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31 17:00:2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关于教育的概念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 参与式教学法 实施理据 方法 实施评价
一直以来,教师教学偏好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就是由教师通过讲授,以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或者灌输给学生。老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客观来说,这种方法有其优缺点。
讲授法的优缺点[1]2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学,尤其是高校教学来说是弊大于利的。普鲁塔克(Plutarch)说:“思想不是需要不断填充的空瓶,而是需要点燃的火花。”[2]208教学的质量大部分取决于教师教学方法的质量,一个高水平的教师会认识到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允许学生以他们的速度进行学习,鼓励他们通过实践来进行学习,并在实践中提供有益的指导,这正是参与式教学法的理念所在。
一、关于参与式教学法的概念阐释
参与式最初是英国的一套社会学理论,目的是吸引受国际援助的当地人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援助项目中。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方法在西方的高等教育机构中逐渐普及,它的出发点是让每个参与者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目的是使每个不同的人都平等、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在参与中掌握方法,建构知识系统。中国自20世纪末也引入了该教学法,应用于许多专业课程教学中。
那么,参与式教学的定义是什么?一般认为,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这种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其中的积极成分,加强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习者能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3]159。参与式教学法有四个特点:第一,开放式的教学内容;第二,提问式的讲课方式;第三,无标准答案的习题;第四,报告/论文形式的考试[4]25-26。综合来看,参与式教学法的主要内涵为:
(1)参与式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即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2)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教学方法,目的在于促使参与者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或活动有责任感和拥有感,激发大家的创造力。
(3)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参与者互相学习和提高。
二、参与式教学法的实施理据和方法
(一)实施理据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情境性”,认为人的自然学习是在情境中实现的,认知的功能是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建构主义研究者认为,传统教学暗含了这样一种假定,即概念性的知识可以从情境中抽象出来,因此,概念的抽象表征成了教学的中心。实际上,这种假定恰恰限制了教学的有限性。他们认为,在非概念水平上,活动和感知比概括化具有更为重要的认识论意义上的优越性,所以,人们应当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具体情境中的活动和感知上[5]99。
合作学习理论认为,积极合作使群体成员彼此鼓励和促进学习上的努力。社会互动关系对于教育的影响不可忽视,要增进社会次级团体的和谐,在教育上,提倡学生在学习上的互动与交流,由此达成群体关系的和谐[6]116。
心理学的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关系的理论也支持参与式教学。根据心理学的观点,人的需要可分为外在性需要和内在性需要。外在性需要所瞄准和指向的目标或诱激物是当事者本身无法控制,而被外界环境所支配的。与此相反,内在性需要的满足和激励动力则来自当事者所从事的工作和学习本身。参与式教学法能够加强学生的内在激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在参与式教学法中,来自教师的表扬和鼓励,会使外在激励加强。
(二)实施方法
参与式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分组讨论、头脑风暴、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模拟、访谈及根据学习内容设计的各种游戏、练习活动等。可见,参与式教学法并不是某一种固定的教学方法,它是一种综合运用各种工具和媒体,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
1.情景模拟。也称角色扮演法,是指运用或设计特定的场景、人物、事件,以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景为参照物,让参与者进入相关角色,进行模仿、比较、优化,反复演练,以求升华理论和提高能力。
2.头脑风暴。是使每个人都能提出新观念、创造性解决问题的集体训练法。头脑风暴法的关键在于让学生畅所欲言而不对每个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
3.课堂讨论法。是在教师的主持下,以学生为主体的集体对话和讨论的形式进行多向信息交流的一种教学方法。
4.案例教学法。是把实践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处理后引入课堂,让学生根据案例提供的背景资料分析案例、讨论案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三、参与式教学法的实施评价
(一)有效成果
参与式教学法自从引入课堂以来,广泛使用于各个学科和专业,许多实证研究都对参与式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证实。
张凯以内江师范学院2007级15个班134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参与式教学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调查问卷、基线调查、学生座谈、学生撰写学习访谈等几种方法,对学生关于参与式教学的态度进行了调查。实践证明参与式教学方法在创设良好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多种能力、提高教学实效和教师积极性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7]66-68。
白惠芳以旅游法学为例,指出单纯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和书本教学及传统的“注入式”教育并不能有效地达到本门学科的教学目的,学生虽然可以掌握旅游法学的相关理论,在期末或结课时能通过课程考试,但在对毕业学生的调查中发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基于此,他们以行动研究的理论为基础,对所任教学班组进行了参与式互动教学的实验研究。认为参与式教学应用于大学教育课堂教学中具有可行性,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培养能讲、能动综合能力强的学生具有现实意义,值得更进一步的摸索和深化[8]102-105。
(二)实施限制与困难
参与式教学真正实施起来也存在相当多的限制和困难。
1.许多教师并不愿去激励学生思想中的火花,倾向于采用传统的机械式的讲授方法。采用参与式教学法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使用参与式教学法的能力、开放的学识水平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参与式教学方法比讲授法需要更多的课堂时间,教师如想实施参与式教学法,必须减少课堂内容的讲授时间,学生则需在课外进行更多的课程学习,教师课堂上也需要花费时间来对参与式教学进行的背景知识进行解说。
3.使用参与式教学法,对学生的评估也变得更为主观和困难。以内容为定位的讲授法可以采用客观的考试来对学生进行评估,然而对小组和辩论进行评估则难以保证客观和精确。
此外,合适的教材、课堂规模和座位安排、如何保证每个学生有平等的参与机会都是影响参与式教学的因素。
四、建议
通过以上的讨论,特别是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我们可以肯定参与式教学法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和意义。通过参与式教学,学生能对课堂内容进行思考,并且能表达通过与其同学合作所学习到的知识。基于这种方法的优势,我们应该在各级学校尤其是高等院校的教学中推广。但大规模地实施参与式教学法往往会面临文中已讨论过的许多限制和问题,从而限制了参与式教学法的广泛使用和有效实施。
因此,在具体的实践情境中推行参与式教学法,必须经过周密详细的计划与安排,配合本校的教育水平、专业课程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为他们搭建理解参与式教学法内涵的平台,例如举办关于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培训,观摩比较成功的参与式教学法的课堂,就参与式教学法在本校的实施可能遇到的障碍而进行讨论,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参与式教学法,等等。此外,学校也应大力支持参与式教学法这一理念,适当调整目前的课程组织形式、课堂教学时间、课堂考核方式等,为教师在课堂上实施参与式教学打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Malawi Institute of Education.Participatory Teaching and Learning:A Guide to Methods and Techniques. Malawi Institute of Education,2004.
