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01 17:07:2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乡村旅游模式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现如今,在国家乡村旅游扶贫政策的支持下,政府和农民具有较高的积极性,乡村旅游在国内遍地开花,在欣欣向荣的现状下,同时也暴露出诸多的问题,尤其是乡村旅游投融资这一方面表现出诸多不成熟的问题。目前,国内乡村旅游投资主体主要是:政府、外来投资商、乡村集体组织和乡村居民个体,乡村旅游的投融资模式决定着投资主体的利益分配,因此,研究乡村旅游投融资问题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乡村旅游利益冲突,解决利益纷争的后患,使乡村旅游利益分配更加透明、公平、有效,从而促进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发展。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对现有乡村旅游投融资方面的文献整理分析过程,发现国外的许多学者将重点放在了旅游投融资方式的研究上,对于乡村旅游投融资方式的研究甚少。Denis Claude等人(2009)以产业组织为视角,探讨了临近旅游地投资质量与旅游地声誉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来提高旅游地的投资质量,从而实现旅游地声誉提高的这一目标。Ruth Rios Morales等人(2011)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来研究分析政府的政策、行为与旅游业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提出建立和实施健全的政策法规能有效的促进有关部门吸收旅游投资,实现旅游业稳健发展。
国内学者对乡村旅游投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投资主体构成和主体关系上。许振晓(2002)分析了民营资本投资乡村旅游存在的三大误区,民营投资具有短视、逐利、体制不健全的特点,并提出民营乡村景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1]。龙茂兴、张河清(2006)乡村旅游面临资金不足、投资短缺的问题,并且提出应该协调好政府、农村集体、旅游企业、农民的利益分配的问题,从而实现乡村旅游健康、持续的发展[2]。黄郁成、张国平、李金波(2007)分别对国内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投资状况进行对比,分析了乡村旅游投资主体的关系以及政府、外来投资商、农民的利益分配情况[3]。陶莎(2011)在产权制度理论的基础上,以南宁市“美丽南方”忠良景区为例,研究分析各个阶段的投资模式,提出通过股份制建立产权制度,兼顾政府、投资商、农民三方的利益[4]。任春(2009)分析了广东省乡村旅游融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稳固原有融资方式的基础上,要大力开拓新的融资渠道和方式[5]。王林秀,张莉娜(2011)提出在 BOT模式下,通过“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利益分配等方面内容,构建了新农村旅游基地运营机制[6]。田敏(2011)认为乡村旅游投资主体为政府、投资商、乡村居民,投资中存在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融资渠道单一、投资机制存在缺陷等问题,并提出了改善投资环境、优化投资结构、拓宽融资渠道、加强政府引导,有效推进乡村旅游投资路径[7]。
二、乡村旅游投融资现状
(一)乡村旅游投融资的利益相关者
现阶段,乡村旅游投入资主体主要是当地政府部门、社区居民(村民)、旅游企业[8]。
1.政府部门
目前,中央政府将发展乡村旅游纳入三农发展的大战略之下,政策利好形势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的了广阔的前景与空间,政府部门在乡村旅游开发与投资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扮演者主导人的角色。涉及到乡村旅游开发的部门,从层级上可以划分为省、市、县、乡,乡村旅游开发的关键层级在县、乡;从职能上乡村旅游开发涵盖了旅游、林业、水务、农业、建设、环保、宗教等部门,政府的投资主要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市场营销,投资数量较大,获得的收益较低。
2.村民
虽然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村民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但村民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参与度很低,参与方式也很单一。对于旅游规划工作的编制、旅游事项的决策问题、旅游企业的运营与管理,村民很少参与到这种高级的旅游活动中,拥有很少的发言权;村民拥有资金较少,抵御风险能力很弱,这些因素也制约村民参与到大型旅游项目。
3.旅游企业
在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旅游企业以三种形态存在,第一种是与资源管理部门合作或从中衍生出的旅游企业,第二种是外来投资商所经营与管理的企业,第三种是村民或村集体所开办的个体户或者集体所有制的旅游企业。这些旅游企业带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特点,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当地居民的利益,忽视对环境的保护。
(二)乡村旅游投融资模式
乡村旅游投融资基本上是围绕着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政府、旅游企业、村民这三者展开的,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乡村旅游投融资模式进行分类(见表 1),目前,在我国,乡村旅游投融资模式基本上是由政府、投资商、村民三者主导或者合作而形成的,而合作的投融资模式已经成为乡村旅游开发的主流。
三、乡村旅游投融资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数量无法满足乡村旅游发展的需要
目前制约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就是资金短缺问题。相对于旅游度假区的开发来说,乡村旅游开发所需要的资金相对要少得多,但乡村旅游的开发具有特殊性,其开发的范围、空间要广,需要的资金也随之增多。一般情况下,开发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道路交通状况的改造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开发旅游要兼顾旅游者各个方面的需求,探究原真、原味、原生态的同时,也要满足旅游者对于卫生、快捷、创新诸多方面的诉求。
(二)乡村旅游投融资结构不合理
1.千村一面――重复投资
乡村旅游如同春风一般,把政府、村民、企业全都调动了起来,在高度积极参与的同时,这种冲动投资行为,往往缺乏精准的定位,这导致乡村旅游出现了“千村一面”的现象。不同地区,甚至同一地区的不同镇、存都出现了重复投资、开发的现象。缺乏细致的调研与精准的定位,使得这种投资行为大干蛮干,一味模仿复制成功的案例,并没有充分挖掘当地的优质资源,无法满足旅游者猎奇求新的需求,走到哪里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2.无法协调经济、社会、环境利益
各投资主体投资、开发过程中往往具有短期逐利的特点,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谋取利益,及早收回投资成本,赚取利润,但旅游开发,特别是乡村旅游开发,往往具有投资回收期长的特点,这就会导致投资者减少成本,特别是社会成本与环境成本的投入,在开发的过程中忽视对环境的保护,使得无法协调好经济、社会、环境的利益。
(三)投资机制不健全
乡村旅游融资机制主要是政府主导的投资机制,是由政府负责决策、实施与调控,市场主导型投资与多元化投资在乡村旅游开发中仍处于初级阶段。在现有的投融资模式中,特别是投资商与村民的合作投资中,往往缺乏风险保障机制与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导致乡村旅游在运营与管理的过程中,村民的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民愤难以平复,对乡村旅游健康、持续的良性发展埋下后患。
四、乡村旅游投融资扩展路径
(一)加大投资吸引力度
投资数量不足极大地制约了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态势,加大投资吸引力度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关键一步,每个乡村都应该采取优惠政策来吸引投资,在乡村旅游开发规划初期通过电视、网络媒体进行宣传,进行招商引资,不仅为项目启动带来资金,这也是对乡村旅游的免费的宣传。鼓励每个村镇的旅游开发积极与网络平台实现互动,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众筹投资等新颖的投融资模式,打开融资渠道,让更多人参与到乡村旅游的投资中,实现乡村旅游的网络开发、投资、营销、经营与管理。
(二)优化投资结构
1.培育优势特色,打造一村一品
开发乡村旅游并不能一味复制成功的案例,要深度挖掘旅游者内在需求,并结合本地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特色,培育最优质的资源,打造最优质的乡村旅游产品。使得每个旅游者都能看个或提到某个旅游产品或商品,都能叫得出旅游地的名字,实现一村一品,这就是开发乡村旅游的成功所在。
2.协调好经济、社会、环境利益
