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物质文化实例

物质文化实例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27 16:14:1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物质文化实例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物质文化实例

第1篇

关键词:华侨华人 博物馆 纸质文物 收集整理

中图分类号:G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1-190-02

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机构,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华侨历史类型的博物馆则是收藏有关华侨华人的实物、文献、档案等文物的一类文化机构,华侨博物院就是典型的华侨历史型博物馆。这类博物馆馆藏大部分属于纸质文物,它的主要材质是由纸张或织物(丝、棉、麻等)所构成。为了更好地做好文物的收集、保护与利用工作,推动华侨历史类型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有必要结合华侨纸质文物的特点与纸质的特性对其进行研究与探讨。

1 华侨纸质文物的特点

中国移民侨居海外历史悠久,自南宋以降,华侨华人就大规模地跨出国门,远渡重洋赴东南亚一带侨居,至今已形成广布于世界五大洲的4000多万海外华侨华人和4000多万归侨侨眷这一巨大社会群体,随之产生和积累下来的广博深厚、形式各异的纸质文物资源。

华侨纸质文物的主要特点有:

(1)具备一定价值。作为文物,华侨纸质文物具有文物的一般特点,即文物是历史长河中同类物品有价值的幸存者。只有文物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给历史以质感,并成为历史形象的载体,这一点,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因此,它是不能再生产的物品。华侨纸质文物是对不同历史时期华侨华人生动真实的展示,具有一定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公证作用。

(2)历史时期较近,有一定的独特物品。华侨纸质文物作为华侨华人这一特殊群体所使用,必然具备一些独特之处。这主要在于华侨纸质文物的历史时期较近,现存大部分华侨纸质文物绝大多数是近代特别是晚清民国期间的文物,距今不过100来年光景。而且,由于华侨华人身处不同地域,在特定时期出现一些明显有别于其它类型文物的特定物品,如侨批、华侨证等。

2 华侨纸质文物的收集与整理

作为华侨历史型博物馆,应具备一定的馆藏质量与规模,这不仅体现在馆藏的品种、数量等量化指标上,还应体现在藏品的历史价值、收藏价值、社会作用等方面。如何有效地扩大华侨纸质文物的收藏途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量。

2.1 加强宣传力度,扩大征集的范围

除各类型博物馆收藏、官方机构的相关文书档案以外,大量的华侨纸质文物散落在民间,随着华侨的全球范围迁徙,华侨文物也随之遍布全世界。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征集宣传,让更多更好的华侨文物与世人见面。具体方法有;首先应扩大宣传途径,不仅要利用传统的媒体,更应注重网络媒体,扩大宣传影响的地域范围:其次应有针对性地向特定区域的华侨华人进行有效的宣传,因为不同华侨来源地的华侨华人在世界的分布有一定的相对集中区域:再次还应在宣传中公开透明征集的具体方法、用处,并给予捐赠人一定的物质与荣誉奖励,保障捐赠人利益,以便社会监督,从而带动更多地捐赠;此外,还应充分发挥海外华侨广泛的人脉网络作用,利用各种关系搭建文物收藏机构与广大华侨华人的联系,多渠道向海外乡亲推介本馆华侨文物的收藏情况,以便征集工作进一步开展。

2.2 广泛募集文物征集资金,保障征集工作的顺利进行

虽然大部分的华侨文物多为华侨自愿捐赠,但不排除相当一部有价值的文物还是通过购买等途径获得,即使是捐赠物品在捐赠过程中也存在运输、维护等费用。由于征集资金的有限,需要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力量,争取更多的资金投入。这就要求必须向社会大众充分论证华侨文物收集保护的重要性,以便发动更多的人对博物馆这一公益事业进行捐赠,从而保障征集工作的顺利进行。

2.3 注重侨乡民间文物的征集工作

由于华侨文物大量散落于侨乡各地,且由于时间转换等因素,一些珍贵的文物流落于民间收藏家与文物市场中。博物馆长期依靠无偿捐赠、被动捐赠等征集模式应有所转变,须充分重视这一部分文物的征集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博物馆应主动对重点侨乡进行仔细的文物调研,灵活采取包括有偿购买、复制、代展、捐赠等多种手段征集更多的珍贵文物。

2.4 合理有度地使用复制技术,拓宽馆藏纸质文物的收藏规模

博物馆文物复制是以文物藏品为依据进行的复原制作,作为博物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衡量博物馆藏品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由于纸质文物较其它类型的文物更容易复制且一些较为珍稀贵重的纸质文物无法获取,我们可考虑利用这一技术,以此弥补经费与馆藏不足的局限性。

2.5 加强馆藏藏品分类、整理工作

由于馆藏经过多年的征集,特别是部分藏品显多余重复,这就需要及时清理展架,或库存或交换。同时,由于藏品门类、形态各异,需要妥善地加以分类收藏,以便存取。华侨纸质文物可按华侨华人学科特定的主题概念、年代顺序加以分类整理存架。此外,由于一些纸质文物的形态特别、一些文物意义特殊,还需要设定特别的存储空间加以单独收藏,并对本单位长期形成的收藏上架顺序予以规则化,编定本单位的华侨纸质文物分类条例,以便长期保存利用。

3 华侨纸质文物的保护

华侨纸质文物种类繁多,主要有图书、字画、契约、纸币、票据、信函(侨批)等。收藏此类纸质文物有五忌,一是忌污染,二是忌生霉,三是忌虫蛀,蠹鱼、烟草甲等害虫,四是忌光照,五是忌潮湿。纸质文物的保护难度很大,收藏不当,会损坏藏品的品相。古人收藏纸质书籍要用函套,字画用精制的画匣。制作函套、画匣的材料要精选,以防止木材中的油性物污染纸张。古代的木函套、木画匣不但选材讲究(常用樟木),而且是多层剌料复合,外层是樟木,中间为楠木,最里层用上等丝绸,画还要用布套包裹。比如长达355厘米的华侨出国口供状,有26张折页,纸质历经百年已发黄变脆,可将此类珍贵文物时应装入上等剌料的函套、画匣中,盖面可用透明材料方便展示。在拿取纸质文物时,须带手套,观赏讲解时与纸质文物保持1.5米左右的距离,以免讲话时唾液飞溅到文物上。秋高气爽的季节,可以将纸质文物取出掸尘、晾放,让吸收的水分挥发。现代家具材料中含有大量甲醛气体,甲醛不但对人体有毒,而且还会损害纸质文物,因此现代橱柜不适宜存放珍贵纸质文物。南方梅雨季节空气中湿度大,气温高,是虫霉高发时节,此时要使用专用干燥剂和防虫防霉剂,防潮及抑制虫霉的生长。