[2]Ted Joseph.A Call for Participatory Teaching.Improving College and University Teaching,Vol.26,No.3,Participatory Teaching and Learning,Summer,1978.
[3]陈华.参与式教学法的原理、形式与应用.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6).
[4]过增元.倡导参与式教学法培养创新型人才.中国高等教育,2003,(2).
[5]吴刚.建构主义与学习科学的崛起.南京社会科学,2009,(6).
[6]梁爽.浅谈外语教学中的合作式学习理论.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8).
[7]蒲永红.浅析参与式教学法.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学报,2007,(9).
教学艺术概念是人类活动进入教育领域以来一个永远鲜活的话题。“教学”和“艺术”分属两个不同的概念体系,两者都有自己独有的内涵和外延。然而在教学科研活动中,却频频出现“教学艺术”这样的话语表达,这两者是如何结合并生成这样一个教学科研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概念呢?它们之间的概念同构性程度如何呢?
1.教学的本体涵义
对于教学这个在教育学领域中的重要命题,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都有自己的独特理解。斯卡特金认为:“教学是一种传授社会经验的手段,通过教学传授的是社会活动中各种关系的模式、图式、总的原则和标准”。他强调教学活动的工具性;布鲁纳认为:“教学是通过引导学习者对问题或知识体系循序渐进的学习来提高学习者在学习中的理解、转换和迁移能力。”他强调对学习者能力的培养和教师的“引导”作用。在近代中国,有的学者认为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种统一活动过程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这种观点强调了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而且它的目标最终指向是学生;顾明远对“教学”的界定则为“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学校实现教育目的基本途径,其特点为通过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掌握,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此定义强调了教学的双边活动性、目的性、教师的促进学生发展性。
综上所述,由于各人界定概念的立足点不一样,因而对“教学”概念的界定差异是明显的,但他们都从不同层面揭示了“教学”概念的本质。而我们认为:教学是教师以教学目标为指引的以教学内容为中介的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技术和方法促进学生知识掌握、能力提高和身心发展的活动过程。它包含五个特点:
(1)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2)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在具体教学目标指引下完成;
(3)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以特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托;
(4)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指向学生的发展;
(5)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能根据实际创造性地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
2.艺术的本体涵义
何谓艺术?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就是“模仿”,艺术“模仿”生活。它强调的是艺术来自于生活,生活是艺术的重要源泉,艺术不能等同于或还原为生活过程自身。这种“从生活到艺术”的观念在相当长的时间一直被当成主流价值认识传承,而如今人们说“艺术即过程”,是“走向过程的艺术”。这种转变是从克罗齐开始的,他认为“艺术即直觉”。这种强调艺术只是艺术家直觉的观点,打开了动摇生活到艺术传统认识的缺口,从此艺术开始同某种“过程”等同,首先就是从等同于人的意识自身活动过程开始。如弗洛伊德潜意识升华的观点,詹姆斯意识流流动的观点,柏格森生命力表现的观点等等,直到“生活过程本身即艺术”,“过程论”达到顶峰,就成了所谓的“20世纪艺术精神”,解构秩序、消释中心、析离主体,它已经背离了“过程即艺术”的本身意义。传统上西方历来认为艺术是人的观念客体,它是人的心灵、情感的投射物,它不具有本体意义,这种观点在当代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如今人们认为艺术品不仅是人创造的,而且也是艺术的创造过程,也是创造本体艺术的过程,艺术的存在不仅具有观念客体属性,而且更是一个真实的本体存在。施莱格尔就说过:“没有诗,就没有存在。”而罗杰加洛蒂甚至说:“艺术不是别的,就是一种生活存在。”它为人提供“诗意地栖居于这片大地”的精神家园。然而,“只有把‘从生活到艺术’与‘生活过程即艺术’结合起来,对艺术的认识才可能是深刻的完整的。”
从词源学的角度,艺术是指“技艺”、“技能”,英语和法语art均来源于拉丁文ars,类似希腊语中的“技艺”。指的是诸如木工、铁工、外科手术之类的技艺或专门形式的技能。在德语中的艺术是krunst,它是从具有“知道”、“会做”的意义的“K nnen”一词发展而来的,指能够巧妙地解决任何困难课题的特殊熟练技术。在这个层面,艺术一词等同于英语中的“skill”,而如今我们所使用的艺术一词是指英语中“art”的涵义,是指“达到了某些要求的创造性工作”。
在我国,艺术概念是指“用语言、动作、线条、色彩、音响等不同手段构成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并表达作家、艺术家的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如果对它作进一步细化,艺术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艺术,是指包括文学在内的通过塑造艺术形象来具体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意识形态。狭义的艺术,是指主要不用语言而以其他手段和方式来塑造艺术形象的意识形态。
综合上面的阐述,我们在把握艺术这一概念时,必须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艺术不仅是静态物化作品的存在,而且也是一种动态行为过程的存在;
(2)艺术反映了人的创造性力量,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
(3)艺术必须借助具体可感的形象或行为来体现。
3.教学和艺术的概念同构
通过对教学和艺术概念的分析可知,教学和艺术具有相当高的共通性和契合性。
(1)教学和艺术在本质上都是一种动态的存在过程;
(2)教学和艺术的最终目的都是指向人;
(3)教学过程和艺术创作过程都是人本质力量的外化,都具有创造性的特质;
(4)教学和艺术的价值实现都必须借助具体可感的形象和行为。
由于教学和艺术在过程、目的、物质、形式等概念层面的共通性和契合性,所以教学和艺术在概念结合上具有相当高的同构性特点。因此,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艺术,教学要追求一种艺术化的存在形式。但由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等教学本体的特殊性要求,教学和艺术的本体差异是非常明显的。这也为我们促使教学和艺术的概念结合提供了契机,我们必须研究在教学领域中的特殊艺术,因而教学艺术概念的生成就具有了它特殊的逻辑发展要求,教学艺术概念也应运而生了。
二、教学艺术的本质解析
1.关于教学艺术本质的不同观点的评述
人们对教学艺术的本质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存在的主要流派可划分成如下几种。
(1)科学主义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教学艺术体现着教师对教学规律的探究和运用能力。美国在四五十年代科学主义教学思想盛行的背景下,对教学艺术的理解普遍持这种观点。这种观点为推动对教学规律的认识和教学方法的科学化做了巨大的贡献,使得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大大提高,教学艺术也因此沦为科学主义的附庸,丧失了自己的主体地位。这种观点如果发展到极致,教师就会沦为一种分析思维的机器,对学生来说,一个被“科学地”培养出的儿童将是一个可怜的怪物。如崔含鼎、梁仕云认为:“现代教学艺术,是把现代心理学、现代行为科学、现代学习科学和现代美学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而形成的教与学这一系统工程的辩证化合体”。这种流派的观点强调教学规律和教学科学方法的本体地位,教学艺术仅仅是派生物而已。但是这种观点增进了人们对教学艺术的理性认识,有助于人们摆脱将教学艺术神秘化的倾向。
