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

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27 16:13:5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

第1篇

[关键词]浅析;角奎镇;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对策措施

“农村集体经济是指农村中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下的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农村集体经济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也是增强村级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物质基础。彝良县角奎镇21个村,经济收入主要靠种、养殖业。随着农村税费改革,村集体经济缺乏新的收入来源和基础,集体经济发展至今仍处于“空壳”状态,严重影响全镇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因此,对如何组织发展角奎镇村级集体经济,增加村级组织收入,解决村集体组织无钱办事的问题进行思考。

一、角奎镇农村集体经济的基本现状

角奎镇是彝良县的政治文化中心,位于彝良县中部,是以种、养殖业为主的山区农业大镇,辖3个社区,21个村委会,500个农业社,有农户26101户,农业人口103986人。耕地面积94002.1亩,2011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2510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354元。农村经济主要是以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为主,全镇无一个村有集体经济,普遍存在村级集体债务,农村集体经济一直处于“空壳村”状态,每年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的2万元经费维持工作开支,无其它任何收入来源。

二、存在问题

1.部分村干部对发展集体经济观念弱化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部分村干部对发展集体经济的意识逐渐淡薄,认为国有企业都改制了,再提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走回头路,搞市场经济就是谁有本事谁致富,只要经济发展了,农民富裕了,有无集体经济无关紧要;在思想素质方面,由于保守和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存在严重的“等、要、靠”思想,这些错误认识严重制约了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2.村集体资产和资金管理不够完善

各村按照上级要求都相应的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对资金的使用有明文规定,但部分村在管理和使用集体资金上还是不规范,在实际操作中,往往置制度于不顾,缺少民主,缺乏透明度,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3.村干部思路不清,认识不足

有的村干部只会陉没有资源、没有资金、没有好政策,怨天尤人,只抱怨工作难做,干部难当,他们对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思路未激活,在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激励机制方面没有形成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对发展集体经济束手无策,不会挖掘地方潜力,发挥地方资源优势。

4.村集体债务沉重

在取消农村税费以前,维修村委会、架电、修建校舍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兴办集体公益性事业的贷款、借债,累积至今造成村级大量债务。由于村集体经济发展停滞,缺乏新的收入来源和基础,无法偿还。据统计至2007年6月30日止,全镇21个农业村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债务,共有债务930428元,沉重的债务包袱严重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三、发展对策及思路

1.理清思路,努力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1)用好、用活、用足相关扶持政策

2005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意见》,给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应结合角奎镇实际,积极做好扶持村集体发展项目的申报、立项,通过实施项目开发来增加集体经济。

(2)大力开发集体资源

田地资源较丰富的村,须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引导农业规模经营,推动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形成区域特色,提高农业效益,如大河村、漆树村应大力抓好具有地方特色的樱桃、李子等水果生产,花桥、河湾、马窑村应着力发展蔬菜生产供应城镇。

(3)做好“以地生财,筑巢引凤”工作

通过合法的土地流转,招商引资,建工业、农业园区,大力招商引资办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进农村工业化。

2.大胆创新管理机制,形成良好发展局面

在全面推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的基础上,切实加强村级事务监督管理,严格村级各项管理制度,促进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一些发展项目、承包工程等重大事项,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使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真正落到实处。

3.选准村级领导班子和干部,强化培训

第2篇

国营农场形成于建国初期,作为社会主义经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全球经济的发展,国有农场在四面崛起的城镇工业之间举步维艰,原来促进国营农场发展的因素,在现今市场经济体制下,却成了自身发展的限制因素。为此,明确国营农场的发展导向,重新确立农场发展路径,对于进一步提升国有农场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国营农场的现状与问题

1.产权关系模糊

按理来说,国营农场的产权归国家所有,也即是全民所有,但谁来代表国家行使这个权力,这个问题一直未能很好地解决。农场内部以及企业之间财产关系不明确,国有资产的运营主体缺位,经营管理无人负责,以致出现严重的流资产流失局面。另一方面,由于产权关系不明确,国营农场在市场经济中构不成主体,不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因而难以根据市场导向及时地调整经营策略和资源配置方案。