华侨纸质文物的保护还在于对一些残缺破旧的纸质文物进行修复。由于国内高等院校还没有开设专门的纸张保护修复专业,科班出身的专门人才几乎没有。一般的博物馆纸质文物修复人员主要靠长期的经验积累,造成博物馆的文物修

复工作因为人员的变动而难以维系,以致一些文物加速老化消失。这就需要博物馆要注意培养专门的文物修复人员,掌握诸如纸张杀虫、脱酸、脆弱纸张丝网加固等科学修复理论与经验,并将其固化为书面成果,以便保持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工作长期稳定地展开。

为了进一步加强博物馆的文物保管工作,真正达到延长文物寿命、使之保持固有面貌的目的,而又不影响陈列、科研、藏品保管等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应尽可能用复制品代替使用。对于稀少、珍贵的华侨纸质文物藏品应集中存放、重点守护,陈列、研究时可用复制品代替,以确保文物安全。在一些没有安全保障的巡展中,尽量用复制品代替稀少而又珍贵的馆藏原物,也是一项重要的安全保卫措施,以防文物被盗。

4 华侨纸质文物的利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加强对文物的保护,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促进科学研究工作,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这一要求也是华侨纸质文物工作的宗旨与努力方向。

4.1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生动地展示华侨纸质文物承载的历史文化

选择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布展的原因,一方面是时代进步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突破华侨纸质文物的表现力、观赏性等局限性的要求。在博物馆的侨史展中,可根据纸质文物中的内容配以仿真的情景,让凝固了历史瞬间的文物重“活”起来,让人们在参观的时候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从而更深切地感受到华侨华人艰难而辉煌的生存、创业史以及华侨华人独特、丰富而深厚的文化,让展览更具人性化。

4.2 加大纸质文物数字化建设,方便网络宣传展览

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突破了人类视野的时空局限。博物馆应顺应时代潮流,抓紧时代脉搏,大力加强博物馆文物的数字化建设。而纸质文物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文物更容易数字化,这就要求我们更应着力于华侨纸质文物的数字化建设,这既是一种方便人们通过网络浏览文物的需求,也为长久保存华侨纸质文物另辟新途。博物馆可在网站上将数字化的纸质文物中引注大量的介绍性文稿、图片、学术论文等内容,以便加深纸质文物附着的文化内涵。数字技术同时也为博物馆的陈列宣传教育工作带来便利,拉近了观众与博物馆的距离,可使观众更深入地学习与了解华侨华人的历史与文化,更为广泛地进行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文化交流,更好地发挥文物价值。

4.3 结合华侨回国寻根问祖活动,开展华侨华人历史教育

近年来,海外华侨华人兴起一股回国寻根问祖的风潮,它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推动海内外和文化交流、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对外文化交流都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为此,作为华侨历史博物馆,应抓住这一机遇,积极邀请回国进行文化交流的华侨华人进馆参展,通过不同主题的华侨纸质文物展示,向当代的华侨华人生动形象地说明历史上华侨华人的产生与发展、解放前华侨的悲惨遭遇、华侨和侨居国人民的友谊、华侨对祖国的贡献、华侨社会的过去和现在等情况,从而增进华侨华人对祖籍国的认同感。

4.4 加深纸质文物的研究力度,丰富华侨华人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第2篇

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21世纪的医疗护理优质服务,不仅仅是提高医疗护理人员素质管理、护理技术管理、设备设施管理、透明收费管理、护理环境管理、护理文化管理和护理制度管理等,更重要的是要以病患要求的护理服务高品质为根本,提高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整体护理服务理念,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提升医疗卫生系统护理服务质量的主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要适应时展的要求,就必须将人文关怀纳入护理服务体系,在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文关怀,提升护理服务质量,这是现代护理服务科学发展的主题,是必然趋势[1,2]。

1 护理服务的人文关怀理念

人文泛指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其本质是以人为本,对人的价值及人的自由和发展的珍视、关注的思想体现。人文关怀就是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因素,承认人的价值和主体地位。护理服务的载体是患者,即“以病人为中心”。因此,满足患者的需要,缩短就诊时间,及时有效治疗,尽量祛除患者身体的疾病是提升服务质量的出发点。在护理服务实践中,要更可能多的给予患者精神上的呵护,心理上的宽慰,行为方式上的指导;尊重和同情患者,寻求与患者情感上的共鸣;满足患者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在每一个护理环节中,对患者始终融入关爱、尊重的服务理念,通过访视和以家人般的周到关爱,与患者建立亲情关系。在亲情的护理行为中,给患者一种依赖感和安全感。在与患者以深厚爱心的沟通中,唤起患者向往健康,善待生命,接受护理和得到友爱的感情。

2 护理服务的人文关怀实质

人文关怀护理,是今后医疗系统整体护理服务的核心,是时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医疗护理服务人文关怀理念的提出和实践,在我国才刚刚起步,它探讨的是人文关怀对护理服务品质的影响和对患者健康的影响,为医疗卫生系统如何提供人性化服务,如何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如何提高人文关怀护理服务品质,提供了实践的可能性。在护理实践中,人文关怀集中体现在患者的价值上。这就要求医疗机构所提供的医疗卫生环境、医护管理环境、技术力量环境、设施设备环境、病区文化环境和护理文化环境等,是对患者生命与健康、权利和需求、节约与知情、人格和尊严的关心和关注,使患者时刻感觉到踏入医院就医方便,技术精湛,病区舒适,经济实惠,服务满意。

3 提倡人文关怀的基本意义

就为患者服务而言,大力提倡给予患者人文关怀,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利于促进患者恢复健康,有利于降低医疗纠纷,有利于密切护患关系,有利于创造品牌服务,为优化质量服务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4 强化人文关怀的主要途径

“以病人为中心”是医院服务工作的核心内容。一个

医院要强化人文关怀,提高整体护理服务水平,必须给予患者人文关怀。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的主要途径是:

4.1 构建良好的医院环境 医院的服务对象是病患和情绪焦虑的家属。整洁的医院院落;结构合理、功能齐全、附属设施配套的医院大楼、门诊楼和急诊楼;院内人车通道布设合理,绿地环绕,花木种植有序;院内外标示牌清晰、指向明确;导医台、医疗信息查询台传递信息顺畅;院内外明亮工程色泽柔和、美观大方等。温暖和谐与公园化的医疗环境,必将使患者和家属赏心悦目,产生亲切感、信任感和韵律感。

4.2 营造良好的病区环境 患者入院首先面对的是陌生的环境。诊区和病区走廊安装病人用扶手;病房安装电视、电话,建有洗浴设施齐全的卫生间,布设衣物柜、冷藏柜;用花草、风光油画点缀病房;每个护理单元设立设施齐全的煮食间,设立娱乐室,设置流动图书车;住院部设置流动货车;护士站设立患者健康设施代购点,义务理发点;病区设置陪护设施及用品租用站;对新入患者和危重患者送检等。家庭式、宾馆式的服务和管理,必将使患者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对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一时改变没有过重的心理压力,在轻松、安逸的环境中,安心治疗疾病,休养相得益彰。

