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27 16:13:5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金融网络投资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互联网金融的起源与发展
1995年10月美国第一联合国家银行在网络上开业,标志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自此互联网金融踏入征程。
1995至2003年,网络银行率先发起金融模式改革,网络证券、网络保险紧随其后,从此,网络银行开始在全世界兴起。传统金融机构纷纷利用互联网技术转变自己的业务模式,但其转变并不完善,只具有简单的将查询、变更、转账的基本业务服务延伸至网上的功能。
2001至2012年,传统金融机构依托互联网技术,不断创新自身的业务模式,积极借助互联网向客户提供例如开户、查询、投资理财、国际业务等传统服务项目。互联网企业也大举进军金融行业。自此,互联网和金融行业才算真正结合在一起形成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进步推动了金融行业的不断创新。
2012年至今,互联网金融呈现爆发式增长,真正意义上将理财与保险融为一体,开展互联网金融的新方向。同时,传统互联网行业也纷纷从吸取流量盈利模式转型发挥其用户群体众多的优势,将网络社交、网络购物引向投资理财的方向。现阶段互联网金融模式完成了传统银行业和传统互联网企业的合并和转型,而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更是直接威胁传统银行业的根基。
二、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分析
(一)互联网金融思想深入人心,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带给商业银行革新性的变化,首先使商业银行从传统复杂的手工记账解脱出来,实现了普通业务的电子化,其次商业银行利用电子信息技术不断研发出新产品,但是这种创新从来都没有离开商业银行本身业务的范畴。直到互联网金融思想的出现,长尾理论的广泛应用,大数据与云计算等先进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不断,迅猛发展。
(二)金融市场规模巨大,不断催生新模式
我国的金融市场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市场,商业银行在这个市场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我国的商业银行出于自己的利益与风险的考虑主要服务于具有资金需要的大型企业,没有兼顾到小微企业的融资需要,所以,大多数的小微企业都面临着融资难题,从而制约其发展,面对这样的现状,互联网金融恰好可以弥补这部分金融市场的融资需要,并针对各种融资需要的特点,不断催生新的模式,对商业银行一枝独秀的金融市场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
(三)互联网金融模式利润空间大
传统的金融模式需要大量的物理网点、专业人员,如其在风险调控方面更加需要大量的资金,运营成本比较高。而互联网金融模式则不需要这种巨大的投资,与传统的商业银行相比具有较大的经济性,这就给互联网金融模式带来较大的利润空间,为互联网金融在农村的广泛普及带来决定性优势。
(四)大数据金融优势
数据的分享、积累以及处理是互联网金融的核心。其多样化的数据采集方式,标准化数据获取流程以及非结构化数据处理工具,分析技术等方式和手段,将大数据完美地融入到了互联网贷款融资模式中。一方面,这一优势冲出了信息与成本对中小型企业融资的束缚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局面;另一方面,在大数据优势下的借贷服务有着很高的透明度,利于商业银行在第一时间内对中小型企业的交易情况、资金运用情况以及信用情况进行相应的查询及了解,这种及时反馈使商业银行能够大胆向中小型企业贷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小型企业融资的困境。
三、互联网金融促进农村金融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基础设施建设
为方便农村居民获取相关的金融信息及金融活动在农村地区的顺利开展,在农民中树立正确的金融观念,要加快农村地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与实体金融网点的设立相比,网络、电话渠道的疏通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具有先天的优势,在金融网点不能覆盖的地区可通过电话、网络渠道进行相关服务,从而缓解农村金融排斥压力。与此同时逐步合理搭建金融网点,能够大大降低金融网点设立的风险。这需要政府鼓励政策与强制力度双管齐下,鼓励农民参与金融活动中来,同时也鼓励金融机构在农村搭建金融网络服务站点,将需求与供给有效结合,给双方建立良好互信的空间的同时也解决了金融信息传递不畅的问题。此外,也要加强农村地区金融知识的普及,消除农民心理上的排斥。
(二)简化业务流程,提升服务和信誉
互联网金融对于小额贷款问题有高效、便捷、低成本的处理模式,如P2P网贷。农村金融机构针对这一挑战,应在业务流程和客户体验上做出转变。在业务流程上,需要大胆创新地进行简化,减少贷款的工作流程加快贷款的审批速度。在客户体验上,可以开发电子银行离行服务系统,让客户可以避免在银行业务大厅排队取号,扩大电子银行体验机在农村地区的覆盖面。在服务上,应当更加注重服务的质量,在客户办理业务时服务周到,当客户离行后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以此来提升客户的忠诚度和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誉度。
加快基层信息化建设普及信息的计算机管理
众所周知,任何的最终统计信息都是从最基层的单位和部门收集来的,如果没有基层信息,或者缺乏基础的信息资源,也无法建立最终的统计信息。这些基础信息,可能来自于政府机关的基层部门,也可能来自于企业、事业单位或批发市场、交易中心等,这些基层部门提供的信息数量和质量将决定最终统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
对于基层单位的信息统计管理部门,要加快和普及信息的计算机管理工作,即实现信息的数字化,因为只有在信息数字化后,才能使信息的网络传输、计算机统计整理、分析等工作成为可能,信息的数字化是信息成为共享信息和全球信息的基础,只有实现了信息的数字化,才能实现信息的网络化。
在信息的采集、收集过程中,需要注意信息的惟一性。因为有些信息可能通过不同的部门或不同的渠道进行采集收集,而往往采集过程中,由于采集时间、采集手段、采集方法和和环境的不同,得到的数据可能有所差别,这时需要对数据真实可靠性进行分析,确定出正确的数据。
组建社会信息资源网增强信息的流动性
信息资源如同其它能源一样,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能量,信息资源的使用频率越高、使用面越广,信息资源对于社会进步的推动量就越大。通过政府机构组织协调,组建信息资源网络,可以大大加快信息资源的流动性,从而增加了信息资源的动能,并丰富了整个社会的信息总量。通常来说,社会信息资源网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网络,它通常由以下几部分资源网络构成:
政府网
