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27 16:14:0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农村电商现状及发展趋势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 绿色建筑;建筑行业;节约能源;低碳环保;建筑市场
绿色建筑是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层次和质量应运而生的,主要特征是节能、环保、节水、节电和节省建筑材料。诚然,很多人都把绿色建筑与建筑的绿化、美化结合起来,但是从本质意义上看,绿色建筑更多是一种未来建筑的发展样式,是一种科学概念。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环境生态观念的盛行,越来越多的人把绿色建筑作为建筑施工的主要目标,这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与人们思想的升华。总体来看,研讨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并对未来趋势做出分析,具备一定的现实意义。
1 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就我国来说,很多人对绿色建筑的概念理解存在相当的偏差,集中表现为绿色建筑的本质诉求没有充分得以传播,绿色建筑的实现路径和形式没有得到科学的推广。同时,很多建筑企业和单位虽然打着绿色建筑的“旗号”,但是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只是“徒有其表”,而缺乏实质内容。
1.1 绿色建筑的概念普及存在误读
绿色建筑是一个全新的建筑概念,也可以归类为生态建筑和自然建筑的范畴。将绿色建筑纳入城市整体建设规划的版图,体现了城市化过程中人们对于大自然、美好环境与和谐生态的需求,也体现了生产力发展状况下建筑升级的必要性。无论是生产类建筑,亦或是生活用的建筑,都具有固定的样式和外观。传统的建筑在中国人的概念里一般都是方方正正、严密紧实的,而绿色建筑更加注重建筑的采光、通风、透气等功能,根据注重建筑与周围环境、生态的和谐,注重建筑的实用性,忽略建筑的外在形式。当前,很多人对绿色建筑的概念和内涵的理解存在误读,错误的将绿色建筑与绿化、美化等结合起来,这是亟需破解的。
1.2 绿色建筑的推广区域存在差异
以我国为例,南北方对于绿色建筑的理解和设计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北方由于冬季漫长而寒冷,因此在绿色建筑建设过程中更加注重保暖、供暖设施的设计、开发;南方往往因为气候条件而注重防潮、通风设施的设计。这就是地域不同带来的绿色建筑推广的差异,同时也体现了绿色建筑的多样性和功能性。同时,很多人认为绿色建筑就是城市建筑,或者将二者紧密联系起来,其实这也是严重的误区。真正的优化级别的绿色建筑,并非只能在城市中推广,在农村地区同样可以适用。例如,我国很多传统农村地区的建筑样式,都是绿色建筑的雏形和范例,体现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爱护生态的基本绿色诉求。最为典型包括大草原的蒙古包、福建的传统民居、少数民族的吊脚楼、竹楼等。这充分的证明,绿色建筑与所在区域、地域关系不大,凡是体现绿色建筑本质的建筑样式,都是值得推广和普及的。
1.3 绿色建筑的评价和认定体系不完善
绿色建筑是否符合标准和要求,是否与建筑市场发展、人民群众的需求相一致,这是很大的问题。当前的建筑市场,可谓鱼龙混杂、参差不齐,很多唯利是图的建筑商为利益而严重牺牲建筑质量,往往打着绿色建筑的名号,但是建筑物跟真正意义的绿色建筑相差甚远。这给我们的启示就是,由于当前绿色建筑的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必须完善绿色建筑的认定、审查与评价的机制、体系。要知道,只有符合认定标准的绿色建材,才能发挥出建筑物节能减排、包含环境的基本功效,才能符合人民群众的居住、生活的诉求。同时,绿色建筑的一个现状就是,很多人认为绿色建筑的推广、发展职责全在政府或建筑主管部门,这其实也是错误的思维。绿色建筑的推广和普及是全社会的责任,与每个人的工作、生活密切相关,这一点必须区分清楚。
2 绿色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
2.1 绿色建筑将成为建筑行业的主导
前面已经提到,绿色建筑当前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即绿色建筑的概念、形式和实体仍然处于起步时期。但是,绿色建筑具备的优势,与当前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不谋而合的,其发展前景不可限量。也就是说,绿色建筑比较成为未来建筑行业的主体和主导力量。将绿色建筑作为未来建筑发展的主要样式,其正面影响和积极意义十分重大,同时也符合社会发展、经济繁荣和生产生活的基本诉求。
2.2 绿色建筑将根据低碳环保,节约能源
虽然现在很多建筑都打着绿色建筑的旗号,但是往往都是徒有其表,很难真正满足绿色建筑的标准要求。展望未来,随着建筑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绿色建筑将更加符合低碳环境、节约能源和生态平衡的要求,更加体现“绿色”的概念。比如,随着绿化配置技术、绿色环保材料技术的发展,绿色建筑的整体水准也必然得以提高。
2.3 绿色建筑的市场前景十分光明
建筑行业是一个大的产业链条,诸多的经济利益与之密切相关。就未来的趋势看,绿色建筑引发的建筑市场变革是指日可待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绿色建筑随着技术进步与产业成熟,必将为建筑市场的繁荣提供更大的动力支持。可以断言,绿色建筑市场的未来发展是十分光明的,绿色建筑带来的产业回报也是值得期待的。
参考文献
[1] 孙书明,李伟清,马容.浅析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山西建筑. 2010(14)
[2] 高升,艾军艳.绿色建筑发展和推广的国外经验借鉴[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3] 孙书明,李伟清,马容.浅析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山西建筑. 2010(14)
[4] 贺建邦.浅谈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与方向[J].山西建筑.2010(23)
关键词:新兴媒体;媒体用户;创意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3-0006-04
一、现实与理论关注的议题
从产业视角动态研究新媒体早已成为国家层面的重要主题,所谓的新媒体也日益广泛地渗入人类社会生活,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国家相关主管部门早已从战略布局上确立了新媒体的相关主流地位,这是一种交互性的全媒体融合形态。所谓的新媒体逐渐发展成我国传媒产I领域的新发之力。
从全球领域、国家战略发展高层来看,如何拓展所谓新媒体产业也是当下与未来文化传媒娱乐领域的重大问题之一。所谓新媒体产业是文化产业、娱乐产业的新业态,是国家政策扶持重点。中国新媒体应用已有20余年,新媒体研究也有十多年,毫无疑问,新媒体是“当前最热的研究领域”,其现实与理论意义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媒体与社会化应用:各类智能终端,以及移动互联网开放平台的应用服务技术,成为新媒体传播的核心技术基础;新媒体改变了媒体的传播路径,也改变了媒体与政府监管的关系,新媒体的开放、互动对政府规制构成了新挑战。
2.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彼此融合:各类新媒体生态中的传统媒体如何转型,如何与新的媒体进行融合,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的重要主题,所谓传统媒体如党报、图书出版、电视、电影等都尝试突围、创新和变革;传统新闻内容生产模式、传播通道被打破,新的新闻生产机制正在孕育和成形。
3.新媒体商业及盈利模式的创新: 新媒体是信息科技与媒体产品的紧密结合,新媒体带来的媒体创意新经济,使得原来传统媒体从规模经济转向了范围经济、共享经济等模式,各类高新技术手段不断创新着人类支付问题,并通过尝试个性化的特质服务,不同媒体皆试图把握一条独特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目前比较热门的新媒体,如智能手机,内载各类新媒体内容产品、新媒体软件创新产品,同时也属于新媒体硬件生产领域产品,其内含新的媒体经营模式。
4.新媒体不断提升自身营销价值,营销属性加强。新媒体从内容产品,到渠道多样化的营销价值日益成为广告主、广告公司、公关公司等营销机构的关注焦点,新媒体已然成为企业整合营销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5.新媒体促进了主体文化的包容和开放,通过技术手段,促进新的亚文化圈的形成;新媒体促进了不同文明的对话。
6.我国新媒体产业同样呈现严重的区域差距,发展不平衡现状。一是各级城市间,以及城市与农村间的不平衡;二是东部与西部,沿海与内陆间的不平衡;三是各大官方媒体机构各自作战,缺乏协同效应思维与行为,导致境内外各类资本云集,媒体大鳄积极渗透,抢先我国新的媒体市场。
概言之,目前所谓新媒体已然发展成就为全球最具发展活力与潜力十足的前景产业。随着各类新媒体的不断涌现,不仅人们的生活方式被潜移默化地改变,世界传播新秩序也不断被重塑着。当前,在全球化趋势下,对新媒体产业现状与趋势的研究尤显必要。
二、相关研究梳理
(一)“新媒体”的界定
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是网络基础上的延伸(熊澄宇,2008)。美国互联网实验室认为,“新媒体是基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字广播等,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脑、电视、手机等实现个性化、细分化和互动化,能够实现精准投放,点对点的传播”。陆地认为,是媒介终端或功能创新的媒体(2014年);新媒体已成为我国传媒产业领域的新生力量(鞠立新,2013);有学者从文化学角度解读新媒体是一种新的文化(2012)。本研究认为,应动态地研究新媒体,是新兴媒体(emerging media),目前是“交互式数字化融合媒体”,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等服务,信息技术是新媒体必要的技术保障;用户多元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是新媒体产生的社会基础;新媒体变革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用户从以往的被动接受媒体到当下可自主媒体传播。社会化媒体用户不仅是新闻的消费者,也是新闻内容生产者、推广者,用户新闻信息传播系统发生“传-受”、“受-传”的互动变迁,传统媒体必须动态把握用户。社会化媒体中的口碑量应作为传统媒体测评受众的补充。
(二)“新媒体”发展现状
