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25 16:50:1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物质文化的特征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审美特征;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J705?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77-02
一、引言
民族舞蹈是美学的一个分支,是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以人体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各族人们思想感情,反映各民族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民间舞蹈是一切舞蹈之母,民间舞蹈源于民族文化,民族民间舞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有着罕见的生命力。随着时代的变迁,它在不断发展和变化,正是这种顽强的生命力使得民间舞经受住了考验,生生不息。
二、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
舞蹈是人类最早发生的文化现象之一,是原始人类生命情调最充足的表现,是原始社会中拔高了的简朴生活。舞蹈随着原始人类身体的进化而发展,又作为发达的肢体语言团聚起人类的原始社会。充分认识作为审美对象的舞蹈,首先需要了解自然沉淀着历史文化的舞蹈。舞蹈艺术因它独特的魅力,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代代相传,并且不断发展、拓宽,使得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内容变得丰满。中华民族是经过漫长的发展、融合逐渐形成的,许多民族之间有着深远的血缘关系。在一些民族舞蹈中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或兼收并蓄。这是文化血缘的因素促成了中国民族舞蹈的发展与中国民族舞蹈风格的形成。
(一)技巧风格化
民间舞中的技术技巧同舞蹈风格紧密相融、难以分开。民间舞的技巧不是纯技巧,而是风格化的技巧。中国民间舞的技巧发展趋向,应该是风格化技巧的强化与发展。风格化技巧既包括民间舞蹈中的各种道具性舞蹈技巧,又包括各民族民间舞蹈有的旋转、跳跃、翻身等技巧。
(二)技巧情感化
民间舞中的技巧是与宣泄生命情感和烘托场面气氛紧密结合的,是民间舞者内心激情的物化。如果没有情感的投入,再高难、再精湛的技巧形式在民间舞中也会变得苍白无力,毫无光彩。这种情感化了的技巧,极大地丰富了舞者的艺术表现力,增强了舞蹈的艺术感染力。技巧属于美学范畴中的艺术技巧,是舞蹈艺术家在表达思想感情和艺术感情的艺术创造中对艺术手段和各种技巧的精密运用。
二、民族民间舞蹈的审美特征
舞蹈美离不开人们对舞蹈作品的审美感受,但是人的主观感受又必须以客观存在的舞蹈美为前提,所以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舞蹈的审美特征。
(一)欣赏美
1.“想”的参与。“想”的参与就是根据舞蹈展开联想和想象,民族舞蹈的创编是富于创造性的,它具有不可指向性的特点。例如舞蹈《藤枝叶》在优美的傣族音乐旋律中,藤在地面上缓慢伸展,渴望破土而出,枝叶与其背对相望,让人联想到藤和叶的最初的上下关系。藤向上推着枝叶,似乎在拼命地生长。藤从枝叶根部附着而上,相互弯曲缠绕,在相互攀着之后,最终紧紧地牵扯在一起,犹如一对热恋的人。
2.“动”的参与。“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咏歌之,咏歌之不足,舞之蹈之。”学习民族舞蹈应从身、心两方面同时入手。准确抓住每一个民族舞蹈的特点和风格,并且把民族舞蹈动作一一进行分解。例如佤族舞蹈,佤族人民生活在云南的山区,佤族人民的性格开朗奔放,舞蹈动作粗犷,与傣族舞蹈相比是截然不同的一种风格,必须把佤族舞奔放的特点表现出来。
(二)表现美
傣族舞蹈优美、含蓄、轻盈、稳健,表现了傣族人民的心理状态和性格及其审美情趣。例如:傣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以表现孔雀形象的孔雀舞最典型最普遍。学习傣族舞蹈,光手上的动作就有好几种,手臂、手腕、手掌、手指都有各不相同的作用和表现形式。傣族舞“三道弯”与“一顺边”的舞姿和手臂关节的弯曲,源于古代百越人的“蛇鸟图腾崇拜”和对水的深切感情。舞蹈《藤枝叶》充分运用傣族特色的“三道弯”和“一顺边”这一富有雕塑美的典型基本特征。具有浓郁的傣族民族风格,同时在原有动作的基础上变形,创新编排,多层结构,从而塑造形象。
三、傣族舞在民间舞中的地位和作用
傣族舞是傣族古老的民间舞蹈,也是傣族人民最喜爱的舞蹈。流行于整个傣族地区,我国傣族地区的舞蹈优美、朴实,舞姿富于雕塑性,幽静的气质凝聚着东方艺术的线条美。傣族舞蹈风格轻盈灵秀,动作特点鲜明,情感表达细腻,舞姿婀娜优美。孔雀舞是傣族人民的智慧结晶,是有较高审美价值的民间舞蹈。在种类繁多的傣族舞蹈中,孔雀舞是人们最喜爱、最熟悉,也是变化和发展幅度最大的舞蹈之一。傣族民间传统的孔雀舞有着很长的历史,并被纳入了宗教的礼仪之中。
四、结论
总之,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挖掘民族民间舞蹈中的审美因素,将蕴含其中的立意美、情境美、艺术美等展示出来。民间舞是一个厚重的文化与历史载体,民间舞不单纯是技术技艺的展现,更多的应该是对综合知识的掌握,是对民间舞风格性的把握。而民间舞的作品更应该抱着“源于民间,高于民间”的追求,把民间舞的真正魅力通过舞蹈的肢体,通过舞蹈的文化传承,真实地展现在观众眼前,并使得民间舞的舞台表演呈现出全面发展与进步的良好态势。相信只要通过我们不断地努力,民间舞的风格魅力将会以更加广泛的形式展现在所有喜爱舞蹈、热爱舞蹈的人面前。到那时,也将会是中国民间舞步入辉煌的重要时刻。
参考文献:
[1]邬诺娃.民族民间舞现状探究[J].大舞台,2011,(4).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代生活
随着全球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 从前的手工生产已经被机器取代, 当然也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但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造成极大影响。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文化部门等为有效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积极采用各种方法进行宣传活动,在取得一些成就的同时,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及其与现代生活的关系以及保护对策等方面进行阐述,给同行业工作人员提供理论参考。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一)非物质文化传承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主要体现在对长期精神文化积累的传递,在整个过程中又以人与人的精神交流为主要传承方式,一般采用言传、身教、观念或心理积淀等方式进行传播,其具有抽象性、无形性等特点。所以不可采用“博物馆”式的静态纪录以及保存的方法进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该考虑用符合遗产发展以及变化规律的动态方法进行保存,做到与时俱进。