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金融危机的周期性

金融危机的周期性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30 10:17:2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金融危机的周期性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金融危机的周期性

第1篇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 高职学生 就业 影响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一)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目前,在我国的三次产业中,结构性矛盾仍然十分明显。

1.第一二产业的比重偏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偏低。以2011年为例,全年第一、二、三产业占GDP 的比重分别为10.1%、46.8%、43. 1%。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目前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比重大概占70%,发展中国家大概占50%,而我国的第三产业比重则长期在30%~40% 之间徘徊,也就是说,目前我国第三产业比重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0%),甚至还低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50%)。

2.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比重偏小,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偏大。从当前我国的现状来看,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仍处于主导地位,而技术密集型产业仍处于劣势地位。出口产品大多为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或者代工型产品。制约我国产业升级的两个关键因素是产业研发投入不足和技术创新能力差。尽管我国制造业总量约占到全球的6%,但是研发投入仅占0.3%。我国30多个行业大类当中,其中210个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17个行业的产能位居全球第一,但与产量产能高地位极不对称的是,这些行业大但并未掌握核心知识产权,这就给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造成了困难。要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就必须加快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二)对内需起到了拉动作用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是扩大内需。推动经济逐渐增长得依赖居民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产业部门的扩张或缩小都是由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和消费需求总量的增长而引起的。需求结构的变化可直接影响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相同发展水平国家相比,目前我国消费率明显偏低,因此,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扩大内需是我国实现快速发展和实现经济稳定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

二、金融危机对高职学生就业的影响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造成了大量劳动者的大规模失业。“发达国家的就业如果要恢复危机前的水平将要到2015年。” [1]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原本大量吸收高职毕业生的中小企业尤其是出口型企业经营维艰,甚至破产倒闭,造成了部分高职毕业生临时性失业、工作岗位的不稳定以及就业质量的下降,不可避免地对高职学生的就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周期性和暂时性失业

周期性和暂时性失业可能会演变为持久的失业。通常情况下,因为金融危机的周期性,由金融危机而引起的失业也只是暂时的周期性失业,等到经济逐渐复苏以后,周期性失业将会慢慢消失。如果我们对这种周期性的暂时失业视而不见,这种周期性失业就可能会演变成为永久的结构性失业。这种因金融危机而导致的临时性失业会很正常地持续一段时间,但是如果在2~3年内失业者仍然保持失业状态,他们就可能慢慢地被劳动力市场所抛弃,他们的技能也将在这个失业的过程中逐渐消失,最后,他们将永远地消失在劳动力市场中,周期性的金融危机带来的暂时性失业就这样演变成了持久的结构性失业[2]。从笔者了解的情况来看,有很多高职毕业生处于这种周期性的暂时失业状态,需要引起高职院校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二)贸易保护主义延缓了高职学生的就业增长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普遍处于衰退时期,特别容易滋生孤立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世界贸易组织统计显示,2008年WTO成员国中就有18个不约而同地发起了反倾销调查,共208起,这比 2007年增加了大约28%[3]。接下来,2009年全球发起的反倾销调查达230~250起,增长11%-20%;发起反补贴调查41起,增长高达193%。贸易保护主义严重影响到了我国的出口企业以及在这些企业工作的高职毕业生。

(三)我国劳动者的比较优势逐渐下降

经过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中国的劳动力优势不断降低,越南等新兴加工国家凭借更为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对中国的加工出口企业产生了巨大的竞争压力,以往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优势的加工型贸易必然竞争力降低。由于很多原本设在中国的工厂逐渐迁往劳动力成本更为低廉的东南亚国家,客观上对高职学生就业产生了不利影响。

(四)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渐增加

金融危机后,很多低技术水平的制造业企业停产停工,但在同样的经营环境下,一些技术水平高的产业中就业的需求远远大于供给,很多相关的企业出现了用工荒。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仍然注重“大而全”的低端人才培养模式,而没有突出“小而精”的高端人才培养模式,这也是导致高技能人才短缺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而言之,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高职学生的就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笔者认为,在后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在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重大调整的小背景下,只要高职院校积极应对各种困难与挑战,切实改变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主动与市场和社会对接,就能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就能解决好高职学生的就业难题,就能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博.浅析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J].中国证券期货,2011(12):8-9

[2]燕晓飞.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全球就业难题及警示[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1(4):30-35

第2篇

关键词:西方国家 财经危机 制度困境

当今世界总体和平,经济发展稳定前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很多不稳定因素,不断的加剧着局部动荡。西方国家的财经危机既是金融危机的内容,也是金融危机的作用的结果,纵观西方国家经济发展趋势可以看出,财经危机并不是偶发现象,正是资本主义的制度困境充分显现。随着连番发作的金融动荡、经济衰退和债务危机,也越来越看清资本主义国家的财经危机泛滥、金融资本主义的失控,也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制度弊端,再加上社会不平等、经济全球化和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等因素,让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前景更显困境。

一、从西方国家的财经危机探析其中的制度弊端

进入到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经济回顾与展望都呈现着一派忧虑和迷茫,由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事件引发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此次财经危机既凸显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深刻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资本主义经济各种矛盾变化的集中体现。西方世界持续的经济低迷、金融动荡等情况,加剧了社会失业率的上升,给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如何尽快的摆脱经济和财政金融困境成为西方国家共同面对的新课题。发生财经危机的西方国家存在 一个共同点,就是国内储蓄水平较低,在经济状况良好的情况下,依托欧元区以及社会福利还比较容易筹集资金,一旦经济状况不佳,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紧缩,这些国家就难以筹集充足的资金来满足双赤字与偿还到期债务的需求,从而出现债务危机。

有一些学者从这些国家的政策方面寻找原因,普遍认为当前的财经危机 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的自由主义,由于经济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引发社会经济危机;另一部分学者认为社会劳工关系的不平等加剧了原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些学者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与辩护都是从多个层面展开的,当然,西方国家财经危机的发生不仅仅是源于历史遗留下来的制度原因,更重要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原因。

二、对西方国家财经危机的制度困境分析

(一)国家资本主义泛滥

国家资本主义并不是一个新词,早在19世纪末的西欧,就有学者已将其提出。资本主义的本性是追逐利润和扩张,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矛盾作用下,剩余价值和生产量难以均衡时,就会导致社会不同阶层矛盾的激化,从而引发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很多西方国家已经认识到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弊端和制度原因,也有国家政府相继对经济运行和财富分配的直接干预,以50、60年代的凯恩斯主义和福利制度实施为标志,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才获得广泛发展。这种依赖政府解除危机的方式并不能解决经济危机,反而使得国家债务急剧上升,从原有的社会私有企业破产转变成国家公有破产。

(二)金融资本主义失控

资本主义经济在利益的驱动下,金融资本的运作越来越独立化,让西方国家金融资本主义的特征日益凸显。为了实现金融资本在全世界范围的扩张,很多西方国家开始对各种金融资本进行限制,试图削弱其他各国对资本项目的控制权力。自1825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第一次周期性经济危机以来,新自由主义鼓噪和极力推行的私有化、松弛市场管制、弱化金融监管的恶果,美国制造业部门所创造的利润占国内总利润率从1975年的约50%下降到2005年的不足15%,这也意味着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彻底破产,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三)社会财富的不平等加剧了财经危机

资本主义制度的资源配置和分配结果看似是社会公平的体现,但实则不然。近几年的经济社会现实也越来越验证了这个猜想。西方国家发生财经危机以后,社会失业率明显增多,且社会失业率显示了社会贫困与不平等问题的严重性,特别是被视为中产阶级社会中坚力量也在明显衰落,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就决定了财富必然向少数人手里集中,加大了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平等。用劳动价值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就不难发现其深层次的原因。欧盟国家脱离实体的经济政策衍生出养懒汉的高福利政策,使得国民不愿意劳动乃至不懂得如何劳动。有关调查结果显示:不管性别、年龄、收入水平或者支持哪个政党给出20%最富有人群拥有大约60%财富的猜测,明显不符合财经危机后的资本主义社会现状,这个比例也将会不断扩大。

(四)周期性财经危机加深危机矛盾

西方经济会发生周期性经济危机是普遍共识,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更多地是由世界经济内在因素引起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每一次激化,由此导致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在严重打击和动摇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也必然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嬗变与发展,如何判断世界经济的某次波动是否周期性是一个关键的问题。金融变动也必然会引起表现其波动规律的世界经济周期或非周期性的改变,很多西方国家政府干预已难以改变危机矛盾,西方经济出现了繁荣期拉长、衰退期缩短、波动幅度减小的现象。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很多发展中国家为西方国家的产品提供了新市场,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物品进入西方国家,全力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转变为全面通货膨胀,为西方国家政府对财经危机后经济调控提供新空间。

三、结束语

西方国家的财经危机周期性出现,给世界经济全球化带来较大影响,同时也显示出全球纵横联系这一世界经济走向,但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经济基础不同,仍然存在着诸多矛盾和制约因素,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要正确认识和看待经济全球化这一现状,分析西方国家财经危机,认识引起西方国家财经危机现实原因,不可操之过急地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洪流中,抓住发展机遇的同时提高警惕。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远洋航运 周期性危机 财务管理

