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农村产业发展情况

农村产业发展情况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28 17:01:2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农村产业发展情况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农村产业发展情况

第1篇

关键词:第三产业 城乡协调 模式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贵州城乡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大幅提升,但城乡发展现状仍令人堪忧,城乡人口素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资源分布、生存环境、科技水平等方面的差距愈加突出,贵州省城乡不协调有持续扩大的趋势,第三产业投资小、吸收快、效益好、就业容量大的特点,为贵州省城乡协调发展提供了可能。加快贵州省城乡第三产业发展,发挥第三产业的城乡资源对流功能、产业发展联接功能、资金与人力资本的储备和培育功能以及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功能,对于消除贵州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贵州省第三产业与城乡发展现状分析

第三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新兴服务业比重较低。贵州传统服务业比重较大,新兴服务业比重较低。第三产业中,位居前三位的一直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以及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住宿和餐饮业在第三产业构成中的比值仍然较低,这说明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主要是通过传统行业的有力支撑实现的,一些与人们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咨询、中介、法律、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仍处在低水平、低效益的状态,制约着第三产业的发展。

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大产出低,对农村经济增长的拉动不明显。近年来,贵州省一直加大对第三产业固定资产的投资,尤其是2008年贵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64.5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达907.25亿元,占贵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8.66%。但是,其高投资,低产值的情况一直存在,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的消费增长并不十分明显,且正是因为贵州对城乡固定资产投资的巨大差距,投资对消费增长的拉动也主要体现在城镇,在对农村的投资力度下,投资对消费增长的拉动并不明显。

第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比重低,发展速度明显滞后。一般情况下,经济发达程度与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成正比关系。经济发达地区的第三产业发展更快、产业内服务行业门类更全、得到的回报更丰厚,而贵州农村地区第三产业不仅基础差、发展慢,而且效益也相对较低。由于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差距较大,农村第三产业在农村经济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偏低,消化农村劳动力的能力较弱,农民从服务业得到的收益不多。加之,政策的不配套以及长期困扰农村发展的融资渠道、农业保险、科技、信息、生产与销售服务等问题没有很好解决,使得农村服务业发展空间有限,新兴的农村服务行业发展困难。

贵州省第三产业促进城乡协调的内部动力模式

目前贵州第三产业发展不足,还未形成为“三、二、一”结构。因此,要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不仅要充分发展第三产业,加强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力,而且还要调整第三产业结构,发展新兴服务业,加快第三产业结构转变。

(一)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并举的结构模式

传统产业主要包括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新兴产业主要包括金融保险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等产业,这些产业要同步发展。

贵州既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也是农村人口聚集较多的地区。发展城乡第三产业以提高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是协调城乡发展的重要环节。在农村劳动力文化技能等普遍不高的情况下,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传统第三产业(如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旅游业等),这些行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强,有利于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流动就业问题。除传统产业外,目前贵州第三产业发展中,金融保险业目前发展还很缓慢,而对于使用资本运作的金融业、保险业来说,其在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现状是金融业、保险业的发展受到地区间的一些政策约束,通常情况下其只是为本地区经济服务,资金很难流动到其它地区。因此,这就需要地区各地方政府之间加强沟通与协作,尤其是通过地区间的项目合作来调动资金流动,并放松对这类产业发展的限制,以达到通过市场价格、供求、竞争机制来引导资本密集型第三产业的资金流向,实现城乡间资本配置带动城乡经济增长的目标。

因此,现阶段既要适当鼓励传统第三产业的发展,保持和发挥其推动经济增长及吸纳劳动力的职能;又要采取导向性的政策,推动高层次和新兴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应尽快提升整个第三产业的档次,实现服务产业结构模式的转换,从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并举模式逐步过渡到以新兴服务产业为主导的结构模式。

(二)战略产业重点发展并兼顾其它产业发展的模式

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之一是重点发展、兼顾一般。也就是说要重点发展战略产业,以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其它产业的发展,要同时兼顾其它产业的发展,使各产业间形成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局面,这样才能提高第三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水平。

从贵州的实际情况来看,在贵阳、遵义、六盘水等中小型城市的产业主要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的发展则是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第三产业不但表现出结构不合理,并且其发展对城乡协调的促进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此,这些地区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应该为:首先要发展生产业。这些城市的产业以第二产业为主,发展生产业可以在促进第二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壮大,从而更好地促进城乡协调。其次要完善第三产业中的流通部门。第三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流通部门的大力支持,如物流业的发展可以加快企业的物流周转周期,节省物流费用。

在广大农村和一些不发达的城镇,这些地区资金、技术和人才资源匮乏,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不完善,第三产业发展受到制约。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将第三产业的发展结合当地情况,发展特色旅游业。贵州的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多样,可以结合这一实际,发展特色旅游业如观光农业等。同时,在发展特色旅游业的基础上,配套完善相关服务业如餐饮、商业等服务业。最后是完善第三产业的流通部门,为第三产业其它行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贵州省第三产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保障模式

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质上是城乡两个系统在经济、社会、人口、空间、生态等诸基本要素交融与协调发展的过程,而这种交融与协调都与城乡制度问题相联系,交融与协调的广度和深度有赖于城乡制度的科学性、正确性、合理性。在该模式中,主要强调政府不仅要对第三产业调控起主导作用,而且要对第三产业促进城乡协调的各环节提供制度保障。

