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27 16:13:5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博物馆里的茶文化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陶瓷;发展史;对外交流
中华素有瓷国之称,英文CHINA,既是中国,也是瓷器。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同样是世界上最先发明陶器的国家之一,至今有近万年的历史。瓷器,则是中国最先发明的。东汉初年就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瓷器,至今,有着两千多年的辉煌历史。它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项伟大发明,从其对人类文明与发展的影响来看,堪称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一、中国陶瓷的发展史
陶瓷的产生和发展,实际上是同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实践紧密相连的。大约在70万年以前的原始时代,人们就发现,将泥巴晾干后加火一烧就变得坚硬起来,而且可以做成各种形状用来盛水,放食物等等,这便是陶器产生的初始。下面具体分析陶瓷的发展史。
1、夏、商、周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商朝殷虚的遗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种款式,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这些陶器上的纹饰、符号、文字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和青器有密切的关系。青器的成本高只能为贵族享用,广大民众的各种生活器皿只能采用陶器。因此可以了解商代制陶工艺也得到普遍的发展,带釉的硬陶在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了,釉色青绿而带褐黄,胎质比较硬,呈灰白色。
2、秦汉时期陶瓷文化
秦汉-古代的建筑多采用木料来架构,不易久存,所以一些伟大的建筑,如秦代的阿房宫和汉代的未央宫,都无法完整保存下来,但仍可在残存的废墟中发现瓦当及汉砖等遗物,藉以略窥古代建筑的规模。
3、隋唐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西元五百八十九年,杨坚篡北周并南陈,统一中原,改国号为隋,隋的朝代虽短,但在瓷器烧制上,却有了新的突破,不但有青瓷烧造,白瓷也有很好的发展,另外此时在装饰手法上也有了创新,如在器物上另外的泥片―贴花,就是一例。
4、唐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到了唐代,瓷器制作可为以蜕变到成熟的境界,而跨入真正的瓷器时代。因为陶与瓷的分野,在乎质白坚硬或半透明,而最大的关键在于火烧温度。汉代虽有瓷器,但温度不高,质地脆弱只能算是原瓷,而发展到唐代,不但釉药发展成熟,火烧温度能达到摄氏一千度以上,所以我们说唐代是真正进入瓷器的时代。唐代最著名的窑为越窑与邢窑。
5、元朝时期陶瓷文化
元代入主中原九十一年,瓷业较宋代为衰落,然而这时期也有新的发展,如青花和釉里红的兴起,彩瓷大量的流行,白瓷成为瓷器的主流,釉色白泛青,带动以後明清两代的瓷器发展,得到很高的成就。
6、明朝时期陶瓷文化
明代以前的瓷器以青瓷为主,而明代之後以白瓷为主特别是青花、五彩成明代白瓷的主要产品,而景德镇更成为主要的窑厂,规模最大,一直延续明清两代五、六百年而不衰,描写当时盛况为「昼间白烟掩空,夜间红焰烧天。
7、清朝时期陶瓷文化
清朝中国瓷器可谓登峰造极。数千年的经验,加上景德镇的天然原料,督陶官的管理,清朝初年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因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皇帝重视,瓷器的成就也非常卓越,皇帝的爱好与提倡,使得清初的瓷器制作技术高超,装饰精细华美,成就不凡,是悠久的中国陶瓷史上最光耀灿烂。
二、中国瓷器在对外交流中的作用
1、直接促使了各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融合
从销往海外的中国瓷器上看,经常发现有商业广告文字、或是宗教用语等。在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长沙窑黄釉褐彩贴花三耳壶瓷器上有“郑家小口天下有名”的字样。在该博物馆收藏的另一件三耳壶上发现了“卞家小口天下第一”的题文。
那么由中国黑瓷文化所产生的日本“茶道”却是根深蒂固。中国黑瓷文化的美学内涵大多是通过茶文化体现出来的,随着宋徽宗等人的远去和斗茶文化的衰落,黑釉盏类的黑瓷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茶文化在日本得到了弘扬和发展,日本人将这种黑色的茶盏称为“天目”。中国古陶瓷在日本被用做食器、饮器、容器装饰器、崇拜器、礼器、艺术收藏品等。上得天皇亲眯,下受臣民喜爱。
