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小学音乐项目式教学

小学音乐项目式教学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25 16:49:5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小学音乐项目式教学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小学音乐项目式教学

第1篇

>> 案例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与成效 小学语文表演教学法的实践与探索 课堂表演教学法的尝试 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解析 数学教学中的综合教学法运用 案例分析法和项目教学法在汽车维修专业中的运用 苏格拉底式教学法在法学双语教学中的运用 任务型教学法在双语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教学法中节奏教学在“双语”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高职“思法”课戏剧教学法的运用 表演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暗示教学法在戏剧表演教学中的运用 试论大学英语教学法的综合运用 双语性质的PBL教学法在麻醉临床实习带教中的运用 故事讲述与表演在幼师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与成效 互动式教学法在“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教学中的运用 模拟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在财会课堂中的应用 角色扮演教学法在跨文化管理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角色模拟教学法在《商品流通》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幼儿英语教学中的角色及运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08-08-09.

[2]涂运玉,杨品良,陈祥塔.“程序化教学”在单杠骑撑前回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6(9).

[3]蒋锋.高等数学课程双语教学的调查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8(2).

[4]谭金凤.角色扮演法在《前厅管理与服务》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4).

第2篇

关键词: 养正教育 小学音乐 渗透方式

养正教育的价值理念核心是:“涵养正道,弘扬正气,正德正行。”古文著有云《易・蒙》:“蒙以养正,圣功也。”孔颖达疏:“能以蒙昧隐默自养正道,乃成至圣之功。”养正教育思想下的教学课堂是真实、严谨、灵动的。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课堂对于这些价值理念的追求,仅仅在于对本书内容的了解和学习,它所追求的目标是单纯完成理论化的学习任务,而不是对人文价值理念的追求,更多地给学生一种枯燥、无趣的课堂灌输,学生遇到学习难度大的音乐训练往往选择逃避,对于音乐的学习并没有很好的运用,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深刻的情感和认知,仅仅作为一种练习项目进行,这就是缺少对德育的理解和运用,缺少一种价值观取向。

一、建构体现养正课堂基本精神的课堂教学模式

养正教育课堂理念推崇的是真知真情、严谨踏实的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严谨细致、认真负责、学习真知、培育真情。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融入养正教育思想,可以使学生真正学到音乐知识,在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基础上加强养正教育培养,学到传统优良的文化知识,培养正确的价值取向,学会对生活认真负责,真正融入学习中。同时学会对真知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性思维,增强学生自主创造的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使音乐课堂内容更丰富,教育培养变得更完善。养正教育思想下的音乐课堂注重对人文精神的探究,讲究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品质个性,在完善教育课堂制度的目标下,要求我们建立融于养正课堂精神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中真正地融入养正教育精神。在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练习相关具有养正教育理念知识的音乐,在练习音乐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论述说明,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养正精神内涵。

二、研究体现养正课堂基本精神的课堂教学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可以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反映教师的教学思想,决定课堂的效率和质量。首先,我们要用养正课堂基本精神反思过去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改变传统思维教学模式,取消音乐教学过程中无效的教学理论,创新发展,打造有效的养正音乐教学课堂模式,从细节入手,精心设计细节问题,使养正教育精神真正融入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学细节是教学行为的具体体现,它可以是教师的一言一行,可以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互动行为,也可以是在特定教学情境中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反应。细节虽小但要见微知著,忽视教育细节的教育实践是抽象的、肤浅的、盲目的,甚至是无效的。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学完歌曲《小青蛙找家》后,教师让学生聆听二胡独奏《小青蛙》,可以让学生发挥创造性,对于歌曲体现的内容和价值取向,通过做游戏的方式展现出来,从而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养正教育精神的培养。

三、养正课堂教育的基本原则

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原则

在教学课堂实践过程中,要坚持学生作为课堂中心的理念,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自己可以发挥创造性思维,提出对音乐的一些不同见解,然后寻求老师的探讨,在一个相对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指导学生进行音乐学习。教师可以作为辅助者,引导学生学习,同时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程度、学习思维的不同因材施教,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耐心教育学生,给予学生足够多的自由空间,使学生在一个好的学习气氛环境下进行音乐学习培养。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思维导向,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责任心,真正做到求真知、树品德,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2.重视方法引导和价值引领相结合的原则

在教学环节中,努力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既要重视正确的方法引导,又要重视方向引导,社会生活的多元化决定孩子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多面性,从而决定孩子一生的价值取向和人生道路。加强培养学生养正教育思想,可以为学生以后的品质培养和道德树立一个良好的向导,教师要发挥相应的作用,帮助儿童理解人生品质目标对于未来人生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并对他们进行正确诱导,逐步提高他们的分辨正确理想和错误打算的能力,帮助他们自觉地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结合起来,逐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四、结语

养正教育思想在小学音乐教育课堂中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养正教育理念将深入贯彻小学发展教育,并对未来课堂教学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教师在音乐课堂中注重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既要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又要培养学生探索真知的能力,从而真正地将养正教育理念贯穿小学音乐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笑黎.初学者“一对一”课堂模式教学设计[D].西北大学,2015.

[2]陈宗庆.小学德育主题活动系列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3]佟贺,尹爱青.对小学音乐欣赏课《打字机》现场教学的几点思考[J].北方音乐,2014(01).

[4]钟珍梅.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德行[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49).

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课程,语文教学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能力以及教师能否开展高效的教学活动。通过相关文献和实际教学案例的研究,我们发现,现阶段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教师层面上,很多教师的教学手段比较刻板单一,一切行为就是为了完成整个教学流程,这种敷衍式教学直接导致了教学效果的低下。其次,教学形式上,很多教师因循守旧,没有进行充分的教学创新实践,难以跟上现代社会的发展形势。最后,师生互动层面上,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比较重视基础知识和标准答案的记忆,很多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这直接导致很多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语文教学效果也自然就大打折扣了[1]。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整个教学过程入手,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将教学过程划分为教学准备阶段、教学实施阶段以及信息反馈阶段。因此,我们的改进建议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学准备阶段的建议

语文教学类似于一个项目管理,在实施项目之前,必须先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和消化,并制订项目方案。同理,在语文教学中,前期的准备工作主要是备课,只有充分备课,才能从容地走上讲台。所谓的备课,就是教师为课堂教学做准备的一个动态过程[2]。具体来说,在备课阶段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师应该结合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反思自己教学中的优势和缺点,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来弥补改进教案。例如:某教师可能不擅长讲故事,那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给学生放映与课文相关的故事视频,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其次,学生是教学的受体。因此,教师必须做到因材施教,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接收能力以及知识结构,设计出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案。最后,备课就是备教材,教材是备课的基础。教师在教案设计中,必须立足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教师上课前要精读教材,了解教材的重难点,根据实际情况对知识点进行取舍,并结合一些参考书对教学内容进行扩充,尽力用教材外的知识来开拓学生的视野。教师必须合理组织这些知识点,难易结合,深入浅出地为学生进行授课。