(一)制度保障

以道格拉斯.C.诺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认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制度因素,一种提供适当的个人刺激的有效制度是保障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贵州现存有关城乡发展的制度结构运行效率不高,正式制度流失严重,非正式制度有较强的生存和约束力,整个城乡社会和经济活动中缺乏激励性的制度安排,经济发展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贵州的第三产业要更好发展,提高竞争优势,必须有政府部门的配套措施作保障。首先,在行政配套措施方面,政府需根据现实情况,合理利用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来确保规划第三产业的发展。其次,在经济政策方面,政府部门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对第三产业发展的特定需要制定有差异的税收政策,以此来约束和激励不同行业的发展;通过金融政策在信贷方面给予第三产业更多的支持,而且金融业本身也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对象,其自身的完善不但可以促进西部第三产业的发展,而且可以更好地为其它产业服务。此外,还需通过相关配套措施,清除第三产业联盟形成的户籍制度和劳动力就业及土地流转方面的制度等。只有通过完善相关制度安排,才能保证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城乡协调的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在城乡之间顺利流动,最终实现整个西部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城乡协调的目标。

(二)政府调控

针对贵州省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开放发展的意识普遍缺乏,公共产品供给不足,贵州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重视对第三产业发展的直接调控。根据公共利益理论和自然垄断理论,对第三产业直接调控的行业应主要考虑水利、环境与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和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业等公共服务行业。政府对第三产业进行直接调控的目的是保护居民的公共利益和培育新兴第三产业的发展。直接调控的方式是直接管理产业发展过程,并实施产业规划。政府对第三产业间接调控的行业包括除需要直接调控以外的其它第三产业,如生活旅游业、金融商贸业等。政府对第三产业进行间接调控的目的在于发挥市场对第三产业发展的调节机制,增强相关第三产业的活力与竞争力。间接调控的方式是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法规间接引导第三产业微观经济体朝着城乡协调发展的方向参与经济活动。

贵州省第三产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区域联动模式

实现第三产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必须要认识到城市和乡村是一个彼此之间相互依存、二者在许多方面存在互补性且良性互动的统一系统。城乡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互补性,城乡的互补性主要体现在:一是资源互补。在资源上,城市的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比较丰富,而农村的自然资源相对充分。同时,农村能为城市的第三产业提供富余劳动力,而城市能为农村人口提供就业机会。城乡间唇齿相依的互补性为城乡协调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是城市拉力的作用,城市的拉力来自于城乡差别效应。城市和农村存在着物质文化、科学技术和教育、生产条件、生活方式、生存环境、人们在生活中的结合方式、人类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人们的思想观念等各个方面的量和质上的差异,这些差异对农村居民有较大的诱惑力,从而引导人口从乡村流向城市,从小城市流向大城市,从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形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梯度转移。三是乡村推力的作用,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耕地面积的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多,这在客观上要求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同时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农村居民在思想观念和市场意识上都有很大的提高,主观上有向往城市生活的愿望。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乡之间的相互往来。

要实现第三产业的区域联合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首先需要由政府引导,再从以政府行为配置资源过渡到市场自由组织资源。其次要注重增加区域城镇间的交流,促进其共同探索可能合作开发的关联项目,如黔东南地区的民族特色旅游路线、遵义地区的红色旅游项目等,这将有利于实现区域间更大范围和更充分的合作,促进政府行为向市场自主的过渡,有利于在新时期提升区域合作的层次和规模。再次,要加快交通运输产业合作,实现城镇之间的直线运输,合力整合区域内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最后,可考虑建立商贸交流平台,打造区域会展品牌,以商贸促进区域合作,逐渐形成有影响力、知名度高的商贸品牌,不断提高区域内共同开发领域的开放度、透明度,构建有竞争力的投资促进机制和网络,全力打造企业跨地区合作的商贸交流平台。

参考文献:

1贵州统计局.贵州统计年鉴[Z]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Z]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3.高丽丽.西部地区的县域第三产业发展研究[D] .重庆工商大学,2007

4.秦志琴.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协调发展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2007

5.曾国平.第三产业促进城乡协调研究[M] .科学出版社,2009

第2篇

关键词:财政支农支出;农业经济;资金农业

作为我国重要基础支柱产业,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至观重要。但是农业产业的整体发展非常容易受到自然环境以及市场环境的影响,保护农业产业的良好发展,需要国家足够的投入予以保护和支持。现阶段,各地的财政支农资金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在财政支农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是财政支农支出不够稳定,区域差异较大等。因此,迫切要求深入分析财政支农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加强对财政支农支出资金管理,不断提高财政支农的实际效果。

一、财政支农支出概念分析

财政支农支出也就是国家在“三农”方面的资金投入,国家设置财政支农资金,主要是为了通过财政资金的投入以及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进一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实现农民群众收入水平的提升,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按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类别的不同,财政支农支出主要分为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粮食生产、农业产业结构转型、生态环境建设、防灾减灾、扶贫开发、农村社会事业、农村改革、农业科技等方面的支出。在国家的财政支农形式上,则主要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国家扶持项目建设的形式,支持农业生产。另一方面,则是通过直接在农业生产农村生活中,直接予以资金支持。

二、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由于财政支农支出资金是保证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因此对于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有着直接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财政支农支出在弥补农业产业的弱质性特征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农业产业发展相比于其他产业,容易受到一系列的制约因素影响。首先,农业产业发展容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气候、土壤、水利等都会影响农业产业发展。其次,农业产业发展也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市场风险问题,不仅产业周期较长,而且面临着资金周转缓慢、利润收益不高的问题。解决农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促进农业产业发展,保护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必须通过利用国家财政政策作为主导对农业产业的发展进行扶持。另一方面,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如果农业产业发展落后,将会制约二、三产业的发展,这也是国家决定推动发展现代农业的出发点。然而推动发展现代农业,仅仅依靠农业的自身积累已经难以实现,需要增加财政支农支出,通过支农资金的支出,促进农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财政支农支出促进农业经济增长面临的问题分析

