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31 16:59:5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医疗市场前景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 关键词 ] 医疗改革 市场化 政府 困境 原因 分析
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取得过显著成就。当时,计划经济时期,在整个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低的情况下,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中国用占GDP百分之三左右的卫生投入,大体上满足了几乎所有社会成员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国民健康水平迅速提高,不少国民综合健康指标达到了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成绩十分显著,被一些国际机构评价为发展中国家医疗卫生工作的典范。这一时期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经验包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布局与服务目标合理;医疗卫生工作的干预重点选择合理 ;形成了广覆盖的医疗费用保障机制 。
当然,在收获的同时,这一时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也存在问题。当时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总体投入和专业技术教育赶不上医疗服务体系的迅速扩张,致使医疗卫生服务的总体技术水平较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状况,导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在医疗服务体系发展和医疗保障水平上依然存在很大差距;过分严格的政府计划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医疗服务机构及医疗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地发挥。此外,城镇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制度一直存在着对患者约束不足以及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问题,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则存在互济功能不足的问题,如此等等。
然而,计划经济时期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能取得显著成就,关键的因素又在哪里?我们认为,计划经济时期中国之所以能够在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在干预重点选择方面以及在费用保障机制发展方面取得突出成效,政府的主导作用是决定性因素。医疗卫生的投入以政府为主,医疗卫生资源在不同卫生领域以及不同群体间的分配由政府统一规划,具体服务的组织与管理也由政府按照严格的计划实施。从而保证了全国绝大多数居民都能够得到最低限度的医疗卫生服务,确保了中国人民健康水平的迅速提高。这些成绩的取得,说明中国当时的选择符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某些方面也取得了进展,但暴露的问题更为严重。从总体上讲,医疗改革是不成功的。在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方面,医疗卫生机构的所有制结构从单一公有制变为多种所有制并存;公立机构的组织与运行机制在扩大经营管理自的基础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同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关系从分工协作走向全面竞争;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目标从追求公益目标为主转变为全面追求经济目标。 在医疗保障体制方面,随着80年代初期解体,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绝大部分地区迅速瓦解;由于该制度赖以生存的体制基础已经不复存在,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试图恢复合作医疗制度的努力一直未见明显成效。城镇地区,随着国有企业以及其他方面的体制改革,传统的劳保医疗制度和公费医疗制度也遇到了很大困难。 除此之外,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行政管理体制、药品生产与流通体制等等也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在医疗卫生事业的行政管理及资金投入方面,中央政府的统一协调职能不断弱化,各种责任越来越多地由地方政府承担。药品生产与流通走向全面市场化。
医疗领域市场化,可以细分为两类:一类是医疗保障的市场化,一个是医疗服务的市场化。医疗保障的市场化一般指的是通过商业性的医疗保险,以自愿性为主,为民众提供医疗保障。简而言之,不是由国家强制提供的医疗保障。医疗服务的市场化说到底是由谁来提供医疗服务。原来的体制是由国家直接办医院,国家财政付款,这是事业单位模式。现在国家财政拨款占医院收入的比重越来越低,这个过程应该叫走向市场化。
纵观我国现行的医疗卫生行业的现状,在供给层面上已基本形成了商业化、市场化的服务提供模式。各种资本都可以进入医疗服务领域,基本上不存在进入和退出限制,新建医疗机构的布局以及服务目标定位主要取决于市场需求状况。包括公立医疗机构乃至公共卫生机构在内的所有医疗服务机构,都已经成为实行独立经济核算、具有独立经营意识的利益主体。在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微观组织和管理方面,普遍转向企业化的管理模式。各种医疗服务机构之间则逐步走向全面竞争;医疗服务的价格形成机制也主要依靠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
在需求层面,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越来越多地演变为私人消费品。目前在城镇地区,医疗保障(保险)制度所覆盖的人群大约有1亿人左右,不足全部城镇从业人员的半数;在农村地区,则只有全部人口的10%左右
医疗卫生体制变革的基本走向是商业化、市场化。这种走向的医疗体制变革的优势主要体现为:通过竞争以及民间经济力量的广泛介入,医疗服务领域的供给能力全面提高。医疗服务机构的数量、医生数量以及床位数量都比计划经济时期有了明显的增长,技术装备水平全面改善,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迅速提高,能够开展的诊疗项目不断增加。此外,所有制结构上的变动、管理体制方面的变革以及多层次的竞争,明显地提高了医疗服务机构及有关人员的积极性,内部运转效率有了普遍提高。
但是我们不能忽视,改革开放时期医疗体制变革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使得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以及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源在于商业化、市场化的走向违背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它表现在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共品性质与商业化、市场化服务方式之间的矛盾;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与商业化、市场化服务方式之间的矛盾;医疗卫生服务的宏观目标与商业化、市场化服务方式之间的矛盾;疾病风险与个人经济能力之间的矛盾。
