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资产负债理论

资产负债理论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01 17:07:1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资产负债理论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资产负债理论

第1篇

1.在企业内部建立结算中心。

在企业内部建立结算中心,能够帮助财会人员很好地了解企业资金的进出状况,也能够对企业的货币资金以及交易性金融资产有一个很好的把控。当然,通过这个结算中心,企业就能够单独开设账户,而且结算中心也能够相应地了解企业的资金状况,然后再与各个银行的商业情况结合,为企业在各种地域都开设相应的账户,这就给企业的资金进出提供了有力的后盾,帮助更好地管理企业的营运资金。

2.企业按照国家规范管理资金。

无论是从事何种职业,身处在何种行业中,都必须得严格遵循国家相关规定的要求准则,按照国家的相关规范要求,规范相关部门的每一个员工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态度,争取让所有员工都能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从而保证企业货币资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管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另外,对待企业中的财务人员也要有严格的态度,明确的绩效考核制度以及赏罚制度,让每一个会计人员都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货币资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管理的工作中去。

3.加强企业的金融资产的管理。

每个企业要想提高货币资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管理,就必须要加强对金融资产的管理。尤其是在大型企业中,所涉及的金融资产也相应较多,我们应该设立专门的金融资产管理部门,可以有效地规划企业的货币资产,让相关人员依照规定对企业的资产充分利用,例如:可以有效地对资产进行买进、出售等,从而保障资产能够很好地流动,再依据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创造更大的收益。

4.应该周期性地编制企业的资金。

无论在何种企业中,我们都需要对自身的整体资金做一个预算,并且还需要合理地规划资金的分配以及流动状况,要在确保企业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定期对资金做合理的编制,并对资金的回收以及支出做一个科学合理的预算计划。当然,我们在编制的过程中,也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确保在不影响企业资金正常运转的前提下进行,并合理地规划企业的货币资金以及金融性资金,定期做科学合适的编制,以便于给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够帮助我们合理有效地利用企业的各项资金,为企业营运资金的管理提供有利条件。

二、合理地管理相关账款的支出与收入

为了让企业有更大的影响力,也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客户,我们一定会接触到许多的账款支出与收入,例如:企业的生产、销售、资源应用等都是企业支出或收入的相关账款,从资产负债表项目来分析,这部分资金也是企业的流动资金,我们能够将其直接、快捷地转变为企业的现金,并且这部分资金关系着整个企业的收益,所以,我们需要严格管理企业的这部分款项。

1.从资产负债表项目预计账款的收入。

企业的财务部门每个月的月底都会对企业的整体资产做相应的分析总结,而且也会有下月的资产负债表,我们可以从这个表中,对应分析企业的合作单位以及相关客户的信用度等,制定出相对应的账款收入政策,并且需要严格计算整理其中的赊欠情况等,从而给企业下个月的资金运用做出合理的规划,让企业能够更好地控制管理其营运资金。

2.依据企业的资金状况规划资金的支出。

作为财务人员,我们必须对企业的资金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并且依照企业的营业总额、销售总量、生产总量等规划企业接下来的资金支出状况,而且也要对资金进行合理地分配,例如:将企业的部分资费投入到生产设备的改进、员工技术的改进等方面,从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当然,我们也需要对员工的薪酬进行认真地比对,依据资产负债表的信息做好相应的记录,从而促进企业各个环节的和谐发展,也给了企业运营提供相应的保障。

3.建立严格的账款收支制度,降低风险。

企业的资金运转还是存在一定的风险,作为企业的财务人员,我们一定要建立严格的账款收支制度,从资产负债表中分析各种各样的资金数据,并且按照所制定的账款收支制度将拖欠企业的帐款收回,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资金的风险,才能给企业的资金运营强有力的保障。

三、企业的借款管理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能够更大地扩展企业,也为了增加企业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客户,我们也可能会出现短期的借款情况,也可能出现从银行中贷款的情况,这就会让企业短期地处于负债的状态。而且,在现在各类企业都风起云涌的情况下,对于借款我们必须谨慎处理,稍有不慎就会给企业带来不可预估的损失。在借款的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企业的资金现状以及企业的财务所能承受的限额。其次,我们企业的还债能力也是重中之重的,企业的借款必须要保证在企业资金所能偿还的能力范围内。再者,我们也要结合所借债款的支出方式,千万不能用在长期没有经济效益的项目上,这样,企业的资金运营就会降低发生财务危机的几率。所以,企业的借款要合理地运用,合理的分配,才能确保营运资金的正常工作。

四、结语

第2篇

一、资产负债管理的定义及演进

资产负债管理的工作目标是考虑利率、流动性约束、汇率和资本充足率的未来变化及其可能产生的银行,以银行的资产、负债及其机构的形式产生银行的经营策略,其通过缺口分析、存续期分析和情景模拟等多种分析工具,以实现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协调发展,最终达到风险控制和价值创造的双重目标。

从西方银行发展轨迹来看,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大致可以分为资产管理、负债管理和资产负债管理三个阶段。目前以资本约束为核心的资产负债组合管理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坐标。

二、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存在的弊端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期限错配、资产负债管理不够全面等弊端,这些现象的背后是经营理念和体制机制问题等深层次原因,实务操作中资产负债管理部门功能缺失和FTP机制欠完善是直接原因。

(一)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

资金运用方面一是贷款证券化运用不普及,可自由流通的二级市场尚未完善,影响资产组合结构调整,并增加了流动性风险,二是资金投向于信贷资产比重过高,非信贷业务拓展空间受限。在资金来源方面,负债被动增长,结构单一,需进一步提高负债业务的前瞻性、主动性和敏感性,通过负债主动管理配置相关资产。

(二)期限错配

随着银行间存款竞争日益激烈和理财产品的井喷式增长,负债有短期化趋势,客户存款在同业间游走逐利,尤其是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的期限错配需引起高度重视。

(三)资产管理不全面

一是资产负债管理方法和工具落后,现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往往侧重对过去已发生经营结果的静态分析,缺乏前瞻性的研判及“三性“平衡的临界点分析和动态调整,系统化程度低,大量依赖于手工统计,技术手段落后,二是资产负债管理范围不够全面,资产管理侧重信贷资产,对非信贷资产缺乏有效管理;未将表外业务纳入统一管理范围,未能很好解决如何提高表内外业务的协同配合能力等问题。

三、主动性、前瞻性资产负债管理的内涵

主动性、前瞻性资产负债管理是一种前瞻性的策略选择管理,要求商业银行在发展的不同阶段,结合自身发展战略,确定“三性”选择偏好,以战略决定配置,以配置驱动发展,要求银行对资金来源进行统筹和主动性管理,对资产和负债的期限结构、利率结构、币种结构进行全面的、动态的计划、匹配、协调和控制,通过科学的数量模型计量各种金融产品的风险和收益,并将风险量化为成本,以提出资本分配的解决方案,战略性、前瞻性地引导各业务条线主动收缩和扩张。

四、搭建主动性、前瞻性资产负债管理的具体举措

(一)准确计量并防范流动性风险

实务操作中,流动性风险管理包括日常流动性管理,非预期流动性风险管理及结构性风险管理三部分,其中:

第一,日常流动性管理,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完善资金头寸管理,合理地安排、调配、运用资金以保证流动性;,可借助的工具是资金头寸管理系统,银行需重点关注正常情境下的隔日及一周以内的流动性缺口。

