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28 17:01:3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传统语文教育初探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传统文化;教育
我国传统文化中,古诗文是重要的内容。学习古诗文对于学生语文文化素养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能够让学生对古诗文的精髓以及魅力深入的体会,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学生学习古诗文能够体会到当时古人的情感以及心理变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更深的认识。要提高学生的古诗文学习水平,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提高学生的古诗文学习兴趣,实现良好的古诗文学习效果。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搭建古诗与传统文化的桥梁
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需要将学生兴趣的提升放在首要位置上。有了兴趣,学生才愿意参与到古诗文的学习中,也才能够在多读多写,领会古诗文中的意境,体会其中的美景与内涵。教学中,教师还需要为学生介绍古诗文的出处,营造出当时的氛围以及情境,使学生的情绪被调动和感染,积极投入到古诗文的学习中。可以播放古诗文的录音,让学生感受古诗文的韵律以及节奏美。学习《观书有感》体会“问渠那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的哲理。学习《清平乐•村居》,感受乡村的恬静、自得[1]。通过对古诗文的分析,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在古诗文与传统文化教育之间搭建良好的桥梁,使学生更好的接受传统文化教育。
2介绍古诗文历史背景,把握历史文化进步
古诗文都是以一定历史条件为背景进行创作的,古诗文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加的理解内容以及内涵,就需要明确古诗文作者以及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使学生对文化创作的背景有深入的认识。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教学活动不能只局限在教材中,需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补充古诗文的背景以及内容,利用文化创作背景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比如在学习《望岳》、《春望》等时,教师就需要向学生介绍杜甫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让学生了解安史之乱前后,杜甫内心的变化。《望岳》是青年时代杜甫创作的,充满着激情与浪漫,将自己的朝气与雄心壮志表达出来。《春望》则是在安史之乱之后创作的,这时社会局势动荡,百姓疾苦,诗中表达的是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比李白,让学生感受到文学创作会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李白身处盛唐时代,作品比较豪放,而杜甫的作品大多出现在安史之乱之后,社会极为动荡[2],作品中大多忧国忧民。通过这种对比方法能够让学生明确历史背景会影响到古诗文的创作,对传统文化也有更深的认识。
3创设教学情境,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效果
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对学生说教,需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古诗文教学中,走入古人的内心中,对古人的思想情感等更好的体会与感受,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古诗文创设相对真实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回归到古人的生活中,感受古人的情感以及思想,并重新对自己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进行树立。比如学习《渡荆门送别》时,理解诗意之后,教师还可以通过对李白仗剑出川入手进行分析,对李白背井离乡为了实现自己理想的难舍之情充分表达出来,让想一下,如果今后自己一个人离开家乡到外求学,会是怎样的情形,学成之后又将怎样回报家乡和社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其更加热爱家乡。
4强化学生主动性,自主学习传统文化
初中语文教学注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以及探究精神,在学习中积极合作、自主探究,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初中古诗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将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让学生自主学习,强化学习能力。比如学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关于中秋节的材料,风俗习惯、饮食特点等。再如学习《过故人庄》中“待到重阳日,还来就”时[3],教师可以让学生寻找关于重阳节的相关素材,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好的认识。
5提高教师素养,深入挖掘传统文化
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需要加强文化的传播,教会学生做人。只有教学与育人相结合的教师才能被称为是真正的好教师。为了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强化自身的修养,注重自身气质以及人格的提升,潜移默化的对学生产生影响。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要能够从古诗文中发现传统文化的内容,使学生处于文化氛围中,对传统文化有更深的体会和认识,让学生形成好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树立崇高的理想境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身价值。如学习《口技》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感受口技表演者的技艺,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精髓,强化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6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文教学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古诗文中包括很多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将这些优秀的文化融入到古诗文教学中,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教师需要认识到初中学生的学习以及认知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将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实现学生的稳步发展,也为学生今后的进步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栗冬冬.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以初中古诗教学为例[J].科技风,2016,08:54-55.
[2]樊怡平.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以初中古诗文教学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10:16-17.
