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31 17:00:1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政治哲学发展观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规律目的
一、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内在的一致性
科学发展观的最终目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有内在一致性,主要表现在:
(1)两者以“和谐”作为共同的价值取向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科学发展观追求和谐共生的发展就是坚持全面发展,即坚持社会各个方面都要发展,是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的统一。这种和谐性主要表现在:首先,在发展方面,人与社会的发展存在着“和谐共生”的关系,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其次,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并优化协调发展。最后,科学发展观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它强调坚持、追求和谐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2)两者以“以人为本”作为共同的价值主体
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就是以人为本。“人”是指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本”是指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因此,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规定,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党必须首先回答并解决的问题是,为了谁的利益。我们必须重视而不是忽略这个问题,否则,就会在决策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方式时背离人民群众的利益、破坏党群关系,严重的时甚至会激化社会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把“发展的人民性是发展的最高的尺度”作为最高衡量标准,以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3)二者以“发展”作为共同的目标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经济、政治、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统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实现全社会的和谐发展的基础。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第一要义,以可持续的和谐发展为基础才能为和谐和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坚持发展,增强经济实力,理顺各方面的经济关系,增强党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健康、蓬勃、向上发展,才能够实现和谐发展、振兴祖国。
二者以“哲学”作为共同的哲学基础
唯物论和辩证法是两者的共同哲学基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这种发展观正以唯物主义为其哲学基础。自建国以来,我国对发展观的认识,对中国要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的思考与探索经历了一个十分曲折的过程。从“”到“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从“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到科学发展观的最终形成,这一过程说明我们党对发展观的认识日益成熟、全面、科学,是我们党将唯物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
二、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1)科学的发展观指明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同样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党提倡以人为本,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本质上是充分尊重人民的历史地位,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力量彻底贯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群众路线,实现和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科学发展观揭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科学发展观的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当前在不断深化改革、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必须提倡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建设。其中虽然经济建设是基础,但决不能认为经济的发展就是社会的发展。
而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必然要发生变化,所以有必要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文化观念。
(3)用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经济得到持续并快速的发展,并能够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一是要在大力发展农业的基础上,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二是要不断提升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使其更好地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三是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四是要促进区域经济互利互惠,协调发展,搞活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又稳又快发展。五是不断加强对外开放,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开放,在体制上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保障。要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社会领域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特别是深化经济体制的改革,使我国市场经济在不断完善与进步的体制下,更好更快更稳地发展,使我国各项综合配套措施统筹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基本原理概论;任务驱动教学;解决方案
作者简介:潘金志(1987-),男,福建永春人,福建农林大学学院硕士研究生;黄旺生(1953-),男,福建南安人,福建农林大学学院,教研室主任,教授。(福建?福州?350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高校精品课程“基本原理概论”建设项目(项目编号:0137a7)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2.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8-0096-02
