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25 11:29:1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人与自然的和谐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和谐,是一只只翱翔于天空的白鸽;和谐,是一片片绿油油的树林;和谐,是鸟儿们快活的歌声;和谐,是人类与大自然的欢笑……可以说,这就是人与大自然之间美妙的和谐乐章。
然而,随着人类的发展,白鸽没了,树林没了,歌声没了,也没了那爽朗的笑声。多少年来,我们都把危害抛给了她——大自然。肮脏的大地,尘土弥漫的天空,倒下的大树……没了整洁的公路;没了蔚蓝的天空,也没了茂盛树林。换成了无数高楼大厦来主宰这个世界。
我躺在床上,想象着……突然,一只白鸽落在我的肩上,我似乎变小了许多,白鸽载着我飞向天空。我抬头仰望,啊?我不由自主地揉了揉眼睛,怎…怎么天空变得那么蓝啊!?我又马上低头看了看大地,呀,大地被大片大片森林覆盖着;小溪、河流没有了一丝污染,欢快地唱着歌。我深吸了一口气,顿时,一股清凉的气息回荡。“嘿,姐姐你在想什么呢?”妹妹调皮的声音吓了我一跳,哦,我明白了,原来是我想的太入迷了,刚才只是想象呀。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必要性
1、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类社会内部本身无法生产与创造出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物质和能量,这些物质和能量必须来自于人类社会的外部&&即自然环境。没有为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提供必需的物质与能量的自然环境,就没有人类社会。
2、我国现阶段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严重的制约了我国的社会的和谐发展,长期以来,大规模盲目利用生态资源,使我国的生态资源质量下降,涝、旱、沙三大灾害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
本文来源:文秘站 3、生态安全问题当代国际关系中的重要议题"我国面临不小的国际压力、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由于其温室气体排放量随着经济的加速发展而急剧升高,很快会成为全球气候变暖的众矢之的。我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不可避免的面临巨大压力。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条件
1、尊重与遵循自然规律"在承认环境容量的有限性的前提条件下发展经济。环境问题的实质就是人类社会的活动超出了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后使生态系统的脆弱的动态平衡已经处于显著失衡状态中。因此,维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必须尊重与遵循自然规律,承认环境容量的有限性。
2、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议题后,、当代人的发展不能影响后代人的发展"成为发展所遵循的基本模式。
3、发展环境科技、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存问题,必须发展提高环境科技水平,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改变在低下的科技水平条件下生产产生废物的观念。
4、注重公平、实行环境法治、通过实行环境法治来落实环境保护的各项措施,落实对环境受害者的保护。
5、培养环境文化、确立合理的环境伦理观、"徒法不足以自行",环境法治的实现依赖于培养环境保护的文化意识,在全社会确立合理的环境伦理观。
三、科学发展观是满足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科学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条件完全一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尊重与遵循自然规律、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环境科技、实行环境法治、确立合理的环境伦理观。
关键词 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生态文明观念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是我们党发展理念的理论升华。生态文明是当代人类文明的新形态。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同志在十六大的报告中,谈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指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就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规模不断扩大,对资源的利用、能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都在同步增长,资源、环境问题已经相当严峻。例如,水土流失问题;水污染极为严重问题;草原退化问题严重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除气候因素外,最主要的是不合理利用,超载过度。还有“垃圾围城”的现象,也较普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发展旅游业过程中,人为破坏了自然环境的现象,经常出现。我们要转变观念,调整发展模式,通过人类的合理、知识和科技进步,自觉调控“自然―经济―社会―文化―人”的复合系统,使人类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下保持资源持续使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
当今世界出现的这些新理论与新观念,与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观的精神是相吻合的。中国传统文化里,不论儒家、道家、墨家,都以追求“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中国的“天人合一”论,体现的就是人与自然,人与一切物类的平等理念。它把人与自然看成是一个整体。重视自然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其中最突出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可见,“天人合一”最可贵之处,在于当它揭示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既肯定了人的主体精神,又强调人必须顺应自然。一方面,人不是自然的奴隶,人将自己从自然中分离出来,这是人对人类自身认识的飞跃,是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后人对自身力量的肯定;另一个方面,人不能离开自然而存在,人类只有遵守自然法则才可能创造自己美好的生活。
生态文明的主要特征之一应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变化,并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从而充分认识统筹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建立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生态文明新构架。应当说,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完全符合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潮流。