我国从 2004 年新媒体发展的初级阶段开始,如今是突飞猛进,向“用”、“玩”与“互动”等多功能转变(陆地,2014年);新媒体消费群体与日俱增,催生了诸如“容器人”、“宅男女”等,社交媒体、移动媒体盛行,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基金的关注;新媒体是国家发展规划的重点(柳斌杰,2007年)。随着新媒体相关产业的制度、政策环境的不断放宽,产业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加速,在美国,新媒体产业凸显出两大特点:有效的新市场开拓和新技术研发;全球新媒体出现“媒介融合”(郭小平,2012)。
本研究认为,我国新媒体正处于快速发展期,目前新媒体产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也涌现出新媒体领军企业。新媒体市场广阔,影响力日渐凸显,正吸引资本大规模流入,其营销价值增强,与此同时,其国际化竞争也加剧,整体相关产业向纵深挺进。
(三)移动互联网持续创新改变着新媒体发展态势
新媒体更加广泛地渗入人类社会生活,进入 “大数据”时代(严三九,2013);媒体更加注重用户的需求,为用户生产定制内容;在盈利模式方面,随着互联网支付手段愈加成熟,一些媒体产品获得用户的直接付费;社交媒体将成为新媒体发展的焦点(张艳,2013)。本研究认为,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是全球新媒体发展的主要动向,已经形成相关联的新媒体产业。该产业基于互联网、电信网等数字化网络,通过实时、互动、点对点的自由传播模式为主体,形成借助规模化内容产品的生产、传播为主业的各类经营实体,以及相关价值链集群体,产业前景巨大,在这个技术与创意高度集中的新媒体行业,行业引领力量将会诞生,并发挥强劲的引领价值。
三、本研究路径、发现
本研究关注用户自主传播的媒体创意文化产业效应,在此视角下去探讨新媒体现状及发展趋势。
本研究查阅与翻译了大量中英文相关资料;对腾讯、阿里、百视通、上海报业集团、上海广播电视台,以及韩国自媒体做了实地调研、访谈;参加相关学术会议,与相关业界专家进行交流、沟通;进行受众控制实验,并做了大量问卷调查,通过SPSS统计软件并结合相关深度访谈进行分析,认为:在宏观的视野下,以下一些关键点将是未来媒体突破的靶向,这些靶心较为明显地预示全球媒体未来的发展趋势。
具体如下。
(一)新媒体对人们未来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在新的传媒时代,新媒体更加广泛地渗入人类社会生活,从“互联网+”到“+互联网”都重要,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能”,电商、人工智能,各类VR((Virtual Reality,即虚拟现实,简称VR),AR(Augmented Reality,即增强现实,也被称之为混合现实技术)将极大地改变人们未来的生活。
“互联网+”是用互联网技术去对接配置、迭代甚至取代传统的或者现有的一些生活或者商业模式,有机会重塑传统行业。
“+互联网”则更多是从传统的行业思考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化现有要素,有一个有序的增效过程。
我们正在从“万物互联”走向“万物智能”,如何通过技术,感知场景,使用户连接服务变得更加智能,而且让人机交互不为人们所意识,这是未来媒体的系统工程。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在未来5到10年会很大地改变我们的生活、经济、商业,将覆盖大数据、机器学习等很多方面,包括语音,包括图象处理,还有很多感官方面的一些大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各类机器人在社会中广泛承担着服务型角色,不断介入现实工作与生活,机器智力汇聚着各方人类智慧,甚至有望在某些方面超越人类。人类的角色可能也会发生改变,人类进化可能会走向 “人-机合一”状态,一些人工机器人可能会具备自我学习与思辩能力,甚至程序驱动下,会自我机器智能生成,人类难以驾驭。人工智能能否做出情感性复杂答案合理判断?种种因高科技发展带来的问题必将引发更多的发展探索。
从虚拟到现实,比如黑科技全息眼镜。更多的黑科技在向我们走来,今天它们可能是虚拟的,甚至是匪夷所思的,但是这些黑科技将在不久的将来变成现实,并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将很大地加速这一进程。国外一些IT业巨头,如Facebook、谷歌、微软、索尼等,无一不在向虚拟现实领域拓展。著名财务咨询公司高盛估算,到2025年,VR、AR的硬件软件营收将达800亿美元,如果能走向大众市场,年营收有望达到1820亿美元。受相关产业发展及技术接受与普及因素等影响,保守预y,到2025年时,VR与AR产业的年营收也有230亿美元,特别是在新媒体相关娱乐产业,如游戏、影视、动漫、体育领域将提速率先,越早投资布局的企业,越可能有更多发展前景,不过,本研究认为,VR适用于给人类带来愉悦的场景,非愉悦场景给人的不适感以及VR引发人类身体与思维脱节性也是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
新媒体科技改变人类生活的案例,阿里巴巴最为典型。以电商起家的阿里巴巴,在过去的十几年,从B2B到C2C再到B2C,构建了一个电商生态体系。互联网经济不断发展,阿里的视野和脚步也早已超出了电商生态体系,并引入AR技术强化销售。自2014年开始,阿里巴巴马不停蹄,展开了在文化产业领域的一系列收购,如投资收购文化中国,并更名为阿里影业,将在影视版权、电影投融资、在线售票、数字音乐、数字出版领域烙下深深的阿里烙印;还斥巨认购华数传媒非公开发行股份。华数传媒号称为国内有线电视和新媒体行业的领导者,拥有全媒体完备经营资质,以及多样化的终端、传输渠道,这些都是阿里在家庭互联网方面的生态拓展的借力因素。
除了阿里,京东、中国网库、苏宁等电商巨头还纷纷加紧布局农村电商,不断将触角伸向农村深处。“得农村者,得天下”,已然成为电商巨头们的共识。
(二)新媒体发展进入“大数据”时代,“智能云”成为各类企业走向国际化的路径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个人资料、生产资料在管理、查询、交易、计算上的能力用在云上面,这能有效降低企业在IT资源的投入,让企业更专注于主业和核心竞争力。这是中国和全球的趋势,特别适合创新型的中小企业。微软把公有云引到中国,通过本地的合作伙伴来运营和交互。短短两年不到的时间里,已经创造了超过5万家在Azure公有云的企业用户,以及35000家在Office 365的用户。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型,并助力中国的创新性企业走向国际化。
来看上海广播电视台(SMG)全面拥抱互联网,与阿里合作的案例。曾经一统天下、“朝南”的传统媒体电视,最想从阿里那里获取什么?显然,一是阿里随着互联网发展而积累的用户数据;二是寄望通过电商、手游等方式,将媒体注意力直接转化为点击量,获取广告之外新的盈利模式;三是放开节目制作链条,强化用户在节目制作前、中、后期的全方位参与。
如今,阿里斥巨资12亿元入股上海文广集团旗下第一财经,双方将在多个领域展开合作。双方合作第一步,第一财经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率先成立,研发资讯产品体系、财经数据移动终端、互联网金融智库等各项业务都在积极推进之中。其他一些合作业务,如第一财经已经成为基于支付宝用户数据的股票行情系统的资讯服务商,第一财经相应的一些财富资讯管理也将登录手机淘宝。
正如马云所言,当前社会正处于从IT时代向DT(data technology)时代跨越中,建立与开发数据分享的机制、产品,飞速提升数据使用效率,才能使数据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和生活,同时也才能真正使社会在数据时代全面均衡发展。上海广播电视台在集团两家上市公司(东方明珠、百事通)吸收合并之时,植入与阿里在数据服务领域内的互联网合作基因。
未来,一定程度上承担我国新媒体发展方向的阿里巴巴,进军全球化将是最重要的方向,也是阿里巴巴新消费者的开发地。当然,这个战略目标要实现,阿里巴巴同样也面临着挑战与困难。例如,要实现支付全球化体系,支付宝必须要支持多币种同时交易;要克服物流全球化的困难等等。
与此同时,大数据时代,云计算也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之一。目前,我国政府成为云计算最为积极的实践者之一,云计算在推动电子政务、政府公共服务,智慧化应用、传统工业、金融业、服务业的转型升级,以及催生创新创业企业发展方面均成为关键因素。
马云的愿望是将阿里打造成一个DT时代的大数据公司。就目前阿里云的发展态势,阿里云服务涵及政府管理、金融服务、电子商务、数字娱乐、医疗健康、气象等多个领域,阿里云正在构建强大的阿里云生态,涵及政务、金融、电商、手机、智能家居、汽车等几乎所有的领域,为国际化进程打开一条技术通道。
(三)移动互联持续创新与改变新媒体的发展态势
中国毫无疑问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一个移动终端市场,天猫、淘宝在每年双11这天惊人人民币数额的成交额当中,有68%来自于移动端交易。移动端是为人看好的趋势,尤其是当它将移动互联的技术用于交易。
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自主地选择各类媒体。于是,传统媒体(报刊、广播、电视、书籍等)不得不与移动互联产生融合,形成各类所谓融合媒体,适应,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试听、阅读体验。移动互联基本特征是数字化,最大优势就是便于携带,具备交互强大、信息获取量大且快速、传播即时、更新快捷等基因。以移动广播为例,搭上移动互联网的广播,使得多向互动成为现实:受众可以在线收听,也可回放节目,并随时、随地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即时参与节目。与传统广播节目相异,移动互联广播倾向于个性化、自主化的节目。
电视观众与传播机构的互动也因移动互联而更加灵活。电视用户在观看节目的同时,依然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方式,与电视传播机构进行互动、相互交流。而且随着各种美图、摄像技术的发展,移动互联网用户本身的拍照、摄像功能也使得原先传统媒体的受众的身份,转变为新媒体信息的提供者(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全民参与的新媒体形式不断诞生。视频移动客户端用户接受影响因素需着重“内容体验”、增加“娱乐性”,降低“风险性”、提升“易用性”。
(四)社会化媒体(social media)依然是新媒体发展的焦点,“分享经济”的媒体创意效应出现
移动无线彻底解脱人类,也成为是未来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世界将在移动观看中成其所示。但是从科技发展现状来看,移动互联网完全超越有线互联网,尚待时日。
不过,社会化媒体却非常迅猛地转移到无线互联网,借助移动终端的使用,使得人类对其利用率增幅远远高于桌面PC电脑。社会化媒体不仅融入主流社,而且如今可与搜索引擎、门户网站、电子商务相匹敌,并基于社会化媒体平台不断延伸出第三方应用,蝴蝶化效应地引发各类崭新社会化商业变革。
社会化媒体一方面成为人们进行有效交往的社交工具,改变着人们的社会资本,一方面也逐步被政府、企业组织体系广泛应用,以提高其工作效率,并吸引应用开发商转移到社会化媒体的传播平台,研发各类用户所需个性化的服务,所有种种,必定将带动更多的投资汇聚社会化媒体领域,使其成为新的产业增长点。
