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31 17:00:1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关于的哲学思考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石墨烯;认识论;辨证法
一、前言
人们说的石墨烯是将石墨片剥成单层之后,这是基于碳石墨的原子层间作用力很弱,较容易互相剥离。这种由一层以蜂窝状排列的碳原子结构的单层就是石墨烯。20世纪初,科学家们开始研究石墨烯,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物理学教授安德烈・杰姆和他的学生克斯特亚・诺沃消洛夫用简单易行的胶带分离法制备出了石墨烯。它们将石墨剥离成石墨片,然后将石墨片的两面分别用特殊的胶带进行粘贴,随后撕开胶带,又再次把石墨片一分为二,重复该操作,于是得到越来越薄的薄片,幸运地最后得到仅有一层碳原子厚度的石墨薄片。这种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就是石墨烯。
2010年,研创新究石墨烯的两位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媒体渲染报道称“物理学家用透明胶和铅笔赢得诺贝尔奖。”使用胶带剥离方法分离高定向的石墨,并因此获得了真正存在独立的二维石墨晶体。在此之后,制备石墨烯的新方法不断涌现,我们发现将石墨烯引入工业化生产将成为将来趋势。
二、石墨
石墨烯是一种新的紧密型型碳原子的碳质材料,具有立体蜂窝状晶格结构,同时它具有独特的物理特性,其中包括:特有的载流子特性,这使得电子在石墨烯传输过程产生较小的阻力,因而具有优良的电子传输性质。石墨烯的力学性强,导电性能优,韧性好等。
(一)石墨烯的性质
石墨烯其特有的微观分子结构决定了它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石墨烯是二维晶体,最大的特点是电子在石墨烯的速度可达光速1/300,远远超过在其他导体中的电子速度。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力学,光学和电学性能:结构十分稳定,目前研究结果尚未发现石墨烯碳原子缺失,碳原子之间的连接柔和并且坚韧,超过世界金刚石硬强度;石墨烯几乎是完全透明的,但非常紧凑,气密强,不易透水,甚至最小尺寸氦原子大小都可不以穿透;良好的导电性,石墨烯的导电性强,其导电材料远超过传统的导电材料。
1.力学性能:由于石墨烯分子结构中碳原子是sp2杂化结构。特殊的分子结构决定石墨烯具有高强度。石墨烯是目前人类已知的强度最高,比钻石更硬的材料。
2.导电性能:石墨烯结构非常稳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在石墨碳原子的这种晶格结构缺乏稳定性,石墨烯赋予优异的导电性。
3.导热率:稳定的石墨烯晶格结构给出优异的导热性,石墨烯热导率强于传统碳纳米管和金刚石。
4.化学性质:石墨烯是单层的石墨结构,因此石墨烯可以看作表面因而具有一层石墨属性的化学性质,石墨烯卷曲在一起,从而形成碳纳米管,石墨烯也具有碳纳米管相似的化学性质。同时石墨烯到近红外,可见光和紫外线具有优异的穿透性。
(二)石墨烯的性质应用
石墨烯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使科学界产生了巨大波澜,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尤其石墨烯具有纳米尺寸的晶体管们将成为“后硅时代”最具潜力材料。石墨烯将成为以后高速晶体管、生物传感器、太阳能电池、超级电容器和触摸面板的核心材料。
1.石墨烯薄膜
将石墨烯片重新组装,在电子,电气,信息,能源,光学等领域应用广泛,这也是石墨烯在生活中最接近实际应用的方向。因为其高透光性和导电性的,石墨烯片是最有前途的新的透明导电膜,可以作为显示器中透明电极,使用新的透明导电膜和背电极材料的太阳能电池应用广泛。同时因石墨烯薄膜还有较为良好的柔韧性,石墨烯成为制备性透明导电膜材料的首选。
2.储能材料
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是当前的能量储存装置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电极材料的选择是关键。碳纳米材料的能量存储装置的属性,因为该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使其高性能能量存储装置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电极材料。相比碳纳米管,石墨不仅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化学稳定性,并且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该空间是更灵活的特性。因此,基于石墨烯的电极材料,优异的电化学特性,使石墨烯制成比碳纳米管更实用的超级电容器。
3.纳米生物传感器
高灵敏度的生物传感器是由石墨烯纳米粒子抗体的还原石墨烯而制备成功的,这是由于石墨烯制备的传感器灵敏度很高。同时石墨烯电导率传感器可快速猝灭荧光染料,因此它也可以作为荧光传感器制备材料。新型石墨烯传感器优于常规的碳基材料的传感器。
4.“太空梯”缆线
石墨烯在其他方面的优异性能体现在可以制备被出纸片薄度的超轻性材料,制造超轻型飞机。同时也创造了强硬防弹衣。石墨烯具有非常良好的力性。人们希望穿梭于太空,建造“太空电梯”。石墨烯材料因其比表面积大,韧性强,成为“太空梯”缆线材料首选。石墨烯也可以用作药物载体,为药物研发提供较好的平台。
石墨烯材料出现,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大突破,f明在人与自然共存的环境中,人类认知能力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石墨烯材料技术引发认知革命,石墨烯材料的诞生,不仅提高人类认知世界的层次,同时也提升了人类在微观和宏观世界认知水平。石墨烯材料是对大自然物质发现和改造的过程,以体现了人类科学技术改善在生产和生活中质的飞跃,也标志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迈向新的空间。石墨烯材料的诞生标志着物质能被反映的客观实在,石墨烯材料的研究,进一步说明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并且客观实在是被人们所反映的哲学原理。
(一)石墨烯材料的出现和发展提升了人类认识世界的层次
石墨烯材料的是人类在分子、原子层次的微观层面改造了自然,实现了人类生产方式改造的质的飞跃,也标志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高度。同时深刻反映物质客观存在的标志。石墨烯材料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升了人类认识世界的层次。
1.由量变到结构改变、再由结构改变到质变的跨越
石墨烯因其特殊结构和性能可以创造新的材料,主要通过改变微观单分子层结构,改变材料的空间结构合成新材料。多种性能的石墨烯材料具有特殊的性能,这也是从微观分子层到宏^性能的改变,石墨烯材料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在改造自然方面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即说明由量变到结构改变、再由结构改变到质变的跨越。
2.改变了传统的物质生产,引发生产方式的革命
石墨烯材料改变了传统的物质生产方式,这种新材料引发了生产方式的革命。石墨烯材料的诞生是在微观分子层的改造过程中创造新的物质,在原有的纳米颗粒材料基础上上发现碳石墨的单分子层即神奇的石墨烯。这也是人类改造自然,运用的是从微观到宏观,即“从小到大”或“简单到复杂”的生产方式。由微观到宏观,从微观石墨烯单分子层发现,到宏观“生物传感器、太阳能电池、超级电容器”等,都体现了通过微观分子层逐个改变生产方式并实现人类对微观层面物质的改造。
石墨烯材料的诞生和发展是人类改造自然力,改善人类与自然共存方式的提升。人类的人类的生存方式也将随之从跟班上发生改变。
(二)材料产业和资源环境的关系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自然界的物质资源。材料是从环境中提取,其制备、生产、使用和废弃的过程都是对自然界环境污染的过程。我们追寻可持续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但是现实生活中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工业废弃物严重破坏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不断开发环保实用型材料。人类的生存需求与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息息相关。石墨烯新材料的诞生和发展正好适应了可持续发展这一需求。
材料和结构的讨论中,通常要考虑两者之间的关系。由于材料结构的性质与其结构相关,材料的本质便是结构。石墨烯材料与环境变化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关系。