“基本原理概论”是根据2005年3月、教育部的规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课新的调整改革方案中确定的新课程。这门课程开设以来,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但也存在着一些教学上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认真总结在该课程教学当中的经验和问题,讲清这门课程的重点难点问题,对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进行有益的探讨,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一、“基本原理概论”的部分重难点问题
本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干课程,一是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的基本原理知识,二是可以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探索本门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不仅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能够促进本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1.关于实践唯物主义和哲学的本质特征
哲学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他们的哲学素养和知识水平,这是学好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基础。然而要真正理解哲学,必须正确把握哲学的本质特征。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科学地概括为实践唯物主义。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理论界对实践唯物主义有不同的理解,直接影响着师生对哲学本质的把握。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必须对实践唯物主义和哲学的本质进行重点探讨。
2.关于哲学视域下的科学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事物的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紧密结合,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创新和发展。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我国在发展进程中对于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以及怎样发展的总的根本看法。在教学当中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可以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发展观的实质,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坚持科学发展观。因此,“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应该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3.关于辩证法也就是的认识论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写到:“辩证法也就是(黑格尔和)的认识论:正是问题的这一‘方面’(这不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是问题的实质)普列汉诺夫没有注意到,至于其他的者就更不用说了。”①辩证法也就是认识论,这个命题揭示了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统一性。显然,这个命题需要把逻辑学、认识论、辩证法三者统一起来理解。在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教学当中,要对辩证法也就是认识论进行比较全面地解析。
4.关于历史的主体和客体及其关系
人们往往直观地理解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的客体是历史主体的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但是历史的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有哪些基本特征、以及历史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有待于用基本观点进一步分析。因此,具体讲解历史的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能够帮助学生充分掌握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知识内容。
二、本课程重难点问题的成因分析
“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开设以来,任课教师采用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等限制,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我国高校的办学体制不同,对本课程重视程度会存在差异,研究深度也可能不尽相同。教师的专业背景和研究方向,直接关系到他们教学的侧重点;教师的年龄和教学经验也会影响到教学方式和及其效果。
“基本原理概论”论述世界观和方法论,阐述物质世界、人类的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等重要理论。内容博大精深、科学性强,有些概念比较抽象难懂,同时又要求理论联系当代实际。这些因素就容易提高对于理论的难度。综上所述,正是因为学校、教师、课程内容等方面的原因,影响到本课程的教学成效和大学生的学习质量,促成了解决“基本原理概论”教学重难点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三、本课程若干重难点问题解决方案的探讨
“基本原理概论”是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大学生只有全面接受本课程的教育,才能掌握世界观和方法论。然而,本课程中若干重点难点问题的存在,制约着课程的建设、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成长成才。在此对这些重难点问题的解决作了初步的探索,希望有益于提高本课程的教学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使之成为大学生喜爱的、终身受益的课程。
一、科学发展观以唯物辩证法为基础,坚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科学发展观的思维方式本质上是辨证的,以唯物辩证法为基础。矛盾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本规律,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科学发展观的思维方式揭示了整个社会是个复杂的矛盾系统,存在着诸多矛盾,包括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人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社会自身的矛盾,等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时,社会基本矛盾又表现为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矛盾。
