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以及如何根据统计数据进行决策与制定战略规划。

西尔维亚・蒙托亚:在数据准确性方面,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主要国际评估项目的实施过程,就会发现国际数据质量管理中心在数据准确性的控制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对于信息收集过程是否合理、问题的设置是否遵循同一标准、如何处理报告中的数据缺失等问题,都要在数据收集和统计过程中被考虑与控制。UIS作为SDG4制定过程中的领导者之一,为处理相关问题,正在制定数据质量评估框架,以让相关国家在推动这一进程时有更明确的指导规范。

在数据收集过程完成后,数据过程也要考虑准确性和科学性的问题,包括考虑“如何将数据向社会公布”“不同利益方将如何使用数据”等问题。在教与学过程中,我们也不能忘记,数据信息不仅是为专家学者和决策者准备的,也应对家长、学生、校长和教师开放,他们也是这一过程中的主体。事实上,家庭和教师是参与教与学过程最广泛的两个群体,因为孩子大部分时间不是在家里,就是在学校度过。但这些群体是目前接收信息量最少的,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希望社会相关信息。“数据素养”(data literacy)和“数据管理”(data management)是国家需要努力的两个方面。前者涉及如何让教师和家长更准确地理解数据。例如,在PISA排名中,中国排第4,阿根廷排第59,这意味着什么?对一名教师来说,如果希望改善学生的表现,甚至改善整个国家的教学资源状况,应该怎么做?这时,教师就需要首先了解问题出在哪儿,以及应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改善这一局面。同样,如果家长想了解这些数据的含义,以及帮助孩子改善学习,数据素养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数据管理方面,ICT技能教育是必要的。我们需要讨论如何根据收集到的信息采取行动,需要思考如何进行教学改革,需要决定在什么周期内追踪评估结果。数据本身可以作为追踪和监控的管理工具,也可被用于能力建设。PISA在某方面的优势也可能成为弱势,因为事物都有两面性。例如,PISA并非完全基于课程设计,阿根廷在评估中排第59位并不一定意味着其教育体系方面出现了问题。PISA评估的内容包括儿童接收信息的各种渠道,无论是在学校,还是通过看电视学到的内容。因此,在PISA中排名较低是该国社会各个主体的责任,而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责任。尽管人们往往倾向于将责任归咎于国家,但仅用PISA来判定国家教育发展情况是不公平的。UIS认为,如果不能合理参与评估进程并被充分告知相关信息,家长和其他社会公民就很难采取合理的行动。数据在制定决策和采取行动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无论是PISA,还是其他国际或国内评估项目,其数据都应能被社会所用,应被传达到能真正改变现实的人手中。因为我们必须承认,很多决策者对区域实际情况不甚了解。我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在我去过的所有地方推动《教育2030行动框架》的理念,就如同在此次会议中我们所做的。然而,要想真正影响到能够改变现实的人,这还远远不够。在社会的协同努力过程中,政府起着关键性作用,需要明确愿景、制定行动计划,并在全社会寻找合作伙伴,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另外,政府应在向全社会告知和明确问题时扮演关键性作用。我很高兴看到中国政府提出了愿景明确、框架清晰的ICT计划,这反映了政府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心和努力。

第2篇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治疗;激光凝固术

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是引流黄斑的小静脉,在黄斑上、下方各有2或3支,引流范围一般约5~6个视盘直径(disc diameter,DD)[1],与供应黄斑式的小动脉相间排列且彼此交叉。当动脉硬化、血压增高、血液黏度增高或伴有其他异常时,可使这些小静脉阻塞,称为黄斑分支静脉阻塞(MBRVO)。虽然MBRVO眼底病变范围较小,但对视功能损害严重[2]。目前我国对于MBRVO激光光凝治疗的报道不多,笔者通过对一组MBRVO患者激光治疗及随访观察,以了解激光光凝治疗对MBRVO患者视力、黄斑水肿及黄斑部光敏感度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5年7月~2007年5月我院眼科确诊的48例MVRVO患者,男26例,女22例,年龄24~76岁,平均55.3岁,均为单眼患病,经检眼镜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确认为MBRVO合并黄斑水肿或黄斑旁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最佳矫正视力不低于0.01;治疗及随访过程中观察屈光间质无明显变化;未做过视网膜激光光凝且无严重高血压及心肾功能不全等疾患。排除标准:同一眼同时合并其他分支静脉阻塞;曾接受过激光光凝治疗;白内障摘除和(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后时间不足6个月;有青光眼病史;同时合并其他视网膜疾病;屈光间质明显混浊以及其他可能影响激光光凝治疗后疗效评估的视网膜疾病或内眼手术者。所有患者治疗前均采和国际标准远近视力表检查最佳矫正视力;裂隙灯显微镜常规进行眼前节及屈光间质检查;直接检眼镜眼底检查,记录视网膜出血、渗出等情况;均采用日本TOPCON TRC50LX激光扫描眼底造影分析系统行FFA检查;造影时间于少10 min,以造影时间5 min时的图像观察视网膜病变情况及黄斑水肿程度。黄斑区无明显荧光渗漏或仅后期有微弱荧光者为无水肿;黄斑区有典型花瓣样荧光素积存者为囊样黄斑水肿;其余为非囊样不定型黄斑区弥漫性荧光渗漏,所以将黄斑区荧光渗漏范围小于2DD的非囊样水种称为轻度局限性黄斑水肿[3];包括黄斑中心凹在内,荧光渗漏范围达到或超过2DD的非囊样水肿为明显局限性黄斑水肿。