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性。在某个区域来说,居民的生活和活动地域对该区域的文化特征以及非物质文化产生重大影响。通常情况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在一定的地域所产生的,但是因该地域的自然生态环境的独特性、人文文化传统、,生产方式、生活水平的不同,以及日常生活的习惯、习俗等不同,从而决定了其产生特点与传承方式有所不同。地域性不仅仅体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性,也进一步强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保护的重要性。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产生到消亡是一个具有动态的过程。大多数时候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进行建构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重构,从而使其更加丰富多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价值需要通过传承人一代代的言传身授,或者需要通过某种高超、精湛的技艺才能被继承者更好的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主要通过地方民俗、音乐、舞蹈、节庆等仪式表现出来,均为动态过程;更重要的是,制作器物、器具的技艺在动态过程中传承下来,从而体现了该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性特征。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生活的关系
(一)现代娱乐方式及内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冲击
由于因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化”的特点,这一个特点使得它极易受到现代娱乐方式的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的娱乐方式中显得非常脆弱。随着经济的发展,电话、电视、电脑等电子设备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信息的快捷、方便与多元化。很多文化进入中国本土之后,加上土生土长的通俗文化交融,不仅为人们带来了更加便利、丰富的娱乐内容以及改变着原有的方式,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的娱乐趣味、价值取向等。
(二)生活方式的直接改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冲击
新农村社区化不仅使人们居住环境、居住方式发生了改变,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数由传统农耕文化演变,其与该地区人民的地域民俗、生活习惯与方式等有莫大联系。而现在由于新农村社区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发展,很多地理环境差的村落面临拆迁,这一变化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受到严重影响。生活模式有了极大变化。人们交流的越来越少,甚至很少能够聚集在一起交流。以前逢年过节热闹的聚会、习俗表演等已被严重忽略,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没有群众参与而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从而缺乏相应的保护。
三、现代生活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
(一)对非物质遗产进行详细调查,以确定其内容与范围
通过详细的了解使人们加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把那些并非保护范围内的文化进行筛除,加强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认知,另一方面在进行系统认定、分类后能够尽快制定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以及相应的保护方案,减少政府资金不必要的投入使真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
(二)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其自身来说,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无法走向市场,大多数没有其商业价值。由于没有商业价值容易遭到破坏,从而走向消亡,这时候就需要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政府的大量资金投入和支持资金补贴以及良好待遇是关键。对于传承人而言,如果没有市场的支持,就没有经济收入,没有经济的支撑,就无法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政府或相关单位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进行补贴,使其继续守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保留精品
随着社会的变迁、时间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断的减少。由于资金、人才、政策、环境都有一定局限性,所以我们只能捡一些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保护原则遵循其艺术价值、历史价值,是否有潜质得到持续的发展,是否对今天社会生活还有重要作用,是否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四)适应时展需求,创新营销策略
当前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想得到保留就需要在某些方面进行变革,不断进行创新。当然在适应新时展要求的同时保留其精髓。在时代的变迁以及自然流变的过程中,要努力保持其工艺、思想、造型艺术等方面的特点。
四、小结
现阶段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造成严重影响。即使面临巨大的挑战我们也不能放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因为它不仅代表着民族精神的灵魂,还是整个民族文化传统的根基。非物质文化遗产跟人民群众的生活、行动等均关联,在实际生活中,需要人们遵纪守法,避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人为的破坏。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尽力的保护它,支持它的发展,使其永远存在于生活中。
参考文献:
[1]吴婵娟,薛春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3.12.
文化月刊:有人认为除传统技术、表演技艺等外,道具、实物、制成品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您认同这种观点吗?