1、科学发展观的思维方式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经济是决定性因素。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第一要务,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了我国发展中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了发展链条中的关键环节。科学发展观将发展观实现了从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转变,这是我们党在发展观上的重大进步。科学发展观主张,不仅要促进经济增长,还要促进社会发展;不仅要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还要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还要关注社会发展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同志指出:“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2、科学发展观的思维方式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一方面的发展都与其它方面的发展相联系、相依存。科学发展观揭示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之间存在着复杂的普遍联系。由此,要把全国发展作为一个大的系统工程,立足全局,实行全国一盘棋,统筹兼顾,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同志指出:“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3、科学发展观的思维方式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事物不断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科学发展观提出要正确处理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既要谋求当前利益,又必须着眼于长远利益。要抓紧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有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又要着眼于未来发展,坚决防止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为此,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率得到提高,建立“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同志指出:“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前提,主张在发展中解决发展问题
唯物史观是科学发展观的思维特征之一。恩格斯所说:“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因此,关于思维的科学,和其他的科学一样,是一种历史的科学,关于人的惠维的历史的科学。’,n[人们可以通过分析某一历史阶段人们实践活动的内容及其活动方式来把握该时代的思维方式。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实践活动决定该时代人们思维方式的性质和状况,反过来,人们的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同时必然要对社会实践活动、历史的发展产生能动的反作用。
1、科学发展观思考的人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个人,是唯物史观意义上的人。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的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而社会本质不是一种同单个人相对立的抽象的一般的力量,而是每一个单个人的本质,是他自己的活动,他自己的生活,他自己的享受,他自己的财富。’,问科学发展观中的“人”,就我国现阶段的状况而言,就是指全体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及统一战线各组成部分在内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参加者。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作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质,做到尊重人、关爱人、依靠人,把人的生存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把人民群众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坚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科学发展观把社会看成是一个由经济、政治、文化等要素相互联系的系统,该系统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按照一定规律发展。因此,我们在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科学发展观所说的发展决不仅仅是指经济的增长和发展,而是要在坚持经济建设中心地位的同时,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作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统一范畴,整体推进,以形成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同时并举的发展格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系统的有机性和整体性,才能在发展中保持社会的协调和稳定。
三、科学发展观以客观规律为原则,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人类和自然界是共生的,人类与自然之间通过劳动这个纽带联系起来,人类社会有发展的权利,自然也有其发展的权利;人类社会有其发展的规律,自然也有其发展的规律,不能被违背。人与自然相互作用表现为自然界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一方面,人通过实践活动改变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实现着自然的人化;另一方面,自然环境又作用于人,因而要求人遵循自然规律,从而实现着人的自然化。科学发展观认识到人靠自然界而生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破坏自然无异于人类的自我毁灭。因而,科学发展观主张必须尊重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这是全面建设小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
[关键词]高中政治;互动实效;教学质量
提高高中政治课堂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实效,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提升师生互动实效的途径
