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健康教育现状

健康教育现状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28 17:01:2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健康教育现状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健康教育现状

第1篇

【关键词】健康教育,二级医院,护理,现状调查

随着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健康观念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日益增加,医院健康教育成为人们获取健康知识的主要渠道。目前,各地医院已开展健康教育,但由于地区差异和人们的认识不同,健康教育在临床实践中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特别是县市级二级医院,服务对象大多是农村人口,其特殊性使得健康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护士只能强化自身能力来应对各类患者群体。为此笔者对部分二级医院健康教育现状实施调查,旨在从护士自身出发,站在护理工作的角度探讨临床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高护士健教能力,以应对各类人群的健康教育,提高教育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分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某地区县级二级医院4所共155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全部为女性。

1.2研究方法 按研究目的,以前期文献回顾的理论框架为基础编制二级医院健康教育实施现状问卷调查表,并检验信度系数Cronbach,sα系数为0.816。统一向调查对象发放问卷,由调查对象独立完成。共发放问卷155份,回收有效问卷155份。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录入,并按调查目的采用频数法和方差分析法进行分析。P

2结果

2.1护士对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见表1。

2.2护士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缺乏情况见表2.

2.3医院质量考评对护士健康教育认知和实践能力的影响见表3。

结果显示,P

3讨论

3.1明确健康教育的双向互利作用是促进护士主动实施健康教育的动机所在。动机是产生行为的直接动力,它能够激发个体行为并决定行为强度,影响行为的持久性。因此认识到健康教育重要作用能有效激发护士实施健康教育的主动性。在本调查中,91.0%的护士认为健康教育能使患者获得自护知识,82.6%的人认识到开展健康教育对促进护患间的交流沟通、改善护患关系的重要作用; 大部分人认识到健康教育能提高护士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医院服务质量等。以此为动机,激发了护士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主动性,除了治疗护理工作,能够主动并经常向病人做健康教育,愿意为病人的康复,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而努力。

3.2加强护士的健康教育知识培训,强化健康教育能力,更好的应对各类人群的健康教育。

但本次调查发现,护士对健康教育的认知还存在不足,缺乏开展健康教育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如沟通技巧,计划的制定,效果评价等,导致“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实践中出现缺少组织和计划,教育内容肤浅,不进行效果评价等问题,使健康教育仍处在知识普及阶段,没有提升到建立健康行为上来,甚至流于形式。由于健康教育是一门应用学科,除了医疗护理知识,教育学、心理学、人类学和社会学是应借鉴的主要基础学科。但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人员在攻读本专业时没有系统学习专门的健康教育课程,我国也是近几年才在中等、高等护理教育以及继续教育中开设健康教育相关课程,大部分具有健康教育理论知识的人才还在培养中,远远不能满足现在需求。目前,护士最为有效的学习途径是本单位组织的健康教育培训及讲座。因此各医院应加强对护士的健康教育培训工作。根据实际划分不同层次,每一个层次给与不同的培训内容。同时各科建立学习小组,学习本科各病种的相关知识,并将学的到知识加以运用。此外,医院还要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定期派出进修人员到健康教育开展较好的医院学习,及时更新知识储备,邀请有关专家到本院进行指导交流,以全面提高健康教育能力。

3医院加强对健康教育的管理,能促进和保障健康教育有效开展

本次调查证实,医院是否对健康教育的开展进行考评对护士的健康教育认知和实践存在一定影响(P

参考文献:

[1]马骁.健康教育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2.

[2]符丽华.护士健康教育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J].当代护士 2009,3:87-89.

[3]郝宗山,王贞, 王永杰等. 护士健康教育认知水平及态度调查[J].护理研究,2009,23(9B):2380-2381.

第2篇

【关键词】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机制;效果评价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9.377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9-2608-01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是促进人类健康工程的关键环节之一,是一项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先导性和基础性工作,是公共卫生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初级卫生保健的重要内容,也是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不可或缺的要素。国外对健康教育非常重视,把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作为提高公民素质,转变生活方式,改善人类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成为各国政府制定卫生政策的基石。

1.调查研究方法

1.1文献循证方法:应用国内外著名的电子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包括国内电子文献数据库检索如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电子期刊数据库等,检索年限为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运用主题词与/或关键词与/或自由词方法进行检索。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理论研究基础上,进行循证,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了解江苏省及国内不同地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情况、存在问题和运行模式。

1.2现场调查研究方法:通过对地区社会经济分析,选择了苏南、苏中和苏北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苏州、泰州、徐州,分别代表经济发达地区、中等地区和欠发达地区。

2.结果

2.1不同地区居民对基本疾病知识的了解情况。本次调研主要调查了两种代表性的疾病知识--高血压和艾滋病。在对高血压病人饮食情况应注意的问题的调查过程中,三地区对此知识有全面了解的人数占本地区调查人数的百分比分别是:徐州30.1%、泰州55.9%、苏州45.6%。对艾滋病知识了解情况的调查当中,对此了解的人数占本地区调查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徐州92%、泰州99.1%、苏州100%。