社会化媒体的商业策略与传统媒体迥异,会以:免费、搜索、移动互联、网络综艺、平台策略、认知盈余、权力终结、社交红利等方式取胜。各类“疯传”策略,蜻蜓策略(概括为Focus+GET),即Focus(专注):确定一个以人为本、具体的、可测量、能让利益相关者乐意的目标;Grab Attention(赢得关注):用一些私人的,出人意料的,发自内心的,以及形象的内容,在嘈杂的社交媒体中赢得关注;Engage(吸引参与):创造一种个人联系,通过同情心和真实性逐渐接近更深的感情层面,或者通过讲述一个故事,拉近与受众的心理距离。这种参与能使受众足够地关心,从而促使他们想自己做点什么事;Take Action(采取行动):授权他人采取行动,可以将受众变成潜在顾客再变成队友。社会化媒体中的微信朋友圈信息流广告发展出现新的趋势:一是“转化率”问题,即对于微信广告来说,极高的广告投放成本,如何转化为产品的销售额或者APP的下载量,有待考量;二是“差异化整合营销”问题,即制定符合个性的创意,精准营销,考虑用户体验、用户隐私。
而且,更多公众借助社会化媒体平台,分享自己闲置资源,与他人共享资源,并促成消费的“分享经济”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在教育、医疗、广告创意、培训、家政服务、租赁、二手交易等领域,正颠覆着人们传统消费观念,改造着传统社会各个领域,如交通出行、短租住宿、旅游等。
未来,用户自主传播的媒体创意效应将以更多的 “分享经济”形式崛起,向更多领域拓展,如餐饮外卖、家庭美食分享,一些闲置厨房资源也将被盘活;建立在廉价劳动力基础上的中国发达的快递物流,也将出现人人快递物流众包模式。
用户自主传播的媒体创意效应因各类媒介技术的应用越发彰显其魅力。
动态看待新媒体发展,从媒介技术、用户需求、媒介生态与资金投入四维度宏观分析,结合传媒产业升级与转型的产业功能特性,同时关注媒体的社会整合功能(舆论引导、协调社会、娱乐大众、传承文化)。上述是未来媒体突破的靶向,这些靶心较为明显地预示全球媒体未来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严三九.“2013年全球新媒体发展态势探析”[J].现代传播,2013(7).
[2] New Media Art, Participation, Social Engagement and Public Funding----Taylor & Francis.2013.3.
[3] New Media Cloud Computing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2013.2,IGI Global.
[4] 王荣.十二省市引入阿里云[N].中国证券报,2015-01-06.
[5] 佚名.阿里云将在硅谷建数据中心欲拓展海外云业务[J].互联网天地,2015 (3).
[6] Convergence of new and old media: new media representation in traditional news, Taylor & Francis,2013.2.
[7] We Can’t All Be Obama ,The Use of New Media in Modern Political Campaigns,Taylor & Francis,2013.4.
[8] 童清G.中国新媒体产业发展的现实议题[J].新闻记者,2012(2).
[9] (美)安德森.免费:商业的未来[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10] 陈威如.平台战略:正在席卷全球的商业模式革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11] (美)舍基.认知盈余[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12] (委)莫伊塞斯・纳伊姆.权力的终结[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13] 徐志斌.社交红利[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
[14] John Allen Hendricks ,Social Media and Strategic communi -cations,Palgrave Macmillan
[15] (美)罗宾・蔡斯.共享经济[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
[16] (美)凯文・.凯利.必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17] (美)Ray Kurzwell.奇点临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论文摘要】在分析我国家电物流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根据河南家电物流发展现状,阐述了在河南区位交通、市场条件、产业基础较好的郑州,建设辐射中西部地区区域性家电物流中心的比较优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对策。
I引言
家电物流是家电产品从生产地到最终消费用户所产生的仓储、运输、分拣、分拨、配送、安装及调试等业务的过程。家电行业作为我国市场化进程较早、竞争程度较高的行业,无论在制造环节、销售环节还是在物流环节,与发达国家都比较接近,家电物流发展水平处于物流行业前列。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家电物流主要形成了以下几种模式:以海尔为代表的“生产企业自营物流”模式,以安德为代表的“剥离物流业务、组建第三方物流公司”模式,以安泰达为代表的“与大型物流企业共组家电物流平台”模式,以长虹为代表的“自营+外包”模式,以国美等连锁零售企业为代表的“外包+区域集中配送”模式。这些模式总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围绕生产企业或生产基地而形成的,如海尔、安德、安泰达、长虹等;一类是围绕零售企业或消费地区而形成的,如国美等。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以大中城市为主要市场,而本地配送特别是城乡配送多数依靠当地小型运输企业,能力薄弱,效率较低。
随着我国家电产品进入新一轮更新换代期,以及中西部地区家电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家电产品向三、四级市场延伸,以及家电物流形势的变化,原有围绕生产企业或大中城市建立的家电物流模式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家电产业发展的需要,在区位交通条件良好且临近市场的河南等中西部地区建设区域性家电物流中心,完善区域内配送体系,提高配送效率,更好地满足中西部地区市场消费需求,既十分必要,又潜力巨大。
2我国家电物流发展趋势特点
近年来,我国家电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家电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对家电物流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未来我国家电物流呈现以下发展趋势和特点:
一是我国家电生产相对集中,家电消费普遍比较分散,家电物流由东南向中西部流动的趋势在短期内不会改变。目前,我国家电产业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环渤海地区的青岛、北京、天津,长三角地区的上海、苏州、无锡、杭州、宁波,珠三角地区的顺德、珠海、中山、深圳,以及近年来兴起的安徽合肥等地。这些地区家电产品种类齐全,为综合型家电生产基地。四川绵阳、河南新乡、福建厦门以电视机、冰箱等产品为主导,为单一型家电生产基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家电产品消费普及化程度日益提高。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洗衣机、电冰箱、彩电、空调拥有量分别达到94.65台、93.63台、132.89台、i00.28台,分别是2000年的1.04倍、1.17倍、1.14倍、3.26倍;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洗衣机、电冰箱、彩电、空调拥有量分别达到49.11台、30.19台、99.22和9.82台,分别是2000年的1.72倍、2.45倍、2.04倍和7.44倍。我国家电生产基地相对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而家电消费全国性分布,由东南向中西部地区产生巨大的家电物流。尽管近年来东南沿海地区劳动力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家电产业有向中西部有条件地区转移的趋势,但短期内家电物流由东南向中西部地区流动的趋势不会改变。
二是农村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使家电物流配送半径进一步缩小,建设区域分拨中心成为必然趋势。随着我国大力推动“家电下乡”,农村市场快速增长,家电销售由区域性中心城市市场逐渐向三、四级市场扩张。目前,我国农村家电普及程度仅相当于城市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农村家庭平均每百户洗衣机拥有量仅为城市的51.9%、洗衣机仅为74.7%、电冰箱仅为32.2%、空调仅为9.8%、手机仅为55.9%。然而,我国农村有1.9亿多个家庭,占全国家庭总量的一半以上,在城市家电市场日益饱和的状态下,三、四线城市和我国农村家用电器市场成长空间仍很广阔。近年来城市家电消费年均增长率保持在5%左右,而农村为15%~20%。这就要求家电生产、销售或物流企业重新调整物流布局,合理设置新的分拨中心,使运输配送半径进一步减少,更好地满足农村市场的需要。
三是家电连锁的崛起以及家电网络销售的快速发展,家电销售业态日益多元化,促使家电物流形式多样化、物流服务复杂化。近年来,我国家电流通业态发生了快速变化,国美、苏宁等家电零售连锁巨头、原有批发市场、百货商场、专卖连锁店、电子商务等多种业态形成了共存局面,使家电物流格局发生相应变化。和传统家电批发零售商相比,家电连锁零售企业凭借其先进的业态,取得了快速发展。截至2009年6月,国美全国门店数为779家、苏宁847家、五星(已被百思买收购)170家,占据了国内一、二级市场80%的份额。与此同时,全球家电网络销售的崛起也带动了国内家电网络销售的快速发展。在美国家电网上零售规模占整体家电零售规模的6%,日本为5%,德国为10%,韩国高达12%,而中国只有1%,但发展快速。例如,世纪电器网2007年2月开始在网站上卖平板电视,2007年全年销售额只有几百万元,而2008年达到1亿元,2009年销售额预计达到3亿元;另一个家电网上商城——“京东商城”,2004~2008年零售额每年都保持着2倍以上的增长,从1000万元成长到14亿元。多元化的销售业态,需要不同的物流服务,导致家电产品流向的复杂化,家电物流发展的精细化、高效化和专业化。
四是家电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使家电第三方物流将向更高层次发展,由传统的销售物流向整个供应链物流转变。我国已成为全球家电制造中心,家电行业在制造成本上有一定优势,但较高的流通成本严重影响了家电行业的整体盈利水平。在当今原材料的挖潜性将近枯竭的情况下,众多家电企业都转向另一个利润源泉——物流领域的竞争。随着家电行业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更多家电企业开始借助第三方物流企业不断整合家电产业供应链,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来思考并实施物流运作,破除现有物流格局,建立集采购、销售、储运一体化的综合物流配送体系,实现更高层次的物流外包,以降低物流总费用,增强市场竞争力。