(一)合理创设情境。高中政治课堂的趣味性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由于政治课本身较为抽象和枯燥,所以在课堂中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增强与学生的沟通互动,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提升课堂互动实效。例如,讲授生活与哲学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方式给学生演示动物的演变史和人类社会形态的演变史,然后向学生提问:动物演变过程和社会形态更替过程说明了什么?与学生一起探讨其中所蕴含的发展观,然后给学生引入教材中发展观的普遍性、发展趋势、量变以及质变等知识。教师可以接着与学生一起探讨案例,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在学生对发展观有了充分认识和了解后,教师还可以与学生一起思考与讨论: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可以用发展观来解释?多启发学生,对提出观点的学生给予鼓励,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二)科学设置问题。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离不开问题的设置。在政治课堂中,教师应巧妙设问,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加深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使学生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讲授生活与哲学的第二课《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引入以下材料。某学者问一位民工:“你是做什么的?追求什么?家住哪里?”然后民工回答:“我是打工的,追求富裕,家住深山里。”学者说:“我追求精神的满足,属于唯心主义者;你追求的是物质上的满足,所以你是唯物主义者。”教师可以据此设问:“你同意上述学者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理解吗?对此你有什么看法?”问题提出后,学生踊跃发言,然后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引导学生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形成正确认识。
二、提升生生互动实效的途径
(一)小组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小组的方式查找资料,结合知识点对问题进行探究,并在课堂进行成果展示。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能够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授经济生活第三课《多彩的消费》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将“正确对待金钱”作为探究主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收集图片、文字以及视频等资料,并对该主题进行讨论,然后将这些观点制作成PPT,在课堂上进行成果展示。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讨论,能够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升课堂互动的实效。(二)课堂辩论。在政治课堂中,采用辩论的方式进行学习,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而且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增强课堂的互动性。例如,讲授经济生活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时,学生可以就“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展开辩论。通过激烈的辩论,学生加深了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同时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提升了政治课堂效率。(三)时政演讲。为提升政治课堂互动实效,还可以采用时政演讲的方式,由学生对国际国内重要新闻事件进行简短的口头演讲,并将其与教材知识点相结合,其他学生也应积极参与其中,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与时政评价能力。例如,有学生在时政演讲时谈到了大家都非常关注的“”,表述了中国外交部对的坚决态度。针对该新闻热点,学生与教师可以积极进行讨论,各抒己见,表达各自对该问题的立场和想法。教师还可组织学生一起探讨:在这种形势背景下,我国应如何应对?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一、在环境基本法修改中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有其必然性
1.科学发展观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因此它使环境立法更加注重长远利益,使环境法的修改朝着超前化的方向发展。其主要表现是,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目标,强调消除不可持续的生产、消费方式,兼顾本代和后代的利益,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预测的作用。
2.科学发展观所蕴涵的“以人为本”价值取向对于化解环境法理论所遭遇的尴尬,创立环境法制定和修改的基础理论提供了认识论基础。环境法能否修改成功,能否适应时展要求,一个深层次的因素就是环境法的哲学基础是否正确。环境法基础理论中的“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争论一直存在且异常激烈。但是,固守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环境问题的环境法目标无法实现;完全接受“生态中心主义”又无可避免地会遭遇自然主体化的尴尬。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和最高价值取向,既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观及其依据的“人类中心主义”哲学基础的扬弃和超越,它是在综合了“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
3.科学发展观所体现的多元化视角为环境法的理论创新与制度创新提供了方法论指导。科学发展观突破了发展就是“经济增长”的单一思路,不再将经济和技术增长作为社会发展的全部,而是将发展视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人口、资源、环境等全面、综合性因素的集中体现。运用综合性思维方式,采用伦理学、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种研究方法创新环境法的原则与制度,为更加有效地认识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4.科学发展观继承并发扬了以往所有的发展观,可谓是更科学的发展观。从发展观的演进阶段上来看,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工业增长发展观——新发展观(包括全面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工业发展观强调经济的一味增长,不以人为本,缺乏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全面发展观没有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即使是可持续发展观也存在没有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全面统筹兼顾的不足;科学发展观则正确地指出发展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内涵是“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使人类社会对发展的认识更为完整、准确和深刻。可以看出,科学发展观综合了全面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内容,但又不限于此,它涵盖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经济发展与自然的发展、人和自然和谐等多重关系,构成了一个新型的综合发展理念。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修改环境基本法
改变环境意识。首先,要改变传统的自然资源无限和自然资源无价的环境价值观,而要认识到自然资源对人类而言自身所具有的生态价值和意义,遵循生态规律,节约利用资源。其次,要改变传统的人与自然对立、人类主宰自然的观点,而要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休戚相关性,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局面。
