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医疗高端医疗保险

医疗高端医疗保险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25 16:49:5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医疗高端医疗保险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医疗高端医疗保险

第1篇

F592A1005-6432(2012)48-0082-02

印度、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已经相继将高端医疗服务和旅游服务结合,发展医疗旅游,主要接待国际患者,这些患者被吸引的原因一是因为治疗费用远低于在本国的费用;二是患者不需像在本国因医疗资源紧张而处于等候名单,可以随到随治,及时获得治疗。对于医疗旅游接待国来说,其意义是明显的,能够招徕更多的国际患者,并且同时拉动旅游业发展,增加经济收入;能够增加就业岗位,解决国民就业难题;能够推动高端医疗服务的发展,改善国家医疗实力和技术水平。我国发展医疗旅游有一定的优势,其中包括医疗价格和医疗技术,但在相应设施基础、产业结构和相关政策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1高端医疗服务的集群发展

1.1集聚社会资本发展高端医疗服务

医疗旅游的吸引力,主要源自于相同高端医疗技术水平的提供而收费相对低廉,从目前来看,国际患者最青睐的血管成形术、冠状动脉架桥、心脏瓣膜术、髋关节置换术、膝关节置换术、胃旁术、脊柱融合术、乳房切除术,在我国的价格仅有西方发达国家的1/7,因此,提供足够的高端医疗服务是发展医疗旅游的基础,也是吸引国际患者的根本。高端医疗服务吸引社会资本来投入,一可以补充我国现有医疗服务机构的形式,鼓励医疗服务多元化发展,提高整体医疗服务水平;二可以增强公立医院改革的外部推力,并且帮助公立医院逐渐剥离备受诟病的“特需”服务,让公立医院充分履行公益惠民的初衷,同时避免发展医疗旅游有占用公共资源之嫌。国家已于2010年12月3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意见的通知》,鼓励社会资本汇聚医疗服务领域,卫生部也公文从2012年4月1日起,香港、澳门在内地设立独资医院的地域范围,从上海、重庆、广东省、福建省、海南省扩大到所有直辖市及省会城市。社会资本将推动高端医疗服务的发展,催化医疗旅游的萌芽。

1.2建设高端医疗产业园

高端医疗产业园的建设,有利于医疗服务上下游企业的集群发展,产生规模效应,支持医疗旅游发展。其中可以考虑建设包括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产业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研发区、国际医院区、国际特色专科中心、国际康复区,甚至涵盖医学学术交流中心、中外合资合作的医学院校以及国际商务区,能源、市政、商业等一系列配套设施也及时跟上,支持产业园的发展,同时要展开公共关系的延伸,以树立和提高医疗旅游服务品牌。针对于市场已经比较成熟且技术要求较低的牙科、眼科和妇儿科领域,产业园高端医疗服务应该重点发展肿瘤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神经系统疾病防治、骨科手术等领域。此外,园区建设的医疗技术中心将成为整个产业园最核心的共享服务设施,实现园内各医疗机构共享影像、检验、病理等资源优势,旨在降低各入驻医疗机构的投资成本,增强医疗旅游服务的价格竞争力,同时进驻园区的医疗机构必须通过JCI(国际最权威医疗安全管理和服务标准)认证标准,以符合接待国际医疗患者并方便部分患者回国报销医疗保险的需要。还值得一提的是,高端医疗产业园的选址宜靠近机场、火车站等交通便利的地方,在满足国际患者的同时,也可以服务当地高端医疗需求者,同时产业园还方便必要时得到当地三甲医院的技术支持,保障医疗服务安全。

2高端商业医疗保险的深度推广

2.1推动医疗旅游服务与国际接轨

入境我国的国际患者,包括全球医疗保险持有者和非保险持有者。对于非保险持有者,其选择医疗服务的余地比较大,价格和医疗水平成为了首要衡量标准,而全球医疗保险持有者,则需要前往保险险种签约的医疗机构就医,否则难以报销相关费用。高端商业医疗保险在我国的推广,能够促使更多险种签约我国高端医疗服务机构,吸引更多的国际患者,从而推动医疗旅游的发展,便利医疗旅游服务与国际接轨,目前国内拥有的高端医疗保险险种主要有:大地保险公司与GBG(Global Benefits Group)联手推出的目前国内市场上首款全面的、与国际接轨的健康保险产品——大地全球医疗保险;国际SOS救援中心提供的包括紧急医疗转送、医疗转送回国、遗体转送、紧急代垫住院保证金等服务在内的全球急难援助服务险种;中保康联推出VIP医疗保险计划;太平人寿保险公司推出的金盾团体医疗保险;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与国际知名环球援助机构优普(Europ Assistance)公司合作开发的高端环球医疗保险计划。面对日益增长的医疗旅游市场需求,我国高端医疗保险的种类、服务方式也需要深度开发和进一步推广。

2.2归拢在华外籍人士的就医服务

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还未退去,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也还未明显出现,每年涌入我国的外籍就业人士不断增多,以上海为例,光浦东新区就有定居外籍人士近12万,保守估计,目前在上海定居外籍人士已超过30万,而在广州,各种外籍就业人士已超过50万,这些在华外籍人士,要么通过供职企业母公司购买全球商业医疗保险,以保障身体健康的需要;要么通过香港高端保险机构购买全球商业医疗保险;甚至有的人士通过地下保险机构购买所需的全球商业医疗保险。而这些全球性商业医疗保险,多为高端保险险种,提供给每位客户的保障额度可以高达100万美元,涵盖了门诊、住院、健康体检、分娩、牙科、眼科等各领域,据保守估计,我国每年全球商业医疗保险产品保费流失量超过人民币10亿元。医疗保费的流失,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医疗服务的流失,很大部分全球商业医疗保险持有者就医选择在印度、泰国、新加坡或者马来西亚,因为其保险签约的医疗服务机构在当地可以找寻得到,而在我国内地,没有相关的医疗保险险种,自然难觅相应的服务机构。推广高端商业医疗保险在我国的发展,将可以让医疗旅游服务机构不仅接待入境国际患者,而且同样可以满足在华外籍人士的需要,避免高端医疗服务需求的外流。

3政府的扶持力度明朗和强化

3.1鼓励高端医疗机构与公立医院合理竞争

医疗旅游,因医而起,重在医疗,该医疗在服务和技术上都比普通治疗要求更高,而且以民营医疗机构高端化为表现。截至2011年,我国民营医疗机构已经多次收购和睦家母公司美中互利公司 股份,并且和新加坡百汇医疗集团合作在国内开设高端医疗门诊,奥亚国际医疗会也将推出20万元每人次的高级会员制,以推动民营高端医疗机构的发展。其实,民营高端医疗机构在为国际患者服务的同时,同样也能为国内高端人士服务,保守估计,我国约有3000万的人群需要高端医疗服务,仅上海、广州高端医疗服务市场容量就在200亿元以上,带动的医疗旅游产业链值将达1000亿元。因此,政府在鼓励发展医疗旅游的同时,其实就是要加大对民营高端医疗机构的扶持力度,并且引导社会资本创办高端医疗机构,不断清除阻碍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各种绊脚石,具体来说,关键的一步就是鼓励高端医疗机构与公立医院合理竞争,凸显民营高端医疗机构的高端市场服务份额,从而也可以带动公立医院的发展,对民营高端医疗机构的扶持措施包括医疗业务上的互补性、税收上的优惠以及对高端医疗人才的政策鼓励等。

