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考化学小知识

高考化学小知识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7-31 17:00:0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考化学小知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高考化学小知识

第1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 知识产权 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6-0016-02

【Abstract】Whether the high education based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strategy advocates develop its related education or develop its related legal provisions will affect what talented person we will have, so we must pay high attention to it. In this article, tyies to analyzise the different ways to train different person which aim to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respectively.

【Key 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tellectual Property(IP) Education system

2008年6月我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正式颁布实施,指出当今世界知识产权已经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和掌握主动权的关键。2009年3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并列为我国三大发展战略。面对竞争激烈的世界知识产权形势,进一步破解影响和制约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推进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具有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主要就高校培养企业知识产权人才进行探讨,试图分析知识产权专业不同于知识产权法专业的人才培养路径。

一、理清“权”与“法”的辩证关系,是知识产权教育科学化的思想前提。

知识产权英文为“intellectual property”,意为“知识(财产)所有权”或者“智慧(财产)所有权”,又称智力成果权。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知识产权属于民事权利,是指基于脑力劳动成果产生的一种权利,也是无形产权。在我国,权利更多地需要构建,依赖于法的规定性,也需要法的保护。法律则是一种制度设计。因此“知识产权”和“知识产权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知识产权战略”也不是“知识产权法战略”。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知识产权是基础,知识产权法是保证。知识产权强调拥有(占有)独创技术、驰名品牌、原创作品,强调对此类成果权利上的分解、申请和许可的安排,知识产权法则是对这种安排的一系列保护制度。知识产权人才侧重在技术上探寻权利的构建点,知识产权法律人才侧重对权利和秩序的维护。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够使一国技术创新活动得到全面健康的成长。

因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下的高等教育,提倡开展知识产权教育,还是强调开展知识产权法教育,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知识产权人才”的问题,应该引起高校领导和师生的高度重视。我国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恢复法学教育以来,知识产权法成为法学科下的一个专业。以知识产权内涵要求反观知识产权法专业教育,高校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生源质量缺陷

在我国许多省份实行文理分科情况下,知识产权法专业一度普遍被纳入文科专业之中,招生一般以文科生为主,导致学生对该专业知识结构需要的理工科知识学习能力不足,在本科阶段难以培养出复合型知识产权专门人才。

2.学科设计缺陷

有观点称“知识产权专业属于纯粹的法学专业。知识产权属于财产,知识产权法属于财产法”。且不论知识产权是否属于财产,由“产权”即归于“法”,是将“权”与“法”的关系简单化的表现。产权可以有法律加以规定和保护无疑,知识产权战略下也可以继续设立知识产权法专业。但是产权更需要运作、管理、经营,学科专业的遴选也要有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作依据。例如,“美国有一家较小的工业设备制造厂,它有几件高亮度微波驱动光源的美国专利,并于1975年带到日本申请专利。两年后三菱公司以反推工程研究了上述产品,并围绕此技术申请了两百多项专利。”成功阻止了美国专利持有人从其专利获得丰裕的利益,其中知识产权运筹交锋让人翘首,但很难说这是知识产权法律人才的杰作。无论一级、二级学科的唯知识产权法观点,都有失片面,不利于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培养。

3.内涵理解缺陷

将知识产权定位在法律层面予以教育,是我国长期以来科学技术落后的表现。因为手中没有先进的核心技术,便疏于思考技术上的权利除了跟着外国人保护之外还需要做些什么工作,“所有权――侵权或违约――法律责任”便自然而然地成为知识产权法律课程的设计思路。这些缺陷如不尽快克服,将会影响到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

知识产权法专业为社会法律人才的培养,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知识经济大爆炸年代,仅仅靠知识产权法专业培养知识产权人才,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年来立足于对知识产权管理的专业人才培养已经被许多高校纳入教育体系,这是我国知识产权教育完善和进步的表现。

二、创设“知识”与“产权”融合的课程体系,是知识产权教育科学化的实践载体。

知识产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知识”与“产权”统一的人才。在国际社会经济霸权对我国自主研发技术不断打压的情势下,知识产权教育的目的更在于促进教育对象对技术成果中“产权”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和获取能力的进步。一个人能否做出合理的知识产权判断和行为选择,是以其对产权内涵的认识为基础的,即以学生所获得的产权理论、技术先进性、国际社会对技术保护的要求为基础。但是如果“产权”不通过实践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和习惯意识,那么“产权”只能成为受教育者头脑中的知识碎片而非战略信念。因此教育者根据教育目标科学地设计知识产权课程体系,促进知识产权教育认知与实践的融合,既是知识产权教育意义所在,又是创新知识产权教学体系,推进知识产权教育科学化的实践载体。

知识产权法学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壁垒森严、界限分明,产权法、产权与技术相脱节,是我国知识产权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从事专业技术教育的教师不了解知识产权;从事法律教学的教师不了解专业技术,是客观存在的现象。而学生的知识链是否贯通从技术看产权、由产权到产权的战略思考,是检测知识产权教育成效的重要方面。高校应在知识产权教育实践中树立四方面意识,努力引导构建“产权”与“知识”融合的课程体系。

1.权利意识

根据1967年《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规定:知识产权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创造性成果所依法享有的权利。要培养学生树立一种理念,即对社会有益的创造性成果必然蕴藏有法律保障的权利。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既要争取法律的保护,也要避免剽窃侵权。在权利意识的引导下,通过专业训练使学生拥有积极争取知识产权的维权能力。

2.创新意识

美国高通公司在众多通讯厂商为3G标准激烈斗争时,已经掌握了一个又一个3G核心技术,使得竞争对手不得不向它臣服,以获得技术使用许可。可见利用科技成果的不断创新,巩固和加强知识产权优势,以保持企业在经济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成为当今企业振兴的固有轨迹。我国知识产权课程体系应充分体现创新理念,培养学生争取技术进步的创新能力。

3.运用意识

通过对技术层面、产权层面和法律层面的学习研究,学会运用知识产权十分必要。学会保护性运用是基础,主要学习了解知识产权法律规范。学习经营性运用是重点,包括许可使用、开发使用。学习竞争性运用是关键,教会学生在别人的技术方案中发现可以进一步完善的技术环节,善于挖掘已知技术的产权新领地。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信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一些新兴技术形式不断纳入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例如将网络营销模式等理念列入专利保护范围。自1979年卡特总统将知识产权战略提升到美国这样一个强权国家战略层面,就表明知识产权战略是一种竞争战略,而不是单纯的防范保护战略。教会学生善于运用知识产权,其本质是培养学生争取技术领先的竞争能力。