2.计划经济的惯性

国营农场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深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城镇经济的管理理念不断革新,而国营农场由于惯性难以及时调整观念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依然想着靠国家政策来指导。其经营观念总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缺乏现代营销、金融等方面的知识,重生产,轻营销,重产量,轻质量,自我封闭起来,不与外界交流互动。其管理体制依然是政企不分,官本位的思想根深柢固,只顾考虑近期目标,无心为企业的发展作长远打算。

3.处境孤立

国营农场一般是在边远地区随着开荒种地而逐渐形成的,距发达的市区较远,通讯手段和交通条件跟不上城镇步伐,没有充分的空间联系。另一方面,又因行政管理的差异,国营农场也很难与周边城市加强合作,由此导致国营农场处境封闭,无法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并使自身功能的完善受阻。

4.产业结构层次低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就有较高的产业结构与之相适应。国营农场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以农业生产为主导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几乎没有展。即便是第一产业,也没有获得很好的展条件,基础设施建设都很滞后,发展后劲不足。

5.管理机制落后

国有农场作为企业,是一个自负盈亏并且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但是其财产权利具有不完整性。农场最重要的资源是土地,但这个生产资料属于国有,农场只有土地的使用权而没有土地的处置权。在许多情况下,农场要承担超出其自身资产权益的经济责任。面对市场和自然的双重风险,国有农场将风险管理的内容仅仅停留在国家补贴和保护上。农场领导缺乏风险管理的专业知识,在农场各方面管理决策中,没有考虑承担风险的意识。

二、国营农场的发展路径

1.政企分开

在国营农场发展中,首先要找准政府职能定位,做致政企分开。政府应该在一旁发挥其引导作用,对财政、经贸、教育、文化、卫生、农业、林业、交通、电力、水利、环保等方面作统一规划,在经营管理上不要越位。只有这样,才能使农场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成为市场经营与竞争的主体,在市场经济下快速发展。

2.建立完善的企业制度

企业制度是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式,以有限责任制度为保证,以政企分开、权责明确、产权清晰、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法人制度、出资者有限责任制度、企业自负盈亏制度、科学的组织管理制度与领导体制。关键的一点是,要处理好农场内部法人财产权与经营权的关系:拥有财产权的是企业的所有者或者说法人,经营者则拥有独立的经营权力,只是对企业法人负责,从而使农场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

3.加强人才引进培养

国有农场的农业生产是现代化、机械化的大生产,需要有一大批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技术、管理人才来支撑。国有农场过去曾经有过很强的管理与技术优势,但近十余年来,人才老化和流失现象严重,长此以往,将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直接的影响。农场应当有计划、有步骤地到高等院校引进毕业生,经过三到五年的培养、锻炼,充实到农业管理和技术推进的队伍中来。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现代化的农业经济需要有高标准的基础设施作为基础。国有农场一方面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对农业的扶持政策,争取农业开发项目,另一方面要从经济效益中取出部分资金,对农业机械、排灌设施、环场公路,以及粮食晒场、仓储等基础设施进行建设改造,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5.发展观光农业

第3篇

关键词:三区联动;农村经济意义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15-01

前言

在农村,新型的合作型经济组织也蓬勃发展起来。从刚刚出现开始,农村合作经济就体现出强大的感召力。出现了农村出现了农业区、工业区、居住区相互交错的格局。在新型的农村经济格局下,如何构建农村经济的崭新模式成为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的课题,我国各地农村也为此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实践探索。

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国家对一直以来对农村经济发展相当重视。然后因为农村资源相对较少,交通相对来说还比较闭塞,人们的经济发展意识还比较薄弱等原因,一直以来我国的农村经济一直处于偏低的水平。主要表现在几方面,乡村工业发展缓慢,在农村几乎没有几家象样的乡镇企业,即使有几家比较有规模的生产型工厂,也是以手工作坊式的生产为主,劳动力水平和技术水平偏低。农业经济集约化水平低。农村的土地分别掌握在农户手中,田地也因此划分各自的单元。这种情况不利于大型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乡镇企业区、农业区、居住区管理无序,呈现出各自为战的局面。这种分散生产,各扫门前雪的模式不利于乡村治理,农村经济的发展远远滞后于国家经济发展步伐。