第二,结构性流动性管理,其主要内容是通过资产负债管理(流动性缺口、情景模拟)、FTP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等工具,优化资产负债管理结构,对投资和融资进行合理布局,减少由于期限错配造成的流动性风险,银行需重点关注正常情景下的一年以内流动性缺口。

第三,非预期流动性管理,其主要内容是通过风险限额、压力测试、流动性储备及应急计划等工具,测试银行在危机情况下,是否有充分的准备,以应对危机对银行的冲击,并制定危机的应对措施和计划,银行需重点关注压力情境下的一月以内的流动性缺口。

(二)建立以“资本约束”为核心的资产负债组合管理

如今我国经济金融改革已经走到了关键时点,银行经营思路亟需创新与变革,必须建立以“资本为中心”的表内外统筹管理模式,强化资本刚性约束,在服从资本支撑能力前提下,加强资产主动配置,理顺价值传导机制,把资本回报水平作为表内资产组合管理的核心依据,资产配置的视角要从信贷市场拓展至整个金融市场,打通信贷、投行、理财等业务边界,实现表内外统筹。建立收益、风险、资本相结合的资本考核体系,实现由监管资本向经济资本过渡。

(三)建立差异化定价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的利率定价管理体系,以客户为中心,紧跟市场价格变化,灵活动态调整全行定价策略。发挥价格引导作用,调整客户结构和产品业务结构。在资金同质下建立统一的负债定价管理体系,实现全行负债管理一盘棋,建立以客户为中心,降低负债成本为目标,以流动性安全为底线的全面负债定价管理体系,加强主动负债管理,实现差异化自主定价,做好客户分类管理,设定相应的准入标准,深度挖潜,不断提升客户综合贡献度。

第3篇

总论点:正确理解与处置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具有重要意义

提纲: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概述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所涵盖的期间

三.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内容

(1)调整事项

(一)已证实资产发生了减损;

(二)销售退回;

(三)已确定获得或支付的赔偿。

(四)资产负债表日后与财务报告所属期间有关的利润分配(不包括分配方案中的股票股利);

(五)在资产负债表日以前提起的诉讼,以不同于资产负债表中登记的金额而结案

(六)新的证据表明,在资产负债袁日对长期合同应计收益的估计存在重大误差;

(七)解决在资产负债表日正在商议的债务重组协议。

(2)非调整事项

(一)股票和债券的发行;

(二)对一个企业的巨额投资;

(三)自然灾害导致的资产损失;

(四)外汇汇率发生较大的变动

(五)资产负债表日后董事会制订的利润分配方案中包含的股票股利;

(六)企业合并或企业控制的股权出售;

(七)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了事项导致的索赔诉讼的结案;

(八)资产负债表日后董事会作出的债务重组的决定;

(九)资产负债表日后出现的情况引起的固定资产或投资上的减值。

四.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处理原则

(1)调整事项的处理原则

(2)非调整事项的处理原则

五.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处理方法

(1)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调整事项

(一)涉及损益的事项

(二)涉及利润分配的事项

(三)不涉及损益及利润分配的事项

第4篇

保监会以风险为导向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以下简称“偿二代”),对保险公司经营过程中的利率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第7号:市场风险最低资本》指出:“本规则所称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利率、权益价格、房地产价格、汇率等不利变动,导致保险公司遭受非预期损失的风险”。明确了市场风险的风险计量范围。人身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分析自身资产负债组合,优化公司利率风险与信用风险最低资本的配比,从而降低公司整体最低资本。《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第12号:流动性风险》指出:“加强资产与负债的流动性匹配管理,根据公司业务特点和负债特点,确定投资资产结构,从期限、币种等方面合理匹配资产与负债”。规范了保险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最低监管要求。因此,制定合理有效的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是保险公司日常经营活动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资产负债管理是保险公司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涉及到资产配置、负债配置和资产负债匹配等众多内容,资产负债管理的主要目标是预防技术上的偿付能力缺失以及保证技术偿付能力。由于寿险业经营产品的长期性,利率变动对其财务管理、风险管理具有很大的冲击,市场利率的变动很容易造成保险公司一段时期内的利差损,从而影响到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与持续经营。因此,在偿二代体系下,如何更好的对利率风险进行管理,从而建立完善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对于寿险公司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多层规划模型由Bracken和McGill在1973年首次提出,这一方法常被用于研究多层管理系统的优化问题,并且通常情况上下层之间存在地位上的不平等。资产负债管理具有整体管理和全面分析的特性,其所要实现的管理目标众多,而且目标之间相互影响,彼此制约,具有典型的多层决策属性。寿险公司的资产负债管理过程通常是由产品设计定价到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再对产品设计定价进行修正的循环过程,而这一过程可以被二层规划问题所模拟,二层规划下层规划的可行域可对资产负债管理中的风险程度进行约束。

迄今为止,在国内外已掌握的文献中,都没有通过多层规划来进行资产负债管理问题的研究,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将寿险公司的资产负债管理目标看成多层次决策问题,而在传统的研究中并没有考虑到诸目标之间相互影响制约的多层次属性,更无法得到最优的决策结果。本文将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和多层规划方法相结合,建立基于保险产品配置和投资策略的寿险公司多层规划资产负债管理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将多层次目标和各种风险同时纳入到决策过程,提升保险公司管理决策的层次,增强保险公司防范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

二、 文献综述

资产负债管理最早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历经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等理论模式的变迁,确定性模型、随机规划模型、随机控制模型等模型工具的进步,以及现金流匹配、缺口管理等静态管理技术以及免疫策略、动态规划等动态管理技术的发展,最终成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和价值创造的重要手段。

在静态资产负债管理技术方面,Clifford(1981)将缺口定义为浮动利率资产与浮动利率负债之间的差额,以及固定利率资产与固定利率负债之间的差额;J.A.Attwood(1983)系统阐述了区隔技术对公司资产负债现金流管理、保险产品和投资策略的意义。在动态资产负债管理技术方面,M.Rubinstein(1981)提出的投资组合保险方法是指在设定投资损失阈值的同时,从市场的有利变动中获利;Leibowitz,Krasker和Nozari(1989)等将利差管理应用于资产负债管理,并结合期权和久期提出进一步的扩展。

近年来,随着数学工具的不断深入发展,更多复杂的和接近现实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型被提出并应用于资产负债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当中。在基于随机控制理论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型方面,Kusy和Ziemba(1986)将随机优化与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管理结合,得到了含有不确定性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型;随机优化思想在保险公司的大规模应用是Carino(1994)建立了Russell-Yasuda-Kasai模型,利用该模型能够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并综合各种实际限制条件做出准确的决策;Consigli和DemPster(2000)利用动态随机优化进行动态的资产负债管理。在多期资产负债管理研究方面,MW.Brandt(2007)考虑了时变性投资机会下确定给付制养老金的资产配置决策问题,分析了预防性风险约束与惩罚性风险约束对于投资决策的影响。在多目标资产负债管理研究方面,解强、李秀芳(2009a,b)首先将多目标规划应用于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管理问题;李秀芳、王丽珍(2012)采用多目标规划解决保险公司的资本管理决策;景??(2014)建立了随机的保险公司多目标资产负债管理模型,将多目标、资产与负债随机变化等特征同时纳入到资产负债的决策过程中。

