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01 17:07:1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低碳经济规划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城市规划;低碳城市;设想
一、前言
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并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由于城市规划对城市低碳发展有着长期的、结构性的影响,因此如何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融入低碳经济理念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本文就低碳经济下的城市规划进行简要阐述,以供参考。
二、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特征
(一)可操作性
低碳城市建设,为人类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行为指明了方向,其为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了技术体系,即:一是低碳城市发展指标体系;二是低碳经济技术和低碳能源技术;三是生态技术。
(二)高效性
主要表现在:一是城市的生产、运行和维护成本的低能耗趋于最小化,物质与能量得到了最高效的利用;二是城市能源系统的高效率;三是城市转换系统的高效益;四是城市流转系统的高效率。
(三)循环性
低碳城市规划的循环性特征体现城市各个系统和各个层面的良性循环,即:一是通过自身生态系统的完善,对改善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循环起积极的作用;二是城市各个系统以及整体的城市系统的循环速率比较合理、且保持整个城市循环系统平衡;三是能识别、能解决阻碍城市系统良性循环中出现的问题。
(四)和谐性
一方面表现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人贴近自然,自然融于城市,城市结合自然发展;另一方面表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低碳城市不仅用自然绿色点缀人居环境,且是关心人、陶冶人、人与人关系和谐的社会。
三、低碳经济下城市规划的几点设想
(一)能源规划
节能优能、开发新能源是能源规划的重点。当前,我国能源规划中应把眼光瞄准绿色能源和清洁技术。首先,应提高太阳能、生物质能源、风电、水电、地热、海洋能、燃料电池、氢能等绿色生态能源的利用率和产业化,减少对石油、煤炭等能源的依赖,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的消耗和污染物的产生,从而可大幅度的减轻环境压力。其次,应大量采用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技术,积极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化,构建低碳产业支撑体系,实现低排放或零排放,并从资源的开采、生产、使用和废弃处置中最大限度的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的减少他们的消耗和污染物的产生。
(二)交通规划
构建绿色交通体系,是实现“低碳”目标的方式。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应改造传统的交通模式,开发多层次、一体化的公共交通系统,例如规划高效的地铁、轻轨和brt公交系统的规划,并应配套建设相应的停车换乘设施,以实现地铁、轻轨、brt方便、快捷的无缝换乘;或是规划安全、方便的自行车道和人行道,建立步行(自行车)优先、公交为主、限制小汽车使用的交通组织方式,同时做到使用清洁的低碳燃料及新型环保车辆,以期能降低交通能耗,减少城市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做到节能减排。以北京为例,如果小汽车出行比例每降低一个百分点,转向公共交通,每年可减排氧化碳42万t。
(三)建筑规划
建筑设计与施工,严格遵从建筑节能标准,推行低碳建筑设计理念,推进建筑节能设计。一是建筑要尽可能实现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自然排水等设计理念,以为人类提供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好的光环境和声环境等;在屋面、墙体、门窗等建筑外的围护结构上使用具有隔热和保温性能的材料,在空调等建筑暖通设备上尽量使用能耗低的产品,同时充分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资源,强力推进太阳能利用与建筑一体化设计,设计和建造富有景观美的太阳能屋顶和光能利用建筑,推广住宅小区太阳能路灯和景观照明。二是建筑的规划应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主要指节约土地.在能源与材料的选择上贯彻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以及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的原则。三是应加强城市垃圾废弃物处理设施、大气净化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和噪音弱化设施的维护与升级,以减少排放和妥善处理有害弃物以及减少光污染和声污染。四是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等新能源和低能耗、超低能耗技术与产品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
(四)产业规划
产业结构影响能源消耗总量和经济能耗强度,可见产业规划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低碳城市的建设。在城市发展规划中,要降低高碳产业的发展速度,加大淘汰污染工艺、高耗能、高排放的落后产能的力度,提高各类企业的排放标准,提高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电力和轻工等行业的准入条件。同时,应进一步完善以旅游文化产业、光伏产业、低碳装备制造业、服务外包和低碳现代服务业等为主导的低碳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以确保城市产业结构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产业布局上,要将同类产业和相似产业集中布置,形成产业园区。对于一些有着一定污染的产业,在减污减排的同时,应尽量将其布置在城市的郊区,并设置绿化防护带以进行控制。
(五)水循环规划
规划“低碳生态”城市时,在生态用水节水方面,对于严重缺水和严重水污染的规划防治,需要建立更为长远和实效的目标。国家在对“低碳生态”城市的硬性规定中明确指出:开发建设不得对地表和地下水造成危害和冲击,不得恶化水源质量。因此,在水环境规划这块,可做到:
(1)在水循环利用方面,应考虑水量和水质问题,保证有足够的水量和洁净度。
(2)修建水库,运用雨水收集技术,将所收集的雨水经过简单的过滤处理,可用来浇灌城市内绿地、冲刷路面等,以大大减少城市自来水。
(3)加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中水回用工程、垃圾综合处理场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三废”处理能力。如运用中水回用技术,将城市污水和生活污水处理后,使其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后,用于厕所冲洗、园林和农田灌溉、道路保洁、洗车、城市喷泉、冷却设备补充用水等,以实现水资源的多次重复利用。
(4)在城市道路的建设上,应用透水性良好的地面,可很好地补充土壤水和地下水;可吸收水分与热量,调节地表局部空间的温湿度;可减轻城市排水和防洪压力;可防止路面反光,吸收车辆行使时产生的噪音,可提高车辆通行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六)用地布局和空间形态
(1)构建功能混合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
目前,城市规划建设中过分的强调城市的功能分区,造成城市商业和居住区彼此分离,商业区、居住区成为“孤岛”。而基于低碳经济理念下,则须改变过去僵化的功能分区的做法,强调多种功能的混合,即:
1.城市建设坚持混合使用土地,避免建设大面积单一功能区域。
2.增强城市内部各相关产业和服务机构的联系,促进多样性的成长,促进居住与就业岗位的均衡分布,减少长距离交通路程所带来的能耗和污染。
3.合理安排开发时序,强调开发计划最大限度地利用已经开发的土地和基础设施,避免在城市建设中贪大求全,减低建设效率。
4.城市分期开发中,首先要建立并保持一个初期的混合使用意向,然后应建立详尽的分期开发计划,明确每一个阶段的开发目标。
5.提倡城市空间立体化建设,鼓励发展城市地下空间,以减少对新环境的大气、噪音、景观的影响程度,并提高新区土地集约利用,降低能源损耗。
如上海的城市布局一直强调土地的混合使用,争取达到就业与居住平衡,以减少居民出行距离和时间。以上海的卢湾区为例,位于中心区的卢湾街区的2000m范围内土地使用形态呈现明显的混合用地形态。用地的主体是居住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居住用地所占比例达到50.4%,在公共设施中,办公、零售商业、医疗、文教、娱乐等用地都占有较高的比例。
(2)构建适度紧凑的内外部城市空间形态
紧凑城市理念是现代城市空间形态结构理念之一,其强调紧凑、功能混合和网络形街道,有良好的公共交通设施、高质量的环境控制和城市管理。
1.城市外部空间形态
在规划方面。应调整新区临近周边地域的用地功能,发挥新区经济实力强、区位条件好等优势,在基础设施网络、交通设施网络的规划上与周边区域有机衔接,以服务新区辐射周边地区为原则,统筹安排。
2.新区内部空间形态
紧凑城市理论在新区内部空间这一层面的空间控制主要集中在新区的分区、邻里和走廊上。分区是围绕一个主导的活动而组织的城市功能组团;邻里是具有一个平衡活动系列的微观城市地区;廊道是用以分割和连接分区和邻里的线通运输或者绿地系统,即分为交通廊道和绿地廊道。
邻里空间应该是紧凑的、步行友好的和土地混合利用的。邻里设计需要做到工作购物、上学、娱乐的混合平衡,增强各功能空间的有机联系,努力减少人们长距离出行的动机,并且应该提供一系列不同类型和价位的房屋以促使不同年龄、种族和收入的人们互相交往。
公园、农田和开敞空间应该在分区和邻里内有机分布,并用以定义和连接不同的邻里和分区,通过创造优化组合的交通与用地景观格局模式充分发挥绿地廊道的景观生态效应。
交通廊道是区域范围内分区和邻里之间的主要分隔和连接渠道,包括主要道路、轨道线和河流航道。在新区规划中,要使新区发展轴线与交通廊道布局有机契合,大力发展交通廊道上的公共交通,沿线采用土地混合利用的策略,创造交通、土地经济、以及社会生态最佳整合的发展模式。
四、结束语
总之,低碳城市作为一个在国内和国际上都比较新的概念,低碳城市建设也将成为今后各国城市发展的主流。在今后30至50年中,低碳城市规划应该是城市规划的重点。因此,当前的城市规划应融入低碳理念,积极推进“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以形成城市可循环持续发展的模式。
参考文献:
[1]王韶辉,牛惊雷.紧凑城市理念新区规划对策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8).
【关键词】低碳经济;城市规划
低碳经济就是要降低能源消耗量,降低大气排放量,降低污染率的一种城市发展方式,其实就是通过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减少煤炭和石油的消耗,使不可再生能源成为可再生能源,从而提高能源的使用能力,也起到了给城市环境净化的作用,减少了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1 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
1.1 国际低碳经济的发展
随着世界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经济建设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人类对自然能源过渡的开发利用使得能源量大大降低,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了世界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低碳经济”的想法首先是由英国人想出的,逐渐的这一概念被世界所认可和广泛推广,六年前,联合国预言气候的变化将会导致世界发生紊乱和生态平衡的问题,并要求各发达国家在近年内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大大降低,全面实行低碳经济。次年的世界环境日就将传统观念进行了蜕变,使得低碳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进步。09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中,将低碳经济发展的理念推向了新高峰。如低碳文化和低碳人生或是低碳生产的新思想,以至于低碳理念更加的被世界所认识,使低碳经济增进了各国之间的情谊,促进了国际的合作与交流。
1.2 国内低碳经济现状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耗国,低碳经济更是成为了我国发展的必然形式。我国在低碳经济的不断探索道路上克服艰辛,寻求成功的突破口。2009年,低碳与生态经济博览会在江西南昌成功举办,国家低碳经济代表人也在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并通过提出合理化建议希望能够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2 建造低碳城市
2.1 低碳城市的意义
低碳经济是社会发展新形势下的以中国新的发展方式,他能够从最大程度上做到节能环保,对人类的生活方式进行了改革,将城市引领想了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低碳经济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开拓了广阔的道路。
低碳城市局势在城市实行低碳经济,包括对生产和消费上的节低碳,使城市能够更好的向节约型发展,也是为了使城市的环境能够更好的得到保护,保持能源消耗最低和污染气体排放最低。
2.2 低碳生活方式
居民在生活过程中,政府大力倡导低碳生活的生活方式,比如,在政策的制约下,居民在出行是大多出现步行的交通方式,改变了以往乘公交或是私家车的形式,就算是使用交通工具也将传统燃料用清洁燃料代替;或是人们在购买产品的时候,在超市都会选择用环保的布袋来装载物品;用餐时,不再用一次性饭盒和一次性筷子;平时的生活中,能够养成不浪费水源能源的好习惯,随手关闭水龙头和电灯等;人们在上完厕所后能够及时的冲水;在居民生活中,会养一些植物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所以,可见低碳生活深入人心,已经广泛普及到千家万户,我们要从自身做起,选择低碳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
2.3 低碳经济的创新发展
低碳经济实质上是对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进行的改革。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离不开能源革命的改革创新。能源发展的历史是辉煌的,但能源发展的道路是坎坷的,在这个世界上,最能够拥有能源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才称之为能源大国。在我国科技发展创新的当下,迎合经济危机发展的背景,能源的作用更应该得到发挥和应用。千禧年后,世界上的很多国家都应势的进入到能源开发方向的研究讨论之中,并从研究中得出了总结,那就是,科技是决定能源未来的重中之重,科技才能创新。
从科技角度来看,我们不仅要重新认识自然资源的价值同时也要重视资源生产率,产业的发展形式要根据时代的形势来发生改变,可以依靠顶尖的技术来促进产业升级的速度,与此同时,也提高了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3 低碳创新技术措施
3.1 替代技术
传统的资源工艺和产品被新能源、材料、产品所替代,称之为替代技术,那么这种发式的好处在哪里,一方面大大的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也在生产过程中减轻了因环境带来的压力。
3.2 减量技术
用较少的物质能源消耗来达到生产的目的,从根本上将资源得到了节约,减小了污染程度。
3.3 二次利用技术
就是通过对能源的再次利用来减少了能源的消耗,更近一步达到低碳的要求。
3.4 循环技术
对重要元素进行循环分析,就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得到再次有效的循环利用。
4 加快技术开发