二、教学实施过程的建议

最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提倡寓教于乐,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进行合作互动式学习。为了实践这个理念,提高语文教学课堂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打破传统师生互动模式,营造平等的学习氛围。打破传统师生互动方式,并不是说要摈弃长幼有序、尊师重道的纲常伦理,而是在此基础上塑造一种平等的探讨和交流氛围,让老师和同学可以就一个问题进行开放式讨论,并最终得出需要的答案。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必须合理引导学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潜能,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思考的权利,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围绕教案内容进行学习,把握课程节奏,活跃课堂气氛。教师授课必须结合事先准备好的教案,这样才能完成教学任务,达到传道授业的目的。整个授课过程,一定要注意把握语速和节奏,注意逻辑层次,循循善诱,启发思考,让学生跟上自己的节奏。整个过程中,可以穿插一些自己准备的小典故和趣事,适度展开课题讨论,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合作解决问题,活跃课程氛围,吸引学生眼球,最终实现寓教于乐。再次,创新提问方式,进行创造性学习。课堂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合作对话,共同探索知识奥秘的平台。具体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可利用一些视频、图片、音乐等媒介,为学生创造情境,让学生针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教师借鉴一些管理学技术,使用头脑风暴的方法,设计开放性问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最后,教师要与时俱进,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每个时代的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和思想,旧的教学模式对新时代的学生不一定适用。教师必须根据自己学生的特定,积极借鉴不同的教学方法。教育科研工作者通过孜孜不倦的研究,开发出了很多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游戏教学、参与式教学、情景式教学以及合作式学习等。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授课要求以及学生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三、教学反馈阶段的建议

所谓教学反馈就是教师对教学各个阶段进行反思与总结的过程,包括对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度和控制、学生学习效果等做出自觉的反思,以期望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教学反馈是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养与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说,教学反馈应该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教师必须反思自己的教学技巧,不断进步。教学反馈通常在教学完成以后进行,教师可以通过课后教学日记以及学生反馈等方式,收集语文教学课堂上的一些精彩的片段和不足的地方,然后通过请教老教师、咨询相关专家或者观看优秀公开课的形式,探索和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对于自己授课中的优点和不足,要有足够的认识,通过教学理论的学习和教学实践,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技巧,并总结形成一套相对固定且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

总之,教师的教学活动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有很大影响。因此,我们可以借鉴管理学的过程控制理论,对每个教学阶段进行优化设计,控制每一个细节以及潜在的问题和风险,在不断反思和总结中形成一个固定合适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小学语文的课题教学质量才能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对策探索[J].教育战线,2011(03).

第4篇

一、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让学生进入音乐的神奇世界

音乐是一门感染人的艺术,任何人只要走进音乐的世界,无不为它的神奇魅力倾倒。小学生在音乐课堂之所以不能主动学习、大胆表现,是因为他们还站在音乐的门外观望。所以,我首先注意营造一种良好的音乐氛围,引领学生进入音乐的神奇世界。如学习新歌时,我特别注重歌曲的范唱,事先录好伴奏,上课时声情并茂地演唱,给学生一个好的示范。之后再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你们想不想也能像教师这样演唱呢?”学生的积极性马上调动起来了。又如,上欣赏课时,因为配套的音乐磁带年代久、效果差,学生虽然在听但他们实际上并没进入到音乐中,更别说感受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自费购买了一些光碟、磁带,良好的音响效果使学生在音乐的世界里自由遨游,感受到了音乐的美妙。

二、改变教学观念,变“师教生”为“生要学,师指导”

学生不能主动学习的另一个原因是以往的音乐课堂中他们都是听教师讲解和演唱,而且这种陈旧的教学观念使学生形成了思维定势。我刚开始教学时,发现学生一直等教师教,视唱时等教师一句句唱谱,学歌曲时等教师带歌词唱。他们只需机械重复,不需要动脑筋,这当然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音乐教师转变观念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如学新歌时,教师范唱后,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这时我会对学生说:“你们也能唱得像教师一样好,先试一试好吗?教师会帮你们的。”教师的鼓励使学生开始尝试自己学习了。最难的是曲谱的学习,学生视唱的能力不强,在开始阶段,教师要多花点时间让学生试,发现他们有进步教师就要及时给予表扬。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手把手”地教学生,而是充当了他们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慢慢地,学生学习的能力提高了,课上不用教师提醒也能主动去进行学习,学习的效率明显提高了。

三、改变教学方式,变“枯燥的练习”为“有趣的玩中学”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但要学生保持学习的兴趣就不那么容易了。现行小学音乐教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学生往往只对唱歌感兴趣,对音乐知识、活动与练习等一些枯燥难懂的内容不感兴趣,每次学习这些内容时,不少学生总是愁眉苦脸,勉强为之,而这些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又很有帮助。面对这一情况,我把枯燥难懂的内容设计成了有趣的游戏或比赛,让学生在玩中学。如学习音乐知识“力度术语和力度记号”时,我没有采用惯用的讲述式教学,而是设计了几个游戏。首先,我设计了一个“听曲走”的游戏,学生听音乐原地踏步,并随音乐踏出力度变化。然后我还设计了“找朋友”和“排排队”两个游戏,将写有力度术语和力度记号的卡片分给学生,学生给术语找相对应的记号,再按强弱顺序排列,最终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不知不觉记住了所有的力度术语和记号。又如,四年级第十一课的活动与练习(二)“用固定节奏给歌曲《金扁担》伴奏”,这首歌曲是四三拍子和四二拍子的混合拍子,练习中所提供的固定节奏有三个层次,学生编排有一定的难度。我在第一课时将“四三拍”和“四二拍”设计成比赛形式,两个节奏轮流拍击,错了的学生停下来,最后留下的学生为胜出者,并给予加分鼓励。这样,学生兴趣很高,玩得也很开心,同时又区别清楚了两种拍子不同的强弱规律。第二课时学生学会了歌曲后,再用这两个固定节奏为歌曲伴奏就非常容易了,学生发现原来音乐学习这么容易又好玩,自然就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了。

四、改变表现方式,变“单独表现”为“小组表现”