3.2设立特许经营以强化医疗服务和旅游服务结合

医疗旅游的市场开发不是简单的医疗+旅游,而是需要谙熟两个领域业务的相关机构做好医疗旅游产品的组合设计,并且在特许经营的授权下,对外进行业务宣传和业务招揽,简单地说就是国际患者的接机、食宿、就医、游览、医疗保险、结算、康复、治疗后的跟踪服务等琐碎工作,由特许经营机构来承担,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是保障医疗旅游服务的前期充足宣传和预热,尽管我国的医疗资源和旅游资源有相当优势,但是,市场的开拓和巩固都需要有专门机构做前期推广,特别是海外市场的开拓以及海外商的遴选和机构设置,这些都需要专门机构的操作而并非医疗部门和旅游部门可以代替;二是便利给国际患者提供全方位服务,在这中间,高端的医疗技术水平、管家式的服务水准、愉悦的旅游体验和合理的服务价格等都将成为医疗旅游服务的核心竞争力,国际患者得到的一站式服务将是我国医疗旅游服务良好口碑的开始,也是吸引国际患者的重要环节;三是避免医而不游,医疗旅游强调的是一揽子服务,国际患者在得到满意治疗之后,放松身心进行开心之旅,实行的是套餐价格,这样才能在推动医疗服务发展的同时,带动旅游服务的发展,两者齐头并进,否则,缺乏特许经营机构的组织和协调,医疗旅游服务很可能流于形式,难以健康和持续地发展,而且特许经营机构的这种组织和协调,完全是基于市场经济的杠杆下进行,比任何强制手段将医疗服务和旅游服务结合都要来得迅速和奏效,同时也可以充分保障医疗旅游服务的专业性和公信力。

参考文献:

Richard S.Medical Tourism: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analysis of a role for bi-lateral trade.Health Policy,2011,103(2):276-282.

Valorie A.Promoting medical tourism to India: Messages,images,and the marketing of international patient travel.Social Science & Medicine,2011,72(5):726-732.

王建军,吕拉昌.基于公共关系的广州城市旅游品牌塑造研究.价格月刊,2011(3):65-67.

罗力.特大型城市发展高端健康服务业的政策分析.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09,(11):47-50.

第2篇

    目前,我国对于富裕人群没有固定定义。因此,高端健康保险市场需求和潜力,从不同角度估算有不同的结论。有研究指出,富裕人群(也有称为高端人群)一般指年收入中个人收入在15万元左右及以上、家庭收入达到20万元左右及以上的人群,或者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的中高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按照这一标准,《中国高端人群消费研究》(慧聪网)估计,我国富裕人群数量约占总人口的2.3%,约3152万人。

    富裕人群的医疗消费特点是:(1)富裕人群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了一部分费用后,都具备承担其他一般性医疗消费的能力,其高端医疗保障需求主要解决高额医疗费用(如癌症、器官移植、植物人等特重大疾病)的报销问题。汇丰人寿2012年《中国富裕人群调查报告》显示,富裕人群的最大财务需求是重疾保障(93%),其次为养老保障(81%)和子女教育金储备(78%),以及补偿因疾病造成的其他经济损失。(2)在富裕人群中的一部分高净值人群,即一般指个人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产等可投资资产在600万元以上的人群,这类人群,经济实力很强,不太需要单纯补偿其医疗费用,而是希望通过保险公司的资源整合和系统管理能力,购买高端健康保险及附加的个性化健康服务产品,获得量身定做的系统化、持续性的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据2012年3月胡润研究院的调查显示,中国个人资产高净值人群达270万人。(3)上述人群由于财富并不缺乏,对生活品质和质量更加重视,且具备一定的健康认知能力,但由于生活、工作和精神压力大,很多人带有这样那样的健康问题,甚至处于疾病状态,因此更加注重健康管理服务。据一项调查显示,自我评价时,约50%左右的人群健康状况从“一般”到“非常不好”,其中亚健康状态为42.7%,慢性病状态为19.9%。

    根据这一需求特点,高端健康保险市场潜在规模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预测:(1)高端健康保险市场,指购买高端商业医疗保险、疾病保险、护理保险等健康保险产品的保费收入的潜力;(2)中高端健康管理服务市场,指购买包括家庭医生(或私人保健医生)、诊疗绿色通道、专家诊疗、健康体检及其他健康管理服务(如健康咨询、健康讲座、健康评估、健康监测、饮食运动管理、心理咨询与干预和慢性病管理等)费用的潜力。据汇丰人寿《中国富裕人群调查报告》显示,在提供的健康管理服务项目中,50%受访者看重医疗服务品质,其中,37%看重安排专家医生手术及治疗,90%受访者最希望在国内的知名医院接受治疗,88%受访者表示海外就医对重疾治疗有帮助;90%以上受访者认为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保持良好心态、控制饮食、适度运动及定期全面的深度体检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方式。《2008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第四次家庭健康询问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城乡居民家庭年人均医药卫生支出费用占家庭生活消费性支出比重为10.8%,假设富裕人群按个人(或家庭)年收入15万元中10.8%为医药卫生支出计,其中40%用于购买商业健康保险及健康管理服务,即占收入的4.32%。汇丰人寿《中国富裕人群调查报告》显示的结果:富裕人群愿意为医疗保障支付的保费预算为家庭平均年收入的9%左右,相比较而言,上述估算仍较为保守。

    基于前述假设,人均年健康保障保费及费用支出约6480元(包括医疗保险,主要解决基本医疗保险之外的个人自费、按比例分担及超最高限额的医疗费用和其他误工费补偿问题等;疾病保险、护理保险等,主要定额补偿因疾病带来的其他费用损失。总的月均费用支出约540元),年健康保障总需求约2042亿元。其中,人均年健康管理服务费按1000元计,包括家庭医生、私人保健医生、健康咨询、健康指导及其他健康服务等费用,年健康管理服务总需求约315亿元。也就是说,至少富裕人群中,这两项医疗保障需求,年市场潜在规模超过了2000亿元,而实际上,2011年商业健康保险总的保费收入只有691.72亿元,与上述预测的潜力相比,还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高端健康保险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保险行业,高端健康保险还没有形成独立的业务板块和成熟的市场。经营高端健康保险的各个保险公司,经营策略还不够清晰,产品种类还比较零散,服务人群还非常有限,保费规模和盈利能力都很小,还没有在民众中树立起良好的专业服务形象和品牌影响力。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目前我国的优质医疗和健康服务资源主要集中在公立医疗机构方面,市场开放度非常有限,没有形成独有的服务体系。保险公司要利用“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来建立服务平台,并获得这些服务资源,还有很多政策和运作的障碍,直接制约了保险公司开拓相关业务市场。二是保险公司对医改形势下,如何发展适宜的高端健康保险业务缺乏明确定位及一整套战略思路,且对民众健康保障需求了解不深、特点研究不够,同时,提供高端健康保险服务的专业化运营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还比较弱,较难形成应有的服务品牌和营利来源。