保护生态环境是伦理道德的首要准则。生态文明的伦理道理是以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系统正常运转,保护自然生态的良好状态为伦理道德的首要准则,人类其他的一切行为,首先必须以服从这一道德准则为前提。重新学习在地球上生活的艺术,生态先于一切,告别传统的“物质主义”,这是生态文明条件下,生态伦理道德的主题。
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文明观。我们必须转变人与世界相对立或以人为中心的文化观念。在传统的思维方式看来,人是世界的中心,自然界只能围绕着人、为了人而存在。其结果是自然作为对象被无限改造、征服,生态逐渐恶化。而在生态文明观看来,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不应把人的主体性绝对化,也不能无限夸大人对自然的超越性,而是人类应当约束自己,摆正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关注自然的存在价值。人是自然物,是自然界的一份子,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要把自身的活动限制在保证自然界生态系统稳定平衡的限度之内,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协调发展。这正如马克思所精辟地指出的,“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
再次,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生态文明观念的核心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即必须认识到:人既是自然的主人,又是自然的存在物;人既利用自然,又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当前最重要的是转变环境教育观念。要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高度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环境价值观。深入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利用各种媒体和舆论工具,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和环境法规,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大幅度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力度。同时环境教育要求人们依据环境法则,逐步树立起“一个地球”的意识,树立起人与自然平等、国际间和代际间公平的思想。因此,提高生态意识,进行环境教育应当成为全体公民的共同任务。
第三,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才能解决生态保护的根本问题,才能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面对生态环境的渐趋恶化,需要把生态道德教育提上议事日程。通过这种教育,增强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道德意识,使之认识到,生态道德是人类道德的重要方面,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所应履行的道德义务与责任。生态道德既包括人对自然的道德,也包括人对人的道德。从“人是自然”的观念出发,人对人的道德亦是人对自然的道德的表现。合理调节与控制人类自身的生产与再生产,不断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全人类真正和平相处,这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基本要求。
第四,要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系。健全的生态法律制度不仅是生态文明的标志,而且是生态保护的最后屏障。法律制度是文明的产物,它标示着文明进步的程度,其作用在于用刚性的制度约束人类的不文明行为,惩罚破坏文明的行为。目前,当务之急是要严格落实环境责任追究制度,尤其是刑事责任的追究制度,加大对违法超标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同时,要尽快补充修订环境保护法,明确界定环境产权,并建立独立的不受行政区划限制的专门环境资源管理机构,克服生态治理中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要加快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系,以制度规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怀宏,主编.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
[2]傅治平.和谐社会导论.人民出版社,2005.
(一)首先,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点是人对自然的依赖性。马克思、思格斯揭示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时候,首先运用当时自然科学的成就,从哲学高度对人类的起源、人的自然属性进行科学的概括,论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人是大自然自组织演化的产物。人一旦产生出来,就出现人和自然的关系。这种关系,既影响着由人组成的社会的关系和发展,也影响着自然界的演化和发展。思格斯说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象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绝不象站在自然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之中的马克思、思格斯提出了人类不仅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而且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基于这样的认识,马克思和思格斯明确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人离不开自然界,要靠自然界生活,自然界是人类的外部环境。这就明确了人与自然关系上人对自然的依赖性。马克思、思格斯正是以此为出发点,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
(二)其次,根据人类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可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人类通过劳动改造自然;第二阶段是自然的反作用于人类;第三阶段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第一人类通过劳动改造自然。人类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几乎全部来自于自然,但自然并不是把人类所需要的物质以现成的形式放在那里供人们使用,而必须经过人们对其进行加工和改造之后,方能被直接利用。因此,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进行劳动。人类首先经历了渔猎文明时代向农业文明时代的转化,在这一历史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而对强大的自然力量,人类显得极其弱小,对自然的改变范围也是局部性的,对生态的破坏可以通过自然自身得到恢复,人与自然保持基本的和谐关系。