乡村旅游的开发只注重经济利益、忽视环境利益、社会利益的做法非常短视,加强对村民的教育,培育村民爱村、护村的意识;加强对投资商的教育,并且建立村民投资商互相监督机制。环境、社会投资的收益虽是无形的,但其发挥的作用是非常重大的,加大社会资本的投入,为旅游项目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与当个各方利益相关者建立好融洽的关系,使后期的乡村旅游运营与管理顺利进行,减少矛盾与摩擦;加大环境投资,营造舒适、清新、美好的环境,不仅有利于吸引旅游者,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而且会提高当地村民的生活品质,造福子孙后代。
(三)拓宽融资渠道
1.建立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基金
发展乡村旅游,不仅要深入挖掘资源和调查分析客源市场,最关键的是要解决资金的问题,乡村旅游项目大且区域广,所需要的资金相应地多,投资商往往无法往往难以负担大型项目的投资,就需要调集社会多方的资金来满足乡村旅游发展的需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基金的基金来源主要有:(1)政府财政拨款、旅游扶贫资金纳入到旅游产业发展基金的范围中;(2)向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咨询企业等征收乡村旅游发展基金;(3)筹集民间、海外资金作为旅游产业发展基金;(4)利用互联网金融,网络众筹资金。
2.利用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
乡村旅游主要依赖于旅游资源和良好基础设施进行发展,若旅游资源建设不足或者是配套设施较差,那么就对旅游者不具有吸引力,若乡村旅游投融资能登陆资本市场,借助外部资金快速发展,从而进入良性循环阶段,乡村旅游产业也因此获得良好发展。因此,支持符合条件的乡村旅游企业上市,通过企业债、公司债、中小企业私募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加强债券市场对旅游企业的支持力度,发展旅游项目资产证券化产品。
3.采用PPP 模式融资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是指政府为增强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提高供给效率,通过特许经营、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与社会资本建立的利益共享、风险分担及长期合作关系。对于乡村旅游中具有明确收费基础的,并且经营收费能够完全覆盖投资成本的经营性项目,可采用政府授予特许经营权,采用建设――运营――移交(BOT)、建设――拥有――运营――移交(BOOT)等模式推进;对于乡村旅游中经营收费不足以覆盖投资成本、需政府补贴部分资金或资源的准经营性项目,可通过政府授予特许经营权附加部分补贴或直接投资参股等措施,采用建设―运营―移交(BOT)、建设―拥有―运营(BOO)等模式推进;对于缺乏“使用者付费”基础、主要依靠“政府付费”回收投资成本的非经营性项目,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采用建设―拥有―运营(BOO)、委托运营等市场化模式推进。
4.加大农村居民投资参与力度
农村居民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往往处于劣势的地位,参与度很低,而且现实的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往往是将居民的利益撇在一边,造成了乡村旅游后期利益纷争的隐患和管理成本的增加。应着重从以下方式来加大农村居民的投资份额,积极鼓励居民参与。第一是采取股份合作形式,将劳动联合与资本联合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第二是把乡村旅游贷款、支农资金直接分发到户,直接有效推动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第三是农村居民或村集体可成立专门的运营管理机构,对乡村旅游进行运营与管理,实现乡村旅游的良性发展。在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积极鼓励农村居民的参与,对居民的利益有效的保护是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四)政府引导协调
政府在乡村旅游的建设与开发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种种弊端,如投资主体利益冲突,环境利益、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得不到有效的协调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政府来协调与引导。政府通过引导、协调的方式兼顾各方利益,处理好利益纠纷。由于乡村旅游发展还处于不成熟的起步阶段,政府还应承担起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从素质与经营理念入手,培养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服务人员等多方面人才,做好乡村旅游软实力的建设工作。
五、结论
目前乡村旅游开发都是带有冲动型开发的特色,但乡村旅游投融资的效率往往是与乡村旅游开发的市场化相对等的。乡村旅游投融资主体主要是政府、旅游企业、农村居民,目前投融资方式主要是政府主导、旅游企业主导为主,发展的主流趋势是政府、旅游企业、农村居民合作乡村旅游投融资模式。根据乡村旅游投融资所暴露的弊端,对症下药,积极扩展乡村旅游投融资扩展路径,对乡村旅游的开发与建设做好资金保障。然而光是有资金也是不够的,还应打造多元化的乡村旅游产品,提高乡村旅游核心竞争力,打造出具有实力的品牌,是乡村旅游能够健康、持续地在旅游市场中存活下来。
参考文献:
[1]许振晓.民营乡村景点投资问题及其对策[J].旅游学刊,2002,03:18-21.
[2]龙茂兴,张河清.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析[J].旅游学刊,2006,09:75-79.
[3]黄郁成,张国平,李金波.乡村旅游投资主体关系研究[J].旅游学刊,2007,06:75-79.
[4]陶莎.乡村旅游中的产权与投融资关系研究――以南宁市“美丽南方”忠良景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26:16187-16190.
[5]任春.广东省乡村旅游目的地融资方式的拓展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09,06:292-295.
[6]王林秀,张莉娜.基于BOT模式的大洞山新农村旅游基地运营体系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11,15:9257-9259.
[7]田敏.乡村旅游投资刍议[J].中国商贸,2013,20:118-120.
[8]胡文海.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乡村旅游开发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8,(7):4-5.
[9]郑群明,钟林生.参与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探讨[J].旅游学刊,2004,04:33-37.
[10]韩宾娜,王金伟.东北三省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基于“城――乡”极变模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03:50-55.
关键词:乡村旅游 发展模式 对策
一、重庆乡村旅游资源基础及市场规模
乡村旅游是一种以传统的农业经济和乡村资源为基础,以城市居民为巨大潜在市场,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淳朴民俗欲望为目的的旅游产品。传统的农业资源借助这种产品能够实现更高的附加值。重庆自古就是物华天宝、人文荟萃之地,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底蕴和社会人文环境孕育了丰富多样的乡村旅游资源。从田园风光、乡村聚落、乡村建筑到农耕文化、民风民俗、节庆文化;从农业观光到农产品品尝、购物;从传统农业生产到现代化高效农业等等,均有可开发的旅游资源和旅游景观,为重庆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重庆具有区别意识的乡村旅游自2000年才开始自主发展,现已具有一定的规模。2006年,重庆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总人数达1676万人次,占全市国内旅游接待人次数的24.69%,实现直接旅游总收入9.3亿元。目前,全市共有乡村旅游景区(点)数2470个,客房数总量74208张床位;全市被命名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单位共12个;直接吸纳农民就业人数5.3万人,间接提供劳动就业岗位12万人;到2010年,全市旅游农业游客总量将达到1850万人次,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1%,预计约占当年全市国内旅游总人次的18.5%,重庆乡村旅游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二、重庆乡村旅游市场发展模式及其面临的挑战