4.管理意识

不少企业案例表明,如果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意识不强,就会吃亏上当或运作失当,一些企业甚至损失惨重。管理意识的培养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是知识产权成果权属意识,涉及知识产权设计人、申请人、所有人的地位维护,知识产权有效期的监控,知识产权的申请战略等;其次是技术开发协议或许可使用协议的合同管理意识;再次是知识产权运作成本意识,包括开发成本和维持成本等,管理中应予以纳入预算和成本核算充分考虑;第四是知识产权税收政策意识,政府在不同的经济形势下会出台不同的税收政策,以支持技术的进步和民族产业的发展,主要涉及到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关税。以增值税为例,目前我国对计算机软件销售,先按17%申报,实际税负为3%,超过3%部分计征计退。随同计算机硬件销售的嵌入式软件,只要和硬件能分开核算,软件销售收入同样享受3%优惠税负率,超过部分退税。培养学生的知识产权管理意识,也是培养学生未来对技术自主型企业的构建能力。

三、建立知识产权队伍职业化制度,是知识产权教育科学化的激励因素。

知识产权战略下的知识产权教育战略是培养知识产权人才的战略。建立知识产权队伍职业化制度则为培养人才打造一条直线通道,有利于创新天才脱颖而出,有利于创新成果不断孵化。知识产权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法律知识为基础,以技术权利边界为研究方向,以争取技术权利最大化为工作目标的复合型人才。

1.要系统设计知识产权社会职业岗位

为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提供服务的中介职业和企事业单位本身开展知识产权研发管理职业,在工作内容、知识结构等方面要求不同,因此知识产权的社会职业岗位应该在这两个方向布局,政府给予政策引导和支持。

2.要系统设计知识产权专业技术职称

目前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探索起步伊始,对知识产权各领域的资格要求除人资格外尚未形成统一认识。网上查阅,可见“知识产权工程师”、“专利管理工程师”、“专利工程师”、“商标师”、“专利人”、“商标工程师”等等称谓,显然“知识产权工程师”等称谓放到著作权工作者身上并不贴切,说明该行业统一的资格认证工作是多么迫切,应该由国务院科学技术部统筹设计规划可行的知识产权工作职称序列。

3.要建立统一的知识产权职业资格考试制度

为加快提高我国知识产权工作的水平,打造出高层次、国际化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突出政府的引导作用,应由科学技术部组织专家论证不同知识产权方向的知识结构,统一考试大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在国家的层面试行具有权威性的知识产权职业资格制度。待其成熟,再交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管理。知识产权职业化的推行,有利于学生志愿于选择知识产权专业,从事知识产权工作,对国家实行知识产权战略具有长远意义。

四、构建开放性的知识产权教育教学体系,是知识产权教育科学化的重要保障。

在教学体系上,一是根据社会的需要筛选设计适合知识产权人才成长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公共选修课教学模块,让具有不同兴趣的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知识产权理论体系,实现自己的专业理想;二是将知识产权的职业道德规范纳入教学体系,培养学生正确的具有积极进取精神的现代知识产权价值观;三是将产权的维护和拓展与科技创新结合,作为知识产权专业实训实践课的重点内容,这是让知识产权专业课程模块在学生知识体系中起化学反应的重要步骤。

在教育体系上,一是利用高校专业平台建立一套针对知识产权工作者的继续教育制度,帮助他们及时更新知识,追踪前沿,了解国际知识产权发展动向,提升工作能力;二是建立一套专兼职教师队伍,聘请有知识产权实践经验的律师、工程师、人进行知识产权实训实践教学活动,增强教学能力;三是提升高校知识产权专业招生的入学门槛。根据知识产权专业需要复合型知识结构的特点,将高校知识产权专业设计为五年本科学历以上为宜,保证课时需要,生源为理科生,以便充实知识产权职业所需要的工科理论知识和实践基础,强化知识产权应用能力,应对未来工作挑战。

参考文献

1 刘春田.我国知识产权高等教育发展[J].中华商标,2007(11)

第2篇

【关键词】依法治考 高校 考试管理 科学化 人性化

“依法治考”就是高校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建立和健全考试管理制度,实现管理行为的规范化、管理过程的程序化、民主监督的经常化,进一步尊重考试管理过程中师生的主体地位,明确师生在考试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达到公平和公正的目的。科学合理的考试管理制度,可以减少管理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管理行为更加科学化和人性化[1]。作为培养大学生的高等学校,如何顺应时代的要求,正确运用考试,真正发挥考试的积极功能,为祖国的发展建设输送优秀人才,是新时期一个重要而又艰巨的课题。

1 当前高校课程考试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考试设计环节不科学

一方面,考试形式单一,考试内容片面。闭卷考试多,开卷考试少;笔试多,口试和答辩形式少;理论考试多,实践操作少;统一考试多,因材施考少;一次考试定结论多,多次考核综合考评少[2]。把高校的考试等同于期末的一次性考试,忽视了对大学生的日常积累、思考与进步、困惑与反思、质疑与创新的关注。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范围和个性发展,阻碍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考试命题机制不合理:许多高校的考试仍以“教考合一”的模式居多,还存在着一门课程从“上课、命题、阅卷、登分”诸多环节的一人负责制,谁上课谁出题,也就由谁阅卷登分了,学什么,考什么,全由任课教师说了算,于是就出现了印象分、人情分,主观随意性很大。

1.2 忽视阅卷管理,考后评价机制不完善

考试从考前的命题、组织、考试中的纪律监控,到考后的阅卷、分析是一个连贯的过程,虽然有一些高校,认真组织了考前的诸多工作,却忽视了考后的阅卷评分和试卷的分析反馈等工作。由于考试一般集中在期末放假前进行,考完后,学生和教师都急于完成任务回家休息。因此,教师阅完卷急于登分,然后又马马虎虎做完试卷分析。没有认真考虑试卷的信度和效度,难度是否适中,试卷是否科学,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等,没有认真分析、总结和反馈,学生也只是关心这门课程的考试分数[2]。

1.3 诚信制度不健全

考试成绩是学生能否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的主要依据,加上学校本身监考制度、考试形式等制度的不完善,使努力学习的学生考出来的分数可能还不如投机取巧学生取得的分数高。这样就体现不出考试的公平公正,也影响了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至使考试违纪作弊现象屡禁不止,学生学习没有动力,对校纪校规置之度外。虽然有些高校也很重视考试诚信制度的建设,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与学生签订诚信协议书。但当学生违反诚信作弊时,或者是由于处罚过程中受到各种人情压力无法执行,或者是学校考虑当今学生就业难产生同情心而从轻处罚,即使当时给了学生较重的处分而在毕业时又把处分从档案中抹去。致使考试作弊的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惩罚,在这种不健全的考试诚信制度环境下,学生没有“诚信应考为荣、考试作弊为耻”的意识。

2 依法治考,加强制度建设和考试管理创新,促进高校课程考试管理的科学化与人性化

2.1 营造考试管理的和谐环境

(1)规范考试制度:从依法治考的角度来确定高校课程考试管理制度。严格而合理的考试制度,是提高教学质量,形成良好学风的重要条件。严密而科学的考试管理,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减少考试过程中违纪现象的发生[3]。新的教育理念下,考试管理规范不单是一套完整的考试制度,还应包括制度制订过程的民主性以及制度的合理性、合法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自创性,相信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的自觉性。这样才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实现学生自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4]。