2011年的全球经济回落之后,2012年的全球经济也不容乐观。全球经济形势给我国远洋海运带来了严重冲击。由于市场供需失衡,运价水平偏低,成本高企,船队结构不均衡,特别是由于干散货航运市场运价低迷,使得干散货航运业务亏损进一步加大,成为影响公司业绩表现的主要因素。2011年,中国远洋巨亏104亿元,根据中国远洋最新年报显示2012年更是亏损95.6亿人民币。

有鉴于此,本文特地选取我国航运企业的重要代表中国远洋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期待能给我国航运企业应对周期性经济危机提供相关建议。

一、国内外关于财务战略研究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美国Ansoff教授在1976年第一次提出了“企业战略管理”的概念,在此后Tom Copeland等学者经过20多年时间发展,公司财务和战略这二者的思维和行为已经逐渐融合到一起,逐渐对公司财务战略进行研究,对公司管理和发展产生重大且深远的影响。

E.F.Harrison与C.H.John等两位学者在1985年在《组织战略管理》一书中的“战略实施”一章中提出了“财务战略”,定义财务战略是“企业为配合其发展与竞争战略的实施而须提供的资本结构与资金的计划”。 R.B.Robinson和J.A.Pearce在其《战略管理学》(1988)一书中提出了“财务策略”的概念,他们认为企业的财务策略可以分为筹集资金、分配资金和资金运营管理三个部分。

综上所述,西方国家的研究学者们对财务战略进行研究,主要的角度是职能层战略,战略主体主要是单一企业的财务战略;主要包括:资金筹资、资金投资、资金分配及资金营运管理四个部分;从财务战略管理过程研究战略计划、施行、监控和反馈的方法。

2.国内研究现状。中国的这方面研究主要借鉴了西方的研究成果。根据企业财务战略的研究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思路:国家财务战略的研究、企业集团财务战略研究和单个企业财务战略的研究。

国家财务战略的研究:郭复初在2001年研究了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国有资本优化配置、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等财务战略问题。王锋在2006年结合了经济发展理论与国家财务理论,推演出两个国家财务基本战略,一个是优化价值结构战略,另一个是构建资本平台战略。

企业集团财务战略的研究:张延波在2002年对企业集团的治理结构预算控制体系、财务战略、财务管理体制、固定资产投资、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和投资政策等内容进行了研究。王斌在2002年对预算控制体系、财务战略、财务管理体制、业绩评价研究、财务委派制研究、会计政策选择研究、会计管理目标与政策研究、内部信息披露研究等内容进行了研究。

单个企业财务战略研究:主要有罗福凯(2000)论述了成本减除、选择最优资产组合、资金结构理论等企业通用的财务战略。魏明海(2001) 以公司治理结构作为制度基础,研究了周期性因素对财务战略的影响和财务战略生成的理论框架。

二、周期性危机与财务战略相关理论分析

1.周期性危机。周期性危机是指一个循环周期中所累积的矛盾爆发出来,通过对过剩商品和过剩资本的破坏,来结束一个循环,而成为新的第二个循环的起点的危机。

(1)周期性危机的表现。周期性危机有以下基本表现:商品卖不出去,市场饱和,商品大量积压,支付手段严重缺乏,信贷关系遭到破坏,现金奇缺,信用丧失,生产遭到限制或停产,失业大量增加,饥馑严重,最必需的生活资料一方面严重缺乏,另一方面又卖不出去和被毁坏,生产力和产品大量浪费和破坏,政治统治制度动摇,阶级斗争尖锐。

(2)周期性危机的物质基础。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周期中,危机是再生产周期的决定性阶段,是整个周期循环的基础。每一次危机之后,都会发生大规模的固定资本的更新,固定资本的更新是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两者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首先,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为资本主义经济摆脱危机,走向经济复苏和高涨提供了物质条件。其次,固定资本的更新,为新的经济危机到来创造了物质条件。

2.财务战略。财务战略(financial strategy),是指为谋求企业资金均衡有效的流动和实现企业整体战略,为增强企业财务竞争优势,在分析企业内外环境因素对资金流动影响的基础上,对企业资金流动进行全局性、长期性与创造性的谋划,并对其执行过程进行监控。

(1)财务战略的内容。财务战略主要考虑资金的使用和管理的战略问题。财务战略分为筹资战略和资金管理战略两个部分。筹资战略包括资本结构决策、筹资来源决策和股利分配决策等。资金管理则是通过建议、评价、计划和控制等手段,促使经营活动创造更多的价值。

(2)财务战略分类。财务战略有两种分类方法:将财务战略分为投资战略、筹资战略、营运战略和股利战略是按照职能分类的结果;将财务战略分为扩张型、稳增型、防御型和收缩型则是按照综合类型来分类的结果。

(3)财务战略的意义。财务战略是在对企业环境与整体形势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的。它对于企业的财务能力有很大的提升作用。还能够提高企业适应环境的能力。进而增加企业整体的协调性,这样,协调效应也会增加,提升了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有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提升了企业的整体绩效。

三、中国远洋“A股亏损王”案例分析

2013年3月27日,中国远洋2012年年报称,中国远洋实现营业收入720.56亿元,同比增长4.6%,净亏损95.59亿元人民币,上年净亏损104.5亿元。两年连亏也令中国远洋创出了多个第一:央企公司首尝披星戴帽、两市最大ST股、亏损王。中国远洋在年报中对于亏损给出的解释是:受市场供需失衡、运价水平偏低、成本高企、船队结构不均衡等因素影响。

1.中国远洋面临经济周期分析。航运行业一直被看作是世界经济周期的晴雨表,伴随着经济周期而大起大落。主要原因是世界经济走势直接关系到国际贸易量的变化,尤其是大宗商品的贸易量。根据“蝴蝶效应”理论,国际航运企业不可避免市场疲软,需求不足。中国远洋不可避免受到了这一影响。

2.中国远洋巨亏原因分析。

(1)全球经济进入下行周期,运力严重过剩、货量减少。中国远洋巨亏外部原因为航运市场大环境不好。全球经济继续疲软,国际贸易需求低迷,航运市场运力过剩,供需失衡的矛盾没有改善。这跟目前全球的经济下行周期是一致的,运力严重过剩、货量减少,特别是铁矿石和煤炭的国内需求减少,传导到航运方面,货量严重下滑。

(2) 中国远洋对金融危机所造成的深远影响估计不足,风险的防控能力不足。中国远洋的发展战略,主导操作思路是“拥有和控制并举”,不仅要造船,还要大量租船,以扩大公司船队规模,形成中国远洋全球物流经营竞争优势。金融危机一来,本身运力就过剩,货量满足不了这么大运力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到,中国远洋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上,对市场的风险预估是不足的,缺少风险对冲的意识和手段。

3.中国远洋应对全球周期性危机策略分析。由于航运业自身的特点,国际航运企业无法彻底摆脱周期性的影响。只有顺应其内在的特点寻找相应的应对措施,才能降低航运业的风险,打造百年企业。本文总结的财务战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投资管理方面。第一,注重平衡投资的时间和结构,保证投资效率。

中国远洋产业投资需综合考虑揽货能力、管理宽度、负债水平等多项因素。首先,规划资产投入的时间策略。航运企业周期性强的特点要求航运业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其次,平衡不同类型资产的结构比例。再次,当开展多元化投资,分散风险。一方面,航运业的净资产回报率并不算高。另一方面,航运业在航运周期的顶端一般都会有大量现金收入,如果适当的分散投资,有助于航运业平抑市场波动。

第二,利用市场周期性把握行业收购机会,壮大企业。

对于周期性强的行业来说,企业价值最大化来自于明智的资产买卖和财务杠杆的使用。航运业的周期性恰恰提供了收购兼并的最好机会:第一,航运低谷时收购的成本可能很低。第二,减少竞争对手。第三,弥补母公司业务上的不足,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增加收入、降低成本。

(2)融资管理方面。第一,采取受托资产管理模式,降低财务风险。

航运业的辅业租箱行业大多都采用基金运作模式减少风险。受托资产管理模式可以有两种:第一,如果中国远洋仅作为资产受托管理人,可在不增加资产负债情况下保持增长,降低风险。第二,如果中国远洋直接成为基金管理人,可优化航运公司的盈利模式和资产负债结构。

第二,完善资金的集中管理,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资金的集中管理对中国远洋至关重要。首先,航运业资金的大进大出需要资金的集中管理。其次,众多以航运公司子公司形式存在的公司和物流公司资产小但数目多,沉淀的资金很多,如不集中管理,资金的使用效率将大大降低。最后,航运集团上下游企业多,内部平衡和结算的需求大。

(3)盈利管理方面。第一,强化市场高位时的成本约束,降低成本水平。

面对周期性波动,踏准周期是航运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中国远洋的成本控制必须在市场高位进行。首先,融资需要在市场高位进行,以获得长期低成本的资金。其次,在市场高位控制营销成本的效果更好。最后,在市场高位适当控制管理成本效果更好。

第二,实现船舶买卖获得资本收益,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

航运业是周期性强的行业,资产价格和收益高低波动巨大,因此,中国远洋适合资产经营和资本经营相结合的模式。通过资产经营,获得传统的产业利润;而通过资本经营,实现资产的低买高卖,可获得高额资本收益。

四、研究小结

全球航运业的寒冬将一直延续至2013甚至2014年。世界经济复苏的长期性、艰巨性对国际海运业发展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影响和冲击,国际海运业出现了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更为低迷的状态。这要求我们国际航运企业更应该做好应对措施,迎接漫长的寒冬。

我们知道应对周期性危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单独的某项措施都不可能化解风险,笔者只希望对该问题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一些粗浅的建议。现在航运业发展面临低谷,希望我国的国际航运企业能够在危机中涅槃重生,化危为机,随着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深化,不断追求卓越,成为国际航运业的一流企业。

参考文献:

[1]胡群峰,詹诗想全球金融危机下航运企业资金管理策略研究[J].交通财会,2008(12).