政府网涵盖了政府各部门、各委专业网,主要提供宏观上的经济、政策、法律法规等信息,用户可以方便地从政府网中获得各种宏观的经济信息、政策法规信息、政务公开信息、城市规划信息、财税经贸信息等。作为政府机关,应该把构建完善的政府资源网络,组织城市资源信息网的重点来支持。
金融网
金融网提供的是地区、城市金融方面的信息,如银行存、贷政策信息、外汇汇率、股票行情、期货行情、债券市场信息等。由于金融部门在信息化建设上起步较早,不同金融机构的内部网络系统建设已经初具规模,有些金融机构已经建成了覆盖全国范围的网络系统,实现了金融机构内部在全国范围内的信息共享。而组织城市金融网的主要任务就是将银行、证券市场、期货市场的金融机构的内部网络系统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建立与金融网和个人用户之间的信任关系,建立和实现电子签名机制,使得金融网的信息能与其它网络信息进行安全交换,从而逐步实现网上支付、电子汇总、信用消费等交易方式,并为全社会提供更为全面和可靠的市场金融信息。
商务网
商务网是整个社会资源网络中最为庞大的网络,它包含了企业、市场、投资等方面的信息。例如各个企业的资信情况、经营状况信息、市场价格信息、供需情况、房地产信息等。商务网的建设尤其需要政府和企业两者的密切配合。一方面,企业直接参与市场活动,是市场信息的主要获得者与反馈者,其提供的信息应尽量充分、切实;另一方面,政府作为市场的调控者,要负责对企业反馈上来的信息迅速进行分析、筛选、整理和综合统计,然后制作成为可以使用的信息在网络上进行流通。
科教网
科教网不仅包括科学、教育、高校、专利、科研成果等方面的信息,而且还包括地区的人力资源信息、本地区的教育水平、目前的教育状况、远程教育、网上大学等内容。随着技术更新周期的加快、人员素质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显著,科教网的地位将会越来越重要。科教网作为产、学、研三者联系的纽带,能够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的进程,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其它资源网
主要包括城市交通信息网络、地区公共安全信息网络、人才网、广播电视传输网等与人民4群众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密切相关的、由特定职能部门负责建设和管理的资源网络。
通过建立基层的计算机信息管理可以使每一个基层单位内部的信息资源得以有序的管理。为了使信息资源进一步得到有序管理,必须在此基础上建设各行业资源数据库,形成相对集中的信息供应源,这样,在组织信息时才能在丰富的信息数据库中寻找出需要的信息数据,丰富网站的信息内容。
建立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对社会信息资源进行集成和整合
通过建设社会信息资源网络系统,在社会中的各种信息资源被有序地采集、整理并加以管理。因为信息的最终使用者希望尽可能简单、方便、快捷地使用各种信息资源,信息咨询服务业正好顺应了这种市场需求并得到了迅速发展。信息资源服务业所提供的服务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建立通用或专用的信息检索查询系统,方便用户直接查询信息资源网中的各种信息;二是建立提供“信息产品”,满足特定消费者的需求。
关键词:复杂网络;关联性风险;无标度网络;小世界网络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0.051
1引言
伴随金融自由化、复杂化趋势的发展,金融机构之间更紧密地相互联系在一起,这种相互联系增加了金融危机迅速蔓延的可能性,由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显示了金融传染的危害性。研究表明,金融系统的微观特征以及展现的宏观结构对于系统内部风险传染的程度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统计物理学领域在复杂网络的形成及特征等方面获得显著进展,在诸多领域中,基于复杂网络结构理论分析个体间结构及关联性卓有成效,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有益的借鉴。
作为货币市场的核心以及银行间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业拆借市场平稳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同业拆借市场的平稳运行对于调节机构之间的流动性以及货币政策的实施至关重要。同业拆借市场因其市场化的运作以及高效率的机制使得同业拆借利率及时、灵敏地反映了市场资金的供求。因此在货币政策执行中,中央银行将同业拆借利率作为反映金融系统中资金供求状况重要指标,同业拆借利率成为货币市场上的基准利率之一。同时,银行同业拆借市场也是商业银行之间进行短期资金借贷的场所,是一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主要依靠同业拆借市场进行流动性管理,银行间市场的发展为银行间资金调剂提供了顺畅渠道.作为货币市场的核心部分,中国同业拆借市场进入了稳定发展阶段,市场规模逐步扩大,2013年同业拆借市场总规模超过45万亿元,其中银行与银行之间拆借交易成交量占整个市场成交量的80%以上。然而,同业间风险暴露也使得银行间的关联性风险增大。因此,基于同业拆借产生的银行间的关联性风险是危机传染的重要渠道之一。
为了提高分析结果的稳健性,在基于同业拆借市场分析的基础之上,利用上市银行股票收益的格兰杰因果检验进一步分析银行体系网络结构特征。
2文献综述及理论分析
由于银行之间存在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导致银行之间形成紧密的内在关联性,一旦某个银行倒闭,银行间的信贷关系使得破产危机在银行之间传染。要实现对系统性风险有效监管,对关联性风险进行有效评估至关重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全球金融稳定报告》(2009)介绍了评估系统性关联风险的四种方法:网络传导分析法、共同风险模型法、困境依赖矩阵法以及违约强度模型法。金融系统是由多子系统、多种性质参与主体以及复杂交互作用关系构成的复杂网络系统,这使得基于单个机构的分析无法有效评估整个金融系统所面临的风险。复杂网络金融理论认为,金融体系的内部结构必然与其功能以及运行状态有紧密的关联性。复杂网络的拓扑结构通常可以描述金融系统的共同特征,复杂网络理论通过研究金融系统结构的拓扑特征,从而对金融系统运行规律进行有效的揭示并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该理论将金融网络用抽象图来替代,就是用抽象的节点来表示金融网络中的个体,并用两个节点间的连线表示个体之间的某种关联性,金融系统中个体之间的关联性通常是基于债权债务关系而产生。通过分析反映金融网络结构特征一些参数指标,可以揭示金融系统的结构与特征。伴随复杂网络结构理论的发展,将复杂网络的研究方法运用到金融领域问题的研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针对系统性风险问题,复杂网络金融理论基于系统论视角分析金融体系内部关联性风险,二者之间在逻辑关系上存在一致性。