(2)树立“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激励人”的人本观念:选择合作管理模式,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管理者与学生之间构建和谐。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师生共同参与管理,管理者要从“高高在上”的观念中走出来,与被管理者进行平等的对话。师生之间如果构建了一种和谐,就能够很好地进行心理沟通、知识沟通和品质沟通。有了沟通,教学双方就能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在课程考试管理中,每个阶段都要有教师的参与,充分尊重教师的意见,使管理者与教师之间在课程考试管理方面达成共识。建立“以生为本”的管理模式,既要让学生享受教育平等的权利,又要让学生尽到相应的义务。

(3)优化考点环境,完善考试设施:优良的考试环境有利于考生以饱满的精神进入良好的考试状态。考点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物质环境指考场座位布置合理,教室整洁干净,塑造舒适而又严肃的考试氛围。精神环境指考试管理员及监考老师的精神面貌和服务质量,考试过程中要本着“公平公正、服务为先、遵章处理”的原则,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精神,监考老师在监考过程中的言行举止,要起着引导人和教育人的作用。高校还要不断地提高实验室设备的装备水平,建立高水平且配套效率高的实验设备,确保实践考试课程的顺利进行。

(4)利用网络资源,促进考试管理工作法治化建设;

在校园网上开辟“考试管理工作”专栏,积极推动考试管理工作法治化建设。实施管理制度上网,加强宣传力度,增强透明度;建立网上考试管理工作流程,把整个考试管理过程中各环节相应责任部门的分工情况以及管理过程在校园网上公开,让广大师生能够随时了解考试管理的流程,使考试工作始终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创建网上考试反馈机制,建立网上举报、投诉制度,及时考试情况通报,聘请专家定期开展网上“依法治考”的宣传讲座[1]。

2.2 完善高校课程考试违纪处理的法律程序

当前许多高校的课程考试管理制度,过多地强调从严管理,而忽视人性化管理。把考试违纪现象完全归结于学生的道德品质,态度恶劣、方法简单、取证不足,从而引发了一系列诉讼案。只有尽可能地维护公正合理的考试秩序,才可能使应考者的利益得到公平对待。

(1)程序合理:根据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对学生的处分应做到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依法合法、符合规定程序。”为规范课程考试管理,依法治考,对考试过程中的违纪处理的程序要合理合法。在监考过程中,对于违反考场纪律或有舞弊行为的学生,如确需处理或终止考试时,监考员或者巡视员应向当事人表明身份,指出违纪事实,说明处理依据,并报主考批准做出现场处理。处分决定要以合法的形式送达给被处理人。

(2)教育性:对违纪学生进行处理的目的是为了严肃考纪考风,纠正错误行为,警示当事人,教育其他人。所以,在处理过程中要本着“从严教育,从轻处分”的原则,从关心学生的角度出发,体现人文关怀,让违纪者能从内心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但对于诚信缺失的学生决不姑息,对于违纪学生的处理决不走形式、走过场。

(3)建立申诉制度:从依法治考的要求来看,给违纪者知情权、陈述权和申辩权是考试管理工作的一部分,高校应从人性化角度,从维护当事人权益的高度出发,依法健全高校考试违纪处理申诉制度[4]。

2.3 科学管理高校课程考试的全过程

重视平时考试和能力测试,注重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推行全程考试理念,加强对学生的平时考核,适当提高平时成绩在总评中的比重,引导学生注重学习过程,注重平时积累,真正做到持续而有效地学习。高校课程考试全过程的管理包括:考前管理、考中管理和考后管理等工作。

(1)考前管理:制订科学的考试控制标准:一是时间标准,如命题制卷、考场设置、阅卷评分、考试结果分析处理等的起止时限要求;二是数量标准,如考点设置、考场编排、试卷分值、试卷印刷与分装、各类工作人员的配备等数量规定;三是质量标准,考试命题及考试方式的科学性、考场设置的规范性、评分的准确性、考试成绩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公正性等[3]。同时,还要在考前加强对全院师生的考试动员和思想教育工作,组织师生认真学习考试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为严肃考风考纪打下良好的基础。

(2)考中管理:建立院系两级巡考制,考试过程中恪守职责,及时公正地处理考试过程中的违纪现象。科学合理设置考场和布置考点,坚持以人为本,大力营造“诚信应考,遵纪光荣”的考试氛围。严肃考场纪律,监考老师认真履行监考职责,提高预防作弊的预见性和警惕性,将学生的作弊动机消灭在萌芽状态。

(3)考后管理:重视阅卷管理,对于主观题,应该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述,以发展学生的眼光评判学生的答案,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创新。加强课程考核后的试卷分析,不仅对学生的试卷进行各类分析,而且要对试卷中反映出的情况和问题加以研究,对试题、试卷、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科学的评价,并将信息反馈给教师和学生。让教师发现教学中的成功部分与薄弱环节,让学生了解自己知识的缺陷和盲点,及时解决问题,改进教学方法。

2.4 建立课程考试管理的有效监督机制,实现教育公平

建立课程考试管理的有效监督机制是高校考试管理工作走向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各高校对考试管理工作的检查监督还没有系统而完整的机制。许多高校虽然设有考试工作检查小组,但这个小组不是独立的组织机构,出现自己评价自己的局面,导致检查、监督与决策执行混淆在一起。为了保证各项考试管理制度的顺利实施,提高高校考试管理工作效能,促进考试管理工作健康发展,必须将考试的组织与检查监督职能分离,建立相对独立的监督机构[6]。实现教育公平,公平是法治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这里所讲的教育公平,是指教育行政人员,教师和学生共同享有学校的教学资源,共同参与学校的管理,制订公平公正的考试管理制度,建立民主的课程考试管理规范,让学生有参与权、监督权和申诉权。发挥监督小组积极作用:对考试管理工作中的各个运行环节进行检查,监督各种考试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对考试管理部门进行考核,促进考试管理水平的提高;对考试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并反馈,使高校课程考试管理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科学化和人性化。

参考文献

[1] 王凤花.利用网络优势促进高校考试管理工作法治化,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5(9):79-80.

[2] 张国昌.高校考试管理改革探索,当代教育论坛,2009(8):31-33.