加快低碳经济的开发,加快低碳生产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使环保产业能够健康发展,与多个地区间进行沟通交流和学习,加快环保节能的力度,推动合同的管理,是节能减排的理念得到更好的发展。将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做合理的调整,使得低碳的形式得到体现。
5 倡导低碳生活
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经济理念,低碳经济没有什么大众化的定义,低碳经济设计到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遍及到所有服务业。广大市民倡导节能低碳的环保理念,希望能够把健康、自然、安全的低碳经济作为生活方式,改变以往的生活习惯。在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中,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消费还是生产,各个方面都践行“低碳经济”。
任何政策的落实都需要经历一个从懵懂到成熟的阶段,他的发展道路是坎坷的,在这其中也会有很多的问题存在,那么这就需要各个行业在实行低碳经济的过程中避免问题的产生,如果发生问题,就要第一时间将其解决,政府和有关部门也要制定更加合理的政策,用法律法规进行完善,政府部门要加强和其他部门的联系沟通,能够一起合力将污染和排放问题得到控制和禁止。
6 结语
如何将低碳经济更好的运行到城市当中来,成为了当今世界学术人士共同关注的话题,低碳城市对经济会产生很多影响这是必然的,低碳经济也将会改变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推广“低碳生活”,实现经济低碳化、生产低碳化、创新低碳化,用我们的双手不断创造,用实际行动来践行。普及低碳经济、建造生态环境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参考文献:
[1]姜明军,王维洲,吴悦.节能减排对电网企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能源研究与利用,2011(05).
关键词:低碳经济,工业园区,规划策略
中图分类号: F4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引言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和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研究表明,近百年来全球海平面已上升了10~20厘米,平均地表温度升高了0.74e,如果按照目前水平发展下去,到本世纪末,全球海平面将上升1.74米,平均地表温度将升高5e,对人类的影响将会十分深远。减缓气候变化,制定应对策略是目前全人类共同关注和重视的问题,近年来全球性关于气候的国际会议表明,当前全球各国都在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寻求低碳发展,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2 龙山建设低碳工业园的条件分析
2.1龙山建设低碳工业园的机遇
“十五”期间,县委、县政府为了加快发展步伐,就提出了“工业兴县”的发展方针和“二次创业”的奋斗目标,“十一五”规划中,政府依然重视到工业发展对龙山经济增长的重大拉动作用,依然坚持以工业化为龙头,推进经济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着重发展能源工业和农产品、矿产品加工业,并将按照“产业集聚、工业集群、土地集约、管理集成”的要求,加快工业园区建设。
2.2龙山低碳工业园面临的挑战
通过对龙山周边县市经济、工业情况的比较分析,龙山经济实力在周边8县市当中排名第4,属于区域当中经济靠前的县;但从龙山的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来看,排名第6,说明龙山的工业发展在周边县市中比较落后,龙山县周边县市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工业园区迅速崛起,龙山工业发展处于落后水平。
3 龙山低碳工业园规划
3.1规划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发展。以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产业生态学等相关只是为理论支撑,以低碳产业园区建设为载体,以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核心,以重塑资源禀赋支撑力和提高生态环境承载力为重点,以绿色技改、弃旧引新为手段,总体布局,因地制宜,长远规划,分期建设,逐步实施,为全国低碳工业园区建设积累经验,为“两型”社会建设树立典范。
3.2龙山低碳工业园规划措施
根据前面所述低碳工业园的四个基本特征以及龙山县低碳工业园建设的条件分析,龙山低碳工业园区的建设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2.1合理规划用地布局及用地比例,形成复合组团式功能布局。
龙山工业园规划不仅在用地布局上体现了集约式土地规划的要求,而且合理的布置居住、工业、配套设施为单位的组团,有效的减少了园区内出行、生活所带来的碳排放。
如图1所示,龙山工业园规划了六组团,分别是矿产加工组团、综合组团、农副产品加工组团、生物制药组团、水泥生产组团、岩厂组团。并规划五个配套服务区,包括居住、商业、行政、仓储、物流,呈奥运五环状镶嵌其中。
规划结构图 土地利用规划图
3.2.2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保持自然碳汇体系。
龙山工业园规划一心两带的绿地组团,其中一心是指规划中保留的中部自然山体,建设成为宝塔生态公园,作为整个园区的绿化核心,与园区东北面的皇仓公园联为一体,构筑园区的生态屏障。两带是指酉水河和果利河两岸的沿河绿色休闲风光带。绿地总面积153.49公顷,按照乔木植被面积年碳汇及转化量1.8kg/(m2·a),可为工业园区提供2762t的年碳汇量。
3.2.3大力发展低碳主导产业,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鼓励清洁生产。
引进高新技术,结合龙山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与生物制药组团,在园区内构建“原料——产品——原料”的循环经济模式,如煤矿可以发电,为其他产业提供用电,煤矿和有色金属冶炼的废料可以为建材生产提供原料,不能直接利用的废料进入废物处理厂进行处理。
3.2.4创新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模式。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及时与园区的开发建设相配套,经统一平衡后优先列入城建计划。园区内的配套设施,原则上由园区开发机构投资建设,如属共同开发或以“园中园”形式开发的,可按开发比例共同进行投资建设。电力、通讯等部门要积极参与园区基础设施的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
3.2.5建立完善的低碳管理机制,建立碳交易市场。
积极推进园区服务创新,优化园区投资环境。园区要建立和健全低碳管理机制,推进管理和服务创新,加快与国际接轨。适时推行碳交易市场的建设,碳交易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在龙山工业园内建立碳交易市场,规定各个企业碳排放年度计划,未能完成任务的企业可以向超额完成任务的企业购买碳排放指标,促进各个企业强化管理、改进技术、增进节能减排的积极性。
4 结语
如今,低碳概念正在步入各个行业领域,在工业领域,实现高能耗产业向低碳园区协同作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内研究低碳工业园区的成果相对较少,相关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从低碳经济的角度,探讨了低碳工业园区规划方法与实施策略。存在的不足主要是停留在总规层面对工业园区的规划指引了方向,提出了方法,但未深入到控规层面提出低碳控制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樊纲.走向低碳发展:中国与世界[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2]刘传江,冯碧梅.低碳经济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J].学习与实践,2009(1).