材料的结构与物质性能相关,性能的体现直接关系材料的作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前者是内因,后者是外因。环境友好的材料:例如石墨烯太阳能电池对于环境保护有积极、正面的作用。倘若是破坏环境的材料则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例如众所周知的“白色污染“,我们摒弃一次性消费用品。目前大料的材料释放温室气体C02,CH4,NO,S02等气体。这会造成酸雨的降落和全球变暖等负面效应。因此材料和环境之间是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三)石墨烯材料充实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从唯物辩证法说,动物特别是人脑的结构的概念是非常复杂的,但毕竟是可知的,它提供了一个人类的新材料发展的无尽可能性。材料研发人员从仿生学角度来研发新的智能材料。认识论认为对物质的认识还必然受到主观因素的制约,人们在探寻某一事物的复杂过程中,本身就是人类在社会中的实践活动。这个实践活动过程必然受到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例如我们已有的知识背景,理论举出,以往的生活实践经验等。整个认识过程都伴随了必然性和偶然性,主观因素、客观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肯定了机遇的存在性。机遇的存在具有客观性,机遇的产生的客观依据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辩证统一。偶然性以必然性为基础,必然性是通过偶然性来实现。所以当偶然性出现的时候,必须及时捕捉它,并且进一步挖掘其背后的必然性,分析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此时新物质、新科学发现就诞生了。例如石墨烯的发现是便是物理学家通过撕透明胶带偶然发现的。
认识论是认知本质和发展的理论。认识的主体是人,是实践着的人。认识客体是主体与之发生关系的东西,比如人类对于石墨烯的研究开发过程,石墨烯不仅是客观实在,而是进入人类活动领域的并且预人类主体县关联的客观对象。我们对石墨烯的改造过程本质就是人类主体对石墨烯课题的反应。人类能动的将石墨烯改造的过程,也是人类改善自己生活方式,不断提升自身认识能力,形成正确认知的过程。这里,石墨烯材料科学工作者是认识的主体,而与之相关的环境材料及环境是认识的客体。材料研发人员通过材料和环境的客观分析,思考材料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从定性认识上升到得定量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例如石墨烯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同时结构非常致密,就算是最小的氢原子都无法穿透,这些特殊的结构性质,恰好适合制备透明的触摸屏和太阳能电池板。
科学的进步说明人类知识储备的迅速增加。类似于石墨烯这样的新材料的研究开发过程中,说明了人类可以通过多种研究方法思维模式改造生活中的客观存在,人类不断的构思、认知过程充实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四)石墨烯材料是一种模仿中的创造
模仿是仿照,仿效,模拟,模仿中需要创造性,模仿过程是创造的研究过程。模仿的建立有赖于创造性的研究,化学模仿作为研究的结果,以一定的符号体系而存在,它具有直观性,形象性,是人们的感官可以感知的,或者是人的思维可以把我的。然而,建立模型的过程,却是一个艰苦的,充满矛盾的思维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主体充分的发挥思维的创造性。
一般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包含着猜测或猜想的因素。化学家依据已知理论,深入分析了事实。对要模仿的对象的结构和性质等方面提出某种设想,这中间就包含着猜测。这是建立模型中的重要一环。在猜测中,各种逻辑方法,比如:比较,类比,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都会起一定作用。石墨烯材料的诞生即是在纳米技术理论基础上进行归纳猜测,并通过实践后总结经验产生的。猜测是以经验事实为基础的,从认识发展的过程来看,从最简单,最典型的实例人手,突破一点,会使认识获得广泛发展。这种认识发展规律反过来作为进一步认识的指导线索,在研究过程中,要求善于选择典型对象,从典型对象着手,开展工作,所谓典型对象,其一具有代表性,石墨烯是作为碳原子紧密堆积成单层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的一种碳质新材料,具有一些奇特的物理特性,具有典型性是具有理论意义的对象,这是典型分析中选择典型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五)石墨烯材料的发展是化学认识中的继承、积累、突破的革命
化学知识的积累从化学元素开始,包括基本元素的资料的发现和继承过程,尤其是化学元素的性质等方面的资料,比如就是因为拥有最初碳元素到碳单质的研究资料的积累,才有石墨烯微观结构及其特殊性质的应用开发的顺利开展,化学元素到化学分子,再从化学结构到化学性质的研究都是化学认识中的继承和创新。良好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都是在不断地发现和资料搜集积累过程中产生的。化学知识积累到一定阶段,化学认知过程也会发生突破,从何科学知识达到质变化。
这就说明化学元素到化学分子的研究都是在大量资料积累的基础上产生的,积累之后才会有所突破。化学知识积累是个循序渐进的工程,而化学突破恰恰是化学知识的飞跃。每一种新的突破就是一种创新,如石墨烯材料的发现发展中,石墨烯概念的确立,石墨烯制备方法层出不穷,石墨烯结构的改善及确立过程,这都具有重大影响的新物质,新现象,新规律,都是技术创新,都是化学发展的突破。往往化学知识的突破都是从最简单最典型的对象开始的,有一个简单突破点开始然后广泛发展,这种化学认识的发展形势充实了认识论和方法论。例子:石墨烯单分子层的发现常常是对简单或最典型的对象进行研究开始的,化学理论和观念的变革是破旧和创新的统一。这也是通过科学实验获取经验事实,积累经验事实,将理论与化学经验事实密切地结合起来。进而对经验事实进行分析,总结和概括,形成定律、假说或理论。从逻辑学观点看,就是从某种理论出发,合乎逻辑地推论出新的认识,得出理论的解释和预见功能并在逻辑学中演绎推理。
【关键词】 历史教学;高效课堂;哲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42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012-01
1 现实引起的思考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出台,全国上下掀起了新一轮课改大潮,涌现出了一大批课改先进典范,如山东的杜郎口中学,江苏的详思中学等,成为学校和教师学习的楷模。2010年春,笔者所在的学校也组织了骨干教师外出学习考察,回来后制定了本校的课改方案,提出了课改目标――构建高效课堂,从2010年秋开始实施,至今已有两个月。在这两个月内,通过听课、观摩,笔者发现我们的高效课堂只不过是那些课改典范的简单模仿,是形似而神非。主要表现在:1、对高效课堂的认识模糊不清,对高效课堂构成要件的认识是孤立的、片面的;2、学生主体地位绝对化,弱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3、学习目标单一化,只注重学习过程,忽视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教学方法机械化。不管什么学科,什么内容都使用相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导致课堂僵化。正因为如此,我们的课堂并没有收到如期效果,令人担忧。为此,笔者试图以历史课堂教学为例,运用哲学的基本原理来指导高效课堂的构建,以切实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业务素质的提升。
2 高效课堂应是各构成要件的有机统一体
所谓高效课堂是指在有限的时间里,采用一定的教学模式,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实现教学目标,使学生获取最大收获的课堂。其组成要素包括课堂主体――教师与学生、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目标、教学手段,以及教学内容等。这些要素是相互联系的,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在教师与学生相对稳定的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不同,教学目标也就不同,那么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也就不一样。同样,如果同一教学内容,不同教师针对相同的或不同的学生,其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绝对不会一样。因此,教师在制作教学预案时,要充分考虑各要素的相互联系,根据自身的素质和学生的学情以及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来选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尽可能让学生获得最大收益。
3 高效课堂要求全面实现三维目标
