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01 17:07:1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茶文化的基本特征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慢游;茶文化;旅游产品;建议
慢游是以低碳交通方式前往有限的旅游目的地,放慢旅行、游览速度,停留更长时间以获得深度体验的新型旅游方式[1]。慢游独有的节奏慢、体验深度化等特性与茶文化旅游特征有着众多的联系。针对当前我国茶文化旅游形式较为单一的问题,探讨慢游这样一种新思路,将有助于丰富茶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也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新的旅游体验项目。
1茶文化旅游与慢游理念的联系性
1.1茶文化与茶文化旅游
1.1.1茶文化的概念
广义的茶文化是指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茶树的栽培、管理、茶叶的采摘、制作、营销、品饮全过程。狭义的茶文化则是专指其“精神财富”部分,其核心是品饮有关的茶艺与茶道[2]。
1.1.2茶文化旅游的内涵
茶文化旅游的界定当前学术界还存在一些争议。姚国坤认为:“茶文化旅游属于休闲文化,也是一种茶文化活动”[3]。马海云认为:“茶文化旅游是民俗旅游的一个分支,它将茶文化相关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有机结合,进行综合和深度开发,使旅游者得到与茶相关的物质和精神享受的一种文化旅行”[4]。笔者认为茶文化旅游是文化旅游的一种,其以茶文化为资源载体,充分利用传统茶文化及其相关资源,借助现代旅游开发的理念,为旅游者提供茶区观光、茶文化体验、休闲度假、茶俗观赏、购物等围绕茶文化要素而展开的一系列旅游活动。
1.2慢游的内涵
慢游,首先是从国外出现并成为近年来较为热门的一种新兴的旅游体验形式。国内对此种旅游方式主要侧重于现象的描述,比如通过对知网等数据库的搜索发现,有关慢游的文献大部分都停留在“快旅慢游”的口号表述上,对于慢游深层次的研究较为匮乏。结合国内外现有的有关慢游的文献,本文认为慢游是指通过低碳交通的方式出行,在游览过程中追求慢节奏体验和观赏方式,通过长时间逗留在旅游目的地地区以便了解和融入当地社会,从而加深旅游体验,获得更多旅游乐趣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
1.3两者之间的联系茶文化与慢游两者之间存在的诸多联系。
一是节奏方面的联系性。从茶文化内涵的角度来看,体验茶文化的方式较多,但体验茶文化不是一种快餐文化的方式,而是需要心神怡静的体验和感受,无论是生态茶园观光,还是茶艺观赏,亦或是茶道养生等都需要游客节奏舒缓、平心静气,而这些正是我国传统茶文化的的特点之一。这与慢游的慢节奏旅游形式有着明显的契合点。二是参与体验性方面的联系。慢游要求加深旅游体验,注重旅游活动的参与性,这与茶文化旅游活动当前的开展形式也有着一些相同之处。三是生态环保意识方面的联系。慢游的出游方式要求低碳出行,尽可能地降低对生态自然环境的破坏。同时,在旅游目的地地区开展旅游活动也追求环保意识。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本身对于产茶区的生态环境就有较严格的要求,也就是注重原有茶区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因旅游开发给自然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四是对于文化内涵的诉求联系。慢游通过长时间逗留在旅游目的地地区,以便更深入的了解和体会当地特有的地域文化。而茶文化旅游的载体正是基于茶文化内涵,旅游者在茶区开展的一系列活动都是围绕着茶文化来展开,其文化诉求和文化氛围的营造都比较符合慢游的特征。由此可见,慢游和茶文化旅游是可以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慢游的旅游形式将茶文化贯穿其中,进而加深游客对茶文化内涵的体验,提升旅游品牌的口碑。
2开展茶文化慢游的相关要求
在开展茶文化慢游这种活动过程中,需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2.1旅游产品开发应重视节奏慢的要求
慢游的基本特征在于节奏舒缓的游览方式,可以长时间逗留在旅游目的地地区。茶文化旅游要开展慢游形式,就必须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旅游产品的体验节奏,不能是走马观花式的快速游览,而是通过环保的“慢”交通工具、线路节点的精心设计、游览内容的丰富多样等方面来延长旅游者的逗留时间。
2.2对于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要求
大众旅游在发展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对环境造成消极影响,而慢游要求旅游者有强烈的环保意识,尤其重视低碳减排。所以,慢游从出行交通工具方面要求采用低碳交通工具,减少或降低旅游碳足迹,在游览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避免或减少对游览区环境的影响。在茶文化旅游开展过程中,按照慢游理念对交通工具采取低碳化标准,比如:景区观光车以电动车为主,或者开展骑行游览,以及步行游览等,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开展以畜力为交通工具的形式,禁止或减少机动车进入景区,从而降低旅游碳排放。除此之外,在旅游过程中也注重对游客环保意识的宣传,加大景区环境保护的力度。另外,不只是关注生态环境,茶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文化旅游,为了使游客更真切的体验茶文化,还必须对原有的茶文化生态环境加以保护,保证文化内涵的原真性。
2.3深度体验性的要求
深度体验是慢游的核心理念。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受心理内驱力的影响,对于旅游产品的消费体验都有追求更高品质的心理期望。茶文化旅游活动的开展,要营造满足消费者心理诉求的条件,让旅游者能够全心感受旅游过程中茶文化的精神内核,多设计参与体验式的旅游项目,比如采茶节、采茶歌舞、茶艺修学、茶道养生等旅游内容,让游客在参与过程中加强自身的心理与情感过程,达到与茶文化产生共鸣的效果,这样才能使游客有可能获得深度旅游体验,满足其慢游中了解和融汇地域文化的体验诉求。
2.4多元包容性的要求
慢游是旅游者在追求形式个性化的旅游活动,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和旅游目的地的居民而言,文化背景的差异可能带来一些观念上和生活方面的不同。但慢游的精神是追求包容的态度面对世界,所以旅游活动中的文化差异现象要做好多元化的处理,加强游客与目的地居民的包容性心理建设。
2.5社区参与性的要求
除了文化方面的包容性之外,如何将地域特有的茶文化展示给旅游者,这就离不开社区居民的参与。一般旅游资源的开发,社区居民的参与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而相对于文化旅游而言,本地区的文化很大程度上需要居民的参与,因为居民的日常生活及民风民俗的展示就是最具有代表性及最具有鲜活性的文化载体。此外,社区参与不仅能提升茶文化的体验氛围,同时,也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起到茶区旅游扶贫等社会经济效益,进而促使当地居民与游客之间的关系会更为和谐。
3茶文化旅游开展慢游的几点建议
茶文化旅游开展慢游,除了满足以上几点要求之外,还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好相应的工作。
3.1积极引导慢游意识
当前,我国旅游者的旅游方式还是以观光游为主,而休闲度假游、深度体验游的群体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慢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体验方式,对于国内传统的旅游者而言还缺乏了解,但这里面也存在一些机遇,正是因为不了解才会激发旅游者的求新、求奇的心理。引导茶文化旅游,需要加大对慢游理念的宣传,借助电视、报纸、杂志以及新型媒介诸如互联网、节庆、会展等渠道,主动出击,积极引导旅游者关注和了解茶文化慢游产品。
3.2加强环保意识的宣传
现阶段我国旅游活动中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就包括游客环保意识淡薄这样的顽症。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不仅是对茶园景区的开发要求,同时也是慢游者追求的理想目的地。因此,加强环保意识的宣传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这方面的工作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加大对旅游者的环境保护宣传,避免和减少旅游者的不文明现象;另一方面是加大对当地居民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只有当地居民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去,才能真正打造一个理想的景区来迎接四方来客。
3.3政府积极出台相关扶持政策
在产业发展政策方面,鉴于我国众多茶区多处于地理位置较为偏僻、经济条件较差等现实情况,政府部门应积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扶持一些较高开发价值的项目,以便带动当地茶产业综合经济效益的增长。
3.4打造适合慢游的茶文化旅游产品
在茶文化旅游产品设计方面,要深入挖掘当地茶文化特色,创新旅游项目,避免过度商业化,开发出适合慢游的旅游产品,从而吸引游客,延长其停留时间。
3.5倡导和实现低碳旅行的慢游理念
在交通系统方面,为了营造茶文化慢游的有利条件,需要对旅游线路展开科学设计,开发相应的慢游交通工具,减少因旅游活动带来的碳排放。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开展慢游专线,将慢节奏和沿途风景相结合,提升旅行体验。总之,鉴于茶文化旅游与慢游形式存在较高的关联度,我们应该积极尝试将两者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具有低碳环保、深度体验的新型旅游产品。在这样的尝试中,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慢游的发展是复杂的,茶文化如何正确地展示给游客还需要更多的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君轶,唐佳,张高军.慢游:概念、特征及动因[J].思想战线,2012(06):118.
[2]王联英.茶文化旅游产品的概念、类型、开发价值和开发策略[J].海峡科学,2013(12):74.
[3]姚国坤.茶文化概论[M].浙江摄影出版社,2004:16.