4.3 创建良好的护理环境 首先,医院要认真做好护理设施设备、卫生器械、卫生材料等服务用品的供应保障。其次,医院要注重病区包括医疗用车、台、柜、床、被服在内的护理设备的更新;注重病区包括电视电话、卫生洁具和生活用具的维护,使之使用正常,常用常新。次之,认真搞好治疗场所用品、义务服务场所物品布设,使之洁净卫生,摆放有序,整齐划一。再次,注重护理人员服装色彩选择、穿着整洁;护理人员始终以亲切的微笑面对患者,以轻柔的动作、精湛的技术、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社会知识服务患者,以充满浓厚爱心与亲情的护理言行给患者传递信赖和安全信息,进而创造安宁肃静、温暖和谐、优美舒适的人性化流畅空间和亲切祥和的环境。从患者入院开始,在每个护理环节中处处显现医院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使护理人员在整洁有序的环境和愉悦轻松的氛围里,精神饱满地为患者服务,让患者在到处洋溢爱心亲情的环境中,使生理、心理、物资和医疗需求上达到和谐统一。

人文关怀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实践中,“以病人为中心”,必须爱护和尊重患者,这是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也是减少医疗纠纷,创造品牌服务的先决条件[3]。

参考文献

1 刘玉莹,陈兴华,张亚卓.优化医院环境深化护理服务内涵.护理管理杂志,2003,1(3):39-40.

2 刘玉馥.护理工作融入人文关怀的思路探讨.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7):76-77.

第3篇

论文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权利 内涵

2011年2月25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从公法的角度界定了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职责和义务,极大的推动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工作的立法进程。但从根本上而言,这部法律本身是具有局限性的,尤其是未能、也不可能将政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进行明确的划分,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从学理上加强讨论,以期为下一步的立法工作发挥适当的积极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是一种弱势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尤以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占有重要的比重,它们大多数还不为国际社会所关注、理解。但是我们不能完全忽视的是,少数民族文化中有很多独特的具有其本民族文化特质、并表现出了其本民族独有的历史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历史文化信息。从文化发展来看,特别是在当前发展市场经济的大前提之下,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空间正在日益萎缩,文化空间受到挤压,甚至濒临灭绝。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建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机制呢?笔者认为,当前,一方面,要加强对2011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执法监督力度;另一方面,要不断拓宽视野探讨非物质法律保护的合理机制。本文就是尝试运用文化权利的理论对非物质文化权利的内涵进行新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核心在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主体的权利的保护,但是,纵观学术界,鲜有人对于非物质文化权利的具体内涵、外延等进行具体的探索、思考。在此,结合文化权利的有关理论,姑且作一浅层次的讨论。

一、非物质文化权利的内涵

要使得非物质文化得到有效的法律保护,就必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主体的文化认同权予以充分的法律保障。对民族文化传承人仅仅给予一个头衔是不够的,法律、政策要为他们进行文化传承、创造提供必要的社会、经济条件,同时,对其在文化传承中的权利与义务需要进一步具体化。承认文化认同权并不意味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然固守,使之机械化,而实际上,文化认同权是承认文化具有变化性的。文化认同是对文化的本质特性的认同。因而,要鼓励文化传承人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的创造性工作,但前提是不改变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固有的根本特性。

(三)文化自决权

在现代社会,自决权不仅仅只限于政治层面,还包含了经济、社会和文化自决权。《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公约》第2条规定:“所有人民得为他们自己的目的自由处置他们的天然财富和资源,而不损害根据基于互利原则的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法而产生的任何义务。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剥夺一个人民自己的生存手段”,该条规定揭示的是经济自决权的内容。同经济自决权一样,文化自决权也是一项永久的权利,其权利的存续期限并未受到限制。同时,文化自决权主要是指一种集体人权。作为一项集体人权,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自决权行使的主体一般就指的是群体,个人无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处分、转让等。另一方面,文化自决权也是少数者的权利是紧密相连的。在我国内部,强调文化自决权往往就是指强调各少数民族对自身的文化的发展、传承等拥有的不受他人干预的权利。

正如我们前面所强调的那样,一定要本着一种尊重的理念来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主体的集体意志。从权利的归属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是最终的权利归属,因而,任何个人,即使是国家意志也不能随意地侵害其权利。

同时,文化自决权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还应该包含了主体对具有非物质文化特征的思想、观点、理论进行思考、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以及进行传播的权利。这种权利的特征是权利所有者可以自由地持有、表达和传播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的思想和观点。这就又和人权中的思想自由和表达自由紧密联系了起来。

(四)文化经济权利

根据《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的规定,任何人“对其本人的任何科学、文学或艺术作品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利益,享受被保护之利”。因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主体的文化经济权利受到了国际法的保护,有直接的法律依据。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传统的中医中药、民族音乐等文化表达形式,往往都是特定人群的集体性文化成果,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等。无论这种经济价值是显性的或潜在的,其权利主体都应该从中获取收益。

当然,基于中国当前民间组织极不发达、相关制度很不完备的实际情况之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完全依靠民间自发而形成的力量来进行保护,似乎很不现实,也很不乐观,因而,在文化保护的起步阶段,是不能完全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的。在初始阶段,政府应当起到主导作用。但是,从长远来看,占最终主导地位的应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的主体自身。要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得到真正长效的保护,就必须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主体的主体地位。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主体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真正保证的条件之一就是其文化经济权利是否得到了充分实现。因而,理所应当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主体应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成为利益分配的主体,成为经济利益的最大的受益者。正是基于这个缘故,从长远来看,只有在民间组织比较发达的情况下,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主体的自治,才能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能可持续的保存和发展下去。故而,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文化经济权利其实是最终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主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第4篇

摘 要:世界遗产委员会每年在全球进行的世界遗产申报与评估实质上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负责世界文化遗产评估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专家不可避免地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存在一些误读。本文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方的申报材料与ICOMOS的评估材料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造成误读的几个根本原因。并提出,我国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时,应考虑到文化差异对申报工作的影响,尽量从“他者”角度来认识自身的文化特征,把申报材料的编撰置于国际文化背景下,使中国的世界遗产实现跨文化认同,促使更多的遗产申报成功。

