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31 17:00:2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古典文学的特点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苑;教学资源网站;创新特点;创新功能
“中国古代文学苑”(gx.省略),是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自行设计和建设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资源网站。自2006年6月正式启动以来,该网站几经变更,几经扩充,几经升级,目前已具备丰富的内容、稳定的受众、成熟的管理模式以及活跃的影响力,充分显示了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研究所全体教师将现代化手段应用于传统课程教学的观念与实践、艰辛与成绩,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系列课程教学的最新数字化成果。
一、“中国古代文学苑”网站建设的缘起及历程
迄今为止,国内大多数高校教师在讲授中国古代文学系列课程时,大都采取纸质平面教材、课堂口头讲授、课后查阅资料这三种传统的也是基本的教育教学形式。虽然有不少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制一些计算机课件,但仍然苦于没有丰富的相关数字化资源可资利用,而陷于东寻西找、重复劳动的低层次循环中。传统的教育教学形式既难以有效地调动高校内外更多的师资力量与学术资源参与课程建设,也难以调动教师与学生在交流互动中促进对课程自身的积极建设。
有鉴于此,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所教师提出实施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工程的设想,力图探索如何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进行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教学及传播工作,建立一个融合国内外各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资源的开放的、立体的、共享的平台,尝试一种进行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的有效方法,并探索与实践其作为进行互动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模式的实际效果,最终建成一套完整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资源数字化的软、硬件环境。
上述设想的实践,经历了一个逐步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研究所以校园网为平台,建成“中国古代文学史”精品课程网。2006年,北师大古代文学所所长郭英德教授主持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资源数字化工程”被批准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中国古代文学苑”网站随之初步成型。2009年12月,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研究所与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CENTV)签订协议,建立密切的协作关系,利用该台“学习超市平台”(果实网(省略))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软件开发技术,对“中国古代文学苑”网站进行了全面改版,建成一个全新的教学资源网站(gx.省略/)。该网站的建成与运作,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工程进入了良性循环的成熟阶段,确立并发展了一系列创新特点和创新功能。以下是目前“中国古代文学苑”网站的主页面:
二、“中国古代文学苑”网站的创新特点
一般而言,高校传统的课程教学,在教材上选择纸质教材读本,具有平面化特点;在教学模式上采取课堂口头讲授方式,具有单向性特点;在学习模式上要求学生课后查阅资料、完成作业,具有封闭性特点。在信息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在“交往理性”、“公共领域”等理念成为社会共识的时代,高校传统的课程教学也需要突破平面化、单向性、封闭性的窠臼,而“中国古代文学苑”网站就是力图在教材、教学、学习三方面都突破常规的创新典范。
(1)“中国古代文学苑”网站的教材建设呈现立体化特点。
该网站以袁行霈版《中国文学史》、章培恒版《中国文学史》、北师大版《中国古代文学史》等三套教材的全部文本为对象,按照断代、文体、主题、思想、流派、群体、作家、作品等不同层面,分别提取和加工相关内容,进行系统的、细致的信息标引工作,对信息进行科学的归纳整理;同时,建立丰富的关联功能和强大的搜索功能,使任何一个知识点经由超级链接功能出现在不同的知识谱系中。
新建成的立体化电子版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包括“大文学视野”、“断代文学史”、“分体文学史”、“主题文学史”、“文学思想史”、“文学流派与文人群体”、“文苑传”、“艺文志”等板块,看似是各自独立的部分,其实相互之间具有极为深细、广阔、多元、多变的有机联系。我们可以举个例子:
页面左侧是网站整体框架的压缩,学生可以随时点击,实现跨越。页面正文提取自北师大版《中国古代文学史》,标引为“《西游记》成书过程”。这不是原教材的一个完整小节,而是网站编辑对教材内容所做的更为精细的单元切割和意义概括。不仅具有独立的知识内涵和逻辑结构,而且具有可引申性、可发挥性甚至可研究性的丰富价值。标题下方“《西游记》成书过程”等三个主题词,则是对标题的进一步提示和引申,便于搜索功能的最大化发挥。页面下方“明中期文学”等6个分类,则足以实现丰富的关联功能,导引出新的“知识簇”。比如点击“白话小说”分类按钮:
学生可以从“分体文学史”的角度检索到白话小说的发展史、概念流变,还可检索到该文体范围内的文学主题、主要作品、主要作者等等相关信息,从而迅速地形成发散性思考,便捷而有效地把握多套知识谱系。
因此,这种新型的立体化电子版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不仅突破了纸质教材读本平面化的单线式信息结构,构成一种立体化的网状式信息结构,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基础知识全新的传授媒介,更成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激发新想法、开发新课题的催化剂,从而促使学生把知识记忆和创新思维很好地结合起来。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汉族;中国古典文学;接受;现状
中图分类号:H1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9-0195-02
本次调查选择了云南二十多个市县,涉及问卷187份,包括了汉族与九个少数民族:彝族、回族、哈尼族、藏族、白族、苗族、傣族、壮族、苦聪族、普米族等。在调查过程中,我们采取了深入当地调查与网络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从调查的效果来看,大部分当地人对这类调查较重视,但也有一些问卷上有很多的选择题被空留着。
一、云南少数民族对中国古典文学接受的现状
通过我们对云南九个少数民族的调查发现,云南少数民族对中国古典文学接受的情况大致如下:
(一)少数民族人民对“小说”与“词”两种文学体裁存在偏好现象。
(二)通过电影、电视等形式向少数民族人民传播的四大名著受到较大欢迎。对于我们提出希望我们提供何种帮助时,大部分的少数民族人民认为可以通过电影与电视等方式来进行中国古典文学的传播。另外,少数民族人民所了解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大部分都是通过这两种媒介了解的。