《纲要》明确指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作为教育的主阵地自然承担着这一神圣使命。历史新《课标》对这一使命具体分解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面。历史高效课堂就是要追求这三维目标的全面实现。如果只注重其中的一、两个方面,忽视其它方面,就不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课堂也就不是高效课堂了。因此,我们应该用哲学中全面的观点来落实课堂教学中的三维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预案时要设计三维目标,然后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实现三维目标。
4 高效课堂应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对立统一
对统一规律是唯物辨证法的根本规律。它揭示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等领域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对立统一的,它们的相互作用推动课堂有序发展。
然而,过去在应试教育形势下,教师的主导作用绝对化,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工具。现在,在新课程形势下,随着课改的深入发展,学生主体地位回归。然而,有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却把主体回归的课堂变成了主体放任自流的课堂。这种学生主体地位绝对化,弱化教师主导作用的课堂既是无序的,也是无效的。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天卉中学李军老师把“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比喻成“放风筝”。学生是“风筝”,教师是“放风筝”的人,而学习目标则是联系学生和教师的“线”,没有教师对“线”的“收和放”,“风筝”要么“飞不高”,要么“满天飞”。这个比喻形象说明“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是对立统一的。只有教师时刻根据学习目标主导学生学习行为,课堂才会围绕学习目标有序进行。
前不久,笔者观摩了一堂历史课,学习内容是《美国独立战争》(川教版九年级上册)。首先,教师激趣导入,提出学习目标。然后教师给出学习提纲,学生根据学习提纲自学,再然后学生展示自学成果,教师予以点评,尤其是对较难的问题,如“评价华盛顿”,教师先进行提示点拨,再让学生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展示,这样反复进行,直到完成自学任务。最后教师归纳总结和当堂检测,效果很好。就这堂课而言,教师处理好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始终围绕“学习目标”相互作用,推动课堂高效运转。
5 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应是发展变化的
唯物辨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课堂教学方法也不例外,它是随着学习内容、学生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只有教学方法不断改变,课堂才会有活力、有生机,就像水只有流动才会溅起美丽的浪花一样。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没有兴趣就没有动力,也就没有课堂效率了。
首先,学习内容不同,教学方法不同。形式与内容是唯物辨证法的基本范畴之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随着学习内容的变化,形式――教学方法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学习内容变化了,教学方法这一形式保持不变,就会形成形式主义,就会僵化,僵化的课堂是不会高效的。
其次,学情不同,教学方法也不同。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兴趣、学习意志力等情况都不一样,教学方法也就不相同。教学方法要根据学情不断地进行调整,以实现课堂高效。大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因材实教”就是这个道理。
再次,教学资源不同,教学方法也不同。教学资源包括“硬件”和“软件”,“硬件”是指教学设备、设施, “软件”是指相关的知识和信息。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资源日益完备和丰富,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如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走进课堂,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完全符合辨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综上所述,只有运用哲学原理,充分认识高效课堂的实质,正确处理高效课堂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才能构建生动活泼、自然流畅、激情澎湃、赏心悦目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 《中国教师报》 2010.10.20 B2 现代课堂周刊
[2] 《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哲学思考》 作者:郑平
[3] 《温州教育》 2007年 第12期
[4]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哲学思考》 作者:史民
[5] 学周刊•A 2010年第6期
21世纪的头十五年,是全球互联网大发展的十五年,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普及,使全球网民人数达到历史新高。尤其从2007年伴随着iPhone等智能手机终端设备的上市以及全球移动通信业务的升级,世界整体又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进程中,我们作为地球村的村民,被急遽地卷入了信息化时代的浪潮,我们每个人都是信息时代的创造者,同时也是信息时代的接受者。
大数据是一场新技术革命,即将彻底改变我们的世界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通过对大数据的深度了解与认知,越来越引发了笔者对大数据相关的系统性思考。这是由于系统哲学作为当代科学和社会进步的时代产物,在许多方面与哲学是一致的,因而为我们丰富和发展哲学提供了条件。系统哲学是一种综合哲学,它的产生深刻地反映了当代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进化的内在本质。
1 认知身边的大数据
1.1 大数据与个人生活
大数据的创造源之一,便是我们每个个体,作为社会中的人,每个人都是大数据的制造者,也是大数据的接受者。从2003年Facebook的创建开始,社交网络进入了大发展时期,这一段时间也是我们制造大数据的爆发期,以前我们每个个体基本都是孤立的从事数据的制造,社交化使我们每个人制造的数据进行连接成为了一种可能,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个体数据的制造。每天发发微博、发发微信、百度搜索自己探索的问题、知乎网不断提出新问题、各大论坛留下自己的身影、利用GPS定位在手机地图寻找身边的美食、登录12306购买自己想要去的地方的火车票、在各大电商网站购买自己所需的物品等,这些不经意的行为都是在制造各种数据,我们所制造的数据在被各大机构搜集,被加以利用,反过来也会使我们从个体制造的大数据中受益。
1.2 大数据与企业发展
信息化时代,企业的经营发展早已经不是几十年前靠经验和个人市场判断来组织经营,所有企业的发展都是离不开相关行业数据、企业数据、消费者数据等的有效分析数据,数据分析能力已经成为一个企业必备的能力之一,通过对市场数据的有效分析,有效地组织生产、经营、销售、服务等,实现企业经营利润最大化、企业经营效益最大化,同时又能精准地服务好自己的客户。尤其是在现在个性化消费越来越严重的时代,企业可以依据大数据的帮助,精准地对快速变化的市场、不管个性化的消费者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实现精准客户营销。尤其是在现在的“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更应该依靠大数据实现服务升级和企业转型。
随着新兴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将会成为每个企业重要的资产,利用数据的能力也将成为企业发展的必备能力,同时各大企业也是整个社会大数据的重要制造源之一。
1.3 大数据与政府服务