关键词:初中 语文 古诗词 教学经验 策略
一、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对传统节日所蕴涵情感的渗透
社会在不断进步,时代在向前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许多的国外的节日也随着经济发展的大潮涌入中国,中国的许多学生对“洋节日”情有独钟。然而,当我们为庆祝西方传入的情人节而把市场上的玫瑰花抢购一空的时候,却忘了我们的祖先早就有了类似的节日“七巧节”,它不仅象征着美好的爱情,更表达了人们对劳动的敬仰,对智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的乞朌,以及对世间真、善、美的追求,它丰富的内涵岂是“情人节”可比?因此,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在新一轮的课改大潮中,我们更应该借助古诗词的学习,来进行这一环节的渗透。新教材中古诗词所占的比重以及诗词的内容都比老教材要丰富很多,面对如此丰盛的古诗词大餐,怎么将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中的传统节日所蕴涵的感情挖掘出来,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当前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的课题。
诗歌讲究意蕴的悠远深长、意境的幽邃渺远,这一境界的达成,在诗作中往往与诗歌作者的感情息息相关。例如苏轼也在中秋佳节之时责问天上的一轮明月:“不应有恨,此时长向别时圆?” 又如王维在重阳佳节时吟唱的“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诗以直抒思乡之情起笔。“独在异乡”,暗写了孤独寂寞的环境,对于初次离家的少年来说,对这种环境特别敏感。“异客”则更强调了游子在异乡举目无亲的生疏清冷的感受。用“独”和两个“异”字组在一句诗里,大大加深了主观感受的程度。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前面情绪的合理发展,说明平常已有思亲之苦,而到节日,这思念就愈加转深和增强了。“倍”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这两句构成全诗的一个层次,是从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观感受来表现思亲之情的。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我们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对传统的节日的了解中,挖掘、体味诗人暗藏在佳节背后的或痛苦、或忧愁、或喜悦的心情,让学生在对古诗词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朗诵和背诵默写的表层,而要更深层次的拓展古诗词学习的外延,养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同时,让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也对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对民俗文化的渗透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共同发展的民族,文化形式多样,文化色彩浓厚丰富。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既是历史的沉淀,又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折射该民族的生活和发展轨迹。在今天,物质生活已是相当的丰裕,学生的头脑里储存有多少民俗文化呢?很多的学生追求的是流行的、前卫的事物,对于民俗,不少学生不知其为何物。 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了解古诗词中的传统节日,还要让学生了解古诗词中蕴涵的风土人情、民俗习惯。如学习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第三、第四句“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时,我们还可以顺势引导学生思考:在重阳节,古人都会做些什么事呢?通过交流,让学生了解到重阳节这天,古人有登高和佩戴茱萸的习俗,了解传说中登高可以消灾,佩戴茱萸可以除病,从这些习俗中,可以体会到古人对幸福、美满的生活的追求和向往。通过对古诗内涵的体味,让古诗学习成为学生了解民俗文化的一个平台,同时,也是对学习古诗词的一种激发和推动。
诚然,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为了不断培养的探究意识,还需要让学生养成在课后搜集各个民族风俗的习惯。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搜集,让他们知道重阳节时古人不仅有登高和插茱萸的习俗,还有吃重阳糕、赏菊等风俗习惯,而且还会了解到今天的重阳节还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敬老爱老日;会知道中秋节除了赏月和吃月饼,古人还有月下吟诗的雅兴;会知道元宵有灯会,要吃元宵;会知道端午吃粽子;会知道除夕代表大团圆,要吃年夜饭;会知道春节要放鞭炮等许多的传统习俗,也会让学生对一些传统文化习俗产生浓厚的兴趣,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而且对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感悟也会更深一层。
三、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对民族气节的渗透
每一首(篇)古诗词都寄托着诗(词)人的一份情怀,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爱国情怀,或“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思念情怀,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悲愤情怀,或“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顽强情怀,或“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悠闲情怀……在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能很好的引导学生品味,领略个体悟诗(词)人的情感,把握古诗词中民族精神之魂,提升古诗词学习的境界。
在古诗词中,诗(词)人常常会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古诗词中的梅、兰、竹、菊、莲、松等事物都会寄托诗(词)人的不屈不挠、清新脱俗的风骨,而这些又都是我们民族气节的精髓所在。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联系诗人的作诗背景:贫寒的出身、政治上的不幸遭遇,加上诗人的横溢才华,诗人在政治上遇挫之后愤然在诗歌的中间加了两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吐在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体现了诗人傲岸不屈、不畏权贵的精神。又如学习曹操的《观沧海》时,通过诗人对大海的景象的描写,特别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诗,诗人把眼前实景和想象融为一体,即景抒情,又境界开阔,表现了诗人气吞山河囊括宇宙的伟大气概。
参考文献:
一、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存在的问题
1.价值取向扭曲
当代大学生是自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以来成长起来的,其大多未经历生活的压力,且人生一直都是较为一帆风顺的,从而导致其个性发展大多注重以自我为中心,反对束缚。这种个性的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处理当中就较容易发生冲突,甚至是出现暴力行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当代部分大学生在道德判断和价值观上缺乏理性认识。以见义勇为等行为来看,其在观念认知是存在一定差别的,很难转化为自觉的行动。这种矛盾性的差异,也体现了当前社会当中不良思潮对于大学生思想的腐蚀。
2.社会责任感的缺乏