乡村旅游发展具有强大的综合带动、文化交流、信息流通和辐射功能,也是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载体。目前,重庆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大致有五种:(1)农家乐及乡村饭店发展模式。重庆乡村旅游发展主要以农家乐作为载体,全市的“农家乐”数量已多达3650余个,年接待游客量达到1000余万人次,占重庆乡村旅游旅游收入的85%左右。此外,还有部分乡村饭店在传统农家乐基础上发展起来,主要分布在“一小时经济圈”区域。(2)生态及高科技农业园模式。该模式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明显,发展势头良好,是重庆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模式。主要分布于重庆市现代农业园区(渝北)、重庆生态农业科技产业示范区(北碚)、重庆市农业科技博物馆、巴南区百里生态农业经济长廊、万州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园等。(3)森林公园模式。该模式是我市乡村旅游发展的最原始形态。主要分布于南岸区南山、沙坪坝歌乐山、北碚缙云山、江津四面山、南川金佛山、万盛黑山谷、武隆仙女山森林公园等。(4)古镇民俗节事模式。主要分布在各级历史文化古镇和民族风情村,如重庆美丽乡村嘉年华、土家族摆手舞节、垫江牡丹节、三峡柑桔节、永川茶竹文化节、北碚静观腊梅节等。(5)景区带动型模式。主要是指以重点旅游景区为核心,把景区的部分服务功能剥离出来,吸纳周边乡村的农民参与旅游接待和服务,从而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形成旅游景区和社区经济的互动发展。如南岸南山片区、长寿户片区、武隆仙女山片区、金佛山片区、东温泉片区等均属这种模式。 重庆是拥有8.2万平方公里土地、3000多万人口的年轻直辖市,大城市与大农村的二元结构十分明显。目前,重庆发展乡村旅游面临着以下问题:(1)乡村旅游模式发展不平衡,配套功能服务产品不齐全。目前,除农家乐模式较为成熟外,其他乡村旅游模式如生态农业园、森林公园、民俗节事旅游等在产品规划、建设、包装、宣传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不齐全,不能满足游客的多层次需要。(2)乡村旅游产品档次较低,乡村核心文化挖掘不深入。很多乡村旅游产品无法反映农事农艺、乡村生活、乡土习俗、劳作体验等乡村核心文化内涵,更缺乏具有参与性、知识性、娱乐性,能充分展示“村野文化”的旅游活动内容。(3)乡村旅游产业效益不高,经济联动效应不明显。乡村旅游理应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源和加速器,但目前重庆市乡村旅游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还不高,所占比例偏低,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拉动作用不够充分。
三、重庆发展乡村旅游的对策建议
首先,因地制宜地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以市场导向配置资源,引导乡村旅游向优势地区集中。加强“一圈两翼”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分类指导和协调,架构“一环四走廊”的都市田园型乡村旅游发展格局,促进乡村旅游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积极推进“渝西经济走廊”乡村旅游发展,加速推进渝东南“乌江画廊/武陵山区”新农村旅游,推进乡村旅游产品从“单一”向“个性化”转型,旅游经营从“单体”向“规模化”升级。
其次,深入挖掘乡村文化体验性内涵,创造差异化的特色品牌项目。充分利用乡村旅游主体行为上的参与性特点,在乡村田园风光景观意象和农耕文化意象突出的地方,开展生态型农业观光园,让游客参与农作劳动,体验农事之趣;针对乡村旅游文化层次上的高品位性特点,挖掘乡村民俗文化意象,设立民俗风情区,开展一系列游客参与性较强的民俗文化体验恬动。
第三,维护乡村景观的原真性,避免出现围城效应,确保重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旅游者参与乡村旅游活动,贪图乡村特有的乡土文化,他们所荷载的异域文化会与乡土文化产生互动过程,有时在很大程度上会诱发乡村固有文化的演化与变迁。这会破坏乡村的原真性意象,从而降低乡村吸引力,最终导致乡村旅游根基的动摇。因此,必须采取适当措施,制定必要的法律法规来维护乡村特色景观的传统性和原真性;必须认真贯彻“开发与保护并重、开发服从保护”的旅游业发展方针,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走生态文明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冯淑华 沙 润:乡村旅游的乡村性测评模型——以江西婺源为例[J].地理研究,2007(5)
关键词:楼古镇;乡村旅游;关中民俗体验地
引言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向传统农业领域的延伸,以农业为基础,依托农业产业资源,以旅游为目的,通过旅游业的推动,以服务为手段,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发展形成一种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结合的新的产业形式[1]。楼观镇的乡村旅游发展水平低下,一是政府缺少统一规划,宣传力度不足,二是村民发展乡村旅游的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三是受楼观台道展区的影响,发展乡村旅游受到制约。因此,本文梳理楼观镇乡村旅游的现状,发现问题,探寻适合楼观镇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1楼观镇及其周边地区旅游资源
1.1 楼观镇旅游资源分布状况
楼观镇的旅游资源主要有以东西楼观为主的道文化旅游资源;以大秦寺为代表的佛文化旅游资源;以田峪、就峪为代表的自然风景旅游资源;以猕猴桃、薰衣草为主的特色产业观光旅游资源;以道情、牛斗虎为代表的民俗旅游资源;以周至碗、黑河鱼、道文化饮食为主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历史传说以及大量的碑文时刻[2]。
1.2 楼观镇及其周边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大楼观地区现已由曲江文旅建成道教文化展示区、延生观景区、化女泉景区、大秦寺景区、赵公明财神文化展示区、曲江农业博览园、薰衣草庄园、玫瑰庄园、百亩葵园,分布于环山路两侧。其中道教文化展示区、延生观景区、化女泉景区、大秦寺景区、薰衣草庄园、玫瑰庄园、百亩葵园均在楼观镇镇域范围内。楼观镇旅游资源数量众多、种类齐全、开发程度高、知名度高,吸引了数量可观且较为稳定的客流。
2 楼观镇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的乡村旅游主要以旅游度假为宗旨,旅游者可在乡村及其附近逗留、观光、体验乡村生活,品尝当地的美食[3]。楼观镇乡村旅游发展水平低,乡村田野风光未得到开发,虽然楼观景区已建设多年,但是楼观镇旅游服务业发展滞后,其中较为重要的餐饮业服务水平差距较大,发展不均衡,消费高者如楼观印象酒店,消费低者路边摊比比皆是,游客很难享受到既经济实惠又特色美味的餐饮服务。
3 楼观镇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楼观镇发展乡村旅游最大的优势是拥有稳定且数量可观的游客。楼观镇的乡村旅游需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依托现有旅游资源,以发展特色民俗饮食为切入点,将游客留下来,为游客提供优质、低廉、特色的餐饮服务。特色饮食的发展应以农家乐和特色饮食街相结合的模式进行[4]。这种模式的成功在袁家村特色民俗村和马嵬驿特色民俗村已得到证明,马嵬驿民俗文化村依托杨贵妃墓,最终实现了对景区的反哺,袁家村也成为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典范。
马嵬驿民俗文化村位于兴平市马嵬街道办事处李家坡村,依托道教圣地黄山宫独特的历史资源而建,同时马嵬驿也是唐朝西行的第一驿站,它以古驿站文化为核心,打造集文化旅游、民俗文化展示、休闲体验、田园观光为一体的的民俗体验地。从现在马嵬驿民俗村的经营状况来看,它的模式是非常成功的。它不但吸引了众多游客,为投资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也为当地村民增加了收入,同时实现了对周围景区的反哺。
将楼观镇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与马嵬街道办事处相比较,在诸多方面楼观镇都拥有优势。在道路交通条件方面,楼观镇经由沪陕高速进入环山公路可直达,环山公路路面宽阔、路况好,马嵬驿则需要穿行兴平城区并行使一段不太宽阔的104省道,而且进村道路狭窄,桥窄处行驶不畅;在基础设施方面,楼观镇由于景区建设早、数量多、规格高,停车场、公共厕所等设施完备,马嵬驿进入景区道路状况差、人车混行、道路紧邻水沟且无防护措施,停车场少,厕所狭小;在旅游发展成熟度方面,楼观镇景区种类齐全、数量多、开发程度高,游客量大,马嵬驿则只有杨贵妃墓一处有名的景区;在自然资源方面,楼观镇背靠秦岭,水体资源丰富,猕猴桃种植面积大,马嵬驿则缺少水体资源和美好的田园风光。
依据楼观镇的实际状况,将关色民俗体验地选址在田峪河西岸,该地区紧邻田峪河,可以打造滨水空间。田峪河西岸地势平坦且开阔,无大量建筑物,拆迁量小。该区域紧邻楼观台景区,交通通达、停车便利、客流量大。整个区域划分为特色美食街、关中民俗体验街、休闲广场、住宿区、休闲娱乐区、农家乐区、民俗文化博物馆七大区域。特色美食街以经营楼观镇特色美食和关中地区美食为主;关中民俗体验街以观赏,体验民俗活动为主;休闲广场以喝茶休闲,观看当地特色民俗演出为主;住宿区以关中传统民居住宿为主;休闲娱乐区以各种娱乐休闲设施为主;农家乐区以品尝农家饭为主;民俗文化博物馆展示关中传统建筑、劳作工具、传统工艺等。建筑样式仿造传统关中民居,富有变化,控制街巷宽度和建筑尺度。
4 结论
通过多方面的比较可以得知,楼观镇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明显优于马嵬驿街道办事处。马嵬驿民俗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楼观镇需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依托现有资源,虚心学习成功经验,全力发展乡村旅游,将游客留下来,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饮食体验和丰富的民俗文化体验,丰富游客的旅游生活。初步选址在田峪河西岸区域建立关中民俗体验地,发展特色民俗体验和特色饮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发扬关中饮食文化,实现对楼观台景区的反哺以及帮助村民致富。
参考文献
[1]郭焕成,韩非.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12):1597-1605.