[2]冯燕.基于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财务战略管理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

[3]孙静芹.《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4]容琛.天奥集团资金管理体制的构建[J].西南财经大学,2005.

第4篇

    (一)金融危机发生的频率加快,传播范围广

    在二战前,金融危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偶然性的,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有影响,其发生频率也是有限的。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是仅有的一次波及范围较广的金融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金融危机频频爆发,美元危机使固定汇率制受到威胁,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瓦解,债务危机开始兴起。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危机发生的频率更有加快的趋势。从传播范围看,2008年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迅速传播到全世界。它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明显不一样,亚洲金融危机是在泰国爆发的,然后传播到东南亚、俄罗斯、东欧中亚及拉美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即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除日本所受的冲击较大,以及欧美股市受到波动,它们几乎没有遭受什么损失。相反,美国在这次危机中获取大量的利益。墨西哥金融危机也是从墨西哥迅速蔓延到阿根廷、秘鲁、巴西、智利等国家,而这次爆发于美国的经济危机,不仅影响了全球的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动摇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二)金融危机的非周期性和突发性

    传统的金融危机表现为周期性的金融危机,是由经济周期的波动而引起的,并伴随着经济周期波动而出现高峰和低谷。然而,当代金融危机似乎脱离了经济周期的轨道,随经济证券化、国际化、虚拟化的发展,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钩,经济运行也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当经济运动的泡沫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甚至导致危机,首先在金融领域爆发,使当代金融危机的超前性、突发性加强,成为经济危机爆发的前兆。

    (三)金融危机的蔓延性加强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以贸易自由化、生产全球化、金融自由化与国际化为特征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各国在经济上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这也使得金融危机蔓延和传染的范围更广,程度更深。一旦重要国家内部爆发危机,就将迅速的扩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演变成区域性甚至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四)外汇对于金融危机的冲击日益严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称,外汇是货币行政当局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券、长短期政府证券等形式所保有的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由上述可知,拥有一国一定数量的外汇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控制了该国的经济。当外汇的剧烈变动时肯定会影响一国经济的稳定,轻则经济衰退,重则出现金融危机。同样的,国际游资也可以引发金融危机。国际游资是以套利、套汇从而获得高收益为目的的投机资金。近年来,大量短期国际资本的无序流动,是造成国际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国际游资的投机活动实质上充当了金融危机爆发的导火索。

    二、国际金融危机的防范措施

    (一)加大各个国家之间的金融协调与合作力度

    当今社会,各国之间的合作力度加大,金融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但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常因信息分散与金融衍生工具增加而使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发展不协调,从而是国际货币运行处于高风险状态。为了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各国经济的稳定,只有通过各国加强合作与协调,才能有利于信息集中和有效监管国际金融风险,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

    (二)建立国际金融危机的防范机制

    鉴于以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提出国际金融风险的七项预警指标:短期债务与外汇储备比例失调、巨额经常账户逆差、消费比例过大、预算赤字较大、资本流入的组成中短期资本比例高、汇率定值过高、货币供应量迅速增加。相对应于这七项预警指标,必须尽快建立起配套的金融危机预警组织和监督机构,并健全法规形成预警制度体系,形成世界性的金融危机预警网络。同时,更需要建立相应的防范机制,防患于未然,把危机扼杀在萌芽之中。

    (三)提高金融衍生物市场的监管水平

    在金融全球化的进程中,金融衍生工具及其交易市场得以快速的发展。名目繁多的金融衍生产品在给投资者带来高收益的同时,也加大了金融市场的风险。如果大规模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发生信用危机,将极易引发外汇市场或股票市场的剧烈波动,引起国际金融风险与危机的连锁反应。因此,加强对国际金融交易活动的监管,提高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水平,是避免发生金融危机所必须的条件。

第5篇

关键词:顺周期效应;逆周期监管;经济周期

中图分类号:F8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1)09-0067-08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1.09.17

2008年的金融危机始于美国的次级抵押债券市场,通过各类金融产品、金融机构及市场迅速在世界范围蔓延,演变为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此次危机过后引发了人们对金融行为模式以及金融监管模式的全面反思,金融体系的顺周期行为是导致金融危机,至少是导致金融脆弱性加强的主要原因之一。作为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保险业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也遭受重创,承保业务、投资业务都受到损失。研究美国保险业近年来的数据可发现,其保险业的兴衰与宏观经济波动存在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在我国是否存在,且这种一致性是否由保险体系或保险机构内在的顺周期效应所引起值得研究,对于我国保险业从容摆脱经济周期震荡带来的冲击,从而维持保险业的稳定运营意义重大。

一、保险业顺周期效应概述

(一)保险业顺周期效应的含义

顺周期效应(Pro-cyclicality)是全球金融危机中广受关注的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出现在金融危机之前,但其影响却通过金融危机得到了全面展现。根据金融稳定理事会(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简称FSB)的定义,顺周期效应是指一种相互强化的正向反馈机制,这种机制可以放大金融市场的波动,并可能导致或加速金融体系的不稳定状况[1]。

顺周期效应同样会在保险领域产生系统性影响,放大保险市场的波动,对保险业的稳定经营造成影响。通过选取我国1981―2010年经济及保险业数据进行作图对比,可以直观看出我国保险业也存在明显的顺经济周期特征。图2显示出了中国保险业保费收入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间简单、直观上的顺周期特征。

(二)保险业顺周期效应产生的根源

1.风险度量的时间尺度问题

无论以风险为基础的偿付能力监管,还是准备金计提、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及动态财务分析工具的使用,对风险的度量都基于较短的时间区间。当市场处于繁荣发展时期,资产价格上升、违约率下降等反应正向周期变化的信息会传递给社会公众及监管者,会使经营者忽略潜在风险,非计划性地扩大承保量及承保范围、扩大保险投资渠道及金额,对保险业长期稳健经营带来威胁。而当市场波动造成资产价格下跌、违约概率上升和违约损失提高等反映负向周期变化的状况,也会通过信息披露等方式直接传递给社会公众和监管机构,造成保险经营机构被迫在融资环境紧张时高成本追加资本或低估金融机构价值等情况,对本来已经处于不利市场环境的经营者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难以快速在经济疲软阶段复苏[2]。

2.“羊群行为”

也可称为集体效应问题。在危机时期,单个金融机构针对恶化的经济环境采取的理性应对措施,如出售资产获取流动性等行为,从金融市场整体看来,可能会演变为非理。因为如果所有金融机构同时选择出售资产,那么市场中的流动性就会丧失殆尽,进而演变为流动性危机。与此同时,集体抛售行为会导致资产价格急降,降低金融机构的偿付能力,使流动性危机进一步演变为偿付能力危机,产生更加严重的后果。

3.激励机制的扭曲

保险业激励机制的扭曲也是保险业顺周期效应的根源之一。在所有者与经营者相分离的现代公司制度下,股东和管理层之间存在着“委托”问题。其中委托人追求的目标是资本收益最大化,而人则追求更高的货币收入及其他隐性收入。由于委托人与人之间,即股东与管理层之间追求目标的差异,扭曲了对管理层的激励机制。在当前的绩效考核体制下,管理层为获得高额的股息和红利,往往置股东的长远利益于不顾,转而选择引导企业承担更大的风险,以获取更高的风险收益。

(三)保险业顺周期效应的具体表现

1.承保业务的顺周期性

承保是指保险人接受投保人申请并与之签订保险合同的过程。承保程序包括制定承保方针、获取承保信息、核保、做出承保决定、进行单证管理等步骤[3]。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繁荣时期,市场信心高涨,保险公司采取积极的发展战略,行业竞争加剧。而中国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保险人往往采取降低保险产品价格的手段提高公司的竞争力。且保险公司为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会放松对承保程序某些步骤的管理,使保险公司在经济上行时期无形中承担了更多的潜在风险。

2.投资业务的顺周期性

保险投资是保险资金运用的主要方式之一,为了推动保险业更快发展,也为了能够弥补承保业务亏损,保险公司会将保险资金的一部分进行投资,从而增加公司债权或金融资产。而保险公司的投资业务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影响更大,当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时,保险公司投资业务就会出现强顺周期性。

