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29 14:07:1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世界文化遗产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巴音布鲁克风景区位于天山山脉中部的山间盆地中,四周为雪山环抱,是新疆最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水源补给以冰雪溶水和降雨混合为主,部分地区有地下水补给,形成了大量的沼泽草地和湖泊。巴音布鲁克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泉水”。远在2600年前,这里即有姑师人活动。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土尔扈特、和硕特等蒙古部,在渥巴锡的率领下,从俄国伏尔加河流域举义东归,清政府特赐水草肥美之地给他们,将他们安置在巴音布鲁克草原和开都河流域定居。
巴音布鲁克草原,距库尔勒市636公里,位于和静县西北,伊犁谷底东南,中部天山南麓,海拔约2500米,面积约2.3万平方公里,是典型的禾草草甸草原,也是天山南麓最肥美的夏牧场。巴音布鲁克草原居住着蒙、汉、藏、哈等9个民族,民族风情灿烂多彩,一年一度的草原那达慕盛会,赛马、射箭等比赛活动更让游人流连忘返。
著名的天鹅湖就坐落在草原上,在和静县巴音布鲁克区政府约60公里的巴音乡西南部。天鹅湖实际上是由众多相互串联的小湖组成的大面积沼泽地,这是全国第一个天鹅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水草丰茂,气候湿爽,风光旖旎。鸟类有128种,隶属14目30科80余属,其中雀形目53种,非雀形目75种;繁殖鸟95种,占74%.其中留鸟34种,栖息着中国最大的野生天鹅种群,是鸟类繁殖和度夏的栖息地。兽类有20余种,其中,两栖类2种,鱼类5种。其中属国家Ⅰ类保护的有8种,如雪豹、黑鹳、金雕、白肩雕等,Ⅱ级保护的有25种,如天鹅、盘羊、雪鸡等。
巴音布鲁克风景区内有旅游避暑胜地巩乃斯林区,区内林木葱郁,繁花似景,溪流潺潺,怪石青苔遍布,景色极为优美。班禅沟,原名叫茶汗乌苏郭勒,意为白水沟,山清水秀,牧草如茵,是和静县巩乃斯乡最美丽的一块夏牧场。巩乃斯草原地势起伏较大,山地草原与河谷草原并存,春、夏、秋、冬四季牧场齐备,其间河湖泉涧、野果山花、珍禽异兽不胜其数。
二、分析方法
SWOT分析法,即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遇(Opportunities)、挑战(Threats)从整体上看,SWOT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SW主要用来分析内部条件;第二部分为OT,主要用来分析外部条件/利用这种方法可以从中找出对自己有利的因素,以及对自己不利的东西,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并明确以后的发展方向/运用SWOT法系统分析巴音布鲁克风景区申遗,找出其优、劣势,发现其外部机遇和挑战,以有助于确定在申遗过程中如何发挥优势,转化劣势,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提高申遗的成功率。
三、结果
1.优势。独特的历史文化:巴音布鲁克风景区拥有清朝乾隆时期蒙古族土尔扈特、和硕特等部落万里迢迢东归祖国的所带来的独特的历史文化,以及他们本身所一直信仰的宗教——喇嘛教。每年七月举行的东归那达慕艺术节更是巴音布鲁克草原的一大盛事,这一节日源自于土尔扈特人的传统节日塔格楞节。这一点是符合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中的“明确划定的地理——文化区域的代表性及其体现此类区域的基本而具有独特文化因素”的条件的。
有机进化的景观:巴音布鲁克风景区内有旅游避暑胜地巩乃斯林区,林木葱郁,繁花似景,溪流潺潺,怪石青苔遍布,景色极为优美;坐落于草原上的著名的天鹅湖保护区是新疆三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也是全国唯一一个大天鹅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拥有鸟类数百种,国家Ⅰ级、Ⅱ级保护动物33种。巴音布鲁克草原还是新疆最大的畜牧业基地之一。
2.劣势。生态环境的恶化:巴音布鲁克草原是新疆最大的畜牧业基地之一,每年牛羊马等动物的粪便和草原上居民的过度放牧都严重破坏了草原的自然生态环境。近些年来,疆内外诸多专家都针对这一问题作出了许多研究并产生了一些成果,但是由于草原居民大部分居民的家庭收入和生活来源都是源自于畜牧业,而且他们早已习惯于这种生活方式,因此诸多研究成果的实际实施效果是不尽人意的。
3.机遇。遗产旅游的兴起: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快速增长,近年来旅游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度假旅游等旅游形式受到公众的普遍欢迎;文化景观遗产地除了以其丰富多样的文化展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外,而且还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令游人流连忘返。
政府重视程度的加强: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人们对于深厚隽永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普遍追求导致世界遗产旅游日益升温。世界遗产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促进作用日益显现,特别是当遗产价值被充分认识、知名度被提高后,可有效地促进旅游业和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巴音布鲁克大天鹅自然保护区,自1983年被确认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国家和地方政府一直以来都很关心整个巴音布鲁克区的发展,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
4.威胁。资金投入的保障要求低:遗产地的保护和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新疆自治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全国的下等,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经济发展水平虽然在整个新疆处于中上等,但由于整体发展的不平衡,而且城市建设的各方面都需要经济投入,因此用于开发遗产的经费十分有限。除了风景区本身的保护外,生态环境的改善、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也十分巨大。在缺乏资金投入的情况下,需要发展旅游经济作为保护资金的补充,受经济利益的驱使,难免出现开发性破坏。
旅游基础设施的缺少及可进入性差:世界遗产地的申报对景区内的基础设施有一定的要求。新疆经济发展水平低下,许多旅游景区或景点的旅游基础设施普遍不够完备,旅游交通路线也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整个新疆占地面积大,地域广阔,旅游景点分布较散,单个旅游景点之间距离太远,外加旅游交通的不便利。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了新疆旅游景区的申遗的道路。
保持原始风景的要求的工作不够:巴音布鲁克风景区在景观上应遵循保持原貌的原则。巴音布鲁克风景区现有的旅游接待设施十分陈旧,接待能力也十分有限。草原及周边上的居民为了致富自行修建了一些接待的宾馆和餐饮,其选址、建筑的风格、造型、色彩等均与风景区极不协调。由于兴建的盲目性导致风景区内景观混乱,严重影响了申遗道路的发展。
四、巴音布鲁克风景区申遗保护与开发建议
1.在范围上划定保护区域
巴音布鲁克风景区包括巴音布鲁克草原以及其中的天鹅湖自然保护区、旅游避暑胜地巩乃斯林区,整个景区的保护应该划分为这三个独立景区的保护。对于每一个独立景区,应该按其功能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开发区。在核心区内严禁建设一切与保护无关的建筑、设施等,车辆严禁进入;缓冲区内主要用于改善景观面貌,同样严禁建设接待型建筑;开发区应在政府的统一规划布局下,有步骤、有秩序地建设接待建筑以满足公众对旅游“吃、住、购”的需求,但是建筑的风格、造型、体量、色彩、功能等应严格限制。
2.在环境上注重生态恢复和设施建设
在环境上亟待解决的就是生态问题,整个巴音布鲁克风景区内需要解决的生态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畜牧区牛羊马的过度放牧导致的自然生态系统无法自我调节的粪便等的污染物以及巩乃斯林区旅游旺季可能出现的接待游客过多导致的生活垃圾污染物。因此,要做好生态恢复,就必须要有合理的规划与当地居民的保护自我生态环境的意识相结合。
3.在景观上遵循保持原貌的原则
在景观建设上应分别采取保存和控制等保护整治措施。保存即保持原貌,对待核心景区应绝对保护,如实反映真实的历史遗存及自然风光;设置建设控制区、环境协调区,对区内的新建建筑应进行风貌控制,使其在体量、形式、色彩等方面与核心保护区的传统建筑及自然风光相协调。
4.在管理上高效一致
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确保巴音布鲁克风景区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要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不能以牺牲和破坏文化景观为代价无限度地开发利用,换取一时的经济利益。
结语
巴音布鲁克风景区申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道路任重而道远,需要这一代甚至是下一代新疆人不懈的努力和坚定的信念,希望能够按照申遗的条件通过对巴音布鲁克风景区更加全面深入的分析,早日达到成功申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佩芝.论三清山申报世界遗产的优势[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7,(5).
[2]乔丽芳,张文杰,张毅川.潞王陵世界文化遗产申报SWOT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
[3]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巴音布鲁克风景区概况[EB/OL]./travel_guide/076/009862100.html,2005-10-30.
[4]丁志敏,王中锋.基于世界遗产的两个原则思考庐山规划管理问题[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
[5]张波,景然.东归英雄的绿梦天堂[J].传承,2008,(4).
“世界遗产”(World Heritage)和“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是内涵和外延不同的两个专有名词和各有评价标准的两种遗产类型,共同点只在于,它们是由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宣布、在国际层面上加以保护的文化或自然遗产。作为热门词汇,比较容易被望文生义地理解为是一种统一的世界级的遗产;所以在讨论学术问题时,宜谨慎使用“世界遗产”汉译词通称World Heritage和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这两种遗产类型。
关键词:
世界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遗产保护与利用
收稿日期: 2010-11-09; 修订日期: 2010-12-28
基金项目: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旅游产品研究》(CW0917);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旅游资源与文化发展创新基地》(CLA601)资助。
作者简介:
梁保尔(1953-),男,博士,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遗产旅游、旅游文化。张朝枝(1973-),男,博士,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与遗产保护、旅游规划与管理。
1 问题的提出
我国自1987年、2001年起分别有文化遗产项目入选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公布的《世界遗产目录》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来,“世界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社会普遍关注的热门词汇。本文2010年底用“谷歌”搜索引擎①,以“世界遗产”为主题词搜索到112万条记录,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词搜索到119万条记录;在“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作检索②,以“世界遗产”为题名的有1703条记录,为主题词的有4537条记录;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题名的有6304条记录,为主题词的有26391条记录③。与此同时,以英文法文两种文字围合的“世界遗产”徽
记也无可争议地成为优质旅游资源的身份标识(见图1)。
“世界遗产”(World Heritage)和“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世界遗产目录》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时使用的一种专有名词,有特定的涵意。然而我们发现,学术界在一些场合使用时,往往以“世界遗产”通称两种类型的遗产,如罗哲文《世界遗产大观》
罗哲文.世界遗产大观[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8:69.
列有“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章节,刘红婴《世界遗产概论》
刘红婴.世界遗产概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12.
