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28 17:01:2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对传统文化的思考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 中药炮制;中医临床;文化;哲学
中药炮制是遵循中医药基础理论,依据临床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选择适当的工艺,将原生药材加工为能直接用于临床配方饮片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传统炮制是在中国传统文化、朴素哲学土壤中孕育而生的,随着医学实践的发展和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深化,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和哲学思想,中药炮制精深的内涵和科学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对传统炮制的文化起源、哲学思维模式、道法术进行了回溯性思考,以期弘扬中药炮制自身的文化特色和哲学智慧,促进传统炮制的继承、发展、交流。
1 中药炮制的文化起源
文化是人类长期实践和社会历史的积淀,是传统习俗与生活方式的结晶,是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完整体现,传统中药炮制具备了文化属性,发挥着整合、导向、规范、传播功能。为了满足治疗的需要,古代医家将食物加工方法引入到药物加工过程中,经临床实践检验有效、合理、易行后,中药炮制被普遍接受,民间的大师将散在于群体的经验与智慧加以归纳、总结,形成了炮制的技术、方法、原理。原生药材须炮制入药成为中医临床用药共同遵守的规范,并通过著书立说、师徒相授等形式将经验向后代传播。
1.1 形成与演绎 从茹毛饮血到钻木取火,人类提高了征服自然的能力,扩大了获得生活资料的方式,生存质量发生了质的改变。古代先民利用火来加工食物,炮生为熟,以化腥臊,令无腹疾,降低了因误食有害动、植物而发生的呕吐、泄泻、昏迷、死亡等不良反应。炮制最早称为“炮炙”。“炮”和“炙”都是烹饪术语,本为我国先民对于肉类食物的制作方法。“炮”,在《说文解字》中训释为“毛炙肉也”、“以微火温肉”,具有将肉类包起来用火烹制的意思。“炙”,指烧烤的肉,如《诗经》曰:“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具有将肉烤制的意思。古人将二者并称用以概括药物加工,可见其与烹制食物密不可分。
随着食物烹饪和药物加工经验的积累,利用水、火元素的表现形式不断演变,从简单初级的挑选、剥离、清洗、切削开始,演进到炒、蒸、煮、煅、发酵等复杂、高级的方法,初步形成了炮制方法的火制、水制、水火共制等系列的工艺技术;又随着酒在食物、药物中的应用,以及蜂蜜、醋、盐等生活元素引入到炮制中,产生了辅料制法;人们对炮制的认识从简单的洁净药材,发展到用火炮生为熟,向降低毒性、增强疗效的方面转变与提高。而农耕文化、饮食文化、火文化、水文化的繁衍,逐步形成了中药炮制的雏形。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火的利用具有深刻的伟大意义。正如恩格斯所指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对于中医药而言,从直接以天然产物入药,到炮制为饮片使用,无疑也是从经验医学提升为理论医学的重要标志。
1.2 凝练与提升 从《黄帝内经》和近年出土的《五十二病方》、《治百病方》可知,先秦时期,已有灶末灰、灶黄土、锻铁灰、苦酒、温酒、酢浆、豉汁等较复杂的炮制品广泛使用,并开始确立了早期炮制的主要目的与原则,《神农本草经》提出:“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而医药一体的模式使炮制方法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能迅速得到总结、归纳;同时,新的炮制方法又能快捷、方便地应用于医疗实践[1-3]。
南北朝时期,雷敩编著《雷公炮炙论》,对散在于医书、本草上的炮制方法进行了归纳,对近300味药物的炮制工艺方法进行了规范[4],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炮制通则,成为中药炮制最初的行业标准。
北宋时期,国家颁布《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强调“凡有修合,依法炮制”,从法律层面对炮制进行规范,成为中药炮制最初的国家标准。
金元时期,医家借鉴了当时比较成熟的哲学概念与理论对药物炮制的原理进行了探讨,在具体方法上主要采取了援物比类、反证等手段,推动了炮制工艺从加热炮制向配伍炮制演变,炮制目的也从最初的洁净药材、降低毒性向增加药物疗效、扩大临床适应症方向转化。此后,伴随着《本草蒙筌》(明·陈嘉谟)、《炮炙大法》(明·缪希雍)、《修事指南》(清·张仲岩)等专著的诞生,炮制方法进一步规范化、实用化,炮制理论得到了系统的概括与总结,形成了今天中药炮制的主体思想。
在当代,《中国药典》不仅在各药材下列“炮制”专项,还单列了多味饮片品种,并制定了“中药炮制通则”,各地区也制定了炮制规范,相继出版了炮制专著,如《中药炮制经验集成》、《历代中药炮制法汇典》等。
1.3 核心价值 在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其核心价值都植根于广大群体对共有行为习惯和行为准则的认同与实践,医药一体的中医药文化的形成也不例外。“养生”、“济世”既是历代医药家奉行的执业宗旨,也是民众的客观需求,更是民族繁衍生息的保障。
凡药之所用,皆以气、味为主,药有主次,又有缓急,精妙之处在于古人有一系列的“气味调和,和实生物”方法[4]。为确保方药之完整、有效、无害,通过炮制对药物平调寒热、解毒纠偏、调畅补泻、引药达病所和改善口味,实现对药物固有性能的调控,发挥最优的治疗作用。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记载“炮制失其体性……,虽有疗疾之名,永无必愈之效,是以医者,必须殷切注意”,明代陈功实云:“凡药必遵雷公炮炙入药乃效,如未制,生药入煎,不为治病,反而有害”。清代《修事指南》中指出:“炮制不明,药性不确,而汤方无准,病症不验也”[5-6]。这些经典的论述都阐明了炮制的核心价值,百年老店北京同仁堂的经营理念“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就是很好的体现。
2 中药炮制的哲学思维
特定的生产方式造就了特定的生活方式与文化形态,进而形成了特定的思维模式。在农耕文化的熏陶下,古人注重整体联系,讲求系统原则,长于非逻辑思维与概括能力,强调试探与反证等独特的认知世界的思维方法,形成了朴素的哲学思想并指导中药炮制的实践[7]。如“水能克火”是人们生活中十分熟悉的现象,而在“五行”学说中,黑色是水的属性,红色是火的属性。因此,从药物制炭后有利于止血的医疗实践中,总结了“红见黑则止”、“诸灰烧黑药皆能止血”的炮制理论。这些思维方法对中药炮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1 宏观整体 宏观整体是中医和炮制理论的最基本的哲学思想,是指在处理疾病和观察分析疗效时注重疾病本身及与环境的统一性、联系性。中医学将人体看成一个复杂的黑箱,通过望、闻、问、切等手段观察收集人体宏观物理信息,司外揣内,将其抽象为以宏观外在症状体征为主的“证”,由此推测人体内部的变化,并通过药物的干预,来观察症状群是否由病理状态向生理状态转化,反向确定药物的治疗效应,逐步总结出中药的药性与功效。炮制的作用也是通过对某些药物的炮制因素的变化,来观察疾病证候的变化情况,在不解开黑箱的前提下,通过宏观整体的观察与分析,逐步总结出了炮制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形成了特有的临床炮制理论。
