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01 17:07:3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化学与工程材料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化工材料科学与工程 发展现状 趋势分析 研究
化工材料科学与工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同时能够带动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的发展。在以科学技术为主导的当今社会中,无论是高校中还是化工企业中,都需要培养化工材料科学与工程的专业人才,创新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从化工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中找寻其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于后期的工程技术研发。
1 化工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现状分析
1.1 化工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历程
化工材料科学与工程的从个个单一分来的学术系统中,逐渐实现走向了科学之间的相互融合。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材料科学的应用与社会建设步伐息息相关。单一化的材料科学发展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各个材料学科之间应该实现相互交叉、渗透、移植,从细分最终走向综合化的发展。在20世纪40年代,基础科学与工程之间的相互渗透较差,固体物理学与材料工程学之间的互不融合。从60年代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能够实现交互,材料科学与材料工程之间的大部分内涵能够实现重叠,化工材料科学与工程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认可[1]。
1.2 化工材料科学与工程在教育界的发展
化工材料科学与工程是高校教育中的重点内容,该门学科经过多变的研究与演变,衍生出中诸多的子学科。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材料学科专业演变为例,与化工材料科学与工程相关的专业课程有:地质与采矿工程、采矿与冶金、冶金与材料科学等。欧美等国家将在材料教育方面的认识比较深,将很多高校中的冶金、陶瓷、电子材料等科目统称为材料,材料教学内容逐渐扩大,应用到社会建设中的诸多领域中。目前,我国重点高校相继设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针对于化工方面的教学改革,在原设置专业的基础上,补充了非金属的工程材料的内容。化工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能够打破原专业设置的界限,加强专业间的渗透和联系,教学内容实现了更新。截止至2003年7月份,具备材料科学与工程的院校占据我国的高校的总数的34%。化工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教学逐渐展现出了新思路[2]。
2 化工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趋势
2.1 化工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学中创新性人才培养
化工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以来社会化工企业的技术研发还远远不够,为了更好的促进化工材料科学的发展,在未来的科技社会中,化工材料科学与工程还需要与教育实现紧密结合。促进化工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需要在高校中培养优秀的材料科学人才,与社会高精尖材料研发机构构成联动机制。对于材料科学的人才培养要求极为严格,一方面需要学生具有较好的结构力学基础,另一方面还要向学生传授学生微系统、纳系统、生物系统。同时还需要进行材料结构、性能、工艺等工程的研究,以计算机技术进行材料科学的模拟研发。高校能够为社会输送创新性的人才,是社会化工企业实现稳步发展的关键。创新性人才的能够促进化工新材料的研发,保障化工材料领域更新[3]。
2.2 化工新材料的研发
在科技信息不断发展的当今社会中,对于化工材料的研发技术越来越先进,我国化工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未来发展,需要与科技信息技术相互融合,研发出具有更多功能的化工新材料。这些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能够在传统材料的优势基础上,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
2.2.1 纤维材料
化工新材料“十三五”发展规划在即,很多具有高技术含量、高价值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的新型材料,在社会建设中能够发挥出无线的潜力。这些新材料与传统的材料相比,在质量上更加的轻便,在性能上的更加的好,在功能上更加的强大,附加值更加的高。那么何为化工新材料,化工新材料是指一些包含高性能纤维复核材料,这些才能够在国防军工、航空航天、新能源及高科技产业中应用广泛,同时化工新材料在建筑、通信、机械、环保以及海洋开发中用途更大。有专家指出,全球纤产量在近十年内的长幅为3%,而高性能的纤维在全球范围内产量增长能够达到30%,也就是说,在未来的几年间是高性能纤维发展的黄金期[4]。
2.2.2 聚酰亚胺
有机高分子材料也是化工新材料的另一类,与传统的高分子材料相比,聚酰亚胺的综合性比较强,特点突出。聚酰亚胺作为一种特种工程材料,已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微电子、分离膜、纳米、液晶、激光等领域。在物理性质上,耐高温达 400℃以上,长期使用温度范围-200~300℃,熔点特征不明显。并且该种材料绝缘性能极高。通常情况下,103赫下介电常数为4.0;在化学性质上,聚酰亚胺可以被分为脂肪族、芳香族、半芳香族聚酰亚胺三种。聚酰亚胺,因其在性能和合成方面的突出特点,不论是作为结构材料或是作为功能性材料,其在微电子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 结语
综上所述,化工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工研发领域中的重点内容,提升对于化工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研发,能够有效的促进化工领域发展。本文对化工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与社会发展趋势相互结合,研究其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未来,需要对化工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学中进行创新性人才培养,鼓励化工新材料的研发,实现科技创造未来。
参考文献:
[1]刘海定,汤爱涛,潘复生,左汝林.材料科学数据库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材料报,2004,09:5-7.