[2]张蕾,郭晓宁,吉慧.道教圣地楼观台的保护与利用 [J].山西建筑,2007,33(10):70-71.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发展模式分析
乡村旅游规划,是旅游规划的一种。从资源的角度而言,是以村落、郊野、田园等环境为依托,通过对资源的分析、对比,形成一种具有特色的发展方向。近期,乡村旅游往往和新农村建设联系在一起。乡村旅游发展是乡村创新经济学理论下的一个成功实践。在我国广大的乡村地区存在着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和生态自然资源,乡村旅游开发和发展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和市场。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依据特有的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是乡村发展的有效模式之一,因此乡村是比较容易培养出特色经济的。对于提升和带动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1.乡村旅游目前发展模式
1.1传统农家乐模式
农家乐是一种乡村休闲形式,是农民向城市现代人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从而获得身心放松、愉悦精神的休闲旅游方式。一般来说,农家乐的业主利用当地的农产品进行加工,满足客人的需要,而且农家乐周围一般都是美丽的自然或田园风光,可以满足舒缓现代人的精神。
1.2休闲农庄模式
休闲农庄模式是以休闲农庄作为经营单位的发展一种乡村旅游的模式,休闲农庄是指占地有一定的规模,以农业生产和乡村生活为依托,以农耕文化为核心,利用田园景观为游客提供乡村生产生活休闲体验以及住宿、餐饮等基本服务设施的经营为主
1.3民俗风情模式
民族风情模式是指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以独特的民族风情为基础,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设施,引导少数民族农民参与旅游开发,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一种模式。
1.4 品牌餐饮模式
品牌餐饮模式是指某一特定乡村旅游地以品牌化的特色餐饮作为吸引游客的主要手段,从而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一种模式。游客对旅游地的深层体验,“从味蕾开始”。特色餐饮,是乡村基于饮食传统文化,投入最少,最易于经营的旅游服务。比如:生态渔村
1.5创意产业模式
创意产业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创意产业模式是指依托乡村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发展创意产业所形成的氛围,开发艺术家社区等具有鲜明创意产业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并带动当地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一种模式。
2.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乡村旅游的发展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经营与管理问题、规划问题、基础设施问题、发展观念问题、品牌问题等,其中这几个问题又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中之重。
2.1缺乏经营与管理能力
由于乡村旅游是在乡村或乡镇开展,乡村旅游的发展是建立在村民参与的基础之上,这样一来,村干部和乡镇领导就成为发展乡村旅游的领导者,这些领导者缺乏现代旅游管理的理念和经营能力。加上村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更是缺乏旅游经营与管理的相关知识,经营观念尚未形成,缺乏旅游服务意识,不懂得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一系列经营与管理。管理人员和村民都缺乏管理能力的时候,造成服务不到位和管理工作的混乱,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影响了乡村旅游效益的提高。
2.2 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
制定乡村旅游的合理规划是发展好乡村旅游的基本条件,然而有许多的乡村在发展旅游的时候,严重地破坏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不顾客观实际和旅游市场规律,盲目上、跟着上,各自为阵、重复建设。有的旅游开发者只注重规划,根本没有考虑原生态的旅游资源具有的价值,如恬静乡间小路、夕阳西下的田园风光等,就需要我们旅游开发的东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许多乡村就缺乏这样的观念,去效仿其他乡村旅游开发好村落。没有清醒的认识到乡村旅游规划重要的是不仅要保护自身的资源,而且是要开发好自身的资源优势
2.2.1管理不够规范,服务水平不高 ,乡村旅游服务的提供者大多是当地的农民,他们往往没有经过严格的培训,服务水平偏低,并且观念比较落后,没有统筹安排,提高服务质量的意识,致使管理比较混乱。
2.2.2缺乏商品意识,产品单一 ,乡村旅游仍然处在“吃农家、住农家”这样一个基础的接待服务阶段,真正农村的本地文化没有得到挖掘,有的已经在开发乡村文化,但也没有上升到商品的层次,使乡村提供给旅游者的服务形式单一,旅游产业链条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没有真正实现旅游对乡村发展的拉动作用。
3. 乡村旅游的模式发展出现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是农村经济的一种转型,通过乡村旅游发展拉动农村建设,三产带一产,一产三产化,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势必会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另外, 乡村旅游从单一观光采摘农业型向休闲、度假、体验乡村型发展乡村旅游有待产业的升级,随着大旅游休闲时代的到来和旅游者消费心理的成熟,单一的观光采摘已经不再能够满足乡村旅游者,旅游者到乡村希望得到乡村的生活体验和心灵的安宁,那么乡村旅游必定也应该从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体验旅游转型。
3.2加强管理制度,法律法规建设,规范经营管理
为了实现乡村旅游持续、健康的发展,应制定有关法令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乡村旅游的发展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加强科学的管理制度,依据法律法规,制定相关的经营管理条理,提高村民的法制意识,使乡村旅游的发展得以健康的发展。提高乡村旅游管理人员的素质,对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进行短期的培训,解决人才匮乏的难题。
3.3 乡村旅游从依托城市向依托景区发展
乡村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不再以出游距离作为第一选择,而更多考虑的是旅游过程中的得到的服务和体验。乡村发展旅游要么依托自身资源的吸引力,自身没有资源的只有依靠附近的景区进行联合品牌,打造特有的服务接待。借助景区的客源。
结束语
总之,乡村旅游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前景广阔,面对着这样的有利条件,再加上现在的旅游热潮,因此在发展乡村旅游时要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如天龙屯堡模式。但不能一味的模仿别人的东西,开发乡村旅游的时候,我们要认识自身的资源优势与弱势,对旅游市场认真的做调查分析,毕竟资源是旅游发展的基础,市场是现代旅游发展的手段,效益最终才是旅游开发的目的。
项目来源: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长吉图参与体验式乡村旅游开发研究》中期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卢世菊.《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考》,《理论与实践理论月刊》2005年第2期.