2.2 客观具体 客观具体是古人认识、应用、发展炮制的一种态度,即将自然界或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事物的自然属性与特定的作用或功能相联系,具体体现在炮制对象、方法、临床效果3个方面:炮制的原料属天然存在的植物、动物、矿物,炮制的辅料酒、醋、盐、姜、蜜,炮制方法的基本要素水、火等,都是自然界中或日常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事物,炮制的临床效果经过几千年人体实践的反复证实,客观存在。
2.3 动态变化 药物炮制的方法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知变、应变、善变”顺应了个性化治疗的需要,可谓中药炮制的特长,具体体现在因证而变、因物而变、因时而变、因地而变。
中医学是个性化的诊疗医学,因病人的“证候”等诸多因素的不同确立不同的治疗法则,同时,处方中炮制品的配付也不同。以黄连为例,治疗湿热痢疾用生黄连,治疗胃热呕吐用姜制黄连,治疗上焦肿痛用酒制黄连[4,8]。
药物炮制的方法随着时节的变化而变,凡以水泡处理药材,春、冬季节气温较低,浸泡的时间宜长;夏、秋季节气温较高,浸泡的时间宜短[4]。
药物炮制的方法随着地域的变化而变,以半夏姜制为例,四川地区主要采用姜汁、白矾伴蒸的方法炮制,因四川地区气候潮湿,加入白矾后有防止药物腐变的作用[8]。
2.4 相对平衡 药以治病,因毒为能,利用药物的偏性治疗疾病的偏性是中药治病的基本原则。中药具有多方面的生理活性,在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来发挥新的疗效时,需要对药物的固有性能加以取舍,使某些作用减弱,某些作用突出,力求契合疾病治疗的需要。
药物太寒伤阳,太热伤阴,过酸损齿伤筋,过苦伤胃耗液,过甘生湿助满,过辛损津耗气[4]。清代医家徐灵胎总结为:“凡物气厚力大者,无有不偏,偏者有利必有害,欲取其利而去其害,则用法以制之。”[9]利用炮制适当的平衡药物的偏性,保证方剂的治疗意图得以实现。
2.5 适度调节 “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界限、幅度、范围,是区分质变与量变的根本标志。适度是炮制工艺须把握的重要原则,切制前药物加水润、泡的时间与程度,炮制过程中火力、火候的把握,清炒过程炒黄、炒焦、炒炭的区分与控制等,都需要适度调节。毒性饮片炮制的核心是“去毒存效”,加工制备火候的“太过”则可能毒去效失,甚至效失毒存,火候“不及”又达不到加工炮制的目的。炭药炮制的核心是“炒炭存性”,在制备炭药的同时要避免完全灰化,防止“过犹不及”,所以古人总结:“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
3 道、法、术
“道、法、术”是中国传统哲学认识、把握、改变事物的方法,道是高度抽提凝练的核心原则,是事物最本质的属性;法由道衍生分化而来,是处理同类事物遵循的一般规律;术是实现道、法的具体手段。中药炮制正是在这3个层次上不断地遵循、探索、提炼而来。
3.1 遵道 中医之“道”是一阴一阳之间的和谐平衡,在哲理上与《周易》所强调的“中道”相通,即平衡阴阳、寒热、虚实,“致中和”而“以平为期”。与现代医学的对抗式治疗思想不同,中医通过药物调节机体阴阳平衡,激发人体自身的功能来控制疾病的发展,将细菌、病毒、肿瘤等致病原控制在生命活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促进疾病的转归,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
同理,中药炮制遵循中医之道,巧妙地运用了阴阳辩证法思想,根据临床需要,调整药物毒性、散敛、攻补、温清、升降、动静。调节方药的作用部位(定位)、作用缓峻(定势)、作用强度(定量)和作用性质或属性(定性),形成了“理法方药统一,证-方-制-效对应”的基本法则,达到“定位、定势、定量、定性”同步,保证炮制方法与具体方剂、对应的病证相适应,实现利于生命活动平衡态的再建立。因此,中医是调整机体的平衡,方剂是调节药物之间的平衡,炮制是控制方剂各药味的平衡。
3.2 循法 中医治病讲求辩证论治、法随证立、方随法出、随方炮制,证变则方变、药变则炮制变。《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指出:“凡有修合,依法炮制”,法是治法,是选药组方的指向性依据,因此,后人逐渐总结出了药物炮制应遵循的基本法理——“随方炮制”。《千金方》对此有精辟描述:“有须烧炼炮炙,生熟有定……顺方则福,逆方则殃”。
清代医家徐灵胎[9]总结了炮制的基本法则:“相反为制,相资为制,相畏为制,相恶为制”,其中,相反为制、相资为制主要用于调整药物的性味和功效,即利用药性相反或相似的辅料、方法改变药物的作用部位或强度;相畏为制、相恶为制主要用于控制药物的毒性和偏性,即利用具有制约关系的辅料与方法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随后又进一步总结了炮制的基本目标:“制其形、制其性、制其味、制其质”。制其形是改变药物的外观形态、区分药用部位;制其性改变药物的性能;制其味调整药物的味道;制其质改变药物的性质或质地。
性能与效用是药物固有自然属性在医学应用中的归纳总结,为了满足治疗的需要,遵循适当的方法对药物自然属性施加影响,可以改变药物的性效,最大限度满足临床需求,正如《本草纲目》所言:“升降在物,也在人也”。
3.3 求术 中药炮制的具体手段和方法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地发展,体现了“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的特点,并能与不同时期最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相结合。英国李约瑟博士认为,中国古代的炼丹术是世界化学制药的先驱。而最早将其中合理的技术应用于制药,是中药的炮制。
古人最初认识了“火曰炎上、水曰润下”的自然属性,随后又引申出火的发热、温通、升腾、向上等特性,水的滋润、柔顺、包容、趋下等特性,将其引入药物加工,形成了水制、火制、水火共制三法统领的中药炮制方法。火制有煅、炮、制、炒,水制有渍、泡、洗,水火共制造有蒸、煮;余外制虽多端,总不离此2种方法。在具体炮制方式上,《炮炙大法》[10]总结了“炮、爁、煿、炙、煨、炒、煅、炼、制、度、飞、伏、镑、摋、晒、曝、露”17种方法,称为“雷公炮炙十七法”。酒、醋、盐、姜、蜜等辅料的加入改变了药物原有的起效时间、作用部位、作用趋向、作用强度,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辅料制法,丰富了中药炮制方法。
伴随科技的进步,水、火又衍生出水蒸气、微波、远红外辐射、太阳能等新的表现形式,炮制工艺朝着机械化、自动化方向发展,适宜于工业化大生产的需要;在弄清炮制原理的基础上,一些繁杂的炮制方法得以优化,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得到保证。
4 中医应用乌头的哲学启示
人类很早认识到了乌头类药物的毒性。在古代中国,因毒性较大,《神农本草经》将乌头列为下品,作为治风寒湿痹、萎病的药物,稍晚的《金匮要略》出现了乌头临床应用的记载。欧洲人认识到乌头类药物的毒性也很早,他们将提取液涂于弓箭上,用来射杀动物;后来,也曾经将乌头类药物用于医疗,到了公元16世纪左右,由于毒性过大且无力控制而放弃。为什么乌头类药物在东、西方应用会有如此差异?