学生的学习主动了,效率也提高了,但却不敢主动表现自己的才能,主要原因是他们缺乏自信心,害怕在同学面前出丑。为了鼓励学生大胆表现,我采用了小组表现制,即每节课新学的歌曲、视唱、节奏等都会在下节课抽组表演,由于是整组学生一起表演,学生的恐惧心理消失了,就能大胆地表现自己了。同时,对于表现较好的小组我会给予加分鼓励。学生有了压力,也有了动力,学习新内容时就更加积极主动了,如此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采用小组制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小学生的求胜心理较强,想得到教师的表扬,为组争光,这样每个组里音乐水平较高的学生就会督促成绩不太好或有点懒惰的学生做好抽查表演的准备,由此,这些学生的学习能力会越来越强,甚至不需要别人的帮带了。

五、改变评价方法,变“单一评价”为“分层次评价”

第5篇

据笔者调查发现,也有一些地区和学校,尤其是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音乐教研活动的开展亟待改善加强。一方面,音乐教研活动要有制度保证,不能可有可无。无论是教学管理上还是时间安排上,都要落到实处;另一方面,音乐教研活动不能敷衍了事、摆摆形式、走走过场,要通过教研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学习新理论、转变新观念、掌握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唯有如此,音乐教研活动才能名副其实,我国的学校音乐教育水平才可能整体提高。

以下,本文试就中小学校音乐教研活动的开展,谈谈个人粗浅想法。

一、音乐教研活动的内容

音乐教研活动的内容是中小学校音乐教研所要关注、探讨和解决的问题。从我国现阶段各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客观现实来看,音乐教研活动的内容十分广泛,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十分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即:

(一)理论性音乐教研活动

此类音乐教研活动的开展,目的是提升音乐教师教育理论素养和音乐理论水平。因此,活动内容主要包括音乐教育理论和音乐基础理论两个方面的学习与研究。

1、音乐教育理论方面的教研内容

主要包括:音乐教育学、音乐教育心理学、音乐教育社会学、音乐教育哲学、比较音乐教育学、音乐教学论、学习理论、《音乐课程标准》研读、音乐教育文献研读等。

2、音乐基础理论方面的教研内容

主要包括:一是基础音乐知识,主要是基本乐理,以及基础性的和声学、曲式学、复调、配器、乐器法等;二是基础音乐史论,主要包括中外音乐发展简史,其中也包括对作家、作品、风格、流派、艺术思潮的基本评价等;三是中外民族音乐,主要包括中外民族民间音乐常识或理论等;四是音乐作品的体裁,主要包括各类声乐、器乐作品的体裁与样式,以及与此相关联的音乐美学意蕴;五是音乐作品的风格,主要包括各类声乐、器乐作品的时代风格、地区风格、体裁风格和作家风格等;六是音乐与相关文化,主要包括各类歌曲(如民歌、创作歌曲、艺术歌曲、流行歌曲)、戏曲音乐、说唱音乐、舞蹈音乐、影视音乐等。

以上理论性音乐教研活动的开展,有利于音乐教师学习和掌握新的音乐教育理论以及全面、准确的音乐基础知识,从而使音乐教学站得更高、想得更远、做得更好。

(二)技术性音乐教研活动

此类音乐教研活动的开展,目的是提升音乐教师教育技术和音乐创新能力。因此,活动内容主要包括音乐教育技术和音乐创作技术两个方面的学习与研究。

1、音乐教育技术方面的教研内容

(1)教案设计:主要包括音乐课教案的文本体例与样式设计。同时也包括教案内部结构(或环节)的设计与创新。例如,从教案文本体例及教案内部结构上看,主要包括:

①辅助部分。第一层次:课题、课型、教学对象、教学用时、选用教材、教具学具等;第二层次:教案设计思路、理论依据、教学创意、多媒体辅助教学说明等;第三层次:教学目标、教材分析、重难点分析、问题设计、板书设计等。

②主体部分。第一层次:情景创设、教学导入;第二层次:复习旧课、基本练习、新课教学、练习巩固、教学拓展等;第三层次:教学反思、本课小结。

从教案样式设计上看,可以是常规陈述式,也可以是列表陈述式。

总的说来,教案设计既要注重体现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和创新性,同时也要注意音乐教学的特殊性,亦即充分考虑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世界优秀音乐教学法的学习与运用: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介绍到我国的世界优秀音乐教学法(或称音乐教育体系)主要包括达尔克罗兹(瑞士)的体态律动教学法、奥尔夫(德国)音乐教育体系、柯达伊(匈牙利)音乐教育体系和美国综合音乐感课程等。这些优秀的音乐教学法思想精髓何在?对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开展有何借鉴作用?如何深入探讨这些优秀音乐教学法在我国的本土化问题等,需要教师思考、实践。

(3)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典型代表形式――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当代学校音乐教育生活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应该看到,音乐教学中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实际上是对传统的音乐教学手段的一种更新与超越,综合体现出当代学校音乐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和新颖性等。问题是,如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进一步优化教学?如何处理好听觉艺术与“视听”综合教学手段的关系?以及如何根据既定的教学内容设计、制作出高水平的原创性课件?值得研究。

2、音乐创作技术方面的教研内容

(1)歌曲写作:作为音乐创作基本手段的歌曲写作(亦可视为旋律写作),在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诸如指导学生音乐创作、本地民歌的收集与改编、课堂即兴音乐创编活动的开展等,都需要一定的歌曲写作技术。音乐教师如果能够具备或钻研一定的歌曲写作技术,将对改善和提高音乐教学水平,引导和培养学生音乐创作兴趣,大有裨益。

(2)钢琴伴奏:钢琴即兴伴奏作为音乐教学的一种必备手段或能力,对于音乐教师而言必不可少。不过,涉及到即兴伴奏技术,不得不清楚音乐作品的体裁、风格、调式调性、音调特征等,从而有效地安排和声、设计左手音型。当然,好的钢琴伴奏并非只是在歌唱中使用,在音乐知识教学、发声练习、音乐主题视唱与分析中,都可能用到钢琴伴奏技术。

(3)合唱指挥:合唱指挥作为音乐教学的一种必备手段或能力,对于每一位音乐教师而言也是必不可少。原因在于,合唱指挥技术并非只适用于合唱教学,而是像钢琴弹奏一样,几乎贯穿于整个音乐教学的始终。比如音乐知识教学、主题视唱与分析教学、齐唱齐奏教学、合唱合奏教学、综合音乐活动教学等,一般都离不开指挥。应该说,一位善于指挥的音乐教师,在控制音乐的节奏节拍、力度速度,启发学生的音乐情绪,表现作品的音乐情感方面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值得探讨。