1.2 激光光凝和非光凝治疗 48例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分为激光光凝治疗组和非光凝治疗组,其中激光光凝治疗组26例,非光凝治疗组22例。激光光凝眼0.5%托品酰胺充分散瞳,1%地卡因眼球表面麻醉,Goldmann三面镜观察下用美国产Coherent Novus-Ommi型波型长氪离子激光机对黄斑区行局限性格栅光凝。黄斑区出血为2DD及其以下者,采用氪黄光(547 nm),黄斑区出血为2DD以上者,采用氪红光(647 nm),光斑大小50~100 nm,曝光时间0.1~0.2 s,光斑强度Ⅰ~Ⅱ级,能量100~200 mW,光斑间距为一个光斑大小,均匀分布于黄斑中收凹500 nm以外的水肿区,并略超过水肿范围。非光凝治疗组患者口服维生素B1、B12以及止血药和碘剂等。激光光凝治疗组光凝后1、3、6个月各随访1次,非光凝治疗组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检查项同前,以3、6个月随访时视力、治疗后6个月黄斑水肿情况作为疗效评价指标。黄斑区荧光渗漏消失,病变视网膜肿消退者为水肿完全消退,荧光渗漏范围缩小者为部分消退,否则为不变或加重。视力提高2行及其以上者为提高,视力下降2行及其以上者为下降,否则为不变。

1.3 统计学方法 对视力、黄斑水肿消退情况、光敏感度等进行t检验、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视力 激光光凝治疗组与非光凝治疗组随访3、6个月时,视力均较接受治疗前有提高;前者随访3、6个月时较后视力提高更显著,见表1。表1 激光光凝与非光凝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比较

2.2 黄斑水肿吸收情况以及与视力改善的关系 以激光光凝治疗组光凝治疗后6个月为时间点观察,激光光凝组和非光凝组FFA检查黄斑水肿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前者黄斑水肿完全消退10例,部分消退13例,不变或加重3例;后者黄斑水肿完全消退3例,部分消退8例,不变或加重1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Uc=3.679,P<0.05);前者黄斑囊样水肿者5例,光凝治疗后视力提高3例,不变2例;后者黄斑囊样水肿者4例,视力提高1例,不变3例。由于例数较少,无法进行统计学处理。前者黄斑非囊样水肿22例,视力提高14例,不变3例,下降1例;后者黄斑非囊样水肿者17例,视力提高5例,不变13例,下降2例。两组视力改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Uc=3.132,P<0.05)。在不区分黄斑水种程度的情况下,前者视力提高18例,不变7例,下降1例,后者视力提高6例,不变14例,下降2例。两组视力改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c=2.984,P<0.05)。

2.3 激光光凝术后并发症 激光光凝治疗后1例患者出现眼前网格状暗点,3个月后症状明显减轻。未发现有光斑扩大、视网膜下纤维增生,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等并发症。

2.4 激光光凝治疗前后黄斑光敏度的测定 激光光凝治疗组光凝治疗后黄斑中心凹平均光敏感度为(25.20±4.76)dB,与光凝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427,P>0.5)。

3 讨论

MBRVO尽管检查眼底病变轻微,侧支血管及微动脉瘤等局限在黄斑区,但视力损害仍较严重,影响视力的主要原因为黄斑水肿和黄斑无血管区的缺血性损害。我们对本组合并黄斑水肿的MBRVO患者的治疗结果显示,激光光凝治疗后3、5个月平均视力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也较非光凝治疗组显著提高;激光光凝治疗后6个月黄斑水种的改善明显好于非光凝治疗。由此可见:激光光凝治疗有利于促进视力的恢复和黄斑水种的吸收,在回顾性研究MBRVO时,对氩激光治疗的23眼与未氩激光治疗的39眼对比,两组视力改变无明显差异,Parodi等对101例MBRVO合并黄斑水种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也发现下自然病程对照组相比,激光光凝治疗在提高视力及水肿吸收方面与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是,他们观察的是光凝后2个以上的患者,而本组病例随访时间较短,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本组激光光凝治疗组治疗前后光敏感度无显著性差异,这可能与笔者光凝时避开中心凹500 nm区域有关,激光光凝可以降低黄斑部对光觉的敏感性,这种降低多与激光光凝使后极部视网膜光凝斑处大量视锥视杆细胞坏死、受光刺激后的传入信息量减少有关,所以MBRVO患者行黄斑部格栅状光凝仍是安全有效的。

【参考文献】

1 张惠荣,高锦,王薇.人和恒河猴视网膜血管树脂铸型扫描电镜观察.中华眼科杂志,1988,24:282-285.