二、“三区联合”模式在新型农村经济中的意义综述

“三区联合”的概念,是国家基于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提出的。具体来说“三区联合”是一种农村经济的新型治理模式,其内涵,就是在农村的工业区、农业区、和居住区之间建立高效的联动治理的模式。以农业区的生产资料来为工业区的生产提供保障,以工业区的产品来为居住区的日常生活提供有效支持,以居住区的先进管理来促进工业和农业的双赢发展。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民经济发展势头喜人,在城市中很多的传统工业已近于饱和,这种过饱和的状态,除了造成了制度的环境污染之外(如雾霾天,污水),还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流失。在我国某些地方的农村中竟然出现了农田荒芜的现象。另外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了我国贫富分化的程度。这种形势下,我国对农村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新的战略调整。提倡在农村中建立农村合作型的经济组织构想。不少地方还出现了“合乡并镇”的举措。农民的居住区被渐渐集中,而农业区渐渐连接成片,这些都为农村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良性的发展环境,并为农村人口的高效管理提供了可行性的方向。

天津市东丽区华明示范镇探索出了农村居住社区、农业产业园区和示范工业园区统筹联动的“三区联动”,协调发展的模式。这种新型的农村经济治理模式主要带来了以下几方面的改变:

1、多元化治理的主体形成了

在过去,我国农村的治理模式很简单,乡镇政府管村支部,村支部管村民。对农村经济的促进,它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在我国农村,过去的治理模式主要是对政治方面的治理。基本不涉及乡村经济的概念。而在新型农村经济的“三区联合”模式下的治理方式发生了质的改变。更加侧重于农村人口居住区的管理,对乡村工业的发展,以及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和集约化的发展。乡镇政府村支部更象一个经济管理组织。其工作重心在逐渐的向发展经济转移。

2、乡村经济的管理权利和资源配置发生了新的变化

在传统的乡村经济的管理中,政府部门对乡村的的管理权力是垂直式的管理。对境内的组织以及资源有绝对的领导权和支配权。而乡村的资源客观上却存在在水平分配的特点,这种垂直的权力架构,不利于资源的配置,也不利于“乡政村治”的理念。实质上削弱了,村治的效果。当前“三区联动”模式下的乡村经济管理权力有所下放。它更注重以居住区为中心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的立体调动和分配。提高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资源利用的效率。治理机制由以往的单核心向多核心进化,强调了基础村组织在农村合作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更适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更适于对境内工业区、农业区、居住区的综合治理。

3、着眼于农村型工业区建立

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巨大的,虽然我国的农业是第一产业,但我们不得不看到,工业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对一个地区甚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村经济的发展滞后现状,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农村缺乏成型的工业区构建。新型的“三区联动”经济发展新模式,对工业区发展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强调。更加注重于农村经济中,农业区和工业区的发展平衡的基础上立体管理。将工业区、农业区、居住区构建成一个有机经济体。

4、“三区联动”模式格外强调了市场的作用和自由平等的原则

我国的市场经济的当前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市场永远是对的。在这经济领域已经成为共识和遵循的基本原则。同样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经济也这个经济规律中运行。只是在过去,经济发展的意识和理念在农村比较薄弱和淡化。“三区联动”的模式从国家的高度对市场规律的作用进行了界定。新型的农民合作型的经济组织、非政府性的社会组织,目前正在我国多地的农村纷纷建立。这些新兴的治理主体的出现,给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公平、平等、竞争的色彩。这些组织的参与到经济建设中来,无疑会对工业区、农业区、居住区三区联动带来巨大的活力。

第4篇

>> 西吉县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对西吉县林下经济发展的思考 西吉县退耕还林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 西吉县退耕还林地林下经济发展探讨 西吉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其作用 西吉县农业和水利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的必要性 西吉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及防治对策 西吉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西吉县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西吉县小杂粮产业发展优势及对策 西吉县现代化国有林场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西吉县实施生态移民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西吉县黄岔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做法及存在的问题 西吉县水利投资建设项目存在问题及建议 西吉县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存在问题及建议 西吉县节水灌溉项目建设成效及存在问题探讨 西吉县农村经济工作发展现状及建议 西吉县水保坝在管护中常见问题及对策措施 浅论安阳市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台前县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郑文广.浅谈如何发展林下经济[J].农民致富之友,2011(15):72.

[3] 王首道.固原市原州区林下经济发展问题与建议[J].甘肃农业,2013(20):71-72.

