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27 16:14:0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妇产科高质量发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职业缺失;对策
妇产科护理学作为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主要分支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孕产妇的护理、妇科疾病患者的护理、计划生育指导和妇女保健护理,其护理目的应确保妇女在整个妊娠周期中的不同阶段生理健康,保证胎儿、新生儿的生存及成长。妇女在妊娠期间往往正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机体免疫、循环、内分泌、呼吸及消化等系统均与正常妇女机体功能存在明显差异[1]。上述诸多因素的存在决定了妇产科护理工作的复杂性、困难性以及多变性。因此在日常妇产科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具备严谨、科学、娴熟的护理水平。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使得妇产科护理人员存在一定的职业缺失现象,从而影响了正常护理工作,给医患关系的紧张埋下了伏笔。
1 职业法律缺失
徐水琴等[2]通过对护理大专及本科生进行职业相关法律知识认知度的调查中发现。护理学生对护士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民法、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刑法(渎职、医疗事故罪)等相关法律认识不高,存在认为在医疗事故中,主体是医疗机构和医生,不包括护士,且大专护士生的认识度低于本科生。在现有护理队伍中,由于护士对职业过程不够重视,往往造成对患者健康权利、知情权、自由权、隐私权等等权利的侵害。由于上述职业法律缺失,促进了医患关系的紧张。
2 职业道德缺失
护士职业道德是指护士与患者之间及工作中的协助者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3]。由于个别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水平较低,在护理工作中存在麻痹大意的工作陋习,护理记录不及时,随意更改患者生命体征指标,工作中凭经验护理敷衍了事,这些都是护士职业道德缺失的具体体现。近年来,频频曝光的护士虐婴、卖婴事件,更是由护士职业道德严重缺失所致。
3 职业管理缺失
医院系统中,护士是压力较大的岗位,妇产科护士又是护士群体中较为特殊的群体,护理任务多,面对的护理对象比较特殊,自身要承受很强的压力,这就导致了妇产科护士长期处于应急状态[4]。作为高强度工作的妇产科护理人员,由于医院对其缺乏职业管理,使得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热情不高,工作态度散漫的现象较为普遍。具体管理缺失表现包括:同工不同酬,随着对医护人员资源的需要的增加,一些医院利用合同制,聘用了一些编外的护理人员,但同样强度的工作,确没有得到相应薪酬上的认可;制度不健全,对行业作风没有形成良好的考评体系,缺乏有效的激励制度,对护理人员服务质量缺乏长期有效的动态监控体系,职业导向不明确等。
4 职业技术缺失
由于我国护理专业发展相对较晚,目前国内大部分医院内的护理人员基本以大专学历为主,且在一线工作的护理人员趋于年轻化。护理操作是维持患者健康的基础,具备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是保证医疗得以实施,恢复患者健康的关键。由于职业技术缺失,在护理操作中因为处置不当造成的患者损坏是不可预计的,如果护理人员不强调自身技术素质,在工作中违法操作,不实行严格的三查七对,往往可能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损害。
5 职业缺失的对策
妇产科护理职业缺失,造成的医疗护理缺陷的发生,与护理人员年龄、职称和工作年限等等因素有关。在妇产科护理的模式中,应遵循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原则[5],医疗机构管理层和护理人员加以注重,避免妇产科护理人员职业缺失现象的发生。具体措施应包括:①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重视对护理人员法律知识教育,可以通过讲座、交流会、科内自主学习等多种形式,使护理人员对基本医疗法规以及相关国家规定有所了解。②强化职业道德修养,护理人员应注重职业素养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和习惯,注重工作流程,强化护理规划。③规划护理工作流程,强化"三基"训练,娴熟掌握妇产科护理操作规范,增强服务意识,注重与患者及家属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上述三点的核心问题是需要医疗机构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激励制度,只有制度规范,激励明确,才能实现激励护理人员不断提高法律意识、道德水平和提升护理质量的目的。妇产科护理职业管理是手段,提升服务质量是目的。任何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多方面协调,采纳广大意见,制定符合妇产科护理职业发展的制度是提升护理质量的关键。建立法律规范制度、道德评价体系提升护理人员的法律、道德素养。建立妇产科护理工作规范流程加强监管能够提升护理服务水平。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能够增强护理人员职业优越感,通过多种形式的奖金激励制度,可以保证相关管理制度能够行之有效的施行,增强护理人员自身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改进自身的工作习惯,最终提高妇产科护理服务水平。
6结论
妇产科护理是一门复杂性、综合性、实践性强的临床工作,关乎到母婴甚至整个家庭的安危与幸福。护理人员必须要认识到,妇产科护理职业缺失后造成的不良后果。应该通过增强法律、道德意识与护理服务水平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最大的责任心和耐心服务患者,以良好的工作态度树立护理形象。医院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管理导向的作用和意义,作为医疗服务机构的领航人,应拿好手中的指挥棒,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建立合理的劳动保障体系,维护好医患两者的共同利益。总之,护理人员和医院管理者,需要共同努力,两者相互协调配合,共同避免妇产科护理职业缺失,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王春先.妇产科护理[M].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5-15.