2 Joffe L,Goldberg RE,Magargal LE,et al.Macular branch vein occlusion.Ophthalmology,1980,87:91-98.

第3篇

【关键词】双语教学;统计学专业;专业英语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统计的范畴已覆盖了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是众多学科不可缺少的实用型课程。而处在社会大环境中的统计专业学生要想获取最新的专业技术信息,必须对专业英语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在软件涉及专业知识时能够运用自如,进而成长为学有所长,符合社会需求的高层次复合型、实用型人才。

一、我校统计学专业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

为了能够掌握世界先进技术和国外专业发展动向,本科生应该能够熟练阅读专业文献,并在专业领域具有初步的语言交流能力。新形势对统计学专业大学生的要求不仅是能够阅读,也应该能写,能够进行语言交流。但是,通过近几年的专业英语教学实践、教学效果及学生反映等方面收集的信息表明,目前本专业学生的专业英语实际能力与基本教学目标及实际应用仍有一定的差距。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设置的局限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发展,中国与世界的日益融合,培养视野开阔、专业突出、外语过关的统计学专业人才成为高校教书育人的重要任务,而我校统计学专业只在大三大四本科生中开设四十几个学时的专业英语课程,远远达不到专业培养的目标,为此,应拓宽这种受时间限制的课程设置模式,逐步推广双语教学的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将专业英语贯穿于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这样才能让学生时时接受语言的影响,把汉语与英语,把英语与专业知识融为一体。

如果汉语的专业课先行,后学相应的专业英语,学生感觉学之无味。但如果专业英语安排在专业课之前,学生又如听天书,或感觉深度不够。因此,有必要由传统的专业英语课程单独开课改为某些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

2.教材局限性

我校统计学专业是由应用数学学科发展起来的,学生系统学习的专业知识涉及基础数学、经济学以及概率论等多学科,知识覆盖面广,内容非常丰富,因此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以概率统计为侧重,同时也需要涵盖高等数学、经济学以及社会学等多领域。各个学校专业培养的方向不同,所用教材也有相当的差异。这就需要任课教师自己准备教材。但如果我们采取某些专业基础课程实施双语教学就比这要容易得多。国外许多统计学方面的专家学者原版的英文专业书籍,既有严谨的理论,又有富有时代气息的例子,这些对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都特别有帮助。

3.师资匮乏

统计学专业课程涉及基础数学、概率论、经济学、金融学、社会学和医学等诸多领域。因此教师如要能胜任专业英语的教学,不仅要求传统意义上的英语好,还要求有开阔的视野,宽广的知识面,这样才能够较好地引领学生顺利地进行专业英语的学习。这就增加了专业英语教学的难度。但是对于一些学校刚刚引进的年轻博士们来说,对于自己专业方向上的英语是非常熟悉的。让他们从事双语教学也不是难事,但如果让他们上好大一统的统计学专业英语课却有相当的难度。

4.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

学生对专业英语的认识不足,认为是无足轻重并且可以轻松过关的一门课程。学生对于专业英语缺乏了解,认为是英语的后续。而如果把专业英语的教学融入到专业课的双语教学中去,利于转变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认识,进而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为更好地学习专业课服务。由于我国传统外语教学中“费时较多,成效较低”等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进而反映在学生上就是学习效率低、英语应用能力差,这是双语教学中的最大困难。

我校统计学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迫切要求我们改革教育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21世纪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服务。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从建设师资队伍、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改善考核方式几方面着手,对统计学双语教学进行初步尝试。

二、统计学专业双语教学的建设

国家教育部已提出加强大学本科教学的12项措施,其中要求各高校在三年内开设5%~10%的双语课程,并引进原版教材和提高师资水平。双语教学是一个需要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教材)以及教学方法互相配合的复杂过程。想要建设好双语教学,也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1.内容设计

根据本专业的特点,我们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基础知识和应用知识两个模块。在基础知识模块中,划分为数学基础知识、经济学基础知识和概率统计基础知识三大板块,在应用知识模块,向学生介绍科技文献的写作规范、英语单词的构词方式以及国际交流的常见用语等,从而培养学生对专业语言的理解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2.教材的选择

国内编写的统计学专业方面教材系统性强、叙述严谨、知识体系清晰、重视基本概念的介绍和理论知识的推导;而国外的优秀教材则具有许多与时代紧密结合的实例,另外注重最新的科研成果。许多经典的专业课程在国外一些著名教授的主页上都有相关课程的案例分析资料、授课PPT、相关的多媒体资源,链接丰富而且更新速度快。因此,教材以国外专业英文经典论著为基础,结合国内的优秀教材,同时运用查阅网络、资源共享、集中交流等手段选取一些介绍专业前沿领域及发展动态的相关文献,这样使学生在学习基础专业知识的同时又接触到学科前沿。英文经典让学生体会原版的表达方式及相应的语言氛围,相关文献让学生体会到科技文献严谨的写作规范和态度,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也能逐渐培养起一定的专业素养。贴近实际的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到专业课的实际用途,而不是只感觉到空洞的理论。

第4篇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血液流变

荨麻疹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为真皮局限性暂时性水肿。其中慢性荨麻疹由于很难找到病因,可反复发作。我院从2010年1月~2010年12月对67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的检测,以探讨慢性荨麻疹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患者67例,诊断符合安德鲁斯皮肤病学中慢性荨麻疹标准。6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门诊健康体检者67例为对照组。观察组,男性36例,女性31例,年龄12~74 岁,平均(43.1±4.2)岁,病程6个月~15年,平均(8.1±2.9)年;对照组,男性35例,女性32例,年龄11~74 岁,平均(42.8±3.9)岁,两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检测67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前全血粘度、红细胞电泳指数、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纤维蛋白原等指标, 口服西替利嗪片5 mg/d, 治疗8周后再检测以上指标。