[3] 胡敏慧.我国高校课程考试管理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 黄燕妮.高校课程考试管理研究,湖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第3篇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人才要求也发生了转变,高技能、高素质人才是社会所需要的,那么对于化工专业来说,怎么能够让一位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能够转变为一位面向生产一线需要的职业素质高和实践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呢?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是很关键的,这样的重任就落在了我们高职高专教育工作者的身上了。

2 化工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招生规模都在不同程度上扩大,但是招生的“质量”却在不断下降,以陕西省为例,从下表可以看出高职专科分数线在逐渐下降,而且和本科批次的分数线差距也在逐渐拉大。这说明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高职高专院校生源“质量”越来越差,基础知识越来越薄弱。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面临的一个问题是该给学生们“补课”还是培养他们以后面向生产一线需要的实践技能呢?从高职教育的宗旨出发,在理论教学的同时我们更应该侧重于实践教学,而不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理论教学为主。我们要交给学生实践操作,要“授人以渔”。

尤其化工类专业,行业的特殊性就决定了企业员工必须掌握大型化工企业的自动化、现代化生产的工艺流程,这就要求从事化工生产的技术人员不仅要精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又要了解掌握和掌握了解机械自动化控制及计算机应用方面等诸多操作实践。只有这样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才能直接和企业对接,直接上岗实现“零距离”就业,也就能满足企业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3 目前高职类化工专业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

3.1 实践教学所占比例不大 化工类专业它的特点就是体系庞大分支多,所涉课程体系复杂,课程设置不是很合理,某些专业没必要开设的课程依然在开设,占用了大量课时。另外,高职学生本身除去顶岗实习时间,在校时间就比较少,这样只能压缩校内实践教学课时,使得部分理论课程的课时所占比例加大,而忽略了实践教学。

3.2 实践教学模式不合理 在校内实践教学中依然套用高中或本科教学模式,很多实训教学只是把课堂的理论教学搬到了实训室,仍然在实训室做大量的验证性实验,去验证某个公式的或者理论,这对培养高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帮助不大。在校外实践教学中,只是去某个化工企业走马观花,参观参观,起不到一点实践教学的效果。

3.3 实践教学方法不当 在实践教学中,尤其在校内实训室教学时只是根据理论教学而设计的相应的实训内容,未能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看似学生们热火朝天操作着,实际上只是机械的按照教师的操作或者理论所规定的操作流程,按下按钮拧下阀门,仿真实训时点点鼠标就可以完成任务了,甚至不让学生动手,只能看教师演示,不能真刀真枪的练兵。这样并没有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也没有在实践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4 教师本身实践经验不足 目前,全国高职院校扩建扩招后,甚至有些在不断的盲目开设新专业,大多的教师都是招聘的刚毕业的应届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他们虽然学历很高,理论知识很高,但是缺乏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想想高职学生的基础本身就不是很好,他们教授时学生也听不懂,这样一来既打击了学生的学习信心也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久而久之教师得过且过,学生一届不如一届。可想而知,这样子出来的学生很难得到企业的认可。

4 加大实践教学内容

4.1 加强安全意识的教育 化工行业的原料和产品大多为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的物质,而且化工产品生产过程大多为高温、高压等不安全因素很多,所以化工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同时,不管是在校内的实训室还是在校外的顶岗实习期间,安全教育都应放在第一位。

4.2 精简教学内容,加大实践教学比例 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说,学生的实践能力很重要。所以相应化工类专业的相关课程开设要合理,精简理论教学课程,课程设置要合理,做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优化课堂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和动手操作的兴趣。

4.3 资金投入 首先,化工类高职高专院校要走校企合作路线,在企业实际生产车间设立校外定点实训基地,即生产一线的车间与教室结合。其次,加大校内实训室的建设的资金投入,多建一些实训室,使学生有更好的“练兵场”。第三,教师利用假期时间去企业一线锻炼,尤其年轻的没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打铁自身先要硬”。

4.4 加强学生顶岗实习指导 在学生的顶岗实习期间要做到教师和企业里的师傅相结合共同指导这个实践教学环节。作为校内教师,要及时去企业检查学生顶岗实习的情况,和企业指导师傅及时沟通,有问题及时予以指导,不能以为学生不在学校实践了就与自己无关了。

第4篇

[关键词]高校学生突发事件;成因;特点;法制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5-0013-02

doi: 10. 3969/j.issn.1671-5918.2015.05-007

[本刊网址]http://

一、前言

高校一直是一个相对封闭与平和的教书育人场所,对于一些学生突发性事件缺乏较好的防范与应对措施。这是因为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往往是由一些不可预知或不可控因素引发的,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或危害。这些与高校整体教学氛围非常不相称的突发性事件,已经日益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与高校的重视。很多高校都在分析这些突发性事件的成因,并努力提高自身的预防与处置能力,对其进行法制化管理,为这些突发性事件提供一个法律框架,让高校实现依法治校的管理目标。

二、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相关概述

(一)基本概念。在高校内部,由于一些自然、人为或社会政治等各种因素引发的不可预知或不可控事件,都可以称之为突发性事件。它们一般不以高校管理者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会对学生、学校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往往具有这么几个方面的本质特征,即突发性、普遍性、危害性、规律性等。造成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的诱因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社会转型期的负面影响,教育资源的匮乏和管理方式的滞后,大学生自身的因素等。

(二)几种类型。根据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的诱因与危害结果以及学生具体行为,我们可以把它划分为这么几种类型。第一种就是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第二种就是政治类突发事件。第三种就是治安安全类突发事件。第四种就是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第五种就是学校管理类突发事件。其中,第二和第四类属于公共性突发事件,往往需要政府行政强制干预,第五类则属于学校内部的管理制度问题,应该由学校通过强化自身的行政管理工作来解决。第一及第三类突发事件,则属于法律的研究范畴,在此,我们针对这类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进行法制化管理的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法制对策。

三、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法制化管理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

(一)必要性。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管理工作中有不少突出的问题存在。这就使得强化法制化管理工作有了一定的必要性。具体来说,我国高校的学生突发事件协调机构不够集中,缺乏应急管理体系与应急协调部门,一旦发生学生突发性事件,很难有较高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一些高校根本就没有设立专门的学生突发性事件领导或协调小组或机构,有些也只是临时性质的管理机构,无法有一个综合性的决策能力。有时还因为相关的行政领导做出的主观决策带有一定的地方保护主义,从而让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的情况走人更为恶化的地步。同时,高校还缺乏统一的学生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一旦发生了较为复杂的突发性事件,各个单位无法很好的协调和配合,指挥工作很容易出现疏漏或配合不紧密的情况。因此,高校必须通过法制化的管理手段来强化对学生突发性事件的应急指挥协调功能。此外,还有些高校的保障体制不够健全,虽然制定了相关的危情应急预案,但是,在学生突发性事件处理之后又会被闲置在一边,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修订与完善。加之一些高校的应急救护设备设施还不够齐全,整体的学生突发性事件救援能力严重不足。

(二)紧迫性。现行法律法规还不够规范与完善,这也充分体现了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进行法制化管理的紧迫性。我国当前的法制建设时间较短,整体的法治化程度并不高。一些法律法规看似内容丰富,实则较为零散,无法发挥出整体效能,也无法应对学生突发性事件的各个方面。一些诸如突发性事件的处理原则与标准等都没有明确的提及。当高校发生了学生突发性事件的时候,高校往往根据一些现行的学校规章制度进行处理,无法很好的起到危机前期预警功能。因此,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的相关法律建设还处于空白状态,很多突发事件无法可依、无章可循。还有些高校对于学生的突发性事件处理方式较为落后,无法适应越来越复杂化的突发性问题。