(一)财政支农支出的增长不够稳定

虽然目前很多地方的财政支农支出规模不断增长,但是财政支农支出的增长速度却非常缓慢,特别是很多地方财政支农支出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增长机制,支农支出的规模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而且有的地方在支农资金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时存在着支农资金重复投入或者是挤占挪用的问题,导致了财政支农资金实际规模缩小。

(二)财政支农支出区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不均衡

受到不同地方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的影响,在财政支农支出方面也有着非常大的差异。有的地方由于主要是以农业产业发展为主,但是因为财政收入以农业为主,工业产业和其他产业发展落后,财政收入水平不高,造成了自身财力有限,更是难以在支持农业产业发展方面增加相应的投入,不利于地区农业产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四、加强财政支农支出,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的建议措施

(一)结合地方经济发展情况

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农业产业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特别是当前国内发展形势下已经到了发展工业反哺农业的形势,有必要进一步稳定增加财政支农的资金投入,以确保农业产业的稳定经营发展。这就要求个地方应该结合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财力水平以及财政支出能力,进行相应的规划,构建稳定增长的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机制,不断地提高财政支农支出在地方财政总支出的占比,为地方农业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

(二)强化对财政支农资金支出的监管

由于财政支农资金支出具有非常强的政策性,为了确保财政支农支出资金得到规范合理的使用,必须针对财政支农支出资金建立科学的资金监管机制,对资金的使用进行规范,并促进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首先,应该针对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进行优化,特别是将有关的财政支农资金进行系统整合,通过建立专门的账户对财政支农资金进行统一管理分配,并减少中间不必要的资金管理环节,通过这种管理方式,避免财政支农资金管理过程中出现分散投资或者是资金被挤占挪用的问题。其次,应该加强对财政支农资金的预算管理,并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程序进行审批拨付,严格落实专项资金专项管理制度,确保规定的资金投入到规定的项目中。第三,应该充分发挥好审计监督作用,对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有关的项目立项情况、预算执行情况、资金使用效果等进行全方位的审计监督,及时总结分析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督促改进提高,以不断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建立多元化的财政支农资金融资机制

为了解决有的地方由于自身财力有限在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方面存在的资金投入规模较小的问题,应该注重通过各类财政政策的引导作用,建立多元化的融资体系。首先,应该注重进一步改进完善农村的金融体系,充分利用国家的有关政策优势,鼓励农业银行、农信、地方农业商业银行等,加大有关农业产业项目的信贷支持,特别是降低信贷门槛,简化信贷程序,扩大农业产业发展方面的资金供给。其次,应该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业产业发展方面,特别是制定各种农业产业发展方面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开展农业产业发展方面的招商引资,不断降低农业投资成本,努力营造良好的农业产业投资氛围,以确保农业产业发展方面的资金投入。

(四)不断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

财政支农支出结构是不是合理,直接关系到财政支农支出的投入产出效率情况,在财政支农资金规模有限的情况下,更应该采取措施进一步的优化财政支农资金支出结构。具体来说,首先应该增加农业产业发展方面的事业费用支出,减少支农资金中的行政管理费用比重。其次,在财政支农资金中,还应该注重在农业基本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发展方面增加相应的比例,通过提高各种农业生产性投入,来最大程度的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第三,应该注重不断地增加农业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支出和各种农业补贴直接支出,通过构建较为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产业发展。此外,在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方面,还应该在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方面增加投入,特别是增加有关的农业技术推广和技能培训投入,培养具有较高水平的现代农民,促进农业产业发展。

五、结束语

财政支农支出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财政支农过程中,应该注重建立优化稳定的财政支农资金增长机制,并不断强化对财政支农资金的监管,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以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资金扶持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兴文,邢斯达.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门槛效应——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地方财政研究,2015

[2]薛小颖.关于合肥市财政支农工作的思考[J].当代农村经济,2015

[3]胡云鹏.国外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支出方式的经验借鉴[J].农业经济,2013

第3篇

(一)年度目标

2020年巩固发展特色经果林产业1.7万亩,(其中油茶4800亩、元宝枫3000亩、丑柑2100亩、翠红李2000亩、板栗1300亩、米核桃2100亩、苹果桃500亩、花椒1200亩);持续发展传统粮油马铃薯1万亩马铃薯1万亩、玉米2万亩、水稻1000亩、前胡1000亩、三重楼150亩、黄精200亩、生猪2万余头、中蜂5000群、肉牛500头、土鸡6万余只、山羊5000只、石蛙10万只等传统农业;2020年预计新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个、家庭农场3个、农业企业3个。

(二)工作措施

1.建设乡镇产业扶贫示范。各村(社区)要围绕全镇主导产业,结合区域农业产业发展实际,依托辖区内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建立1个以上产业扶贫示范。示范建设要以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重点,着力调优产品结构、调绿生产方式、调顺经营模式,提高产业效益,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引领区域产业发展。通过产业示范建设,引领一批贫困户产业发展。

2.发展村级扶贫增收产业。各村要结合长期稳定增收目标和脱贫现实需求,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优化村级产业结构,确保每个村(社区)有1—2个主要增收产业,村级主要增收产业种植规模在500亩以上或覆盖有劳动能力、发展意愿的在家贫困户。通过发展村级增收产业,带动一批贫困户产业发展。

3.推进增收项目精准到户。开展产业扶贫入户调查,做好“五查五看”,即贫困户情况、看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是否全部纳入产业扶贫对象,查产业发展情况、看产业是否覆盖了所有扶贫对象,查项目实施情况、看是否符合贫困户实际,查政策落实情况、看贫困户是否真正受益,查帮扶指导情况、看帮扶措施是否真正到位。通过“五查五看”进一步摸清贫困户增收项目现状、发展意愿、对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需求,规范产业扶贫到户档案,做到户有卡、村有册、镇有档。结合贫困户实际情况,精准规划并实施到户增收项目。通过实施到户增收项目,推进一批贫困户产业发展。