1.3诊断标准

根据《安德鲁斯皮肤病学》中慢性荨麻疹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突然发作, 皮损大小不等, 形状不一的水肿性板块, 境界清楚; 皮疹反复发作,皮损可发生在任何部位,无固定, 发生消退都较快,起疹时伴瘙痒,消退后无任何痕迹;部分病例可有腹痛、腹泻, 或有发热、关节痛的症状, 严重者可有呼吸困难, 甚至引起窒息。患者一个月内未使用过长效激素和免疫调节剂。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输入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用t检验。

2结果

治疗前、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在高切还原粘度、低切还原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等7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前后上述7项指标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慢性荨麻疹亦称季节性皮肤过敏,常可因气候变化或其他致敏因素而反复发作,久治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荨麻疹系多种不同原因所致的一种常见皮肤、黏膜血管反应性疾病,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大量液体透出而出现的一种皮肤局限性水肿性反应。其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病,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或白色风团,大小不一,形态不一,可互相融合成地图状,境界清楚,一般消退迅速,不留痕迹。以后成批出现,或隐或现,可发生在任何部位,有瘙痒或烧灼感,有怕冷、怕热等症状,如侵犯消化道粘膜,可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

慢性荨麻疹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是体内外多种因素皆可引起发病。研究表明免疫球蛋白E( IgE) 在慢性荨麻疹患者中升高比例较高 [1]。引起荨麻疹的抗原性物质很多,如食物、尘土、真菌、人与动物的皮屑、羽毛、昆虫、寄生虫、药物及其他化学物质等,它们通过吸入、食入、注射或接触使机体致敏。当抗原侵入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IgE抗体,IgE抗体与肥大细胞结合;当抗原再次侵入时,即与结合在肥大细胞表面的IgE结合,产生抗原抗体反应,使肥大细胞(MC)脱颗粒,释放一系列化学介质,如组胺、慢反应物质等,使机体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组织水肿、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从而产生皮肤黏膜、呼吸道和消化道等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研究表明,慢性荨麻疹的发病可能与微循环障碍有关[2]。慢性荨麻疹患者存在一定的循环或微循环障碍,患者不仅在皮损出有微循环障碍, 在无皮损的甲皱处也同样有潜在的微循环异常[3]。本组资料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前高切还原粘度、低切还原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浆比粘度、红细胞电泳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等7项指标均较对照组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低切还原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电泳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均较对照组低(P<0.05),其他指标仍较高,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在治疗后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说明本病患者存在者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存在全身的或局部的血液循环和微循环的障碍。血液粘度红细胞压积密切相关,纤维蛋白原可以影响血浆粘度,血液粘度与血浆粘度的升高,导致微循环减慢,血流不畅,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研究表明,患者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压积增高可能与炎症修复反应的存在有关,从而导致红细胞聚集指数增高,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微循环减慢[4]。当微循环出现障碍时,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的组织胺等血管活性物质,会加速白蛋白等血清物质的外漏,从而又加重微循环障碍[5]。

总之, 慢性荨麻疹患者存在着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检测血液流变学,可为临床对慢性荨麻疹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如

根据慢性荨麻疹患者存在着微循环障碍、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的情况,可以选择活血化瘀药物,以解除血管平滑肌痉挛、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从而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以达到抗炎、抗过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党倩丽,陆学东, 张小艳. 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L- 4、IFN- C及IgE 水平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0, 29(4) : 208-209.

[2]张虹亚, 刘涛峰, 卓秀珍.从瘀论治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J] .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3, 22 ( 3) : 33-34.

[3]唐家发,王海丽.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液流变学检测[J] . 中国实用医药,2010,(7):72-73.

第5篇

3. 核基质蛋白(NMP)与EPCA

核基质(nuclear martix,NM)又称核骨架,是有活力的RNA-蛋白网络,其在保持核形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它的改变会影响染色质的基因位点,进而改变基因表达模式及诱导细胞的恶性转化,产生细胞形态和细胞核形的变化;而构成NM的主要成分是核基质蛋白(nuclearmatrix protein,NMP),因此细胞的癌变过程应伴随有NMP的改变[13,14]。Fey等于1988年首先通过平面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核基质蛋白,证明了核基质蛋白在不同的癌细胞群中是不同的,提示其有癌细胞群种特异性,可作为肿瘤的标记物。基于以上理论,随着人们对NMP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已经在膀胱癌、结肠癌、乳腺癌等肿瘤中相继发现了肿瘤相关性NMP。 EPCA-2.4、EPCA-2.19和EPCA-2.22[17,18]。目前研究者已经开展了针对前列腺组织的免疫组化染色和针对患者血清的间接ELISA两种检测方法。