1. 把握好预设的基础性
由于教育活动具备许多不确定性和可能性,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预设下无法预测的“意外”,出现“节外生枝”,如何把不确定的情况转化化为可控,又如何将课堂中可能出现的这些“意外”转化为“收获”?以上这些就要看教师的专业素质如何。同时,我们都知道预设与生成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没有预设生成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生成那么预设便失去了意义,预设和生成必须和谐共振,所以必须创设条件使预设与生成二者相互转化,而两者相互转化的条件是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深厚的社会知识。教师必须有足够的思想智慧和深厚的知识底蕴,才能够在“可能”与“未知”之间自由地把握,使“预设”与“生成”巧妙的融合起来。
2. 把握好预设的发展性
“促进每一位学生终身发展”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而发展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课前设定越多,学生的主体的自由空间就可能越小,因此教师在预设时要有弹性和开放性,给生成留下空间。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发展学生的多元思维,不断为学生创设广阔发展的时空,突破预定的目标和计划的限制而走向生成开放的创造天地,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和精彩,这样教师的教育智慧和学生的创新人格的培养都得到了极致的发展。
3. 把握好预设的开发整合性
课堂教学是动态的,生成的,新课程观打破了教材是唯一课程资源的狭隘观念,建立了教师即课程、学生即课程、教学环境即课程、整个社会环境即课程的新课程观念。在预设中,教师预设的重点就要考虑如何“用教材教”,而不是如何“教教材”。要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创造能力,有针对性地处理好教材,也就是要对教材内容有所选择和调整,进行处理及加工。科学合理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达到优化教学内容的目的。所以,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要注重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并且提供相关环节把这些资源开发整合,从而实现有效的课堂生成。如在上《文化生活》的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时,由于班上有来自于潮汕地区的学生,在加上我本人是广东梅州客家人,所以,我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设计了广东三地茶文化的表演活动,让学生直观有趣的去深刻领略文化的不同的魅力,与此同时,学生在观看广东三地茶文化的表演活动时又提出了与第三课以外的问题:“为什么广东有着这么丰富的茶文化,但广东的茶叶却不及其他省的茶叶出名呢?”从而引出了第四、第五课学习的内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通过实践体验,为学生的个性化的张扬提供了极大的空间,既可以让教学思路通畅,也可以为精彩的课堂生成打下了基础。
4. 把握好预设的生本性
众所周知,一种商品的市场推广成功,必须具备以下的基本特征:
一、品质为金,服务倾情
商品最终用户的消费感受评判,对于其决定是否再次消费该产品有致命的联系。因此,商品的质量或者服务应该是根据消费者的体验制定的,而不是商家一相情愿的臆测。虽然商品的导购广告对消费者心理有一定影响,并且可能指导消费者做出具体的购买决定,我们仍不能忽视商品成交的随机性。在消费者第一理想品牌出现断货,或者在购物现场受人力劝说而改变购买初衷的大有人在。我们必须正确理解,什么是建立在客户、消费者基础上的产品及服务满意度,即PS和SS。这种CS(顾客满意度)的构件是否完美,对于顾客忠诚度的培育是至关重要的。
二、大象有形,大音宏声
新概念是什么?应该是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恰实好处,应该是一种具体的功能展示,即它应该包含有USP(独特的销售主张),切忌“四不象”。
在进行营业推广时,要具体向终端用户展示和讲述新概念商品的优点,并且指出其和普通商品的区别所在,让消费者能够明白这款商品对自身的帮助和影响,为自己的明智选择欣喜。例如一开始上市的高压锅,它和普通的电饭锅等厨具是有显然区别的,如烹饪时间短,煮制透彻,极大减少花费在厨事上的精力。这种“高压”烹饪的概念,给广大消费者所带来的好处是很实在、显而易见的,因此,它一上市就成为了市场新宠。
潘婷祛屑洗发水的销量一直不错,除了过硬的产品质量,其准确的广告诉求点也功不可抹。在调查了解到中国人头皮屑烦恼普遍的市场依据支持下,开发一款融洗发、祛屑为一体的洗发水显然是聪明之举。再看看西安采乐,虽然其祛屑效果非凡,但由于是单独使用,所以销量一直受到抑制。如果采乐也是一种洗发、祛屑二合一的用品,以祛屑为主要诉求,凭借西安杨森的强大医药科研背景,其市场运作必将更加成功。
由此可见,合理的张扬产品优点,对于品牌建设是不无裨益的。“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已走远,同样应意识到“大象则有形,大音益宏声”。
三、人性为大,概念先行
新概念营销手段在商品策划上的运用可谓眼花缭乱,如杜邦的“莱卡”内衣,TCL的音响电视,美菱的保鲜冰箱,以及现在流行的保健品“脑白金”。这些产品的成功上市,都是紧紧抓住了对消费心理的研究,即人们对流行概念的认知欲。商家通过这个商品所凭借的新概念,如“莱卡”的超保暖,不吸汗,TCL音响电视的卓越声响质量,美菱纳米冰箱的非凡保鲜功能,以及“脑白金”对人体睡眠和健康状态的有效调整等为切入点,成功营造了一种具有吸引力的认知氛围,引导消费者由心理接受上升至消费行为,从而达到市场最大化目的。除“脑白金”外,以上3种产品的新概念营销手法之所以成功,与其强势的广告运动和商家背景、实力是紧密联系的。无论杜邦、TCL、美菱,从某种程度而言都是一定市场的主导者,其行销策略的成功具备一定的优势支持,如资金、品牌、营销渠道等。而“脑白金”却是个例外了,撇开其产品质量和功效不言,单纯从人性化消费引导来说,其运营手段是很成功的,促销软文和亲情化电视广告,是“脑白金”的两大杀手锏。
“脑白金”营造的是一种“尽孝心”的广告诉求,抓住了中国人留念尽孝的传统美德,一度成为探望父母、老师等长辈的首选礼品。但任何成功法则都忌讳过度使用,即滥用,这对苦心营造的品牌形象是性命攸关的,品牌形象低潮时的任何一次劣性事件,都足以让品牌轰然倒塌。“脑白金”可千万别步了三株的后尘。
四、厚积薄发,绵长隽永
提起新概念,可别片面的认为它是一种随波逐流的创新,是狐假虎威的短期行为。概念的起源应该有强大的文化内涵和科技实力作后盾,才不会流于空泛,夭折于市场竞争中。
祁门红茶是享誉国际的红茶主流产品,深为消费者称道。但红茶加工行业本身就国情来说,应该属于无技术核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茶叶的质量主要取决其产地的地理优势和环境质量,毕竟茶叶的真香是加工不出来的。台湾统一企业凭借灵敏的商业嗅觉和一流的饮料生产技术,通过整合分析祁门红茶的优势,即世界品牌和优秀品质,对其进行深加工,脱颖而出了茶饮料市场的竞争利器------瓶装祁门红茶。这种新概念营销的成功运作便是有强大悠久的中国茶文化和祁门红茶的品牌影响为支点,以统一企业的资金实力、技术水平、缜密营销网络为杠杆,一举撬动市场的案例典范。
中国是产茶大国,茶叶出口却主要以红茶为主,祁门红茶就是众多红茶品牌中最闪耀的恒星。它不仅是一品好茶,更是中华几千年茶文化中的盛典茶事创造者,它的广泛影响对于新概念营销手段打造出的瓶装茶饮料,能否成功上市并一举夺魁是功劳显赫的。瓶装祁门红茶更满足了广大消费者,包括年轻消费者对旧时盛事的一种怀念,对悠久茶文化的一种认可。
我们不主张异想天开的新概念,毕竟它不具备长远繁荣的生命力;我们也不向往昙花一现的新概念,虽被消费者一时厚爱、景仰,却恁早的东流而去。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SWOT分析 路径 浙江
中图分类号:F299.21;F301.2 文献标识码:A
浙江省作为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省份之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呈现出县域经济、专业市场、小城镇发展齐头并进的格局。城镇化是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而新型城镇化是现有城镇化的“升级版”,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力支撑,是新一届政府推动经济改革的重要方向。因此,研究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以浙江为例对推进新型城镇化进行经济学中SWOT分析,思考新型城镇化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特征
1.1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城镇化的本质是经济、社会和空间等结构的变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选择,也是人们对现代和未来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把新型城镇化定义为:是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以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产业集约化、环境生态化,走科学发展、资源低碳、环境友好、城乡统筹、社区和谐、文化传承、个性鲜明、可持续发展之路,达到城镇化的最佳状态。
1.2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新型城镇化是吸收了传统城镇化的精髓,摒弃传统城镇化的糟粕,是对传统城镇化的扬弃。新型城镇化具有以下几方面基本特征:
(1)资源要素节约、低碳、集约发展。从根本上避免“摊大饼”式发展模式带来的城市虚胖,采取集约型城镇化发展方式,要突出内涵式紧凑型城镇发展理念,注重资源集约性要求,注重能源绩效综合管理。
(2)城镇布局、产业、规模协调发展。根据各地的自然、经济、人口等因素,需要区域内城镇间的分工协作,使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
(3)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发展。面临将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农民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满足由乡村文明到现代文明的转型。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4)鲜明文化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文化传承,彰显特色,能做到延续文脉,留住刻骨乡愁。要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禀赋,提倡地域差异性和多样性。
2现阶段浙江省新型城镇化的SWOT分析
浙江作为东部沿海省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推动新型城镇化将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有利因素,但也存在不少制约因素,下面对这些因素进行SWOT分析。
2.1新型城镇化的优势
(1)城镇化快速发展,呈现中心镇转型发展态势。近几年,浙江小城镇快速发展,呈现县域经济、小城镇、专业市场齐头发展的格局。2013年浙江省城镇化水平达到63.2%,全国平均水平达52%,居全国各省区第三位。温州市以建设现代化小城市为目标,在5个中心镇开展“镇级市”试点,已成为浙江新型城市化进程中的一大亮点。
(2)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发达。浙江省内沿主要交通线影响的小城镇密集地带分布体现在以杭州市为中心的城镇密集区和3大沿海沿江区域。
(3)专业市场发达,助推城镇化。浙江有60%以上的新兴城镇是因专业市场的兴起而建设起来,通过“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模式发展。如义乌小商品市场、永康五金市场、柳市低压电器市场等,促使农村劳动力向市场所在的城镇转移。
(4)历史积淀,浙商文化以商兴镇。自古以来,浙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深受永嘉学派、四明学派、金华学派、永康学派的思想影响,或多或少带有功利主义色彩,造就了经商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
2.2新型城镇化的劣势
(1)城乡分割依然存在,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制约。浙江省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尚未从根本上突破,其中户籍、土地、住房、社保等制度障碍依旧存在,农民工难以市民化、农民住房缺乏完整产权等新的城乡二元问题。