2.2不同地区居民对健康知识的需求。了解居民是否需要健康知识和技能,需要哪些健康知识和技能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三地区居民是否需要健康知识调查来看,大部分人对健康知识是有需求的,非常需要者在每个地区所占的比重都很大,而不需要者所占比重非常小。

2.3不同地区居民对健康知识的获得途径。健康知识的传播途径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有重要影响,本次调查了三地区居民接受健康知识的途径及其乐意通过什么方式接受健康知识。调查结果如下:在居民接受健康知识的形式上基本相同,排在前两位的是分别是报刊杂志、广播电视。

从结果来看,在健康教育开展较好的苏州、泰州居民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反而较低;在健康教育开展较差的徐州,居民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反而较高,一方面可能与调查样本较少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也反映苏州、泰州居民对健康教育有更高的要求,这一点值得注意。

3.讨论

当前由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规缺位,管理模式和运行方式都处在一个探索阶段,在机构设置,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3.1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管理体制不规范,机构设置不明确,职责模糊,尤其是在基层,健康教育机构应该设置在那个部门或是否应该独立出来,存在很大的争议。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力量分散,缺少协调。

3.2政府职能缺位,补偿机制不健全,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经费投入不足,尤其是苏北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资金匮乏,很难保证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3.3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缺乏科学指导。开展健康教育,做好健康教育项目计划、执行与评价,是每一个健康教育工作者应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然而,许多地方对开展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主要为完成任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缺乏科学指导,工作盲目被动,缺乏针对性,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实际效果也缺乏全面系统的科学评估。

3.4地区发展不平衡,南北差距很大,城市和乡村的差距很大。尤其苏北乡镇、农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开展困难,居民的基本健康需求不能得到满足。

3.5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专业机构人员素质不高,人才结构不合理,知识结构老化。目前从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人员中,低学历,低职称和非专业人员所占的比例非常高,一些专业人员对健康教育的理解仍停留在卫生宣传阶段,缺乏对“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改变行为和生活方式”这一基本概念的认知,更谈不上健康教育规划的设计、实施与评价。

4.建议

4.1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管理体制和机制。目前,国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管理模式主要有政府主责模式、卫生部门主责模式、社会协调模式、市场发展模式、FLEAH模式、综合干预模式和俱乐部模式,每个地方应当根据各自特点和条件,借鉴和选择适应自己的模式。

4.2完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经费保证机制。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保证居民健康的第一道门槛,具有投资少,效果长远的特点,但由于见效慢,往往被忽视。要加强资金的投入,坚持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中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经费的比例,建立健康教育专项经费,防止经费的断层,另外在各专项疾病预防项目经费管理中,划出10-15%作为健康教育专项经费,使分散于各项目健康教育经费集中使用,更好发挥其使用效率。同时积极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筹资途径,建立健康教育经费的补偿机制。

4.3鼓励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科学指导和专业技术创新机制。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科学指导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建立专家组,参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科学指导、具体实施和效果评估,用科学发展观加快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向更深层次发展,在公共卫生和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中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第3篇

为了进一步提升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文章阐述了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善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即提高意识,完善保障机制;打造专业化师资队伍;全面开展心理普查及咨询工作;契合实际,重视心理知识的传授。

关键词:

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心理知识

随着我国逐渐从制造大国朝着制造强国迈进,我国的教育结构的不断优化,职业教育迅速崛起,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技工院校发展十分迅速,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主要担负着为我国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的责任。由于技工院校教育的特殊性,大多数技工院校学生来源都是未考上高中或者大学的学生,相对来说学习成绩不好,加之社会上对技工类学生的偏见,使得技工院校学生容易自信心不足,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从而形成各种心理健康问题,这给技工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心理问题一般是逐渐形成与发展的,有一定的隐蔽性,没有特殊的反常行为,往往很难被发觉。当前,部分技工院校认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是很少的一部分,殊不知一些学生的心理问题一旦形成,如不能及时处理,容易越积越多,甚至会形成危机事件,从而导致学校工作上的被动。还有些技工院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认识比较肤浅,认为只要“管住”学生的人,不出什么人命关天的大事就可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不开展无所谓。这些在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中的不足,极大地影响了技工院校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进程,从而影响了学生的成长。

(二)技工院校心理健康队伍及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技工院校基本上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大部分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教师数量不多,加之很多心理教师是从其他岗位转到心理教师岗位的,没有心理学及医学背景,更没有心理咨询师的从业资格,专业水平不高,对心理学知识了解不够深刻,在从事心理教育与咨询工作时缺乏经验,容易以自身的方式去处理心理问题,效果不明显,有时候还会取得相反的效果,使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二是一些学校虽然有专业的心理教师,但这些心理教师只注重自己的本职工作,没有形成合力,更没有形成以心理咨询服务为主体开展工作的习惯,工作效率不高;三是有些学校没有心理教师的编制,从事心理教育的教师还是兼职的,也没有将心理教师培养、培训纳入学院的师资培养、培训计划,造成心理教师的知识枯竭,不能及时应对新时期出现的各类新的心理问题;四是大部分技工院校评职称时未设置心理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系列,致使心理教师所处的地位比较尴尬,职称关系到教师的福利待遇,不能从专业角度来评选,使心理教师没有归属感,会觉得前途不够明朗;五是心理教师队伍体系不健全,很多学校未建立起以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教师)、系部(辅导员、班主任)、学生社团(心理社团、朋辈辅导员)、班级(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宿舍信息员)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工作推进效果不明显。