    开拓高端健康保险市场的意义和对策

    作为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商业健康保险,大力开拓高端健康保险市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发挥自身优势,提供基本医疗保障未涵盖的高端健康保险、疾病保险、护理保险和失能保险,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2)设计针对性强、特色鲜明的健康保险产品和健康管理服务,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健康保障需求,促进民众健康意识的提高,减少和改善疾病的发生发展。(3)利用与医疗服务提供者灵活的合作机制和“优质优价”的杠杆作用,引导高、中、低端的医疗服务资源有效利用,促进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效益的提高。(4)丰富产品体系,提升服务能力,突出自身特色,树立专业品牌,逐步形成差异化的服务领域,促进商业健康保险持续健康发展。

    对此,商业健康保险应牢牢抓住医改契机,高度重视高端健康保险市场的开发。具体建议如下:

    一是深入研究医改政策,全面分析保险业在与医疗服务提供者合作、利用医疗服务资源、控制医疗风险上的政策机遇和挑战,确定开展高端健康保险业务的战略定位和经营举措。

    二是根据富裕人群健康保障需求特点,细化目标市场和服务人群,开发系列化的健康保险产品和健康管理服务计划,逐步形成涵盖健康、亚健康、疾病等健康周期,病前健康维护、病中诊疗管理、病后康复指导等全过程,既补偿医疗费用,又提供健康服务的全面健康保障产品体系。

    三是争取各地政府和主管部门支持,加大资源投入,强化与医疗机构尤其是拥有优质资源的医疗机构的战略合作,利用多种付费方式和合理补偿机制,调动医疗服务提供者的积极性,尽快搭建由“内部服务队伍——家庭医生(私人保健医生)——特色医院(科室)——着名专家”组成的服务网络平台。

第3篇

高端医疗服务是医疗卫生领域新兴的产业,与普通医疗服务有着很大的差异,与其相关的建筑设计也有许多特殊之处。文章就高端医疗机构的特征、现状、发展、服务需求等进行了论述,并着重对高端医疗机构的设计原则、设计理念进行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

高端医疗?设计?服务

近年来,我国医疗服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而区别于普通医疗服务的高端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在逐渐增长,各种形式的高端医疗机构应运而生,已成为医疗行业的新景象。

一、基本特征

(一)个性化定制保障项目

高端医疗服务可根据保障区域的不同,以及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灵活选择各种保障方案。高端医疗服务一般采用预约就诊方式,由患者选择门诊治疗的时间。医疗过程开放、互动,客户的愿望和合理要求能得到满足,并在高质量的环境中得到及时、便利、可靠的服务。

(二)一站式医疗服务

高端医疗服务中,将医护人员、医技设备、信息及患者以一种最为有效的方式组织在一起,减少每次就诊所需的时间,简化所需的手续。检查、诊断、咨询以及相关的治疗等都在一个相对明确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着重于满足患者对于方位、安全、舒适、尊重等基本要求。

(三)健康管理会员制

高端医疗服务可提供一对一私密式健康管理会员制服务,建立健康档案资料,将患者的诊疗记录数字化,建立电子病历,以利于与其他医疗机构相互转诊,提供优质服务。

(四)舒适的医疗环境

高端医疗服务可提供家庭和酒店式的环境,温暖舒适,提供先进的医疗设备。

(五)国际链接

高端医疗服务在诊断、医疗运转等方面实现了国际合作,可提供远程医疗和国际转运服务。它为持有境外医疗保险的患者提供与保险公司间的直接结算,患者认可账单后签单即可。

(六)24小时多语言服务中心

高端医疗服务可提供全方位多语言医疗服务(一般以英语为主),24小时不间断的全球客户服务。无论身处中国境内或境外的患者都可以随时随地享有专业医师的医疗或健康咨询。

二、服务需求

(一)企业高管、外籍华人对高端医疗的需求

目前,很多富有人士及企业高管大部分处于亚健康状态。高端医疗满足了他们对医疗服务的高需求。他们和在华外籍人士一样,注重服务质量与私密性,不愿接受公立医院嘈杂拥挤的就医环境,因享有高端的医疗保险,他们能够承担高额的医疗费用。

(二)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高端医疗的发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健康问题。一部分民众对医疗设备、环境也有了新的要求,他们希望得到更周到、更便捷的医疗服务以及更轻松、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这也带动了高端医疗的发展。

(三)高端医疗的保险产品日益丰富,拉动了市场的需求

高端医疗保险不限医院、不限就医区域、不限医疗服务、不限社保目录、直接赔付,成为在高端医疗机构支付、结算的主要方式。目前全国约有3000万人在享受高端医疗服务,而与此相关的高端医疗保险市场容量每年至少达到 200亿元人民币。

(四)政策的完善使高端医疗市场逐步成熟

(1)“医师多点执业”的政策开放,使得盈利性医院能够获得公立医院的专家资源。

(2) 建立多层次医疗体系,鼓励高端医疗发展,鼓励社会资本创建高端医院,使公立医院能更好地服务中低收入人群。

(3)对境外资本投资设立医疗机构的政策门槛降低。

(五)医疗旅游将带动高端医疗需求

医疗旅游是全球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 发达国家居民会选择到医疗质量较高而价格相对较低的国家或地区接受医疗服务,同时进行观光旅游。从长期看,我国医疗基础设备好、医疗服务价格相对较低,未来的医疗旅游前景十分乐观。

三、发展现状

(一)高端全科医院(诊所)

国内已有多个高端医疗机构在运营,如北京的和睦家,上海的百汇集团等,他们的客户一般都是外籍人士。其经营方式主要有3种:

外资主导,建立独立的医疗机构,拥有独立的医生资源;

与公立医院合作,共享资源;

公立医院将高端业务部分独立,并委托外资医疗机构进行管理。

(二)高端专科医院(诊所)

主要涉及妇科、儿科、眼科、体检科、牙科等领域。它的医疗团队相对独立,但是目前眼科、牙科、妇儿类专科医院较多地依赖公立医院医师资源。

(三)公立医院高端服务部门

公立医院高端服务主要分为3类,干部保健、国际服务和一般特需医疗。干部保健针对高级别的老年干部;国际服务主要服务大使馆外籍官员、来访外宾等;一般特需医疗针对普通患者,提供专家诊断和高质量服务。

四、功能需求的不同定位

高端医疗服务区别于普通医疗服务,由于服务对象不同,其功能需求定位也完全不同。

我国公立医院是普通医疗服务的实施者,以住院服务为主要经营方式。患者的大部分医疗费用都是在住院治疗中产生,而日常的健康养护投入很少。近年,虽大力投入医疗设施建设,但从总体范围上,医疗资源仍然紧张,难以满足广大民众的需求。

积极加大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扩充医疗资源,为民众提供最基本的医疗保障,仍然是相当长时间内我国卫生事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但是,在经济发达地区,普通医疗服务已经难以满足高端人群的需求。作为普通医疗服务的补充,高端医疗服务恰恰满足了这种客观存在的社会需求。

高端医疗以门诊服务为主要经营方式,设置很少的病床,提供日间病房、日间手术及单日住院服务。将体检、康复保健、妇儿保健等作为医院的主要服务项目,在各个方面提供优质的服务和温馨的医疗环境。高端医疗在各个方面体现出高效的个性化特点,比如日间手术,针对患者在一到两个工作日内安排其住院、手术、术后短暂观察、恢复等,这在普通医疗服务中是难以实现的。

五、建筑设计

高端医疗的服务宗旨是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先进、便捷的医疗环境。一切以患者的需求为设计前提。