第二自然反作用于人类。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20世纪50年代,人类凭借科学技术这个强大的武器改造自然、控制自然,从自然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物质财富,自然界成了人类征服和索取的对象。20世纪以来,全球性生态危机凸显,工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社会的进步基本上是以牺牲自然生态换来的。人类在破坏自然的同时,也是在破坏和威肋、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象全球变暖、能源危机、赤潮、动植物物种大量灭绝等等都是自然界向人类最直接的信息反馈。
第三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最高阶段,也是最重要阶段。1962年,关国学者蕾切尔卡逊发表了《寂静的春天》一书,提出了人为活动造成环境灾害的严重性。此后,近半个世纪,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反思生态危机,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如何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最终和最高阶段,人类可以在自然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得到最大满足的同时,自然得到人类最大的维护。
二、正确协调和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即是正确协调和解决
人与人的关系。全球问题不仅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而且也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思格斯在分析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继而又分析了人与社会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指出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背后,其实隐藏着深刻的人与人的关系。这是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是互动共生的,而后者又始终是主要矛盾。这就明确了人与自然关系上的社会性。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生产方式和各种技术发明和创造,都是为了更高的开发自然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结果。思格斯曾告诫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思格斯说的报复,其实就是指人类的行为违背自然界发展规律而遭到了自然界的惩v!0每一次胜利的最初确实起到了我们预期的效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今天的事实有力佐证了思格斯的重要观点。
三、人与自然关系的可持续发展观
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就要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传统发展观认为发展就是获得尽量多的物质财富,认为人类所有对自然的改造都是合理的,认为人类对自然的变革是不受限制的,认为物质生产发展的速度越快越好。而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及其基本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以保护自然资源环境为基础,以激励经济发展为条件,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口标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它不仅仅是一种新的发展观,而且也是一种新的道德观和文明观。主要包含了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1、突出发展的主题-发展原则。这一原则包括三个方而:第一发展的必要性,认为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那种主张必须停止发展以保护环境的观点是不可取的。第二发展不纯粹是一个经济现象,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概念有着明显的区别,发展不等于经济增长。从最终意义上讲,发展不仅仅包括人民生活的物质和经济方而,还包括其它更广泛的方而,认为发展是集社会、科技、经济、文化、环境等多项因素于一体的完整现象;可持续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人类社会,即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第三发展是人类共同的和普遍的权利,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享有平等的不容剥夺的发展权利。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权利尤为重要。目前,发展中国家正经历着来自贫穷和生态恶化的双重压力,贫穷导致了生态恶化,生态恶化又加剧了贫困。《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中的第五条原则就写道:所有国家和所有人民应把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因此,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发展权尤为重要。只有发展才能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也才能最终摆脱贫困和愚昧。
2、发展的可持续性-可持续性原则。第一可持续发展从人类长远利益出发,追求发展的可持续性,即人类社会世世代代延续不绝的发展。第二它不仅要实现当代人自身的发展,也要实现未来世代人的发展。第三它决不是短期行为的发展,不是人类以今天的利益换取明天的利益,吃祖宗的饭,断子孙的路。以牺牲后代为代价的经济增长不再视为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3、人类根本利益和行动的共同性共同性原则。《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的第一句话就是从一个地球到一个世界,认为地球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只有全世界范围的共同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表现了人类所遇到的危机的共同性、安全的共同性和未来的共同性,实施可持续发展,需要不同国家超越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来采取联合的共同行动。鼓励和支持各国政府之间为解决全球性问题而开展的各种形式的合作,谴责和制止那些把污染严重的技术和产业输入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以邻为壑和嫁祸于人的行径,为停止军备竞赛、停止核武器的生产与试验以及干净彻底地销毁一切核武器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斗争。