利用网络结构理论研究关联性风险主要包括微观路径和宏观路径两种方法。在微观路径研究中,主要是运用风险管理、复杂网络等领域的知识,并结合金融风险的发生机制研究稳定性较高的金融网络所需具备的微观特征。该领域的早期研究关注银行间的连接方式及连接的紧密程度,Allen和Gale(2000)假设流动性冲击来自于存款者取款时间的不确定性,当网络处于完全连接状态,网络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而当网络处于不完全连接状态时,系统会变得较为脆弱。Gai(2010)借鉴其他学者研究复杂网络的数学方法,通过模拟金融网络的形成过程分析稳健性的金融网络应具备的特征,得出的结论是最短路径长度应适当偏长。部分学者尝试利用运筹法判断最优微观结构,Leitner(2005)运用运筹学理论,得出最优金融网络的规模特征即每个小群体内最优节点数量为5。在宏观路径研究中,主要基于节点度、聚类系数、最短路径长度等微观指标研究金融网络所呈现的宏观结构。Hajime Inaoka等(2004)利用银行交易结算数据分析了银行网络结构特征,研究表明银行网络具有自相似以及无标度特征。此外,并从理论上分析了不同网络结构特征下的稳定性。该文将冲击分为随机性冲击与选择性冲击两种类别。对于随机网络,随机性冲击与选择性冲击的效应趋于一致,而对于无标度网络,选择性冲击的效应远远大于随机性冲击。Michael Boss、Helmut Elsinger等(2004)基于同业拆借数据,并利用最小交互熵方法对奥地利银行间市场网络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少数银行具有大量关联性,而多数银行具有较少的连接。此外,奥地利银行网络呈现出群体结构特征,群体内部关联性紧密,而群体之间的连接较为稀疏。Giulia Iori等(2008)利用隔夜拆借数据分析了意大利银行间网络结构特征及其演化特征。研究表明银行间网络具有随机网络的特征,并且呈现出度增加而强度减弱的状态,研究还发现不同规模主体行为具备差异性。Nier(2007)研究表明银行网络集中度对关联性风险产生的影响并不是单调的,在一定的阈值范围内,集中度增加⒌贾鹿亓性风险增大,但当集中度超过一定的阈值范围后,集中度增加反而会降低关联性风险。Simone Lenzu(2012)基于市场主体的行为探讨了银行网络形成的内生机制,并基于模拟分析风险传染的特征。该文基于关联形成的内生机制形成了随机网络与无标度网络,为了研究不同网络的稳健性,对网络进行随机性冲击模拟,结果发现无标度网络比随机网络具有更高的脆弱性。李守伟等(2010)通过构建有向网络模型,通过分析随机性攻击与选择性攻击对网络成分的影响研究银行间网络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银行间网络对于选择性攻击具有较低的稳定性,而对于随机性攻击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上述研究表明,金融网络的微观特征以及展现的宏观结构对于分析金融系统的关联性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复杂网络结构理论为基础,基于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关系以及上市银行股票收益的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了银行体系网络结构特征及关联性风险。具体结构安排如下:第三部分主要介绍矩阵法网络模型及因果网络模型;第四部分对银行网络结构特征进行实证分析;最后一部分内容对于本文的主要观点与结论进行总结,并阐述了相关的政策启示。
3研究设计
3.1基于矩阵法构建银行网络模型
首先基于最大熵的方法估计银行间同业拆借矩阵,并利用RAS算法进行优化,该方法意味着各银行尽量可能均匀分布资产;然后利用阈值法构建银行网络模型,由于在实际拆借行为中不可能任意两个银行间都存在双向信用拆借关系,因此假设只有两个银行之间拆借规模超过一定阈值水平才认为两个银行之间存在拆借关系;最后计算度、聚类系数以及平均路径长度等相关指标进而揭示银行间同业市场网络结构特征及关联性风险。
由于只能获取各个银行同业拆借的总资产和总负债数据,无法获得各个银行相互之间交易的具体数据,因此需要基于总资产和总负债数据利用熵最优化法测算银行同业拆借矩阵。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关系可以用矩阵X=(xi,j)N×N表示。其中,xi,j表示银行i对银行j的同业资产头寸,N表示银行数量。设ai表示银行i对其他银行的资产总额,ai=∑Nj=1xi,j,lj表示银行对其他银行的负债总额,lj=∑Nj=1xi,j。在一个具有N家银行的系统中,X包含N2个元素,xi,j的具体值是未知的,但是ai和lj是已知的,在缺少其他约束l件下可以选择最大化双边交易不确定性分布(信息熵最大化)。通过标准化,X视为联合分布函数f(a,l)的实现值,而a和l可视为边际分布函数f(a)和f(b)的实现值。如果f(a)和f(b)相互独立,通过最大熵的方法可以得出xi,j=ai×lj。这种方法意味着i银行对j银行的资产额度取决于i银行对其他银行的资产总额以及j银行对其他银行的负债总额。通过上述方法可以计算出矩阵X,但是银行不能与自身发生借贷关系,也就意味着xi,i=0,因此需要对矩阵X进行修正,修正后的矩阵为X*。求解X*等同于如下问题求解:
min∑Ni=1∑Nj=1x*i,jln(x*i,j/xi,j)
s.t.ai=∑Nj=1x*i,j,lj=∑Nj=1x*i,jx*i,j≥0
上述最优化的解可以利用RAS法计算获得,从而得到银行间同业拆借矩阵。在银行间同业拆借矩阵的基础上,本文采用阈值法构建银行网络特征。由于大部分银行的银行间资产、负债占所有银行间资产、负债的比例在区间(0,0.01)之间,因此,我们将阈值c界定在(0.00001,0.0001)之间。如果当两银行之间同业拆借比例大于阈值c,则认为两银行之间存在拆借关系,在复杂网络理论中意味着两节点之间存在边进行连接。本方法利用各个银行的合并报表的拆借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我们使用两组数据进行分析,一组是73家银行2015年的同业拆借数据,另外一组是16家上市银行2008-2015年间的同业拆借数据。
3.2因果网络模型
在一个由n个金融机构构成的金融体系中,Ri表示金融机构i的股票收益率,Rm表示市场回报率,Rf表示无风险利率,则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可以表示如下:
Ri―Rf=βi(Rm―Rf)+εii=1,2,……,n
则余项εi反映公司i特定风险溢价,本文定义Li=εi反映金融机构i所承担的公司风险。由于金融时间序列数据通常具有波动集聚现象,本文利用GARCH(1,1)模型来描述公司风险的动态相关性。
Li,t=μi+σi,tZi,t
σ2i,t=wi+αiu2i,t-1+βiσ2i,t―1
其中,μi表示条件均值,σi,t表示条件标准误,Zi,t表示白噪声过程,ui,t=σi,tZi,t。
如果时间序列Zi,t包含时间序列Zj,t的有效信息,有助于提高Zj,t预测精度,则认为Zi,t是Zj,t的格兰杰原因。
Zj,t+1=ajZj,t+bjiZi,t+ej,t+1
Zi,t+1=aiZi,t+bijZj,t+ei,t+1
如果bji显著不为0,则Zi,t是Zj,t的格兰杰原因。类似,如果bij显著不为0,则Zj,t是Zi,t的格兰杰原因。基于因果关系检验结果界定金融机构之间的网络关系,如果存在因果关系,则表明代表金融机构的节点之间存在有向边所连接。本方法利用16家上市银行2015年股票收益数据分析银行体系的因果网络结构。
4实证分析
4.1银行网络节点度分布
为了分析银行间市场网络节点度分布情况,将阈值设定为0.00001、0.00003、0.00005、0.00007四种状态,分别计算每一对应阈值状态下各个节点的度,为了能够更清晰地反映度的分布特征,我们将各节点度划分到若干等距区间,即[0,9][10-19][20-29][30-39][40-49],然后分别计算每一区间的概率,利用各个区间的概率分布来描述节点度分布状况。图1揭示了不同阈值水平下节点度分布状况,我们发现节点度分布具备幂律分布的基本形态。