[4]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J].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2013(3):31-39.

[5] 周学军,马廷贵,唐建宁.宁夏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J].宁夏农林科技,2011(5):15-16.

[6] 赵萍.固原市原州区林下经济发展思路[J].现代农业科技,2013(19):214,216.

[7] 李雄光,陈波,王廷廷.云南省林下经济发展存在问题与建议[J].中国林业经济,2012(6):32-33,49.

第5篇

(一)农村经济发展现状。进入2017年以来,农村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1-5月份,农产品加工增值同比增加7.1%,主营业务收入提高9.4%,利润同比增幅9.1%。新型农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农村网商已超过800多万家,网络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各类农业合作社、新型农场数量超过290万家,新型职业农民人数已有1400万余人,是供给侧改革下农业发展的新生力量。农业投资继续增长,1-5月农业投资达5938亿元,同比增长16.9%。其中种植业投资同比增增幅21.4%。从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来看,农民自主创业热度不减,主要创业人员集中在农民工、退役人员、大学毕业生等群体中,总体人数达到700多万人。6月份以前我国农村GDP同比增幅为7.4%,高于国家GDP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到,农村经济整体发展形式良好,动力较为充足。(二)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性。农村经济是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政府工作中对农村经济发展尤其重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政府都将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这就需要政府针对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制定更科学的发展措施。农村经济的有序发展对于提高广大农民收入、创新农业发展机制有着重要影响,农业历来是我国重要的产业形式之一,但是由于农业经济发展滞后,造成农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落后与发达国家。这就需要在政府在农业生产结构方面进行大力调整,改变传统低效农业发展模式,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提高广大农民的经济创造力,促进农村经济的有序发展。

二、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一)农民经济收入不高。农业生产及加工销售等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虽然当前农产品总量成效持续增长趋势,但是与预期目标还有一定距离。而且由于农业生产干扰因素较多,一些农产品产量、质量都会因为气候、病虫害、自然灾害、水利设施建设不到位等因素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农民增产增收。尤其是自然灾害、气候灾害属于人力不可控因素,因此农业经济受到的影响具有不可预测性,而且农产品本身受市场波动因素影响,一旦农产品产量增加,则有可能出现价格下降,进而导致农民增产不增收。由于国家政策影响,不少农产品种类尚未设置最低保护价,这就使农产品价格难以得到保证。这些问题都暴露出当前农业经济与市场需求、政策调控之间还有一定距离,而且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层分析,则能够看到其中主要因素在于生产力过低、农业技术优势不够明显。由于农业生产力落后,造成农产品质量和产量难以得到稳定保护,而一旦产品参与市场竞争,又会由于市场控制不得力而造成恶意竞争,进而使农业经济陷入整体发展怪圈。进而造成生产成本控制不力,在农业生产中由于成本过高造成农民综合效益相对低下。(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有效劳动力是保障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当前不少农村地区都存在劳动力过剩的问题。虽然我国土地资源较多,但是与人口比例相比人均占有量先对不足,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地少人多现象并不少见,进而造成土地资源和人口数量之间的矛盾。而且从当前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与人均耕地资源占比来说,由于两者比例不均衡,进而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居高不下。而且在农业科技、农业机械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还会进一步增加,这一趋势势必会造成农业生产中劳动力需求量大幅下降,剩余劳动力已经成为当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不但影响农民经济收入,而且还对产生更多社会问题。(三)农民贫富差距较大。农村经济发展已经过多年实践,而且不少农民已经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获得了丰厚的经济收入,成为农民当中的先富人群。尤其是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中,农民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增加,进而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不平衡,虽然国家政策鼓励一部人先富起来,但是严重的贫富差距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主体因素。尤其是在国家政策和市场经济环境下,短期内农村贫富差距还将进一步加剧。贫富差距落差的不断增加,会使农业经济成果聚集在少部分人当中,而多数农民依然在经济发展中举步维艰,发展进程缓慢。(四)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产业结构单一。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来看,不少农村水电设施建设相对不足,尤其是水利、电力供应稳定性不足。而是农村道路交通设施楼后,不少农村公路里程不达标,道路通达度、承载力等难以保障,而且交通管理混乱,影响了农村经济的有效发展。从农业产业结构方面来看,由于市场作用不完善,生产技术落后,造成农业生产结构过于单一,主要生产方式以种植为主,农业一体化发展能效不足,种植品种尤其是经济型农作物品种较少。在农产品交易中制度不够健全,无论的交易规模还是交易质量都有待提高,这些都对农村经济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五)资源利用率较低。在不少农村地区,由于本土资源开发力度不足,利用价值尚未充分发挥,因此造成资源开发利用能效不明显。不少农村资源浪费或闲置,难以发挥其应有作用,同时也抑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效率。同时,乡镇企业经济发展迟缓,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落后,难以体现出科技价值,这些问题对农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三、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可行对策