(三)大部分少数民族人民不是非常了解本民族文化。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是原因之一。经济环境决定了民族的文学艺术发展的程度。在统计问卷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少数民族人民在遇到“你对自己民族的文学、文学了解的程度”问题时,大部分人选择了放弃此题目的回答。从回答的情况来看,也不容乐观,非常熟悉的少数民族人民还未占到三十分之一,这是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一个极大瓶颈。
(四)对中国古典文学表现出不太积极的学习态度。主要表现为:少数民族人民一般不会阅读也不会购买中国古典文学的著作;在被调查的少数民族近一半的人民可能会去了解,只有30%左右的一定会去了解;他们对于学习中国古典文学似乎不太需要我们的帮助;等等。
(五)语言文字障碍是少数民族接受中国古典文学的难题之一。
总的来说,云南少数民族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接受还是取得了一些进步,他们已开始接触中国古典文学,并且对非常著名的作品和非常出名的人物形象有较深的印象,同时他们已认识到必须加强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学习才能保证本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这不仅是一个吸收营养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宣传自己文化的过程,对构建民族大团结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二、云南少数民族与汉族在接受中国古典文学现状上的差异
汉族人民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接受存在先天的优势,主要是语言及环境等方面。但在具体调查和统计后,我们发现,云南少数民族与汉族在接受中国古典文学上还是有很多差异的,下述其要:
(一)少数民族偏好词,而汉族人民偏好史书。就中国古典文学的传播来说,大部分少数民族与汉族都偏好小说,这是由小说本身的体裁特点所决定的。有近30%的少数民族人民和汉族人民分别认为经常选择读词和读史,这两种体裁也是他们各自选择喜欢阅读的体裁中所占比重第二高的。小说与词两种体裁应该说是俗文学的代表。特别是词从产生始就被认为是艳丽富贵,而云南少数民族地处南疆,本身就具有南国的各种性格特点,如细腻、温婉、富于色彩等。徐渭曾说:“听北曲使人神气鹰扬,毛发洒析,是以作人勇往之志……;南曲则纡徐绵渺,流丽婉转,使人飘飘然丧其所守而不知觉。其南方之媚柔也。”云南少数民族人民恰是柔和,婉丽的性格,这与词本身的婉转、亮丽亦不谋而合。同时俗文学相对雅文学来说,俗文学更易于被大众所接受。
(二)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方式上,少数民族人民主要通过电影与电视,而汉族人民主要通过书籍与电视。少数民族人民由于语言文字等因素,对于电影与电视更易于接受;而汉语人民虽然也可以通过电影与电视,但大部分都是较早通过书籍来接受中国古典文学。如汉族小孩较早就开始读连环画等一些普及中国古典文学的读本。
(三)在阅读古典文学作品时考虑的因素方面,少数民族主要考虑作品所传递的精神、作品内容与作品的知名度等方面,而汉族主要考虑作品的内容、作品所传递的精神与作品人物等方面。
(四)在学习中国古典文学的难度方面,汉族主要在于兴趣不大,而少数民族主要在于语言障碍等因素。大部分被调查的汉族人民认为兴趣决定了他们接受中国古典文学的态度,他们在汉语的基础,但不一定选择学习中国古典文学。而少数民族则不同,他们大部分连语言文字都没有过关,就谈不上兴趣了。
三、对这种差异的一种思考和建议
对于加强民族融合,现已存很多观点,也不乏创见,此不赘述。笔者抛开当代现有的少数民族政策和相关观点,以实际调查为基础,以少数民族的现实需求为指导,针对少数民族与汉族对中国古典文学接受的差异,提出几点有益于提高少数民族对中国古典文学接受的建议,以期对当代少数民族工作提供一些帮助和理论支持。
(一)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的文化素质是有利于中国古典文学在少数民族群体间传播的重要途径。认字水平是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少数民族人民不会认、写、读普通话,那么就无所谓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接受了。当然少数民族的汉语学习不宜提早进行,这是为避免少数民族语言的丢失。何为文化素质?它当然包括中国传统的文化与少数民族的文化,这两者也是少数民族人民必不可少的素质。
(二)加强中国古典文学著作的注解,使这些著作以一种简单明了的方式被少数民族人民所接受。可以尝试用当地民族语言来翻译中国古典文学著作,这部分工作似乎已悄悄开始发展,但还未取得实质性的成效。原因在于还只有少数的古典文学研究者投入其中,他们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翻译仍是杯水车薪,无法满足少数民族增加的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求知欲望。另一个原因是由于同化等因素,少数民族语言的掌握者正逐年减少,高质量的翻译作品也难以产出,也不可能有大批量的翻译工作者来从事此项工作。鉴于此,当代教育机构应加强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和继承,使我们已濒临消失的语言得以在少数民族间广泛流传,并形成一种强大的势头进而影响当代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者,让他们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简单化的专门人才,这于少数民族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接受大有裨益。
(三)运用电影、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介来加强对中国古典文学对少数民族人民的宣传。这些新型媒介在少数民族中已呈现出普遍性,但关于中国古典文学的相关内容还很少。我们利用这些新的媒介能直观地展示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所在。电视与电影具有非常强的直截性,它们以声音和画面的形式直接传递给少数民族人民。我们电影行业和电视制作企业及网络企业应举起大旗,做好相关产品的开发,以推动少数民族人民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接受。
(四)少数民族知识群体,特别是其中的高知群体,需要真正提高中国古典文学素质。正如贺希格陶克陶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一文中提出,少数民族文学事业需要一批专家教授、博士硕士等高层次人才。同时也需要一批专门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专家、教授,他们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的桥梁,融通两者,这不仅有利于接受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先进元素,亦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文学本身的地位。
该论文是西南林业大学2007年面上基金项目(编号:200603M)成果之一。
关键词: 古典文学 科研能力 大学本科 教学培育
中国古典文学是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必修课程,课程内容涉及时间跨度长达数千年,一般安排六个学期的时间完成这门课程的授课与学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古典文学知识和文学发展流变,而且要具备阅读古籍的基本能力,以及研究古典文学相关问题的基本素质。
那么,这种阅读能力和科研素质的培养,需要通过怎样的途径得以实现呢?笔者从事古典文学教学十几年,为本科生开设过四门相关必修课和选修课,得到同学们的好评。现笔者对执教的经验与思考作总结,以抛砖引玉。
一、寓教于课堂讲授之中
古典文学的课堂教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阶段最重要的学习环节,教学设计必须科学合理,涉及学生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养,包括两方面内容。