4. EPCA的临床应用

(1) 预测和早期发现 Pca Dhir等对初次活检阴性而后来确诊为Pca的病理标本进行EPCA免疫组化染色,发现应用EPCA免疫组化染色可以比现有的Pca诊断方法提前5年诊断出Pca的发生[17]。Hansel等[22]也比较了穿刺活检阴性的个体和开始穿刺活检阴性后来确诊为Pca的个体,发现在后者中,EPCA的表达明显升高。为了进一步阐明HGPIN个体中,血清EPCA的表达水平和随后发生的Pca之间的关系,研究者利用五年时间跟踪监测了112名HGPIN患者血清中的EPCA水平,发现: (2) 诊断 Pca (3) 评估预后

第6篇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脑电图;早期诊断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23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333-02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情急,病势重,进展较快的特点,如何及时地做出诊断,进行积极的早期治疗对于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脑电图对于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为临床早期治疗提高依据,我院自2009年6月至2012年3月共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自2009年6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男性49例,女性37例,年龄在43-82岁之间,平均年龄58.4岁。经积极治疗后,临床痊愈者27例,好转49例,病情进展者7例,死亡3例。

1.2 诊断标准[1] 所有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并且经过颅脑MR或颅脑CT证实为首次发病,发病时间不足48h。

1.3 排除标准[2] 发病时间>48h;既往存在脑血管病史及病前有感染史的患者;患心、肝、肾等其他器官严重疾病及药物过敏的患者;存在免疫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的患者;年龄在80岁以上的患者。

1.4 方法

1.4.1 研究方法 采用纵向对比的研究方法。

1.4.2 脑电图检查方法 脑电图检查使用日本生产的光电4418K型脑电图仪,严格按照国际标准(10/20)系统放置电极,其中双耳极为参考电极。采用

单双极导联,时间>30min,能配合者做睁闭眼试验,需要时可加做蝶骨电极。

1.4.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内科常规治疗,包括抗凝、活血化瘀、抗氧化、扩血管、控制血糖、稳定血压等,同时部分患者需要手术治疗。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指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发病初期脑电图异常率与颅脑CT异常率比较 见表1。

由表1可以得知,在24h之内,脑电图(EEG)对急性脑梗死的发现率高达73.2%,发病48小时内其异常率高达91.8%;相对而言在24小时内颅脑CT对急性脑梗死的发现率仅有31.4%,即使是在48小时内的异常率也仅仅只有54.7%。

通过总结发现,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电图改变主要是局限性或广泛伴有局限性改变,其中以α节律改变为主,β节律未见明显异常,广泛异常脑电图以弥漫性慢波增多为主。

3 讨 论

急性脑梗死占全部脑卒中的70%左右,主要是由于颅脑血液循环障碍所致的缺血、缺氧,造成局部的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软化。脑梗死患者往往存在病情较重,死亡率较高,存活质量较差等问题,因此早期的诊断至关重要。虽然颅脑CT早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由于在脑梗死疾病早期,局部脑组织水肿坏死改变症状并不明显,所以在脑梗死后早期CT等影像学检查并无明显变化,给临床脑梗死的早期确诊带来一定困难[3]。

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会引起脑部生物电变动,因而脑电图能够及时地反映颅脑损伤的部位及程度,脑梗死范围越广,部位越表浅,其异常波动也就越明显。脑电图除了能够尽早地显示受损的脑组织发出的异常波动外,其显示的病变范围也要比CT显示的病变部位广泛。

国内有相关报道显示[4],急性期(

夏成才等人认为[5],在脑梗死的早期由于脑组织对缺血缺氧十分敏感,故在脑灌注和代谢立即发生改变的同时,导致脑电发生异常的变化,此时形态学往往尚未出现异常;在脑梗死的后期,脑组织的形态学改变越来越明显,但脑电图的异常却由于受损脑组织逐渐复原而迅速好转。

通过本文我们发现,脑电图能够及早地发现受损脑组织所发出的异常生物波动,对急性脑梗死能够做出尽早的诊断,为临床及时、正确的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杂志,1996,29(6):379-80.

[2] 毕玉华,等.脑电图在脑梗死治疗中的价值[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0,27(10):948-949.

[3] 赵江.脑电图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价值[J].论著-临床辅助检查.中国社区医师,2012,14(8):241.

第7篇

[关键词] 前列腺癌;早期前列腺癌抗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中图分类号] R737.2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14-22-03

在欧洲,前列腺癌是发病率、死亡率排第2位的常见男性恶性肿瘤,在美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排第1位,死亡率仅次于肺癌[1]。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虽远低于西方国家,但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及人口的老龄化呈显著增长的趋势。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rostate-secific antigen,PSA)是目前于临床实践的最有价值的肿瘤标记物。对于不可触知的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PSA比直肠指检和影像学检查提供了更早期的诊断,把疾病的诊断时间向前推进了5~10年[2]。PSA是由前列腺上皮和尿道周围腺体产生的一种33kDa的单链糖肽,属于丝氨酸蛋白水解酶,主要功能是使中的凝块水解、液化[3]。PSA基因(hkLK3)是人组织舒血管素基因家族的成员之一,位于19号染色体q13.2~q13.4区域,其表达受雄激素调控[3]。PSA的血清浓度不仅可以受直肠指检(DRE)、前列腺活检、膀胱镜和服用保列治等医源性处理的影响,还可以受、前列腺体积和年龄等影响,因此,当血清浓度在(4.0~10.0)ng/mL(诊断灰区)时,很难用PSA值来区分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a)[4]。