列有“世界遗产类别五: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章节,且此类现象亦非个案
如孙克勤《世界遗产学》(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26209.)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世界遗产”章节并列,彭顺生《世界遗产旅游概论》(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25.)将这两种遗产并称为“中国的世界遗产类别”等。
。这样一来未免令人感到有些困惑:“世界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两种遗产类型究竟是同属一个范畴还是分属于两个独立的体系?倘若是分属两套独立体系的话,那么这两种遗产类型的主要区别何在?本文试就这两个问题作一些梳理工作。
2 两种遗产归属两种不同的体系
“世界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都属于UNESCO宣布的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2)第1条。
的遗产保护项目,然而研究发现,这两种遗产,其内涵和外延并不属于一个统一的范畴。
2.1 有两份独立的公约文本
UNESCO第17届会议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2)规定,由“政府间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委员会”制定、更新和出版《世界遗产目录》。这份《公约》将“世界遗产”定义为“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两个大类,1987年起增列“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1992年又增列“景观遗产”,总计为四个类型。因此,严格意义上的“世界遗产”应指入选《世界遗产目录》的遗产保护项目,除了“自然遗产”之外,“文化遗产”还应涵盖“文化景观”以及“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的文化遗产部分《实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2005)第45-47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令第41号《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2006)第2条。
。
UNESCO第32届会议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规定,由“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编辑、更新和公布《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份《公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五个类别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第2条。
。但UNESCO 2001年起在宣布入选项目时,又划分出一个“文化空间”的类型(参见表5),曾一度引起了学术界很大的争议(参见本文3.3叙述)。入选这份《名录》
的遗产保护项目通常就被称作“非物质文化遗产”,或径称“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以强调是一种所谓“国际”级别的遗产类型。
由此可见,“世界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泾渭分明,是由两个不同的遗产委员会独立宣布的两种类型的遗产保护项目体系,UNESCO因此为两个相对独立行使权力的“本公约的最高权力机关”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第4条第1款。
制定了两个独立的标识(见图2)。
2.2 有两套不同的遗产目录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了两个相应的目录,一个是《世界遗产目录》,另一个是《处于危险的世界遗产目录》。UNESCO最新统计显示
UNESCO官方网站http:∥。
,2010年第3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结束时,《世界遗产目录》收录项目总数达911项,包括:文化遗产(含文化景观)704项、自然遗产180项、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27项;2010年在册的濒危遗产项目总数为34项。自1987年至2010年,《世界遗产目录》先后收录中国项目达40项
限于篇幅不再一一罗列,可参见“维基百科”相关条目。
,包括:文化遗产26项、自然遗产8项、自然和文化混合遗产4项、文化景观2项。中国的“世界遗产”2010年总量位居世界第三(意大利44项、西班牙41项)。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也建立了两个相应的目录。一个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另一个是《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UNESCO最新统计显示
UNESCO官方网站http:∥。
,2010年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结束时,《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收录项目总数213项,2010年在册的急需保护项目总数达16项。自2003年至2010年,这两个目录分别收录中国项目28项和6项,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总量达34项
UNESCO官方网站http:∥。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总量位居世界第一。
即以《处于危险的世界遗产目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两种目录而论,其性质亦大相径庭。《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列入《处于危险的世界遗产目录》的项目均须已载于《世界遗产目录》中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2)第10条。
。如1995-2003年被列入《处于危险的世界遗产目录》的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是1978年第一批《世界遗产目录》收录项目;1992-2004年被列入《处于危险的世界遗产目录》的柬埔寨“吴哥窟”是于1992年被《世界遗产目录》收录的项目(便于“吴哥窟”及时接受国际援助)
Google 译自UNSCO官方网站的2010年《濒危世界遗产名录》在册的35个项目名单以及经整改已陆续解除濒危的25个项目名单。
。而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则未必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已列入项目,如中国2009-2010年被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6个项目,皆为UNESCO当年的新增项目
《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主要区别在于,列入前一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那些尽管在社区或群体的努力保护下其存续状况仍然受到威胁的文化遗产,申报国需要承诺制订专门的保护计划。
。
3 两种遗产执行不同的标准
3.1 遴选标准不同
UNESCO《实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2005)以“突出的普遍价值”为准绳拟定了10条遴选标准
《实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2005)第77条对世界遗产的遴选做了规定:()代表人类创造精神的杰作;()体现了在一段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重要的价值观交流,对建筑、技术、古迹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能为现存的或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是一种建筑、建筑群、技术整体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现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发展阶段;()是传统人类聚居、土地使用或海洋开发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或者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特别是由于不可扭转的变化的影响而脆弱易损;()与具有突出的普遍意义的事件、文化传统、观点、信仰、艺术作品或文学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委员会认为本标准最好与其他标准一起使用);()绝妙的自然现象或具有罕见自然美的地区;()是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包括生命记载和地貌演变中的地质发展过程或显著的地质或地貌特征;()突出代表了陆地、淡水、海岸和海洋生态系统及动植物群落演变、发展的生态和生理过程;()是生物多样性原地保护的最重要的自然栖息地,包括从科学或保护角度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濒危物种栖息地。
,“文化遗产”、“文化景观”、“自然遗产”只须符合其中的一条或多条相应的单一标准就会被认定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而入选《世界遗产目录》,如“奥斯维辛集中营”、“九寨沟国家风景名胜区”是符合一条文化标准或者自然标准,“莫高窟”、“三江并流”是符合全部文化或者自然标准而入选(见表1)。“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则必须同时满足双重标准才具备入选《世界遗产目录》的资格,如“武夷山”、“泰山”同时满足了文化标准与自然标准,特别是泰山同时以7条标准入选,在《世界遗产目录》中十分罕见(见表1)。“文化景观”的“突出的普遍价值”在于文化,或本质上是一种文化遗产,这也可以从“庐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入选标准上予以识别(见表1)。
UNESCO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设立具体的遴选标准,只是表述了一些基本特征或要素,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突出的普遍价值”做了若干限定,如“各国人民集体记忆的保管者”、“能够确保文化特性永存”
《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1989)第1条。、
“文化多样性的熔炉”、“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之间进行交流和了解的要素”、“面临损坏、消失和破坏的严重威胁”等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引言。
。各缔约国在此基础上都建立了庞大的名录体系。以中国为例,截至2010年,进入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7万项之多
据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司副司长屈盛瑞在2010年11月23日召开的新闻会上所的通报,7万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中,有102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109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8186项“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3776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见中国民俗学网http:∥)。
,国务院并为之制定了6条遴选标准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2005)第6条:1具有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杰出价值;2扎根于相关社区的文化传统,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3具有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作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4出色地运用传统工艺和技能,体现出高超的水平;5具有见证中华民族活的文化传统的独特价值;6对维系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因社会变革或缺乏保护措施而面临消失的危险。
,主要涉及候选项目的杰出创造力、世代相传、文化认同、高超技艺、见证传统、濒临危险等“突出的普遍价值”。这些遴选标准对各层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3.2 类型标准不同
本文将已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各种类型的遗产项目尝试着排列了一份比较直观的通表(见表2):
本表综合了两个板块。第一板块,参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首先区别为“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两个大类;参照《实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再分列出“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和“文化景观”两大类;参照《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办法》(2006)第2条:“本办法所称世界文化遗产,是指列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和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中的文化遗产部分”的口径,继而将“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拆分为“(文化部分)”“(自然部分)”两部分列入相应类别。第二板块,参照《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
作”条例》(1998)二分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五分法和《国家级非
4.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第31条:“应把在本公约生效前宣布为‘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遗产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01/2003)(第一批《人类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1/《公约》2003)
1.民间和传统表现形式(注)
《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1989)第1条:“宣布的目的在于奖励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优秀代表作品,这一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文化场所或民间和传统表现形式)将被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条例》1998)
(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
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2.表演艺术
3.社会风俗(民俗活动)、礼仪、节庆
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
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2005)第3条。
(《公约》2003/《暂行办法》2005)28+6项
2.文化场所
《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1989)第1条。
(《条例》1998)6.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2005)第3条。
(《暂行办法》2005)(如妈祖信俗、端午节、麦西热甫等)
2.自然遗げ(《公ぴ肌1972)
.文化与自然混ず弦挪(自然部し)(1987增列)
1.自然面貌
2.动植物生境区
3.天然名胜
4项
(总计8项)
资料来源:据《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1972)、《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实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2005)、《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1998)、《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2005)、《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办法》(2006)等并参考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第293页图表归纳整理。
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2005)六分法拟定。通过一种通融办法,把UNESCO宣布的两种体系的遗产类型纳入到一个统一的框架中显示其相互关系,这样似乎比通称为“世界遗产”更妥帖、更容易理解。
相比较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况要比“世界遗产”复杂。
第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规定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第12条。
:“为了使其领土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确认以便加以保护,各缔约国应根据自己的国情拟定一份或数份关于这类遗产的清单,并应定期加以更新。”因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这种特殊的“清单”性质,旨在为中国项目前赴后继地跻身《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或《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热身”。很显然,国家级项目和世界级中国项目之间有稳定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国家级项目处于一种预备状态,随时可向UNESCO申报“国际一级”的项目。限于篇幅,兹选取两批被收录的中国项目列表,以便说明世界层面与国家层面两个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对应关系(见表3):
第二,除了UNESCO的分类之外,还有一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应用性分类,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http:∥。
(2006-2008)的十分法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Z].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1316.
(2007)的十六分法,这两种分类也有一个明显的对应关系(见┍4):
从表上可以发现两个问题:一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医药”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中并没有建立对应的类别,而只是在“民间知识”下设一小类;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类)分类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6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6类)的分类不能完全对应。
3.3 类型分歧不同
在“世界遗产”分类中的“文化景观”和“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似乎难以截然区分。对于这个问题不妨这样理解:其一从遗产性质而言,它是人类学的一个概念,代表的是《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条“文化遗产/遗址”所表述的“自然与人类联合工程”
韩锋在《世界遗产文化景观》一文中认为,“文化景观”在于“展示人类社会与聚落在自然环境的物质性制约或机会下以及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内在和外在持续作用下的演进,突出强调人和自然之间长期而深刻的相互关系作用”(见 ,200918)。并参见UNSCO《实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第47条。
;其二从遴选标准而言,“文化景观”的入选项目只须满足符合文化标准的一条或多条标准,而不必涉及其他的自然标准;其三从类型划分而言,它主要包括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园林、公园)、有机进化的景观(残余物景观、持续性景观)、关联性文化景观(自然因素、宗教、艺术、文化)三类。所以说,“文化景观”的“突出的普遍价值”应该在于文化方面,或者说,“文化景观”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遗产,这也可以从“庐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入选标准上予以识别