当前医疗体制的定论,简单的成功与失败都过于轻率。但可以肯定的是医疗体制的改革,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多数获益。回顾医改的最近十年,民众对此看法如何,我们通过一组数字就可了解。78.9%的人认为医院比十年前多,的确,1980年全国医院达到18万,到2003年达到29万,反映了我国医疗行业的高速发展,但却有60.1%的人认为比十年前看病更难了,其中最关键的重点是认为药价更高,看病更贵了。越来越多的医院背离了公益性,转而追求纯粹的经济利益,有81.2%的人认为,现在的医院在他们眼里是盈利性的而非公益性机构。
如今,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其严重后果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全面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同,各个领域的改革也都开始进一步推进。能够面对问题、正视现实,加快推进改革固然值得肯定,但改革能否获得预期的进展及良好的效果则是另一问题。
中国的医疗改革,要切合中国的国情,而中国的国情,莫过于人口基数大,农村人口多而且收入低。据统计,2008年我国乡村人口依然还有72135万,而这部分人口的年平均人收入只有4761元,还有城镇人口中还有很大部分是低收入人口,如果中国医疗改革道路走市场话为主导的道路,就会变成美国那样,医疗保健支出占了居民消费的很大一部分(在美国接近百分之二十,这恐怕是国人难以接受的)。而且市场化主导的医疗不会瞄准那些农村人口和城市低收入者。
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走了一条高水平、低覆盖的路子,世界上最先进的医疗技术我们都大量的采用,医疗卫生体系呈现倒金字塔形,高新技术、优秀卫生人才基本上都集中在城市的大医院,农村和城市社区缺医少药的局面没有根本扭转。2003年,卫生部组织开展的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群众有病时,有48.9%的人应就诊而不去就诊,有29.6%的人应住院而不住院。一如现在中国医疗的现状“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医院豪华,服务周到,可是却没有多少人够胆子进去,我们把这种制度归结为“为少数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调查地区两周新发病例未就诊比例为38.2%(其中:城市为47.9%、农村35.6%),比2003年下降了6百分点,农村下降幅度略大于城市。未就诊病例中,70%的患者通过自行服药或药店购药等方式对疾病进行了治疗,只有少部分患者未进行任何治疗。2008年,卫生部组织开展的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经医生诊断需住院而未住院的比例为21%(其中:城市22%、农村20%),与2003年调查相比,出现下降趋势。
我们需要政府主导的为广大的公民提供公平的医疗服务,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必然导致医疗服务的质量的下降,我们称之为“为多数人提供低质量的服务”,虽然说是低质量,但是并不是代表医不好病,只是说环境不好,服务不好,但是试问,又有谁会在意感冒发烧的时候是否要睡好的病房,要有空调等,大多数人只是需要用一个架子吊着点滴打吊针而已。特别是在农村,“行脚”医生的模式还是没有过时的。这种成本底下的模式在中国广大的农村中还是十分值得推行。
我们需要的是一种金字塔式的医疗模式,底下是基础,是主要部分,在政府主导的廉价
医疗的基础上,充分引进市场竞争,这样才可以形成一个稳定的医疗体制。
据2003年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有44.8%的城镇人口和79.1%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基本上靠自费看病。2008年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本次调查城市地区居民拥有各种社会医疗保险比例为71.9%,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比例为44.2%,比2003年增加了14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率为12.5%。农村地区,拥有各种社会医疗保险人口的比例达到92.5%,89.7%的调查居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9%拥有其他社会医疗保险。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在一定的长期内,中国的财政不可能像英国加拿大德国这些国家那样为全民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中国更应该学习新加坡储蓄医疗保险制度,由国家强制居民把一部分收入存入国家直接管理的账户,该账户只限于在政府设立的医疗机构支付住院费用和少数昂贵的门诊费用, 并制定严格的启动和提取限额。
在任何情况下,卫生事业都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把医疗服务变成牟利的工具。中国的医疗制度只能走政府主导的道路,才可能让更多人享受到医疗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梁云 邵蓉:国外医疗保险模式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上海医药 2007年第28卷第6期
1、产品市场占有率高;
2、原创技术和研发优势突出;
3、近期主打品种的快速增长,长期看原创技术带来的产品储备系列化。
即将登陆创业板的广东冠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冠昊生物”,代码300238)是一家专业从事再生医学材料及再生型医用植入器械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科技企业。公司拥有自主研发新型再生医学材料,主营产品为生物型硬脑(脊)膜补片,2009年达到43%的市场占有率,加之市场整体增速接近40%。
冠昊生物创新能力强,技术优势明显,2008年-2010年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70.8%、113.6%。近3年毛利率一直维持在90%以上。生物型硬脑(脊)膜补片的持续增长是冠昊生物收入和利润的稳定来源,未来公司的快速增长有赖于胸普外科修补膜和无菌生物护创膜的市场开拓。
硬脑膜补片推动高成长
冠昊生物是致力于再生医学材料及再生型医用植入器械的生产销售,目前拥有生物型硬脑(脊)膜补片、胸普外科修补膜和无菌生物护创膜三个细分市场品种。生物型硬脑(脊)膜补片是公司的主打品种,收入、利润分别占整体比重在85%以上,是近几年业绩的主要驱动因素。公司生物型硬脑(脊)膜补片自2006年6月上市以来,凭借优越的材料性能,打破了进口产品的垄断局面,市场份额逐年提升,在短短三年时间里成为国内脑膜市场的第一品牌,市场份额达到40%以上,市场占有率第一。
胸普外科修补膜和无菌生物护创膜目前基数还较小,但增速较快。公司于2008年开始进入胸腹腔修复膜领域,2010年销售额接近500万元。公司于2009年6月推出无菌生物护创膜后,迅速得到市场认可。2010年实现收入872万元,同比增长223%。公司的快速增长有赖于这二者的市场开拓。
近几年我国植入医疗器械处于快速发展期,据行业协会估算,未来10年内我国植入医疗器械行业将达到每年1500亿元的市场规模,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植入医疗器械市场,市场前景广阔。
打造核心技术体系平台
在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冠昊生物自主研发了一系列世界先进的核心技术,并在再生型植入医疗器械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产业化经验,打造了从“基础研究―产业化研究―产品临床―规模生产―市场推广”的完整产业化链条。
凭借原创的核心技术,冠昊生物以动物组织为原料成功的研制出一大类具有诱导再生功能的再生医学材料,并以此材料为平台,开发出一系列再生型医用植入器械产品。目前公司已有三个膜类产品上市,正在研发的产品包括整形植入系列材料、骨填充材料、人工食管、小口径血管、人工韧带、神经导管等十多个产品。未来三年,公司将重点研发市场前景广阔的医学整形美容、妇科盆底功能重建领域等新产品。