[2]张钧林.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学科发展、现状及人才培养[J].甘肃科技,2008,15:165-168+132.
【关键词】化工原理实验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70-02
一、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化工原理实验教学目的与要求
1.化工原理实验教学目的
该实验课程主要讲述化工原理中单元操作所涉及的各种设备,以巩固学生加深对化工实际生产的理解,由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增强创新意识,同时,对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5]。
2.化工原理实验教学要求
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验证有关化工单元操作的理论,熟悉实验装置的结构、性能、工艺流程,掌握化工单元操作方法,培养学生从事实验研究的能力,其中包括:分析和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正确选择和使用测量仪表的能力、利用实验的原始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以获得实验结果的能力、运用文字表达技术报告的能力[4-5]。
二、化工原理实验中存在的不足
1.人数较多,仪器装置较少,学生动手能力受到限制,由于连年的扩招,每个班的学生人数基本都是35人以上,而实验仪器的台套数并没有增加, 7-8个学生用一台装置的现象非常普遍,个别学生根本没有机会动手操作仪器。
2.学生被动的做实验,完全按照实验书上的照搬照抄,“照单抓药”式的教学,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写预习报告,来到实验室也不知道到底为什么做实验,怎么做实验。
3.学生工程实践性意识淡薄,不知道化工原理实验的重要性,只是为了学分被动的做实验,达不到理论联系实践的作用。
三、化工原理实验的教学改革与思考
1.化工原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思考
针对“僧多粥少”的问题的教学模式,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化工原理实验充分打破以往“大水漫灌”、“放羊”式的教学模式,分小班、小组教学,每一个小组为3-4人,每一位同学在实验中都有不同的分工, 比如过滤实验(恒压过滤),一个学生要负责压力阀、料浆阀、料液阀的畅通,一个学生负责记时,一个学生要看滤液量和记录,大家还要共同清洗滤布,倾倒滤渣,每组学生只有默契合作,才能将实验做完,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和团队合作意识,老师再根据实验操作和小组合作进行现场打分,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2.化工原理实验教学方式的改革和思考
每次课授课之前,给学时留20-30min的时间熟悉实验装置的结构、性能、工艺流程,掌握化工单元操作方法,正式讲课时,以分组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讲解工艺流程和操作步骤,以引导的方式把理论课本上讲解的内容和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相结合,比如传热实验(强化管传热),改变原来只做实验、测数据的单一教学手段,通过强化管的强化方法,引申到化工中常见的传热设备的改进方法,讨论如何从材料的角度降低成本,从传热的角度提高传热速率等,学生积极参与发言,各抒己见,当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和理论不符时,引导学生从实验的源头到实验过程中分析误差,充分解决“照单抓药”式的教学模式。
3.化工原理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思考
充分联系课本理论知识,让学生感觉化工原理实验非常实用。比如传热实验,告诉学生热电偶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温度计冷端温度补偿的含义,用电脑记录数据的方法,通过数据处理,双对数作图、线性回归等方法,了解计算机技术在化工原理实验中的重要性,实验结束后,学生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还要总结和分析,分析实验数据误差产生的原因等,根据实验报告上的数据处理为依据,数据处理主要以电脑处理为主,可以锻炼学生应用Word、Excel、Origin等办公软件的能力。
以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增强了工程观念,充分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
参考文献:
[1]焦纬洲,刘有智,袁志国,祁贵生,高Z.基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化工原理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3):166-168.
[2]戴益民,李浔,张跃飞.基于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化工原理实验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化工高等教育, 2012,6:31-34.