政府作为社会管理中最为庞大的机构,掌握着社会运行的各种海量数据,如通信数据、住房数据、交通数据、金融数据、医疗数据、教育数据、社会资源数据、自然资源数据等形形的数据,这些数据构成了社会运行的整体支撑。在传统的政府管理中,这些数据都是孤零零的存在,但是在“互联网+”时代,各种数据的互通互联,智能化城市,智能化、便利化政务系统的搭建,将会使政务处理水平提升新的台阶,也将使我们大众能够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政府服务。
在政府日常管理中,有效地利用大数据技术,将会更加高效地组织优化社会资源,更加高效地运行政府行政资源,促使政府在市政公共支出和社会投资效益最大化,同时利用好大数据也便于日常的行政执法、预防犯罪、防灾救灾等,有效地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2 大数据的系统哲学思考
2.1 大数据的整体性思考
大数据是一个整体的数据,是由大量的个体数据组成的一个整体,如果把整体的数据割裂开来,大数据的实际应用价值将会不复存在。黑格尔说:“譬如一只手,如果从身体上割下来,按照名称虽然仍可以叫做手,但是按实质来说,已不是手了。”就像我们每一个人出行的数据,如果仅仅是记录单个个体的出行信息、地理位置、出行方式等,把每个个体的数据割裂开,不放在一个整体中去分析,就会发现这些个体的数据毫无价值,甚至是令人头疼的、混乱的,对其的利用价值也会直接丧失。但是如果我们把每个个体的数据加以整理,放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数据,我们就会发现,在某一时间段,出行的人比较多,在某一时间段,出行的人非常少;在某一路段,集聚着大量的车辆,形成了堵车,不便出行,在某一路段,车流量非常少,可以选择在这个路段出行,甚至是在朝哪个方向的人多、朝哪个方向的人少都能基于这些数据做些判断,这些零散的数据经过整理形成的整体,就会释放出巨大社会价值,使我们的出行更加有目的性和方向性,极大的优化配置了社会资源。正如恩格斯指出的:“以分析为主要研究形式的化学,如果没有它的对极,即综合,它就什么都不是了。”但是,大数据的整体又离不开各个个体数据,如果没有这些个体数据组成的整体,大数据也将不复存在,大数据中的各个数据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坚持系统的整体性观点,便于我们更好地处理数据之间的关系,使我们更好地利用好大数据带给我们的便利。
2.2 大数据的系统层次性思考
我们的世界是一个多层次的世界,同样,大数据的构成也是多层次的。大数据在构成中也是由初级数据、中级数据、高级数据等组成的,具有不同的层次。而这些数据的层次区分是相对的,相对区分的不同层次数据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不仅是相邻上下层之间的数据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且是多个层次之间的数据之间发生着各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同时有时还会发现多个层次之间的数据之间还有相互的协同作用。就像电子商务平台的大数据一样,简单的搜索行为,集合成的大数据可以简单地辨知不同消费者相同的消费需求,但是根据其自身标签属性的大数据集合,我们又能将这些群体细分为不同的客户群体加以区别看待,而这些数据的集合体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这些不同层次的大数据信息可以使不同的使用群体,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利用,从而实现数据利用效益的最大化。
2.3 大数据的开放性思考
同样,大数据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也是处于开放的状态。我们从大数据的名字中即可得知,大数据是由不同的、各式各样的数据组成的一个系统,这个系统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技术的演进,一直处于一个变动中,数据的增减变化都是一个开放的状态,不是封闭的、绝对的。我们每天接触的大数据都是不相同的,大数据每天的量都在急遽增加中,大数据的产生来自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每一个组织,这些数据是成指数型增长的,我们现阶段对同样问题所需的数据的构成,也可能是这样一种状态,但是有可能一年后,面对同样的问题,由于数据的变化,呈现出的状态却是另外一种状态。这就是大数据开放性的魅力,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与时俱进的数据。
2.4 大数据的自组织性思考
关键词 民生南题 深度报道
中图分类号 G210 文献标识码 A
当前,农村社会民生工程问题作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媒体宣传如何创新,如何及时、客观、深刻地反映这一问题,这是我们新闻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责任,和必须深思的重大哲学问题。
一、观念有更新 报道有创新
首先,是端正对民生问题的态度。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受媒体多元化的冲击,一些媒体为适应市场需求,在确立办报导向时,认为报纸的市场在于城市与经济商业部门,农村中看报纸的人比较少,广告来源也很少,所以,对农村民生工程问题报道流于形式。因此,农村中民生问题的热点、难点等都无法及时、准确地反映出来。
其次,是克服在农村民生报道上的误区。有的媒体只是停留于一般的图解各级党委有关民生问题的方针、政策,写一些地方为农民修路、建房的经验,就算达到预期目标了。报道中出现了“三多、三少”现象:会议的决议、指示多,农民的意见、声音少;走过场与流通于形式的东西多,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少;单纯的经验多,反映特点的指导少等。出现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对农村民生工程问题报道的观念、态度没有确定好。第一线记者泡在农村采访的也很少,即使跑在农村的也较少找准民生问题报道的主体到底在哪里。
如何及时、准确、深刻地报道党和政府关于建设民生工程问题的重大方针、政策,这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应尽的重要责任。只有真正把目光投向最广阔的农村、最广大的农民。了解他们的困难、情绪、热点、经验和呼声,结合实际解读好、宣传好党对建设民生工程的政策,才能当好广大农民的代言人和民生建设工程发展变化的记录人。
海南日报在报道民生工程中,十分注意更新观念,创新报道。不仅设立了相关的民生版面,又相对集中一段时间有针对性报道全省农村民生建设工程问题,这些“战役性”的报道,主题各异,突破口也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把握住了当时的“脉搏”,即克服了过去民生报道表面化、简单化现象,把民生工程进一步融化到如何帮助农民发展特色产业,如何闯市场,如何实现增收等,反响很大。跑农村一线的记者,观念更新,还就农村民生中涉及到农村中有关基层组织建设问题,分配不公问题、土地问题、村务公开问题、社区建设问题、发展后劲问题等纳入民生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取得比较显著的社会效果。
二、既要“热脸面”又要“冷屁股”
农村民生问题报道的主置开始呈上升已成趋势。但是。对民生工程的热点问题如何处理,对媒体不仅是一个责任问题。还有一个“辩证施治”问题。
当前,社会民生生活中出现诸多热点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新闻媒体面对如此众多的民生热点问题,既不能采取回避政策,不闻不问,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地介入,勇于担当起引导社会舆论的责任。因此。对社会民生的热点问题,既要抱着积极参与的态度,又要从关乎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对热点报道进行理性思考。做好策划和部署,对民生热点问题,作为新闻工作者,要有敏锐的政治观察力,不仅要充分了解民众对各种问题的热点、难点的本质所在,又要对进行宣传报道之后所产生的社会效果有一个清醒的评估。尤其是,对民生热点问题形成的原因及将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行深入了解,以及对其他群众、其他干部的互相影响和渗透、互相牵扯和转化都要进行深入了解,然后才决定进行“辩证施治”。
新闻媒体要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到态度明确,旗帜鲜明。尤其是对一些突发性的民生热点问题,该拥护什么,反对什么;该提倡什么,鞭挞什么,新闻记者都要亮出自己的观点,绝对不能含糊其辞。同时,要立足全局,选好选准热点选题。哪些民生问题要“炒热”,哪些民生问题则要“轻描淡写”,既要有个“度”,又要有个“量”。
其次,对群众中因关心自己切身利益问题,而引发上访的民生热点问题,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也是要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对其正确的意见与诉求要在舆论上给予支持。对其干扰改革发展、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错误言行要予以批评与疏导。