冠昊生物未来看点在于县级医院学术推广。公司以学术推广为核心,采用自主服务配送带动分销的组合销售模式。平台性技术可大量复制新产品,2009年冠昊生物新推出的胸普外科修补膜和无菌生物护创膜分别应用于腹腔手术和烧伤、外伤、难愈性创面,技术先进,有望复制脑(脊)膜补片的成功之路。
募投项目孕育利润增长点
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投资总额相比2009年的增幅有了显著上升,2011年中国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行业投入总额相对2010年将增长25.5%,由此可见国家对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投资将成为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的主要增长动力。
正因为有很好的市场前景,所以医疗相关产业公司受到了风险投资基金的追捧。就在2010年11月26日,深圳新元素医疗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新元素医疗)获得了蓝色大禹成长投资的8000万元注资。“公司正在筹备上市资料,计划2012年启动上市规划的程序。”新元素医疗董事长张欣表示。
慧眼识珠
2005年,张欣在深圳一举创办了新元素医疗,公司集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为一体,从事医疗设备生产与经营。经过数年的发展,新元素医疗已经成为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专业从事医疗信息化系统集成、系统方案解决、医疗设备生产与经营、医疗相关技术开发与投资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另外在国内设有27个办事机构,形成了覆盖中国、东南亚地区的销售和医疗设备保养与维修服务网络。
“蓝色大禹成长投资眼光独到,在我们公司规模还没有做大的时候就已经介入了,这几年一直密切合作,双方都看好中国医疗信息行业未来的市场前景。”新元素医疗首席科技官张黔说。据业内分析人士表示,美国的医疗服务、医药生产、健康管理等健康行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5%,目前国内健康产业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5%,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随着新医改的推出,远程医疗成为医改的重点领域,中国远程医疗市场空间无限。
新元素医疗目前有三个大的产品线,一是远程健康监护平台产品线,主打产品有远程无线排尿日记检测系统、无线实时心电监护系统,动态血压监护系统等,全国有200-300家医院在使用。目前新元素医疗已经在和一些城市合作,建立医疗信息化框架协议,如广东、内蒙古、吉林、安徽等城市,从整个大的框架上看有相当好的市场占有。二是医院内部信息化,侧重医疗物联网,利用RFID射频识别、传感器的技术,对院内管理、人员管理进行很好的控制,如广东南方医科大学、深圳人民医院、深圳滨海医院等都在使用这个系统。三是创新型医疗设备电磁式体外冲击波系列。
多方联盟
“此次对新元素医疗的投资是基于一系列市场调查和对新元素医疗的创新力、研发力及各项综合考评之后作出的决定。”蓝色大禹成长合伙人表示。就在2011年2月下旬,新元素医疗推出的远程健康监护产品和医疗物联网解决方案,顺利通过了IBM认证,从而正式获得IBM高级ISV成员资格及PWIN计划高级成员资格。很是令投资双方感到兴奋。这一认证的通过,表明新元素医疗不仅在国内传统医疗健康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在远程医疗健康信息化应用和医疗物联网解决方案上也同样走在了前列。与此同时,与香港科技大学的结盟,帮助新元素医疗提升了竞争实力。“香港科技大学虽然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学校,但是对新元素医疗最大的帮助就是人才培养,给我们提供了不少有助于公司产品发展的建议,无论是香港科技大学的教师,还是科研人员等都对我们有很好的帮助。”张黔说。
在新元素医疗的产品中,有远程无线个性化健康监护平台、医疗物联网络平台、病人随访专家系统等产品。“今年我们将推出一些新产品,从技术上有几个看点,其中关于睡眠分析的监护是我们与深圳市人民医院合作开发的。张黔自豪地说,“如一个人的睡眠质量怎样,可能有打呼噜、睡眠终止等情况出现,这是由于枕头位置的影响。我们的产品通过对人的睡眠进行分析,选择适合你的枕头,并通过测量你的心率、血氧,以及监控枕头的情况,从而判断你的睡眠质量。目前在美国有一两家机构在研究这方面,而我们的这项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今年年中就会推出。”
除了不断研发新产品外,新元素医疗也在积极探索商业模式。新元素医疗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医疗信息化模式,通过医疗信息化技术,把医院的运营成本下降,把解决中国医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作为主要市场目标;其二是远程监护模式,通过远程技术可以使大医院医生的信息、技术知识推广到农村和社区。“远程监护模式主要服务三个目标群,第一是大医院向外推广,如深圳市人民医院、北京首钢医院,帮助他们建立远程监护科室,通过这个科室把医生资源推广到数控、慢性病人;第二是大医院资源向院外延伸,也就是大医院资源向社区、县级医院拓展;第三是整个区域范围内医院与医院之间的资源共享。”张黔说。
北京启动电子病历建设,未来五年内完成全体居民电子病历和居民健康档案建设,而且电子病历建设也同步在全国推广。新元素医疗则在健康档案方面找到切入点,“我们的切入点是动态健康电子档案。以往的电子档案只是看病时有信息,体检时有信息,但是纵观全年,人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里,我们要对你在家里时的信息进行收集,建立动态电子档案。当你生病时,可以查到你的以往病史,从而达到对症下药。”张黔表示。
竞争砝码
让客户对产品放心使用,是每个企业需要做的功课,也是必须做好的事情。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用户的需求更加理性,这就需要企业做好客户服务工作,来满足客户的需求。“我们在客户服务方面非常看重服务质量,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其一是技术中心鼓励实行定制化服务,针对不同的用户,从技术源泉上进行服务;其二是有专门的技术支持部门,去现场实施方案,给用户做现场指导;其三是针对不同的用户,我们有专做市场模式的创新部门,创造一些新的市场模式、服务模式。”张欣表示。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薄壁不锈钢,管道,设计选用,要点
【 abstract 】 water pipe is made of high quality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work. Stainless steel tube not only can be used widely in drinking water, hot water, straight drinking water, food, medical treatment, can also be used in fire, rain water system and other fields, have very good development prospe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drainage engineering of stainless steel pipe thin-wall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esign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selec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drainage engineering of stainless steel pipe design key points of thin-walled selection.