四、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法制化管理的具体对策

鉴于以上的一些现行法律缺位,高校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法制化应对措施,从而在发生一些学生突发性事件的时候,可以通过法制化管理来提高高校的应急能力,让这些学生突发性事件有一个更为可靠的法律依据与法律保障。

(一)高校应该进一步强化法制教育工作。为了积极应对各类学生突发性事件,高校就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消除此类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这就需要高校在校园内积极开展各种突发性事件的法律宣传教育工作,编写一些突发事件预防处理手册,并引导师生树立起高度的法律意识。高校还可以制定一个可操作的学生突发性事件预防预警、控制处理到补救恢复阶段的突发事件管理策略,提高高校全体人员的突发性事件应急能力。

(二)高校应该加大日常教育管理力度。高校是教育实施的主体,它应该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这就需要他们以学生为本,围绕着学生进行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因此,各个高校就应该依法管理,尤其是在制定一些规章制度的时候,充分尊重学生的各项权利并进行细化与完善,引导学生行使自己的权利,让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处于一种法制化的框架之下。高校应该对学生进行耐心的法律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一旦发生突发性事件的时候,学生可以有一个高度责任感,从法律的角度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真正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利。

第5篇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高职;教师;校本培训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02-0078-03

近几年来,“云”空间、智慧教室、移动学习等教学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广泛应用,为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2014年6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提高职业教育的信息化水平,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评聘考核的重要依据,这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促进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笔者以本院教师为例开展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校本培训研究和实践。

一、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

为了分析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水平,笔者对学院225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调研数据统计分析得知,目前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主要集中在Office办公软件、校刃畔⑾低场⒍嗝教褰萄设备、数字教学资源四个方面。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调查结果显示,我院教师基本能掌握常用办公软件操作,能熟练应用网络搜索、下载资源,使用交互工具进行交流,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不太积极,大多数教师不能结合个人教学熟练应用。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整合和利用优质信息化教学资源,将其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媒体融入教学过程之中,才能适合信息化社会对教育教学发展的要求。

二是教师在信息技术技能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我院教师具有基本素材媒体操作能力,但素材采集和集成的能力并不如意,在数字教学资源制作、信息化教学资源整合及应用方面尚待进一步提高。而这方面能力的欠缺直接影响教师创设和利用媒体素材资源的能力,不利于开展丰富的信息化环境下的自主学习。

二、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能力校本培训内容框架

2015年7月,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培训工作专门委员会了《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框架》,对职业院校开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提供了指导和借鉴,并提出: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体现在六个方面,信息化教学理念、课程组织与评估、教学法运用、技术与装备运用、课堂教学与管理、学习与专业发展,并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对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职业院校的教学更加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与基础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存在一定的区别,因此在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方面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另外由于各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师环境以及教师自身专业的差别,造成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根据学科、年龄呈现出不同的能力水平,因此在校本培训内容设置上要依据各自特点进行设置。

1.校本培训内容框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教学的影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的内容也应与时俱进。为了适应新技术发展对教学的影响、满足教师对技术的培训需求,在借鉴《高等学校教育技术等级培训大纲》、《国家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试用版)》、《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框架》基础上,结合我院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设计了适合我院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校本培训框架。

培训内容设计为“设备使用、素材处理、课件制作、资源管理、教学应用、教学新技术”6个知识能力模块,19个专题。其中“教学新技术”侧重教学理念转变与提升,“设备使用、素材处理、课件制作”侧重信息技术技能提升,“资源管理、教学应用”模块关注信息技术教学整合、应用。这些模块是对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能力要求的表述,也是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模块的具体说明。通过制定该框架,深入探索信息化对职业教育教学的作用,总结各种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规律,开展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2.内容框架设计特点及实施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不仅仅是一个掌握信息技术和装备使用的问题,而是要将信息技术和装备应用与课堂教学和课堂管理等诸要素进行充分整合、处理的过程。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既要降低学习的技术入门难度,又要满足提高技术操作能力的要求。因此,在校本培训中,应减少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的培训,减少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培训,转向于侧重技术在高职教学、工作中的信息化工具的有效应用,增加了新技术发展为教学带来的理念培训内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校本培训内容框架的制定,为提升我院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提供了明确框架。

为了促进校本培训的有效性,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笔者参与开展了校本培训实施。共有校内专兼职教师121人参加,参加培训的教师年龄主要集中在45岁以下,以青年教师为主。在实施中,因为参训教师具有成人学习的共同特征,培训过程也以“任务驱动、强调活动、强调参与”为指导原则,采取模块化的方式进行实施。教师可自由选择不同的模块组合方式,按照自身知识能力、工作时间和专业发展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模块进行学习。按照模块化的培训模式,不同模块之间只有内容涉及领域的不同,没有层次高低之分,通过模块化考核,全方位衡量和体现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通过灵活的模块化选择,实现了某一内容参加培训的教师在背景知识、能力水平上尽量接近,从而达到便于开展的目的。针对不同职级水平的教师,只是在内容选学多少上进行限定,如要求初级职称单次培训的总学时不少于20学时,副高级以上职称单次培训的总学时不少于30学时,以对应不同层次的考核证书。经过两轮实施,校本培训对学院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

三、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校本培训的经验与启示

随着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日益完善,很多教师已经认识到了掌握和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校本培训要切实有成效,笔者在实践中得出几点经验和启示。

1.利用信息时代教学手段开展校本培训效果会更好

在教育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校本培训也应紧跟时代步伐,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及时让教师更新观念、调整策略,深刻体验信息技术对教学培训带来的便利,让教师在情景化学习过程中获取信息化教学应用的感性认识和具体参照。例如在我院的校本培训实施中,以传统培训加在线学习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开展培训。培训有在线学习、辅导,集中面授多种形式。在集中培训时,可以总结参训教师在线自主学习情况,又可以对在线学习中的问题进行解答,顺利推动校本培训的学习进程。另外培训还利用了“翻转课堂”的方法,让面授使得教师与学员之间的交流更密切、更通畅,同时加强了教师的自主学习能力,而这种能力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方式。另外,在培训中,利用在线培训网站丰富的信息化培训资源,详细的信息化学习引导,为教师自由选择时间和内容,自我控制进度,自主学习提高提供了完备的条件。

2.分层培训,多样化的评价可以促进各类教师能力提升

由于高职教师年龄不同、学科背景不同,信息技术基础不同,信息化教学能力也参差不齐,因而对信息化教学技能的要求也不同。在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校本培训中,要把集中培训和个别指导、网上单独辅导结合起来,开展分层次递进式培训,根据不同教师的专业学科需求,以及实际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分层、分模块选修培训。在培训目标设置上也为选择同一模块内容不同信息化教学能力水平的教师分别设计不同层次的目标,并开展多样化的评价,使参加培训学习的教师都能得到发展。同时,评价时避免传统的考试评价,以任务、作品作为参评资料,促进教师学习的积极性,避免教师为了“拿证”、“凑学分”而单一应试学习。