2、直接推动了各国、各地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传播,诱发了世界各国手工业的空前发展和繁荣
中国瓷器的对外输出,引导了世界陶瓷工艺的发展。唐末以后,越窑青瓷一直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厚爱,并一度取代丝绸成为中国海外贸易中最大宗的物品;由于瓷器不同于丝绸,是易碎物品且易占空间,运输量不大,于是作为日用消费品的越窑瓷器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世界上许多国家开始仿制越窑青瓷,促进了世界陶瓷工艺的发展。
在民间贸易中,唐时中国输往日本最多的瓷器是越窑青瓷,其次是长沙窑瓷器。从历史上看,日本对中国陶瓷工艺垂慕已久,早在5世纪时,日本天皇就派使臣到朝鲜,邀请我国匠师前往日本传授技艺,其中包括陶部的汉族手工艺匠师数十人。八世纪时,日本开始了对中国陶瓷的仿制;日本猿投窑烧制的淡青釉陶器,其烧造方法是模仿越窑青瓷,造型和纹饰也受到越青瓷影响,出现了越窑青瓷花纹同样的暗花。另一种绿釉陶器,呈淡绿色,类似于北宋时期的越窑青瓷,也刻有与越窑青瓷钵花纹相同的暗花;中国陶瓷对日本的影响正象中岛健藏先生所说:“我们可以断言,如果不谈中国的影响,那么根本无法说明日本的传统工艺美术。”
朝鲜远在唐代越窑青瓷就传到了朝鲜,十世纪初,朝鲜人就学会了仿造中国青瓷的技术;十一世纪末,高丽陶工仿照越窑青瓷烧成了青釉瓷器,时称“高丽秘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1123年北宋徐竟出使高丽后著述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有这样的叙述:“有狻香炉,亦翡色,……此物最精。其余则越州古秘色。”
3、活跃了世界各国商业贸易,开通了世界市场,间接刺激了航海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海外殖民掠夺
17世纪以前,欧洲人对中国陶瓷还很陌生,直到1517年,葡萄牙开僻好望角通往印度的航道到达中国广州以后,才开始了中国瓷器运销欧洲的历史,但当时数量极少。在当时只有国王和贵族才买得起贵重珍品。英国与中国瓷器的贸易始于1600年的东印公司时期。
从17世纪开始,中国输往欧洲瓷器的数量非常巨大,据欧洲学者根据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材料统计,从1602―1682年,就有1600万件中国瓷器被荷兰商船运到荷兰和世界各地;19世纪沉没在麻六甲丹绒比拉拉海域的英国商船‘戴安娜’号,共装载了180大箱各类瓷器(《南洋商报》1994年5月4日).
再次,瓷器的文化传播功能是其在对外交流活动有着其他任何物品所不能代替的尊贵地位。享有盛誉的中华古瓷,已成为世界各大博物馆里的明珠,更重要的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中国热”现象,吸引了一大批中国和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并受到广大收藏家和陶瓷爱好者的珍重,从根本上实现了文化交流的目的。
英国是世界上研究中国古陶重要中心之一,现在收藏在英国大英博物馆、剑桥菲茨威廉博物馆等的大量古物和高品质的瓷器是最好的明证。
中国陶瓷凝聚了中国人的心路历程,既是中国民族心理和审美心理的凝聚与结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之一。陶瓷在满足中国人民自身的日常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同时,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风采和魅力。陶瓷是世界的物质文明史和精神文明史的不朽篇章,陶瓷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参考文献】
中国茶“国家队”的诞生经过
《海峡茶道》:在此次上海豫园国际茶文化节上,“中国世博十大名茶”都进行了热身,吸引了不少眼球。正是我们常说的“世博未开,茶已飘香”。“十大名茶”的创意是怎么来的?
舒曼:在世博会,作为世界的核心场馆,受联合国的制约。解决一个问题,必须通过联合国总部的批准,因而联合国馆不像其它场馆,可以有灵活多变的方式来满足中国茶界的一些要求。但是。非常肯定的一点是联合国馆需要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项目入驻,只能以中国茶或中国茶文化的名义入驻,是不允许让中国茶品牌或中国茶企进入的。也就是说,联合国馆里不允许有任何商业氛围和商业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我建议由全国产茶区地方政府出面,推举各种历史名茶组成中国世博十大名茶的大团队,共同抱团出征世博会,前提是不凸显个体品牌,如出现个体品牌,须由所在地政府推荐,一切围绕着中国茶文化和中国茶的整体出现的。这样一来。给外界的感觉就是产茶区地方政府与茶企组团以中国茶的整体形象出现,即所谓的“中国茶叶国家队”。
《海峡茶道》:那中国的名茶有上千种,为何唯独选中这10种茶来代表中国茶的形象呢?