对于大学生而言,社会责任感指的是大学生对于自己在承担社会发展责任中是否切合其内心需要所产生的情感体验过程。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高低往往取决于其对社会责任的理解,很多当代大学生对于社会责任的理解只是停留在“不损人”且尽量“利己”的这个“不作为”层面上,处于一种非常消极的状态,且没有达到主动帮助他人、以回报社会、服务社会为己任的“作为”层面。
3.诚信意识淡薄
在全国许多高校里,诚信的缺失成了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如高校中较为常见的:考试作弊、恶意拖欠学费、利用虚假材料骗取国家助学金、剿窃论文、篡改成绩、伪造个人简历、擅自违约等等,这些不诚信的行为不但给学生自己,同时也给学校甚至是全社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大学生诚信是基本道德规范要求,是树立坚定理想信念的前提。坚定而崇高的理想信念对于每个有志青年来说,是其成长和成才的思想基础。
二、我国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
1.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也是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顽强拼搏精神的真实写照。这种建立在责任意识之上的自强不息精神,己然熔铸于中华民族的创造力、生命力与凝聚力中,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精神支柱,才可以使得我们的民族可以万众一心,在历史的长河中披荆斩棘,始终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纵观我国历史,每当中华陷于危亡之际,都会涌现出一大批“抛头颅、洒热血”的仁人志士,他们也是中华民族真正的脊梁。这种忧国、报国甚至是殉国的精神就为民族精神,这些无数先烈们的思想与行为也成为我们后人永远的模范与榜样。
3.民本与仁善的伦理道德观
自古以来中华文化就较为重视社会道德伦理建构,且从先秦开始,以儒家和道家作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当中,在这些方面就作出了很多积极有益的贡献。我国的古代思想家们尤其是儒家认为,“义”与“利”间的关系是关系到道德修养的大事。在二者的关系上,儒家强调“先义后利”,要“见利思义”,不可“见利忘义”,并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我国传统儒家文化中重义轻利的道德价值观以及对于“利”、“义”的要求,要求个人“为天下兴利”,从而强调群体的利益,并倡导个人价值为社会价值服务,这种道德价值观在现代社会是值得提倡和很有必要的。
三、中国传统文化促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1.发挥榜样的力量
榜样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与号召力。榜样可以触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敬仰,并且不断激发人的上进心,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偏失,往往是由于缺乏榜样和奋斗的方向。给大学生树立榜样,让他们自觉的效仿,并且朝着理想与价值目标去不懈的奋斗。在我国传统文化当中有很多鲜活的例子,很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若是可以充分的发挥榜样对于大学生的示范和激励作用,则可让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更加有说服力,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会大大的提高。
2.适时对大学生灌输传统文化道德规范
在大学生传统文化思想道德教育中我们经常会用到灌输教化法,即通过学校对于传统文化理论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利用多种途径,来加强对大学生传统文化的灌输,并切实的落实到现实生活当中。当代大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了解较少,因此,需要利用传统文化充分挖掘传统思想道德教育内涵,在大学生中大力提倡“孝道”、礼仪。如利用“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等中西方节日,给学生召开以“孝道”为主题的班会;组织大学生学习《弟子规》《论语》等传统经典读本,规范大学生言行和加强思想教育。
3.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言传身教
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不但需要通过言教灌输,更需要以身立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切实按照所授的传统文化去做,会让大学生崇敬进而模仿,从而形成较强的号召力、说服力和感染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是学习传统文化的带头人,只有其精通了传统文化知识,才会充分的利用传统文化,来对大学生的道德规范和思想意识加以正面积极引导。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财富,高校是关乎培育祖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场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力量,来加强大学生道德规范与思想政治教育,从而让大学生以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来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让我们的民族精神得以传承和延续。如何发挥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是每一位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徐国亮.思想政治教育:基于新视野的系统分析[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2]郑航.中国近代德育课程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关键词: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期的鲜明特点,使得成长时期的青年学生在思想认识和道德理念方面产生了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变化,并反映到高校德育工作体系上,给以大学生为主要教育对象的思想道德教育教育工作和理论课程教学提出了诸多新问题、新要求和新挑战——学生们要求接受各种更多新鲜知识、掌握正确看待和分析社会现实问题的方法的强烈愿望与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相对单调陈旧、缺乏灵活性、实效性和针对性就成为一对必然的现实矛盾。如何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新的内容和模式,成为近年来倍受大家关注的课题。
随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热潮,中国传统文化被摆在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点上。如何结合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用先进的文化感染人人,先进的文化影响人,先进的文化带动人,笔者进行了高校思政教育的初探。
一、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于传统文化内容的忽略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厚度和深度,从而降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效果。而传统文化在与思想道德教育结合中有着诸多的契合点。