江西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的佛教和道教庙观与代表理学观念的白鹿洞书院一起,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景之中,激发了无数艺术家以美学的态度看待自然,开拓自然文化。
(参见表1)。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中关于“文化空间”(“文化场所”)的分类有颇多争议。起因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明确分为五类,而实际宣布《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时却多了“文化空间”的类别(见表5);与此相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明确有“文化空间”的类别,而实际上在国务院两次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却难觅其踪迹
参见相关文献。
――于是便引发了关于“文化空间”的学术争端。
从源头而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的“文化空间”概念来源于《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UNESCO,1989)“文化场所”
《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1989)第1条:“这一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文化场所或民间和传统表现形式)将被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文化场所的人类学概念被确定为一个集中了民间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地点,但也被确定为一般以某一周期(周期、季节、日程表等)或是以一事件为特点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和这一地点的存在,取决于按传统方式进行的文化活动本身的存在。”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把“文化空间”解释为“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第3条:“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分为两类:(1) 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等;(2) 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王文章认为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48,300.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本身就不是一种逻辑的分类,难免会出现一些跨类现象。乌丙安认为
乌丙安《民俗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中之重》认为,“凡是按照民间约定俗成的古老习惯在确定的时间和固定的场所举行传统的大型综合性的民族民间文化活动,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形式。……传统节庆活动、庙会、歌会(或花儿会、歌圩、赶坳之类)集市(巴扎)等等都是最典型的具有各民族特色的文化空间。”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http:∥。)
,传统节庆活动就是最典型的文化空间。但这些解读听起来仍然有些费解,关键在于要解释清楚“文化空间”为什么是“非物质”的。相对而言,向云驹的解读比较透彻
向云驹《论文化空间》20091026,《再论文化空间》20100101,见中国民俗学网http:∥。。他认为,“文化空间”是一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其存在的核心价值和理论依据在于它完整地、综合地、真实地、生态地、生活地呈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是“人类学”的概念,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类别、样式之一的文化空间,首先必须有实在、实有的场所,这个场所必有物的存在(桥、民居、村落、庙宇、街道、广场等等),或有固定的(如物的永固性)时间周期;其次,这个空间必与人的身体的栖居和精神的栖居相关联,才成其为“文化空间”。栖居必然建造,建造是人在场的象征和天然成分。也就是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是有人在场和出场的空间。因此,有人在场的“文化空间”才是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空间”,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如果没有活的人在场,“此地空余黄鹤楼”的话,那就只能是文物、古迹和遗址(“文化遗产”)。向云驹的解读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对“文化空间”的释义作了必要的注脚。
4 结论与讨论
4.1 本文结论
“世界遗产”是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在官方文件《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2)和《实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2005)中正式命名、因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而入选《世界遗产目录》、由UNESCO和国实施保护的遗产种类,英文名World Heritage,汉译名“世界遗产”,包括了“文化遗产”、“文化景观”、“自然遗产”和“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四个类别。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在颁布的官方文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中正式命名、因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而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UNESCO和国实施保护的遗产种类,英文名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汉译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有UNESCO官方的中文文本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39条“有效文本”:“本公约用英文、阿拉伯文、中文、西班牙文、法文和俄文拟定,六种文本具有同等效力。”
,这一文本将目录译作《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加“人类”二字,以表示这是一种“在国际一级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4章:“在国际一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
由此可知,“世界遗产”(World Heritage)和“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是内涵和外延各不相同的两个专有名词和各有评价标准的两种遗产类型,共同点只在于,它们是由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宣布、在国际层面上加以保护的文化或自然遗产。作为热门词汇,社会层面通常的兴奋点在其UNESCO“出身”,比较容易望文生义地理解为是一种统一的世界级的遗产;所以,讨论学术问题时,为避免产生歧义起见,宜谨慎使用“世界遗产”汉译词通称World Heritage和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这两种遗产类型。
4.2 问题讨论
两个《公约》的根本宗旨在于确保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实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2005)第79-95条有关“完整性和/或真实性”条款内容。
。国家为确保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2006)第3条“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确保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对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贯彻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贯彻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5)《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2005第二条第二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表”分列了8个资源主类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第4.3条款,见国家旅游局官方网站http:∥。
,其中的A.地文景观、B.水域风光、C.生物景观、D.天象与气候景观、E.遗址遗迹、F.建筑与设施等类别多与“世界遗产”(自然、文化)有关,G.旅游商品、H.人文活动等类别则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换言之,本文讨论的两种类型遗产的“合理利用”与旅游吸引物有着有高度的相关性。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为例。旅游通常由“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组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通过旅游要素进行生产性传承,如昆曲(人类2001)(国家145 Ⅳ1)
人类、国家、国家三推分别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人类2005)(国家101 Ⅱ70)、京剧(人类2010)(国家172 Ⅳ28)等
参见表3。
是通过旅游“娱”的要素的发挥、通过剧场演出和票房收入解决一部分传承发展中的问题,这是第一种方式;第二种方式是通过“购”的要素的发挥,使濒危手工制作技艺在各类旅游摊档令人爱不释手的小商品形态中保持“活态”,如内联升千层底布鞋(国家898Ⅷ115)、龙凤旗袍、亨生和培罗蒙奉帮裁缝(国家三推Ⅷ6)、上海鲁庵印泥(国家917Ⅷ134)、曹素功墨锭制作(国家三推Ⅷ73)、油纸伞、西湖绸伞(国家923Ⅷ140)、嘉定黄草(国家830 Ⅶ54)等;第三种方式是直接嵌入现实生活,成为居家旅行、日常用度的趣味盎然的选择,最典型为“吃”要素的发挥,如存续我国城市历史文脉的“老字号”项目等(见表6)。
令人瞩目的是,在2010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和睦、味觉上的美好体验以及人与自然间的平衡的“法国美食大餐”(人类2010)首次以一国美食而被UNESCO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参见UNESCO官方网站;并参见《文汇报》2010年11月20日报道《法国大餐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
。“法国美食大餐”是庆祝个人或群体生活重要时刻,如:出生、结婚、生日、纪念日、庆功和团聚等活动时的一种实用的社会风俗,通过节日盛宴,法国人聚集在一起享受独特的美食艺术。“法国美食大餐”的入选,对旅游资源而言,意味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遴选将逐渐从诸如中医针灸
王乐,吴越.申遗后针灸精髓如何传承[N].文汇报,20101125;吴越,王乐.如何让老外弄懂活血化瘀[N].文汇报,20101227.
(人类2010)(444 Ⅸ5)、中国活字印刷术
任思蕴.活着――中国活字印刷术的前世今生[N].文汇报,20101207.
(人类急2010)(国家918Ⅷ135)、中国书法
莫三相.汉字书写――怀恋中国人的文脉载体[N].文汇报,20101227.
(人类2009)(国家839Ⅶ63)之类主要依赖于诠释系统予以转化的项目趋向于开始关注存活于现实生活中的通俗旅游吸引物了,这对于旅游资源利用和旅游产品开发的研究而言不能不说是一种非常鲜活的信号。オ
(鸣谢:谨对上海师范大学张萍、姚小梅所承担的资料整理工作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 罗哲文.世界遗产大观[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8:69.
[2] 邹启山.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M].北京:大象出版社,2006:8.
[3] 刘红婴.世界遗产概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12.
[4] 孙克勤.世界遗产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26209.
[5] 彭顺生.世界遗产旅游概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25.
[6]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48,293,300.
[7] 冯骥才.符号中国[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8:上卷22、136;下卷200、202、210、220、270、302.
[8] 张朝枝.原真性理解:旅游与遗产保护视角的演变与差异[J].旅游科学,2008(1):1.
[9] 任思蕴.活着――中国活字印刷术的前世今生[N].文汇报,20101207.
[10] 莫湘.汉字书写――怀恋中国人的文脉载体[N].文汇报,20101227.
[11] 王乐,吴越.申遗后针灸精髓如何传承[N].文汇报,20101125.
【关键词】 赤峰地区;辽代皇陵;保护;对策
一、辽代皇陵概况
赤峰地区拥有6座辽代皇陵,即祖陵(辽太祖及其皇后)、怀陵(辽太宗,穆宗附葬)、庆陵(辽圣宗、辽兴宗、辽道宗)。
祖陵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与其皇后述律平的陵寝之地,建于天显二年(公元927年)。坐落于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查干哈达苏木石房子嘎查西北的一个口袋型山谷中,四面环山,景色宜人。因葬于祖山,故称其为祖陵。19世纪60年代初,国内的贾洲杰等人对辽代祖陵进行了实地调查;20世纪初,法国籍传教士闵宣化对祖陵进行了实地勘察。之后,国内学者董新林等人对辽代祖陵进行了科学挖掘。国内外对祖陵的实地调查,都详细地记录了祖陵的地貌和文化遗产等。祖陵出土了大量的汉文楷书经幢残片及其构件、双语石碑、鎏金双凤银饰件、青釉执壶等,这些遗产遗存都对辽代历史的研究工作起着重要的影响。
怀陵,亦称“凤山陵”,是辽太宗耶律德光及其长子辽穆宗耶律Z的陵寝之地。坐落于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岗岗庙北六华里床金沟山谷中。怀陵从1976年以来,进行过多次勘测和调查,出土了大量的壁画和祭祀类建筑墓址等文物遗产,为研究辽代历史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
庆陵是由辽圣宗耶律隆绪的永庆陵、辽兴宗耶律宗真的永兴陵和辽道宗耶律弘基的永福陵三座陵寝组成。庆陵坐落在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白塔子索布力嘎以北,当地人称为“王坟沟”。对辽庆陵实地调查的人也有很多,比如日本的鸟居龙藏、田村实造和法国籍传教士闵宣化等人,并在实地调查中掘出了大量的石刻哀册、墓志铭和具有以人物、山水为特色的壁画等,著名的有“皇帝秦越国王墓志”、“羲和仁寿皇太叔祖哀册”等,都是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资料。
二、辽代皇陵的保护现状
辽祖陵曾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董新林研究员主持发掘,现已回填。从整个陵园的表面可以看到的只有在豁口或平缓的山坡上筑有石墙,使陵园封闭成为一个独立的单元。在陵园内部又通过石墙划分为内陵区和外陵区,正如内城和外城划分类似。祖陵玄宫是在半山腰上,依山而凿建,地表部分土石分层的堆积,周边有垒积的石墙作为护体。
怀陵南北长约两千米、东西宽五千米,从结构上看,怀陵分为内陵和外陵两个部分,在怀陵的北边是太宗陵、南边是穆宗陵。太宗陵目前的状况是其陵墓的顶部已塌陷、出现了一个直径十三米的大坑、坑的深度为一米左右;穆宗陵也存在被人为破坏的痕迹,在穆陵周围有一个深两米、直径二十七米的盗洞。三处陵寝遗址分别隶属三个遗址点:即果树园子上坎、马盘沟、来带(音)沟。果树园子在西南边,来带沟位于北侧,再向北就是马盘沟。来带沟处的穆宗陵有深两米、直径硕大盗洞,果树园子处就是太宗陵,马盘沟或为其余皇室成员丛葬处。辽怀陵遗址上,除砖石废坑以外,形制还隐约能够看清。床金村的沟口上有两处土堆,传为怀陵墓阙。在土堆下可以见到几块碎砖。怀陵早年盗挖者甚众,后国家进行了发掘清理,今地宫已回填。
圣宗永庆陵位于陵园的最佳位置,在山谷三公里半的山腰中,陵门尚存在,庆云山下筑有通往陵园的神道,在山脚可以看到陵园的陵门。从陵门到陵墓,长1300米,宽3米的神道,神道两侧有其他建筑遗址。从庆陵的布局情况来看,该陵寝总共有七室,即前、中、后三正室,前室东西侧室,中室东西两侧,以后室为主室。前室呈长方形,券顶,其余各室屋顶均为圆形,呈穹隆状。陵寝整体是由三层青砖垒砌而成,内部抹有白灰,地面略向南倾,平铺打磨平整的方砖,还设计了排水系统,防止陵墓进水。主室内有柏木组建的巨大椁室,各室间有通道相连,各室间都安装由柏木做成的大门,门楼是用砖砌成,墙面有通体彩绘。现在陵内尚保存有较完好的壁画、文官武士,表情肃穆,色彩凝重。藻井、墓顶描龙画凤、牡丹盛开,用色艳丽。中室的四幅巨大的山水画,描绘了辽腹地的春、夏、秋、冬四季风光,构图严谨,这应该是描绘契丹皇室四季捺钵的场景,这些壁画是极其稀少的辽代绘画作品,使得这座陵墓显得色彩纷呈,更加富丽堂皇。
三、辽代皇陵的保护措施
1、利用3D技术建立数字博物馆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3D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我们可以将它运用到博物馆里来,使博物馆中的实体文物、照片、幻灯片、录像、文字等数据信息融为一体,让人们与文物“零距离”接触变为现实,开启文物保护的3D时代。采用3D技术的高科技手段对文物遗产进行全方位的信息采集,实现文物的自动化管理、精确检索和三维展示。3D技术对于文物的保护和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对数字化博物馆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实现文物的永久保存。以祖陵出土的鎏金双凤银饰件为例,我们可以通过3D技术再现藏品,利用3D激光扫描技术、3D打印等多种3D技术,让鎏金双凤银饰件“跳到”人们的面前,使游客们可以近距离全方位的欣赏到鎏金双凤银饰件的重量、大小、外形等每一个细节。利用3D技术,将珍贵的藏品再现到人们的眼前,为游客们提供一场丰富的视觉和触觉的华丽盛宴。
2、设立辽代皇陵遗址保护基金
赤峰地区辽代皇陵的保护是一项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的工作。目前,该项保护工作主要是依靠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从长远来看,我们可以设立一个专门的“赤峰地区辽代皇陵遗址保护基金”,资金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依靠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其次,通过发展赤峰地区辽代皇陵的特色旅游,利用其产生的经济价值中的一部分来进行文物保护工作,也就是实现开发与保护二者相互协调、相互发展;最后,是依靠一些企业、学者等的捐助和宣传,促使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共同进行文物保护的工作。通过建立基金会筹集资金为辽代皇陵的保护工作提供资金支持,为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资金支持,最终实现皇陵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加大媒体宣传力度
赤峰地区辽代皇陵的保护不能单纯依靠当地政府,更要面向大众。地方政府除了在辽代皇陵保护方面健全法律法规外,更重要的是加大对外宣传力度,通过书籍、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宣传,开展契丹辽文化宣传周等活动,使更多的人了解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使契丹辽文化得到传承,强化人们对于文物遗产保护的意识,认识到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从而实现对辽代皇陵的保护。
4、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辽代皇陵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也是文物保护工作的一种措施。首先,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会使辽代皇陵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关注和重视,不仅使契丹辽文化得到传承,同时也能提高辽代陵墓的影响力;其次,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提高了遗产及遗产所在地的知名度,也是对辽代陵墓的对外推广进行更广泛的宣传,不仅促使更多的人来参与到文物的保护工作中来,也使文物保护工作受到监督;第三,随着社会生产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文化精神的需求也日渐增加。如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后,辽代皇陵的知名度提高,就会吸引更多的人了解契丹民族的历史文化,这恰好符合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刘毅.关于辽代皇陵的几点认识[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3.3.