4、人与人关系的公平性公平性原则。可持续发展观确认,人与自然的危机和人与人的矛盾不可分割,只有解决人与人之间的不公平性,才有可能达到人与自然间的协调和谐。所谓公平,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互利共生,协同发展。
5、人与自然的协调共生。可持续发展强调人类必须彻底改变对自然界的传统态度和观念,建立起新的道德和价值标准,不再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主宰和征服的对象,而应将其视为人类生命的源泉和价值的源泉。人类必须学会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把自己仅仅当作自然界大家庭中一个普通成员,与之和谐相处、协调共生。
(二)依据我国国情,必须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与自然和谐共生。
可持续发展观是当代一种新的发展战略思想,也是一种解决现代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思路、新方法。其核心思想是:社会经济发展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切实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子孙后展所需要的资源。可持续发展思想表明,社会发展是一个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自然史和人类史彼此相互制约,一旦人与自然和谐关系遭到破坏,社会的发展就会出现灾难性的后果。人类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无疑应该把人类利益作为发展的最终口标,但应同时尊重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不仅存在于人与人的关系中,也存在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中,人们必须用整体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去把握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去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可持续发展观作为社会发展观的一场革命,从根本上讲,乃是人自身的一场革命。自然、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然中心论和以主体性原则为核心的人类中心论两种理论。从实践的观点看,后者更具合理性。首先,即便想凭借自然中心超越人类中心也仍然要通过人类自身来实现。当我们说人类需要保护生态平衡时,首先只能是那些人类已认识、把握到的生态平衡。此外,生态平衡的保护又不能离开人类的利益。其次,人类的实践本性决定了人类必须坚持主体性原则。人与自然关系,在物质观上表现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在实践观上表现为自然成为人的活动的一部分。因此,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全部内容都脱离不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所以,人类社会发展要坚持以人类为中心的主体性原则,但需要不断地修改、完善,追求健全的主体性原则。
关键词:人 自然环境和谐
人类社会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自然要相协调。在广义方面不但要重视荒漠化 (Desertification)、水资源缺乏,同时还不能忽视狭义环境,也就是生活环境问题,这一问题具体表现在空气、水、生活垃圾等。
一、人与自然环境污染的现状
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是水、空气、和周围环境,对这些自然环境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一)空气环境
城镇市区空气环境劣于乡村,由于人口密集,机动车多而且增长较快,尾气排放量增加还有相当部分尾气排放不达标的车辆还在运行,再加上城市的热岛效应,扩散慢等原因,造成局部空气质量污染,特别是交通干线两侧极其严重;降尘呈逐年上升趋势,降尘主要产生于煤的燃烧、机动车的行驶,建筑施工以及相关的人类活动等,机动车大增也是引起降尘上升的主要原因;油烟污染也是空气环境污染的一个方面,楼堂餐馆、大排档、小饮食等,许多没有油烟处理设备而且排放口不规范,近几年开发的建筑都是“上居下铺”式,楼下开办饭店,楼上的居民往往遭受油污染之苦。这些因素与其他因素的综合也是产生酸雨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冬季大气气压低居民取暖燃烧量大增,严重污染空气。
(二)水环境
人口密度大,水资源处于较紧张状态,水环境问题最突出和最紧迫的问题,水环境的流域污染非常严重,使我们生活常用的地下水质很差。河道是我们生活的主要水域,水质恶化究其原因:生活污水污染,没有规范的排水系统。延江河边从城市、县、乡镇的生活污水都是通过管道排污,净化管网建设严重滞后,大部分排污管道都是雨污混流,据统计中等城市每天排放的污水约15―――20万吨,其中包括城镇居民生活污水,餐饮业产生废水,企业单位、娱乐场所、医院等产生的生活废水。
(三)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大量排入江河。江河两侧的一些企业、农贸市场、居民将江河边看成他们处理垃圾的天然场所,这些垃圾遇雨天就冲向江河里,因其中的垃圾渗滤液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而严重污染水质,畜禽业污染严重。规模不大的企业,没有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养殖的清洗水、排泄物等没有经过处理就近排入江河中,严重污染江河水质;由于沿岸周边没有排污系统,更没有污水处理厂,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入江河中。滩涂养殖投入大量生物饲料的利用率非常低,还有渔民用农药清除、投素等也增加了无机氮、磷的浓度;以化工等行业为龙头带动了一批污染严重的小企业、小工厂或家庭作坊,其中有部分属于小企业,这些企业设备简陋、工艺陈旧废水乱排,并排入江河中;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是从城市到农村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水平很低,绝大部分只是简单的填埋或堆放。焚烧处理方法排放废气中含有多种可能会导致胎儿畸形与数种癌症的有害物质,灰烬中的有害物质更多要消除或减少焚烧产生的污染。关于垃圾存在的主要原因是:现有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体制是政企合一,管理、监督和运行主要由一家完成的体制,同时环保部门对垃圾处理是被动的,对城市的垃圾削减、回收和利用没有系统考虑。垃圾处理缺乏资金,收费制度没有建立。虽然每年政府投入大量资金,但是资金缺口越来越大,难以满足无害化治理的要求。没有使公众和企业认识到垃圾问题与己息息相关。垃圾减量化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不合理消费造成资源浪费,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观念意识变化以及包装工业发展,商品包装形式越来越多,种类、数量急增。一次性商品也广泛用于宾馆和餐饮业。