[3]胡秀英,郑纯智.开放式化工原理实验教学模式研究实验科学与技术[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2(9):111-113.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
材料是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与先导,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材料技术是现代高科技与新经济的三大重要组成部分,在以高科技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在产业政策、科学研究、教育与人才培养等方面都给予了材料科学重点支持、优先发展的政策。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与实践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因此,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
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改革迅速发展,几乎全国所有设有材料专业的院校均已不同程度地参与了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改革,借鉴欧美诸国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模式与体系,培养模式由“专业培养”向“学科培养”发展,从狭窄的专业教育向全面的素质教育转变,从钻研狭窄的单科教育向建立工程意识教育转变;同时,吸收欧美国家的“材料学科共同基础知识”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从学科式课程向整合式课程转变,专业课程从中心地位向载体地位转变,课程内容从以学科发展为中心向以培养学生为中心转
变[1]。总体来说,我国高校材料教育正在不断打破旧的专业范围的约束,向其它专业甚至其它一级学科渗透。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化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成为必然的选择。
一、国内材料与化学学科研究生培养现状分析
调研对象为国内“985”高校的材料与化学学科研究生最新培养方案,学科涵盖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两个一级学科,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应用化学五个二级学科[2]。调研结果分析表明,国内高校材料与化学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具有如下特点:
(1)除了政治、英语、数学等公共必修课外,课程设置的基本模式为: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包括必修的学术活动、专业外语等)。
(2)专业基础课的数量少,且必修,或者提供少量课程供选择;所设课程都为各方向的基础和共性的理论、测试方法、制备技术和实验技能等。
(3)专业选修课根据各自的研究方向提供很多课程供选择。大部分学校开设的专业选修课都在10门以上,如天津大学为材料学硕士生开设了24门专业选修课;哈尔滨工业大学分别为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生和博士生开设了35门和14门专业选修课;上海交通大学为材料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和应用化学博士生都开设了20门专业选修课;南京大学为应用化学硕士生开设了26门专业选修课。
(4)对学术活动(读书报告、参加学术会议、听学术讲座)、前沿进展或专题研讨、外语文献阅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和标
准[3]。几乎所有高校都将上述课程列为必修,并对其考核标准提出了更高要求。如哈尔滨工业大学规定研究生参加跨学科学术讲座5次,并在全系范围内做学术报告2次(其中至少1次使用外文),并鼓励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5)各高校均倾向于按一级学科设置课程[3,4]。如中南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等均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设置了硕士生和博士生的课程体系;四川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开大学等按化学一级学科设置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应用化学的硕士生课程体系。
(6)规定或鼓励跨学科修课,以提高综合素质,拓宽知识面和优化知识结构。
二、我校材料学科研究生培养现状分析
我校材料类人才培养源于1953年成立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金工金相”专业,至今已有55年的办学历史。随着“哈军工”主体南迁长沙,学校原专业体系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材料类与化学类合并组建材料工程与应用化学系,先后开设了“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军用材料工程”、“应用化学”等专业,为国家和军队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高级技术人才。
随着高新技术发展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以及国内外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校材料学科研究生的培养现状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历史条件下国民经济发展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高级人才的需要,突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按二级学科设置培养方案,与学科交叉融合的大趋势不相适应。我校材料类研究生培养按“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3个二级学科设置培养方案,此外,还有“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应用化学”、“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3个化学类二级学科硕士点,涉及6个二级学科,分布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4个一级学科中。而近年来,随着我校材料学科与化学学科相互交叉融合,逐渐形成了以化学基本原理为学科基础,材料工程为专业方向的特色学科体系,涵盖结构材料(耐高温与轻质复合材料)、功能材料(光电功能材料)、材料化学(电池能源材料)、军事化学(含能推进材料)4个特色学科方向。上述6个二级学科交叉融合于这4个特色学科方向中,且各二级学科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如结构材料方向不仅具有“材料学”的学科属性,还具有“材料加工工程”与“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的部分学科属性。因此,这种按二级学科设置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不再代表我校材料学科特色学科方向发展。