苑利: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是指那些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以活态方式原汁原味传承至今,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学艺术类、工艺技术类与节日仪式类传统文化事项。它最本质的特征是它的“非物质”性。而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各种“工具”“实物”“制成品”,即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具有特殊意义,也不能视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更不能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是我们审视一个问题的逻辑起点。如果在逻辑起点上出了错,今后的实践工作也将一错到底。譬如,当人们将米雕、核雕等微雕作品当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也许人们没有意识到既然承认了米雕、核雕,就得承认剪纸、泥塑;承认了剪纸、泥塑,就得承认石雕、砖雕;承认了石雕、砖雕,就得承认成片的四合院。可连四合院这样的庞然大物都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还有什么是“物质文化遗产”呢?
第一次观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的时候,我站在博物馆门口等人。一个小孩问妈妈:“妈妈,我们看的不都是物质吗?怎么成了非物质啦?”如果这个故事就此打住也罢,但接二连三的事情让人越来越难以接受。一次调查中,我无意间看到了一个县级市的非遗名录几乎将当地所有名吃―包子、饺子一类全都罗列其中。问及原因,领导说:“我们是按照上级的要求选的。我们的非遗定义不是说了嘛,除传统工艺技术、传统表演艺术外,那些和非遗有关的实物、制成品甚至包括制作工具都应该是非遗啊。”看来,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真的需要重新反思了。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时限至少在100年以上
文化月刊:户县农民画、金山农民画非常优秀,也非常原生态,这类优秀文化能否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苑利:活态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特征,但这并不意味着流传至今的所有文化事项――哪怕是非常优秀的文化事项都能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譬如我们经常谈及的户县农民画(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金山农民画(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等,至少目前还不能被指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原因即在于它们在传承时限上,尚没有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准入门槛,非物质文化遗产至少要有一百年以上的历史,时间不足百年者,不能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准入门槛限定在百年以前,是因为清末民初是中国历史上传统手工技艺、传统戏曲曲艺等传统文化发展的最后一个高峰期,将这一时期产生并流传至今的优秀遗产钩沉出来,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而言,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当然,百年历史只是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时限上设下的一个最基本的准入门槛。其实,像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一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事项通常也都会有数百年乃至上千年历史――昆曲、京剧等表演艺术至少会有数百年历史,木版年画至少会有近千年历史,风筝制作至少会有近两千年历史,而像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的钻木取火技术等至少会有近万年历史。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设计
根据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依附性、活态性、无形性、传承性、非孤立性等特点,通过现代的展示手法,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理念和价值,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展示、保留和传承事业。
一、西安非物质遗产展示特征及展示方式
从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进行分析,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大体上共分为:民间音乐;民间文学;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间美术;民俗。每种非物质遗产都应该根据其特征和历史文化选择合适的展示方式,展示媒介、展示手段,量体裁衣才能够更好的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
1、民间音乐
民间音乐的表现形式众多,如西安鼓乐、蓝天普化水音乐、殿镇八卦锣鼓、阎良特技唢呐等。但总结起来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口头相传、模仿飞禽走兽叫声,缺少物化载体形式。第二、保留着演奏乐器、曲牌和谱式,具有一定的物化形式。第三、以一定的年结、庆典、红白喜事的特定场合群集性民间音乐,具有特定的故事情节和文化内涵。根据其特点可以采用场景还原、定期演绎、多媒体辅助展示等展示方法,再现演绎场景。
2、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中有牛郎织女传说、寒窑传说、长安仓颉造字传说等,这些传说分为两种形式存在。第一、无物化形式,即口头相传。针对这种形式的展示理念主要以多媒体动画、视频等,能够让观众快速、清晰认知的形式进行展示。第二、物化形式,包括遗留下的书籍、碑文等,根据其特点将遗留物进行整理、汇总,以图片、文字等展板展示,以及拓片和实物性展示。
3、民间舞蹈
西安的民间舞蹈主要以人多、大型为主。例如:七曲高跷、雨金舞龙社火、周至竹马等。这些民间舞蹈场面宏大并且体现人们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在这种形式的展示中可用到其舞蹈道具的实物展示以及制作方法、定期的现场表演、多媒体视频播放、图片文字简介等展示方法。主要以突出民间舞蹈的发源、故事情节、表演形式。
4、传统戏剧
戏剧形式丰富,暂存展示实物较多。例如:周至大玉木偶、周至皮影戏、高陵曲子、户县曲子等。这些戏剧有真人形式的表演也有道具加真人形式的表演,反映日常生活。展示中以具体故事情节作为展示元素来源,数字化还原展示、定期展览模式。
5、曲艺
西安传统曲艺包括:长安道情、熨斗村曲子、关中道情等,这些曲艺的展示与戏剧、音乐类似以声音、肢体动作来实现。展示中主要以创立曲艺的故事背景为基础,在博物馆开辟小型活动场所,定期举办表演,使观众能够真实的感受到曲艺的魅力。
6、传统技艺
传统技艺中包括:大蜡制作技艺、阎良核雕工艺、秦镇米皮制作技艺等。这些传统技艺很多都以传人的形式存在,技术性强。因此,在这类展示中如民间医药、民间美术一样可以展示其制作过程,实物以及邀请传承人定期举办讲座等展示形式。
7、传统医药
西安传统医药包括:高陵韩式正骨、马明仁膏药、李氏正骨散制作技艺等。这些操作性强,使用性广,但制作工艺复杂,很多讲究口传心授。在展示中不仅可以展示相关药材及制作过程,还可以提供各位传人以研究所形式对其进行研究、宣传、举办讲座。使其长久性的、广泛性的流传。
8、民间美术
与许多先进的印刷品不同,民间美术多以家传的形式,口传心授、纯手工工艺制作为主。例如:栎阳木刻、雁塔棉絮画、户县民间布艺老虎、阎良新兴剪纸等。这类美术品的展示以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实物进行展示,也可以选择1-2个工序步骤在展馆中进行活态展示。
9、民俗
西安民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例如:西安都城隍庙民俗、楼观台祭祀老子礼仪、户县社火等。这些民俗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盼望,这些民俗与各地的生活地理环境及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在展示设计时,要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进行,通过场景展示、高科技等展示手段,模拟原生态环境及人们生活状态下的民俗活动。
二、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模式的构建
1、多维视角、多学科的对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综合分析研究
归纳概括出非物质遗产展示设计、人文经济、历史文化相协调统一的展示设计规划思路和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设计理念。指导展示地域选址、展示空间设计、展示陈列方式设计等。总结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设计和施工的规范化建议,以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化展示宣传。
2、针对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形式提出创新性见解
非物质与物质展品的展示陈列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动态、活态性陈列展示形式研究。通过挖掘非物质展品背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以创新型的展示手法,转化为可以被大众接受的知识进行展示、宣传。