(三)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式缺乏实效性

目前,技工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主要是心理知识的宣传与心理咨询,在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中,技工院校一般都利用学校的主流媒体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但大部分技工院校只在新生开学时举办了少许的心理健康讲座,尚未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大大地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传授,无法涉及学生个性成长、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生命教育、职业规划等各个方面,造成了技工院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未达到切实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而在咨询工作中,技工院校主要是以个体咨询为主,学生一般认为到心理咨询室就是“心理有问题”,很少有学生主动到心理咨询室来咨询,这种求助主动性的缺乏,造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果不明显。还有些技工院校尚未开展新生心理普查工作,没有相应的心理测试软件及专业的技术人员,给学校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的情况带来了极大难度,也严重影响了心理健康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改善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提高意识,完善保障机制

随着技工院校的不断发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成为提升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技工院校的主管部门应制定与完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相适应的规划、制度及要求,为技工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学院更要强化组织领导,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给予保障,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作为院内机构独立设置。目前,很多学校都是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归属学院的学生工作处、学院团委或者基础课部等部门管理,造成心理工作的针对性不强、目标不明确等现状。因此,技工院校应独立设置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由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统筹全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体系,积极主动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辅导工作,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日常化、规范化与专业化发展。

(二)打造专业化师资队伍

1.合理配置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因我国尚未技工院校心理专兼职教师的配置标准,可以参考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1号)精神,每个学校配置不少于2人的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同时配备适宜的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专兼职心理教师的选聘上,要严把准入关,专职教师原则上要有医学或者心理学背景,具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兼职教师需具备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证书。

2.重视专兼职教师的队伍建设。首先,要重视专兼职教师的培训工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每年选派专兼职教师积极参加校外心理专业培训,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来学院上课,努力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与专业素质;其次,一名合格心理咨询师的成长离不开专业的督导,通过专业的督导,专兼职教师可以认识自己的优势及不足,不断促进自己个性的发展及专业的提高。

3.重视学生管理队伍的培养。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光靠专兼职心理教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学院还要重视学生管理队伍的培训,如组织辅导员、班主任进行心理知识的培训,使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知识及方法,提升他们的工作能力及水平。

4.积极发挥学生朋辈辅导员的作用。学生朋辈辅导员是学院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他们来源于学生,与学生接触最多,无论在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教育,还是在危机干预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学院要重视这一支队伍的建设,强化他们心理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提升他们应对心理问题的能力,促使他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不断促进自身的成长。

(三)全面开展心理普查及咨询工作

1.重视普查,建立新生心理档案。心理普查可以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轨迹,对筛查出有心理问题学生及时进行回访与关注,对有危机倾向的学生进行及时辅导与干预,真正做到及时、有效防止心理事件的发生。同时心理普查后,学生也可以了解自身的心理状况,不断调适自身的心理状态,以健康的心理状态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及人生发展打下坚固的基础。

2.重视咨询,引导学生主动求助。一是在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的工作中,要引导全体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问题敢于求助,倡导学生牢记“善于求助是强者的表现”这句话,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咨询;二是在咨询中,以个体咨询与网络咨询为主,电话咨询及信件为辅,还可以针对一些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开展团体辅导与咨询;三是对咨询中发现心理有异常的学生要及时进行干预,对有神经症及精神方面问题的学生要及时转介。

(四)契合实际,重视心理知识的传授

1.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在学院教学体系中纳入心理健康教育课,并将其设为必修课。根据技工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选用合适的教材,设置合理的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一是要采用情景教学、讨论互动及体验式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真实的心理体验,这不仅能让学生学到心理健康知识,还能在学习体验中获得成长与领悟;二是根据技工学院学生的心理特点,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心态,重点传授学生情绪控制、人际沟通、情感、自信心、就业等方面的心理调适技巧;三是重视课程效果的检验,在课程考核中可以采用心理案例分析、自我剖析、心得体会等方式,还可以通过心理手抄报、心理征文及心理活动互动等来检验效果。

2.开展特色心理专题讲座。开展特色心理健康讲座是对学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有效补充。根据技工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邀请院内外专家、学者,积极开展特色心理健康讲座,解答学生的疑惑,同时在讲座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参与性,加强互动,让学生对心理问题进行自由讨论,以加深他们对心理学的认识和理解,把心理健康的理念融入到每个人的学习与生活中。