综上所述,学术界对于资产负债管理的研究,已经从单期单个目标的静态决策发展为多阶段多目标的动态决策,逐渐演变为以最优控制为代表的动态决策模型,从而实现资产和负债的统一有效管理。而实际上,资产负债管理不仅仅是一个多阶段多目标的问题,更应该是一个多层次,分步骤的优化问题,因此,上述模型仍然具有很大的限制性。

多层规划理论是优化理论和方法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建立在线性规划的基础之上,是一种可以解决多个层次决策问题的数学方法,由于受到Stackelberg模型的影响,多层规划方法在众多领域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关于多层规划问题的研究,一般认为是由Bracken和McGill于1973年在《Multilevel Programming》中最先提出。在此之后,Vincente和Calamai(1994),Dempe(2003)等人先后发表了关于二层规划问题的综述。Falk(1973)深入研究了线性Min-Max问题,它是两层规划的特殊形式,该问题的讨论为两层线性规划几何性质的研究和算法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Bacrken(1978)和Choi(1988)用多层规划对竞争环境下有多目标的生产和市场决策问题、资源配置问题、多头垄断市场的决策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建模、求解,结果表明,多层规划建模优于传统的建模方法。国内关于多层规划的算法研究方面,王谦、汪寿阳、尹红霞等(1994)采用Kuhn-Tucker条件及对偶理论分析了线性―二次双层规划问题,并给出了一些二层规划问题的算法。阮国桢、杨丰梅、汪寿阳(1996)在对多层线性规划问题可行解的充要条件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一种单纯型法对该问题进行求解。王广民,万仲平等(2005)在提出可行度概念的基础上,研究了下层以最优解返回上层的二层线性规划问题的遗传算法。

资产负债管理的有效性决定了保险公司的经营目标是否能顺利实现,为实现这些目标公司可以利用现金流匹配、久期匹配等资产负债管理技术将资产与负债进行匹配管理。本文将多层规划方法与寿险公司的资产负债管理问题相结合,刻画资产负债管理中由产品设计定价到相应投资策略的制定,再对产品重新设计修正的循环过程,以解决传统方法可能存在的资产负债不匹配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创新价值和研究意义。

三、 基于二层规划的寿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模型

1. 二层规划模型。在过去20多年中,多层规划的理论、方法及应用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以二层规划最为常见。二层规划是二层决策问题的数学模型,是一种具有二层递阶结构的系统优化问题,上层问题和下层问题都有各自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上层问题的最优解不仅与上层决策变量有关,还依赖于下层问题的最优解,而下层问题的最优解又受到上层决策变量的影响。

2. 寿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模型。

(1)模型的基本假设。

①利率期限结构平整且利率波动服从正态分布。

②寿险产品开发与资金投资具有一定相关性,非相互独立。

③保险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这意味着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可以完全被销售。

⑤寿险公司具有风险中性特点。

⑥保险公司在初始点处为保持技术偿付能力需要使总负债等于总资产,即TL=TA,

现在考虑建立基于二层规划的寿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模型,通过保险产品和投资项目的合理配置,实现最大化利润以及最小化风险的公司层面管理目标。第一,分析如何通过分配投资项目,在可接受的风险水平约束上追求最大化投资收益。第二,在一定的投资策略上,考虑如何分配保险产品以达到最大化公司利润水平的目的。第三,结合两个子模型建立二层规划模型。

(2)投资项目配置。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一般要求必须具备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三大原则。其中,由于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中大量资金都是以各种准备金的形式存在,其经营负债性的特点决定了在保险资金运用时安全性是其首要原则,收益性居于次要地位。而且对于寿险公司的各种准备金而言,其久期通常较长,受到利率风险影响更为巨大,因此寿险公司的投资部门应当对资金运用的安全性具有足够的认识。

(3)保险产品分配。寿险公司作为商业保险公司的一种,盈利通常是其经营的直接目的。一般来说,资产负债久期之比越高,企业承担流动性风险越大,但企业的利润水平越高。因此,模型考虑采用资产负债久期之比作为上层规划的目标函数,在可承受风险水平下最大化预期利润

其中,DA和DL分别表示寿险公司资产组合与负债组合的久期。

(4)免疫模型的约束条件。免疫模型是目前资产负债管理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建立在利率期限结构平整的假设之上。由于保险公司采用资产主导型资产负债管理很难适应竞争激烈的保险市场,因此如何将资产和负债进行合理的配置成为了寿险公司的经营决策重点。

3. 构建基于二层规划的寿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模型。结合上面的分析,考虑将具有直接关系的两个子模型结合在一起,描述寿险公司持续经营的过程,保费收入的分配政策决定了保险公司的投资策略,保险产品的分配过程决定投资项目的配置。资产组合配置获得的投资收入有助于公司利润的最大化,投资配置的结果会反馈到保险产品的分配,因此两个决策步骤互相决定,影响彼此的目标。

将上述两个子模型以及免疫模型的约束条件结合在一起,得到基于二层规划的寿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模型:

四、 实证研究

1. 模型数据与假设。

(1)投资资产。假设寿险公司投资的金融产品为债券(Ai,i=1,2,3,4,5),债券数据如表1所示。

(2)保险产品。假设寿险公司发售如下寿险产品(Li,i=1,2,3,4,5),具体信息如表2所示。

2. 模型求解与分析。我们采用MATLAB编程,对上述二层规划模型进行计算,得到寿险公司的最优产品分配和投资组合策略为:投资组合权重(0.101 7,0.213 2,0.139 5,0.492 5,0.053 1),产品分配权重(0.021 6,0.033 1,0.102 0,0.597 2,0.246 2)。相应的最优资产负债久期之比=0.983 77。

从实证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第一,就整体而言,模型的解是保险产品分配和投资项目配置两个子模型互相影响作用的结果,领导者和追随者分别做出各自的最优决策。

第二,跟据双层规划资产负债管理模型的求解结果可知,保险公司成功实现了预期利润最大化和投资风险最小化的目标。与此同时,该模型将投资管理中的免疫策略――久期和凸性以及VaR约束考虑在内,从而达到了资产负债合理配置的要求。

第三,最优资产负债久期之比接近1,这与传统意义上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率接近1的事实相一致,这说明保险公司通过风险分散化实现了资产和负债的合理匹配。

第四,寿险公司的最优投资组合和产品分配比例具有较大的倾斜特点,这一方面和本文模型中投资标的和寿险产品的设定具有较大关联,另一方面,国内保险公司的投资数据很难得到也造成了实证结果与理论模型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

五、 结论

第5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 资本结构 面板数据 影响因素

电力行业是国家基础能源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电力需求相应提高,“电荒”现象经常出现。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电力行业近年来逐渐加大投资力度。随着全国对电力行业能减排的要求加大,我国电力行业也进入新的整合阶段。在当前电力行业面临大规模资产投资和重组的背景下,电力企业资金需求逐步扩大。然而,随着我国电力行业市场化逐步完善,电力企业通过传统拨款或垄断利润积累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投资需求。在内部资金不足满足投资需求时,包括举债与发行新股等外部资金来源成为电力企业必要的融资渠道。不同资金来源的组合产生不同的资本结构与财务风险,并且可能造成资金成本的差异,进而影响企业的市场价值。合理的资本结构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及长远发展。因此,在我国电力行业进入高成长阶段时,研究我国电力企业资本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1.我国电力企业资本结构影响因素