4.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加大农业项目招商引资力度,鼓励村社干部、乡村能人、返乡民工、返乡大学生等群体领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参与产业扶贫示范建设、村级增收产业发展、贫困户增收项目帮扶。鼓励各类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特别是贫困户捆绑发展,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支持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建设生产基地、发展产品加工、创建产品品牌、发展农村电商、开展购销合作、提供技术服务,支持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围绕扶贫产业,延伸产业链、完善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产业效益。支持农业经营主体采取股份合作、联合发展、代管托管等方式,完善与农户及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力,融合一批贫困户产业发展。

5.建立健全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与贫困户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深入推进“三变改革”,推广股份合作、订单帮扶等有效做法和农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积极推广土地流转、资金入股、房屋联营、务工就业、保底分红、产品代销等有效做法,带动区域扶贫产业发展。

6.推广“双对接双选择”产业到村到户机制。细化产业链建设环节,指导贫困群众优选主导产业,培育“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围绕脱贫目标,制定产业项目清单,指导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自主选择,做到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以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为载体,立足贫困村实际,搞好产销对接、订单收购,提升农产品的商品化率;采取“农企对接”、“农超对接”、“农社对接”等方式,促进农产品产销衔接。

二、集体经济发展

(一)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各村(社区)要用好用活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村级地票收益资金,把资金通过入股农业经营主体产业项目、借贷农业经营主体还本付息、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直接注资项目发展产业等方式,获取收益。加大涉农财政资金股权化改革试点力度,扩充村级集体经济资本金,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利用集体机动林地、耕地、荒地、宅基地等可利用的集体资源资产,通过流转、出租、入股、直接经营等方式,获取收益。鼓励有产业、有基础的村推进“三变”改革、“三权”分置、农村集体资产量化确权改革试点工作,通过改革试点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二)规范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

强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建设,稳定农村财会队伍。用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管理、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管理等系统和监督管理平台,提高农村集体资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农村财务会计核算等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落实民主理财制度,规范财务公开,切实维护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财产权益。集体经济组织依法依规接受监察、审计等监督,强化日常财务收支等定期审计、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离任审计,对财务混乱的村集体,及时组织力量整顿。

(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深化结对帮扶,不断深化选派、帮扶、结对共建等成果,继续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各村(居)出思路、出资金、出人才、出技术,鼓励企业与村结对共建,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

三、农村经济总收入

202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计划达到36899.442万元,同期增长8.6%,其中:农业收入13435.29万元,同期增长9%;林业收入2050.39万元,同期增长7%;牧业收入8185.65万元,同期增长10%,工业收入1395.702万元,同期增长6%;建筑业收入1976.7825万元,同期增长5%;运输业收入1530.27万元,同期增长5%;商饮业收入1393.2万元,同期增长8%;服务业收入692.29万元,同期增长7%;其他收入90.66万元,同期增长15%;农民外出劳务收入6149.22万元,同期增长10%。农村经济总费用10738.035万元,同期增长5%,农民所得总额26161.407万元,同期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11782.66元,同期增长9%。

四、电商扶贫

(一)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农村电子商务在促进农产品销售、降低流通成本、带动贫困户创业就业、发展农村产业、增加贫困群众收入,2020年计划完成10个村居的电商平台全覆盖,并持续推进电子商务“千店带万户”扶贫规划,到村到组培训电子商务技能人才,确保每个村民小组都有电子商务带头人,各村(居)的电子商务带头人要对各自辖区的在家且有意愿参与发展电子商务的农户进行全覆盖。

2020年完善电子商务扶贫公共服务、配套政策、网货供应、物流配送、质量标准、产品溯源、人才培养等体系,扶持电子商务服务站点达10个以上。

(二)工作措施

1.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全覆盖。加快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点建设,完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坚持基础服务公益性,丰富服务内容,建立服务标准,为农民群众提供一站式电子商务公共服务。

2.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全覆盖。推进电子商务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强化商贸流通、交通运输、农业、供销、邮政及快递企业等农村物流服务网络的衔接整合,鼓励多站点合一、资源共享,建立农村公共仓储配送网络。推广城乡一体共同配送模式,推动农村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业,以及农超对接、直供直销等商业模式协同发展。

3.农村电子商务带头人全覆盖。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带头人培养,依托电子商务带头人为贫困户提供全方位电子商务服务,推动电子商务带头人与贫困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结成利益共同体,发展“电子商务+带头人+贫困户”“电子商务+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电子商务+龙头企业+贫困户”的带动脱贫新模式。

4.主打农产品质量追溯全覆盖。以红薯、中蜂、高山蔬菜、食用菌等主打农产品、品牌农特产品为重点,制定严格的产品质量、公共品牌管理、产地认证、质量监管、分等定级、产品包装、销售赔付、服务保障等标准和制度,建立电子商务农产品从生产、流通到消费的质量追溯体系。

五、统计工作

(一)全力以赴、切实做好各项统计调查工作

认真做好城乡居民收支调查工作,配合做好畜禽、规下工业、小微企业等专项调查。全面完成农业统计年报、季报、月报表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县统计局的各项统计报表制度,进一步规范我镇的数据处理,加强审核评估。

(二)强化职能,进一步提升统计服务水平

加强报表分析研究,进一步完善统计报表和统计信息,增加信息量,提高实效,紧密围绕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社会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以及各方面关注的热点难点,领导关注的重点问题等,积极开展统计分析研究,及时为领导进行科学决策提供统计依据。