3.重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不仅是学生了解社会、获得信息与知识的重要平台,也逐渐成为了他们与人沟通的重要平台。技工院校要积极发挥网络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创建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网站,并利用网站向学生及时传递一些心理健康知识与技巧,为学生能及时调适自己的心理问题提供参考,同时要安排专职教师,充分利用QQ、微信、朋友圈等媒介,加强与学生的心灵互动,不断丰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教育的形式,促使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展开。

4.积极开展各类心理活动。充分利用心理活动的开展有效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譬如,心理情景剧表演、心理健康征文比赛、心理主题班会、心理海报的设计比赛、心理趣味游戏赛等,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不断熟知一些心理知识,逐渐形成正确的心理健康观。

三、结语

技工院校学生是我国受教育群体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健康问题不容忽视。技工院校要充分根据当前的实际,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在强化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以便他们能更好地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

参考文献:

[1]邓德艾.浅析技工院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培训,2016(1):52-53.

[2]王浩,俞国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10-14.

第4篇

【关键词】健康教育;调查;建议

我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康教育”工作于2009年10月启动,与全国其他地区基本同步。为了解全县健康教育工作现状,特别是乡镇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我们于2010年7月对全县乡镇卫生院及县级医疗卫生单位的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于下:

1调查情况报告

1.1单位领导及项目的具体工作人员对项目的工作要求、工作内容、工作指标、工作频次等都不太清楚,大部分单位虽然制定了年度健康教育工作计划,但制定出的工作计划与本单位、本地域群众健康知识水平、疫病流行特点、群众接受能力、现有的宣传阵地平台以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健康教育项目”工作要求等都相差甚远,有的是在网上下载或套用其他单位的计划,制定出的计划没有具体的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工作形式、工作频次等基本内容,不可操作和考评。

1.2有少部分单位根据自己医院特点和宣传要求,自已编撰、翻印了多个品种和一定数量的健康教育处方、健康教育折页、健康手册、和医学科普读物,并在门诊、在各种宣传活动中进行了发放,虽在品种和数量上达到项目工作的要求,但缺乏完整规范的资料收、发放记录。其他医疗机构均未编印健康教育处方、健康教育折页、健康手册、和医学科普读物,更没有发放,该项工作基本未做。

1.3医疗机构基本没有专门用于可搬动播放健康教育音像材料的电视机、影碟机,健康教育影音视听传播材料(光盘、磁带)品种少、数量少、播放少,所有单位都没有播放痕迹记录资料。

1.4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都有一定数量的健康教育宣传专栏,但绝大部分专栏的面积都不足2平方米,内容更换频次也未达到每季度1次,宣传内容中缺乏举办单位、举办时间、举办期数等要素内容,专栏举办后也未及时的照像留存备查。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居)卫生室除极少数的有自己的宣传专栏外,绝大部分没有自己的专栏,上面要来检查了,或是借用村社、学校等机构的黑板,或是自己涂刷小黑板等平台进行宣传,以应付检查,同样宣传后也未及时照像留存。

1.5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大部分都能利用世界健康主题日或节假日,在场镇人员流量较大的广场、街头、医院门前等场所,开展健康咨询活动并发放宣传资料,但开展活动后,好多单位未及时收集、收齐、撰写宣传活动的相关图片、活动信息、活动小结、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等图文资料。

1.6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桂溪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都能按项目要求,邀请市民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引导市民、病员学习和掌握健康知识、健康技能,但均缺乏对每次讲座的通知、签到表、讲座内容、讲座现场照片、讲座小结、讲座活动记录表、活动信息等图文资料的及时完整、规范收集。其他乡镇卫生院、所有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居)卫生室都还未按项目工作要求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有的机构虽也开展了1-2次,但讲座都只是局限在本单位职工的参与,并讲座活动的图文资料也未按要求进行完整的收集整理。

2建议

2.1县卫生局要尽快组织对县、乡(镇)、村三级医疗机构的领导、责任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让他们进一步认识做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特别是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应该做些什么、怎么做、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标准、工作后如何收集整理归档相关资料。

2.2县卫生局要将全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细化,制定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单项经费补偿标准,便于下面执行单位量化考核和执行使用,利于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第5篇

本文对德州市城区各中学的学生进行了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和学校健康教育活动的调查,结果显示:学校对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内容枯燥、形式单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生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的形成率很低;学生心理压力过大,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建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充实完善教材;面向全体中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对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科学管理。推动中学健康教育深入发展。

【关键词】

中学生;健康教育;现状;对策;德州市

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计划的实施,健康教育已经引起学校体育界的重视。学校体育教育应如何深化改革、树立以健康教育为宗旨,使全体学生达到育体、育心和适应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我们所十分关注的问题。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

本研究以德州市实验高中、德州一中、德州二中的部分学生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随机选取德州实验高中、德州一中、德州二中高一至高三的学生450人,发放问卷。各高中高一55人(男生28人,女生27人);高二52人(男生20人,女生32人);高三43人(男生15人,女生28人)。回收问卷430份,有效问卷91%。

(2)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中学生健康教育的相关研究资料,了解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并对资料进行整理、概括和提炼,为本文提供理论依据。