高端医疗建筑设计更加重视医患双方的环境质量,以保证医疗环境的独特要求。它追求在保证就医者隐私的前提下,使医患双方建立一种更为和谐的关系,不仅为客户也为其家属和朋友提供合适的空间。

高端医疗建筑设计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满足患者对舒适性的要求。诊室在规模上要比普通诊室大1.5倍,检查室的空间设计不仅要满足各种医疗设备的需求,还要预留设备更新所需的空间,以达到一站式服务的要求。病房设置为单人间,为医疗设备留有一定的空间,同时也要为家属活动提供空间。

第二,满足患者对环境的要求。患者在这里看不到公立医院嘈杂拥挤的环境,而是有来到酒店和住家的感觉。等候空间没有紧张的感觉,而是充满阳光和绿植。家具的材质选择柔性的质地,摆放的位置也经过精心地考虑。鲜花和艺术品的装饰营造出安心、安静的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焦虑和烦躁的心情。

第三,满足患者对效率的要求。公立医院的床护比为1﹕2,而高端医疗的床护比可达到1﹕5,甚至更高。这不仅满足了患者的就医效率,也节省了患者的时间,避免了他们在各个医疗部门间的往返。而先进的医疗设备缩短了医生诊断的时间,也简化了医疗流程;先进的信息网络的使用,为患者提供了便捷、高效率的服务。

(一)日间医疗设施

日间医疗是多个学科的医生进行合作来满足广泛的护理要求,以便为患者提供所需的全方位服务。它是将传统的医院资源与独立诊治相结合,注重对患者隐私的保护,并使就诊环境更加舒适的一种新的医疗理念。

日间治疗中心是为非住院患者服务的。这些患者能够自由走动,基本不需要太多的帮助。在入口处应有便于他们上下车的空间,这个空间要有顶棚遮蔽并设有残疾人通道。

日间治疗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各种诊断和治疗的信息。因此需设计这样一个场所,里面有图书、影像资料等,可以举办各种讲座。此场所应与其他公共场所分开设置,并与大厅、候诊空间有机联系。

引导系统也非常重要,让患者便捷地找到就诊科室有利于缓解他们的焦虑情绪。因此,在这个系统中有许多细节需要考虑。例如,登记台和信息处应靠近大门设置,让人可直接辨识;利用自然光帮助患者确定方向,无论是天窗还是室外景观的窗户,都有助于患者记住位置;利用水体(养鱼池、瀑布或者喷泉)、工艺品(雕刻、油画、展品)等细部装饰作为内部的标识,帮助患者定位,增加他们的安全感。

日间治疗中心的环境设计对家具的布置要求也有讲究,可以选择布艺、藤制的家具,给人以温暖、柔软的感觉。在色彩的设计上,选择适当的低饱和度色彩,让建筑内部环境明快、清新。

日间手术室的环境设计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和温度等方面。医护人员和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位置和姿势通常固定,因此应避免阳光或各种设施表面的反光形成眩光。也应限定人工光的区域和方向,避免产生眩光和明亮的白点。设置天窗引入可调控的顶部光线,以及设置彩色玻璃外窗或透过窗户能欣赏到美丽的风景,这些都是很好的设计。

(二)病房设计

病房设计的出发点是创造一个宾至如归的环境。良好的住院环境包括通道明确、注重隐私、联系方便,光线、声音和温度易于控制,患者有机会接触宁静美丽的自然风景。

高端医疗的病房主要是单人间。它既满足了患者对私密性和舒适性的要求,也达到了医院更高的使用效率的目标,同时减少了交叉感染。设计时应考虑到病房是患者日常生活的延伸,宜配有电话、传真和因特网等。室内设置可黏贴的墙面或搁板,放置图片、鲜花或书籍。窗前设置坐席,患者透过窗户可以感受到自然的气息、声音和光线。病房的温度设计,冬天宜在18℃~22℃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50%~60%,病室内应有室温计和湿度计,以便随时评估室内温度和湿度。地面装修材料选择地毯,既可以减少噪音又美化环境。墙面色彩选择柔和、明亮、温暖的色调,如低饱和度的暖色调,给人以温馨、舒适、愉快的感觉。

设计病房时还应考虑到具有灵活性和通用性,以满足各类护理和诊治的要求。确定合理的面积,保证各种床边治疗,配置各种设备,也是设计师不容忽视的。

(三)体检中心设计

体检中心是为客户建立专业的健康管理档案和一站式体检服务的场所,其对象为相对健康的人群,故应位于医院内相对独立的区域,设置独立的出入口。接待处位于显而易见的位置,采用预约体检经营方式,每天固定预约人数。为保证服务质量,采用一对一全程陪同服务。

体检中心具有高度的个人化特点,男女分区应明确。设计和布局要注意保护体检者的隐私。在公共和交通区域,将低压的卤素顶灯、壁灯和色调柔和的荧光灯组合设置,以产生照度良好、舒服的空间。在检查室内,顶部的荧光灯与两侧的壁灯组合要有最大的亮度但又不刺眼,还可以根据需要调节。设计中要充分利用自然光线,照亮候诊空间。公共场所的台灯以及照射在艺术品上的灯光要能产生居家一样的效果。

(四)等候空间设计

候诊空间是一个过渡区域,是为患者及家属提供休息和各种视听资料的地方,布置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好的候诊空间除提供优美的环境外,还应为患者营造出家一般的感觉。因此,充分引入室外景观和阳光,使用流畅的线条、温暖的色调、家庭化的设计,是每一位设计师所必须考虑的。

第4篇

有助于减轻在职职工普通疾病的负担。某国有企业总部职工平均年龄44.6岁,年龄分布如下:30岁以下占比2.15%,31~40岁占比33.74%,41~50岁占比29.45%,51岁及以上占比34.66%,年龄结构偏重;同时,受工作性质影响,当下主要困扰职工的疾病是一些慢性病及小病。虽然看似不多,但对于患有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的职工来说,需要自己承担的费用依然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同时,部分患有小病的职工会因为门诊看病的不方便而直接选择药店购药。补充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明显减轻了职工应对这些普通疾病的自付费用,有力增强了其应对普通疾病的能力。有助于减轻在职职工重大疾病的负担。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一些重大疾病已经有治愈的可能,但由此产生的高昂医疗费用也让很多普通职工望而生畏。虽然国家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能为职工解决部分费用,但自付部分依旧会使职工陷入“看不起病”的窘境。补充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可以使这部分职工的医疗负担得以有效减轻,不仅体现了企业对职工的人文关怀,让职工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实际帮助,同时,也是国企作为社会经济顶梁柱的责任与担当。有助于减轻退休人员的医疗经济负担。退休人员在岗时为企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企业发展的奠基人。随着年龄增长,退休人员医疗费用支出也与日俱增,但由于退休之后缺少创收来源,仅依靠退休金及基本医疗保障很难满足他们的实际医疗需求。补充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极大减轻了退休人员的医疗负担,不仅保护与回报了退休人员,更体现了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担