(2)城乡财政体制不合理,规划建设不够超前。把中心镇改为小城市要求是一级完整的城市政府财政体制,这种改革必然要触动现有的利益格局,长期以来,我们把小城镇作为农村的经济中心、行政中心和农村功能区进行规划建设,需要改变原有的规划理念和投资建设的体制机制。
(3)财政预期投入与现实矛盾,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受制约。在中国省域竞争力排名中,浙江省排第五名。近几年,当地政府财政趋于紧张,存在财政预期投入趋大与财政现实趋紧的矛盾。
2.3新型城镇化的机遇
(1)快速发展稳定期。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推进城镇化要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出发,遵循规律、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目前浙江省的城镇化率为63.2%。
(2)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的有利时机。以信息化、知识化、网络化、国际化为特点的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的崛起,赋予城镇化新的内涵。如能够形成世界性流通网络,增强交易能力、便利市场交易、降低交易费用,有利于开发新能源、新材料、环保节能技术,发展循环经济,优化生态环境。
(3)改革试点给全省新型城镇化提供借鉴。在浙江省小城镇综合制度改革中,走在“排头兵”的首推温州市,创造了国内外闻名的“温州模式”,成为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化发展模式之一。
2.4新型城镇化的挑战
(1)环境资源承载力减弱。环境压力加大的挑战,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问题相当突出,目前,在进行的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五水共治”战略决策就是很好的佐证,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2)人口土地矛盾突出。浙江省作为陆域靠海小省,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以丘陵山地为主,可用土地只有2万平方公里,人口密集,人地矛盾特别突出,人均耕地仅为0.46亩,尤其是耕地承载力严重不足的温州市、台州市和舟山市等。
(3)户籍改革有待突破。鼓励和支持农民进城,对制约人口自由迁移的户籍、土地制度进行改革,要剥离依附于其中的各项权益、福利以及限制,才能真正实现全体居民在公民权利上的平等化。
3浙江省新型城镇化的路径思考
新型城镇化之“新”在于强调了以人为本和可持续,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入城农民的新型市民化转变是新型城镇化的“神”,只有“形”“神”兼备,新型城镇化才有外在的高质量和内在的高品质。
3.1探索制度层面的改革和创新
(1)户籍制度改革和创新。做好城乡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一个重点就是剥离户口上的附加功能。参考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因素,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因地制宜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可以采取“宅基地换城镇住房,承包地换社保”方式,直接给予其城镇户口,应使户口登记回归本位。
(2)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创新。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社会统筹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方面,要实行“发展性救助”,不仅要注意输血,更重要的是要造血。
3.2因地制宜、差异化发展
(1)中心城市周边小城镇。依托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中心城市周边区域小城镇要发挥地域优势,做好配套文章,如杭州市、嘉兴市、宁波市三市周边小城镇依托中心城市成长,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地方产业。嘉兴、宁波、舟山、湖州临近上海地区,发展临港型产业、跨国公司的出口加工基地,而杭州和绍兴要发展以高新技术、现代医药、服装等优势产业。
(2)东部沿海小城镇。东部沿海小城镇以港口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洋生物资源见长,优势明显,加上沿海地区培育中心城市,沿海高速公路和沿海铁路的建设,如浙江省温州将有望成为浙、皖、赣、闽四省的主要出海通道之一,台州与温州连成一体形成全省产业和城镇布局的轴线。台温城市化要继续培育中心城市,民营企业是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所在,注重对民营企业滋生土壤的培育。
(3)内陆山区小城镇。山区城镇加大重点镇扶持力度,要选择一些基础条件较好、具有发展潜力的小城镇进行重点扶持,义乌是个很好的例子,义乌成为区域增长极的过程也带动了周边小城镇的发展。要尽可能地拓展交通线,实现山区小城镇与周边中心城市之间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流通。
3.3分阶段实现市民化
(1)第一阶段―实现工作岗位的非农化。当务工作是解决转型农民吃穿住的问题,才能够融入城镇的生活,成为市民中的一员,才能够有更深层次的精神方面的需求。改变对农民的就业歧视,平等对待新进城镇农民与原城镇居民就业的权利。
(2)第二阶段―实现技能提升的职业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神”之所在,直接影响着城镇化进程的成功与否,因此对转型中的农民进行培训,实现技能职业化提升是关键。
(3)第三阶段―新型市民社会的构建。要带来农村文明和城市文明的交融,要加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人文关怀,调动进城农民表现自我的积极性,从而使进城农民能够实现自我价值。
3.4延续文化脉络和留住刻骨乡愁
(1)前提是生态环境保护。人类的生存离不开青山、绿水、碧云、蓝天,“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它可以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是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巨大资本,如遂昌县依托绿色产业、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带动了小城镇经济的腾飞。
(2)关键是文化保护。融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新型文化城镇建设也是一个亮点。十里不同姓,百里不同俗,形成了城镇文化鲜明的地域特色。浙江省城镇文化相对更开放、兼容、集约、重商、冒险、开拓等性质,城镇文化虽有差异,却没有优劣之分。如杭州的都市休闲茶文化、宁波的港口文化、温州的崇商文化、金华是婺文化、衢州的书院文化、丽水的生态旅游文化。
(3)目标是文脉传承。“乡愁”不是过去时,而是现在时、将来时,“乡愁”不仅仅是现代人对传统的一种眷顾,而是对原有精神的依恋,是一个地区走向美好未来的信心。
4结语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推进新型城镇化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意义,将有力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我们相信,有着无穷智慧与勇气的浙江人民,只要坚持“弘扬浙江精神、凝聚浙江力量”,就一定会将新型城镇化这一伟大实践的“浙江梦”变成浙江大地上最为美好的现实。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科研立项课题《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研究》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伟(1977- ),男,浙江平阳人,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 叶裕民.中国城市化之路[M].商务印书馆,2001.
[2]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商务印书馆,2009.
[3] 周起业.区域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有关低碳经济的论文范文一:低碳经济视角下茶产业的发展
通过对全球茶产业进行SWOT分析,茶叶生产基地应当秉着生态化、科技化的发展原则,有效的提升肥料的使用效率。通过不断的增多我国茶树的种类,从而构建出一个全新的复合生态茶园,更快地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促进我国绿色茶园生态旅游业迅速蓬勃发展起来。要想从根本上促进低碳我国茶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应当建立起一个相对完善的资源节约体系。通过出台相关的经济政策,使其与产业手段有效结合,从而快速降低茶产品生产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业的生产效率,并利用减少税务等相关优惠措施,将节能环保转化为企业的发展动力,从而使得环保企业在现代市场中的竞争力得到提升,并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关键词】低碳经济;茶产业;节能环保;生态旅游;经济政策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引起了资源短缺,导致生态失衡与高温效应现象的发生,因此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全球重点关注的问题。低碳经济逐步成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经济模式,从而倍受人们的关注。在茶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通过对茶产业的种植到销售整个生产链进行分析,发现该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并且排放大量废弃物,从而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并对我国茶产业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通过对我国安溪地区与贵州地区的茶产业生产情况进行分析,从而研究出以低碳经济为背景的茶产业的发展情况,以及低碳经济与我国茶文化之间的联系。
1、我国茶叶市场的特点与发展方向
1.1现阶段茶叶市场的发展状况。
现阶段,茶叶饮料作为一种消费性饮品,其地位已经仅仅次于水,并且茶产业已经遍布于全球150多个国家,并赢得了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人们的喜爱。截止到目前,全球接近50个地区都在生产茶叶,年产量接近400万吨。全球约有100个国家需要通过国外来引进茶叶,我国茶园的总占地面积位居世界排名的第一位,总面积约为1500千公顷左右,茶叶的年产量可达120万吨,茶叶产量可达全球总产量的四分之一。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饮茶的人数逐年增多。人们消费水平的得到不断升高,这使得我国茶叶市场得到了极快发展,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由于茶叶的生产量大于市场的需求量,所以出口的竞争变得尤为激烈,导致这种现场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产茶国在不断地扩大其产茶园的总体面积,单位面积的茶叶产量也在不断地增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茶叶行业发展的更加专业化、科技化从而使得茶叶的产量增大。某些发达国家,为了适应现代人们的生活需要,不断改进传统的饮茶方式,加大对新型茶叶产品的开发力度。但是,随着非洲某些国家不断地发展咖啡饮品,对茶产业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全球人口在逐年增长,对世界茶业市场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1.2对我国茶叶行业内部结构的调整。