(2)专业方向划分过细,不利于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我校材料与化学类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涉及的研究生培养专业方向达19个,而每年的招生规模小于40人(2008级博士研究生13人,硕士研究生25),并且培养规模有逐年减少的趋势,这样每个专业方向年招生规模在2人左右。这必然带来两个方面的弊端:一是要开设数量众多的专业课程(如每个专业方向开设1~2门专业课程,则专业课程的数量达38门之多),而听课的学员可能只有1~2人,这既加重了教员的负担,又浪费了日益紧缺的教学资源;二是过多的专业方向不利于教学条件的建设。
(3)课程体系不够优化,不能满足跨学科培养的需求。我校自2004年开始暂停“军用材料工程”专业的本科招生计划,而材料学科又是我校的优势学科,所以本校“应用化学”专业的本科生绝大多数选择报考材料类研究生,呈现较普遍的跨学科培养现象。应用化学专业的本科生由于材料科学基础理论知识缺乏,必然会影响其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学习与后续的论文研究,而在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中并没有将材料学科共同基础知识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反而是各类专业课程处于中心地位,这必然会制约人才培养的质量。此外,在课程设置中过于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践性课程教学,不利于学员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改革
在全国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改革的大趋势下,为了适应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对材料类专业高级人才的需要,结合我校材料学科与化学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特点,开展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培养的改革,包括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性教学环节等内容。主要工作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突破学科界限,按一级学科组织人才培养。顺应国内外材料科学人才培养改革的主流,突破材料与化学学科界限,按一级学科的模式组织人才培养,不再按二级学科进行区分,而是按“大材料”的思想,下设“结构材料”、“功能材料”、“材料化学”、“军事化学”4个特色学科方向。在课程设置上,摒弃材料与化学相互独立的模式,跨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化学两个一级学科设置课程体系,将材料与化学共性的基础理论作为基础课程的主体,突显材料与化学的交叉融合。具体课程体系结构如表1所示。
上述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基于材料与化学学科的内在关联性,将化学定位于材料的基础学科,而材料学科定位于化学学科的工程化方向之一。因此,材料与化学类研究生完全可以采取大学科群培养模式,跨材料和化学两个一级学科设置课程体系,完全打通材料与化学课程,不再区分学科门类。这种培养模式虽然在国内同类高校中还不曾采用,是一种培养模式的创新;但和国内众多重点高校鼓励研究生跨一级学科选修课程的精神是相符的。因此,材料与化学大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应该是一种有益学科融合,增强研究生学科基础知识的不错选择。
(2)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按照学科知识体系优化设计研究生课程,课程体系和内容的设计力争做到体现学科内涵、学科基础和学科前沿。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大幅压缩专业课程数量,有针对性地开设高水平专业课程,实现专业课程从中心地位向载体地位转变。〖JP2〗如表1所示,每个学科方向限设专业课程3~4门,且可以跨学科方向选修。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充分考虑“复杂电磁环境”等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的重大需求,用科学技术进步、军事训练和武器装备发展的最新成果充实更新教学内容,如将《功能材料》课程改造成《信息功能材料学》,增设《伪装隐身技术》、《生物材料学》、《含能材料性能计算原理》等课程。〖JP〗
在实践性教学环节方面,注重研究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除开设大量的课程实验外,还增加了《高等合成化学实验》和《材料制备实验》2门实验课程。在实验内容的选取上紧密结合我校科研特色,如聚碳硅烷制备与有机硅树脂合成实验、C/SiC复合材料制备与聚合物复合材料构件制备实验、功能陶瓷材料制备与性能表征实验等。这不仅培养了研究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而且使研究生提前熟悉科研设备,对后续科研工作的开展也是大有裨益的。
(3)强调自学和研讨,强化研究生学术活动。突出强调研究生的自学能力,要求研究生参加各种学术研讨活动,且明确参加学术会议、学术讲座、专题研讨等学术交流活动的等级和次数要求,如博士研究生必须参加不少于20次(硕士研究生为10次)的学术交流活动(其中至少有4次为跨学科交流活动),本人至少主讲3次。至少应参加一次国际学术会议或全国性高水平学术会议并。并要在参加每次学术交流活动后,撰写不少于500字的总结报告。同时强化研究生文献查阅能力,明确要求博士研究生在开题报告前应至少全文阅读相关技术文献资料80篇(硕士研究生为50篇),其中外文文献资料不少于阅读总量的1/2,达到熟练的文献检索和综述能力,能够对文献进行分析总结,提出该研究方向的发展动态和发展潜力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关键问题,并写出不少于7000字的文献综述报告。
四、结束语
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通过本轮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基本理顺了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的关系,达到了更新人才培养观念、优化课程体系、改善创新环境与增强自主学习之目的。但人才培养的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持续不断地创新与实践,才能永保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与时代性。
[参考文献]
[1] 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规格与模式的演变规律[J].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讯,2006,(1).
[2] 李小年.发挥专业优势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J].化工高等教育,2005,(2).
[3] 藏兴兵,赖小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7,(3).