关键词:ICOMOS;跨文化;误读;中国世界文化遗产

“误读”,就是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和自己所熟悉的一切去解读另一种文化(乐黛云,200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世界遗产委员会每年在全球进行的世界遗产申报与评估实质上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因而不可避免地出现联合国专家对申报国遗产的一些误读,其中对文化遗产的误读更加常见,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误读尤为突出。这种误读,使得负责世界文化遗产评估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专家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产生认识偏差和不足,从而使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价值被低估,申报成功机率降低。为此,笔者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和评估材料为范本,从跨文化角度对这种误读进行分析,提出产生误读的四大原因,希望能引起人们对此类问题的深思。

一、世界文化遗产的评估与申报

世界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在全世界范围内确认的具有非同寻常的普泛价值(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包括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以及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4类。一个国家的文化遗产能否列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公布的《世界遗产名录》,关键在于是否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的遴选标准。根据2005年2月世界遗产中心公布的《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Operational Guidelin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的第77节规定,凡被列入《世界遗产》的文化遗产,须至少符合下列1项标准(见表1),并同时符合真实性和完整性标准。

每年一度的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与审批,主要是由ICOMOS根据各国递交的申报文本和ICOMOS专家的实际考察,出具评估报告(Advisory Body Evaluation),由世界遗产委员会最后审批确定。报告一般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申报国陈述(Justification by the State Party),第二部分是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评价(Evaluation by ICOMOS),其中有品质(Qualities)、比较分析(Comparative Analyse)、ICOMOS对未来行动的建议(ICOMOS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action)、简要描述(Brief Description)、建议(Recommendations)等。ICOMOS专家对我国历年申报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看法在这些评估报告中得以集中体现,同时他们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一些误读也在此反映出来,本文对这些误读进行的跨文化解析就是建立在分析这些评估报告的基础上的。

二、误读产生的原因

1. 东西方审美观的差异

西方人崇尚人工美、形式美,强调整齐、对称、均衡,推崇圆和正方形等构图形式,注重个性与秩序,试图用程式化和规范化的模式来确定艺术美的标准与尺度,这种美学思想长时期左右着西方的建筑、雕刻、舞蹈和戏剧等艺术。中国人崇尚自然美、情趣美,注重意境、神韵的营造,“不求形似求生韵”(徐渭语),追求以形写神,追求主观情感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的艺术效果。东西方审美观的差异使得西方人很难理解、认同、欣赏中国的许多文化遗产,由此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产生一些误读。

ICOMOS专家对1997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苏州园林的误读就属于这种情况。在评估报告中,ICOMOS对苏州园林的总体评述如下:

苏州古典园林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和营构建筑,创造出容天纳地的山水写意园。苏州园林依据老子和庄子的玄奥理论,模仿自然景色布局,以满足中国人理智与情感上的需求。园林充分利用天然地形,创造出迷宫般复杂的布局和一连串的视觉刺激。

这种描述反映的是一种典型的西方人眼里的苏州园林,只看到苏州园林的形式美(labyrinthine layouts),看到园林“悦目”(visual surprises)的一面。而苏州园林所隐含的“意境”――即一切要素洒脱自如,既不追求对称,也没有任何规矩可寻,相反却山水环抱,曲折婉蜒,不仅花草树木任自然之原貌,即使人工建筑也尽量顺应自然而参差错落,力求与自然相融合,“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真正意境,ICOMOS的评价中却只字未提,即看不到其“赏心”的一面。这种误读就是由于东西方审美观的差异造成的。

2. 东西方言语表达方式的差异

汉语语言由于受到中国人直觉、模糊性思维方式的影响,在表达方式上具有流散、疏放、重意合不重形合的特点。这种言语表达方式的特点使得中方世界遗产的申报材料里充斥了不求精确、模糊华丽的词藻,而非具体、精确、有特征的描述。频繁使用“大概、差不多”等模糊概念的字眼,随意使用“天下第一”、“无以伦比”等夸张的言语,大量使用形容词和各种修辞手法,极力渲染。但是,华丽的文风和词藻由于体现不出地方特色,所以对于偏好逻辑性、精确性思维的西方读者,这样的申报材料令他们觉得“过于浮夸、空洞无物”,显得罗嗦、累赘,“美”不忍睹。1996年申报的丽江古城中方的申报材料就存在这样的问题。申报材料是这样描述丽江的:

丽江古城是一座具有较高综合价值和整体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它集中体现了地方历史文化和民族风俗风情,体现了当时社会进步的本质特征。流动的城市空间,充满生命力的水系,风格统一的建筑群体,尺度适宜的居住建筑,亲切宜人的空间环境以及独具风格的民族艺术内容等,使其有别于中国其他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建设祟自然,求实效,尚率直,善兼容的可贵特质更体现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城镇建筑中所特有的人类创造精神和进步意义。它的存在为人类城市建设史的研究、人类民族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在西方人眼里,这是一种空洞无物、模糊不清、茫然不知所云的陈述,难怪ICOMOS专家在未来行动的建议(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action)中这样说:鉴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世界遗产预备清单》上古城的众多数量,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建议中国方面提供一份中国历史名城的比较分析,简要地说明预备清单上的那些古城被选上的原因以及提议将其申报为世界遗产所依据的标准。

3. 中国深层文化本身的博大精深

从现代系统论的观点看,文化的结构有3个层次:表层文化、中介文化和深层文化。物质文化、科技文化属于表层文化,管理文化、制度文化属于中介文化,而文化精神、文化理念、文化价值观、道德伦理、等属于深层文化。这3个层次的文化中,表层文化最易把握,一般误读的情况比较少,中介文化次之,而深层文化是最难把握的,出现误读的时候比较多。中国文化,由于本身更注重深层文化的发展,加之5000年的积累与沉淀,尤其精深、博大。作为博大精深的中国深层文化复杂载体的中国文化遗产,自然也难以解读。土生土长的中国学者都感到难以把握中国文化遗产的深层内涵,对ICOMOS专家来说更是勉为其难,所以,ICOMOS专家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误读就不足为怪了。

ICOMOS专家对我国1997年申报的平遥古城不能准确解读也是这种原因造成的。

ICOMOS对平遥古城的总体描述是:

平遥古城建于14世纪,是保存完好的中国汉民族城市的杰出范例,它的城市结构展示了汉帝国五个多世纪的建筑风格和城市规划的演化过程。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是那些与银行业有关的雄伟建筑,与这些建筑相关联的是平遥是19、20世纪整个中国的金融中心。