(一)重视农村经济发展三要素的作用。新时期农村建设需要有技术、资金与信息的协同支持,这三个因素又被称为“农村经济三要素”,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只有充分发掘三要素的整合和促进作用,才能助力农村经济获得实质性发展。一是资金要素,资金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要素,如果资金投入不到位,农村经济将难以启动,可以说资金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血液,能够为经济发展带来充足的“氧气”和“营养”,充足的资金保障则是保障农村经济高速运转的基础。二是技术要素,技术是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的推助剂,随着农资价格的不断上涨,农业生产收益的提高需要面临更大的成本挑战,而通过技术促进农产品增长增收则具有较高的可行性,通过因地制宜发展技术型农业,能够有效提高土地应用效率。在丰富农业经济品类的同时加强技术操作,而农业技术的掌握和推广需要专业的技术型人才,农村技术型人才缺失是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积极引入人才才能弥补这一缺口,实现向技术要效益的崭新发展格局。三是信息要素,信息是连接农民和市场的无形纽带,只有提高信息时效性才能保证农村经济与市场需求建立密切联系,才能提高农业经济的有效价值。三要素的有机整合已成为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三者共同影响、共同作用,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活力。(二)加强农村城镇化发展力度。随着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不少农村经济深层问题得以解决,进而为新农村建设增加了活力。城镇化建设能够实现“生态难民”的有效转移,通过统一规划形成新的城镇主体,小城镇所具备的经济辐射作用又能带动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首先需要将城镇化建设纳入农村经济综合发展体系内,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突出自身资源优势。其次,在城镇化发展中需要具备正确理念,找准方向、突出特色,推动广大农民走向更广阔的经济发展天地。此外,还需要准确把握经济重点,通过规划区域核心城镇强化其经济带动和辐射作用,进而形成共赢、多赢的良好格局。(三)加强农业科技发展。科技是农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这就需要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强化技术资本投入,在财政方面进一步提高对农业技术的资金支持,多方吸引上资本注入农业科研领域,建立更多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科研机构。对于农业企业而言,科技创新能够提升其自主发展能力,同时还需要在科技体制方面进行深入改革,使之与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更加匹配。需要重点强调是,农业经济的发展亟需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构建,只有体系化服务才能使更多先进技术应用与农业生产中,引导农民主动接受并实践新科技,从而提高农村经济发展质量。(四)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保障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首先要确保农田水利建设达标,保障农民自来水供应,为农田抗旱奠定良好基础。加强农村电网建设,适当控制农民用电价格,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发展。二是强化农村道路交通建设,提高道理建设质量,拓宽道理,提高农村公路里程和使用效率,加强公路养护工作,提高农村道路使用年限,构建起畅通高效的农村道路网络。三是注重先进农业技术的引进,通过科学技术的推动作用提高农民素质,提高机械化作业程度,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还需要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中下功夫,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实现农村资源的高效配置,加速农业结构更新,使更多有效资源得以充足,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全面优化。通过产业结构的持续完善,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市场发展方向,通过资源优势对比拓展新市场,了解市场需求并实现靶向供应,通过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扩大提高自身竞争力。此外,还需要在农业生产组织制度方面进行有效更新,体现农村经济的规模优势,通过生产技术的提高控制其生产成本,从而促进农村经济转向良性发展轨道。(五)建设并完善农村技术市场。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是影响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技术仍是一项薄弱环节,农业技术相对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节点。基于此,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以农业科技的建设和推广为切入点,加强农村硬件设施建设,与农业和经济院校建立长期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以科技促发展的崭新经济发展形势。在软件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快改造步伐,建立完善的技术资金支持体系,充分发挥网络技术优势,构建起网络技术支持下农村经济发展的崭新格局。