第一,文学史的讲授,按照朝代顺序,对文学现象、文学流派和重要作家进行考察和分析,总结其艺术规律,探求其成因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学术研究无止境,后出转精。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点讲述学界通识,又要兼顾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而不是单纯满足于知识的写录与机械记忆。
以清代散文流派讲课为例,重点介绍桐城派,产生及持续的时间、流派名称的由来,然后分别介绍代表作家及其贡献,随后讲述这一流派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等方面的特点。关于阳湖派的问题,需要向学生指出,学界有关阳湖派是否独立成派存在不同意见,可分别简介各派的观点及其依据,然后以曹虹教授《阳湖文派研究》的出版及其研究成果的介绍结束这个问题的讲述。
经过这样的讲述,学生对清代散文主要流派有了比较完整的认识,初步了解了学术界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历史,并且对学无止境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培养他们对于古典文学勇于探索和不断创新的意识。
第二,文学作品的赏析,必须结合文学史的内容,对重点作家的重要作品进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方面的剖析,加深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理解。
以明代传奇《牡丹亭》为例。明代中后期,思想界的狂飙运动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即是显证。在讲授的过程中,要结合汤氏《牡丹亭记题词》进行提点:“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1]P1153随后,我对《游园》一出戏文进行了讲解,并发动同学对汤显祖的“至情”论展开了课堂讨论。
由此,学生对杜丽娘这一人物形象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对汤氏的创作特色,到明代中后期文学界公安派“不拘格套,独抒性灵”特点在创作中的表现,就有了一定的认识,实现了从作品解读到理论批评的顺利过渡。
二、寓教于课外考察之中
除了课堂的讲述,给学生适当布置作业,也是很有效的手段。上学期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撰写一位乡贤的小传,简介其生平及其文学活动。我特别提了一个要求:要写出自己通过哪些途径,搜集了哪些材料,有哪些收获。
布置这个作业的目的,一是事关自己家乡的古代名人,学生很感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二是让学生走出书斋,放眼世界,将书本知识和实地调查结合起来,开阔眼界,增强动手能力。
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他们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选取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初步掌握了相关资料。接着,利用国庆节放假时间,回到故乡,各展神通,收获很大。
有的同学走访了乡贤的出生地,与其后人访谈,得见了其珍藏的家谱、族谱,得到了第一手访谈资料;有的拜谒了名人纪念馆,甚至独自前往名人墓园,拍摄了珍贵的照片,增进了感性认识;有的去博物馆参观,看到了传主的字画,对其文学以外的艺术成就有了切身体会;有的广泛发动社会关系,趁着放假期间,进入了地方志办公室查找资料;有的甚至找到了少人问津的江苏省档案馆,并遇到了在那里工作的校友,得到了其热情的帮助;还有的同学则去了南京图书馆和地方图书馆,翻阅了收藏在那里的古籍。在报告里,同学们说:“捧读古籍的感觉,真是不一样啊。”
在汇总、书写报告的过程中,学生们提出了一些颇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在世时颇有文名的古人,身后却默默无闻?为什么声名颇为显赫的古人,却没有进入断代史撰写者的视野?这到底是古典文学研究的个案,还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通过这次作业,同学们有了不少收获:完成作业不是简单地坐在图书馆里下载资料,必须通过多种多样的途径搜集获取。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地方志办公室、档案馆、墓园……有价值的资料不仅是文字资料,还包括书法、绘画、家谱族谱、墓志、书影、访谈录音等。文学研究由此变得生动起来,学生兴致盎然。
治学固然要耐得住寂寞,所谓板凳坐得十年冷,没有耐心是不行的。但是,做学问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当你打开眼界,敞开心扉,就能海纳百川,精益求精。唯有如此,才能吸引年轻学子加入到学术研究的队伍中,学术才能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三、寓教于考核之中
考试分数事关学生的切身利益,最为学生动心牵挂。教师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努力方向进行引导。
每学期开学之初,除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古典文学常识、古典文学批评理论等基础知识之外,还强调对名家名篇的考核,要求学生在本学期内,利用课余时间,大量背诵《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的作品。
只有熟悉掌握了足够数量的具体作品,学生对于古典文学的认知才能真正做到既脉络清晰,又血肉丰满。正如清人张佩纶所云:“熟读唐诗三百首,足推博雅也。”[2]P616
南师大文学院目前所使用的是本校郁贤皓、钟振振等教授编选的、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除了选篇典型精当之外,这套教材还在每篇之后附有《选评》,汇集了历代对本作品及作者的点评。学生在背诵时,不仅能够熟知作品的原文和释义,而且能够结合他人的评价,进一步深入体察作家的风格和本篇作品的艺术特色,达到点面结合的效果。
如今的本科教育不同于以往,科目众多、学分总量和工作诉求等因素都使得学生的专业学习时间受到了挤压。这是不容回避的现实。如何在这么多科目的竞争中保证学生对古典文学学习的投入呢?经过这些年教学实践的检验,我觉得,以考促学的方式是一项值得重视和推广的古典文学教学方法。
总之,中国古典文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相形之下,本科生的知识储备和治学能力都处于初级阶段,对于古典文学的学习和研究,很容易产生望而却步的心理。有的学生甚至误以为死记硬背,就算是学好了古典文学。其实,只要教师方法得当,激起他们对于古典文学的热爱,就开了一个好头。然后,根据本科阶段学生的特点,用心讲授,悉心指导,引领他们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学习和研讨,不断促进他们养成求知求真的思维习惯。在治学的道路上,教会他们不盲信权威,不迷信教材。同时,以阅读原始文献为基础,以理论批评为手段,文史互证,密切关注学界的学术动态,最终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找到自己的研究兴趣,本科阶段的学生一样可以迈入学术研究的大门。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古典文学 转身式 梦中人 身边人
庞朴在《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一文的开头写道:“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代价巨大的社会实践,中国人终于懂得了一个真理:为了走向未来,需要的不是同过去的一切彻底决裂,将过去彻底砸烂,而应该妥善地利用过去,在过去这块既定的地基上构建未来的大厦。”这一席话发人深省,我们古典文学作品教学也应以此为鉴。