过分包装和豪华包装不仅增加垃圾产量,同时也是资源浪费。垃圾混合收集,增加了资源化、无害化处理难度。如干电池、废油等未经分类直接进入垃圾,同时降低了可用于堆肥的有机物资源化价值,无机成分多余有机成分,不可燃成分多余可燃成分。全民环境意识和资源环境价值观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第27届联合国大会确定将1972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开幕日―――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会议宣言》提出保护和改善环境共同原则,其中包括:人是环境的创造物,又是环境的塑造者;人类总得不断总结经验,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从现在起,世界上人们在计划行动的时候,必须更加慎重地考虑它们对环境产生的后果;人人享有良好环境和充足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同时也有为当代和后代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神圣责任;要保护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恢复和改善再生资源的生产能力;各国务必使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相协调,等等。人类认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针对以上现状用人与自然的和谐观加以分析。
二、人与自然环境污染的原因剖析
环境污染使各种有害物质残留物体上,同时影响人体健康,尤其容易滋生各种有害病毒,引发各种流行疾病,使人们生活带来许多安全隐患,在城市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不断的向前推进,环境问题变得复杂化和多样化,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发展观
为了加快发展农村经济,解决温饱奔小康问题,往往忽视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错误地认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种思想缺乏一种认识,即资源是有限的。生态比例失衡,将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二)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差
全民保护环境素质普遍较低,不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只看到眼前的利益,缺乏遏制环境污染的主观能动性。生活垃圾乱堆放、炸山取石、乱砍乱伐等行为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
(三)缺少资金处理垃圾
一个小型的焚烧场,也需要3万以上的资金建造,对于一个贫困的地区,本身温饱问题都有困难,他们根本不愿意把自己辛辛苦苦挣下来的钱投到这个方面,乡镇的资金也很紧缺。
因此必须向“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谬误观念挑战,对无偿占用,掠夺性开发,任意向自然排污加以整治。
三、人与自然生活环境污染的整治对策
环境的好与坏不但影响自身一代,而且还影响子孙后代。1987年国际环境与发展委员会《OURCOMMONFUTURE》报告认为:“最广泛意义上的持续发展,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为了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必须净化自然环境,加强日常环境的整治,对此提出几种整治建议。
(一)空气环境整治
调整能源结构,推广除尘、脱硫设备和技术,采用清洁燃烧技术,采用油、煤气、太阳能、风能、沼气等其他低污开展餐饮业油烟专项整治工作,餐饮业必须净化处理后高空排放。依据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如下表)
(二)优化机制
健全机制力求经济和环境双赢,调整和优化考核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改进考核办法。重视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和社会发展指标,坚持把经济增长指标同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指标有机地结合起来。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吸纳社会资金用于环境保护,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多元投资,企业经营的市场运行机制,使农村环境保护真正走上法制化、市场化的道路。
(三)推行垃圾分类收集
垃圾分类收集既提高废品回收率,又便于有害物单独处理,生活垃圾占生活总量的1/3,具有分散、量大、处理困难、容易污染环境等,最好税收方面制定与之相适应废品回收价格和政策,保证垃圾分类收集和废品收集的持续发展。
(四)调整产业结构,实行清洁生产
严格限制发展资源高消耗、高排放产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管理方式,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与工艺,清洁生产“高效、节能、降耗、减亏”的原则纳入企业发展计划。引导乡镇扩大生产规模、合理布局,推行集约化经营、采用新工艺、新技术、降低原材料,减轻环境污染。
(五)推行总量控制
既要合理利用环境容量又要保证环境质量为目的。实施核查方案,结合排污申报和发放许可证、污染源年检等监控措施有单一注重转向浓度和总量一起控制,同时污染物削减要注重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积极推行排污权力交易 。
总之,人类的持续发展必须要有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生态平衡与失衡的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环境’本意是‘围绕’的意思,是指围绕人类活动主体而存在,在亿万年间由多种自然力相互作用而形成和由多种生命体及非生命体组成的生态空间客体。”因此加强环境治理具有现实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康著.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云南人民出版社[M],昆明. 1998年第P89.
【关键词】城市规划;人与自然统一;小区规划;设计
从城市规划工作的本质上可以看出,其最终的目的就是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性和同一性。在实际的规划工作中,可以应用的方式有很多,其中比较明显和典型的就是进行小区的规划,在具体的设计中需要将一些生活和娱乐的设置进行设置,最大限度地给人们提供相对比较温馨和舒适的生活空间。提升小区居民生活的质量,从某种程度上就是促进城市规划工作的进程。不仅如此,还应该站在居民的角度来对小区的形式进行规划和设计,另外,还需要将自然景观和社会景观相结合,提升小区环境的和谐。
1.小区规划中实现人和自然和谐统一的重要性