更新环境法的立法目的。现行《环境保护法》(1989年颁布)是在当时商品经济的体制下修改的,修改的立法指导思想是以经济建设为核心,立法目的也就缺乏全面反映生态规律的要求。笔者认为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应当更新为:“为了维护生态安全,保障环境权利和自由,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合理的环境需要,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这既未改变发展经济这一初衷,又将经济体系的运行纳入到自然环境的承受范围之内,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较为客观地反映了环境法的价值取向。
重构环境法的立法体系。长期以来,“重污染防治,轻自然资源保护”的指导思想使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在体例安排上将自然资源保护规定为环境保护的两大内容之一,但是其中并没有明确规定自然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监督管理体例,而且各单项自然资源立法与《环境保护法》的衔接和协调上也不尽如人意。因此,应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增加有关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治理自然资源的内容,确立自然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和制度、监督管理体制,并将现行的《环境保护法》正式更名为《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法》,使之真正成为我国污染防治和自然资源保护的综合性基本法律,为其他专门性立法提供法律依据。
调整环境法的基本原则。科学发展观对环境法原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深化原有的环境法原则,增加新的内容。应当将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调整为“环境保护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这样既体现环境保护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基本内容,又将这种协调加以延续,使之既满足我国当代人的发展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发展需要构成危害。从而与环境法的发展趋势相符合。二是形成新的环境法原则。应该将我国现行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调整为“污染损害预防原则”和“环境风险预防原则”两项综合性控制策略。“污染损害预防原则”是污染损害结果预防,强调的是在预测人为活动可能对环境产生或增加不良影响的前提下,事先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环境问题的产生或扩大。或把不可能避免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控制在许可的限度之内。“环境风险预防原则”针对环境污染和破坏结果的滞后性、严重性和不可逆转性,强调采取合理措施,防范尚未有科学充分证据证实但如等到科学证实时才采取防范措施则为时已晚的严重或不可逆转损害的威胁。
健全环境法的基本制度。科学发展观对环境法制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丰富改进原有的制度,增加新的内容。主要体现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应向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方向扩展,不仅对区域开发建设项目进行影响评价,而且对政策、立法、规划、计划等宏观活动进行影响评价,并将对环境的影响评价与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评价结合起来。二是形成新的环境法制度。我国应尽快建立如清洁生产制度、环境税收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绿色产品管理制度等充分体现市场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追求价值的一系列制度,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有效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关键词:问题逻辑;思想政治理论课;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9-0277-02
由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的《科学发展观读本》(以下简称《读本》)一书,从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理论背景、实践基础和历史地位,到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精神实质,再到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内容非常周全[1]。科学发展观如何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创新的路径之一是以问题逻辑的方式对科学发展观进行阐释和重构,重在释疑解惑,形成基于问题逻辑的科学发展观教学体系平台。
一、构建科学发展观的问题逻辑体系
问题逻辑是专门研究问题的一门应用思维科学,其中心任务是揭示问题之间及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这个范围内所产生的各种问题的逻辑性质和关系[2]。以问题的方式推进科学发展观进“思政课”,我们开展的一项主要工作是: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师对问题(《读本》的基本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并与教材内容对接,通过问题层次细化,建立科学发展观的问题逻辑体系。层次细化所指向的是问题的层级关系,即预设一级问题,然后把问题细化为二级、三级层次;或者把大的难题化解为小的问题进行解答。具体做法如下:
1.建构六个一级问题的逻辑体系:“科学发展观为什么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为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全面协调科学发展为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为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其中一级问题“科学发展观为什么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统领其余五个问题,也是其他问题必须回答的总问题。“以人为本为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的问题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问题,只有搞清楚这个问题,才能更好地回答后面四个问题。后面四个问题是一个横向逻辑,共同为推动社会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服务。
2.建构基于问题逻辑的二级问题体系,即在每个一级问题的基础上建构二级问题体系。如一级问题“科学发展观为什么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下有三个二级问题:“为什么要提出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为什么是发展观探索的最新成就?”“科学发展观为什么意义重大”等。
