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28 17:01:1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平安银行现状和前景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AR技术;商业银行;应用前景
1990年,波音公司研究员Tomc audell和他的同事在设计一个辅助飞机布线系统时提出了“Augm ented R cad-ity”(简称AR)概念,是将原本在现实世界的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很难体验到的实体信息(视觉信息、声音、味道、触觉等),通过计算机等科学技术模拟仿真后再叠加,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被人类感官所感知,从而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因此,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地叠加并同时存在于同一个画面或空间。
AR技术,不仅展现了真实世界的信息,而且将虚拟的信息同时显示出来,两种信息相互补充、叠加。它包含了多媒体、三维建模、实时视频显示及控制、多传感器融合、实时跟踪及注册、场景融合等新技术与新手段。增强现实提供了在一般情况下,不同于人类可以感知的信息。
一、AR技术主要特征及应用领域
(一)AR技术主要特征
首先,融合虚拟和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将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物体和信息叠加到真实世界的场景中来,以实现对现实场景更直观深入的了解和解读,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场景中实现与现实相关知识领域的理解。增强的信息可以是与真实物体相关的非几何信息,如视频、文字,也可以是几何信息,如虚拟的三维物体和场景。其次,实时交互。通过增强现实系统中的交互接口设备,人们以自然方式与增强现实环境进行交互操作,这种交互要满足实时性。第三,三维注册。“注册”(此处可以解释为跟踪和定位)指将计算机产生的虚拟物体与真实环境进行一一对应,且用户在真实环境中运动时,也将继续维持正确的对准关系。
(二)AR技术主要应用领域
AR技术可广泛应用到军事、医疗、建筑、教育、工程、影视、娱乐、家居、工业、旅游、电商等领域。例如,瑞典著名的家具品牌宜家在2005年推出一款“IK EA N ow”应用程序,消费者通过用手机摄像头扫描房间,放置软件中的家具,达到体验不同家具放置的效果,并且打出不用担心买到错误家具的广告语,解决了消费者的不安心理,这款AR广告程序满足了消费者在线购买产品的欲望。同时,AR技术可在医学领域发挥独特作用,可以帮助医学学习者建立对人体系统的立体动态概念,观察内部活动、模拟手术实践等。微软在AR眼镜的会上就展示了其在医学教育领域的潜力:只需随手一拨,就可以得到不同层次的人体结构,还可以单独观察某一器官的运动。它可作为一种可视化手术辅助工具,用图像来指导外科手术的完成,协助医生在可视化环境下精确完成手术,赋予医生“透视功能”,使医生更加具体的了解病人体内的情况从而确定手术的精确位置。
二、AR技术在商业银行的应用现状
目前AR技术在商业银行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已有部分商业银行在客户服务和产品营销方面尝试使用AR技术。如马来西亚银行为追求世界最新科技潮流,同时为给顾客带来更便捷、更高效率的服务和即时满足感,了首个增强现实移动银行应用,可支持手机扫描条码。这款应用可以允许顾客查询自己的账户余额、信用卡消费记录、随时随地进行转账。这款应用可以有效减少顾客对实体银行或者ATM机的需求”。南京银行“你好银行”用A R技术推出的“发现你好”功能,正是紧随AR技术发展趋势,开创性的将AR技术与你好银行营销推广相结合,为“你好银行”客户提供耳目一新的互动体验。客户只需打开南京银行你好银行APP,通过手机摄像头扫描任一南京银行或你好银行Logo即可随机获得一个以AR效果呈现的奖品。这是南京银行“你好银行”近期特别策划的客户互动体验场景。
此外,平安银行北京分行打造的“北京分行AR”APP是北京分行为高端借记卡用户打造的“增强现实”媒介平台。它能将真实世界和虚拟信息集成,实现实时交互。这种全新的多媒体交互形式能运用文字、图片、信息图、平面动画、3D动画、语音、实拍视频等手段,生动地向持卡人及时讲解平安借记卡的使用场景、最新营销活动、增值服务权益等有用信息,以方便持卡人更好地使用该系列信用卡。初次上线使用,北京分行将扫描点设在白金及以上借记卡左上角的“平安银行”Logo之上,内容为展示高端客户的权益,通过理财经理、大堂经理的展示达到营销信息推送目的。
三、AR技术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应用前景
(一)网点建设规划、布局优化和功能改造
AR技术在商业银行营业网点建设规划及网点布局优化和功能改造方面有广阔应用前景。采用AR技术将规划效果叠加到真实场景中以直接获得规划的效果供评估决策,能使决策更加科学。营业网点建设规划及网点布局优化和功能改造包括营I网点的地理位置的选择、内部装修、设施的布局等内容。商业银行在营业网点建设规划及网点布局优化和功能改造方面的现行做法主要是由基层支行通过对拟建或拟优化和功能改造的营业网点所在地现场考察,综合考察周围的经济金融环境、交通环境,如所在地的物流、各类市场、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企业、居民小区、已有其他商业银行营业网点、交通环境等情况及网点建设或改造成本,做出需求报告及图纸,报上级行审查审批。上级行审查审批人员主要是根据基层支行的需求报告做出决策批复,基层支行根据批复选择开发商对营业网点进行施工建设,在整个决策过程中没有客户、网点员工的参与,营业网点施工建成前也无法将建成后的网点场景效果呈现给上级行审查审批人员、客户、网点员工评价。如果基层银行利用AR技术做成网点建设规划或网点布局优化和功能改造需求报告及电子资料,上级行的规划建设审查审批人员可以看到拟建或功能改造的营业网点的地理位置的实景情况和周围环境,以及网点建成后的场景效果。在正式实施前可以请网点员工及周围不同类型的客户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避免由于营业网点规划建设的盲目性带来的风险。
(二)员工管理与培训
AR技术在内部员工和资产管理方面,如员工考勤、固定资产管理、信贷资产管理等方面前景开阔。现行员工考勤方式主要是刷卡方式,实际操作中存在员工请人代刷卡导致考勤不准确情况。如果利用带有人脸识别功能的AR技术,商业银行可通过识别员工的脸部特征来确定员工的身份进行精准考勤。商业银行也可以利用AR技术制作AR固定资产管理卡片、贷款管理卡片来加强管理和提高管理水平。管理人员通过扫描AR固定资产管理卡片可以了解该固定资产的购买日期、价格、厂商、管理单位等信息:通过扫描AR贷款管理卡片了解到该笔贷款的发放对象、发放日期、贷款金额、贷款期限和利率等要素,同时能够查询贷款调查人员、审查审批人员、管理单位、客户还款情况等信息,了解贷款的抵押物权证及相关合同的保管情况。
AR技术在员工培训方面有应用潜力。在员工培训中,运用AR技术有望成为最有效的培训方式。AR技术可以增强培训体验,更加贴近真实,能够为员工提供一个知识丰富的学习环境、一个没有银行资金损失和信誉损失风险的操作环境。在营业网点柜台业务培训时,新员工可以利用AR技术为电脑生成的虚拟客户办理业务,同时一切都在真实训练环境中进行。虚拟客户能对新员工的服务质量和水平进行实时反馈,而新员工可以记录和重放训练过程。例如,银行对员工进行信贷业务培训时,运用AR技术,计算机能够根据培训目的,生成虚拟相应企业。这样员工可以运用现实中的信贷政策和工具对虚拟企业进行信贷操作训练。同时,对员工进行银行财务会计业务培训时,银行可利用AR技术使电脑能够根据培训目的,生成虚拟的银行分支机构,这样员工可以运用会计知识及政策在虚拟银行上进行财务会计业务训练,并且在财务会计训练过程中实时跟踪各个环节和流程。
四、AR技术在商业银行对外营销和服务应用前景
(一)产品营销
AR技术在产品营销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商业银行现行产品营销的方法和手段比较单一,主要是依靠营业网点摆放宣传折页、展架来宣传产品,或者通过网点客户经理或大堂经理和柜员向客户推介相关产品。营业网点用摆放的宣传折页、展架来宣传产品,由于主要依靠文字和图片来宣传介绍产品,内容枯燥效果欠佳,同时银行员工在向客户推介相关产品时,由于员工语言表达能力及对产品熟悉程度的差异,营销效果也不一定理想。基于商业银行的产品具有高度抽象的特点,AR技术能将银行抽象金融产品可视化、形象化,从而增强客户对银行产品的认知程度和申办意愿。AR卡册、传单、卡片等宣传资料的应用将带给商业银行营销宣传方面创意空间,升级传统物品资料宣传方式,解决传统物品宣传资料无法把产品以更深入的互动方式介绍给客户的问题,带给客户视觉和影像的全新体验,为商业银行突显品牌效应。商业银行也可通过AR技术开发商开发出产品和业务宣传资料,能声形并茂、清晰准确地宣传产品,并能让客户模拟使用产品达到体验效果,增强产品对客户的吸引力。比如,商业银行可以利用AR技术,让客户通过手机扫描环球旅游信用卡的AR宣传资料,就能模拟在国外旅行时购物、住酒店、就餐的用卡情景体验,达到增强客户的办卡意愿的目的。
(二)建立金融超市
商业银行通过建立AR金融超市,将其设置于营业网点客户大厅或ATM机具场所进行营销。AR金融超市只需几平方米的空间,客户通过裸眼只能看见AR金融超市招牌及业务指南,而通过AR设备则可看到一个完整金融超市,超市产品展柜上放置了数字形式的金融产品。用糁恍柰ü手机等移动设备扫描产品,就可以了解产品的功能、特点、申办条件及使用方法。同时AR金融超市可利用带有人脸识别功能的AR技术确定客户的身份,获取客户在银行的信息资料后向客户自动推荐合适产品。客户通过筛选,可对符合申办条件的产品添加至网络购物车,完成购买或申办。AR申办产品完成后,客户可选择在营业网点领取申办的产品,也可选择在客户单位或家中收到银行寄送的产品。
(三)客户服务
商业银行也可将AR技术运用于客户服务,识别优质客户并提高服务质量。客户在商业银行营业网点办理业务时,营业网点可利用带有人脸识别功能的AR技术,通过识别客户的脸部特征来确定客户的身份,进而获取客户在银行的信息资料,如客户在银行的资产、负债情况。同时利用AR技术,计算机系统根据客户的资金实力和已有银行产品情况,可自动筛选适合客户的新产品并客户推荐。对于系统识别出的贵宾客户,商业银行可安排人员提供专门的个性化服务,以提高贵宾客户的满意度和对银行的忠诚度。AR技术也可用于客户业务咨询及问题解答和产品使用辅导。商业银行现行的客户业务咨询,问题解答和产品使用辅导方式,主要是营业网点员工提供现场服务或客户服务人工坐席提供电话服务。营业网点员工提供现场服务由于受营业时间和员工业务水平限制,往往难以满足客户需求,而客户服务人工坐席提供的电话服务会经常出现人工坐席繁忙导致无法及时提供服务的现象。客户可通过手机银行的AR软件,输入业务问题的提示便可即时获得解决方案,同时通过扫描产品获得产品的使用辅导,这将方便客户,为其节省宝贵时间。