舒曼:这“十大名茶”是中国世博十大名茶招募管理委员会专家组审核和严格筛选后产生的,全盘考虑了青、红、黄、绿、黑、白6大茶类,安溪铁观音与武夷大红袍、祁门红茶、西湖龙井、湖南黑茶、太姥银针分别是经典品种,这毋庸置疑。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考虑湖南黑茶的同时,也把最能代表中国黄茶的君山银针考虑进来,一举两得;都匀毛尖是命名的,在巴拿马获过金奖:六安瓜片曾是总书记馈赠外国元首的茶:安吉白茶,因近几年受到人们的普遍推崇。故把脱胎于安吉白茶的精品――天目湖白茶纳入其中。此外,我们还考虑到再加工茶类,一致推选张一元花茶入围。以上“十大名茶”,其中有2个是在巴拿马获奖的。此次再度入选世博会。意义非同凡响;有7个的制作技艺是被列入国家“非遗”名录的,有8个是进入中国十大名茶的行列,可以说它们的分量是响当当的。
“国家队”的世界眼光
《海峡茶道》:在如此繁多的中国名茶中,这“十大名茶”能脱颖而出,招管委对它们品质的选拔标准一定非常严格。
舒曼:对!“世博十大名茶”这个名字不是那么好叫的,因为它是组合茶,只要有一家不合格,均视为十家都不合格,其严重程度是一家毁九家的事情。为此,组委会每次召开会议都把问题的严重性摆在面前,“世博十大名茶”质量总监骆少君也在会上再三举例说明国外对中国茶的苛刻程度。这次入选的中国茶产品质量管理,由国家茶叶质量监督中心负责质检和抽检,由原主任骆少君领衔担任“十大名茶”质量检验管理工作,充分保证了它们以历史上最好的质量在联合国馆展示销售。
《海峡茶道》:各产区的茶进入世博有着比较灵活的渠道,想必中国茶在世博会中会有颇为精彩的表现。
舒曼:进合国馆的“中国世博十大名茶”,第一次诞生了“一个地球,一个联合国,一杯中国茶”的全新理念。“十大名茶”所处位置的特殊性使得中国茶可以与世界各国际组织进行对话,意味着人类五千年茶文化史上首次以“中国茶”名义走进世博会,也意味着在人类世博会史上,中国茶首次抱团并以中国茶“国家队”的身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进合国馆。此外,中国茶能够走进世博会,可以在其产品外包装上使用联合国馆标识,这在世博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表明了中国茶在经过重新洗牌后走进全世界媒体的视野中,并具有鲜明的特征和世人强烈的关注,必将载入世界和中国茶文化史册。当然,“十大名茶”也许没有经济实力与世博合作伙伴相抗衡,但其以“Chinese Tea”这一文化概念在世博会成功进行“软着陆”,这在文化实力上,不仅值得期待,更是一种巨大的财富。这一点是世博会所有的合作伙伴无法与之抗衡的。
“后世博”阶段,精彩还要继续
《海峡茶道》:那么,你觉得上海世博会将会给中国茶产业带来什么?