【 key words 】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thin stainless steel, pipes, design, use the main points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筑给排水薄壁不锈钢管材寿命周期综合成本低, 具有卫生、耐腐蚀、强度高、韧性好、壁薄、水力条件好、阻氧、抗低温、抗老化、可回收再利用, 是建筑给水、排水各类管材中的高档管材。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生活冷热水系统、直饮水系统、医药及食品管道系统、户表改造和大型屋面雨水压力流(虹吸式)排水系统。在消防系统中也崭露头角。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居民的生活品质的提高, 该种管材在住宅小区、住宅、公建群、公建的应用前景非常看好。
一、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薄壁不锈钢管道的特点
1、薄壁不锈钢管道不仅可以广泛应用于给水、热水、直饮水、食品、医疗, 还可用于消防、雨水系统。薄壁不锈钢管材是绿色建材, 适于安装在中、高档住宅及大型公共建筑中。其发展前景不仅在建筑给排水领域, 在城镇给排水领域均看好。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采用铁素体不锈钢代替奥氏体不锈钢,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3、标准是生产力, 标准的先进性、可操作性、兼容性是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编制能与国际接轨并充分反映国情的产品标准和工程建设标准刻不容缓。它关系到整个行业的发展, 关系到薄壁不锈钢管道的推广和市场占有率, 也关系到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的国策。
二、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薄壁不锈钢管道设计选用的基本要求
什么叫薄壁不锈钢管,薄到什么程度叫薄壁不锈钢管?目前定义比校混乱。目前容易被接受的是CECS(报批稿)指出的,δ/OD≯6%且OD/δ≮17的不锈钢管。
由于不同牌号的薄壁不锈钢管耐腐蚀性能不一,故应根据使用场所的环境条件、工程要求,选择不锈钢的牌号。我国是镍资源缺乏的国家,开发和推广无镍的资源节约型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是非常必要和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应采用439、443、444铁素体不锈钢代替304镍不锈钢。此外,在我国沿海地区,利用444铁素体不锈钢做生活储水箱已有几十年历史,利用铁素体不锈钢做虹吸屋面雨水排水管材也在鸟巢成功应用。
薄壁不锈钢管材是绿色建材,适于安装在中、高档住宅及大型公共建筑中,发展前景看好。薄壁不锈钢标准间的兼容性、可操作性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设计选用中,设计人员要根据环境、介质等选择材质和接口方式,注意其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
二、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薄壁不锈钢管道设计选用要点
1、选择材质应注重安全实用
(1)应根据使用场所的环境条件、水质、工程要求, 选择不锈钢的牌号, 如: 冷水、热水、直饮水可选S30408(304); 沿海或直埋条件下, 土壤腐蚀性较强时,可选用S31603(316L)等, 总之,应满足安全、实用要求。
(2)应采用S11863(439)等铁素体不锈钢代替奥氏体不锈钢。我国是镍资源缺乏的国家, 开发和推广无镍的资源节约型的铁素体不锈钢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S11863是无镍低碳、含稳定化学元素Ti 的铁素体不锈钢的一种牌号, 与S30408比较, 具有良好的耐蚀性、抗氯化物点蚀性能及良好的焊接性能、高的热传导系数、低的线膨胀系数和成本优势等特点, 但其冷加工成型性能不如S30408。应充分利用S11863的特性, 扬其长、避其短, 如采用S11863生产管材, 采用S30408生产管件。利用其传热系数高、线膨胀系数低的特点, 将其用作热交换管。
2、接口方式多元化
(1) 管材与管件的连接性能是系统适用性的关键性能。目前薄壁不锈钢管材和管件的接口方式主要是机械连接和非机械连接两大类。卡压式、双卡压式、环压式、卡凸式、法兰式、沟槽式、可曲挠式等为机械连接的代表型式; 承插焊、对接焊等为非机械连接的代表型式。目前正在研发的接口方式, 尚有胶粘式、钎焊式等。据不完全统计, 国内有30 余种不同类型的连接方式。
(2) 接口方式偏多的原因, 主要是不锈钢材质的优异性能和市场前景看好; 市场竞争中需要不断创新; 知识产权保护要求等。
(3) 新开发的接口方式虽然可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但由于工程考验时间短, 连接性能良莠不齐, 管材、管件规格系列、公称外径等不统一, 不利于行业发展和工程建设。
(4) 经长期考验的接口方式, 均各有所长, 也各有所短, 各有自己的适用条件。接口型式的选择, 主要应从公称外径、可否拆卸、可否动用明火、安装空间、输送介质水质、水压(含负压)等方面考虑。哪一种接口方式均不能一统天下。
3、管材的交货状态不一定要经热处理
(1) 交货状态是指管材经热处理后交货或未经热处理以焊接状态交货。这是一个生产工艺问题。薄壁不锈钢管材是有焊缝的, 以往大部分管材是未经热处理的。所谓热处理, 奥氏体不锈钢是指固溶处理, 铁素体不锈钢是指退火处理。
浙江省医疗器械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09
[摘要] 医疗器械是基本医疗机构的必备硬件设备,直接象征此医疗机构的医疗和技术水平,不仅关系到所在地方群众的身体诊疗状况和社会效益,而且直接影响医疗机构的经济效益。我国医疗器械产业仍占有范围较广阔的市场,并且从长期方向看存在良好市场前景。我国医疗器械产业逐渐扩大和拓展,其水平逐渐趋向先进化,并且与国际水平接轨。但是市场模式发展和形成过程中,必然出现相关不足和问题,本文主要以浙江医疗器械市场为代表,分析我国整体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情况以及其市场状况。
[
关键词 ] 医疗器械;市场;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R1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5(b)-0192-02
医疗器械是所有医疗机构的诊疗必备方法,并且随着诊疗要求的日益增高,而不断更新和发展,我国医疗器械的生产水平也逐渐从单纯模仿发展至主动创新,增加医疗器械的先进程度。我国医疗器械的生产以及销售模式向发达国家跟踪借鉴,并且根据我国基本情况而演变成为适合中国市场的发展模式,产品品种丰富多样,形成多个聚集区,其中浙江市场为聚集之一[1]。为进一步推进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拓宽市场前景,应不断分析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现状,了解其市场状况,不应忽视医疗器械产业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本文以浙江医疗器械市场为代表,分析我国整体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情况以及其市场状况,报道如下。
