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27 16:14:1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小学语文义务教育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在现行人教版聋校实验教材中,就安排了部分应用文的教学内容。在第六册中,教材安排了应用文《请假条》的学习,在第十八册中,教材安排了《求职信》的学习内容。其间,教材根据各个学段聋哑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安排了《留言条》、《通知》、《招领启事》、《申请书》、《电报》、《合同》等常见应用文的教学内容。应用文对聋哑学生而言,是他们走向社会,从事社会交往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如何让聋哑学生掌握好常见应用文的写作,并在生活中熟练地运用,在教学工作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学生的学、练,效果不错。
一、注重格式,强调内容
应用文通常都有一定的格式要求和习惯用语,其语言比较简明、准确。在教学工作中,我很注重应用文的格式教学,所以我班学生对所教应用文的格式都能很快掌握。可是,我很快发现,学生在快速掌握格式后,却不知道内容该如何正确表述。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叙事不清楚,内容不明确。就其原因,我发现在教学过程中,自己重视了应用文的格式讲授,对于内容的教学指导偏少。针对这一情况,我调整了教学方法。即在教学过程中,我把范文和课后要求学生完成的习作练习并排出现在黑板上,再借助范文讲清楚该应用文的格式和内容,并同步完成习作练习,加强内容指导,使学生掌握其格式和内容的正确填充。此外,在教学中,还要注意讲清楚应用文的语言特点――简洁、准确、易懂,对有特别要求的,比如《合同》中“数目字必须大写”,在教学中一定要加以强调。经过范文和习作的同步学、练,格式和内容的双重强调,学生掌握起来就比较容易。
二、联系生活,加强应用
在教学工作中,我发现学生在课堂上人人都能完成所学应用文的习作练习,正确率也很高。可是,在考试中,结果会让人非常抓狂。究其原因,除了聋哑学生的遗忘性快而外,我认为学生在学习中是“依样画瓢”,并没有掌握其“精髓”,熟练度也比较差,所以会出现让人抓狂的结果。为解决这一情况,在生活中,我有意加强了应用文的应用性训练。比如,以前学生生病不能到校,家长给班主任打个电话就行,现在我要求学生康复返校后,要补写“请假条”;学生在班级图书角借书,以前实行的是登记制,现在我要求学生除了履行正常的登记而外,还需向我交“借条”;学生在班主任处领取作业本,我让学生给班主任写“领条”;学生捡到东西,我让学生写“招领启事”……通过这样的训练,我发现我班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有了非常大的提高。不仅如此,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了很大提高,因为他们发现,学习能为他们的生活带来切实的用处。自己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自我肯定也在不断加强。
关键词:语文教学 发挥作用 培养能力 升华感情 传承文学
新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主要的教学目的也就是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同时我们还应该发挥好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我从多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感悟中,把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作用归纳成“五能”。
一、能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接工具,也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人类所有的文化活动,都需要借助语言表达出来。在小学阶段,孩子们的语言表达尚未成熟,正处于成长、发展的过程,还是一种萌芽状态,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地引导和培养学生说好每一句话,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语文课堂教学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和创设各种说话情境,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讲自己想要表达的主题。同时教师带着愉悦的心情上课,选择适当的时机,巧妙地应用风趣的语言开导学生,让其产生共鸣,从而让学生有说的欲望。语文教学时,教师还要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能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比如识字时组词、学词时造句、学句时扩句、学段时扩写、阅读后复述、写作前说文等。
二、能培养识字能力
识字是儿童从运用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基本环节,是学习的第一步,是各科基础知识的起点,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关键。古人早就总结出了“人生聪明识字始”的道理。郭沫若也曾说:“识字是一切探求的第一步。”因此新课标十分重视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要求让孩子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小学语文教学识字时,这些都能足以展现出来。
首先,小学语文课本具有独特的图文并茂和丰富的识字内容的特点。教学时利用这些特点,结合学生对图画感兴趣为条件,自然识字能力也会提升。
其次,小学语文教学识字中,我不光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还教会学生独立运用汉语拼音认读准字音,教会学生用笔画、笔顺、偏旁、部首、字形结构分析字形,从而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三、能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
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小学语文教材丰富多彩,有文学性的、常识性的、说理性的、科普性的等,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充分运用教材内容,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正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最佳的范文,在阅读教学中,首先我会让学生初读课文,阅读时只要求学生读准字音、理解生词、了解文章大意就可以了。接着教学生学会品读课文,这时要求学生在读中思考、体味、理解、感悟,即抓住重点词句,细细揣摩,较深入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在品读中引导学生采用朗读、默读、诵读等方式来深刻地理解课文;而在略读时,根据阅读目标的不同,又采用游览式读书法和筛选式读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精读课文,用心去体会、感悟范文写作的手法、技巧和表达方式。通过阅读、分析、研究课文,让学生真切感悟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方面的独到之处,从而掌握文章的布局谋篇的写作方法。
四、能升华思想感情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强调了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根本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最重要的基础学科,将承担培养学生情感品质的任务。小学语文教材生动形象,文情并茂,内容耐人寻味,给孩子以启迪,能拨动孩子情感的琴弦,引导孩子在阅读中度过美好的时光,是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的好载体。教师可根据文章内容,选择最佳的切入点,设法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激活他们的情感。通过感悟进入角色走进作者的感情世界,与作者产生共鸣,通过体验进入生活,感悟人生。在六年级下册《翻越大雪山》时教学时,一开始出示大雪山荒凉而又艰险的画面,使学生形象地感受到大雪山这一环境的恶劣,激起对将士们的赞叹、敬佩之情,更激起他们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和珍惜美好时光的决心。这样就达到了感情的一次升华。
五、 能传承文学知识
我国五千年历史文化载着中华民族的精髓,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它承有无比深厚的底蕴,有着无比丰富的知识资源需要我们去开采、去发展。语文课程最具有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根深蒂固。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作用,归根到底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作用,只有这样,在教学时才能帮助学生提高各种能力,才能为培养优秀人才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苏丽荣、王金富,《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1999.年
[2] 《阅读和写作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百度文库.