[2]徐水琴,刘华平,陈三妹.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相关法律法规认知态度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7,3(22):12-13.
[3]张璐,孙丽芳,浅谈护理职业法律风险的相关因素及防范措施[J].中国伤残医学. 2012,
20(1):93-94.
[4]汪清华,高玲,妇产科护士工作压力来源分析及应对措施[J].全科护士, 2012, 10(9):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教学教学模式实施途径核心价值能力
一、妇产科护理教学困境
1.妇产科护理临床教学工作难以开展
在妇产科进行疾病治疗的患者,由于疾病发生部位比较特殊,因此在进行妇产科护理临床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被拒绝的现象。妇产科实习护理护士的护理水平的不成熟、患者对于治疗部位的敏感性、抗拒性以及性别的差异性,均导致妇产科护理教学工作受阻情况难以避免,致使临床教学面临极大困境。因此,妇产科护理教师仅能简单将患者的大体情况以口头叙述的方式告诉学生,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足致使教学质量低下、学生成长速度缓慢。同时,由于患者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对于自己的隐私性具有强烈意识,对于临床教学时的围观现象、隐私保护等相对反感,导致妇产科护理临床教学工作难以开展。
2.妇产科护理存在安全隐患
法律意识淡薄、医院规章制度不完善、技术因素导致失误现象等多种因素为妇产科的护理教学工作带来部分安全隐患。主要表现为:部分医院的妇产科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医治时不严谨,常常忽略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患者心理感情变化情况,再加上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比较繁忙,往往没有精力去扩充自己的法律知识,因此在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可能产生的法律责任,引发护理工作者与妇产科疾病患者之间的矛盾,对妇产科护理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部分医院的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没有充分保障患者、医务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但也存在另外一种现象,部分妇产科护理人员忽视医院制度的严格性,在对妇产科患者进行医治时治疗过程不严谨,治疗方式方法违背常规,致使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增加疾病的严重性,也是管理规章制度不严格造成的安全隐患。在妇产科护理人员进行护理过程中,或许存在技术因素导致的失误现象,导致治疗过程受阻,患者家属若不理解,便容易出现医患纠纷。
3.妇产科护理教学模式单一
随着大众健康观念不断转变,妇产科护理逐步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进行转变,护理教学模式也需要不断更新替代。但是部分妇产科医院的护理教学也应紧紧围绕妇科护理、产科护理等展开教学,教学模式单一,不能及时让妇产科护理学生主动探寻患者问题根源,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方面仍需创新方法。由于妇产科护理教学模式的限制,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渠道仅仅为理论知识,动手实践能力、综合素质能力不强,使整个教学过程困难重重,亟须改善单一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改进教学模式时,要关注妇产科护理学生在踏入工作岗位以后的临床实践能力、管理能力等,从而提升妇产科护理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二、扩展妇产科护理教学应用模式
1.PBL教学法
妇产科护理工作的PBL教学法,主要是在护理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导入案例,根据妇产科护理的实际情况,对护理学生进行教授学习,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妇产科护理工作的难点、痛点,促进学生进行针对性学习。PBL教学以实际案例的形式直观地让学生了解行业所需的妇产科护理技能水平以及认识自身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不断学习,在逐步拓展自身能力的基础上,更好地为妇产科患者服务。应用PBL教学方式,妇产科护理人员能够更好掌握患者需求,例如部分妇产科患者在进行护理治疗过程中需要接受化学药物的治疗,致使患者出现脱发现象,因此妇产科护理人员要注重对患者的自尊心保护,通过交流、护理持续稳定患者心态,促使患者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治疗。
2.情景教学法
妇产科护理的情景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设实际情景,让学生脱离仅有理论知识的单一思想,在不断引入情景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更好地感知妇产科的良好护理模式。在运用情景教学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病例、小组现场模拟、课堂设置创新的模式等多渠道多方式,让妇产科护理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护理知识。比如,在讨论病例的过程中创设情景教学,在研读病例、探究发病过程及治疗方式,不断总结探讨过程中、增添新知识,拓宽学生思维;小组现场模拟操作,针对妇产科疾病的隐私性及特殊性,可以利用假体模特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有具体确切的操作意识,从而避免“书本专家”现象的发生;对妇产科护理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要在教材内容选取、教学时间控制、教学课堂设置等方面着手,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提升妇产科护理教学的质量与水平。
3.概念图教学法
妇产科护理教学的概念图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在进行护理学习的过程中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制作学习概念图,将所学知识进行整体整合,从而促进学生的护理技能的综合提升。通过设置概念图,学生的总体概括能力、理解能力会得到大步提升,形成相对完善的知识体系,便于延长记忆效果。同时,在整个学习阶段,妇产科护理学生的自学能力、临床实践能力也会有所提高,当自己的知识体系在不断的交叉连接过程中,学生会主动学习新知识,温习旧知识,促使整体知识稳固。妇产科护理在进行临床操作过程中,往往面临很多复杂信息,如果不能及时提取所需信息,则会延误最佳治愈时间,甚至也会出现误诊的现象。概念图教学法在不断促进学生提取患者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治疗与护理之间的相关性过程中,提升妇产科护理人员的决策能力、治疗能力,依据患者的不同症状,制定专门的治疗方式。
三、提升妇产科护理核心价值能力
提升妇产科护理教学核心价值能力,需要从教师队伍建设、院系规章制度完善、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方面出发,共同探讨妇产科护理教学工作室的实施途径,有效提高妇产科工作室的教学效果。
1.教师队伍建设