[4] 董兵海,王世敏.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2).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是一门新兴专业,2005年教育部批准在东华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南通大学等几所大学试办。非织造材料又称非织造布、非织造物、无纺土工布,通俗地说就是将“三大纶”(涤纶、腈纶、锦纶)合成纤维。非织造材料在生活中常常被应用到,比如做衣服内衬、鞋帮面料,以及袜子和帽子等。此外,非织造材料还被广泛应用于国防、交通、建筑、汽车以及医药卫生等诸多领域。
专业简介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是一个多学科交叉且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纺织及材料科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和能力,能够在非织造行业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没计、质量控制,以及国内外贸易等T作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主要课程有:非织造学、非织造布学、非织造布后整理、非织造材料与工程、纺织材料学、功能纤维及其应用、非织造工程设计、非织造产品与应用、非织造产品质量检测、高分子物理与化学、非织造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等。
就业前景
我国是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大规模无纺材料生产大国。目前,与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相关的行业正处于上升发展阶段,对高端人才需求很大。
该专业的毕业生除了可以到纺织企业从事产品设计和材料研发工作,还可以去科研院所、商检、海关等单位,应聘有关非织造材料的教学、科研以及质检工作。另外,纺织贸易销售工作较为适合掌握非织造技术的大学毕业生。
院校推荐
随着国家对非织造材料的重视,开设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的高校也越来越多,如东华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南通大学、苏州大学、江南大学、武汉纺织大学、西安工程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和河南工程学院等。其中,天津工业大学的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天津市品牌专业,拥有完整的本科、硕士、博士教育体系,为我国非织造行业培养了大量人才,在业内被誉为“中国非织造布人才的摇篮”。
皮革化学与工程
皮革化学与工程是一门以研究天然动物蛋白资源与加工技术为主的与生命科学密切相关的应用型学科,具体以皮革生产、研究、开发为主,兼顾皮毛的生产和综合利用。
专业简介
皮革化学与工程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皮革工业的生产控制、工艺设计、产品开发及其终端产品深加工与利用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皮革化学与工程专业的主要课程有:物理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制革工艺学、生皮化学与组织学、皮革鞣制化学与工艺、皮革整饰化学与工艺、毛皮加工技术、皮革清洁技术、皮革化工材料、皮革分析检验、皮革机械与没备、皮革三废治理与综合利用等。
就业前景
从皮革企业的用人反馈情况来看,既精通应用化学,又具有皮革化学与工程研究开发能力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最受欢迎。从历年的就业情况来看,大部分的毕业生就业区域集中在浙江、山东、江苏、广东、福建等地。该专业毕业生可在相关的制革企业、研究院所、高等院校从事皮革的研究、开发和生产管理工作,以及在对外贸易中从事皮革制品的推广与应用工作。
院校推荐
目前,开没皮革化学与工程专业的院校较少,大多数院校把该专业作为轻化工程专业的一个研究方向来设置。该专业办学实力较强的有四川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天津科技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其中四川大学拥有皮革化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皮革化学与工程专业的国家重点学科和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办学实力可以说位居全国第一;陕西科技大学是我国皮革工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其皮革加工机理及生产新技术研究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鞋类设计与工艺
我国是制鞋大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制鞋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鞋靴的生产量早已稳居世界第一,年产量已经超过100亿双(占全球制鞋总量的60%以上)。然而,我国在鞋靴设计创新、国际化品牌建立与运营,以及鞋靴企业管理等诸多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有着很大差距。我国要从制鞋大国迈向制鞋强国,必须培养大量的鞋靴应用型专业人才。
专业简介
鞋类设计与工艺是制鞋工业中集没计、科研、系统管理、工艺技术和岗位技能为一体的综合性专业。该专业旨在培养学生掌握鞋靴产品设计、鞋靴样板制作、鞋靴产品开发、鞋靴生产管理与营销等专业技能,使之毕业后能成为制鞋企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鞋类没计与工艺专业的主要课程有:制鞋工艺、鞋靴材料、制鞋CAD、鞋靴样板制作、鞋靴产品没计、鞋靴结构与样板设计、鞋靴色彩设计、鞋靴效果图技法、鞋靴生产管理与营销等。
就业前景