古典文学作品的魅力毋庸置疑,但是教师在网络信息时代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接受信息的方式日益直观形象,而古典文学作品所描绘的内容因为历史距离的阻隔,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欣赏者实用功利观念的渗透[1],因此,古典文学阅读和欣赏已经成为高职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一块鸡肋,教之疲惫,学之乏味。在提倡教学内容须为职业技能服务的前提下,有些学校大幅缩减古典文学篇目,有些学校一删了之,古典文学似乎被打入了冷宫。
古典文学真的不值得被厚待么?与学校教学的冷清形成对比的是古典题材在影视网络的火爆,《三国》《红楼》《西游》一再翻拍,不管雷声大小,总能应者如云;《大汉天子》《赤壁》《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叫好又叫座,声名与利润双赢;《百家讲坛》中一大批优秀的教授专家将古典文学优秀作品展示在观众面前……由此可见,古典文学缺少的不是欣赏者,而是欣赏的平台和路径。因此,本文拟探究如何在高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寻找一条沟通古今的捷径。
一、界定“转身”内涵,把握教学抓手
朱光潜先生说:“艺术是有时间性和空间性的”,古典文学作品中的那些鲜活的人物形象距离现代人已经越来越遥远,成为现代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梦中人”。因此,教师应设法引领学生走近“梦中人”,利用现代教育理念进行古典文学欣赏,缩短欣赏者与古典文学作品之间的时间距离,缩短读者与作者间的心理距离[2],以当今的社会现实为参照,让作品中的人物转身变成可以凝视,可以倾听,可以对话的“身边人”,从而全面深刻地把握文学作品的审美内涵和现实意义。
美国教育界享有盛誉的帕尔默在《教学勇气》一书中指出,“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善。”据此笔者将以三次讲授《阿宝》所采取的不同教学方式为例,以转身互动式学习策略为抓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和探讨,旨在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真正提升高职语文教学效率,弘扬古典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
二、设计“转身”动作,华丽穿越古今
古典文学里的“梦中人”面目模糊、情感隔膜,需要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时空隧道”才能实现时代与地域的穿越,转身成为生动可感、触手可及的“身边人”。笔者拟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设计其“转身”动作:
1.人物个性形象时尚化。
初读《阿宝》中的孙子楚,以现今高职生的眼光评判,不过一介木讷痴愚的书生:目睹狎妓即面红耳赤,围观美女亦目痴神迷,遭人戏谑便断指盟誓,最终死缠烂打赢得美人芳心,他的飞黄腾达不过是蒲松龄一厢情愿的编撰而已。可是对照现实再次品读,学生目睹了一个家贫貌丑的文科宅男,最终凭借对理想爱情的执著专注,对科举事业的孜孜以求,对复杂人事的低调宽容,步上人生的康庄之路。通过转身式学习,学生从故纸堆昏黄的人物形象中发掘出了浮躁的现代人孜孜以求的答案:诚信执著,大智若愚才是融入职场生活,实现人生梦想的不二法则。
2.人物环境背景真实化。
文学作品中的典型环境如同典型人物一样,都是作家进行艺术虚构的产物,是现实生活的浓缩和隐喻。《阿宝》中男女主人公经历了郊游聚众围观、梦境幻化成鸟、阴间申诉还阳这样的写实环境、假托环境和虚幻环境,貌似荒诞不经,而又高度真实,达到了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形而上的概括[3]。小说中的书社正如诱惑与机会并存的高职校园,阿宝的富贵之家仿似职场“白骨精”的优渥背景,阴间即为掌控去留大权的人事部门,皇宫则是公司大BOSS运筹帷幄的总部,学生从真实化的环境换位中找到了对邈远时代的认同和共鸣。
3.人物思想情感现代化。
正如曹雪芹所云:“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孙子楚的“痴”是理解其思想情感的突破口。古人的“痴”用现代精神解读,其实就是急功近利的今人极为缺失的一种坚毅执著、大智若愚的人生态度,教师借此为学生提供一个理解古典人物情感的范式,引导、启发学生对“痴”作进一步的课外延伸探究,对古典文学作品进行有意义、有创新的解读,从而实现文本的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
4.人物语言对话生活化。
高职生个性意识和表现意识很强,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在对人物情节有了初步理解之后,安排时间让学生用现代语言进行还原式和创造式表演。教学实效证明学生对此反应踊跃,分组、定剧目、编剧本、排演、化妆,大多由他们独立完成,男女生悉数粉墨登场,完整地表演作品情节,还加入了很多别具匠心的现代因素,创意十足。生活化的语言加深学生对古典小说的感知理解,生活化的表演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和艺术创新能力,合作成果再被制成光盘欣赏分享,一举多得,获益匪浅。
三、演练多轮教程,比对“转身”效果
关键词古典文学作品多元化解读对策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教学有着明确的指导意见:“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带有更大的个人色彩。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学生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情感、经验、眼光、角度去体验作品,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对作品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作出反应,作出富有想像力的反应,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不宜强求统一的标准答案。”这个意见的核心就是关注和重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而且对“个性化解读”的内涵进行了比较具体的说明。作为文学作品的一部分——古典文学作品的教学当然也应遵循这一要求。
在新教材中,古典文学作品占了很大的比重,由于缺乏文言的语境以及我们过去对古典文学作品采取的教法是从作家、时代背景、作品内容、人物形象、主题到写作特点逐一分析,这些对生活在中外文化交融时代的中学生显然很难有吸引力,因此,古典文学作品在新课标理念下怎么“教”,也已成为中学语文教育的重点、热点,同时又十分自然地成了教学的弱点和难点。这一问题,不仅为众多学者所关注,也是众多中学一线教师关注的焦点之一。随着新课标理念进一步推行,在古典文学作品的具体教学实践中,许多语文老师积极开展探究性教学,努力为学生创设语文活动实践的机会,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许多深刻、新颖、独到的见解应运而生,课堂教学因而变得生动有趣。这既是社会日趋多元化,人们思维日趋活跃、个性化的表现,也是随着新课标理念推行,学生思想不断突破僵化框框,敢于表达自己声音的表现。然而在这背后,也出现了一些剑走偏锋现象。
(一)漠视文本,刻意求新。新课标强调开展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强调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有的教师对此缺乏正确理解,在教学中刻意标新立异。如有一位教师讲《季氏将伐颛臾》一课时,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理解“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这句话?我们都知道,本来季氏的着眼点是鲁国内部的权力之争,想通过伐颛臾为自己争权夺利增加砝码,这是孔子洞若观火的见解,这句话很好地表现了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和远见卓识。但有个同学却据“危而不扶,颠而不持,则将焉用彼相矣”一句,推断孔子认为季氏担心的是自己内部没有得力的助手。对这一明显偏离课文原意的错误推断教师竟然连声叫好,还呼吁其他同学为这位同学的“有新意的见解”鼓掌。难道为了创新,就可以凌驾于教材之上、随意误解甚至曲解课文作者的本意吗?