有毒中药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或使人中毒、致残、致死,或起沉疴、愈顽疾,关键在于是否对毒药整体客观分析,是否巧用、善用,中医药认为:“中药之毒,乃其气味之偏也,毒药以治病,因适偏为能。然其‘过桀、过猛、过量′之性,必因偏盛而伤正气,施以‘驯、缓、裁′等制则以炮制之,纠其盛而取其适,方可祛邪而扶正”。乌头药性刚烈,走而不守,桀骜不逊,尤如猛虎,其毒性表现为“过桀”,当施以“驯”则而制之,以纠其凶悍而取其力道,采用“炮”、“烧”、“煨”、“炒”、“蒸”等火炮法,使其过“桀”之偏性纠至适当的程度,毒性大为降低。正是因为巧妙应用了“相对平衡”、“动态变化”、“适度调节”等东方哲学思维,再加上长期的临床实践,而形成了对乌头独特的炮制技巧和方法,沿用至今,才出现东西方对乌头类药物应用的不同结局。
综上所述,传统中药炮制是建立在中国古典朴素哲学基础上具有浓郁东方文化属性的自然科学,在历史的传承中发展演变、归纳提炼,充分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哲学、社会生活、自然资源、科学研究等若干方面的特点[11]。为了更好地继承与发扬传统中药炮制,要充分挖掘传统炮制所包涵的文化内涵与哲学思想,正本清源,认清炮制的发展规律,指导传统炮制的现代研究,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临床治疗价值,服务人类健康。
[致谢] 本文部分观点的形成得益于四川大学杨明度教授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张廷模教授。
[参考文献]
[1] 尚志钧. 《五十二病方》药物炮制概况[J]. 中成药,1982(6):17.
[2] 膳书堂文化. 黄帝内经[M]. 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07.
[3] 顾观光. 杨鹏举校注. 神农本草经[M].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
[4] 徐楚江. 中药炮制学[M].2版.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
[5] 太平惠民和剂局.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6] 龚千峰. 新世纪规划教材中药炮制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3.
[7] 郑守曾. 中医学[M]. 5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
[8] 王孝涛. 历代中药炮制法汇典(现代部分)[M]. 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9] 徐大椿. 医学源流论[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10] 缪希雍. 炮制大法释义[M]. 太原: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11] 雷载权, 张廷模. 中华临床中药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
Study on culture and philosophy of process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YANG Ming1*, ZHANG Ding-kun2, ZHONG Ling-yun1, WANG Fang1, 2
(1. Key Laboratory of Modern Prepa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inistry of Education, Nanchang 330004, China;
2.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 of Pharmacy, Chengdu 611137,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cultural views and philosophical thought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ultural origin , thinking modes, core principles, general regulation and methods of processing, backtracks processing′s culture and history which contains generation and deduction process, experienced and promoting process, and core value, summarizes processing′s basic principles which are directed by holistic, objective, dynamic, balanced and appropriate thoughts; so as to propagat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 and philosophical wisdo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cessing, to promot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processing and to ensure the maximum therapeutic value of Chinese medical clinical.
关键词:传统戏曲文化;广场群众文化;融合
中国戏曲诞生以来,经历过相当长的辉煌时期。随着时代的需求,目前传统戏曲早已经失去了过去的辉煌,很多戏种却陷入了戏曲人才青黄不接,观众锐减的困境,在市场经济和现代娱乐传媒的竞争中,传统戏曲文化是否真正失去了市场呢?面对如此严峻的事实,如不及时转变思路,传统戏曲生存的空间将会变得越来越小。怎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戏曲的普及,发展在于培养观众、真正走进观众。过去戏曲作为舞台艺术因为场地的局限性,不能更好普及,而广场是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传统戏曲文化和群众广场文化二者相互融合、创新才能发展。这是文化发展的一种必然现象。今天这种局面是主观客观、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总结经验教训,争取更多观众,是挽救戏曲免于衰亡的当务之急。
传统戏曲发展至今,似乎已经成为一个小圈子、小团体的活动,不仅失去了商业价值,更失去了文化意蕴。以珠三角为例,这里的文化广场极为丰富,但是传统的粤剧和粤曲,观众群越来越少,年轻的观众群则更少。而相对于歌舞、魔术、杂技等文艺活动相比,戏曲晚会上人数总是寥寥无几,更显孤寂。戏曲俨然变成一项曲高和寡的高雅艺术,这本身就不符合戏曲的本质和发展方向。传统戏剧要面向市场,首先要面对开放,定位于广场群众之中,接受群众的检阅,这样才能达到戏曲的推广和普及,才能让大家走近戏曲艺术,领略其艺术魅力。
如何在传统戏曲文化和群众广场文化之间达到融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支持和引导传统戏曲文化和广场群众文化融合
当地政府要在政策和市场上扶持,走“政府组织,企业投入,百姓参与”新形式,模式以政策上的支持为戏剧团体提供演出便利。“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一直以来都是各地以文化活动带动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然而我们在不少地方看到,这类虽然众星云集,载歌载舞,却往往有台无“戏”,没有真正的主角,花钱搭起的大“台”,没能唱出真正的好“戏”。戏剧团体可以在政府、企业的需求下,创作一些贴近企业文化生活,反映现代气息和热点题材的戏曲,以企业赞助的形式在广场冠名演出。企业得到品牌宣传、戏剧得到发展,互利互惠,实现双赢。另外,当地文化部门要定时定点的举行一些戏曲文化活动,争取一些相对稳定的群众观看,推出一些适合广场活动的戏曲演出,吸引观众。如:东莞厚街镇举办的戏剧曲艺比赛和戏剧晚会,就是以企业赞助冠名,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二、经典和创新并举促进传统戏曲文化和广场群众文化融合
有的传统戏曲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外地人听不懂和当地年轻人热情不高的事实,这样容易流失观众群,为吸引观众,需要在传统和创新两个方面同时着手,在继承传统剧目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创作一些优秀的新编历史剧,同时更好地创作出现代戏的精品,做到两者的协调统一发展。但是需要注重戏曲创作的文化普适性,注重凸显戏曲当中孕育着的民间文化色彩,以多元化形式把普通群众的心态、趣味、对生活的追求得以传递出来。这样既得到本地群众的欢迎,也能使外地人正真融入进来,参与进去。当然,戏曲的改革是多样式,根据场地、环境等不同因素,插入说唱、舞蹈等新的形式,本地方言要做到字幕与声音匹配,让外来群众理解本地文化,真正达到有机的融合,通过一些新戏让不懂戏曲的人懂戏曲,让不喜欢戏曲的人喜欢戏曲。做到戏曲只要有人看、有人学、也有人做,进入到这样的良性循环,戏曲就有了生命力,就有了发展的潜能。如:东莞的“周六故事”广场活动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活动于每周六在广场定期举办、吸引新老观众。特邀省级戏曲专家加盟,以传统民间曲艺说唱特色,以讽刺社会假恶丑、歌颂真善美的故事为题材,吸取口技、戏曲演唱的艺术之长,寓庄于谐,吸引观众。 这是对传统戏剧曲艺向前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借鉴。
三、理论和实践互补推动传统戏曲文化和广场群众文化融合