据相关调查统计,自2007年起我国茶叶园的总面积可达2419万亩,因此我国茶叶的总产量可达116万吨。茶叶产量的增长率逐年增高,其中绿茶的出口量可占世界总贸易量的百分之八十。由于国内茶叶市场的消费水平相对较高,我国南方茶叶的生产主要以乌龙茶为主,而我国北方地区则以花茶为主。通过对茶叶行业的整体结构进行分析,我国消费结构主要向着中、高、低档开始转变,而茶行业市场在现阶段的发展趋势则是向着礼品茶盒的方向发展。近年来,我国已跃居世界产茶大国的第一名,成为全球第一产茶大国。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我国茶叶饮料喜爱的程度不断加深,这更加有利于我国茶叶市场的发展,为我国茶叶市场的建立与扩展提供了前提保障。我国茶叶产业占地面积范围广,茶叶品种繁多,因此我国有着其他国家不可替代的产茶条件。我国不断加大投入茶叶的生产,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国际市场对茶叶需求。为了可以长期保持我国茶叶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有利地位,不仅应注意茶叶行业在我国内部市场的增长情况,更应该时刻注意茶叶行业在国际上的增长速度,通过对国内市场茶产业的调查,分析出我国茶业新产品的开发与研究方向。通过对我国贵州地区的茶叶种植与生产情况调查分析表明,我国贵州地区有着十分优越的地理条件。其一,贵州地区具有充沛的降雨量、酸性土壤以及适合的热量,并且具有全国最为主要的产茶园。贵州地区的名优绿茶主要有都匀毛尖、石阡苔茶、雷公山银球茶等名茶,这些名茶的生产技艺十分的精湛,集聚色、香、味于一体。贵州作为我国较大的农业省,其有着极为特殊的地位,农业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不仅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同时,也将关系到我国人民的生活情况是否安定。为了在最大程度上的加大我国茶产业的发展速度,加快我国新农村建设,从低碳经济的角度上来分析,在保持我国环境不受污染的前提下,更好的发展我国茶产业。
2、我国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有利条件与问题
2.1有利条件。
由于我国贵州地区处于云贵高原,降雨量充沛且土壤有机物的含量十分丰富。这种特殊的生态环境,使得贵州等地产出的茶叶具有鲜爽醇厚、香高浓郁等特色。并且由于贵州地区使用农药与化肥的用量较少,从而更加适合茶树的生长。我国贵州地区的茶品种类繁多,可达600种之多。因此,科学利用贵州地区的种植优势,充分加快茶产业的发展。我国安溪县处于我国云山山脉的东南坡,完全符合茶叶的地理种植要求,亚热带的湿润气候为茶叶的种植提供了合适的生长环境。安溪县为沿海山区大县,历史文化悠久,是我国首次批准的沿海开放大县之一。我国安溪县的茶叶园总面积与茶叶产量位居我国产茶县的第一位,受到全球茶叶市场发展的影响,使得茶文化、茶旅游、茶饮品的相关茶产业争相发展起来。安溪县不仅重视对茶产品的宣传,同时还成立了专业的茶产品研究所,长期从事对茶叶的研究。被誉为乌龙茶之乡的安溪县,拥有茶诗长廊、茶叶大观园等旅游资源。
2.2不利条件。
尽管我国贵州地区在茶产业方面有了较快的发展与进步,但是对于其他国家的先进地区来讲,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在生产与加工方面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部分地区对贵州茶叶的科学性认识较为浅薄,茶产业的目的性不明确,并缺少科学的管理与规范性的指导。某些企业的生产模式较为落后,对于茶产品的创新意识不够强烈,由于企业管理模式较为落后,从而导致企业资金没能得到有效的利用。我国贵州地区茶产业加工厂的生产规模相对较小,投资金额偏少,从而导致名优茶品牌短缺。部分茶叶加工厂的生产设备较为落后,这使得茶叶的质量较差,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我国安溪县主要生产的茶叶品种有本山、铁观音等,生产结构较为单一,茶树的提纯没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从而导致品种退化;同时,较大部分的茶叶生产企业规模相对较小,茶产业结构设计得不够合理;由于茶产业的相关经济文化起步相对较晚,导致茶叶的资金流动性不强,没能突出茶旅游业的重点;化肥、农业等大量的使用,导致该地区茶叶园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3、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促进我国茶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3.1有效提高化肥与农药的使用效率。
通过对茶叶的生产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化肥中的微量元素,通过适当的配比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化肥的使用效率。由于茶园属于较为干旱的地区,所以应当适量的应用增效剂,从而有效减少化学反应,防止氮元素含量的降低。对于农药的用量与次数应当严格按照相关制度与规范合理使用,从根本上提高茶叶的品质。
3.2改进施肥技术,研究害虫防治技术。
通过对茶园害虫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找到更为合适的生物防治技术,使得茶叶可以在无毒、无害、无污染的、经济环保的环境下生长。通过对不同种类的病虫进行研究,采用灯光诱杀与色板诱杀等物理方式针对不同种类的害虫利用科学环保的手段进行处理,并加大茶叶园的管理力度,制造出对病虫有害的生存环境与繁衍环境。通过对施肥技术进行有效的改进,帮助茶叶中氮元素的应用,从而有效地提高化肥利用率。
3.3构建多样化的生态茶园。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茶叶园种植出更多优良的茶叶,应秉着茶叶多样化发展的原则,并结合茶叶园当地的自然条件,选择出适合的茶树品种进行种植。在构建复合茶叶园的过程中,应该因地制宜采取绿色生态茶园的生产模式,从而进一步完善我国对生态茶园技术的探索措施,为我国茶树的生长与发育制造出一个更加和谐的生长环境。根据我国内外市场对于茶产品的需求,通过对茶产业内部的结构进行有效的调整,从而使得我国的黔茶等名贵茶叶的知名度得到上升,加大我国茶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度。
3.4向着茶产业循环经济发展。
为了更好地发展壮大我国茶产业,应使我国茶产业向着可持续循环经济的方向发展,在对茶叶进行加工时,应当确保厂房内茶叶加工人员以及各项生产工序保持清洁,对相关设备应做好及时的卫生处理工作,积极有效的利用清洁能源。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的排放工作应当与茶叶的清洁生产工作科学地结合起来。相关企业应当重点提倡对节能设备的使用,对于水能源与土地资源等应当简化使用。茶产品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可以通过加工制成纸巾、肥料、鞋垫等,从而达到减少浪费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可循环经济的发展。通过兴办绿色茶叶工程,加大对荒地、荒水等资源的利用,从而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促进生态平衡建设,使我国更多的农民走上致富道路。以茶产品的发展为向导,不断优化茶产业,在逐渐加强经济建设的基础之上,对我国茶业内部结构进行调整。
3.5实施绿色营销战略。
相关企业应当树立绿色营销意识,将绿色营销的观念渗透到我国茶品行业,构建卫生质量监控体系,从而保证茶叶的质量卫生安全。对于绿色食品茶与有机茶等进行产品认证,并通过科学环保无污染的生产技术,生产出无污染的绿色茶叶。构建有机茶园,通过加大有机茶的生产力度,从而扩大国内外茶叶市场。为了进一步扩展我国的茶叶资源,应当适当的开拓多元化茶品的创新,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开发出更多、更受欢迎的茶叶产品。茶叶可以通过其他形式出现在国际市场当中,例如:茶饮料、茶点等。通过对企业内部之间进行一定的调整,使得同等价值的产品价格统一,从而促进企业经济更好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不断提高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素质,将茶产业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
3.6以茶文化为核心,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
努力将我国茶叶园打造成绿色有机茶叶生产基地,通过相关政府的干预,努力解决茶产业生产与营销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以悠远的茶文化为核心,不断加大我国茶叶园的建设力度,通过对茶艺、茶馆等民间茶文化的推广、并积极开展茶博会,鼓励开展以茶为核心的生态旅游业活动,通过将茶文化与低碳经济相结合,从而使茶叶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生态文化特色,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我国茶叶行业经济的发展。综上所述,随着各个国家之间的相互竞争,我国的发展战略从之前的规模效应逐渐向着经济效应的方向发展,因此我国将面临一个全新的挑战。在这个以经济为主的现代社会,如果要加快促进我国低碳产业的发展速度,就应当建立科学的资源节约体制,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做到低碳产业与节约环保共同发展,降低企业生产时对能源的消耗,从而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由于在生产的过程中,使用的农药与化肥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导致生态失衡,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茶产业的快速发展,所以对我国茶产业在低碳经济下的发展进行的研究工作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郭印,王敏洁.国际低碳经济发展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改革与战略,2010,(10)
[2]郑永红,梁星.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和建议[J].环境经济,2010(11)
[3]曾纪发.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思考[J].理论建设,2011(04)
有关低碳经济的论文范文二: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问题与对策
摘要: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恶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主要问题,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和关键,是工业文明向低碳生态文明转型的根本途径。我国低碳技术创新目前面临着能源结构单一、技术落后、研发能力较低、国家政策缺陷等诸多问题,加快发展中国低碳经济必须依靠技术创新,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加大科研力度,实现自主研发与对外合作的有机融合,全面掌握低碳核心技术,同时建立健全的低碳经济技术研发保障制度,由此才能进一步推进我国低碳经济技术研发。文章主要对我国低碳经济技术发展创新问题进行研究,希望对低碳经济技术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低碳经济;技术创新;问题;对策
世界经济发展建立在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基础能源大量消耗的基础上,事实上这是一种高碳经济,严重破坏地球的生态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走向现代化工业,高碳经济快速增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增加,由此引发了严重的生态危机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危及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由此催生了低碳经济的产生。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走向,通过新一轮的技术研发、制度创新、产业转型及新能源的应用,提高了地球能源的生产与利用效率,建立了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这是人类走出高碳经济和生态危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低碳经济与技术创新概述