3、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题展示设计理念,指导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设计实践
通过对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以最低投入换来经济、社会、文化收益。展示场所中可集参观、浏览、研究、学习、保存以及传承人聚集等为一体的相辅相成的保护、传承系统。
三、总结
通过对西安九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分析,论述出每种遗产的展示理念。充分发挥博物馆作为文化机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展示的作用,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展示,完整诠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和价值,展示出其灵魂。将通俗化、平民化的作品还原其本质,简单直接的艺术展示表达,实现生活和艺术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宋俊华,王开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丛书[J].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12-1.
[2] 陈小清.新媒体艺术应用设计: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J].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7-1.
[3] 关红.使博物馆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播的载体[A].新世纪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
关键词: 非物质 文化遗产 传承 保护 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是当今全世界的一个大课题,也是我国文化领域的一个大课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多年前就制定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与《世界非物质遗产名录》,采取各国申报制、经审议批准后正式列入《名录》,予以保护。我国国家文化部也在近年出台了《国家级文化遗产名录》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省、市、自治区与各地市,也相继出台了相配套的两个《名录》,采取层层申报、层层审议批准后列入名录的国家级、省市自治区级、地市级的两大文化遗产,予进保护。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从以下三大理论层面予以解读与把握――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与传承保护的意义
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大概念,“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化、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①而用英国18世纪人类学家泰勒对“文化”所下的定义,则是:“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②20世纪美国文化学家克鲁伯与克拉克洪则认为:“文化是包括各种外显或内隐的行为模式,通过符号的运用使人们习得并传授,并构成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是历史上经过选择的价值体系;文化既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又是限制人类进一步活动的因素。”③
非物质文化,是文化中的一部分,指由人们口头传承的、没有物质载体的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它也是整个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重要价值就在于:它既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凝聚与精神的结晶,也是一个民族的智慧之光与智力之本。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厚,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响深远,是民族的瑰宝与国家的骄傲,既向世界显示其曾经的辉煌,也向世人昭示其现在的伟大。
文化的传承、演变、发展,有一个进化播化涵化的复杂过程。所谓“进化”,是指文化的发展过程是持续性的、有阶段性;所谓“播化”,是指文化现象是通过人们的交往与联系,如商业、战争、迁徙等途径传播开来;所谓“涵化”,是指外来文化的进入,引起本土文化的抵制,两种文化互相碰撞、交叉、磨合、渗透、融合。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具有口头传承性、不可再生性、民间性、罕见性、唯一性等特点,就亟待予以特别抢救和保护,以利更好地传承,否则就有灭绝之灾。这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意义之所在,它关系到民族文化的存亡。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一个争分夺秒的严峻的现实问题。我国传统的节目――端午节,作为节庆文化,是中华民族为纪念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形成的民族传统文化,属于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但是令国人感到遗憾甚至耻辱的是,它已被韩国抢先“申遗”成功,列为该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按照谁申报谁拥有的国际惯例,这种做法既合法又合“理”。这就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不利与缺失,也从反面证明了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重要意义。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内容与措施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座丰富的艺术宝库,数量之多、价值之高,令世人瞩目,其中有许多项目已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例如昆曲等。也有许多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具体而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内容,可分为三个层面:
1.把握三个必备的条件
一个项目要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具备三个必要的条件:历史价值性、完整性、真实性。对这三个必要的条件,必须严格把关、认真把握。
2.把握三个保护阶段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三个阶段:
①学者保护。指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学者发现、挖掘、鉴定,肯定其历史地位、作用、价值,并加以收集、整理、维修、保护、抢救等。
②政府保护。指在学者与有关部门认可的基础上,以政府的名义加以保护,明令其不得损坏,并拨专款、设专人进行悠缮、抢救、补救等官方行为。
③世界保护。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按世界的通告保护规定予以保护。
3.把握保护项目的价值
我国有许多堪称世界之最的非物质文化价值,有的已成为绝艺,例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表演艺术”中的河北沧州狮舞、湛江醒狮、浙江奉化布龙、山西翼城锣鼓、高台花鼓、浙江永康九狮图,以及变脸、耍牙、吐火、飞钹、蹦杆、流星、中幡、皮影、魔术、哑鬼戏、少林棍、钟馗戏蝠、打棍出箱等等,都享誉世界。又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造型艺术”中,也有细纹刻纸、泥塑(天津泥人张、无锡惠山泥人、嵊州宓风光吸塑、北京“免儿爷”、无锡“小花囡”、“大阿福”等)、瓷艺、鬃人、发雕、刻丝、吹画、拔花、吹糖人、捏油灯、火笔等等,也都成为国宝,令国际惊叹。又如仅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就有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共十类总计多达225项,其中较著名的有传统戏剧的温州南戏、永康的醒感戏、金华的婺剧、绍兴的绍剧、金姚的姚剧、宁波的甬剧等;也有传统手工技艺的杭州张小泉剪刀、杭州西湖龙江荣采摘与制作工艺、湖州的湖笔、杭州萧山南宋官窑瓷制作技艺等;并有民俗中的永康庙会、绍兴市的大禹祭典等等。可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具体措施上,应以政府保护为主,实行项目管理制度,一经列入各级政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即视为已经立项,在确定项目类别、名称、保护单位、主管部门的基础上,实行严格的项目管理(包括保护目标、保护措施、确定传承谱系与传承人、划拨保护经费等),落实保护计划等等。同时实行岗位责任制、责任追究制、跟踪督查制等,并定期信息交流会、经验交流会、奖惩会等等,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落实到位,收到实效。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文物,不仅要发现、挖掘、收藏,而且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保护原貌的基础上发展。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形成一个良性的动态过程、积极过程、主动过程、提升过程。在这方面,有许多具体工作要做,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