[3]庄贵阳.中国:以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挑战[J].环境经济,2007(1).
[4]苏瑾.低碳经济的成长[J]. 世界环境,2007(4).
关键词:土地整理;生态景观;低碳;道路;农村
中图分类号:F30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经过IPCC报告显示,人类生产生活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元凶。我国的碳排放量还缺乏切实的数据,但只要约束好土地的使用情况,就能够减少居民生活中的碳排放量。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农村的人均碳排放量比城市居民的人均碳排放量要多。这是因为农村的发展没有先进理论和技术的指导。如果继续放任农村的碳排放量,那么就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成本损失。并且以后在农村做低碳减排工作,成效也不会很高。因此,我国必须要建设起低碳理念下的新农村。
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国情不同,国外很少有研究农村土地整治的资料,因此,我国若对土地整理,并实施低碳建设,存在着一定的理论和技术困难。除此之外,我国各地区的农村土地整理对低碳生态景观建设也不够重视。国内的土地整理是调整土地之间的关系,并综合的整治田林路村。而农村的道路建设研究是农村结构规划、控制密度、功能混合的规律建议。通过对农村土地整理、道路生态景观规划设计,认为低碳建设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并保证其地域的文化特色,注重政府和公众共同参与决策和规划设计。
1对当前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农村土地整理和道路景观建设,是农村集体按照集约化土地的原则,对项目区内的水、田、林、路、村以及森林滩涂等农村自然景观进行整理,合理的布置和规划好布局。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在实施之前需做好规划的准备。要顾及到整治后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农村地域比较城镇广阔,但多数属于生态土地和农作土地。不合理的整治,虽可能会增加农村可使用的土地,但也会损害农村内原有的生态景观。农村土地的综合整治,需遵循开发荒废多余土地,保护生态土地为原则。整治后的新农村,既要合理美观,也要增加农民的收益。
农村土地整治,可以将农村特定区域内的耕地数量减少,增加当地的城镇建设用地。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项目区之内的农民需要做好整理土地、搬迁安置、复垦以及维护生态环境、配备生活基础设施等。农村内首要的整治工作就是整理农用地。对农村内的水、田、路、林进行综合整治,促进自然生态和农村生产有机统一。这样能够促进农村的基础建设,也能够改善村民的生产条件,提高农田的粮食产量。整治之后,既能增加有效的耕地,也不会减少原有的农田总量,粮食产量不会有所降低。其次就是整治集体的建设用地和村庄。复垦集体建设用地和空闲的宅基地,可以促进村庄的统一整治,并促进整个村庄的整洁和美观。再就是让农村发展成为现代农业、城乡一体化。土地的流转可以实现规模化的农村经营模式。而农村多余的建设用地,可以给予城镇使用,减少城镇用地难的问题。土地极差增值的收益,可以促进新农村建设。
2农村土地整理道路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农村土地整理道路中,不重视生态效益。土地整理主要是水文、植被、土壤等因子变化引起了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变化。整理前后要保证生态系统的气候调节、固碳制氧,维护物种多样性。我国农村道路建设,多以水泥化建设为主,以现代化技术介入,并不注重道路的生态效益。农村的道路绿化,也很少重视生态环境的提高和生物的多样性。绿化的适应能力差,农田施肥的投入高,容易伤害生态环境,并产生大量的碳排放。
道路景观设计缺乏低碳理念。道路是村民的运输和通行空间,也是农村文化传播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道路生态景观表现着农村独有的乡土气息,反映出农村的文化景观遗产。因此,道路设施规划要有乡村特色和艺术感染力。我国农村土地整理还没有意识到低碳理念的重要性,除了在乡村看到部分的太阳能热水器和路灯之外,很少有低碳应用的景观。
3农村土地整理道路生态景观规划设计
3.1提升农村景观的自身价值
在低碳理念下对农村土地道路进行整理,需要将土地模型转变为景观模型。景观是将各种因素结合为一体的地域风貌,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影响的产物。乡村均具备景观风貌和特征,而且是不断影响和积累的。无论这样的景观是否会被观众所重视和注意,都为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历史发展做出了贡献。在对农村土地整理道路生态景观规划设计时,要注重提升农村景观本身的价值,将农村特有的地域景观进行维护和延续。而这,也是土地整理和土地复兴的关键内容。
3.2建设绿色基础设施
生态景观的规划设计,有多种的手段。将其转变为景观结构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按照生物空间分布和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将农村道路的生态环境提高。而这不单单包括池塘生态系统,也包括树林生态系统。研究半自然的景观规模和类型,寻找外界敏感影响源。从而规划出核心区、潜在廊道和缓冲区等。在每一个区域内合理的进行规划,建设起绿色基础设施。第二种方法是根据农村的生物地理理论、生物适宜性原则,根据每一个物种的基本状况,也分成核心区、潜在廊道和缓冲区,保证物种的合理繁衍,形成生态化的绿色经济。植被和物种,都会为低碳理念下的土地整理提供有力的帮助。
3.3开展土地多功能性设计
农村土地不仅可以产出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还可以进行水文调节、净化废弃物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形成地域文化景观等功能。农村土地整理,要保证其服务生态景观的能力,并且营造科学合理的空间格局。景观生态学内的景观结构理论,表述了农村土地道路中的田块、田埂、防护林等景观所拥有的重要作用。土地可以涵养生态,道路属于线性因素,具有运输和美学的视角。景观框架的调整,离不开生态环节和景观格局的作用。推动乡村不断提高自身的连续性和多元化。并合理的对道路生态景观进行规划,避免景观的破碎化。土地,可以向多功能的方向发展,例如开展林业生态建设、或者营造多元化的群落结构,从而开展低碳。
3.4拓展项目实施机制
农村土地整理道路生态景观的规划设计,涵盖了许多不同的行政机构,并且营造了以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的工作体系。在规划设计时,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步骤、规范的体系,并推动公众参与其中。在科技方面,强调可视化,调动公众的参与积极性,并倾听公众的规划设计思想。拓展项目的实施机制,营造农村土地整理的信息网络。
结束语:
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对土地整理和道路生态景观的规划设计,不是对村庄的附属规划,也不是仅仅对农村外表进行绿化装饰。它是融合多种学科的思想,综合塑造农村的景观。并且在其中考虑到了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层面。由于低碳理念的影响,农村土地整理道路生态景观的规划设计,需要更注重对自然生态的影响。既要保证绿色经济、也要促进新农村的生态景观舒适和谐,富有现代化的气息。
参考文献:
[1]刘凤树.浅析农村土地整理中道路生态景观建设[J].科技资讯.2012,(26).