我国的鞋靴产业和市场规模庞大,全国有近4万家制鞋企业,单是鞋靴从业者就有250多万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鞋靴消费市场还将迅速扩大。据中国皮革协会预测,仅鞋靴设计创新人才未来十年就需要数万人。
该专业的毕业生大多进入大中型制鞋企业的生产部、设计部、工艺技术部和品管部,担任鞋靴设计师或鞋靴样板师。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材料质量检测;抗腐蚀性;耐久性;优化策略
道路桥梁在施工完毕之后,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道路桥梁工程受到较多因素影响,对道路桥梁工程使用寿命及性能造成严重影响。这就对道路桥梁工程抗腐蚀性能要求十分严苛,道路桥梁工程混凝土结构在设计中,设计重点主要放在工程结构强度和载荷上面,造成建筑工程结构强度手造严重影响。特别是道路桥梁工程在露天状态下应用一段时间之后,混凝土结构性能下降十分严重。
1道路桥梁工程抗腐蚀性能
道路桥梁工程抗腐蚀性能主要体现在工程混凝土结构上面,在环境因素作用之下,混凝土表层逐渐出现腐蚀情况,对混凝土结构强度性能造成严重影响,从而逐渐对混凝土内部结构造成损伤。尤其是劣质混凝土材料在道路桥梁工程内应用,劣质混凝土密度十分低下,在外部环境因素作用之下,在有害物质作用之下,加速道路桥梁工程腐蚀性能。道路桥梁工程抗腐蚀性能低下,不仅仅增加道路桥梁工程保养维修成本,对建筑工程使用寿命也造成严重影响,资源浪费情况十分严重[1]。
2道路桥梁工程材料检测必要性
2.1水泥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混凝土主要材料为水泥,水泥的质量将直接决定混凝土材料质量。水泥材料出现的水化热,是造成混凝土结构裂缝主要原因。劣势水泥强度无法满足道路桥梁工程强度实际需求,同时与其他材料之间兼容性能较为低下,造成混凝土结构在成型过程中出现大量裂缝。道路桥梁工程在后期应用过程中,在环境因素作用之下,工程腐蚀情况显著加剧。
2.2骨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骨料在混凝土内应用,主要作用是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能及强度性能。骨料坚固性、化学物质、强度、泥沙含量等等因素,对混凝土性能都会造成不同程度影响。骨料内的粗集料在吸水之后,骨料性能将会发生显著改变,大幅度降低骨料抗压强度,进而造成混凝土在成型过程中内部出现裂缝在,混凝土在长期应用之后,会形成大裂缝,有效缩短混凝土应用时间。骨料在未清理干净之后,有害物质在超过国家标注年之后,混凝土将会受到不良影响,配比在出现错误之后,混凝土质量大幅度降低[2]。
2.3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为了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性能,混凝土在配比过程中,需要添加一定数量化学外加剂,例如减水剂、阻锈剂等,其中减水剂能够有效减低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水化反应所释放出来的热量,能够有效减低混凝土出现裂缝可能性;阻锈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够有效延长钢筋锈蚀情况。不同类别化学外加剂在混凝土内应用,都能够在不同程度上面对混凝土性能进行改善,提高混凝土耐受力。但是化学外加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不同程度冲突,这就需要对化学外加剂兼容性能进行检查,保证化学外加剂应用合理。
3道路桥梁工程质量检测的优化策略
3.1水泥质量检测优化策略
在对水泥质量进行检测过程中,水泥主要需要符合《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为了能够提高混凝土耐久性,混凝土水泥材料在选择过程中,应该选择水化热相对较低,具有良好适应能力的C3A水泥。在对水泥质量检测过程中,水泥C3A含量需要控制在10%左右[3]。
3.2集料质量检测优化策略
在对混凝土集料检测过程中,集料不仅仅需要符合建筑行业规定,要是应用碱集料,还需要对集料潜在活性进行研究,保证活性集料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同类别集料之间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粗集料泥沙含量应该控制在0.7%之下,泥块含量需要控制在0.25%之下;细集料泥沙含量需要控制在1%之下,泥块含量需要控制在0.5%之下。正常情况下,细集料主要为优质河砂,云母含量应该控制在2%之下,按照细度模数对细集料类别进行划分。混凝土在配备过程中,需要对集料细度模数及分配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研究,从而保证混凝土质量。
3.3外加剂质量检测优化策略
混凝土所应用的化学外加剂在进行检测过程中,必须遵守《混凝土外加剂》有关规章制度,同时出示合格证,在实际使用之前对外加剂效果进行复验,化学外加剂在应用过程中需要符合《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按照不同类别化学外加剂特点及工程情况,对工程施工成本及技术条件进行研究,从而对化学外加剂类别进行选择,按照混凝土实际情况,添加到混凝土配备内,对混凝土实际应用性能进行检验。在对耐久性混凝土配备过程中,化学外加剂需要遵守以下几点要求:首先:混凝土应用的化学外加剂,需要具有推荐添加数量、减少率等信息,提供化学外加剂基本信息,同时化学外加剂使用说明书内还应该具有化学外加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事项;其次,耐久性混凝土在配备过程中,化学外加剂减水率需要控制在20%之下;最后,混凝土在配备过程中要是应用多种类别化学外加剂,这就需要对化学外加剂兼容性进行分析研究,进而保障化学外加剂性能。
4结论
道路桥梁工程作为城市化发展建设过程中的基本通设施,在人们日常出行内具有重要作用。正式由于道路桥梁工程在人们日常生活内的作用,所以需要保证道路桥梁工程在长期应用过程中,有效提高道路桥梁工程安全性能。所以,道路桥梁工程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提高对道路桥梁工程耐久性及抗环境腐蚀性关注程度,做好有关工作,从本质上对工程材料进行控制,提高对道路桥梁工程材料质量检测水平,在保证材料强度性能情况下,适当提高提高材料耐久性,同时采取有效解决措施,结合长期实际工作经验,对道路桥梁工程材料质量检测进行优化。
参考文献:
[1]张学.公路桥梁工程建筑材料检测质量的控制研究[J].交通世界,2016,Z1:120-121.