优秀的文化从来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导,理论水平的高低往往影响或决定文化水平的优劣,二者相互关联。传统戏曲要想得到全面的发展和进步,也离不开理论工作的支持,只有花大力气,加大基础资金的投入,创办一些戏曲学校和理论刊物,丰富理论人才和理论创作,扩大戏曲的影响,推动戏曲的进步。在实践中,要以理论为指导,大力推广戏曲知识普及,戏曲学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措施,不仅能培养大量的理论人才,也能选拔、输出更多的优秀表演人才。戏曲的普及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和青少年的培养,对一些有经济能力的地方可以从青少年做起,培养青少年对戏曲的热爱,并教授理论和才艺既能,扩大戏曲的影响,真正使文化达到融合,促进进步和发展。如东莞市道窖镇粤曲进校园,开设幼教班,注重培养“小戏迷”为例在进广场进行汇报演出时吸引广大观众,小演员一招一式、有板有眼的演出,得到父母家属支持,观众也愿意看,表演期间主持人还向现场观众讲解了有关粤剧的行当、化妆、戏服、唱做念打、乐器、乐队等小知识,不仅让大家感受到了粤剧艺术的魅力,也增长了群众的艺术见识,所以演出很成功。广东市粤剧发展中心“粤韵金声”在镇街之间交流演出反响强烈。这些实践都受到了很好的效果,是戏曲文化中应该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工作。
四、寓教于乐沟通传统戏曲文化和广场群众文化融合
戏曲是一个面向广大群众的开放大舞台,要想吸引并留住观众,仅仅靠优秀的表演水平和创新是不够的,在文化市场的需求下,更需要文艺工作者和群众直接的参与和交流,真正做到文化的融合。可以适当地选拔一些有一定表演功底的群众参与演出,或现场邀请几名观众表演,充分调动了观众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会收到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也可以打破传统的中场休息冷场现象,在期间加入知名演员和观众的零距离接触和互动,或以有奖问答和抽奖等一系列的奖励活动,更能让观众感受戏曲文化的美妙和好处。这就需要群众文化工作者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因地制宜,随市场的需求和群众的需要而做出适当的改变和调整。只有真正达到和群众文化的融合,才能得到群众的满意和支持,戏曲作为一种文化的生命力才会更加长久。
传统戏曲文化和广场群众文化的融合不仅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更能使传统的戏曲得到创新和发展。两者之间的融合,促进了外来人员和当地之间的交流和进步,带来社会的稳定,这是建设和谐社会一个重要文化手段。
参考文献:
[1]董健·戏剧与时代[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论文关键词]传统文化 价值观 大学生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
关于文化的解释有多种,英国人类文化学创始人泰勒(E.B.Tglor)把文化界定为“整个生活方式的总和”。美国学者M.克迪维拉称文化是指导人们一系列行为模式的观念,其核心是一种“精神形式”。广义上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思想文化三个层次。其中,物质文化是文化体系的外层结构,制度文化是中层结构,思想文化是整个文化体系中的核心结构。狭义的文化专指思想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文化的内容和样式,主要是指儒、道、释三家文化,其中儒家文化是主流。中国传统文化是整个民族的社会实践经验的凝华,以及民众精神生活的结晶,它体现为由历代劳动人民、工匠技师、文人学士等创造的多层次、多种类的文化成果和文化实体。中国传统文化内容非常广泛,涵盖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门类。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伦理道德方面强调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义为上,倡导“见利思义”“见利争让、闻义争为”的先义后利、义利并重的价值取向;在社会关系方面强调个人的修养,处理好人际关系,倡导个体对社会对国家的义务和责任;在民族性格上表现为“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韧气节;在国家观念层面倡导“天下为公”“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国家为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表现和提倡的坚忍不拔、锐意进取的坚强志向,与时俱进、不断革新的行为追求,以礼待人、谦和友善的仁爱精神,重人格、尚气节的思想境界,知行统一、三思内省的修养目标,艰苦朴素、勤劳节俭的生活观念等,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和指导意义。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国人传统价值观的影响
文化在一般意义上都具有化育人的功能机制。古语云:“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此中“文化”都是文治、教化的意思,蕴涵着自我服膺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营造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强势氛围,使民众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接受并认可文化的化育功能。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格理论体系中,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对人的道德观形成和人格塑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儒家的道德理想人格一直处于社会的主流和主导,倡导高尚的人格信念和坚守的人生信念,提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儒道相济的生命哲学。儒家思想蕴涵厚重的底蕴和深邃的哲理,给人以深刻的思想和道德的启迪,具有陶冶情操、修养道德的功效。
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人生进取精神,注重主体的气节、操守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并形成了一整套引导民众如何做人的观念和规范,尤其强调个人的“内省”和“慎独”,强调启发个人的内在道德功能和思想自觉。儒家文化认为,个人是具有道德的,由道德的个人组成的社会也是道德的;个人要服从道德,国家也要服从道德,从而形成一个和谐中庸的道德社会。据此,儒家文化下的处世的根本原则就是道德思维高于并优先于功利思维,人的存在的价值就在于成就道德人格,正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学》中进一步深化此种原则,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个人的社会与政治理想,而“修身”是基点,也是以德性为先的体现,以求知学文为后的中国儒学传统。这一传统文化思想,深刻影响并激发了中华民族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中还体现着尚德、尚德育、尚德风的传统,使道德教育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居于显著的地位,成为中国传统教育的根本。不单如此,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并努力实践重视伦理、义高于利的金钱价值观,倡导对人以爱、推己及人的人际关系,反己正人、成己成物的道德修身精神。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中涌现的为群体奉献的思想,激发人们形成对于家庭、社会、国家的义务观念。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体现了人的价值在于发现和宣传真理。“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成为中国历代有识之士和志士仁人报国的信条。
三、以优秀传统文化塑造现代大学生价值观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主流是好的,但也有一些大学生表现出较为严重的利己思想倾向,表现为:在自我认识中的自以为是,我行我素;在人际交往中的以个人为中心;在涉及国家民族问题时的麻木淡薄或无知偏激;在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的环保意识淡薄、浪费严重等。
充分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从大学生的人生理想的高度出发,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以提高思想认识、优化思想素质为目标,以继承传统文化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哲学思想、伦理道德、理想信仰、是非观念、行为习惯,改变大学生的价值标准,使其朝向健康、积极的方面发展。
1.以传统文化所彰显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塑造大学生国家责任意识。作为有强烈国家责任感的人,决不会将自己与社会、与人民对立起来,更不会以自我利益为中心,而应将个人与社会、国家利益有机地协调起来,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找到人生的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中,体现着强烈的民族国家意识。孟子提出:“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己之推而内之沟中。”这并非狂妄自大,而是充分体现了勇于担当的胸怀。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鼓励着历代仁人志士胸怀祖国,忧国忧民,为了国家利益而牺牲自己利益,表现了文人的高风亮节。这些都是对大学生开展社会责任、国家责任教育的良好素材。