关键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地域特征
1地域特征概述
某一个地域在长期的历史时期内,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不同的地域特征。这些特征是特定区域内自然和人文的综合体,具有区域性、系统性和人文性3个方面特征。在园林设计规划中,必须要深入研究某地的地域特征,一方面要研究当地的自然特征,包括当地气候、地质结构、植被和水文等4个具体方面,另一方面要研究当地的人文特征,一个地域的人文特征,是以当地的地域环境为前提,通过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中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活动积累而成,它具备丰富的含义、广泛的内容。
2园林规划中地域特征
2.1园林规划中的自然特征
在研究自然特征时,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气候因素、地质结构、水土植被和水文条件各方面,得出相对有价值的一手信息。在自然特征中,气候气象因素指的是大气层,作为自然环境中最基础的构成部分,大气是自然环境中最为基础和最为活跃的部分,它是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在长时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同的地域形成不同的气候特点;地质特征指的是:不同地区的土壤有着明显的区别,直接决定着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性,地貌则是岩石和土壤受到外力作用,形成不同的形态;地域植被方面指的是:植被是环境建设的重要因素,在风景园林的规划建设体系中,更是主要的设计和规划对象,对风景园林规划起到极大的辅助和促进作用。水文条件是指:人类的聚集生活区域离不开水,选择近水地居住是人们的生存取向。水也体现着美观,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山水风光是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
2.2园林规划中的人文特征
在本地文化特征的前提下来建造,是风景园林规划的一项重要因素,不同设计之间其实也都是遵循当地文化的前提下进行。当地文化在长期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对风景园林的设计影响非常大,在有些设计中,风景园林设计有时会起到决定性作用。地域人文特征同时是一个重要财富,在设计中要进行充分调研,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合理利用各种资源科学,不允许篡改人文特征。在现代园林设计中,人文因素体现得十分突出。重视园林规划设计中的人文特征,能够更加促进园林设计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2.3园林规划的实际应用特性
与传统的风景园林设计相比较,现今的园林设计规划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处处体现着时代的要素,风景园林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必须要符合时代的特征和要求,才能达到期望效果。不同地域会出现不同的需求,各地域的园林设计风格理念都各不相同,在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为了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会在各个方面有所不同的侧重,单园林建设最终都是以提升城市人们的生活水平为目的,都具有开放性特点。园林内部包含各种各样的生物品种,更多的当地生态元素,都能够在园林建设中体现。
3地域特征对园林规划的影响和应用
3.1自然特征对园林的影响及应用
一个地区的地质地貌、气候因素、植被水文等因素不是单独存在,这些自然因素往往产生错综复杂的联系。在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中,设计者要深入地调查研究当地的自然环境,深入地了解和把握每一个自然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它们与人们生活产生的联系,在设计园林时,必须达到自然生态、园林艺术和人们生活需求的和谐统一,使后期的规划建设更合理、更科学。
3.2人文特征对园林的影响及应用
①历史遗迹因素对园林规划的影响及应用。在长期的人类活动中,人类会在地域上留下种种遗迹,是长期以来人类活动与地域相互作用产生的印记,是地域人文特征中的一笔财富。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应合理地保留和利用这些因素,要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前提下,在设计过程中对园林的规划设计结构上与当地人文要素结合起来,用园林进行演绎和表达,体现人文的含义。
②人文符号因素对园林规划的影响及作用。在当代很多园林设计中,都可以清楚地看到人文因素的体现。譬如,在法国的富兰克林纪念馆的设计中,把先前的旧居建筑当做人文符号,整个纪念馆的主体都在地下。在外部,整个广场都采用了白色大理石,广场地面使用红砖,与先前的人文符号风格保持了高度的一致,通过这些特定景观的营造,简单而完美地勾勒出建筑灵魂,整个建筑体充满了人文气息和生活情趣。
摘 要:古典园林;造景手法;茶园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431065
1 茶园设计的必要性
我国是茶叶的发源地,自古以来“茶”便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逐渐便成为了一种茶文化。从古至今的演变中,茶文化一直与农耕文明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喝茶习俗、品茗作诗已经成为了古代文人生活的一部分,大量古典诗词中都能反映人们对于茶的喜爱,陈照年先生曾将茶定义为中国的过瘾,并全面的总结了茶的发展历程和所蕴含的丰富的精神文化。茶文化首要的是具有满足大众饮茶的物质层面需求,其次的是由于其所具有的佛家道家的文化,给人们一种精神层面上的哲学理念的追求。这种文化传统一直延续到了现代,并逐渐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茶园文化。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旅游文化情有独钟,茶文化因其丰富的历史内涵,魅力的人文风景,成为旅游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茶园的资源丰富,包括了以茶为中心的自然、历史和文化资源。茶叶的消费者促进了茶文化旅游的开展,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转型使得服务也成为了带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而文化旅游业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茶文化的旅游效应,可以带动茶叶生产、科教、以及生态旅游这一系列的环节,使茶农增加收入的同时,又能够起到传承我国茶文化悠久的历史,彰显中华文化的魅力。