3.建构三级问题体系。如,二级问题“为什么要提出科学发展观?”下面有四个三级问题:“传统发展观为什么面临挑战?”“发展为什么不能等同于经济增长?”“单纯经济增长的发展为什么会造成严重后果?”“为什么要科学发展?”通过以上三级问题体系的建构,从而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的问题体系,构建科学发展观的问题逻辑体系。
二、建立问题和问题之间的逻辑关联
在一个“问题场”中,问题之间总是存在某种联系,如何建立三级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成为建构科学发展观问题体系的基础。这里主要有以下几种逻辑关系:
1.并列逻辑。所谓并列的逻辑关系,就是说在一个大的问题内部所细化的诸多问题之间是属于一种并列的逻辑关系,并不存在一个问题比另外一个更重要、更根本的问题,它们以同等的力量共同支持“元问题”。在建构科学发展观的问题体系里,存在某些的三级问题的并列关系。如“为什么改革开放要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作为一个二级问题,通过并列的逻辑关系细化为:“为什么要提出‘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做到‘不折腾’为什么要不断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等并列逻辑关系的三级问题。“和谐社会建设为什么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细化为“民族团结为什么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处于重要地位?”和“促进两岸和平统一为什么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两个并列的三级问题。
2.递进逻辑。建立递进的逻辑关系的问题是基于问题逻辑的根本。递进关系就是一个问题为下一问题做前提、基础或者铺垫,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深化。通过层层深化而不断建构问题体系。如“为什么人是发展的本质?”的问题在细化为三个问题过程中就采用递进的逻辑。即“‘以人为本’的‘人’为什么是指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为什么比‘以民为本’更具优越性?”“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问题为什么是‘为了谁,依靠谁’”等。
3.互补逻辑。问题之间的互补逻辑就是一个问题成为另外一个问题的补充。由于问题总是基于探求特定的未知领域的问题,因而总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个局限性就要求有相关的问题作为补充,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建构问题体系。
4.因果逻辑。因果逻辑是问题之间产生一种因果联系,进言之,正是有了这个问题,才会导致产生另外一个问题,或者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因果逻辑逐渐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问题体系建构的重要方面。
三、实现教学内容与学生问题的有效对接
基于问题逻辑的科学发展观进“思政课”教学体系建设,除了在科学发展观内容与教材相结合的基础上形成问题体系,还要通过在课堂内外采集和解答学生问题,把学生问题纳入问题体系,将学生问题与科学发展观教学内容对接起来,实现科学发展观内容与学生需要的对接。在推进学生问题与教学内容的对接,最重要的是要做好三类问题的对接,具体对接如下:
1.教材核心问题与热点问题的对接。黑格尔指出,“个人无论采取任何方式履行他的义务,他必须同时找到他自己的利益,和他的满足或打算。”[3] 大学生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社会家庭共同体的一员,具有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对社会问题有着天然的接触和感触;另一方面是学校共同体成员,在这个共同体里,又追求着一种学院式知识,在知识的共同体“濡化”下成长。而前者更具有根本性。这就决定了学生必定会无意识地与社会现实所接触,又有意识地接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他们之间的张力很容易困惑许多学生。只有把教材核心问题与社会的热点问题对接起来,才能打通长期困惑学生心中的种种谜团和困惑。让学生在了解现实问题的过程中领悟教材的核心问题,在学习教材的核心问题过程中更加清楚地认识社会的热点问题。
2.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理论来源于实践,一直以来,学术界对科学发展观进“思政课”更多是基于实践操作层面上来做文章,而对理论本身的“说清楚、讲明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而,重视理论问题的研究,在进“思政课”过程中,把一些理论说清楚,从而使思想上不造成困惑,同时也有利于把问题领悟更加透彻,从而避免进“思政课”的实践过程中走过场,流于形式。在一定意义上说,加强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的相结合,更加能够推动人们对科学发展观的认同和支持。
3.学生问题和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对接。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4]。学生的成长的需要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动力之一,而成才的需要就成为最主要的利益所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把学生的问题与学生成长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树立学生的问题,建构学生的问题体系,从而有效地反映出学生的思想动态,也更加充分地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成长需要。
四、构建科学发展观问题逻辑体系的意义
1.问题逻辑与学生理解。问题体系使理解的重点和难点及关键点一目了然,有利于明了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关节点。科学发展观的问题逻辑体系从根本上说就是要突出重点和难点,使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学习科学发展观到底要关注什么问题?应该关注哪些核心问题、热点问题等。
2.问题逻辑与创新思维训练。问题特别是具有逻辑关联的问题体系,本身蕴涵着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很好方式。问题和问题体系一方面必须建立在相应的知识基础之上;另一方面又指向未知。学生提出问题本身就促进了大学生积极思考,而提出越来越深刻问题的进程,是创新思维能力最好的培养方式之一。
3.学生需要和人才培养需要的结合。在传统的“思政课”的教学内容里,更多地关注国家的需要、集体的需要。在一个价值观念多样性的、行为取向的多样性的社会环境里,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具有自己的追求和思考的方向,具有选择自己方向的权力和主观能动性。康德指出,“不要让你自己成为他人的纯然手段,要对他们来说同时是目的。”[5]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许多的学生更多的关注自己的成长机会,这就要求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使它们之间的张力保持在最佳的角度使学生在适应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满足自己的需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增范,齐建英.《科学发展观读本》是一本好教材[EB/OL].henan.省略/ztzl/system/2008/10/21/010101917.shtml, 2011-01-25.
[2]周晓林.逻辑学教程[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175.
[3][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62.