(2)审美主义观点。唯美主义认为教学艺术不属于一般教学论范畴,而是一个关于教学的纯审美范畴或美学范畴,教学艺术是一种美的艺术创造活动。克莱德E柯伦的《教学的美学》和哈里道的《教学:一种表演艺术》等著述就较为集中地反映了这种观点。如阎增武认为:“教学艺术是通过诱发和增强学生的审美感提高教学效果的手段,这种手段的运用能使学生在有益身心健康的积极愉快的求知气氛中,获得知识的营养和美的享受。”当然,以上学者的观点强调了审美性在教学艺术中的重要地位,还不是纯粹美学主义的观点,但他们对教学艺术的审美性的重视都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有点泛审美主义的倾向。如果审美主义观点发展到极致,就会在教学实践中走向审美的形式主义倾向,走向为艺术而艺术。但它对纯粹功利主义观点有积极的对抗意义。
(3)创造主义观点。这种观点将教学艺术看作教师艺术家式的创造劳动,如苏灵扬认为:“教师之所以称为艺术家,是因为教师的劳动本身就是创作,而且比艺术家的创作更富有创造性。”“教师创作的对象是生动活泼的人,创作本身不是集中、提炼与典型化,而是培养和发展……所以教师又是艺术家,而且是有更特殊要求的艺术家”。这种流派的观点在当前国内教育界相当普遍,许多研究者用这种观点来对抗科学主义观点,用教师的主体性的能动创造去对抗科学主义纯粹理性观点。但如果这种观点发展到极致,就会走向主观主义、神秘主义。
(4)功利主义观点。人是一个目的动物,人类一直在努力探索人类自身、人类行为的价值和意义,目的性是人的活动区别于动物的显著标志。“合目的性”是衡量实践活动的重要标准。功利主义教学艺术论过分强调教学的功利价值,认为凡是能实现教学目的、有用或实用的教学便是教学艺术。如盖奇认为,如果教学是一门艺术,那么只能是“一门有用或实用的艺术,而不是一门以创造美和唤起审美为目的的艺术”。功利性泛滥,常常会牺牲学生的综合发展,只注重现实目的性,甚至手段目的化;王晋堂认为:“所谓教学艺术,就是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套方法”。当然这种观点对重视教学目的全面最佳实现具有工具性、方向性的作用。但如果走向纯功利主义的视域,将使教学艺术沦为纯功利主义的工具,它自身独有的本体价值必将被掩盖。
以上四种流派的观点都从教学艺术的不同层面对教学艺术的本质作了深入的解剖,都具有相当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但如果走向极端,就会扭曲教学艺术的本质。
2.教学艺术本质的界定
我们认为科学界定教学艺术的本质应注意以下三个纬度:
(1)教学艺术必须是一门艺术,它必须体现一般艺术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2)教学艺术一定是有关教学的艺术,它必须符合教学活动的特殊要求。
(3)教学艺术一定要克服科学主义、审美主义、创造主义、功利主义的狭隘视域,回归到本体意义的教学艺术观上来。
基于以上三个维度的考虑,我们认为:教学艺术就是教师为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在遵循教学规律和美学规律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创设各种教学情境优化教学实践活动的能力素养和行为。对这一定义的科学理解,我们认为应把握住以下三个逻辑层次:
①教学艺术是指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的创造性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创设各种教学情境的一种能力素养和外化行为,它是观念艺术和行为艺术的统一体。
②运用教学艺术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最佳教学效果是一个综合的目标体系,是教师运用教学艺术的逻辑起点,它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体。
③教学艺术在运用过程中必须遵循教学规律和美学规律,它是科学性和审美性的统一体。
三、教学艺术和教学科学的关系
对教学艺术概念进行本体解析必然要涉及它的逻辑外延的问题,其中尤其以它和教学科学的关系问题最为重要。
1.教学艺术和教学科学的区别
(1)教学艺术和教学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教学科学是古往今来许多教育家从大量的教学实践中总结概括出的一般规律、原则和方法,要体现教学的“真”,要“合规律性”;教学艺术则是对教学规律、原则和方法的创造性运用,体现教师在运用教学方法上的主体性力量,既要“合规律性”,又要合审美性。
(2)教学艺术和教学科学的价值取向不同。教学科学追求教学的规律性的内容,它体现教学认知的真理性;教学艺术追求对教学规律的有效运用,它更体现教学活动的效益性。
(3)教学艺术和教学科学的表现形式不同。教学科学主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教学活动,如说明、推理、论证等,很有程序性和逻辑性;教学艺术主要运用艺术的方法进行教学活动,如观察、体验、形象化手段等,形象性、体验性很强。
(4)教学艺术和教学科学的特点不同。教学科学强调普遍适应性和规律性,为教学提供一般性的相对稳定的模式,是教学活动共性的体现;教学艺术强调特殊规定性和灵活性,为教师优化教学提供展现主体力量的机会,是教学个性的集中体现。
2.教学艺术和教学科学的联系
(1)教学科学是教学艺术的基础。教学艺术的运用虽然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情境的创造性运用,是教师主体力量的外化,但他不能天马行空,任意所至,必须符合教学科学所揭示出来的教学本质和客观规律,按科学规律进行教学实践活动,也就是说教学艺术必须以教学科学为依托,不能坠入为教学艺术而艺术的纯艺术化的泥潭。
(2)教学艺术是教学科学的升华。教学艺术由于运用主体的差异而程度不同,即使是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也会在不同教师身上产生天壤之别的运用差异,产生的效果会明显不同。也正是由于这些教师运用技巧和能力,才使教学科学的价值得到完美的体现。这是一条典型的从理性回归到感性的更高层次的逻辑升华过程,也是一条使理性知识升华到更高逻辑层次的运动过程,也使教学科学更具活力,真正成功的教学必须要将二者结合起来。
开展双语教学管理是培养符合教育国际化要求和市场经济需要的优质外语人才的有益尝试,近年来,双语教学管理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也引发了许多专家学者们的争议与讨论,有部分热议是由于对双语教学管理概念的不明确和对双语教学管理基本理论不理解而产生的,这给双语教学管理实践和学术研究带来诸多问题。因此,梳理和探析双语教学管理的相关概念及其理论依据,既是对双语教学管理的理论认识,又是深入推进双语教学管理在教外语教学改革中实行的实践诉求。
一、双语教学管理概念的界定与解析
研究双语教学管理首先要厘清什么是双语,英国朗文出版社版的《朗文应用语言学词典》中关于双语“Bilingual”一词的解释是:“A person who knows and uses two languages. In everyday use the word bilingual usually means a person who speaks,reads,or understands two languages equally well (a balanced bilingual).”即是在某个空间范围里,我们可能会运用到两种语言进行交流,其中一种是我们的母语,另一种通常是第二语言或外国语。许多语言学者认为,母语是人们先天习得,但第二语言或外国语的掌握需要通过后天学习或习得。在特定的交际环境下,两种或多种语言因外部条件的变化而相互转化,人们能自主地使用第二语言或外国语处理语言信息,我们则认为他们具有“双语能力”。
双语教学因双语现象而产生,而且随着社会的需求变化而不断发展,越来越获得社会的关注,但其概念的含义也因研究者的研究角度不同而有不同的定义。在国外,通常以“bilingual education”和“bilingual instruction”来表述双语教学,并在《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中解释道:“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即“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种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bilingual education”翻译成中文为“双语教育”,但国内教育界对此概念普遍采用“双语教学”的提法,这一约定俗成的提法已被大家共同认可和接受,对双语教学的定义是:在以母语作为法定教学语言的背景下,使用第二语言作为教学语言学习其他学科知识,从而达到第二语言习得,并促使学生语言能力和其他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