3.以实际问题切入,提高教师利用信息化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

在校本培训实践中笔者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教师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学习完后用来指导教学、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还不够。因此在培训中应将教师的实际教学问题作为切入点,以学习共同体建设为依托,构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共同体,增强协作交流,将教师的专业课程教学与信息化能力校本培训相结合。以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优秀教学案例进行校本培训,引导不同专业教师对教学案例进行分享,找出可借鉴学习之处,充分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在校本培训在线网站上,提供大量与各专业学科教学相关的资源索引为教师学习提供支架,教师在学习中搜索资源,利用资源解决教学实际问题,逐步转化为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

总之,在开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校本培训中应结合不同教师的实际需要,设计个性化、多样化的培训内容,开展基于信息化环境的模块选修,建立丰富的培训资源,以案例观摩,网上研讨等方式,加强培训沟通交流,制定多种考核与评价,才能切实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校本培训效果。另外,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本文只关注了校本培训内容的建立和实施。今后,尚待继续探索并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巩固校本培训效果,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促进教师职业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指导手册[C].

[2]茹宏丽,汤文学,吕寨平.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参与式课程开发与应用的探索[J].电化教育研究,2009(8):64-66.

第6篇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教学能力

目前,大数据以其大量、高速、多样和真实特点,及其快速搜集、处理和利用复杂信息的优势,被全世界人们所接受,并被广泛应用到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等社会各个领域。我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和《教育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也提出了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教育信息化,以及大数据时代给中国教育带来了新的冲击,同时对高职教育适时创新,发挥教育信息化的效能,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期望。

一、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发展新趋势

网络在线教育作为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分析高职院校在线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索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新趋势,是新技术时期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

(一)课堂形式更具多元性。大数据时代的课堂不再是单一、被动的模式化、固态化的传统课堂,课堂空间被无限拓宽,课堂形式变得自由多元,课堂无处不在,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不再局限于课堂和课本的单一渠道,而是变得更加多元、开放。

(二)教学过程更具开放性。大数据时代的教学过程将突破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和地域方面的限制,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便捷的平台。

(三)教学方式更具灵活性。大数据时代,一方面使教学资源变得更加多元和充足,另一方面大数据思维与技术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构建与实施与大数据时代相适应的新型的教学方式。引发师生思维模式、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和交往方式的变革。教师对课程把控能力面临着新的要求,教师不仅仅要更新课程理念,还应具备数据信息分析能力和多途径的课程教学目标的实施能力。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化教学不是让数据网络替代教师,也不是让教师远离教育,而是让教师更主动、更灵活、更多元地融入教育中来。

(四)个性化教育更具现实性。当前,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正推动着世界范围的教育变革,服务于学习个性化和学习行为支持的各种柔性教育信息系统有了充分开发和应用。大数据思维下的信息化教学评价、诊断,更有利于实现教育个性化。

(五)信息化教育开放平台更具可行性。信息化教学平台以及信息化环境建设是实施信息化教学的基本保障,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信息化教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智慧教学,以及翻转课堂、微课程教学、MOOC课程等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实施均依托于信息化学习平台。全面便捷的信息化教育使教育资源逐步走向平台开放、内容开放、校园开放,避免了院校间“信息孤岛”现象,信息化教育平台的建设及其广泛应用,因需而变满足教育资源对教与学的全新需求,营造有利于学生个性成长的教育环境。

二、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体系的构建

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并取得更好教学效果的能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体现在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信息化教学反思能力和信息化教学监控能力四个方面。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是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基础,是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和监控能力的前提条件。从信息技术与课程开发融合的角度考虑,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遵循信息化教学规律,认真权衡教学各个要素的现实状态和动态关联,利用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和教学艺术,对教学因素进行最优化组合设计的能力。包括分析学生现状、掌握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三维教学目标,创O学习情境、设计学习和教学资源等,选择认知工具和教学策略,对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评价,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计思想和方法指导学生自学及教学,确保信息化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实施能力是教师在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实现教学设计方案的能力,不同于传统教育中单纯的讲授能力和答疑能力。信息化教学实施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更加重视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基于问题学习和合作学习等的现代教学实施能力,具体体现在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非语言表达能力、课堂组织管理能力、对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实施能力、信息化教学交往能力、对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的调控能力,以及促进学生信息化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反思能力是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学习、内省的过程。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在于其实践性知识的不断丰富,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内容,教师要善于“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实践证明,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熟练程度体现为关注、学习过程、过程的理解与应用、熟练与自信、应用于情景教学、创造性地应用于新情景教学。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实现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积累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

(四)教学监控能力是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分析、控制、调节等能力,这是构成教学能力诸要素中最重要因素。而信息化环境中教师角色的变化和学习者学习形式的多样化,使教学过程比传统教学更复杂。教学监控既要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进行全面监控,也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面监控,调整信息化教学中教师行为,规范指导学生的学习行为,实现教学设计、实施与监控的融合,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

三、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途径

(一)转变教育教学理念。高职院校教师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必须重新定位自身角色,提高自身适应能力,勇于改变传统教育教学习惯,适应网络教学需要,主动转变自身角色,从讲授者转变为问题探索者,从教学主导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增强与学生的沟通,不仅在宏观方面为学生的学习构建系统的学习框架,而且在微观方面及时敦促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习实效,通过学习效果评价,以学促教,以教导学,教师成为教学的推动者、合作者,这是大数据时代网络教学真正意义所在。

(二)注重教师自主学习。高职院校教师提升自身学习能力是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动力源泉,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网络信息化教学,一方面要求高职教师要有意识地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更新自身专业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具备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保证职业能力的适应性;另一方面,要求高职教师要不断学习各种最新的教育理论以及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保证职业能力的先进性。

(三)组织培训与协作交流。高职院校要遵循《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框架》,围绕能力等级和能力维度,结合学院实际做好校本专题培训。聘请专家,解读信息化与课程开发的方法,介绍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在专业领域的最新应用,保证培训的针对性和教学应用的指导性。鼓励教师参加校外同行间的教学观摩、竞赛、论坛等协作交流,取长补短,并将信息技术转化为一种自觉意识,运用信息技术有效地解决实际教学问题。

(四)积极创新教研教改。信息化教学是教师将信息技术和装备应用与教育教学过程的充分结合,是提高教学效率的现代教学形态。实践证明,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创新能力是关键。教师探索适应“线上与线下学习有机融合”混合学习与泛在学习的教学模式,善于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备课授课、家校互动、网络研修、指导学生学习等活动。探索学生应用网络学习空间进行预习、作业、自测、拓展阅读、网络选修课等有效学习形式,逐步实现对学生日常学习情况大数据采集与分析。

(五)发挥教学团队优势。学院要加强信息化基础条件建设,成立专门组织机构,依托信息技术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不断适应信息时代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l挥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与教学能手引领示范与教学团队的优势,与同类院校共同实施优质教学资源课程联盟建设计划,建立健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主体和课程平台的自我管理机制,明确重点课程建设负责人,加强课程建设、应用、对外推广和引进工作,学院专门机构技术人员对课程平台的安全、运行及服务进行全程参与和管理。

教育信息化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各个方面渗透、融合的过程。信息化教学能够检验教师传授知识的能力与方法,敦促教师专业知识体系的自我完善与构建,推动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和专业发展,同时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促进了我国高职教育的信息化、现代化建设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姜大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理性追问[J].教育研究,2011(11).