低碳经济产生于高碳经济下全球变暖的时代背景中,之所以引起世界各国的共鸣,主要来源于英国政府在2003年颁布《Thefutureofourenergytocreatealowcarbone-conomy》白皮书。迄今为止,世界各国的学者们对此仍然没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定义。通常来说,目前学术界又三种观点:方法论、行为论与革命论。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英国环境专家鲁宾斯特认为:低碳经济指的是以市场经济发展机制为核心,通过制度创新来推动技术的创新,最终实现低能耗、低排放、高能效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从行为论的角度来说,我国专家冯之骏、潘家华和陈柳新曾经指出:目前,各种经济类型中,低碳经济是社会经济成本和生态环境成本最低的经济类型,集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能源、低碳生活、低碳城市经济发展形态的总和,是一种修复地球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型经济形态。从革命论角度说,我国学者鲍健强、庄贵阳等人认为:从根本上来说,低碳经济是对现代化工业文明的反思,是一场依赖于技术和制度创新的新型经济格局,是一场涉及人类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价值观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能源经济革命。低碳经济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J.A.Schumpeter早在1992年的时候就已经注意到技术创新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J.A.的创新研究概念非常广泛,涉及到技术创新和非技术创新。从技术创新角度来说,J.A.将其定义为新技术应用导致产生的函数的移动或者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他认为技术创新就是一种技术价值的实现。S.C.Solo、G.Lynn、C.Freeman等人在技术创新方面也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国内学者对技术创新的界定受国外学者影响较大。傅家骥等人认为:技术创新是某一地区或者国家抓住市场发展潜在的机会,以获得经济效益和商业利润为主要目标,重新组织当地的生产条件和生产要素,建立效率更高、费用更低、消耗更小的生产经营模式,进而推出一系列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和创新生产方法,开辟国内外更广泛的市场,获得更多的原材料和半成品供给地区和国家的生产。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没有高效的技术创新系统,粗放型经济向效率型经济转变就缺少了技术支撑。
二、我国低碳经济技术创新发展现状
从我国低碳技术创新发展现状来看,在低碳技术创新、专利技术转让及应用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总结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首先,我国低碳技术创新研发能力薄弱,自主创新研究发展缓慢。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研发环节的强弱。我国低碳技术创新研发能力始终处于较低的水平。第一,低碳创新技术研发人才极度匮乏,核心技术研发人员、优秀的技术创新人员和综合素质较高、目光长远的企业家更是凤毛菱角,严重制约了我国低碳技术创新研发。第二,我国低碳技术整体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相对于国际水平来说比较落后。很多关键技术,例如高性价比太阳能光伏电池技术、生物能技术、氢能技术等都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缺少科学有效的资金支持和建立机制。第三,低碳创新技术研发资金欠缺,同时低碳技术专利质量偏低。我国低碳技术专利总量较多,但是发明专利所占比重仅达到一半,而且我国低碳技术创新专利申请基本上都集中于科研所,企业专利申请数量过少。其次,我国企业低碳技术创新意识淡薄。我国大部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仍然缺乏生态平衡的紧迫感和低碳技术研发创新的热情,在低碳技术创新模式与方向的选择上存在比较严重的短期行为,企业战略发展方向时常背离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最后,低碳技术国家转移受到严格的限制,影响我国低碳技术创新研发的脚步。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基于国情的发展需求和结构优势来说,通过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等方式进行低碳技术创新,由此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但是按照共同而有区别的原则来说,在全球节能减排的共同协作过程中,发达国家有义务帮助发展中国家获得低碳技术。但是很多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核心技术,维护低碳技术优势以及处于国家利益考虑,总是以保护知识产权为借口,设置重重壁垒限制发展中国家低碳技术的进步。总体来说,我国低碳技术的创新发展之路困难重重,要想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国家、企业及相关部门必须从人才、资金、政策制度等方面共同努力,为低碳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大力扶持低碳技术创新及专利技术的研发保护,让中国尽早步入低碳经济发展轨道。
三、中国低碳经济技术创新发展对策
(一)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首先,企业需要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联系。如今,低碳经济已经席卷全球,低碳技术已经引发了社会的迅速变化,绿色世界就是人类向往的未来。企业作为低碳技术创新的主体需要加大自主创新能力,这就需要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尽快适应世界低碳经济的热潮,明确技术研发的目标,从根本上实现低碳经济的转型。目前,我国很多企业低碳技术创新仍然依赖于高校及科研机构,产品的市场指向性不明确。所以,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应该实现紧密合作,将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人力资源和企业的资金实现完美融合,最大限度调动各自在低碳技术创新领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尽快实现我国低碳技术创新及产业优化。其次,我国企业需要在低碳技术创新领域增加资金投入,实现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企业作为低碳技术创新的主体,需要充分考虑市场、消费者需求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低碳经济的国际化的背景下,如果企业只考虑短期利益,放弃长远利益,必定会被时代淘汰。企业必须调整经营模式,让自身的发展经营模式与低碳技术之间达到平衡。企业作为低碳经济的执行者,同样应该对社会承担责任。企业在进行产品营销过程中需要大力宣传低碳经营理念,提高广大消费者的低碳环保意识,并逐渐改变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创造、发现市场契机。因此,我国企业需要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以企业的自主创新为发展动力,通过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的高度融合,加大对低碳经济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实现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培育、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改造传统产业,同时加速发展生产业,全面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续航能力,为我国尽早步入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二)制定相关保护措施,推动低碳经济技术创新
一项低碳技术专利的成果从研发到投入市场,其中存在着巨大的未知风险,风险之重制约我国低碳经济技术的研发。因此,政府部门可以有针对性地建立低碳技术风险投资机构,在政策上给予低碳技术研究一定的优惠。当然,低碳技术风险投资机构会在技术研发过程中承担一定的风险,如果新技术研发成功,顺利投入市场,低碳技术风险投资机构则应该获得相应的风险投资收益。就全球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来看,我国政府必须积极掌握低碳经济发展的主动权与话语权,由此才能更好地在我国开展低碳经济,才能融入世界经济发展当中。
(三)加强国际低碳经济技术创新之间的交流合作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它融合了多种技术、多门学科为一体才能进行生存与发展。低碳技术与传统技术最大的区别就是它汇聚了多门学科与技术,单独依赖于某一个企业、某个领域、某一个部门、某一个国家都无法完全实现低碳经济。低碳技术的研究与发展需要完整性,只有世界各国通力合作,共同面对世界生态环境问题,共同发展低碳经济,实现产业技术联盟,才能更好地运行低碳经济。我国低碳技术发展与发达国家差距仍然很大,要想短时间内提高低碳技术创新与发展,一方面要借鉴国外的自主创新成果,加强国内外合作交流,实现低碳技术全球共享,另一方面,还要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加强自主研发能力。以美国为例,低碳技术创新非常重视市场调节,技术创新机制由高校、企业、非营利性组织共同构成。各个产业之间实现了技术融合与扩散,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更重要的是美国低碳技术研发创新资金有八成都是企业提供,而八成的低碳技术研究都由高校担任,非盈利机构则在企业与高校之间起到协调、控制作用,研究成果不会直接投入市场应用。再例如,欧盟低碳技术研究由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及欧洲联合研究重心共同承担。欧盟为了将新的科研技术普及到各个生产领域,大力进行新技术的宣传推广、试验和示范,中介机构也会为了新技术的宣传制定一系列的宣传计划。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低碳技术从研发、投入生产到进入市场一路顺畅,让低碳技术充满活力。从美国和欧盟的例子来看,我国需要向其努力学习,加强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交流,积极引进、吸收、消化低碳技术,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探寻我国低碳技术发展之路。此外,我国还应该建立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联盟,探索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新的合作模式,包括政府、企业、高校、学术、培训机构、非营利组织等,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共同作出努力。总的来说,低碳经济技术创新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事情,涉及到科研机构、高校、政府、企业及消费者等诸多方面,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或缺,必须协调发展、相互支持,才能使我国低碳经济技术创新顺利实现。当然,现阶段我国低碳经济技术创新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但是相信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国一定可以逐步解决问题,带领中国企业走出低碳经济技术创新的瓶颈,迎来社会经济全新的发展局面。
参考文献:
[1]OpschoorH.Sustainabledevelopmentandadwindlingcarbonspace.EnvironResourceEconomics,2010.
[2]GrubbM,,LaingT,WillanC.Globalcarbonmechanisms:lessonsandimplications.ClimaticChange,2009.
[3]黄栋.低碳技术创新与政策支持[J].中国科技论坛,2010,(2)
[4]冯之浚,周荣,张倩.低碳经济的若干思考[J].中国软科学,2009,(12).
[5]庄贵阳.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困难与障碍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9,(7).
[6]孙滔.低碳技术低碳经济的核心竞争力[J].河南科技,2010,(16).
[7]赵卓,肖利平.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创新瓶颈与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2010,(6).