三、“放大镜”看面 “显微镜”知底
马克思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是一致的,动机与效果也是一致的。人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从片面逐步走向全面,从表层透到本质的,从“坐井观天”不断升华到“一览众山小”。因此,作为担负民生热点问题报道的新闻工作者,只有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把握报道对象的核心。从一些成功的民生热点问题报道来看,都是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从局部到整体,从事物的外部联系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从而帮助受众获得对民生热点问题特点的认识。起到引导舆论的作用。
有的新闻工作者用行话说,对民生热点问题,要用“放大镜”看现象,用“显微镜”看本质。因为,有时候,错综复杂的现象容易迷惑人眼,令人找不着北。有的媒体称,民生热点报道如果不触及问题的本质,只是罗列一大堆社会现象,这是不能信服人的。海南农垦于去年底挂牌成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后,先后有四十多人困难职工被帮扶。海南日报记者在采写这一新闻时,起初是想当作一则动态新闻来写,但后来,又了解到,全垦区又有一百多位困难职工在基层也得到了有效帮坏。这位记者透过这一帮扶现象,看到了垦区建立帮扶长效机制的积极作用。所以,记者的报道透过这些现象,对帮扶的长效机制建设作了深刻的剖析,揭示了民生问题的解决不能是短期行为,而应当是常态的,讲究科学态度,才能取得显著效果。这则报道透过一个现象,揭示了事物的本质,从而使报道起到了比较积极的作用。
四、局部抓特色 整体现起色
社会民生热点问题,不仅具有事物的普遍共性。同时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抓民生热点,通过抓住矛盾的特殊性,来认识矛盾的普遍性。这不仅是一个认识规律,也是一条新闻规律。如果媒体对民生热点问题的报道平淡无奇。缺乏鲜明特征和典型意义,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就会微乎其微。
事物的个性总是离不开共性。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民生热点报道时,一定要衡量所报道的问题是否具有普遍意义、指导意义。这里就有一个“以点带面”的问题。首先,报道这个典型、这个特色,一定强调这个“点”要有时代意义,有代表性,否则。那就失去了报道价值。如果当你发现这个新闻线索其显露的倾向具有普遍性,具有指导性,这个“点”就抓得有意义了。去年以来,海南日报在报道我省解决农村社会民生问题,不仅突出强调各级领导的一种社会责任,宣传他们舍得投资解决民生,也注意彰显个别带动一般的效果。比如有的地方不仅注意“输血”,也注意“造血”。通过带动农民发展有市场前景的特色产业;有的地方通过引领农民发展新兴优势产业,更新传统产业,由此而达到解决民生问题
等,引起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但是,也有个别媒体的报道存在表浅化现象。主要问题在于没有彰显解决民生的个性特点。其中,大多数报道都是讲各级领导只是注意投入人力、财力、物力解决农民的行路难、住房难、饮水难等,面孔、经验、作法几乎都一样。而涉及到农村中带有普遍意义的热点、难点问题却缺乏深层次的、普遍性的意义。如农村改革政策不到位,农民治贫致富难的问题;有农村路也搞了,房子也修了,但是,由于市场要素不全,农产品卖难问题等。由此可见,民生热点问题,一定要从个性着手,从共性着眼,作到:宏观在手,微观在握,才能做得有声有色。五、抓住积极面克服落后面
作为党报,对待农村民生热点问题报道,一定要做到思想深刻、视点高度、辩证分析。其中,接纳积极面,克服落后面,是应当值得提倡和坚持的。只有这样,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行摆事实、讲道理,才能起到进一步引导民众明事悟理、化解矛盾。
如对待当前一些企业大量职工下岗这个民生热点问题,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更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否则,就容易陷入问题的误区而难以自拔,有的甚至感情用事,缺少理性思考,不顾社会影响,充当落后群体的尾巴。
对待这样的问题,必须从积极的态度入手,从党和政府为此做出了种种努力并采取有力措施来解决再就业问题这样一个积极面来报道,多从正面报道下岗人员如何实现自身观念转变,积极应对当前的工作环境、竞争环境,树立自尊、自立、自强之态度,这样,才能使新闻报道起到疏解社会矛盾、健康向上发展的态势。
除了强调新闻工作者必具备职业道德问题外,也强调要有一个科学态度问题。对待民生热点问题,一定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辩证地分析事物的进步面和落后面,澄清事物的主流及其支流,从而透过事物的现状,看到其发展前景。
在民生热点问题的报道中,新闻工作者必须强调动机与效果相结合,也就是说,要从良好的动机出发,最终使民生热点报道产生正面影响力,从而达到化解矛盾,推动工作,才能获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1.坚持“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营造和谐关系
唯物论认为,主体与客体之间是认识与被认识、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主体是能动的改造者,对客体施加积极主动的影响,使客体的认知发生变化;同时,客体以自身的属性制约着主体的活动范围、方式、性质,从而反作用于主体。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贯彻“以人为本”的要求,必须正确处理主客体的关系,在营造两者间和谐关系上下工夫。一是要端正主体。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主体改造客体、客体影响主体的过程,这个过程持续发生着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教育组织者既是具有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主体,又是受群众认识水平、兴趣爱好制约的客体;群众既是接受教育的主体,又是制约教育组织者实施的客体。他们具有双重身份,扮演双面角色,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体,教育过程中只有两者共同发挥作用,才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二是要体现平等关系。当前,随着群众民主意识的增强,追求平等的愿望日趋强烈,也促使群众的主体地位得到提高。要调动群众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就要在教育中遵循民主平等原则,做到尊重群众、理解群众、关心群众、爱护群众和相信群众,变单向的“权威式”“命令式”“硬灌式”为双向的“研究式”“启发式”“讨论式”交流,在互动中启发他们参与的自觉性、主动性。三是要明确主导地位。主导并不是对群众主体地位的否定,而是对教育者主导地位的认同,教育者作为教育活动中把握方向、确立标准、组织实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如果放弃主导地位,一切按群众意愿开展教育,则既不利于给群众灌输正确的思想,也不利于群众自身人格的完善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强化“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就应当理性认清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力求给群众灌输正确的思想,促进其成才成长。
2.坚持“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科学设置内容
个性是共性的基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教育内容只有善于从个性之中发现共性,透过偶然预见必然,把握共性兼顾个性,充分考虑群众的认知水平、个体需求、接受能力和个性差异,才能使教育效果最大化。一是发挥共性指导作用,搞好结合灵活实施。“以人为本”中的“人”指的是全体人,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强教育实效,就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共性特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法规制度,借鉴运用成熟的经验做法。二是着眼群众成才需要,促进自身价值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要体现群众至上、服务群众的理念,就要充分考虑群众的成长成才需要,将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既努力创造条件满足群众成长成才要求,又多方创造条件引导他们全面发展.