第7篇

[关键词] 非学历证书考试;高等院校;制度创新;信息化平台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004X(2012)12-050-0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保证国家考试的科学性、导向性和规范性”。制度创新成为教育考试改革的关键。教育行政部门和国家教育考试机构提出了一系列考试制度改革的思路和措施,这些制度创新如何从理论设计变为制度实践,运用于高校非学历证书考试制度建设与信息化平台建构,还有许多方面的问题需要深入探讨。

一、高校非学历证书考试制度创新的背景

我国是考试大国,考试历史悠久,考试规模庞大。目前,每年教育考试的规模就达6700万人(次)。非学历证书考试作为一种以水平能力测试和资格认定为主要标志的国家教育考试制度,为终身学习创造了优良的条件,也为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ET)、高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CEPT)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为主体的非学历证书国家教育考试,在高等院校中占据重要地位,为鉴定和甄别高层次人才的能力和水平,向社会和用人单位提供个人能力水平认证,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几年,高校非学历证书考试报考人数持续递增,随之而来的则是考点分布广、考试组织难度大,而考试管理及专业人员配备不足、管理方式滞后等诸多问题,给这类考试的监控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面对这些问题的客观存在,需要我们更加理性地认识和分析考试制度创新的特点。《教育法》第二章关于教育的基本制度中第二十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国家教育考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种类,并由国家批准的实施教育考试的机构承办。”从法律层面上讲,我国高校非学历证书考试的直接管理者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即教育部,具体实施者为国家批准的教育考试机构即教育部考试中心。所以教育部和教育部考试中心在法律授权之下,通过政府行政指令的形式予以推进,其提供新的制度安排的能力和意愿成为决定教育考试制度改革的主导因素,因而,其制度创新必然是政府主导的、供给主导的、强制性的、自上而下的制度变迁。[1]它具备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和考试机构是决定考试制度供给的方向、形式、速度、战略安排的主导力量,具有绝对的主导权威;二是任何新的考试制度安排主要通过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来有效地加以贯彻实施;三是高校在具体组织实施这类考试时,与现实的考试制度的创新供给存在差异,考试制度的创新会存在供给不足或滞后。

以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ET)为例,在这类考试评价制度改革进程中,国家教育考试政策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教育部于2005年2月公布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试行)》,对原有的CET模式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并于2006年1月、6月分别试行新的四六级考试,2007年起全面实施改革后的四六级考试。2008年教育部高教司张尧学司长在《关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总体思路》一文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要满足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在大学掌握英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四六级考试的试题设计就是要考出学生是否掌握了自主学习和不断提高英语实用水平的英语学习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教育部主导思想的指引下,2008年12月、2009年6月和2009年12月在全国完成了三次四级试点网考,六级试点网考也于2009年12月进行。在此之后新的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将在全国推广普及。作为一项全国性的英语水平考试,CET具有统一性、权威性、范围广、影响大等特点,尤其是随着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改革的稳步推进,必然会给考试报名、考试组织和考风考纪等考务管理系统带来巨大挑战。如何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完善考务管理与服务系统,实现四六级考试网上报名、网上阅卷以及网络管理等,都将是一个艰难的系统改革工程,面临着许多不同的制度约束和制度安排。

二、高校非学历证书考试制度创新的路径

(一)制度层面:完善管理法规,促进科学化考试管理

质量是考试的生命线,确保国家非学历证书考试的质量,法规建设是基石,科学管理是保证。

首先,实现考试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重要前提是完善考试管理法规,促进“以法治考”。要不断完善考试管理的政策法规,明确各级考试管理机构管理权限和法律责任,实行国家考试诚信制度、重大问题报告制度、考试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及违纪舞弊处理制度等,以考试的各项法规规范考试管理的各项工作;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从严治考,严肃考风考纪,从而维护考试的权威性、严肃性,维护考试的声誉,确保国家考试质量。

其次,实现考试规范管理,关键环节是完善考试管理机制,促进质量管理。要建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利用目标管理、量化考核、过程管理、信息反馈等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实现考试管理的规范化;着重从考试命题、网络管理、网考实施、阅卷分析到证书发放等流程管理着手,加强对考试各个环节的目标监控,制定各项具体工作目标,建立质量管理的指标体系,制定考试管理的管理目标责任制,形成考试各环节的监督制约机制。

第三,理顺管理体制,建立一体化管理机构。非学历证书考试作为一项全国性的考试,其考试改革、网考实施是一种规模大、规格高、结构比较复杂的管理,必须建立健全非学历证书考试管理机构,形成一种科学的管理体系,以利于真正发挥考试管理职能,维护国家考试的信誉。从归口管理层面来看,要在完善国家非学历教育考试制度的基础上,加强与其他考试制度、教育制度、人事制度的衔接,建立集各类考试为一体的更统一、更规范、更科学、更完善、更具权威性、现代化的、专业化的考试管理机构;从体系建构层面来看,应按照“分级管理,逐级负责”原则,建立和完善国家考试中心、省级考试管理机构、地市考区考点管理实施的三级管理模式,做到各级考试机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严格按国家标准考试程序,科学规范地组织考试,共同维护考试质量和信誉,确保国家考试的权威性与公正性。

(二)技术层面:促进考试系统升级,加强考试信息化平台建设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考试管理的信息化和考试实施的网络化,成为必然趋势,需要创新考试管理运行机制,不断推动考试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的换代升级。

新一代考试管理信息系统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信息采集和方式改变为通过互联网采集和,也不是简单地增加监控设备对考场进行监控,而是从系统运行机制的角度,对传统的考试实施流程进行流程再造和功能重构,建立集中式数据库,建设高校非学历证书考试管理与服务信息化平台,以解决目前考试实施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大幅度减少考务管理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减少错误率,提高工作质量,确保考试安全和公正公平。[2]

建设高校非学历证书考试信息化平台,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1.发挥网络资源共享的强大功能。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和我国非学历证书考试长期命题资源的积累,目前已具备建立一套完整的非学历证书考试命题资源共享机制的条件。整合现有的命题库资源,通过统一规划和网络共享服务,使其发挥更大的效能,更好地服务于非学历证书考试事业,已成大势所趋。

2.提高命题质量和命题管理水平。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牵头,构建一个功能齐全的命题业务管理平台,建立一个由国家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的网络化共享命题库,可以为提高非学历证书考试命题质量和管理水平提供有力的支撑。