从总体上,小区是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场所,社会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水平,所以说,在进行设计工作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条件和因素比较多,需要设计人员用心进行设计,不能够应付了事。不仅如此,还需要将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的观念融入到设计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要和我国的政策和方针相结合,从人们的实际利益出发,将美好的东西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另外,在进行小区规划的过程中,还应该保持规划的美感,使得建筑和设施的美感得到尽情的展现。因为人们的生活中所缺少的就是形式美。另外,对于景观来说,只需要将其特点进行高效展示就可以,无需对其进行更多的装饰。所以说,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要将各种能够相连接的因素进行高效连接,这样就可以提升设计的水平和标准。
不同的地区在进程城市小区规划的过程中,所遵照的标准和相关的原则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一些学者和设计师,往往将园林设计的相关原则应用到城市小区的设计工作中,这是一种相对比较新颖的设计方式。从园林规划工作上看,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园林绿化也是一项经久不衰的课题。现如今生态建设的提出更为城市规划和设计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在现实的小区规划工作中,不仅要将居民的生活习惯考虑到其中,还需要对小区周围的生态环境以及基础设施工作的建设工作加强重视。这样就会直接影响到设计工作的高效性,同时也能够促进人和自然的统一与和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的不断进行,西方文明逐渐被引入到我国,在我国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小区建设的风格多以借鉴西方设计原则为主,不仅仅追求美感,同时也将设计工作中的生态原则融入到其中,其中包含的是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只有实现人和自然的统一与和谐,才能够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另外,从另一方面上看,小区规划和设计工作也是一种艺术形式,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要因地制宜,根据已有的景观来进行设计,符合城市的发展趋势,同时还应该做到不同地区的差异性,这样才能够体现出城市发展的特点。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将社会性和人文性相结合,这样才是一个相对比较完成的设计艺术。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城市规划中,小区设计工作要具有民族性的差异,还应该考虑到地域环境和气候条件,人文思想和经济状况之间的关系也需要进行处理。其中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中,人不仅要具有生物属性,还应该兼具社会性。
2.城市规划中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小区规划设计
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念早已经被所有人所接受,而且人们也在生活中的各方面努力践行这一理念,而且小区规划中,这一理念就被充分的应用在其中,使得整个小区向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要想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念融入到小区规划设计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小区规划设计不宜进行大面积的动土,因为这样反而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效果未必好,最关键的是使用现有资源能够降低对周围环境的破坏程度,降低成本的同时,也做好了保护环境。有些小区规划设计方案已经能够充分的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理念,所以只要稍加改动即可。
其次,注重人文关怀。小区是人们重要的生活场所,因此在小区规划设计时,人文因素一定是考虑的重点,设计人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突出人文关怀,一是多设置一些体育设施,这样小区居民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可以进行有效的交流,增进人们之间的感情,体育设施的种类一定要齐全,因为小区中有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其锻炼所使用的设施并不相同,如果缺少某一年龄段的体育器材,对影响小区居民的正常体育锻炼;二是多种植一些植被,增加小区绿化面积,小区绿化环境好,小区居民的心情相对来说,也会比较好,设计人员要根据小区空地的特点进行植被的种植,植被颜色要丰富一些,最好是不同的季节有的颜色,这样小区也会呈现不同的形象;三是进行宣传教育,要时常到小区中进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宣传讲座,提高小区居民的意识,使其在生活中自主的去遵守这一理念,自行保护环境,保护小区公共设施。
再次,融入城市特色,小区是城市的一个缩影,在小区设计时,要充分的考虑到整个城市的风土人情特点,将其融入到小区中,这样无论是大环境,还是小环境,都能够很好的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念。
最后,符合生态设计的原则。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实际上也可以将其看作是生态设计的一部分,因此在小区设计时,一定要符合生态的原则,也就是要做到无污染,无毒害,节能环保,站在小区业主的角度上对设计,更要站在整个生态大局的角度上去设计,比如有些植被非常好,但是可以对人身体有害,有些材料比较适合在小区中应用,但是并不节能环保,这就需要重新选择和考虑。
3.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在城市小区规划中秉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原则是十分重要的,构造与自然生态相和谐的居住环境,让住区的居民处于自然界中舒适的生存位置,应是居住小区建设与管理的基本目标。城市的发展,居住小区的建设,要保护好后代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居住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应有一定的超前性,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建造庭园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种很好模式。这不仅关系到城市小区的未来发展走向,更关系到整个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应该做好设计人员的培训工作或者聘请经验丰富的设计人员来设计,这样才能保证设计方案具有一定可行性。 [科]
【参考文献】
[1]汪俊.城市绿化的小区规划设计[J].安徽林业,2004(05).
[2]高静婷.对居住小区环境建设的几点建议[J].同煤科技,2006(01).
[3]王永鸿.浅谈住宅小区规划设计[J].铁道运营技术,2003(02).
[4]焦雷,陈玉兴.21世纪的城市小区规划设计探索[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02).