[3] 余广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江西教师网,2013年1月23日.
关键词:商务英语教学商务文化冲突文化意识培养
1.引言
在商务英语教学中,一些英语教师只重视语言知识和技能,而忽略了商务文化介入,使语言与文化脱节。而商务英语的各个环节都涉及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问题,如果在贸易实务中忽视这个问题,就会产生很多分歧,就不利于成功地达成交易。李太志明确提出了培养健康的商务文化意识有利于商务英语学习,陈建平就强化商务文化意识提出了若干建议,陈邦国、柯群胜也强调了商务英语教学中要加强商务文化渗透。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商务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懂国际商务规则、掌握世界各民族文化特点的复合型人才,而能否跨越文化障碍、避免文化冲突,是国际商务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加强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已被提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1.1商务英语中的商务文化
文化深深根植于语言,语言蕴涵丰富的文化因素。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商务传统风俗、商务礼仪习惯等存在差异。在英汉语言文化中,某些商务英语词语与汉语所指表面上一致,而涵义却不同。这就是语言文化差异。
1.2商务英语中的文化现象
不同民族对于不同价值观念有不同取向,在商务文化中,不同国家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礼仪习惯等。例如我们中国公司的商务人员见到外商时常会递上一支烟。在中国,向客人敬烟是表示礼貌和友好,而在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有不少人反对吸烟,向客人敬烟反而是不礼貌的表现。再如,不同国家民族的送礼规矩也不大一样。在英国,客户请你吃饭,带礼物去是不必要的。如果你要带酒,事先要问一下主人喜欢什么酒,这才恰当得体。在日本却恰恰相反,当你被邀到家里吃饭,你不带礼物去就太失礼,并会被认为鲁莽,如果事先问一下需要送什么礼,你会被认为粗鲁。诸如此类的文化现象在商务英语中比比皆是。
2.商务活动中常见的商务文化冲突及分析
当前我国的商务英语教学基本都依照“英语+商务”的模式进行。这种单一教学模式使学生误以为会说英语,懂得商务知识就能顺利进行商务活动,造成跨文化交际意识缺乏,更谈不上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了。事实上,不少成绩优秀的学生毕业踏入工作深感交流的困难。当然语言能力的因素很少,主要是文化能力欠缺。因为在具体的交际实践中,他们会不自觉地借助母语的语言规则,交际习惯,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来表达思想,与不同的文化因素发生交叉与碰撞,于是产生误解和冲突,有时甚至直接影响商务谈判的成功。
由上所述,在日益频繁的商务交际活动中,不同的文化因素在交流的同时会产生交叉和碰撞。如果不具备跨文化差异和不同的交流沟通方式的知识,就可能会产生误解和冲突,甚至会直接导致商务活动的成败。商务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出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语言进行涉外商务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中国加入WTO之后商务环境日益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加强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已刻不容缓。
3.商务英语教学中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
商务英语的教学任务以及教学现状,要求必须强化商务文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商务文化意识。
3.1明确教学指导思想,提高教育者自身素质
高校的商务英语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指导思想方面,明确商务英语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在不同的商务环境、文化背景下进行交际的涉外商务人才强调文化因素在涉外商务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把目的语文化意识培养作为教学、学习的目标之一。
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使自己具有较强的目的语商务文化意识,对英语国家的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商务环境、管理理念、经营方式、商业观念等有较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商务文化、熟悉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差异。
3.2具体教学过程中加强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商务英语教师必须从文化层面上考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把商务文化知识渗透到语言知识技能学习中,努力培养学生商务文化意识或素养,把商务文化介入和商务文化意识培养与商务英语语言学习结合起来,使其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3.2.1课堂教学导入跨文化意识,注重文化教学
教师除传授必要的语言和专业知识,还应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让他们深刻理解中西文化传统的差异。课堂内容结合真实的语言材料(authenticmaterials),向学生讲解西方国家中称呼语、介绍、访问、宴请、告别等社会交往的文化因素,潜移默化中帮学生提高语言形式的正确性,重视语言应用的得体性,从而逐步获得跨文化的敏感性。
一、重“说”轻“听”
语言是大脑思维的结果,是思维的外化产物。说的训练可以促进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同时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说是发展学生智力、训练思维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因此,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越来越重视“说”的训练,谈见解,说感受,议观点、编故事等层出不穷,并在不断创新,占据了课堂不少的空间和时间。这些教学设计形式新,学生比较感兴趣,在参与时表现得比较活跃,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语文教学中“说”训练进行得非常扎实。但遗憾的是学生会“说”不会“听”。课堂上,如果老师没有给他说的机会,这些学生就垂头丧气,无心再听;甚至有些学生打断别人的发言抢着回答;小组讨论时,各抒己见,完全听不进别人的表达。
应对策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听”与“说”应该并重,不能偏重任何一方,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语文教学中,听能使学生博采众长,补己之短,学会全面考虑问题;还能使学生在别人的见解中产生思维的灵感,引他山之石攻玉,并能懂得认真倾听是对别人的尊重,有助于学生养成虚怀若谷的品行。可见听的作用非常重要。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我们要重视“听”的训练,让学生学会仔细地听、耐心地听、虚心地听、辩证地听。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均衡发展,营造高效的课堂。
二、重“小组讨论”,轻“独立思考”
新课程理念下,“自主、合作、探究”成了主流的学习方式,小组讨论的教学组织形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老师引入课堂,诚然,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充分体现教学民主,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的有效手段。但是,有些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过多地采用组织小组讨论这种形式,这个问题刚刚讨论完下一个问题又接踵而来,根本就不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这些过于频繁的小组讨论,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正常的师生交流,不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课堂教学中小组讨论固不可缺,但学生的独立思考更不能少。可以这么说,学生只有先对问题进行独立思考,然后再进行小组讨论,这样的小组讨论才真正有效。否则,小组讨论只能流于形式,成为优等生的表演舞台,不利于全体学生的进步发展。