(3)专家访谈法。对德州各中学部分领导、老师进行访谈、咨询,内容包括学校健康教育开设情况,学生的健康知识知晓率相关访谈、咨询等。

(4)实验数据归纳及资料统计。在Excel软件上对数据库进行统计整理。

二、结果与分析

1、中学生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

(1)身高与体重。身高作为身体形态的一项基本指标,不仅反映了学生骨骼生长发育的基本特点,而且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学生身体纵向生长发育水平。由表1看出,高中三个年级的男女生身高体重基本符合正常标准。

2、学校健康教育开设情况

德州实验高中、德州一中、德州二中三个年级均开设了健康教育课,并且一周开设两节,任课老师基本都为体育教师,上课形式以班级为单位。

(1)上课形式与满意度。德州城区高中健康教育上课形式是以班级为单位的,与学生希望的上课形式基本相符。94.27%的学生希望以班级为单位上课,只有5.73%的学生希望男女分开上课。学生对健康教育的满意程度每个年级不尽相同,整体情况较为满意者居多。

(2)学生获得健康知识的途径。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只通过上健康教育课是远远不够的,德州城区三所高中除了进行健康教育课之外,还都通过卫生墙报、宣传画、标语、卫生录像片、健康知识竞赛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

如表3所示,虽然大部分学生的健康知识主要来自学校的健康教育,但是多数同学最希望得到健康知识的途径是互联网,而不是学校。由此看出学校健康教育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能使学生对健康教育课产生兴趣,可能是由于健康教育课的内容与学生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3、学生的健康行为

通常,学生健康行为的正确率要高于或等同于学生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而调查显示,健康行为形成率从高一到高三分别为68%、57.3%、61.02%,随着年级的增长健康行为形成率却呈下降趋势。因此,学校虽然开设了健康教育,但是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却没有形成统一,说明了学校健康教育所传授的知识单一,对课后的评价工作仍然不够。健康教育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方式的一种有效策略,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影响学校健康教育开展的因素

一是对学校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表现在:教师队伍的素质有待提高,有些教师的健康教育课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健康教育课时常被“主科”和一些其他活动占据,课时不够;宣传不到位。 

二是内容枯燥、教学形式单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对健康教育的认识态度和实践还处于较低水平。

三是学生压力过大,由于受“应试选材”等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学生的课业负担不但没减反而有上升的趋势,由此造成学生心理压力过大,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

四是学校没有做好监督,有些学校虽然开了健康教育课,但监督工作没有落实,导致学生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的形成率很低。

四、结论与建议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如果没有一支业务精良、责任心强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健康教育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2、充实完善教材

要从学生的健康现状和生活实际出发,逐步充实和完善教材,使健康教育走向正规化和科学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3、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中学生

一方面学校有义务对全体中学生进行健康教育,中学生都应该从思想上接受健康教育。另一方面,学校在组织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时必须广泛宣传,充分动员,把全体中学生都组织到健康教育活动中来。

4、加强对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科学管理

学校要有专门领导负责健康教育工作,体育教研室、校卫生所是健康教育工作的主力军。领导和工作人员要齐抓共管,为实现学校健康教育目标而共同努力,在主管领导的组织下,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卫生机构,制定出具体可行的规章制度,拟定科学的评价标准,体育教研室、校卫生所等各个职能部门要积极配合,使学校健康教育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5、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

通过学校卫生检查,健康行为抽查,利用学校墙报、黑板报、电化教学设施等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健康教育,内容要有针对性、实用性,要注重行为和习惯的培养。重视对学生良好卫生行为和习惯的培养,避免健康教育的学科化、理论化。

【参考文献】

叶松梅.浅谈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关系.科技创新导报,2007.33.

孟峰年.甘肃省中学生体育与健康行为的现状调查与分析.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4.

魏汉贤.国外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现状及对我国中学教育的启示.科技信息,2006.9.

梁玉.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危害及防治措施.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8.

杨熙康.对体育课程标准的新认识.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25(6).

胡志坚.观念的改变:体育新课程标准解读.楚天教论,2004.12.

第6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大学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知识理论,掌握实现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学会对不健康心理进行调适与矫治,从而促进大学生的身体、智能、情感、意志、个性、行为等发展到更佳状态所进行的全部实践活动。这项工作涉及教育机构和部门、教育工作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途径和方法等多个因素和环节。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我国许多高等院校受到重视。陆续开展了一系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很多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专业知识课堂,组织心理活动课教学,通过讲座、板报、网络、电话等方式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同时也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开设了心理健康咨询机构,提供心理咨询、个别心理辅导、心理测量等服务。在北京师范大学,自2000年开始每年5月25日被定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日”,这个倡议在全国高校得到了响应,很多高校都在这一天开展大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大连理工大学,成立了“心理协会组织”,上海交通大学成立了“橡皮筋公社”等,通过办报纸、组织讲座等渠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请心理健康教育老师为学生提供现场咨询服务,通过观赏电影、心理剧表演、知识竞赛等各种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心理知识的乐趣,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还有一些学校建立了校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如黑龙江省的“龙江高校心理网”、上海交通大学的“交大心擎网”等。通过开设网上心理健康教育课、在线知识讲座等方式,既为学生提供了在线学习与咨询的机会,也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提供了在线培训与辅导。学生可以利用电子邮件、聊天等方式进行咨询,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另外,在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上也有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全方位、多角度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21世纪以来,团体心理咨询活动也得到了学校的普遍重视,已经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2001年9月教育部在天津师范大学成立了全国心理咨询师培训中心,在培训课程中安排了团体心理咨询教学;2003年北京大学心理系开设了研究生课程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2004年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在应用心理学硕士培养中开设了团体辅导。在重点高校的带领下,团体咨询活动在学校普遍开展起来,内容涉及新生适应、情绪管理、人际交往训练、职业能力训练等,取得了良好成效,获得学生的喜爱和好评。