检测前列腺癌急需敏感性及特异性更高的方法。早期前列腺癌抗原(EPCA)是近两年来所发现的一个与前列腺癌相关的标志物。通过检测EPCA水平可以诊断前列腺癌并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EPCA-2还可以区分前列腺内癌和已经扩散到其他器官的前列腺癌。下面就EPCA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核基质蛋白与肿瘤的关系

目前认为,早期前列腺癌抗原(EPCA)是一种核基质蛋白(nuclear matrix proteins,NMPs)。核基质(nuclear matrix)的概念是1974年由Berezney和Coffey在研究大鼠肝细胞核亚结构时首先提出的。它是充盈于细胞核内,除了核膜、染色质和核仁以外的一个三维蛋白网架结构[5]。其中包括核孔复合体、核纤层、内纤维颗粒及残余核仁等物质,其主要成分除了非组蛋白外还含有少量DNA、RNA和脂类。NMPs为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组分,作为核动力性骨架,在诸如DNA复制、转录这些重要的细胞过程中起着枢纽作用[6]。研究表明,细胞在癌变的过程中,其核基质及核基质蛋白会发生形态和生化上变化。这些改变必将导致DNA的拓扑结构的改变,相应的改变会反作用于癌变的过程,从而引起一系列相关的连锁反应[7]。由于核基质蛋白本身具有组织特异性,而且这种特异性在癌变后的细胞中更为明显。因此对核基质蛋白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建立新的肿瘤检测技术和治疗方法[8]。

2早期前列腺癌抗原(EPCA)免疫标记的研究进展

研究已经发现,在多种组织的癌变过程中有核基质蛋白的改变[9]。核基质构型的改变有些与早期癌变有关,而有些则与晚期的浸润和转移有关[10]。Getzenberg等[11]辨认正常鼠与前列腺癌模型鼠的核基质蛋白,发现两者的核基质蛋白有明显不同,在前列腺癌鼠中核基质蛋白的成分有改变,不同亚群前列腺癌细胞中也有不同的核基质蛋白。目前认为,早期前列腺癌抗原(early rostate cancerantigen,EPCA)是一种与前列腺癌相关的核基质蛋白。根据EPCA部分核苷酸序列揭示,它能编码一种新的、性质未明的蛋白,这一蛋白与其他一些蛋白包括金属结构蛋白11和胰蛋白酶原有共同的结构域[12]。Partin 等[13]则通过平面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检测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和正常前列腺组织,比较它们的核基质蛋白,发现一种核基质蛋白存在于所有前列腺癌(14例)的组织切片中,而在正常前列腺标本(13例)与前列腺增生标本(14例)中均未发现,提示其有可能为前列腺癌的特异性蛋白。Dhir 等[14]发现了与前列腺癌相关的核结构蛋白EPCA,并根据其抗原特异性生产出抗体,用这种EPCA抗体检测多例病理标本,在局限性前列腺癌、转移性前列腺癌、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中检测到EPCA免疫反应阳性,而在前列腺增生的标本中反应呈阴性。以上结果使EPCA有可能作为细针穿刺活检标本肿瘤的阳性标记物。

Dhir等[14]对50例前列腺癌和10例膀胱癌患者的前列腺组织用多克隆EPCA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发现47例(94%)前列腺癌标本有阳性着色,而膀胱癌患者的前列腺标本则全部阴性;同时发现,在每个主要病变区,EPCA的敏感性和Gleason分级无明显相关性。Hir等还分别比较了前列腺癌分期与EPCA敏感性和血清PSA的相关性,发现分期与这两者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与癌组织邻接的非癌组织中EPCA也有表达,所有EPCA 阳性的非癌组织都有前列腺上皮内瘤(PIN)或局灶的腺体萎缩,这些萎缩的腺体细胞核固缩,周围常有炎性浸润。Yu等[15]在前列腺癌组织、癌周组织和健康者的前列腺组织中进行了基因表达分析,与正常组织相比,癌周组织中有多个基因有表达异常。该研究不仅为细胞癌变过程中基因的改变先于细胞形态学上改变的假说提供了有力证据,更表明前列腺癌灶周围非癌组织中有分子学上的改变,进一步验证了前列腺上皮内瘤是癌前病变。EPCA在前列腺癌前病变PIN中的高表达也清晰地表明,EPCA与前列腺早期癌变有关。在前列腺穿刺标本的HE切片中,很难对癌周组织的非癌组织作出准确判断,EPCA的发现及其在免疫组化中的应用将会彻底改变这种局面。

EPCA标记还可以用于那些最初活检结果为阴性、但再次活检很可能为阳性的患者。Dhir等[14]将EPCA用于检测一组来自初次活检阴性而后来经重复穿刺或前列腺切除证实为前列腺癌的病理标本。发现应用EPCA比常规HE染色能提前5年发现前列腺癌或癌前病变。因此,对活检阴性的怀疑前列腺癌患者进行标本EPCA 免疫学检测是有效的辅助方法。