[2]张栋.道路桥梁工程材料质量检测的重要性及优化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6,12:422.
1专业知识体系的调整
2006年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制定的《高等学校材料化学专业规范(讨论稿)》(以下简称“规范”)中所制定的专业知识体系对于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来说,显得内容偏多,理论偏深,要求偏理,工程意识不强,因此,结合我校应用型人才办学实际,对“规范”中所界定的专业知识体系中内容做了相应的调整,从而形成了我校材料化学专业发展的专业知识体系。该体系内容调整的思路和原则是:精简内容,保证基本理论和必要的基本知识,降低难度,突出应用特色,体现学科进展;达到学生具备继续学习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所学知识于工程实践的能力,适于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如“规范”中的量子力学基础、计算化学、电子论、材料科学中的数学等理论性强的内容一律删除。调整后,体系由化学基础知识、材料科学基础知识、专业方向知识三个部分所组成,其中化学基础知识包括基本的化学知识,化学原理、化学方法;材料科学基础知识包括材料的结构、材料的化学制备,材料的分析测试、材料的物理性质以及材料的成型加工等;专业方向知识包括高分子材料的制备、结构、性能、加工以及应用等,详见表1。
2课程体系的设置
设置什么样的课程来贯彻实施上述专业知识是我们一直以来探索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改革问题。课程设置不同所获得的教育效果也就不同。在这方面各学校办学情况不同其做法也不一样[2-4]。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材料化学既然是研究材料的化学问题的科学,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理当强调化学基础的学习,只有具备厚实的化学基础,才有可能弄清材料的化学问题,并用化学方法去研究和解决材料的化学以及其他问题,未来发展才有后劲;另外,化学基础好更有利于学生就业。因此,我们设置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高分子化学、材料化学和材料科学基础、高分子材料等9门核心课程来完成化学基础、材料学基础和专业方向等三部分知识,并做到统一考虑内容取舍、不重叠,处理好课程的相对完整与课程间融合衔接;精简繁多的数学推导和叙述性的内容,做到“简明”而不弱化基本理论,以满足材料化学专业本科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要求;引进学科近展的新内容,反映学科发展的方向。在教学内容上,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工原理、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材料等都紧密联系工业生产实际,渗透工程意念;分析化学以仪器分析方法为主;物理化学强化热力学基础和界面与胶体化学及其在材料化学中的应用;材料化学注重材料制备和分析测试;材料科学基础主要介绍材料的物理性质和材料的成型与加工(如表1所示)。
3课程标准的制定
教学的规范化、标准化是课程实施质量的保障,为此,我们陆续制定了上述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在课程标准中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全面体现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理念和课程功能。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及其评估的依据,同时也是管理和评价课程、加强课程建设的基础,它的制定和实施,将全面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这对于培养素质全面、富有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具有深远意义[5]。
2、工程专业素有艺术和科学结合的专业,是永无止境的前沿文明专业,而现在中国已到了劳动密集发展的没落期了。所以现在政府正在提倡转型发展策略,而所谓的转型就是要从劳动力密集型转向科学技术密集型。
3、所以高分子材料和工程专业都是发展前景一片光明的学科。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培养具备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方面的知识。
4、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和加工成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你适合学习材料专业吗?