2某国有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实际操作对比分析

根据补充医疗保险的相关管理规定,该国有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基金委托具备办理补充医疗保险业务资格的保险公司管理,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当年结余部分,结转下一年度使用;存储利息纳入补充医疗保险基金。根据该国有企业实施的相关经验和体会,选取合作过的两家保险公司(R保险公司和T保险公司)的服务和操作流程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为其他单位提供参考依据,同时敦促保险企业查找差距,提升服务水平。两家保险公司的情况对比。R保险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经营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和上述保险的再保险业务以及投资业务,是目前中国发展速度最快、资产累积速度最快、机构网络布局速度最快、销售队伍建设速度最快的寿险公司之一。T保险公司成立于1996年,业务范围全面涵盖人身保险、资产管理、企业年金、互联网财险、医疗养老、健康管理、商业不动产等多个领域,保险、资管、医养为其三大核心业务,始终坚持深耕寿险产业链,打造“活力养老、高端医疗、卓越理财、终极关怀”四位一体的商业模式。

3两家保险公司的服务对比

理赔范围对比。R保险公司的理赔范围除了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之余应由在职和退休人员个人支付的医疗费用外,在统筹账户中增加了重大疾病统筹基金(在职职工、退休人员共同使用)。对患重大疾病(以中国保监会公布的重大疾病范围为准)的,经北京市(区)医保中心按规定结算报销后,剩余部分由企业大病保险基金报销50%费用(10万元封顶),特殊情况会议专题研究,最大程度减轻患病职工的医疗负担。通过“基本医疗保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重疾保障”方式进行无缝对接,形成“基础保障+中端保障+专项保障”的立体员工医疗保障体系。T保险公司在R保险公司理赔范围的基础上,又在个人限额账户中开放对在职职工直系亲属的医疗费用报销,即对在职职工父母、配偶、子女发生的符合要求的医疗费用,可在个人限额账户中报销,以个人限额账户余额为报销上限。同时,个人账户每年报销上限5000元也不再受限,有助于在职职工医疗保障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让职工享受到更多的医疗服务。理赔速度对比。R保险公司主要依靠传统人工收单,每两周左右安排一次专业人员到企业收集医疗保险单据进行报销,虽也实现了App拍照上传报销,但金额较小,一般控制在1000元以内。总体来看,理赔周期较长,有员工反映最长27天才完成。同时,客服回复不畅,不仅客服人员(含收单、药费处理相关人员)更换频率高,导致报销过程中出现问题沟通不畅,而且客服电话很难打通,或者打通后虽然态度热情,但对反映的问题解答不及时或者不知如何解答。T保险公司优化了医药费报销的流程和透明度。在传统人工收单报销的基础上,建立了报销的信息系统,增加了微信、拍照上传直报销等更便捷的手段,职工可以使用微信方便地查询到自己报销理赔的进展情况和个人限额账户余额、累计使用情况等,实现了流程化报销以及自助办理,且微信拍照理赔基本一个工作日内即到账,理赔速度更快。延伸服务对比。R保险公司虽也承诺个人限额账户除用于日常的医疗、购药报销理赔外,还可用于经批准的由保险公司提供的部分增值服务,例如协助医疗挂号、网上平台购药送药等服务,但其对投标书承诺的增值服务、高端VIP服务等等,缺少手段实现。T保险公司作为股份制专业保险服务商,其致力于商业保险、医疗、养老等大健康体系服务,有一个清晰的医保管理系统,第三方医疗服务合作伙伴较多,管控严格,且有专业的服务团队,所承诺的增值服务如:网上购药、体检、专家门诊挂号、高端VIP服务、紧急就医绿色通道等基本都能实现。后台支持对比。R保险公司因自身规模较大,对普通客户的服务不够重视,运行过程中,其高层几乎没与客户企业对口部门做过沟通;投标团队与后期服务团队脱节,投标团队的承诺,后期服务团队往往找种种理由不予兑现;服务团队不稳定,人员流动大,团队主要负责人频繁更换,服务无法对接。同时,该公司不够重视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的基础数据收集,不能细化出理赔数据与客户企业人员结构、年龄构成等的相关关系,没能为客户企业建立一套基于精算原理的保费厘定机制。作为中国市场最大的企业年金投资管理机构之一,T保险公司的服务态度、专业服务水平及服务响应速度得到了客户企业各级人员的普遍认可。同时,该公司重视基础数据收集,能够根据客户企业目前46~60岁的职工慢性病几率较高及重大疾病几率提升的实际,提出合理的补充医疗保险政策建议,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进而为客户企业职工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保障服务。综合对比评价。从总体运行情况看,R保险公司对客户企业职工医疗报销单据审核过于严苛,习惯按照商业保险思路审核,与“医保基金”管理“不碰底线”要求不一致,导致退单人数较多,客户企业职工反映较大;客户企业职工无法及时查询个人账户情况,后虽经整改,但显示的内容仍旧滞后较多;对医保报销系统的第三方服务平台管控不够,商业气息过浓,平台进出变动频繁,客户企业职工就医、购药的账户风险无法得到控制。综合理赔范围、理赔速度、延伸服务、账户收益、平台支持等各方面情况来看,T保险公司不仅能保证基金运营收益稳定增长,广大职工享受到更多更好的医疗服务,而且可以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帮助客户企业科学合理控制保险费用,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具有专业专注、投保快捷、理赔快速、服务人性化等明显优势。

4职工补充医疗保险实操建议

第5篇

关键词:高端养老社区:保单;实物养老

一、背景分析

截至2015年底,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占到人口总数的16%,达到了2.2亿。加之曾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形成了“4+2+1”的家庭结构,使我国面临着严峻的养老负担。但这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商机,产生了对养老产业的巨大需求。其中,高端养老在我国需求强劲,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高净值人群数量增长迅速。在个人高端客户金融服务领域享有盛誉的招商银行和全球领先的管理咨询公司贝恩公司联合的《2015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指出:截止2015年5月,中国大陆千万高净值人群数量已达121万,同比增长11%,为历年之最;亿元高净值人群数量7.8万,同比增长16%。香港和台湾千万高净值人群人数分别为19.8万和16.7万,亿元高净值人群分别为1.1万和9千。在这一庞大的人群基数上,未来高端寿险、养老业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二)高净值人群倾向靠社区和保险养老。在考虑养老的问题上,高净值人群一般选择保险服务。有四分之三的高净值人群为自己和家人购买了保险,平均每年缴纳保费13172元,养老险是其中的主要的险种之一。另据《第一财经日报》了解,现在一些高端养老社区成为高净值人群投资的方向之一,这些高净值人群在考虑养老安排时,观念开放,更能接受在环境优美、设施完备、服务周到的高端养老机构中养老。针对这部分高净值人群的养老产业,孕育着巨大的财富空间。

(三)高端养老社区缺乏资金投入,保险公司险资寻求投资渠道,由此形成互补优势。目前,高端养老社区所需要的资金缺口严重,得不到有效的投入,虽具有一定基础,但总量普遍不足、布局与结构不合理,总体发展明显滞后,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另一方面,寿险公司面临着大量险资无法得到有效运用,投资结构单一、收益率低以及风险较大、资产负债特征严重不匹配等诸多问题。

二、保单嵌入高端养老社区优势

所谓高端养老社区嵌入保险单,是指投保人通过购买规定范围内的一定额度的保险产品,获得保险公司投资建设高端养老社区的入住权,并在达到规定的年龄后入住。这种高端养老社区获得充足的寿险资金注入,设施配备一流,集居住、餐饮、理疗、健身、娱乐于一体,符合高净值人群的养老需求。总体而言,保单嵌入高端养老社区概有以下优势。