2.以传统文化中的诚信观点,塑造大学生正确的诚信观。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诚信的研究,可以上溯到先秦时期的儒家。早期的诚信与宗教密切联系。《尚书·太甲下》中记载:鬼神无常享,享于克诚。此处的“诚”主要是指笃信鬼神的虔诚。后来经过儒家学者的大力提倡,诚与信逐步摆脱了浓重的宗教色彩,而成为进行个人修养与经世致用的道德规范。在传统文化中,诚是“天之道”,是道德的本体和自然的规律,人们的道德修养必须遵循“天之道”,这是做人不可移易的法则。孟子把“诚”放到了道德本体的高度进行讨论,认为人若要加强自身品行的修养,诚是一个重要的原则。他说:“诚者,人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是社会文明的重要基础。因此,对公民进行诚信教育是必要的,而对即将步入社会生活的公民——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更为紧迫,必须借鉴中国传统诚信思想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以传统美德引导学生在市场经济社会坚守诚信,求真务实。
3.以传统文化中谦恭礼让、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精神,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交往观。孔子提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的观点。孔子还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平等,相互体谅,相互宽容。对待别人将心比心,由己及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对朋友的“忠信”之礼,孔子教育学生的“四教”(即“文、行、忠、信”)中有一半就是培养学生的“忠信”观。曾子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孟子言:“信于友有道。”孔子更是强调“三人行,必有我师”。以谦卑的胸怀去待人,以忠信的态度去交友,才能获得真挚的友情。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念,养成关爱他人、忠信不欺、修身、克己、重感情、讲德义的传统美德,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为日后奠定良好的交际基础。
4.以传统文化中的义利观念,塑造大学生正确的利益观。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意识形态、文化现象、价值观念相互碰撞,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也使人们产生了种种困惑甚至迷惘,对于世界观、人生观正在形成时期的青年大学生更是如此。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施以正确的义利观教育,对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他们的健康成长都将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义利关系上,重义轻利思想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主流价值取向。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及宋明时期的新儒家都非常强调义利之辩,认为这是划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标准。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更是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的主张。在当前的大学生中较多出现过度追逐物质利益的情况下,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传统的义利观教育,重点培养其见利思义、重义轻利的思想,有助于消除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拜金主义观念,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5.以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观念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事业进取精神。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处世态度上显著特征就是提倡“刚健有为、自强不急”的入世思想,强调通过主体的自我修养以适应客体的发展,具体体现为“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贞刚毅品质,体现为“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不屈不挠的精神。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观念,培养大学生求实、务实、进取的态度,寻找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长远意义。
根据传统文化元素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应用现状,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应用比较广泛,例如广告牌制作和宣传、企业产品品牌和形象设计、书籍、画报、杂志封面宣传、海报、网络平面设计等领域。现代平面设计中之所以引入传统文化元素,主要是考虑了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当代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国人希望能通过回归自然和简朴的文化空间,缓解个人压力。而传统元素正好具有该方面的功能。但是对传统文化元素应用进行思考,我们发现,国人对传统文化回归的情感,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简单回归。在现代生活背景下,现代人的审美观点和思维方式,已经更加适应现代化的生活需求。因此,这就要求现代平面设计,与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合必须结合现代人的审美心理和思维,创造符合现代人审美思维的现代平面设计,实现与消费者之间的有效沟通,满足现代人思维要求,提升国人的现代审美水平。
2.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举措
(1)化复杂为简单,组合创新
现代平面设计中,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不是简单的原形融入,这主要是在现代生活背景下,现代人的审美观点和审美思维方式的变化所决定的。这就要求设计师在现代平面设计中,要站在更高一层的角度上,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高度概括、总结和归纳,使传统文化元素上升成为现代平面设计的重要图形元素部分,为现代平面设计服务。因此,传统文化元素必须经过化繁为简,创新组合,对传统文化元素先进行“破”再进行“立”,创造满足现代人审美思维的现代平面视觉效果。在这方面应用比较好的代表,有中国银行的标识。对于一个银行服务机构,其核心经营品牌主要表现在两点,第一就是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资本实力雄厚;第二就是服务完善。中国银行标识设计中,不但充分展现了这两个方面的要求,而且是简化和创新组合的代表。首先,化复杂为简单,将“中”中间变空,与方孔铜钱的“口”对应。具体说来,标识源于我国古代的方孔铜钱符号,在标识设计处理中,设计师首先模仿传统方孔铜钱图样,然后将其线条进行简化和凝练,形成了简化的“中空”方孔格局。其次,创新组合,模仿方孔铜钱圆形形状,将圆形外环与中空图案的“中”组合一起。可见,与我国古代传统方孔铜钱相比,该符号简单凝练,让人们通过对古代方孔铜钱的第一眼感性认识,就可以想到该标识与“钱”有关,可能是银行等机构的标识。同时“中”字,又是中国的代表,图标呈现出庄重、浑厚的特点,使人联想到中国银行的资金实力雄厚。因此,该设计通过传统文化元素的巧妙简化和组合,使国人可以牢记中国银行的品牌形象,最大限度的传递了中国银行的核心价值。图方孔铜钱到中国银行标识的化简和组合
(2)中西结合,相互对比
现代平面设计融入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同时,又要求实现中西结合,强化对比,就是要求将传统文化意蕴和精髓融入现代平面设计之中,使中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产生两种异域文化的对比。这种结合不是简单的罗列、摆弄,而是设计师在充分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和共性的基础上,实现两种文化精髓的融和。通过视觉效果的处理和冲击,来展现两种文化风格的个性和同性。在这方面应用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标识。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是一个世界级别的运动会,在这场全世界参与的国际运动中,会徽设计中必然面临多重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一方面,为了突出2008年北京是运动会召开城市,在会徽设计中,利用了我国传统书法元素,以中文抒写“京”,并且对“京”做了文字线条的处理,使图案呈现一个“文”字,即呈现出一个“运动中人”的样子,图像鲜明地表达了北京作为主办地的城市形象,又表明了奥运会的“运动”主题。另一方面,由于这是一次全世界的运动会,为了实现与西方文化的融合,会徽下方用英文写了“Beijing2008”字样,代表了对西方文化的接纳和认可融入;并且奥运五环也被设计到会徽中,反映了北京奥运精神与国际奥林匹克的精神是一致的,中西结合,实现了完美融合。
(3)用传统文化元素表达现代文化气息
现代平面设计要求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点,传统文化元素的利用要为现代设计而服务。如何使传统文化元素表达出现代文化气息是现代平面设计追求的主要目标。在现代平面设计背景下,随着设计技术、人们审美观点的变化,现代文化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人们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追求和回归,仅仅是现代文化需求心理的表达。平面设计中只有抓住现代人们的审美心理,利用传统文化元素表达现代文化气息,才是一个成功的平面设计。