由于妇产科医生的临床工作任务相对繁琐,工作压力也相对较大,专业医师很难再分出较多的精力进行教学,并且部分医师由于缺乏教授学习的能力水平,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选拔教师时,要充分考虑医师的临床实践能力与理论教学能力,减少专业医师的教学压力,专任教师与临床医生互补,共同提升教学水平,促进妇产科护理教学工作稳步提升。
2.构建妇产科护理工作室
妇产科工作室的正常运行,需要有严格的院系规章制度。在制定规章制度时,要结合妇产科护理工作室的工作实际,从实际出发、集思广益,在不断与医护人员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运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制定规章制度。但同时需要注意,规章制度一旦制定,便要严格执行,若有违反现象,便要进行严格处罚,保障妇产科护理工作室的稳定运行,也为其赢得一个好口碑。
3.提升妇产科护理学生的核心价值能力
核心价值能力提升,需要建设实训基地,促使学生对于妇产科护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首先是将专业技术能力原理进行实训,打牢学生的能力基础;其次进行专业仪器使用实训,在妇产科护理过程中需要接触的仪器相对较多,若使用不熟练,则可能会造成误操作的问题,造成不必要的困扰;最后要加强妇产科护理教学的系统实训,将理论与实践不断结合,在进入医院实习的过程中,促使学生形成敬畏意识,在面临临床繁琐问题时不至于慌乱,增强专业自信。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4年8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24例妇产科患者为对象,按照数字抽签的形式,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62例。常规组,19~56岁为年龄区间,(32.5±10.84)岁为平均年龄。体质量为41~68kg,(52.4±5.38)kg为平均体质量。研究组,21~50岁为年龄区间,(33.6±10.01)岁为平均年龄。体质量为40~70kg,(53.9±5.04)kg为平均体质量。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以人为本”护理模式。①贯彻落实责任制护理模式,明确划分职责,依据护理人员执行力,强化分工,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个人特长,实现其价值,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业务水平,达到提高临床护理整体质量的目的。同时,定期组织学习“以人为本”护理模式的基本内涵、具体操作等,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有序开展。②待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及时评估患者基本情况,例如,家庭背景、病情资料、文化程度、心理状态、职业等,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符合患者需求的个性化护理方案。③心理疏导,妇产科患者,由于疾病影响,可能出现不良情绪,降低治疗依从性,影响治疗效果。基于此,护士应评估患者心理状态,以患者实际心理需求为出发点,给予心理疏导,增加与患者间的交流、沟通,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放松患者心情,引导其积极配合护理及治疗工作的开展,为治疗效果提供保障。④病房护理,按照患者年龄、喜好、兴趣等,以舒适为强调的重点,布置病房,保持病房安静,严格控制室内温度与湿度,调节室内光线,减少噪音污染,为患者营造良好、舒适的治疗环境。⑤维护护患关系,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的时间较长,因此,护理期间,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沟通技巧,通过成功案例,鼓励患者,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尊重患者为前提条件,联合语言、肢体动作等,给予患者安慰与支持,获取患者信任,搭建良好的护患关系。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与并发症情况,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100分为满分,分值越高,表示越满意,且评估患者负性情绪。
1.4统计方法
在Excel表格中,录入该次研究所涉及到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用百分比(%),对计数资料进行表示,予以卡方(χ2)检验,用(x±s)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组间比较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住院时间与满意度
对比住院时间与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并发症
研究组,3例出现并发症,2例出血,1例便秘,发生率为4.8%,常规组,8例出现并发症,5例出血,3例便秘,发生率为12.9%,研究组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6,P=0.043)。
2.3负性情绪
研究组,5例出现负性情绪,2例抑郁,1例人际关系敏感,2例焦虑,发生率为8.1%,常规组,13例出现负性情绪,3例抑郁,2例人际关系敏感,5例焦虑,3例偏执,发生率为20.9%,研究组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07,P=0.010)。3讨论基于医疗改革的推动下,“生理—心理—社会”护理模式的推广,“以人为本”理念在临床护理中得到践行,由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护理模式,接待与护理期间,要求护士结合患者个人需求,以患者疾病特征为指导,给予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方案,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增加护理满意度[3]。该次研究中,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以人为本”护理模式。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与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以人为本”理念下,开展护理工作,综合考虑患者实际情况,站在患者的角度上,思考问题,为患者营造舒适、轻松的护理环境,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的开展,有助于控制患者病情,缓解患者消极情绪,减少并发症[4-5]。该次研究,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2.9%(P<0.05)。以“以人为本”护理理念为指导,综合分析多方面需求,例如,生理、心理、精神层面等,维持各方面平衡状态,鼓励、支持患者,缓解患者消极情绪,维持患者愉悦状态,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治疗[6-7]。该次研究中,研究组负性情绪发生率为8.1%,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0.9%(P<0.05)。
综上所述,妇产科护理管理中,采用“以人为本”护理模式,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张冬梅 单位:郯城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妇产科
[参考文献]
[1]瘳爱娇.“以人为本”理念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J].医学美学美容,2014(1中旬刊):206-207.