[2] 田广林,崔振岚.赤峰地区辽陵述论[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
[3] 董新林.辽代祖陵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收获[N].中国文物报,2007.11.28.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二工作队.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代祖陵考古发掘的新收获[J].考古,2008.2.
[5]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二工作队等.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代祖陵陵园遗址[J].考古,2009.7.
[6] 巴林右旗博物馆.辽庆陵又有重要发现[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0.2.
[7] 彭善国.辽庆陵相关问题刍议[J].考古与文物,2008.4.
[8] 王德恒.令人感慨良多的辽怀陵[J].尘封档案,2013.3.
[9] 钱进.档案仿真复制的意义与价值[J].学术园地,2008.1.
[10] 张焱洪.基于web3d技术的数字博物馆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1.四川大学 商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4;2.中山大学 旅游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
摘 要:我国遗产旅游近些年来发展势头迅猛,我国遗产旅游地已经发展成为具有核心吸引物、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旅游目的地。我国遗产旅游地类型多样,而“世界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等殊荣无疑是对其价值的最高认同。从我国所入选的世界遗产项目标准看,有区间分布特征,与自然遗产相比世界文化遗产显著胜出。第一批44处国家风景名胜和首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以凸显国家政治因素和传统文化符号为主而入选。文章详细解读了我国遗产旅游地的入选标准及分布特征,试阐述了我国遗产旅游地价值认同的影响因素,并从组织行为学角度揭示其价值认同影响机制是由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影响因素共同作用构成的复杂循环反馈体系。
关键词 :遗产旅游地;价值认同;权力话语;影响机制
中图分类号:F591.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40(2015)05-0089-05
收稿日期:2015-03-15
作者简介:林晓桃(1985-),女,浙江温州人,四川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联合培养博士,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跨界旅游、文化遗产、旅游文化等。
一、引言
当下,遗产旅游地已构成全世界各个国家旅游产业的最主要形式。旅游学术界还没有形成完善的遗产旅游地研究体系,遗产旅游地的概念与定义还没有确定统一,本论文中所研究的遗产旅游地特指以遗产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目的地。我国遗产旅游地包括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国家风景名胜区、世界地质公园以及历史文化名城等多种类型,已经成为我国占最大比重的旅游目的地。
价值,在哲学上第一层次是关系,这层意思解释的是一种人与物之间的需要和满足的相互联系,也就是事物(客体)能够满足人类(主体)的某些单方面或多方面的需要。第二层次,价值展现的是一种属性范畴。包括:社会性或者主体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相对统一;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相互统一[1]。马克斯·韦伯说:人们若无法对世界表达态度,则尽管多绚烂繁华的世界,也是无价值可言的。[2]源自多方面、多层次的评价可以在遗产这儿找到:如个人、家庭、家族、地方、族群、国家、国际。这里所谓的“对遗产的态度”也就是对遗产的价值认同。换句话说,人类(即认同主体)认为遗产(客体事物)多多少少、高高低低的价值。海因里希·李凯尔特说:价值其本意为何物,不能在具体形式上得到确定答案,然而,却可以是人类思量宇宙的工具。[3]那么,我们也难以评定遗产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对其价值认同可以来丈量遗产、历史文化以及社会政治、权力话语等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内在关系。价值认同的可解释为特定的群体中,对某些指定客体事物的价值所在而形成的共同理解。因为认同主体的多样性,遗产旅游地(即以遗产作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目的地)的价值认同也就具有多元性特征,且受多重因素相互复杂影响制约。[4]
二、我国遗产旅游地入选标准及分布
至今我国已形成一套囊括九大类的自然与文化遗产旅游地体系,总保护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近20%。世界遗产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遗产旅游发展的重要依托,是我国遗产旅游地体系中级别最高、价值品味最高的旅游目的地。特别是优先入选成为我国“世界遗产地”、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遗产旅游地更是对其价值的最高认同。
(一)我国世界遗产地遴选标准及分布
自我国于1985年参与《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行列以来,截至2015年3月,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被批准入选为《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世界遗产共有47项(包括自然遗产10项,文化遗产33项(其中文化景观4项,跨国项目1项(丝绸之路)),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在数量上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意大利(50项)。我国是世界上具有世界遗产类别最完全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与澳大利亚并列,均为4项)。
《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OperationalGuidelinesfortheImplementationoftheWorldHeritageConvention)作为世界遗产“突出的普遍价值”的评判与认同的10项入选标准随版本的更新不断修善。这10项遴选标准按罗马字母I-X依次编号,根据2005年以来的修订版本,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是前I-VI共6项,而世界自然遗产遴选标准是后四项,也就是第VII-X项。可在我国世界遗产地遴选标准统计表(见表1):名单中,世界自然遗产项目远远少于世界文化遗产,清晰体现在其遴选标准采用之少。
世界遗产的申报,按年份我国可归纳为三个区间。第一区间是1987年~1995年(突变区间),由于这时期的申报具有无规律性,具体是:1987年成功申报6项(包括1项双重遗产),1990年成功申报1项(双重遗产),1992年成功申报3项自然遗产,和1994年成功申报4项;而1988年、1989年、1991年、1993年和1995年这5年都无项目成功。第二区间是1996年~2000年(渐变区间),具体情况是:1996年成功申报2项(含1项双重遗产)、1997年成功申报3项、1998年成功申报2项、1999年成功申报2项(包括1项双遗产)、2000年成功申报6项(含2项扩展)。第三区间是2001年以来(平稳区间),每年成功申报都不大于2项(扩展项目除外)。
有3个重要因素影响着我国世界遗产的成功申报和所表现的特征:首先,自然遗产项目数量显著缺失,如2002年之前有且只有1993年入选的3项自然遗产,这说明在2002年前中国对自然遗产的认同与重视远不及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关注。其次,这也说明我国之前对于世界遗产的申报远远不够重视。旅游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驱使地方政府开始积极申报世界遗产,而这之前,地方政府甚至由于担心申报世界遗产成功后带来的限制政策和清理责任而反对申报,没有积极性或积极性低落。第三,2001年之后我国遗产成功申报进入缓和状态,这与《凯恩斯决议》、《凯恩斯-苏州决议》和世界遗产委员会政策的驱动和限制密切相关,我国也开始向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共同重视的方向发展,(《凯恩斯-苏州决议》限定每个国家每年只能申报两项,且其中一项为自然遗产)。
(二)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入选及分布特点
我国对风景名胜区的概念是有观赏、文化或者科考价值,自然、人文景观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以提供人们观光或进行科学考察等文化活动的场所。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我国风景名胜中汇集资源最为突出、遗产价值最高的地域。亦是政府支持度最大、学术研究范围最广、公众游憩观光参与人数最多的区域。所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这块招牌含金量也相对最高,是由国务院直接审批的。为了加强保护风景名胜资源,更好的实行风景名胜区的管理,在1982年国家国务院建立了中国风景名胜区管理体系,并审批通过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4处(2007年前称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中国首批4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分布广泛,在全中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成空间凝聚型分布,高密度集中在豫皖鄂、江浙、及资源禀赋优越的川滇等区域;均衡性较低,区域间、省际间分布差异较大(如表2所示)。分布特点上,山岳类数量居多。这是由于丰富多样化的地貌构成了风景名胜区的自然景观多样性,是风景名胜区中历史文化的载体。中国崇拜山岳的历史悠久,山岳和民俗、人文、宗教密切结合而形成特有的中国式的山岳文化,比如五岳都是中国历史上各朝代帝王祭祀的神圣之地。人文景观风景名胜区,政治因素是最最重要的一股影响势力,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人文景观特点为主的主要集中分布在古代中心城市边缘。在中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发展的进程中,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等因素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我国风景名胜区的地域分布[5]。
(三)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分布特点
1982年“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被正式提出。其目的是为了保护那些曾经是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或近代革命运动和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的重要城市及其文物古迹免受破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我国第一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于1982年2月8日公布,并对这些城市的文化遗产进行了重点保护。我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确立与批复,按照其特点主要分为古都型、传统风貌型、近现代史迹型、风景名胜型、地方及民族特色型、特殊职能型等六类,并呈现南多北少的特征分布(表3)。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五千年民族精神和历史文化传承、发扬的一种载体,特别是对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的重点保护直接反映出国家对文化遗产的价值认同与保护导向的宏观把握。
三、价值认同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
从组织行为学角度来分析,我国遗产旅游地的价值认同的实质是组织间关系(Inter-organizationalRelationships)在我国遗产旅游地价值认同中的体现和应用。本论文中所探讨的我国遗产旅游地的价值认同的影响因素包括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方面。每个层面的因素均直接或间接地对遗产旅游地的价值认同施加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微观因素对组织间关系有促进或抑制作用。[6]而宏观尺度因素(国家权力宏观背景)的影响施加于中观因素和微观因素,并通过中观因素和微观因素对我国遗产旅游地价值认同起决定作用。因此国家权力宏观背景因素不容忽视,国家权力、政治、文化背景与我国遗产旅游地的价值认同之间关联性应得到我们研究者重视。
(一)宏观影响因素
我国遗产旅游地的价值认同宏观影响因素涉及国家权力层面,具体包括国家政治文化、民族认同、国家形象树立与传播等因素。
遗产申报权、审批权、资源控制权掌握在政府手中。因此,遗产旅游地的价值认同带有浓厚的国家政治权力色彩。权力的一个最重要来源是对资源的审批。遗产旅游地的价值在被认同前期,遗产要经过一套价值话语(DiscourseofValue)的判断。价值话语,不仅仅只是进行简单的语言描述,还也暗示了话语评判和所期望的显示间的相互联系,遗产是否被认同与保护直接受到其有没有价值或者价值的多少来决定。“遗产”这个词语自身也是一个意味深远的价值话语,它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对遗产旅游地的价值认同,更多地表现为一系列的国家政治权力话语,它指引着决定着该遗产的走势与将来。[4]
对于一个主权国家是来说,文化认同是其国家走向迅速发展之路的至关重要的桥梁。奈斯比特说,一个国家在不断走向全球化之时,就会更加关注自己的文化符号和所体现出来的国家特征,国家的价值取向将会越来越倾向于展现与光大自身文化特质和自身的高价值遗产。[4]国家认同是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文化符号建构来实现的,因此,入选为我国“世界遗产”、“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都是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特征的地域。
遗产旅游地的价值认同是各个民族对作为共同体的国家的情感依附和归属认知。各民族集体记忆的物质载体演变成我国如今的各类遗产旅游地。民族国家不仅必须拥有独立自主的政治实体体制和明确的国家边界线等,还必须具备共同的价值取向、共同的审美情趣、共同的道德规范等诸多内容的记忆性共同体。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共同记忆来源于该国国内多元民族的历史记忆的综合与融合。[2]遗产成为民族认同的终极表现,它全面地反映了一个国家民族多元文化艺术的发展与形式,反映了一个国家或民族对自身特性的认同与融合。