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因素可以分为微观和宏观两大类。一般认为宏观因素中宏观经济水平、货币政策、资本市场对资本结构有重要影响。微观因素包括行业因素和公司因素。公司因素对资本结构的影响一直是资本结构研究的热点之一,最早研究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文献研究的就是公司特质对资本结构的影响[1]。本文结合电力行业特点主要研究公司因素对我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

1.1企业规模

现有理论认为企业规模大小对资本结构的影响是不确定的。权衡理论认为,规模越大的公司倾向于多元化战略,与小规模公司相比具有较稳定的现金流、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有可能承受较高的负债水平。因此,可以从理论上预测公司规模应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正相关。但Rajan和Zingales(1995)[2]从信息披露角度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因企业的规模和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反向关系,即规模越大信息不对称程度越低,或者说大公司比小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更多,股东权益在市场上能有较为准确的定价,因此规模大的公司应倾向于股权融资。在我国目前的贷款制度条件下,银行倾向于贷款给规模较大的公司。国内学者的研究结论大致相同,即上市公司规模与其资产负债率正相关。

1.2 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对于资本结构存在两方面的影响。Myers和Majluf(1984)[3]的优序融资理论认为,从信息不对称与理性预期来看,内源融资由于其成本最低而成为公司的首选方式。因此盈利能力较强的企业的负债比率较低。而静态权衡模型则认为,考虑到成本、破产成本和税收因素等,盈利能力较高的企业往往倾向于采用较高的负债率,企业盈利能力与负债率正相关。在现有的实证研究中,大多数结论支持“优序融资理论”的观点,但结合我国实际,我国资本市场尚不成熟,部分上市公司存在“重股轻债”的异常融资优序现象。

1.3 成长性

优序融资理论认为,高成长性公司面临着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内部保留盈余难以满足公司快速成长所需的巨大资金需求,往往选择次优的负债融资。而根据权衡理论,高成长性的企业在高速成长同时具有较大的经营风险和破产概率,因此成长性强的企业应选择低杠杆率,即成长性与负债率负相关。电力行业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性,属于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电力企业建设项目具有投资规模大,投资回收期长的特点,企业通常选择长期资本融资。我国学者实证研究表明,我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表现出具有强烈的负债融资偏好[4]。

1.4 资产有形性

电力企业的资金需求很大,动辄上百亿资金,债权人面临的风险极大,因此有形资本的担保就显得尤为必要。根据成本理论,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冲突,致使债权人面临着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而有形资产的担保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债务信用风险,因此,资产有形性高的企业更容易取得银行贷款。优序融资理论也认为担保债务可以缓解企业管理者与外部股东、债权人之间的信息非对称程度,具有贷款优势。基于此,可以预测资产有形性与资产负债率正相关。

1.5非负债税盾

Deangelo和Masulis(1980)[5]提出了公司税、个人税和非负债税盾相联系的公司税盾作用下的公司最佳资本结构模型。在这一研究中,他们发现折旧和投资的税收减免是企业负债税盾的替代物,这些公司较少需要负债带来的抵税作用,因此对于有较大的非负债税盾的企业而言,其资本结构中负债水平较低。电力企业属于固定资产投资较多的企业,因此除负债具有抵税作用外,无形资产的摊销、电力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折旧具有较大的“非负债税盾”价值。非负债税盾作为负债的一种替代形式的杠杆,且不会产生到期不能偿付的风险。因此可以认为,拥有大量非负债税盾的电力企业会更少利用债务,即非负债税盾与资产负债率负相关。

1.6资产流动性

在我国电力企业的资产构成中流动性资产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理论上资产流动性对资本结构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流动性高的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较强,财务风险较低,容易取得贷款,因此流动性与长期负债率呈正相关关系。另一方面,企业流动性资产较多,资金周转速度快,企业就可以用部分流动资产作为长期投资资金来源,从而减少了债务融资需求,因此流动性与资产负债率呈现出负相关关系。

1.7产生内部资源能力

平衡理论认为产生内部资源能力强的公司选择更高的债务水平以获取更多的债务税盾,因此产生内部资源能力与资本结构正相关。同时若企业拥有较大的自由现金流以及较少的债务,管理层就可以将自由现金流视为“缓冲器”以应付可能发生的损失,这使得企业会缺乏约束机制以保证项目经营的有效性。因此,出于对管理层监督和约束的目的,拥有大量自由现金流的企业应具有较高的债务水平。而根据优序融资理论,由于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公司更偏好内源融资,只有当内部盈余被耗尽时,公司才发行债务,最后是发行股票。从融资优序理论考虑,产生内部资源能力与公司资本结构负相关[6]。

2.我国电力企业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2.1数据来源及样本选取

根据中国证监会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目前沪、深两市A股电力上市公司共有61家,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剔除了2005年以后上市的公司,最终筛选出59家电力行业上市公司。以这些样本公司2005-2010年的财务数据为基础,利用Eviews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数据来源:锐思金融研究数据库()。

2.2相关变量的界定

本文借鉴国内外学者在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中对相关变量的界定,结合电力企业的特点,对上述影响因素的变量进行定义,具体见表1。

3. 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表2是对我国电力企业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3和图1分别以表和图的形式来反映各相关变量平均值的变化趋势。

从表2可以看出:(1)除变量成长性和资产流动性外,其他变量的中位值和平均值相当接近,表明变量是符合统计分析的,分布比较对称。(2)成长性和资产流动性的标准差较大,说明各企业成长性和资产流动性差别较大。从表3和图1可以看出:(1)从公司规模来看,我国电力上市公司的规模处于不断扩大中,但增长速度较缓慢。(2)从成长性波动幅度较大来看,电力企业可能由于受到国家政策变影响,波动性较大,2010年下降幅度较大。这一趋势说明国家限制电力投资过热的政策对电力企业影响比较显著。(3)盈利能力在整个研究年限内波动较小,这说明电力企业盈利能力较为稳定。(4)非负债税盾处于下降状态,说明我国电力企业的资产更新速度放缓。(5)资产流动比率均小于1,说明电力企业资产流动性小于生产企业合理的最低流动比率,短期偿债能力较低,所以企业一般选择长期负债。(6)产生内部资源能力在研究期内较为稳定,说明我国电力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状况比较稳定。(7)资产负债率,处于上升状态,说明电力企业在逐步提高财务杠杠,更多的以负债满足增长的资金需求。

4. 实证结果与分析

根据描述性分析结果可知资产负债率随时间有所变动,因此本文选择基于面板数据的固定影响变截距模型,以截距的不同来反映时间的影响,模型如下:

式(1)中,βt包含了各年间的资产负债率水平差异,μit为随机扰动项,包含了其他难以量化的不确定影响因素及模型设定误差的影响,假设其均值为0,方差为σ2,并假定μit和Xit不相关。

利用Eviews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可得估计结果如表4,模型的检验结果如表5。