ICOMOS专家看出了平遥古城在古代的商业地位,也看出了“平遥古城建于14世纪,是保存完好的中国汉民族城市的杰出范例”,但无法把握更深层次的东西。实际上,平遥古城的意义绝非仅止于此。其价值更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 平遥古城是依据汉族传统“礼制”规划建设起来的,无论是建设选址、建筑风格,还是殿堂配置都是儒家文化思想在建筑上的集中反映。平遥古城区是由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蚰蜒巷构成的,街巷格局中轴对称,经纬交织,井井有条,主次有序,反映出儒家的等级制度思想。左以文庙及魁星楼为首的文系建筑,右以武庙为首的武系建筑,体现了“左文右武”的儒家崇文重礼思想。以城内南大街为轴,上首城隍庙,下首平遥县衙,东西相对称,体现了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城墙上的3000个垛口,72座敌楼,象征着孔子三千弟子及七十二贤人。 (2) 平遥古城的总体布局是仿照古人康乐永寿的图腾吉祥物神龟设计的。平遥号称“龟城”,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乌龟乃长生、神灵之物,象征长寿、财富,以及神力,这种仿生布局凝聚着古人对平遥城坚如磐石、安然无恙、永世长存的希冀。

这种隐藏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背后的深层文化含义对于中国人来说已经不好把握了,对于西方人,更是难上加难。

再比如ICOMOS对我国2000年申报的皖南古村落的总体评价是这样的:

西递、宏村这两个传统的古村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着在上个世纪已经消失或改变了的乡村的面貌。其街道的风格,古建筑和装饰物,以及保存完备的拥有复杂供水系统的民居都是非常独特的文化遗存。

可以看出,ICOMOS专家看到了皖南古村落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西递、宏村这两个传统的古村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着在上个世纪已经消失或改变了的乡村的面貌。” 也认识到中国的村落也是文化遗存的重要场所,具有相当重要的文化意义:“其街道的风格,古建筑和装饰物,以及保存完备的拥有复杂供水系统的民居都是非常独特的文化遗存。”

但是,西递和宏村两个村落建筑的价值远不止这些,宏村的“牛”形仿生规划反映出的中国古人图腾崇拜,西递村的船形布局反映出的中国民间风水文化,对于西方专家来说根本无法理解。而这恰恰是我方提出皖南古村落符合标准Ⅱ的根本原因所在,标准Ⅱ强调的是在一定区域内,对城镇规划景观设计产生的影响。实际上,皖南古村落的仿生景观设计和风水模式布局,对后来的村落布局、规划产生了重大影响,但由于ICOMOS专家对中国图腾崇拜和风水文化缺乏了解,使得皖南古村落的文化价值没有被全面认识到,而判定皖南古村落不符合标准Ⅱ。这种误读给我们留下很多遗憾。

4. 中国人民对某遗产所怀有的特殊情感

一个民族对自己本族的遗产往往怀有特殊的情感,这种情感本族集团成员对它很容易理解,另一民族文化集团的人们却不易察觉,误读就容易产生。 以长城为例,长城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抵御异邦入侵、众志成城的象征,西方人常常无法理解这一点。美国灵智广告公司为飞利浦精英移动电话设计中国市场商业广告时,以中国长城为背景,以一位精英人士“坐”在长城上,用飞利浦移动电话通话为创意。此创意也被做成户外广告,在中国投放。然而不久,此广告就受到中国人的不满,最后被中国政府下令撤销。该广告的失败之处在于外国人没有充分理解长城作为一个象征性文化在中国人心目中的意义和地位,中国人对长城所怀有的特殊情感,因而就未能预见“坐”在长城的画面会引起中国人的反感而受到抵制。

ICOMOS对长城是这样评价的:

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1368~1644),又继续加以修筑,使长城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建筑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ICOMOS专家看到了长城的军事、历史和建筑艺术价值,却忽略了中国人民对长城所怀有的特殊情感。长城绵延万里、巍峨壮观、气势磅礴,充分展示了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是中国人民坚强意志和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的象征,是民族心灵的寄托和归属,“你知道长城有多长? 它一头挑起大漠边关的冷月,它一头连着华夏儿女的心房”,表达了中国人对长城的深厚情感。这是ICOMOS专家所无法体会和明白的,因此误读的产生就在所难免了。

三、结论

2004年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通过了《凯恩斯决定》的修改草案,规定自2006年起《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每年只可申报两项世界遗产,其中至少要有1项是自然遗产,这意味着今后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难度显著加大。在这种情况下,分析ICOMOS专家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存在的误读以及误读产生的原因,从而减少误读,提高申报成功机率,实现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跨文化认同,促使更多的遗产申报成功就成为一件意义重大而紧迫的事情。

参考文献:

[1] 乐黛云.跨文化之桥[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 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3] 晓勤.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规划保护方案保护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关世杰等译.世界文化报告2000:文化的多样性 冲突与多元并存[R].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Advisory Bodyvaluation[EB/OL].http:///archive/advisorybodyevaluation/437/438/440/441/705/778/779/812/911/1001/1002/1004/1039/pdf.2004-09-19.

A Cross-cultural Analysis of ICOMOS Experts’ Misreading of Chinese World Cultural Heritages

XIONG Guan,FEI Xuejun,YAO Baorong (School of Tourism,Xi’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Xi’an 710128,China)

第5篇

换言之,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是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和“民族记忆的背影”。

中国目前是世界上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涉及诸多门类,包括考古学、民俗学等多个方面,严格地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和物质文化遗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有很多物质文化遗产其实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的。

一个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需要得到整体保护。这也是城市化进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在此,我们摘录三位权威人士在《城市更新和文化传承》论坛上的发言,与读者共飨,并就其中的观点和看法与读者商榷。

“非遗”:不该忘却的城市精神载体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珍贵的文化遗产,尤其是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多姿多彩,其中包括各民族的民间文学以及作为载体的语言文字、各种传统艺术表现形式和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民间艺术。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体现,是现代民族团结奋进的基础和重要表现。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延续城市的历史脉络,就是延续我们的民族文化独特特征和。

在城市化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塑造城市个性、提升生活品质、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具有历史、科学、文化价值的,具有东方民族特色的文化遭到严重破坏。一些依靠口头、行为传承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消失,破坏严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后继乏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经刻不容缓。为了进一步做好包括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国务院先后颁发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见等文件,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了全面发展的阶段,逐步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初步估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达87万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确定了2200个,从业人员达到了2万多人。中央财政从零到投入18亿元的经费,有力地保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目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1028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逐步形成。文化部确定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总数达1000多人。一大批传承人出色的技艺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单一的项目保护逐渐转向整体保护,文化部先后公布了六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包括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实施了整体有效的保护。近年来,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民俗馆展示中心稳步推进,全国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424座,展示中心96个,为全面展示宣传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全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目前是入选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最多的国家之一。2006年我国成功当选首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委员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有望早日出台。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包括城市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仍然面临严峻形势。一位德国历史学家针对中国的旧城改造提出:我们现在有的你们将来也会有,而你们曾经有的,我们永远不会有。一位知名学者也说,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事关一个城市的人文态度、人文素养。我认为这是事关一个城市的整体文明和我们后代回家的路的问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话题,它关系城市历史脉络的延续,我希望大家都给予高度的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重要责任,不仅是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更重要的是不让我们的后人忘记回家的路。