笔者于2012年前往秀山县的部分乡镇进行了实地调研,经考察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秀山县的特色农业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基础设施薄弱,科研投入力度较小,产品商品率较低,农产业物流未兴起等因素严重制约了特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全面分析这些的问题的基础上,本文着重探讨突破秀山县特色农业发展的瓶颈,期望对秀山县“五个一”特色农业的发展能有所启示。
一、秀山县“五个一”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一)规模化大生产
规模化大生产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特色农业发展的必要前提。秀山县“五个一”工程经过近些年来的推动,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截止2012年,秀山农业产业的规模达到全市最大:30万亩金银花,10万亩油茶,1000多万只土鸡,7万亩茶叶,近3万亩高端猕猴桃,规模上有1个全国第一、1个西部第一、3个全市第一。
(二)品牌效应初显
秀山县不仅注重城市的品牌推广,还注重特色农业的品牌建设,利用当地旅游、花灯文化等载体进行特色农产品的推销。重庆秀山县隆重举行“2012中国?武陵山商品交易博览会暨第二届重庆秀山土鸡文化节”。展会期间,重庆秀山吸引了超过22万人次的客流,展销协议签约4.2亿元,现场成交2.1亿元。通过不懈的努力,秀山农产品已培育国家地理标志商标4个、重庆市著名商标5个、重庆市名牌农产品6个,并且已有9个农产品获得有机食品的认证。品牌战略,正在推动秀山的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的大市场,在市场拓展中提升效益。
(三)注重科研投入
近年来,秀山县政府和一些龙头企业分别与西南大学、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重庆文理学院、广州汉方中药提取过程现代化国家工程中心、重庆市农科院农机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合作,进行农产品的开发和科研。重庆秀山成立了土鸡研究所,承担起良种选育攻关项目,并聘请产业发展顾问,与市畜科院合作开展品种选育和提纯复壮优选种鸡。秀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华红阳系列猕猴桃”,该品种是四川农业大学和信祥生态农业公司自主开发的新品种,它与秀山的土质、气候和光照条件有效结合,具有客观的前景。
(四)销售市场拓展
如今,重庆秀山土鸡不仅畅销重庆,成为重庆著名农产品,还成功销往川、湘、鲁、沪、京、陕等21个省市。其中原味土鸡、博客鸡丁、手足情、心肝宝贝、原味汤等产品已投入批量生产,畅销市场。此外,“一盘果”在未来5年内新发展经果林15万亩,建成30万亩优质经果林基地。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对果品进行深加工,提高其附加值,扩大猕猴桃的销售市场,尽可能促使秀山猕猴桃走出国门。
二、秀山县“五个一”特色农业发展的出路及对策
秀山县“五个一”特色农业发展的瓶颈虽然一方面制约了发展,但另一方面也为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的转型提供了契机。在秀山县领导的带领下立足当地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高效、优质、共富的发展道路。具体而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政府方面
1.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提高执政能力水平
秀山县领导要认真学习各项会议精神,加强干部队伍的先进性建设,保持思想政治的清醒和坚定。加大干部队伍教育培训力度,增强村级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致富带头能力,提高群众满意度,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稳定发展。
2.完善政府服务职能,发挥市场导向作用
政府作为经济发展的总设计师,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规划经济目标,统领经济方向,并服务整个地方经济。此外,现代农业的发展,必然还要以市场为风向标,根据市场需求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并且积极采用和研发先进的生产技术。市场与政府发挥的作用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共同促进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3.完善乡镇道路建设,加强基础设施
装备发达、设施先进、组织高效、体系健全、交通便捷是现代农业的主要标准。为此,秀山县应加大交通道路建设力度,普及道路硬化,为农产品的运输提供良好的交通保障。健全的农业基础设施也是不可或缺的,农田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的前提,良好的排灌条件是农业生产的关键,先进的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增产的推手,及时通畅的市场信息是农业销售的法宝。
4.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完善信贷
政府作为经济发展的规划部门和组织机构,除了要做好经济服务工作外,还要拓宽融资渠道,招商引资。秀山县要大力发展招商引资项目,既要集中本县民间财力投资特色农产业,也要吸纳外地人力和资金,为秀山农业发展注入新的理念、管理和发展模式。并且政府要拓宽融资渠道,大力发展信贷项目,为特色农业的种植和研发提供资金保障,避免资金短缺带来的产业滞怠。
5.营造宽松环境,鼓励大学生投身农业建设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建设,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现代农业的发展也需要具有掌握理论的知识分子的加入,秀山县特色农业的发展要吸纳和鼓励一大批大学生积极投身农业建设,并为此提供宽松的环境。比如:秀山县可以设立专项资助项目,鼓励大学生对特色农业进行产品研究和销售模式的探索;也可以让大学生牵头创建微型企业,进行市场调查和产品推销,扩大市场占有率;还可以实施定向培养计划,资助本县的贫困学生学习相关专业,然后返乡进行农业建设。
(二)企业
1.加强产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秀山县“五个一”特色农产业要做大做强,必须加强企业的管理。企业需要着重提高经营者和主要从业人员的思想文化素质,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转变他们的经营管理观念,摆脱狭隘的小生产意识的制约,形成现代化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理念。培养一批懂经营、会管理、有头脑、了解市场和有关政策法规且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经营者。并且建立和完善科学规范的考核机制,既增长工人的工作积极性,有提高经济效益。
2.加大科研培育优品,提高市场竞争力
据调查,虽然目前秀山县通过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认证,但是大部分的农户对特色农产品的栽种技术和生产管理不了解。并且企业的品种研发也还不够深入,并没有深刻挖掘农产品的优势。在发达国家,大多数企业包括中小企业至少把产品销售收入的5%投入到研究开发中去,而我国企业投入则普遍偏少。所以,各大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要加大农产品的科研投入和优品培育,尤其是金银花和土鸡这两大支柱产业,结合市场需求,对金银花和土鸡进行研发,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3.注重品牌推广,加大宣传力度
近些年来,秀山县为促进特色农产业的发展,先后举办了一系列的农交会、土鸡文化节、茶文化节等专项活动。但这些宣传仅仅局限在武陵山区,没有普及到全国,人们对秀山特色农产品的认识也只是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为此,企业要加大品牌塑造和推广力度,在产品高质优效的农产品上做文章,多层次、宽领域开展特色农产品展销会。
4.转变销售模式,发展农业物流
农产品的销售,说到底要依靠物流作保障。目前,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一般控制在10%左右,我国物流成本一般占总成本的20一30%,农产品物流成本更高,鲜活农产品达到60%左右,甚至更多。主要是因为全社会的物流观念还没有树立起来,没有认识到现代农业物流发展对农业乃至全社会降低流通成本和交易费用的作用。虽然目前,已在重庆市内组建了200家土鸡直销点,并将在全国组建1000家直销点。但这还不够,要进一步发展秀山县“五个一”特色农业必须将物流链建设得更加扎实,从生产、采购、销售到配送各个环节都要涉及到。
5.利用旅游优势,发展休闲农业
秀山县是苗族和土家族自治县,当地政府结合地域民族优势,创立古镇、民族村等特色旅游景点,将文化资源转化为了地方优势产业。秀山县可以借此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将农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以农家乐、度假村、农场为载体,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巧妙地整合在一起,具有较强的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教育功能和环保功能。
民办高等教育自恢复发展以来,在规模、数量上发展很快。截至2005年底,经正式批准的民办学历普通高校250所,加上独立学校295所,共545所。全国民办高校在校生共达341万人,约占全国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学生总数的15%左右。民办高等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条重要途径,是促进高等教育走向竞争与繁荣的生力军。但是,我国的高等教育的传统改革往往注重宏观体制的改革,而忽视了像课程这样微观层面的内容。课程体系改革是民办高校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实现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知识框架体系,而且也反映着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科技以及文化等在大学教育中对于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也要根据学校定位与生源状况而定,因此,相应的课程体系改革必须作出一些必要的调整。
概念内涵界定
课程体系必须遵循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要求。当前,民办高校应以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适应地方社会经济、文化事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因此,创新构建有用、有效、先进的课程体系,然后将每门课程按要素配置好,应该是民办高校课程建设真正的重点。民办高校课程体系建设应根据“适应社会需求、满足学生需要、着眼国际接轨”的原则。课程体系内涵要体现国际性――广泛吸取国内外高校相同或相近专业的优势;体现地方性――人才培养必须与推动地方社会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紧密结合;体现学生需要――学生是“消费”课程的主体,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应用性――培养基础扎实,具有较强实践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才。课程体系结构要优化整合,要注重课程的综合性、加强课程的实践性、突出课程的时代性、实现课程的多样性等,为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现状与问题
民办高校的课程体系建设受两大因素影响:第一受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影响,为了满足学生与家长对职业追求的需要以及适应现代社会经济转型的需要;第二受生源基本特征影响,民办高校的招生被安排在最后一批,生源质量比较差。就此,笔者深入分析民办高校课程结构,发现主要有以下特点:
1.实用性与应用性课程占优势
能够有充足的生源和保证毕业生的就业率是民办高校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必须是热门专业,市场对于这些人才有着强烈的需求,这一点在民办高校发展初期尤其明显。这种专业与课程设置的市场机制模式导致了民办高校课程体系中实用性课程、应用性课程占据绝对优势的状况,也体现了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功利性、实用性、职业性的价值取向。
2.通识性与基础性课程比例偏小
由于民办高校的功利性与过度依赖市场机制调节,通识性课程与基础性课程在其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例较小。虽然教育部在专业调整中强调“宽口径、厚基础”,但是对于民办高校而言,这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渡和转型期。在大多数民办高校中,哲学、历史学、文学、经济学、数学、物理学等这些通识性、基础性学科专业非常薄弱,相应的课程也是很少的。从市场角度分析,民办高校的通识性课程与基础性课程建设薄弱是自然适应和现实使然的结果,但是却违背了人的素质发展的基本规律。例如,人文主义课程在民办高校课程体系中缺乏应有的地位。然而,人文主义课程对于通识教育的实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课程由于耗资巨大、成本高,对于学生就业的影响不明显,民办高校自然不想问津。通识性与基础性课程的缺失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民办高校课程体系发展的不平衡性与狭隘性。
3.选修课资源严重不足