(1)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价值力量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承载一定社会优良道德理念的根源,在于历史上的中国是一个传统的血缘宗法型国家,人们为血缘维系而聚族居住,组建以血缘宗法为中心的社会结构,传统儒家的“礼法”理论成为当时血缘宗法社会正常运转的意识形态和法律制度,这就为求善型的伦理性文化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于是,道德感便成为维护社会秩序的精神支柱及各种观念的出发点。伦理道德一方面充分肯定并满足了个体欲求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又努力把这种心理欲求的满足导向规范,并使人们把原来外在的强制性规范改变为主动的内在欲求,从而去寻求个体欲望的合理满足,导致社会的和谐与安定。于是伦理道德成为中华文化的突出特征,道德感和伦理意识渗透到社会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各个方面,从人生观到价值观,从义利观到文化观无不体现出来。由此,伦理道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则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精华,是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共存共荣的凝聚剂和内聚力,它形成了中华民族道德人格的精髓。而传统文化能够承载社会道德伦理,则是道德感和伦理意识在社会文化观上的重要体现。
(2)传统文化中的美育力量
在历史的沉积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并不经意间传达给了受众,在人心中传递着公正。其中亦包含着丰富的美育思想。传统美育形成了一套自成体系的施教方法:孔子关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课程设置,已经把美育(“乐”)列为学校教育的常规内容;传统美育也十分讲究自我修养:《周易》早就提出“君子以反身修德”,孔子及其弟子倡言“修己以安百姓”,声称“吾日三省吾身”,还有庄子所说“虚静”、 “玄览”,孟子所说“养气”,都是强调反躬自省的修身养性对于人格完善的重要意义;另外,传统美育还提倡知行合一,主张把美育知识的掌握与直接参与审美实践结合起来,不是仅凭书本知识,而是主要凭借个人在审美实践中所获得的亲身体验和感染来达到精神境界的统一。
(3)传统文化的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连续过程,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在母体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延续和发展起来的。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体现,是民族生命力的象征之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离不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石。从传统伦理道德中汲取可以为今天所用的东西,实现“古为今用”,用的唯物观去分析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在普及传统伦理道德中的积极作用。秉承这种理性客观的态度,对于当前匡正我国当前经济转型期道德失衡现象,完整、有机地更新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精华的相关认识,大力弘扬“精忠爱国、仁爱孝梯、诚信知报、谦和好礼、修己慎独、克己奉公、笃实忠厚、勤俭廉正、勇毅力行”等优秀传统美德,开拓、疏导中国道德文明建设中极为重要的源头活水,都将具有深远的发展意义。
二、传统文化渗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探讨
随着承载延续中华文明精神的传统文化艺术的复兴发展,笔者也在不断思考探索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新思路。结合目前高校内的一些校园文化活动以及笔者在选修课堂上进行的尝试进行探讨,探索传统文化艺术的继承与创新的结合,在与德育工作相辅相成的过程中,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寻找到了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
(1)将传统文化同时融入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
宏观上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化的组织过程,既有第一课堂,也有第二课堂。从各类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实施到党团组织的发展与活动,从辅导员的班级教育与管理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德育的因素无所不在。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其科学化、系统化和组织化的结构特征与优势,一直在德育第一课堂中占据着主体的地位。因此,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德育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坚持占领德育的课堂阵地,坚持“学术研究无、课堂讲授有纪律”的重要原则,有效利用第一课堂,充分发挥理论教学的优势,融入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教育方式灵活性、娱乐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等诸多优势的第二课堂,积极引导大学生充分利用课堂理论教学之外的其他教育形式,坚持理论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将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按照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其充实传统文化知识,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2)结合校园活动,推广传统文化。传统文化自古就有移风易俗、教化民众的道德力量,所以在高校中推广传统文化不失为推陈出新、互惠共赢的好方式。例如,作为理工为长的综合型大学,我校秉承高素质人才培育的宗旨,通过引进交响版越剧《红楼梦》进校园、天津民乐团新春音乐会、央视著名戏曲主持人白燕升老师“尊重传统,敬畏经典——从戏里戏外解读艺术与人生”讲座、相声欢乐校园行等活动,吸引更多学生走近传统文化,走近高雅艺术。
(3)结合课堂生活,让“思想政治教育”润物无声。
无论教学老师还是辅导员老师都是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陪伴者”,加强教师的传统文化修养,至关重要。我校的“学者论坛”、“国学讲坛”系列活动都在提高教师及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一次讲座、一次活动的学生参与者毕竟只有礼堂座位数,真正将思政工作做到实处,做到课堂与生活的每个角落中,走到学生的内心,从而帮助其自主成长,才是真正扎实有效的方式。在我校选修课《植物景观鉴赏》课堂中,老师将诗词、戏曲等多种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引入到了课程讲授过程,一方面为同学讲解着植物景观中的故事,希望学生能够接触日常生活中鲜能接触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为大家解读着故事中隐涵的生活哲理、生命教育。学期末时,有学生对老师讲在课堂上接触到了很多从未想到会接触的东西,让他成长很多。笔者认为此种“用心”,可在未来的教学生活多加试用。
参考文献:
[1] 蔡东士,重视传统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N].南方日报,2006,5,29。
关键词:语文教育,现状,改革对策
“高职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简称,它既不同于中学教育,也不同于普通大学本科教育,它是以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的专门教育。同样高职语文教育也有别于中学和大学本科语文教育,不仅是当代高职学生获得系统专业知识、提高职业技能的必要前提,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自身审美能力以及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可见,语文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而,目前我国高职语文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1、语文教育教学的定位不清