第4篇

关键词:产业结构;金融发展;主导地位

中图分类号:F832.7;D63;F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2

自“十二五”以来,铜仁市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铜仁市的工业和服务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铜仁市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铜仁市的金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同步增长,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呈现出一定的规律特征。本文对铜仁市的产业结构和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为更好的利用好金融发展对铜仁市地方经济社会的促进作用,更好的发挥金融发展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促进作用。

一、铜仁市产业结构和金融发展情况

铜仁市的金融自2000年以后得到了较快发展,随着铜仁地区的工业和服务业的不断发展而衍生了各种金融产品用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铜仁金融相关率的提高,是铜仁金融机构对投融资环境的不断适应和变革,通过金融产品的创新和金融工具的变革使得铜仁工业和服务业特别是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规模壮大,有效的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资源支撑,也为各经济部门的资源要素流动注入了持续动力。铜仁市的第三产业虽然得到了不断增长,但是增长的速度相对缓慢,同时也没有发生本质发展,虽然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对铜仁市的就业作出了很大补充,但是这也第三产业部门没有随着产值的扩大进一步增加金融需求,没有给金融机构提供更多的资金需求,所以不能给金融发展特别是金融相关率的提高直接的增长影响。

二、铜仁市金融和产业发展的整体判断

(一)金融发展相对产业结构的发展具有滞后性

铜仁市的金融发展和产业调整升级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同步变化和优化,但整体上来看,金融发展相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铜仁市的金融发展不断为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提供资本支持,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产业结构升级的资金需求。但是铜仁市的金融发展的滞后性主要表现在铜仁市的金融相关率随着国家和地方的金融政策和金融环境变化而变化,同时也受到政府的干预而不断变化,金融发展在时间上呈现出一定的递进规律。金融资源特别时资本要素在市场的流动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很大,就不能自由的在企业间流动,出现了市场失灵的情况,这也是金融发展不能很好的对产业结构升级造成直接的影响原因所在。

(二)铜仁市市场经济的主导地位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铜仁市,资金短缺是铜仁市产业发展的主要阻碍,当金融发展特别是针对铜仁市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的有效推出,缓解了铜仁市产业发展中的资金短缺问题,促进了资本要素在不同经济部门间的自由流动,从而促进了铜仁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开放,铜仁市各行业产业部门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也日趋健全,能很好的改变自身的发展模式来适应地方市场环境的变化,能够更好的促进产业朝着完善合理的配置方向调整。

(三)二元金融结构造成了产业结构的畸形发展

铜仁市为传统的西部山区城市,最近几年才开始不断发展工业,以创建工业园区为主的发展模式,因此铜仁市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都集中于铜仁各城区或周边郊区,农村的产业发展则以农业产业化为主,但集中度相对较低,城市的金融发展及配套比较集中完善,能在一定程度上为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农村的金融发展程度相对较低,金融机构的存在主要以吸纳农村的闲散资金为主,而用于农村信贷服务的项目和种相对较少,只是政策性一些支农惠贷等金融服务项目。铜仁市的金融机构都是以服务于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为主,包括保险、证券、投融资平台等金融机构也是以城镇产业发展为主的,基本上忽略了农村的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农村产业发展过程中个,产业的现代化发展、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创新同样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否则农村的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就成为纸上谈兵。铜仁市的二元经济结构较为严重,是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的重要难题,农村的金融发展现状基本上满足不了现有的农村产业发展资金需求,相关金融政策也不足以支撑农村的资本要素流动,金融发展的滞后阻碍了农村产业结构的顺利转型和调整升级。

三、针对铜仁市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扩大金融发展规模,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1.扩大铜仁市金融发展规模。促进铜仁市金融相关制度政策及配套的改革,能更好的促进产业发展,推进铜仁市的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这就需要铜仁市从制度建设、运行机制、体系完善等方面逐步推行加强。首先铜仁市要加速构建健全金融产业的相关制度,着力从制度创新、机构改革等方面加大力度,完善铜仁市的金融体系,为铜仁市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提供足够的资金资源支撑。逐步完善金融体系,让金融体系从融资到投资各环节衔接良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减少金融发展中公有占有部分。铜仁市应该鼓励金融市场中的所有金融机构进行改革和完善,允许并鼓励国内外剩余资本进入金融市场,也可以按照现代企业结构进行股份制改革,按照企业模式进行完善升级,打破现有的国有银行垄断局面,促进金融结构的调整升级。通过对证券、保险、银行等机构的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规范,使铜仁市呈现出证券、保险、银行等多种金融机构共存的良好局面,打造二、三产业有一个宽松健康的投融资环境。

3.加大改革力度,提高金融效率

通过对现有的金融体系进行完善和相关制度进行改革,使之适应当前金融产业发展趋势,是解决铜仁市中小企业和区域范围内资金投入不足和融资难的重要抓手,也是各个金融机构分摊运营风险的重要保障。加强金融产业的监管制度的建设,加强对金融产业中的利率、宏观经济、市场稳定的宏观调控,借经济全球化引起的金融全球化的资本发展趋势,增强铜仁市区域的金融产业的竞争力,并增强本地区的产业发展潜力以期吸引到更多的国内外资本进入铜仁市,促进本地区的产业发展。对民间金融在运作方法上加以深化创新,使之更加有效的投入到社会的经济运行之中,通过对此结构的技术、规模、组织架构等方面规范创新来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二)加快资本市场建设,拓宽产业升级融资渠道

加快构建与铜仁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相适应的资本市场体系,对铜仁市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结合铜仁市当前金融产业和工业企业的发展现状,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政府政策支撑发展,做到粗中有细,重点发展的策略,建立健全铜仁市资本市场w系的完善机制。