课程资源不足不仅表现在专业类选修课程上,公共选修课更是如此。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一般都是“专兼结合”,其中兼职教师占相当大比例,专职教师大多数为刚毕业的学生,只能基本保证必修课程的教学任务。但要期待教师们开出更多的课程供学生选修,客观上则存在很大的难度:选修课内容侧重于反映新兴学科领域方面的知识,或者反映最新研究成果,兼职教师的精力有限,对增开选修课的积极性不是很高;专职教师都还年轻,受教学经验及能力学识的限制,承担的课程还不能一下子太多,开新课和多开课的可能性也不大。因此教学计划中的选修课往往成了“一纸空文”,具体实施时一旦没有合适的教师,就“因人设课”,变任意选修为“必修式的限选”,或者以“没有学生选”为由删去,所以真正给学生以自由权选择的课程少之又少。
4.课程体系改革力度不够
民办高校从建立的那天起,就在为生存而奋斗。为了在短期内争取最大的效益,奉行的是“拿来主义”和“短平快”,这种粗放式的管理也同样运用到了学分制的推行过程中:实行学分制的同时没有及时地伴之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只是为了满足选课而设置了一些课程,对课程与课程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课程模块该如何设计,教学内容该怎样整合,与人才培养目标如何匹配等问题,都来不及做充分而细致的研究和分析,罗列和堆砌课程的现象在所难免。
改革途径
民办高校课程体系存在一些不合理性,一方面是民办高校的发展历史较短,受到市场机制的制约,另一方面是受到传统公办高校的影响。由于有许多民办高校的领导、学科带头人是从公办高校过来的,其中肯定会受到公办模式的影响。因此,民办高校在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必须根据教育基本规律与自身的定位,寻找发展的主动空间,摆脱课程体系建设中被动、适应与迎合的尴尬局面。笔者认为民办高校课程体系改革应走以下四个途径:
1.通专结合
通专结合的课程体系是指:将管理学、心理学、文学、伦理学等人文学科知识贯穿到专业教学中,成为专业教学的环境、内容和亮点,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中不知不觉接受通识教育的洗礼和熏陶,达到素质与能力的双重培养。通专结合的教育模式理论依据是:首先,通专结合是一场深刻的教学变革。上世纪40年代,梅贻琦就指出“通识之授受不足,为今日大学教育之一大通病”。他所说的“通识之用,不止润身,亦以自通于人也”,就是我们今天所强调的“学会合作”“学会做人”。这是民办高校课程体系极为或缺的“营养品”。探索通专结合的教育模式,也就是传承大学的优良传统,坚持和发展大学文化,让人文价值重返大学校园,让精神和文化的生命力再现于校园。当然,这不是简单的恢复传统,我们要塑造有时代特征的大学精神,最终要以这种精神文化力量唤醒、凝聚师生对大学高远目标的追求。其次,通专结合的核心是人格教育。我们强调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探索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这一过程的核心是育
人。这也是民办高校承载的高等教育根本职责之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从自然层次行为的人,到创造行为的人,到知识合理的人,到象征人,到道德人,直至儒家所谓的圣人,人应该、也能够集中其全部才能与心性努力提升,达到一个“止于至善”的境界。这既是教育的目的,也应是大学教育与文化的理想。第三,通专结合的特点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学习做人和学习做事相结合。民办高校在构建应用性本科教育的框架下,将根据“宽口径、厚基础”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要求,探索通识教育向专业教育渗透的途径,不能简单地把通识教育仅当作民办高校教育的基础。因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既有基础性的一面,也有非基础性的一面,有时两者可以相互转化,相互渗透,所以应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让通识教育渗透在整个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通专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是在提倡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前提下,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前提,突破学科界限,以强化专业能力培养为主,注重做人素质培养,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2.模块组合
民办高校必须创建“以能力为本位”的“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模式。公办高校传统的“三段式”课程结构模式的共同缺陷是片面追求学科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重理论、轻实践,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根据民办高校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平台由跨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群包括外语、计算机、大学语文、政、史、地、生、数、理、化以及音、美、体和现代文化科技专题讲座等组成,以体现综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这个通用性平台上,课程体系围绕教育目标进行划分模块。从结构上分析,民办高校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应搭建由通识教育(含公共必修课、公共限选课、公共选修课三个模块)、学科教育(含学科基础必修课、学科基础选修课模块)、专业教育(含专业核心课、选修专业方向课模块)和能力教育(含基本能力课、职业能力课、综合能力课模块)等模块组成的教学体系。再设立若干门专业技术课程,这些专业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就是与培养“应用型人才”对口的专业技术课程模块,实质上就是传授产业界成熟的、实际运用的技术规范与技术标准。这些专业技术课程模块课时占的比例应当大一些,以充分体现“以能力为本位”课程模块的鲜明特色。
3.优化结构
课程体系目标应该体现民办高等教育的多样化特征,人文课程、学术性课程、职业类课程、技术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等都应该有合理的比例。课程体系的内容要考虑到知识的内在关系与社会、市场以及个人的需求,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与教育目标要求之间的平衡关系。当然,一个课程体系的设置实际上在具体回答“培养什么人”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需求的变化、教育理念的更新,民办高校课程体系的调整和优化,既是一个迫切的课题,也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民办高校应通过减少必修课比重、增加选修课比重;减少理论课学时、增加实践课学时;减少课堂学时比重、增加自主学习比重,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增加学生自主学习课程,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条件,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科学研究,进行创新性实验和实践,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民办课程体系要考虑到民办特色,增设一些校本课程以及地方性特色课程。这些课程是根据民办高校自身的专业课程特色进行建设。如浙江树人大学的《茶文化》研究课程、《家庭教育》文化课程,泉州仰恩大学的《孙子兵法》课程等都很有特色。开创职业性、技术性、技能性的文化课程,不仅起到对专业教育的补充作用,也可以很好地起到通识教育的作用,最终达到优化课程体系结构。
4.质量监控
为了能全面、准确地了解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管三方的状况,达到良性互动,全面推进课程整体提高的效果,创建课程质量监控体系成为重中之重的“后防线”。民办高校应建立课程纵向监控体系,制定校、院系(部)二级课程评价标准,把质量监控保障建设转化为提高精品课程质量的内涵建设。
一是建立课程纵向监控体系。课程纵向监控体系是指对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从纵向的教学管理层面实行监控管理的系统工程。其特点是通过对监控管理方法的分析、梳理,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监控管理体系,从而对每门课程从开课到考试结束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监控管理,以此来约束、激励课程教学内部和外部因素,提高整个课程体系的教学质量。它将课程教学过程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实行课前、课中和课后质量监控与管理,其主要监控内容包括课程教学前期阶段的准备,如课程设置、专业计划的安排、教学设施的建设、教材的选用,教师的岗前培训与进修深造等环节。课程教学过程的中期阶段包含集体备课情况,课件制作与准备,出勤情况,讲课内容与安排,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师答疑及批改作业,另外还有学生到课情况,课堂纪律,师生互动等环节。课程教学的后期阶段包含实验教学,考试情况,毕业实习等教学环节。课程教学监控管理的手段包括日常巡视、定期检查、学校一院系(部)一学科组(教研室)三级督导检查,以及教学评价、调查研究和学生评议等。课程教学纵向监控管理的组成成员包括学校督导组、资深专家、教师、各级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等。
二是制定校、院系(部)二级的课程建设与评估标准,建立“标准课程一重点课程――精品课程”三层逐级提高的金字塔式的优秀课程建设结构。标准课程是满足各类课程建设基本要求的“规定动作”,是课程建设的基础,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所有的课程都要合格或达标;重点课程包括各类具有特色和优势的标准课程,是各专业或学院根据标准课程的建设情况及人才培养需求的提升而确定;精品课程则是在重点课程建设的基础上确定的示范课程,也是课程建设的最终落脚点。努力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其目的是通过机制创新,激发教师投入教学的积极性,扎扎实实地进行课程建设,形成一批辐射性强、影响力大的精品课程,推进整体的课程建设:实现课程的宏观管理,推动课程体系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154(2007)11-0075-06
一、都市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研究回顾
都市休闲观光农业旅游是目前学界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根据国外研究的现状,“都市农业旅游”一词最早出现在1930年日本出版的《大坂府农业报》上,1935 年,都市农业作为专业学术正式出现在日本学者青鹿四郎发表出版的《农业经济地理》一书中。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学者开始研究都市农业,1977年美国农业经济学家Allen Kneese的《日本农业模式》正式提出了“城市农业”[1]的概念。1992年联合国开发署成立了都市农业扶持小组(Urban Agriculture Suport Group),1996年3月又成立了全球都市农业部(Globd Facsility for Urban Griculture),广泛开展都市农业的研究与推广工作。随着都市居民休闲观光旅游需求的不断增长,都市农业资源开始与旅游资源进行更为广泛的“联姻”,国外有关都市旅游的研究更加系统化,形成了大都市旅游圈的地域模式理论,如美国学者Gunn提出了都市旅游的理论模型,他以城市的核心都市区为空间上的旅游中心,用其外围用四个环形带来区分不同带状区域的旅游功能和特点,并对四个旅游带的功能及旅游吸引物和旅游设施、旅游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作了探索[2]6。
在国内,有关都市休闲农业旅游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1998年,吴必虎首次提出环城游憩带(ReBAM)理论,即Recrational Belt Around Metropolis。认为ReBAM是指发生于大城市郊区,主要为城市居民光顾的游憩设施、场所和公共空间,特定情况下还包括位于城郊的外来旅游者经常光顾的各级旅游目的地,一起形成的环大都市游憩活动频发地带[3]。有的学者提出“郊区旅游”(邹统钎,2004)概念,即“在城市郊区范围内,以农业文明、完整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地方文化积淀为特色地域景观而开展的区域性旅游活动”,并根据目前学界对都市地域分为内城、近郊和远郊的理论,认为郊区旅游就是“指人们到城市中心以外的近郊、远郊和城市边缘地带的郊区出于休闲或游览目的而引起的旅游活动”[2]3;周晓芳(2002、2003)等提出了“都市农业旅游”概念,即“都市农业生产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而发展的农业旅游模式,即是将都市农业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以都市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活动等来吸引游客实现现代旅游行为的新型旅游方式”[4];郭焕成(2004)认为都市农业“是指地处都市及其延伸地带,紧密依托并服务于大都市的农业,它集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可持续农业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并将“观光休闲旅游农业”划分为“以观光农业景观为主的观光型农业”、“以参与农业活动为主的体验农业”、“以休闲娱乐为主的休闲型农业”、“以民族文化为主的农业活动节”等类型[5]。