一些高职院校片面认为,既然是高职院校,就理所应当将专业课及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中之重,学校只要教会学生一门乃至几门专业知识和技能,学生毕业后能在社会上找到一个专业对口的工作、做一名专业的职业人就可以了;他们对非专业课的语文教育存在偏见,认为可有可无,最主要的表现是在课程的安排上明显不足,有的院校还将语文课作为选修课,有的甚至不开设这门课程等等。语文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冷遇,在客观上影响了高职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2、语文教育教学的资源不足
高职院校与普通的本科院校相比,教学资源明显不足,而多数高职院校又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专业课教学中,对非专业课的语文教学投入甚少。其主要表现是语文教学师资力量明显不够,每年高职院校在招聘教师时,专业课教师总是优先引进,语文课教师则很少引进或者几年不招一名,有的院校甚至把学校的行政人员、后勤人员临时安排到语文课教学中,导致目前高职院校语文课教师队伍年龄偏大、知识老化、传授的知识不系统等。由于语文教学在高职院校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语文教师很少能够获得外出进修、培训的机会,造成知识得不到更新,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
3、语文教育教学模式落后
目前,在高职院校教学中,所有专业课教学已基本实现了多媒体教学与实习教学相结合等多种模式,教学效果得到很大提升。而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过于简单,教学模式也多停留在几十年前传统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中,即一名教师,一本教科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这种教学方法阻碍了学生的创新精神、研究精神以及对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由于院校主观上对语文教学的不重视,造成语文教师很少进行教学研究,更谈不上创新,也就不可能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目地,导致学生由于受专业课教学的压力,对非专业课的语文教学也不够重视。
4、语文教学的评价体系单调
目前,高职语文教学的评价方式较为单一,缺少对促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在考察方式上沿袭传统的考评方式,基本停留在初、高中闭卷考试模式中,即期末一套笔试试卷;考试题型也停留在填空、选择、短文分析等基本题型上,不能全面检测学生的语文能力,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不能检测学生对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及学生对语文教学的实用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创造精神、研究精神和对实践能力的自我培养,不利于学生毕业走上社会后的创业和继续学习。
认识,同时各高职院校也应想办法使语文教学参加到职业能力培养中去,使之融入到高职院校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中,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才能培养出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有人格素养的合格人才。如何改变高职院校语文教育的现状,笔者有以下几方面不够成熟的考虑:
1、更新观念,明确语文教学的目的
高职语文教育是集工具性、人文性和审美性为一体的综合性基础教育。在高职教育阶段,语文课与其它专业课的地位同等重要,语文知识是基础,语文知识学得好,不仅对其它专业技能知识的学习起到理解和帮助作用,更主要的能培养人良好的品格素养。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仅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用专业技术训练人是不够的。如果单方面进行专业教育,只能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西班牙著名的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奥尔特加称这种有专长,没修养的现代专业人为“新生的野蛮人”,是“落后于时代文明的迟钝者”。可见在高职教育中不能削弱语文教育而只注重专业技能教育,要想摆脱“野蛮人”和“迟钝者”,就应明确语文教学的目的性、重要性。
2、加大对高职语文教育的投入
增加经济投入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包括既要加强对语文教学师资队伍的投入,在加快引进高素质的教师的同时,还应注重对现有语文教师的业务培训,让他们多与相关院校沟通、交流,拓宽视野,引进新的教学观念。
3、改进语文教学考评方式
对高职语文教学的评价体系不能只停留在对书本知识检测,一次笔试定成绩。这种传统的评价方式显然不合时宜,对语文教学的评价,应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综合考虑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交流方式等。其次,要用发展的眼光进行评价、评价不仅仅是给学生一个相应的分数,它既要考虑学生的过去,又要看到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既要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计划、学习技能和所取得的成绩进行评价又要学会对自己的人格、自身修养进行评价,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大胆改革
针对高职院校语文课教学时间较少的特点,可开展专题讲座的形式以点带面,围绕学习的中心问题或学生必备的某项能力,统一进行讲解或进行临场演习,既传授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上采取传统的讲授形式与组织学生研讨、辩论,设置情景模式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他们的语言领悟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改变一言堂教学,把思想教育,文学教育和知识的传播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现实告诉我们,加强高职院校语文教育已刻不容缓。坚信在教育行政相关部门的引导及高职院校自身的努力下,语文教学的独特魅力必然在高职院校得到发挥,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既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技能,又具备良好的品行修养的合格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众所周知,语文的重要性是不可辩驳的,对正处于人格成熟期的学生来说尤其意义重大。笔者认为,要改变目前职业学校语文教育的尴尬局面,首要解决的就是语文在职业学校的定位问题。
一.当前职业学校语文教育定位的误区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造成目前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国内职业教育对语文教学的定位走入了以下几个误区:
误区一:语文教育无用论
认为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工作技能、也就是学得一技之长的人绝对不占少数。在学生和家长看来,职校的意义就在于能帮助学生掌握一门能够解决饭碗问题的技能,使他们能在社会上立足。诸多职业教育的办学者也是单纯追求就业率,以就业率和毕业生收入作为学校招生的金字招牌。相关材料表明,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期待也是偏向于就业,比如2004年的全国职业教育会议就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路。