关键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的属性;人的异化;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作为一部从经济学上研究人的异化根源的著作,它不仅给我们提出了经济学哲学上的理论,也涉及了人的属性,并从人的属性出发,延伸了人的发展的问题。笔者正是从人的发展需具备的属性出发,探寻人如何得到自由、实现解放。而对于与人的全面发展背道而驰的人的异化又如何得以解决,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一、 《手稿》出现的历史背景
作为经济学研究的经典专著,《手稿》被视为哲学创立过程第一阶段的标志,是马克思在年轻时代总结自己的思想和弄清思考的问题而写的一部未完成手稿。《手稿》出现的时代背景,始于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和对黑格尔哲学的探寻,加之彼时《莱茵报》被查封,迫使马克思退居书房。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去大量阅读并深入研究前者所涉及的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并追寻人之所以为人的属性,以求解决当时在资本主义积累时期出现大量被异化、物化、工具化的人这一问题的探寻。而正是由于马克思对于人的属性的追问,马克思注意到了:人的全面发展建立于什么样的基础?怎样才能最终达到人的解放?等问题,进而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观”。
从《手稿》的结构内容上看,《手稿》不仅是一部研究政治经济学著作,也是一部研究人类发展的哲学著作。由此可见,马克思在形成“人的全面发展观”时,并非单一从政治学、经济学或哲学的视域去探索。这也启示我们,要想从文本完整透视出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观”,务必要结合历史背景,将个多元视域结合起来,去分析当时特定的经济基础上才会产生“生产异化”的这一政治经济问题,才能深刻理解在资本主义关系中人的发展。必须得从哲学的抽象去探寻资本主义中“人”,去对人的属性进行探寻。才能从《手稿中》窥视其本质,从而得出“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新命题的基础。
二、 “人的全面发展观”在《手稿》中的体现
作为核心价值理念之一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的最终目的是使人获得最终的发展,实现对人的解放,这体现了马克思对人的终极关怀。人的自由和人的解放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经之途,是衡量人类进步的标准之一。而作为马克思经典著作之一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以“现实的人”作为全部理论的出发点,从国民经济学入手,通过对资本主义状态下人的存在状态的分析和批判,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把关注点集中在现实的人的生存状态和发展上,将人的发展作为一种价值目标,使人能够实现自身的本质的价值目标。”并提出了“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关系的总和。”①从以上可知,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马克思认为人只有具备了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这两方面,才能实现最终解放,才能得到最终发展,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一)人的自然属性与人的全面发展
人,首先是现实的人,其最先具有的必是自然属性。因为人,或者说是人类,其之出现,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其之发展也离不开自然环境,仍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对人来说,是“人的存在的基础”;“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是人的无机的身体”。②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这个提供生存资料的仓库或者说是源泉。通过人与自然的联系,我们可以看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是现实存在的人,只有立足于人是现实的人,是自然的人,才能谈人之全面发展。
(二)人的社会属性与人的全面发展
人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与人的关系属性。人的社会属性主要表现为:人类共生关系的依存性,人际关系中物质、精神方面的社会交往,社会生活中的道德性,生产活动中的合作性。人的社会属性是人所特有的,是人的本质属性。
《手稿》指出:“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他的需要即肉体即维持肉体生活的需要的手段。”③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是建立在对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及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之上的。前者认为“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来源和本质,并自觉地将“劳动”作为自己的最高原则。后者赞同了这一观点,将其引入自己的哲学体系,这是黑格尔哲学的进步表现之一。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指出:“黑格尔站在国民经济学家的立场上,他把劳动看做人的本质,看作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④同时,马克思也指出了黑格尔这一观点的不足,“黑格尔唯一知道并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的劳动。”⑤但正是立足于此,人类成了现实的人,劳动成为了人的本质特征之一,把人类与动物区分开了,“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所做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动物最后的本质的区别,而造成这一区别的还是劳动。”⑥劳动既然是人与动物之区别,又是属于人自己之劳动,故而人的全面发展也要建立在为自身劳动之上。即人要是自由的人。
(三)人的社会化与人的全面发展