舒曼:自中国茶确定进合国馆以来,得到了中国各产茶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国茶叶国家队”以集体智慧亮相上海世博会,赢得了全国茶界的欢呼声。像都匀市政府在文峰公园兴建了“世博名茶园”,杭州市政府举行世博十大名茶入列中国茶叶博物馆馆藏、共泡世博十大名茶融入西湖仪式等……试问,这在中国茶产业发展史上见到过吗?海纳百川,能够包容一切的心态现在居然发生在产茶区所在地政府,这是何等不易啊!过去,我们对中国产茶区所在地的看法始终停留在“各自为战。各自为阵,各自为政,各立山头”的地域保护、区域保护的概念上。如今中国茶的抱团精神令人刮目相看。这就是世博会给中国茶产业带来的最大影响,意义非常深刻。在经历世博会这个国际盛会之后,中国茶产业将捧着中国茶这块“大蛋糕”,迎来蜕变的时机。
说到煎茶美学,茶入这个茶席上的小物,可是有一番滋味。茶入是一种盛浓茶粉的小罐。茶事中要点两种茶:浓茶与薄茶,前者浓稠如粥,后者浓度近似咖啡,其中浓茶是茶事的关键。因此茶入也是最为重要的茶道具之一。茶入最早来自于中国,据说是中国人盛放火药的容器,也有说是中国人盛头油用的(有名的“初花”茶入据说就是杨贵妃用过的油盒)。
茶入分为“唐物”和“和物”,战国时期,主要还是使用从中国少量进口的“唐物”茶入,因此十分珍贵,拥有一定级别的名唐物茶入,是武将身份和权势的象征。即使到了江户幕府,茶人仍是地方大名与将军家关系疏近的证明物。盖只有德川一族或者谱代重臣,才有将军下赐的名贵茶入。
到了今天,这些名贵的茶入又被一些福州的玩家视为心头好。虽说小众,但也是一个颇为文雅的专项收藏。在这个群体中,记者认识了林新,一个四处淘茶入的茶客。
林新和收藏茶入结缘在8年前。那时候林新还不知道茶入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价值,只是在收藏紫砂壶和一些文玩。后来由于身边那些师大美术学院的朋友都在四处淘宝茶入,也让林新开始重新打量这小小罐。随后的几年间,他开始翻阅大量的资料,与藏友、茶入、专家进行学习,跑了不少地方的古玩城,近的福州、厦门、泉州,远的北京上海,总之,在他看来,茶入是一种有着纯正福州特色,浓厚地域审美传承的茶之重器。所以平时的他也十分喜欢与朋友谈及茶入,普及茶入知识。
“从洪塘窑出去的一种小体量薄胎酱釉器,有的瓷片薄到了只有指甲片那么薄,在日本被称为‘汉作唐物茶入’,是茶室当中储抹茶的一种茶器,后来丰臣秀吉把这种象征日本茶道精神的福州窑‘茶入’当做‘封地’和荣誉的象征,颁发奖赏给有重大战功的将军们。再后来将军们常常为此物引发战争。丰臣秀吉自用的‘北野茄子’,则一直被奉为日本国宝。”在林新的讲述中,记者了解到当下国人对茶入的认识微乎甚微。在宋代的茶器里面,包括沈安老人的茶谱里面,都没有关于茶入的描写。南宋偏安一隅,让很多关于茶器的地方史料也变得零碎而模糊。
“一件汉做唐物茶入,在日本可以换一辆最好的本田。当年福州有一批人手中的茶入,加起来大概有100来件。有一次日本人来了六七个人,包括美术馆的馆长、研究茶道的教授、专家,看到这些茶入都惊呆了。因为这个东西在日本已经非常稀少,剩下不多的都保存在博物馆和大学的收藏馆里。”林新说道。
这些年,林新去博物馆看的机会也不少,没有考虑经济效益的他,大大小小的也收藏了大几十件茶入。有人称他是福州,乃至福建收茶入的第一人,因为他收的品种全,釉水好,数量多。
“小众和大众的玩法不同,不论是与茶有缘也好,还是与福州有缘,总之,都是古物传情吧。”眼下,收藏茶入,对林新而言,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记者采访的当日,一群朋友正在认真的把玩他拿出来的宝贝。也许真的是买到是一种缘分,乐在其中也成了这群人收藏茶入的初衷。
未来,林新还希望可以更系统地收藏茶入,以及茶席中其他美好的茶道具,总之,“在茶入的陪伴下,我将是幸福的。”
链接
日本茶道界把传世的著名唐物茶入登记入册,并按不同年代和艺术价值分出等级:如“大名物”、“中兴名物”等。日本茶道史上介绍唐物茶入的文献著述比比皆是,较早的有《金尺文库故书》、《抵园执行日记》、《山上宗二记》、《君台观左右帐记》、《茶入之次第》以及《松屋会记》等记录茶会的著述。一般人认为,在日本,唐物茶入(也有人称之为浓茶小罐)是在日本茶道兴起初期由日本陶祖藤四郎在13世纪从中国学回制陶技术并用自中土带回的陶土和釉料制作的。