由表4和表5的实证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该模型有较强的解释力。回归系数显著不为0,调整后的R2为0.9534,表明模型的拟合优度极高,表明模型通过整体的显著性检验。由于模型的解释变量包含了因变量的滞后项,因此D.W.检验不再有效。结合表4,除变量X7外,其他解释变量的t统计量对应的伴随概率值均小于0.05,说明对应解释变量的系数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2)资产负债率有逐年提高的趋势。由于表4中时点的固定影响系数表示各年份回归模型截距对平均截距(即第1行系数估计值14.4353)的偏离,从表4中的结果可以看出,我国电力企业资产负债率有逐年提高的趋势,这一结果符合电力企业发展特点,从国际上电力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来看,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较高。如日本在1975-1990年间九大电力公司资产负债率一直高达82%以上。我国近年来经济迅猛发展,电力行业负债水平截止2010年底,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2.95%,较2005年提高了9.03%,与发达国家电力企业负债水平相比,仍有一定负债空间。

(3)公司规模与资产负债率呈强烈的正相关关系(系数为2.25),这符合基于权衡理论的预测,说明我国电力企业资产规模可视为衡量企业破产的反变量,同时也说明,在我国电力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时,规模大的企业具有优势。

(4)盈利能力与资产负债率显著负相关。这一结果与基于优序理论的预测结果一致,但与基于平衡理论的预测结果相反。这表明我国电力企业在盈利状况很好时更倾向于通过保留盈余的内部融资来筹措资金。这也说明我国电力行业有进一步扩大负债水平的空间,以达到充分利用债务税盾效益的目的。

(5)成长性与资产负债率显著正相关。这一结果符合基于优序融资理论和理论的预测结果。这表明我国电力企业在进行电站扩容时,公司的留存收益不能够满足成长所需资金,需要借助负债等来满足其资金需求,结合我国电力行业“上大压小”政策可以推测,我国电力企业近年来关停能耗高、污染重的小火电机组,加大高效、清洁机组的建设,国家发电装机总容量处于大幅上升状态。

(6)资产有形性与资本产负债率显著正相关。这符合基于理论和权衡理论的预测结果。这表明我国电力企业的有形资产作为负债的抵押资产可以有效降低债权人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企业能够降低负债成本,获得更多的负债融资。

(7)非负债税盾与资产负债率显著负相关。这说明我国电力企业非债务税盾效益较大,对债务进行了有效的替代。对于电力设备等固定资产折旧较多的电力企业,拥有的非负债税盾较大,这样的企业减少了负债融资。

(8)资产流动性与资产负债率显著负相关。我国电力企业普遍具有较低但相对稳定的流动比率,资金周转快,一部分流动资金可作为长期投资的资金来源,从而相对减少了对外源融资的需求。从资产流动性的系数较低可以说明,我国电力企业负债融资时多选择长期负债的债务期限结构。

(9)企业产生内部资源的能力与资产负债率不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不符合基于优序融资理论的预测,这表明企业产生的自由现金流量不能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企业需要大量融资时更偏好负债融资。

5.结论

本文通过对我国电力企业资本结构影响因素中的公司因素的实证分析,发现公司规模、成长性、资产有形性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显著正相关,盈利能力、非负债税盾和资产流动性与资产负债率显著负相关。对于盈利能力与公司资本结构的关系,本文的结果与陈红年教授[7]、柳瑞禹教授[8]的结果相同,但与贾利军博士[4]等的结果完全相反。差异可能是变量的选择、样本公司与样本量以及研究期间的差异造成的。对于企业产生内部资源的能力与资本结构的关系,本文的结果与柳瑞禹教授的结论不一致,产生的差异可能与样本公司与样本量的选择不同有关。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规模和资产有形性对资产负债率具有较大正影响,因此企业要提高资产负债率,加强对存货和固定资产等可抵押资产的管理以及充分利用规模效益,以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盈利能力和非负债税盾对资产负债率具有较大负影响,这表明盈利能力较低的企业难以获得股权融资,只能通过负债融资解决资产需求;拥有非负债税盾较小,即资产更新速度较慢的公司可通过扩大负债融资来获得负债的税盾效益。

参考文献:

[1]Titman S,Wessels R.The determinants of capital structure choice[J].Journal of Finance,1988(43):1-49

[2]Rajan R,Zingales L.What do we know about capital structure? Some evidence from international data [J].Journal of Finance,1995(50):1421-1460

[3]Myers Stewart C, Nicholas S.Majluf. Corporate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 when firms have information that investors do not have.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Economics.1984(13):187-221

[4]贾利军、彭明雪.我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7(7):140-144

[5]Deangelo H, Masulis R.W. Optimal Capital Structure under Corporate and PersonalTaxation.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80(8):3-9

[6]肖作平.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研究——理论和证据[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205-237

[7]陈年红.电力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06(4):81-82

第6篇

关键词:资产负债表;哲学;辩证关系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3-0179-03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高度统一。资产负债表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系统,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用哲学观点探讨资产负债表,既有利于揭示资产负债表的深刻内涵,促进会计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又有利于丰富哲学思想,凸显哲学的实践价值和指导作用。

一、系统与要素的辩证关系

(一)系统与要素

恩格斯指出:“关于……所有过程都处于一种系统联系中这一认识,推动科学到处从个别部分和整体去证明这种系统联系。”[1]所谓系统,是指一定数量相互联系的部分或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的存在是客观的普遍的现象。系统论作为一种方法,无疑是人类思维方式的一场革命,具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它表明权益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现有义务和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从系统论的角度讲,资产负债表就是一个系统,由若干要素组成。财政部2006年公布的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列示的会计要素共有六个,其中与资产负债表相关的会计要素有三个,分别是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这三个要素从不同侧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为了较详细地反映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又将会计要素按需要细分为具体的会计科目。但资产负债表毕竟是概括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因此,就有必要对具体的会计科目加以归类、综合,以满足不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会计科目和资产负债表项目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大致存在三种情况:资产负债表项目与会计科目相等,资产负债表项目宽于会计科目,资产负债表项目窄于会计科目。因此不能将资产负债表项目简单等同于会计科目。

(二)层次与结构

资产负债表作为一个有机系统,其构成要素具有层次性和结构性特征。所谓层次性,是指系统和要素(子系统)之间的地位、等级和相互关系。任何系统都是有层次的。所谓结构,就是组成系统的诸要素或部分的相互结合方式。任何系统都有相对稳定的结构。系统的性质和功能不仅取决于它由什么要素组成,而且取决于这些要素的结合方式。系统的结构性要求我们优化结构,以实现整体的最佳功能[2]。因此在对资产负债表进行分析时,必须遵循层次性和结构性原理。就总体而言,中国资产负债表采用的是账户式结构,也就是左右结构,其编制的理论依据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报表左边是资产项目。资产项目按其流动性的大小或变现能力的强弱排列,流动性越大、变现能力越强的资产项目越往前排;反之,越往后排。报表右边是权益项目。具有优先清偿的权益,即负债排在前;所有者权益属于剩余权益,列于负债之后。比如对短期偿债能力的分析,就体现出层次行特征。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是短期偿债能力分析的两个要素。将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进行比较,可以大致地看出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在对比分析中采用的主要指标有:营运资本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保守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

短期偿债能力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保守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之间的关系(如下页图1所示)。

营运资本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差额的绝对数值,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它难以用于不同规模、不同时期、不同公司之间的比较。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最基本、最通用的财务指标,因此它能较好地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速动比率是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与流动比率相比,速动比率能更好地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的强弱。保守速动比率是保守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保守速动比率通过考察速动资产中变现能力最好的部分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比值,能更好地揭示企业对流动负债的偿还能力。而现金比率则是现金类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现金比率能反映企业的即时付现能力。在所有短期偿债能力指标中,现金利率所反映的偿债能力是最强的。这五个指标具有层次递进性特点。