3.保险准备金计提的顺周期性

保险准备金是保险公司按法律规定为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履行赔偿或给付保险金义务而将保险费予以提存的各种金额,在准备金的评估计提规则中存在顺周期性。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保险公司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而不是以未发生的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以防止人为调整资产负债表或操作利润,导致保险公司准备金计提具有顺周期性。

4.承保盈余的顺周期性

承保盈余是保险公司日常业务的收支结余。财产保险以及短期人身保险的承保盈余为其保费收入减去赔款支出再扣除各类准备金后的差额。经济繁荣时期,公司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保费收入也随之快速增长,而损失率相对较低,赔款支出减少,准备金计提减少,承保盈余增加;在经济萧条时期,公司业务规模缩减,保费收入降低,而损失率相对较高,责任准备金计提增加,从而减少了承保盈余。

5.财务分析结果的顺周期性

作为一种系统化的财务建模方法,动态财务分析(Dynamic Financial Analysis,DFA)可在各种可能出现的情景状态中规划公司财务,分析内部与外部条件变化如何影响财务结果。DFA模型的第一部分为随机情景生成器,用来模拟利率、股市回报率、通货膨胀率等风险因素;模型第二部分为历史数据的输入,模型参数与战略的假设;最后是模型结果的输出。当经济发生周期性波动时,资本与货币市场的主要经济变量如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出现波动,使得DFA分析结果中保险公司的资产项目不可避免地出现顺周期性。DFA的核心是负债方建模,其核心内容是损失分布,预期赔付支付。对于预期赔付项目,由于准备金计提规则的顺周期性,使得DFA分析结果中公司的负债项目也表现了顺周期性。

6.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顺周期性

按公允价值计价亦可称为按市值计价,是指金融机构应按照当时同一金融产品或相似金融产品的市价作为金融资产的估值予以入账。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对保险公司交易类以及可供出售类资产按公允价值予以计价。公允价值虽然可以及时反映市场变化产生的收益及损失,但从经济周期角度看,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运用助长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首先,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运用在经济周期的特殊阶段或临界点具有显著的放大作用,使得保险公司资产负债表扩张与收缩速度明显加快,使泡沫膨胀或萧条加剧,增加了保险体系的顺周期性。其次,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增强了保险公司资产及负债的波动性,因交易类资产和可供出售类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分别计入损益及所有者权益,使得保险公司收益及资本的波动性增加。

7.偿付能力监管的顺周期性

偿付能力监管是保险监管机构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实施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保险公司具有充足的偿付能力以保证其稳健经营发展且能保护被保险人及受益人的利益。以风险为基础的偿付能力监管已成为当今国际保险监管的发展趋势,在全球得到了广泛推广与应用。欧洲偿付能力Ⅱ的核心指标之一是用于抵御不可预期风险的偿付能力资本要求(Solvency Capital Requirement,简称SCR)。但SCR与风险敏感性正相关,风险敏感性越高,资本的顺周期性越强。

二、我国保险业顺周期效应的实证检验

本文采用年度数据,一方面能够更好地反映经济周期的整体变化规律,另一方面也考虑到了数据的可得性。主要的测度指标包括实际GDP增长率、寿险保费增长率、非寿险保费增长率以及总保费收入增长率,用来大致反映经济周期、保险周期的波动情况。

(一)寿险、非寿险业顺周期效应的实证检验

模型变量:Y-GDP增长率;X1-寿险保费增长率;X2-非寿险保费增长率。

1.平稳性检验

由表1可见,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水平下,应拒绝原假设,认为X1不存在单位根,即X1平稳。

由表2可见,在显著性水平为0.1的水平下,应拒绝原假设,认为X2不存在单位根,即X2平稳。

由表3可见,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水平下,应拒绝原假设,认为Y不存在单位根,即Y平稳。

2.格兰杰因果检验

格兰杰因果检验的原理为:若在包含了变量X、Y过去信息的条件下,对变量Y的预测效果要优于只单独由Y的过去信息对Y进行预测的效果,即变量X有助于解释变量Y的将来变化,则认为变量X是引致变量Y的格兰杰原因。

由表4可知,在显著性为0.1的水平下,Y不是X2的格兰杰成因,也不是X1的格兰杰成因,X1和X2分别是Y的格兰杰成因。

3.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

VAR模型可以用脉冲响应函数考察来自随机扰动项的一个标准差冲击对模型变量当前和未来情况的影响。用EVIEWS5.0分别做寿险保费增长率与GDP增长率、非寿险保费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脉冲响应函数,生成脉冲响应图(见图3、图4),图中横轴为信息冲击作用的滞后期数(单位:年),纵轴为因变量对于解释变量的响应程度,实线为脉冲响应函数的计算值,两侧虚线为脉冲响应函数值正负两倍标准差的偏离带[4]。模型中信息冲击作用的滞后期数设定为10年。

图3为X1对Y一单位标准差冲击的响应路径,GDP对来自寿险的信息冲击在开始的一段时期内反应较为明显,从第1年开始呈现出正向效应,随后逐步增强,到第3~4年时正效应达到最大值,之后显现出缓慢的衰减趋势,并在第8年之后趋于稳定,说明X1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对国民经济起到推动作用。图4为Y对X1一单位标准差冲击的响应路径,寿险对于国民经济的信息冲击较长时间内呈现出零合效应,在第2期达到第一个最大值后缓慢下降趋于0。

图5为X2对Y一单位标准差冲击的响应路径,国民经济对来自非寿险的信息冲击显示出正向反应,并在前3期逐步增强,3至第8期逐渐衰减,8期之后趋于稳定增长,增长曲线类似正旋曲线。图6为Y对X2一单位标准差冲击的响应路径。非寿险对于国民经济的信息冲击初期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在第三期达到最小值,并持续到第五期,此后逐渐缓慢上升,在第9期后逐渐稳定。

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图可知,经济增长率会受到寿险和非寿险变化的脉冲响应,同时经济增长率的变化也会对寿险和非寿险的变化产生冲击影响,并造成寿险和非寿险增长率的上下波动。

4.方差分解

方差分解是通过分析每一个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通常用方差来度量)的贡献度来评价不同冲击的重要性,利用估计的模型可以得到方差分解图。

如图7所示,不考虑自身贡献率的情况下,在对GDP变化的贡献率中,非寿险的贡献率在前4期大幅度增加,并于5期之后稳定,大于寿险的贡献率。寿险的贡献率虽然小于非寿险,但一直保持递增趋势,其对GDP的贡献是逐渐增加的。

如图8所示,不考虑自身贡献率的情况下,在对X1变化的贡献率中,GDP与非寿险对寿险的方差贡献率增长了一期后逐渐趋于稳定,基本维持在8%左右,且二者的贡献率几乎一致。

如图9所示,不考虑自身贡献率的情况下,在对X2变化的贡献率中,GDP对非寿险的方差贡献率前三期基本维持在15%,之后缓慢增长到第6期趋于稳定,贡献率接近20%。寿险对非寿险的方差贡献率除在第二期有10%的增长外,其他期数都比较稳定,第三期后基本维持在10%左右。

(二)保险业顺周期效应的实证检验

模型变量:Y-GDP增长率;X-总保费增长率。

1.格兰杰因果检验

由表5可知,在显著性为0.1的水平下,Y与X互为格兰杰成因。

2.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

图10为X对Y一单位标准差冲击的响应路径,GDP对来自保费的信息冲击正向效应在前3期逐渐上升,并在第4期达到最大值后逐渐下降,在第6期之后变为负向效应。图11为Y对X一单位标准差冲击的响应路径,保费对来自GDP的信息冲击总体趋势为前4期逐渐下降至最低点,并由正向效应专为负向效应,随后逐渐上升并稳定在零效应线上下。

3.方差分解

如图12所示,不考虑自身贡献率的情况下,在对GDP变化的贡献率中,保险业对GDP的方差贡献率除在第2期有近20%的增长外,其他期数都比较稳定,第4期后基本维持在20%左右。

如图13所示,不考虑自身贡献率的情况下,在对保费变化的贡献率中,来自GDP的贡献率增长了4期后逐渐趋于稳定,基本维持在19%左右。

根据以上实证分析可以得出几点:一是经济的波动受到保险业波动的影响,两者之间存在较强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这种影响对经济增长的变化具有较高的贡献度。二是经济的波动对保险周期的变化具有较强的影响,这种影响在短期内首先表现为一种负相关关系,之后表现为一种正相关关系;当期经济的波动对长期的保险周期的波动影响微弱。三是我国保险业存在顺周期效应,相比较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保险业的顺周期性还相对较弱,但这种趋势在逐渐增强,给未来的经济以及保险业的发展增加了许多不确定因素。