3.增强考试管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考试管理过程中现代化手段的应用,是提高考试服务水平和发展非学历证书考试的关键所在,也是塑造国家考试质量品牌的重要手段和未来走向。目前,非学历证书考试种类繁多,考次频繁,考点众多,规模巨大,完全依靠常规人力方式,往往造成人为失误或监管不力。因此,进一步提升新一代考试管理水平,塑造国家考试质量品牌,就必须加大“科技兴考”力度,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信息网络技术、教育测量技术等,从题库建设到考生报名系统、从考试流程到阅卷评卷系统开发等诸关键环节,建立一套信息系统管理监控机制,以有效防止因考试工作人员失职、失察造成的大规模作弊,减少人为干预因素和行为失误乃至行为失范可能带来的各种损失,更加科学规范地组织与实施考试,保证考试质量,确保考试的公平与公正。

三、高校非学历证书考试信息化平台的建设

(一)信息化平台建设目标与内容

建设非学历证书考试信息化平台建设的目标,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数据管理集中化、管理流程网络化、管理品质信息化、服务能力社会化一体化的考试管理与服务的集成化平台,建立考试管理与服务的标准规范和共享协作机制,以更加科学规范地组织与实施考试,保证考试质量,确保考试的公平与公正。其建设内容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3]:

1.利用数据集成和平台的基础性、开放性,由一个数据库,集成招生考试的数据元定制、信息查询、检索等技术,并使整个数据管理过程始终处于监控之中,随时能够实施数据的统一检错和维护,实现“数据管理集中化”。

2.通过对各级管理工作人员和各类考生操作权限的控制,在计算机互联网上实现跨地域管理招生、考试的业务流程,最大限度地减少事务性操作,提升管理品质,提高工作效率,优化管理层次,实现“管理流程网络化”。

3.在简化管理复杂程度、减少事务性操作环节的同时,利用数据库的操作日志管理,明确数据责任,构建全新的管理监控机制,科学、有效地加强管理监控力度,使管理更加规范、精确、安全,实现“管理品质信息化”。

4.建立集中式为主、分布式为辅的共享服务网络平台,通过互联网对社会开放,并使用数字加密技术、认证手段和可靠的安全管理机制,提供有效的网络资源共享服务,实现“服务能力社会化”。

(二)考试信息化平台的技术实现

1.技术层面的综合集成。

新一代考试管理流程与服务业务环节复杂、要求精确,对系统可靠性、安全性、可维护性等方面有较高要求,如何有效组织各类数据,实现各类业务流程的综合集成,是系统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因此,在分析网考业务特点基础上,可选用先进的J2EE体系构架及Struts框架,搭建系统开发与运行平台,采用B/S结构,Weblogic作为应用服务器,Oracle作为后台数据服务器,Eclipse作为开发工具,实现考试管理与服务平台的搭建,构建考试管理与服务的一体化综合集成平台,从技术上保证系统平台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扩展性要求。

2.加强考点建设与管理。

纯技术层面的运用并不能解决维护国家考试安全公平的所有问题,因此,还必须强化“三个建设”,即强化组织机构建设、考务制度建设、硬件设施建设。

(1)组织机构建设是维护国家考试信息化平台安全性的首要因素。必须健全考点工作领导小组和考务工作管理小组等组织机构,实行主考负责制,设立考务组、信息技术组、保密组、宣传组、督察巡视组、保卫组、后勤保障组等考务工作管理小组,做到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分片包干,各司其职,确保考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考务制度建设是维护国家考试信息化平台安全性的基础工作。因此,必须依据国家和地方的考务实施细则,制定考务工作人员职责和应急事件处理预案等细化规则,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层层落实,重点把关,为国家考试的安全顺利、持续有效的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3)硬件设施建设是维护国家考试信息化平台安全性的基本保障。硬件设施包括考生身份验证系统、计算机房配套系统、视频网络监控系统、屏弊防控系统、视频网络监控系统等硬件建设,旨在确保考试运行体系的安全、可信、实时、高效,切实提升国家非学历证书的考试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四、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创新考试管理运行机制,提升考试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水平,成为必然趋势。非学历证书考试作为一项全国性的考试,必须在创新考试制度设计的基础上,探索“科技兴考”的技术路径,加强考试信息化平台建设,促进考试管理与服务系统升级,这既是发展高校新一代非学历证书考试的关键所在,也是塑造国家考试质量品牌的重要手段和未来走向。

[参考文献]

[1]王和军.试论教育考试制度创新需求与制约因素[J].中国考试,2009,(2).

第8篇

    笔者多年从事高中化学教学,认为很多的知识点就像一颗颗的珍珠,而且各个知识点之间有着一定的线索联系,这些联系将这些珍珠串联起来最后形成一幅瑰丽的高中化学图腾.正是因为高中化学的这个特点,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通过“以点带面、点线结合”的方式来开展知识的复习,从而实现所有知识点都得到了巩固,并且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建立起属于自己的高中化学知识脉络体系.例如:对《卤素》部分的内容进行复习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认识清楚:①氯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用途;区分清楚并掌握好氯气与金属、非金属、碱性物质、某些还原性物质以及有机物的反应;②注意氯气如何变成氯水,并且氯水中的何种物质与水分子发生反应形成HClO(次氯酸);再进一步探究氯气的制取方法;③在完成了对这部分的小知识点的整理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用一个箭头将所有的化学反应关系式联系起来,这样学生观察那个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图形时就可以将这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全部都囊括进来.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收罗到知识点并且在记忆的过程中也将一目了然,方便学生理解并且找出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样就是在点线面的理念下对这个部分的知识进行了一个系统的复习.当然“以点带面,点线结合”的复习理念原则依然可以囊括到更大范围的复习之中.

    2.注重学生的能力发展

    尽管高中化学总复习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为高考化学做准备,但是笔者认为在这个阶段依然要注重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毕竟任何一个教学活动的“教”都是为了“不教”.只有让学生自己能够掌握好学习的方法,复习的方法,学生才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复习阶段注重学生的能力发展主要是注重学生的梳理能力、分析、归纳等综合性能力的发展,而这些能力在知识复习阶段就可以得到培养.例如:在《卤族元素》的复习这个部分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氟、氯、溴、碘这四种元素进行认识和区分,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对这四种元素进行制表复习.通过表格对这几种卤素及其化合物及相关性质将有一个清晰而准确的区分.这这样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发展,复习的效果也获得了提高.

    3.对接高考,提升复习效果

    高考是复习的最终目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一些高考题引入到教学中,检验复习的同时也提升复习的效果.例如:在卤素的复习中,教师引入这样一题: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相符的是A.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C.某无色溶液中加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2-4D.在含FeCl2杂质的FeCl3溶液中通足量Cl2后,充分加热,除去过量的Cl2,即可得到较纯净的FeCl3溶液这个题目从实验设计的角度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继而考查卤素的有关内容.在真题的帮助下,学生的复习效果也将获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