四、结语

农村经济是促进社会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才能逐步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众共同富裕。针对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有利于找到问题根源,通过有效干预和完善,促进农村经济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加强资金和技术的双重支持,加大农业实施建设力度,以此促进农村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连贵.浅谈农业产业化经营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J].农村经营管理.2015(04)

[2]夏敬源.中国农业技术推广改革发展30年回顾与展望[J].中国农技推广.2014(01)

[3]许洁,秦海田.“城市村庄”——城乡空间协同发展模式[J].重庆建筑.2016(10)

[4]周新德.基于生命周期阶段的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和演化机理分析[J].经济地理.2015(07)

第6篇

一、农村经济管理概述

在农村经济管理的过程中,主要是以农民利益为中心,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其主要工作内容包含五个部分。首先,必须要积极响应国家的各种惠民政策,降低农民的负担,让农民能够在从事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实现经济利益的保障;其次,必须要积极的完善各项管理体制,尤其是对农村财务的审计工作必须要严格监督,对于出现的问题要严厉处理,从根本上保障农民的利益不被侵害;再次,必须要做好土地承包的管理工作,确保土地能够正常的流转,最大程度的发挥土地的价值,这对于保障我省粮食供应具有战略意义;然后,必须要强化政策的支持,加强各项政策的宣传,让更多的农民能够了解到国家的相关信息,推进我省新农村的建设工作;最后,必须要强化教育管理工作,提高村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从而转变作风,切实为发展农村经济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农村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省非常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且将其提到了战略层次,但是由于受到农村环境的影响,很多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并不顺利,从而导致政策的落实情况不佳,没有切实改变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为此,我们必须要找出问题所在,才能够采取有效的针对措施。

(一)对农村经济管理的认识不足

在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由于受到学历、文化等因素的限制,很多工作人员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对我省现代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所以在相关问题方面,都是采取瞒报的策略。对于农民切实存在的问题,很多基层领导为了能够讨好上级领导的欢心,都是采取报喜不报忧的态度,从而导致很多问题并没有真实的反映到相关的上级单位,导致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没有落到实处。

(二)相关法规建设不够完善

我省在各项管理中,都是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每一项工作都能够确保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但是关于农村经济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却不够完善,导致很多管理漏洞的出现。在农村经济管理中,土地的相关承包工作、农民的监督管理工作、农村财务的审计工作都需要借助相关的法规制度,才能够得到落实。但是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很多的法律法规都不完善,导致农村经济管理中,出现土地合同纠纷等类似事件时,都不能给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与国家倡导的农村经济管理目标不相符。

(三)相关工作的权利和义务对等

权利和义务是我们每个公民都必须履行的责任,对于农村经济管理而言,它对建设现代化农村,确保农民收益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分析,由于农村经济涉及的因素很多,导致工作面非常大。在农村经济管理中,倡导农民负责监督的职权,可是在现实工作中,农村经济管理的地位并不高,在对农民利益进行维护时,常常不受重视,这样大大打击了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但是一旦出现管理问题,那么上级领导就会实施问责,在这样的情况下,权利和义务完全处于不对等的状态。

三、强化农村经济管理的措施

农村经济对于促进我省的经济建设,尽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能够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途径和措施,为此,我们必须要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科学的措施,切实提高农村经济管理的工作效率。

(一)加强思想建设工作,提高工作认识水平

在现在形势下,想要彻底的改变农村经济管理现状,加强基层干部的思想建设工作,提高他们对工作的认识水平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基层干部是与人民大众直接接触的干部,可以更为深入的体会民情、民生,所以针对农民的需求问题进行工作汇报时,必须要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让上级领导通过基层干部,能够真实地收集到有用的信息,从而通过层层汇报的方式,让政府能够针对农民的需求,制定相应的惠民政策,促进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完善法规建设工作,实现依法管理目标

农村经济管理中,法规建设工作极为重要,是解决农民矛盾冲突的重要工具,尤其是我国是一个以法为主的国家,所以针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省需要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比如农村财务的审计工作、农村土地承包工作、农民的监督工作等,都必须要在法律法规中有所体现,才能够确保在实施相关行为时,符合法律法规的需求,实现依法管理的建设目标。