双语教学管理,一是双语教学,二是教学管理,但不是两者相加,而是二者相融,是指以双语教学为对象,遵循双语教学的客观规律,运用现代科学管理的理论、原则、方法对双语教学工作进行决策、计划、组织、实施、检查、指导、总结、提高,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以保证双语教学目标实现的活动。双语教学管理不同于一般教学管理,也有别于传统的外语教学管理,它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利用各种双语资源,形成科学的双语教学组织和开展有效的教学管理活动,旨在确保双语教学目标顺利实现。具体来说,双语教学管理包含了双语教学计划管理、双语教学课堂管理、双语教学质量管理、双语教师队伍管理和双语教学环境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二、双语教学管理的理?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双向的,一方面,学习者根据自身已具备的语言知识选择新的语言输入,利用原有的语言知识结构进行理解、整合、吸收当前的语言输入,并超越所接收的语言输入,构建起新的语言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学习者并非单纯地从记忆中直接提取已有的语言知识,而是通过语言情境的变化再次利用已有的语言知识完成对语言输入的理解,在新旧语言信息双向交互的过程中完成语言知识结构的重建建构。由此可见,语言习得是学习者是在自身已有的语言基础和经验上对新的语言输入的重新整合、提升及建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双语教学管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教师、学生、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等多要素整合,尤其提倡创造和优化语言环境,利用已有的目的语表征结合新的语言输入建构新的中介语体系,因为只有与具体情境发生互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将符号学习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形成记忆中背景性经验,才能培养出学生的语言思维和语言运用能力。为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了情景性教学、支架式教学、合作式学习和交互式教学四种教学方法。其中情景性教学在双语教学过程中被广泛运用,把外语学习和情景教学结合起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语言习得的自主性,充分考虑到学生原有的语言基础、生活经验和心理特征,将学生带入优化的语言情景中,使学生在暗示、移情、角色、心理场“力”的作用下,伴随着原有的语言知识、生活经验和个人情感主动地投入到双语教学过程,在情景活动中主动发展,语言知识在感知的活动、语言的活动、思维的活动中主动生成与建构,从而实现有效的双语教学。
2.内化理论。皮亚杰认为,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要经历“感受―探究―体验―发现―表达―操作”一系列过程。由此可见,认知是由感知活动开始而逐步上升为理性行为表现的过程。内化具有稳定性、无形性、无意识和双向性的特征。即是,知识的内化程度越高,稳定性就越高。比如,语言输入一旦被学习者理解、整合、吸收,其被遗忘的几率会大大减少。知识的内化是无形的、无意识的,表现在语言知识完成内化后最终使知识转化为学习者自身的素质内涵和语言运用能力,知识内化程度越高,语言运用便越自然流利。双语教学管理十分重视内化在语言习得中的作用,认为良好的语言环境是诱发语言知识内化的重要因素。因此,为学生提供不同接触语言的机会和情境,才能增加语言输入量,从不同的角度诱发内化的产生,促使学生养成自动化和自觉化的外语思维。双语教学管理的“内化”指出,语言知识结构的建构是语言知识的转化过程,而不是语言知识被传授过程。具体而言,学生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自主选择来自客观环境的语言符号进行处理,转化为自身的语言知识,在头脑中形成自己的语言思维方式,进而产生新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语言知识结构。外在的表现形式是,学生具有处理语言的思维方式,在交际中能产生一种自然而然的自动化的反应。简言之,语言知识并非是脱离情景和经验的参与,而是内化在实践的过程中,在内心世界、外部环境的互动过程中。
3.克拉申第二语言?得理论。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包含五个基本假设理论:习得与学习假设、自然顺序假设、监控假设、输入假设和情感过滤假设。首先,习得与学习假设是理解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基石。许多学者认为,儿童是习得语言,但成年人只能学习语言。与该观点不同的是,克拉申认为学习者可以同时通过学习和习得两种途径掌握一门外语,成年人通过语言习得机制能更好地掌握外语,这一理论为成年人习得语言提供了理论基础。自然顺序假设则认为,不同的语言之间都会存在相同的语言规律,在进行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不应把第一语言看作是对掌握第二语言的干扰,反而要积极寻找两者间的共同点,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通过两者相同的语言规律而实现对第二语言更为准确的理解和运用。监控假设则认为,语言的结构是极其复杂的,而语法只是语言结构中的小部分存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过分强调语法规则的使用,更为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学生良好的语言环境,伴随情景中产生大量的语言输入量反而会自然提高学生语言输出的准确性。在习得与学习假设基础上提出的输入理论被认为是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核心,因为它揭示了第二语言习得的内涵,对双语教学管理同样具有启示作用。克拉申认为学习者是从交际中建构语言意义的,但语言意义的构建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新旧语言知识的交互和提升的过程。由此可见,构建新的语言意义要求语言输入满足“i+1”的要求。其中i是指学习者现有的语言知识,1表示稍微高出学习者现有知识水平的语言知识。输入假设强调了教师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应为学生提供大量的高出其现有水平但又是适当难度的语言材料,以便学生能超越其原有的语言知识水平,进而生成和建构新的语言知识,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发展。此举既维护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又激发了其学习潜能。最后,情感过滤假设强调了情感因素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因素。如果说语言输入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因素,那么情感因素是影响语言输入的重要因素,情感因素会对语言输入起到阻碍或者促进的作用。情感因素包含了动机、自信心和焦虑三个因素,各种实证研究说明,当学习者的动机和自信心越高,焦虑程度越低,第二语言习得的效果就越好,反之,情感因素对语言习得起阻碍作用。情感过滤假设不仅揭示了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心理机制,其意义还在于指出了语言环境的重要性。为此,要求教育者要为学习者创造一种情感过滤低的环境,只有处于情感过滤低的环境中,第二语言习得才能获得成功。
一、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随时调整补充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知识,以便适应工作的需要、环境的变化
如果你没有在能力和知识各方面做好准备,当新的工作来临或环境变化时,你就只会束手无策。
记得我曾经待过的一个村小,刚去时,我对学校的印象是管理不完善,各项制度不健全,教师自由懒散、无心向教,校园脏乱不堪,学生粗野无礼。工作一段时间,与教师相处之后,我更是看到了一个怪现象,有外出学习、听课的机会,竟无人愿去,这要在我以前待的学校,那可是求之不得的事。这样的状态持续两年,这个村小成为另一所中心小学的分部,不再以村小的形象出现。于是,学校的管理一切制度化,一切规范化。可平时自由惯了的老师觉得不舒服了,刚开始,大家并不是调整自己的心态去适应新的变化,而是采用抵触、发牢骚的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才慢慢地认清形势,不得不改变自己的工作观念、工作态度,以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工作要求。后来,进入校园,看到的是校园干净整洁,教学秩序井然,教师工作紧张而有序,学生文明守纪。