3.结论
关键词:平面设计 传统文化 运用
一、引言
传统文化是社会的灵魂,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应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继承基础上,必须找到赖以生存的根基,这个根基就是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韵味使创作的自由空间拓展开来。中国平面设计应对传统文化作深人而系统的研究,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开发,创造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作品。本文着手于传统文化,整合传统文化与平面设计的关系,探讨传统文化与平面设计的应用问题。
二、传统文化是现代平面设计发展的根基
全球化的进程影响了当今的文化,搞笑的肥皂剧、滑稽动画片、麦当劳等进人到人们的生活,成为一种充满洋味的社会文化。新的生活方式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结构,人们有了新的价值观与审美观,设计中没有了传统文化,失去了发展的根基,作为中国的平面设计,这种没有意味的作品不会被世界所认同。因此,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在平面设计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是必要的。
中国传统文化优秀营养成分只要花更多的时间来挖掘,它的意义是深远的。平面设计的发展必然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基础之上,必须找到赖以生存的根基,这个根基就是传统文化。中国虽没经历西方的工业革命与现代设计运动,并不等同于失去发展本国设计的能力。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韵味,较西方文化表现的直观感性,多了些理性的浪漫理想,中国平面设计应对传统文化作深入而系统的研究,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开发,运用有意味的元素,创造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平面设计作品。
三、文化与现代平面设计的整合与应用
现代平面设计有必要以发展传统文化为己任,经济发展,现代技术的提高,把探讨当代设计的着眼点放在传统的文化中进行分析尤为必要。平面设计中具有诸多影响因素,诸如文化等,在西方艺术思潮融人中国平面设计的时候,我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重新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这吸引了很多目光。中国的现代平面设计离不开传统文化,也离不开当前的设计观念更新,现代平面设计理念必须植根于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建立在中国人审美情趣基础之上,现代平面设计的理念不但是融合现代设计观念和设计思维,也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创造符合当今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新作品。
在当今的现代平面设计中融人传统文化的一些特征、符号,也成为现代平面设计探索中国传统文化潜质的一种趋势。比如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设计的中国香山饭店就是运用江南水乡青砖灰瓦色调,使现代建筑加上中国传统文化情怀,形成了一种文化上的共鸣。这里需要明白的是,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平面设计的融合的过程之中是彼此吸收精华的过程,借鉴传统特征和符号,有目的地选择作为文化载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中精华融进现代平面设计中去。此,我们应该倡导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在现代设计中得以延伸发展,在理解的基础上取其“形”、延其“意”、从而传其“神”,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粹,以现代化国际化语言来表达,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元素融人现代平面设计之中,使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世界的设计语言,共同融汇成现代设计艺术的主流,必定会使现代平面设计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使传统文化得到再生,并焕发新的生机。
著名平面设计师靳埭强先生为日本“自在”纸坊创作的一种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海报设计,在纸纹上运用了传统手造纸的毛边,宣纸竹纹变化,构成中国山水自然绘画意境的疏散意象,表现了中国人文性情无束,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整幅海报制作结合中国传统图案艺术表现手法,把作品风格淋漓尽致突显。
【关键词】 艺术类专业;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原因;建议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世界各种文化也是史无前例地交融汇织,当代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大多追求时尚、个性、自我,主推西方文化,是东西方文明交融的受益者。但与西方文化相比,他们所接受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几乎空白,对传统文化了解严重缺失,这种对中西文化了解的失衡,势必会影响综合素质的提高,进而影响到他们中西文化的交流。如何提高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并尽快补充这些缺失的传统文化,显得尤为迫切,也是我们当前高校教育者应当解决的问题。
一、艺术类专业大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缺失的现状
在大学校园里,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由于文化知识基础差、底子薄,加之自我的个性以及对传统文化知识认识不够,传统文化知识的缺失更是显而易见,主要表现在:节日文化上,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传统节日观念正在逐渐淡化,西方节日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他们的脑海中,他们流行过情人节、圣诞节等;影视文娱文化上,他们推崇“西片”,崇尚“快男超女”,而非传统经典文化;吃穿用文化上,麦当劳、肯德基、香奈儿、古奇等西方品牌早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可见艺术类专业大学生传统文化淡化问题日趋严重,已逐渐影响到他们的价值观,逐渐使他们失去价值判断,丧失辨别能力。
二、原因分析
1、欧美等西方文化的冲击
随着现代信息科技手段的提高,信息传输更加便捷,当代大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更多,途径更广,接收的新鲜事物更多。而西方主流文化正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介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进行冲击,西方文化的冲击无疑削弱了我国民族文化的地位和影响。大学生作为知识分子的主要代表始终站在文化的前沿,接受着文化的洗礼,所以,在当前形势下,由于西方文化的新颖性和传输的便捷性,无疑会对青年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巨大影响,尤其是对艺术类学生,他们辨识能力更弱,自我控制能力更差,追求时尚感更强,这种外来文化的入侵对他们来说影响更加深远,甚至是言必称欧美。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往往认为中国的艺术是古董,西方的艺术才辉煌灿烂,具有实用性。中国传统文化由于忽略和受经济大潮、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正在学子的心中逐渐消亡。
2、社会功利思潮的影响
世界的开放,文化的交流,使得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思想上所受的冲击也更大,社会上盛行的功利思潮,拜金主义更是对他们影响巨大。由于专业的特殊性,与其他专业相比,艺术类学生在求学过程中的物资投入更多,受到的诱惑更大,接受传统教育更少,相对来说他们更注重学业上的物资投入和产出,因而更容易受到功利思潮和拜金主义的影响,甚至出现道德观念淡薄,生活行为失范等现象。再加上艺术类专业就业难、社会不公等矛盾相对突出,他们对传统文化更加漠视,甚至是“敬而远之”,形成恶性循环,难以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3、学生认识的偏差
由于专业的特殊性以及考试制度中的设置,艺术类专业学生重视的一直是专业的学习,在他们的观念里,专业是必须的,文化学习是可有可无的,即文化学习只是专业学习一时的辅助。带着这样的观念进入大学,在认识上产生一系列偏差。大部分艺术类专业学生思考问题都更为直观,他们认为,对于专业的大量练习和学习能让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用,但是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他们则认为空洞、虚幻,效用似乎看不到,也摸不着。另一方面,与其他专业相比,艺术类专业客观上更需要去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去实践,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因而对艺术类大学生来说,他们偏重于专业的学习,而忽视文化素养教育尤其是传统文化的教育。