(一)资金优势。保单嵌入高端养老社区涉及养老、房地产、保险三个方面。养老是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占很大比重,保险则是国家鼓励大力开发发展的行业。首先,就养老方面,目前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养老问题十分突出,但事实上政府无力进行全盘操办,统的养老机构虽然能在不同程度上能获得社会或政府提供的资金、物资、设备,但是由于分散化程度高,不能产生相当程度的规模化效应,政府亟需社会上的企业将资金投入到养老行业。就房地产方面,房地产是初始投资金大、资金周转周期长的行业,少有企业有足够资金、敢冒风险投资养老房地产,而保险公司大量闲置的寿险险资的储蓄性、规模性与长期性的特点,恰好符合养老产业所需资金的要求。同时,保险公司有风险管理的特长,能够妥善预防、抑制投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二)连锁效应。相比于传统的养老形式,高端养老社区在满足高净值人群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需求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保单嵌入高端养老社区实现了保险、医疗和居住生活的有机结合。社区配备高水平的医疗和护理团队,通常人均一位专属护士,各项生活设施均配有求救呼叫装置,入住者在因疾病、不适都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病历存档,则加有助于针对性治疗。同时,由于医疗费用的支出与医疗保险赔付的保险金成正比,保险公司会为减少保险金支付而压低医疗收费,所以在该模式下,被保险人能以付出合理的或者是较低的成本获取优良的医疗服务;对于保险公司,则可以通过被保险的病例存档,医护人员的日常观察,制定相应的健康计划,防患于未然,减少保险事故的发生,同时也可以因被保险人医疗成本的压缩而减少保险金的支付。

三、保单嵌入高端养老社区的效益与前景

2013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鼓励并支持保险资金投资养老养老。对于社会和保险公司而言,保单嵌入高端养老社区具有以下效益。

(一)高效利用养老资源,缓解养老压力。保单嵌入高端养老社区符合供给侧改革政策,有助于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同时将养老资源集中供给,可以避免资源分散、利用率低造成的社会资源的浪费,较高的利用率则可以使更多老年人分享养老资源,从而缓解社会养老压力。

(二)填补服务业发展“短板”,扩大就业。高端养老社区从餐饮到医护,一对一或者多对一的人员配置,形成了对高水平服务人员的大量需求,创造出较多的就业岗位。对于择业者而言,在我国服务人员不易得到尊重的情形下,进入高端养老社区从事餐饮或医护不失体面,得到被服务人员的尊重相对容易,从而服务业的队伍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扩大。

(三)促进保险公司业绩增长,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对保险公司而言,高端养老社区与保单的捆绑可以促使客户购买更多的保险,保险销售额增长,保险公司现金流增加,投入的资金也逐步得到收回。同时,目前房地产仍是一项增值能力很强的投资渠道,放假升值也将构成保险公司的收益。另一方面,投资高端养老社区使保险公司闲置的大量寿险资金得到有效利用,而这一模式将保险与房地产业结合,以实物为保险保障的构成部分,可以避免出现大规模的养老险集中给付的情况,从而改善寿险公司长期资产负债结构,对企业发展具有非常的意义。

(四)提高保险公司知名度,树立良好形象。保单嵌入高端养老社区巧妙地将保险完全融入的被保险人的生活中,入住者享受的餐饮、医疗设置均有保险险资的投入,该模式切实体现了保险行业能发挥的巨大作用,有助于提高保险业在国民心中的形象。同时,保险公司大规模投资新领域是企业能力的体现,是扩展力的体现,有助于提高保险公司的知名度。

(五)推动相关险种开发,促进保险业发展。一方面,保险公司要使较多客户总保费额达到能获得高端养老社区入住权的底限,就需要在关联险种上进行创新,以扩大客户的保险需求,由此可以推动保险创新;另一方面,投资渠道的开拓和保险创新有助于拉动保险公司间的积极竞争,从而推动保险行业的发展。

保单嵌入高端养老社区作为一种新兴的“养老+房地产+保险”实物养老保障模式,目前需求量较大,发展态势较好,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保险公司投入大量险资,建设大规模高端养老社区,可产生中小型养老机构不能实现的规模效应。高端养老社区的设施、服务趋近完善,完全褪去了传统养老的消极成分,对高净值人群具有极大吸引力,随着项目的进一步扩大,配合得力的宣传,势必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而一旦普遍实现保单嵌入高端养老社区即入住权的获得需要购买一定数额的有关保险实现,保费收入便会大量增加。除了对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护理保险等外,保险公司还可以将急需提升发展的有关保险对接入口,有助于保险公司内部有关项目的发展。同时,由对高端养老社区的大量需求引发的对保险的大量间接需求也会促进保险的进一步设计和有关险种的开发,从而促进保险业的发展。

由此看见,保单嵌入高端养老社区具有可观社会效益、企业效益及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较为充分地了解到保单嵌入高端养老社区的优势、效益和前景。寿险资金可在房地产、养老服务业得到充分、高效的利用,既为保险公司开辟了崭新可靠的投资渠道,又符合相关政策,有助于解决社会养老问题。

当然,并不是所有保险公司都可以尝试投资建设高端养老社区,保险公司仍根据其闲置资金量、资产负债比例等谨慎决策,量力而行。对于保险公司发展保单嵌入高端养老社区模式,本文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以高水平的医疗队伍为重。切实保证入住的被保险人能随时、及时地得到有效的健康服务,以健康安全保障增强高端养老社区的吸引力。同时,只有被保险人对社区医疗足够信任,疾病发生时选择在社区内就医,才能使保单嵌入高端养老社区的连锁效益得以实现,使保险公司获得从减少医疗费用赔付中获得盈利。

(二)大力开发潜在目标客户。调研发现,对于高端养老社区,中年群体的需求最旺盛,远大于老年群体,其主要原因是中年人群尚有强大的财富创造能力,对未来收入预期乐观未来,向往较高层次的养老需求。所以,建议保险公司目标客户的开发不可局限于当前有需求的老年人,中年群体更应注重。

(三)创新设计相关险种,扩大客户的保险需求。若只通过增加现有险种的购买,或增大保险金额以提高保费,难以使较多客户总保费额达到能获得高端养老社区入住权的底限,所以保险公司需要在关联险种上进行创新,以扩大客户的保险需求,增加客户的保险投入。

(四)增大宣传力度,配合体验型宣传。从目前状况来看,保单嵌入高端养老社区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这种发展模式被了解程度很低。因此在进一步发展保单嵌入高端养老社区模式时,应配合适当合理的宣传工作。就实现途径而言,可以建设体验馆,赠予客户体验卡,让客户切身地体会到高端养老社区的不同,以切身体验刺激客户需求,实现更好的宣传效果。

(五)避免盲目扩大规模。一方面,保险公司投资建设高端养老社区应考虑其闲置资金量、资产负债比例等,量力而行;另一方面,目前房地产是一种增值迅速的资产,但现实是现在房地产业存在较大的泡沫,高端养老社区的建设应分期进行,根据具体运行情况调节规模,并做好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 祁峰,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新模式对大连市首创“居家养老”模参考文献,58页

[2] 隋牧蓉.我国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的对策研究[D];辽宁大学,2013.