摘 要 保险作为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器”。我国保险业发展迅速,但由于发展是粗放型的,所以产生了许多制约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问题。2013年,保险业规模保费出现负增长,遭遇前所未有的发展瓶颈。因此,探讨保险业如何通过转型突破瓶颈迫在眉睫,本文将从产品创新、渠道升级和监管思变三个方面对此进行探讨。
关键词 保险转型 产品 渠道 监管
30多年来,我国保险业经历了一个“以保费为中心”的高速发展时期,2012年中国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约1.549万亿元,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但是,我国保险业也存在产品同质化严重、业务结构失衡、专业化营销体系不健全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恰如一个“紧箍”严重危害到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受国内外金融市场低迷动荡的影响,整个保险业陷入效益不佳、资本回报率低、盈利能力不强的窘境,转变粗放型的发展模式是扭转这一窘境的必由之路。
一、立足客户真实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险业转型的根本。目前,我国保险市场上供给的保险产品同质化严重,各保险主体缺乏特色产品吸引客户。同时,我国保险业存在着业务结构失衡现象,寿险业投资类产品的比重过高,产险也存在车险“一险独大”的问题,这很大程度上是保险公司追求规模保费导致的恶果。
规模保费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保险公司的市场占有率,所以寿险公司热衷销售分红型产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国内外资本市场持续低迷,投资类产品收益出现大幅下跌,与银行的理财产品相比,完全丧失了竞争力。与银行竞争受挫的事实说明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能偏离其本质,这要求保障成分在保险产品中占主导地位、保障型产品在保险业务结构中占主导地位。在寿险产品规模保费增长减慢的同时,健康险的增长却吸引眼球。以平安为例,2012年平安健康险规模保费较上年增长51.1%。这表明市场对纯保障型产品具有刚性需求,而且此需求的增长空间很大。寿险公司应抓住机遇,重点开发重大疾病保险和长期护理保险等相关产品,细分市场,逐步实现产品同质化向差异化的转型。只有产品切实满足客户需求,规模保费才能稳步增加,进而摆脱保费负增长的现状。
产险公司车险“一险独大”的现状也亟待改善。我国车险保费收入占产险业务比重在70%以上,而责任保险占产险业务的比例仅为4%,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则在20%以上,这表明我国的责任保险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如今,环境污染事故频发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两会”期间,多位全国政协委员递交了环境责任险的相关提案,呼吁开展环境责任险的立法研究工作。2013年2月21日,保监会《关于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的试点企业范围,包括涉重金属企业、按地方有关规定已被纳入投保范围的企业、其他高环境风险企业。在此背景下,保险公司应该大胆实践,积极开发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产品,拓宽自身业务规模。此外,产险保险公司也应该积极发展信用保险、农业保险等,深入参加社会风险管理,顺利实现业务结构转型。
二、构建多元化的销售渠道格局,促进保险中介转型升级
(一)大力发展电话销售、网络销售等新兴渠道
自2007年保监会批准开办电销业务以来,全国电销业务保费收入持续保持高增长。以平安寿险为例,其电销渠道2012年实现规模保费38.31亿元,同比增长98.2%,相对于传统销售渠道保持了高速增长。电销渠道因其费用成本低、覆盖面广等优势,成为了各保险公司尤其是产险公司的“新宠”。在电销迅猛发展的同时,网销也成为最具发展前景的新渠道之一。随着“80后”在未来3~5年内将成为新一代的投保主力,他们可能更偏好网上自主选择保险产品,而不太愿意接受面对面的直接销售模式。因此,积极发展电销、网销是保险公司实现转型的重要方面。
(二)推进兼业专业化和专业规模化
保险兼业机构是指在从事自身业务的同时,根据保险人的委托,向保险人收取保险手续费,在保险人授权的范围内代办保险业务的单位,包括银行、邮政、汽车经销商、汽修厂等。银行保险是最重要的兼业,一度成为寿险业第二大销售渠道。但是我国银保渠道中的销售误导、商业贿赂等问题突出渠道,为了实现银行保险专业化,应该在银行成立专门的保险经纪公司从事保险销售,使银保业务与银行主营业务相隔离,确保保险公司与银行合作关系合法、真实、透明。
专业保险机构是指根据保险人的委托,向保险人收取保险手续费,在保险人授权的范围内专门代为办理保险业务的单位。一方面,2012年6月,保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保险中介市场准入的通知》,要求:除保险中介服务集团公司以及汽车生产、销售和维修企业、银行邮政企业、保险公司投资的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以上的保险、经纪公司及其分支机构和全国性保险、经纪公司的分支机构的设立申请继续受理外,暂停其余所有保险专业中介机构的设立许可。另一方面,根据市场发展的客观需要,2013年3月,保监会批准新设立北京长久保险销售有限公司、中升保险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河北燕赵保险销售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等7家专业中介机构,两项措施并举对于推动专业规模化意义深远。
三、转变监管思路,引导行业转型
关键词:银保合作"11"政策银保通销售协议
国内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合作起步于1995年,当时,一些新设立的保险公司,如华安、泰康、新华等,为尽快占领市场,纷纷与银行签订协议,开始尝试联手开拓市场,迈出了我国发展银行保险业务的第一步。到1999年,国内开始出现了“银保合作”热,国内五大保险公司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及部分股份制银行在内的10家银行都已建立业务合作关系,发展势头迅猛。
当前,我国的银保合作从总体上说尚处于浅层次的起步阶段,还存在较多问题没有解决,与西方国家较为完善的合作模式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这些问题若不及早解决及可能成为我国银保合作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近年来,我国银保合作总体上还是以销售协议为主,从银保双方签订的合作协议看,合作的范围包括代收保费、代付保险金、代销保险产品、资金汇划网络结算、保单质押贷款、客户信息共享等方面。以建行为例,截至2001年底,其保险业务实现的收入是1.4亿元,比上年增长75%,保险业务总量已突破100亿元,其中兼业代销保险业务量19.6亿元,代收代付保险金业务量81.5亿元。
正在修改的《保险法》对银行保险业务的政策将有所突破:放宽目前“1+1”限制,允许一个银行网点可以一家以上的寿险和产险公司的产品。毫无疑问,打破一个银行网点只售一家保险公司产品的限制可为保险公司和银行提供更大的合作空间,此外,一些保险公司正加紧与银行合作开发“银保通”技术系统,通过该系统客户可即时在银行柜面拿到保单,保单即时生效。客户还可通过该系统获得家庭的综合理财建议,办理保单迁移等手续。
通过总结近些年来银保合作的一些数据,可以看出银行保险业务已初见端倪,2002年中国人寿1287.19亿元的保费收入中有166亿元来自银行保险,平安的银行保险业务超过100亿元,占其保费收入的20%。新华的银行保险增长达1200%多,甚至超过了2001年的保费总收入,而刚刚复业的太平人寿去年银行保险收入超过10亿元,占其总保费收入的70%以上。
然而,就在银行保险为寿险营销的成功铺就而品尝大餐的同时,其在发展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使人们发现在也掺杂了许多难以下咽的“沙粒”,业内人士称之为“银保之患”。
浅层的银保合作
今年1月,光大永明人寿保险公司总裁兼CEO陈德仁在该公司的银保合作新闻会上坦承,与国外的银保业务相比,“国内的银保合作仍然只是一种浅层次的合作。”而这种浅层次性使表面上银保"双赢"的局面相对于保险公司来讲含金量大打折扣。从国外的经验看,银保合作应该是长期的、利润共享的关系,但除了平安保险与中国银行签订了为期8年的排他性战略联盟协议以外,其它的协议大多为一年期,而这种短期协议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很难保证保险公司未来稳定的保费收入来源。
与此相对应的则是保险公司高额手续费的支出,只想着抢占市场,不惜采取高手续费的竞争策略,很少计算产品和客户成本,加上宣传以及硬件投入,最后可能这项业务处于无利可图或亏损的地步,为自己埋下了利润的“陷阱”。
单一的银保产品
由于银行代售保险的技术含量要远远高于传统的保险分销方式,因此,银保双方主要是围绕某一具体业务之间的联系而进行的合作,这种合作无非是互为业务,并无多少实质性的“战略联盟”,合作的产品创新不足。北京保险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表明,2002年银保增长快速的支柱之一是分红型保险,占当年银保收入总额的43.6%,增幅达367%。分红型产品比例过高,在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不是很稳定、奖金运用渠道相对狭小的环境下,势必造成过高的资本市场应用的分红压力,应当警惕防止由此带来的负面效应。
目前,平安、中国人寿、太平洋等公司都已相继推出第二代银保产品,但依然致力于短期两全分红保险,惟一有较大变化的就是价格,用低价格抢占市场的意图显而易见,但在目前的价格水平上,保险公司很难羸利,那么红利就可能会少之又少了。
银保业务的畸形发展
在有贷款利差越来越小的今天,保险等中间业务成为银行业务发展新的增长点,同时保险公司可充分利用银行网点多、覆盖全的优点大力发展保险业务。而保险产品销得越好,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越多,银行所取得的手续费也越高。在此利益驱动下,在银保产品销售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非正规操作,甚至有不少误导消费者的行为。