三、我国保险业顺周期效应产生的风险

(一)承保风险

核保是承保工作的关键,包括信息搜集与整理、风险识别与分析以及承保抉择等步骤。核保人需要获取各方面信息来分析与评价被保险人所面临的风险,以此决定可否接受投保人的投保申请。在经济上行阶段,保险公司实行业务扩张战略,放松了核保管理,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核保人对被保险人信息搜集不够全面,因而不能准确地分析被保险人所面临的风险,降低了对被保险人的风险估计,而保险费率是根据风险的不同性质及程度确定的,因此也相应降低了保险费率,使得费率不能与被保险人的真实风险相匹配;二是核保人放宽了承保条件,本应对保险标的进行条件承保却做出了正常承保的决定,没有增加承保限制性条件或加收保费,甚至对于投保条件明显低于承保标准的保单做出承保决定而没有按标准予以拒保。以上这些做法使保险公司在经济繁荣阶段承担了许多潜在风险。

(二)投资风险

证券投资在保险投资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资本市场成为保险投资的重要场所。经济繁荣时期,保险公司在资本市场投资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价格出现非理性上涨,甚至产生资产泡沫,使投资收入显著增加,保险公司利润增长。而此时保险公司为获得更多利润,往往将更多资金投入证券市场,放松了风险管理,未充分规划各种保险投资方式的比例,且未选择合理的投资组合方式来规避证券投资的风险。且由于此时大量资金涌入证券市场,又进一步推高了股票和债券等有价证券的价格。当宏观经济步入低迷时期,股票和债券等有价证券价格骤降,保险公司在证券市场将遭受到严重损失,缩减了公司的利润收入。同时,保险公司要抛售一些股票和债券以减少在资本市场上的损失,回收部分资金,这也促使了股票和债券价格的进一步下跌,带来股票与债券市场的巨大波动,影响资本市场稳定。

(三)保险准备金计提不足的风险

保险责任准备金具有未来性、估计性以及不确定性的特征。在经济繁荣时期,保险经营风险下降,保险公司预测保险期间内保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对潜在保险事故损失程度的估计不足,保险费率水平较低,造成保险公司计提的责任准备金不足,公司利润上升,又进一步促使保险公司扩大其业务规模。

(四)难以从萧条期复苏的风险

当经济进入萧条期,保险机构往往采取过于谨慎的行为,使得本来已经陷入低谷的保险业难以恢复元气。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行为:首先,经济萧条期,保险机构准备金计提过多。在经济萧条阶段,保险经营风险提高,保险公司预测保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提高,对事故损失程度进行充分的估计,从而提高了责任准备金的计提额度;其次,在宏观经济衰退时期,按照公允价值计算的保险公司资产价格大幅下跌,保险公司账面损失严重,直接影响公司的偿付能力及其盈利水平。萧条期保险业的承保业务与投资业务均处于低迷期,而以上几种情况都会导致保险公司在经济萧条期利润的再度下降,业务规模的进一步缩小,使得本来已处于低谷的保险业难以冲破困境,迅速恢复元气。

(五)短视性风险

目前,多数保险公司在对管理层及员工进行绩效考核时,都将薪酬水平与公司当期效益相挂钩,不能反映公司潜在的风险与损失,无法实现薪酬安排与公司长期风险相一致。经济繁荣时期,公司支付高额薪酬时只关注公司当期的盈利水平及公司股价,较少甚至不把公司账面利润的真实可靠性与公司运营的安全稳定性考虑在内,使得管理层为获取高额股息及红利,选择让使公司承担更大的风险,降低风险管控力度,以获取更高的风险收入,忽视了长期风险而过度追求短期利润。在经济下行时,由于公司薪酬激励机制的非对称性,公司亏损时管理层不会因此而受到应有的惩罚。

四、防范我国保险业顺周期效应风险的政策措施

(一)保险监管部门的逆周期监管措施

在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反思过程中,各国政府和监管部门普遍认为,应加强金融逆周期监管,以降低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我国保险业存在顺周期性,为了缓解其对保险业的影响,降低保险业风险,应借鉴国际金融监管界所提出的一系列逆周期监管措施,对我国保险业实施逆周期监管,提高我国保险业的逆周期监管绩效。

1.国际金融监管界逆周期监管措施借鉴

国际金融监管界在匹兹堡峰会上提出了一系列逆周期监管措施,对解决保险业的顺周期问题具有较强借鉴意义。

在银行资本方面,巴塞尔银行委员会将令其采取如下三项措施:第一,提高资本的数量和质量要求。第二,开展逆周期资本监管。商业银行在繁荣时期需计提超额资本以弥补萧条时期的资本压力,做到以丰补歉。第三,建立或有资本。在正常时期,此项资本以长期债务形式存在,而在危机时期可以转化为资本使用。

在会计准则方面,对于金融工具的计量,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建议使用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两种方法的混合模型。对于拨备方法,美国金融会计准则委员会建议建立动态拨备制度,改变以往“已发生损失”确认方法,允许使用“预期损失”标准,提前确认损失,以降低危机时期的压力。

在薪酬管理方面,金融稳定理事会了《稳健薪酬实践原则》,对薪酬结构、资本要求、公司治理、监管干预以及信息披露等问题提出了建议。提出金融机构的高管薪酬应与监管资本水平相挂钩,完善薪酬管理制度,消除顺周期效应产生的根源。对于薪酬结构,金融机构应采取延期支付方式,延期支付水平应与公司的未来损失挂钩。金融机构需加强对高管薪酬的信息披露,而金融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金融机构薪酬管理体系的监管。

总结国际金融监管界的逆周期监管思路可归为以下三点:第一,消除风险根源。如改善薪酬管理体制,引导高管行为与公司长远利益相一致,解决薪酬管理体系中的道德风险问题。第二,缓解周期特征。如要求金融机构计提差额资本以增加资本缓冲空间,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金融机构在繁荣时期的扩张冲动,降低其扩张能力,从而预防顺周期效应风险的加剧。第三,降低危机成本。如通过监管方法的改进,为金融机构创造更多的灵活措施,减少其在经济萧条时期的财务压力,降低危机成本。

2.我国保险业逆周期监管措施建议

借鉴国际金融监管界的逆周期监管措施及思路,结合我国保险业顺周期效应的特征及风险,提出我国保险业的逆周期监管措施如下。

(1)保险承保业务的逆周期监管。监管部门应根据经济的周期性变化对保险公司的承保业务进行窗口指导,指导保险公司在风险计量模型和风险参数的选择上采取逆周期策略。在经济萧条时期,鼓励保险公司增强信心,采用相对激进的风险计量模型和风险参数,并加强公司风险管理。而在经济繁荣时期,建议保险公司采取相对谨慎的措施对承保业务进行核保,审慎地选择承保风险,鼓励保险公司采用较为保守的风险计量模型及风险参数,对投保人面临的风险进行充分评估,以减少保险公司所承担的潜在风险,实施审慎的风险管理策略。

(2)准备金计提的逆周期监管。为了缓解现行准备金计提规则的顺周期性,监管部门应建议保险公司采用一种类似“向前看”的准备金计提规则,改变按照“已发生损失”的确认方法,允许使用“预期损失”标准,提早确认损失,降低危机当期压力。例如采用具有前瞻性的跨周期准备金计提方法,在经济繁荣时期要求保险公司提取超额准备金,用以弥补在经济萧条时期保险公司将遭受的损失,增强保险公司抵御经济周期性波动的能力。

(3)实施公允价值的逆周期监管。建议采用以下四点措施:第一,明确不活跃市场的公允价值准则,准确评估流动性不足金融产品的风险溢价。第二,严格监管保险公司的估值方法、模型及程序。通过对其估值方法的监管达到促进保险公司改进估值方法,搞好风险管理的作用。避免保险公司在运用公允价值对交易不活跃的金融产品估值时出现的较强主观性。第三,指导保险公司对得出的资产价格进行技术处理,如将公允价值进行平滑来得到当年的公允价值,以消除报告期间金融市场波动的影响,平滑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效应。或在计价时将公允价值与其他计价方式得出的价格进行加权处理,得出最终资产的价格。第四,为降低公允价值会计的估计误差波动放大金融波动的潜在效应,应弱化资本监管对会计数据的依赖。第五,加强保险公司的信息披露,应加强对公允价值计价方式,价格选择方式等内容的信息披露,尤其要加强保险公司公允价值的表外披露,包括公允价值如何确定,预计所用估值方法存在的变动、导致价格变动的原因以及风险披露等,从而实施透明化监管。

(二)保险公司的管理建设

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了保险机构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重大缺陷,如薪酬机制短期化、对风险缺乏有效控制、风险信息披露不及时等等。保险公司应认真吸取经验教训,强化自身的管理建设。

1.逆周期薪酬制度建设

保险公司应避免高管阶层为追求短期薪酬最大化而采取短视化行为,令高管薪酬遵循收益与风险相匹配的原则,并将其与公司长期绩效相挂钩,建立起持续、动态、跨周期性的业绩考核与薪酬分配制度,平滑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对管理层薪酬水平的影响,使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相结合。