[3] 刘海强.日本“养老”经验借鉴[J].房地产导刊,2014

[4] 孙秀娟.我国养老地产开发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

第6篇

[关键词]陕西;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医疗改革

[中图分类号]R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6 ― 0042 ― 02

经过多年的运营和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居保”)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矛盾。为提高“城居保”的运行效率,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有必要对“城居保”工作进行系统的评估。本次评估以陕西省为样本,通过收集陕西省医疗服务机构、医保管理机构以及医保受益对象的相关资料,对陕西省“城居保”的运行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系统评估,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一、制度运行的整体成效

(一)调整、创新制度模式,形成较为成熟的制度体系

陕西省在“城居保”开展之初,就依据中央宏观政策确定了本省的基本实施框架。为及时开展相关工作,在部分具体政策上借鉴和套用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相关规定。随着“城居保”的深入发展,陕西各地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完善各项制度,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组织体系,建立了一系列严谨的管理制度。这些规章制度基本涵盖了“城居保”运行中可能涉及的各类问题,从制度层面避免了管理的随意性和人为因素对医保制度运行的影响,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化管理和规范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二)核心政策不断完善,群众受益度逐年提高

为吸引符合条件的群众参加“城居保”,陕西不断调整与群众直接利益相关的、看得见的、享受得到的终端核心政策,取得了较好成效。这些措施包括:不断扩大“城居保”人群覆盖范围,从制度层面实现陕西医疗保障体系的无缝衔接;扩大补偿范围,将原来住院补偿和门诊大病补偿逐渐向贴近更多百姓的门诊普通疾病补偿过渡,不断提高补偿标准;提高筹资标准;提高补偿比,具体表现为:各级医院报销比例和封顶线不断提高,起付线不断降低;不断扩大疾病诊疗报销范围;建立大病医疗保险制度,解除大病患者的后顾之忧;医疗购买方式逐渐多样化。

(三)医保制度认知水平不断提高,参保人数逐年增多

“城居保”采用了居民自愿参保的筹资原则,但由于符合条件的部分人群收入水平有限,以及历史遗留给公众带来的心理影响,造成制度从建立之初就面临筹资困难的问题。随着“城居保”成效的初步显现,在客观事实和鲜活的事例面前,越来越多的群众开始认同该项制度,在自发了解相关内容的基础上积极参保,群众受益面和受益度都在不断提高。根据陕西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的统计数据,“城居保”的参保人数已由参保之初的180万人增加到2013年的627万人,且每年还在以较高比例不断增长。在参保稳定性上,原有参保人员依然是主力军,未参保人员参保意愿不断增强。

二、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受参保方式影响,筹资不稳定

筹资模式是医保制度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一项制度,它关系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能否持续发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采取自愿缴费原则,充分尊重城镇居民的意愿。在这种筹资模式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了筹资不稳定。一是城镇居民对医保制度有一个认识的过程,只有认识到该项制度对自己有益才会主动参加,这需要一个过程;二是不同生理特征,不同年龄结构群体医疗需求不同,例如部分群体因自身保障能力较高或参加了其他类型的保险而不愿参加“城居保”;或因为年收入少而不愿参加;三在政府与群众的关系上,群众基于过去的经验,对政府还存在疑虑;四是该项保险制度的参保对象就业状态的变动性较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城镇非就业居民为主要保障对象,居民的就业状态不稳定,影响居民的参保意愿。如参保潜在群体一旦工作稳定,根据利益最大化原则,他们可能就会转投职工医保,当然相反的情况也存在。这就在实际上造成了筹资群体的不稳定,影响了筹资的稳定性。

(二)医保政策设计存在缺陷,限制了困难群体的受益度

目前,我国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较大,为了使困难群体共享“城居保”改革成效,“城居保”配套建立了城镇居民医疗救助制度。城镇居民医疗救助制度的对象主要有以下几类人群:低保对象或重度残疾的学生儿童、丧失劳动能力的重度残疾人、低收入家庭、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等困难城镇居民。就困难群体而言,“城居保”采取的救助措施主要是再次补贴个体参保费用。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有门槛限制,即有起付线和封顶线,而且超过起付线部分的补偿率也是有限的,即参保居民患病后需要自己承担一部分医疗费用。这样可能造成部分困难群体因难以承受自付部分的医疗费用而放弃治疗,或者因起付线太高而难以入院治疗,因而也就无法从该项医保制度中受益了。所以说,群众得到的医疗服务数量和质量与收入关系十分密切,收入高的群体更容易得到医疗服务以及更高的服务质量。虽然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医疗救助制度对困难群体进行了照顾,但就上述的制度框架而言,还不能真正解决城镇困难群体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困难群体得到医疗服务和受益率远低于其他群体。

(三)医疗服务提供方缺乏有效监管

医疗机构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第三方,普遍存在利用专业性优势和垄断地位诱导需求,提供过度服务的行为。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使用效率和制度的可持续性。调查显示,各地都采取了一定的手段和措施控制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费用,但难度很大。

对医疗机构的监管缺乏有效的手段。医疗是一种非常专业的技术,只有医护人员才知道如何治疗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因此,非专业者无法对医生的诊治作出评价,这就是医疗行为监管难的原因所在。目前,陕西各地正在采取单病种付费的办法,此办法在平衡治愈疾病和限制医疗费用滥用之间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疾病轻重程度的差异以及医院治疗彻底程度的差异,还是无法完全规避医疗费用风险问题。除此之外,由于医疗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对于哪些疾病可以实行单病种付费,付费的限额应该是多少,非专业者也无法作出判断。

三、几点建议

(一)加大对困难群体的救助力度,确保弱势群体真正受益

从多年的实践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经验来看,要解决经济弱势群体的就医问题,简单的补贴个人缴费并不是一个彻底有效的办法。此种做法,虽然在名义上帮助困难群体参加了医保(有些困难群体甚至在政府的再次补贴下也难以有能力参保),但由于该群体没有能力承担治疗费用,事实上他们依然无力就医,也无法从医保中受益。

为保证城镇困难群体能真正从医疗保险制度中受益,建议政府加大对城镇困难群体的救助力度,加大医疗救助资金的投入。在帮助困难群体参保的同时,负担部分自付费用,即政府为他们购买一部分医疗服务。另一方面,可以使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医疗救助两个制度双管齐下,即用城镇医疗救助制度资金先帮助城镇困难群体垫付医疗费用,再在医保基金中报销。通过该办法,使城镇困难群体真正看的起病。

(二)完善补偿体系,提高保障水平

筹资水平不高是造成“城居保”补偿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这只能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逐渐解决。补偿体系中部分政策设计的不合理是补偿水平不高的另一个可逆转原因。就补偿体系的构成来看,补偿体系一般涵盖了起付线、封顶线、报销比例、报销药物基本目录等四个主要指标,其设置标准基本可以决定一项医疗保险制度的保障水平。

就几年来“城居保”发展的趋势而言,这几个指标在表面上都朝着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但实际上,群众直接拿到手的补偿额并不高,远低于实际报销水平。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基本目录药物过少,尤其是大病患者所需的高端药物。很多大病患者反映,一般高端药物基本都属于目录外用药,医院无法报销,这是造成大病患者自付医疗费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二是报销制度设计过于粗简。根据“合理分流”的原则,“城居保”制度做出了医院级别越高报销比例越低的制度设计。然而,过于简单和粗略的规定,不利于减轻大病患者的医疗负担。由于疾病类型以及轻重程度的不同,决定了部分患者对医院的无法选择性。受医疗硬件设施以及医生诊疗水平的限制,部分疾病只能在较高级别医院才能获得救治,而级别较高的医院报销比例又比较低,通过比较,有时在较低级别医院看小病所得的报销费用和在较高医院看大病所得的补偿额差不多。这本质上背离了医保制度减少大病医疗负担的初衷,造成了新的不公。因此,建议住院医疗报销制度在区分医院级别的基础上再就起付线以上部分设置分段报销比例