【关键词】乡村旅游;国外;产品模式
一、国外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在国外,现代形式的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的法国。到30年代,乡村旅游被认为是乡村传统产业的替代产业,甚至乡村文化与整个社会的维系方式,得到了各国政府的重视。八十年代开始大规模发展.目前,欧美发达国家的乡村旅游已成为一种高档次且稳定的旅游度假活动。2006年,法国游客中有35%选择了乡村度假,仅次于海滨度假的比例。在这些游客中,50%是中高级雇员或自由职业者。另外,这些客源非常稳定,据法国小旅店联合会统计,七年来一直采用乡村度假方式的度假者占44%。总体来说,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国外的乡村旅游已经由最初的萌芽阶段,到观光、度假和体验阶段,其协调机制、运行机制、产品形式、发展理念均已日趋成熟。这些都为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二、国外主要乡村旅游产品模式
1.观光型乡村旅游
观光型乡村旅游指以优美的乡村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及独特的农业生产过程作为旅游吸引物,吸引城市居民前往参观、参与、购物和游玩。它又有两种表现形式:传统型的乡村观光旅游和科技型的乡村观光旅游。
传统型乡村观光旅游主要以不为都市人所熟悉的农业生产过程特别是特色农产品生产过程作为卖点,吸引游客前去参观和体验。比如澳大利亚利用当地的葡萄酒产业,开发出葡萄酒旅游,允许旅游者游览参观葡萄园、酿酒厂和产酒地区等景点,并且还可以参加包括制酒、品酒、赏酒、健身、美食、购物等一系列娱乐活动。
科技型乡村观光旅游主要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建立小型的农、林、牧生产基地,既可以生产农副产品,又给旅游者提供了游览的场所。比如新加坡将高科技农业与旅游相结合,兴建了十个农业科技公园。农业公园内应用最新科学技术管理,各种设施造型艺术化,合理安排作物种植,精心布局娱乐场所。养鱼池由配有循环处理系统的“水道”组成;菜园由造型新颖的栽培池组成,里面种上各种蔬菜,由计算机控制养分;田间林荫大道的两边也种上了各种瓜果。美国则建立了多处供观光的基因农场,用基因方法培植马铃薯、薯茄,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也在向游客普及基因科学知识。
2.休闲型乡村旅游
休闲型乡村旅游指以乡村旅游资源为载体,以形式多样的参与性旅游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满足游客休闲娱乐、身心健康、自我发展等需求的旅游类型。休闲型乡村旅游与观光型乡村旅游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主要满足旅游者的健康、娱乐、放松、享受等高层次需求,因此在产品特色上更加突出休闲度假主题,服务内容以康体、休闲、娱乐为主,产品表现形式更加强调创新、互动以及知识性。它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休闲娱乐型乡村旅游、康体疗养型乡村旅游和自我发展型乡村旅游。
自我发展型乡村旅游是乡村度假地为旅游者提供一个轻松舒适的学习环境,通过团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学习等方式而不是专业人士做教练,让游客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学习新知识、熟练新技能,既享受了轻松的休闲,又学习到了知识。日本的许多地方为迎合人们关注野生鸟类生活的情趣而专门开发设计了观鸟旅游,让旅游者亲临野鸟栖息地观察鸟类生活,随行配备鸟类专家指导,使游客在旅游中既观赏到了鸟类的生活,也学到了许多关于鸟类生活的知识。美国的农场、牧场旅游不仅能使游客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体验乡村生活的乐趣,而且在专人授课的农场学校能够学到很多农业知识。这种兼有娱乐和教育培训意义的参与式的乡村旅游形式深受旅游者欢迎,成为乡村旅游新的发展趋势。
3.乡村文化旅游
乡村文化旅游是以乡村民俗、乡村民族风情以及传统民族文化为主题,将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旅游类型。它有助于深度挖掘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满足旅游者文化旅游需求,提升产品档次。
三、国外乡村旅游产品发展模式借鉴
1.突出强调保持乡村自然人文环境的原真性
法国、芬兰、日本等国家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时都非常注重保持乡村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原始状态。比如日本在进行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和规划时,非常重视在原有的一些遗址上进行复原和整修,尽可能保持其传统的、旧式的、古董的、原貌的民俗景点或博物馆,使之成为乡土式的综合博物馆。
而在英国,有专门从事乡村文化保护的机构——英国乡村委员,其基本任务是保护与强化英国境内乡村的自然美,设法帮助更多人享受美丽的乡村自然风景和文化生活。除此之外,英国还拥有众多的国家级官方乡村文化保护机构,它们不但独立工作,相互之间还展开广泛的合作,协作进行调查研究,制定系列保护措施。
2.旅游内容丰富、活动形式多样并且参与性较强
国外在开发乡村旅游时注重开发娱乐性强、互动参与性大、表现形式新颖的休闲娱乐项目以满足游客多层次需求。比如日本各地的农场用富有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和各种具有特色的服务设施开发“务农”旅游,旅游者可以自由参观园内的农作物,亲自参与劳务活动,现场采摘农作物并做成美味的佳肴;在沿海地区参加捕捞虹鳟鱼和海带的采集及加工等活动,给人以全新的劳动体验。而在美国,每当瓜果成熟的季节,城里人就纷纷涌进各大农场参加摘水果的度假活动,以获得别有情趣的度假享受,缓解工作压力。意大利农业旅游区则是一个典型的具有教育、游憩、文化等多种功能的“生态教育农业园”,旅游者可以从事各种农业健身运动,例如体验农业原始耕作、狩猎、亲手制作工艺纪念品、烹调学习活动等。法国则为满足不同偏好度假旅游者的需求,开发了不同主题、种类齐全的休闲农场,包括农场客栈、点心农场、农产品农场、骑马农场、教学农场、探索农场、狩猎农场、民宿农场、露营农场等。
3.注重发掘和保持乡村文化内涵
在国外,无论是法国还是匈牙利,都充分利用古雅的建筑、独特的音乐歌谣舞蹈和独特的农耕文化来吸引着众多的旅游者前去体验。比如匈牙利开发的乡村文化旅游产品使游人在领略匈牙利田园风光的同时在乡村野店、山歌牧笛、乡间野味中感受到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欣赏充满情趣的文化艺术以及体味着几千年历史淀积下来的民族文化。而西班牙开发的满足游客多种文化需求的文化旅游线路很多就是乡村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城堡游、葡萄酒之旅、美食之旅等。
总之,国外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为我国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先例,我国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的过程中要打破目前单一的农家乐形式,开发多层次、多种形式的娱乐性、休闲性、参与性较强的乡村旅游产品,同时,要改变过去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只偏重乡村现代化建设和自然景观开发的观念,注意保护和发展原真的乡村旅游文化和乡村自然景观。
参考文献:
[1]李丽娜.西班牙乡村旅游的发展及启示[J].老区建设,2008(17).
[2]郑丽霞.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厦门大学,2007(8).
[3]森豪利.基于马斯洛理论的日本旅游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5).
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一)国际乡村旅游发展形式
1.休闲、观光、度假旅游。欧美发达国家的旅游者喜欢到乡村度假,尤其是那些风景优美、远离喧嚣城市的农村甚至是比较偏僻的地方,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修养身心,体验另外一种生活方式。许多旅游者住在当地农民的家里,和他们一起生活,吃着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一起在农场里劳动。例如在美国西部的许多农场,都有为那些来自大城市的旅游者提供住宿休息的设施,这些旅游者还可以和农场主一起放牧、割草或者采集水果、农产品。在劳动中,他们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增加感性认识。
2.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这种模式下的乡村旅游主要是将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起来,使游人在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的同时还体味着几千年历史积累下来的民族文化。参与这种旅游的消费者群体的文化水平比较高,他们来到乡村主要是体验和欣赏传统的文化,而这些文化在工业文明的浪潮中早就被湮没。来到乡村的旅游者是要以发现的眼光去寻觅传统的文化和古老的习俗。比如乡村的民居、他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流传着的乡村戏曲、武术、杂耍等。对于这些旅游者来讲,到乡村去旅游主要是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和满足,是获取高层次生活的需要。乡村旅游成为一种更高档次的旅游方式。国际上开展乡村民俗文化旅游最好的是匈牙利。匈牙利的乡村旅游模式,即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发展乡村旅游的范式。