透析这种现象,我们发现有的以银行的名义介绍保险,有的则以保险公司和银行的名义共同宣传保险产品,甚至在某些地方银行干脆公然地为保险公司做广告,宣称将存款转为保险既可保本生息还可以分红,并美其名曰“有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双重信誉保证”。这种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误导消费者的现象如果不加以修正,势必会影响我国保险业的正常发展。
从目前我国银保合作的起步与发展情况看,与西方所说的银行保险概念还有很大的差距,尚属于浅层次的合作,主要表现在:合作范围和内容仅限于外部,双方合作多是通过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建立战略联盟关系的方式来实现;合作的产品创新不足,由于银行代售保险的技术含量要远远高于传统的保险分销方式,因此,银保双方主要是围绕某一具体业务之间的联系而进行的合作,银行与保险公司间的合作无非是互为业务,并无多少实质性的“战略联盟”,即使有一些创新,往往只考虑合作者的利益,很少顾及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如住房质押贷款保险本来是银行、保险公司间的一项很好的合作,但由于合作方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强制贷款人付费买保险,自然是好心办了坏事;合作只求形式,不计成本,无论是银行还是保险公司,只想着抢市场,很少计算产品和客户成本,加上宣传以及硬件投入,最后连产品是否盈利都搞不清楚;技术障碍较为明显,目前我国的银保合作突出了以网络技术平台为支撑的中心环节,但由于国内银行的结算系统相对比较完善,而保险公司则相对落后,网络在联结上还存在技术上的障碍。形成这种格局的原因在以现行金融监管政策和制度的约束,使得银保合作的创新难以在更深层次的层面上展开。
我们同时看到,银保合作对保险公司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保险公司与客户联系的丧失;保险公司必须在技术上保持领先地位;要与分销机构签订长期的协议。只有签订长期的协议,才能促使保险公司和金融机构有效合作,双方受益。
在国内金融界,2002年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莫过于银行、保险、证券公司之间开展的一系列业务交叉和合作,业内人士坦言:合作是中国金融业多方位联合必须补上的一课。为达此目的,国内两大金融巨头,中国银行与平安保险再次汇集,共同打造未来金融服务新模式。
当前国际金融业加快了一体化步伐,银行与保险公司间的购并已屡见不鲜,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选择混业经营模式,使银行保险的特征更为明显。席卷全球的金融混业经营和购并浪潮对我国“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体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伴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中国的银行保险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对此,业内人士指出,现阶段银保合作必须把握以下几点:一是不断优势互补,形成双赢。合作双方要发挥各自的优势,如消费者对银行的信赖度较高,通过银行销售保险,能满足客户的心理安全需要,还有银行具有丰富的营业网点和广泛的销售渠道,可以节省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提高保单销售效率。二是银行主导,有限;即银行在合作中占主导地位,寿险公司只是提供保险产品和核保、理赔等技术支持。在该模式下,银行即可赚取寿险公司支付的佣金,又可从保单销售中获取利润;寿险公司则可借助银行扩大其影响力和销售渠道。三是降低成本,讲求效益;合作双方要着眼长远,避免不计成本的合作。四是加强创新,规范运作。保险公司要提供可供银行柜台销售的保险产品,合作双方要在现行监管政策和制度下,选择双方的利益共同点,实行规范和有限度的合作,以达到优势互补,共拓市场的新境界。
改进经营观念加大合作力度
我国的保险公司在较大程度上仍习惯于传统的粗放式经营,多采用降低保费、提高佣金、广设机构网点等低层次竞争方式,没有充分重视和利用银行保险。而不少银行虽然已与保险公司合作,但是对保险业务所能产生的预期效应仍缺乏足够的认识,对保险业务的积极性不高。再加上产品创新不足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双方业务融合度不高,相互促动性不强的状况,保险公司和银行之间往往是协议签的多而实际收效小,目前通过银行销售保单的效果并不理想,保费收入仅占保费总额极小的比例(不足2%)。而在银保合作比较成熟的西方国家,银行销售的保险已占整个保险收入的35%至65%。比较这些国家的经验,同时考虑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机构体系中的地位,银行在促成保单的销售和维持中发挥的作用都是不够的。
加快创新步伐开发适合产品
目前我国已经通过银行的形式成功销售了一些保险产品,但是从总体而言,针对银保合作的创新产品还很不够。现有的保险产品主要适于直销和个人销售,适合银行柜台销售的不多而且开发力度不足,从而影响了银保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障碍。金融创新是金融机构之间相互合作的保证,没有适合银行特点的保险产品,就无法有效发挥银行保险业务的优势,因此在银行和保险业共同利益趋向的基础上,开发适于银行销售的新产品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银行保险的产品应该简易标准、操作方便,适于柜台销售,同时又要与银行的传统业务相联系,从而增加对银行客户的吸引力,调动银行进行的积极性。
选择营销组合促进银保业务
当前我国保险公司和银行在营销理念、策略和手段上都不同程度地滞后于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造成市场需求和供给脱节,限制了银行保险业务的扩大。一些银行和保险公司过分注重抢占市场而忽略了对产品和客户成本的计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保险公司的信誉和未来的偿付能力。在营销方式的选择上,产品、价格、分销和促销等策略尚处于彼此独立的初级运用阶段,无法发挥整体优势,推出的产品也较为雷同,尚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
在众多的银行保险同类产品中,一个产品要得到顾客的接受甚至是青睐,必须要有强大的市场营销攻势来突出产品的独特之处。国内保险公司不能再局限于产品名称的更新或者是费率和佣金优惠等方式来吸引顾客,而要积极引进营销理念,不断提高和完善服务。综合运用产品、价格、分销、促销等策略组合,准确传达银保商品信息,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以达到保险人、被保险人和银行的“三赢”。
关键词:银保渠道;期缴业务;历史;现状
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2-0058-03
一、中国银保渠道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一阶段是2000—2003年的启动期,各大银行、保险公司分别开展协议,业务规模快速扩张,保费收入从4.25亿急增到764.91亿,渠道比重从0.43%上升到四分之一强。
第二阶段是2004—2005年的调整期,因前期的粗放经营、快速扩张,销售误导、手续费恶性竞争、市场秩序混乱等现象突出,银行、保险监管部门重拳规范,各银行、保险公司先后压缩规模、调整结构,甚至停业整顿,发展呈现放缓、停滞,渠道比重下降。
第三阶段是2006—2008年的跨越发展期。近年来银行保险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的问题和缺陷,引发了人们的诸多思考,从而再次成为广大客户、监管部门、新闻媒体等各方面的关注焦点。
第四阶段是2008年至今的渠道建设发展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金融环境的宽松,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和金融资产大幅增长,银行保险市场需求和供给持续升温,分销协议、战略联盟和金融集团等不同阶段的合作模式并存,银行保险业务规模、渠道比重和销售队伍均呈现跨越式发展态势。
二、中国银保渠道发展现状分析
(一)银保营销渠道已经成为中国保险业一个重要的分销渠道
21世纪以来,在中国金融业实施“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政策环境下,银行保险以兼业形式开展代销的寿险业务异军突起,发展态势迅猛。继1996年前后人保、泰康等公司初步尝试涉足银保合作,2000年平安寿险公司率先推出了专门的银行保险产品——“千禧红”。随后中国人寿、泰康人寿、新华人寿等与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相继推出了“鸿泰两全”、“鸿星少儿”、“千里马”、“红双喜”等各自的银行产品。自此,中国银行保险业务快速发展,对保险业的影响与日俱增。
总体而言,中国银保营销渠道发展并不均衡,业务主要依赖于银行内部的销售渠道,主要以柜面渠道为主,而对于理财中心、电话营销、网络营销、对公客户经理、公司信贷等渠道,仍处于尝试阶段。先进有效的网络技术支持对银行保险的发展极其重要,而中国在这些方面的尝试才刚刚开始。由于网络系统没能进行有效的整合,业务操作还停留在手工化、粗放型的层面,还不能通过ATM、电话、信函和网络等先进的手段开展有针对性的销售。银行保险营销渠道整合的初步尝试。
(二)发展现状的宏观环境分析
1.政治法律环境。中国现行的银行、保险、证券“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银行保险的发展。由于中国的金融业和发达国家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故对于欧美出现的金融业务一体化趋势,不可盲目追随,但我们也要认真研究和准备,一旦条件成熟时,也应逐步放开各种行业限制,促进国内金融企业的一体化发展。当前在《商业银行法》、《保险法》中都有“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等条款,已经为金融业混业经营预留了政策空间。