保险公司内部可以考虑采取以下几种做法来避免薪酬激励机制的顺周期效应风险:第一,从经济周期的角度对薪酬发放进行统筹安排。在经济繁荣时期适当降低对管理层利润分配的比例,增加一定数量的利润留成,以供资本补充及经济萧条时期薪酬发放之需。第二,将风险控制指标纳入到业绩考核指标体系,使高管薪酬与风险管理相协调,从机制上健全保险公司风险防范体系,提高保险公司防范风险的能力。如在薪酬体系中引入风险调整政策,包括风险延期、风险抵扣与风险止付机制。第三,增强中长期激励指标在保险从业人员及高管薪酬结构中的比重。高管阶层的薪酬可由年薪、福利津贴、短期激励以及长期激励几个部分组成。在高管薪酬制度的设计上,可将部分货币工资转换为长期股权激励或福利,避免以现金支付形式为主的短期激励制度促使管理层仅注重公司当前绩效,缺乏对公司的长期规划。长期激励的设计可以与权益收益率、股价的长期表现等长期指标相关,可以采取管理层持股计划、延期支付计划、股票期权等方式支付,使薪酬不仅能反映保险公司当期的利润和风险,而且能反映长期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损失,实现高管薪酬安排与长期风险承担相一致,激励高管人员致力于公司的长期利益,防止其为了短期利益对保险业绩进行操纵的行为。

2.公司业务发展多元化

(1)重视交叉销售。作为金融服务的供给者,保险公司必须考虑如何维护客户,如何从客户群体中挖掘盈利潜力。进行交叉销售可以起到稳定客户群体、提高不同业务间的协同效率的作用,增强了保险公司自身的稳健经营,使其可以克服长期性经济波动,经营具有弱周期性。

(2)重视客户群体细分。保险公司应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将客户细分为个人、中小企业、大企业三种类别,围绕不同类别客户群体的需求开发出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保险产品,以满足不同客户群体全方位的保险需求。这种全方位、多元化的保险产品体系可在很大程度上分散公司的经营风险,将自身的经营置于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之外。

(3)重视多元化渠道建设。由于保险公司不同类别的客户受到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并不具有同步性,如果公司能够满足保险服务需求群体多层次、多元化的要求,那么其自身的经营也就具备了抵御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潜质。为满足客户的需求,保险公司应针对不同客户群体接受保险服务途径不同的特点,注重自身渠道的建设,从柜台销售、电话销售延伸至网上销售、手机销售、电视销售等多种渠道,为客户提供最大便利,也为其自身树立起服务便捷、运作高效的社会形象。这种多元化的销售渠道可以为保险公司保持多元化的客户群体,缓冲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带来的风险。

(三)保险行业协会及研究团体层面的工作建议

对保险业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支持与辅助作用的保险行业协会与相关研究团体应密切关注国际金融界对顺周期效应的探讨,积极研究顺周期效应对保险领域的影响,立足我国保险市场的现实状况,通过压力测试、危机模拟等措施,查找我国保险业中存在顺周期效应的薄弱环节,为保险监管者以及保险公司提供理论与技术的支持,关键时刻能起到危情预警作用。

1.开展保险业压力测试

压力测试是一种评估某一特定事件或一组金融变量变化对一家公司潜在影响的风险管理工具,最初用于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管理。它的诞生源于对VAR方法的辅助,因为VAR描述的是市场正常波动情况下的最大可能损失,而在现实的金融市场中可能出现异常、极端的市场情形,并会给金融机构带来很大的危害,而通过压力测试度量异常、极端情形下对资产组合价值带来的不利影响,可以更好地辅助VAR度量各种风险[5]。

将压力测试运用到保险业,通过开展压力测试,模拟保险机构和保险市场发生危机时的情景,分析预测各类危机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有利于保险机构和监管部门预先准备危机应急预案,减小危机发生(下转第88页)

(上接第74页)的可能性,降低危机可能带来的损失。但由于我国保险业的压力测试尚属于起步阶段,亟待研究机构对其进行深度挖掘。

2.开发逆周期乘数

中国人民银行2009年就曾提出应该开发使用逆周期乘数来抑制顺周期效应,以克服资本充足率框架的脆弱性。具体操作上,可以先开发出一套景气指数,然后从中推导出逆周期乘数。目前,市场上已存在的与经济周期、消费者、投资者信心相挂钩的各类指数可作为构建景气指数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超,刘志威.保险业顺周期性与逆周期监管[J]保险研究,2010(8).

[2]赵光毅,王锐.顺周期效应与保险监管[J].保险研究,2010(3).

[3]王绪瑾.保险学(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第6篇

什么是系统风险

金融稳定理事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清算银行于2010年对系统风险进行了定义,即因金融服务流动的损害或中断而产生的风险,它源于部分或全部金融系统遭受破坏,对实体经济产生潜在的负面影响。所以系统风险可表现为单一金融机构、工具或市场的失败,即服务中断或价格剧烈波动。并且,这种失败必须要与整个实体经济在宏观层面发生联系。若某类风险仅对单个金融领域具有影响,但与经济金融体系没有关联,即使影响再大,也不能称为系统风险。与之相应,对该风险的监管也不具有宏观审慎性质。可见,系统风险是一个定义严格的专门术语,具有明确的使用范围。

系统风险源自金融业具有的外部性。金融是宏观经济的核心,是经济的“基础设施”,肩负着资源分配、资金融通、经济补偿、社会管理等重要宏观职能。单个金融行业发生重大风险事件,其影响并非单纯局限在行业内部,而是对行业外部的金融体系乃至宏观经济存在溢出效应,从而造成金融和经济运行的严重损害。

系统风险包括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空间维度关注跨领域问题,即所有金融机构面临的共同冲击和金融机构紧密联系造成的传染效应两个方面。时间维度关注政策、监管和市场的风险敏感性反应导致的顺周期效应。两个维度是立体滚筒式的存在,并以此方式进行演化和转变。它们相互影响,共同发挥作用,促成系统风险的发生和发展。

共同冲击

共同冲击是指金融系统内所有主体共同面临的冲击,这种冲击的性质对于不同主体的作用相同,可以对彼此独立的市场主体产生类似的负面效果。共同冲击可以来自金融系统外部,也可以产生于金融系统内部。外部的共同冲击包括经济冲击、政治冲击、人口冲击和巨灾冲击等。在宏观审慎监管以银行为主要对象的情形下,经济冲击受到的关注较多。

当前,理论界正在探讨来自金融系统内部的共同冲击,但理解还不充分。金融机构面临的共同风险暴露是一个重要类型,其本质是全市场范围的集中风险。此次金融危机中,次级贷款的大量发行,致使众多金融机构的业务结构相对集中于单一业务,产生全行业的集中风险。当市场上多数甚至全部金融机构都面对共同的风险暴露,使得单一的金融业务活动表现出全市场的集体性特征,便使整个市场的风险集中度大幅提高,使得原本容纳多元化风险的金融市场,失去了分散风险的能力,整个市场上不可对冲的系统性风险愈加突出,从而造成系统风险。

对于共同冲击产生的微观基础,学术界试图给出原因予以解释。海曼·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性假说”最具有代表性。现在,国际金融界的研究还在不断深化中。现有的研究成果表明,是金融市场自身缺陷导致了共同风险暴露。发掘系统风险的微观基础,探究金融市场的机制性缺陷,对于理解系统风险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启发性。金融系统和宏观经济关系密切,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已成为一对孪生姐妹,常常互为因果。对造成金融领域系统风险的市场缺陷的探讨,推动了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建立,还把人们的视野从自由主义的经济学传统引开,走向主张政府干预的凯恩斯主义,甚至回溯到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制度性批判。由金融市场的微观分析,到经济增长的理念选择,系统风险研究似乎获得了经济学意义上的另一种宏观审慎内涵。

传染效应

传染效应是由于负面冲击在金融市场的主体之间扩散造成的。扩散的主体包括信贷和流动性供应链上的金融机构、支付和结算系统。负面冲击得以在金融市场大范围扩散,是由于金融市场主体之间的紧密联系。这种联系既产生于各金融领域的横向交叉,也产生于信贷和流动性供应链条上下游之间的纵向关联。从横向来看,金融综合经营的发展,促进了金融子行业的融合。在组织角度,美国的金融控股公司和德国的全能银行代表着综合经营集团的两大模式。大量的兼并收购交易,使金融机构日益呈现出跨行业、大规模的特点。以股权和关联交易为纽带的密切关系,使得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金融机构链接为整体。在产品角度,金融创新催生了大量的跨领域金融产品,理财和资产管理等功能的发展,使货币市场基金、寿险公司等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具备了强烈的信贷管理功能,卷入了社会信用渠道,成为具有准银行性质的“影子银行”。

从纵向来看,随着金融产品创新的发展,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经历了“买入并持有”到“创新并分销”的转变。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是向社会发放贷款,将买入的信用风险头寸持有到贷款到期。而新的经营模式则是在买入信用风险头寸之后,通过信用风险证券化等手段,开展信用产品创新,开发标准化的信用衍生产品,向金融市场发放销售。“创新并分销”的经营模式,使商业银行不再是信用风险的实际承担实体,而是信用风险从实体经济向金融市场传播的中介机构。在信用风险的传播过程中,商业银行仅仅是风险源头,在整个证券化的链条上,投资银行、共同基金、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几乎全部类型的金融机构,都绑到了同一驾信用风险的马车上。金融危机也展示出了一条清晰的信用风险转移轨迹。