(4)小乐队编配:鉴于小乐队编配技术说起来比较复杂,加之我国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在此方面本身开课不足之故,所以,大多数音乐教师对小乐队编配比较生疏。限于篇幅,本文在此只能提示几个有关小乐队编配技术的主要问题,即:乐队的音色组合(主要表现为乐器选用与组合);乐队的音响组合(主要表现为独奏、合奏等声部组合);和声运用(注意区别大小调和声及五声性和声);织体写作(包括复调写作);引子、连接句(段)、尾声的处理等。教师们有机会时,可以多关注或学习这一方面的知识。

(三)专题性的音乐教研活动

此类音乐教研活动的开展,目的是就某一音乐教学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专题研究。活动开展主要包括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两个方面的问题研究。

1、课内教学方面的教研内容

(1)教师教学方面主要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材选择与整合;教法选择与整合;音乐文献与创作背景梳理;教学过程设计;课堂问题设计;课堂活动设计;教学拓展设计;教学评价设计;教学生成处理;教师教学语言;启发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音乐教学;“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学;音乐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学科综合与“音乐本位”的关系;“聆听音乐”的学习意义;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等。

(2)学生学习方面主要包括:学生音乐学习的基础与能力分析;学生音乐学习的心理障碍分析;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建构性学习;学生喜爱的音乐作品与风格分析;学生喜爱的音乐家分析;学生欢迎的音乐活动方式分析;有特殊音乐才能的学生在音乐课中可以扮演的角色分析等。

2、课外活动方面的教研内容

主要包括:学生音乐兴趣小组的建设与活动开展;学生合唱团队的建设与活动开展;学生小乐队的建设与活动开展;学生校外艺术实践;学生课余音乐创作;师生音乐会等。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专题性的音乐教研活动,活动开展一定要有的放矢,要着力研讨和解决音乐教学中的核心问题、关键问题、主要问题和共性问题。并通过活动开展,力求让所有教师达成教学共识。

(四)项目性的音乐教研活动

此类音乐教研活动的开展,目的是培养音乐教师的科研意识,锻炼科研能力,提高科研水平。

由于此类教研活动类似教育科研项目研究,其内容广泛而复杂,因此,教师(或教研组)可根据自身专业专长、学术背景以及职业兴趣,同时也可根据音乐教育长期或近期;宏观或微观发展状况,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比如以下选题,笔者以为即可作为项目性的音乐教研活动内容广泛开展、长期开展:以审美为核心的学校音乐教育研究;中小学生音乐兴趣培养方法研究;面向全体学生的学校音乐教育研究;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个性发展问题研究、中小学生音乐艺术实践研究;中小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研究;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学科综合方法研究;中小学生多元文化视野开拓研究;学校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情感培养研究;普通学校音乐教学评价体系研究;音乐学习与智力发展问题研究;音乐学习与人文精神形成问题研究;校本音乐课程开发研究;校园音乐文化建设研究等。

总体上看,学校音乐教研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确定,一般来说反映出该地区、该学校的文化发展与教育视野,同时也综合反映出音乐教师对新理论、新观念、新方法、新问题的熟悉程度、敏感程度和热衷程度。此不赘述。

二、音乐教研活动的方式

鉴于传统常规性的音乐教研活动开展常常比较单调乏味,有些时候甚至流于形式,未能真正起到音乐教学研究的作用,因此笔者建议,中小学校的音乐教研活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一)主题讨论式

所谓“主题讨论式”的音乐教研活动,是指就某一主要或重要的音乐教育问题,教师们各抒己见、广泛展开讨论的一种音乐教研活动。

建议每周举行一次校内(或学区)音乐教研活动,可以由教研组长指定几位教师作专题发言(理论介绍、主题陈述皆可),然后集体讨论。要求可以是一个理论问题,比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音乐教学中的“双主体”问题;音乐教学中的“双基”问题;自主学习的理论来源;探究性学习的方法与实践;终生学习的学习意义;音乐教学评价问题;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教师职业道德问题等。也可以是一个技术问题,比如:教学情景创设;教学中的范唱与范奏;即兴创编音乐;读谱教学方法;绘谱软件的使用;歌唱中的音准问题;启发想象联想;流行歌曲的伴奏;作品曲式分析;童声合唱训练;课外音乐活动的组织等。

除此之外,还可以是读书(重要的音乐教育理论著作)、读文章(具有独特见地或指导意义的音乐教育论文)心得交流、经验介绍等。

(二)专题讲座式

所谓“专题讲座式”的音乐教研活动,是指通过聘请校外专家、学者到本学校、本学区,就音乐教育理论、技术、实践方面的重要问题开展讲学的一种音乐教研活动。

建议各地中小学校应与当地高等学校或教育科学研究院(所)联系,定期开展此类音乐教研活动。比如举办普通学校教育理论专题讲座;当代音乐教育发展专题讲座;当代音乐教育技术发展与实践专题讲座;音乐史论、音乐美学专题讲座;中外民族音乐、多元文化专题讲座;演奏、演唱、指挥、排练专题讲座;作曲技术、音乐分析、音乐欣赏专题讲座;媒体技术、远程教育发展与实践专题讲座;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专题讲座;社区文化建设与发展专题讲座等等。

定期开展专题讲座式的音乐教研活动,有利于中小学校与当地高校之间、科研单位之间的横向联系、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有利于“教学团体”和“学习团体”的逐步形成,感召整个社会共同关心音乐教育;也有利于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艺术视野不断开阔、业务能力不断提高。

(三)教学观摩式

所谓“教学观摩式”的音乐教研活动,是指通过学校内部或校际之间开展的音乐教学观摩所进行的音乐教研活动。

教学观摩式的音乐教研活动开展在我国各大中城市学校音乐教育中已有30多年的历史,业已积累了丰富的教研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教研效果。不过,以笔者之见,这种教研活动的方式还可以再拓展、再深入、再创新。建议如下:

1、以建设优秀音乐课范例(独立课或系列课)为切入点,开展观摩式音乐教研活动。

2、以推介或演示国内外优秀音乐教学法为切入点,开展观摩式音乐教研活动。

3、以培养和推出音乐教坛新秀为切入点,开展观摩式音乐教研活动。

4、以“同题”(即同一课题)教学创新为切入点,开展观摩式音乐教研活动。

5、以“教学比武”(或教学基本功比赛)为切入点,开展观摩式音乐教研活动等。

事实上,不同学段、不同课题、不同课型的音乐课观摩,常常能够起到重要的教学探索、教学示范甚至教学引领作用。长此以往,必然会对观摩教师的音乐教育思想和音乐教学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艺术实践式