应对策略: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安排小组讨论,在备课时对学生和教材进行充分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区分教学过程中设置的问题,哪些学生能够独立解决,哪些需要进行小组讨论,以发挥学生间的互补优势加以解决。在组织小组讨论前,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对问题进行独立思考,等学生对所思考的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后,再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这样,学生独特的富有个性的观点在争论中才会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这样的小组讨论才是真正有效的讨论,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重“解决问题”,轻“发现问题”
在语文课堂上,有效的质疑与释疑,是激励学生创新,让课堂教学有效的一个重要方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效的质疑能启迪思维的创新,激发智慧的火花,开启学习的大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质疑机会。学生提出一个个问题后,会产生探究这些问题的动力,问题越多,动力越强,学生不知不觉就会进入“研究者”“探索者”的角色,发挥创造的潜能。但现在的语文课堂上,教师为了节约时间往往重视问题的解决,而轻视问题的发现。把解决问题当作是课堂的重点,学生发现问题的过程往往被老师的提问代替中,其实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能形成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世代承袭的活态流变的无形文化遗产,是民族共同体记忆和族群身份认同的特殊载体,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但其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日渐濒危,亟须加强保护。作为人类文化传习地和活态文化基因保护库的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四重功能,更有利于保护、传承、研究与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因而,高校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应将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融入教育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园文化活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延续民族文化的生命记忆。
一、高校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是将其融入教育教学
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有责,不仅需要依靠政府的公权力,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合力保护。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四大功能,能够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需要的人、物、科技等各种手段和文献资源。高校与政府、企业、文博、剧团等社会机构相比,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是利用研究型人才、现代化技术手段、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资源、大学生传播群体等条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教育教学之中,通过教育教学延续民族文化的生命记忆,增强文化软实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优质教育资源。建立在高校基础上的系统科学的高等教育机制是人类文化延续的重要传播途径,具有天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国务院《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教育部门应将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和保护知识纳入教学体系,激发青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为了更准确地展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特有的文化高度,需要在高等教育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中最适合教学的元素提炼出来,在大学既定的教学框架和学科建构中嫁接这些本土元素,使传统文化、民族本土文化与教育教学规范对接,进而与人才培养等水融。高校作为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基地,有一套成熟的教学科研系统,在文化产学研一体化方面有独特优势,两者互动整合将获得双赢,不仅有助于加强高校文化建设,拓展校园文化的内涵,提高校园文化的凝聚力,加深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体认与感悟,促使文化资源转化为优质教育资源,推动优良学风的形成;还可以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改善传承人的年龄结构和文化知识层次,化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球化进程中被外来文化淹没甚至同化的危险,延续民间优秀文化的原生态血脉。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精神家园,在校园中通过学生一代代传播,不仅能够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确保民族血脉有效传递,更能陶冶大学生的美好情操,塑造大学生的健全人格,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高校大都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的地方,所在地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而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服务又是我国高校的办学要求和职责,因此,高校必然要在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普查、挖掘、研究、整合以及文化传承、发展、创新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教育功能。作为文化参与主体,高校在地方文化建设和服务中应提供人才、技术和智力支持,充分利用自己在科学研究中的知识创新优势和现代化技术手段,投入到非遗保护工作和优秀文化传承的行列中来。在尊重与传承民族文化创造力和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进行吐故纳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出谋划策,从学理上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理论问题,从科技研发层面推动政产学研用的有效结合,进而为政府部门提供专业保护人才和智力支持,为企业提供科研技术支撑。通过文化教育加强对青年学生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普及和传播,凝练并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知识生产力,提高科技创新力,培育文化竞争力,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为当今文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和动力,还通过普及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培养复合型人才。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口传心授的活态文化遗产,需要保护和创新可观可感的各类文化载体,例如乐器、服饰、装饰品、工艺品、原始曲谱等原生态载体。这些原生态载体和通过网络、录音、摄像、光碟、摄影、多媒体留存下的现代影音资料都需要保护。高校已有的文化空间设施和信息网络设备都非常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资料系统化的搜集、整理、保存和开发。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陈列馆等文化空间设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载体作用,组织大学生在报告厅、展览厅、礼堂、广场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收藏、研究和宣传。