(二)忽视背景,主观臆测。古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选入教材的古典文学作品除了以意境引人入胜外,就是以情感人:或喜或怒、或爱或憎、忧郁、愤激……这些都是由作者独特的处境、身世经历、思想倾向、个性特征以及文化修养所造成的。因此,教师在欣赏教学中若不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些背景材料,就不能启发引导学生调动自己有限的生活经验以及文化素养去体验作者当时的情绪,也不能达到如见肺腑、如共痛痒那样相知相亲的境地,即那种“感同身受”的境地,这样学生难以真正感悟作者所表达的各种思想感情。
比如,如果对唐代的与当今的概念区别和唐代的文人有当时特有的作风等背景知识不了解,那么在学习《琵琶行》一文时,学生自然就会提出这样的问题:白居易为何要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一个是朝廷命官、大文豪,一个是长安故倡,身份相差太大,这种感叹又何以会成立?对于这一问题,如果以现代的观念去理解,会觉得白居易很不正常。当今社会哪有行政官员或作家见到引为知己的?即使引为“红尘知己”,可又有哪个会写文章昭告天下?
(三)藐视先见,热衷否定。新课标强调,要“注重个性化的阅读”,要“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据此,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解读听之任之,而不加以评判、引导,造成有的学生以否定为乐。凡是传统的说法,教材与教参里延用的,否定了之,不管自己的观点能否立得住脚跟,从而导致了学生对文本任意性解读、误读的现象十分严重,文本的许多潜在价值由于缺少教师的正确引导而得不到应有的开掘。比如,有同学在阅读《智取生展纲》的过程中,非常细心地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整篇课文氛围严肃,气势压抑,但也出人意料地写到一次笑声,这就是杨志被迫同意大伙在黄泥冈歇息后,“众军汉都笑了”。
关键词:女性美;古典文学;审美;对比
一、引言
歌颂女性之美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之一。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类是宇宙的化身,女
性美是人类美的最顶峰。”罗丹也曾赞叹女性美是“一种无与伦比的美。”美丽的女性集天地之灵秀,在人类的各种艺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中英两个民族都有光辉灿烂的文学传统,历代文学家把众多异彩纷呈、美不胜收的女性形象融化在作品中,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佳作。
二、相似的审美角度
在把女性作为审美客体的过程中,中英古典文学展现了相似的审美角度。概括而言,
主要是是形体美、动态美和内在美。
(一)形体美
在两国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有为数众多的容貌姣好的女性。她们的形象代表着人类
对美的欣赏和追求,极大地丰富了作品内涵和艺术魅力。
在《洛神赋》里我们可以读到:“襛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行走在洛水之上的女神婀娜多姿,姿容绝世。李白的《清平调》里赞美杨贵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栏露华浓”,“一枝红艳露凝香”,“名花倾国两相欢”。芍药花和杨玉环交相辉映,“长使君王带笑看”,从此唐明皇贻误国事,几乎亡国。
英国古典文学中描写美人的作品也比比皆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一幕里我们可以看到对朱丽叶的赞歌:“啊!火炬不及她的明亮;/ 她皎然悬在暮天的颊上,/像黑奴耳边悬挂的珠环,/她是天上明珠降落人间!”朱丽叶的美貌深深打动了罗密欧的心扉。《还乡》中的尤苔莎“肌肤柔软,碰上去像云彩一般。…… 尤苔莎的风姿,使人想起波旁蔷薇、红宝石、热带的午夜以及日食。”哈下的尤苔莎像女神一般热情迷人。
(二)动态美
“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处于动态的事物比处于静态的事物更能激发观赏者感官者心理上的反响。”(朱徽 1996:96)这就是莱辛所说的“化美为媚”:“媚是动态的美。……它是一种一纵即逝的却令人百看不厌的美。它是飘来忽去的。因为我们要回忆一种动态,比回忆一种单纯的形体或颜色,一般要容易得多,也生动的多。所以在这一点上,媚比起美来,所产生的效果更强。”各国文学家都深谙此道。
《诗经》里的庄姜“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两句诗使她在读者面前一下子活了起来。曹植笔下的洛神“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休迅飞凫,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描写洛神轻灵飘逸,宜动宜静的举止情态。而一个静态的美人就不具有这样恒久的艺术魅力。
英国文学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雪莱在《阿拉斯特》中,他把自己渴慕的女诗人,幻化为优美的诗篇:“她红润的肢体,/ 在回旋的清风舞弄的纱衣下,/ 发散着温暖的生命的光彩,/他看她伸过来的手臂,/ 她黑色的卷发在黑夜里飘扬,/ 她的目光闪闪垂下,她张开的唇,/ 红润,突出而又热情的颤动。”
(三)内在美
人类在长期的审美过程中,早就认识到容貌体态的美,如果不和内在美相结合,那是不
完整的。具体而言,内在美主要包括道德品行的崇高和智慧才艺的出众。
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她工善针线女红,雅善音乐诗书。此外还具有“昼夜勤作息”的勤劳之美和“举身赴清池”的忠贞之美。明清两代的才子佳人小说里,佳人都是才貌双全,秀外慧中。
英国文学中才华横溢,品行高尚的女性形象也灿若群星。《威尼斯商人》中的鲍西亚巧妙地遵循父亲遗训的同时,为自己选择了心爱的恋人;她极为出色地管理着贝尔蒙庄园,显示了非凡的才干;在法庭上,她智斗夏洛克解救了安东尼奥。莎翁笔下的鲍西亚具有明珠美玉一般的智慧和人品。
三、审美的差异
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和英国具有不同的地理条件,历史和社会文化环境,在古典文学
中刻画的女性之美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一)各自独特的原型
20世纪加拿大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弗莱系统地建立了以神话-原型为核心的文学类型批评
理论。按照他的定义,所谓原型就是“一个象征,通常是一个意象,它常常在文学中出现,可被辨认出作为一个人的整个文学经验的一个组成部分。”(朱成元 1997:171)