然而,很多有识之士注意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不明确。目前,一些教育者在把心理健康教育目的作为教育工作的导向的同时,忽视了构建层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意义;在教育过程中以教育目的为根本指向和总目标的同时,未能根据实际需要生成必要的层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事实上每个学生心理素质的基本结构和心理发展的起点、特征等都是不同的。一味生搬硬套地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目的,却不重视根据需要建构层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只能造成教育缺乏可操作性,使教育的实施过程封闭化、僵硬化,脱离与实际的联系,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也失去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还有的教育者虽然设置了具体层级目标,却未重视教育目标的动态发展性,常局限于解决某一阶段的教育问题,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个体需要及时地调整或生成教育目标以推动学生心理素质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教育目标僵化不前。

2 心理健康教育针对性不强。不少学校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分类研究,尤其缺乏对“边缘学生”的关心和照顾,如贫困生。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女生等。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普遍具有自卑感,容易导致自我鄙视、自我否定的态度和情感体验,不愿意与同学交往,自我封闭、孤僻抑郁,很多教育者忽视了他们的心理困扰,导致了他们的心理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发展。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往往缺乏自信心,甚至自暴自弃,极易产生焦虑、强迫等心理问题,危害身心健康,但很多教育者也缺乏了对他们的关心,以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采用极端的教育方法,有的甚至放弃了对他们的教育,不顾及他们的感受,由此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另外,女生心理常表现出不稳定和不成熟的特征,相比于男生更加内向、敏感、含蓄;当今社会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性别歧视,如在就业问题上女生就面临更大压力,一些教育者没有认识到女生的特殊性,缺乏必要的教育,使她们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失去了自信,产生心理问题。

3 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视不够,专职工作人员缺失。随着国家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心理咨询工作也得到了重视,很多高校注重对专职工作人员的培训,许多教师具有国家心理咨询师执业资格。但仍有一些学校没有真正重视,只是把它作为一种摆设,来应付上级监督检查。另外,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缺乏,咨询技术有待提高。在内地,心理咨询人员严重紧缺,许多咨询员由德育教师、政工干部、医务人员等兼职担任,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培训,工作效果不佳。一些咨询员凭借主观臆断下结论,经常把心理问题扩大化或者“道德化”,等等,人为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期望学生达到自己“预设”的要求与标准,不仅未能帮学生构建积极的心态,反而危害了其身心健康;部分教师咨询方式单一,忽视了教育途径的多样性和针对性,由于性格等原因,面对面咨询方式使部分羞怯、封闭的学生望而却步。

4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缺乏动态开放性。一些学校按照学科知识体系预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设置了教学目标和主要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预设的目标、内容进行操作,违反了心理健康教育开放性的特点,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在实际教学中不注意对目标的灵活变通,造成教学缺乏针对性,脱离学生实际。课程内容大多按照课本进行传统的备课,表现为传授心理学概念、原理等基本知识,还有的关注青春期教育,情绪情感教育等,忽视了日常生活中的学习心理、就业心理方面的教育,实际应用性不强,心理健康教育课变成识记心理学知识的过程。课程实施方面,多采用专业学科式的教学模式,过于讲究结构,教学过程往往是教师独自式的,教师讲、学生记,缺乏互动,降低了教学效果。有些教师采用传统考试方法检验教学效果,分等级记学分,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终结点,忽视了过程性评价以及课程评价的发展,单方面地用考试成绩评判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反

而产生更多心理问题。

二、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策

1 关注“边缘群体”的心理状态。学校在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遍关注的同时,要重视“边缘群体”的心理状态,比如贫困学生、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人格偏常的学生等特殊群体。相对于普通大学生,这些学生更容易产生心理方面的问题,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应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他们身边的伙伴,使“边缘”的孩子们感受到温暖与关怀,形成互帮互助的和谐人际氛围。例如,对于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教育者要及时地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引导他们积极地进行自我接纳,帮助他们确立切合实际的理想,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北京大学不仅对贫困生进行经济援助,也注意引导他们进行自我调适。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帮助他们分析问题之所在,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目标规划,让他们认识到面对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要抓住机遇提高自己、增强信心,敢于面对挫折。对于女生也要进行特别的辅导,要培养她们的自信心和稳定的情绪情感,引导她们正确对待当今就业与生活带来的压力,提高心理素质。例如,清华大学针对女生少的特点,密切关注这个弱势群体,展开了以“等待花开”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学生对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这值得其他学校学习和借鉴。