“都市休闲观光农业旅游”虽是个宽泛而笼统的概念,但这一概念的核心包括了三个要素,一是“都市(或城市)”,二是“农业(不是笼统的乡村)”,三是“旅游”。因此,从供给上说“都市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实际属于“都市旅游”的范畴,是都市旅游发展的地域空间向外扩散到郊区、周边县域与 “三农”资源相结合开发而成的新型旅游产品;从需求上说,又属于“乡村旅游”的范畴,是都市居民对自然生态、乡村风光等旅游需求的不断增长,以都市郊区及周边县域具有浓厚乡村风情、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等为旅游目的地的新型旅游活动。
二、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结构布局:以杭州为例
(一)有关都市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空间结构布局的相关理论
都市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空间结构布局,主要体现在都市休闲观光农业的旅游流而形成的空间相互作用和旅游供给结构的布局上。所谓旅游流就是“旅游者从旅游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的流向和流量的统称”。翁瑾,杨开忠根据这一理论构建了客源地―目的地矩阵(Origin―Destination Matrix)工具,简称O-D矩阵。利用这一工具反映“不同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空间相互作用的强度”,从这个角度上说,O-D矩阵也称为“空间相互作用矩阵(Spatial Interaction Matrix)”,即O与D之间旅游流的强度,是由客源地的出游总量和目的地的接待总量决定的[6]。O―D矩阵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旅游流的大小和流动的方向,从而体现了旅游流在客源地和目的地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
因此,旅游流形成的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旅游供给的空间布局分布如何影响客源地的出游率,二是可以预测某一特定目的地的旅游市场的空间结构和规模。由此,引力模型和距离衰减规律在旅游空间相互作用中成为最主要的理论解释,引力模型主要取决于客源地的推力、目的地的拉力和空间距离产生的旅行成本三个主要因素。客源地的推力主要取决于人口的规模、收入水平、闲暇时间、旅游偏好等因子;目的地的拉力主要取决于资源的差异、接待设施的完善等;空间距离产生的旅行成本,主要体现在旅游者的支出成本随距离的增加而增加,由此形成了距离衰减的规律。
可见,旅游流所形成的客源地和目的地之间的旅游强度,以及引力模型和距离衰减规律理论,成为研究旅游空间结构布局的重要理论工具。
(二)市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供给结构
近年来,随着杭州都市农业和现代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杭州依托当地特有的乡村资源,大力发展都市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得到了各级政府、国内外投资者、旅游观光者以及广大城乡居民群众的关注和青睐。2005年至2007年杭州连续推出三批53个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示范单位名单。通过示范推动、精心筹划、改造、拓展等,目前建成具有一定规模和档次的休闲观光农业(含"农家乐"旅游)接待点200余个,形成了极具农业观光价值的果园、茶园、花园、菜园、竹园、中草药园等专业化都市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和风情浓郁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使传统生态农业风情和神奇高科技农业内涵,以观光休闲、观赏采摘、体验考察、科普教育等形态步入了旅游市场,大大丰富并满足了杭州市居民及周边省、市、乃至世界游客休闲旅游的需求,形成了极具竞争力的都市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品牌,构建了杭州市休闲观光农业旅游较为合理的资源供给结构。据统计,杭州全年接待游客量达400余万人次,其中农业旅游收入超2亿元。杭州市推出的主要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示范单位如表1:
从上表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示范点的空间分布及结构看,主要分布在近城区的萧山、西湖、余杭和远郊的临安和桐庐地区。其类型结构主要以综合类示范园区、专业化示范园区和农家乐为主要特色,综合类和专业类示范园区主要分布在近城区和远城区,农家乐主要分布市内的西湖区和远郊的淳安、富阳、桐庐为主;其类型特点主要以生态、自然、休闲、观光、度假、体验、参与、教育、科技、节庆等形态为主,形成了较为完善合理的产品供给体系,充分体现了杭州生态、休闲、自然、品质为核心的旅游发展取向。
(三)需求取向下的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圈层结构
根据保继刚等将桂林、广州等“环城游憩带”分为“郊区游憩带”和“省内游憩带”[7]的研究结论为依据,都市农业旅游在都市周边会形成不同的圈层,每一圈层在地理分布上距离中心城市的距离不同,从而影响到了旅游者到访率,基本呈现出的是同心圆衰减规律。
由于目前杭州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客源主体,仍是以都市居民为核心的旅游空间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由此形成了以杭州市为中心的旅游圈。吴必虎(2006)对杭州本地居民休闲游憩的研究表明,杭州本地居民的出游频率为:“41%以上的居民每周市内游憩次数为1-2次,每周出游5-6次的居民占4.56%”。杭州居民对环城游憩带的吸引物选择上,“以山地风光与森林为最,达到19.83%;其次是水上风光(18.67%),度假产品(14.31%)、乡村田野风光(13.73%)”,“环城游憩带的节日庆典活动对杭州居民的吸引力还较弱,只有2.90%”。
在区位的偏好上,杭州居民都“选择了距离市区100公里左右范围内的地区,在此区域形成了一个出游的密集地带”,其中,以“萧山、余杭、富阳、临安、绍兴及淳安等地/县区为最”,从而成为杭州居民最重要的流向目的地,所选择的目的地从近到远依次是“余杭―萧山―富阳、临安―绍兴、桐庐―湖州―嘉兴、建德―淳安”,到四组目的地的行车时间分别是“20min、30min、50min、80min”。由此得出的结果是:杭州居民对四组不同的目的地的选择比例并未呈现距离衰减规律,恰恰相反,距离从近到远,而居民选择的比例却是“9.11%、21.34%、24.22%、28.53%”,呈现出“反衰减规律”[8]。事实上,都市居民周边游憩出现“反衰减规律”现象,并不与“距离衰减规律”相左,居民本地的休闲游憩活动行为,在一定距离范围内,当具有一定的可自由支付能力和一定的闲暇时间条件下,外界的新鲜事物,势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消费者自然产生强烈的需求,从而出现“反衰减现象”,即“居民出游时存在一个门槛距离,超过这个门槛距离才有距离衰减现象”[9]。另外,出现这一“反常”现象,自然还与一定距离内的旅游吸引物的差异特征有着密切的联系。由此看来,在一定的距离范围内,出现居民距离“反衰减规律”是合理的,也是符合城市居民“郊区游憩”活动频率的。
根据O-D矩阵理论,结合吴必虎先生对杭州环城出游密度的研究,可以看出,杭州居民旅游流的流向及旅游点的旅游接待强度,基本上呈现一种“扩散”形状,即中心旅游流强度大,向外依次降低。具体到居民的闲暇时间和旅游偏好上,二日游所形成的旅游流强度,在特定时期又会呈现出“反扩散”现象。因此,“城市居民到郊区进行游憩(旅游)活动的空间(即垂直旅游流动空间)表现为在空间上逐步形成游憩活动的连续带,使得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周边地区成为出游活动的频发地带”[10]。杭州居民都市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具体体现是:杭州居民一日游客(含周末游)主要以市区及萧山、余杭等郊区的休闲农业旅游目的地为主,旅游流流向强度渐次的顺序,依次是富阳-临安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圈、建德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圈、淳安-桐庐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圈。二日游(含黄金周),旅游流流向强度特征则相反。杭州市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圈如图1:
从上图可见,目前,杭州居民需求取向下的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空间布局结构,基本上呈现出了一种“扇型”状态。这一形状,使得杭州休闲观光农业旅游逐渐向外扩散,基本上分为三个圈层,即市中心郊区的萧山-余杭旅游圈、临安-富阳旅游圈、桐庐旅游圈和淳安-建德旅游圈。较为合理的空间布局结构,在距离上也较为适宜。以杭州市(A)为中心,到第一旅游圈边缘(B)的平均距离23km,到C旅游圈平均距离40km,到D旅游圈平均距离90km,到E旅游圈平均距离125km。距离上的适中,对满足杭州居民实现“一日游”、“二日游”、“周末休闲游”、“黄金周度假游”等旅游需求,具有较大的竞争力。
三、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开发模式的表现形态
利用不同的资源,依托资源的特质,开发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品牌,实行专业化、品牌化、规模化经营方式,成为目前杭州城乡旅游发展的重要特征。在杭州各区及周边市、县,形成了系列专业化城乡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品牌,使传统农业资源和生态、自然、休闲、观光、采摘、体验、考察、科普、教育等内容与旅游市场进行了恰当的对接。目前,杭州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开发模式主要体现在下述六个方面。
(一)自然生态游模式
近年来,杭州以打造“生态杭州”为杭州发展的最高境界。因此,在发展都市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上,“多样、和谐、健康、安全”成为杭州生态建设的一大目标。为此,杭州制定了《生态市建设规划》,从规划目标指标体系、生态功能区划、重点建设领域和任务、能力建设和保障措施等方面规划了生态杭州未来的蓝图。目前杭州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示范点中,诸如“杭州生态园”、“浙江华丰农业生态园”、“余杭竹园农业生态休闲观光园区”、“杭州绿慧生态休闲农庄”、“杭州云森生态农业休闲园区”、“余杭区杭州鱼佬大生态农庄”等,均是以自然、生态为核心,“自然生态”类成为杭州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核心。
(二)乡村休闲游模式
就是根据市场和游客的需求,以乡村生活、乡村意境、乡村生产为核心,开发独具乡村氛围的休闲旅游产品,如,开发建设高标准的休闲渔业垂钓基地,开展垂钓、划船、烧烤等休闲活动;利用农(林)场规划建设配套设施,提供农作、垂钓、骑马、狩猎等活动;开发建设高山农庄,方便游客休闲、度假、娱乐、食宿等。如“杭州双流农庄”、“桐庐县横村明大农庄”、“淳安县千岛湖乡村港湾”、“余杭区翠羊湾休闲农庄”等。
(三)农业观光游模式
就是利用农村的基本设备与地理空间、农业生产场地、农业产品、农业经营活动、自然生态、农业自然环境、农村人文资源等,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农业与农村休闲旅游功能,增进旅游者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农民收益,促进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游客不仅可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度假、游乐。如“浙江省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杭州大地之春农业休闲观光区”、“杭州蜂农氏蜂文化休闲观光园”等等。
(四)农家度假游模式
主要依托旅游景点、生态优势或民俗风情,结合新农村建设,以“农家乐”为主要形态的乡村特色村。同时,充分利用农家庭院、农家生活和乡村文化,开展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题的休闲、娱乐、体验活动,为游客提供餐饮、品茗、避暑、度假等服务。如杭州推出的各类特色“农家乐”等。
(五)民俗文化游模式
就是充分利用本地乡村特有的民俗风情、传统工艺、文物古迹、节庆文化、民间艺术以及古民居、古建筑等,组织开展观光、游憩、考古、体验、休闲旅游活动。如“梅家坞茶文化村”、“蜂之语蜜蜂王国生态园”、“浙江(中国)花木城”等。
(六)农业经贸游模式
就是充分挖掘农产品研发和加工能力强、市场活跃、商务会展业发达的优势,依托农业龙头企业或特殊设计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借助各类农产品博览会和多种形式的以农业资源为依托的节庆活动,创造商机、吸引游客,宣传品牌、带动消费,把乡村旅游和经贸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上述各类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单位均能利用当前农业经贸活动,积极参与各类农产品交易会、博览会等等,并通过挖掘当地特有的民间节日、节庆活动,开展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市场推介活动,以扩大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四、结论
通过杭州都市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空间结构与发展模式的现状研究表明,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不仅成为城乡旅游和谐发展的“绿色通道”,也是消除城乡差别、实现“以旅助农”、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满足都市居民多种休闲游憩活动需求的有效途径,更能充分发挥农业和旅游业两大产业的叠加优势,顺应统筹城乡发展的客观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