(三)加强管理工作职能,确保各项工作实施

由于农村经济管理涉及的内容非常烦琐,工作任务非常的繁重,而在实施相关管理工作时,因为缺少职能支持,所以影响工作效率的提高,不利于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水平,保障农民利益不受侵害。为了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针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实施职能划分,并且采取绩效考核的方式,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农村经济管理的各项工作都能够顺利实施。

四、总结

自古以来,云南就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但是由于改革开放以后,云南的城市化建设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导致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影响。近些年,国家再次将农村建设工作纳入战略计划,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战略性影响。为此,我们必须要针对农村经济,采取科学的经济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切实改变农民的收入问题,为保障国家的稳定发展,尽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志达 夏俊 单位:云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陈雷.完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保障农村经济健康发展[J].吉林农业,2015.

第7篇

关键词:经济增长;金融发展;吉林省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22.01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经济的增长与金融的良好互通对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吉林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其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对本省的经济整体提升有着更为现实的意义。而现阶段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与困难,在此背景下,如何正确了解、分析吉林省的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并针对于此找出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相互关系,对保证吉林省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吉林省农村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现状

1.1 吉林省农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据吉林省农业、财政、税务厅等多个部门的综合统计显示,2012年~2015年,吉林省农业经济增速相对健康稳定。不论是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养殖业还是各类农产品加工业都在持续稳步的发展,吉林省的农民人均收入也在持续走高。在这期间:养殖业同比增速平均为5.43%;种植业同比增速平均为8.79%;畜牧业同比增速平均为4.38%;农民年人均收入达到15643元。从这些数据上可以看出,全省的农业经济增长较为良好,这些都离不开国家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三农”政策及农村金融发展的支撑。

1.2 现阶段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的特点

农村金融机构的建立: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增长离不开金融机构的基础支撑。自2012年以来,吉林省不断的在全省范围内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建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机构。据各个金融机构反馈的数据来看,这些金融机构使农村金融市场逐渐开始活跃起来。农村存款、农村企业存款及农民的个人存款每年都在递增。

农业信贷资金: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截至2015年吉林省已建立了18个农乡镇银行,6个农民资金互济社和其他一些民间信贷机构。这些金融机构的建立使吉林省的农村金融体系更为完善和活跃,有效地刺激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解决了不同的农贷问题,加快了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村经济收入,保障了农民的收入。全新类型的各类乡镇农村贸易机构的不断创建使吉林省现代化农村地区金融体系逐步形成且日渐完整。

1.3 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制约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的问题有很多,例如农民资信问题、农作物种植周期的问题、农民家庭因素的影响、农村合作社的建立等。其中农民抵押担保获取贷款和农业保险制度对农村金融发展的影响最大。

农民抵押担保受到的约束:很长时间以来,农民抵押担保问题一直困扰着农村金融的发展,使得很多农民难以从银行及金融机构获取及时有效地农贷。这是因为农贷政策的限制,担保抵押的费用较高,担保抵押物的范围限制的较严,担保抵押办理的时间较长等。如果农民使用了集体土地抵押,但实际上这样做却并不存在法律依据,同时也就享受不到法律的保护与支持,一旦资金出现风险问题,则相关金融机构处置抵押资产将变得异常困难。

农业保险的缺乏:除农民抵押担保问题阻碍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及“三农”政策的实施外。农业保险的缺失是另一个影响较重的因素。近年来吉林省针对这一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的保障政策,但对农业保险制度依然无法做到全面的完善。因为自然灾害的种类繁多,一旦发生造成的影响范围既深又广,在加上农民的保险意识薄弱,保险承受能力低等多方面的制约使得农业保险业务发展缓慢。

2 吉林省农村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相互关系

2.1 提升金融市场率,深化农村金融发展

农村金融市场率是农村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宏观政策导向下,吉林省的城乡建设及现代农业化发展迅猛,各类金融机构都在抢占着农村金融市场,致使农村金融发展格局更加多元化、竞争趋势日趋市场化。对此,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保障政策和体系,鼓励金融机构走向农村,根据本地区农村金融发展趋势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机构的创设,大力推广符合三农经济发展需求的大小事业活期存款账户透支、提高抵押最高额度、循环信贷等业务。在日渐完善的吉林省农村金融体系上,农村金融规模的不断发展必将使经济发展呈现出强劲的势头。