二、通过课堂教学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课堂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手段和方式,也是高校的独特优势。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融入高校的育人体系中,就必须进入课堂教学,从而需要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拓展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开发相关课程,建构校本教材等。
文化强国首先要保护好文化,其次要运用好文化,因此,保护、传承与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但我国教育体系还缺少培养相关人才的专业设置。因此,地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地区的高校,要卓有成效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高校教育教学体系之中,就必须进行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的设置,调动地方政府和高校共同参与、推行学科改革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联合政府部门、文化企事业单位共同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通过新专业的设置,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人才奇缺和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学习、传承创造等问题,培养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知识、拥有文化创造力、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专业人才。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属于民俗学、社会学和人类学,高校要在这些传统课程和非遗专业的基础上改革课程的结构、性质和内容,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学融入专业课程中,大力开发和构建必修和选修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课程,必修课侧重于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基础课,选修课侧重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和地方区域文化实践的教学融入。此外,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文化象征,能够反映出地方区域内鲜活的民族文化的精神风貌,因此,需要在教学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特点组织高校专家学者、文化保护人士、文化传承人编写非物质文化遗产校本教材,把本土的神话故事、歌谣戏曲、曲艺说唱、音乐舞蹈、皮影剪纸、刺绣编织以及传统民俗礼仪、节日庆典、游艺活动等遗产资源写入校本教材之中,提升当地的文化活力和文化公共空间,同时也培养高校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与爱好,使传统文化在高校得以接续传承,进而保护本土文化资源。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融入到高校的育人体系中,还需要拓展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进行现场演练教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独具特质的教育资源,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也要根据民间文化的特点而不断创新。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媒介的发展和普及,可以将传统的课堂讲授、田野观摩、实践体验与影视音像欣赏和博客创作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到村落、庙会、社区、传承人居住地、文化展演中心进行观摩、创作、演练,让学生在课堂传授、现场观摩、田野调查与原生态演练四维一体的文化空间中感受民间文化的美丽、粗犷与精致,通过现场演练开展各种各样的非遗技艺交流和才艺表演会,从而建立起立体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模式。同时,还可以建立师生博客,进行博客教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教师以文字、多媒体、图片等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图片等上传博客,也可将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信息整合和转载,让全社会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学生也可以将自己对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内容的心得、体会、经验等上传博客,培养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融入到高校的育人体系中,还要注重打造人才队伍,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与教学研究,提高高校的科研水平和促进特色学科建设。高校要制订人才培养规划,积极引进高学历人才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鼓励教师和研究人员通过深造、进修、访学、学术研讨等,提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教学、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逐步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课程的科研支撑体系,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研究基地。同时,高校还应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新高地,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成为一个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中心,积极为地方政府机构提供非物质文化信息咨询平台,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展现活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高校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和课题研究,一方面研究非物质文化的现状与发展情况,厘清它们的概念、内涵、意义和价值,研究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方法、规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提供理论支撑和理性的指导;另一方面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方面的课程设置、教学教法、教材建设等问题,申报教改课题,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融入高校教育教学的路径、优势、方法。如此,既可以为高校功能发挥做些基础性探索,拓展高校教书育人、科研、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的深度和广度,提升人才培养力度,促进高校学科发展和学术整合;又能够使广大师生和民众正确认识民族、民间文化的多样性与独特性,进而养成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觉保护与传承的行为认知模式,使之自觉保护与传承我国独特的文化遗产。