4、部分授课教师自身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不够
对艺术类专业来说,教育过程更注重言传身教,然而,部分艺术类专业教师由于其自身的传统文化知识素养原本就有所欠缺,他们也存在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误区,甚至对其采取漠视心态,这种心态在专业教学中势必会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造成大学生轻视传统文化教育,甚至抵触。
三、强化艺术类专业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
1、改进教学内容,提升教学内涵,提高艺术类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
重视对艺术类专业教师的综合素养培育,引入对专业教师的传统文化教育考核要求,改进教学内容,提升教学内涵,提高艺术类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促进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一直以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是导引学生学习方向的舵者,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发展方向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教师其自身的传统文化知识素养不够,则势必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高校应首先提高专业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度,积极提供教师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平台,同时在教师教学考评中引入传统文化素养考核,让专业教师从主观和客观上认识到传统文化在培养人才中的重要性,进而改善知识结构,改进教学理念。这样,专业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就会在无形中影响学生,在授课中也会引入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逐渐具有文化的使命感,从而达到文化自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避免把传统文化仅仅放在理论的圣殿上,要着眼于学生的道德成长要求和价值诉求,避免天马行空似的单纯抽象的理论灌输和呆板的说教,可有效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采用诸如文字、图片、动画、漫画、影像等多种教学形式,建立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立体感、时代感,同时改进教学方法,改变以往的教师主动传授学生被动接受方式,积极引入案例讨论、情景再现等研讨方式,将学生转变为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方,引入学生喜闻乐见的表现手法来诠释文化精髓,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魅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另外,教师还可把当前互联网上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主题网站,如中国孔子网、中国国学网、中华文明网等推荐给学生,并对他们加以指导和帮助。
2、以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引入传统文化教育
以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引入传统文化教育,积极发挥艺术类大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大学里的主题教育活动,对于艺术类专业学生来说是除了专业学习外的,他们喜欢的另一种学习活动形式,在这里他们尽情发挥和展示着他们的艺术才能,主题活动是对他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最有效载体。因此,高校在设计主题教育活动时,可考虑引入传统文化背景。在开展主题活动时,艺术类大学生往往是活动的展演者,为做好演出效果,他们往往会主动去了解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然后通过自身的艺术才能表演出来,表演效果与他们对传统文化背景的了解程度密切相关,在锻炼他们专业技能的同时也掌握了传统文化知识,随着专业技能的逐步提高,他们的传统文化底蕴将愈加深厚,这样就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因此,随着主题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学生在活动中将会深切的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民族传统的真谛,其传统文化素养将得到有效提升。
3、在校园环境建设上注重营造传统文化氛围
在校园环境建设上,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校园文化内涵中,在提升学校传统文化底蕴的同时,亦可引导学生了解并尊重传统文化。一方面,可以在校歌、校训、院歌、院训等这些精神层面的校园文化中充分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进而内化于行动,作用于实践。另一方面,可以从物质层面上将传统文化气息构造到校园景观文化中。在教学楼、宿舍楼、学院附近的道路、山水、植物等物质上的形体上赋予其文化内涵,如粘贴经典的古诗词或名言警句等,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学生能在朝夕间耳濡目染,从而发挥其育人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郝建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3.21.
[3]王青.高校传统节日主题教育活动诌议[J].学习月刊,2010.2.
关键词: 大学生 传统文化 传承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一、研究提出的现实依据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1]。这是在省部级主要干部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从这段讲话可以看出,从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性”出发,强调中华传统美德创造性转化的重要性――“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1]。
根据目前的研究走向,在整合并研究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作为研究个案,具有两个层面的效果:一方面,尊重并凸显学院作为地方性政治院校的教育特色。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肩负着团干部教育培训和普通学历教育的双重使命,所以学院具有政治性和学术性两种气质。优秀的传统文化如何被青少年接纳并传承,其前提条件就是青少年真正从思想意识上引起高度重视,而思想政治工作的动员和开展正是学院特长。另一方面,实现了学院各种资源的优势互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以文化建设为保障,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学院内部不仅设有专门研究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和思想动态的“青少年研究中心”,而且有以传播为己任的“文化传播学院”,这两种资源相结合将发挥巨大潜能。
二、建构符合青少年认知模式的教学管理体系
在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模式分析的基础上,在高校范围内对他们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知识传授,需要对现有的课程设置和学分分配进行调整,这是保证传统文化通过课程的方式传递给青少年最直接、最高效、最简单的方式。这部分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完善课程体系,切实推进弘扬传统文化的课程建设。
根据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增设传统文化的选修课程,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认知并在这种认知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专业选修课程设置需包括两种课程结构体系,一种是专业限选课程+专业任选课程,另一种是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专业任选课程。既然专业选修课在开设时具有可操作性,那么学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设相对自主的、有侧重和针对性的选修课程,使与传统文化有关的课程有机会得以讲授、探究和传播,成为青少年了解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二)调整学分评定机制,提高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与参与度。