(三)提高筹资水平,建立稳定长效的筹资机制

“城居保”筹资包括政府补贴和居民自愿缴费两个部分。筹资稳定而有序的增长是“城居保”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但目前在政府补贴方面存在着筹资标准缺乏长效增长机制的问题。

筹资机制存在筹资标准随经济发展而提高的问题。如果筹资水平不能有序提高,将造成医疗保险筹资水平的相对降低。目前陕西省采用的是绝对数的筹资方法,即每隔一两年政府都会提高补贴水平,但这完全受到中央政策的牵制,是一种较为被动的做法。这种短期内通过绝对数增加而提高政府补贴的做法,只是制度建设之初为使制度快速进入轨道的一种非常之法。如果没有长效稳定的筹资机制作为保障,随经济发展水平适度增长的筹资水平将难以保证。因此根据“城居保”的实际情况,建议制定如下增长模式:具体办法可由筹资组成结构的两部分入手,即政府补贴和居民缴费这两部分。政府补贴部分可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及GDP增长速度设定为每两年增长一次,增长比例为个人两年平均工资水平的0.5%,居民缴费部分为每三年增长一次,增长比例为个人三年平均工资的0.3%。通过上述长效筹资模式,既可避免突击式筹资标准提高给政府带来的经济压力,又可保证筹资标准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长。

〔参 考 文 献〕

〔1〕陕西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指导〔Z〕.

第7篇

鱼跃医疗(002223)的产品主要有听诊器、血压器、轮椅、制氧机、氧气阀、雾化器等产品,六类主导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基本上都达到了25%-35%(轮椅除外),细分市场基本上都做到了市场第一的地位。在我国本地医疗器械行业排名前十名。在基础医疗器械市场具有比较强的竞争优势。

我国的医疗器械行业相对国际的医疗器械行业而言,竞争能力比较弱,集中度低。国内高端医械:基础医械=25%:75%,高端市场70%被国际企业占领,国内的企业主要在基础医械市场发展。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企业不到1%。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给公司带来较好的发展机遇,广覆盖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动了社区、农村的医疗网点的建设,将给公司的产品带来比较大的增量市场。医改将给公司带来较好的发展机遇,为未来新的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公司目前的产能已经满负荷生产,但是市场的需求依然很旺盛,原有的产能已经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募集资金主要解决产能限制问题公司目前已经满负荷生产,募集资金88%的资金投向解决产能限制问题。尽管公司产品有比较多的储备,分析师认为2-3年内,公司收入增长的来源主要还是依靠六项主导产品。

光大证券分析师张美云预计公司08-10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47、0.60、0.72元,预计上市合理价12.87-13.8元。

金钼股份(601958) 国都证券

金钼股份(601958)主要从事钼系列产品生产、加工、贸易、科研等业务,拥有钼采矿、选矿、焙烧、钼化工和钼金属加工上下游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条。公司是亚洲最大、国际一流的钼业公司。

第8篇

张晓自去年起,就荣升为某杂志社的“ 妈妈级”人物了,有一个漂亮可爱的龙宝宝,今年1岁了。由于孩子小,又好动,很容易磕磕碰碰或是感冒,每次带孩子去医院,都让张晓觉得,这医院费用咋这么贵。听人说有保险,她特意向小编打听孩子的健康险情况。

先说说她的基本情况吧。张晓是典型的湖南妹子,和老公在北京相识、相恋、结婚,去年育有一女,目前孩子没有北京户口。家庭的收入,不算老公年终奖的话,每月在2.5万元左右,至于每月零零总总的开销,则需要1. 2万元。她和老公在前几年都购买了保险公司的万能险,并附加了大病险,而小孩至今没有任何保险。

投保需求:

张晓一直觉得小孩看病挺贵的,因而非常关心有没有可以报销医疗费用的少儿保险。至于小孩的教育金,由于孩子小,她还暂不作考虑。希望我们的保险规划师能够针对她的情况做个保险计划。

“年交保费8777元,即可享有30万元以上的重疾保障、5万元的意外保障、5000元的住院医疗和意外医疗保障。”

财务分析:

上述家庭是一个典型的三口之家,家庭年固定可支配收入(不算先生的年终奖)为15.6万元。按照家庭理财规划的合理性原则,该家庭可用于保障型保险的支出费用最好控制在3万元以内(可支配收入的20%)。

张女士的家庭目前不太具备购买消费型高端医疗产品的能力,保险设计应以防范重大疾病风险和住院医疗风险为主。另考虑到孩子活泼爱动,易发生意外,加上适当的意外和意外医疗产品较好。设计的具体方案如下:

医疗保险有给付型、报销型、津贴型三大类。给付型通常是指我们说的重大疾病保险,用于补偿重大疾病风险给家庭带来的巨额损失;报销和津贴型产品通常是解决住院医疗费用和住院误工补助类产品。

目前所有的商业保险公司在普通的医疗险种中,几乎都没有涉及到因病而产生的门急诊费用报销的产品,因为这种发生频次较高而每次损失较低的风险,基本上属于不可保风险。

当然,消费型的高端医疗产品中会涉及因病门急诊费用的报销,但一般都设置了额度限制。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健康险非常重要。”

保障利益说明:

如发生重大疾病,给付30万元;没发生重疾,到30年后返还本金。只用一点点利息,买了一份30万元保额的大病保障。

医疗保障可续保至80岁,每年住院额度20万元,终身保额可至80万元。住院前后门急诊报销,前7天、后30天都可报销。自费药100%报销,在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及部分私家私立医院医治均可。

意外医药费5000元,全年不限次数报销, 住院补助每天50元,长达180天,手术费5000元。

“女儿没有北京户口,一定要在原籍办理‘新农合’或类似北京的‘一老一小’社保。”

理财规划目标

靠基本的社会保险只能满足基本保障,要想拥有高于平均水平的保障,就要依靠商业保险来完成。案例中,夫妻双方已经配置社保及商业保险。女儿没有北京户口,一定要在原籍办理“新农合”或类似北京的“一老一小”社保。

财务状况分析

结余比率是为了测算客户的收入在抵消开之后的剩余程度。该家庭已经到达52%,高于参考值30%,说明该家庭的净资产增加速度较快,在资金安排方面有很大的余地。

根据保险配置“双十原则”,商业保险交费额度以家庭年税后收入的10%为宜,约30 0 0 0元,保额做到家庭年税后收入的10倍。保额的分配上应与家庭的收入贡献相匹配,并采取优先考虑大人风险保障的原则。

保障利益说明

生存金领取说明

(建议用于门诊小额医药费用途):张宝贝 25周岁,领取满期金50000元

张宝贝1至59周岁,每两年度领取10000元

张宝贝59至69周岁,每年度领取6000元

张宝贝69至79周岁,每年度领取7000元

张宝贝79至89周岁,每年度领取8000元

张宝贝89周岁至终生,每年度领取9000元

少儿重大疾病保障25岁前,拥有30万元残疾保险金 50000元烧伤保险金 50000元意外医疗金 10000元住院费用保险金 6000元

身故保障1至18年10万元18至25年33万元25年至终生28万元

保险豁免

分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