三、通过校园文化活动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校要充分利用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整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大学生进行“展、学、演、练、研”,开展各种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展演活动,发挥文化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从而在制度创新与人才培养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支持。
首先,应多开展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活动。高校应该积极筹备资金,丰富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活动。如批准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类社团,积极开展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鼓励学生进行相关文艺演出,同时,提供相关场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展演、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讲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比赛、知识竞赛、辩论赛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暑期社会实践等校园活动,加强学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延续中华民族文化密码,进一步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众化普及。
其次,组织大学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演练学习。学校可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入校园,聘请他们做兼职教师,让他们在高校进行表演和传授,编排舞蹈、美术、体育、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目,向学生传授非遗制作技艺,让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在场”的直接了解,从而使濒危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承人得以在校园中延续和发展。学生亲身参与演练舞蹈、美术、体育、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目,由观众成为演员,更具有吸引力从而更具有成就感。学生还可以把自己参加相关非遗学习和演练活动的过程发到自己的博客当中,技艺传承人的亲手调教可以让大学生亲身参与民族文化的延续,进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
最后,组织大学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和创新性试验计划研究。高校是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力量,具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责任感和文化使命感。在我们的大学生尤其是农村大学生身边,有许许多多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喜庆仪式、婚俗、葬俗、拜神、祭祀、满月、服饰、音乐、史诗歌舞等民俗仪式,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记忆。但是在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中,这些伴随大学生成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逐渐消亡,亟须大学生去保护。因此,高校应该组织大学生文化采风队,到农村去,到少数民族地方去,到偏僻地区去,进行实地田野考察,用录像、摄影、口述、笔录等收集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老师的指导和学校经费的支持下,申报相关课题,开展创新性试验计划研究,通过查询文献,设计课题,独立论证,进而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部分理论与实践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009年A县有各级各类学校352所,普通高中8所,职业高中2所,初中58所,小学281所,特殊教育学校、体校、进修校各1所。全县共有教职工9109人,其中专任教师8212人,教师平均月收入在1800元左右。
一、A县学校绩效工资执行过程概述
A县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执行中采取了教育行政部门计划拟定,学校绩效工资政策宣传,学校拟定、调整并执行实施方案等三个步骤。
1.教育行政部门拟定绩效工资考核实施办法
A县根据省教育督导团、教育厅和县级政府工作督导评估实施方案要求,2010年制定了《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实施办法(试行)》。该办法规定考核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为:尊重规律,以人为本;以德为先,注重实绩;激励先进,促进发展;客观公正,简便易行。考核的主要内容分为奖励性绩效工资、校级领导班子成员绩效考核和教师绩校考核等三个方面。县教育体育局绩校考核的方法和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教职工考核办法和要点。校级领导班子成员绩效考核要点包括德、能、勤、绩和廉。教师绩效考核要点包括职业道德、业务能力、工作量、工作效果和工作表现。教辅、行政管理和工勤人员绩效考核要点基本上与教师相同,但是具体内容不同。
(2)成立绩效考核领导小组,负责中心校正、副校长、初中校级领导班子成员的绩效考核工作,该考核与干部年度考核结合进行。
(3)中心校成立绩效考核领导小组,负责小学正、副校长和中心校人员的绩效考核工作。学校成立由学校领导、工会和教师代表组成的绩效考核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本校教职工绩效考核工作。制定的考核方案,需要经过全体教职工三分之二以上人员同意,并经教代会通过,报县教育体育局批准后方可执行。绩效考核按照自评、群众评议、考核组考评的方法进行,考核结果及时公示。遵循平时与定期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阶段性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多个评价主体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4)绩效考核等次划分及结果运用。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校级领导的绩效工资在年底考核后一次性发放;教职工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在考核后按学期发放。
(5)绩效考核的组织领导。绩效工资分配参照学校人员编制情况适当调整,可以向边远薄弱学校、缺编学校倾斜。
2.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政策理解、宣传和要求