2 合理设置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目标。对于教师来说,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及需求,把具有共性的心理问题加以总结,建构课程目标,使课程能满足学生需要,并根据具体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确定”因素调整、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使课程目标实现动态发展。通过课程的进行,让学生了解自我、发展自我,培养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达到优化心理素质的目的。课程内容是目标的载体,由于课程目标的建构性特征,课程内容也不是毫无生机的“死水”,是“动态化”的知识,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首先,课程内容要具有针对性。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承认差异性的存在,教育应该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如此。由于每个人社会生活背景、家庭环境等方面各不相同,心理发展情况及心理问题也各有差异,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要有针对性、选择性,以不同年龄、不同年级学生生理、心理、个性特征和具体教育目标为出发点,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有侧重点的教育指导。其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要贴近生活。后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内容具有不断生成的特点,不应仅局限于学术知识的简单传授,要满足学生实际要求,在师生“对话”中适时调整,贴近生活,适应人的身心发展过程。教育心理学也证明,教育要发挥作用,必须以学生的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想取得成效,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才能做到这一点。课程内容应避免浓厚的学术色彩,生成具体的生活化的课程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中消除疑虑,把课堂学到的内容应用于现实生活,促进心理发展。教育内容应该多元,教师要洞悉学生各方面存在或可能发生的心理问题,使教育内容全面化,并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3 建立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首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主体要多元化。教师在评价中应该起到核心的作用,但同时为了评价更加客观、合理,不能忽视多元化的“声音”。合理健康教育重视学生个体的参与性,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进行,不可忽视各种偶然及相关因素的存在,因此应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通过与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密切相关的主体之间的平等性对话,形成以“教师评价一本人评价―学生互评―家长评议―学校评价”多元化主体共同参与的模式。在评价过程中,尤其要重视来自学生的“声音”,让他们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意见,积极地参与到评价过程中。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性作用,为评价寻找一个和谐点,进行客观、合理的分析。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方法要多元化。在评价方面,应该避免单纯反映学生发展结果的“量化”评价方法,使定性定量相结合,进行更加全面的“人本”评价。例如,情境性评价方法、行为观察等就属于质性方法。情境性评价方法是受教育者创设相关的场景,让学生在自然状态下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更有利于教育者对其进行了解。

第7篇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意义;现状;教学措施

小学阶段的学生因其年龄较小,可塑性非常强,是完成良好心理建设基础的重要阶段。现代社会竞争与生存压力日益紧张,健康的概念早已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身体与生理的健康,精神与心理健康是同样重要的。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容易产生心理压力,进而导致其出现厌学、易怒、社交恐慌、焦虑等问题出现,甚至沾染不良嗜好。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当以预防为主,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育及生活中的细节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生活中提升自身心理素质。文章将针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以及具体实施方法进行分析与探究。

一、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在当前新课程教育理念不断推进的背景之下,教育界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教育理念和目标任务都出现了重大变化,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能力和知识的构建和培养。与此同时,也应当不断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当前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需要不断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往往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理较为脆弱,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进而出现消极情绪,这对于学生的发展十分不利。对此,在实际小学教育开展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调节心理,让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快乐成长。对此,教师需要明确认识到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将这一理念融入教学过程中。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1 )心理健康教育偏向形式主义

在心理健康教育大力推广的影响下,很多小学在校内建设了心理辅导室、咨询信箱甚至开通咨询电话或心理小报等,但据我调查所知,有一部分学校的心理辅导室开放时间较少或不开放,部分学校并未为学生开设对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甚至一些学校及学生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度不足,所开设的心理辅导室作为其他用途,这些问题都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2 )家庭对学生过于溺爱

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处于6 ~12 岁,这一阶段是学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是,很多情况下学生是独生子女,家长给予孩子充分的关注。在这种家庭条件下,父母会更加溺爱孩子,导致学生与人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容易产生自私心理。很多学生在爸爸妈妈的娇惯下,十分蛮横,性格过强。此外,当前离婚率的增长,导致小学生处于单亲家庭的概率也越来越高,这种家庭环境也会使得学生性格偏激。在步入学校时,需要与同龄伙伴进行交流,但是这种心理问题不利于他们开展合作交流,从而引起更大的问题。

(3 )心理健康教学活动形式单一

小学生的年龄特性使学生的学习易受个人思维及兴趣爱好的影响,部分学校在为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未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性,对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度较低,造成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枯燥乏味,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兴趣爱好及实际生活。部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教师的理论讲解、个人讲解为主,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感,对心理讲座、心理信箱等多样化教育形式运用较少。