1 医疗器械产业介绍和重要意义
医疗器械所涉及范围和理解各国之间存有一定差异,普遍认为其是一种工业产品群,由各型产品聚合成医疗器械产业。医疗器械具有多种特点,多设立在卫生机构用于医疗保健活动,其产品类型复杂,所涉及技术范围较广,对人身安全有一定的影响,通过自身作用对人体达到一定预期效果或者辅助效果。我国医疗器械的生产以医用电子工业、机电工业、精密仪器工业、材料工业等几个部分组成。
医疗器械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的支柱,致使医疗器械产业具有重大意义,不仅体现在其对卫生产业的经济效益上,最重要的是体现在对人类贡献的社会效益方面。医疗器械重要性存在于多种方面,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够从分子生物学方向、生化物理或者化学角度微观分析病因,从根本机理角度诊断和治疗疾病。医务工作者在医疗器械辅助作用下,提升工作效率和准确率,增加一定工作时间内的诊疗病人数量,增加卫生机构的经济效益。医务工作者对医疗器械产生依赖性是必然趋势。为突出医疗器械在医疗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浙江卫生部门综合医院平均每病床占用专用设备金额进行评估和整合,2010年平均34589元,比2009年增加25.3%[2]。同时,对浙江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行调查,近10年死亡率明显降低,市民平均预期寿命延长,均与医疗器械有一定关系。
2 浙江市场医疗器械产业现状
2.1 现状分析
浙江市场医疗器械产业从历年发展形势看,主要经历三个阶段,从无到有,再从小型发展扩大,最终发展成为产业,培育多家骨干企业。浙江市场也逐渐发展为重点生产区域。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逐渐扩大,其构成包括原系统的公有制企业、乡镇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等。本省的科研等从业人员逐渐扩大,每年开发新产品数量递增。目前,已有上万个规格的医疗器械产品,并且已经开始更新换代,生产一大批高科技品种,医疗器械工业总产值逐年增加。
根据作者调查,截止到2013年底浙江省共有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392家,其中有源医疗器械生产企业35家,无源医疗器械生产企业351家,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19家,职工总人数26000多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500多人。第二类企业602家,第三类企业224家,共826家,职工总数为49000多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500多人,其中杭州和宁波合计510家,占全省企业数的61.7%。
目前,全省第二、三类企业涉及的产品品种主要集中在口腔科材料、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医用高分子材料制品、医用光学内窥镜设备、手术室和急救室设备、病房护理设备、临床检验分析仪器及体外诊断试剂等七大类产品。其中有源医疗器械生产企业401家,无源医疗器械生产企业433家,体外诊断试剂企业85家。
经调查和分析,浙江市场医疗器械市场存有一定特点,浙江市场医疗器械产业存在多层次化,主要受医疗机构层次化影响,从省市区医院到地方疗养院,各层次卫生机构医疗水平不同,造成其所需医疗器械水平不同,形成多种层次和档次。医疗器械市场中以医院,尤其省市级医院对医疗器械的需求最全面,多需求高档诊断治疗器械,不过此类医院所占比例较小。因此,不同档次的医疗器械所涉及的医疗机构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决定医疗器械市场的层次化。再者,经现状分析,由于医疗器械工业基础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整体水平较薄弱,因此常规医疗器械,尤其中低档次医疗器械占医疗器械大部分比例,可达90%以上[3]。但是其整体结构存在一定合理性,因为现有手术器械较齐全,基本能够满足和符合手术操作需求,即使精密器械的生产水平较低,但是临床所需要的诊治器械以及保健器械基本均有生产,并且逐渐依据临床患者需求得到更新换代。但是为满足医疗器械市场动态平衡变化,应不断扩大和调整整体结构,使其更符合医院装备标准和需求。
对浙江市场医疗器械市场进行分析,还存在的一种现状,表现在生产集中化较弱,程度较低。首先对于一次性产品的生产规模较小,勉强满足相关需求。其次,如MRI等医疗器械生产家较少,多需从国外进口,市场份额较少。为将省内医疗器械工业发展扩大,浙江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家以及政府对其在医疗器械开发方面抓紧培育,不断促进医疗器械设备销售收入,推进全国医疗器械整体水平。因此,应充分发挥医疗器械设备发展潜力,将其推进高速发展阶段。
2.2 存在问题
医疗器械设备发展同时,仍然存有多种不足,影响医疗器械市场发展和正常运转,主要因素体现在:①医疗器械设备技术水平较差和产业结构不合理 医疗器械设备,尤其是精密仪器对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综合多种技术含量,复杂和综合化。不仅浙江产业,甚至全国水平均较低,器械生产水平较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有将近20年差距。产业结构中,以低水平基础器械为主,占据主要市场,并且存有明显重复化,缺乏创新等设计,使市场整体水平发生滞留[4]。过度依赖进口产品也是器械市场结构中的显著现状和问题,据2007年调查研究中心对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专项调查显示,约90%的磁共振设备、90%的超声波仪器市场、90%的心电图机市场、80%的CT市场、80%的中高档检测仪市场、90%的高档生理记录仪市场以及60%的睡眠图仪市场均被外国品牌所占据。国外医疗器械市场过度瓜分沿海浙江等城市器械市场。国产率较低,难于发展,而医疗机构采用进口机器,也加重了患者看病负担,增加看病难、看病贵的发生可能性,对多方面造成不良影响。②人才不足 医疗器械产业和生产机构中缺乏创新性人才,致使企业处于仿制和改进水平,不能进一步满足和符合市场需求。由上可知,截止到2013年底浙江省共有392家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其中351家无源医疗器械生产企业,35家有源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9家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职工总人数可达26000人多,而其中专业技术人员仅有3500多人。第二类企业602家,第三类企业224家,共826家,职工总数为可达49000多人,而其中专业技术人员仅占8500多人,由此,国内对于医疗器械设计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尚不能完全满足,主要受教育体系以及人才培育体系的整体影响,因此缺乏相关专业性人才,并且造成人才流失。③资金短缺 医疗器械的研发,尤其是精密度较高器械的研制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由于医疗器械市场上大多数被国外品牌所占据,而一台进口CT的价格从200万元至数千万元不等,价格昂贵,由此资金不足可明显增加器械开发难度,使生产水平出现滞留状况。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统计,2012年,我国医疗器械进口额为124.72亿美元,同比增长14.56%。其中31个品种进口额达到亿美元规模,但是由于市场结构中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企业本身资金投入能力有限,资金需求的长期持续性需要外界力量的支持。但是银行等地方获取资金存在一定困难,增加了投资风险,加重医疗器械研制开发的困难性。另外,缺乏力度较强的监督的法律也是影响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原因之一。