[2]刘翠华.以人为本理念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2):191.
[3]李凤英.以人为本理念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36):163-165.
[4]杨春英,邓云秀.以人为本理念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9上旬刊):4812-4813.
[5]牛变彩.以人为本理念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J].健康必读,2013(5下旬刊):367.
教师担负着教育和培养未来学者和临床工作者的重任。妇产科学教师帮助医学生,使其逐步过渡到没有教师的学习阶段。多年来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教师教,学生听,记笔记、背笔记,应付考试现象严重,在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上存在着弊病,即只强调了传授知识,忽视培养能力。教师争分多秒地满堂灌,学生不遗漏地背,完全处于被动应付地位,不能进行主动地学习与独立思考,联系能力差。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妇产科学课程的教学时数有限,妇产科学知识不断增长,教师应该分析知识的内容,用较少的时间把最基本知识(重点)教授给学生,使学生能有效地承受负荷,将较多的时间用来培养学生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上[2],更多地提倡学生自学。改变自学能力差,独立思考、工作能力低,创新能力更低的状况。要达到上述要求,作为教师,主要的工作是如何搞好教学。教学作为一门学术性事业,是从自己所懂的事物开始,所以教师一定要不断地获取新的信息,不能只沉浸在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中。只有广泛涉猎各相关学科的进展,并在智力上不断深化,不局限于本学科的小天地,这样其教学才能得到好评。教学也是一个能动的过程,其需要各种类推、比喻和形象来建立起学生兴趣和教师理解之间的桥梁。教学上的程序应当认真计划、周密安排、不断地检查、修改,并同所教科目直接联系起来。通常教师传授学生的是须要记忆并加以回顾的信息,也改造和扩展知识。通过不断阅读研究新的信息,课堂讨论,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自身也将被推向新的创造性高度,在教学、学术水平上得到升华,更上一层楼。好的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鼓励创造性思维地发挥,使其获得毕业后继续学习的能力。
2强调情境学习和技能的掌握
结合学习目标,将临床病例作为重要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教材等设施,使学生主动对疾病地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有一个全面的自我更新认识,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发现和掌握的过程,这种学习方法可以贯穿到从实习到整个妇产科学课程[3]。在课堂上教师适当的行为对学生的影响较大,教学也是一种情感学习;教师展示出积极的态度,最终会使学生争取一个积极成功的妇产科学学习经验[4]。
3提倡学科间的交叉联系和新技术的相互应用
应重视妇产科学与其他基础和临床学科的交叉联系,在教学中要有一定学时安排生理、生化、病理、分子生物学、CT、核磁共振成像、内外眼儿科等讲座;不断更新知识,将新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讲授给学生,使其能够适应科学发展。如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无辐射伤害,软组织分辨率高,适用于妇科肿瘤的诊断与治疗。MRI所获得的图像清晰精细,显著提高了医生的诊断率,对早期肿瘤地诊断及预后评估有很大的价值[5],应在基层医院进行推广[6],作为将来在基层医院工作的学生,应了解和掌握这些新技术的应用。随着教育技术向着信息化和数字化发展,教育资源开放共享的理念已进入到妇产科教学工作中,微课作为一个新兴的教学资源,通过短视频记录,精确表述妇产科教学中的某一个关键知识点或难点,起到较好的辅助教学作用,将手术操作的重要过程进行录制,引入教学讨论,为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7-8]。
4注重科研能力的训练
临床医学生最缺乏是科研能力的提高。训练医生重视临床科研工作,培养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研意识和创新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授课过程中应结合科研实例,介绍临床科研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科研兴趣,使其主动参加到科研课题设计、实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实验结果的分析及撰写科研论文中。重视基础医学科研,通过基础研究,将所获得的新发现、新技术、新方法转化为对临床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新药物研发的应用性成果,促进临床问题的解决[9]。
5重视临床实训室的建设
妇产科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学,实际操作训练是妇产科学的重要教学环节,必须重视实训室的建设,不断添加和利用现代化的仪器和设备,进行临床实践操作教学,培养医学生的独立动手能力。采取学生小组讨论式教学[10],提出要讨论的问题和观摩手术过程,然后由学生运用其学到的临床医学知识,通过采集病史、体格检查,综合临床诊疗室、化验室及CT辅助检查的结果,对某项特殊病例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诊断的思路,思考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依据,并提出处理和治疗的方法。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到主动,从依赖到独立,发生根本性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被动地接收知识,部分学生已习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对于学习的主动性认识不足。但传统的课堂讲授具有系统性、广泛性、深入性的特点,与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相结合是妇产科教学改革的新方向[11]。