遗产是一种“选择性的历史回忆”。它可以帮助人们追忆曾经的荣耀与光荣,强化历史的成就感与自豪感。特别是在传媒神话盛行的今天,现代传媒将这种值得珍惜的历史记忆加以进一步张扬、凸显和强化。遗产旅游可以帮助政府影响公众观点,获得公众对国家目标的支持,形成对国家的良好印象,产生对遗产地所在国家的认同。传播是贯通遗产旅游地和国家形象的一根中枢神经。遗产旅游地首先被作为传播国家形象的载体来考查,是国家形象的传播渠道和传播语境;国家形象作为这种传播的过程和结果,不在囿于跨国政治宣传或后殖民主义话语的冲突范式,在遗产旅游地中展现的是另一种图景。简言之,遗产旅游地传播的是自身语境定的国家形象。
(二)中观影响因素
我国遗产旅游地价值认同的中观影响因素涉及地方政府与遗产主管单位等组织层面。我国已大致形成九大类自然和文化遗产地管理体系,这些自然和文化遗产地的管理权限分别归属于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其中,国家林业局负责管理国家湿地公园和国家森林公园;住建部负责管理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和风景名胜区;国家国土资源部负责管理地质公园;国家文物局负责管理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旅游局负责管理A级旅游景区;水利部负责管理水利风景区。在九大类自然和文化遗产地管理体系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含金量最高的牌子之一,由国务院直接审批。1982年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本应有45个景区,但后来没有张家界,这是由于张家界属于林业局管辖,而主管单位当时不愿放手。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吴必虎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权主要还在当地政府手中,而其他遗产系统的审批项目,用人权、管理权多集中在直属部委。
地方政府、遗产主管单位成为遗产旅游地价值认同的因素另一重要原因在于:遗产具有政治性的暗示,遗产已经成为各级行政主管部门“业绩”的重要考量标准。这表明,遗产成为地方政府与相关主管部门通过行政法规、行政管理、行政手段等实现良好业绩来获得政治上认同的重要工具。[2]在这一过程中,地方各级政府实现行政绩效的巨大能量来源于大规模的群众旅游,因为“遗产旅游”已经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风向标。旅游被视为引导遗产进一步发展的旗舰,遗产的价值认同是一种为了实现旅游目的而选择的特殊认同方式。反过来,管理方面的成就感和行政事业的重要性又因旅游事业的发展得到强化。当行政管理把遗产旅游地看成一种品牌时,表现出遗产申报的积极性,从而加剧行政权力的运用。任何事物一旦被纳入操作程序,便受到各种相关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的约束。遗产的命运与地方政府行政化的发展和效力紧密联系在一起,其原有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变。
(三)微观影响因素
微观因素涉及遗产旅游地的社区层面,包括当地社区和相关企业等因素。每个遗产都具有“地方性”,这里的地方性是指遗产的地理位置与场所。地方社区会将其自身的遗产看作是他们自己的财产,而没有关切财产的属于全人类的世界性。[6]《世界遗产名录》在“地方性”上的相关约定有:(1)相同的历史或者文化构成;(2)在地理上的相同特点、相同类型的遗产;(3)在地质形态上,相同生物、地理、省份或相同生态系统类型构成,且是一个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密不可分的系列遗产。[7]也就是说,遗产是一类区域地方性资源,因而具有某种价值认同。
因此,尊重、强调、发挥遗产的社区主体价值是遗产旅游地被完好利用和保护的战略之基石。遗产旅游地从申报、审核到成功后的旅游产业发展于保护都离不开当地社区居民的支持。如开平碉楼在遗产申报过程中,由于碉楼的产权归居民个体所有,在他们没有托管之前,政府无权对其进行必要的维修改造和相关的管理。因此,需要社区居民的良好配合将碉楼产权托管给政府进行管理。当地的企业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遗产旅游地的价值认同。如皖南古村落在世界遗产申报过程中,宏村的具体管理单位京黟旅游开发总公司对宏村申报世界遗产大力支持,并对编制保护规划和整治村落环境给予经济支持,对遗产申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价值认同的影响机制
遗产旅游地价值认同的影响机制则可以解释为遗产旅游地价值认同的各个影响因素和利益相关者及其相互间为达到共同目的或得到共同结果,彼此相互影响的一种联合作用之原理。[8]我国遗产旅游地价值认同的宏观因素之于中观因素的影响,中观因素之于微观的影响,通过价值认同主体的参与深刻影响着我国遗产旅游地的价值呈现状态,从而决定着我国遗产旅游地的价值认同,进而在宏观和中观因素叠加影响下构成了我国遗产旅游地的价值认同影响机制。同时,社区微观因素和组织中观因素交互作用,使遗产旅游地的价值认同呈现出国家内部的时序演变和区域之间的空间差异。从以上两个层面的意义上来说,微观因素对我国遗产旅游地价值认同具有辅助作用,而中观因素是遗产旅游地的价值认同差异性成份的根因,宏观因素则在我国遗产旅游地价值认同过程中处于决策地位。我国遗产旅游地的价值认同在接受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尺度因素影响的同时,会通过对我国遗产旅游地价值呈现状态的作用力而逐层对微观、中观和宏观产生重要的反馈影响力,并把我国遗产旅游地推进到一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形成对我国遗产旅游地的价值认同的循环作用力。
四、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知,我国世界遗产入选标准以符合世界文化遗产标准显著居多,且在时间序列上呈阶段性特征。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4处和首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大多是以凸显国家政治因素和传统文化符号为主而入选。研究表明,我国遗产旅游地的价值认同是由国家权力层面宏观因素、组织层面中观因素和社区层面微观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复杂循环反馈系统(如图1)。国家权力层面宏观因素包括国家政治文化、民族认同、国家形象树立与传播,对遗产旅游地的价值认同起决策作用;组织层面中观因素包括起着重要的运行作用力的地方政府和遗产主管单位;社区层面微观因素包括起辅助和支持作用的当地社区和相关企业。在现实实践中,对我国遗产旅游地价值认同的影响因素还有众多,如相关遗产专家、学者对遗产申报的启动力,遗产旅游者的个体主观认同等,可待进一步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1] 赵红梅. 论遗产的价值[J]. 东南文化,2011,(05):30-37.
[2] (德)马克斯·韦伯,韩水法,莫茜. 社会科学方法论[M].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08.
[3] (德)李凯尔特,涂纪亮.社李凯尔特的历史哲学[M]. 北京大学出版,2007.
[4] (美)约翰.奈斯比特,魏平.世界大趋势[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142.
[5] 魏爱棠,彭兆荣. 遗产运动中的政治与认同[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5):1-8.
[6] M. FEATHERSTONE. Global Culture, Nationalism, Globalization and Modernity[M].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90.
[7] 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编.世界遗产相关文件选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城市化的迅猛发展,生态危机日益严重,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气候变暖,荒漠化、动植物物种大量灭绝等各类相互联系的危机日趋严重,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也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峻的挑战。20世纪50年代前后,不断爆发的环境危机以及出现世界闻名的“公害事件”,敲响了环境保护的警钟,人类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1953年,美国人类学家J.H.斯图尔德(J.H.Steward)在《进化和过程》一书中,率先提出文化生态学的概念,文化生态学以人类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与天然环境及人造环境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把握文化生成与文化环境的调试及内在联系。这一时期,一些从事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与研究的国际组织相继成立,其中1948年成立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1956年成立的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1956年成立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等逐渐在相关领域发挥重要影响。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地理学的理论方面,自然与人文的统一性已经在全世界得到确认。在人地关系方面,形成了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论”,从而奠定了现代地理学的统一性与综合性。和谐论主张分析人与环境的关系,以谋求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间的协调,例如日本学者石田宽就曾提出“预防破坏景观,建设一个和谐的景观”的主张。
第一位唤起人们关注自然环境的是美国海洋生态学家R.卡森(R.Carson),她于1962年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提醒人们注意这样的事实,即现代人由于滥用DDT及其它杀虫剂,已经伤害许多生命,严重的改变了自然生态。人类再不节制,未来的春天将不再鸟语花香、热闹缤纷,而是一片死寂与静肃。由于对环境脆弱本质和相互依赖的特点认识不足,人类正在以惊人的速度破坏着自然环境。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博尔丁(K.E.Boulding)发表《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的论文,第一次提出生态经济学的概念,形成以生态经济效益,即生态系统和经济体系相互作用的经济效益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主张在人口,工业迅速增长,自然资源消耗加剧,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大工业和现代农业所造威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情况下,把经济发展同环境,资源,生态结合起来研究其经济效益。此时,原有的东方文明中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重新引发人们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文化景观和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主张将其作为国家的重要职责。
20世纪60年代以后,与景观和环境相关的概念开始出现在有关国际文件中,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1962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2届会议在巴黎通过的《关于保护景观和遗址的风貌与特性的建议》,第一次提出了保护景观的目的,指出“为本建议之目的,保护景观和遗址的风貌与特征系指保存并在可能的情况下修复无论是自然的或人工的,具有文化或艺术价值,或构成典型自然景观的自然、乡村及城市景观和遗址的任何部分”。1964年5月,第二届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在威尼斯通过的《关于古迹遗址保护与修复的国际》(威尼斯),第一次在文物古迹的保护中引入了环境的概念。指出:“历史古迹的要领不仅包括单个建筑物,而且包括能从中找出一种独特的文明,一种有意义的发展或一个历史事件见证的城市或乡村环境”。i969年,L.麦克哈格(L.McHarg)在《设计结合自然》一书中,从自然、历史、人文的角度探讨了环境问题,描述了自然过程如何引导土地开发。规划设计结合自然理念的提出不仅是在理论上的重大突破,而且还标志着生态学方法第一次完整地引入了城市规划之中。
随着社会经济和现代工业化的高速度发展,自然资源、人口、粮食和环境等一系列影响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问题日益突出。同时,人类活动范围的日益扩大,正在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着生物圈。为了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科学依据和有效措施,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IUBS)制定了国际生物计划,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了人与生物圈(MAB)国际组织,开展森林、草原、海洋,湖泊等生态系统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以及农业,城市。污染等有关的科学研究。同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会议在巴黎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世界遗产公约),第一次明确了“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定义。其中“文化遗产”包括文物、建筑群和遗址,而遗址则指“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自然遗产”则包括:“从审美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由物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为受威胁的动物和植物生境区;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分的自然区域”。其中“文化遗产”中的“自然与人联合工程”引起人们的深入思考。