3 市场状况以及发展前景
经2010年对中国浙江医疗器械市场容量进行调查,容量水平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8%,但是其与药品比例仍然较小,因此,医疗器械市场发展空间和前景具有广阔的范畴。医疗器械的需求水平随着医疗技术的提升而不断扩大,人工关节、血管支架、牙种植体年需求量逐渐增大,现存的医疗器械生产水平尚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国家政府加大关注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力度,实施相关政策, 2006年和2007年分别出台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生物产业发展 “十一五” 规划》[5],将重点领域设在群众健康方面,将攻克大型医疗器械, 推进自主创新水平,加快和促进新型企业发展。到近三年的《“十二五” 科技发展规划》中,已经将多种高端医疗设备研究化为医疗设备领域重点开发对象,为中高端产品的研制打下一定后备力量,培育多家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骨干企业,扶持相关企业的开展。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医疗器械产业逐渐受到国家重视,并且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领域。
为支持医药卫生事业,政府在资金方面加大投入,降低医疗器械产业发展难度。但从浙江省内相关资金投入分析,2011年省内医疗卫生支出较2006年增加23%,已经达到100多亿。并且为相应国内新医改实施,医疗体系在省内广泛增加,卫生体系得到全面覆盖,增加地方医疗机构中医疗器械的需求量[6]。以上政策均使医疗器械产业存在良好的发展前景,从而增加吸引力度,吸引投资企业的加入和联盟,促进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至2011年,单纯浙江医疗器械市场中,医疗器械行业融资案例数新增4例,投资机构加大对医疗器械投资的兴趣,一定程度上解决医疗器械产业资金问题,加大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步伐[7-8]。
政府提倡的医疗改革增大了政府对医药卫生事业的支持,很大程度上为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提供一定机遇。使卫生事业对医疗器械的需求大幅度增加,要求愈加严格。为规范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技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装备水平 ,应大力引进优秀创新型人才,扩大医疗器械企业规模,形成良性循环,以自主创新为原则,打造新型化医疗器械产业,提升整体研发水平,避免低水平器械的大量重复化,增加中高端器械的研发力量,降低高端器械的进口数量,从整体增加我国医疗器械的国际竞争水平和力度。
[
参考文献]
[1] 杨涵,王晓炜,刘洪伟,等. 从深圳市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情况看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监管[J].中国药业, 2012,21(2):7-8.
[2] 李军.提高陕西省医疗器械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措施[J].中国药业, 2010,19(4):9-10.
[3] 曾蓓.关于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分析[J].医学信息, 2013,(11):542-544.
[4] 欧阳昭连,池慧,杨国忠 . 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力专利因素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0,16(2):34-35.
[5] 吴郦媛.国内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现状探究[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4(1):45-46.
[6] 李玉衡.医疗器械产业迎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原国家医疗器械评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吴祈耀教授谈医疗器械产业现状与未来[J]. 首都医药, 2010,(17):365-366.
[7] 余元骏 .国产医疗器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J].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3,(10):145-146.
关键词:骆驼奶;营养价值;医疗价值;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1
提到到乳产业,我们第一时间就会想到牛奶。然而,随着我国牛乳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以及国人对牛乳制品安全的信任机,使得投资者与消费者把眼光投入其他的乳业细分市场。骆驼奶就在此时进入大家的视野。骆驼奶的营养价值与医疗价值如何,这是广大消费者心中的疑问。骆驼奶的市场前景如何,这是广大投资者内心的疑问。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回答上述疑问,从而对我国骆驼奶产业发展的前景进行分析。
一、骆驼奶营养价值分析
骆驼奶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虽说驼乳的营养成分受到骆驼品种、年龄、气候、饲养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其总固体、蛋白质、脂肪等均高于牛乳[1]。骆驼奶中富含优质的蛋白质,而且氨基酸种类齐全,特别是色氨酸的含量明显高于牛奶。色氨酸能够促进血红蛋白合成,可以增加食欲,促进生长。同时骆驼奶中富含丰富的矿物质,骆驼奶中的钙磷等常量元素和大多数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含量都比牛奶要高,特别是铁含量,根据斯钦等人的研究,骆驼奶中的铁含量是牛奶中铁含量的4至8倍[2]。铁是人体的造血元素,因此骆驼奶的推广有助于降低我国居民患有缺铁性贫血的几率。骆驼奶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的含量远高于牛奶。
二、骆驼奶医疗价值分析