对于传世的许多著名的“唐物茶入”的产地的研究始终是日本茶道、陶瓷界极为关注的问题。1994年中国考古学者在江西赣州七里镇窑址发掘简报中曾有出土与日本唐物茶入相似的酱釉陶器(茶入)的报道,但因证据不足,终难认定。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福州市旧城改造工程的开展,在鼓楼区的柏林坊、水流弯、北大路、屏山、七星井等处古遗址中,陆续发现了大批宋代薄胎酱褐釉陶器,器型有罐、瓶、盒、钵、灯、水注、执壶、香薰、锅等。这些陶器多数出自宋元时代文化层或废弃的水井中,其中又以各式酱褐色釉薄胎小罐数量最多。据不完全统计,其造型、胎质、釉色及工艺手法与传世的日本唐物茶入几无二致(如日本唐物茶入中的“大海”、“肩衡”、“鹤首”、瓢、水滴、柑子、皆口、茄子、“文琳”等式样的茶入)。这些小罐(茶入)的共同特征是卷唇(或圆唇)直口、短颈(或长颈)、圆肩、鼓腹、平底(或微凹底),通器里外施酱褐(酱红、酱黑)釉,部分器物釉面莹亮润泽,有流釉痕,釉色不均。另外釉多不及底,外下腹部三分之一处多落胎,有流釉现象,器表则多留下清晰的旋削痕,底部多留线切痕。小罐的不同造型仅在于颈腹部的变化,如缩颈或长颈,溜肩或窄平肩、斜肩,浅腹、扁圆、垂腹或直腹之间的差异。从工艺上看,这些小罐的制作均十分精细,胎土多淘洗,少杂质或砂眼、气孔,烧成温度和烧结度高,多薄胎,一般胎薄仅2毫米左右,小型器仅1毫米,整体造型匀称、规整。
自古以来,茉莉花茶就被誉为花茶之魁首,而福州窖制的茉莉花茶则以无与伦比的优良品质享誉海内外。2010年,中国茶叶出口32.2万吨,平均单价为2.58美元/公斤,而同期中国茉莉花茶出口平均单价为5美元/公斤,其中福州茉莉花茶的出口单价最高,其茉莉银毫出口单价甚至达到了60美元/公斤。
虽说有着千年的历史沉淀,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福州茉莉花茶一度沉寂。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恢复优质茉莉花生产基地,成立福州茉莉花茶产业联盟,制定统一的质量标准等重振茉莉花茶产业。
2011年10月24日,在福州召开的国际茉莉花茶发源地会议,再一次将全世界的目光聚向福州,汇集到茉莉花茶那悠远绵长的茶香中。会上,国际茶叶委员会、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授予了福州市“世界茉莉花茶发源地”荣誉称号,福州茉莉花茶一条街也正式开街。
一个城市的名片
为了促进福州茉莉花茶文化的传承、发展,在2011国际茉莉花茶发源地会议上,国际茶叶委员会、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福州市农业局三方签署了《打造福州茉莉花茶城市品牌》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福州茉莉花茶城市品牌。
会上,国际茶业委员会主席迈克・本斯顿就本次会议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此次大会是无价的,它让全球茶人聚到一起,共同领略了福州茉莉花茶的魅力。”他同时还表示,这次会议是茉莉花茶向世界推广的一个很好的契机,通过此次参加会议的各国代表回国的传播,一传十,十传百,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福州茉莉花茶。“当然,这需要过程,但是我相信这一天不会很久。”迈克强调。
加拿大茶叶协会主席路易斯・诺伯格女士表示,她以前就很喜欢加拿大的中国餐馆所提供的茉莉花茶,但是这次喝了正宗的福州茉莉花茶后,她才知道餐馆里提供的茉莉花茶是比较低档次的。“我很高兴能来到中国喝到品质这么高的茉莉花茶,一定要带回去给家人朋友们分享”。路易斯・诺伯格女士笑着说。
欧盟茶叶委员会主席兼英国茶叶协会主席威廉・戈曼介绍了中英茶叶交易的情况,他说,过去英国从中国大量进口绿茶,后来由于中国绿茶种类单调的缘故,英国改从其他国家进口茶叶。10年前,中国出口的茶叶在英国的茶叶市场比重只占了4%~5%。两三年前,中国绿茶的种类开始增多,英国向中国进口的茶叶量也开始逐渐提升。“我这次带领英国茶叶协会的成员来到福州,福州茉莉花茶的品种之多,滋味之好,让我们无比惊讶。这是个新商机,接下来我们将回国进行调研,为进一步的交流与合作做准备”。