上述结论是建立在一定假设前提的基础之上得出的,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银行市场的无标度网络特征。我们分析了16家上市银行2008年―2015年的同业拆借的总量,实际数据表明16家银行借入资金总量与借出资金总量呈现出稳步上升趋势,如图2所示。而且根据2015年的完整数据,16家银行同业拆借的总量占样本73家银行同业拆借的总量的比例达到38%。通过以上分析,进一步说明银行间市场网络存在一些中心银行,银行间同业拆借业务主要发生在这些银行之间以及这些银行与其他银行之间。这些处于中心的银行一旦出现危机,很容易通过他们的高连接状态而影响整个银行体系。H.A.Degryse(2004)将银行间市场的这种结构称作货币中心结构,从风险传染的角度来看,决定整个银行体系稳定性的是处于核心地位的银行,而其他规模较小的银行影响有限。根据H.A.Degryse(2004)研究表明,当处于货币中心地位的银行倒闭时,货币中心型的市场结构比完备型的市场结构具备更强的传染性,而当处于中心地位的银行平稳运营时,货币中心型的市场结构更具稳健性。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银行间市场网络具有无标度网络特征,即少数银行具有较大的度,绝大多数银行具有较小的度。无标度网络特征意味着银行间市场对于随机性冲击具有较强的稳健性,而对于选择性冲击具有脆弱性。因为绝大多数银行具有较小的度,因此无标度网络在遭受随机冲击时,这些具有较小度的银行最容易遭到破坏,但这些银行又只有较少的连接,所以这些银行的危机对整个银行体系的影响有限。但当银行系统中具有较大度的银行面临危机时,局部危机会迅速扩散到整个银行体系进而产生系统性危机。
4.2银行网络聚类系数及平均路径长度分析
理论分析表明,如果一个网络同时具有较大的集聚系数和较小的平均路径长度,那么这样的网络称为小世界网络。在上文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同业拆借矩阵计算不同阈值水平下的平均路径长度与聚类系数。为了获得因果网络结构,需要对16家上市银行股票收益数据两两之间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首先,基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β系数;其次,利用残差数据,基于GARCH(1,1)模型进行参数估计;最后,在显著水平为10%的条件下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表1为两种不同方法所计算出来的平均路径长度和聚类系数。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银行间市场网络具有较大的聚类系数和较小的平均路径长度,这说明银行间市场具有典型的小世界网络特征。小世界网络特征意味着一旦一个银行出现严重危机,就会迅速传导给并无直接关联的其他银行,从而导致整个银行体系陷入危机状态。因此,银行间市场小世界网络特征是导致关联性系统性风险的重要原因。需要说明的是,在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下,平均路径长度趋于一致,但是聚类系数相差较大,这是由于相关指标值受阈值水平的影响较大。但根据网络结构理论表明,即使是0.21的聚类系数水平仍然可以显示网络结构的无标度特征。
5结论及政策启示
5.1银行同业市场网络结构特征及系统性风险分析
本文由复杂网络金融理论与系统性风险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出发,探讨网络结构对银行间关联性风险产生的重要影响,基与银行间资产负债数据,通过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基于系统论的视角,进一步明确了系统性风险的内涵。系统性风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金融系统作为整体与实体经济相互作用过程中,导致系统性风险积聚;二是金融体系内部的关联性风险,尤其表现为金融机构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
(2)各个银行的同业拆借规模存在很大差异性,以中、农、工、建为代表的16家上市银行形成了同业拆借网络的中心,其他银行之间虽然也存在业务往来,但规模较小,对银行间市场的影响有限。
(3)实证上,通过阈值法对度、平均路径长度以及聚类系数等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银行间网络具备小网络特征以及无标度特征。这意味着银行间市场对于随机性冲击具有较强的稳健性,而对选择性冲击具有较大的脆弱性。
5.2本文结论对金融监管的有效启示
银行间同业市场处于核心地位的银行数量虽然较少,但与大多数银行之间存在信贷关联,一旦这些银行出现危机,会迅速传播到整个网络,威胁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的稳定。因此,加强对银行间市场具有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有助于维护银行间市场的稳定,确保银行系统平稳运行。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的首要问题是系统重要性机构的界定,需要根据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确定有效的指标体系,并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量化以及相关指标的合成,减少执行操作的难度。
相关研究表明(马君潞,2007),单一系统重要银行产生的影响较为有限,如果处于网络中心的众多银行同时出现危机,则会对金融体系产生重大冲击。由于经济波动的周期性以及其他共同风险暴露因素可能会导致多家银行同时倒闭,从而引发更为严重的传染。现阶段我国经济形势较为复杂,在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缓慢的背景下,我们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较大。从金融体系改革与监管的层面来看,需要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实现金融和实体经济的有效结合。次贷危机表明,只有正确处理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才能有效预防危机发生。中国在金融体系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金融脱离实体经济的状态,尤其是表现为房地产价格泡沫。针对金融发展过程中脱离实体经济的苗头,需要有效的预警机制,并通过相应的措施化解潜在的金融失衡风险。
(2)构建危机预警指标。陈雨露(2011)提出“金融失衡指数”这一指标对金融体系的失衡进行描述,用以构建“金融失衡指数”的基本指标包括:社会融资总量、投资、企业杠杆、利差水平、房地产价格和股票价格。该方法为构建危机预警指标提供有益引导,但关于预警指标的选择与测度方法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3)稳步推进金融混业经营。面对全球范围内金融业混业经营大趋势,为了提高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与效率,推进金融混业经营势在必行。但在现阶段金融监管滞后、内外约束机制尚不健全的状况下,混业经营的推进要保持效率与稳定之间的动态平衡。
参考文献
[1]IMF.Global Financial Stability Report:Responding to 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Measuring Systemic Risk[R].working paper,April,2009.