2.经济环境。根据国内外金融形势的变化,金融保险监管部门也逐步强化了银行保险发展的规范,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从加强机构资格管理、加强业务内部管理、规范手续费管理、规范销售人员资格管理、规范产品销售、加强监督检查、加强行业内外沟通与交流等七大方面明确了监管要求。随后,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牵头制定,中国人寿、中国人保、平安保险、太平洋保险等60家保险公司共同签署的《银行、邮政保险业务自律公约》面世,从销售人员资格管理、手续费比率和支付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规范,旨在维护市场正常秩序,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促进银行保险业持续健康发展。但相关规章制度的遵循、执行情况亟待进一步的落实、完善。
3.社会文化环境。中国人口正在迅速进入老龄化社会,为寿险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机会。人口结构的变化、经济的繁荣、对更高生活水平的期望,促使居民储蓄方式发生了改变。股市起起伏伏在低谷徘徊,楼市迷雾重重前景难以预测。什么样的投资方式既保险又有可观的回报?市民在选择投资渠道时不禁陷入困惑。银行降息,银保产品收益更可观。购买银保产品,或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存款贬值,这也是市民购买银保的最主要的动力。
4.科学技术环境。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为银保渠道的发展创新提供了必要的人才和技术支持。特别是很多保险公司或者银行都拥有自己的研发中心、信息中心、数据中心和培训中心。目前中国银行保险主流的业务模式还是通过银行柜台销售以保险公司名义开发的储蓄替代性趸缴产品,银行按照一定比例收取手续费。具体而言,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合作主要以短期化的模式为主,以后可以更多的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实现银保产品的销售。
三、中国银保期缴业务发展历程及现状
2009年初,保监会下发《关于加快业务结构调整进一步发挥保险保障功能的指导意见》,鼓励保险公司强化长期储蓄型人身保险产品的长期储蓄功能,万能保险、投资连结保险可以提供持续奖金,以鼓励长期持有保单,或鼓励持续缴费。
泰康人寿、太保寿险、中德安联、国泰人寿、太平人寿等公司纷纷推出期缴型产品。虽然监管部门支持,但是期缴型人身保险在国内银行渠道的发展,仍然比较缓慢。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人寿约为90∶1,泰康人寿约为200∶1,还有不少外资寿险公司几乎没有期缴业务收入。
从银行收入角度看,趸缴业务与定期储蓄较为接近,期缴业务虽然能够带来稳定的续期手续费,但日益扩大的退保风险和销售的复杂性,为期缴业务推进增添了不确定性。一面是银行对期缴业务规模和续期手续费的信心不足,期缴业务要在银行立足;一面是保险公司不甘心期缴保费收入下滑。银保渠道能否顺利实现趸转期的业务转型,关键因素还取决于保险公司。
现在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合作主要停留在简单的销售层面。银行客源丰富、险企竞争激烈,银行在银保合作中往往占据主动,导致其一味以手续费高低来决定合作对象。
四、中国银保渠道发展及期缴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银保渠道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中国银保渠道得到迅速发展,为壮大保险公司实力、提升品牌作出了突出贡献,为个险业务调整结构保驾护航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寿险业务的最大支柱,成为新单业务的最大来源。虽然银保渠道迅速发展壮大,但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
1.银保关系尚未理顺,银保合作行为短期化。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还局限在浅层次的协议阶段,远未形成长远的、利益共享的战略伙伴关系,这种关系不可避免地造成双方更多地在手续费上进行博弈。这种状况,在“1+1”的兼业模式下如此,在取消“1+1”模式后,这种状况也未发生根本性转变,目前银行与保险公司结成实质性“战略联盟”的并不多。
2.保险从业人员和银行柜员的保险理念不足,营销宣传片面。银行对银行保险业务的重视程度普遍不够,职员的保险知识也不足,造成部分储户在未充分了解银保产品的情况下购买,引发各种售后问题。目前银行保险产品以分红型为主,保险公司和银行对红利的过多宣传,容易误导投保人,也偏离了保险产品的本意。
一项对银行分红保险投保人的回访表明,有48%的投保人购买分红险是看重其红利,28%的投保人看重其保障功能,24%的投保人则是二者兼顾。可见近一半的投保人为红利购买分红险,他们把购买分红保险当做了投资理财获取利润的投资方式,看做是储蓄的良好替代品。这种状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银行代办人员存在着较为集中和普遍的不当宣传、讲解问题,他们将银行分红保险与银行存款、国债进行片面比较,一句“能保本有固定利息、有红利还不上利息税”的介绍,就把众多的储户变成了银行保险的投保人。
3.银保产品同质、开发和创新滞后。银保产品主要有投资连接险、分红保险、万能险、意外伤害险等险种,其中储蓄和投资类保险占主要地位。据统计,寿险业务中90%以上为分红产品,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真正意义上的保障类险种还未形成。产品的同质性,使得现有银保产品与银行自有产品之间存在竞争。银保产品、尤其是储蓄分红型的产品具有很强的银行储蓄替代性,向消费者销售此类产品,无疑将直接影响银行储蓄业务,对双方长远合作产生不利影响。
4.银保双方地位事实上存在不平等,导致合作基础不够稳固。银保双方地位事实上存在不平等。银行销售保险产品主要是为了增加中间业务收入,银保合作的关键因素是手续费高低。手续费过高,形成保险公司的高额成本支出,手续费过低,银行为了更有效利用网点资源,会更换合作对象,保险公司随时可能失去网点,不愿意进行长期性的投入,技术优势不能得到有效发挥,银保合作的基础不够稳定,合作行为存在短期化和随意性,带来较大的风险。
(二)期缴业务存在的问题
1.政策环境制约,合作模式初级。当前国内金融业中的银行、保险、证券和信托仍实施严格“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政策,保险公司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合作较少涉及资本融合,银行保险的经营模式大多数尚停留在分销协议阶段。银行利用保险公司争夺销售渠道,快速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心理,采取“一对多”代销的开口协议合作方式。银保双方缺乏长期的共同利益,而令双方的合作无法深化。期缴业务因此只能停留在初级阶段。
2.经营理念差异,利益关系不顺。银行保险所产生业务量对保险公司来说是举足轻重,对银行的利润贡献也日益提高。银行管理层从总体战略考虑,愿意发展银行保险以拓展中间业务,但基层机构仍以存贷业务作为被考核的重要指标,因此基层人员保险业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较大影响。
3.发展短期倾向,销售误导激增。在合作短期化的形势下,部分保险公司和银行片面追求业务规模,主观上对误导风险认识不够。保险公司则把较多的精力、费用投入处理与维系银行的人际关系,忽视全面、深入的业务培训,导致人员不了解保险产品的条款责任、权利和义务等,随着业务快速发展,银行保险的误导现象、退保纠纷也日益增多,直接影响到银行业、保险业的声誉和形象。
4.产品结构单一,影响持续增长。各保险公司的银行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在市场上常见的多是“短平快”的分红保险、投资险、简易意外险和车险产品。主打产品多为保险责任、费率基本相同,保险金额、分红方式等略有不同,一至十年期交费五至十年期返还的分红产品,与银行零存整取储蓄产品较为相似;投连险、万能险则类似银行理财产品、基金。在发展初期,易于为大部分银行客户接受,但从长远来看,此类业务会逐渐给商业银行施加争夺分流客户压力,并且可能透支潜在的优质保险资源。
5.期缴产品缺乏,推广较为困难。在监管层力促银保产品向期缴型转变后,曾经有部分银行却因规模考核和手续费偏低拒绝期缴保单,使得不少期缴产品无法销售。有的商业银行甚至在谈判中明确表示,除非保险公司能够保证期缴保险产品每一年交给银行的手续费能与趸缴保险产品持平,才可能会期缴型保险产品。实际上,即便按目前最高的期缴手续费比例支付给银行,保险公司也难以满足银行提出的要求。银行开出这样的条件只能说明,在年度业绩考核的压力下银行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转嫁风险。由于银行和保险公司在期缴产品手续费问题上僵持不下,使得准备全力推出期缴产品的保险公司,在银行上陷入困境。对于保险公司而言,保单缴费期越长越好,期缴保费的价值大于趸缴型,因为期缴保单能够保证未来有源源不断的保费收入,有利于持续提高投资资产规模。期缴产品迟迟不能在银保推广,关键还是现有的银保合作模式下保险公司缺乏话语权以及市场理财意识的不成熟。
6.费用恶性竞争,经营成本高企。银行和保险公司合作缺乏长期利益共享机制,更多的是在手续费上进行博弈。一方面,各银行网点为了获得更多的收入,主要以手续费的高低作为选择合作公司的标准。另一方面,保险公司不惜成本,竞相提高手续费率,甚至贴补费用进行恶性竞争。这些使得保险公司的业务规模增加与经营成本上升明显不匹配,根本上使保险公司通过银行降低保险产品分销成本的初衷相背离,必然制约银行保险的持续稳健发展。
7.风险管控滞后,客户服务缺失。因发展导向多以迅速累积业务规模为目标,加上产品的简单性,银行保险的兼业形式往往采用便捷式柜面销售,销售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不免疏于客户需求分析、核保调查、单证管理和售后服务等,广大客户与保险公司的掌握的信息不对称,容易引发洗钱、逆选择和集中退保等风险。
8.技术支持不足,实务操作烦琐。银行保险的技术含量要远高于传统的保险个人方式,银行和保险公司双方需要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建立统一的操作平台,才能通过银行庞大的分支机构网络,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完善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由于网点的稳定性较差,中小保险公司不愿、也不敢加大对银行保险的信息技术投入,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品创新研发、资金代收代付、在线客户服务和电子商务等,进而影响到银行保险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天宇.中国银行保险发展问题探析[J].保险研究,2009,(5):29-33.