3EPCA的血清学检测

美国Eddy S. Leman[16]等人通过实验证实了早期前列腺癌抗原EPCA-2作为一个血清标记物检测前列腺癌并检验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他们检测了385名男性的血清标本,包括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小于2.5ng/mL、PSA水平等于2.5ng/mL或大于2.5ng/mL但活检结果显示阴性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局限性前列腺癌,浸润性前列腺癌和PSA水平小于2.5ng/mL但确诊为前列腺癌的。还检测了一个额外的55个血清样本,包括健康男性且PSA的浓度小于2.5ng/mL的(11例);健康男性但PSA浓度大于2.5ng/mL的(9例);健康妇女(10例);男性前列腺癌,样本收集在手术前(15例)和10名接受了前列腺癌手术的男子在术前的标本,术后3~9个月再收集一次标本,并且这些男子术后并没有收到任何类型的治疗。

对这些样本的分析表明,EPCA-2在前列腺癌与非前列腺癌之间具有非常好的区分度。没有疾病的男子(不论其PSA浓度)及作为对照组的病人(有其他类型的癌症或良性疾病)的EPCA-2.22水平都小于分界点。在合并组中,98名男子PSA水平小于2.5 ng/mL且没有证据显示有前列腺癌,或PSA水平为2.5ng /mL但活检结果阴性及35名男子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总PSA水平选择2.5ng/mL作为分界点的特异性为65%(95%CI为55%~75%)相比,EPCA-2的特异度为92%(95%CI为85%~96%),该EPCA-2检测男性前列腺癌的敏感性也很高。使用30ng/mL为分界点,EPCA-2能检测到40个局限性前列腺癌中的36个和40个浸润性前列腺癌中的39个。在局限性和非局限性前列腺癌的联合组中总的敏感性为94%。虽然目前PSA的参考标准是2.5ng/mL,我们也用PSA4.0 ng/mL与EPCA-2进行比较。血清总PSA以4.0ng/mL为分界点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仍比EPCA-2取30ng/mL的敏感性、特异性低。

根据前列腺癌调查研究的结果,PSA浓度≤2.0ng/mL的男性当中12%有前列腺癌[17]。检验EPCA-2检测此类前列腺癌的能力,我们分析了符合此类标准的18例,EPCA-2能发现其中的14例(78%)[1]。EPCA- 2亦能较好地区分男性局限性前列腺癌和浸润性性前列腺癌(曲线下面积0.89,95%CI为0.82~0.97)在对比了PSA水平(曲线下面积0.63,95%CI为0.50~0.75,P< 0.01)。

使用浓度30ng/mL作为标准,在健康成年男性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中EPCA-2拥有92%的特异性(95%可信区间为85%~96%);在全部前列腺癌中有94%的敏感性(95%可信区间为93%~99%)。PSA在这些选定组别的患者中的特异性为65%(95%CI为55%~75%)。此外,EPCA-2可以准确区分局限性和非局限性疾病(曲线下面积0.89,95%CI为0.82~0.97,P

当然,也有学者指出:(1)目标抗原EPCA-2是通过蛋白组学检测出来的,并且EPCA并不是一个基因命名,据Eleftherios P. Diamandis报道此基因片段尚未被克隆出来[18]。(2)如果EPCA是通过前列腺癌细胞的死亡而释放入血液中,对于较小和局限的前列腺癌,EPCA将很难检测到并定量分析。(3)对于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根治性摘除术后PSA都会明显下降,但Leman报道EPCA却无明显变化[18]。

4展望

EPCA-2是癌细胞有的蛋白,在正常细胞中不表达,通过细胞破裂,EPCA-2进入血液。虽然人们对EPCA-2的结构和功能尚不完全清楚,但这项研究发现表明,EPCA-2作为前列腺癌标志物有着巨大的潜力,这种蛋白可以作为新的诊断前列腺癌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牛会林,陶瑜. 前列腺癌的分子病理学研究进展[J]. 癌症,2003,22(5):552-556.

[2] NadJi M, Tallei LZ, Castro A, et al. Prostatic-specific antigen:an immunohistological marker for prostatic neoplasms[J]. Cancer,1981,48(5):1229-1232.

[3] Lundwall 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gene for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a human glandular kallekrein[J].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1989,161:1151.

[4] 陈昭典.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 临床外科杂志,2004,12(2):78.

[5] Berezney R.The nuclear matrix:a heuristic model for investigating genomic organization and function in the cell nucleus[J]. Cell Biochem,1991,47:109-123.

[6] Gezenberg RH. The nuclear matrix and the regulation of gene expression:tissue specificity[J]. Cell Biochem,1994,55:22-31.

[7] Alvarez A,Lokeshwar VB. Bladder cancer biomarkers:current devel- opments and futureimplementation[J]. Curr Opin Urol,2007,17(5):3412-3461.

[8] Barboro P,Ruba Gottia. Nuclearmatrix protein expression in prostate cancer,possible prognostic and diagnostic applications[J]. Anticancer Res,2005,25(6B):3999-4004.

[9] Brunagel G,Schoen RE,Bauer AJ,et al. Nuclear matrix protein alterations associated with colon cancer metastasis to the liver[J]. Clin Cancer Res,2002,8(10):3039-3045.