关键词:环境德育;建设;班级;德育活动;写字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7-244-01
2007年6月,我校被批准为国家研究性课题《和谐德育》子课题《初中环境德育研究》的实验学校。本项课题研究的目的旨在针对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世界观人才观形成阶段,急需加强良好行为习惯、人格品质的培养和是非观念、法纪意识的教育,充分挖掘运用校园文化德育资源,开展有效的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人格品质,切实推进素质教育,以提高我校学生的文明素养。
为了增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校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制定了研究计划,要求有研讨课、案例、叙事、展板、论文等成果展示。做到人人参与课题研究,人人出成果,精心打造校园文化建设品牌。
一、创设优美的校园环境,陶冶学生情操
学校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采取多渠道筹措,打造了后山放飞亭和教学楼前的绿香园,建设了钢制的“情系未来、放飞希望”雕塑。调整绿化布局、增添花卉品种,丰富校园的自然与人文教育品位。校园里,树木错落有致,层次分明,一年四季,绿草成茵。院墙墙面上有宣传橱窗、文化长廊;教室外墙上有名人名言画像;教室里有名人格言警句、黑板报、班训,教育学生积极进取、不断拼搏、树立远大的理想。学校还建立了校园音响系统,原来上下课刺耳的电铃变为动听的音乐铃。课余时间,漫步校园,到处都充满了美妙的乐音。优美校园环境的建设与物质设施的人文装饰、温馨提示,使校园充满了物与人对话的鲜活气息。鉴物增识,开化启迪着学生的心智;潜移默化,感染陶冶着每学生情操。
二、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塑造班级特色
1、营造学习的班级氛围
(1)发动学生用自己制作手工画、美术作品来点缀教室;
(2)办好黑板报、学习园地、风采展示牌,学生好的作品在园地中展示,将每周某一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在“风采展示牌”中展示。
(3)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黑板报,期期做到图文并茂;
2、培育自立自强、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优良班风
以班级是我家、我爱我家、让爱伴我成长、我是班上的小主人等理念倡导和“我今天为班级增光了吗?”“我今天损害班级名誉了吗?”“我今天进步了吗?”“我自己的事情是自己做的吗?”“我今天的事情是今天做的吗?”等温馨提示,布置班级环境,培养学生的自立自强意识。在班主任的指导下,以学生干部、值日生为骨干,引导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本班的事情自己管,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逐步形成主动自觉,天天向上的优良班风。
三、以活动为载体,努力提高学生的道德实践体验能力
我们重点开展了行为规范入格、健康安全、我爱祖国等主题教育活动。德育处开学定方案,分学段确定主题教育活动。要求同年级选择具体主题,制定方案集体备课,推荐一人主讲。如此形成教育循环,构建了各年级的教育体系。通过活动引领、细节渗透、真情告白、互动交流、有效延伸等策略,使学生从身边人、身边事进行观察、聆听、感悟、体验,提高自己的道德认知、判断、选择能力,明辨是非,逐步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人格品质,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知恩感恩的情感。
四、学校、家庭、社会结合,合力育人、和谐育人
1、开好家长会。每学期开学或中途召开家长会,讨论积极听取家长的反馈意见,与家长交流学生管理意见,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管理方案。
2、通过中国移动手机信息平台开设家校通,班主任定期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情况,即时传达学校有关通知。
五、挖掘传统德育资源,学习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
1、加强写字教学,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
(1)利用汉字的发明演变、书法家的故事等素材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2)结合汉字内容领悟丰富的教育内涵。
(3)规范写字行为,培养良好习惯。
(4)欣赏书法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5)充分利用作业双向评定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
[关键词] 天人合一 人与自然 生态自然观
自然是人之根本,是人类的起点与归宿。人类与自然息息相关,紧密相连,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历久而恒新的主题。特别是在当代,在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一定威胁的时候,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人们更加关注的问题。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其演进历程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人类对客观自然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在不同的阶段,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有显著的不同。纵观人类历史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和谐―失衡―新的和谐”演进过程,具体可划分为三大发展阶段:
1.和谐阶段,主要表现为人类崇拜自然。
在人类社会的初期,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极端低下,只能依靠自然界维持生存。这一阶段,自然是人类的主宰,人是自然的奴隶,人类处于对自然的一种恐惧、崇拜和完全服从阶段。到了农业社会,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人类对自然界施加的影响不断增大,但总的看来,人类对自然界的依附程度依然很高,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被动地适应自然和利用自然的前提下始终保持着相对和谐的状态。
2.失衡阶段,主要表现为人类征服自然。
生产力的发展内在地要求科学的进步和对自然的改造。进入工业社会后,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技术发明和新产品的陆续问世,使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作为一种对付自然的有力武器得到迅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类认识、控制和改造自然的实践能力。人类一跃成为凌驾于自然之上的主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出现、,给人类社会带来空前的繁荣和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人类也面临严重的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全球性生态危机。在此阶段,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开始征服自然,也在饱尝苦果。