[2] 吕宙.中国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J].保险研究,2009,(6):9-32.
关键词:电子商务保险电子商务信息化第三方网站
1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促使了电子商务的产生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Internet的蓬勃发展,电子商务也在迅速崛起。电子信息技术、网络经济已迅速进入工业、农业、贸易和金融服务等各种行业,呈现出电子商务潮流。而作为金融业一大支柱的保险业,和信息是紧密相连的。保险是一种承诺、一种无形产品、一种服务商品,保险中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信息。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保险业的影响是巨大的,特别是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日新月异,其中所蕴涵的无限商机使得无数商家纷纷把目光投向电子商务。于是一种全新的保险经营方式——保险电子商务应运而生。网上保险作为一种新兴的营销渠道和服务方式,以其具有的成本低、信息量大、即时传送和反馈、服务的连续性等特点,正在被越来越多国家的保险公司和消费者所认可和接受。在国外,网上保险的发展已相当成熟,成为继个险、团险和银行保险之后的“第四驾马车”。
2保险电子商务的涵义
发达国家大多数保险公司已经应用电子商务网络为客户服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发展势头甚为强劲。电子商务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管理商业交易的方法。因此,了解电子商务已成为现代企业特别是金融服务业必须面对的课题。那么,什么是电子商务呢?广义的电子商务(ElectronicCommerce)是指,利用电子工具(电话、传真、广播、电视、网络)从事的商务活动,如市场分析、客户联系、物资调配等。狭义的电子商务主要是指利用因特网进行的商务活动。根据电子商务的定义,保险公司或保险中介机构以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技术为工具来支持保险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行为,可以称之为保险电子商务(网上保险)。
笔者认为,保险电子商务指保险人或保险中介人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所形成的对组织内部的管理、对客户关系的管理以及经营业务的部分或完全电子化这样一个综合的人机系统来进行的商务活动。这种商务活动可能是与原先的传统业务相并行的或者是相融合的。因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保险电子商务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
从狭义上讲,保险电子商务是指保险公司或新型的网上保险中介机构通过互联网为客户提供有关保险产品和服务的信息,并实现网上投保、承保等保险业务,直接完成保险产品的销售和服务,并由银行将保费划入保险公司。
从广义上讲,保险电子商务还包括保险公司内部基于Internet技术的经营管理活动,对公司员工和人的培训,以及保险公司之间,保险公司与公司股东、保险监管、税务、工商管理等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3我国保险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我国保险业经过25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保险市场有了广泛的拓展,保险业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才刚刚起步,保险业的经营与管理,和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差距;除此之外,2004年12月11日起,我国按照入世时的承诺,对外资保险企业全面开放市场,保险业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国保险公司为了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纷纷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去发展电子商务这一新的商务模式,将电子商务引入到我国的保险业中去。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电子商务在我国保险业中的应用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我国的网上保险业务还只能处于传统保险业务的补充地位,真正意义上的网上保险还需要一定的发展过程。
我国第一家保险网站是在1997年,由中国保险学会和北京维信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的——中国保险信息网(china-),这是中国最早的保险行业第三方网站。同年11月28日,由中国保险信息网为新华人寿公司促成的国内第一份网上保险单,标志着我国保险业才刚刚迈入网络的大门。此后,中国保险网在主管部门、行业组织、保险公司和业内外人士的大力支持下,一直是国内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保险行业综合网站,点击率始终为国内同类网站第一名。成为中国保险行业的电子信息窗口以及保险业内各方面的网上交流渠道,为推动国内保险业信息化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000年8月15日,太平洋保险电子商务网站(),标志着中国保险业第一个贯通全国、联接全球的保险网络诞生,这是太平洋保险公司面对激烈的竞争市场致力于保险电子商务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2001年3月,太平洋保险北京分公司与朗络开始合作,开通了“网神”,推出了30余个险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保险网上营销。当月保费达到99万元,让业界看到了保险业网上营销的巨大魅力。
而国内其他保险公司纷纷开设自己的电子商务网站,进行网络营销的积极探索,保险电子商务的网络营销渠道功能逐步显现。2000年8月18日,中国第一家以保险为核心的,融证券、信托、银行、资产管理、企业年金等多元金融业务为一体的紧密、高效、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启用一站式综合理财网站PA18(),平安大步进入电子商务。以平安门店服务中心、平安电话中心、互联网中心组成的3A服务体系的运行标志着平安的客户服务向国际水平迈进,其强有力的个性化功能开创了国内先河。9月22日,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独家投资建设的大型保险电子商务网站——“泰康在线”()全面开通,这算的上是国内第一家由寿险公司投资建设的、真正实现在线投保的网站,也是国内首家通过保险类CA认证的网站。与此同时,由非保险公司(主要是网络公司)搭起的保险网站也风起云涌,目前影响最大的是一家由中国人寿、平安、太平洋、友邦等十几家保险公司协助建立、由上海易保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并运营的易保网()。通过易保网广场,客户可以客观比较各家保险公司的养老、医疗、意外、理财险等保险产品;可以通过网上招标获得量身定制的个性化保险方案;提供理财、投保、理赔等常识;提供车辆保险、家庭财产险等网上直销专业服务。而保险公司、保险中介、保险相关机构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设立个性化的专卖区,客户只需要在一个网站浏览就可以完成对十几家国内大型保险公司的保险咨询,特别是其推出的保险需求评估工具,如同在线计算器,客户只要在网页上输入个人需求,服务器就能自动的列出各家保险网页,通过信用卡完成保费支付。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易保网上保险广场致力于为保险买、卖双方及保险相关机构和行业提供一个中立、客观的网上交流、交易的公用平台;帮助客户轻松了解、比较、购买保险;帮助保险公司和保险人通过网络新渠道开发客户资源、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帮助保险相关服务机构和行业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4我国保险电子商务网站的主要模式
从上面的例子来看,我国目前的保险电子商务网站主要有以下两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第三方保险网站,即独立的保险网,他们不属于任何保险公司或附属于某大型网站,他们是为保险公司、保险中介、客户提供技术平台的专业互联网技术公司。前文所提到的中国保险信息网(china-)、易保网上保险广场(),都是目前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第三方保险网站。中国保险信息网将自己定位为向保险从业人员提供资讯的一个内容提供商,它为保险的内外勤人员提供从保险新闻到行业知识的各类专业信息,属于保险业内信息提供商;而以“网上保险广场”命名的易保网,将自己定位为利用互联网技术为保险业各方提高效率的网上平台,它包括B2B,B2C两种电子商务模式,致力于为行业中的各方提供一个交流和交易的技术平台;第三类为直销平台,如网险,它以的身份通过网络进行保险销售,从销售中提取佣金。以上是我国目前第三方保险网站定位的三大种类。
第二种模式是保险公司自己开发的网站。例如本文所提到的太平洋保险网站,平安的,泰康在线,以及我国最大的商业保险集团——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的等等。应该说,随着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在我国的日益完善,现在几乎所有的保险公司都建有自己的网站,这些保险网站,大部分处于电子商务发展的初级阶段,即利用保险网站一些有关保险公司文化、保险产品及服务的简单介绍,还没有真正的网上保险业务。这类网站主要在于推广自家公司的险种,进行网络营销。这是我国大部分保险公司发展电子商务所处的阶段,但是也有像太平洋保险公司这样的保险企业对电子商务的应用到了互动、在线交易这样的阶段。2001年,太保集团公司新成立的电子商务部对太保网进行全新改版,网络销售和服务功能大为提高,网上支付功能基本实现,成为B2C业务中重要的销售渠道。太保网建立至今,网上B2C销售总计实现收入3500多万元,其中在2003年5月,一位北京客户在线购买“安居理财保险”,成功通过太保网网上支付10万元保费,成为太保网开通以来最大一笔金额的网上交易,展现了电子商务作为公司重要销售渠道的发展前景。
5我国保险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