在经济浪潮特别是金融危机的席卷下,我们认为强调就业、着重解决生存压力,其本身是正常合理的。它既是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国家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平心而论,强调职业技能、就业率和职校的语文学习并非水火不容。问题就在于,家长、学生和少数办学者过度强调前者,急功近利,进而把语文学习完全忽视。在他们看来,语文学习经过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够用了。在职校学习语文不仅没有必要,而且还会占用专业学习的时间和精力。这种看法具有相当的普遍性,被笔者称为“语文教育无用论”。
以上这些客观和主观因素的直接后果就是职业学校的语文教育地位岌岌可危。很多不同职校的同行反应,他们作为语文教师的地位日益不保。细问之下发现,有些学校的语文课完全没有学生听,又没有硬性指标(如升学考试的压力等),结果发展到完全开不下去的地步。这种情况反过来又影响了语文教师的课堂情绪,使课堂质量大打折扣。还有些学校干脆让语文老师身兼数职,除了本职工作的语文教育外,或者负责班主任工作,或者成了就业指导老师,或者担任学生心理辅导老师。而不少语文老师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不务正业”。在这样的环境下,语文教育无用论在职校甚嚣尘上,愈演愈烈。
误区二:语文教育工具论
职校中流行的另外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语文教育在职业教育中完全处于附属地位。受北美的CBE教育思想和DACUM教学方法的影响,职校的教育安排,包括语文课的安排,全部都必须紧紧围绕学生的预期职业来制定。对定向职业有帮助则取之,没有帮助则舍之。这就犹如一个挑食的孩子,吃东西只管一时的口感,完全不理会营养和健康。职校语文教育存在的意义只在于让学生学会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以便将来能找个好工作。这种极端功利的想法和做法,最终导致了本来已经被边缘化的语文课进而沦为了找工作的工具。
在此种状况的支配下,语文教育就被简化成了“语言”和“文字”的教育。语言方面无非突出应用文写作和表达能力,文字方面则是偏向于识字和书法。应用文写作是为了应对面试和工作过程中出现的自荐信、会议记录等等。表达能力的训练则是为将来更好的把自己推荐给应聘方做准备。这种语文课堂的教学,被抽离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舍弃了优秀作品中饱含的生活经验和哲理,进而简直变成了一个工作技能的培训。
无论是无用论还是工具论,这两种误区的罪魁祸首都是社会对就业率的专注和期望。正如有些老师无奈之语:“就业率成了职业院校的生命线,没有就业就没有生源,就业率成了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试金石,专业的存在与否全取决于就业率的高低。②”而其内在原因无非是功利主义横行在作祟,其目的都是为了眼前利益。
二.语文教育的目标及正确定位
在讨论了对语文教育的两种错误定位后,如何给语文教育一个正确定位,就成了笔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为了搞清楚这一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明白职业学校中语文教育存在的真正意义。
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大学教授陆俭明先生曾明确地指出,语文教育一是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和教育;二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三是让学生掌握恰到好处的语文能力和知识。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也说过:“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伴随语言文字读、写、听、说训练,渗透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虽然两位专家的说法不同,但其实质却不谋而合。归纳起来,语文学习的目的就是要达到培养综合素质,形成健全人格,掌握生活、学习和交际工具三种效果。这三种效果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有着重要意义,应该当作大学、中学和职校在内的所有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
当然,职业学校的语文学了要保证以上的目标外,同时也应该有自己的特征。它既不像大学中文系那样要求系统和深入的学习效果,也不像中学语文那样还要接受考试检测,作为是否能继续学习的参考标准。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下发的《技工学校语文课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教育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它对于学习其他学科、启发思维、开拓视野、提高思想道德与文化科学素质,形成综合职业能力,适应今后就职岗位的需要有着重要的意义。很明显,职校语文学习应该有着一定的职业针对性,即语文学习应该提供给学生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效果和行业操守。
总起来讲,职校语文教育的几种目的可以分成两类。其中,掌握生活、学习和交际工具和培养实践能力都可以概括成语文教育的工具性目标。综合素质,人格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则属于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目标。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技术与职业教育设计为“成为每一个人的普通基础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解科学技术、职业领域和人的价值以及做一个有责任心的公民打下基础”,“允许个性的和谐发展,培养精神价值和人的价值,培养理解、判断、鉴别和自我表达能力”③。其中也包括了对职校学生职业性和素质性的要求,正好符合我们以上讨论的语文教育的目标。
工具性和人文性都是职校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犹如鸟的双翼,缺了任何一个都飞不起来。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曾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优秀传统,没有人文精神,不打自垮。”④
某著名CEO也说过,一个员工的技能素质决定的是这个员工合格不合格,但非技能素质决定的却是这个员工优秀不优秀。当前科技发展导致的综合性、整体化趋向使得分工的精细化与行业的互溶同时存在,新的职业岗位层出不穷,劳动力出现了跨行业、跨区域甚至跨国界的自由流动。片面强调工具性目标而忽略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就是前面提到的语文教育工具论的做法,培养的最多只能是一个合格的工匠,一定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新职场。如果忽略前者,则跟一般中学语文教学没有两样,失去了职校语文教育的独特性。
认识到语文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意义之后,我们就很容易看出前文所列举的“工具论”和“无用论”的错误所在。
三.职业学校语文教育的一点建议
如何改变职业教育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并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专业素质的效果,是所有职校语文教师都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同行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讨论。
首先,必须在认知上改变以往大家对语文课教学的看法。尽量在学校领导、学科教师、各年级学生之间提出语文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可以针对其功利心理,把那些因为整体素质而导致工作成绩出类拔萃的个人当作典型案例,进行大力宣传。同时在政策上加大语文课课堂的评价监管力度,提高语文课的测试要求。