6采用新的临床教学质量评估和考核方法
关键词:妇女保健;妇产科;健康问题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科学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医院也在不断的完善各项医疗制度以及医疗服务模式,使居民能够享受到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虽然当前医疗改革取得了较大成效,但也不可避免的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将2013年8月~2014年9月在本院进行体检的300例妇女作为研究目标,年龄19~55岁,年龄平均为(35.2±5.8)岁。
1.2方法 本研究主要通过向300例妇女发放调查问卷来完成,问卷中包括7个问题,具体为:①你是不是自愿接受妇女保健知识的学习?②你是不是需要妇科保健这方面的帮助?③你遇见过哪些妇产科健康问题?④你是否了解产妇生产结束后的相关保健工作?⑤你是否了解生产结束后子宫复旧和纯母乳喂养的关系?⑥你多大程度了解本院妇科这个科室?⑦你之前是否来我院妇科进行过保健知识的咨询?本研究一共发放300份调查问卷,回收30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300份,有效率为100%。
1.3统计学方法 对研究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和分析,统计学软件选择SPSS 19.0,用百分比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
2 结果
本研究经过调查发现,自愿进行妇女保健知识学习的妇女有240例,占总例数的80%;认为自己不需要学习保健知识的妇女有20例,占总例数的6.67%;可以例举3种甚至更多种妇科疾病的妇女有150例,占总例数的50%;对于生产结束后康复工作完全不了解的妇女有65例,占总例数的21.67%;不了解生产结束后子宫复旧和母乳喂养之间的关系的妇女有190例,占总例数的63.33%;基本不了解妇科科室的妇女有180例,占总例数的60%;以往在我院进行了妇科相关知识咨询的妇女有25例,占总例数的8.33%。之所以会存在上述问题,主要是由于医院针对妇女保健工作没有加强宣传,很多妇女并不了解妇科科室,有些妇女甚至不知道医院是不是设有这个科室,降低了保健工作实施效果。另外,由于交通不方便,农村妇女偏多,保健意识淡薄。
3 讨论
医院开展妇科保健工作主要是为了使妇女人群能够对妇女保健的效果及其作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促进妇女群体保健意识的提高,同时也提高妇女的自我保健能力[2]。妇科疾病防治是临床上开展妇科保健的重要内容,我国妇女保健工作开展的质量紧密联系着妇女的经济能力、社会地位等因 素[3]。妇女保健工作开展的意义与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近些年来,我国各个地区越来越重视妇科健康普查的开展,同时也出台了多部条律,公布了具体的保健方法[4]。②近些年我国一直在不断发展建设事业,建设的工种越来越多样化,妇女参与到这类工作中会吸入各类有害物质,极大地影响了身体健康,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胎儿的健康,所以国家逐步在妇女劳动保障中增加了妇女保健这一内容[5]。③产妇在怀孕期间,胚胎是否能够健康发育以及成长影响着足月后胎儿是否能够顺利分娩,所以产妇在怀孕期间必须尽可能多了解胎儿生长的相关因素,杜绝不良因素,掌握正确的方法做好怀孕期间的保健,保障体内胎儿的健康成长[6]。除此之外,产妇的家属也应该对基本保健知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以能够指导和监督产妇的孕期保健。第四,在产妇孕期保健中,产期保健是整个保健工作中的主要部分,保健工作实施质量的好坏对母婴的安全有着巨大的影响。
从上述分析可以得知,在妇女人群中开展妇女保健工作,是有必要、有依据且有价值的。妇女如果早期健康状况不佳,那么到了后期,其健康状况同样会受到影响。如果女性在生育年龄时期损伤了生殖道或者损伤了骨盆,那么随着年龄的慢慢增长,妇女进入老年时期后肌肉张力将会减退,导致子宫脱垂或者失禁。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妇女保健工作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她需要贯穿女性的整个生命过程,对于每个年龄阶段都有重要价值。
生产结束后恢复保健指的是产妇的分娩结束后,为了促进产妇虚弱身体恢复而进行的多项保健措施。此阶段中需要保健的项目有体形恢复、心理恢复、生殖部位细胞因子恢复、子宫恢复等方面。在保健项目实施过程中,要确保妇女饮食合理,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取。母乳是一种特殊的乳制品,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可以有效预防各类疾病和各类感染的发生,降低婴儿疾病的发生率,促进婴儿的健康成长。婴儿饮食母乳有利于更加健康的成长,确保婴儿生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得到满足,而且由于母乳的特殊性使得更容易被婴儿吸收和消化。除此之外,母乳中包含多种免疫物质,可以对呼吸系统疾病和肠道系统疾病等一些感染性疾病进行有效的预防;能够有效促进婴儿神经和胃肠道系统的发育;能够有效防止婴儿成年后发生糖尿病、高血压以及高血脂等疾病;能够促进子宫收缩,防止产后出血,缩短产妇产后恢复时间。
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80%的妇女愿意接受妇女保健知识,医院也应该尽快采取积极措施,多层面、多途径入手,做好妇女保健宣传工作,促进妇女保健意识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月芳.论述妇女保健与妇产科常见健康问题[J].科技展望,2015,(9):242-242.
[2]焦丽云.妇女保健与妇产科常见健康问题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2014,(z2):456-457.
[3]郭妍.妇女保健与妇产科常见健康问题探析[J].医学信息,2014,(26):357-357.