3.新的和谐阶段,主要表现为人类与自然间的冲突和协调。
20世纪70年代,发生了两次世界性能源危机,迫使人类开始对经济增长方式和人与自然关系的传统观念作全面深刻的反省。人们在反思中发现:一方面,人类与自然其实同根相连并共同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性质是辩证统一;另一方面,人类可利用和改造自然,让大自然造福于人类,服务于人类。从本质上来说,人类与自然界的价值关系是一的、更高层次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于是,人类开始正视、思考、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调谐”的思想共识渐趋达成,人类进入了一个由失衡迈向新的和谐而自觉协调与自然关系的过渡阶段。因此,这一阶段人与自然的和谐并非第一个阶段原始被动和谐的简单复归,而是建立在发挥人的主动性基础之上。
二、中国“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关系
我国古代一直就有类似的自然观,这是一种有机自然观,其特点是把天地自然看作一个整体系统,人与天地相似,是自然的产物,元气阴阳是天地与人的共同的物质基础,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相依共生。这种自然观蕴含着丰富的目的论思想,在以儒家和道家为代表的主流哲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中国儒道两家都以天、天地或者宇宙指代自然,把宇宙看成动态的流变过程,对宇宙的探索也就是对自然的探索。两者的自然观都是与道德价值观联系在一起的,都得出要关爱大自然的结论,倡导节制的生活方式。
道家认为天地万物产生于道,道是一种圆满自足的存在,因此万物在道之中也具有平等的价值,人应该像爱惜自己一样关心万物,应追求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生存境界。
儒家认为宇宙是个生生不息的流变过程,在此过程中产生了天地万物和人,两者都具有价值,但只有人才能实现仁义道德,因而具有最高价值,因此人应该首先关心人,其次才关护自然万物。
当然,“仁”作为天人合一的中心范畴,体现了理学有机论整体思维的根本特征。它把自然界看作有机系统或整体,处在“生生不息”的过程之中,并且具有“生意”,即某种目的性。仁从人道提升为天道,和《易传》中“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等命题结合起来,不仅从整体上把握人和自然界的关系,而且从自然界合目的性的观点出发,说明二者的关系。它不是把自然界仅仅看作机械的物理客观对象,而是看作有机整体向生命过渡的无穷过程。
总之,中国古代哲学把自然看作活生生的有机整体,自然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万物与人的整体进化都来自共同的天地的生生之德。自然是有目的的,生命是它的根本目的,但生命还有它自己的目的,就是善,它要向完善、完美的境地发展,而这只有通过人才能实现。人是天地的产物,又是天地之心,人通过天人合一,实现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对万物施以仁爱之心,从而使自然界的目的得到更好的实现。
三、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对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启示
中国古代自然哲学“天人合一”学说中所蕴含的人与自然的系统论、自然规律理论、相互协调理论等哲学思想,对解决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生态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都有启示作用,对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理论价值。
1.正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我们必须意识到,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有一条永远割不断的脐带,当我们从自然母体中汲取营养而创造发明时,我们不能忘记自然母亲的恩德,人不过是自然之子,我们的生存无不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这个系统中的所有资源,如土壤、空气、水、气候、森林、草原和各类动植物,对我们来说都是生死攸关。我们的命运与大自然的命运紧紧交织在一起,就如同心灵和躯体一样密不可分,成为统一整体。既然是统一的整体,同存于宇宙系统之中,就应该构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从整体出发,统筹兼顾,不仅要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而且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为人们对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共存的认识提供了理性思维方面的借鉴价值。
2.认识自然规律合理的利用自然
今天,我们在强调发挥人的主体作用的同时,时刻不忘它是建立在对自然规律的尊重、认识、利用上的,人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人类必须开始对自然采取一种新的态度,它必须建立在遵循自然关系之上而不是征服关系,要纠正征服自然的观念,确立遵循自然的观念。首先,我们可以改变自然现状,而不能改变自然规律。正如古人治水,采取“堵”的方法,终究没能治住洪水,而采取“疏”的方法,却控制了洪水。因为“水往低处流”是地球引力的作用,是不可抗拒的规律。其次,我们可以局部控制自然,而不能在整体上改变自然,自然界在时间、空间上都是无限的,无始无终,无边无际。我们无论认知和力量都很有限。再次,我们可以微观地影响自然,而不能宏观地驾驭自然。无论是从微观宇宙还是宏观宇宙角度看,我们远未全面掌握自然规律,只能局部或暂时干扰自然,绝无“征服自然”的能力。所以,我们必须在遵循自然的基础上,去适应它,在适应它的基础上去利用自然,推动经济的发展。
3.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同志曾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不仅要做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而且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因此,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今天,要实现二者科学的相协调发展,我们应倡导一种态度,落实两个转变。
一是倡导一种保护自然、拯救自然的实践态度。几千年来,文明人足迹所过之处常常留下一片沙漠,这是文明的悲剧。人类在不断吞噬自然的躯体,同时也在品尝自己所酿造的苦酒。今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能领略到气候变化的威胁,如果我们再不改变自己的行为,在自然界面前依然我行我素,那么,数百年后,环境的污染,资源的短缺,生态的恶化将会带来全球性的悲剧。为此,保护自然,修复自然,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努力协调好二者关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