保险电子商务发展是涉及到保险公司各类资源整合,涉及到公司所有利用互联网(包括Internet与Intranet)、无线技术、电话等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电子化交易、电子化信息沟通、电子化管理的活动,贯穿公司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保险电子商务是随着互联网技术兴起并逐渐成熟后,新的信息技术在保险公司内又一轮深层次的商务应用,是信息技术本身和基于信息技术所包含、所带来的知识、技术、商业模式等在公司内的扩散和创新。随着我国《电子签名法》的颁布实施,我国保险企业将在现有B2C销售平台的基础上,积极开发电子保单和电子签章,策划推出电子商务专有产品,对保险网站进行全新的改版,以网上销售保险完全电子化流程为目标,继续全面推进电子商务的建设,抓住未来网络保险快速发展的机遇。
面对信息化和金融全球化的浪潮,我国保险业应积极准备,精心策划,利用互联网进行保险宣传和销售保险产品以及提供全方位的保险服务活动,并通过电子商务加强与国内外保险公司的业务往来和经验交流。我们相信,全方面发展保险电子商务,有利于推动我国民族保险业的长足发展,使之以全新的姿态积极参与国际保险市场的竞争。
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非常快,尤其是移动支付、网上购物、云闪付等技术,与先前网上银行支付的传统金融模式大为不同,对我国传统金融业造成了相当大程度的冲击,金融与互联网相结合产生一种新的金融业态,借鉴刘倩对金融本质剖析,是对复杂的环境下进行配置优化。而传统金融业资金配置较单一,融资方式主要有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直接融资依靠资本市场进行“面对面”融资,像资本发展程度极高的国家都是如此,间接融资是借助中介(银行、民间借贷、P2P等第三方机构)来完成资金从供给方到达需求方的过程,供求双方并未形成直接的交易关系,而以此为主要融资方式的国家总是会形成较强的银行金融系统,降低风险对金融来说是重中之重,金融主体应做到大大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交易成本,减少恶意拒付的道德问题,来实现企业财富最大化,金融中介(第三方金融等)具有减少交易成本专业与规模优势的特点,对中小企业等其他个人融资更能降低成本,相比与“面对面”融资方式,有利于中小企业以较低的成本融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是相辅相成的、共同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的两种方式,不同的金融主体需要的方式不一样,择适者而为之。
二、互联网金融定义及分类
对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学者们目前尚未形成统一并且权威的看法,本文采用吴晓求所给出的定义:对互联网金融看法,指的是具有互联网精神,以互联网为平台,以云数据整合为基础而构建的具有相应金融功能链的新金融业态,也称第三金融业态。
对互联网金融实用性进行分类,国内外互联网金融分为以下四类:第一为第三方支付,主要包括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第二类为网络融资,主要包括平台贷款和小微贷款;第三类为网络投资,一是P2P等平台融资的资金提供者,二是网上货币市场基金。
三、基于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战略选择
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对传统商业银行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商业银行必须利用自身原有优势,制定适合大形势下的发展战略,顺利度过互联网金融的冲击。
(一)利用信息技术改进银行支付结算体系
1、积极推进网络支付,传统商业银行应着重加强网上支付的建设,拓展相关技术,因为21世纪是处于快时代的,支付必须趋于便捷、安全、迅速的特点。商业银行想要占领移动支付的壁垒,必须实现零交易费,现有的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尽管是第三方软件,但却无交易费用,也很方便快捷,商业银行网上支付也必须满足这些条件,再加上自身良好的名誉,定会跻身移动支付前列。
2、重视移动支付业务,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移动支付也成为人们新的支付形式,商业银行必须创新,开拓新的支付方式,例如虹膜支付,2013年我国已经掌握了虹膜技术,由于虹膜的唯一性,将其作为支付验证的方式,最合适不过,吸引客户通过商业银行来进行移动支付,并且加强与第三方机构(大型商场、连锁店、高档酒店、政府及事业单位)的合作,鼓励客户选择移动支付,并给与适当的优惠,免去刷卡、现金支付的烦恼。还要重视手机银行的服务功能开发,保证客户资金安全是重中之重,确保每个步骤都按部就班的完成。
(二)建设智能网络银行
1、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必须将传统网点转型,传统网点由于其高昂的费用而降低银行的利润,不再是拓展业务最优势的方式,应加快将网点像智能化方向转型,减少服务人员,降低管理费用,推进智能化服务,通过自助服务,提高工作效率,致力于提升客户满意度,提高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和便民程度。
2、加强对直销银行发展,商业银行扩展自己的业务,不应把主要业务放在拓展网点,鼓励客户通过直销银行来进行操作,例如购买电子债券、国债、理财产品、基金等。银行利用互联网渠道为客户实时更新最新的产品,使客户使用起来更加快捷,还大大减少了银行因建立网点而产生的成本。国内已有不少商业银行成立直销银行,但由于产品单一化、同质化等原因,直销银行必须加大投资知识资本,达到财富最大化的目标。像平安银行客户增长量巨大,较年初达到833%,是一种先进的直销银行方式,值得借鉴。
(三)利用大数据处理技术提高营销能力业务
1、利用数据搜索提高银行精准营销能力,银行拥有特别巨大的客户资源,但是并没有很好的挖掘出来,使资源闲置,这大大影响营销的效率。现如今大数据时代到临,云技术、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亟需引进专业人才。人力资源在任何企业都是核心资源,商业银行与客户配对式系统需要高端人才维护,所以必须加强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引进各方各面的人才,为商业银行保驾护航。同时积极探索与电子商务、社交媒体、移动服务提供商等互联网平台的战略合作,获得客户更点对点的交易数据,进而通过对市场和客户的智能分析,提升商业银行智能化决策水平发展,引领大数据时代。
2、扩展资管业务,由于国家政策不断调整,银行业利率、存款准备金不断下降,故而商业银行必须拓展资产管理业务,开展新的业务,使的流动资金更好的利用,节约资金占用度。而且可以吸引新的客户,扩大银行自身规模,提升理财市场占有率,实现财富最大化。鉴于目前,大多数银行的资管业务存在与自营业务项目模糊,产生风险。可以尝试将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分拆为子公司的模式,以此来完善资管业务的转型,提高效率。
(四)实施综合经营策略
1、走多重发展道路,针对需求细分市场。日前我国金融理财已区分市场,针对不同投资者设立不同项目,比如针对大学生设立小额风险偏高的项目,贫困人群设立风险低的,中产阶级设立中风险收益可观的项目,准确根据不同群体需求设立适合的项目,细分市场,扩大银行发展道路。随着利率市场化制度推进,银行业利润不断下降,故而商业银行应推进混合经营发展道路,整合银行业资源,合并发展,建立该金融领军公司,使商业银行繁荣发展。
2、着重发展投行业务,互联网冲击巨大,商业银行资产增速放缓,信贷资产风险上升,商业银行发展遇到了挑战。互联网时代是创新的时代,在这个大背景下,网贷平台更应该优化服务、勇于创新,使银行业蓬勃发展。在我国资本市场现状下,建立投行业务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转型,实现财富最大化目标。
四、结论
招商局集团是一家拥有130多年历史,世界领先的公共码头运营商、中国领先的公路投资经营企业,并拥有中国最大的能源运输船队、中国领先的零售银行,还是中国第三方物流的先行者,在基础设施投资与经营领域中最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国有企业集团之一,2007年的利润总额近200亿、净利润超110亿。
然而,谁能想到,就是今天这样一个总资产逾千亿元、年复合增长率接近25%的企业,在几年前还正经历着一场险遭灭顶的危机。在金融风暴席卷整个亚洲的1997年,也遇到前所未有的困惑。当时集团的“横向多元化、纵向多级化”管理的难度日益增加,由此而导致的利息负担沉重、不良资产增多、盈利能力下降、现金流不足等问题就开始凸显出来。并且,集团母公司背负着子公司投资、扩张所形成的大部分债务,向子公司提供资金、信誉支持,却对子公司缺乏规范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子公司各行其政、财务不透明,形成了扭曲的利益主体,导致集团资产负债比严重失调,产业结构分散化,资产流动性差等问题。
那究竟如何改变管理链条长、集团管控力度不到位的状况?如何融合集团战略指标与财务报告体系?如何及时准确地运用财务分析为企业战略决策服务?如何才能部署与应用下属公司多、地域范围广的信息系统呢?
初露锋芒
2001年秦晓的到来,给招商局带来了转机。
秦晓――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招商银行董事长;第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国企业协会会长等职。
秦晓自小就喜欢下围棋,从学生时代始对围棋一发不可收拾,喜欢纵情于黑白之间,天地纵深、时空久远。他曾一语道破 :“围棋讲究整形、腾挪、弃子,这些可以看作招商局集团重组的指导思想。博弈是对战略相关性的领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模仿。”就是因为秦晓这样讲究整形、腾挪、弃子的大局观,在2001年至2003年在招商局造就了一系列的重组与变革,并重新打造了一个全新的招商局。
秦晓认为,国内很多大的企业集团由于对市场经济方面认识的误区及利益集团的驱动,使大企业集团在构筑内部组织结构和建立运行机制方面走了弯路。他的思路非常明确,要推行总部主导战略。在具体重组中必须强化总部,重建总部。
他深刻意识到,集团公司的母子公司管控相当于一个身体的头与躯干的关系,没有一个强大的头脑中央控制,就无法协同运作全身的器官。因此,集团公司就必须要建立一个精干、高度扁平化、快速反应的总部。集团首先必须重新定义总部与旗下业务子公司之间的管控关系,清晰界定总部与下属上市公司之间的业务分工,强化总部对下属子公司的管理。
由此,招商局集团展开了一次重大的整合与重组,为了重建强大总部功能,秦晓选用了M型公司结构,由三个层次组成。由董事会和高管层组成的总部是最高决策层,具有战略决策功能、管理控制功能、资源配置功能、战略性业务投资和培育功能;总部管理部门构成职能支持服务功能,主要是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监督评价、业务协调部门、财务资源集中配置、人力资源集中配置、内部审计稽核监控,这些职能管理层是将总部决策和子公司实施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具体贯彻落实总部决策向子公司传导的职能部门;第三层次是子公司,是在总部统一战略规划指导下,承担某类产品或服务的经营单元,是成本中心,不是利润中心,更不是投资中心,子公司的管理者是总部的委托管理人。
这里他还特别强调 :“要把子公司的法律概念和管理概念区别开来。在法律概念里,子公司是一个独立的法人,但是在一个集团的管理体系中,它只是一个成本中心,顶多是利润中心,无论如何不应是一个投资中心!”这个制度经济学的追随者念念不忘“企业是市场的替代品”,还反问道 :“如果子公司在管理概念中也是一个独立法人,我不能通过行政方式指挥它使交易费用降低、产生内部协同效应,我为什么还需要它呢?”