3.坚持“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创新方式方法
形式与内容是对立的,又是相互统一的,只有处理好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使两者相得益彰,“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落实到位。一是靠形式保障落实。靠形式保障落实就是要重视发挥管理机制的保障作用,要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一个群体,对这样一个群体的思想行为施加影响,必须建立有效的教育管理机制,使教育进入组织管理和组织生活,从而发挥刚性的力量去约束它、影响它,使其接受思想的洗礼。例如,可通过建立健全学习教育制度,定期组织体会交流、述职述学,靠制度机制强化教育的效果,确保教育的长效。二是靠形式深化内容。好的内容要靠形式去表达、去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体现以人为本,就要广泛应用群众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运用具有时代气息的信息、网络资源和媒体设备,使教育内容寓于丰富多彩的形式之中,常搞常新。三是靠内容支撑形式。形式固然重要,但形式是由内容决定,为内容服务的,因此,“以人为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应着力使内容科学化、有效化。当前开展教育的手段虽然多了.途径更加广泛了,但是有的却脱离了群众的思想实际,言之无物,思想性降低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必须坚决纠正“多媒体设备用了、网络设备有了,教育实效就有了”的错误认识,更不能把形式花哨当成“以人为本”。应把充实教育内容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环节,认真做好备课准备,抓好授课各个环节内容的落实,在讲出精辟见解、写出精彩内容上下工夫,力争做到融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用真、善、美陶冶群众情操。
4.坚持“内因”与“外因”的辩证统一,内外形成合力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内因与外因必须共同发挥作用。一是要深挖潜力,启发自我教育。“以人为本”是把人看作既是全面发展的人、又是自我实现的人。促进自我实现,必须把作用于群众身上由教育目的造成的外部压力转化为群众的内在动力,将群众的求知热情激发出来,这样才能触及群众的心理层面。只有把理论的重要性及其科学内涵讲清弄明,才能增强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二是要善借外力,搞好环境熏陶。做好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要重视搞好单位文化建设,利用标语、橱窗、板报等创设主题鲜明的政治环境,充分发挥环境的熏陶作用,形成“处处是课堂”的文化氛围,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发。三是积极赞赏,重视情感激励。积极的赞赏是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开展的有效途径,是主客体间沟通磨合的剂,也是主客体间有效互动的粘贴剂。要通过肯定群众的优点和成绩,使群众得到充分的尊重和理解,从而将内因和外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避免或减少抵触和对抗情绪,把教育中焕发出来的热情转化为认真履行职责的强大动力。
1、逻辑哲学的探究
逻辑哲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主要是对现代逻辑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反思,因此学习逻辑哲学首先应将现代逻辑主要特征的了解作为前提。
20世纪以来现代逻辑的发展主要是符号逻辑即数理逻辑的发展,区别于以自然语言作为主要的工具语言的传统逻辑,数理逻辑的工具语言是符号语言。一阶逻辑是数理逻辑的基础部分,也是数理逻辑在日常思维中最具应用价值的部分,也是和传统逻辑关系最为密切的部分。它的特点(1)体现在处理语词、命题上,一阶逻辑只考虑到语词或命题的外延;(2)在对命题真值的研究时,一阶逻辑只考虑到两个真值,即真值真与真值假,它认为一个命题非真即假而不存在其他真值情况;(3)在对一阶谓词逻辑的量词研究上,一阶逻辑认为所有的量词都存在含义,即不存在个体域为空的空词项。
逻辑学家和哲学家针对一阶逻辑的特点,通过对现代逻辑的理解将对语词、摹状词、语句、命题、陈述、判断、主词、谓词、量词等逻辑的基本概念的精细、深入的分析并对类似逻辑是什么、逻辑的对象是什么、逻辑与非逻辑的区别是什么等问题将逻辑这一学科进行整体的分析。此外,逻辑哲学还对例如休谟难题等现代逻辑所未能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哲学层次的分析探讨。
2、哲学逻辑的探究
哲学逻辑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个新兴学科体系。《逻辑哲学导论》中,陈波对哲学逻辑是这样理解的:“我认为,哲学逻辑是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开始兴起、50年代至70年代蓬勃发展的一个新兴的逻辑学科群体。它以数理逻辑(主要是一阶逻辑)为直接基础,以传统的哲学概念,范畴以及逻辑在各门具体学科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构造出各种具有直接哲学意义的逻辑系统。”
对哲学逻辑的涵义,众逻辑学家哲学家理解各异,莱斯彻与冯.赖特等逻辑学家认为哲学逻辑的主体是“逻辑”,他们认为哲学逻辑主要是只例如模态逻辑、多值逻辑等非经典逻辑系统;斯特劳森与沃尔夫拉姆等逻辑学家认为哲学逻辑的主体不应该是“逻辑”,而是“哲学”,他们认为哲学逻辑就是对逻辑中的哲学问题的研究以及对逻辑学的哲学研究;格雷林等逻辑学家则认为哲学逻辑的主体是“哲学”,他们认为哲学逻辑就是将逻辑中的哲学问题放入到一个更一般的哲学背景下研究,它讨论的是关于语言性质、思想、世界的结构与内容等问题。由此可见众逻辑学家对哲学逻辑的涵义理解主要有三种,根据之前我们对逻辑哲学的理解可以看出,以斯特劳森和沃尔夫拉姆为代表的逻辑学家所理解的哲学逻辑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逻辑哲学,而以格雷林为代表的逻辑学家对哲学逻辑涵义侧重理解为在语言上的哲学研究,从字面上理解这实际上是语言哲学。