材料学包罗万象,是国内外各行各业发展都离不开的一门基础而重要的学科。目前据相关专家分析,我国在材料成型设计方面的人才缺口在20万~30万之间,并且呈逐年递增趋势,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已经成了“抢手货”。目前我国整个材料行业都缺少高精尖人才,人才缺失问题已经成了众多企业发展的桎梏。
材料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如此的迫切,那么也可以想象材料学的就业趋势非常好,想要进入材料行业的学生也很多,那什么性格的人适合进入材料学院呢?笔者列出了如下的性格需求度表格,同学们不妨参考一下。
概述:材料学究竟是什么
材料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科学,涵盖的范围很广,子学科多。所以想要回答“材料学究竟学什么”这一问题很难。总的来说,材料学就是研究材料结构、性质和性能,以制造出更好的材料或更好地使用材料的学科。
材料学具体分为三个大类: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因此,大部分高校会开设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专业下又分出几个方向,针对性地学习这三大类的知识,并且它还与其他一些工程科学相重叠,因此在各大院校,材料科学与工程都有若干分支。
从这三大类可以看出,材料学是典型的工科专业,课程安排和其他工科专业大同小异。大学一、二年级会安排基础科目的学习,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与随机过程、大学英语、C语言、大学物理、机械制图、电子电工学这样与材料生产设备相关的课程:到了大三大四,则会偏重专业课,比如材料物理、物理化学、有机化学、材料力学等,都是必须要学习的。
材料学由于应用广泛。在众多领域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学生毕业后可在航空航天、冶金、机械、汽车、电子、信息、交通、化工和建筑等工业企业以及相关科研单位工作。学校不同,学科方向不同,就业的去向也不一样,比如以研究钢铁为主的材料专业。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去的都是加工为主的企业,比如钢铁厂、汽车厂。
总体而言,材料学是比较基础的学科,光是大学四年学不到特别专业的知识。所以很多同学会选择考研深造,这个时候,不妨选择一个前沿的并且热门的方向,比如先进陶瓷、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生物材料等。
核心专业: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从本世纪中叶。高分子材料逐渐登上了材料王国中的宝座。据2011年的最新统计,我国高分子材料的体积产量已经超过其他各类材料,塑料的体积产量已经超过钢铁体积产量,合成纤维的生产也超过全部有色金属的总产量,这说明我国已经跨进了高分子材料时代。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建立可以说只有二三十年的历史。从“高分子”三个字,就知道这个专业需要用到化学方面的很多知识,在大多数院校中,都开设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等,而且根据各个学校的侧重点不一样,有机化学、量子化学、结晶化学和热力学、固体物理学、结晶学、统计物理学、聚合物流变学、高分子材料学、塑料成型工艺学、机械制造基础、模具材料及制造等课程也都是需要学习的专业基础课程。为了理解高分子材料中的许多物理现象。系统学习高分子物理学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你只希望念完本科就毕业工作,高分子材料专业是个很不错的专业,因为它的就业市场很大。
新兴专业:生物功能材料
国家将生命科学和新材料科学列为21世纪重点发展的领域,而生物材料学作为一门只有十年历史的新专业、站在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前沿的交叉学科,更是优先发展的重点。
生物功能材料专业是培养具有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和医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掌握生物材料的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在生物材料的制备、改性、加工成型及应用等领域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等的综合型高级技术人才。
不过很多人会纳闷,生物材料到底拿来做什么呢?作用到底体现在哪里呢?答案很简单—它们最常出现在牙科和整形外科。假牙、补牙材料、人造骨、人造关节都是生物材料的一种。例如为防止骨折,关节等部位要承担体重的3—6倍的重量,而且一年要承受近200万次重复荷重,因此要求人造的关节材料有优良的对生物适应性、疲劳强度和耐磨性等。
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继续升学和出国深造的前景广阔。可从事与生物材料、医药等领域相关的管理、产品研究开发、市场销售、贸易等方面的工作。
院校推荐
到目前为止,我国设有材料类专业的高校有400多所,这400多所院校有自己的特色,因此,这些院校在学生的培养上也会有自己的特色。
比如,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注重学生的基础,下设了五个方向:材料物理与化学、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和电子材料。不过在本科阶段,五个方向的课程都大致相同。
北京科技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强势的学科,偏重钢铁材料研究,软硬件设备足以让冶金专业以外的学生眼红。学校名师荟萃,科研实力强,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都可跟老师进实验室做科研。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材料学院则始终围绕“高端”两字,紧密围绕国防尖端技术发展需要的新型材料、新型材料的精密和特种加工技术设置课程与内容。
北京化工大学的材料学是国家的重点学科,其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传统强项,碳基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金属材料防护学科在全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