3.农业旅游。“农业+旅游”式的乡村旅游现在正成为许多地方和国家发展乡村旅游的又一个模式。以旅游带动农业,以旅游促进农业的发展,把农业生产和旅游活动结合起来,使农业和旅游业的相互促进,既能够增加旅游业收入又带动农业的发展,形成良性互动。据预测,欧洲每年旅游总收入中农业旅游收入占5%~10%。仅法国乡村旅游每年可给农民带来700亿法郎的收益,相当于法国全国旅游业收入的1/4。
4.生态乡村旅游。把生态旅游和农业旅游相结合,建立生态农业园,用高科技手段来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的种植与管理。旅游活动在生态农业园内进行,旅游者通过在农业园内生活,参与农业园的劳动。并且可以通过购买或者租赁的形式在农业园内选择一块土地,自己种植一些农作物。有的国家的生态农业园非常大,形成一个联合体,乡村旅游活动都在生态农业园内进行。进行生态农业旅游最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是波兰。波兰的生态农业旅游区的面积超过了4000公顷。
(二)国内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最初是一种自发型的,没有具体的模式和组织运做,是在探索中不断发展。最初的乡村旅游者主要是国际游客,这些旅游者不再到那些传统的旅游热点,而是到一些比较偏僻落后甚至是尚未开发的地方去旅游而且乐此不疲。他们喜欢到中国的内陆和边远地区,尤其是具有很强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地方。都市里无法体会到那些原汁原味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乡土习俗,而在上述地方却可以满足他们的需要。随着到乡村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乡村旅游”这个新的旅游形式在中国得到迅速发展。并且逐渐形成了几个大的乡村旅游热点地区。例如江苏的周庄、同里、乌镇等以江南的小镇古色古香的建筑和水乡生活方式吸引着众多的旅游者。皖南黟县的南屏、歙县的郑村(棠樾牌坊群)、徽州的汤口等村落生产纸、笔、墨等工艺品,以传统的制作手艺和富有特色的民居建筑为吸引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上述几个地方的乡村旅游搞得红红火火以外,还有许多颇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地尚未开发,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这些尚未开发的乡村旅游地大多数都位于偏僻的地方,尤其是在中国的西部以及那些老少边穷的地方,那些地方农业经济不发达、工业落后、交通不便,因而不为外界所知。但是当地的风景却十分优美,并且得以保存了众多原始奇特的自然景观和古朴浓郁的民族文化,成为发展旅游业的后发优势。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带动经济发展,以乡村旅游带动扶贫工作,是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模式。以贵州省为例,贵州省大约有85%的人口居住在农村,经济水平比较低。贵州省少数民族众多,大多村寨是珍稀民族文化的保留地。贵州省提出“以旅游促进对外开放和脱贫致富”的指导思想,创造出四个主要旅游扶贫模式:一是景区带动,如黄果树景区就带动四周村寨的农民脱贫致富。二是发展村寨旅游。如郎德苗寨、石板寨、镇山村等,旅游成了这些村寨经济发展的支柱。三是企业加农户生产旅游产品。如台江民族刺绣厂,带动千家万户在搞民族刺绣蜡染。四是把旅游当作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如荔波、施秉,县域经济的发展靠旅游。据不完全统计,到2002年底,贵州农村有53.2万人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摆脱了贫困。
乡村旅游从发展层次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面:
(一)基础层次
以观光度假休闲为主,吸引物主要是乡村幽静的环境、秀丽的景色、淳朴的民风和较为缓慢的生活节奏。乡村旅游是使城市居民体验乡村劳作、了解风土民俗、领略田园风光和回归自然的最佳方式。这种以观光度假为目的的国外游客大多数是来自经济发达的都市,收入水平比较高。因此基础层次的乡村旅游的客源十分稳定,游客的重游率比较高。根据法国的统计数据表明,有70%游客采取乡村旅游度假的方式,更有超过15%的旅游者每年都住在同一地方。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地大多数是以观光为主。参加乡村旅游的国内游客,绝大多数是为换个环境来度过假期生活。因此主要是去那些接近城市的附近农村旅游,出游的时间也都比较短,一般是利用双休日或者其他假期一至两天的时间。
(二)提高层次
注重乡村旅游的内容和文化内涵。乡村旅游内容要广泛而富有特色。在国内客源市场上,许多游客对于农业生产活动很有兴趣。“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和采摘各种农产品的旅游很受欢迎。
除了以在农田里耕种、采集等方式让游客来体验农村生活的乐趣之外,传统的制作工艺完全可以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吸引物加以发扬。天津杨柳青年画、贵州蜡染、南通扎染、潍坊的风筝、手工造纸以及各种刺绣、泥人、甚至是食品的加工,都可以成为乡村旅游的文化依托。例如澳大利亚葡萄酒业生产制作就成为澳大利亚文化的重要组成,澳大利亚葡萄酒业已成为重要的乡村产业。并且由此产生了澳大利亚葡萄酒业旅游。
在提高乡村旅游层次的另外一个吸引物就是乡村所保留下来的珍贵的传统文化、风俗和完好的古代建筑。巍峨气派的乡村宗祠祠堂,高大挺拔的镇村古塔,村边的土地庙等等,是乡村在历史发展中的一面镜子,折射出乡村居民生活。还有一些民俗活动也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一些乡村风俗习惯像我国各地的锣鼓戏、舞狮子、扭秧歌、祭祀谷神等,都可以成为乡村旅游开发的引力点。
(三)可持续发展层次
关键词:乡村旅游;目的地;生态化开发;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4-0059-04
一、引言
乡村旅游指以乡村地区为活动场所,利用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景观、生产经营形态、民俗文化风情、农耕文化、农舍村落等资源,为城市游客提供观光、休闲、体验、健身、娱乐、购物、度假的一种新的旅游经营活动[1]。乡村旅游目的地指凭借乡村意象和乡村旅游项目吸引旅游者前去,能够为旅游者提供多种旅游需求,使旅游者愿意停留的地理区域。我国乡村旅游在一些地区已有一定的规模和历史,但总体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规模比较小、产品单一、恶性竞争等问题,旅游对当地农业、民俗等生态资源保护不到位,利用不足,没有形成产业链,对当地经济、社会拉动作用较小。同时由于特色和生态性不足,与游客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纯净度、优美度,对人文生态环境的“乡土味”、 “地方性”、“民族性”,对农业生产系统的生态性和食品卫生的安全性越来越高的要求不相适应[2]。因此,在评估资源条件、客源条件、区位条件和当地经济及旅游业发展状况等多种条件之后,以生态学、产业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将区域作为一个整体,将原有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结合,延长产业链,联系当地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大背景进行开发。深度利用乡村资源,合理进行功能分区和空间布局,带动社区全面、主动参与到旅游业中,以达到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经济、传承乡村文化、促进乡村民主文明程度等目的,使当地成为产业要素齐全的生态旅游目的地,才能使乡村旅游吸引更多的游客,产生更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乡村旅游目的地客体生态化开发模式
(一)产品开发模式
1. 产品开发总体模式。
乡村旅游产品与一般旅游产品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旅游者对旅游活动的高度参与性、与旅游氛围的深入融合性、与旅游环境的亲密接触性[3]。因此需要具有生态性、乡土特色性和参与性。产品开发首先要考虑当地的特色,结合旅游者的需求,在目的地范围内进行统一规划,维护主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物种多样性,对乡村社区和城镇采用葡萄架、果树、瓜藤等绿化方式进行环境整治和改造,推广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源等清洁能源,发展循环经济。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乡村景观、农业资源、特色建筑和民俗文化以及节庆活动进行全面深度的开发和综合利用,以开发带动保护的方式,为游客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无公害的饮食产品、住宿产品和旅游商品以及有益游客身心健康的旅游活动。旅游开发要集约利用资源,有利于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的保护、当地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民收入增加,尽量减少对当地稀缺资源的占有和消耗,紧密结合当地产业及文化,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多要素齐全的绿色产业链,使农业、工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旅游线路既可以仅包含某一类乡村旅游产品,也可以根据游客的偏好将几种产品组合,并且可以和其他产品组合或其他地区合作,灵活组织成各种线路。
2.主要旅游吸引物的开发模式。