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的不同发展时期,由于其所处的具体环境不同,以及对风险和收益的态度不同,资产与资本的比例关系也不尽相同。但是,不管怎样,资产与资本都必须保持一个合理的比例,都必须保持基本的平衡。否则,一旦会计的基本等式被破坏,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将不复存在。

二、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和静止是对立统一关系。一方面,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另一方面,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互为存在前提,并且运动和静止相互包含、相互贯通[3]。我们知道,会计报表按其所反映的内容,可以分为动态报表和静态报表。动态报表是指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资金耗费和资金收回的报表,如利润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经营成果的报表;静态报表是指综合反映企业一定时间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报表,如资产负债表是反映资产负债表日企业资产总额和权益总额的报表,从资产总量方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从而反映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和偿债能力。从哲学上讲,运动与静止不可分。相对静止是测量运动的尺度;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相对静止也是认识和区别事物的基础。从会计上讲,利润表与资产负债表也密不可分。资产负债表是根据“实账户”的期末余额计算和分析填列的;而利润表是根据“虚账户”本期发生额计算填列的。其根据是“收入-费用=利润”会计等式。从严格意义上讲,“收入”应具备如下两个基本特征:其一是“收入”可能表现为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或者二者兼而有之;其二是“收入”必然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注:费用要素正好相反)。表现绝对运动的收入、费用要素通过利润要素最终转化为资产负债表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大要素。由此看来,利润表的收入、费用和利润要素与资产负债表的三大要素密不可分。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动态表现形式——利润表最终通过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静态表现形式——资产负债表表呈现出来。资产负债表对利润表具有制约作用。一个企业经营的好坏,最终必须通过资产负债表予以检验。而会计实务中,会计造假往往是从利润表入手的。另一方面,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与其初余额总会发生增减变化。这一增减变化本身就是动态过程,是会计核算对象——经济业务变动的产物。

三、普遍与特殊的辩证关系

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就是矛盾的共性、绝对性;矛盾的特殊性就是矛盾的个性、相对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共性和个性、绝对性和相对性、一般性和个别性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3]。会计理论规定,资产类账户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期初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权益类账户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期初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这就是一般账户的共性。备抵调整账户,按其经济内容分类虽然属于资产类账户,却并不遵守资产类账户的一般规定,它们则是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期初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

四、时间和空间的辩证关系

任何事物的存在和运动,都会表现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这种持续性表现为运动过程的暂久性和运动依次出现的先后顺序。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这种广延性表现为物体彼此之间的并存关系和分离状态,排列次序等。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3]。对资产负债表作横向趋势分析和纵向结构分析,即体现了其时间和空间的辩证关系。所谓资产负债表横向趋势分析是指是对每个项目的本期或多期的金额与其基期的金额进行比较分析,编制出横向结构百分比资产负债表,以观察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趋势。横向趋势分析通常可以作为用户预测企业未来经营情况的立足点。通过观察报表中各项目的增减变化情况,可以发现重要的并且异常的变化,同时对这些变化作出进一步分析,找出其变化的原因,判断这种变化是有利还是不利,并力求对这种趋势是否会延续作出判断。所谓资产负债表的纵向结构分析,是将常规形式的资产负债表换算成结构百分比形式的资产负债表,即分别以资产合计数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合计数为共同基数,列为100%,然后求出表中左右两方各项目相对于共同基数的百分比,进一步结合企业的规模、经营性质、销售状况以及行业风险等因素分析企业在资产运用以及资金筹措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五、结语

会计理论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而深邃的哲学思想。对于会计问题的哲学思考,一方面可以加深我们对会计实质的认识,化解会计学理论的一些纷争,推进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丰富哲学的内容,推动哲学与时俱进,发挥哲学对会计科学的指导作用,让哲学和会计理论为中国改革开放、科学发展伟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2-60.

第7篇

现代公司财务理论是现代金融理论的基础内容之一,而资本结构理论又占据了公司财务理论的核心位置。资本结构一方面指企业的负债与总资产的比率,另一方面又指所有者权益及各构成项目分别占企业总资本的比例。资本结构理论是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研究企业资本结构中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比例变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以及是否存在最优资本结构问题的理论。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治理结构、规模状况、发展前景、一级市场股票活跃性、公司行业代表性、所属行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公司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都属于对上市公司进行综合评价的内容。但在这些综合评价内容中,经营绩效最能集中地体现上市公司的综合实力,也是上市公司能够通过自身努力不断加以改善的方面。因此,本文主要研究资本结构和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由于资本结构区域差异性问题的存在,选择特定地区进行资本结构与绩效相关性的研究很有必要。江苏省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目前上市公司已达到119家,以江苏省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于发现该地区资本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以完善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增加上市公司绩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理论基础及文献回顾

自1958年MM定理提出以来,国外学者以发达国家成熟的资本市场为背景,对资本结构理论与实证进行了广泛研究。对于资本结构选择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西方资本结构的两大主流理论即权衡理论和优序融资理论。对于资本结构选择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权衡理论和优序融资理论所预测的结果并不一致,而国内学术界对于资本结构与绩效的实证研究,也得出了不同的研究结果。

(一)理论基础 权衡理论认为,由于存在负债的破产成本及成本,在负债比率增大,税收效应增大的同时,公司的破产成本和成本也相应升高,当公司的破产成本和成本开始大于税收效应时,公司的价值下降,也就是说成本、税收和破产成本导致高绩效的公司倾向于更高的账面价值财务杠杆比率(即负债水平与绩效正相关)。因此公司存在一个最优资本结构。最优资本结构处于负债的预期边际税收利益等于负债的预期边际成本之处。

优序融资理论则认为,企业融资决策的依据是一边倒的,即尽量使用低成本的融资方式,不存在一个理想的杠杆比例目标。因此,当企业投资超过留存利润时,企业负债相应增加,反之则减少,企业负债比例的变化是净现金流变化的结果。在优序融资理论中,企业在经营好的时候要储备现金或举借少量债务,以避免将来投资时采用昂贵的外部融资方式,因此,在一定的投资机会下,盈利能力强的企业反而有更低的杠杆比例,高的利润留存和低的负债比例是拥有高融资能力的表现,即公司高额的利润回报将导致较低的账面价值财务杠杆比率(负债水平与绩效负相关)。

(二)文献回顾 李义超、蒋振声(2001)以1992 年底前上市的31 家上市公司为样本,以Tobin′Q作为公司绩效的变量,以资产负债率作为负债结构的变量,得出结论:Tobin′Q 值与资产负债率呈正相关。

于东智(2003)选用了总资产收益率(ROA)和主营业务利润率(CPM)来衡量公司绩效,研究发现负债比例与公司绩效指标之间表现出了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封(2006)按照公司的负债水平将企业的资本结构选择偏好分为“激进型”和“保守型”两种,选取了1999 年以前上市的623 家公司作为样本,对资本结构选择偏好与企业绩效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一假设的验证结果与资本结构两大主流理论中的优序融资理论相一致,而与权衡理论相反。