[2]Allen F,Gale D.Financial contagion[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0,(108):133.
[3]Gai,P.,Kapadia, S. Contagion in Financial Networks[J].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A,2010,466(2120):24012433.
[4]Leitner,Y.Financial Networks: Contagion,Commitment,and Social Coordination[J].The Journal of Finance,2005,60(6):29252953.
[5]Hajime Inaoka, Hideki Takayasu.Self-similarity of banking network[J].Physica A,2004,(339):621634.
[6]Boss,M.,Elsinger,H.,Summer,M. Network Topology of the interbank Market[J].Quantitative Finance,2004,4(6):677684.
[7]Giulia Iori,Giulia De Masi.A network analysis of the Italian overnight money market[J].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 Control,2008,(32):259278.
[8]Nier,E.,Yang,work Models and Financial Stability[J].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 Control,2007,31(6):20332060.
谁是供应链金融的领跑者?
申银万国证券的研究显示,目前供应链金融较有特色、规模较大的是中信银行等,其主要思路是通过“1+N”,充分利用其对公业务优势,直接切入核心企业,打通其供应链上下游。
截至2011年末,中信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直接授信客户数就超过了7000家,累计融资额高达6813亿,以其特色的汽车金融为例,从2009年汽车金融累计融资额首破千亿大关以来,2011年末已经跃升至3366.7亿,三年翻了三倍,增长率将近79%。突出的特色和迅猛增加的业务数据,让中信银行在业界脱颖而出,并被《投资者报》评选为2012“最佳供应链金融股份制银行”。
“中信对公大客户基础较好,主要客户群体为双优双主客户,这为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创造了良好条件。”据中信银行负责公司金融的副行长张强向《投资者报》介绍,自2009年以来,中信银行即对全行供应链金融业务进行了系统整合,基本建立了“三大平台、四大增值链和五大特色网络”的服务体系,这为该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起飞,打下了坚实基础。
供应链金融蓬勃兴起
所谓供应链金融,是银行在分析供应链内部交易特征的基础上,运用资产支持和核心企业信用引入等信贷技术,为供应链上下游客户提供的授信支持、支付结算等综合金融服务。
申银万国证券的一份报告预测,整个供应链金融业务2011年融资余额规模为5.75万亿元,今年有望达到6.9万亿元,增速约为20%,这部分融资需求将带来存款的派生和丰富的中间业务收入,是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业务转型的契机。
在张强看来,供应链金融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此业务实现了多方共赢——银行在金融脱媒的环境下,不但留住了大客户,更拉动了负债业务增长;供应链上的中小供应商解决了融资难;大型核心企业提升了供应链管理水平,竞争力得到增强。
张强表示,供应链金融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主要原因在于中国产能供应过剩和金融脱媒的大背景下,银行正在从对产业生产领域的支持向消费领域转移,这也意味着,供应链融资中对于核心企业下游经销商和终端用户的融资大有可为。
中信银行十年磨一剑
通过积极拓宽客户渠道,中信银行以“供应链金融”为服务模式打造特色的全产业链金融,并以此打破利率市场化在初始阶段给银行业带来的经营困局。
《投资者报》注意到,多家券商研究报告指出,中信银行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上先行一步。
中投证券指出,中信银行供应链金融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是改善客户结构的着力点。其中独具特色的汽车金融网络业务和钢铁金融网络业务在市场上形成了很高知名度。依托于现有的核心大客户,拓展上下游企业和终端客户,是利用现有客户资源,改善业务结构和客户结构的最优选择。
张强透露,中信银行大概30万家对公客户。“我们分为两大类:战略客户和中小型客户;前者主要是大型和特大型客户,我行的服务模式定位于‘商业银行+投行服务’,对于后者,我们的服务模式定位为‘交易银行+授信服务’。”
据了解,中信银行供应链金融发展十余年来,始终将供应链金融业务作为全行对公战略核心业务之一,并以“标准化、制度化、专业化、电子化”作为业务发展目标,目前已建立起三大平台、四大增值链以及五大行业网络。其中,产品建设方面,已形成预付款融资、应收款融资、物流服务、电子服务等完善的产品体系;平台合作方面,搭建物流融资平台、同业合作平台和政府支持平台,共同为供应链金融客户提供服务端口;风险控制方面,构建操作风险预警体系,不断提升业务风险控制能力。
【关键词】网络金融;风险;电子货币;对策
网络金融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硬件、软件、防火墙、网络监控、身份认证、通信加密、灾难恢复、安全扫描等多个安全要素。而网络金融安全问题关乎我国的经济安全甚至国家安全。因此,必须站在更高的层面审视网络金融安全问题。
一、网络金融概念特点
(一)概念
网络金融,又称电子金融(e-finance),是一种通过个人电脑、通信终端或其他智能设备,借助国际互联网和通信技术无境域限制的联结客户与金融机构,以实现及时获取经济金融信息、享受网上金融服务、开展网上金融交易的金融活动。网络金融包括在线银行、网上保险、网上证券、网上期货、网上支付、网上结算等金融业务。
网络金融安全,是指金融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畅通快捷。网络金融安全包括系统安全和信息安全两个部分,系统安全主要指网络设备的硬件、操作系统以及应用软件的安全,信息安全主要指各种信息的存储、传输和访问的安全。
(二)特点
世界第一家网络银行——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FNB)自1995年10月18日开业以来,国际金融界掀起了一股网络银行浪潮。这一金融创新正彻底颠覆了金融业和金融市场的业态,银行由实体化向虚拟化发展,金融服务的时空界限不再明显。与传统金融相比,网络金融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虚拟化。网络金融市场是一个信息市场,同时也是一个虚拟化的市场。网络金融虚拟化主要表现在金融实务虚拟化、服务机构虚拟化、交易过程虚拟化和交易货币虚拟化。
2、无界性。网络金融的无界性主要是指金融活动无时空局限,打破传统的金融服务时间、境域、空间、方式等限制。网络经营企业只要开通网络金融业务,世界各地的上网用户皆可能在任一时间、任一地点、以任一方式成为其客户,并以商家愿意接受的任一电子货币支付,交易地域模糊性给计量造成困难。
3、低成本。虚拟形态的网络银行交易成本远小于物理形态的金融机构经营成本,而且服务效率得到提高、服务质量没有降低。这是网络金融得以出现并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