对于哲学逻辑的涵义,我国的逻辑与哲学学者陈波先生在其《逻辑哲学导论》一书中是这样理解的:“这个学科群体包括两大子群:一个变异逻辑(deviantlogic),形式上表现为经典逻辑的扩充系统(alternativesystems);一是应用逻辑(appliedlogic),形式上表现为经典的扩充系统(extendedsystems)。”陈波认为变异逻辑是由否定或修改一阶逻辑的某些基本假定而形成的逻辑分支,具体包括相干逻辑,直觉主义逻辑,自由逻辑,偏逻辑,反事实条件句逻辑,多值逻辑,量子逻辑,模糊逻辑等;而应用逻辑则是利用经典逻辑的工具,去分析某些具体学科特别是哲学中概念或范畴而建立的逻辑学分支,具体包括模态逻辑,道义逻辑,时态逻辑,认知逻辑,问题逻辑,命令逻辑,优先逻辑等。
英国著名逻辑学家苏珊.哈克在其《逻辑哲学》一书中对形式逻辑有如下划分:“总而言之,作为形式逻辑,我将包括:‘传统’逻辑——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理论。‘经典’逻辑:二值语句演算、谓词演算‘;扩展’逻辑:模态逻辑、时态逻辑、道义逻辑、认知逻辑、优选逻辑、祈使逻辑、疑问逻辑‘;异常’逻辑:多值逻辑、直觉主义逻辑、量子逻辑、自由逻辑。‘归纳’逻辑。”由此可见,其中的扩展逻辑实际上是经典逻辑(二值命题演算和谓词演算)新增一些逻辑算子和相应的公理系统而成的一个新的逻辑分支,而异常逻辑则是对原经典逻辑中的同一语词做个本质的改变从而形成的区别于传统逻辑的一个新的逻辑分支。因此,根据上述对哲学逻辑的认识,在苏珊·哈克划分中哲学逻辑实际上等同于是“扩展逻辑”和“异常逻辑”两大类。
3、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根据上面理论的阐述我们可以清楚的区分哲学逻辑与逻辑哲学的区别,下面我们从模态逻辑这一个例子出发,从而对哲学逻辑与逻辑哲学做进一步的了解。
在陈波对哲学逻辑学科群体划分中,模态逻辑属于应用逻辑;在英国逻辑学家苏珊·哈克对形式逻辑的划分中,模态逻辑则属于扩展逻辑。根据哲学逻辑的涵义我们知道哲学逻辑的主体是“逻辑”,它是以一阶命题逻辑和一阶谓词逻辑为基础,因此对于模态逻辑,模态逻辑中模态命题逻辑、模态谓词逻辑形式上分别是在命题逻辑与谓词逻辑的基础上加上了必然()与可能()两个算子进而构造出一个新的逻辑系统。
根据哲学逻辑的性质,我们知道模态逻辑除了以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为基础而形成之外,它还直接借助于命题逻辑与谓词逻辑的概念和方法,例如:古典模态逻辑就是满足下列条件的古典命题逻辑重言式集的扩集:(1)(pq)(pq)∈S;(2)S在分离规则下封闭:若∈S,∈S,则∈S;(3)S在带入规则下封闭:若∈S,则’∈S,这里’是的代入特例;(4)S在弱(哲学都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我们应该在坚定立场的前提下,吸收和借鉴西方哲学思想体系中的某些合理因素,体现哲学体系的开放性和多元性,只有这样,哲学体系才能日趋成熟和完善,具有更加持久的生命力。在这种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的过程中,二者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也才能推动哲学中国化的发展。
王小锡教授的《经济伦理学――经济与道德关系之哲学分析》由人民出版社2015年出版。该著作以全新的视角,对经济与道德关系进行了哲学分析,提出了“经济德性”“道德资本”“道德生产力”等重要概念,提供了一种新的学术研究思路。
该著提出了“经济德性”的概念,在遵循经济规律、紧扣经济运行环节、吸纳经济学理论、直入经济活动中,客观地分析和阐述了经济内蕴的道德禀性,纠正了经济与道德无涉论与经济泛道德主义的“粘贴论”。任何经济形式,都内蕴一定的伦理秩序,由此推之,经济伦理就是经济发展和活动中合乎规律性的合理秩序,基于经济发展的伦理秩序凝结和提炼出来的规范与约束经济主体行为的价值标准和原则,就是经济道德。为了深入阐释经济的这种内在道德性,作者从“关系共存”“机制共建”“实践共行”“价值共享”四个维度,系统论述了经济与道德结合的内在性。经济个体和人格化的经济组织,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中,遵守经济道德要求,公平交易、诚实守信,就具有了经济德性。
本书不仅深化了道德资本的学理基础,而且专门立论了企业道德资本形态,构建了道德资本评估指标体系,在道德资本研究的薄弱环节进行了深化和拓展。作者不仅具有创见性地提出并论述了企业道德资本的四种形态,即道德制度形态、理性关系形态、主体觉悟形态、道德产品形态,而且在此基础上,把道德资本分解为各级各类应用与操作指标,建构了企业道德资本评估的一级与二级指标体系。经济伦理学既是伦理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学科,因此,经济伦理学的实践性,既需要理论深化,也需要理论接地气,与企业的实际经营活动密切结合,真正为企业的经营实践提供明确的价值指导。
王小锡教授着力于经济伦理学研究的薄弱环节,带领其研究团队,对我国企业道德进行“镜像”式调研,在调查研究与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把脉我国企业道德现状、分析企业道德缺失表征及其基本原因,提出企业道德经营方式,即发挥企业家的道德示范作用、执行SA8000国际社会责任标准、完善诚信机制、保护劳工权益、实施道德营销、建立企业道德委员会等。
在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影响经济增长的变量已不再是单纯的资金、技术等资本形态,以道德为核心的人文资本愈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社会中所存在的假冒伪劣产品盛行、权钱交易、欺诈失信等大量的不道德现象,已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制约瓶颈。因之,王小锡教授的《经济伦理学――经济与道德关系之哲学分析》著作,不仅对学科发展具有奠基性作用,而且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实践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它为我国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重视道德文化的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为企业自觉运用道德资本,增强我国经济的文化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决策的依据。此研究成果,无论是在内容的广度上还是在分析的深度上。当属我国当代经济伦理学研究领域的优秀学术成果。
论文摘 要:本文试图由“学者散文”的两个要素,以及当今笼罩“学者散文”的特殊文化背景,来谈谈“学者散文”所面临的矛盾和危机。并基于当下关于学者散文的研究现状,做出一点不成熟的想象。
散文作为文学品类之一种,文学性是它最根本的特性,学者散文也不例外。然而,学者散文特别的创作主体与散文自身的文学性要求之间,存在着难解的矛盾。此外,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入,经济发展的转型,文学日益边缘化、市场化的态势愈发显著,学者散文也同样处在这一时代环境的笼罩之下,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考验。本文试着对学者散文自身存在的矛盾,以及面临的危机,以粗略的描述。