[10] De Marzo AM,Marchi VL,Epstein JI,et al. Proligerative inflammatoryatrophy of the prostate:implications for prostatic carcinogenesis[J]. Am J Pathol,1999,155(6):1985-1992.

[11] Getzenberg RH, Pienta KJ, Huang EY, et al. Identigication of nuclearmatrix proteins in the cancer[J]. Cancer Res,1991,51(24):6514.

[12] Uetsuki H,Tsunemori H,Taoka R,et al. Expression of a novel biomarker,EPCA,in adenocarcinomas and precancerous lesions in theprostate[J]. J Urol,2005,174(2):514-518.

[13] Partin AM,Getzenberg RH,Carmichael MJ,et al. Nuclear matrixprotein patterns in human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and prostatecancer[J]. Cancer Res,1993,53(4):744-746.

[14] Dhir R,Vieneier B,Arlotti J,et al. Early identification of individuals with prostate cancer in negative biopsies[J]. J Urol,2004,171(4):1419 -1423.

[15] Yu YP,Landsittel D,Jing L,et al. Gene expression alterations inprostate cancer predictin tumor aggression and preceding development of m alignancy[J]. J Clin Oncol,2004,22(14):2790.

[16] Leman ES,Robert H,Getzenberg. EPCA-2:a highly specific serum marker for prostate cancer[J]. Urology,2007,69(4):714-720.

[17] Thompson IM, Pauler DK, Goodman PJ, et al. Prevalence of prostate cancer among men with a prostate-specicantigen level 4.0ng per milliliter[J]. N Engl J Med,2004,350:2239-2246.

第8篇

对于数据的采集和将数据处理为代表事物的客观规律的信息,使信息提供给决策层进行战略决策;提供给管理层进行管理反馈,进行管理改进,如ISO9000标准的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提供给作业层,进行作业优化,降低成本,提高质量。要将信息的作用讲授好,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在讲授课程的同时,要结合一定的社会关注的热点议题或所学专业知识为例的例题进行讲解,如住房问题,首先设计采集数据和方法、采集样本、并按照习惯进行得分配置,房地产名称、位置、均价、物业及物业费、户型、配套设施、建筑质量、绿化率、车库及车位、贷款额度及利率、房地产开发商信誉等,按照设计好的采集数据和方法、采集样本,通过网站、房展会资料、各种渠道的资料和实地调查,取得所要求的数据,通过一定规律进行列表记录。然后就关心的几个随机事件,进行综合分析,利用概率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建立函数关系(数学模型),通过计算得出各个房地产的综合得分,也就是将数据处理为信息,并按信息进行排列。该信息就可以提供给需要购房人,以作为其购房者的重要参考依据。为计算简便,可以将函数关系设计一个计算机程序,只要输入数据,就轻松地得到信息,更便于计算。总之,将数据利用概率统计学的知识转化为信息,而信息又可以应用到各个领域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

2由浅入深进行教学,易于学生理解

由浅入深进行讲授,可以淡化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畏惧感,易于学生理解。首先讲授学生直观可以理解的概念,再一步一步地进行深入,讲授其他概念。在进一步深化教学的过程中,再配以易懂的例题说明就更容易理解概念了。比如,先讲授确定性现象,引入随机现象、随机试验,通过随机试验取得试验数据,顺其自然就可以引入随机事件、频率和统计概率。其中随机事件和频率为数据,而统计概率为信息。要让学生明白不同概率定义的优略,如统计概率有两大缺点:一是需要大量的重复试验;二是得到的是概率的近似值,这样不但浪费人力、物力,而且得到的信息也不理想。针对以上缺陷引入概率的古典定义就变的容易理解了,概率古典定义具有可计算性的优点,同时也暴露了明显的局限性,要求样本点有限。为解决概率古典定义的局限性,就可以引入几何方法、概率的公理化体系等。这就可以使学生顺着由简单到复杂的思路进行学习,同时也感觉不到本门课程的枯燥无味,也没有学习上的畏惧感,可以以轻松的身心和宽松的学习环境进行愉快的学习。

3精选例题,吸引学生的眼球

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要精选例题,最好是采用与所学专业有关的、被社会所关注的、简单明了的、学生感兴趣的例题来吸引学生的眼球。如甲、乙两个赌徒进行赌博,在同一个赌场,由同一个工作人员进行掷骰子,单双押注,赌注翻倍增加,最后谁赢,由于概率相同,谁的赌资多谁赢的例题要比同条件掷一枚均匀硬币观察正反面出现的情况的例题要吸引学生的眼球。再如某一长距离地下输送低压气体管道发生微小泄露,地面以上不易发现,只有运行仪表可以显示。但寻找泄漏点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不能遍地开花的挖地进行寻找,这就需要利用概率的知识来寻找泄漏点的简便办法了。首先对于管道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列出采集数据、采集方法和样本,然后进行数据采集,列出函数关系进行计算,得出所需信息。按发生泄露的概率大小进行排列出管道具体部位,由发生泄露概率大的部位开始进行寻找,直至找到泄漏点并且修补完成为止,这样不仅节省了修复投入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也减少了对地上建筑物的破坏和修复工作。这就说明概率的知识在实际工作的应用,体现出知识的价值,充分说明了知识就是生产力的真理。

4让学生积极参与,增强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