通过横向和纵向两条渠道,各金融机构间的联系更加密切,金融市场越来越呈现出网络化的特征,加大了系统风险产生的可能性。网络化的重要后果,一方面在于建立了风险跨领域传递的通道,有条件地使局部共同冲击的负面影响,通过金融网络的“二阶效应”,间接地扩散到金融市场的其他部分,从而放大了系统风险,加剧金融危机的破坏程度。另一方面在于极大地降低了金融市场的透明度,模糊了信用风险的传导路径,为系统风险的监控和管理制造了困难。宏观审慎监管的积极倡导者、前欧洲证券监管委员会主席亚力山大·拉法路西就认为,2008年金融危机和此前金融危机的最大不同点在于,人们不知道信用风险的交易对手在哪里。

顺周期性

顺周期性是指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的正反馈互动关系,这些相互加强的互动关系往往放大经济周期的波动、引发或加重金融不稳定性。此次金融危机中,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推动了危机在全球的迅速蔓延,加深了危机对实体经济的不利影响。

顺周期性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风险评估的局限性。由于一些短期量化指标与经济周期具有正相关性,因此风险评估值在市场压力变大时突然提高,在市场扩张阶段风险不断积聚时,风险评估值却较低。二是动机的扭曲。资本借贷双方之间的利益冲突造成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基于担保的借贷或保证金要求可以保护资本出借方,但当资产估值与融资直接建立联系时,保证金要求的波动与经济周期变化也具有正相关性。此外,个体与群体的动机差异也造成了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

第7篇

关键词:熊彼特;经济长波;金融危机;创新

一、引言

2007年4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迅速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在金融危机冲击下,世界经济正处于衰退的边缘,一些发达经济体已经或接近陷于衰退,而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也已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不少经济学家从次贷风波寻找危机的直接原因,如美元国际本位制和美国长期实行的“双赤字”政策,美国经济过度的虚拟化、经济思想过度自由化、政府职能存在错位缺位、金融创新异化和委托关系失衡等。但都未触及金融危机的真正本质。

马克思指出“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是事物发展的基本法则”。所有国家的经济运行都不可能表现为持久的单边上扬,周期性波动构成了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经济情况很少静止不变,在繁荣过后,可以有恐慌与暴跌,经济扩展让位于衰退。当最终达到最低点以后,复苏开始出现,这就是所谓经济周期。它至少在过去的一个半世纪成为世界工业国家的特征。离开了经济周期的特定波段去讨论经济,是不会找到真正答案的。虽然也有文章从经济周期的角度去分析这次金融危机的原因,但是鲜有文章从技术创新角度分析此次金融危机的成因。本文尝试运用以创新为特点的熊彼特经济长波理论来分析美国此次金融危机,并对美国金融危机的未来走向做出预测。

二、熊彼特经济长波理论概述

经济发展的周期现象引起了世界各国经济学家的极大关注,长波理论因其普适性和规律性,而日益被接受。五十年左右的经济长波本质上是熊彼特所说的创新周期。

(一)熊彼特经济周期理论

熊彼特经济周期理论是以创新为基础研究经济周期运动的理论。熊彼特认为经济周期性波动是由创新所引起的旧均衡的破坏和向新均衡的过渡。经济发展就是通过一个均衡向另一个更高的均衡不断跃升来实现的。熊彼特首先运用经济周期的“纯模式”来解释经济周期中的繁荣和衰退两个主要阶段的产生。他又进一步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实际上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纯模式”只是创新引起的第一次浪潮,必须再引入第二次浪潮才能解释四个阶段的经济周期波动。

(二)熊彼特开创的技术创新的长波理论

对于熊彼特的经济周期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长波理论。长波理论由康德拉耶夫在1925年发表的《经济生活中的长期波动》一文中首次提出并得出结论:“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存在着平均长约50年的长期波动。”但康德拉季耶夫却并没有就长波做出理论上的解释。

熊彼特首先对长波的运行机制提出了独具特色的解释。按照熊彼特的说法,无论是“纯模式”,还是周期的四个阶段循环的形成,关键在于创新活动。他又进一步认为,创新是大小不同的,有的创新影响大,有的影响小,有的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引入经济生活中,有的只需要较短的时间就能实现,这样势必会出现长短不一的经济周期。于是出现了熊彼特所谓的长周期、中周期、短周期之说。熊彼特认为,长波周期源于那些影响巨大,实现时间长的创新,即以产业革命为代表的技术创新活动,如铁路的兴建、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以及电气化和化学工业的兴起等。他把产业革命看成是大的技术革新活动的浪潮。

在一种静态均衡状态中,企业家的重大技术发明会给其带来利润,促使其他企业家纷纷进行模仿,扩大整个社会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便引起生产资料价格上升,经济高涨,此即“第一次浪潮”。这时在物价普遍上涨的情况下,出现了许多与本部门的“创新”无关的投资和投机,以致形成虚胀或过度繁荣,此即“第二次浪潮”。当新技术的普及应用达到一定程度后,超额利润消失,很多企业亏损或破产。与此相伴随,过度投资和投机活动也就停止,对银行信用的需求也开始紧缩,当经济中出现收缩而引起“衰退”时,不能直接导致新的均衡阶段,而进入一个病态的失衡阶段。这使经济进入“萧条”状态,这个阶段不仅投资活动趋于消失,而且许多正常的活动受到破坏。“萧条”发生后,“第二次浪潮”的反应逐渐消除,进入恢复调整阶段――“复苏”。从“复苏”进入“繁荣”又需有一次“创新”浪潮。

(三)熊彼特经济长波的划分

按照熊彼特的划分,截至1939年,资本义历史上业已出现了三次长波,第三次长波只进行到一半。范杜因在20世纪70年代考察了截至1973年的经济长波,总结了前三波的各个阶段,前三轮长波已基本得到现实的证实。一般认为,第四次经济长波开始于20世纪中期,在持续20多年的高经济增长后,自1973年发生石油危机后进入下降期。关于第四轮经济长波何时结束,第五轮经济长波何时开始,理论界争论较多。本文比较赞同陈漓高,齐俊妍的第四次长波结束于1991年,第五次长波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时间为1991年的说法,大约在2009年达到波峰。五轮经济长波的划分如表1所示。

三、熊彼特经济长波视角下的美国金融危机分析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的爆发和不断深化,成为世界经济第五轮长波繁荣期结束的直接诱因。但这次世界性金融危机深层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根据熊彼特经济长波理论,是信息技术创新及信息产业发展的停滞或衰竭,第五轮长波开始从创新阶段进入成本竞争阶段。于此同时,美国为了改变经济周期变化规律,推行相关政策刺激经济金融化,但当金融泡沫破灭,次贷危机产生,经济还是势必进入衰退阶段。

20世纪80年代的世界经济发展表明,新经济长波的胚胎已经在高技术创新活动中孕育成熟了。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出现,新摩尔定律的出现,信息技术产品每18个月更新一次。20世纪90年代中期,新一轮的经济腾飞出现了,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后来居上,并强烈地冲击着世界经济格局,传统制造业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据统计,在1994-1996年间,美国经济增长中高科技的贡献率27%、传统产业仅为14%、汽车产业仅为4%。美国连续9年保持4%左右的经济增长率,失业率接近于零。传统产业中4000万人失业,但是新产业创造了7000万人的就业机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美国信息技术设备和软件投资在这20年的持续高速增长,引发新的生产力革命,导致第五轮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的延续。一个由信息技术主导世界经济的“信息经济时代”已经到来。

在进入21世纪后,推动第五轮经济长波上升和繁荣的、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也已经开始进入饱和期。“在2001-2007年期间,美国信息技术设备和软件投资的几何年均增长率仅为2.9%,大大低于此前的20年。”以IT产业为主导的第五次产业革命及其长波周期,经过20多年不断的技术创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出现更高级别的技术创新,原有的创新企业就失去技术优势,因而无法利用技术创新优势获取超额利润,于是出现了资本积累过剩,投资和生产必然由转向低潮,经济增长的动力开始减弱,第五轮经济长波进入了繁荣期的末端。

美国政府也早已深知高科技产业不可能无止境地促使美国经济持续增长下去,在经过一段时间后,由于高科技本身的特点和经济中的其他制约因素,高科技产业也有可能出现停滞甚至滑坡。于是从21世纪初开始,美国政府为了防止美国经济可能面临的下滑趋势,也为弥补“9・11”事件对美国国民心理所造成的重创,开始实施了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鼓励衍生工具的发展,放松监管。与此同时,美国金融机构将信用等级较差的人也拖入借贷者行列,并将这种次级债通过衍生品市场发往全世界,让全球为其刺激经济的政策分担风险。美国实施这种政策的结果直接刺激了经济的金融化。美国金融业在国内总利润当中所分割的比重越来越大,从80年代初的不足20%上升到30%左右,并在21世纪初一度达到45%。美国希望能由此改变经济规律的运行方式,使经济长期繁荣下去。但这种政策只是使美国经济保持了表面上的增长。宽松的货币政策和金融衍生品制造了巨大的泡沫,当泡沫破灭后次贷危机爆发。