1.明确项目的本体特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要以保护、继承为主,为此就要确定保护项目的本体特征,在创新发展中必须以这些本体特征为基础,不得失去原貌,也不能走样。这其实就是文化的“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的原则。这一原则也是文学艺术的一个不可动摇的根本性原则。革命导师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④列宁也指出:如果讲到现代人所承受的‘遗产’,那就要区别有两种遗产:一种遗产是一般启蒙者的遗产,是对改革前的一切东西采取绝对敌视态度的人们的遗产,是拥护欧洲理想和广大群众利益的人们的遗产。另一种遗产是民粹派的遗产。我们已经表明:把两种不同的东西混淆起来是非常错误的,因为每个人都知道,过去和现在都有一些人保存了‘六十年代的传统’,并与民粹主义没有任何相同的地方。”⑤因此,我们首先要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本体特征。
2.全面继承项目的文化传统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口口相传的文化,以“家传”与“师传”两种主要方式代代传承下来。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项目,就要花大气力、下大功夫,在全面继承项目的文化传统上作大文章、收大效果。要虚心拜师学艺,对保护项目的一招一式、一点一滴,都要真正学到手,成为项目名副其实的新传人。
3.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
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也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绝不是简单地“复古”或“守旧”。德国伟大的文学家歌德说:“人们老是老谈学习古人,但是没有什么别的意思,只是说,要面向现实世界,设法把它们表达出来,因为古人也正是写他们在其中生活的那个世界。”⑥法国文艺批评家圣・艾弗蒙也说:“……荷马的诗永远是杰作,但不能永远是模范。它们培养我们的判断力,而判断力是处理现时事物的准绳。”⑦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要审慎与大胆、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使之在不失本体特征的前提下,更趋完善、完整、完美,成为文化精品乃至文化品牌。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的确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做更多、更细、更好、更深的工作,我们一定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为民族文化事业的振兴做出应尽的努力与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①《辞海》缩印本第1858页,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
②[英]泰勒:《原始文化》,转引自《文化学辞典》第109页,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③[美]克鲁伯、克拉克洪:《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判性回顾》,转引自《文化学导论》第7页,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④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0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
⑤列宁:《我们究竟拒绝什么遗产?》,《列宁选集》第1卷第14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据库;生存与发展
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现状: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网络手段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数字化技术不仅在各种工业领域得以广泛应用,而且给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开辟了新的途径。对于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世界各国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然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很多国家,尤其是中国,才刚刚起步。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是长期经验的积累,主要靠口传心记、言传身教传承,具有活态性、生态性、传承性、变异性等特殊性质,保护难度较大。
我国现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基本上停留在拍照、采访、记录、物品收藏等简单的工作层面上,这种文字、录音、摄影、录像等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手段,曾保存了大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书籍的生霉、录像带的老化、录像色彩的蜕变、录音带的失真等,都会使所记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不同程度地出现失真,加上拍摄角度的限制,影响了长期保存和利用。数字化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许多全新的采集记录手段,包括图文扫描、立体扫描、全息拍摄、数字摄影、运动捕捉等。数字化存储技术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许多新的保护手段,包括通过数据库、磁盘阵列、光盘塔、光纤和网络连接以及一系列相关规定、协议,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有效保护。通过这些现代数字化采集和储存技术,不仅可以把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资料如手稿、音乐、照片、影像、艺术图片等,编辑转化为数字化格式,保存于数字磁盘、光盘等物质介质中,而且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数据库来存储和管理,使他们完整有序、便于检索,这能够整体提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水平。
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5]18?号),明确提出“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自此以后,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才全面起步。
2006年以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的监督和直接推动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纷纷建立,积极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保护体系,并初步建立了涵括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专题数据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网络服务体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http:///main.jsp)开通于2006年6月9号,其宗旨是为了利用数字化技术和网络平台展示、传播中国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知识,展示我国深厚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信息交流,凝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观念和理论共识,充分调动和利用全社会的学术、经济、舆论资源及社会公众的参与,以促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全面和健康开展。基于福客网(中国著名民俗网站)技术支持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据库也向大众提供了部分较为详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文化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的一项国家文化创新工程、文化惠民工程和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工程,2002年开始由国家图书馆组织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站涉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与服务项目包括:第一,精品文化资源库中的“中国古琴”、“中国昆曲”、“中国舞蹈”、“地方戏曲”等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粹,以数字化的文本、图像、音频等多媒体方式展示,提升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的水平;第二,文化繁花(文化部直属单位数字化文化展示平台)、书海精藏(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展示平台)、文化广角(各地文化厅局数字文化展示平台)、文博精华(中国文物网站精品展示平台)等四大数字文化展示平台中包含了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如经典剧目、津门曲艺、民俗风情绘画等,其中福建省图书馆的“海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暨省图古籍保护成果展”、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等都是综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数字化展示。