1976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会议在内罗毕通过的《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内罗毕建议),第一次提出了“历史和建筑地区”的概念,指出:“‘历史和建筑(包括本地的)地区’系指包含考古和古生物遗址的任何建筑群。结构和空旷地,它们构成城乡环境中的人类居住地,从考古、建筑,史前史,历史,艺术和社会文化的角度看,其凝聚力和价值已得到认可。在这些性质各异的地区中,可特别划分为以下各类史前遗址、历史城镇,老城区、老村庄。老村落以及相似的古迹群”。同时明确了“环境”和“保护”的定义,即“‘环境’系指影响观察这些地区的动态、静态方法的。自然或人工的环境”。在这层意义上,定必不仅涉及趋于静态的文物,建筑物与遗址,还考虑到社会文化进程中的动态性以及历史和建筑地区环境要素的延续性,而“‘保护’系指对历史或传统地区及其环境的鉴定,保护。修复。修缮,维修和复原”。之后,人类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更加引起世界范围的重视。
1977年12月,一些国家的著名建筑师、规划师,学者和教授,在秘鲁马丘比丘山的古文化遗址,签署了具有宣言性质的《马丘比丘》。其中“文物和历史遗产的保存和保护”部分指出:“城市的个性和特性取决于城市的体型结构和社会特征。因此不仅要保存和维护好城市的历史遗址和古迹而且还要继承一般的文化传统”。在该的结束语中写到:“古代秘鲁的农业梯田受到全世界的赞赏,是由于它的尺度和宏伟,也由于它明显地表现出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它那外表的和
精神的表现形式是一座对生活的不可磨灭的纪念碑,在同样的思想鼓舞下,我们纯朴的提出这份”。这一在文化景观遗产地诞生的庄严,无论对城市规划领域的观念更新,还是对文化遗产保护范围的扩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恰好也在1977年,《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操作指南)作为《世界遗产公约》的实施细则予以公布,明确提出了评价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标准及其真实性、完整性和相关管理要求。在理论界,J.D.西蒙兹(J.D.Simonds)在《大地景观》(1978)中全面阐述了生态要素分析方法、环境保护,生活环境质量提高,乃至于生态美学的内涵,从而把生态景观研究推向了“研究人类居住空间与视觉总体的高度”。
1980年8月,在东京召开的第24届国际地理大会上,大会主席伦敦大学教授M.J.怀斯(M.J.Wise)在开幕词中指出,“在今日世界人口日增,环境急剧,资源匮乏和自然灾害频仍的处境中,如何协调自然环境和人类文化生活的关系,已成为国际地理学界所面临的主要研究任务”。美国未来学者A.托夫勒(A.Toffler)于1980年出版了《第三次浪潮》,认为人类已经经历了两次巨大的变革浪潮:第一坎是农业革命。第二次是工业革命,而电脑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人了第三次浪潮,即信息革命时代,并将从根本上影响人们的生产方式、政治准则、生活方式、社会传统及意识形态等。美国经济学家J.奈斯比(J.Naisbitt)于1982年出版了《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提出了未来社会的十个发展方向。在诸多学派中,人文主义学派强调城市空间秩序最终是生态秩序的产物,人类社会在生物学和文化的两个层面上被组织,从而发生着类似于生物界的竞争,淘汰,演替等过程。生态主义学派强调城市是一种生态系统,人的生活要从自然界的背景中得到理解。因此人不再是中心,而只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必须放弃那种认为科学和技术能够解决所有问题的错误想法,变得谦虚、温和与适度。这些思想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尊重顺应,到控制征服,到保护利用,直至上升到和谐共处的演进过程,启发人类在获得改造世界巨大能力的同时,应谋求更加理想的人居环境。1984年,M.荷夫(M.hough)在《城市形态和自然过程》中重点论述了城市的自然演进过程与城市空间营造的关系问题。
以上国际文件中的定义,理念和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思想,成为文化景观概念形成与发展的理论基础,在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中起到了重要作用。1984年召开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8届会议上,关于文化景观的概念已经予以提出并讨论。会议指出“纯粹的自然地已经十分稀少,更多的是在人为影响之下的自然地,即人与自然共存的区域,这些区域中有相当一部分具有重要的价值”;“应将‘文化’与‘自然’同等看待,力求避免两级化;《世界遗产公约》目的不是‘选定’景观,而是在一个动态的和演变的框架中保护遗产地的和谐与稳定,更深层次的含义就是使人们逐步意识到文化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1987年10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8届全体会议,在华盛顿通过了《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华盛顿),该“涉及历史城区,不论大小,其中包括城市,城镇以及历史中心或居住区,也包括其自然的和人造的环境。除了它们的历史文献作用之外,这些地区体现着传统的城市文化的价值”。《华盛顿》列举了历史地段应该保护的内容,其中包括地段和街道的格局和空间形式:建筑物和绿化,旷地的空间关系:地段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包括与自然和人工环境的关系等涉及文化景观的内容。从这些内容看,历史地段保护更关心的是整体环境,强调保护和延续其中人们的生活。该还归纳了保护历史地段共同性的问题,指出“今天,由于社会到处实行工业化而导致城镇发展的结果,许多这类地区正面临着威胁,遭到物理退化、破坏甚至毁灭”。
在我国,近代人文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是在20世纪20~30年代,通过外国传教士和我国派往的留学生而陆续传入国内。1926年迄至1949年,在先后成立的+多所大学地理系内系统地进行讲授,其中以法国人文地理学家J.白吕纳(J.Brunhes)为代表的人地相关论和以英国经济地理学家L.D.斯坦普(L.D.Stamp)为代表的经济地理思想具有广泛的影响。前者认为人对人地关系的形成具有选择的可能和自由,而后者倡导经济地理应用于城乡规划。在这一时期我国的理论刊物上发表的一些有关人口分布、土地利用,农业分区,城市地理,边疆勘察、地区综合考察,以及人文景观等方面的著作,表明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研究工作相互交错。但是,此后的一些年代里“除经济地理学、人口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和历史地理学以外的人文地理学其他的分支均被视为唯心主义学术思想而一概摒弃”。特别是随着经济建设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要求摸清各地区生产布局。流域区划,铁路选线,区域规划,农业区划以及建设条件,资源储量,生态环境等方面情况,为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开拓了更为广阔的道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于是就出现了人文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一衰一盛迥然不同的局面,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结束。
近30年来,“景观”和“文化景观”的概念,在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历史地理学、人口地理学、区域地理学等学科中被广泛应用,并对其定义与内涵进行了系统的考证与阐释。谭其骧先生推动了我国沿革地理和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对我国民族迁徙和文化作了大量的研究。他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以历史文献资料为主,吸取了考古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李旭旦先生是我国现代人文地理学奠基人,同时致力于区域地理学等方面的研究,他强调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基础是“人地关系论”,研究的目的是谋求人地关系的协调。认为“文化景观是地球表面文化现象的复合体,它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主张从研究文化景观来分析人地关系。侯仁之先生倡导以现代地理学的方法,研究中国历史地理。几十年来,他孜孜不倦地探索北京城市起源、城址变迁,园林营建、水源开发利用,地下古河道复原及城市平面布局特点等,对北京城市规划建设不断提供科学的依据。早在1950年,候仁之先生就曾建议将大学历史课中的“中国沿草地理”改名为“中国历史地理”,认为历史地理学的任务是探讨一个地理环境在“过去”和“现在”之间发展演交的规律。1962年,他发表了《历史地理学刍议》一文,进一步阐明了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方法及与传统沿草地理的重要区别,使其发展成为一个新的学科。在以后的数十年间,他先后出版
了《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历史地理学概述》等专著,为这一学科的建立,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侯仁之先生这一理论体系的阐述,从一个侧面表明了我国现代文化景观遗产研究的独立探索。
上述众多学者的学术研究成果皆成为文化景观遗产概念的思想基础。同时,我国关于区域社会和历史文化的研究成果也颇为丰富,早在20世纪30年代,冀朝鼎先生就在《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中提出了“基本经济区”的概念,探讨了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基本经济区分布情况,并认为它们是我国历史上统一与分裂的经济基础和地方区划的地理基础,实际上也与文化发展演变的区域特性是基本一致的。李旭旦先生在《人文地理学导论》中指出,“长期以来,地理学科总是分成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互相密切联系的组成部门。但近30余年来,我国一直按照1950年代苏联一部分地理学者的片面论述,把地理学分裂成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两门各自独立的学科,不仅割裂了自然与人文现象的客观联系,还把人文现象的研究局限于经济上的生产配置这一狭隘的范畴之内”。今天“人文地理学正和新兴的环境科学、生态科学,区域科学与行为科学相结合,力求在解决世界性资源短缺,人口危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平衡等重大社会问题上作出贡献,从而促进了人文地理学在方向内容与方法上的创新”。谭其骧先生也在1980年代提出“不能笼统地,简单地谈论中国文化,而在任何时代,都不存在一种全国共同的文化,文化的地区差异应予以足够的注意”。
在考古学研究方面,经过几代考古学家的努力,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考古学的年代谱系,在全国各地就已经基本建立并逐步得到完善和细化。长期以来,人们称黄河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视黄河流域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将中原地区作为中华文明的核心。最近20年的一系列考古发现,迅速扩展了人们的视野,面对各地不断涌现的史前时代的城址、祭坛、大墓,大型夯土建筑基址,精美的玉器、陶器和漆器,人们看到了中华远古文化的多源和多彩,看到了中国文明起源过程的新层面,也了解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之久远,成份之复杂。“多元一体”是我国文明起源、发展的重要特征,地域之间的差异以及千丝万缕的联系,无疑是认识区域文化的一个重要思路,也是区域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重要支撑。基于“多元一体”的文明进程,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复杂多样的自然地理单元,考古学、历史学。地理学家们对我国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开展了深入的考察和研究工作。除此宏观的地域文化研究之外,还有不少着眼于具体文化现象的历时性或共时性区域研究成果,为深入了解我国文化遗产的区域特性,以及发展演变的时空背景提供了坚实的学术基础,也成为我国文化景观研究的重要方法。
“20世纪70~80年代是中国考古学发展走向成熟的转折期,经过60年代的摸索和解悟,终于找到一条中国特色的考古学发展道路,一个带根本性的学科理论,这就是中国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学说”。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着眼于各地的文化渊源、特征和发展道路,从全国范围将中国史前考古学文化分为六大区系,即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点的北方;以山东为中,己、的东方:以关中(陕西)、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部;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的南方。在此基础之上,他提出了著名的“考古文化区系类型说”,即“区是块块,系是条条,类型是分支”,既指明了文化的区域差异,也阐述了文化的历史传承。这一学术思想在考古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带动了国内区域考古学的深入发展,严文明先生曾论及中国史前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将中国考古学文化划分为中原、甘肃,山东,燕辽,江浙和长江中游六大文化区。张光植先生也曾将龙山时期文化划分为相互关联的山东,良渚、黄河中游、齐家河。清龙泉五个区。这些都是基于史前考古学文化特征而进行的区划研究,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文化的区域性。上述考古学文化的划分,本身就说明了中国文化内涵丰富多采,正如苏秉琦先生言简意赅地概述为“满天星斗”。
文化景观遗产的探索与国际共识
随着人们对世界文化遗产内涵和价值认识的逐步深化,促使人们从更广阔的视野、更深入的角度去分析和梳理文化遗产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和建立新的文化遗产类型和相应的保护方式,手段、体系,受到关注与保护的文化遗产类型也在不断扩充,例如“历史城镇”、“传统村落”,“运河遗产”和“文化线路”等特殊的文化遗产类型。这些新型文化遗产的共同特点,都体现出文化与自然两者的密切关联和相互结合,世界文化遗产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的价值,并拥有了更为深刻的涵义。1987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考察我国申报项目――泰山时,发现泰山不同于一般世界遗产项目的独特价值,即它不仅符合世界自然遗产的标准,也同时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促使了在世界遗产类别中,“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这一新类别被认可。文化景观遗产概念的最终确立源自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1992年10月,世界遗产中心会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法国的拉贝第皮埃尔召开关于将“文化景观纳入《世界遗产名录》”专题研讨会。这是文化景观遗产在迈向世界文化遗产的道路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为了适应文化遗产的整体区域与多样化类型,来自各成员国的专家分别对《操作指南》提出修改意见,讨论了新修订的文化遗产评估标准,并总结出文化景观遗产的定义、分类和提名等方面规定,建议将杰出的文化景观遗产纳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体系之中。