二、教师之间要互相协作,形成一个具有团队精神的教师队伍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育公平;综述
一、关于高等教育公平的概念研究
(一)对教育公平范畴的界定
研究者根据不同的研究背景和不同的观点,对教育公平的概念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不同的认识,瑞士著名教育家托尔斯顿.胡森认为教育公平有三层涵义:教育起点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教育结果的公平。
(二)高等教育公平的内涵
1.高等教育公平是指受教育者接受高等教育权利的平等和高等教育机会均等。起点的机会均等主要是指高等教育入学的机会均等;高等教育的过程的机会均等主要指按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学生利用高等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学生得到的教育服务机会均等,使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充分而全面地发展;高等教育结果的机会均等主要表现为学生取得学业成功的机会均等。教育机会均等还包括使人在获得技能方面的机会均等。
2.有学者认为教育公平是指合理公正地分配教育利益或教育资源。研究表明,教育资源分配方式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1)权力公平阶段。主要是封建社会和中世纪的欧洲,教育资源的分配都以父亲的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力为依据;(2)能力公平阶段。随着人们认识到教育对推动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作用,各国教育资源分配开始以学生的能力为依据:(3)金钱公平阶段。当人们进一步意识到高等教育也是个人投资后获得社会声望和经济利益最高的领域之一,受教育者理应分担高等教育的成本。
二、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实践研究
近年来,我国逐步扩大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使人们有了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使更多的人能够分享教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等教育的公平性。但是,还是有许多不公平的现象存在,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和观点来研究教育公平问题,国内学者对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实践研究,主要体现在对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分析与描述,公平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和解决对策等方面。
(一)我国高等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研究
学者们根据自己不同的观点看法和不同的分类方法,对公平问题进行了研究。有的学者是对高等教育在各个具体方面表现出来的公平问题(如地域差异,阶层差异,资源分配,高收费和性别等导致的问题)进行研究。总的来说,高等教育公平问题大致都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1.我国高考招生制度导致考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同。高考是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必经之路,高考制度虽然完全摒弃了权利、家庭出身、性别和人际关系等因素对教育公平的影响,而走向以客观的社会标准—“考试分数”来衡量社会的预备精英,即所谓“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然而这种平等表面上看似以客观性和公正性保证了个人凭借才能平等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实质上却隐含更深层次的不公平。这个高考招生制度导致了不同地区考生的入学机会不公平现象。
2.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我国东、中部和西部及沿海与内地之间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国家在政策上给予经济发达城市更多的支持,并在发达城市大力建设重点院校,名牌大学大多在大城市,这也造成了一个不公平现象:发达地区的孩子可以以较低的分数进入名牌大学的现实。
(二)产生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原因研究
对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原因分析,各位学者站的角度不同,观点也就不同。有的就从引起问题的主观与客观因素来分析,客观因素有经济文化方面的,我国目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客观因素;主观方面的因素有教育制度的体制性缺陷,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平衡和收费制度的不合理,高校资助体系的不完善等。
(三)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主要对策研究
针对这些高等教育公平问题,学者们都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由于他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出发点不同,提出的对策也就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大力推进经济建设,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学者们从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客观原因,落后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并提出大力推进经济建设的策略。
2.通过完善制度和政策来保证高等教育的公平性。(1)改革高考招生制度,学者郭振卿根据当前我国现行的以省为单位划分的录取线,全国各省市的录取名额不是按考生数的比例划分的不合理的做法,提出的相应解决对策。(2)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调整来促进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合理地配置不同教育阶段的教育资源。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公平是全社会教育公平的重要的一部分,高等教育的公平进程对全社会的教育公平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我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尽管还有很多教育不公平和制度不完善的现象存在,但我们正在高等教育公平化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我们要通过政府、教育部门、高校、社会的广泛支持和配合,努力推进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随着高等教育从社会的边缘步入社会的中心,高等教育公平问题已成为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 用户参与行为与社交网络商业模式的关系:一个概念模型 信任代际传递的中介机制:一个概念模型 旅游目的地忠诚度:一个历时态的概念模型 旅游产业融合、新业态与非正规就业增长:一个基于经验与概念模型的实证分析 中国股市的概念模型研究 顾客价值理论的概念模型 软件概念模型的度量 技术架构的新概念模型 商业模式典型概念模型的对比分析及其研究启示 一种基于概念模型的切点定义方法 一种基于UML的双时态概念模型 小企业国际化研究:一个概念模型 地方政府旅游经济行为解析:一个概念性模型 领导力概念模型:一种全面的领导力教育模式 航空物流系统的概念模型与结构分析 FRAD概念模型与CNMARC规范控制 关于组织的社会责任概念模型 数字化校园概念模型的研究 综述:一个新兴的概念 一个不太糟糕的概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2.
[2] 龚丽敏,魏江,董忆,江诗松,周江华,向永胜. 商业模式研究现状和流派识别:基于1997-2010年SSCI引用情况的分析[J]. 管理评论,2013,25(06):131-140.
[3] 范晓屏. 非交易类虚拟社区成员参与动机:实证研究与管理启示[J]. 管理工程学报,2009,23(01):1-6.