五是家电行业信息水平快速提升,对市场及客户反应的要求提高,推动信息技术在家电物流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家电产品具有季节性明显、时效性强、对库存管理要求高等特点,为提高市场反应速度、准确预测客户需求、加快存货周转、避免呆滞存货,要求家电物流企业信息系统具有更高的开放性和反应能力,与客户的供应链系统衔接和整合,实现业务协同。截至2006年,我国家电行业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最高的为财务管理,达到90%,其次是库存管理,达到70%,此外电子商务也达到了28.4%。随着家电行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要求家电物流企业必须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优化供应链管理,采用智能技术、自动识别技术、地理信息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等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保证货物运送的准时.陛,实施货物与车辆跟踪,提高交货的可靠性、用户需求响应的及时性以及各部门工作的协同性。
3河南家电物流发展现状及问题
目前,河南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为河南发展壮大家电物流奠定了重要基础。首先,河南家电物流形成较大规模。2008年河南规模以上家电零售和批发企业共销售家电482.96万台(包括洗衣机、电冰箱、空调器、彩电),比2002年增长114.8%。其中洗衣机、电冰箱、空调器、彩电销售量分别为61.33万台、114.81万台、121.74万台和185.08万台,分别是2002年增长21.9%、170.2%、83.1%和182.3%。按照全国家电行业销售量与平均库存比例为1:1.1左右,则2008年河南家电物流总体规模约为532万台。如果按照一台大家电(空调器、彩电等需要安装、调试的家电)每1000公里平均运输成本100元,本地仓储和配送成本平均为200元测算,则家电物流总成本约为15.9亿元。其次,家电物流态多元化。
目前,在河南从事家电销售的主要有家电连锁店、品牌专营店、批发市场、百货商场、大型超市等。家电连锁企业主要有国美、苏宁、五星,大型超市有沃尔玛、家乐福、丹尼斯等,品牌专营店有海尔、格力、美的、TCL等众多家电知名企业品牌,拥有各类家电批发市场10多家。从各业态销售量看,家电零售连锁店约占全省家电销售的31.5%,主要面向一二级城市市场;家电品牌专营店约占全省家电销售的41.7%,一二三四级市场全面覆盖,其它业态约占26.8%,主要针对三四级市场。三是农村家电物流量快速增长。自2007年12月我国实行“家电下乡”以来,河南农村市场家电物流量快速上升。2009年1~9月份,河南农村市场共销售各类家电261.0万台,销售额达到45.48亿元,两者均居全国各省(市、区)第一位。四是拥有一批从事家电物流的企业。在2008年我国物流100强中,总部位于河南或在郑州建立分公司的家电物流企业有安得、宝供、佳怡、新运千山、格力等。另外,河南本地物流企业豫鑫、长通等快速发展,承担众多家电品牌本地配送业务。
尽管河南家电物流已形成较大规模,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河南家电生产型物流主要是新飞冰箱、冰柜等产品,规模较小,品种单一,家电物流以消费型为主,这种格局导致了河南家电物流易受大型家电生产企业和连锁零售企业物流战略的影响,自身能够主导的空间相对较小。二是河南物流企业规模还比较小,全国性布局能力弱,辐射范围以省内和周边地区为主,尚不能完成从家电主产地到消费地的整体物流服务。三是河南物流企业服务的组织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与大型家电连锁零售企业对接不够,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河南家电物流终端配送体系还不够规范,信息系统不健全,信息流通不畅,配送中心运营效率低下,家电产品从配送中心到顾客手中的物流时滞较长。
4河南构建区域性家电物流中心的比较优势
国内外发展经验表明,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形成一般要有四个条件或要素:市场规模、区位交通、产业基础、腹地经济等。即该区域是否拥有巨大的市场规模,是否拥有良好的区位交通条件,是否具备较强的产业基础以及是否拥有雄厚的腹地经济。以这些条件来判断,河南郑州建设区域性家电物流中心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
从市场规模看,河南市场规模较大且增长较快。河南人口规模近1亿人,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家电产品的消费需求潜力巨大。2008年河南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洗衣机、电冰箱、彩电、空调拥有量分别为94.75台、87.02台、120.31台、102.96台,分别是2000年的1.08倍、1.21倍、1.11倍和2.99倍;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洗衣机、电冰箱、彩电、空调拥有量分别为73.40台、27.07台、100.05台、11.36台,分别是2000年的2.99倍、3.92台、2.62倍、11.36倍。从城镇和农村人均消费支出看,“十一五”以来,河南城镇和农村居民家用电器设备支出在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分别由2005年的6.2%、3.6%提高到2008年的7.4%、5.8%。从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农村家庭每百户家电拥有量看,中西部地区农村与东部地区还有较大差距,与城镇差距更大,说明中西部农村地区家电需求还有较大潜力,将为家电物流提供持续稳定的货源。
从区位交通看,河南郑州区域分拨优势明显。随着家电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我国主要家电物流加快向二三级市场扩展,家电运输配送半径不断缩小,建设大区级分拨中心成必然趋势。目前,河南家电批发零售物流主要集中在郑州,占全省规模以上批发零售物流量的52.4%。在郑州周边500公里内,除新乡(仅冰箱)外,还没有一个大型家电生产基地。如果按照每隔500公里的辐射半径建设一个大型分拨中心,相比武汉、西安而言,郑州是最佳选择。郑州一青岛距离1059公里,郑州一合肥距离550公里,郑州一广州距离1605公里,平均约为1000公里。武汉距离环渤海、珠三角、长三角三大生产基地的平均距离为800公里左右,西安距离三大生产基地平均距离为1400公里左右。在郑州建设区域性家电分拨中心,能够满足家电干线运输半径不断缩小的需要,又能实现与三大生产基地辐射范围的紧密对接,更加接近消费市场,周边500公里内可涵盖近2亿人口。同时,郑州到全国各主要城市的公路、铁路运输成本相对较小,成本优势更为明显。
从产业基础及潜力看,河南家电产业发展潜力较大。在我国中西部地区,除四川绵阳、河南新乡外,还没有一个知名家电企业集聚地。新飞电器是河南最大的冰箱生产企业,新飞商标是中国驰名商标,新飞冰箱市场占有率全国第四,冷柜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三。河南新乡冰箱产业基础较好且全国知名,金龙铜管、科隆“两器”生产配套能力全国第一。随着我国家电呈现向中西部转移趋势,新乡凭借良好的家电产业基础,承接家电产业转移的优势较中西部其它城市更为明显。近年来新乡市把家电产业作为战略支撑产业,大力导家电产业转移,全力打造中国“冷谷”,新乡有成为我国第五大家电产业基地的可能性。
从腹地经济看,中原城市群综合实力较强。在我国中西部地区陇海经济发展带上,中原城市群整体实力最强。2008年,中原城市群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人口规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另U达到10562.44亿元、4573.75亿元、4811万人、3243.15亿元。中原城市群东邻发展势头强劲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西接广袤的西部地区,向东沿陇海线可辐射到皖北、苏北和鲁西南,向北可沿京广线辐射到冀南的邯郸和晋东南的长治,向西可沿陇海一兰新线辐射到陕西、甘肃和青海,集聚辐射能力更强,发展潜力更大。
总体来看,河南及中西部地区家电需求拥有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郑州也具备成为面向中西部地区区域性分拨中心的条件。因此,应结合家电物流发展趋势,在郑州建立完善、快速、服务能力强、信息化程度高的家电物流仓储、分拨、配送体系,满足全省及中西部地区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的要求。
5河南构建区域性家电物流中心的对策
根据我国家电物流发展趋势,结合河南家电物流现状,在河南构建区域性家电物流中心,完善城乡家电物流配送体系,增强对中西部地区的辐射能力,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出发:
一是以发展区域分拨、配送为重点,积极引导国内外知名家电零售商、生产商和物流企业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大力发展家电分拨、配送物流。以服务于中西部地区市场为目标,在河南区位、交通、市场等基础较好的郑州,规划建设集仓储、分拣、配送、集散、增值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型家电物流园区,引导国美、苏宁等家电连锁零售以及海尔、格力、美的、TCL、长虹、三星等家电生产企业或物流企业集中建设仓储配送设施,推动集聚发展,共享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大力发展家电产品的区域集中、分拨和配送,在完善全省配送线路的基础上,加快向陕西、山西、河北等周边省份延伸。鼓励宝供、格力、安德等物流企业进一步扩展河南家电物流业务,引导海尔、安泰达、南方等知名家电物流企业在河南布局。
二是逐步引导家电制造随家电物流向河南转移,主动承接国内外知名家电企业转移,发展壮大家电产业,推动家电产业和物流业联动发展,加快发展家电生产物流和出口物流。紧紧抓住家电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机遇,充分发挥河南新乡家电产业优势、技术优势和配套产业优势,鼓励和支持格力、海尔、美的、海信、TCL、长虹等一线家电品牌和苏波尔、万和、艾美特、方太等小家电品牌,在新乡及其周边建设家电生产基地,发展壮大河南家电产业,为家电生产物流提供货源支撑。根据欧美市场需求,以高端化、国际化为目标,积极引导松下、西门子、三洋、三星、LG等外资知名家电品牌在河南建设家电出口基地,为家电出口物流提供货源支撑。大力推动以新乡为中心的家电生产与以郑州为中心的家电物流联动发展,共建公共信息平台,共享物流仓储设施,着力形成以新乡为家电生产基地,以郑州为仓储、分拨和配送中心,国内分拨配送物流和家电生产、出口物流共同发展的格局。