A县教育行政部门主要指教育体育局。教育体育局为了促进绩效工资政策的顺利执行,采取了多种方法。首先,通过去外地学习,了解其他地区的实施情况,然后结合本地的实际,进行方案制定。其次,县教育体育局通过多次召开会议分析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政策的意义、推进执行的方式、推进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对执行绩效工资的重要性形成了一致的看法,对各乡镇进行了统一的要求。最后,在推进执行上,局长亲自主持召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大会六次,并请教育行政部门其他领导多次到学校去宣传和解释,强调执行绩效工资的重要性和要注意的问题。由于该县存在山区和平原,学校发展情况也存在区别,所以规定各乡镇制定自己的方案,学校再依据乡镇方案制定本校方案。一所学校方案的确定需要学校80%的教师签字同意,然后才能按照方案实施。如果某个学校签字人员达不到80%,上级教育体育局就不下拨教育经费。A县规定每所学校绩效工资按照教职工编制平均每人增加480元发放。校级领导每学年发放一次,教职工每学期发放一次。
3.学校拟定、执行和调整实施方案
学校根据各乡镇要求,制定自己的执行方案。学校领导班子拟订初步方案,经教研组讨论,征求意见,再以教研组为单位形成文字的汇报稿上交校长。学校领导考核小组以汇报稿为基础,对方案进行讨论、修改、调整。把调整过的方案给教代会讨论,教代会同意后下发文件,然后再次分发给每位教师,征求教师意见,经过教师充分考虑后再召开教职工大会讨论和宣传。最后经过教师大会动员并宣传方案的具体要求和细则,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请教师签字。
有的学校教师工资按照档次划分,每档人数所占百分比会提前公布,然后整理分数后以百分比分档次,每档相差120~150元,学校不同档次工资差距不同。有的学校按照分数发放绩效工资,不同分数之间的工资差距相等。
执行一个学期后,再次根据上学期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修正。这样,每学期都根据具体情况不断调整,逐步完善。学校在开学初就拟订好了方案,大家签字后等到期末时才能领到绩效工资。
A县的义务教育绩效工资政策执行得较为顺利,向教育体育局反映问题的教职工非常少,一年大约有一两个,问题基本上反映到学校层面时就在学校层面得到了解决。总结A县的经验,可以看到其在反复宣传、签署执行承诺、协商决策、心理疏导和不断完善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经验。
二、绩效工资执行中的成效、问题与对策分析
1.绩效工资执行的成效分析
从调研中得知,在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执行中,多数教师增强了对教师职业的满意度,也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其成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教职工经济状况看,尽管增加的多少不同,但每个教职工的工资都得以增加,使教职工平均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的水平。同时,在当地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农村,整体生活水平较低,教师职业本身不仅标志着有稳定的收入,低水平的物价也标志着增加几百元钱就可以使生活质量提高一大截。即使某个教职工属于增加工资中档次较低的那个层次,对于家庭而言,只要收入增加,还是令其他家庭成员多了一些喜悦。
第二,就教职工工作积极性而言,愿意加班工作的教职工增加了。在执行绩效工资前,由于加班和不加班在经济收入上没有明显的区别,所以多数人都不愿意接受额外的工作任务;执行绩效工资后,由于贯彻了多劳多得原则,多劳者感到自己的利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加班和值班,尤其是班主任工作,教职工均积极去做。
第三,从教职工自我实现层面看,虽然金钱不是衡量一切的标准,但是在一个组织内,拥有高绩效的员工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工资的大幅度增加,增加了他们的成就感,优绩优酬,他们的付出在经济上得到了承认,这既是一种物质方面的嘉奖,也是一种精神方面的嘉奖。
第四,对于教职工的评价更为公正。实施绩效工资前,有些学校也实行积分评价制,但执行绩效工资后的考核分数比之前的积分更为客观和公正,排除了之前的人情分,严格按照方案考核并按照考核结果分发绩效工资。而且,方案只有80%的教职工签字才能生效也防止了少数人决断和决策不透明现象,有效避免了教师因不满意而上访的行为。
第五,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由于多数人愿意做班主任,班主任的任命就有了竞争性,做得好的教师才可能连任班主任,进而使班主任工作更加到位,教育质量得到提高。
第六,有利于缩小不同乡镇教师工资的差距。县教育体育局的实施办法明确规定了向边远薄弱学校、缺编学校倾斜,每月向这些乡镇的教师补助80元。这种倾斜有助于边远薄弱学校和缺编学校保留优秀教师和吸引优秀教师,有助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2.绩效工资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的执行,无论方案设计得怎样周到,也无论多么考虑每个教职工的感受,但毕竟是一次利益的重新分配,对于一个收入并不丰厚的县而言,每月增减的几百元,就意味着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的不同,因此,出现一些问题在所难免。
第一,老教职工绩效工资的问题。每所学校都有接近退休年龄的教职工,这些教职工曾经为学校做出过巨大贡献,可是由于接近退休,他们的精力已经无法与年轻人相比,对于新思想、新方法接受起来也相对迟钝,如果将老教师与青年教师同等对待,是对老教职工的不公平,因此,在最初的绩效工资执行中,最大的阻力有可能来自这些老教职工。
第二,部分教职工坚决不赞同的问题。该县规定,80%的教职工签字同意就可以执行绩效工资方案,但是如果其他20%的教职工坚决不同意方案,那么执行过程中不仅有可能遇到消极怠工之类的问题,而且这部分教职工有可能组成一种具有较强凝聚力的非正式团体,协作起来反对绩效工资的执行,甚至影响其他教职工的工作,最终影响执行进展情况。
第三,其他原因导致绩效工资收入较低的问题。绩效工资低不一定是因为工作不努力,也有可能是因为其他各种客观原因,例如身体健康原因、家庭原因等。如果对于这部分教职工的心理疏导不能及时到位,也有可能引起情绪和教育教学效果问题。
3.绩效工资执行问题的解决思路
综合考虑上述执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可以从下述五个方面考虑问题的解决思路。
第一,注重对老教职工的优惠措施。比如一所初中绩效考核方案中有一条是要求教师读书并记笔记,但是该学校方案规定55岁以上不要求写读书笔记;有的学校还通过每项考核标准权重的不同分配来照顾年长教职工。当然,方案中需要有对老教职工的照顾但不能影响强调工作绩效的主流特征。
第二,多次重复协商程序。学校层面绩效工资方案的拟订存在两种方式,一种是自上而下方式。先在校级领导和领导考核小组内部达成共识,然后扩展范围,在中层领导之间召开会议,促使他们对方案提出建议;校级领导在基于中层领导的意见再次讨论的基础上,对方案作出调整,实现校级领导和中层领导的意见一致。然后再下发到各类组长那里,征求他们的意见,经过协商、调整,再以教研组为单位下发到所有教职工,以教研组为单位讨论,给出意见。校级领导以教研组为单位收集所有教职工意见后,再讨论、协商和调整,最后确定方案。另一种是混合方式,先由校级领导给出大致框架,然后说明方案的设计方法,让每个教职工自己设计,然后层层上交,校级领导通过归纳总结,拟定方案,然后再进行自上而下方式的重新调整。这样,就能够较为充分地吸收所有教职工的意见,容易使方案达成一致。方案拟订程序不存在统一的要求,需要根据学校自身特点进行。这种协商程序的多次重复有效避免了委托方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2]。
第三,有效确定教职工绩效工资差距。对小学学校领导的调查表明,如果经过考核教职工所得绩效工资差距大,会对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有负面影响。所以,既不能没有差距,也不能差距太大,每个学校需要根据所处地域经济状况的不同,确定差距。另外,有些学校把教职工绩效考核工资分为了四档,在执行过程中发现,如果按照档次分发绩效工资,则最后一个档次的人数不可以过少,因为过少会使他们感到很失落,一般在20%左右为好。
第四,反复心理疏导。对有意见或者不肯签字的教职工,一方面需要做到大面积的政策宣传,例如召开年级组会议、教研组会议等,另一方面也可以依据情况私下了解原因,提前暴露问题根源,并给予相关教职工说服和劝导,帮助教职工分析方案的合理性和服从大局的需要。在心理疏导方面,不能希望立竿见影,需要给予教职工一定的思考时间;如果难以同时让所有有意见的教职工完全赞同方案,可以每次做通一个或者几个教职工的思想工作,一个一个解决,或者一小部分一小部分解决。
第五,让教职工充满期盼。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方案不断完善给了教职工较多的期盼。到现在为止,A县每所学校的方案每学期都在不断调整和完善,这给了教职工很多期盼,这个学期给予自己的绩效工资不甚合理,绩效工资所属的档次不高,但是下个学期方案的调整,就有可能使自己的绩效工资提高上去。二是目标明确具体。每个学期开头就调整好方案,使每个教职工一开始就都知道做到什么程度就可以拿到较多的绩效工资,这有效地帮助了教职工界定明确的工作目标并为之付出努力。