对茶园进行规划设计,可以促进具有生态特点的观光茶园的建立,让茶文化渗透到茶园的每一个角落,形成以园区为核心的涵盖文化保护、特色经济、生态旅游的一体化工程,将茶叶与旅游业通过产业互动的模式,加速产业结构的转变,例如,云南省普洱市推出的“普洱茶休闲观光生态游”就将茶叶文化与旅游业较好的联系在了一起,通过一体化的宣传和销售,促进了茶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阶段,茶园文化发展还不完善,在其规划和设计上面还没有很好地发挥其优势,没有很好的体现其本身的意义。纵观我国各大重要的茶叶主产区,大多数茶园的规划设计显得比较单一,甚至是出现了较多的雷同现象,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文化特色和主题创意。为了更好的发展茶叶旅游,对茶园的规划设计便成为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2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简介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风格在世界上享誉盛名,主要表现为在名门别院中将山水风景精致化,表现出对生态自然的遵从以及对视觉感官的重视。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既是中国古典艺术的表达方式的存在,又是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随着不断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仍主要为借景、障景、移景和隔景等,其对今天的园林设计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
2.1 借景
主要是通过叠合、引入的方式将园外的风景与园内的风景结合在一起,巧妙地避免园林空间狭小这一缺点,使得园林布局更加饱满和合理。颐和园里的玉泉山就是一个典型的利用借景手法的例子。借景手法主要由3种方法构成:开辟赏景透视线、提升景点高度、借虚景。借景的内容也比较广泛,自然景物或人文景象都可以成为其借助的点。
2.2 障景
不同于借景,而是通过各种艺术手段,包括假山设计、建筑、峰林等,将园中的景物进行隐藏,避免较宽大的园林给人一种空旷冗杂的感觉,而又可以使游客在观赏中通过不断地发现景点,带来一种欣喜的感觉。这是古典园林常用的手法,将园林的美逐渐的表现出来,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惊喜。
2.3 隔景
其作用与障景相类似,就是利用技术手段将园林的空间分隔开来,通过对游客的视线进行阻挡,减少相连景^之间的相互干扰,使得园林在空间布局上更加丰富合理。
2.4 移景
指通过在园林设计中对景物进行移植或者仿建,完善园林的构造,使其更加具有美观性。这种手法在古代园林中运用比较广泛,效果也比较好。例如,在我国著名的景点圆明园中,既具有无锡特色的寄畅园,又有众多具有江南特色的园林。这种造景手法,解决了古代交通不便,南北文化差异不能被很好的欣赏的问题。但是移景并不等同于复制景象,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好会由于地域以及自然条件的限制,必须需要对景象进行加工,使其更具形象化。
3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对茶园设计的启示
3.1 以自然景观为基础
茶园文化是在茶叶生产的历史基础上形成的,通过对其进行设计可以将茶园文化很好的展示出来。纵观茶文化的发展历史,融合了儒、释、道三家的文化,虽然三家属于不同的文化体系,但是就思想上来说具有很大的一致性。中国古典园林主要是以体现道家的“道法自然”为主,而茶文化的发展除了具有道家文化的特点之外,还体现了佛家和儒家所提倡的“天人合一”思想。于是,将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运用到茶园设计中便有了很好的思想基础。茶园设计要体现出“天人合一”的思想,要注重对自然因素的遵从,对自然景观进行适当的改造,保护茶园自身的景观结构。在实际操作中,就是要认真的分析茶园的地理因素、地形特征和空间布局,采用适当的手法,对地形、地势和空间布局进行调整,因地制宜的发展茶园文化,不仅要将茶叶种植地进行合理的规划、为茶叶的生长提供良好的自然基础;还要将茶园的园林景观和布局进行合理的规划,对茶园生长的茶树和周围的植被进行合理的划分,尊重植被存在的合理性,呈献给游客一种原生态的茶园的风景。古典园林造景手法与茶园文化相结合,在设计上保存其独特的自然风味,使得游客在欣赏中能够起到亲临大自然的感觉。
3.2 以体现茶文化的内涵为改造点
茶园设计对带动茶文化旅游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茶园的设计中也应该要体现出茶文化的特点,使二者可以很好的相互促进。在茶园的选址上,就要以自然风景区和郊外为主,这些地方环境优美,植被丰富,可以给游客更好的亲近自然的机会;在茶园的设计主题上,要突出一种修身养性、安谧静雅的氛围,使游客在欣赏过程中可以感受到茶文化自古以来的那种“清新淡雅”的韵味。在人为造景上,要结合自然和人文的特点,注重材料的选择和加工,使得茶园设计能够很好的突出超脱的茶文化意境。在实际设计时,不仅要在空间构造上下功夫,使其体现出一种灵秀之美,更要顾及茶园的整体氛围,突出茶文化的特点,发扬中华优秀的茶叶文化。
3.3 以整体观为设计原则
茶园设计需要实现游客可以在茶园的每一个角落感受到茶文化的魅力这一目的。在实际的设计中,要融合“和谐大自然”的理念,将其贯彻到茶园设计的每一个环节。要注重体现景观一致的原则,由于游客在欣赏过程中,总是会不由自主的将景观空间的性质与建筑的性质联系在一起。设计者要正确的认识和分析这种心理,在茶园空间布局的设计上要与茶园的整体风格相呼应,提升茶园景观的特点;要注重景观的完整性原则,茶园设计是一个将整个茶叶生产、生态旅游等环节相联系的过程,要用整体的观点来看待茶园文化设计,使其达到效果最大化,要将茶园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因素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清幽舒适、养生宜人的氛围,使得游客在茶园观赏中既可以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又能够对中华源远流长的茶文化进一步的了解。
3.4 以融入创意元素为特点
针对现阶段茶园设计不能突出特点,雷同现象多的问题,在设计中应该考虑将创意融入设计理念中,形成独具一格的茶园文化。设计师要给茶园定一个设计主题,突出其地域特色、茶叶特点,如:“福建武夷山脉就以突出武夷山大红袍为设计点,形成了以大红袍观光为一体的茶园。”要发掘茶叶的精神文化内涵,展示出茶园的独特的风格,针对现阶段生态旅游热门的现象,借鉴优秀的创意理念,设计出具有鲜明特点的茶园,来吸引游客。同时,还可以将当地的风俗习惯融入到茶园设计中,使得茶文化更加的生动,并且更好的带动当地的生态旅游,促进经济的发展。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文化旅游的发展,茶文化旅游将会获得一个较好的发展机遇。茶园给发展茶文化旅游提供了场地,要认真的对待茶园设计这一概念,借b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茶园设计注入活力。成功的茶园设计既能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又能够让游客在生态观赏的过程中,进一步的感受到茶文化的魅力,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其促进作用。茶园设计要汇集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在尊重大自然的基础上,融入新时代的创意理念,达到其设计目的。
参考文献
[1]邵春田.谈中国古典园林艺术[N].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5 (02).