三是推动河南配送和快递物流企业积极融入家电物流链。加大物流设施和信息化投入,发展公铁联运,加强与家电生产、零售企业对接,培育本地第三方物流企业,增强家电仓储、配送和售后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鼓励河南综合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合资等多种形式资源社会物流资源,强化与家电生产企业、连锁零售企业及网络家电商城合作,加大物流技术设备投入,加快适用型物流软件、高新物流设备的研发推广,力争成为第三方物流配送商,提供家电仓储、分拣、运输等综合物流服务,培育壮大物流服务品牌。推动河南物流企业“走出去”,加快在全国重要城市布局,加强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家电物流中心的战略联合,积极融入国美、苏宁集中采购系统,发展从家电主产区到全国消费区的远程物流服务,打造全国性家电物流企业品牌。
四是完善城乡家电配送体系。根据城市发展规划,鼓励家电零售企业、生产企业、大型商超建设从仓储物流中心面向市区连锁零售门店、批发市场、城市消费区、居民集中区的城市配送网络,发展城市二次分拨。结合城市交通管制制度,科学安排配送线路,与客运高峰错开配送,尽量避免对城市交通、中心城区或居民区的干扰,进入市区配送采用中小型配送车辆,降低对市区环境的影响。同时,积极采取最优线路实施直达运输,增强快速反应能力,提高家电城市配送的专业化和精准化水平。根据我国农村家电物流快速发展的需要,结合“家电下乡”,加快农村物流配送渠道建设,完善市县乡家电配送网络体系。支持河南本地物流企业实施近中远程多级配送,大力发展郑卅IN省辖市及县城的家电直达配送,在覆盖各省辖市区及县(市)城区的基础上,加快向重点乡(镇)延伸。充分发挥邮政企业城乡网络节点优势,积极参与“家电下乡”,大力发展从市(县)一乡(镇)一农户的终端配送,直接为农户提供上门购物和送货到家的服务。
五是提升家电物流信息化水平。依托家电连锁零售、生产和物流企业,加大家电物流设施投入,在家电物流园区建设现代化大型立体仓库,完善和提升家电仓储和周转能力,满足家电物流供应链中分销、中转、仓储、配送等多方面服务要求,推动家电物流一体化、集群化发展。加快技术和设施设备改造升级,积极采用无人搬运小车、机器人堆码、无人操作叉车、自动分类分拣系统、模块化技术、仿真技术等现代物流技术,提高分拨转运效率,增强区域分拨和配送能力,逐步实现仓储立体化、搬运机械化、分拣自动化、配送网络化。借助现代信息网络体系和卫星定位系统,自动跟踪补充各个销售点的货源,加强配送车辆统一管理,提高配送的效率和准确性。
关键词生态农业;生态旅游;重庆丰都
生态农业,就是“生态合理的现代化农业”,是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系统工程方法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而农业旅游是一种以农业为载体、集休闲娱乐、旅游购物、绿色消费、返璞归真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生态旅游,是将生产、生活及生态结合为一体的旅游方式,是一种新兴产业。
1现代生态农业的特点
生态农业是建立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基础上的一种科学性的农业,是一种注重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的一种综合性的农业。
生态农业能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多的产出,是一种优化了的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具有稳定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农业。
生态农业是一个自我维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农业。
2国内外生态农业发展状况
当前国外的生态农业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各国正在全力探索有效替代模式和技术,重点是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开发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和其他生态类食品。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有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2 000多个,其中有160多个县级规模、10多个地(市)级规模,另有几个省逐步发展为生态农业省。1994年国家7部委(局)联合启动的全国51个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顺利实施,均取得了巨大成效,并于1999年6~7月全部通过国家级验收。生态农业建设取得的巨大成效,引起了国内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国际组织对我国这一创新给予高度评价,我国已走在世界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前列。
3我县生态农业和农业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县农业旅游发展多局限在“农家乐”项目上,多数规模不大,设施简陋,环境较差,娱乐的方式也单一。而已形成一定规模、具有发展前景的是佛建生态农业旅游园,该园位于兴义镇水天坪村,2005年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主要发展生态高效农业、观光旅游农业。规划发展面积250hm2。2006年,园区实现经营收入2 100万元,其中观光旅游收入800万元,园区实现税利300万元,安置就业人口120人。
随着生态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生态农业旅游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落后。园区根据生态农业旅游和科技农业发展要求已投入1 000万元改善基础设施,但生态农业旅游基础设施投入相对薄弱,特别是观光旅游道路、水、电、气、绿化、排污管网等建设已不适应生态农业旅游发展需要。二是接待设施已不适应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发展需要。园区生态农业旅游因资金制约,无法满足接待需要和达到景区规划要求。三是缺乏改造园区的资金。四是县里未将生态旅游园纳入全县旅游大格局总体布局规划。五是管理机构不健全。园区涉及多个业主发展、多个部门指导、多个单位协调,导致管理力度不大,协调指挥能力不强。
4我县生态农业和农业旅游产业的出路
4.1各级领导重视,部门支持
我县的佛建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园有国家级牌子,区位较好、农业发展基础较好,打造为全县重要旅游景区和重庆市著名农业旅游景区条件适宜,应考虑将其纳入全县旅游发展大格局总体布局规划。
4.2搞好园区规划,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佛建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园区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具备农业旅游和农业旅游示范点的一些功能;但与全国其他农业旅游示范点相比仍有差距,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要通过进一步规划、改造、完善其基础设施和接待功能,改造环境,打造精品,挖掘整理农业文化、农村文化、农村移民文化,丰富深化农业旅游内涵,带动我县其他“农家乐”的上档升级,真正起到全国农业旅游和农业旅游示范的作用,促进我县农业旅游产业化发展。
4.3加大投入力度
要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库区产业发展、移民后期扶持、旅游发展等基金倾斜园区发展,主要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改善。
4.4按重庆市农业旅游景区和全县重要旅游景区规划打造
由全县旅游发展基金解决一部分经费、业主筹集一部分经费,按重庆市农业旅游景区和全县主要旅游景点定位重新规划建设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园。
关键词:电子商务平台;农产品销售;销售渠道;Logistic模型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12.022
Research on the Role of E-commerce Platform in the Sal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Farmers in Shouguang City of Weifang
YANG Yan, GAO Min, LI Jun
( Yantai Institute,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Yantai, Shandong 264670, China)
Abstract: This study, taking 130 farmers in Shouguang city of Weifang as questionnaires, analyse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farmers’ willingness of online sal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with agricultural e-commerce platform as example by using the various logistic models. According to the data analysis, the farmers were influenced by some factors when making the channel decision-making, including the transport distance of products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buyers on product quality and pesticide residues. It concluded that the extens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sale channels was restricted by the above factors, and then explores the role of e-commerce platform 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sales.