中国文学中一个典型的原型就是《楚辞》的《思美人》、《山鬼》和《湘夫人》等诗篇中,诗人所描写的凄清幽独的女神,借以抒发自己郁郁不得志的情怀。此后,“美人”成了中国一种特殊的文学意象。自《离骚》以降,历代文人多有以美人自况,通过描写美人蹉跎红颜的遭遇,叹息自己不被君王赏识的处境。因此,中国古典文学中以宫怨、思妇、弃妇等为内容的作品特别多。连辛弃疾这样慷慨豪放的词人,在抗金之志难伸的时候也有《摸鱼儿》这类寂寞凄切之语:“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娥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英国的古典文学,尤其是文艺复兴之前,以男性为创作本位的作品中,很多女性要么是“天使”,要么是“妖妇”。这两类女性的原型可以追溯到《圣经》中的圣母和夏娃。圣母玛利亚童女怀胎,是坚贞和美德的象征;而夏娃不能克制自己的欲望,受了蛇的诱惑,怂恿亚当偷吃了善恶树上的果子,被上帝赶出了伊甸园,是一个典型的“祸水”。《麦克白》里的麦克白夫人权利欲望极强,是个典型的邪恶狠毒的女人。而维多利亚时代的“家庭天使”身上可以体现男作家心中的完美女性形象。她们高雅迷人,把家庭打理的井井有条。
(二)各自独特的类型
中英两国在长期的文学史中,都积累了一些表现女性之美的文学意象,使得各类文学作
品中的女性美呈现一些类型化的特点。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美人类型化、脸谱化的倾向很明显。无论诗词曲赋,眉毛总不过是“柳叶眉”,“蛾眉”或是“远山眉”;眼睛总不过是“杏眼”,“凤眼”或是“秋水”;脸庞都是“桃瓣”, “春花”,“芙蓉”或者是“满月”;腰肢都是“杨柳”,“蜂腰”或者“小蛮腰”。给人感觉中国古代的佳人走出来模样都差不多。若有区别,无非是丰满的更接近杨妃,清瘦的更相似于赵飞燕。
英国文学中的女性更有个人的特点,但也不乏一些司空见惯的修辞和比喻。如“玫瑰”般美丽,“月亮”般迷人,胸脯“柔软洁白”,“女神般”高贵,“雕像”般精致,诸如此类。
(三)写意与写实
在徐行言主编的《中西文化比较》里明确阐述了中国艺术的写意特征:“中国艺术的所谓写意,是以主观表现为出发点的艺术表达方式,即以不同的艺术形式描述客观事物在作者心中的投影,以意统形。”
中国古代文学注重抒情和写意。“它追求的艺术境界不是真实而是空灵,不是形似而是神似”。上面跳到,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佳人似乎千人一面。形容美人的词语也大多是一些模糊婉约,主观色彩浓厚的词语。连《红楼梦》也概莫例外。“可以说《红楼梦》中的美女绝大多数是一色的‘薄面’,‘修眉’,‘俊眼’,‘纤腰’,仅从面庞身材的描绘,读者甚至无法分辨出林黛玉,尤三姐,晴雯,小红和袭人。”(易淑琼 2003)曹雪芹对大多数人物刻画时,只是把前代用滥的熟语信手拈来。但是在其气质和神韵上,他冥心构考,大费周章。林黛玉的灵秀,尤三姐的风流轻狂,晴雯的高傲倔强,小红的甜净伶俐,袭人柔媚娇俏,是断断不可混淆的。
《中西文化比较》里对西方艺术的写实特点也作了如下描述:“西方艺术的美学致思总是首先诉诸感官上的东西——事物的性质特征等。因此西方艺术,总是竭力强调满足视听真实之美。……西方艺术的这种导向外部世界的美学致思方式,使得西方艺术更注重外在客观世界的捕捉。”
西方艺术这一特点反映在文学作品的人物外在描写就是细微、精确和富有个性。如《德伯家的苔丝》里,哈代就对苔丝的容貌作了细腻的描写。“如眼部就具体到‘眉棱’,‘眼眶’,‘眼皮’,‘眼毛’,‘瞳仁’等, 写嘴唇就写了‘嘴角’,‘上唇’,‘下唇’等。”(易淑琼 2003) 哈代善于捕捉随着情节的转移面部各细节的变化,比如对苔丝在各个人生阶段不同的眼睛,尤其是眼神的详细描写,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是比较罕见的。
(四)含蓄与直露
中国古代长期处于封建制度的统治下,社会形态相对稳定,再加上农耕的生产方式,社
会对人的约束和个性的压抑比英国严重。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发乎情止乎礼”,文学作品中的女性美表现的更加含蓄,很少有西方文学中那种对感官的冲击和性吸引力的描写。《美女篇》里:“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摇,轻裾随风还。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作者铺陈排比,极力刻画美人的衣裳,服饰和姿容神采,但也就到此为止。
英国如同许多西方国家一样,深受希腊文化的影响。古希腊人认为人体是造物主的杰作。他们崇尚人体之美。西方的各种雕塑和绘画都是以的形象出现的。与中国文学家相比,英国文人笔下的美人往往是灵和肉的和谐统一,诉诸读者的感官体验,与欲望不可分离。如《圣经》里:“你的两个,好似母羚羊的一对孪生小羚羊,在百合花中放牧”,“你的嘴唇滴流纯蜜,你的舌头下有蜜有奶。”中国古代混迹于花街柳巷,刻画了众多下层妇女形象的柳永,多写闺情,风格浓艳的温飞卿,相比也含蓄内敛的多。
四、结语
在世界文学史上,中英两国的古典文学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不同的社会文化和历
史背景下,两国的文学家在刻画女性美的时刻,既有相似之处,也折射了不同的思想倾向和审美理想。他们相隔万里,独立发展,各自书写了光辉的篇章。文学中的女性美折射着历史变迁和不同的民族心理,值得我们去研究探索。
参考文献
[1] 莎士比亚著.朱生豪等译.莎士比亚全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 徐行言主编.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课外阅读 古典文学 《西游记》
当下,课外阅读的推进工作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笔者留心观察,课外阅读课近年来呈现出“儿童文学化”和“绘本化”的趋势,而鲜见经典类读本,尤其是古典文学类书籍,这使得小学生阅读的结构发生了偏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总目标中明确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小学高年段学生读古典文学,合情合理,为什么课外阅读课上教师避而不选呢?笔者认为原因有三:一是古典文学作品小学生读起来有难度;二是课堂中如何教学有难度;三是非潮流所在。宋代大儒周敦颐说:“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意思是文章是要表达道理、阐释思想的。课堂也同样如此,课外阅读课的课堂应该兼容并蓄,不论古典还是现代,只要是适合教学要求和学生需要的文学作品,都可以在课堂上教学。语文课堂之道就在通过短短的40分钟,迅速有效地给学生打开一扇阅读的窗。
一、为什么是《西游记》
1.母语情结。
“语文素养”是2000年修订版“大纲”提出的一个概念。有学者认为语文素养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应包括“民族母语情结、审美情趣、文化品位、知识视野、学习态度、思想观念等”。[1]“母语情结”是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的情感支撑。四大名著,源远流长,其可读性不必赘述,仅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母语特质就应该选来为学生所读。
2.有趣易读。
《西游记》在四大名著中趣味性最强,情节相对易懂,古白话文的表达也较好理解。北大教授白化文说《西游记》:“其想象新奇,上天下地,出神入化,可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主要人物的性格也极为鲜明,而且读者面最宽,老少咸宜。此书的副作用极小,是一部鼓舞人积极斗争、永不灰心、为达到目标而百折不挠的书。”[2]其中的感悟,唯有读之,方可得!