这次国际茉莉花茶发源地会议在福州召开,目的就是让世界寻找茶叶的根源,认识“东方威尼斯”――福州,这一独具魅力的东方城市,打造“福州茉莉花”这一独一无二的城市味道,品味“中国春天的味道”――福州茉莉花茶的独特韵味。以国际化的视角打造“茉莉花茶”这一福州城市品牌,让全球重新认识福州这一世界历史上最大的茶叶港口,满城尽飘茉莉香的魅力城市。
千年茶香绽放新姿
福州茉莉花茶一条街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原泛船浦茶叶港口附近,集“名优茶叶、精美茶具、茶饮料、茶工艺品”为一体,是全国第一个专业的茉莉花茶市场。茉莉花茶一条街的开街,意在重现泛船浦在清代及民初茶行林立的景象。茉莉花茶一条街全长1.3公里,共规划9万平方米的经营面积。除了经营茶叶、茶具、茶工艺品等与茶相关的商家,还配套有餐厅、住宿、银行、票务等服务设施。
当天,在茉莉花茶一条街的品茗区,国家和地区的茶叶协会领导、茶叶商人等嘉宾一同品尝福州茉莉花茶,不同肤色的嘉宾对福州茉莉花茶有着同样的热爱。
“这实在太棒了,我们都不想离开了。”在品茗区品茶的时候,英国茶叶协会主席威廉一遍遍地重复着这些话。当要离开的时候他依依不舍地说:“这里安排的时间太短暂了。请问下午这边还有人在吗?我们都很想再来这里。”
Tina是一位来自加拿大的茶商,在品茗区她流连于各个展位,每次喝到不同的茶总会尽可能地与主人交流,忙坏了边听边记的翻译。而且每次喝到喜欢的茶她也总会向主人索取茶样,交换名片,积极为以后的生意做准备。“我在加拿大卖很多国家的茶叶,当然也有茉莉花茶,但是并不知道福州才是茉莉花茶的发源地,来到这里让我很兴奋。”
当天,福州的茉莉花茶传承大师还为外宾展示了精湛的茉莉花茶制作工艺。在观看茉莉花茶表演技艺时,众外宾都跃跃欲试。虽然已经年过花甲,不过依然抵挡不住心中的好奇,国际茶叶委员会主席迈克第一个走上舞台一试身手。在传承大师的指导下,实践几次后的迈克就能顺利的完成茉莉花茶制作过程中简单的“筛花”动作。看着迈克有模有样的筛花,现场相机快门声、掌声、叫好声响成一片。
在春伦茶业的表演区,俄罗斯茶商Jone对传统纸包的茉莉花茶颇感兴趣,主动向手法娴熟的工作人员学习包茶。当主办方决定将Jone亲手包的茶送给他时,他很努力地用中文说:“谢谢”。“我回国后,会把它送到我们的博物馆里,这太有纪念价值了!”Jone激动不已地说道。
链接:
一、大理旅游业现状与资源
“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一起构成了大理最自恃骄傲的景致“风花雪月”。苍山脚下、洱海之滨,平畴万亩、灰瓦白墙的白族民居掩映在绿树花丛中。炊烟缭绕,时隐时现,房前屋后的翠竹、村头寨尾的绿树,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悠久漫长的历史给大理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存,境内遍存着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和众多的古建。这些宝贵的历史遗迹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和魅力,是大理旅游资源的重要台柱。大理地区各民族节日繁多,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有三月街、花朝节、火把节等,随之而来的还有百花齐放的民族文艺。此外还有独特精巧、典雅大方,“三场一照壁,四合三天井”的民居风格。大理人民聪慧灵性、勤劳勇敢,生产出了远近闻名的地方名特产品与美食。白族“三道茶”既是待客交友的一种礼仪,也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概括,形成了西南地区典型的茶文化。