Key words: e-commerce platform; agricultural products sales; sales channel; Logistic model
1 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现状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2010―2014年农产品产量年均增长率为2.662%,市场成交总额年均增长9.996%,农产品综合市场及摊位数量年均增幅分别为0.456%,1.305%。随着近年来“互联网+”趋势热潮的发展,农产品销售渠道也呈现出多元化特点。阿里研究院数据统计显示,2015年阿里平台共完成农产品销售额(阿里研究院GMV统计)695.5亿元,经营农产品卖家数超过90万个,其中零售平台占比97.73%,1688平台占比2.27%,涉农产品类目增长率为49.79%。5年间仅阿里一家电商平台对全国农产品交易总额贡献率由当初的0.353%增长为3.115%,贡献率年均增长28.92%。
2016年农业部先后出台《关于印发农业电子商务试点方案的通知》《“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旨在大力推进农村电子商务体系建设,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提升农产品流通服务水平,培育农业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实现农民创收。
当前,农产品电子商务业态前景可观,形式多样。从平台角度对农产品电商模式(引自《2014―2015年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报告》中国食品(农产品)电子商务研究院(洪涛、张传林)进行分类:一是政府涉农网站;二是涉农期货市场网络交易平台(含中介平台,以B2B、B2C模式为主);三是专业性涉农批发交易网站(含B2B、B2C、O2O等交易模式);四是涉农零售网站(农户自营、有专属农产品基地)。此外,生鲜配送成为农产品电商领域新“蓝海”,成套自建园区,基地和物流体系实现供应链的一体化。
笔者以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为例,研究影响潍坊寿光农户销售渠道决策的因素,研究数据来源于实地调研,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剔除无效问卷16份,最终得到114份调查结果。
2 寿光农户销售渠道选择行为分析
2.1 寿光农户销售渠道
通过对114份问卷的数据统计得出表1的调查结果,当前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以批发市场,合作组织和销售大户收购为主,个人零售,中介及网络销售所占份额较小。
2.2 影响农户网上销售农产品的因素
通过初步调查,得出影响寿光农户销售选择行为的因素有运输距离、利润、品质要求、农药残留要求、合同关系、购买方信誉度、结算方式等。农户网上销售农产品意愿如表2所示,大多数农户对网上销售农产品持观望和否定态度。
2.3 农户网上销售农产品意愿的实证分析
利用SPSS17.0软件,建立多项Logistic下的Logit模型,研究农户网上销售农产品的意愿。
2.3.1 变量的选取及显著性检验 选择运输距离、利润、品质要求、农药残留要求、合同关系、信誉度、结算方式等调查结果作为被检验解释变量(X),农户网上销售农产品意愿作为被解释变量(Y),研究影响农户销售选择行为的因素。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检验标准下,对被检验解释变量进行似然比检验,最终只有3个变量通过检验,分别为运输距离(X1)、品质要求(X2)、农药残留要求(X3)这3个变量在SPSS17.0的赋值,如表3所示。
模型拟合信息检验结果显示卡方值为76.034,Sig值为0.000,模型通过检验;Cox-Snell、Nagelkerke、McFadden 3个伪决定系数分别为0.084,0.097,0.044,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利用SPSS17.0得到3个解释变量的参数估计,见表4。
2.3.2 建立Logit模型 Y取3个值,即1=愿意,2=不愿意,3=不确定。SPSS选取“3=不确定”作为参考类,得出2个Logistic函数:
g1(x)=LogitP1=ln=β01+βi1xi
g2(x)=LogitP2=ln=β02+βi2xi
当回归系数的绝对值很大时,Wald检验值的估计标准会膨胀,Wald统计量变得很小以致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会增加。本应拒绝零假设却未拒绝,从而接受零假设,导致错误的结论(Jennings,1986;Menard,1995)。虽然表4中的Sig值存在大于0.05的情况,参考似然比检验结果,3个变量仍可以被选入模型。利用上述模型可进行如下估算。
例如,一个人X1=1、X2=1、X3=1则g1(x)=-1.383+1.057-0.962+1.362=0.074;g2(x)=-0.226+0.639+0.144+0.580=1.137。对于参考类,模型中的所有系数均为0。所以g3(x)=0。
再由(y1)=(i=1、2),
所以P(y1)==0.21;
P(y2)==0.60;
P(y3)==0.19。
因此,当面临农产品运输距离较远,购买者对农产品品质和农药残留要求较高的情况时,农户愿意在网上出售农产品的概率为0.21,不愿意的概率为0.61,不确定的概率为0.19。利用以上模型,电商从业者可以计算出不同情境下农户选择网上销售农产品的概率,制订应对措施,实现电商平台在农产品销售中的推广。
表4中系数正负号表示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正负相关关系,分析得出在长途运输、购买方对产品品质要求较低、对农残要求严格时,农户更倾向于通过电商平台出售产品。进而得出电子商务平台在解决农产品运输和市场准入、产品质量监管上发挥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拓宽销售渠道的结果。
3 电子商务平台在农产品销售中作用探究
3.1 解决农产品运输问题,实现物流配送专业化
当前我国有60%~70%的农户需要自己解决农产品运销问题,在产品流通环节损失利润每年高达200亿元。而电子商务平台作为农产品供求双方的中介,减少了中间环节不必要的损失。生产者根据所获准确的市场信息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配送。产品流通过程中依靠专业集约化的供应链,避免因产品积压导致的超额运输、储藏和损耗,克服了运输距离过远对农产品销售造成的不利影响。如顺丰优选凭借顺丰物流配送优势,迅速占领生鲜配送电商市场,货源产地直采保证品质,专业冷链物流确保运输时效。
3.2 实现产品质量监管,提高市场准入标准
农产品具有易腐烂变质、不易存储的特点,加之农业产品在标准化方面的先天不足,没有一致的市场标准致使当前农产品交易市场出现卫生质量不达标、以次充好的现象。农产品个体销售者受限于文化水平,生产经营模式单一低效,阻碍了农产品市场规范化运作。同时,我国多数农业企业缺少品牌意识和品牌的市场化操作实践,制约了特色农产品市场的发展。而电子商务平台对农产品的销售过程进行规范,推动农产品的品牌化,保障了产品质量。农产品电商平台中,吉林省通榆县采用的“通榆模式”非常注重品牌,不仅将该县农产品商标注册为“三千禾”,还进驻天猫旗舰店,建立县级电子商务协会监管,聘请第三方主体实现高效运营,并在全程产业链(包括采购、包装、运营、配送、售后等)上进行标准化运作。
3.3 节省交易成本,实现销售渠道多元化
据国际通行方法核算,与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模式相比,电子商务可节约直接成本15%,节约间接成本75%。其中包括信息获取成本、摊位费、产品摆放及询价议价交易成本以及信息迟滞带来的风险成本。此外,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冲破了时间和地域,为农产品结构性销售瓶颈提出了应对方案。在此方面,“遂昌模式”具有其独特之处,不仅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县级农产品馆,还依靠其独特的麦特龙分销平台聚合了当地千余家小卖家,走平台化发展道路,节约了交易成本,实现销售渠道多元化。
4 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建议
(1)政府不仅需要加强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上的资金投入,更应充分利用计划和市场的作用。引入有利于竞争、合作和发展的农业信息市场化运行机制,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和多种所有制资本参与网络运营和信息资源开发,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信息基础建设。同时也要做好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建立大型涉农平台及与之配套的信息咨询服务机构。
(2)建立专业物流配送体系,充分重视农民物流主体的培育,提高农产品流通服务水平和物流配送能力。
(3)注重特色产品品牌开发。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提高商标注册和专利保护意识。
(4)提高农产品本身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强对大数据的应用以引导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型。同时应积极加强农业网站建设,及时农产品市场信息。
(5)建立可靠安全的支付体系,保障农产品网上交易的安全运行。同时还应注重电商人才培养,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搭建输送人才力量。
参考文献:
[1]张洪生,栾费明,杨建荣,等.电子商务在农产品销售中的作用和发展策略研究――以井陉县天山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案例分析[J].农业网络信息,2008(1):93-94.
[2]安玉发,张浩.果蔬农产品协议流通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
[3]郭志刚.社会统计分析方法―spss软件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洪涛,张传林.2014~2015年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报告[J].中国商贸,2015(5):44-54.
[5]赵一夫.中国生鲜蔬果物流体系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6]陈亮.从阿里平台看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趋势[J].中国流通经济,2015(6):58-64.
[7]任昊天.食品类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分析及建议[J].中国食品,2014(23):46-48.
[8]胡天石,傅铁信.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5,26(5):23-27.
[9]王成,罗斌.信息化下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模式分析与探讨[J].科技和产业,2006,6(1):56-59.
[10]王鹏,朱苏加,韩宪生.电子商务区域化进程中经营模式的发展趋势分析[J].河北省科学院学报,2013,30(3):68-70.
[11]任保才,马新明.农资电商平台发展浅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11):198-202.
[12]张胜军,路征,邓翔.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的评价及建议[J].农村经济,2011(10):103-106.
[13]张浩,黎宏,杨浩雄.农产品物流配送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对策[J].山西农业科学,2014,42(2):178-181, 185.
[14] 司俊磊,赵毅,王振霖,等.论农资电子商务新模式策[J].天津农业科学,2015(1):57-60.