大刀阔斧
在建立一个强大的总部这一战略方针制定完之后,秦晓就开始和他的董事会一起开始业务整合与重组。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之下,秦晓所做的第一项工作便是斩断过长的管理链条。从2001年到2002年,共撤销了5个一级公司,同时清理各类其他企业100家。原本的7级管理链条被压缩到3级。
伴随着公司架构的大重组,则是人事上的系列调整。2001年至2003年间,秦晓对招商局集团各一级公司和各部门的领导进行全面调整,3年间有112人次中层干部被调整。在公司架构重组之后,集团总部开始做宏观战略,并掌控财务和投资审批权。在秦晓的主导之下,招商局展开产业重组。当时,招商局集团涉足了大大小小17个行业的业务,根据行业发展前景和企业竞争力,将这些业务划分为三大类 :
第一类是行业吸引力很大,而且招商局拥有相当资产、技能等竞争优势的业务,它们作为长期重点发展的核心业务;第二类是投资类业务,有一定的行业吸引力,而且招商局也有近期盈利能力,但是面临进一步发展和有效管控的挑战;第三类则是那些既缺乏行业吸引力,招商局也没有竞争优势的业务,逐步重组,不再进行新投资。
最终,招商局集团确定了三大核心产业 :交通运输及基础设施、金融服务、房地产开发与经营。
招商局的第一步是以招商国际为平台,整合港口业,统一由招商局国际经营;第二步是整合地产业务,经过整合后,招商地产控股管理的总资产规模达90亿元人民币,净资产32亿元;第三步是梳理金融业务。这样确立了招商局集团的三大核心主业。
物流业务由于受中国政策环境影响,秦晓将其定位为正在培育中的核心主业。2001年,新成立了招商局物流集团,以此为主体整合了集团的物流业务。同时,以明华公司为主体整合了航运业务。2005年,招商局将招商旅游的旅行社无偿划转给了以旅游为主业的香港中旅集团,战略性退出旅游业务。以上整合共涉及企业100余家,组合资产近180亿元,重组人员达近万人。除旅游业划转外,2003年底全部完成。
割舍“平安”
至此,招商局集团在新的战略规划指导下进行了业务结构的调整,通过合并、出售、停业、关闭进行业务重组,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将多元业务结构清晰化,在港口、公路、金融、物流、航运等主业逐步向各自领域中的旗舰公司集中。在秦晓眼中,金融业务群的结构调整是以集团能否掌控为标准,一旦不能掌控,也不能纳入集团统一发展体系中的业务,就坚决卖掉,即使其投资控股公司当时有多么的“平安”。
当年,招商局集团参股创立了平安保险公司,深圳市政府作为第一大股东持16.06%股份,招商局集团作为第二大股东持14.37%,接下来是中远、摩根士丹利、花旗,其所持股份都相差无多。而且,平安保险有一个很强大的管理团队,平安保险的员工集体亦持有相当股份。虽然从股权来看,是第二大持股股东,由于股权过度分散,股东基本上无法主导平安保险。
当时的秦晓在加入招商局之后对平安保险有两个想法 :要么进一步买进,要么尽数卖出。“维持现状也可以,但绝非上策。”当他跟第一大股东背后的深圳市政府接触之后,发现成本太高,非招商局所愿意承受。知道增持无望之后,招商局便开始准备出售平安集团近14.4%的股份。
接着,随着秦晓“不能主导的业务,就不能作为主营业务!”的“石破天惊”,在平安上市的前期,招商局集团对平安保险股权毅然以溢价10倍出让,将资金转而投入到完善港口布局的投资中去。对于持股22.44%的第一大股东地位的招商银行,招商局集团则全力推其主营银行业务上市,将其证券、基金、保险业务剥离出来,由总部培育,一旦培育强大,就再行注入到招行中去。由此,通过投资、并购、重组、战略联盟等方式完成主营业务的全国性区域战略布局。
然而,秦晓的招商局也不愿放弃保险行业这块金融业的大蛋糕,他透露,招商局正积极地与美国的一家保险公司展开合作,筹划在保险业重新打造出一个自主核心品牌。因为这是秦晓和招商局都可以主导的投资控股公司,有利于招商局集团的战略部署,而且可以更好地完善金融的资产组合与规划。
财务管控
从总部位于香港的招商局总部大楼俯瞰下去,可以看到整个维多利亚港,蓝天碧海,轮船川流不息,繁忙地穿梭于香港岛与九龙半岛之间。
当招商局集团公司年度利润总额近200亿、净利润超110亿的时候,如何管理一家资产上千亿的上市公司,如何及时地了解其子公司或集团的各种信息?这便是摆在秦晓面前一个严峻的考题。
要让集团总部可以迅速的得知集团公司子公司各块业务的信息,并且迅速的处理各方面的信息,这就需要总部大量聚集各方面的人才,而这实际上又是难以做到的,很多知名的集团公司比如GE就在财务管理这块大做文章,如果不清楚某个行业的概况,只要知道行业平均的投资回报率,以及子公司的ROI,ROE等财务数据就可以大概了解公司概况。这就对企业的财务数据上的反应速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否要有财务数据作为参考,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是否需要建一个统一的财务管理系统,才能将集团母子公司的各种信息通过报表展现出来?
这时,秦晓在财务管控上找到了一个标杆,那就是闻名于世的西门子集团。该集团设立了一些独立账户,每天都会把子公司所有账上的钱清零,如果你账上有100块钱,就给调回来;你账上有负债,我给你补,它就好比成立了一个内部银行一样,公司财务运转的效率相当高,而且还可以充分降低资本成本。
西门子的方法招商局现在还做不到,但现在的招商局集团已经把现金流量和资金全都控制起来,通过整合网络,使整个集团公司的财务透明。
由此,按照集团财务信息系统建设的分阶段目标,招商局开始了财务管理的三步走计划:
统一财会制度、财务监督制度,建立财务监控模型、建立有效的财务信息反馈制度。
中小企业由于资信不足,一直存在着贷款难的问题。据银监会的测算,大型企业通常能顺利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贷款覆盖率高达100%;而面临资金压力又身处融资困境的中小企业贷款覆盖率仅为20%。根据山东省有关部门统计,该省中小企业的数量将近70万户,小企业在70万户中所占比例为99%,这些小企业创造了山东省GDP的60%,但它们的贷款余额只占山东省企业贷款总数的23%。创造较高的GDP却获得较低的融资额,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小企业确实面临融资难的现实困境。供应链金融创新业务的出现,为众多的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带来希望。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供应链金融的概念首次被提出。该融资模式的出现,打破了商业银行对单一贷款企业的信用评估传统方式,将整个供应链中的企业规模、商业信用、物流监管、信息传递进行综合考虑,尤其关注与具有融资需求的中小企业建立商业关系的核心企业的资信水平。供应链金融为国内外商业银行提供了新的盈利模式,开拓了新的竞争市场,成为众多银行主要的竞争领域之一。任何创新不仅面临新机遇,同时面临新挑战,如何从供应链金融的角度获取利益的同时能降低供应链中潜在的风险是商业银行制定相关政策的关键。供应链金融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便利、为银行拓展收入来源的同时也存在许多始料未及的风险,主要包括: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合谋获取银行贷款的风险、监管方没有尽到监管义务的渎职风险、物流企业在货物运输过程面临的货物灭失的风险、宏观政策、法规的变化对供应链金融带来的风险、业务开展过程中的协议、合约涉及的具体条款与参数的设置带来的风险、参与者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出现的违约现象带来的风险等。这些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参与者的收入与未来的合作意愿。因此,建立一个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管理体系对于商业银行是十分关键和必要的。
二、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自从供应链金融的概念提出以后,学术界对该创新业务风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供应链金融风险来源分析。Smith(1987)对商业交易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进行研究,指出:商业信用能促使中间商在贴现支付与全额支付之间做出抉择,这一抉择反映了销售商对购买商违约风险的担忧。因此如果销售企业对购买者是否违约风险的了解只是来源于市场,销售企业将会提前对该风险产生警惕意识。在无法挽救的投资中,关于购买者违约风险的信息对于出售方而言是有价值的。朱怀意等(2006)将供应链中的不确定性具体分为需求不确定性、供给不确定性、制造不确定性三种。郑霞忠等(2012)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对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风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将风险归纳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内部风险主体包括商业银行、融资企业、核心企业、物流企业;外部风险则包括法律环境、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环境。研究认为:风险主要来自银行、核心企业、法律三方面,操作风险、信用风险、资信等级、法律盲点是风险控制点。二是供应链金融风险度量分析。胡海青等(2011)研究了信用风险评估模型,其中使用了支持向量机方法,指出:通过考察整条供应链运转情况能有效评估融资企业的信用风险,降低融资企业违约概率,降低银行信贷风险,减少银行损失,保证供应链业务的顺利进行。何娟、刘苗苗等(2012)通过调查问卷方式获取数据并实证分析数据的信度和效度,建立了存货质押业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三是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分析。Bardia(2004)对包含如下假设的合同进行研究:汇率不确定、供应商变换选择、订单数量具有弹性、利益共享、供应商反应选择,并分析影响供应商和生产商灵活签订合同的因素,同时,将生产商的供应视为一种风险资产的组合,运用组合理论分析如何降低风险。章玲(2014)对中小企业的优势以及面临的风险进行研究,认为中小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融资模式才能提高商业银行对企业放贷的概率,从而提高解决企业资金缺口的概率。现有的文献给出了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框架,但很少文献从其具体运作模式讨论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本文从保兑仓运作模式,讨论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与关键合约参数的控制分析。