京剧,现代城市重要的文化经脉

我毕生钟爱和从事的事业——京剧艺术,其诞生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1790年,江南安徽戏班进京为乾隆皇帝祝寿,从此在北京、天津安顿下来。经过十几年的演变,成为一个由徽剧、汉剧、昆曲、秦腔、京腔和民间曲艺综合而成的崭新剧种。它以西皮、二黄为主,字正腔圆,当时人们根据这一新兴剧种的唱腔,直呼其名为:西皮二黄。

西皮二黄第一次进入上海是在1867年,当时引得全城轰动,市民争抢观看,一睹为快。据记载,沪人初见,趋之若狂,在我的想象中,这并不亚于《阿凡达》上映引起影视热潮。京剧来到上海以后,便风靡全城,其他表演艺术几乎是望尘莫及,本地原有的昆曲,当时有点门庭冷落,京剧受欢迎的原因主要是雅俗共赏。京剧这一称谓正是来自上海,1876年,上海《申报》正式刊出京剧之名,意思是来自北京的戏剧剧种,从此这一称谓取代了“西皮二黄”,而一直沿用到今天。随着京津名家谭鑫培、四大名旦、四大须生相继到上海演出,上海本地同样涌现出大量的名角,其中周信芳先生成为当仁不让的领军人物。正是他使上海成为海派京剧的发祥地,与北方京剧形成双峰并立的良性竞争局面。北京、上海,南北呼应,开启了长达近百年的京剧鼎盛时期。与许多戏剧剧种相比,京剧的历史并不长,究竟是什么原因令它成为国剧、国粹,成为民族文化的代表性艺术,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呢?

首先,京剧吸收、汇聚、熔铸了众多地方戏曲乃至其他各类艺术的精华,可谓融众家之长于一身,集中华艺术之大成,拥有博大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这种兼收并蓄,融汇创造的精神正是京剧始终保持活力、不断发展重大的重要基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京剧既由多个地方剧种升华而来,又以深厚的思想性和精湛的艺术性回馈地方剧种,使许多地方剧种得到滋养和提高。从而推动了整个中华民族戏曲艺术的多样化进步和繁荣。

其次,京剧云集了众多大师级人物,以及他们用心血浇铸的大量经典作品,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其他剧种。由于京剧的艺术语汇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凭借精湛的演艺和优秀的剧目,因此能够通行全国。拥有最广泛的观众群体和最深厚的群众基础。

第三,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是京剧得到了城市的有力支撑和推动,它酝酿、发源于农村,诞生、成熟于北京,繁荣、兴盛于上海。正是城市强大的集中性与辐射性,使京剧得以极大地拓展生存的空间,赢得上升的高度,获得长足的发展。仅以上海而言,这座城市不但为京剧定了名,更为京剧的舞台艺术、演出市场、评论理论等诸多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

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从未进过大型都市的剧种,其艺术能够得到长足的提升,其市场能够得到充分的拓展,其影响能如此广泛和深远。另一方面,京剧的繁荣也使城市文化得到极大的丰富,使城市精神得到了足够的升华,城市的力量推动了京剧的成长,京剧的魅力塑造了城市的文化。因此,京剧与城市的关系是血脉相连、无法拆解的。

当然,一种艺术自有其盛衰转变的自然规律。近几十年来,戏曲艺术逐渐从市民文化娱乐的主流地位趋向边缘化,各地地方戏如此,京剧也不能例外。这里有外来文化的冲击,有多元选择的影响,也有京剧自身所遇到的问题,总之,原因众多而复杂。但是有一点我坚信,既然在近两个世纪的漫长时间里,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空间内,我们整个民族都深深浸润于京剧的美妙艺术享受中,那么它值得也理应被我们永久珍惜、永远呵护。这是因为我们从传统中走来,身上、心中无不带有传统的印记,而传统正是我们面向今天、走向未来的基点和底气,更何况京剧是那么一种令人赏心悦目、铭心刻骨的美好剧种。对京剧我们没有舍弃的理由,只有保护和提升的使命。相信只有通过对优秀传统弘扬和提升,并与现代市场在对立中求统一、在和谐中谋共处,城市的文化才能在拥有亮丽的同时拥有一份深沉,在拥有时尚之轻灵的同时拥有一份厚重。

所以,我们要培养有志于京剧艺术的优秀传承者,将传统的技艺和经典剧目原汁原味传承下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妥善留存,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民间的广泛发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延伸,主要靠京剧艺术工作者的自身努力。只有同时做到以上两点,京剧艺术与城市文化才能同时焕发古老的与现代的双重魅力,达到城市生活的美好愿景。

一个健康的人,从儿童成为少年,从少年成为青年,再从青年成长到壮年,他的骨骼和肌肉在不断扩大,他的心智和才能在逐渐成熟,他的经脉随着骨骼、肌肉的增加而延伸,以便将心脏供给的血液和养分,源源不断地传送出来,令人始终拥有充沛的活力。我们发现,在这一个成长的过程中,没有任何一样被完全代替,没有任何一样被彻底消灭,他们只是在进步,在演变,在和谐共同成长。如果将城市比作一个健康的、不断成长的人,那么建筑便是它的骨骼和身躯,版图便是它的肌肉,科学技术、生产水平和市民社会生活水平便是它的血液,而支持、成就它的则是一条条文化经脉。京剧艺术正是一条永恒跳动的经脉,它的搏动牵动了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学、中国的各类艺术,它与其他千万经脉一起构成了整个城市。没有文化的经脉,一个城市再怎么高耸,再怎么庞大,也只能是一个缺乏智慧、没有活力的躯壳。

共荣:古今城市文化的繁盛之路

我们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延续着城市的历史文脉,但是城市的发展,却往往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陷入尴尬的境地。这种尴尬的境地显示了我们对于发展方式的不同的理解。

现代化的发展,农田的消失,我们曾经称雄世界的棉纺技艺在何方?大片水稻田上耸立起现代化的工厂,悠扬婉约的吴歌如何能飘荡在我们的天空?中华戏剧的剧种曾经达到过二、三百个,但是今天,大都市的新建剧场不断涌现时,传统戏剧演出却廖若晨星。现代化的发展,一方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变化,同时给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

如何来消除这些灾难?我感到有三个方向:

第一要适度修复和恢复我们的文化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是在特定的文化生态场景、语境中发生和发展的。如果我们失去了这样的场景和语境,单独把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保存下来,当然这很重要,但是却失去了生存的基础。