1.明确金融产业的功能定位,扩大资本市场的投融规模,提高产业发展资金的供需水平

铜仁市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发展到一定规模的企业选择国内外上市融资,积极引导有能力有竞争力的企业进入资本市场,配套相关政策吸引国内外投资商进入铜仁市资本市场进行相关企业投资,鼓励企业以多种形式的融资模式进行融资来支撑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所需的资金容量。铜仁市当前产业发展处于一个关键时期,产业发展处于规模整合、速度提升、调整优化的重点阶段,通过配套与规模经济、集聚发展相适应的资本市场体系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要加强企业的在市场化发展中与相关政策的协同配合,为符合可持续发展国策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提供资本支持。

2.加大股权投资发展力度,拓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融资渠道

加快发展股权投资,是缓解当前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可以通过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和发展来调节资本市场的资本要素向有竞争力有发展前景的企业流动,能利用好资金资源支持鼓励这些企业的发展。股权投资的发展有利于完善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促使企业自主完善运行管理体系,促使企业自主寻找融资的多元化路径,政府也可以组建自己的新型创新投融资信用担保公司,来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的投资壮大,为产业的调整优化提供所需的投资资金需求。

3.稳步推进相关市场资本制度建设,防范潜在市场风险

市场制度建设是资本市场的运行保障,构建与铜仁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相适应的资本市场体系,离不开相关保障的制度设计和规则的制定。铜仁市依据现有的法律、法规要求,本着稳步推进、控制风险、确保资本市场安全的原则健全资本市场相关制度和规则。通过建立健全铜仁市资本市场监管体系,提供公开透明的投融资市场化信息,公开公正的司法监管体系,为铜仁市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投资环境。

参考文献:

[1]丁鹏玉,李江涛.四轮驱动:"十三五"应急产业科技创新路径选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2).

第5篇

依靠产业为动力建设城市,依托城市为载体支撑产业,“产城一体、宜居宜业”是成都城市与产业发展的最终宿求。成都当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发展的关键阶段,工业与这座城市的融合、匹配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工城关系”是工业和城市关联与发展关系的简称。之所以说“工城关系”是成都当前最重要的产城关系,主要基于以下两点:

从经济机理看,工业具有的细密化分工、大规模生产以及广域化销售的产业特征,在当前全国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是最能够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实现快速发展的产业种类;同时,其实体经济属性与“接一连三”的产业形态,决定了工业在区域经济与外部经济以及区域经济内部的关键纽带作用。

从发展实际看,在经济增长方面,2003-2012年,成都全口径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8%,较GDP快4.7个百分点,较第三产业快6.3个百分点。工业对GDP的增长贡献率从35.2%上升到47.7%,工业占GDP的比重从29.4%上升到38.4%;投资拉动方面,2003到2012年,成都工业投资年均增长30.8%,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快7个百分点;对外贸易方面,2012年工业品进出口总额占全市对外贸易总额(含服务贸易)的89%,工业是成都经济联系全球经济的主要纽带。

从全市层面看,成都已经发展成为西部特大中心城市和综合性城市,具有强大的资源集聚与分配能力。应该围绕汽车、电子信息、轨道交通等具有很好产业基础、市场前景、比较优势的重点产业,突破行政区划和部门界限,整合配置土地、资金、科教、物流以及城市营销等资源,促进重点产业大规模、高端化、全产业链发展,使之成为代表成都工业水平的支柱产业。

在区县层面,成都大部分区县仍处于功能型城市发展阶段,应该依托工业集中发展区,不断强化配套设施及城镇功能的嵌入建设,坚持“一区一主业”特色化发展,围绕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轻工、冶金等传统产业,进一步选准产业发展的突破和升级方向,以差异化为方向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在实现特色发展的同时,依托市级重点产业实现配套发展。

在镇域层面,要抓住城镇化发展机遇,积极创新释放制度红利,充分利用好农产品资源、劳动力资源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资源,先导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手工业,在确保环境安全的情况下,探索工业集中发展区轻型配套产业发展,并以专业化分工推动镇域之间一二三产关联发展,在激活镇域经济的同时,不断丰富成都工业发展的“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

按照目前发展速度,预计到2015年成都工业用地将有5~8平方公里的缺口,同时每年的工业用地指标只能满足不足20%的项目用地需求。而成都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资源较为丰富,初步估算有60万亩的集体建设用地可供开发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用于工业发展面临新的形势。

要抓住机遇加快推进。加快研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用于工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实施推进方案,释放政策红利。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发展工业有两种方式,一是以区县政府为主体,探索建立集体建设用地的非正式土地市场,主要开发工业厂房和配套设施租赁功能,此举可以缓解年度土地指标对工业发展的限制;另一种允许集体建设用地当中的工业用地上市流转,其政策突破在于绕过须经征转国有用地的传统流程,只须继受单位亦即土地的实际使用方和国土部门签订补偿协议即可实现土地转让。

为充分保障农民利益,要高度重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开发在“确权赋能”与“保权增能”两个方面的统筹推进。建议先期应以国有平台公司为市场主体加以推进,农村集体及个人收入方式避免一次性卖断,倡导股份式联建联营,在经验积累成熟时,再面向社会资金开放。

从成都情况看,“大城市病”日趋严重,镇域经济发展却不充分;工业园区发展与周边城镇化不协调,互动发展不足;工业园区内部服务设施建设滞后,配套能力不足等现象都是具体表现。虽然规划的前瞻性不可能与现实发展一一对应,但完善规划制定流程及相互衔接机制无疑可以减少偏差。

要高度重视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产业是产城关系中最活跃的因素,什么样的产业成就什么样的城市,因此产业发展规划在城市规划体系中应具有先导性。虽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发展总体规划中都有相应的产业发展规划内容,但总体来看产业发展相关研究还不深、不细,尤其表现在县域和镇域规划当中,相关规划在产业发展指导性上的不足将直接导致产城脱节、“两张皮”现象。