[2]魏保枝.传统造景手法在现代园林中应用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 2011.
[3]米敏,黄小飞.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J].湖南林业科技, 2011(05).
[4]王婷.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在茶园设计中的应用[J].生态旅游,2016(06).
关键词:城市滨水带;景观规划;设计规划
1 概述城市滨水带绿地发展史
所谓城市滨水带的定义,是指毗邻海洋、湖泊、河流的特定城市区域,组成部分通常为陆域、水际线和水域。作为城市生活和城市生态最为敏感的区域之一,它的空间特点有方向性强、开放、自然等;它的特征有:丰富的文化历史因素、功能复杂以及较多的公共活动等。滨水绿地是城市滨水带的一部分,也称河滨绿地,隶属的范畴在城市公共绿地内,通常位于城市河道中间陆地或两侧,是人工仿造并结合,或造景而成的城市绿地景观的一种,也可以作为一种手段,将城市河滨的条状或零碎块状土地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使环境达到景观、文化和城市生态的要求。上世纪中叶,外国的城市滨水带改造开发运动就已经开始了,诸如横滨MM21地区、悉尼达令港、加拿大维多利亚港和巴尔的摩内港的建设和改造等,其获得的成功都是巨大的。虽然国内较晚才启动滨水带绿地建设项目,不过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在全国各大城市纷纷出现,比如武汉、深圳、长沙以及珠海情侣路滨水地带的二次改造,建设浦东滨江大道等等,可以说我国滨水带绿地开发的巨大序幕已经正式拉开了。
2 城市滨水带绿地景观设计规划的方法
2.1 突出生态性
城市社会人居环境在今天的主要矛盾之一便是其环境的生态性,同时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亟需改善以及强烈意愿应该得到足够重视。因此城市滨水带绿地作为公共绿地之一,对于人居环境的改善作用备受关注。植物是组成城市滨水带绿地景观的主要部分,植被不仅仅是对营造城市生态环境所做弥补的一种手段,同时亦在设计滨水带绿地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配置城市滨水带绿地植被时,应从生态性和综合性两方面进行,配置要求合理并采取多角度。如下4个方面为主要考虑因素:首先是要将水域的浮水植物考虑在内;其次是陆地的景观植物和喜水植物;再次是合理搭配好落、常叶植物;最后是立体配置水生植物、地被植物和乔灌木,能够通过有机组合各类植物构建一个生态群落,使得城市的生态环境得以创建和改造。
2.2 突出文化历史性
在进行二次建设城市景观时,多为改造更新原有景观基础,未来与过去通过当下的建设这座桥梁连接起来。建设城市滨水带绿地景观,是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绿地景观的设计在采用现代式的规划同时,对于当地历史人文积淀下的审美方式和本土文化不应当完全脱离,对于历史不能进行割裂,从多方面要素进行城市滨水带绿地景观规划时,滨水带休闲空间的创造要具有时代和地方独有的特征,对于时展的需要应予以满足。比如古镇滨水带,其建设改造的中心是对古水街的保护,对民族文化的弘扬以及对历史的回顾。在配置植物时,应考虑树木是否具有相应的文化内涵,比如杭州西湖的苏堤在配置植被时选择的是柳树和桃树,使其文化景观具有“桃红柳绿”的自然特色;再比如将地方文化特色的滨水带绿色文化景观通过合理搭配市树市花体现出来等等。
2.3 突出景观艺术性
城市绿地系统包含了城市滨水带绿地,后者的景观艺术性是独立出来的。它界于水道和城市之间,其人工和自然景观资源均比较丰富,既有区域的优越性又具有水的“灵”气,同时其滨水环境内的生物链又非常良好,此类场所非常适宜市民的休憩和聚集。所以,在设计滨水带绿地景观时,应将景观性这一特点突出体现,合理组合植物和建筑物,有机渗透植物和水,协调搭配植物和植物,综合考虑时刻处于变化中的四季植物景观。在合理组合建筑物和植物时,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配置方式以适应建筑造型在平面和立面上的区别,使景观空间更具节奏感、层次感和立体感。植物和水的组景可将一份自然情趣添加到城市喧闹的底色中,使返璞归真的美景供人享用,此类组合是古朴造景和生态性造景的完美结合,城市滨水带的自然景观经过完美组合植物和水这2个要素,得到了极大的增添和丰富,使人与自然更加亲近和谐。设计滨水带绿地时的主要内容就是如何协调搭配植物和植物,这同时也是营造滨水带景观和使滨水带环境得到改善的重要途径。搭配时除了要对植物的生态习性全面考虑外,还应对如何搭配植物的色彩景观和组合层次多加重视。比如合理搭配地被植物和乔灌木,可使景观的层次感得到增强,更为明显;搭配好落、常叶植物,则会使季相感更加突出。
3 结语
设计城市滨水带绿地景观时,应遵循景观艺术性、文化性和生态性的原则,从而将城市滨水带的环境艺术、文化、生态景观完整地体现出来,如此和谐的基调才能构建在城市中的建筑、绿地、水源和人等环境中,这样才能将城市滨水带绿地景观的环境艺术景观、文化景观和生态景观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关键词:辅警;法律地位;规范化
中图分类号:D6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6-0136-01
随着我国法制化进程的深入,强调执法规范化是警察机关依法行政的必由之路,传统的辅警模式游离于规范化之外,已不能适应形势所需,将会严重影响到辅警的发展甚至生存,并且也会最终影响到警察机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的整体形象和警务效率。加快对辅警制度的立法进程,明确其法律主体地位,加强辅警内部组织模式的规范化建设,是目前我国辅警法制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本文的意义之所在。