乡村旅游主要旅游项目开发需要和当地资源密切结合,针对中老年市场、白领阶层、青少年市场开发观光、度假、休闲、科普、科考、健身等多样化、系列化的产品。主要可利用目的地内水域、山体、森林、地热等资源开发龙舟、木船、采莲、捕鱼、野营、健身、温泉等游憩产品和度假产品;利用田园四时不同风光、高科技农业开展观光活动;休闲项目主要是利用传统农业资源开展的插秧、收麦、拔花生、推磨等农事体验活动,还可以开展趣味性强的农事比赛和健身活动,开辟教育农园、租赁农园以及开展针对青少年的农业科普教育;在生态脆弱的区域开展动植物观赏、田园观光、探险、徒步、摄影、科考、科普等旅游活动;利用当地建筑、传统民俗资源以及瓜果、花卉等特色农业资源开发乡村节庆项目。每一个项目都要精心策划,注重参与性和生态性,在不同季节灵活调整,还要注意淡季产品的开发。
3.辅助产品的开发模式。
乡村旅游目的地还需要为游客提供饮食、住宿、交通、购物、娱乐等服务,这些辅助服务也要尽量利用本地资源,突出乡土性和生态性,如挖掘本地民间饮食资源,采用传统种植养殖方式开发生态、特色餐饮;利用农村闲置房屋,打造瓜果飘香的农家小院为特色住宿设施;开发筏子、畜力车、轿子等本地独具特色的生态交通工具;将本地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加工为旅游商品;将民间日常娱乐活动捉鱼、捉知了、农活比赛以及传统节庆等开发为娱乐产品。这些辅助产品和主要旅游活动可以相互结合,使游客获得更多体验。如旅游商品中农产品可以让游客自行采摘、加工,工艺品可以教他们现场制作;游客收获的农产品可由游客出资购买;游客可以白天参与农事体验活动,自己收获、采摘粮食、蔬菜、瓜果,捕猎鱼类、昆虫作为食材,晚上住宿农家小院,期间使用乡村特色交通或参与娱乐活动。
(二)乡村旅游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模式
1.功能分区。
许多乡村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乡村旅游开发尤其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功能分区也要受到资源、生态、交通等诸多条件的限制。总体来说,乡村山体、水域、保护地、农田及特殊地貌等主体生态功能区开发程度要比较低甚至不开发,在小城镇、城市周边加大开发力度,尽量利用城镇原有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并在此基础上增加服务设施,形成若干集中服务区,同时带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功能分区以旅游资源为依托,兼顾生态和交通,形成游憩带、休闲区、观光区、生态科普教育区等特色鲜明的主要功能区。生态功能区保持本地生态系统的原貌,采用小规模接待的方式,因地制宜开发旅游项目,主要面向生态旅游者,维持较低的旅游容量,道路方便通行即可,交通工具本土化,不提供食宿接待设施,仅提供导游、解说标牌等旅游服务。休闲区以本地传统乡村面貌为主要风格,保持原有建筑,采用本土方式种植农作物和畜产品,开展农家生活体验项目,该区提供体验性的食宿服务和非市场化的商品购买服务,可采用自行车、电瓶车、畜力车等无污染的交通工具,尽量保持乡土生活的原真性。目的地内的县城、交通枢纽设为当地的旅游集散地,扩展基础设施的服务范围和能力,能够集中处理污水、垃圾,能为游客提供停车、餐饮、住宿、夜间娱乐、购物等多种服务,旅行社或旅游公司也集中在该区,建设度假、水上游乐、农业节庆活动会场、旅游商品加工场所等游憩场所,成为服务要素齐全的密集游憩区,风格既有一定的本地风情,又又有一定的城市商业氛围。旅游项目以高端产品为主,更多注重游客参与性和体验性,游客可以尽情欢乐,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这种功能区的环境容量较大,服务项目较多,对目的地经济和就业带动最强。
2.空间布局。
乡村旅游空间布局需要尽量借助原有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并减少旅游对乡村社区自然环境和文化的负面影响,因此总体布局宜采用沿交通干线多环散点式布局,(如图1)环内采用社区――吸引物布局模式,如果城镇间距离较近,也可以形成沿交通干线的休闲带。主要游憩区位于内外部交通联结地区或目的地内著名景区周边,以社区为中心,周围发展瓜果、花卉特色农业,因地制宜开发水上游憩项目、森林、温泉等度假项目;休闲区以位于内部交通干线的小城镇为社区依托,在周围农村开发乡村休闲项目;生态旅游区仍以小城镇社区为依托,在周边生态旅游点开展旅游项目。游客流基本遵从从主要游憩区到休闲区到生态旅游区的流动规律,游客密度、服务设施和服务人员依次递减。
三、乡村旅游目的地主体合作开发模式
(一)利益相关者合作模式
1.乡村旅游开发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及其作用。
乡村旅游开发牵涉当地政府、旅游企业(开发商)、社区集体和当地社区居民等多方利益主体,各方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和实现自身利益的主张,他们之间关系错综复杂[4]。除此之外,游客、非政府组织也会对乡村旅游开发产生一定的影响。当地政府的主要利益诉求是通过乡村旅游发展地方经济,完成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等任务,有些政府部门也存在开发所管理的资源获利的动机。政府主要作用是制定统一的旅游规划和营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对目的地开发和经营进行管理和监督以及为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服务,但政府权力分属许多职能部门,它们必须密切合作才能有效发挥政府职能。追逐利润是企业最基本的目标,旅游企业有外来企业和本地企业之分,外来企业经常可以带来乡村地区最为缺乏的资金、经营管理经验以及客源,但同时也导致了大量利润的外流,而且在很多地区成为“飞地化”开发的罪魁祸首,并和当地社区居民矛盾重重。本地企业一般会对社区居民就业和对当地的经济贡献较大。社区集体及社区居民的利益诉求较为复杂,他们既想从旅游中获得经济收益,还需要保持原来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社区生活质量、主体地位以及控制未来发展。他们是大部分乡村资产的所有者,但囿于资金、技能的限制在开发中处于弱势地位,而他们的积极参与是当地旅游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游客希望以最少的金钱和时间为代价获得最大的美好体验,他们的行为对目的地经济、社会、环境具有直接的影响。非政府组织如科研院所和各种基金会有各自特殊的利益诉求,他们能够对乡村旅游的开发起到资金、技术上的支持作用,但一些环境保护团体也可能会阻碍开发。
2.利益相关者的合作模式。
各利益相关者在乡村旅游开发中掌握着不同的资源,发挥的作用也不相同,均衡利益、建立和谐的合作关系是成功的关键。由于单一的或部分的利益相关者不能控制旅游开发的所有要素,往往也不能主动和全面代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利益的实现就需要各方的合作与支持[5]。资源、资产、技术是利益相关者合作的主要纽带,取得互补优势和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是合作的主要动机。他们利益合作和利益冲突主要在投资经营领域,因此必须首先界定乡村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和设施的所有权,所有者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收益,再根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分配投资收益,还要补偿在旅游中受到破坏的环境成本及受到负面影响的社区居民。必须理顺各方关系,根据各地具体情况采用适合的合作模式,(如表1)才能达到多赢的目的。除此之外,利益相关者应该共同参与当地旅游业的规划,以保证各方利益的实现,他们之间还需要建立利益协调机制随时解决可能出现的冲突,当地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也有赖于各方合作。总之,政府、旅游企业及社区的密切合作是乡村旅游目的地资源保护和旅游开发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
(二)社区参与模式
1.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内容与保障措施。
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对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和谐乡村十分必要[6],对当地乡土性及生态环境和文化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主动、全面、成熟的社区参与才能实现乡村旅游诸多目标,才能带动目的地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目的地社区需要以主体的地位参与旅游业规划和管理、参加旅游相关培训,参与到生态环境和文化保护领域,最重要的是参与旅游业收益的分配。由于社区资金缺乏、劳动力素质低下、参与意识淡薄以及政府管理体制和制度不健全等原因,社区参与面临一些实际困难,需要各利益相关者需要考虑社区利益,政府、专家要对社区居民进行积极引导,及时传达相关信息,激发居民的参与热情以及帮助他们提高参与技能,制定一系列政策促进社区集体和居民参与到旅游业中,还要在社区建立健全民主制度;政府、旅游院校、协会等组织还需要对社区居民进行经常性的培训,涉及经营、服务、保护资源多个方面;政府、企业、协会和社区居民要密切合作,对乡村旅游实行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在以上保障措施下,要根据现实情况设计操作性强社区参与模式,在规划与管理、参与利益分配以及社区补偿方面促进社区居民全面、合理的参与目的地旅游业。
2.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模式。