关键词 学前融合教育 质量 评价
分类号G760
特殊儿童的受教育权益问题虽日益受到重视,但保障特殊幼儿的入园机会以及接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目前仍然面临重重困难。作者认为,在目前考虑学前教育立法之际,应该同步考虑如何保障适龄特殊幼儿接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其中,切实之举是探索实施学前融合教育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并把其整合进学前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之中。这对待案的《学前教育法》不仅是有益且必要的补充,也是改变全国特殊幼儿命运的重要机遇。对普通幼儿园而言,开展融合教育实践这样的压力也会转变为进一步改进观念、提升质量的动力。
1 普通学前教育对质量的界定、解析和评估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在学前教育质量及其评价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且成果颇丰。就托幼机构教育而言,“质量”主要指结构性质量和过程性质量。国内外幼儿教育专家对质量的共识是:评价学前教育质量应侧重于对过程性质量的评估。但毋庸置疑,结构性质量与过程性质量不是割裂而是相互发生作用的;某些结构性质量,尤其是班级空间格局、区角规划和材料提供对过程性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有些学者认为用总体环境质量可以更贴切地表述学前教育质量的内涵。Harms等(2005)编制的《幼儿学习环境评估量表(修订版)》(Early Childhood Environ—ment Rating Scale—Revised,ECERS—R)是体现这一理念最具代表性的产物。ECERS—R包含七个子量表,即从空间与设施、日常照顾、语言—推理、活动、互动、作息结构、对家长和教师的支持等七个维度对幼儿的学习环境(主要是班级)的质量进行评价。ECERS—R的判断标准包括:选择性、独立性、自由创造、多样化、计划性、积极氛围、监督管理和成人角色。值得一提的是,自1970年代起,美国在几项全国性长期研究中均应用了ECERS或ECERS—R作为对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的最权威的评估,可以说,ECERS—R是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学前教育质量评价工具之一,
国际幼儿教育领域的学者们基本公认,美国幼儿教育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Children,NAEYC)推广的发展适宜性教育实践(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DAP)最确切地代表了高质量学前教育的内涵。DAP背后所支持的理论主要包括皮亚杰、维果茨基及杜威等所倡导的建构主义教育方式。NAEYC倡导DAP的原因主要是想避免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进入“拔苗助长”(即小学化教育倾向)的误区,一味强调帮助幼儿发展基础学科的各项技能。相反,DAP通过创设富有吸引力的适宜环境让幼儿发挥“与生俱来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鼓励其主动参与游戏活动,让他们能自然地培养良好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社会交往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健康、坚实的基础。但是,Copple和Bredekamp也补充说明:DAP并不意味着“集体教学”和“基础学科教学”就是错误,或所有的游戏和活动都必需由幼儿主动发起的;DAP也不局限于某种特定的教育方法,相反,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和特点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因此,教师的角色是“支持者”(facilitator)。优秀的幼儿教师的最大特点是“有意识性”(intentional),即根据幼儿的年龄、发展和文化背景等特点有目的地选择教室布置、区角规划、材料投放;选择主题和相关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以及选择如何、何时与幼儿互动——交流信息、提问、纠正或提供反馈意见等_2 J。值得一提的是,ECERS—R所代表的质量概念与DAP关于高质量的定义完全吻合,因此得到了众多幼儿教育专家的认同和推广。
2 学前特殊教育对质量的界定和评估
与普通学前教育相比,有关什么是高质量的学前特殊教育(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ion,ECSE)及与之对应的评价方法与内容的探讨较少,相关研究亦显贫乏。主要原因是影响学前特殊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较少。其中,斯金纳和巴甫洛夫的行为主义理论和班杜拉的认知一行为理论对学前特殊教育的课程设计和教育实践影响最深,具体体现在学前特殊教育强调个体化的干预和评估,并且不断检验干预的效果。其次,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的生态系统理论最能解释支持或影响特殊幼儿是否有效地接受各项教育服务的不同因素及其关联性。因此,学前特殊教育强调家长在幼儿评估和干预中的参与以及对家长的培训和支持;注重相关服务人员的专业交流和协作;重视幼小衔接问题。此外,学前特殊教育也受建构主义理论的影响,鼓励特殊幼儿通过积极发起游戏活动、有意识地参与活动并与同伴的互动来促进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说,发展适宜性教育也适用于特殊幼儿教育。因此,学前特殊教育的服务项目繁多、内容广泛(如游戏治疗、行为分析治疗、职业治疗)、形式多样化(家庭为主的、机构为主的、普通或特殊幼儿园为主的),强调个别化目标的实现,以及通过支持家庭和维护家庭利益来促进特殊幼儿的发展。
通常,对学前特殊教育服务质量评估的内容集中体现在法律(如《特殊儿童教育法》,即IDEA)已规定的实施细则上。但这些细则往往强调是结构性质量,而非过程性质量。从过程性质量的角度而言,最具权威的标准来源于全美特殊儿童协会幼儿教育分会于2005年推广的“有效实践”(Recommended Practices)。“有效实践”总共有240条标准,包含五大领域:评估、儿童为中心的实践、家庭为基准的实践、跨学科的服务模式和科技实践。“有效实践”验证了影响学前特殊教育理论的实践效果。有些主要以行为主义理论为引导的实践,有大量的实证研究为基础,如积极行为支持(Positive Behavior Suppont)、强化(Reinforcement)以及以同伴为中介的策略(Peer—mediated Strategy)等;有些则以理论为主要支持,实证研究较少,但是在实践中一般得到一致的认可(如,合作教学、对家长的支持等)。但总体而言,针对这些实践并无相关的质量评估工具和方法,相关的质量研究也未曾查到。
3 学前融合教育的定义及其对质量的新挑战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提倡学前融合教育的呼声不断高涨,进入普通托幼机构接受学前教育的特殊幼儿人数不断增长。最终,随着各国政府支持融合教育的政策陆续出台,学前普教和特教开始面临着一个共同的挑战——解答什么是有质量的学前融合教育。值得一提的是,国内的文献常使用“全纳教育”来指称融合教育。两者区别是:前者作为融合教育的一种形式,强调不管特殊幼儿的残障程度如何都应进入普通幼儿园,在任何时段都与普通幼儿一起参与任何活动。而后者则允许根据特殊幼儿的情况,通过各种灵活形式使其在普通幼儿园接受教育。事实上,在中国已经出现了包括半日融合半日个别化指导,幼儿园以外的专业康复机构训练与幼儿园融合相结合,或者反融合,即普通班幼儿到资源教室与特殊幼儿一起进行游戏活动等多种形式。因此,融合教育的说法更符合中国国情。
随着探讨的深入,学者和家长们提出了一系列关心的问题:(1)如何能确保特殊幼儿和普通幼儿同时接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2)是否使特殊幼儿进入高质量的普通幼儿园便能确保他/她接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3)针对不同特征和需求的特殊幼儿,其教育质量指标是否相同?专家们普遍认为:普通幼儿教育的质量指标和发展适宜性教育同样适用于特殊幼儿教育,它也是融合教育的基础条件。基于普通学前教育与学前特殊教育存在很多共性,许多专家积极倡导两大课程的融合并在实践中不断验证其可行性。