其次,提升语文教师的整体素质。综合素质的体现,除了依靠教材中某些优秀的文章外,教师的个人导向作用对学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很多教师自己不注意言谈举止,品位堪忧。言行举止就表现在平时的课堂上,成为学生不良行为、思想的接口或模仿对象。综合素质教育很多情况下不能依靠口舌之力来实现,它需要日常生活的耳濡目染。这就需要教育者自己平时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此外,无论是学校的科系还是语文教师,都应该把精力放在语文课堂的设计与开展上。教师既要以教材为中心,同时又不拘泥于教材。除了选讲一些文字精妙、思想丰富、内容实在而有趣的文章外,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把听说读写、辩论、演讲等与之相结合。只有语文课的质量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才能提升,从而达到职校语文教育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①蔡滔《高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初探――由湖南省职业院校千份问卷调查引发的思考》J.《现代语文》2008.6。
②刘中平《当前高职大学语文教育面临困境的外部原因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7.11。
③刘来泉《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纵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加德纳在《智力的重构:21世纪的多元智力》一书中把智力定义为“在一种文化环境中个体处理信息的生理和心理潜能,这种潜能可以在某种文化背景中被激活以解决问题和创造该文化所珍视的产品②。”
该理论认为,智力由九部分构成,这九种智力分别是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主要是指运算和推理的能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往―交流智力、自然智力和存在智力。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个人发展的新模式,使我们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理解学生的发展,审视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从而树立新的学生观、教学观、课程观、评价观,这种理论在人才鉴别与培养方面给予了我们多方而的启迪,对于改进人才鉴别与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语文教学的内涵很宽,近些年来,语文教学不断地整合、分歧,再到整合。如今的语文教学,仍然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面,缺乏科学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教学活动封闭性强,开放性弱。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把语文教育禁锢起来,灌输知识多,培养能力少,人文性内容有所流失,忽略了学生接受人文性内容熏陶的整个心路历程。
多元智能理论是智能开发的重要理论,它对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有着多方面的启示。
一、树立科学的现代教学观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一名教师的知识面、个人的素养以及人格魅力对教学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科学的教学观会引导多元的教学模式,从而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加高效,全方面发展。
二、把握学生差异,合理设置目标
多元智能理论提出智能具有差异性,既有个体本身的差异,也有个体之间的差异,但各种智能只存在领域间的不同,而没有级重之别优劣之分,更没有好坏之差。各种智能以潜能的形态存于人们头脑中,每个学生都存在可以发展的潜能,若给予鼓励机会环境,几乎每个人的一切智能均可得到相当高的发展,且可以远远超越人们所预期的境界,故教学目标的设置要具有差异性。
三、通过多种形式发展学生各项智能
语文素养主要培养学生读、写、说、听等语言能力,这些能力的学习与学生的语言智能关系最密切,但语文学习不仅仅与语言智能有关联,还牵涉到其他多项智能。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元智能理论,使用各项智能协作参与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迁移各项智能。为语文教学所用,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机会展示自身的长处,因而降低教学难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四、引导学生感悟人文内涵
针对语文教学而言,教学中语文最深刻的本质属性是“人文性”。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阶段,我们要充分了解语言学科的这个属性,“人文性”主要体现在文史作品中所含的思想价值、人类情感、意志信念、精神品质、人生思考之中,这类内容实际上是人本应具有的,只是通过人文教育来唤醒它,对学生来讲是从内到外的教育。
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人的语言智能有欣赏语言的深层内涵的能力。所以小学语文应着重于通过文学作品的人文内涵的熏陶,完善自己的人格、满足学生丰富自己的感情、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拓展自己的精神世界等需要,小学语文要从人文的角度去观察和解读课文,建立起学生通向课文中人物内心的桥梁,要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体验人物形象的思想、心理、情感及其变化过程,走入作品中人物喜乐、愤怒、苦愁、悲哀的内心世界,捕捉到作者熔铸于作品之中的情与意,并获得与作者在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收到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之效。
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已的优势智能,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不能片面地依靠学生考试的成绩,在语文课程上格外明显,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不应仅停留在期中期末的考试成绩上。学生的语文成绩应由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两个部分组成,平时成绩的组成部分为上课的表现,活动的参与情况,作业的完成比例等方面组成。同时平时成绩不应由教师一个人决定的,而应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评价,小组内相互的评价,以及其他小组的评价,还有教师的评价等评价形式进行综合评定。通过这些评价方式既避免一张试卷定成绩的情况,同时还能更加真实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智能水平,这样教师可以据某个学生的弱项和强项,为该学生以后的继续学习和发挥他的强项提出有价值的建议,使学生可以更高效的学习。
如此,我们所建立的评价体系要超越以往传统的静态的评价标准,用相对动态化、社会化和情境化的评价体系来衡量教育教学的质量。评价的方式有很多,如建立语文学习档案袋,然后通过整体分析,描绘出一个学生的智能发展曲线。实行分层制评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评价。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元智能理论对发展学生各项智能、提高其教学效率具有一定的成效,所以这种教学理念有巨大的推广意义。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会存在一些困难,并且笔者的研究也比较粗浅,这样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地研究和探讨。(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注解:
①沈致隆.多元智能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前景初探[J].比较教育研究,2009(03):19~20.