高校在这方面也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天津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据中心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数据的数字化收集、整理、保管等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管理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在推动民间剪纸艺术数字化展示方面作了大量的开创性工作。
二、我国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库存在的问题
1、现有数据库资料尚不完善
我国至今(截止到2014年12月31日)已经陆续公布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总计有151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项目(其中不包括扩展项目)。推荐项目是指国家名录项目公布前进行公示的名录项目,经过国务院批准公布后即为正式的名录项目。扩展项目是指即前一批或前几批已经是公布的名录项目,而这次不同申报地区或单位又一次申报成功,那么这次申报的名录项目就叫前面相同名录项目的扩展项目。如果算上扩展项目,我国目前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2000项,而目前中国为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据库信息统计中仅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12项,明显存在着严重的数据缺失。这证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工作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2、现有平台相互孤立,没有发挥综合交互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最大的益处是不仅可以记录和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各方面的信息,而且可以在不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原貌的情况下利用这些信息进行数字生产(数字复制、数字出版、数字再现)和数字传播,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独有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因此,利用数字化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利用,进行产业化生产与经营,有利于形成新的行业及衍生产品,延长产业链,使文化产业的比重得到提高,这对当今文化产业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和意义。比如通过数字化技术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步伐,促使各民族服饰文化、民间技艺文化、民间文学、民间舞蹈、民间音乐、
消费习惯、交际礼节、节日庆典、娱乐游戏以及饮食文化等知识和技能的价值不断得到增值。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还做的远远不够,这将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可持续性提出挑战。
三、如何更好的让我国现有非遗数据库发挥作用
1、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分类体系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种丰富、形式多样,既有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如风土人情、传统礼仪、宗教及节庆活动等,又有口头流传的各种民间文学,如传说、史诗、民间故事、寓言、民谣、谚语等;既有淳朴生动的各类表演艺术,如音乐、舞蹈、民间戏剧、曲艺杂技等,又有技艺精湛、美轮美奂的工艺美术,如面人、糖人、剪纸、编织、刺绣、彩绘、蜡染等。由于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不同、创造方式有别,对其数字化既要遵循普适性的保护原则与方法,又要采取因类而宜、适合各自特点的方法和措施。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传统性和整体性,在对其知识的系统性、复杂性和内隐性等特征进行详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从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美学、历史学、心理学等多重角度探索非物
质文化遗产知识的构成要素,提取知识的特征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从When、How、What、Where、Why五个方面分别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间演变、表现方法、形式、相应地域及其内涵,并对分类后的知识从语法粒度角度建立其间的关系,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多层次类型分类体系。即利用数字化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学术分类、信息化存储,以便科学地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性的符号库和素材数据库。
2、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采集技术标准
针对目前全国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建设中存在的技术目标不一致、技术标准不统一、技术管理不规范的情况,立足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国家数字化图书馆、数字化博物馆和国家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相配套,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创建、描述、组织、检索、服务和长期保存的需求,深入研究符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的资源建设相关技术标准,包括资源数字化采集、资源描述(元数据)、资源组织、资源管理、资源长期保存等技术标准;制定关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管理的统一、科学和规范的技术管理规程。并应用资源管理与分发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统一有效的整合,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采集、资源统一表示、资源权利信息描述、资源目录服务、注册服务、资源检索和等功能的实现。
3、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可视化表达
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视化技术与物质文化遗产可视化技术有着本质的区别,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视化可以通过图片、视频、三维动画等形式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使用传统数字化技术进行可视化外,更多的是属于知识可视化的范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可视化还是一个崭新的领域,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多,离应用还有距离,但知识可视化是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有效手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可视化表达主要包括知识源层、知识描述层、可视化表达层和知识应用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包括了不同的知识源,如史料记载文档、民俗活动、民间技艺、戏曲、舞蹈等,这些知识源在语义上具有异构性。知识描述层描述文化空间知识的特征及其构成分类,如地域类、时间类、表现方式类、表现形式类、原因含义类等文化空间知识。可视化表达层阐述根据知识的特征及其构成分类,选择恰当的模型进行表达,以便于不同用户进行知识的学习、共享与创新。知识应用层可以让用户根据自身的文化背景、知识构成等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知识可视化表达方式来学习、构建文化空间知识等。用户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相关文化空间知识的学习与交流,自身的用户类型信息就会随之得到更新,并且文化空间知识经过学习与交流将会得到发展与创新,从而更新文化空间知识源。
四、结语