关键词 通信行业 3G网络 通信运营商
中图分类号:E9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通信业的基本构成
通信业主要由通信服务业和通信制造业组成。通信服务业包括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信息提供业和提供通信网络服务的运营业两大方面。目前,在我国通信服务业中,信息提供业的主要企业是互联网信息内容提供商ICP。通信制造业可以按不同的制造产品,将其分为通信设备制造和通信产品制造。通信设备主要有:交换设备、传输设备、接入设备、数据通信设备、移动通信设备、微波通信设备、卫星通信设备七大类;通信产品主要有固定通信终端和移动通信终端。
二、通信企业行业特点
(一)不可触摸性
服务是无形的,消费者为减少这种不可触摸性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就应该对终端设备、沟通资料、价格等几个方面,作出服务质量的判断。所以,在消费者面前,通信运营商可通过多种渠道去展示自身服务特点,提升消费者对其服务的信任度。
(二)不可分离性
服务的生产与消费二者一般是同时进行的,在服务时顾客也在场,所以提供者和顾客会产生相互作用,服务的结果受提供者和顾客两者的影响。
(三)可变性
服务取决于由谁来提供以及在何时、何地提供。可以从以下两个步骤来对服务质量进行控制:
1、挑选优秀的工作人员并进行培训。有效开展对服务提供者的培训,使其对顾客出现的各种情况都能做出适当反应,从而减少服务的可变性;
2、充分利用顾客建议和投诉系统,了解顾客的满意情况,由此可以及时察觉出质量较差的服务并进行更正。
(四)易消失性
服务不具有可贮藏性,不可能事先生产出服务留待以后再消费。通信业的生产过程本身就是消费的过程,所以极易消失。此外,因服务性企业具有以上特点,所以在服务性企业中,顾客面对着服务质量不太稳定和较多变化的服务者,服务提供者及“不公开的 ”生产过程都将影响着服务结果。
三、通信行业的发展重点及趋势
(一)基础传输网光传输网建设是一个重点,适当发展和完善微波和卫星网,使其成为光缆传输补充、保护和应急手段。长途光缆传输网拟新建约20万公里国内长途光缆,网络光缆长度将达到50万公里以上,加大国际海光缆网的建设力度。在业务量大的地区建设新型光纤,积极采用DWDM技术,适时应用光节点设备(如OADM和OXC),并构架全光网络,形成适应通信发展需要的大容量、高可靠性和灵活的基础传输网。
大力发展接入网。以光纤尽量靠近用户为原则,采用光纤、铜缆、同轴电缆和无线等接入技术和手段发展用户接入网。在大中城市,还要不断加快宽带接入网的建设速度,逐步开放接入网的建设和经营。
(二)通信业务网
推动移动通信业的高速发展,尽快拆除模拟移动通信系统,使移动通信业务向多种类多速率的综合业务方向演变,方便用户。以IP为基础的多媒体网是通信网发展的重点。例如:在长途网络上组建宽带IP骨干网络;在城市范围内组建宽带IP城域网;大力发展信息化小区和商务楼,形成一个以IP为基础的宽带多媒体网络平台,提供更多种类业务。
(三)通信制造业
通信制造业发展的重点是:移动通信产品、光通信产品、接入网设备和IP网络设备与产品。在移动通信产品方面,主要是组织实施GSM数字移动通信产品国产化专项、CDMA技贸结合专项,将我国的自主品牌移动通信产品成为国内外市场上的主流产品。此外,还必须要加快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与产品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
在光通信产品方面,还要着力于密集波分复用设备、光同步数字系列设备等光通信产品的发展。同时,还要注重加大光层面产品的开发及产业化。
(四)3G运营
1、2G用户发展空间收窄,3G新增用户已经起到增长带动作用
用户是通信运营商的根本。目前,移动电话用户的增长驱动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农村用户市场的增量开发;另一个是3G用户增长的带动作用。未来的主要看点为3G用户的增长,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由于3G网络制式有独特的技术优势,这将随着用户规模的增长而逐步得到体现。从3G增长角度来分析,我国移动电话用户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此外,我国3G处于发展初期,3G用户的逐渐增长还会带动起新增用户的增长。
2、3G产业链已逐渐成熟,网络、终端等条件基本完备
目前,我国3G网络已覆盖大部分区域。通过与日本3G的发展过程对比,可以看出低端机和面向业务的功能性手机(如音乐)对3G用户增长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对比国内的情况分析,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明显降低了业务用户界面的使用障碍,同时智能手机价格的降低和丰富的种类也为不同层面的用户提供了更多的消费选择。智能机加速亲民化对传统功能手机的替代显著提速,迅速扩大了移动互联网应用范围,并广泛涉猎到生活、社交、办公、游戏等众多领域。
目前,中国联通在千元智能手机市场方面制定了千元互联网手机的定义;中国电信则将终端计划定位于中低端智能手机,重点发展2000元内能够带来良好用户体验的智能终端。
3、流量消费渐行渐近
流量的增长只是一个表面现象,所体现的是消费模式的变更,从而影响到运营商的经营模式。流量增长还能产生一个更为深远的影响,也就是随着用户对于流量的需求,将3G网络带宽优势逐步体现出来。终端界面和网络条件决定了用户体验的两个方面,人们认为智能手机改善了用户的第一界面体验后,网络体验将成为用户选择运营商的重要标准之一。总之,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在网络能力方面的优势将得到市场重视。
四、参考文献
【1】张悦《信息通信业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关键词:花木产品 电子商务 运行机制
一、引言
随着经济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花木消费的需求不断增长,花木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据农业部统计,2010年我国花木生产总面积83.4万公顷,比2009年增加了7.6%;销售总额719.8亿元,比2009年增加了7.9%;出口额4.1亿美元。花木产业的快速发展,伴随着人们对花木产品的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这一转变,使花木消费出现新的增加和需求,而新的需求又带动花木产业升级。在这种双向互动的作用下,花木产业规模和销售规模逐步扩大,花木营销方式开始出现网上交易、鲜花速递等多种现代交易方式。
本文主要基于成都市温江区花木电子商务平台,对其相关运行机制进行探讨,分析其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促进花木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温江花木电子商务平台现状
(一)温江花木电子商务平台简介
成都市温江区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主要依托于当地的“中国花木电子商务中心”。该中心是温江区人民政府引导下市场运营的实体,以花木电子商务为主线,为花木市场提供一系列配套服务,其线上运营的“花木网”是花木行业第三方综合服务公共平台,具有各类信息、电子订单、在线交易等功能,是全国花木行业首个全功能全程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因此,对其运行机制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实用性。而对温江花木电子商务运行机制的研究,主要就是针对其线上运行的“花木网”相关机制的研究。
(二)温江花木电子商务平台现状
据调查,在花木网上注册的会员共有42469家,其中收费会员仅有168家,其中大多数都在四川省内,还包括少数外省的会员用户。而目前整个温江区共有上万家种植花木的个体经营户或企业,在花木网上注册的会员仅有几千家,而大多数都是免费会员,收费会员只有十几家,并且大多注册用户都是在政府的鼓励下注册的,从注册过后就从未使用过。可见目前温江花木电子商务平台的影响范围和力度还不够大,多数花农、花商还是愿意选择传统的方式进行销售。针对上述情况,本文将对温江花木电子商务平台的运行机制进行探讨,找出存在的问题,剖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三、温江花木电子商务平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进入机制本身比较完善,但受到复杂的外部环境的阻碍
1、简单的注册程序,受到用户技术、知识上的阻碍
要成为花木网的免费会员,只需进入花木网主页,点击免费注册,再填写相关信息,即可注册成功。若是收费会员,则需到温江花木电子商务中心柜台前,办理相关手续及缴纳相应费用。但由于大多花农、花商都是60、70后,他们对电脑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对电子商务也不理解、不信任,所以看似简单的注册程序,对于他们来说也变得异常的困难。
2、会员制的收费体系,受到传统渠道的冲击
花木网电子商务平台分为个人和企业两种用户类别,并提供不同的会员类型,包括免费会员、银牌会员(880元/年)、金牌会员(2800元/年),不同级别的会员享受不同程度的服务,并承担相应的费用。由于传统销售渠道已经比较发达且销量可观,导致很多花农、花商对会员服务都不愿轻易尝试。
3、政府的补助政策,缺乏宣传的广度与力度
据了解,成都市人民政府鼓励应用和推广电子商务,2011年9月30日之前成都地区的企业首次成为花木网收费会员的,可享受政府50%的会员服务费补贴,每个企业补贴不超过1万元。对企业使用数字认证等服务的服务费给予50%的补贴,每个企业不超过2000元。但由于政府的宣传范围和力度没到位,导致一些花农、花商根本没听说过政府补助的事,这也成为了其不选择收费会员的原因之一。
(二)交易机制中的标准化问题,是花木电子商务平台面临的重大难题
由于花木产品的特性,标准化方面的问题,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据调查,目前温江政府已出台了一系列标准化方面的规范文件,但是由于花木品种成千上万,很难做到每一个品种都有相应的标准可以依据。所以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导致了很多花木交易都需要当面看货和议价,这也大大削减了花木网的作用和意义。另外,花木网在花木产品的定价方面,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给予指导。根据各地花木行情,绘制了各类花木产品的平均价格趋势图,供花木网用户在交易时参考。但受花木标准化问题及传统销售方式的影响,大多用户仍不愿透明价格,这就使花木网失去了网上销售的价格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花木网电子商务平台的运行。
(三)由于受各方面的阻碍,对支付机制、配送机制及保障机制暂时还缺少应用
由于要当面看货及议价,目前大多的花木交易主要在线下进行,所以对于支付机制、配送机制及保障机制的运用较少。对于支付和配送方式的选取,一般由买卖双方自行商量决定。而且目前花木网也没有成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第三方物流平台,以及完善的用户评价体系及投诉机制,这对花木网上交易的便利性及可靠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四、温江花木电子商务平台运行机制对策建议
(一)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推动花木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
要想花木产品与电子商务有效的结合起来,必须依托于农村的信息基础设施。当地政府应做好对多媒体通信网、固定电话网、移动电话网、有线电视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和推进工作,推动花木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
(二)普及电脑和电子商务相关知识,提升人们对电子商务的认知程度
由于目前大多花农、花商都属于60后、70后,他们对电脑不熟悉,对电子商务不理解。政府应组织科技下乡等活动,普及人们的电脑知识,调动人们上网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多的了解电子商务,掌握电子商务的手段,并学会运用电子商务。