[4]李云.妇女保健与妇产科常见健康问题探讨[J].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2014,(12):90.
【关键词】品管圈;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449-02
品管圈指的是在工作岗位上护理单元里的护士围绕着某一工作目标,自发地组成小团体。它的活动特征是解决本单元中存在护理问题,不断的进行质量的改进。品管圈的管理强调的则是全体成员的共同参与,每一个成员可以是管理者,又可以是实施的人。它是可以充分的调动所有成员的工作积极性的,从而更好的促进护理工作,提高质量[1]。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某医院2013年1月到2013年6月期间妇产科进行治疗的260名患者,选择随机分配的办法,把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130例患者,年龄在22岁---32岁;实验组130例患者,年龄在20---35岁。所有的患者都没有全身性的疾病,年龄和性别以及病因也没有差异差别,有没有病史等方面也没有明显的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选择的方法
针对对照组选择常用的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则选择品质管理圈的优质护理服务。
实验组首先要成了一个品质管理圈组织,选一个小组的组长出来(由妇产科护理部的主任担任),组员有15个人,由妇产科每个病区护士长和护理骨干以及护理人员组成3个活动小组,由1名护士长和2名护理骨干及2名护士组成,以患者为服务中心,提高优质护理质量为目标,开展一系列的相关研究。
要组织参观学习,以期达到服务好,医德好,质量好,群众满意;要实施整体的护理,比如说一个护士护理多少名患者,让每个患者都有固定的责任护士;妇产科还可以实行APN排班和护士自主排班,以此来扩大护理服务范围;产科可以实行以产妇为中心的护理原则,做好健康教育的相关活动;产房应该实行连续性的排班模式,根据工作的需要设置随机的调动班,增加便民设施等等;还要对患者进行孕前孕中孕后的相关教育,护理指导等。
1.3 观察指标
针对两组患者的对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和服务态度以及护理的整体满意度进行比较。
3 讨论
3.1 品管圈的活动对优质护理的效果
品管圈在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的工作当中,实现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整体护理方式,这样不但使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关系更加的融洽了,让护理服务的工作真真实实的服务到了患者身上,还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减少了健康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加了有效沟通的效果,提高了满意度。开展一系列的品管圈的活动,可以有效的增强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减少近年来矛盾白热化的护理人员和患者的矛盾,与此同时,还为护士的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南,提高患者对其的满意度。
品管圈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提高优质服务为目的的工作。品管圈实行的是每一个过程每一个人员都要参与的活动,让护士的工作由之前的被动变为主动,能够站在患者的角度,从患者的实际需求出发,在优质服务的工作中找寻存在的问题不足,并且主动的去提出可行性的措施和合理化的建议,在不断的发现问题中及时的解决问题,让各项措施不断的完善,从而有效的提高优质服务工作的质量。
3.2 品管圈对护士工作的有效性
对于管理的工作来说,以人为本是重中之重,一切的管理活动都应该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做好人的工作为基础的。据相关的研究表明,开展品质管理圈的活动对于提高护士工作的责任心和热情都有积极的作用,并且还能让护士更好的发挥团队作用,产生对工作的满足感。品管圈活动的精神就是全部成员都共同参与,共同发言,共同分担,这样增加了协作和沟通的能力,发掘了圈员的潜能,加强了团队的精神合作。
品管圈还能充分的调动护士去参与管理的意识,强调让护理人员去自觉自动的参与活动,让自己享有自和参与权以及管理权。如果说大家都有同样的思想认识状态,再加上完善了的相关标准流程规范,进行有效的考核培训,这样的话,护士就可以在患者和家属的面前变得有话可以说,并且说的还有道理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在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认可之时,也让护士对自己的价值有了认同。在实际的工作中再次遇见问题的时候,也就不再去等,去靠,去拖延,而是会自己去想办法解决问题,这也就大大的提高了护理的执行能力;通过建立优质服务的质量检查评价的相关标准,让品管圈的成员在检查护理人员该工作的时候,加强对护理工作的学习,并且对在工作中碰见的各种问题都能有一个好的认识和学习,避免出现工作的失误,也为考察护士人员的业务水平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依据,护士自己的自我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品管圈的活动还改善了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让大家都彼此了解,增加团队协作的能力,这样对于提高护理人员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3.3 品管圈在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品管圈的活动提高了妇产科中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的满意度,患者的满意度一般都是需要通过医疗的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才能实现的,它是最具有说服力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满意度的调查最终的目的就是想通过调查获取可以真正反映患者的感受和期望的数据,进而可以有效的改进服务,提高满意度。
从最初的参差不齐水平和不懂得,到中间的抵触情绪和不愿意参加,最后到慢慢的被大家所接受,在这一过程的活动中,品管圈的成员都在责任心,自信心,团队意识,幸福感以及积极性等等方面有着不同程度的提高。品管圈的活动还能提高整个医院的服务品质,通过活动,激发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深的体会到自我的价值和工作的意义,这样的感受会产生更好的服务热情,进一步的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护理质量也得到改善。患者对护士人员的工作综合方面都能呈现满意的态度,护理人员也可以让患者享受到更好的护理服务,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医院的声誉,促进医院的发展。
把品管圈运用到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当中,有效的提高了产科的产妇关于健康鉴于的质量,让产妇掌握更多的关于产前产中产后的知识,消除不必要的焦虑和抑郁等情绪,增强她们自己的自信心,为顺利的完成生产分娩产生有效的作用,进一步的增加阴道分娩率,让剖宫产率下降,对于产妇产后的康复和提高母乳喂养率提供帮助。不管怎么说,品管圈走进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将会有效的提高产科产妇的健康教育质量,提高护理团队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团队的意识和凝聚力,为开展更好的优质护理服务提出更好的帮助,并且把这一优点广为流传。