4、加密性。传统金融下交易过程依赖于物理设置和现场办公,而网络金融下交易过程采取技术上加密算法或认证系统的变更或认证来实现。
5、信用性。电子货币和网络金融的发展,使得一些电子商务公司等非金融机构涉足短期电子商业信贷、中介支付、投资理财顾问等金融或准金融业务,而金融交易信息传输保存的安全性、客户个人信息、交易信息和财务信息的保护日益受到公众的关注。无疑,人的信用价值以及游戏规则的固化是网络金融快速发展基石。
二、网络金融安全现状
网络金融安全伴随着网上交易的整个过程。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来自金融机构内部,网络系统自身的安全以及自身的管理水平和内控能力。如由于软硬件配置不匹配、系统设计不合理、运行不稳定等形成的安全隐患;二是来自于金融机构外部,取决于选择的开发商、供应商、咨询或评估公司的水平,以及其他各种外来因素如黑客攻击、自然灾害侵袭等所造成的安全问题。
有关调查表明,目前国内80%的网站都存在安全隐患,其中有20%网站的安全问题还十分严重。安全问题已日益成为困扰网上金融交易的最大问题,影响我国网上金融业务的健康发展。网络金融活动中的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
1、金融装备落后。我国金融电子设备的核心技术大部分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国产化率低、创新自主知识产权少,在金融电子化过程中,整个金融系统内的操作平台,以及电子支付系统等核心技术,都对国外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大,由于平台软件源代码末公开,导致我国金融安全的基础相当薄弱。因计算机硬件故障造成系统停机、磁盘列阵破坏等事件,成为网络金融业务的安全隐患。
2、网络系统漏洞。互联网本身固有的技术体制存在缺陷。基于远程通信的便利,互联网并未考虑安全性问题,因而基于信任主机之间的通信而设计的TCP/IP协议缺乏安全机制,建立在互联网络为基础的金融网络系统存在安全漏洞,防毒软件功能不强,造成网络运行不稳定,被病毒入侵、被黑客攻击,轻者数据毁坏丢失,重者烧毁硬件。目前全球的黑客攻击事件,40%是针对金融系统的,我国则高达60%以上。
3、交易系统缺陷。按照我国有关规定,金融机构的网上业务要达到三级安全标准,但目前大多数金融机构的安全状况都未达到这一要求,其自行开发、应用的网上交易系统大多未经过权威部门的检测认证,存在安全控制技术落后、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抗攻击能力不强、响应滞后、访问授权混乱、客户地址及邮箱等资源保护不力等情况。出现系统虚假信息泛滥;账户密码被黑客破译,数据资料、交易指令被篡改,资金被盗取,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资产被盗卖;信息传递的私密性、真实性、完整性、不可否认性缺乏保障等等现象。
金融理财类诈骗短信迅速增长
根据腾讯移动安全实验室监测发现,在用户举报的诈骗电话和诈骗短信中,金融理财类诈骗迅速增长。典型的金融理财垃圾短信都包含“年化收益、理财信托、收益率、信贷”等关键词。腾讯手机管家用户举报的典型股票理财类诈骗短信包括“牛股推荐”、“内部私募资讯”、“免费解套”等。
这类“涨停股”推荐类诈骗短信的基本原理是:诈骗分子先让用户“验证”每日推荐的股票是否准确。然后给用户一个加密文件,声称是次日的涨停股,需要固定软件解密才能读取。次日收市后,给用户一个“解密文件”。而该解密文件是收市后,诈骗分子再将当天的涨停股写进去。解密后,用户看到确实是当天的涨停股票号码后信以为真,会按要求付钱成为会员,随即落入诈骗陷阱。
金融网购类App大量染毒
除了可恶的垃圾短信和诈骗短信外,在包含“股票”、“基金”、“理财”、“投资”、“保险”的关键词中,大量此类APP也遭遇病毒感染。据报告显示,2014年2月,腾讯移动安全实验室检测出的Android病毒包为40462个,其中资费消耗类占比53.68%、恶意扣费占比25.45%,恶意扣费类病毒占比较此前月份大幅增加。
腾讯移动安全实验室监测,恶意扣费类病毒占比增加,金融网购类APP大量染毒。“银行扒手”、“银行毒手”、a.expense.tgpush三个病毒成为基金理财金融类APP的“终结者”。此外,还有“股票好帮手”、“股票闹钟”、“股票猎手”等42款股票类手机App也被病毒感染。
值得注意的是,大批品牌网购化妆品类APP也遭遇病毒伪装与山寨。聚美优品、唯品会、淘宝特卖等都不幸中招。这些手机病毒借助热门化妆品网购App迷惑女性群体下载,通过后台私自发送短信,屏蔽回馈信息,上传手机信息等手段,造成用户资费消耗与隐私泄露。
专家提示
不要“见码就扫”
伴随着通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对于金融市场发展的营销已经越来越明显。互联网金融这种轻形式、碎片化的理性属性与传统的金融机构相比更加容易受到中小微企业的欢迎。当前互联网与金融的组合模式是由传统金融机构与非金融结构结合而成的。传统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开展传统金融业务的互联网与电商化软件等;非金融机构模式主要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来进行金融服务的企业,例如P2P网络借贷、众筹模式的互联网投资平台等等。
二、互联网金融模式
(一)支付方式
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支付方式的主要特征成为了移动支付。在拥有移动通信设备的基础上利用无线通信技术来进行支付功能。第三方支付是非金融机构作为收款、付款主体支付和收取的中介平台,其能够提供网络支付、银行卡收单、预付卡等多种支付形式。根据支付方式的发展路径与用户累计来看,当前市场上最为普及的第三方支付企业运营模式可以分为独立第三方支付以及担保功能第三方支付。独立第三方支付即为给用户提供支付产品以及支付体系,包括快钱、拉卡拉等。提供担保的第三方支付即为自有B2C,C2C电商网站提供的支付模式,包括支付宝、财付通、易付宝等等。
(二)投融资方式
P2P网贷,通过网络平台来进行借贷双方的选择,借贷人群能够通过网站平台来寻找有借贷能力,并且愿意在满足一定条件的基础上借贷的人群。在传统的P2P借贷模式中网贷平台仅仅是作为借贷双方提供信息交流与沟通,完成信息价值认定以及推动其他交易完成的介质,不会实际参与到借贷的利益分配中。借贷双方是直接产生债务与债权关系,网贷平台依靠借贷双方的收费用来作为营运收入。P2P网贷的借贷期较短,金额不大,执行操作起来方便快捷,能够有效改善借贷市场上信息部队称的情况。众筹,即为大众筹资,采用预购以及团购的形式来向广大网友募集资金。通过互联网的传统特性,让创业企业、个人面对公众展示创新与众筹项目,获得广大群众的支持与资金援助。
(三)信息处理
大数据金融是对大量非结构化的数据进行处理的过程,深度挖掘客户的综合信息提供给互联网金融机构,掌握客户的消费习惯、预测客户的消费行为,让金融机构与服务平台能够在风险控制与市场营销方面有规律可循。
(四)金融渠道
互联网金融门户主要是指通过互联网来开展金融产业的销售,并且为金融产品提供第三方服务的平台。其核心即为通过搜索比价的模式,将金融产品排列开来让用户根据需求来对比挑选合适的金融产品。
三、互联网金融发展策略
(一)优化服务流程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依靠的是开放式的金融平台、交互式的营销手段以及扁平化的管理模式。与传统金融行业相比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优势就是在于以人为本。提升线上客户体验,让客户能够利用互联网进行存、贷、赚、理一体化,满足用户需求,给用户提供更加人性化更加全面的服务;始终围绕以客户利益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让客户体会到真正的实惠,自然就会增强使用体验感。
(二)参与电商平台
传统金融机构可以参与电商平台的发展,自建电子商务平台,实施行业垂直的电商战略,将提供的产品直接摆放至网络上进行销售。不论是交易软件、投资产品、理财咨询等都能够以互联网为平台进行销售。
(三)加强网络安全建设