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政策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学校执行情况千差万别,如何既体现绩效又得到教职工的接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A县的做法从执行程序设计到方案的拟订、执行都较为顺利,其经验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关键词]研训一体五步法 操作流程 活动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6-007
教研活动是培养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必须由经验化走向科学化。然而,长期以来,各种教研活动通常都是教研员按照自己的套路和思路进行:定个时间,找个地点,会议通知一发,教师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听几节课,走完会议议程就算完事。在整个教研活动中,教研员指导过多,教师自主性参与较少。教研员将个人的思想观点强加给教师,不经意中削弱了教师的自主性。每次教研活动总是以教研员为主角,参加活动的教师一般只是听和看,参与互动的机会很少。特别是乡村教师,受环境的限制,极少有外出学习的机会,备课、上课的水平很难得到有效提升。这种教研,不但效果不理想,而且占用了老师大量的教学时间,真是费力不讨好。那么,教研员如何策划好每一次活动,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012年,我承担小学语文教研工作以来,着力进行有效教研活动的探讨,用半年时间,以铜仁市实验小学、铜仁二完小为试点,初步探索出了“研训一体五步法”基本模式和操作流程,得到了一线教师的广泛认可。于是,2013年,此教研模式被推广到各县,通过上下联动,在教研活动中进一步完善了“小学语文教研活动研训一体五步法”的模式和操作流程,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专家讲座与示范课研讨相结合的研训一体化教研模式。
一、“研训一体五步法”的基本模式和操作流程
(一)基本模式
学科专家主题讲座优秀教师教学实践听课教师辩课互动学科专家现场点评全体教师研修反思
(二)操作流程
1.确定主题,明确任务
活动前,语文教研员确定活动主题和研讨课课题,每次安排2―3所学校,由学校推荐上课、说课、评课教师各1名,并由学校教研组或年级组进行集体备课和磨课。
2.理论学习,课堂观摩
主要进行专家讲座和教学示范。首先,邀请特级教师等名师针对活动主题或平常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当前的热点问题开展专题讲座,旨在有效引领。其次,优秀教师或骨干教师通过同课异构的方式上示范课、研讨课。
3.辩课议课,互动交流
流程是“说课――评课――议课”,先是一位老师上示范课,然后听课老师进行辩课和研讨,针对示范课研讨教材、教法;结合新课改的理念,高效地利用新教材,整合教材,面对面地进行思维碰撞,直接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4.专家点评,聚合思维
在辩课互动结束后,由教育专家或学科教研员对同课异构以及老师的辩课议课进行总结性点评,旨在聚合辩课思维观点,理清教学思路,提升理论认识。
5.课后反思,撰写心得
活动结束后,让每一位上课教师依据自己的磨课经历写出详尽的教学设想、教学过程和反思,让他们经历从感性到理性的梳理过程,把自己即时的感受积淀下来。把磨课过程中的种种煎熬、磕磕碰碰和争议分歧当做上课教师提升专业素养的宝贵财富,也能让旁观者分享他们的经验,不仅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此外,参加活动的教师对教研活动进行总结,把自己的体会和思考诉诸笔端,深入挖掘和梳理研讨后达成的共识, 为今后的教研活动提出建议。
二、“研训一体五步法”的活动效果
(一)实现了教研活动的三个转变
1.变“一言堂”为“群言堂”
过去开展教研活动形式比较单一,一般是由专家或教研员讲,老师听。由于每次基本上都是极少数教师当主角,其他教师多数时候充当旁观者的角色,所以教师的参与度和参与面都低,教研活动流于形式。而现在是由一线教师讲,参与听课的老师进行评课,调动了老师参与的积极性,改变了传统的单兵作战方式。“当蜘蛛同心协力织网时,它们可以捆住一头狮子。”教研也是一样,一个人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活动是大家的事,要走群众路线,教研员在活动中也只是参与者、合作者和研究者,要通过活动打造一支教研团队。但要教师们在教研活动中有主人翁的意识,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并不容易,它有赖于民主、平等、求真、质疑的教研氛围,而氛围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的长短取决于教研团队的姿态和心态,尤其是面对观点激进、言辞激烈的质疑声,教研员应平静地接纳、反思和改进。在这种教研心态的驱使下,每一次教研活动,我们都尽可能留出一些自由表达的时间和空间,教师们也慢慢地习惯于心平气和地质疑,或面对质疑,少了许多客套和拘泥。通过对话、倾听、讨论等方式,开展多样化的合作研究,能帮助教师解决现实的课堂教学问题。大家都围绕焦点问题积极讨论,踊跃发言,进行思维碰撞,在碰撞中开阔了视野,辨清了方向。
2.变“被动参与”为“主动参与”
过去教师上台讲课和交流发言积极性不高,甚至怕讲,不敢讲。我们通过给上课教师发市级证书,给听课教师记学时等激励措施,有效地调动了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主动要求参加观摩活动。授课教师课前精心准备,反复磨炼,精益求精,高水平、高质量地发挥。观摩教师专心听讲,用心领悟,积极互动,听课环节秩序井然,互动环节呈现出浓厚的研讨氛围。
3.变“封闭教学”为“开放教学”
(1)“研训一体五步法”教研活动为教师搭建了理想的交流平台
参加该教研活动的教师都要通过学校教研团队或年级组、教研组进行集体备课,反复修改教学设计、说课稿和评课稿,上展示课的教师也要经过多次试讲磨炼。在这个过程中,只有认真聆听和接纳他人的观点,才能充分发挥集体智慧。通过讲、听、评活动以讲促学,以听促思,促进教师思想的转变,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
(2)“研训一体五步法”教研活动为教师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通过教研活动的开展,教师们普遍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形成认真学习、主动学习的良好风气,学习氛围浓厚了。开始,教师认为开展“研训一体五步法”教研活动是一种换汤不换药的活动,既占用时间又学不到东西。参加活动后,教师认为活动的项目多,直接参与研究的教师多,观摩学习的内容丰富,参与活动收获大,所以纷纷向市教科所要求参加,积极观摩交流。在每次活动的互动环节中,教师们积极参与交流,围绕焦点问题积极讨论,踊跃发言,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和建议。很多教师在活动中相互学习,彼此借鉴对方的优点为自己的教学服务,在相互学习中逐渐提升了能力、素质。听课、评课是我们教研队伍经常开展的一种常规教研活动,尤其是评课,对于促进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艺术,追求专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至少让教师得到三个方面的收获
1.感受和体验到了专业成长的乐趣
“研训一体五步法”通过上课、评课、观摩、议课,给教师们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解决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教学中的疑惑,激发了教师主动学习、研究和实践的动机和欲望,让他们感受和体验到获得专业成长,实现自身价值的乐趣。
2.开阔视野,提高自信
“研训一体五步法”活动的开展,开阔了教师的视野。请全国知名的专家来上示范课当然好,但老师们总觉得他们的课离自己太远,甚至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课。“研训一体五步法”教研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充分利用本土资源,教研活动的专家大多是本地的特级教师或学科教研员,上课的教师也全部是当地学校的教师,有的是市级骨干,有的是县级骨干,所上的课虽然经过了精心打磨,但仍然非常接近普通教师的常态教学,这样的课更具操作性,易于教师模仿,让教师觉得,原来专家就在我们身边,只要努力,我们也可以成为专家,有效地拉近了听课教师与上课教师之间的距离,提高了自信。因此,每次活动后,我经常听到听课老师们这样感叹:“原来课还可以这样上呀!”“这位老师的上课形式适合我们条件简陋的乡村学校。”“这些自制教具我们也能做。”“这位老师的课堂引入太精彩了!”“这位老师幽默的教风,师生之间的和谐氛围让我感动。”
3.提高教学技能