徐兴恩、胡科(2006)认为合理的资产负债率不但是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为企业创新提供有力的资金保证,能够提高融资能力,增强抗风险实力,以保证提升核心竞争力。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如何安排好公司的资本结构以提高公司绩效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一个问题,但他们得出的结论有时却截然相反。考虑到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融资行为的特殊性,笔者对江苏省上市公司财务结构与公司绩效及成长性的相关关系进行探讨。

三、研究方法及模型构建

资本结构指标狭义上是指企业各种渠道资金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即自有资本(权益资本)和借入资本(负债)的结构组成形式。笔者选用资产负债率作为资本结构的变量,净资产收益率(ROE)作为公司绩效的指标,税后利润增长率作为成长性的变量,总资产作为控制变量,对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一)研究假设 资本结构理论认为制约企业无限追求免税优惠或负债最大值的关键因素是由债务上升而引起的企业风险和其他费用。随着债务的增加,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甚至破产的可能性也增加。随着企业债务增加而增大的风险以及各种费用,会使企业筹资的额外成本增加,从而降低企业的市场价值。过高的资产负债率使企业的财务风险增加,当公司的销量下降引起税前利润下降时,由于财务杠杆的作用,使得税后收益下降的幅度大于税前利润下降的幅度。由此假设:

H1:公司经营绩效与资产负债率呈负相关,即资产负债率越高,公司经营绩效越差。

由于上市公司主要依靠资本市场形成资本,上市公司想要发展,依靠内部积累的资源非常有限,成长性更多地是依靠外部融资,由此假设:

H2:公司成长能力与资产负债率呈正相关。

(二)变量选择与度量

(1)资本结构度量。国内外学术界对资本结构的界定基本上是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进行,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将“短期债务资金”纳入资本结构的研究范围。充分考虑到中国上市公司的现状(流动负债在负债总额中占绝对优势,即80%左右),本文将短期债务资金(在资产负债表中表现为负债中的流动负债部分)纳入资本结构的研究范围。舍弃了以狭义资本结构为限定对象的常规做法,在剖析上市公司特有资本结构现象的基础上,从企业所有资金筹集来源的构成和比例关系,即广义资本结构的视角来探讨其与企业绩效的相互关系。因此,本文以相关实证分析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作为资本结构的度量指标,同时对于资产与负债的计量均采用账面价值。

(2)企业绩效及成长性度量。在对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中,对于企业绩效的度量,一般以财务指标为主,本文以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衡量公司经营绩效的变量。因为该指标比总资产收益率有更强的综合性,是衡量企业经营绩效的核心指标。并且以税后利润增长率作为衡量成长性的变量。

(3)控制变量的度量。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成果丰富,为本文控制变量的选择提供了充分的备选变量,本文选择总资产、资产周转率、资产流动性作为控制变量。各变量名及计算方法如表1所示:

(三)模型构建 根据上文提出的假说H1和H2以及对变量的界定,本文构建如下的多元回归模型:

模型1:

ROE=?茁0+?茁1Debtr+?茁2Incr+?茁3lnAsset+?茁4Asstur+?茁5Liqu+?滋1

模型2:

Incr=?兹0+?兹1Debtr+?兹2lnAsset+?滋2

四、实证分析

在上述假设的基础上,笔者以江苏省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针对本文提出的两个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一)样本选择 本文选择了2007年江苏省所有上市公司110家为初始样本(江苏省上市公司以江苏省证监局公布的名单为准),数据搜集过程中剔除5家因经营状况原因无法准确获得数据的公司,最终确定了105个研究样本。样本数据主要来自国泰安数据库中CSMAR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数据库和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分析数据库。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2007年江苏省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为9.7%,整体经营绩效较好,而且各公司间的净资产收益率存在很大的差异,最大可达到104%,而最小的为-62.5%。从资产负债率来看,江苏省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的平均水平为51.7%,接近于正常水平,通常认为资产负债率在40%~60%之间都是比较安全的,资产负债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仍然处于比较合理的状态,这说明江苏省上市公司整体财务状况良好,不存在破产的风险。从税后利润增长率来看,其平均值为97.36%,说明江苏省上市公司整体成长性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但从最小值-13079.7%和最大值14103.8%来看,各个公司成长性差异很大,这是由各个企业拥有的资源和发展潜力不同导致的结果。

(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本文采用STATA10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在回归分析之前,对模型进行回归诊断,模型1的平均vif(方差膨胀因子)为1.29<5,模型2的vif为1.01<5,说明模型1和模型2均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另外,本文还对模型进行了BP检验,结果表明两模型均不存在异方差。

对于模型1,从上述回归结果可以看出,Debtr,lnAsset,Liqu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Incr,Asstur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因此,该模型通过了T检验。该模型的拟合优度为26.64%,调整后为22.94%,说明解释变量很好地解释了被解释变量。在上述回归结果中资产负债率的系数为-0.21,即资产负债率提高1个单位,净资产收益率下降-0.21个单位,这说明江苏省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与公司经营绩效呈负相关关系,验证并支持了假设H1。该结果也验证了财务杠杆理论,该理论认为当企业的利润率高于资本成本率时,增加负债可以提高获利水平,增加企业的绩效,而当企业亏损时负债会成为企业的负担,加剧企业的亏损。同时在一个充分竞争的企业环境中,高财务杠杆容易导致企业后续投资能力不足,利润和经营现金流入随之下降,财务杠杆高的企业容易陷入财务危机。这给上市公司的启示是,在运用财务杠杆时, 一定要慎重,要保持合理的债务资产比率,否则会降低公司的绩效, 减弱企业的竞争力。

对于模型2,从上述回归结果可以看出Debtr,lnAsset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因此,该模型通过了T检验。该模型的拟合优度为32.04%,调整后的仍为30.7%,说明解释变量很好地解释了被解释变量。在上述回归结果中资产负债率的系数为38.55,即资产负债率提高1个单位,税后利润增长率会增加38.55个单位。这说明江苏省上市公司的成长性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呈正相关关系,验证并支持了假设H2。这一结论与一些学者的结论相反,这是因为对于江苏省上市公司而言,其获利能力的平均值为9.7%远低于成长性的平均值97.36%,在这种情况下,上市公司的成长和发展依靠内部资金的积累将很难做到,所以必须依靠外部融资来解决资金问题。在我国资本市场欠发达的情况下,只能依靠负债来解决增长需要的资金。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江苏省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绩效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江苏省上市公司保持了较好的获利能力和成长性,资产负债率也保持在相对安全的水平即资本结构相对合理,但获利能力水平远低于成长性水平,需要通过外部融资来解决资金问题。多元回归结果验证并支持了假说H1和H2,即公司的经营绩效与资产负债率呈负相关关系,而公司的成长能力与资产负债率呈正相关关系。因此,笔者认为,江苏省上市公司在以后的发展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保持合理的资产负债率,合理运用财务杠杆 一般而言,成长性与公司债务资产比率正相关,企业很可能为了获得期望的成长性而提高资产负债率,而负债率高的企业容易陷入财务危机,在发生财务危机时,很多客户、具有谈判地位的供应商、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从风险控制的角度限制企业的债务融资,会使企业筹集不到所需资金而陷入困境,销售下降,市场份额萎缩,削弱企业的竞争力。

(二)进行产业调整以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在开放竞争的市场上,上市公司经营越来越困难,利润率越来越低。利润率的低下,导致公司无法实现负债的杠杆效应,有许多公司负债是无奈之举,而公司绩效因为负债而越来越差,因此,需要从产业调整入手,提高上市公司的获利能力,具体可以通过增大对研发的投入,增强创新能力;加强品牌意识,提高品牌营销的能力;扩大公司规模,增强对市场的控制力和抗风险能力。