互联网金融网络安全的建设主要依靠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创新与发展。金融机构在信息安全领域要不断的加大安全技术投入,将互联网作为媒介,集中高技术、高水平的力量开展研发与创新。政府相关金融监管部门也要及时开展打击互联网金融犯罪行为,强化互联网安全建设。对于公众来说要掌握关于网络安全的尝试,以分别网络诈骗等行为,进一步提升网络安全。
(四)强化专业人才培养
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过程中人才的培养问题是十分基础的关键性问题。如果离开了人才的支持互联网金融将陷入发展的两难境地。在强化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首先要要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在给予有限的待遇的过程中配上一定程度的社会保障支持,相关企业可以采用补贴的措施。
四、结束语
关键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滞后
个人理财业务,概括而言,就是将个人资产委托银行打理,实现保值增值的过程。具体而言,就是银行理财专家根据客户的资产状况、预期目标和风险偏好程度,为客户提供专业的个人投资建议,帮助客户合理而科学地安排投资方式,以实现个人资产的保值增值,从而满足客户对投资回报与风险的不同要求。个人理财业务具有市场容量大、风险低、业务范围广、经营收入稳定的特点,成为发达国家很多大商业银行的主导产品和重要的收益来源及利润增长点。据有关资料统计,个人理财业务收入已占国外银行总收入30%以上,个别银行甚至达到全部收入的70%.在西方发达国家,个人理财业务几乎深入到每一个家庭,银行在为客户提供满意服务的同时也为自己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在过去的几年里,美国的银行业个人理财业务平均利润率高达35%,年平均盈利增长率约为12%~15%.而我国商业银行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相当滞后,其无论从规模还是从内容上,都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提并论。目前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呈现以下几个主要特点:一是规模小,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包括个人理财业务)收入占银行总收入的比重平均为8%左右;二是品种少,银行中间业务的品种从目录上看有260多种(国外有1000多种),而实际运用的很少,其中个人理财品种就更少;三是个人理财业务层次较低,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提供的个人理财服务基本上是转账、、代收代付、通存通兑等技术含量比较低的简单业务,银行难以像国外商业银行一样给客户提供包括证券、保险、信托等在内的真正让客户获得增值收益的综合性理财服务;四是产品的特色、差别化服务不足。虽然各家银行推出的产品名称各异,但内容却大同小异,缺乏特色,面对形形的顾客,在理财产品的设计或提供的服务上差别不大。而西方商业银行则特别重视理财产品的品牌、特色,强调个性化服务。可见,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与西方商业银行相比明显滞后且差距很大。为了缩小与外资银行的差距,拓宽盈利空间,提高竞争实力,我国商业银行当务之急是要深刻反思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滞后的原因,并要有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
1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滞后的原因
1.1分业经营金融政策的制约
由于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分业经营的金融政策和体制,银行、证券、保险这几个行业,都是严格分开经营的,业务不能交叉,3个市场处于相对分隔状态,三者都只能在各自行业内为各自的客户理财,而无法利用其他两个市场实现增值。因此商业银行提供的个人理财服务,还只能停留在咨询、建议或者方案设计方面,不能真正客户进行组合投资,银行理财服务中的核心业务即增值业务大都无法办理,所以,国内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呈现“叫好不叫座”的局面。
1.2专业人才的匮乏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专业理财师匮乏已成为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重要“瓶颈”。由于理财业务是一项知识性、技术性相当强的综合性业务,它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很高,从业者除应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投资技能、丰富的理财经验外,还应掌握房地产、法律、市场营销等相关知识,并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公关能力。目前,国内银行符合以上标准的专业人才严重匮乏,具备国际职业资格的理财“高手”更属凤毛麟角。现在,我国各商业银行一般把从事个人理财业务的一线员工称为客户经理,这些客户经理虽然都是筛选出来的,其综合素质要高于营业网点的一般柜员,但离客户和社会的期望及西方金融策划师的距离相差很远。众所周知,理财离不开人来打理,没有高素质的理财人员,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谈何容易。
1.3客观技术备件的制约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要以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发达的金融网络为依托,尤其是个人理财等附加值比较高的中间业务,更需要一系列技术的支持,且附加值越高,对技术的要求就越高。而我国金融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水平比较低,相应的硬件设备比较落后、陈旧,在计算机联网、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因而像国外发达国家银行开展得红红火火的自助银行、电话银行、网络银行、手机银行、家庭银行等业务在我国目前都难顺利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方便、快捷、效率自然大打折扣。
1.4创新不足
我国商业银行长期以来由于外部环境的、体制的、技术的等等因素的影响,金融创新的意识、能力不强,金融创新几乎是一片空白,近几年来随着银行竞争的加剧,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有所起步,但总的来说,金融创新的层次较低,范围较窄,产品的科技含量低,运用效果差,尤其是中间业务方面的创新更是非常落后,这是导致个人理财产品同质性大的重要原因。
1.5理财需求和理财文化的制约
中国居民目前有11万亿多的储蓄资产,而且随着民收入和个人财富的增长,按理说个人理财的需求应该相当大,但现实却恰恰相反,当前个人理财的实际需求比较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中国个人财富拥有的不均衡,中国储蓄的60%集中在20%的个人手中,80%的的居民属于低收入阶层,所以真正有理财需求的只是少数人;二是中国人一贯以来缺乏投资意识和理财意识;三是中国人普遍有一种“财怕外露”的思想以及不愿把财产交给他人打理的心理和习惯;四是居民对个人理财的内涵、业务及业务流程不了解,同时对商业银行开展的个人理财业务也缺乏认同感。