一、 学者与散文之间的天然矛盾
上世纪九十年代,“学者散文”的崛起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对“学者散文”的关注和研究,自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也成为评论界的热点之一。众多学者对“学者散文”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最早的是台湾散文家余光中,他从创作主体以及其文化素养、文体类型、读者反映对“学者散文”进行了描述。后来有香港散文家梁锡华,大陆的学者钟友循,范培松,袁良骏,吴俊,喻大翔,洪子诚,韩国学者金惠俊,他们或关注创作主体,或关注散文文本,或是兼而有之,分别对“学者散文”做了描述,其中较突出的是喻大翔教授。喻教授认为:“所谓学者散文,主要指各门学科中专业学者创作的,具有现在思维特征、价值取向、理性精神、知识理想、心理内容等质素的,各种类型与问题风格的散文作品。”,这一概括从创作主体、文本、成就三个角度对学者散文进行了准确厘定,具有高屋建瓴的理论高度和深度。
有的学者散文家注重智慧、思想的输出或者启蒙、批判立场的表达,这样往往冲淡艺术审美的经营而使其散文成为知识的堆积或一味的说教。比如,余秋雨的一些散文(如《西湖梦》等),充满历史资料、考证证据、说理议论,从而带来其散文强烈的理性色彩。当然,这对表现作家文化选择的自觉是有意义的,但是却造成作品的过于沉重、呆板,缺乏作为文学作品应该具有的生动和柔软性,也会给读者一种好为人师的感觉。再比如余光中,他虽曾指出学者散文“当然也要经营知性与感性,更常出入于情理之间。……而是要捕捉情、理之间洋溢的那一份情趣或理趣。”,但他的所谓的知性散文《书斋书灾》、《和疝气》、《梵高的向日葵》等中,丝毫也见不到精致的结构,生动的意象与和谐的韵律;从散文作为文学之一种的本质要求出发,很难肯定它们是美好的作品。还有研究者认为,“周涛散文有理性过强,思想太密集,而难免使得构架粗疏空泛,寄托、附丽思想的底座(材料、具象)不够坚实有力。”这一说法也是相当中肯的。这种矛盾在现代学者散文家那里也是存在的,只是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总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给予合适的消解。比如鲁迅散文中赤诚的精神,林语堂散文中洋溢着的幽默,梁实秋散文优雅下面蕴藏的淡淡的苦味。近年有些学者散文家则追求散文的个性化、生命化、清淡化,这又导致散文缺乏思想和精神的底蕴。当然,这种结果可能是对于前一种情况的纠偏所导致的,却不如人意地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
著名散文家柯灵这样说:“寸楮片纸,却是以熔冶感性的浓度,知性的密度,哲学的亮度,一卷在手,随兴浏览,如清风扑面,明月当头,良朋在座,灯火照人”。可见在散文家那里,好的散文也应该是融合了感性与知性的典范。然而,认识上的清醒和自觉与创作实践仍有距离,如何将正确的认识落实到实践中去,以实现学者散文文本的某种完满,是当今学者散文家和学者散文研究者共同面临的问题。
二、 大众化、商业化文化背景下学者散文的危机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转型,大众文化和商业主义席卷而来。从而使文化、文学以及知识分子在精神领域的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动摇。在严峻的形式下,长期回避的利益问题以及相关的价值取舍,导致学者、知识分子的分化。有的学者、知识分子选择“下海”,有的选择趋时的亚文学写作,比如,广告文学,电影剧本,通俗小说等。有的人则表现出面对时代变迁的冷静和自觉,表示坚守知识分子的理想阵地,他们面对压力作出了相对的应对。“没有英雄、缺乏戏剧性、操正步、常规建设,这无疑都是散文时代的标志。在此背景下,学者散文当然地成为了九十年代散文的主流。戏剧理论家余秋雨的散文是学者散文的典型代表,他先后出版了《文化苦旅》(1992年)、《山居笔记》(1998年)、《霜冷长河》(1999年)等一批散文集,本本畅销海内外。著名的学者季羡林,他的《虎年抒怀》、《清塘荷韵》、《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声》等都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1999年又创作了《站在之墓前》。与季老相似的年长的学者散文家还有张中行、汪曾琪、董桥,画家吴冠中、黄永玉、韩美林等等,都在散文领域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学者散文成就了客观的成绩,却也面临着种种问题甚至危机。散文评论家韩小蕙曾撰文惊呼:“散文变成了什么?”,“散文怎么离文学越来越远”,并指出当时散文存在的种种弊处:把散文写成论说文;把随笔写成思想提纲;大文化散文变成了百宝箱;更有一类以功利为目的的散文等等。著名的文学批评家雷达也这样说:“散文过多地承载文化,压制了文学的灵性,使散文特性正在丧失,严格上说,有些学者散文不是散文。”这一后果不能说和学者本身无关,更不能说和整个时代环境无关,它恰恰说明了学者在时代环境下的选择以及坚持(操守)。
然而总有人面对文学、学术的商业化表示俨然新潮的肯定,他们认为学者以及学者散文无论如何都是新的文化消费中的因素,这好像是给学者和学者散文定命。岂不视这如今文化的严峻形式,以及这背景下面一切的遭遇:大众文化的商业性、消费性是指向利润和官能享受的,学者散文必将在他们面前丧失掉最后一点可能。学者散文的读者渐渐窄化,学者的审美能力渐渐退化,学者散文家渐渐分化,大部分人将举着文化的大旗,做起商人的经营了。
三、结语
相信不管是学者与散文的天然矛盾,还是当代文化背景下学者散文的危机性遭遇,学者散文的过去是辉煌的,未来是向前进的。我们关于学者散文的研究和建设存在着无限的空间,记得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末尾有人这样讲:“难道我们不该把学者散文当作一个独立的散文品种来研究?难道我们不该有一部学者散文史?不该有一部或几部学者散文选集?”,这个想像似的无疑而问,在今天得到了回应,学者散文的研究上已经有不少可观的成果。然而,散文领域的研究——也许是因为其体裁的特别——向来不是那么热闹,因此其建设的步伐依旧蹒跚。
当然学者散文的研究,不仅仅止于关于它的概念的厘定,文本的解读,生命的关照,更应该是一种踏踏实实的建设。从古到今,从大陆到港、澳、台,从华文世界到整个地球,学者散文有它自己的历史和国度,在巨大的时空下恢复它零碎而又模糊的面影,需要更多智慧而且执着的建设者。
注释:
① 董正宇:《也说“学者散文”》,《理论与创作》2003,1。
② 喻大翔:《现代中文散文十五讲》,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3。
③ 余树森,陈旭光:《中国当代散文报告文学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④ 陈建晖:《论九十年代的中国散文现象》,《文艺评论》1985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