美丽神圣的大理,古往今来都在吸引着各类名人志士,也留下了流传时世的足迹佳作。大理地处云南省两大旅游区和两大旅游线路的交汇点,形成了集航空、铁路、公路、航运一体的立体交通网,具有良好的客源扩散、渗透以及组织能力。长期滞后的交通建设,使得大理受限因素较多,通达性不强。丽江等周边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更使大理目的的性质减弱。游客平均逗留时间减少、人均旅游消费降低,过境性质增强。“苍山洱海一日游”的线路目前成熟,这对于提高大理旅游吸引力,促进接待水平有很大帮助,但也缩短了游客逗留时间,降低了效益。大部分的旅游资源仍还处于没有统一规划的状态。大理具有国际独特性的文化产权,曾一度被国外旅行者奉为最美的中国小镇。可近些年来知名度逐渐被周围各种旅游城镇所掩盖。
由于旅游业起步较晚,大理现有宾馆规模档次不合理。同时许多接待、服务人员教育水平较低,极大地影响到了大理在游客心中的形象。
二、丽江模式对大理启示
在上世纪大理旅游缓慢发展的时候,一座震后余生的小城丽江,正由一座鲜为人知的古镇发展成为人气见长的旅游目的地,成为“小资中国”的代名词。短短十年间,丽江创造出民族文化与经济对接的“丽江现象”,世界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协调发展的“丽江模式”,以及被称为中国经验的“束河古镇保护开发模式”。在如今这个商品越来越相似的风景区市场里,文化底蕴显然成为了决定品牌价值最重要的筹码之一。以古城、雪山和东巴文化为元素,丽江热情地向世人展示着他们的古老智慧,创造出了大批的创意产业。相比之下,大理只是将自己的文化关在了博物馆里,仔细分析两地旅游业,不难发现大理一直无法跳出苍山洱海的思维局限,摆脱不掉“风花雪月”的文化优越感;而丽江已举全市之力,将旅游业发展成了主导枢纽产业。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加入三江并流自然遗产、记忆遗产东巴古献,丽江还创造出了《印象丽江》等一批引领潮流的文化形式。传统文化接轨市场文化,正在演变为一种新的文化时尚。
三、大理旅游资源开发策划
(一)开发历史人文资源
大理山川秀美、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悠久的历史和浓郁民族风情是大理旅游资源的最大特色以及优势。为了让游客更容易地感受到文化资源,必须要有所创新。就像酒吧歌手侃侃提取丽江晦涩难懂的东巴民歌,改造成了“嘀嗒”一样脍炙人口的现代乐曲,大理的资源开发必须要鼓励更多的文艺工作者前来,创造更多通俗艺术精品。
(二)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洱海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蔚蓝湖泊,但由于离古镇相对较远,大部分的游客依然是住在古镇,乘船在洱海边匆匆逛逛便打道回府。
在严格保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不妨精心打造“湖畔文化”长廊――铺造人工沙滩、建设天然浴场,修建栈桥、凉亭,制造游览船只――全面开发充实洱海日夜游。苍山同样也是一座尚未开发的宝库。目前的游览方式只能容许游客到达半山的玉带路上,觊觎一下山顶的积雪。丽江的玉龙雪山已是一个独立景点,融自然景观以及天龙八部影视城等人文景观于一身的苍山为什么不能被深入开发呢?不妨开放几条徒步上山线路,沿途开发新的人文景点,并在山顶建设一些留宿客栈,开发大理特色登山游。同时在半山草原开发高山草甸游不妨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三)开发独特的旅游产品
大理旅游规划的最大目的应当是在争取更多游客之余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这需要做到两个方面:产品引人注目;旅游活动丰富充实。大理的旅游现状并不可观,大部分游客选择了十几年来未曾更改过的大理一日游,显然不符合日新月异的旅游业发展。我们可以在古镇里开发民俗风情园,精心推出一系列民族特色表演,如对歌台;同时强化古镇名街的特色性,形成专业的特产街、小吃街、花卉街等。充分调动游客感官,营造更好的参与气氛,使游客感到“山水依旧、感受常新”,增强路途目的性。大理的气候条件、空气质量都非常好,也可以考虑利用优美的自然风光,发展疗养业与体育训练营地。
(四)加强宣传,提高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