3.初小衔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说:“在第四学段,可通过考查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相较前三学段的要求,明显有一个较大的跃升。即将升入中学的高年级学生将面对文言文的学习,此时阅读《西游记》原著,易使他们对古典文学产生好感。
二、如何爱上《西游记》
1.读不懂就读不懂——自由读:放手去读,博客反馈。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课程标准上写得明明白白。杜威曾提出:“教学起点应直接从儿童经验出发,并通过扩展、丰富儿童的直接经验的方式来学习人类文化知识。”[3]原著“厚”的篇幅、“文言”的表述、“繁复”的情节,在一定程度上都让学生产生畏惧感。经笔者在博客上调查,初次阅读原著的某小学六年级的35名学生中,有20名学生的初读感受是“读不下去”,而原因大多是语言障碍。
笔者又在博客里与学生进行了交流,主要关注如下:(1)《西游记》写作不是用文言,而是古白话文;(2)引导学生关注原著人物形象和少儿版及影视作品的差异。一段时间以后,35人中有22人觉得《西游记》原著是“有趣的”,因为他们找到了一些解决阅读困难的方法,阅读得以继续进行。
用博客将课堂交流延伸至课前,打通了部分学生的阅读障碍,可贵的是他们通过交流习得了阅读古典小说的一些方法,这个“琢磨”的过程很有价值。还有部分学生带着困惑进入课堂,使课堂教学变得真实有效。对于学生的“读不懂”,教者不必绕开,应直面教学中的障碍,选择最有效的办法。只要能将学生的课前状态真实反馈,便是教学的宝贵财富。
2.为什么是唐僧——抓典型:“揪”出唐僧,窥一见百。
《西游记》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天上地下、芸芸众生,选择什么情节和人物作切入点呢?唐僧!
选择唐僧作为切入点有两点设想:
(1)激发学生课堂交流的兴趣。《西游记》原著交流非同一般,降低难度、激发兴趣很有必要,所以以唐僧这个人物为交流的话题,意图是降低与学生交流原著的起点。
(2)引发学生对原文情节的关注。唐僧这个人物形象在原著和其他各种形式的《西游记》衍生作品中的反差较大,学生稍稍接触原著中的唐僧,就会发现他在原著中的“特别之处”,从而会对原著产生很大的探究欲望。
用唐僧做引子,导入课堂教学:
师出示:阿弥陀佛,贫僧自东土大唐而来,去往西天拜佛求经。
师:你们想到了谁?
生:唐僧。
这样的开场白,自然而又有所指向,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停留在唐僧身上,从而很好地进入课堂学习情境。
3.原著更精彩——作比较:截取对比,凸显原著。
课前交流的博客中,一个学生问道:“我们已经读过青少版《西游记》了,为什么还要读原著呢?”这个问题问得太有价值了!怎样让学生发现原著的阅读价值呢?教学中有这样一个环节:
师:《西游记》开篇几回中有不少写唐僧的高僧形象:玄奘遂将袈裟抖开,披在身上,手持锡杖,侍立阶前。君臣个个欣然,文武人人喝彩。……俱道:“好个法师,真是个活罗汉下降,活菩萨临凡!”
师:青少版也有关于唐僧出发前的描写。
出示青少版相关片段:太宗召见玄奘,让他穿上锦襕袈裟……文武官员齐声喝彩,太宗皇帝喜不自胜。
师:为什么读了青少版,老师还推荐你们读原著?
这一直观的比较,点到为止,让学生见识到了原著描写的细致、生动。读完以后,经过教师激励,学生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更有学生感受到了古白话文中的骈句的特色,自然地对原著产生了好感。不由地,笔者想到了第斯多惠的一句话:“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4.这堂课太好玩了——增趣味:经典影视,增色课堂。
视频的引入是如今课堂教学中经常看到的手段,根据《西游记》改编的影视作品多如牛毛,选择合适的视频,为课堂服务,为教学目标服务,才是要旨所在。
在一次课外阅读赛课中,笔者使用了《大话西游》中的片段,这是一部改编自《西游记》的电影,情节与原著已经基本没有关联,但是对于唐僧人物形象的解读却十分精彩。于是有了如下的教学环节:
师:《西游记》还被改编成另外一部作品,咱们来看一看。播放《大话西游》视频。
师:唐僧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在原著中发现唐僧很啰唆吗?