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是现代社会的两个“互为表里的超级产业”,信息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文化产品的原创力,开发新的文化产品,增强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和生命力。然而从产业发展的逻辑上说,信息技术只是手段,内容服务才是目的和核心。因此,我们应将重点放在内容的建设上,数字文化内容越丰富,信息的共享度就越高,人们从中捕捉的商机就越多。我国的信息技术产业正在蓬勃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进行合理开发与利用的前景更广阔,从而形成文化与传媒、信息交融的特色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作为高科技与高文化价值结合的产业交汇点,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有效保护的同时,更要使之上升为具有知识产权和资源资本属性的文化产品,更好地促进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创造出巨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
关键词: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逐渐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人们都在积极讨论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场讨论中旅游开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利用旅游开发能够继续保持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单纯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部分陈列在博物馆供人欣赏并不能感受到其真正的内在精神。旅游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短期性的特殊生活方式,是旅游者在旅行和暂时性停留中所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适当的旅游开发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功能得到延续,并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表演艺术类、传统技艺类、仪式习俗类、语言和口头文字类、知识实践类等五类。它具备五个基本特征。一是非物质性,即没有物质载体,它的存在形态与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形态完全不同,是非物质的、无形的;二是“活态”性,主要依靠传承人的口传心授和言传身教,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三是民众性,产生于民间,也主要在民间流布;四是地域性,是一定自然与文化环境的产物,也只有在适宜的生态环境中才能传衍,带有深深的民族和地域烙印;五是脆弱性,在全球化、现代化及经济一体化的挤压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一个从来没有过的危险境地。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珍贵的文化内涵,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旅游从本质上而言是一种文化行为,旅游者靠文化去与自然景观交流,与人文景观对话,没有文化的旅游是苍白乏味的旅游。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不但能更好地促进旅游者与旅游资源的交流,也能更好地提升旅游者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民间传说、口头传统、民间歌舞、地方戏曲、民俗节庆还有传统手工艺品等各个方面,内容丰富多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是一定地域内人们智慧的结晶,文化内涵丰富,旅游价值高。这为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奠定了基础,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可以促进人们更加深入地体验地方传统文化的精华,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传承与发展。
(二)旅游开发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渠道
民族民间文化是旅游产业开发的关键生长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某种程度上说比物质类遗产更为珍贵,因而受到旅游者普遍欢迎,能够为旅游经营者、为社会带来巨大的旅游效应和经济效益。为了发展旅游,为了拉动经济,或多或少都会促使各级政府以及旅游经营者们自觉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都将促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存得到宣传、交流、创新,能够扩大其在民众中的影响力,增强他们的保护意识。
(三)旅游可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
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将这些文化遗产引入到旅游开发中,不仅成了弘扬和传播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而且还培育和扩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受众群体。如南京夫子庙秦淮观光带,把绮丽的秦淮风光和独特的秦淮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大批的海内外游客慕名而来,而且众多的专家学者也纷纷加入研究行列。
(四)旅游开发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挖掘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能够充分体现其文化、经济与社会价值。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旅游开发而成为旅游产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展,便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其次,通过产品交换,实现经济价值的转化,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开发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被人们认可和接受,被社会所了解和欣赏,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知名度提升,最终实现其社会价值。
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与问题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 一方面,旅游开发模式日益多样化。从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的主题式旅游开发模式、实地村落式开发模式,模拟景观式开发,到90年代中期流行的节庆式旅游开发模式、公园式开发模式,旅游开发模式日益丰富。近来又出现了实景舞台式旅游开发模式、情景体验式旅游开发模式等等,大大丰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理论。另一方面,旅游产品类型日益多样化。目前我国常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动以民俗旅游为主,民俗旅游的开发呈现出产品深度日益加大、产品类型日益细化的特点。 3.2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问题 主要存在五个方面问题:一是缺乏系统科学的理论指导。缺乏系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研究方法、科学的资源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科学系统开发实践理论。二是开发广度与深度有待加强。2006年全国审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18项,多达10个门类,而当前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仅仅集中于民俗旅游活动,而别具特色、充满奇趣、富有审美、科学文化价值的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成为民俗旅游的点缀,并没有深入挖掘其旅游价值,对其进行开发。三是品牌意识有待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旅游产品,与其它物质产品的经营一样需要上档次的市场运作,需要有“商业包装”,需要树立品牌,打造成旅游精品,这一切尚需要从深处挖掘,进行创新。四是保护性开发意识薄弱。
四、结语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加速和文化标准化、环境恶化等因素的影响,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处于濒危状态。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与发展现状,于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市场,进行适度的保护性旅游开发便成为目前公认的一种有效的保护方式。
参考文献:
[1]肖颖.试谈古都西安历史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及保护[J].知音励志.2015(17).