1992年12月,在美国圣菲召开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会议上,决定将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景观遗产纳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在《世界遗产公约》公布120年后,世界文化遗产的体系中增加了“文化景观遗产”这一新的类型。文化景观遗产的确立意义重大,使人类和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在文化遗产中得到具体的体现。其背景是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生存环境日益遭到破坏,人类需要保存土地利用的历史和遗迹,维持生物的多样性,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健康的发展。根据《世界遗产公约》第一条的内容,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文化景观遗产代表着“自然与人类联合工程”,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兼具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保护的要求与特性。长期以来,世界遗产始终在“文化”与“自然”两个支点之间寻求平衡,而文化景观遗产将文化与自然两种因素联系起来,促进了它们之间的平衡与稳定。“文化景观”是指自然与人类创造力的共同结晶,反映区域的独特的文化内涵,特
别是出于社会、文化、宗教上的要求,并受环境影响与环境共同构成的独特景观。“文化景观”也是从较大的范围、较充分的规模去发现和认识在某种特定环境中人的创造和生存状态。
自1992年文化景观遗产正式确定为世界遗产中的特殊类型以来,人们的认识发生了许多变化,对于人类与自然的关联,被明显重视起来,衡量世界遗产突出的普遍价值的评估标准也经历了多次改变与调整。其中,许多实质性的进展与文化景观遗产类别的纳入,以及对其不断深入的思考直接相关。文化景观遗产的确立使世界遗产更具平衡性和代表性,也使世界遗产所代表的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物质与非物质遗产之间的关系更加全面和深刻。在《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的附录中,把文化景观分为“由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有机进化的景观”和“关联性文化景观”三种类型。“由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包括出于美学原因建造的园林和公园景观,它们经常(但并不总是)与宗教或其他纪念性建筑物或建筑群有联系。“有机进化的景观”它产生于最初始的一种社会,经济、行政以及宗教需要,并通过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相联系或相适应而发展到目前的形式。“关联性文化景观”以其与自然因素,强烈的宗教,艺术或文化相联系为特征,而不是以缺失文化的物证为特征。文化景观遗产作为连接文化与自然的纽带,更加体现出“人类长期的生产,生活与大自然所达成的一种和谐与平衡,与以往的单纯层面的遗产相比。它更强调人与环境共荣共存、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1993年lO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德国都柏林举行“有关具有突出世界价值的文化景观的专家会议”,提出了“未来行动计划(文化景观)”。该行动计划总结了有关提供“成员国在确认,评价,提名和管理文化景观进八《世界遗产名录》的资格方面的指导”,以及准备“对文化景观进行专题研究”的建议。1994年,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8届会议提出建立具有代表性与平衡性《世界遗产名录》的“全球战略”。并认为主题研究可以作为建立具有代表性的《世界遗产名录》的有效方法。人们意识到,欧洲建筑与宏伟,壮观的人造景观等古迹在《世界遗产名录》中占据优势地位,而具有深度,复杂度和与环境建立多样化联系的传统文化却鲜有代表。而这种不平衡性正是由于过去将“文化”与“自然”遗产过于简单地一分为二所造成的,新纳入的文化景观遗产显然可以作为调整失衡的杠杆。同时,《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本身也在不断根据《世界遗产公约》的精神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进行调整和完善,逐步扩充世界遗产的类型及其所代表的普遍价值。1977年~2005年间,《操作指南》先后修改达17次。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素方面,从重视单一文化要素的保护,向同时重视由文化要素与自然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综合要素保护的方向发展。例如兼具文化和自然复合特征的“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由文化要素与自然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文化景观遗产,均成为国际社会探讨加大保护力度的对象。
另一方面,在国际景观生态学会(IALE)与美国地理学家协会(AAG)举办的大型学术活动中,都有景观与文化的专题讨论会。1994年在美国地理学家协会第90届年会上有“文化研究在地理学中的应用:神话,景观、通讯”专题报告会;1994年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UCN)大会提出,要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来规划和管理土地资源,促进文化景观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1995年国际景观生态学会大会上对景观类型与人类活动特征、景观建设的量化因子、21世纪的文化景观、持续发展与文化景观等命题都有所涉及。1999年,美国学者霍纳蔡夫斯基(Honachefsky)提出“生态导向”的概念。他认为美国城市的无序蔓延及其对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的出现,是因为将土地的潜在经济价值置于生态过程之前所致,因此提出“生态优化”的思想。这一思想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积极响应,并开始从“生态优化”所强调的单纯“保护”,向利用生态来引导区域开发的“生态导向”思想方向发展。在这一思想推动下,美国在区域开发中开始推行“精明增长”计划,提出了控制城市蔓延,保护农地,保护生态与社会人文环境、繁荣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精明增长目标。精明增长作为一种旨在平衡发展与保护关系的区域发展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积极的响应。
在此期间,一系列相关问题的国际公约和文件相继问世,成为人们步入21世纪的共同行动纲领,标志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全球共识。例如1996年联合国第二次“人类住区”会议,发表了《伊斯坦布尔宣言》,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会议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我国也制定并公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国策之一。21世纪人类进入“生态时代”,生态思想成为人们解决所有与生命现象有关问题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指导思想,在这一背景下,强调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极为重要。同时,在21世纪,国际上已将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即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拓展为包含景观在内的四个层次,文化景观被放在重要位置,并赋予崇高的使命。文化景观既是“生物多样性的最后储藏所”,也是文化遗产保护不可或缺的内容,既是反映过去人类土地利用的历史和遗迹的证据,也应该成为人类土地持续利用的样板,并为人类提供享受美和愉快以及自然与文化多样性的机会。
随着文化景观遗产进入世界遗产范畴,对其进行有效管理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事实上,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各国将文化遗存的区域保护与国家和地方的文化和生态建设,社会发展等结合起来,带有预见性的划定相关文化遗产保护区,为城市规划,政府管理、土地利用等密切相关的部门预先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以及新的保护和管理思路,为区域整体协调发展战略提供有力支撑,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例如美国最早通过设立“国家公园”(nationalpark)制度,坚持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公益性、完整性、科学性,将重要的文化景观遗产地收归国有,完整地保留了大面积的、类型丰富的国家财富;在意大利,一般强调不改变文化遗址现状,尤其重视环境要素的保护,例如在庞贝遗址的保护中得以充分体现;在英国约克郡曾通过“地下古迹分布图”的编制为保护对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从而免遭大规模城市建设的破坏,在日本,通过国家,地方立法,由中央。地方政府保护实施,使得京都和奈良等地作为历史史迹保护区被整体保护下来:在德国,结合现代航空测量,遥感技术,频繁对国土范围内的文化遗存进行普查。
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理论和方法的
形成经历了较为复杂的过程,进入20世纪后逐渐达成共识。2001年2月,来自南亚、东亚和东南亚的考古,建筑、市镇规划及遗产地管理等领域的专家相聚越南会安,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研讨会,探讨建立和颁布最佳保护范例的区域性标准,以确保亚洲遗产地的内在价值得到应有的保护。会议强调了遗产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在亚洲,天然和人造遗产不仅与其自然地理和文化环境有着不解的联系和渊源,同时也是更多非物质性文化传统的表现背景。因此,与会专家尤其强调了自然遗产地,非物质遗产和文化景观的保护规范间的相互关联性”。针对文化景观,会议认为“文化景观是指与历史事件。活动,人物相关或展示出了其他的文化或美学价值的地理区域,包括其中的文化和自然资源以及野生动物或家禽家畜”。与会专家认为“文化景观反映了不同文化的有机哲理和观点,必须得到了解和保护”。同时,“文化景观并非静态。保护文化景观的目的,并不是要保护其现有的状态,而更多的是要以一种负责任的。可持续的方式来识别,了解和管理形成这些文化景观的动态演变过程”。2005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会安通过了《会安草案――亚洲最佳保护范例》。
2003年7月,在巴黎召开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7届会议期间,曾就拟在维也纳“中央车站项目”场址建造三栋高层塔楼的问题,以及就世界各地历史性城市,包括世界遗产城市及其附近,出现的高层建筑建设这一常见问题展开了辩论。经过辩论,世界遗产委员会要求世界遗产中心就这一问题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2005年5月,主题为“世界遗产与当代建筑――管理具有历史意义的城市景观”的国际会议在维也纳召开。会议实地考察了维也纳历史城市景观的保护状况。维也纳的历史城市景观以中、低层公寓楼为特点,楼房普遍为4―6层,整个城市的屋顶采用19世纪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形成协调的城市文化景观。教堂和其他宗教建筑的穹顶和尖顶,从城市的各个角度清晰可见,发挥着地标性建筑的作用。而建造于20世纪50~70年代的几栋高层办公建筑,由于位于历史中心的边缘地带,当时并没有被视为对城市文化景观的侵扰。2001年,维也纳历史中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提高了市民对城市文化景观价值的认识,他们对新的高层建筑可能对城市轮廓线和文化景观遗产产生的影响提出质疑,并由此引发了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关注。维也纳会议还讨论了有关北京、加德满都。科隆、里加、波茨坦,阿维拉和危地马拉城等世界遗产城市的高层或当代建筑的案例,这些城市一直在不断投资兴建新的基础设施、住房和办公场所,且这种现象会持续下去,并进而对城市文化景观构成长期威胁。
维也纳会议讨论的焦点包括,如何协调历史文化名城或历史地区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如何在满足持久投资需要的同时不破坏城市的历史特点和文化特征;如何确定文化景观可以接受的变化限度,如何建立适用的评估和评价标准等问题。会议形成了《保护具有历史意义的城市景观备忘录》(维也纳备忘录),并提交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9届会议通过。《维也纳备忘录》是一份具有历史意义的文件,它侧重于当展对具有文化遗产意义的城市整体景观的影响,其“历史城市景观”的概念超出了以往国际和相关建议中通常使用的“历史中心”,“整体”或“环境”等传统术语的范围,涵盖的区域背景和景观背景更为广泛,综合考虑了当代建筑、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文化景观完整性之间的关系,被视为提倡采取综合方法维护城市景观的重要声明,并作为《内罗毕建议》的补充性区域级指南。在此基础上,2005年lO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5届《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大会在巴黎通过了《保护具有历史意义的城市景观宣言》,宣言“强调将当代建筑恰当地融入历史城市景观中的必要性,并强调在计划进行当代干预时开展文化或观赏影响研究的重要性,宣言要求各缔约国”将《维也纳备忘录》中确定的原则纳入各自的遗产保护政策”。