师生交流。
《大话西游》中的唐僧责怪孙悟空乱丢垃圾的片段可谓经典,它的出现至少有这样几个作用:
(1)对课堂教学第二板块——领会唐僧俗人形象的教学起始,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得教学板块清楚自然。
(2)让唐僧走下了佛坛,用形象的画面展现了他啰唆的特点,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原文。
(3)很好地调节了课堂的气氛,学生和教师都能在课堂上被幽默的表演逗得兴致盎然。
课后,一个小姑娘走到我旁边,笑着说:“老师,这堂课太好玩了!”这是不是也有这段视频的功劳呢?
5.唐僧怎么会这样——探本性:高僧俗人,还原唐僧。
大多数人对于《西游记》人物的了解是从影视作品中得来的,包括这次授课的对象。他们对唐僧的初始印象是:一位善良的得道高僧。这节课上,就是要让学生见识不一样的唐僧,以至于他们在课堂上就直言:没想到,唐僧怎么会这样!
当唐僧得知比丘国王要用他的心肝做药引时,三藏战兢兢地爬起来,扯着行者,哀告道:“贤徒啊!此事如何是好?”
……
三藏道:“你若救得我命,情愿与你做徒子徒孙也。”
学生分角色读完这段师徒对话后,大跌眼镜。唐僧虽然有时懦弱胆小,但毕竟是三藏法师,德高望重,没想到为了保命,竟然愿做悟空的徒子徒孙!学生被这样的片段所吸引。写唐僧,既有洋洋洒洒的高僧形象描写,又有幽默风趣的俗人形象叙述,这便是《西游记》原著!充满人性魅力!
6.博客中再见——接着读:博客呼应,课外延伸。
说实话,在课外阅读课中上《西游记》,是有很大压力的,这样一部厚重的古典名著,一堂课40分钟能做些什么?只能取其精华,点到为止,在短短的时间里,给学生留下最深的印象。就像给学生尝了一口绝世佳肴,并透露了一点烹饪方法,想吃?自己去做吧!博客让这堂课外阅读课没有随着铃声的敲响而终结,我们相约,接着读下去,把自己阅读《西游记》的感受记录下来,博客中再见!
三、爱上《西游记》
这堂课获得了南京市课外阅读赛课的一等奖,并受邀上了省、市两次展示课,得到了省市区教研员的肯定和鼓励。作为教者来说,很兴奋。更兴奋的是,笔者通过对授课班级的跟踪了解及博客的延续交流,了解了这样几条信息:(1)35名学生全部读完了《西游记》原著;(2)班级里出现了聊“西游”的热潮;(3)学生作文里出现了“文言片段”。
曾经和赛课评委组的老师交流过自己的上课感想,我说:“只要有一个学生能在这堂课后把这本书津津有味地读完,我就觉得自己的课是成功的!”当然,这句话只是代表了教者的一种心态,极期待学生能在教师充分施展教学机智的情况下,自由地从课堂中获取阅读的兴趣和信心,还有什么比学生喜欢读《西游记》原著更大的课堂收获呢?
【参考文献】
[1]何惠,李东航.浅谈语文素养的内涵及养成途径[J].琼州大学学报,2005.1.
[2]白化文.古代小说与宗教[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
[3]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一、词汇的积累
文学的传承性是语言类作品最突出的特点之一,而作为语言类文学作品的承载者,词汇的传承是最丰富的。而作为中学生来讲,由于其阅读范围的限制,学生的词汇量还不是很大,所以在传统文学教学中,如果能把词汇的积累做好,将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和现代词汇相比,经过历史的沉积、沿革、发展,文言词汇更言简意赅、概括力更强、更能表现出丰富的内容。如果学生能在词汇积累上做的好,那么对提高作文的表达能力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在传统文学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注重词汇的积累,为作文教学提供帮助。
二、典故的积累
典故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精华的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东西,“画蛇添足”、“叶公好龙”、“卧薪尝胆”、“自相矛盾”、“守株待兔”、“三顾茅庐”、“负荆请罪”等等一大批耳熟能详的典故,本身就沉积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学生在学习古典文学中,如能更多的积累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典故,并能在作文中如能恰当的运用,一定能使作文水平不但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还能收到表达丰富、言简意赅的效果。同时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典故是学生特别喜欢的内容,其他的可能记不住,但典故却有异常的兴趣,不但记的牢,而且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合情合理。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对自己传统文化的内在接受性。如果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能充分运用典故积累的作用。必将对我们的作文教学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优美诗词的积累
从《诗经》到《楚辞》,从诸子散文到汉魏歌赋,从唐宋诗词到元明清小说,丰富的传统文学作品中到处都是优美诗词,从“溯回从之,宛在水中央”的优美意境到“操吴戈兮披犀甲”的悲壮。从“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慷慨激昂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闲适到“车粼粼,马萧萧,行人弓剑个在腰”的紧迫。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学体系当中,这样的优美诗句,这样这样迷人的意境,如果学生能在学习传统文学的中积累起足够的的素材,对于学生提高古典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无疑会有很大的帮助。
四、思想文化的积累
文以载道,这是中国传统文学的传统。所以传统文学不仅仅是文学的延承和积累,更是思想的传承和光大。在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学作品中,蕴涵着中国最光辉、最灿烂、最智慧的文化内涵。无论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还是儒家“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墨家兼爱的博大,法家的严谨求真,都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人性化的思想。而范缜的无神论,佛家的宽容,道家的天人和一,无不体现了中国古人社会与自然和谐的理想和睿智。这和我们当今提倡的“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治国理念真是不谋而和。我们不能不佩服中国古人对人类自身的合理理解,创造性的社会理想,以及通古阅今智慧。所以如果我们能在传统文学教学中把这些优秀的思想融于其中,必将在塑造人、升华人、改造人、完善人的教育活动中赋予人最丰富的思想,最美好的精神,最感人的品格。这是传统文学教学中最不可或缺的。
五、人格的积累
在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中,具有中国最优秀品质的民族精英比比皆是。那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最宝贵的资源,是塑造健全人格、培养优秀品质的重要途径。在历史长河中,屈原的爱国情怀、伯牙子期的友谊、勾践卧薪尝胆的励志、刘兰芝爱情的坚贞不屈、陆游抗击外侮的斗志、岳飞从容赴死的激昂、以及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意识。都是我们语文教学中最可宝贵的资源,是我们在课题研究中认识到的、有开发潜力和利用价值的优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