关键词 文化生态区 舟山海洋文化 海岛 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生态区的概念来源于美国人类学家斯图尔德(Julian Steward)提出的"文化生态学"理念。它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整体性保护、可持续性保护的重要方式,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
舟山海洋文化的丰富性和完整性,造就了舟山海洋文化在中国海洋文化发展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纵观全市,海岛民间风俗大同小异,基本相通,均有一定的古民居遗存在区域内。
一、在打造海岛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具体过程中应注意把握的几项原则
1、开放性原则。文化生态保护区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广泛,其目的在于创造一个有利于文化健康而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它的建设将为整体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有利条件.提供最佳保障。
2、发展性原则。作为生活方式的非物质文化,是昨天的实录,是今天的现实,也是明天的预示。把它固化在昨天,或者锁定在今天,都是不恰当的,也是办不到的。应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非物质文化。当然,如何把握其正确的、合乎民众意愿和事物发展规律的发展方向,是一件并不容易看清和办到的事情。
3、主体性原则。要以人为本,保障和实现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内民众的基本文化权利。只有在民众的现实生活环境中,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得到长期有效的保护。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核心是生活在保护区内的广大民众,动力来自于民众,目的也是为了民众,只有一切从民众长远和根本的文化利益出发,文化生态保护的目的才能达到,文化生态的保护才能持久。
4、民主性原则。要特别尊重寓于非文化遗产中的广大民众的价值观,这是保护文化生态的核心要务,也是这项事业成功的关键,更是真正贯彻民众主体性原则的前提和基础。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在讲话中指出,民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有者,是构建和调适文化生态保护区各种关系的主体。因此,尊重民众对文化权益的诉求,是开展文化生态保护区工作的基础。
5、科学性原则。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注重原生态、原真性保护,坚持保护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遵循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正确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经济、发展旅游和文化创新的关系,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
二、打造海岛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几种做法
打造文化生态保护区,就要从各类本土文化中深入发掘和正确认知文化特征,在作出准确可靠解读基础上,对文化个性给予明确定位;并注意保持这种原有文化特征,维护好生成它的区域格局、风貌以及空间特征、整体环境、人文精神等,以留住文化个性;努力传承和弘扬这种文化特色,忠实地维护生态文化,以固化区域特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1、保护并利用好古民居
传统民居建筑群,是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不但要科学地保护,同时要整合和合法合理地利用好,使其得到长期生存与持续发展。
古民居要存活下去,需要政府重视、地方努力、群众支持,从上到下形成保护气氛,更需要创新思路。要开发利用好大量“屋大人少”或已成“空巢”的传统民居。与其弃用闲置,在风吹、雨淋、日晒、腐朽、虫蛀等侵害中自然损毁,日渐变成残垣断壁,最终成为废墟而兴叹,不如及早规划、及早行动。根据自身实际和人文特色,作为文化生态示范区“延伸”的景点,既守护又开拓地加以利用。
2、做好生产性方式保护及利用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内,往往遗留着大量的传统手工技艺,采取生产性方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利用自身价值,可将其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经济资源。如定海区白泉镇金山社区创建的“以文养文”方式为我市“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提供了新的经验。
3、合理开发相关旅游资源
文化生态保护区是集自然生态环境、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于一体的文化形态,是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科学性保护和传承发展的优良土壤,更是反映地域特色的极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
在今天这样一个商品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名号无疑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旅游业的介入将不可避免。生态保护区建设的结果有可能造就一个个以传统文化为卖点的新兴旅游区,进而加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品化和现代化。若保护得好、开发利用得当,无疑将会为我市的旅游业增添无尽的魅力和效益。
所以,应最大限度地优化整合和合法合理地科学利用人文历史资源,有选择地将典型集中、且具有一定代表性、人文历史底蕴深厚、突出各个历史时期文化内涵的文化原生态区域,在保护的前提下,先行建立示范区,取得经验,以点带面,即以文化生态区保护区示范点为主,形成各有特色、遥相互应的保护网络和文化旅游网络。
4、重视和扶持非遗传承人
对传承人的重视和扶持,就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根本保护。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的文化,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应以传承人为核心主体。
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他们的地位要得到尊重,政府要给予奖励和生活津贴为他们排忧解难。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建立相应的平台,让他们施展才干。通过传授、培训以及宣传,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更好的传承。
②充分调动民间文化艺术、民间收藏等协会组织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的积极性,因为是他们占领和坚守着大片的业余文化阵地。不应漠视这些队伍中的人才与藏品。
5、全面发动人力保障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涉及领域多,涵盖面广,时间跨度长,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也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不但需要大量专业的工作人员,要开展保护实验区范围的保护工作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所以,各级文化部门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举办各类培训班,提高保护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主动与有关院校合作,在有条件的院校和科研机构设立相关专业,培养专业人才,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
实际工作中往往还涉及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更需要当地干部群众的觉悟与配合、理解和支持,以长远的眼光看护自己的家园。所以,还要充分发挥民间的力量。
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走出适合本地情况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路子,使之真正成为“保护生态、延续民俗、传承文化、体现特色”的示范区,从而使具有独特价值的舟山海洋文化葆有旺盛的生命力,为建设和谐文化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2]《文化生态保护区可行吗?》作者:吴效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