所谓“艺术实践式”的音乐教研活动,是指通过学校音乐教育实践,并在具体的艺术实践活动中所开展的音乐教研活动。方式包括学校(或学区)合唱队、小乐队的指导与辅导;师生音乐作品听赏;师生音乐会等。

此类音乐教研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学校音乐教育实践,集中展示或观察音乐教学中的成败得失。比如:合唱队、小乐队的建设发展水平问题;教师指导与辅导的方式、方法问题;师生音乐创作(包括电脑作曲)能力、水平问题;音乐会开办的质量问题、参与性问题、社会影响问题等等,都可以凭借学校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反观音乐教育水平和质量。

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实践式的音乐教研活动,既是对学校音乐教育成就、特色、水平、质量的集中展示,也是对学校音乐教育思想、方法、能力、水平的全面检验,值得提倡。

(五)教育科研式

所谓“教育科研式”的音乐教研活动,是指学校音乐教育中,通过教学团队开展音乐教育研究所进行的音乐教研活动。具体方式主要包括优秀音乐课教案设计、原创音乐课件设计、音乐教育论文写作、教育科研项目申报以及项目申请书写作、学校艺术教育状况调查、社会艺术教育状况调查等。

严格说来,此类活动应该看作是较高层级的音乐教研活动,是一种具有学术性、探索性和前瞻性的音乐教育科研行为,需要团队合作,更需要教师们具有丰富的、比较深厚的音乐教育文化积累和底蕴。

事实上,通过此类音乐教研活动的开展,培养和提高的不仅仅是音乐教师们的科研意识、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同时也必将使音乐教师们逐步建立起牢固的职业信念,慢慢明白自身的音乐教育使命,坚定地担负起民族的音乐教育责任!

结语

本文从“音乐教研活动的内容”和“音乐教研活动的方式”两个方面,概要探讨了中小学音乐教研活动的开展问题。从中可以看出,中小学校的音乐教研活动不仅是丰富多彩的,且也是引人入胜的。只要每一位音乐教师恪尽职守,真正用心地对待自己的音乐教学工作,音乐教研活动大有可为。

当然,也应该看到,开展好音乐教研活动,尤其是常态化的音乐教研活动,并非易事。其中,必需有教育主管部门(包括教育局、教研室、教科所等单位)的重视与支持,同时也还需要学校、教研员和广大音乐教师们的集思广益、密切配合,具体设计出音乐教研活动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从而使音乐教研活动的开展真正落到实处。

第6篇

[论文摘 要]本文首先简要论述了钢琴应用能力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地位与价值,随后以目前中小学教师在此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切入点,从培训的可行性、培训的主要内容及培训三个方面着重论述了中小学音乐教师钢琴应用能力的培训措施策略。

前言

音乐教师的钢琴应用能力是指教师运用钢琴来为教学服务的能力,其内容主要包括即兴伴奏能力、视奏能力和演奏表现力等方面。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钢琴以其宽广的音域,丰富的音色和良好的效果而成为音乐课堂教学的首先工具。此外,优美的钢琴音乐还能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并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由此可见,钢琴是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钢琴应用能力也相应地成为了中小学音乐教师核心的职业能力和一项教学基本功,教师具备相应的钢琴应用能力有利于他们更有效地开展音乐教学。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第一学历只有中师,他们缺乏系统而专业的音乐学习经历,和声与曲式水平较差,作品分析能力不高,而这些恰恰都是发展钢琴应用能力的理论基础,另外,部分音乐教师对钢琴在音乐教学中的价值认识不足,对自身钢琴应用能力的提高重视不够,钢琴即兴伴奏能力、视奏能力和钢琴应用能力较差,远远不能适应教学实际的要求,也与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要求相距甚远,这种状况极大地阻碍了中小学音乐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和音乐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对中小学音乐教师进行培训并把钢琴应用能力纳培训的主干课程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基本思路。

1 对中小学音乐教师开展钢琴应用能力培训的条件分析

对中小学音乐教师进行培训是提高中小学音乐教育质量的现实需要,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给予了明确的规定。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意见》(教体艺[2008]8号)第ll条明确规定:“各级各地区要把艺术教师的培训纳入本地教育事业发展的规划和教师培训工作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艺术教师全员培训,不断提高培训质量”。教育部在《关于继续教育规定》中要求:“各中小学要积极派送教师参加集训和在本校开展多项培训”。《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也明确规定“教师有参加培训和进修的权利”这些法律法规为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派送中小学音乐教师参加钢琴应用能力的培训提供了法律依据和物质保障,也明确了各音乐院校,师范院校,教师进修学院及其他培训机构在培训音乐教师方面的职责与义务。另一方面,从中小学教师自身条件来说,此项培训在性质上属于成人钢琴教育,教师接受培训的有利条件表现在其学习钢琴的过程中的理解力、观察力、自控力等方面比未成年人有明显的优势,其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毅力较强,有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和相应的钢琴演奏基础,工作阅历丰富,学习的针对性和求知欲较强等。

不利因素是手指灵活性差,记忆力减退,学习难以保证持续性和系统性,纠正长期形成的演奏毛病和不良习惯有较大的难度。此外,中小学音乐教师担负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参加培训受时间的制约比较突出,在培训经费紧张的情况下,音乐教师的培训往往被迫让位于其他科目的教师。

2 中小学音乐教师钢琴应用能力的培训策略

2.1 提高认识,全面提高音乐教师的素养是开展培训的基础

广大音乐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钢琴应用能力在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不可替代的功能并对自身在此方面存在的问题有清醒地认识,重视并做好长期坚持的准备是开展培训的思想基础。

根深才能叶茂,如果说钢琴应用能力是“叶”,那么相关的音乐知识和理论就是“根”,扎实的音乐知识与理论素养是开展钢琴应用能力培训的基础,故应把有关乐理和声曲式,中外音乐史、钢琴文献的相关知识融入钢琴应用能力的培训教学之中,在充分发挥中小学音乐教师音乐理解能力强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作品讲解相关的音乐术语、风格、体格等内容,使他们的音乐理论和钢琴应用能力协同发展。正如俄罗斯钢琴教育家涅高兹所说:“让学生了解的不仅仅是作品的内容,不仅应以诗意的形象感染他,还应详尽分析作品总的曲式结构及其中的和声、旋律、复调及钢琴织体的写法”。因此,中小学音乐教师钢琴应用能力培训不能局限于就钢琴论钢琴的狭小范围,要注意提升培训的高度,挖掘培训的深度,拓展培训的宽度,从而收到“大培训”的效果。