参考文献:
[1] 牟宝华,祝志梅,葛孟华.品管圈活动在我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2,28(4):286---288
[2] 周美珍,吴秀芳,周春霞.品管圈活动早产科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1):825---826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0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产妇共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其中观察组年龄21岁~39岁,平均年龄(28.9±5.1)岁,初产妇35例,经产妇9例;对照组年龄22岁~40岁,平均年龄(28.6±5.3)岁,初产妇34例,经产妇10例。2组产妇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
采取传统的普通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
1.2.2观察组
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行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①转变护理服务观念。
在传统的常规功能制护理中,护士的工作主要以护士长排班,发药、打针也是遵医嘱进行,其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较低,直接影响护理质量及产妇满意率。优质护理服务工作首先要求通过学习、培训、讨论等形式,转变护理人员的护理观念及言行,提高其护理工作中的主动意识,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全面为患者服务,以提高患者满意度为护理工作目标,全方位提升妇产科护理服务内涵。
②提升护理人员整体素质。
研究发现以往护理人员除了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外,还存在操作技能不娴熟、责任不明确、对患者缺乏了解等现象。医院需从制度、物质等各层面深化优质护理的内容和职责,通过定期的、规范化培训及操作技能训练,提高各级护理人员业务素质,使其熟练掌握相关临床护理操作技能尤其是急救技能,为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提供保障。同时安排护理人员认真学习与贯彻《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中的有关内容,提高护理人员积极参与意识,全方位提高护理质量。
③改造护理环境,创建温馨病房。
保持病房和走廊的整洁、干净、空气清新,整齐摆放各种物品,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温暖的住院环境。病房内可适当粘贴一些宣教的文字、图片等,摆放一些指导性小册子,让产妇和家属更多了解相关保健知识,缓解产妇焦虑、恐惧心理。护理人员每天微笑服务,定时更换被服、扫床,保持床单和物品整洁,卫生间标有一些防跌防滑、防止意外的安全温馨提示,床头设有护士呼叫灯。尽可能为产妇创造一个温馨、整洁的病区环境,让患者得到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④改变排班模式、优化工作流程、落实各班责任。
改变以往功能制护理模式,结合科室具体情况重新制订各班排班模式及工作流程,实施护士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对患者从入院至出院、从治疗至康复均提供连续的、全程的、无缝隙的规范护理服务。各护理小组内根据护士个人能力、性格特点合理安排护理工作,高年资护理人员负责病情较复杂较重的患者,低年资护理人员负责病情较简单较轻的患者。在患者较多的时候,酌情增加护理人员,以缓解紧张局面,避免出现护士手忙脚乱的情况,影响护理质量。明确各小组、各护士的责任,通过明确的分工来修订工作流程,规范工作秩序,使得整个护理工作忙而不乱、有条不紊地进行,确保优质护理贯穿整个护理过程,使患者得到最高质量的服务。
⑤加强护患交流与沟通。
护理人员需加强与产妇的交流与沟通,通过交流了解产妇情况、文化程度、性格特点等,从而实行针对性的心理安慰与疏导,缓解和消除产妇焦虑、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同时讲解相关分娩、康复知识,让产妇充分意识到分娩是个正常的生理过程,消除其思想负担,帮助产妇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顺利度过分娩期与产褥期。
⑥实行绩效考核制度。
通过绩效与责任相挂钩的绩效管理,使护理人员的工作评价变得更加公开、透明,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工作量、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等作为考核指标,将护理质量与奖金发放相结合,体现优劳优得、多劳多得。从而增强护理人员责任心、工作积极性和学习积极性,将护理人员的被动护理转变为积极主动的优质护理服务,最终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使患者从中得到实惠。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7.72%,对照组满意率为84.0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50,P=0.026)。观察组患者投诉率为0,对照组投诉率为9.0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90,P=0.041)。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4.13±3.26)分,对照组为(87.94±2.88)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79,P=0.000)
3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护理服务水平和服务态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对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功能制护理模式进行改革,使之向“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转变,以满足社会和患者的医疗需求。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开展能有效提高医院的综合护理水平,减少医患纠纷、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患者医疗负担,同时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大大拓展了护理服务的内容,首先要求护理人员通过加强自身素质及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使其从以往被动式服务转变为主动式服务,患者从来院、住院至出院得到全程连续的、无缝隙的、责任制整体护理,真正做到最大限度满足患者需求、以患者为服务中心。尽管妇产科护理工作繁重、风险高、压力大,本文结果显示,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后,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投诉率为0,对照组投诉率为9.09%,此外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也较对照组有了明显提高(P<0.05),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我们认为除了护理人员专业水平提高、责任心和主动意识增强外,有效的绩效考核管理也发挥了很大作用,通过绩效与责任相挂钩的绩效管理,使得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增强、工作和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得到提升,最终使得患者从中得到实惠。