棉纺技艺是以上海郊区为代表的。黄道婆在元末改造了我们的棉纺技艺,使我们的棉纺生产得到了大幅度的发展。但是这种发展并不是黄道婆一个人的功劳,而是得益于当时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上海处于国内外交流的一个重要的地位,而且上海当时的土地近海,不能种水稻,盐碱地只能种棉花。另外,当时传统的男耕女织在这个阶段发生重大的变化,妇女织布不仅是为了服饰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服饰可以成为商品。

到了19世纪中叶,长三角以及上海周边的棉纺业,产品远销欧洲和全世界。但是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城市化的推进,这样的技艺就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如何使它流传下去?我们不可能恢复过去的时代,我们只能在现在的基础上思考这个问题,适度恢复一定的文化生态。上海的徐汇区在这方面就做了一些工作,准备在黄道婆故乡的周边种一片棉花、水田,重新恢复这样的场景,在中小学开辟这样技艺的传授。我们不是要真正推行这样的技艺,但是至少在某种场合,作为一种文化的记忆和文化的精神传递下去。因为上海女性的文化人格的形成和黄道婆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当今世界看,城市化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现代化也没有一个特定的规范,每个城市的城市化和现代化都是在本民族的文化基础上的发展。所以我们的城市化的进程和更新,就要考虑到我们独特的生态环境的存在和发展,这对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更为有利。

第二要重新引导我们民众日常生活的审美取向和情趣。我们观摩昆曲,聆听评弹,这些优美的戏剧,它的出现表示我们曾经有过美好的城市生活。昆曲和评弹的发展,和当时城市化的发展和城市化的生活,和当时民众的审美需求和意愿是一致的。现代生活走向简约化、通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如何进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生活美好的产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上是我们在追求生活更美好的形势下出现的,是当时的一种优秀的文化。比如说顾绣(包括苏绣),它的意义在于它融合了人的文化精神、人的审美感受。顾绣不是一般的女工都能干的,它要求你懂得琴棋书画,要懂得如何把琴棋书画融入技艺中去。上海松江恢复了顾绣,但工厂主只是把几个女工关在屋里成年累月刺绣,技艺方面是得到了发展,但达不到真正顾绣的意境。历史上的竹刻,不是拿刀刻几下就行了,还有深层的文化含义融入在竹刻中,这刀就是笔,是用笔在书写。城市化进程给我们提供了条件。但是不够,还要融入一种优良的审美情感。

我曾跟上海的一些女孩子和媒体记者说,你们能不能把生活服装和工作服装分开?你们难道不能从旗袍的发展中得到另类的感受吗?

第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不得不面临一个更新和发展的问题。我们要科学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传承中的创新和变化。我们谈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往往会强调原汁原味,这个不错,总体上是对的,但是这个原汁原味的理解并不是我们原模原样的不动,实际上这也是不可能的。回顾我们的历史,哪一样东西流传到今天是一成不变的?

第6篇

关键词 教育智慧 教师文化 生物学教师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智慧是个体在获取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中,产生的面对生活的一种品质、状态和境界。它不是自然发生的,必须要在智慧的教育下,不断得到开启、丰富和发展。教育智慧是一种自由、和谐、开放和创造的教育状态,是真正意义上尊重生命、关注个性、崇尚智慧、追求人生幸福的教育境界。

教育智慧主要通过具有一定文化的教师来体现。教师文化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它包括教师的理想信念、价值观体系以及行为模式三个层次,并构成了教师文化的统一体。

1 重塑高中生物教师文化的必要性

1.1 教学目的的功利取向,限制了高中生物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现有高考制度的压力下,许多高中生物教师研究和实践着如何用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成绩。教师将提高所任班级的生物学科成绩作为自己的全部工作目标,课堂教学主要表现为应试教育,教师职业倦怠、情感冷漠、发展迷惘。

1.2 教学理论的狭隘肤浅,束缚了高中生物教师的理论视野

许多高中生物教师把生物课堂的教学过程简单化为知识的传授过程。教师对教材本身蕴含的文化素材视而不见,师生之间缺少深刻的交流,学生的情感没有得到丰富和发展,价值观和人生观没有得到提升,知识与智慧脱节,科学与人生分离,课堂没有体现出生物教学多方面的教育使命和应有的丰富内涵。

1.3 教学模式的规范统一,制约了高中生物教师的创造性发挥

传统的教学流程强调规范统一,教学内容的设计追求完整,教学过程各环节追求精确化和程序化,甚至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都在教师的牵引下,迅速指向标准答案。教师被定格,课堂缺少灵动,这些都极大地制约了教师创造性的发挥,阻碍了教师进入自由和智慧的境界。

2 重塑高中生物教师文化的建议

2.1 明确课程目标,树立教育智慧理念

新课程建构了三维目标,即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它们的达成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育智慧理念的认可程度。教师应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使课堂教学多样、灵活、开放,从而走向智慧统帅知识,人生关照科学的教育的较高境界。

2.2 优化教学艺技,构建教育智慧课堂

课堂教学是学生智慧生成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学,学生不仅掌握生物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形成生命观、人生观、价值观之际,学生能融知识于生活中,在生活的情境中解读生命,从生命的角度去思考人生,学会做有意义的事,做有尊严的人,过有品位的生活。

2.2.1 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

教学民主是对学生的平等与尊重、真诚热爱与接受。平等对话、相互尊重是师生之间实现沟通与交流的前提,而师生间真诚的沟通与交流,能够让教育智慧得以有效实现。不久前听了张家港梁丰高级中学特级教师任小文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一堂课,整堂课教师给人的感觉犹如春天般的温暖,教师的言谈举止充满了对学生的关心,学生回答问题不需要站立。其中有一个环节是这样的,教师给出有关自然选择的一组资料,请学生思考后讨论进化到现在长颈鹿的脖子长的原因。学生与教师一起探讨,教师真实地倾听,平等地与学生交流,最终达成共识。这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超越了知识传授本身,高度体现了对学生思维、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人性关怀。教师的亲切友善是对对方生命内在尊严的一种尊重,使师生愉快地进行情感沟通和智慧交流。

2.2.2 进行精心的教学预设

“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精心的预设才能激发精彩的生成,创造智慧。教师在预设时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与智慧,对教材内容进行高质量的加工和包装,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例如,上实验课“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时,有一组学生发现自己的提取液的颜色和别的组不同,不是呈深绿色,而是呈黄绿色,很是疑惑。教师马上向全班学生展示这组提取液,并与其他组的提取结果进行对照,然后和全班学生一起讨论分析可能的原因,并鼓励这组学生“将错就错”,继续实验,观察分离后的结果。实验结束后,教师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多个出现一定操作错误的分离结果,与正确操作的分离结果进行对照,请学生分析原因。教师机智地应付,恰当地调整了现场策略,同时培养了学生严谨的思维,反映了教师一定的教育智慧。