2.2 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突出重点是开展培训的关键。

教师培训的目的在于适应教学的需要。从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实际出发,针对前文所提出的在此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教师钢琴应用能力的培训的重点内容是钢琴即兴伴奏能力、视奏能力、钢琴教学法的运用能力和钢琴音乐的表现力等几个方面。限于篇幅,本文只对应用最广泛而教师又特别缺乏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和视奏能力的培训进行论述。

2.2.1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训

歌唱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所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教师歌曲伴奏能力的高低对教学效果有直接地影响,因为良好的伴奏不但有烘托渲染补充音乐形象的功能,而且还能起到指挥学生演唱和激发学生歌唱热情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有相当部分中小学音乐教师不重视即兴伴奏的价值,他们要么不用伴奏只用单手弹奏旋律,要么选配的和声纵横关系混乱,音响杂乱;要么一个“单八度”用到底,音响空洞单调,缺乏对比。事实上,钢琴即兴伴奏是一种具有创作思维的音乐表现形式,它的效果是由伴奏者的和声曲式修养、键盘弹奏技能、伴奏经验积累及艺术灵感等多重因素决定的。因此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通过讲解和练习使他们熟练掌握音乐中24个大小调的音阶、琶音的弹奏技巧及和弦的转位与连接方法。2、运用具体的谱例指导他们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与调式,在正确地分析旋律的基础上选配和弦,同时根据乐曲的体裁、情绪与风格来确定伴奏的织体音型。宜从简单谱例入手,并注意选用在中小学音乐教材上出现的曲谱。3、在大量分析谱例的基础上引导他们从理论上总结织体结构、和声布局和音型模式及转换等方面的一般规律,创造条件让他们参与钢琴即兴伴奏的艺术实践如举办小型的即兴伴奏、演奏会等。除此之外,中小学音乐教师还可利用相关教材进行自学,这方面的参考教材有由徐慧林、林棣华著的《钢琴即兴伴奏实用教程》和葛世杰著的《钢琴即兴伴奏每日一练》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伴奏教学实践中要注意训练左手的弹奏功能,因为伴奏任务往往是由左手完成的,钢琴演奏中的渐强渐弱往往都是先从左手开始,音乐情绪的激动也总是先从左手开始沸腾,左手律动节奏的改变往往会使右手旋律的弹奏立即进入不同的意境。故用“水涨船高”来比喻左右手的关系是再贴切不过了。然而相当多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却存在着重旋律轻伴奏的现象,他们左手的错误往往比右手多得多。因此在培训要引起他们对左手伴奏的高度重视,在单独练习的基础 上,使左手伴奏与右手旋律完美结合、充分发挥左手的伴奏功能。总之,钢琴即兴伴奏培训要有意识地在“精讲多练”的原则的指导下通过大量的伴奏实践活动来进行。

2.2.2 视奏能力的培训

视奏能力是中小学音乐教师钢琴应用能力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是衡量钢琴应用能力高低的主要指标,对提高音乐教学的效率有特殊的意义。视奏的速度缓慢且错音多是相当一部分中小学音乐教师在视奏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那么如何提高他们的视奏能力呢?波兰著名钢琴教育家约·霍夫曼说:“要成为一个快速的视奏者的最佳方法是尽可能多视奏。视奏进步的速度还有赖于视奏者总的音乐教育状况,同时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多视奏会发展眼睛一目十行的能力”因此要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钢琴视奏演奏能力,总体要求上必须让他们尽可能进行多的视奏练习并提高其音乐理论水平。在具体的操作中以下两点应特别注意:一是培养他们良好的读谱习惯,要使其认真研读乐谱,熟悉各种音符及节奏型,熟悉乐曲的句法、指法、表情记号,踏板的运用及奏法等,为视奏做好充分的准备;指导他们在演奏时养成眼睛始终走手前面的弹奏习惯,以乐句而不是“单音”为单位进行乐谱读取;在眼睛看谱的同时耳朵要对弹奏的效果进行辨别,细致地判断音的正误,体会音色和力度的变化,乐句的起伏等。二是巩固他们对钢琴键盘位置感。演奏者要将头脑中掌握的音乐信息通过手续快速而准确的在键盘上表现出来,需要对键盘有清晰而完整的印象,而在高度集中的精神状态下进行慢速而丰富的练习是实现这个目的的主要途径,这一点在培训中必须特别重视。由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共同课教研室李菊红、黄佩萱两位老师主编的《成年人应用钢琴教程》一书是使成年人熟悉钢琴键盘并提高其视奏能力的一本优秀教材,中小学音乐教师可将此书选为视奏教材进行练习。当然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视奏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日积月累的渐进的过程,需要通过长期练习才能达到。

除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和视奏能力的培训外,中小学音乐教师钢琴应用能力培训的内容还包括钢琴演奏表现力和钢琴教学法的运用等方面的内容。

2.2.3 方法多样、形式灵活是培训取得成功的保障

中小学音乐教师钢琴应用能力的培训要突出“成人教育”的特点并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培训模式上一般是采用校外培训和校本培训两种方法。事实上,因为该项内容的专业性很强,校内的技术力量有限,从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实际出发,培训应以参加音乐院校、师范院校、教师进修学院及其他培训中心所组织的校外培训为主,以师徒结对,校内汇报演出和观摩听课等校内培训方式为辅。在授课形式上宜采用集体授课和个别授课相结合的并以集体授课为主的方式来进行。“一对一”的个别授课由于具有极大的针对性,教学相对集中。教师对学员的长处和短处了解清楚,教学互动频繁,教学效果好的特点,适于在解决演奏的技术性问题和复杂的特殊性问题时采用,对于音乐基本理论、伴奏讲解,教学法运用,视奏等项目则宜采用集体授课的方式,它有利于节约培训成本,提高培训效率,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和活跃课堂气氛。此外,专题讲座和课题式教学也是常用的集体授课方式。不管用何种方式都要积极参用数码钢琴,钢琴和多媒体等教学工具。注重教学的互动与交流,注重理解与艺术实践,想方设法为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钢琴应用能力的普遍提高提供坚实的保障。

结语

钢琴应用能力是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核心职业能力之一,由于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钢琴应用能力普遍较差。故把此项内容列入音乐教师的培训计划是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行的。明确培训意义,夯实音乐理论基础,以钢琴即兴伴奏能力、视奏能力等作为培训的重点内容,并采取校内校外相结合、集体授课与个别授课相结合的方法是提高对中小学音乐教师钢琴应用能力开展培训的根本策略。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定》教育部1999年第7号令