但是,学前特殊教育和普通学前教育在核心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上的确不同。单纯地发展适宜性教育(DAP)无法完全满足特殊幼儿的教育需求。首先,两者的出发点不同。学前特殊教育认为需要对特殊幼儿的缺陷进行预防性的干预(即积极地预防因已存缺陷造成的对其它领域发展的负面影响)和弥补性的补救。因此,个体化的、目标导向的、系统化的干预是它的核心特点;而且,普遍认为越早干预效果越好。相反,DAP强调的是幼儿自发的、兴趣为导向的、游戏为主的建构主义式教育。虽然,DAP也强调个体适宜性教育,但是它的含义仅指灵活安排环境、材料、课程和教学方法来适应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由此可见,尽管DAP强调的个体适宜性为融合教育奠定了基础,但是它的个体化含义还很模糊,这与学前特殊教育中的个别化教育还是有区别。后者需要通过对个体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和优势做综合性评估,然后再确定符合其需要的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和情境等。而且,评估要求是多元化的和跨领域的团队合作形式,并须定期执行来检验干预的效果,以便随时对教学方法做出调整。其次,从教学方法而言,学前特殊教育需要具备有效性(effectiveness)、效率性(efficiency)、功能性(func—tional)、规范化(normalized),即干预方法能使幼儿有效地习得技能,能有效率地使用干预方法,习得的技能便于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运用,并且,干预方法的选择以接近普通自然的方式为导向。由此可见“个别化”是融合教育的核心和关键。能否处理好这个核心问题是确保不同的特殊幼儿在普通幼儿园接受高质量学前教育的关键所在。
目前,较为一致的观点是:融合教育并非简单指特殊幼儿进入普通幼儿园的班级中参与游戏和学习活动;反之,它是通过具体的教育实践和相关服务支持来体现的。但是,特殊幼儿在普通幼儿教育环境中所需的相关服务的概念和质量指标的解析相当欠缺。更重要的是,这些质量指标和服务概念如何在普通幼儿园教育中具体展现,又该如何有效地评价其融合教育实践的质量水平?长期以来,大家对学前融合教育的理解和解释不尽相同,这对推广本来就错综复杂的融合教育服务体系和其质量提升都带来了困难。因此,对融合教育作出完整的定义用以引导质量界定和评估工作是极其必要的。
自IDEA2004颁布后,美国学前特殊教育出现了以幼儿发展和学业成就为导向的发展趋势。这一发展趋势促使美国学前普教和特教开始联手制定融合教育的定义和质量标准,以避免实践工作者进入误区。终于,在2009年美国特殊儿童协会幼儿教育分会(DEC)和全儿教育协会(NAEYC)联合发表了关于早期融合教育的立场声明:“早期融合教育包含了一系列的价值观、政策与教育实践,以支持每位婴幼儿及其家庭,无论其能力如何,都能作为家庭、社区和社会的完整一员,广泛参与各种活动和情境。
同时,此声明强调了从以下三方面来判断融合教育效果的理想性:第一,特殊幼儿、教师和家长具备归属感和成员权利;第二,发展积极的社会关系和友谊;第三,最大程度地开发幼儿的潜能。该文进一步指出以下三大特征可用来衡量特殊幼儿是否享受到高质量学前融合教育。第一,可接近性,即特殊儿童能够自由地使用她/他的教育环境和环境中的各项设施和活动。第二,参与度,即环境和活动的设计能保证特殊儿童有意义地参与游戏和学习活动。第三,支持性,即建构一个完整的支持系统,以实现以下目的:(1)培养和促进教师和家长的专业能力;(2)出台合理的政策和资源保证措施,以促进家园合作和专业人士协作;(3)构架多种特殊儿童服务模式并提高相关服务人员专业水平。
的确,此定义反映了学前教育与学前特殊教育通过多年实践经验累积的对有质量的融合教育的共识。它为实施有质量的学前融合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同时,也让专家们看到了目前所有的质量标准不足以合理地评估学前融合教育。因为学前融合教育代表了广泛、复杂的实践系统,导致幼儿教师和专家们均缺乏对服务质量内容的共识。其中,最大的矛盾莫过于如何确保个体化的干预和发展目标在普通教育服务体系中发挥最大化利益。这个矛盾可能会因为中国的国情(如班额大和集体教学)而变得更加突出。
4 中国文化情境下学前融合教育质量评价的理论构想
目前在中国,特殊幼儿连入园都困难重重,何来有质量的学前融合教育之谈?撇开法律和政策的支持与落实不谈,我们的具体困难有:(1)班级规模大;(2)集体活动过多,缺乏对个别儿童的关注和支持;(3)普通教师缺乏融合教育的经验和方法;(4)专业教师缺乏,也没有相应的职称系列;(5)特殊设备缺乏;(6)没有适合特殊儿童的课程和评估工具;(7)政府虽重视但资金投入和具体实施计划不到位;(8)没有相关支持和服务等等。普通幼儿园即使接受了融合教育的价值观,学习了融合教育的方法,也无法有效地推动和确保特殊幼儿接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因此,即使特殊幼儿克服重重困难、通过种种途径而进入高质量的普通幼儿园,也往往只能得到低质量的学前教育。
重重困难恰恰折射出对实施融合教育和理论创新的极度渴求。国内长期以来对高质量学前教育的定义、评估和指导中并没有包含特殊幼儿的需要。在这个讲究评价的教育时代,最能影响幼儿园定位和教师行为的,无疑是对其进行的评价的导向、内容和指标。由此可见,对高质量的学前融合教育进行界定并制定相关评估标准意义重大。作者认为,推行学前融合教育的当务之急是探索中国文化情境下学前融合教育质量的理论基础,并且把这些内容体现在质量评估项目中,通过教育评估来促进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进而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有效性,并逐渐丰富实施融合教育的具体方法和内容。为此,在对国外多年实践经验和相关研究以及国内融合教育的初步探索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中国学前融合教育质量评价的理论雏构如下。
第一,质量的前提条件:融合教育源自教育公平的思想,即保障所有儿童的基本教育权。作为基础教育重要部分的学前教育,它的基本教育权利包含个体适宜性、文化适宜性和发展适宜性的要求。同时,它还包含避免社会性排斥要求。学前融合教育是一种以价值观为主导的教育政策和实践。认同与实施学前融合教育,首先须肯定的是它的价值观,其次才是它的实践方法和有效性。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当代教育改革的走向(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均证明这一前提是正确的和坚实的。
第二,质量因素关系结构:高质量的融合教育反应出一系列互相关联的因素。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模型为融合教育实践提供了指导框架。根据这一模型,特殊幼儿在融合教育中的体验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融合策略实施(Microsystem),家庭观点(Mesosystem),社会政策(Exosvstem)以及社区和文化(Macrosystem)。这些因素互相影响,相互牵制,动态地影响特殊幼儿的受教育质量。同样,在中国要实现有质量的学前融合教育,需要动员全社会,建构起一整套的教育服务体系和支持系统。
第三,质量方向和定位:美国特殊儿童协会幼儿教育分会和全儿教育协会于2009年对融合教育和相关特征(即可接近性、参与度和支持系统)的定义为中国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实施有质量的学前融合教育明确指出了质量的方向和定位。
第四,质量关键内容:融合教育质量的关键取决于教育过程殊幼儿与普通幼儿和成人的互动质量,以及相关的针对特殊幼儿的教育策略和支持系统的有效落实。在此理念指导下,来自其它国家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有效性、效率性、功能性和普遍性均有待进一步的化验证。幼教专家和教师们须不断研发促进特殊幼儿交流、参与的教学策略和适合国情的相关支持系统。
第五,质量关键难点:如何平衡参与普通幼儿班级的教育和个体化教育的最大程度实现是学前融合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在中国的国情下,如何协调和平衡两者的冲突,需要通过大量的个案研究来探讨明确。
参考文献
1 BHanns T,Clifford R M,Cryer D.Early childhood en—vlronment rating scale—revised edition.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2005.