一、辅警法律地位问题之研究
公安机关面对日益增多的行政事务,借助私人力量予以帮助,在现代行政实务上屡见不鲜。传统的行政法关系着重在公安机关与人民的双边关系,体系的建构也都围绕在公安机关一方的规制和公安机关侵害人民权益时相关赔偿责任的探讨。但是,当行政任务透过私人执行时,原本的警察和公民的双边关系即产生改变,对于辅警的法律地位,笔者依据辅警的行政行为分为三种类型。
1.授权行为。
授权行为是指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将自己职权范围内特定的行政职能间接授予非国家机关组织,被授权组织以自己的名义行使特定的行政职能的行为。 此种类型的特点在于国家所授予的事项系国家权限,而被授权组织以自己名义,对外独立行使国家高权,而完成一定之行政任务,其法律地位相当于行政主体,具有实质行政机关的性质。 由于行政任务日渐多元化和复杂化,公安机关有时不便或无法亲自执行职务,不得不借用私人的专业或技术参与执行行政任务。因此,授权在实务上有其必要性,但究属例外,如无法规规定或明确授权,应不得为之。
2.助手行为。
助手行为是指公民个人在公安机关的指挥监督下,为实现治安秩序的良好运行,协助执行警察任务的行为,为公安机关手足之延伸,行政助手与人民间并未存在任何关系, 纵令事实上行使公权力,亦须在公安机关之指挥监督下始得发挥作用,而无独立的法律地位,一切对外权利义务关系均由公安机关吸收,权限未发生移转。在理论学说上辅警称之为行政助手或行政辅助人。
3.私法行为。
另外一个较具争议的模式,但却普遍存在于目前辅警制度的用工模式是私法行为模式。私法行为模式是指公安机关基于私法行为要求公民个人完成一定的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公安机关接受工作成果并给付报酬。私法行为模式的特色,在于行政机关与私人间系属私法关系,并不具有授权行为的公法性质;而该私人系自己独立执行行政任务,其活动不受到行政机关详细的指令拘束,故亦与助手模式非独立执行行政任务有别。因此,基于私法行为模式而执行行政任务之私人,并非在行政机关指示下逐步进行施作,而是本其专业独立执行行政任务,履行其私法合同义务。
4.小结。
笔者认为,目前辅警执行警察行政任务,并非是基于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和授权,故授权模式显然不符合我国现实的情况。而警察机关与辅警之间并未签署相关行政合同,并非公法上的关系,故公法关系的助手模式也不符合。在上文中提及,合同制辅警是目前地方政府普遍采取的模式。因此,按照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辅警制度似乎更接近于私法行为模式,但在私法行为模式下辅警执行警察行政任务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倍受质疑,私法行为模式不应成为辅警制度未来的发展方向。笔者认为未来辅警制度立法应坚持辅警必须在警察机关的指示下处理行政事务,并非以私人名义执行,无独立判断之权限,其在性质上为警察机关的辅助人力。因此,辅警与警察机关应定性为公法关系的助手模式,两者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应以行政合同约定,以符合依法治国原则。
二、辅警队伍规范化建设的建议
首先,警察行政任务必须按照任务内容作一定程度的区分,不应该绝对地肯定或否定,凡是涉及基本权利的保障,包括合法的私有财产、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通讯自由等权利,是宪法保留事项,属于绝对警察行政任务的范围,禁止交由具有私人地位的辅警来执行。相对的警察行政任务,有警察人员在场时,可以视情况需要交由辅警来执行,此时辅警仅是一种辅助地位。至于其他一般行政任务,辅警可以单独执行。
其次,虽然警察机关可以将维护国家内部安全的任务交由辅警执行,但是仍应承担对其执行该任务的担保责任,并且进行完整且有效的指挥和监督,警察仍然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保障人权的主力军,辅警只是其辅助力量。但是,目前存在一种错误的倾向是个别警察把本职工作交给辅警,并且忽视对其监督,这显然不符合警察行政任务私人化追求公益目的的核心命题。
再者,目前并没有一部法律法规来规范辅警关于执行警察行政任务的相关问题,严重违反了依法治国的精神,如果造成第三人的损害,其损害赔偿责任问题又该如何厘清。
为了尽快解决这种法制漏洞下的难堪局面,必须从立法上予以根本解决。笔者建议采取以下三种立法模式:
一是如果界定警察和辅警是私法关系,则建议劳动法规明确辅警是一个独立的工种,是警察机关使用的辅助力量,其权利义务关系适用劳动法规。
二是如果界定警察和辅警是公法关系,则建议在《人民警察法》中增设专章规定辅警制度,详细规定其权利义务、保障制度和执行警察行政任务的范围和界限。
参考文献:
[1]王锡锌. 依法行政的合法化逻辑及其现实情境. 中国法学. 2008. 5。
[2]吴庚. 行政法之理论与实用.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3]殷峰. 刍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治保障. 理论导刊. 2007. 6。
[4]王金鑫.对国际辅警制度的考察与有效借鉴[J].成都大学学报,2008.(2)。
[5]贾迪.论辅警制度及中国辅警制度的构建[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5.(4)。
[6]罗豪才.行政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