[2]《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意见》教育部2008年第8号令

[3]《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教育部2002年颁布

[4]《钢琴演奏与教学艺术》童道锦、方明珠编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6月版

[5]《论钢琴表演艺术》T·涅高兹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63年1月版

[6]《论钢琴演奏》(波)约·霍夫曼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8月版。

第7篇

琴音叮咚,在两只琴竹的执着敲击下,越来越多的孩子带着扬琴纷至沓来,走进屈连江用深入浅出的教学构筑的扬琴天地,走进中国民乐悦耳动听的美妙世界。

60名孩子学琴,竟然要分别留出45份不同的作业。屈连江用如此不计精力付出,不计授课工本的“复式教学法”进行着自己民乐教育的艰难跋涉,也把开班时对家长说过的那句话清晰而认真地落在了实处——一切为了孩子。

传统洋琴教学使用的是好多年前编制的练习曲。洗手间里,两个孩子对练习曲单调机械缺少变化的抱怨引发了屈连江的思考。他开始从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歌曲和乐曲中创编扬琴练习曲,而创编过程常常是在奔赴几个教学点的路途上。那段时间,屈连江骑着自行车边蹬车边创作,想起一段旋律,就把车子停靠在路边,用小本子记录下来。

好多年之后,屈连江创编的350多首扬琴练习曲变成《扬琴独奏曲集》出版发行,其中既有适合低龄儿童演奏的《两只老虎》也有可以由青少年演奏的《春江花月夜》,人们却不知道在这一页页五线谱背后缀满了令人感慨唏嘘的创作故事。

办学

1986年,中国音乐学院业余音乐学校成立,屈连江走马上任当起校长。

学校招收孩子210多名,设立二胡、琵琶、扬琴、古筝、笙、唢呐、笛子7个专业班,聘请了一大批致力于民族音乐事业的专家来校任教。几年后,业余音乐学校先后在平谷、大兴等区县开设5所分校,招收学生700多名,成为全国学生最多,专业设置最齐的一所专门从事民乐业余教育的学校。

1989年1月20日,《音乐周报》发表了屈连江撰写的小文,题目为《以改革精神办好业余音乐学校》,从9个方面阐述了自己办学的独到做法。

为了调动老师们的积极性,业余音乐学校采用聘任制和“提成式”,根据老师所教学生数量,用授课费提成体现多劳多得,制定规章制度,坚决赏罚分明。一次,两位老师给学生上课来晚了,按规定自罚300元。还有一次校长助理因下大雪无法去平谷为孩子授课,但未及时通知学校,“领获”了屈校长的严厉批评:“困难再大也不能不守信用!”

对于在市级比赛中获一等奖孩子的指导老师,校方一律奖励200元,立即兑现。而与学校给教师补贴分文不少“交相辉映”的是,本该屈连江本人领取的6万余元校长兼职费他却分文未取留做公用,让人心悦诚服。

学校是业余的,但音乐教育却非常专业。由于名声在外,山东、河南、山西、黑龙江、四川等地的同学也利用假期前来就学。

20多年来,屈连江和他的同事们凭着对民乐艺术的热爱和教学坚持不懈的努力,创造了在6000多名中小学生当中进行民乐普及教育的奇迹。

比赛

4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屈连江结识了新加坡音乐舞蹈家协会主席蔡翰枝先生。两位民族音乐教育的痴迷者在长谈中碰出了“火花”——通过设立中国赛区,将新加坡音乐舞蹈家协会主办的“新加坡国际音乐舞蹈比赛”引入中国,让学习民乐和舞蹈的人有机会参与比赛。

为了民乐和孩子,“新加坡国际音乐舞蹈比赛”(中国赛区)艺术总监屈连江要求比赛的评委们将评审面孔“变得慈祥”,将那些原本有些紧张的小选手们当作自己的“孙子孙女”,热情地表扬成绩,和蔼地指出不足,别板着脸把孩子从音乐舞蹈里“吓跑了”。

对于比赛中获奖的合奏类集体项目,在屈连江的力主下改变了惯常的只发一份集体奖的颁奖方式,奖牌人手一块,上书“某某选手等选手荣获某项器乐合奏奖”,让银光闪闪的奖牌照亮孩子的自尊,为他们学习演奏音乐注入动力。

而对于比赛中出现的特殊情况,屈连江和评委们也在与新加坡方面磋商后给予了不失严肃性公正性前提下的“特殊处理”。

2010年,比赛组委会接到了河北香河县一支农民乐团的来信。信中谈起他们特别想参加“新加坡国际音乐舞蹈比赛”,却因缺少经费无法参赛的尴尬。屈连江经过与评委磋商,最终决定组织评委奔赴香河,将“赛场”设立在这些农民的家门口,当场为他们打分评审,既满足了他们参赛的愿望,又免去了他们来京参赛的差旅费用。而对于另外一支来自山区的参赛队伍,组委会经过与其他选手充分商量,让他们提前演奏,打分评审后马上动身返乡,不至于在回家的路上“披星戴月”。

第8篇

一、艺术职业学校音乐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招生困境

大多数艺术职业学校的招生存在着两方面的压力:一是优秀学生的数量较少;二是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压力存在的原因是艺术职业学校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不够,大量优质生源更愿意升入普通中学,参加高考进入高等院校深造。艺术职业学校在与普通中学的招生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只有少数被淘汰的生源才会退而求其次地选择进入艺术职业学校五年制专科学习。报名人数较少及学生综合素质薄弱是艺术职业学校的招生困境,加之各地方各学校都有地方保护主义的现象,有些省级的艺术职业学校的招生情况尤为堪忧,这也是目前艺术职业学校面临严峻考验的原因。

(二)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教育主管部门对普通中小学及普通高校的师资投入远远超过职业学校。虽然近几年情况有所好转,但最好的师资力量还是主要集中在普通高校及中小学。师资力量的薄弱是艺术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学历层次、科研水平普遍较低,专家型、研究型教师占总人数的比例较少。同样,很多高水平、高学历的教师往往更愿意在高平台的名校进行教学和学术研究。无论是学术资源还是学生的综合能力,较艺术职业学校来说都是占有很明显的优势。如何使艺术职业学校能够吸引到更多更好的师资,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生源素质

艺术职业学校的学生相对普通高中的学生综合素质普遍较低。首先,艺术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成绩较普通中学的学生有很明显的差距。其次,学生没有养成好的学习及生活习惯,普遍欠缺好的有效率的学习方法。最后,甚至有些学生连最基本的校纪校规都不能自觉的遵守,造成很不好的社会影响。

(四)学习情况与思想状态

相对于文化课而言,艺术职业学校的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热情更高。注重专业的学习固然是好事,但只注重专业课的学习,容易导致专业技能与文化素养的发展出现失衡。对于艺术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本身较弱的文化学习能力和理论理解能力使他们在一些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而且大部分学生对基础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如果在长期的学习中,没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和扎实的理论基础作为专业的强大后盾,加上缺乏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将会成为限制艺术职业学校学生发展的难题。