2.2 完善农村资金管理,进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资金的有效投入和管理对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制约吉林省农村经济和金融发展的一个重大影响因素是农村资金供给不足和无法进行资金的有效管理。对此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使农村银行和金融机构每年新增一定比例的从农村吸收的储蓄存款,并将其投放到农业或涉农领域。同时,各金融机构应加大农村资金的支持力度,加强农村资金的使用、保管的监管力度,使农村金融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2.3 调整农村金融结构,健全农村金融体系

吉林省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到目前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想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则必须适时调整农村金融机构,不断的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对此,可以加大信用机制的改革,建立一套符合农村金融发展实际需求的信贷支持机制和服务机制,使其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并有效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3 结语

吉林省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已颇具规模和成效,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和相互影响性。只有时刻关注吉林省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变化,并找出影响两者间的因素,对两者间的关系进行不断的调整,才能确有成效的保障吉林省农村经济和金融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志强,孙刚.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的发展与创新[J].财经问题研究,2004(11):2-6.

第8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视角下;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引言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一带一路”的引导下,经济发展迅速,但因为企业的增多,环境保护问题又成为当前需要引起人们关注和重视的焦点问题,在日益突出的环保问题面前,低碳经济视角下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式需要有所转变,要提高对高能耗企业的限制,并对其进行改善,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

一、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我国的经济是在国际恶劣环境的挤压中成长起来的,而我国农村的经济更是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尤其在近年来城乡一体化的形势下,我国农村的发展更为迅速,这是可喜的一个方面。而另外一个让我们担忧的方面就是当前农村经济结构体系存在着众多的问题,单一而又粗放式的经营与管理模式,使农村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对资源环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和破坏,致使我国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说,在对于农作物的培育方面,人们已经用大量的生物化肥代替了原始的农家肥,虽然产量高了,收入好了,但是却对土壤及周边的水源带来了极大的破坏。而且在农村生活垃圾也成为污染环境的一大因素,所以说在低碳经济视角下,必须要转变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式。

二、低碳经济视角下影响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

(一)缺乏低碳理念。虽然在经济的不断发展中,人们的思想意识有了很大的转变,但由于低碳经济刚刚起步,人们对于它的了解不深,而且低碳经济在农村产业中的发展也不成熟,这就使大家无法将农村产业与低碳经济融为一体。同时,农村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工业化程度的逐步加深,各种工业废物排放的增大,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农村经营模式的制约。从我国农村经营模式来看,大多数的农村产业都是以小规模、作坊式的生产经营模式为主,这些小企业的生产规模小、能力低,但却具有很大的污染性,如果不加以制止或转型的话,就是对我国环境造成污染的一大因素,再加上农村人员的综合素质还十分低下,他们对于低碳经济不支持、不认同,这更是低碳经济视角下农村经济发展的绊脚石。

(三)经济发展缓慢。虽然我国农村经济已经在国家优惠政策的支持下得到了大发展,但因为基础设备配备不齐,机械化水平相对落后,使得生产效率十分低下,经济发展水平也非常有限,为了提高农业生产力,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大家就会不顾低碳环保理念,而进行大肆扩大生产,这样的现状不仅不利于农村产业的提升,还对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的影响,十分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低碳经济视角下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办法及策略研究

(一)转变经营模式。要想在低碳经济视角下使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得到有效的转变,就必须从农村的经营模式入手,对各家各户的小作坊进行合并、重组和改造,使其规模不断扩大,便于管理和治理,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达到治污的效果。

(二)引进先进技术。农村经济虽然发展了,但低碳经济却缺乏先进的技术,所以要想达到低碳经济视角下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必须要将先进的低碳环保技术引进到农村产业当中,这样才能使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快。

(三)贯彻低碳理念。要在人们的思想意识里贯彻低碳理念,要让人们认识到农业经济不健康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带来的破坏,加大宣传力度,给人们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让大家正确认识低碳经济,愿意主动投入到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当中。比如说,可以从人们的衣、食、住、行开始融入低碳理念,进而带动整个农村产业结构的改造、升级和转型。另外,还可以运用国家的惠民政策,让大家真正享受到国家的补贴,尤其对于消费观念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更要将低碳消费与环保理念进行深入的推广,以达到整个农村经济的平稳过渡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