第6篇

关键词:退耕还林;产业发展;策略

DOI:10.14051/ki.xdyy.2016.04.010

2000年在兰坪县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试点,2000~2014年共完成退耕还林还草11000hm2,此面积不含退一还一、退一还二面积,2015年规划面积6133.33hm2。退耕还林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关系到百姓的生活以及未来的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退耕还林使得农民的耕地面积减少,恢复了森林面积,恢复了生态环境,但为了要发挥生态效益,还需要加强协调各项产业的发展,使农民能够从退耕还林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利益,能够促进退耕还林的过程中实现多项产业综合发展。

1退耕还林产生的作用

退耕还林是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在退耕还林的过程中,农民的耕地面积虽然有所减少,但森林面积有所增加,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有很大的作用。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善了生态状况,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使得农民能够尽快脱离贫困线。同时,退耕还林工程的不断推进,也提高了百姓和干部的生态保护意识,使群众能够更好地领悟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具体说来,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主要有几个方面的作用。第一,增加森林覆盖率,退耕还林是将低产农地、荒地进行合理规划造林,通过这项工程,增加了森林覆盖率。第二,有助于改善气候。森林对调节气候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退耕还林增加了森林面积,对于调节气候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三,带动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使得很多农民开始外出务工,对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第四。农民逐步走向精耕细作,退耕还林之后,发展了一些其他的产业,这些产业都需要相应的技术,通过对农民进行培训,使得农民掌握了更多先进的技术,从而实现精细化耕作,提高了农产品的价值,促进农民收入水平的提升。由于退耕还林实施的时间还不够长,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农民对于新的生产生活方式还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而且农民的收入对政策的依赖性较强,这些都是退耕还林之后存在的一些问题,急需解决。

2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策略的探讨

退耕还林使得耕地面积减少,但为了要确保农民的收入,必须加强后续产业的发展,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加强对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认识

退耕还林是一项生态建设工程,这个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并不能完全解决农民的贫困问题。因此,还需要加强各项产业的发展,让产业带动农民致富增收。对此,应该要把握国家补助的机遇,推动退耕农户不断调整优化种植结构,通过调结构,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发展。同时,也应该要对退耕还林及其后续的产业发展进行宣传,从而使各项产业的发展能够不断推进,让退耕农户能够从新产业中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以达到增收致富的目标。

2.2结合当地实际环境发展产业类型

退耕还林之后森林的面积逐渐增加,因此林下产业、林间产业等,都是实现产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在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找到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产业经营模式,实现产业化发展。比如林草间作、林经间作、林药间作等,都是不错的经营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产业发展水平。这些经营方式在造林初期和立地条件好的退耕地上可以实施,但有很多地区退出来的耕地质量不高、立地条件比较差,尤其是随着林木的逐渐生长,仅仅是在林下种植一些经济作物,则很难实现产业发展。因此要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土壤条件、林地条件选择合适的经营方式。比如林下养殖、林产品加工等,也可以成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选择,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合适的产业的时候,应该要与市场接轨,拓展产业范畴,提高家庭的收入水平。

2.3对退耕还林产业发展的相关机制进行完善

在退耕还林之后应加强各项产业的发展,必须对产业进行合理地规划和布局,对后续产业政策进行完善,从而不断拓展产业范畴,逐渐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对于退耕还林之后的产业发展,还应该要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和保障机制,可以通过中介组织的宣传,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市场信息,弱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市场风险,通过政府的各项政策的扶持,提高产业发展的动力。另外,还应该要对产业链条进行延伸,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龙头的带动作用十分重要,为了要提高产业的发展动力,需要加强对各个产业的龙头的培育,从而使龙头企业可以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可以根据当地的农业经济情况,加强对“公司+农户”、“基地+农户”等模式的应用,使各项产业的布局能够不断优化,实现标准化管理、集约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

2.4确保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资金和人力需求

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充足的资金,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积极加强对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的筹集,可以通过拓展融资渠道、完善资金投入机制等方式,满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需求。一方面,政府应该要为产业发展过程提供充足的资金,让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各项设施设备可以得到保障。另一方面,还应该要融合更多的社会渠道,对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所需的资金以及物资进行满足。在退耕还林的后续产业发展过程中,可以争取更多的国际机构、组织的援助,扩大退耕还林的投资来源,加快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发展。同时,还应该要建立健全稳定的投入机制,通过各种政策对农民进行税收优惠,进行信贷支持,切实保障退耕还林之后的各项产业发展过程中主体的合法权益。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退耕还林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途径。为了确保农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升、确保农村经济水平得到提升,需要培育退耕还林的后续产业发展。在后续产业发展过程中,要加强资金的整合,培育龙头企业,不断延长产业链,使得退耕还林的各项产业发展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全省,谭鹏,靳爱仙.对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问题的思考[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5(9)

2冯德新.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调查与思考[J].现代园艺,2015(12)

3莫芬.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问题的思考[J].农家顾问,2015(10)

第7篇

据《赣南日报》2012年11月2日二版刊载的《山村竞开产业花》消息称:多年来产业单一、致富路子不宽、生活较为贫困的南康市大坪乡上期村,今年在市委组织部“三送”工作组带领下,根据上期村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产业发展措施,即组建水稻、养猪、养鸭3个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订单农业,取得好成效。村民黄昭福家的养鸭场出栏3840羽麻鸭,一年下来纯收入能有五六万元。

大坪乡上期村在“三送”干部帮助下,走“一村一品”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路子,取得了村强民富的可喜成效,这也再次证明,振兴赣南苏区,彻底改变农村贫穷落后面貌的根本出路就在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但是,就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是参差不齐的,有的地方仍然种植品种单一,养殖模式老套,难于跟上农业农村现代化快速发展的节拍。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这就期盼各地要把发展农业产业化当作“三送”工作和苏区振兴的重头戏来唱,实现“产业花开”春满园的理想目标。