在全校范围对学生成绩和评价机制进行调整,用学分、奖品、奖项等奖励机制鼓励学生围绕传统文化开展各项活动。如学生参加“国学达人”、“古文经典朗诵”、“我爱诗词”等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各种活动,并获得名次和奖项,则适当调整对应的学分比例,并在学院内部进行表扬和表彰,从而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和积极性。这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措施。
(三)建设文化实训基地和研究中心,培养传统文化传承的新生力量。
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必须重视传承新生力量的培养,接受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和检验。所以,建设文化实训基地和研究中心是培养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力量的有效措施,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能给低年级学生起到示范作用,又能向更高层次输送优秀人才。
一方面,重视学生实践环节,让学生走进文化研究中心、博物馆、文化园等实习单位,使其在接触传统文化过程中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博大,获得丰富的认知经验。学生的实践活动有22个教学周,相当于一个学期的时间,除去理论教授和书面写作的时间外,学生还有远远多于10周的实习时间。在这一过程中,学院能有意识地让学生走进诸如文化研究中心、博物馆、文化园等实习单位,相关教师能有组织地带领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方面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认知并亲身体验,从而更有助于学生之间相互影响提高认识。
另一方面,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学术研究,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山东青年政治学院2014年成立了“地域文化研究中心”,这一研究中心主要以山东省为研究领域,对本土的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进行学术研究。研究中心,可以设立以学生为主体的传统文化研究分中心,使教师与学生之间互为带动。这一尝试,意在让学生介入教师的学术研究领域,不仅能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而且能间接培养一批以传统文化为研究方向的学生。这些学生日后可能会成为各大高校古代文学、文献学、语言文字学等专业的研究生,成为接力传统文化学术研究、传播和传承历史任务的新生力军。
三、统筹全局,协调权衡多元力量的综合作用
正如前文所述,调整课程设置、评价体制及建设实训基地和研究中心,这些举措都能有效解决青少年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但要均衡二者的对应关系,还得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客观上讲,中国当代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缺乏传承性,主要是因为中国当代艺术从西方舶来,而非中国艺术文化自身逻辑发展的结果。尽管如此,中国当代艺术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深入传统,因为中国当代艺术要想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在世界艺坛发出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声音就必须传承中国传统的文化和审美精神。而这种传承不是要回到过去,也不是让当代艺术去继承具体传统艺术或文化形态,而是要我们以当代艺术的方式去承载传统文化的精神或本质。这就需要我们对传统文化和当代艺术两方面都进行形而上的思考。本文将试着从微观的视角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一、何谓“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在哲学史上的起源,最早来自亚里士多德,他在《物理学》一书中对“形而上学”这一概念做了具体的阐释。在本书第二卷开头,亚里士多德这样说:“在这些存在的东西里面,有些是出于自然,有些则是出于别的原因。”并指出 “出于自然的东西,其运动与静止的本原在自己之中;出于别的原因,则最重要的原因是人工”。亚里士多德也举例说明这一点,比如说树木是出于自然的,它不会长成床的形状,因为床是出于人工的;并进一步解释道,床的自然并不在于制造床的木头,而在于床的本性或者形式、形状。从亚里士多德对“形而上学”这一概念的论述,我们便知他提出这一概念是与自然相对的,与人的意识方面有关,即具有思想的高度。而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床的本性或者形式、形状”则已经抽离了具体的物象,而是对床“共相”的把握,即一种本质论的认识世界的方式,是抽象的。亚里士多德对“形而上学”的这一阐释也可看出他对老师柏拉图理念的支持。后来黑格尔也基本上延续了这条路径,并有时还将“形而上学”成为思辨哲学。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对“形而上学”有了大致的认识。以这种哲学方法论为视角,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的思考——即追问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本质,这种追问可能不会有终极答案,如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所说的那样,本体论的追问是根本讲不清楚的。所以我们在追问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的本质时,也只能从某一个方面去说,去认识它对当代艺术的价值,或者我们通过艺术家使用具体的艺术媒介去把握传统精神内涵。
二、传统文化之于当代艺术
中国有辉煌灿烂的五千年文明史,产生了浩瀚的诗歌、词赋、书法、绘画、戏曲以及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的千年壁画与佛像雕塑、近代考古发现的墓穴壁画和文物。这些伟大的文化传统资源理应是当代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矿藏,艺术家如何面对传统、从传统中发掘现当代文化因之为自己所用,这已成为当下艺术家必须思考的问题。当代艺术家欲回归传统,需先对于传统文化做形而上的思考,首先要对传统文化做本体论的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是什么?艺术家又该如何以现代艺术语言进行表达?当代艺术家对上述问题进行思考,并能给出自己的答案,就有可能会创作出具有极高文化价值的作品来。当代艺术家岳敏君可算一成功案例。他的作品以脸谱式的“傻笑人”为主题,据岳敏君自己介绍,他的画之所以以“夸张笑”为主题,主要得益于老子的一句话 “不笑,不足以为道”;他还进一步解释说,人在笑的时候会进入到一种空洞而不思考的状态,可以找到一种道的方向,加上我们的现实有很多荒谬和无奈之处,所以要表达这种矛盾的心理,觉得用笑是最好的一种方式。
岳敏君自己对“笑”的解释,至少包含了两层含义,第一层是他从中国古代哲学文化中发现了这样一个“概念”,被中国文化传统赋予了很多语义的“笑”成为了岳敏君的视觉表现对象,本身就渗透着中国文化传统的要素;第二是他不是对老子的说法做简单的视觉阐释,而是结合着现代中国人的生存状况与精神面貌所做的重新思考,他在作品里并非仅仅是表现了某一个具体人的笑,而是表示了中国文化与中国人为人处世之中的“笑”,从中也暗合了中国庙宇中弥勒佛的“笑天下可笑之人”之含义。其实笑容也是种面具,具有脸谱式的归纳性,其作品背后自嘲也好,反讽也好,附和也好,折射的是对现实的种种关照。
中国传统艺术诸如中国书画艺术对中国当代艺术更具有重要意义,两者如果能形成文脉关系,就不至于导致两者形成历史断裂。目前,立足当代,又与传统进行联结的当代艺术家群体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传统艺术的继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对传统艺术精神的一种继承。中国著名艺术家在这一方面的认识就很到位,他认为西方艺术是在不断创造一种新的玩法,而中国的当代艺术其实可以在传统的玩法中,看看谁玩得更好。2011年5月,他在大英博物馆举办个展的作品题名为《背后的故事—7》,此装置由一个约6米高、木制框架和磨砂透光的有机玻璃的光箱组成。用伦敦街市中随处可见的如干枯树枝树叶、旧报纸等废弃物,装置在磨砂的有机玻璃板背后。这些物品与磨砂玻璃的距离构成了艺术家的造型语言——如果这些物体靠近磨砂玻璃板,玻璃板的另一面就会显示出清晰的形象,但当物体与磨砂玻璃板相隔一定的距离,其形象就会模糊起来,就像中国水墨画在宣纸上晕染的效果。从正面看,像是一幅典雅的中国传统山水竖轴,但当观众看到装置背面杂乱的物件时,则看到了空气中风景画的真实来源。用自己独有的方式直接模仿一件大英博物馆的藏品——中国画家王时敏1654年所作的山水画,他的创作看上去像是山水画,但实际上既没有山水也没有绘画,只存在于空影之中, 像风景的灵魂在与古人神交。的创作持续了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智慧,用当代创作理念构成与历史经典的对话。
另一方面就是对传统艺术文化以反叛的方式进行继承。反叛传统是在对传统深入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否则任何反叛和颠覆传统都是没有意义的。像中国实验水墨就是以反传统的方式进行着,谷文达早期借用书法和水墨趣味的艺术作品,就以实际行动实践着李小山 “中国画已经穷途末路”的理论;刘国松也主张“革毛笔的命”,却将宋人山水图式与抽象符号融合,创立别样水墨图式。但无论怎样对传统进行颠覆和反叛,他们都以传统艺术为基础,这使他们的作品与中国画的血脉关系依然存在。打破旧传统就意味着要建立新传统,而建立新传统可能需要对其他文化的吸收和借鉴,西方现代艺术流派,无论是印象派、后印象派还是后来的野兽派、立体主义等等都有对日本绘画艺术、非洲原始艺术的吸收。中国实验水墨语言的建立亦是如此,梁铨、李华生、石果等实验水墨家的作品里吸收了西方抽象派、表现主义甚至行动画派的一些养分,这对于传统的水墨艺术表达当下人的情感诉求是有开拓性的。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