不管是上课教师还是听课教师都在活动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每次活动,市教科所都提前安排好时间、地点、内容,教研员全程参与并进行指导。学校根据市教科所的具体要求,备课、试讲、磨课,反复修改教学设计、说课稿,并经过多次试讲磨炼。这个过程充分发挥了集体的智慧,不管是上展示课的教师,还是说课教师和评课教师,都在这个活动中得到了快速成长,大批年轻的优秀教师从活动中脱颖而出,很快成为校级骨干,有的成为县级或市级骨干甚至省级骨干,向名师迈进。
问:为什么要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
答: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逐年增加、农村人口出生率持续降低,农村学龄人口不断下降。各地根据2001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对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进行适当合并。总的来说,十余年来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整合了农村教育资源,改善了办学条件,优化了教师配置,提高了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
但是,在布局调整工作中,不少地方存在过急过快的情况。有的地方硬性规定撤并学校的时间和数量,有的地方缺乏深入调研和科学论证,有的地方没有充分征求学生家长的意见,导致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必须切实加以解决的突出问题。一是学生上学路程普遍变远。一些非寄宿学生在村里学校撤并后要起早上学,个别的甚至来回要走两三个小时。二是学生上学交通安全隐患增多。学校撤并后很多学生需要乘坐交通工具上学,由于农村道路条件较差,车况良莠不齐,交通状况复杂,学生上学途中的安全难以切实得到保障。三是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保障不到位。由于撤并学校过快,农村寄宿生大量增加,一些地方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保障跟不上,生活管理人员缺乏,不少寄宿制学校床铺紧张、食堂简陋、厕位不足,冬季取暖和夏季防暑条件得不到保障。四是并入学校大班额问题突出。一些地区在并入学校办学条件难以满足的情况下,盲目撤并学校,致使并入学校大班额问题突出,教学资源严重不足,教育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五是部分群众经济负担加大。村小或教学点撤并后,学生需要乘坐交通工具上学,增加了交通费用。寄宿生还要承担部分或全部伙食费。有的家长在县镇陪读,另需支付房租等生活费用。
对此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多次提出明确要求。《教育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适应城乡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办好必要的教学点,方便学生就近入学”。为回应人民群众关切,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法》提出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的法律要求,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就是要保障农村适龄儿童少年就近接受良好义务教育的权利。
问:《意见》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提出了哪些总体要求?
答:《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因此,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是政府的法定责任,是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但是考虑当前我国农村人口出生率下降、农村适龄儿童少年数量不断减少、以及一部分农村适龄儿童少年随迁进入城镇等客观现实,《意见》要求各地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花大力气规划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统筹考虑城乡人口流动、学龄人口变化,以及当地农村地理环境及交通状况、教育条件保障能力、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等因素,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使那些家庭经济相对困难的农村适龄儿童少年也能就近接受良好义务教育。
为了保障农村适龄儿童少年就近上学的需要,《意见》分几种情况提出了原则要求:一是从年级上,要求农村小学1至3年级学生原则上不寄宿,就近走读上学;小学高年级学生以走读为主,确有需要的可以寄宿;初中学生根据实际可以走读或寄宿。这样的规定既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同时也考虑到一些地方已经存在的小学生住宿现象。二是从学校设置上,要求原则上每个乡镇都应设置初中,人口相对集中的村寨,要设置村小或教学点;人口稀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地方,应保留或设置教学点。近年来一些地方盲目提出“小学进镇,初中进城”,违背了教育规律,甚至导致了学生辍学,《意见》对此进行了纠正。三是从上学时间上,要求各地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体力特征、道路条件、自然环境等因素,合理确定学校服务半径,尽量缩短学生上下学路途时间。
问:为什么要制定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
答:要求各地制定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是着眼于农村义务教育长远发展的一项重要决策。只有根据实际做好本地的校布局专项规划,才能使学校的增设和撤并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当前,全国大部分地方没有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一些地方只是制定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规划,也就是说现行的规划着眼于撤并学校,甚至提出了到某一年撤并多少学校的具体目标,影响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此外,一些地方的农村学校规划裹杂在社会事业发展规划中,难以体现教育发展的特点和需要。
科学制定农村学校布局专项规划的责任在县级人民政府,要合理确定教学点、村小、中心小学、初中学校布局,以及寄宿制学校和非寄宿制学校的比例,确保小学低年级学生就近走读上学。专项规划要限时完成,国家有关部门也将研究专项规划基本要求和通用格式,方便县填报、省审批、国家备案。专项规划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核后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并由省级人民政府汇总后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在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备案之前,暂停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并。是否科学制定农村学校布局专项规划也将成为下一步开展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督查工作的重点。
问:如何保障学生家长在学校撤并中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答:学生及其家长是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直接当事人,学校的撤并应广泛征求学校家长的意见。近年来一些地方在学校撤并过程中未能征得学校的理解和同意,甚至通过行政力量强行撤并学校,导致了一些的发生,影响了教育的健康发展。为了保障学生家长在学校撤并中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意见》要求各地对于确需撤并的学校要严格履行撤并程序,包括撤并方案的制定、论证、公示、报批,使学校撤并完全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此外,《意见》还要求要广泛听取学生家长、学校师生、村民自治组织和乡镇政府的意见。在下一步贯彻落实《意见》的过程中,将要求各地制定出更为具体的程序,同时对参加听证会的代表人数、学生家长所占比例等做出要求,确保学生家长的意见在学校撤并中得到充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