在2005年版的《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对一直以来沿用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相关标准进行了合并,规定,“如果遗产符合下列一项或多项标准,世界遗产委员会将会认为该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1、代表人类创造精神的杰作;2,体现了在一段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重要的价值观交流,对建筑、技术,古迹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3,能为现存的或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4,是一种建筑,建筑群,技术整体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现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发展阶段:5、是传统人类聚居。土地使用或海洋开发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或者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特别是由于不可扭转的变化的影响而脆弱易损;6,与具有突出的普遍意义的事件、文化传统、观点,信仰,艺术作品或文学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7,绝妙的自然现象或具有罕见自然美的地区,8、是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包括生命记载和地貌演变中的地质发展过程或显著的地质或地貌特征,9,突出代表了陆地、淡水、海岸和海洋生态系统及动植物群落演变,发展的生态和生理过程;10,是生物多样性原地保护的最重要的自然栖息地,包括从科学或保护角度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濒危物种栖息地。
二、征文范围和题纲
(一)武当内家拳功理功法挖整
1、各门派新整理传统套路(包括拳、械、功)。
2、各门派功法拳理介绍,习拳心得和体悟。
3、各门派历史源流,前贤宗师的传记及奇闻轶事。
(二)武当内家拳法发展战略研究
1、武当武术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武当武术产业、市场研究;3、武当武术旅游经济开发的研究;4、内家拳法竞技技术的开发研究;5、武当内丹养生功的开发研究;6、太极拳竞技规则研究;7、武术器械、服装、培训、书刊场地开发应用研究;8、道教圣地、太极祖庭的建设构想;9、振兴中华传统武术的方略;10、武当武术的基本功能研究;11、武当内家拳法普及推广的基本措施;12、武当联谊大会制度化研究;13、各派太极拳向海外推广的经验;14、各门派怎样尽快普及推广本门功法,迅速壮大本门派队伍;15、传统武术技术的提高途径。
以上题纲仅供参考使用,作者可围绕弘扬、继承、发展中华武当武术文化,自定自选论文题纲和内容。
三、论文要求
1、每篇论文一般不超过6000字。
2、论文形式不拘,综合、专题、典型调查、研究报告等均可,但要求论文的论点要清晰明确,证据、材料要充分,并力求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说明问题。
3、本次大会征文应为原创之作,不接受在全国性会议上作为交流的论文,不接受在有书刊号的正式出版物上发表过的论文。
4、每篇论文应详细写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及联系电话。
5、每篇论文用A4纸打印一式二份,随评审报名费100元及报名登记表,于2007年8月30日前寄大会组委会。
地址:湖北省丹江口市武当杂志社马丹良 收
邮编:442700联系电话:0719―5223531
四、奖励办法
1、凡寄送论文者,均为大会正式代表,可享受大会优惠待遇,参加大会一切活动。
2、经大会组委会、专家评审组评审,录取一、二、三等奖,发给奖金200~500元,颁发证书。未评上奖的论文,均发给优秀论文奖,颁发证书。
3、优秀论文可先在《武当》杂志上发表,后结集出版发行。
4、获奖论文作者,可优先参加特别推广贡献奖评选活动,经评审发给特别贡献奖,授予“武当百杰”荣誉称号。
5、大会向与会每位作者赠送武当精美纪念品一份。
五、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一、概念的界定及其研究价值
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不仅跨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三大领域,还注重区域特征及人类与地理事物在地球上出现、发展和分布的相关规律。在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的自然科学素养,又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二者缺一不可。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多元文化教育是指重差异的一种泛文化学习。它克服了人类面临的文化狭隘、民族狭隘、区域与制度狭隘等困境,揭示了人们对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多元选择的认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可以通过世界遗产教育引导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学习和理解,使学生认识不同文化的平等地位;进而从全人类的角度出发,认识不同文化的多元一体性,主动投入到世界遗产的保护及人类文化的传播与弘扬行动中,最终成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生力军。
二、世界遗产教育资源挖掘的意义
世界遗产不仅是我们从祖先手中继承的稀世珍宝,更是我们从子孙后代手中暂借来的后世财富。但是由于历史的变迁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少珍贵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受到岁月的侵蚀或遭到人为的破坏,有的已濒临危险。因此加强世界遗产保护已成为国际社会刻不容缓的任务。为了让子孙后代了解目前的现状,学校教育应成为世界遗产教育的重要的阵地。
随着历史的发展,世界遗产在物质与精神两方面都成为指引我们未来发展方向的坐标。这些珍贵的遗产是我们文化的基点、灵魂的依托和精神的归宿。它既帮助我们了解自己成长的历程和发展的方向,也帮助我们了解整个世界。这些遗产的相互交融,告诉我们自然与人类文明互动的永恒故事,成为我们进步和创新的源动力。
三、世界遗产教育资源挖掘的方案和措施
(一)世界遗产教育资源挖掘的方案
世界遗产是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顶极品牌,但它的价值不局限于旅游方面,还具有极高的生态环境价值和民族文化价值。根据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结合国家地理课程标准确定的价值追求取向,确立以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世界遗产(二)世界遗产教育资源挖掘的措施
在实际地理教学中,选择和运用有针对性的世界遗产内容及恰当的教学方法则成为能否达到教育教学目标的关键。教学实践证明,以下几种措施引入世界遗产收到的效果比较好。
1.小课题研究法。小课题研究法,就是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把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形成过程及其相应的地理环境发生、发展变化的相关内容,作为问题的切入点,引入世界遗产相关内容,作为一个小课题研究对象,让学生自行组成研究小组,开展合作学习,最终让学生以世界遗产的相关内容为载体,以专题汇报形式集中交流各自的研究成果。实践证明,在涉及自然地理教学内容时,可以充分挖掘世界自然遗产中的相关内容,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专题讲座法。专题讲座法是地理教师根据新课程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以及理论和实际有机结合的原则,由不同地理教师结合高中地理教学中相关的教学内容引入相关的世界遗产,以大量的资料如图片、文字、影视资料向学生呈现中外不同的世界遗产的主题报告,学生听完讲座后交流感想,撰写心得体会。
3.旅游活动法。这里所说的旅游活动,并不是指带领学生去游历名山大川,而是提倡在日常的地理教学活动中开展一系列以旅游为主题的相关活动,如设计一条本地“一日游”的旅游路线,模拟导游,从旅游景观欣赏的角度说明设计思路;再如请老师和同学展示自己收集的旅游图片或资料,结合自己的旅游经历,与同学交流欣赏旅游景观的亲身体验等。实践证明,以世界遗产为平台,以旅游活动为主题的学生参与性活动,能取得更有效的教学效果。
4.乡土调查法。乡土调查法是指通过对家乡所在的省、市、县、乡等地区相关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作调查、总结,并通过模拟旅游或主题汇报或校内板报宣传或校园网站的形式与广大同学作交流。
四、结语
2.京杭大运河的申遗现状、价值和保护阮仪三,王建波,RuanYisan,LiJianbo
3.文明的空间联系:大运河、新安江和徽杭古道构建的徽商文化线路冬冰,张益,谢青桐,DongBing,ZhangYi,XieQingtong
4.吸纳、平等化与城市社区重构——泗塘街道虎林苑调查张乐天,ZhangLetian
5."三坊七巷"文化资源的生态型开发张鹰,ZhangYing
6.深圳观澜贵湖塘老围调查研究——兼论客系陈氏宗族对宝安类型民居的改造吴翠明,WuCuiming
7.论传统民居的保护(上)雍振华,YongZhenhua
8.论黟县古村落民居艺术与古民居保护宫强,臧丽娜,GongQiang,ZangLina
9.历史文化名城全面整体保护初探——以九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为例艾其斌,AiQibin
10.城市化与城市发展——朱学勤教授访谈录
11.石头古村落——井陉于家村罗香,luoXiang
1.世界遗产发展趋势与挑战应对童明康,TongMingkang
2.长沙历史文化特色与宜居城市研究张剑飞,ZhangJianfei
3.论国内开发区的发展路径及衍生效应张建华,ZhangJianhua
4.中国城市化六十年:过程、特征与展望周蜀秦,ZhouShuqin
5.论扬州"山水城市"朱鑫禹,孙云寿,ZhuXinyu,SunYunshou
6.大理名城保护的发展战略宋伟轩,SongWeixuan
7.希腊文化遗产保护若干法律与实践的启示方竞成,FangJingcheng
8.资源观视野下的历史文化脉络——基于遂安古城的姜家商业街建设范霄鹏,袁媛,FanXiaopeng,YuanYuann
9.论传统民居的保护(下)雍振华,YongZhenhua
10.勇敢务实机变——阎崇年研究员访中国名城 谈录
11.提篮桥旧事罗香,LuoXiang
1.城市的魅力孙家正,SunJiazheng
2.上海模式及全球城市未来发展战略(上)周振华,陈向明,卢汉龙,于海,彭希哲
3.南京城南历史城区保护的回顾与反思——借鉴法国历史地段保护经验刘正平,宣莹,LiuZhengping,XuanYing
4.论剑门蜀道文化线路的保护(上)付文军,FuWenjun
5.不同经济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建筑形态——客家围屋与徽州村落的比较江盈盈,贾倍思,JiangYingying,JiaBeisi
6.推进宣城旅游加快融入长三角旅游圈夏月星
7.融入"世博"跻身"世博"王沧江
8.对接世博共谋发展王建军
9.融入长三角壮大瓷都游卢正大
10.抓住世博会契机加速池州旅游发展新突破胡德忠
11.接轨世博提升台州旅游品牌影响力陈连清
12.论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运河城市的旅游发展——以瑞士伯尔尼为例亚历山大·萨帕特,AlexanderTschappat
13.大运河线性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以邢台运河旅游开发为例刘大群,LiuDaqun
14.闽中土堡的建筑特色探源戴志坚,曾茜,DaiZhijian,ZengXi
15.论南通民居的包容性徐永战,XuYongzhan
16.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的碰撞——钱文忠教授访谈录
17.龙南——古老的客家围屋罗香,LuoXiang
18.中国名城 山水形胜楚韵襄樊王代会
1.《中国名城》与钱学森高永青,GaoYongqing
2.上海模式及全球城市未来发展战略(下)
3.城市社区照顾视角下的养老服务杨莲秀,YangLianxiu
4.园林:一门独特的艺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园林艺术观周武忠,ZhouWuzhong
5.论剑门蜀道文化线路的保护(下)付文军,FuWenjun
6.论古代百家争鸣思想运动对和谐社会建设的现代启示虞长生,YuChangsheng
7.卓有成效地实施大遗址保护激活历史文化名城千年宝藏连维良
8.保护南宋皇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王国平
9.扬州城遗址整体保护的实践和思考王燕文
10.展现"城摞城"奇观传承开封城市文脉周以忠
11.保护与利用并举努力实现大遗址保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段先念
12.科学保护合理利用努力实现城市建设与大遗址保护和谐共生赵建才
13.城市现代化背景下的大遗址保护刘晓越
14.北京市城市核心区大遗址保护工作情况江HtTp://
15.近代汉口租界建筑风格演替及保护——兼议名城保护中建筑样本的多样性及空间存续关系陈晶,殷炜,谭刚毅,ChenJing,YinWei,TanGangyi
16.桂林王城保护与开发的思考洪德善,盘福东,HongDeshan,PanFudong
17.天水古民居的保护与利用焦新德,JiaoXinde
18.名城保护与城市化发展——金德钧访谈录
19.日本之旅——踏雪的人俞浩淼,YuHaomiao
1.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思考仇保兴,QiuBaoxing
2.中心城市的商会经济功能及发展趋势——以南京为例陈刚,ChenGang
3.西安市外商直接投资概论王晶,陈瑛,WangJing,ChenYing
4.孔庙泮池之文化寓意探析李鸿渊,LiHongyuan
5.对大运河文化遗产两种分类方法的看法陈国民,ChenGuomin
6.旅行游览活动的历史考察(上)——以6~19世纪扬州为例陈肖静,侯兵,ChenXiaojing,HouBing
7.寿州古城防洪减灾的措施吴庆洲,WuQingzhou
8.东亚传统民居的建筑原则对现代住宅的意义孙全文,SunQuanwen
9.中国名花与城市文化——陈俊愉院士访谈录
10.一座老城的音乐图景叶梓,YeZi
11.凝视一座古城遥遠而迷人的背影中国名城 王虹军,WangHongjun
1.论历史文化名城的"积极保护、整体创造"(上)周岚,ZhouLan
2.论城市规划与城市空间发展张京祥,ZhangJingxiang
3.论生态城市建设陈之泉,ChenZhiquan
4.传统民居空间划分的伦理内涵陈喆,张健,ChenZhe,ZhangJian
5.城市开放式公园特色与功能研究——以无锡市为例陈丽华,王忠诚,ChenLihua,WangZhongcheng
6.旅行游览活动的历史考察(下)——以6~19世纪扬州为例陈肖静,侯兵,ChenXiaojing,HouBing
7.历史村镇和乡土建筑遗产保护的研究与思考——以昆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为例金浩萍,高雪梅,李洪武,JinHaoping,GaoXuemei,LiHongwu
8.河南巩义康百万庄园的防御功能研究李昂,张建涛,LiAng,ZhangJiantao
9.遗产保护专业:跨学科和国际化背景下的建筑与城市规划教育的新领域——德国著名遗产保护教育专家阿尔伯特教授访谈录丁援,阿尔伯特
10.半城山水六朝风薛冰,XueBing
11.温暖的世界之北——芬兰秦颖,苏勇,QinYing,SuYong
1.论历史文化名城的"积极保护、整体创造"(下)周岚
2.论文化遗产的原真性沈坚
3.新型水景都市规划与公众参与模式——杭州水景整合与重现的适宜性发展途径赵秀敏,石坚韧,赵美娜
4.重庆清代移民会馆、移民宗族祠堂建筑历史与形态述论何智亚
5.论传统村镇街巷空间场景构成胡文荟,王洋,吕忠正
6.2009年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项目年度工作会议摘要
7.论泉州城市空间发展与名城保护的关系吴兰波,吕拉昌,郑达强
8.论中小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兰溪古城为例陈星
9.中国名城 遗产保护过程本身就是意义——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司长关强访谈录关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