骆驼奶具有很高的医疗价值,能够对1型与2型糖尿病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根据王瑞等人关于的研究,骆驼奶能够显著的降低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增加其血清SOD、GSH-px的活性,降低MDA的含量[3]。简而言之,骆驼奶对糖尿病有较好的预防和辅助治疗的效果。骆驼奶还能够促进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康复。沙丽塔娜提等人的研究表明:骆驼奶通过调节Th1和Th2细胞因子的标记,纠正失衡的Th1和Th2的细胞因子,增强细胞免疫以及调节免疫功能,抑制病毒DNA复制,进而促使乙型肝炎患者康复[4]。并且骆驼奶中含有多种酶类,因此可以促进多种物质的分解代谢,进而有助于消化。
三、我国骆驼及骆驼奶概况
我国是世界上双峰驼的主要分布区域之一,目前全国约有骆驼25万峰,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青海、宁夏等地。其中,新疆的骆驼数量居全国首位,约有16万峰,的骆驼数量位于第二,约为8万峰 [5]。骆驼的泌乳期大概为9至18个月,平均一天只能产约5 L左右的奶。但是通过科学的饲养及管理,驼奶产量有望达到20 L 每天[6]。假设中国半数的骆驼能够产奶,每年所生产的骆驼奶总数最多为60 万吨。
四、我国骆驼奶产业发展前景
由于骆驼奶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较高的医疗价值,其潜在的需求广大。且不论骆驼奶富含的多种营养元素大大超过牛奶,骆驼奶对糖尿病和慢性乙肝的辅助治疗作用就可以吸引大批忠实的顾客。截止2015 年,我国糖尿病的确诊人数就达1.14亿。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我国乙肝患者达9000 万人。这些都是骆驼奶的潜在消费人群。假设糖尿病与乙肝患者中有20%的人每天喝0.5 L骆驼奶,这4000 万人每年喝掉的骆驼奶就有730 万吨。而我国每年骆驼奶的最大产量也只有60 万吨。所以,我国的骆驼奶供小于求。而进口骆驼奶及骆驼乳制品也比较困难。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公布,在国际市场上,骆驼奶的需求远远大于供应。因此,骆驼奶产业一旦加以推广与宣传,就将会有广阔的的发展前景。
骆驼奶既然有如此大的需求,那么我国的骆驼奶产业能够扩大规模,以满足我国人民对骆驼奶需求吗?答案是可以的,目前我国骆驼主要呈散养或半散养状态,因而有规模化养殖的空间。但在扩大生产时可能会面临诸多问题,如骆驼的生长期长,产奶量较小,挤奶不便等,这些问题阻碍着骆驼奶的大规模生产。故就目前来看,虽然骆驼奶有着广大的发展前景,但由于其产量小且增加缓慢,生产成本高,故而售价较高。较高的售价注定只能被少部分人所接受。但笔者相信,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骆驼奶一定能够大规模生产,造福广大人民。
参考文献:
[1]胡燕,杰.骆驼奶营养和保健功能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2013,34(12):203-205.
[2]斯钦,刘颖,巴图.骆驼奶中氨基酸和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测定[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0(1):68-69.
[3]王瑞,周克夫,汪建红.骆驼奶对1型糖尿病小鼠的辅助治疗效果[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3):41-44.
[4]沙丽塔娜提・贺纳亚提,姜莹,李辉,王杰,刘芳,耿新惠.骆驼奶对促进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应答的影响[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9(05):51-53.
【关键词】针刺;合成革基布;现状;发展趋势;市场
一、国内外现状
1、国际非织造布工业发展近况
非织造布工业作为纺织行业的一个新兴产业近年来得到飞速发展,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纺织工业平均速度,且产品已广泛用于工业用布、服装、土工织物等许多领域。非织造布生产具有流程短、用人少、占地少、耗能少、成本低、品种多、用途广、效率高等优点。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世界非织造布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范围上讲,非织造布的生产和应用已由最初的以北美、西欧、日本为主体发展到了包括南美、中东欧、东北亚、东南亚、中东等遍及世界的各个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已逐渐成为新的增长点。
非织造布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土木建筑、医疗卫生、交通运输、家庭装饰、环境保护、服装、旅游、航空航天以及军事等各个领域。目前,全球已形成三大非织造布生产区域,即北美地区、欧盟和亚太地区。目前,现在全球非织造布总产量为900-1000万吨。北美地区和欧盟各国是非织造布工业最发达的两个区域,其各自非织造布总产量约为160-170万吨/年。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是发展最快的区域,其非织造布产能已经超过美国、欧盟,已成为世界非织造布的第一生产大国。
2、国内非织造布工业的最新发展
产业用纺织品作为我国纺织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了振兴纺织业发展,国家提出以产业用纺织品作为纺织工业新的增长点。非织造布作为产业用纺织品领域的一个分支近几年飞速发展。我国1984年非织造布产量仅5000吨,2010年产量达279.5万吨,2013年产量已达384万吨,见表1。现在全球非织造布总产量为900-1000万吨,我国的生产量约占全球的40%左右,已成为世界非织造布的第一生产大国。
中国历年非织造布产量统计(表1)
时间(年) 1984 1997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3
产 量
(万吨) 0.5 29.27 63.25 86.64 104.26 117.7 139.66 172.16 201.4 240.9 279.5 384
比上年
增长(%) 32.3 24.65 12.89 18.65 23.2 17.1 19.6 16.02 11.7
我国非织造布主要有8种不同的生产工艺,2010年各类工艺非织造布生产情况如表2所示。
2010年中国各类非织造布产量统计(表2)
分类 纺粘 熔喷 水刺 针刺 化学粘合 热粘合 气流成网 湿法 合 计
年产量
(万吨) 131.5 3.0 23.3 63.1 25.4 20.7 9.6 2.9 279.5
占总产量(%) 47.04 1.07 8.34 22.58 9.08 7.4 3.43 1.03 100
3、国内外合成革基布的发展现状
皮革产品分为天然革和人造合成革,随着世界经济的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皮革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各国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力度,实行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恢复生态的措施,使得皮革产量逐渐下降,人造合成革正被逐步用来替代一部分真皮革。
合成革一般指以非织造布,机织布,针织布为底基。其中以非织造布做底基的合成革最具仿真性,广泛地应用于制鞋,服装,装饰等领域。非织造合成革基布主要采用针刺、水刺两种加固方式。基材在经新型树脂材料浸渍后,呈现立体交叉结构的拟革产品。