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需要社区全过程参与目的地旅游业的规划与管理,需要采用自下而上的决策模式来制定旅游业战略、目标和具体措施。可以在乡村旅游中引入类社区共管模式,由专家深入社区听取居民意见,进行讨论及对乡村社区进行调查之后来制定旅游业规划。由社区居民内部协商推选社区代表或组织旅游协会由协会代表和政府与企业代表共同组成旅游发展管理小组,负责评估规划实施后对当地生态环境、促进社区和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在能达到既定目标的情况下制定一系列措施落实规划。除此之外,小组还负责日常管理,并和社区集体与居民建立随时沟通的渠道,尽量使社区可以控制旅游业发展方向。对于旅游业发展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给社区居民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需要采取一定的方式进行补偿,可采用征收生态补偿金的方式获得补偿所需资金,然后采用生态技术对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发展。社区补偿可采用二次分配的方式,在旅游业收益中拿出一部分直接分配给社区居民,另外还可以用于社区学校、医院、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或是医疗、养老等社区福利的改善。社区参与最重要的目的是要在旅游发展中获益,因此必须针对社区现状和旅游发展设计相应的模式使社区获得直接利益。(如表2)除了为社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产品销售机会外,还要尽量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发旅游产品和提供服务,项目开发和商业机会要优先社区集体和居民,并要为社区提供融资机会、降低投资风险,进行经营指导等多样化的扶持与帮助。
四、结论
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开发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还需要达到多个目标,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开发之初需要进行详细的规划,统筹考虑乡村资源和目的地特色,开发多样化、系列化的产品,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带动当地其他产业的发展。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要服从保护生态环境以及便于统一管理的需要,尽多的利用原有的基础设施,并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目的地旅游开发需要政府、企业、社区集体与居民以及社会团体的广泛参与,理顺他们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建立合作机制是旅游业得以顺利发展的关键。政府尽量退出经营领域,从事改善基础设施、进行统一规划管理、提供政策资金帮扶以及维护社区利益等公共服务领域,为旅游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企业需要提高资金运作效率、自觉保护目的地生态环境以及为社区提供更多参与机会。乡村旅游需要更多地为社区居民提供投资、经营、劳务、股份等多样化的获利形式,但并非需要全体社区和居民参与,保持目的地的传统产业是对旅游业的最大支持,他们可以通过目的地经济发展而分享旅游开发的成果。总之,乡村旅游目的地生态化开发需要因地制宜的考虑资源、利益相关者及社区实际情况,以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发展为目标设计开发具体模式,使乡村旅游真正成为目的地发展的引擎,最终带动当地全面发展。
基金项目:山东省软科学项目:乡村旅游生态化发展模式研究(2009RKB404); 山东省高校科研发展计划(J09WJ15 )。
参考文献:
[1]郭焕成.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问题与途径[A].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论文集[C].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1―14.
[2]杨敏,骆静珊.昆明市团结乡乡村生态旅游调查研究[J].旅游学刊,2006,21(02):51―55.
[3]毛凤玲.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模式与深度开发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J].农村经济,2007,(04):64―66.
[4]胡文海.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乡村旅游开发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8,(07):82―86.
[5]王德刚,贾衍菊.成本共担和利益共享[J].旅游科学,2008,22(02):9―14.
[6]李玉新.基于和谐发展的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8,(08):99―10.
一、引言
在国家大力提倡三农政策的前提下,乡村旅游的研究已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国外关于乡村旅游发展较早,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供给、乡村旅游者及其市场细分、居民对乡村旅游的理解和态度、乡村旅游影响、乡村旅游营销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等。国内真正意义上乡村旅游的兴起, 始于20世纪90年代前后。国内学者研究主要从概念界定、发展动因研究、乡村旅游的经济性分析、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研究、乡村旅游的属性特征分析、乡村旅游的规划与开发探讨等方面进行研究。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乡村旅游应与民俗文化相结合,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与品位。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对比可以看出,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的方面已非常之多,但是把乡村旅游与民俗文化相结合的研究还是比较少。本文以民俗文化视角下研究乡村旅游,从现实意义上来说,能为专题民俗村以及乡村旅游寻找新模式,提升乡村旅游文化品位与内涵发展提供必要的参考。
二、研究设计
(一)相关概念界定
民俗旅游是以特定地域或特定民族的传统风俗为资源而加以保护、开发的旅游产品。乡村民俗主题旅游产品是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吸引物,突出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旅游产品,这是全面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品位的一个有力手段。
(二)研究区域概况
陕西关中平原的范围是介于陕北高原与秦岭山地之间,是陕西自然条件最好的地区,号称“八百里秦川”。此次我们选取了关中地区四个典型的乡村民俗旅游地,以臊子面为特色的宝鸡岐山北郭村,以农民画为特色的户县东韩村,以泥塑为特色的宝鸡凤翔六营村,以关中民俗体验为特色的咸阳袁家村。
(三)调研过程
本次调研采用实地考察与随机访谈的形式,对于案例地的游客进行调查,调查日期为2015年3月到4月间,历时20天。调研地点选择在礼泉县城及袁家村景区,岐山北郭村,凤翔六营村,户县东韩村选择游客比较集中的地方和游客进行随机交谈。
三、关中地区乡村民俗旅游综合模式
关中乡村民俗旅游大部分还属于低级阶段,以民俗文化和乡村旅游相结合的主题乡村民俗旅游村属于民俗旅游接待专业户时期,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体验传统生活习俗富的民俗旅游活动为特点。
案例地的民俗旅游发展模式基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乡村民俗型
乡村民俗旅游指以乡村民俗风情为载体,所开展的旅游活动,其内容包括地方特有的风俗。礼泉袁家村就是以关中民俗为载体发展乡村旅游。
(二)乡村组织型
通过政府有组织地引导农民经营户,按照统一规划和建设的要求,发展旅游接待设施和配套服务,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北郭村,六营村,东韩村,袁家村都是集体规划,统一建设。
(三)“领头羊”型
乡村民俗旅游指在离客源地比较远的乡村,农民更信任那些“示范户”。这种模式通常投入较少,接待量有限,但乡村文化保留最真实,游客花费少还能体验最真的本地习俗和文化。
(四)景区带动型
乡村民俗旅游发展是以比较有知名度的旅游景区为核心,借助附近的名胜古迹和自然风光发展为乡村旅游目的地。陕西关中地区以袁家村与北郭村为典型代表。
关中地区乡村民俗旅游模式有三种发展方向:关中乡村民俗旅游发展模式有资源驱动模式向投资驱动模式变化发展;产品应品牌化 集群化,这是提升关中乡村民俗旅游的必经之路;开发主体应多元化,这是集聚乡村旅游开发资本,这是提升乡村民俗旅游品位,获取规模化效益的重要前提。
四、关中乡村民俗旅游模式创新及发展建议
(一)关中乡村民俗旅游模式创新
关中地区乡村民俗旅游发展创新模式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模式。
1、建立乡村民俗俱乐部:旅游者可以在不同地方不同乡村俱乐部享受到一体化服务,并通过订购乡村旅游线路,向自驾车群体旅游提供自助式全程服务。
2、主题农园:形成教育农园、市民农园、租赁农园等多种形态,承载农旅结合的农事参与、自然教育和DIY创意空间等功能。
3、童年到乡村:基于追寻儿时的记忆、寻找传说中的桃花源里避世文化的理想空间,旅游体验也成为现代最为时尚和有吸引力的乡村旅游活动和产品形态。
(二)关中乡村民俗旅游发展建议
关中乡村民俗旅游亟待解决经营理念低俗化、品牌定位趋同化、产品层次粗浅化、乡土文化城市化。乡村旅游同质化严重,关中地区大部分乡村旅游是以农家乐的形式,未来乡村旅游应鼓励企业进入,实行“企业+农户”形式,实行市场化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