一、 引入数学概念,要生动直观
中学数学概念无论如何抽象,实际都有它的具体内容和现实原型。在教学中,既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也应该注意从解决数学内部的运算问题出发来引入概念。这样通过学生熟知的语言和事例向他们提供感性材料,引导他们抽象出相应的数学概念,才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数学概念的本质。引入数学概念的方法很多,如以旧导新引入,实践操作引入,通过计算引入,多媒体演示引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入等。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引入形式,都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已有生活经验去设计出适宜的引入形式,尽量做到生动直观。例如在讲三角形分类时,教师可以利用几何画板画出各种类型的三角形,并且使它们运动起来,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各个三角形的各个内角有什么变化?各是什么角?这样的角有几个?最后由学生归纳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定义。
二、 揭示概念内涵,要抓住本质
为准确、深刻地理解概念,我们在提供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必须作出辨证分析,用不同方法揭示不同概念的本质。所谓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所反映事物的一切本质属性的总和,概念所反映事物的范围,叫做这个概念的外延。把握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就掌握了概念的本质。在揭示概念的内涵时,对于不同类型的概念,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对于涉及的知识面较广的概念,要抓住关键和要点,进行剖析。例如,对“种+类差”定义的概念,应揭示其种概念与类差,使学生认识被定义的概念,既有它的种概念的一般属性,又有自己独有的特性,同时要讲清概念中的每一字、词的真正含义。例如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四边形就是它最邻近的种概念;类差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这个本质属性。由于类差不唯一,因此这种方法所作出的定义也不唯一。
三、 对于相关概念,要讲清联系
数学概念是随着数学知识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着的,学习数学概念也要在数学知识体系中不断加深认识。才数学概念之间的关系来学习概念,可深化对所学概念的认识。学生概念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单个概念,更重要的还应当使学生掌握概念的体系,形成知识结构。例如,因式——公因式——因式分解——化简分式——分式运算——解分式方程,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正方形等概念之间都由其内在的联系。明确概念的系统性,有利于加深对有关概念的理解,也便于学生记忆。
当学生对单个概念有了初步认识之后,还应进一步分析综合,掌握每个概念的来龙去脉,搞清概念之间转化的条件,理解每一个概念在知识链条上的地位和作用,并且引导学生用运动的观点认识研究数学,这样不但有助于掌握和理解概念,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四、 对于易混概念,要注意对比
有些概念是成对出现的,两个概念同属于一个种概念且呈矛盾状态(例如正数与负数,乘方与开方);有些概念是由概念的逆反关系派生出来的(例如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有些概念是由某一概念逐步推广引申而得到的(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由锐角三角函数推广而来的)等等。注意对相近、对立、衍生概念之间的比较,特别是通过反例来纠正学生在理解概念中的错误,有利于学生准确理解概念。对于一些貌同实异,容易混淆的概念,教学中应注重其本质属性,分析从属关系,通过对照比较,找出异同,加以严格区别。例如排列与组合两个概念属类同概念,学生学习起来,容易混淆,教师讲解时要抓住其本质认真剖析。这两个概念的共同点是:“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个元素”;而不同点就是前者要“按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而后者却是“不管怎样的顺序并成一组”。而不同点所揭示出来的不同内容,恰恰是这两个不同概念内涵的本质区别;再如函数的最大(或最小)值与极大(或极小)值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前者是函数在其定义区间(包括端点)上对所有函数值进行比较得出来的,是函数在定义区间上的整体概念,后者是对极值点附近的函数值比较得出来的,是函数在极值点附近的局部性概念。函数在一个区间内的极大值或极小值可能有两个以上,而最大值与最小值只能各有一个,并且极大值(极小值)不一定就是最大值(最小值),单除端点外,在区间内部的最大值(最小值),则一定是极大值(极小值)。
五、 对于关键词语,要重点强调
数学概念是借助语言文学或数学符号来表达的,语句中必定有关键词语,讲解中应该突出关键词语,重点剖析,认真强调。既要讲清它的表面含义,又要挖掘它的内涵与引申意义。例如三角形的内切圆定义:“和三角形各边都相切的圆”这里关键词语就是这个“都”字,如果和三角形的一边相切不行,和三角形的两边相切也不行,必须强调和三角形的各边都相切。在讲解中要加以阐述和强调。
六、 关于平行概念,要加强类比
把两类平行的概念,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揭示它们的规律和联系,可以收到由此及彼,温故知新,迁移类比,触类旁通,加深理解的效果,增强记忆的清晰程度。例如平面几何中的全等三角形与相似三角形这两个概念,通过类比,不但复习了有关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而且使学生对相似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理解的更加深刻、透彻。例如平面几何中角与立体几何中的二面角进行类比,从一点出发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和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