对马克思而言,人之全面发展在根本上则指人之自由程度,人之解放程度。关于人之自由,马克思道:“事实上,自由王国只是在由必需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它存在于真正的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象野蛮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为了维持和再生产自己的生命,必须与自然进行斗争一样,文明人也必须这样做而且在一切社会形态中,在一切可能的生产方式中,他都必须这样做。这个自然必然性的王国会随着人的发展而扩大,因为需要会扩大,但是满足这种需要的生产力同时也会扩大。这个领域内的自由只能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⑦
三、异化使人不为“人”
《手稿》指出:“人的类本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类能力——变成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同样使他之外的自然界,使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⑧
人的本质出现了异化,那么人是否还能成为人呢?人被异化被外化被物质化。 对于人如何异化,马克思认为应该从阶级斗争入手,深入研究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抗,从而导出异化这一概念。正因为资产阶级唯利是图,最大限制的榨取工人的劳动力,迫使工人劳动异化,从而导致工人的异化。关于异化,《手稿》从原始异化产生之根源和立足于雇佣劳动条件下的异化之表现来揭示人的异化,从而提出了异化对人的发展的影响这一问题。《手稿》指出:“如果我的活动不属于我,而是一种异己的活动,被迫的活动,那末,它到底属于谁呢?属于有别于我的另一个存在物。这个存在物是谁呢?”⑨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马克思首先追问到神这一阶段,指出最初的生产活动的确是为神而作,并不属于自己。由此可见,人的存在并不属于自己,丧失了人作为现实的人的自然属性、本质属性、社会属性,甚至精神属性,其之存在,只是为了“别的存在”而劳动,丧失了以上作为“人”存在的必然属性,“人”又怎么称之为“人”,仅仅是类似机械的存在,何谈人的发展,乃至人的全面发展。
由上可知,人的异化,人的物化导致人丧失了“人”的属性。而社会生产分工日益复杂,劳动生产成果不能真正归于劳动者自身,这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异化使人不为“人”的根因。那么就当前而言,没有夯实的经济基础与公正的分配制度,人的全面发展无疑是空中楼阁。这正是《手稿》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的意义所在,它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应该具备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达到人的自由、人的解放这一最终目的,而后者的实现是建立在经济的高度发展上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手稿》里所涉及的人的全面发展观,首先离不开其出现的特定时代背景,正是马克思身处资本积累加大了对劳动力的剥削这一背景,加之马克思从国民经济学和黑格尔哲学中汲取“人”之认识,使其探寻人之本质,人之发展,从而得出人之所以成为人,人要全面发展的两个属性,即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只有从这两个属性出发,才能得到最终的发展,达到人的自由,实现人的解放,最终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而如若违背以上属性,人则将成为异化的人,物化的人,降为动物,甚至是机器,不再为人,更但不上人的全面发展。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生产力的发展,这也是《手稿》最终从经济学入手研究人的全面发展的原因所在,一言以蔽之,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是只有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能真正实现。(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及注解: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卷3、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卷42、122.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卷42、176.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卷42、163.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卷42、108.
[6]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卷3、926.
一、 审好题
审好题是做好题的关键。因此要仔细审题,抓住关键词,明确题目的立意。
1 审范围
搞清楚问题要用哪部分知识来回答,是经济常识、政治常识、还是哲学常识,如果是哲学常识,是用辨让法,唯物论、认识论还是人生观等。例如:“好又快发展”蕴含了丰富的唯物辩让法的思想,请结合材料予以说明,如果审清范围,那就明白此题是考招学常识,运用辩让法中联系的观点,导发展观是矛盾观点对材料进行分析,解题思路也清析了。
2 审主体
要明白答题的角度也就是搞清楚问题的录当中是谁?例如:结合材料谈谈我用企业如何更好的“走出去”该题中的主体是企业,在组织答案的时候要从企业的角度来回答那就必须联系第三课企业的有关知识来回答。
3 审设问
搞清楚问题的指向,我们通常可以把问题分为三类: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是什么样的设问。一般要枞现象和本质两个角度分析。为什么的设问一般要从原因、意义、作用的角度去分析。怎么样的设问一般要从解决的办法、措施、启示的角度分析。
二、 归类对号,落实到课,节框
仔细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对材料加以推敲,做到书题结合,将试题中的信息与书本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明确题意,确立论据(即书中的观点、推理)信息与书本知识对比交流可认在阅读问题把握,设问方向明确答题的范围时进行,在明确题意后,需要运用书本知识对试题的理解并组织答案。
三、 规范组织答案的步骤
1 先归纳题目的观点,表明自己的态度。
2 请清楚有关理论的观点,即请清分析问题的理论依据。
3 运用原理观点分析问题,这是答案的主体,即理论与材料相结合,切忌只有理论不结合材料分析。
4 可联系重大时事,例如三个代表主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
5 反面论证,正面论述后有的题目可以联系反面观点,指出观点的错误所在加深对正面的理解同词有如果、假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