实现“产业花开”春满园理想目标,这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广大农民兄的的迫切愿望。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必须首先坚持产业发展生态化原则,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积极培植绿色财源。一方面要坚持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做大、做强、做优特色优势产业,做强做优做大对农民增收贡献大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潜力产业,另一方面要重点培育、壮大和引进对农民增收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用现代农业科技武装农民及农业产业化各环节,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检测监督体系,加强绿色产品及基地认证,实施品牌化战略,推动标准化生产,提高科技含量,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再就是要把农业产业发展与农田基本建设、耕地保护、资源合理利用、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有机结合起来,紧紧依托“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等模式,拉长加工链条、扩大市场辐射,使农业产业化经营呈现出丰富多彩、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

第8篇

【关键词】林业;后续产业;发展现状;对策

近年来,达县把造林绿化作为生态工程、富民工程和民心工程来抓,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和产业建设生态化的新思路,狠抓林业后续产业的发展,为农民实现可持续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后续产业生产的产品受市场因素和加工能力的影响,如不正确引导和盲目发展,将严重损害农民的利益。

1 达县林业的发展现状

发展后续产业是解决山区农民长远生计的根本措施,达县通过龙头带动,依托项目支撑,积极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林业后续产业初见雏形。

1.1 发展思路

按照《四川省林业产业发展纲要》,达县进一步明确了林业后续产业发展方向,提出了“政府引导,部门服务,公司牵头,农户参与”的林业后续产业发展思路,林业业主和林业公司应运而生,吸引了大量的社会资金建设林业产业,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1.2 产业门类

根据树种生物学特性,适宜于达县自然条件的发展林业后续产业的品种较多,有枣、银杏、花椒、板栗等干果类;有柑柚、梨、桃、李等水果类;有乌梅、佛手、桤木、杨树等医药、原料林类;还有茶、桑等。

1.3 区域布局

通过5~10年的努力,达县将建成西部以桤木、杨树等为主的原料林基地6667hm2,中部以乌梅为主的木本中药材基地3333hm2,南部以李、梨等为主的特色经果林基地6667hm2,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

1.4 发展现状

通过退耕还林工程及其专项建设后续产业项目,目前已发展后续产业4333hm2,其中原料林3333hm2、中药材133hm2、特色经果林867hm2,引进业主投入资金1500万元。

2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品种自繁能力差

全县经济林苗木没有专业苗圃,仅有个体零星育苗,且品种纯度不高,质量较差,自繁能力差,导致农民高价位购苗,从而增加了经济负担。

2.2 管理不规范

林业后续产业涉及的品种多,本应由林业部门统一管理,并纳入林业统计范围。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茶、桑、果归农业部门管,药材类归医药部门管,林业部门管板栗、花椒、原料林等,水保、扶贫部门也在各自的项目中规划了后续产业。由于管理主体不明确,责任分散,个别部门甚至只追求苗木销售利润,没有注重后续产业给农民带来的经济效益。

2.3 缺乏技术力量和技术服务

管理部门缺乏专业技术人才,专业人员对后续产业品种的栽培、管理技术不精、不深。农民渴求的修枝培型、施肥施药、保花保果、采摘储存技术都找不到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机构与人员,技术推广仅限于培训会,现场操作少,缺乏技术入户最后一道坎。

2.4 缺乏必需的建设资金

后续产业发展需要的资金投入大,但农村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后续产业的发展,目前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业主出资、林农集资、国家补助投资的方式解决,但这些远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所需资金,因而致使产业效果不佳。

2.5 龙头带动不强

虽然采用了“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但公司与农户之间处于松散型的利益联结关系。有的龙头由于缺乏资金,仅仅承诺提供优质种苗、包回收产品,而对苗木栽后管理缺乏紧密的联结关系,对产业产品数量和质量不够关心。特别是对加工产业链的延伸,目前龙头公司还是纸上谈兵,没有切实的行动,致使龙头带动力不强。

3 发展对策

培育后续产业、发展特色经济对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如何引导和发展后续产业项目,使之从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之既发挥生态效益,又发挥较大的经济效益,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健全机构,规范管理

把发展林业后续产业作为农村产业结构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主要项目与手段,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应组建后续产业发展办公室,有序管理后续产业的发展,负责制定后续产业发展战略,总体布局,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地确定发展品种,加强苗木市场管理,强化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

3.2 把好品种纯度关

产业产品质量和效益取决于品种纯度,把好品种纯度关是后续产业发展最基础、最关键的工作。目前的品种纯度关主要在龙头公司,如果行业部门不深入细管,龙头公司的技术人员稍有疏忽就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隐患。因此,品种纯度必须经过专门的种子检验机构鉴定,取得优质种苗合格依据后方可用于田间生产,另外,行业部门也应加强监督,确保品种纯度。

3.3 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

没有规模的产业,不是产业,没有集约化的产业,是没有效益的产业。规模化发展和集约化经营是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有规模才能有效益。从目前确定的三大产业基地看,产品质量高,市场前景好,但由于没有规模和数量,不能形成商品订单,因此,后续产业的发展必须具备规模化、集约化才能形成市场,才能促使产业良性循环。

3.4 集中统筹,用好国家农业发展资金

以往后续产业的发展缺乏统一规划,各个部门的资金和建设地点也都是各自为政,没有形成资金优势,投资效益不高。针对产业发展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在一个县域内统一规划,以乡镇或流域为建设单元,把水保资金、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等用于生物措施的资金,以及天保公益林造林、退耕还林后续产业、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资金集中使用,统筹安排,部门分别实施,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