(三)合理安排长短期债务,完善上市公司资本结构 长期债务融资的治理效应主要表现在通过签订严格的债务契约,防止公司无效扩张、建造经营者帝国等方面。长期债务一般数额巨大、期限较长,债权人所面临的违约风险、利率风险等都大于流动负债,因此,相对于流动负债来讲,长期负债的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更高。债权人对经营者行为的积极干预能优化企业经营决策行为,有效降低股权的成本。能提供相对稳定的资金来源的长期负债对提高公司治理效率更为有利。由于短期负债容易取得,一般上市公司均采用短期负债融资,为了优化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融资时需要合理搭配债务的长短期限。

[本文系南京工业大学2009年度文科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培育基金项目“企业R&D投入的绩效评价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上市公司为例”(项目编号:NJUT_WKJJ_10_012)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李义超、蒋振声:《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数量经济研究》2001年第2期。

[2]于东智:《资本结构、债权治理与公司绩效:一项经验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11期。

[3]徐兴恩、胡科:《上市公司财务结构对其核心竞争力影响的研究》,《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9期。

第8篇

关键词: 非对称安排 免疫 资产负债管理

一、引言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商业银行经历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Asset-liability management)[1] 重大历变过程。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发展 到现在形成了多种管理模型,其中不仅有效率前沿模拟、久期匹配(或称免疫)、现金流量匹配等单一目标模型,还有动态财务分析模型、随机规划与随机控制、多重限制决策模型等多重目标模型。这些模型都从资产负债合理安排的角度对资产负债管理提出了指导建议,但很少涉及现有资产负债非对称安排的风险评价;如何对资产负债结构非对称风险进行评价、确定风险损失的数量和症结所在,对商业银行调整资产负债结构、达到合理经营目标会更有现实指导意义。

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面临非对称的风险

资产负债管理重要目标是在股东、 金融 管制等条件约束下,使利差最大或利差波动幅度最小,从而保持利差高水平的稳定,以便更好的实现最大化收益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银行管理者一方面根据预测利率的变化积极调整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即运用利率敏感性、期限结构、VAR分析等理论作为依据,适当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减少或避免损失;另一方面是运用金融市场上金融期货、期权、利率调换等保值工具,弥补资产负债不合理安排的损失。银行在对资产负债调整过程中,出现结构不对称是不可避免的,由此而产生的风险成为了困扰商业银行的难题,也是商业银行致力于解决的问题。从资产与负债的结构来看,可以将不对称划分为期限不对称和规模不对称两种形式,而且这两种情况还经常相伴而生。期限不对称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资产与负债的寿命或距到期日(重新订价日)的实际时间不一致,规模不对称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资产与负债比例安排不合理。无论是期限不对称还是规模不对称都会使得商业银行极大的风险之中,本文从期限不对称的角度分析商业银行的风险,从而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安排给出较为合理的指导意见。

三、非对称风险分析模型建立

1.模型中主要参数的确定及模型的适用范围

(1)模型中主要参数的确定。期限:模型中期限的确定利用了“持续期”的基本概念,模型中用D来表示。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持续期是指一种有价证券的寿命或距到期日(重新订价日)的实际时间,是衡量利率风险的指标,即金融资产的现值对利率变化的敏感性反映。②持续期中体现了净值的观念,银行作为信用中介机构,业务中包含了一系列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构成了银行的负债和资产,银行的净值为某资产现值与负债现值之差。③持续期直接反映市场利率变化对银行资产和负债价值的影响程度,同时包括了价格风险和再投资风险。④许多专家主张在进行资产负债管理时,不应以资产负债的到期日作尺度,而应以资产而负债的期限作为标准。

数量:在期限确定之后,资产与负债的期限会出现一定差额,期限短的负债(资产)将对期限长的资产(负债)产生影响,期限短的负债到期后需要长期限的资产来保证支付,因此对期限长的资产产生收益潜在损失,由此模型中风险资产的数量主要由负债数量期限组合与单项资产期限对比关系来确定。

C(风险资产数量)=(约束条件:单项资产期限Cdi<组合负债期限)

风险系数:与数量确定一样,资产与负债的期限出现差额后,期限短的负债(资产)将对期限长的资产(负债)收益产生影响,短期内到期的负债项目需要动用长期资本项目保证支付,因此对期限长的资产产生潜在收益损失(应该收入而不能收入的损失),损失的系数为C涉及资本的组合利率,用RATE表示。

(2)模型的适用范围。在资产负债期限不一致的情况下,由于负债先于资产到期,需要用其他资产或提前变现资产的方法来弥补资金缺口需要,因此出现资产不能得到全部收益而产生的潜在损失。

2.模型的建立

通过对上述参数分析,确定如下模型公式:

其中 (1)

表1 模型中各参数含义如下

3.关键指标值的 计算 方法

资产、负债的持续期的计算

其中分别为第i项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权重和持续期

其中分别为第j项资产在总负债中的权重和持续期

组合利率的计算

其中分别为第i项资产在目标总资产中权重和利率。

四、非对称风险分析模型验证

表2 2004年12月31日 xx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数据 (单位:百万元)

资产负债非流动性分析:资产项目中9、10、11、12项是基本不具有流动性的,负债项目中9、10、11项是不具有流动性的。

资产负债高度流动性分析:资产项目中1、2、3、4、5项都具有非常强的流动性,第7、8项具有中等流动性,第6项(贷款)具有较差的流动性。负债项目中2、3、4、5、6、8项具有较强的流动性,1、7具有较差的流动性。

资产负债抵补分析:

流动资产项目:1+2+3+4+5+7+8=4931(百万)

流动负债项目:2+3+4+5+6+8=3437(百万)

流动资产项目-流动与负债项目=1494(百万)(2)

从上表来看贷款占总资产的54%,长期投资占总资产的24.5%;存款占负债的82%,同业及 金融 机构占比8.4%。由于长期投资流动性非常差,因此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的重点应该是存贷款管理。这家商业银行存贷款的存期比例如表2所示。

由于(2)式中差额与负债中活期存款基本一致,因此在进行风险分析时不考虑活期存款对贷款资产的影响。

计算 模型中的关键指标值:

(3)

(4)

按照模型中组合利率的确定原则,贷款资产项目一年、三年期持续期限均小于负债组合持续期,因此在利率确定时不考虑此两项资产,因此组合利率仅涉及五年、十年期贷款资产,结果为:

风险资产组合利率(5)

风险资产数量 (6)

根据公式(1)百万元

表3 2004年12月31日年末存贷款及长期负债结构表(单位:百万元)

结论分析:从实证分析的结果来看,由于商业银行对资产负债期限安排不合理,可能导致商业银行巨大的潜在损失;上述模型中因期限安排不合理而造成的潜在损失约占利息收入的13.75%(如果商业银行得到全部贷款收益为4038百万元),对于利息收入占全部收入60%~80%的商业银行来说,损失近六分之一利息收入意味着巨大的损失。可能将商业银行置于亏损的边缘。工商银行2005年利息收入达到约1300亿元,利润为约330亿元;如果按照损失五分之一利息收入测度,盈利状况将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