针刺非织造仿真合成革以涤纶、尼龙、粘胶或超细纤维为原料制成针刺非织造基布, 经整理或减量开纤、染色、研磨、聚氨酯(PU)贴合等特种整理, 制成高仿真、高密度、高性能的高档合成革。针刺非织造合成革基布具有高仿真、高密度、高性能等特点。进入21世纪初, 发达国家仿真合成革发展很快, 其合成革所用基材绝大部分已采用复合超细纤维生产的仿真非织造布。日本这种超细纤维仿真合成革的比例已占到合成革总量的56% , 韩国和我国台湾省也已经分别占25%和13%的份额。
自20世纪50年代起,世界人造革、合成革主产地逐渐由欧美向亚洲地区转移。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我国渐成生产人造革、合成革产品的制造中心。 近几年来,国内人造革、合成革行业产品结构不断得到优化,行业升级速度加快。在发展过程中,高端产品的市场需求缺口较为突出。一方面,PVC人造革和PU合成革产品比重过大且以普通产品为主,种类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产品附加值低,呈现出明显的供过于求状况,企业以价格竞争作为主要竞争手段。另一方面,尽管国内超细纤维合成革技术发展迅速,但是目前只有少数企业能够实现产业化生产,且差异性、功能化和高端产品产量有限,而市场需求却在高速增长,产品供不应求,每年即使从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大量进口,也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二、针刺非织造合成革基布市场前景
近几年我国制鞋业、箱包业等发展迅猛,与之相关的合成革行业也呈现出良好发展前景。由于合成革需求的强劲增长以及国外合成革产业加速向我国转移,国内合成革总产量一直呈递增态势,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合成革生产大国,合成革产能约占全世界合成革产能的80%。2013年,我国塑料人造革、合成革产量为347.02万吨,同比增长率10.69%。目前,我国共有合成革生产企业已达1000多家,近2000条干湿法生产线,合成革主要应用于鞋类、箱包和家具,约占合成革消费总量的3/4。据专家预测:未来几年内,我国合成革年复合增速将达15%左右,行业前景可期。
1、鞋类市场是合成革最大的需求市场,我国皮鞋行业发展空间巨大。据亚洲鞋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年人均鞋品消费不足2双,而欧美发达国家已经达到7-8双,以我国每年人均鞋品消费量约2.5双计算,中国鞋类消费总量将超过30亿双,这为我国合成革行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2、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服装革、家具、箱包革与室内装饰用革的产量呈现平稳增长态势,中高档、高附加值合成革将随其开发不断拓展应用领域而快速增长,这为我国合成革行业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
随着合成革业的不断发展,非织造革基布的应用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其中针刺非织造革基布以其良好的仿真性能,优越的物理特性,较低的生产成本,成为合成革基布的一个重要分支。针刺合成革基布以短纤为原料,经梳理、铺网,再经针刺机带有钩刺的高密度针刺技术的专用刺对基布进行反复穿刺,使得纤维之间互相缠结,织物更加密实,具有很大的针刺密度和纤维密度。国内有化纤厂家分析合成革基布的生产特点,通过对纤维生产工艺的调整,已开发出针刺皮革基布专用涤纶、锦纶短纤维,使其性能更适应高密针刺加工工艺。在相同的针刺工艺条件下,使用专用纤维作原料比普通纤维作原料其产品的撕裂强力可提高20%-25%,从而提高了针刺合成革基布的质量,增加了市场竞争优势。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仿真、高密度、高性能针刺合成革基布可广泛应用于服装箱包革、高档鞋面革、运动鞋、球革、车船座椅面料等,符合未来的市场发展趋势,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参考文献:
问:产品开发、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绿神胶囊的开发上市,是否标志着公司向新的市场领域迈开了开拓步伐?它的意义有哪些?
答:产品开发、技术创新是我们企业改革发展的方向之一。开发“绿神”是我们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调整产品结构的动作之一。我们是有60多年生产历史的老化工企业,市场竞争使我们懂得不能囿于化工,而必须向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尤其是开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系列产品。“绿神”开发上市,开拓了我们新的市场空间,也从生产、经营、技术方面给我们注入了新鲜血液。
问:现在的保健品可谓是五花八门,市场基本趋于饱和状态,在这么一个大环境下,电化集团和红绿生源公司为什么还要开展保健品,而且开发以叶绿素为主要功效的成份的医药保健品?
答:一方面,我公司有多年生产叶绿素的实践,其产品叶绿素铜钠主要作为食品添加剂供应国内市场,如一些饮料、罐头、口香糖等及一些食品添加剂,并作为一种天然的保健品出口,在国外深受欢迎。因此,我们一直在寻找叶绿素开发应用的新领域。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追求生活质量和身体保健的意识也不断增强,社会医疗制度改革的突破,又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保健防病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开发“绿神胶囊”,正是我们鉴于为大众健康做点实事的目的,也体现了公司“以人为本、服务大众”的经营理念。
问:“绿神”的出生是企业与科技界联合合作的结果。据说,它目前的功能潜力到底有多大还未能被医药界所了解,您能否简单谈谈它的开发过程?
答:科学研究发现叶绿素对人体有卓越的保健作用。而第二军医大学博士生导师许德余教授对叶绿素作过多年的研究,积累和许多宝贵的科研成果。与他相识接触后,我们不谋而合,决定优势互补,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开发过程中,许教授和我们公司许多员工亲自实践,结果表明,“绿神”除了有独特的保肝护肝、抗御细胞突变功能外,还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保健功能,潜力很大,现在正在加紧研究。
问:“绿神”上市,您对它的市场前景是怎么看的?如果市场看好,公司是否会考虑它成为今后的支柱产业或发展方向?
答:一个新产品要被广大群众接受,自然要有个过程,根本在功效,关键在宣传。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识了“绿神”,市场已从杭州拓展至周边地市,从省内走向了省外。由于人们更多对叶绿素怀有着朴实的感情,现在一旦了解其独特的医药保健功能后,势必很快被接受。因此,“绿神”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对此,我们具有充分的信心。
问:“绿神”上市以后,为什么又继续推出“红乐”、“绿威”?
答案:“绿神”上市以来,被市场和广大消费者所青睐,据浙江大学的调查,该产品口碑很好,顾客信任度很高。根据市场和消费者的要求,我们推出了与“绿神”不同功能的“红乐”、“绿威”,这两只新品是我公司与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魏克民教授合作研究开发的,科技含量高,也同样会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