三、供应链金融保兑仓模式的风险管理分析
在保兑仓融资业务实际开展过程中,为了保障企业之间合作能够顺利进行,对企业合作的协议、合同进行规范是必要的。参与企业必须签订有关合同,例如《:商品购销协议》、《保兑仓业务三方合作协议》、《保兑仓业务四方合作协议》、《发货通知书》、《退款通知书》等。保兑仓融资模式属于预付款融资,该模式参与各方包括:供应商、融资企业、商业银行、仓储监管方。它是原材料仓单质押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先领票后取货。票是指商业银行开出的银行承兑汇票,货通常是指原材料。作为融资企业的中小企业先获得银行贷款采购原材料,再将原材料交由物流企业做质押,作为卖方的上游企业有时也承担货物评估、监管作用。
(一)供应链金融保兑仓模式的风险识别
保兑仓业务受到宏观因素影响。行业风险是伴随着行业整体的交易环境、科技变化、利润水平和发展前景等因素的变化而产生的。企业所处区域环境的经济、法律环境给企业发展带来的不确定性成为企业面临的区域风险。供应链金融保兑仓融资模式的参与者在各自行业中都将面临激烈的竞争。商业银行本就将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视为应对行业竞争的创新业务,物流企业也将供应链金融业务视为拓宽市场的措施,各方参与者都将面对同一种压力,即行业竞争。由竞争对保兑仓融资模式业务开展产生的不确定性称之为竞争风险。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调关系能对保兑仓融资模式的顺利开展产生影响。如果上下游企业协调不顺畅,将会给整条供应链带来协调风险。协调风险的出现会导致节点企业之间的连接不畅,进而导致物流层面的运作欠佳。因而,协调风险能从企业之间的合作层面到物流运输层面影响具体保兑仓业务的风险大小。虽然保兑仓融资模式非常注重核心企业在面对剩余原材料的情境下回购原材料的保证意愿,然而信用风险依然是贷款人关注的一项重要风险。四方保兑仓融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信用风险,即物流企业并没有对货物进行监管,或者承担了监管责任但是没有将真实信息传递给商业银行,或者监管过程中出现监管失误情景。用于业务的抵押物变现风险是保兑仓业务面临的又一重要风险。若质押物的价格发生了波动,或者变质,变现风险会相应增加。对于质物来说,银行应选择价格稳定,不宜于变质,且具有明确的规格,较高的标准化程度,便于计量的抵押物。由于保兑仓融资模式参与主体较多,流程设计较为复杂,因而实际运用中难以避免操作风险。操作风险包括合规风险、流程风险、具体操作风险。合规风险是法律、政策等因素的变动引起的风险;流程风险是指保兑仓业务流程中标准化和信息化方面的欠缺造成的风险,保兑仓融资模式中涉及许多步骤,每一步骤的标准化程度和信息化程度的高低都将影响业务顺利开展;具体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商业银行和物流企业具体操作风险,具体操作风险与具体的操作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密切相关。
(二)供应链金融保兑仓模式的风险评估
指标体系的构建,是风险评估的核心工作。指标体系为风险评估提供了依据。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应考虑到:第一、保兑仓模式中的系统和非系统风险;第二、保兑仓中融资企业的业绩与未来发展;第三、融资企业和供应链系统的发展状况。一套科学完善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能对具体风险进行有效合理的控制;否则,容易产生错误的评级以及难以保证评级的客观公正。对保兑仓融资模式的风险来源有充分认识后,须确定相应指标对不同风险类型和风险来源进行考察。在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银行通过对指标体系评分,即可对供应链金融保兑仓模式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是否对融资企业进行放贷。具体方法可以采用层级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以及统计平均数法等。例如,致力于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浙江泰隆商业银行,在风险评估时,主要采用宏观与行业风险指标、供应链系统风险指标和担保物风险指标等三大类指标。它分别对三大类指标设定基本线,对申请贷款的中小企业进行审核。该审核方式简单直接,一方面节省了审核成本,另一方面降低了潜在的违约风险。由于风险管理得当,浙江泰隆商业银行于2008年被银监会评级为2B级,位于所有城商行的监管评级中前列位置。
(三)供应链金融保兑仓模式的风险控制
保兑仓融资模式的风险的来源很多,它不仅涉及到各个参与方,而且涉及到银行和供应链上企业等组成的金融系统结构,同时与业务风险、周围环境以及许多非系统风险均存在一定关系。在保兑仓业务开展过程中,风险大小往往会发生变化,因此,对于保兑仓业务的风险控制应做到关注各个环节的同时也要关注整体。保兑仓融资业务风险控制既要注重业务的各个环节,利用技术手段有针对性地解决其风险,保证各个控制对象有序运作,同时,利用环境因素进行战略上的控制,保兑仓融资业务风险控制的重点。由此可见,保兑仓融资业务风险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系统性、综合性、动态性、协同性、环境依存性,即风险控制系统应多层次、多角度控制,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相结合进行综合控制,各子系统同步控制同时交互信息进行协同控制,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应该及时反馈便于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四、供应链金融保兑仓模式的风险控制体系的创新设计
保兑仓融资模式风险控制体系建立包括风险的战略系统建立和运营风险控制系统建立。保兑仓融资业务的风险战略控制系统的建立应该既包括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平台,也包括集成信息平台和技术平台。
(一)创建制度创新平台
从宏观角度来看,要建立与相关法律法规相适应的规章制度以及相关标准。从微观的角度来看,要制定风险可控的流程规格。保兑仓融资业务涉及各参与方的利益,同时资金流、物流与信息流随着业务的开展不断发生变化,这就导致了保兑仓融资业务的复杂性。因此,为了物流企业与商业银行在业务监管上可能出现的混乱,规范合同条款,规范统一的业务流程和操作,使融资业务有章可循,是保兑仓模型风险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圳发展银行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供应链金融”课题组(2009)认为,保兑仓模式70%的违约问题,均与业务流程不太统一和规范有关。
(二)创建组织创新平台
保兑仓融资业务的风险控制还应进行组织创新,组织创新包括组织之间的关系创新和组织内部的创新。传统业务组织形式主要为商业银行和融资企业的构成形式,而供应链金融保兑仓融资业务组织形式是核心企业、融资企业、商业银行、物流企业形式,或者商业银行、核心企业、融资企业形式。商业银行为了能够减少对供应链运作方面的信息不对称,应主动和物流企业合作,以实现资源和核心能力互补。组织内的创新则要求参与融资业务主体在内部结构和部门设置上与保兑仓业务匹配,设立专门的保兑仓融资业务与运营部门,建立与业务相关的考核、激励机制。
(三)构建集成、综合的信息平台
信息平台的建设方面,保兑仓业务的主导者应构建一个集业务运营、数据收集、风险控制为一体的多方共享信息系统,提高业务运转的信息化程度,提高业务效率,真正实现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综合统一管理。信息平台的建立还能帮助企业快速获取新的行业政策与企业数据以及抵押物、质押物的动态信息。此外,共享信息平台有利于参与者对业务流程进行实时全面监视。如2012年以来,平安银行使用“供应链金融2.0”系统,通过对物流企业、核心企业和融资企业在线信息的整合,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和平台,有效控制风险。“供应链金融2.0”的推出,有效地降低平安银行的风险。2013年6月,平安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下降至不足0.4%的水平。
(四)构建集成技术平台
建立综合集成的技术平台需要满足两方面:第一、综合控制业务风险;第二、针对不同风险,实施不同的控制措施。商业银行与物流企业应合作开发用于甄别保兑仓融资业务模式及合作企业的选择技术、业务风险评估技术、风险预警技术,还应合作制定违约处置措施,同时,银行贷款管理水平也要得到保证。对于保兑仓业务而言,建立集成技术支持平台不仅需要商业银行和物流企业的联合开发,还须融资企业与核心企业对技术平台的深入认识。只有调动多个参与者的力量才能建成综合、集成、灵敏的技术支持平台。
(五)构建日常运营风险控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