②霍华德加德纳.智能的结构(20周年纪念版)[M].沈致隆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01):78.
参考文献:
[1]霍华德加德纳.智能的结构(20周年纪念版)[M].沈致隆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78.
[2]王树洲.试论多元智能理论的价值与意义[J].教育评论,2010(04):24.
[3]张蕴兰.探讨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及走向[J].学科教学,2009(12):108.
[4]陈英.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向的把握[J].聚焦新课程,2010(04):34~35.
[5]隋福泰.当今小学语文教育问题初探[J].科教研究,2010:72.
[6]李莉.小学语文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J].吉林教育,2007(05):11.
>> 浅论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培养 浅析中职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论中职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浅议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 浅谈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谈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初探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谈谈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论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 浅论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情景创新思维的培养 中职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浅论英语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浅论中职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浅论中职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随着时展对语文教育提出的要求,中职语文教育更要做到与时俱进,而想要做好中职语文的教学工作,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敢于创新,脱离原有的教学观念以及模式。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快速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学生创新的思维,因此,创新思维在语文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应该充分的发挥其作用。 关键字:中职语文;创新思维;培养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时代的不断进步,人才的竞争越加激烈,而培养人才的关键就是对人才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思维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就是它的灵魂,能够保证一个国家的兴旺和发达。教育的发展也需要创新思维,教育的本质就是为了提高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我国传统的模式使教师和学生都受到了束缚。为了使我国能够更好的发展,培养其高素质的人才必须对学生创新思维进行培养,而培养学生的重任又落在了教师的肩上,因此,本文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改善教学观念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目前所提倡的创新思维对教师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提升教学能力的同时,还要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并且明确语文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语文专业的教育方面,对于语文发展以及变化要全面的了解并掌握,从而站在较高的层次去驾驭教材。可以通过提问题的形式,创设思维的情境,将知识进行对比与迁移,从而安排和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的质量,使教育更加科学合理。并且语文教师还应该注重在教学理论以及教学角度和知识方面进行创新,使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较大提高,不仅具备追踪语文学科的学术动态并且还具备学术研究的相关能力,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思维的中学生[1]。
二、创新教学方法
创新教育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赢得了社会的认可。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要途径。在教学课堂中教学方法占有很高的地位,良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教师完成教学的内容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善于发现问题是创新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已经明显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因此,迫切的需要创新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发展,做到与时俱进。
可以采取小组辩论赛以及知识问答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使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知识的拓展与延伸也是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其方法不仅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并且还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独立的思考问题,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而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教师自主发展教学环境
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主,要求课堂需具有充分的活力,需要教师做到以人为主,给学生一种相互平等的氛围,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能够自主的研究其所学的知识,并发现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这样既可以获得经验,又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课堂模式要做到平等,课堂气氛要和谐,做到尊重学生,关注学生以何种学习方式学习,争取建立新型师生之间合作的关系[2]。
四、积极开展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由于课堂学习的知识十分有限,可以通过信息收集以及查找资料等途径来丰富知识,改变对于知识所产生的书本和知识的局限性,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敢于质疑,不被格式化的知识约束。参加实践类活动,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与他人进行交流合作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以及团结的意识,从而全面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只有对学习有一定的热情才能够学好习,必须对学习有着极高的兴趣,才能够具有创新的思维,课堂教学中可以加入多样的教学活动,这样更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想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不是短时间可以实现的,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因此,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五、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力
如今世界科技日新月异,创新思维在一个国家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显,这也就要求我国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多功能人才,大多数教师都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的研究对象。宗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观念上的转变,改变教学的方式方法,认真的思考所选择的教育方式。素质教育是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进一步的发展和延伸,素质教育的核心也就是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合力,它们也实现了素质教育的最高表现形式[3]。
六、改革教育体制培养新型人才
培养中职语文的创新能力使其他学科也逐渐认识到创新思维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推进教育体制的改革,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也要不断的进行完善。同时还体现了素质中教育中所着重强调的运用学科知识转向智能开发以及启发创造的理念。这也是我们所提倡的将科学发展管和科教兴国以及人才强国等战略手段融入到教育中的写照,一个民族的教育必须要从青少年抓起。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适应时代的发展,争强我国国际竞争力。
结束语:
一个国家以及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创新的思维和创新能力作为不竭动力,因此,我国必须要进行自主创新。中职语文创新思维不仅有利于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进一步提升教学的能力,并且使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不断提升学生的时间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我国提供新型的创造性人才。这些都充分的说明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作用,因此,必须继续进行语文教育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杨慧.浅论中职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学周刊,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