而此次次贷危机恰好发生在第五轮长波下降期临近的关口,一方面使得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金融危机并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衰退,这加速了长波下降期的到来;另一方面,长波下降期的临近也使得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更加严重和持久。如果不是技术创新所带来的优势也已渐消失,长波繁荣期的临近结束,次贷危机仍有可能发生,但未必会引发全球性的经济衰退;然而,即使没有次贷危机,由于信息技术创新衰竭所造成的长波下降期也必然会到来,只是可能会以其他危机的形式发生。次贷危机只是科学技术危机的表象;只是人类发展历史面临的由于科学技术发展出现停滞;只是现代社会在旧的科学技术基础上积累起的巨大社会生产力面临崩塌的表象。

四、美国金融危机未来发展预测

经济周期的运行是有规律的,被人为刺激起来的经济没有延长繁荣期或跳过衰退期达到下一个均衡的能力,美国金融危机实际上是被人为改变而积聚了严重失衡的经济周期的一次回归。科技革命是产业革命和周期的先导和前提。如果要迎来经济的复苏,使经济增长进入下一个长周期,必须占领科技革命的制高点,必须有对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造成重大变革的技术创新的出现。虽然科学家一直努力致力于科技创新,但可惜,时至今日,在生物、材料及能源领域等相关科学理论和技术实践上尚未有大的突破。如果把美国这次金融危机置于这个视角中加以考察,将很难得出乐观的结论,我们预测美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处于下滑的阶段。而可能成为下一周期主导产业的,将是与延长人类的生命周期密切相关的生物、生命和基因产业。这是因为工业化社会已先后解决了人类吃穿住用、交通、城市化和信息化等问题之后,今后要引起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更大质的变化的主要技术革命,是如何延缓人类生命周期这一人类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因此,除非生物、生命和基因等关键领域的技术有所创新和突破,否则美国经济很难复苏。

参考文献:

1、魏曙光.金融危机的理论解读及政策启示[J].生产力研究,2009(14).

2、安毅.美国金融危机成因与中国金融改革[J].财经科学,2009(4).

3、丁浩.美国次贷危机形成机理与金融危机根源探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9(1).

4、孙可娜.经济周期视角下金球性金融危机的审视与理性思考[J].现代财经,2009(2).

5、李慎明.美国经济极有可能已步入40年到60年的“康德拉季耶夫周期”收缩期中的衰退[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03-18.

6、尹国俊,曾可昕.从经济周期看美国金融危机[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5).

7、熊彼特.经济周期循环论[M].中国长安出版社,2009.

8、陈漓高,齐俊妍.信息技术的外溢与第五轮经济长波的发展趋势[J].世界经济研究,2007(7).

9、陈漓高,齐俊妍,韦军亮.第五轮世界经济长波进入衰退期的趋势、原因和特点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9(5).

第8篇

巴菲特在评估一个公司竞争优势的质量和持续性时,会尽量避开那些大量使用杠杆来获取利润的公司。从短期来看,这些公司或许是只下金蛋的鹅,但最终它们将一无是处。雷曼兄弟等公司的轰然倒塌,留给了我们许多的思考,其中之一就是滥用杠杆的做法对许多企业提出了严正的警告:不要过度使用杠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财务“谨慎”甚至“保守”成了当前理财的流行词。危机中,企业更应去杠杆化。

危机与杠杆化

众所周知,杠杆可以分为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经营杠杆就是由于经营中所产生的固定费用所引起的,财务杠杆是由于存在借款生成的利息引起的。财务杠杆和经营杠杆组合就是总杠杆,由于总杠杆受如经济周期、市场结构、竞争程度、企业规模、管理水平、人员配置等许多因素的影响,内外部的波动性使管理杠杆非常复杂,很难在经济动态中保持均衡,而在非均衡状态下又会增加风险或是降低效率。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和企业追逐利益最大化的矛盾,使经济风险、营业风险、财务风险三者很难协调,财务杠杆在宏观与微观的运行中很难拿捏好使用杠杆的度,很难精确估算其产生的结果。

一个多极法人的集团由于管理链条长、地域跨度大和管理效率低等原因,导致企业在撬动外部资源时很难控制杠杆的力度。同时,由于风险隐蔽性强,不易被快速发现、规避和转移,以至于风险常常在静默中爆发,难以控制,具有更大的破坏性。像长期股权投资和少数股东权益的杠杆使用,就不经常被关注。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同时,杠杆的复杂性和隐蔽性使风险的蔓延速度非常快,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特殊时期,这种传递就像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会产生难以规避隔离的问题,令人猝不及防。每次金融危机都会淘汰一批企业,甚至是优秀的企业,这也让我们看到过度使用杠杆具有毁灭性。

观阴阳 顺势为

在《大衰退》一书中,辜朝明认为,经济周期是有阴阳的,经济周期在阴态与阳态之间不断相互转化,周而复始,变化始终。当经济危机爆发,资产严重贬值,负债相对没有贬值,这就要求企业从利润最大化向负债最小化转化。因此,在经济危机发生时,企业的财务战略要求现金为王,有财务杠杆的企业价值要高于无财务杠杆的企业,这时就创造了新的机会。

当企业处于阳态时,借股市高位再融资,获取发展和生存的资金,为更好的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企业可以利用泡沫期高价抛售资产,留存现金,减少各种非营运资产,平滑周期性企业的现金流,减少风险,特别是减少金融资产,使企业保存大量的现金,以备不测。

在企业由阳转阴的过程中,增加现金的持有量,减少应收款项,加速资金周转,收紧信用,减少负债,特别是刚性较强的短期流动负债,调整资本结构,减少投资,保存实力,使企业食量充足。

当企业处于阴态或由阴转阳的准备过程中,应采取降低利润率的方式增加资金周转速度,尽快回笼货币资金,减少支出,按照战略意图,布局产业,谨慎投资,攻守兼备,蓄势待发。

企业的财务管理要顺势而为,所谓顺势,就是把握时机。把握住了时机,就如同顺水推舟,借力打力,就会事半功倍;相反,时机把握得不好,就会事倍功半。因此,企业应密切关注世界经济变化动态,通过观察宏观经济走向,调整企业战略,随机应变,提早筹划,合理应对。

依类型 选对策

对于多元化集团企业,应通过产业布局、地域布局、产融结合等方式分散并抵御风险。如和记黄埔从1997年起,经过多年的全球化和多元化发展,形成了以港口、地产、零售、制造、电讯、能源和金融相结合的大型产业集团,以增强现金流量的持续性,减少现金流量的波动性,使和记黄埔能够顺利度过多次金融危机。复星国际由于受钢铁和房地产业的影响,产业布局的抗跌性差,在金融危机及行业的周期性影响下表现不好,因此加大了对弱周期、现金流好、抗跌性强的轻资产的投入,并于2008年底进行了反周期投资,入主分众和新浪,进入了传媒业,抄底成功,使企业由“危”转“机”。

对于周期性企业,要调整资本结构,减少负债率及短期贷款的比例,以缓冲风险。在危机时期要以控制风险为管理重点,适度调整发展速度。例如,地产业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地产企业可以选择在危机爆发前率先降低销售价格,增持可出租物业,低谷竞标拿地,期与开发商合作开发,而低潮期独立开发,以此来提升应对危机的能力。

对于中小企业,由于经营规模有限,融资渠道有限,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要把现金持有量作为管理的重点,利用降价促销等方式增加收入并提高资产周转率,增加现金的保有量,关注企业营运资金的周转,使企业良性循环。保持现金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合理控制资产负债率,特别不要过分依赖单一收入渠道,而要有效的分散风险。比如,一些出口企业过分依赖对某一个国家的出口,或有些企业过分依赖几个大客户,这样都很难应对支付风险及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

保现金 求稳定

现金管理是风险防范的关键。“现金为王”不只是在低谷期使用的战术安排,保持现金流量的安全性、流动性、持续性和效率性是企业理财的永恒课题。追求现金流量管理中动态的平衡,是一种理想的终极目标。企业要规划好现金流量与战略现金流的匹配,安排好企业现金流的流量、流速、方向,将企业母子公司的现金流量分层管理,压缩管理层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将经营、投资、筹资三块资金分块进行管理,经营产生净现金要超配,逐层逐块的化解风险,做到从战略上规划好现金流量,从执行中控制好现金流量,处理好企业增长、创造价值和风险防范三者的关系,在危机期应该是在规避好风险的同时为企业创造价值。

宏观经济形势的不可预测性和复杂性,使得保持稳健变得相对重要,转移、分散、规避、隔离风险都非常关键。在杠杆的使用上,负债的规模、时间的选择、负债期限的长短、融资方式的选择和组合都要有所控制,危机期要在企业的预算中贯彻财务稳健的政策。定期进行压力风险测试,观察企业应对和防范风险的能力,以使企业及时调整。如年初美联储做的压力测试,可以使外界更加清楚地了解各家银行的经营状况。我国企业完全有必要定期进行这种压力测试,来判断企业是否具有应对复杂经营环境的能力,帮助企业不断调整经营战略和财务战略,及时防范、规避或转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