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1 )建立师生友好关系,促进心理健康教育

对待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任何一方面或者一个人即可完成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良好配合与支持,才可促使学生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加强自身心理建设。而教师作为学生的主要引导者,是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成功的关键人物,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关键性问题。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可以通过多个方向进行开展,首先在课后接触时间,教师应当将学生当作朋友和伙伴相处,在课后游戏环节参与进入学生的游戏中,与学生协作完成,以此促进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第二即是对学生的激励与鼓励,良好的评价方式应当是多元化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当从多个方向出发。以鼓励为主,以激励为辅,在对学生优势的鼓励与表扬之后,针对学生的劣势以及漏洞加以整理,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意见,注重表达方式,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温暖与鼓励,更要使学生准确清晰的认识自身不足,以此进行改善。其中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是教师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理

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心理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保障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加强心理教育已迫在眉睫,教师在教学时需着重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与生活艺术能力,要着力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防治处理。教师自身也必须树立完善的科学观念,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不少,家庭结构完成了巨大的变革,学生的学习负担也相对较重。在很多家庭里,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生长在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环境中。如果出现各种不如意状况,学生的心理也很有可能会受到打击。学校需要帮助学生消除这些心理障碍,疏导其心理问题。在教学时,从学生的心理期望进行分析,在学习过程中适当地给学生经历一些困难和挑战,促使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品格,引导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困难,充满自信地迎接生活的挑战。教师应帮助学生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在目标制定方面则考虑学生基本的学习能力与学科教学的复杂程度,控制目标高低,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借以促进学生健全心理的发展。

(3 )加强与学生家长的交流合作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部分小学生的家长因工作因素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关注和培养,家长意识及行为上的缺失或不当,容易对学生心理产生不良影响,部分学生认为父母对自身的关爱不足,在生活中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游戏、网络世界中,在复杂网络文化的影响下,学生的思想观念易发生消极变化,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消极、对父母缺乏尊重等,种种现象与家长和教师的未及时引导有一定关联。为改善此类不良现状,学校应及时和家长沟通,为学生构建适宜、健康的成长环境。提升家长对学生心理教育的能力,充分提高家长对该项教育的重视程度,从校内到家庭,共同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构建优质环境。

结束语

完善小学生的心理服务体系,有效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健康的心理是健康学习的基础。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心理的发育和发展受到的负面影响会越来越大,如不给予足够的关注,后果不堪设想。树立榜样示范,教会学生尊重别人,尊重自己,安全的环境给予小学生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沈锦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应对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8(21):78.

[2]岳红霞.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及改进策略[J].甘肃教育,2018(13):28.

[3]王国儒.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分析及策略[J].新课程(中),2018(06):224.

第8篇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人员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得分为(20.10±3.53)分,可见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评价能力较好,这与相关报道结果不一致[2]。这可能与此次研究是护理人员对自身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价,使护理人员从自身角度评价健康教育效果与其他研究病人评价或护理管理者评价之间存在差异。因此,在今后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价中,我们应从病人、护理管理者、护理人员自身角度出发,综合评价护理人员健康教育效果。以期应用3方评价的方法,提高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的能力,提高病人的满意度,进而提高医院的护理服务水平。由表2可见,护理人员健康教育效果评价与学历无关,其原因可能与在校期间学校对护生的健康教育的培养不够重视,在职期间医院对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的培训较少,从而造成护理人员整体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价能力不高。万长秀等[4]研究显示,77%的护理人员未经过健康教育的培训,影响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价。护理人员为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培训,对于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的方法、技能、评价的内容很难掌握。因此,对护理人员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的培养应形成学校期间培养和在职期间强化的模式,进而使护理人员系统化接受健康教育的培训,进而全面提高护理人员健康教育效果评价能力。调查结果显示,护理人员的年龄、职称、工作年限与护理人员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呈正相关关系,其原因可能与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临床工作的时间越长,社会阅历越丰富,护理人员自身掌握的健康教育的知识也越多,可以通过经验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价。其次,随着职称的升高,接受外界学习的机会较多,医院对其要求也越高,进而促进护理人员进行多方位的学习,从而积累了较多的临床经验。

2影响护理人员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的因素

护理人员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中纳入模型的主要有2个因素:年龄、科室。

2.1年龄对护理人员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的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在41岁以上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得分最高为(21.13±4.22)分。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年龄与护理人员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呈正相关,说明年龄较大的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价较年轻护理人员高。张菊英[2]研究结果显示,年轻护士严重缺乏健康教育与沟通的相关知识,29.5%的年轻护理人员在健康教育中没有健康教育的计划和评价,缺乏健康教育效果的动态评价。这与此次调查结果相一致。因此,管理者应将对年轻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作为日后培训的重点,加强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培训,进而提高护理人员健康教育效果评价能力。

2.2科室对护理人员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不同科室护理人员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妇科、儿科护理人员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得分较高。这可能与所收治的病人有关,儿科属于医院高危科室,只有护理人员有较高的沟通与良好的健康教育能力才能更好地与家长沟通交流,进而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次,妇科病人均为女性,对其自身的疾病关注度较高,从而造成病人的依从性也较高。因此,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后,健康教育的近期效果较好。

3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