艺术职业学校的学生个性鲜明,思想活跃、情感丰富、崇尚自由。由于专科艺术生的文化课成绩普遍不如普通高中的学生,专业课成绩也低于本科院校的学生,他们在选择学校和就业方面相对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面比较窄。对于未来他们容易感到迷茫,在艺术职业学校学习期间容易迷失方向并缺乏自信,产生心理上的焦虑与自卑,不能将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所以,从整个职业艺术教育来看,艺术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缺乏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二、艺术职业学校音乐专业发展的建议

虽然艺术职业学校有很多不足之处,但还是存在一定的优势。现在的教育模式几乎都是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但是很多学生并不能考上大学,高考落榜同时没有学习到好的专业的学生,人生会很迷茫。艺术职业学校就是教育多元化的体现,让更多有艺术特长的孩子避开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中考和高考同时还能学习到感兴趣的专业,贴近市场,毕业后能顺利就业。随着“专升本”的通道逐渐减少,“专转本”的通道会逐渐打开,越来越多优秀的专科生会直接升入本科院校学习,为学生的升学再深造打开了通道,这无疑是为职业艺术教育的发展打了一针强心剂,当然这也是刚刚开始而且仅限部分专业,我们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会普及。

我们学生的就业定位是本科生或者硕士生不愿从事的。五年制专科的学生和本科生相比较,从根本上来说并没有本质的差距。他们反而能更快的适应和接受市场的需求,满足社会需要。所以艺术职业学校的发展是有空间的。但是,这一切都要回归到教学。教育一定要从教学入手,提高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舞台和社会实践,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笔者从教学方式方法、社会实践、创新能力和意识等方面着手对音乐专业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一)由浅入深、情感体验

音乐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而正是这种“情”牵动着无数颗学生的心。“情”更是音乐教育的灵魂,所以音乐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会音乐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音乐内在的情感,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创作意境并从中得到心理上的艺术满足,从而完成真正的心灵陶冶。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学生可通过大量的音乐实践得到情感的体验,产生一定层次的认识、评价、鉴赏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修养水平。情感体验疏通了教师与音乐,学生与音乐,教师与学生之间多方面的渠道。情感体验是引导式与自然流露相配合,与音乐紧密相联,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产生了情感的呼应,就有了对音乐知识内容的积累,对音乐兴趣的提高,从而寻找到适合于自己,并与自己性格相吻合或有差异的音乐去聆听,感悟。老师的引导与情感的调动和培养则是教学中最好的选择。

(二)交叉式教学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该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够使学生自发的热爱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对于学生接受知识以及掌握技能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比如作为一名单簧管教学的老师,在课堂上,不能要求学生仅仅关注某一首作品的演绎,而是要多在音乐史、音乐美学等等不同的音乐知识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此外,尽可能多的让学生观看演出,多增加一些艺术实践,了解不同作曲家的作品结构以及分享更多的听后感受。

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文化素养这一部分作为背景知识介绍给学生。如音乐类可以增开一些音乐美学、文学、艺术学等相关的人文社科课程,这样不仅仅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还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音乐的内涵与情感。很多艺术学科之间都是相互贯通和融合的。这种交叉式教学在很多大学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师生角色互换

在传统观念里,老师是传播知识的人,学生应当听从老师的教导,学生也只是单纯的接受老师所教授的知识,并且老师说的就是对的,他们是被动的接受。很多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下并不能很好的支持或者理解教师的教学理念,使教学效率低下。如果在教学中可以尝试师生角色互换,让学生亲身体验老师教学的过程,让学生体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心理,从而理解老师。尤其面对艺术职业学校的学生,个性比较鲜明,而且都处在青春逆反时期,让这些学生站在老师的角度去思考,也许他们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如果老师能体验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老师也能洞察学生的心理活动,更好的了解学生的需求,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四)在校舞台实践与社会艺术实践

艺术课程的设计,需要更加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艺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适时的引进文化艺术类企业项目,建立“市场与育人相结合”的模式,教学与市场需求相互促进,进行校企合作。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就需要每一个学生在台下进行反复的练习,打下扎实的专业功底。艺术职业学校的学生的专业水品相对于强手如林的高等艺术院校的学生会有明显的差距。要想学校的教学水平在舞台上得到很好的展示,就需要学生有过硬的专业功底同时还要具备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特别是学音乐的学生,更加需要这些品质,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充满了艰辛。

艺术实践和社会实践带给了学生检验自己专业水平的舞台。通过多次的舞台实践之后,学生往往能够及时注意到自身专业上的问题。有些是专业能力的问题,有些是舞台经验方面的问题,还有一些心理因素的问题。如果碰到专业上的技巧问题,应该是最容易解决的,在频繁的练习过程中能够很快的得以解决。然而最关键的是舞台经验和心理素质,这两方面需要通过反复的舞台实践才能得到良好的改善。只有通过学习――实践――学习――实践,这样一个反复循环的过程,才能提高艺术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同时提高音乐表演水平,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

(五)培养学生创业创新意识

艺术职业学校走出困境的关键在于要找到正确的市场定位,要以市场作为检验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根据社会需要组织教学。艺术职业学校的教育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贴近市场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实行“开放式就业”。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的意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必然需要考虑到来自各方的因素,同时贯穿于整个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开展学生创业创新教育,以创业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就业将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各艺术职业学校面临的重要挑战。艺术职业学校学生的创业创新意识较弱。创新创业意识在实践活动中对人起着推动作用,它支配着创新创业者的态度和行为,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和能动性,是创新创业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需要营造一些创业创新的氛围,开设艺术策划、市场营销、就业指导等方面的课程,引导学生自主创业、激发学生创新的动力。创新创业意识的形成需要长期的培养、熏陶和积淀。

从鼓励学生自主创业的角度来看,学生需要通过自我不懈的努力,在毕业之后选择一个结合自身专业以及具有创新概念的项目进行创业。可以涉及不同的领域,如演艺、文化传媒、社会教育培训、艺术策划公司等。

三、艺术职业学校音乐专业未来的发展

我国发展职业艺术教育是很有利的教育决策,是对人才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国家将继续加大对第三产业、服务业的支持力度,文化产业将迎来新的春天,加之江苏要建设文化大省的决策,各种形态的表演团体对于各种层次的艺术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大。加强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艺术职业学校永恒的主题。音乐专业的建设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艺术职业学校要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的教育,要着眼于学生长远的发展,目标是将学生培养为专业能力优、综合素质强对社会对市场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