(三)大力宣传电子商务相对于传统销售渠道的好处
虽然目前传统销售渠道已经比较发达,但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在传统渠道中,都是通过花农自己跑市场或由中介人牵线搭桥进行推销,花木产品的销售经过多次的流转,多了层中间成本,从而增加了最终的销售成本,大大减少了花农的获利。然而通过网络,把花木产品供需的品种数量、规格大小以及价格展示出来,花农、花商不用东奔西跑,待在家里就可以实现销售,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降低了成本,增加了花农、花商的获利,提高了花木产业的经济效益。所以,通过大力宣传电子商务相对于传统销售渠道的好处,让人们明白电子商务所能带来的好处,经过一段时间的认识和体验后,人们就会用一种全新的目光来看待花木电子商务,并积极的参与其中。
(四)加强花木产品的标准化建设,促进花木产品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
由于花木产品的特殊性及成交量较大,目前大多花木交易都是线下进行。而阻碍其实现网上交易的一个较大的障碍,就是花木产品的标准化问题。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买卖双方很难通过网络或者电话对产品进行协商,必须当面看货才能完全达成协议。政府应针对花木产品的现状,相应的出台一些有关花木产品标准化的政策文件,由于花木产品的品种成千上万,所以要完全解决花木产品的标准化问题,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五)适当调整收费体系,宣传政府补助政策
由于从未接触过电子商务,多数花农、花商对于收费会员不愿轻易尝试。其实,花木网可以效仿淘宝网,先做大再做强。对于收费会员类型,可以提供一段时间的免费试用期,让人们事先感受一下电子商务带来的效果,这样可以加大花木网的影响范围,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对于政府补助政策更应大力宣传,让更多的花农、花商了解、熟悉花木电子商务,并成为花木网会员。
(六)完善花木电子商务平台的各项功能,为实现花木产品网上交易做好准备
由于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和阻碍,目前花木网的作用还未有效的发挥出来,暂时只起到了一个中介平台和宣传的作用,减少了花木交易的中介成本,增加了花农、花商的获利。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电子商务的认知程度进一步提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最终会实现花木产品的网上交易。为了实现最终的目的,花木网应对进入机制、交易机制、支付机制、配送机制以及保障机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不断的改进与完善。建立属于自己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第三方物流平台以及完整的信用评价体系,完善交易工具,定价体系等,为实现花木产品的网上交易,做好技术保障、制度保障和信用保障。
参考文献:
①郑敏.把脉花木行业网站[J].电子商务世界,2008(4):66—67
②方贵仁.关于农村农产品贸易电子商务问题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5(18):141
③李旭.利用电子商务发展农产品贸易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农业经济,2005(12):25—26
④傅波.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09(16):368,371
⑤孟晓明.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平台的构建方案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4):55—58
随着xPON技术的成熟商用,FTTH逐渐成为主流的接入技术,广泛的应用于城市社区、商务楼及信息园区。由于光纤敷设加上终端ONU等设备的成本限制,目前广大农村地区一直是各运营商回避的“盲区”,农村用户无法充分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通信体验。然而,由于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用户分散、线缆老化严重、线路远传输衰耗高等影响,运营商的用户平均接入带宽、数据丢包率、接通率等通信质量指标薄弱点恰恰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本文探讨在现有网络背景下,如何最大限度保护运营商现有投资,经济、合理地以FTTH改造广大农村地区的接入网络,供各运营企业参考。
【关键词】
xPON;FTTH;接入技术;网络改造
2006年以前,世界上主流的宽带接入传输介质主要有铜缆、光纤与无线方式。基于铜缆的宽带主要为XDSL技术,主要有ADSL(AsymmetricDigitalSubscriberLine,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与VDSL(Very-high-bit-rateDigitalSubscriberLoop,甚高速数字用户环路)等。2004年以来,PON(PassiveOpticalNetwork,无源光网络)技术逐渐成熟,由于其拥有高带宽接入、强抗干扰特性、接入方便、维护简单等一系列优异特性,我国的两大固网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进行了大量的测试并逐步全网实施了xPON技术的商用(主要为EPON和GPON),目前,运营商语音、宽带、IPTV(InternetProtocolTelevision,交互式网络电视)等业务均已完美实现了在xPON网络上的顺利承载,xPON应用迅速普及。FTTH(FiberToTheHome,光纤到户)是xPON家族一员,它节省了大量的主干光纤,通过无源的光分路器,光纤得以可靠的延伸到不同的用户点,因此,基于xPON的FTTH迅速成为当前主流的接入形式,广泛应用于各类用户的组网中。
一、现阶段我国通信用户面临改造的现状
xPON技术在我国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国内各大运营商已相继试验并建成了覆盖全国的xPON网络并完成了大量城市用户的迁转平移。2015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出的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报告显示,我国8Mbps及以上宽带用户总数近9000万,占宽带用户总数的比重达到44.4%,比2014年末增加3.5个百分点。光纤接入FTTH/0用户的占比达36.9%。[1]与此同时,我国提出了“宽带中国”战略目标,根据这一战略,要求2015年城市居民上网速率达到20M以上,农村上网速率达到4M以上,到2020年城市居民上网带宽要实现50M的平均速率,农村宽带速率能达到12M。然而,近十年来,由于光网络建设成本以及用户侧接入设备(ONU,光网络单元)成本居高不下等因素制约,运营商普遍选择了城市集中用户的光网改造与平移,大量农村用户尚有待网络改造后才可以进行平移。我国各地区农村用户宽带实装率差距较大,比较发达的地区,约有60%左右的宽带装机率,而不发达的地区,宽带实装率10%都不到。基于这个原因,全面进行FTTH覆盖在工程成本、终端成本、端口利用率、现有网络投资保护等各方面都是不现实的。
二、传统接入用户迁移至无源光网络的分步实施构想
2.1现有农村接入网的典型结构
现有典型的农村接入网主要通过铜缆方式接入,采用DSLAM技术接入IP城域网,同时接入运营商PSTN网络,接入网元主要有MDF(MainDistributionFrame,总配线架)、电缆交接箱、分线盒、用户电缆等。用户侧的用户线通过配线电缆分线盒、电缆交接箱连接至主干电缆,然后接入到运营商机房MDF直列并跳线至横列侧接入设备,根据业务需求上联PSTN语音与DSLAM设备接入Internet网络,其典型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
2.2FTTH网络建设的分步实施策略
如前所述,为了合理分化逐年投资压力,同时考虑投资效益与相关网格指标,运营商的农村地区目标FTTH网络覆盖宜采取统一规划、分步建设实施的策略。考虑投资成本,网络宜采用二级光分结构逐步覆盖,有些地区传输距离过大使光衰减达不到功率要求,那么宜在这些偏远的地区新建OLT设备机房,农村地区目标FTTH覆盖网络典型结构如图2。如图2所示,目标FTTH覆盖网络用户侧皮线光纤通过户外二级光分箱接入,二级光分通过配光缆上联至光交接箱内的一级光分设备,一级光分设备再通过通局主干光缆接入运营商传输机房ODF端,通过尾纤跳接引至设备机房OLT设备业务板,根据业务分配上联IP城域网、PSTN或软交换网络。上图标示结构与图1的接入网络结构有一定相似,这一相似的结构为下文FTTH分步覆盖实施的基础,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运营商根据传输衰耗与用户分布进行总体区域规划,合理地设置局端OLT设备,分配好OLT接入的总容量,这一步国内各运营商已完成了规划与建设,主要对一些偏远地区或用户高增长地区进行补充,然后在规划OLT的基础上,对各地区一级光分点进行规划。如图2所示,由于各运营商原有的铜缆接入网主干电缆交接箱位置均经过规划,一般位于各村中心集中地带或交通要道,且多分布在运营商通信杆路分支交叉位置,有利于光缆交接箱的设立,且杆路分支位置使光缆布设路由无重复更合理,大大节约了线缆成本,因此,这些一级光分点的设置位置宜靠近主干电缆交接箱位置,如果该位置已无建设条件,那么宜在直线杆路有较大配线电缆分支的T或十字杆路处设立一级光分的光缆箱体。一级光分在一次规划完成以后,根据用户情况分批实施。第二步,在分批实施完成一级光分的基础上,可同步对各配线电缆的用户情况进行排摸归类,根据成本情况与端口利用率指标要求,将单条电缆内宽带与IPTV用户占比达到一定域值(如:带宽型用户占比达60%以上)的配线电缆内用户进行分批覆盖二级光分,这些用户在后面的迁移割接中先期实施。然后将割接下来的电缆可回收或补充缺电缆资源的区域,电缆交接箱内空下来的线对则正好给缺线对的配线电缆内用户使用。第三步,根据成本承受能力并结合端口利用率指标考核完成情况,多年期滚动地按规划逐步完成其他配线电缆用户的二级光分覆盖与割接,最终形成一张全覆盖农村全部用户的FTTH网络。
三、传统接入用户
向FTTH用户迁移改造注意要点位于一个或多个方向的配线电缆内的传统接入用户,在FTTH二级光分覆盖完毕的基础上,只要终端ONU设备供应充足,运营商即可随时进行迁移割接。需注意的共有以下几个方面:1)务必核对各二级光分覆盖地址的准确性,做到资源系统一次性自动派配成功;2)对于单条配线电缆内用户务必做到全面动员完全割接,以及时腾空配线电缆,完成“光进铜退”目标或提供给缺电缆区域用户使用;3)做好ONU的调配供应避免因设备原因引起退单进而带来用户申告;4)对已割接用户及时释放原线对资源以提供主干电缆交接箱内缺主干用户使用。
四、结语
本文所探讨的农村地区传统网络向FTTH网络过渡改造的实施构想,至少解决了以下四个问题:1)极大的保护了运营商原有网络投资,用户向FTTH迁移后空出的电缆线对资源,又可满足其他区域无线对资源用户的需求,使网络逐步更迭达到效能最大化;2)极大减小了FTTH覆盖短期投资压力,分步覆盖投资与迁移策略,使运营商能在投资预算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逐步实现用户向FTTH网络的升级;3)传统用户的分步迁移更可以使运营商实时考虑终端成本,不至于出现ONU终端的供不应求,灵活地提高设备利用率;4)在运营商将光分端口实装率作为投资效能考核指标的前提下,本文的实施构想可以大大增强运营企业主动性,并且对于网络质量指标的提升也提高了灵活性。
综上所述,本文对于农村地区传统通信用户向FTTH网络迁移改造的探讨研究将对运营商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国新闻网.工信部:8Mbps及以上宽带用户占比达44.4%[eb/ol].
[2]敖立.FTTH发展现状及若干问题的探讨[D].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0(10).
[3]韦乐平.无源光网络的发展趋势与展望[J].电信科学,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