2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对策
2.1朝着国际混业经营的方向发展
混业经营是当今西方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的一种经营模式,中国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既是适应金融国际化、应对外资银行挑战的需要,也是拓展自身业务、特别是个人理财业务的需要。如果我国的商业银行在政策松绑后实行混业经营,那么它们可以融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业务于一体,它们也可以像美国的商业银行一样,为客户提供存取款、信用卡、汽车和房屋等各种消费贷款、办理保险、买卖股票、基金和债券等金融产品等一揽子金融服务,到那时,一旦政策壁垒拆除,个人理财业务将有长足的发展。
2.2加强专业人才的建设
理财师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所以加强专业理财师队伍的建设,提高理财人员的综合素质应作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专业理财师队伍的建设应重点从以下两个方面逐步推进:(1)要加强对现有客户经理的培训,培训课程应根据复合型金融人才的要求来安排,可借鉴国际注册理财规划师课程体系的设置,主要开设投资工具运用和理财规划两大类课程,同时还要适当学习市场营销学、公共关系学、心理学等知识,通过培训,使我们的客户经理变成既有金融专业知识、理财知识,又懂得营销技巧、通晓客户心理的“通才”。而且这种培训要形成制度,定期进行,以不断更新客户经理的知识,更好地适应个人理财的需要。(2)建立我国的个人理财师资格认证制度。按照国际惯例,做理财专家需先取证,所以我国需要借鉴国外特别是美国的注册理财规划师CFP(CertifiedFinancialPlanner),CFP证书由“国际财务策划人员协会”(InternationalAssociationofFinancialPlanning,简称IAFP)推出,是目前世界上最权威的理财顾问认证资质。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个人理财师资格认证、职业道德规范和继续教育体系,以规范个人理财师的职业道德、执业行为及提高其专业理财水平,打造真正的理财专家。
2.3改善技术条件
要加快金融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建设,打造个人理财服务的技术平台,提升服务质量。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金融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从无到有、从单一业务向综合业务发展,并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金融业务的处理模式,建立了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体系和技术平台,逐步形成了覆盖全国的电子汇兑清算系统、电子证券交易系统和金融管理系统,但已有的这些金融网络、金融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相距很远,离银行业务发展的要求也有距离,所以为了应对外资银行的挑战,更好地拓展商业银行的业务,特别是个人理财业务,我们必须加快金融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建设。建设重点放在以下3方面:一是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我国银行业一方面应加快全国性金融网络的建设,协调各银行之间的冲突;另一方面应着手兴建银行内部网络;同时应积极建立国际间金融互联网;二是应加快金融电子化系统的集成。金融电子化系统集成,是指金融企业根据市场和客户的需求,把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及其相关的业务操作、处理、管理、控制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系统,使金融企业能籍此灵活地适应市场需求,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形成经营管理上的优势;三是要建立和完善银行内部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借助这个系统,银行可有效地管理已有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特别是对客户信息进行有效加工,以便进一步将经营模式转变为客户主导型,通过个性化服务,特别是定制的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
2.4加快创新
由于创新的不足,当前商业银行推出的个人理财产品种类不多且缺乏特色,而市场、客户的需求是多种多样、千差万别且不断变化的,如何满足客户多样化且日趋变化的需求?商业银行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理财产品的创新。进行理财产品的创新要注重以下几点:一是要新,商业银行设计产品或服务时,不要一味地模仿别人,要充分体现本行的智慧,优势,要做好市场的调研,做到他无我有、他有我新、他新我优;二是要适用,产品适用才有客户、有市场,也才能给银行带来利润,如何才能适用,关键是产品要有准确的市场定位,而准确的市场定位又来自于对客户进行细分,即按一定的标准例如按收入、年龄、风险偏好等标准进行分类,然后量身定做理财产品,突出产品的个性、差异,这样的产品才适用,才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群投资理财的需要;三是产品要有一定的含金量,即能给客户带来增值收益。商业银行设计的理财产品或提供的服务不能仅停留在方便、快捷或微笑服务阶段,更重要的是要能给客户带来增值收益,这才是客户委托理财的主要目的。
2.5加大理财意识和理财市场的培养
首先要加强对居民理财意识的教育。在国内,这种教育太少了,很多百姓理财观念尚存在一些误区,而在国外从小就给孩子灌输理财观念,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且这种理财教育贯穿人的一生。所以中国在这方面要给百姓补补课,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和理财意识,让百姓走出传统理财的误区。其次,要加大产品的宣传力度。由于竞争的激烈,好酒也怕巷子深,所以商业银行设计好的产品以后,一定要借助有影响的媒体扩大宣传的力度和广度,让更多的客户了解它。再次,要设计符合中低客户需要的产品,开发中低客户市场,当前我国各大商业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基本上是针对高端客户而言的,准入的门槛较高,一般都在50万元以上,而让那些有理财愿望的中低客户望洋兴叹,诚然,对银行来说,抓住高端客户非常关键,但根据中国的实际,中低客户属绝大多数,该市场是一个比较大的潜在市场,为实现银行的长期利润,银行不应忽视它。第四,完善客户信息保密制度。客户的财产应该属很私人的东西,客户委托银行理财,银行有责任替客户保密,只有完善客户信息保密制度,才能消除中国人长期以来存在的“财怕外露”思想,放心把钱交给银行打理。
参考文献:
〔1〕章军个人理财业务漫谈〔J〕中国城市金融,2004,(5).
〔2〕刘敏新形势下拓展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思考〔J〕城市个人金融,2002,(11).
〔3〕张剑宇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策略〔J〕现代商业银行,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