4结语
【关键词】翻转课堂;临床医学;妇产科
妇产科作为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其发展关系到几乎所有女性的健康。对于妇产科的临床医学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对这一专业领域教学模式的研究也在不断地进行。这些研究都是希望从不同的方法角度对其教育成果有所作用,也就是培育出更优秀的妇产科临床医生。传统的教学方法有优点也有缺点。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教育模式,翻转课堂的教育模式被美国新媒体联盟《2014年高等教育地平线报告》列为最受关注的六大教育技术之首。这客观体现了这一教育模式的先进性和合理性。
一翻转课堂模式的内涵
翻转教育模式首次提出是在2007年,是萨尔曼•可汗提出的。顾名思义,翻转课堂这一模式是将传统的课堂模式进行了一个顺序的置换。传统的教育教学往往是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放置在课堂上由老师来进行教学,把问题的深入讨论和交流放置在课余时间。翻转课堂这一模式正好相反。需要学生提前对内容进行学习,然后运用课堂时间来进行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问题的深入探索和疑问的解决。
二临床医学教学现有问题
第一,知识的理解和遗忘的问题。在理论化知识的运用中大部分老师和学生都会出现一个毛病。这一问题不单单出现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还广泛性地出现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这个问题就是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不足和遗忘。教师在课堂上往往运用PPT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大量快速的灌入,其采用的方式和讲述的内容往往沿用之前的内容。这样让学习没有了趣味同时也让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出现了问题。然后在考试之前老师画重点,学生进行大量的记忆和背诵。最后呈现出来的结果往往是学生对知识囫囵吞枣没有什么理解。通过考试之后学生对考前紧急背诵的知识又会有一个快速的遗忘。学生在学习后得到的是一些浅显的知识点和对内容零碎、片面的记忆。这样的结果给后续临床实践造成许多麻烦也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第二,师生间的沟通问题。为了成为一个合格的医生,医科学生的学习内容是繁复而零碎的。而老师在工作中也有着研究任务。大量的学生在课后是难以与老师进行深入交流的。面对这样的情况,低年级的学生通常会向其学长学姐请教。但是这样指导的深度和广度都是有限的,学长学姐对问题的看法由于其个人能力的程度其实是有限的。而对问题探索和解答的程度对学生又是非常重要的。于是提高老师和学生的交流程度和数量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做既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疑惑,学习到更加广泛和深入的知识,还可以帮助老师做出及时的反馈,以便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第三,实践能力的欠缺。由于医疗环节对医生的严格要求导致了具有医生和老师双重身份的带实习生的老师无法将临床操作中的动手机会给予学生。这样的结果导致了整个实习期实习生对一些基础的实践操作没有经验。在整个实习期过去之后依然只能够进行一些非常基础的工作。连基本的操作都不能够独立完成,主刀的目标就更加遥远了。翻转课堂的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这样的情况翻转课堂强化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对实践的探索和讨论,这样的方式对学生临床操作的实践能力和其专业内涵都是有明显的提高的。
三基于翻转课堂的临床医学教学模式的探索
第一,理论学习的教学升级。翻转课堂所提倡的是学生提前对上课所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优先学习,然后在课上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疑惑的解答。但是在理论学习中老师是不能够缺失的,在比较有限的时间内让老师进行理论教学就是很有必要的。对此希望老师通过录制视频来进行教学活动。老师凭借多年的经验制作高质量且吸引学生眼球的PPT,然后播放,时间尽量不超过20分钟,并且视频的讲述要尽可能详细而生动有趣。让学生在课前进行理论的学习,保证了理论学习的高效率,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也达到了理论学习的升级。第二,以学生为主体的构建式学习方法。构建式的学习方法作为翻转课堂模式的一个重要学习方式,为翻转式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这个学习方式别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只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提供帮助的人,起一个引导、指导的作用。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法主要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个人能力的展现、使用及团队之间对知识的辩论探索和思考。学生实际上是知识的主动学习者和个人知识体系的构建者。运用这样的方式学生成为知识传播的主动参与者与传播者,其对知识的探索讨论更加具有主动性,促使探究与讨论更加的深入,学生也可以学习到更多的内容。第三,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在翻转课堂的学习中,团体之间的讨论和思辨是不可以缺少的。面对这样的情况学生会坚持自己的看法而与同学讨论辩驳,由此产生答案。这样的方式帮助了逻辑思维的产生发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思考也会变得更为深入和深刻。在妇产科临床医学的教学中,翻转课堂这一方法是个有效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学方法的改变加强了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探索精神,保证了学生学习的效果和深度,保证了妇产科临床医生的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
[1]尹战海,程青青,李志强.基于翻转课堂的临床医学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6(7)
[2]庾更绪,郭美霞.如何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于临床医学教学[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