2.2.3 追求艺术的课堂语言

艺术的语言是课堂上师生交流感情和传递智慧的重要工具和载体。艺术的课堂语言除了要具备科学性、形象性、趣味性、情感性等特征外,还需具有教育性和启迪性,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例如,在讲DNA的复制方式时,教师可以先抛出这样一段话:“沃森和克里克在提出碱基特异性配对的看法后,立即又提出了DNA复制的一种可能机理。同学们能从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设想出DNA分子可能的复制方式吗?假如用15N标记母链,用14N标记子链,请同学们假设一下,复制一代和两代的结果各是什么?”在教师富有启迪性的语言下,学生充分展开思维活动,提出两种假设即全保留复制和半保留复制,并根据假设演绎两种不同方式复制的结果。最后,教师再展示这两位科学家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总结科学发现的一般过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兴趣。

2.2.4 重视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完善课堂教学行为和发展教师素质的基础。教师通过反思可以实现经验向智慧的升华,他人理论向自我理论的转化。例如,对“有丝分裂”这部分内容,总是存在这样的困惑:老师刚讲,学生很明白,可过一段时间就忘记了。通过学习专业书籍和理论,以及不断的反思,现在已调整为围绕有丝分裂的本质,即“保证亲代细胞中的染色体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且保持数目不变”来启发学生。教师借助动画演示,首先,从间期要进行DNA复制,到前期染色质螺旋化成染色体,避免染色质在分离时打结断裂受到损失;核膜核仁的消失,与它们阻碍染色体的平均分配有关;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保证染色体平均分配的安全性……对诸多机制,教师一一引导学生,避免了学生对有丝分裂学习的简单记忆,而是对有丝分裂的本质进行组织和理解。

吴也显在“教与学:课堂文化重建与走势”中说:“教育的真谛在于启迪智慧。”在教育智慧的理念下重塑教师文化,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智慧水平,实现师生思维的互动,人格的影响,才能让课堂成为开启学生智慧的旅程。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

保护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不仅是涉及民族命运的重要问题,同时是建设全人类文化、使人类文化得以多样性发展的基础。区分消费文化和认同文化,对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吸纳外来文化和继承固有传统,二者所形成的张力对创造新的文化起着重要作用。优秀的非物质文化具有鲜明的共享性特点,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才具有了世界意义。

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缺乏普遍的民族自觉

许多地方对非物质文化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非物质文化保护没有摆到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没有行之有效的规划和措施,致使非物质文化不能得到积极保护,甚至遭到不适当开发,加剧了文化资源的破坏和毁灭。同时,全民保护非物质文化的意识不强,还没有成为群众的自觉行为。

2.非物质文化生态环境恶化

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非物质文化的生存屏障十分脆弱,文化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大批有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的村落、村寨遭到破坏,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技艺、习俗、礼仪等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

3.非物质文化资源流失状况极为严重

非物质文化资源大多分散存留或流传于民间。最能体现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文物、工艺品和有代表性的民间文化实物,由于岁月的流逝和各种劫难,木来就传世不多。近年来,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有关机构和个人,通过各种渠道私下收购、倒卖非物质文化珍品,使这些文化资源大量流失。虽然各级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以及相关单位做了大量保护工作,但由于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缺少懂行的专门人才、缺少强有力的管理手段、缺少经费的支撑,使得我国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流失愈演愈烈。

4.非物质文化的继承后继乏人,一些传统技艺面临灭绝

许多非物质文化艺术属独门绝技,口传心授,往往因人而存,人绝艺亡。目前,掌握一定传统技艺的民间艺人为数不多,或年事己高,或生活困难,他们掌握的工艺技艺随时都在消失,民间技艺的传承后继乏人。

二、开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

1.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应树立的意识

(1)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危机意识和安全意识。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资源中相当一部分毁损严重,濒临消失。因此相关部门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大宣传,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各级政府要结合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将文化资源的保护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对各地的非物质文化资源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普查、编目,从而有的放矢地依法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管理。

(2)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意识。要实现对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就必须实施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战略,建立良好的非物质文化生态环境。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正确处理好抢救、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要及时抢救和保护损毁严重、濒临消失、不可再生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同时,要把保护与开发利用结合,在保护的同时,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3)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要彻底抛弃传统的发展观、文明观中的糟粕,树立起新的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既要防止对非物质文化盲目的、无序的、过度的甚至是破坏性的开发,又要防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的做法,还要特别注意保护好非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生态环境,着眼长远,合理利用。

2.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建设

要加大培训力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对各级各类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素质要求很高。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抓好业务骨干和工作队伍的培训工作。培训要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文化部负责培训到省级文化部门,省级文化部门培训到市县,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人才培训体系。

3.加强宣传教育,在社会营造良好的保护意识和氛围

加强宣传教育,是提高全民保护意识的有效措施。人民群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传承者,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倘若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无论多么美好的蓝图,都只能是政府和官员们的一厢情愿。所以,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不只是某些部门、某些人的事,而是一个全社会共同参与,且常抓不懈的大事,这件大事应当成为全民的共识、全民的自觉行动。我们应通过新闻媒体,加强舆论宣传,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使人人都懂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明了为什么要保护,以及怎样保护,从而让“保护”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全社会形成爱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气,使每一位公民都能为中华民族拥有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而自豪,从而自觉地珍惜它。

同时,非遗保护要从小抓起。现在社会已经开展了“非遗进校园”活动,就是把学生作为非遗传承的主体,不仅是临时、短期地让非遗走进校园展览、展示、展演、做讲座等,更在学校建立非遗传承基地,由专职教师在学校进行持续性、常态化教学活动,把非遗项目植入校园生活,编写出适合不同年级段学生的教材,并将它们与美术、音乐、体育、德育等课程以及乡土文化有机融合,形成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让非遗之花在校园绽放。让“非遗”进校园,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而且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非遗保护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善。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原则,以文化战略的眼光来审视问题,从全局的、宏观的、历史的和人类文化发展的视角来思考和分析问题,我们所从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才会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陈华文.关于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思考[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17-20.

第8篇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海将加强对规划确定的公共文化重点任务、重大工程和项目跟踪推进,上图二期和上海市少儿图书馆新馆、上海历史博物馆、上海大世界传艺中心等重大公共文化项目建设将确保按时优质完成。同时,还将创新“东方系列”配送体系。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对市、区县、街镇三级公共文化资源实行差异化配置。

上海还将探索建立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模式,例如全面推进中华艺术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等文化机构建立现事会制度,结合国家和市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推进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大居配套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专业化管理,吸纳社会有能力的组织参与建设;依托华爱社区服务中心国际化资源和经验,同步推进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职业经理人培训。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