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02 16:37:0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小微企业采购管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就在两天后的4月25日,浪潮集团举办主题为“乘云之势 、引领高端”的CSP云服务支撑平台和CEPP电子采购云平台会,旨在强化其云计算整体解决方案自主品牌供应商形象。
除此之外,金蝶等其他国内主流管理软件厂商也纷纷强化其在云计算方面的发展。国内管理软件厂商向云计算转型,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呢,还是一窝蜂式的凑热闹?
抢占新的市场
4月23日,用友公司董事长兼CEO王文京早早地就来到北京郊区延庆水关长城旁边的长城公社,准备当天的演讲词。这一天,用友要在水关长城举办盛大的换标仪式,并在当天下午在长城公社用友企业云平台。尽管道家讲究“不滞”,也就是说没有什么值得固守的,换标却可能对用友公司以往长期的品牌积累带来很大的伤害。一心想向云计算转型的王文京对此义无反顾,只是这一次本来就事无巨细的王文京显得格外谨慎。
谈到管理软件向云计算转型这一话题,用友公司董事长兼CEO王文京表示, 对于用友公司来说,这是客户的需求以及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用友公司自身发展的需要推动用友向服务型、平台型软件与服务企业的转型升级。“云计算可以改变信息化应用模式,提升信息化应用体验,实现业务模式创新,也是软件公司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与商业模式转变的关键。”王文京说。希望用友企业云平台“在未来几年内成为一个高客户价值,亚洲最大、全球领先的企业云服务平台”,王文京在云计算方面的雄心昭然若揭。
而在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看来,云计算是一个超赶国际先进水平的机遇:“从全球范围看,云计算的服务模式和标准尚未建立,也为我们的产业发展和在全球范围内赶超先进水平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正在强化软硬一体化发展的浪潮集团,希望借此契机树立其作为中国最具实力的云计算整体解决方案自主品牌供应商形象。
而用户的态度,却是要真正解决问题。已经采用了浪潮CEPP电子采购云平台的中铁大桥局物资管理部部长戴振洋表示,事实上他并不关注产品是不是云计算,关键是要满足中铁大桥局众多机构在统一平台上进行采购管理的需求。而云计算正好能够满足这些需求。
定位各不相同
尽管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表示,“从全球范围看,云计算的服务模式和标准尚未建立,大家都处在探索阶段”,但是用友软件和浪潮集团在向云计算转型方面都有了自己的方向。
关键词:营改增;中小企业;影响;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F81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浅析“营改增”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收录日期:2015年12月11日
一、“营改增”的进程及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2012年起,“营改增”的试点首先在上海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2012年8月1日起,试点区域扩大到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北、广东、厦门、深圳10个省、市。2013年8月,试点范围推广到全国。2014年起,先后将铁路运输、邮政服务业和电信业纳入改革试点。2015年11月22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活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研究将生活服务业纳入改革范围;11月23日的《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提出,在医疗和养老等行业进行增值税试点改革,扩大抵扣范围。
中小企业占我国企业总数超过99%,其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占GDP的60%,贡献的税收占整体财税收入的50%。中小企业是能够在增加就业、推动创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中小企业面临着税务负担重、管理水平低下、融资难等问题。根据2014年国家财政部代管的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出台的《中小企业税收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小微企业的税负较高,税负是除用工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之外最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困难。虽然国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但是由于政策形势复杂及缺乏规范和统一,导致执行不力,实际上中小企业的税负未明显减轻。
根据国税总局数据,截至2014年底,全国“营改增”试点纳税人共410万户、合计减税898亿元,超过95%的纳税人税负减轻。其中,小规模纳税人334万户,占81.46%,且税负下降幅度较大。可以看出,中小企业是“营改增”中的受益者。
二、“营改增”的必要性
(一)消除重复征税,简化税收体系。增值税与营业税并行,对提供劳务(加工修理劳务除外)征收营业税,对商品销售与提供加工修理劳务征收增值税,且两种税税率不同,带来了税收不公。同时,随着行业深化与多元化发展,重复征税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一方面使得企业税负过重,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尤其对于中小企业,需要缴纳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流转税、契税等,同时服务或商品流转次数越多,应缴纳营业税额也越高,沉重的税务负担严重制约其经营与发展;另一方面现实征税过程中大多存在混合销售或者兼营行为,给税收征管带来了困难,使得税收征管更加复杂。
实行“营改增”后,采取凭发票进行销项税扣除进项税,通过完整的增值税抵扣链条,可以消除重复征税的现象,减少税收差别,力争实现“税收中性”的同时达到简化收税体系的目的。
(二)促进产业升级。增值税是用销项税减进项税,只对增值额部分征税,只要有完整的发票抵扣,那么纳税多少与流转次数无关;而营业税则以营业额全额计税,流转的次数越多,纳税额越高。同时,消费型增值税使得固定资产价值可以扣除,能够促进企业进行产业的更新换代。2014年第三产业占我国GDP的比重达到48%,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支柱。“营改增”可以带动产业的升级、细化产业分工、增加就业,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三)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营改增”促进产业升级尤其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同时,会导致资源与人力涌入第三产业,加快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移,提高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同时,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促进经济结构由粗放型向节约型转变。此外,由于“营改增”减轻了企业税负,企业更加重视创新与社会责任,能够在知识产权创新、员工权利维护、环境保护及其他社会责任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这些都能够体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国家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
三、“营改增”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一)对中小企业税负和利润的影响
1、税负下降。我国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税率采用17%、13%、11%和6%四个档次,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税率为3%。对于属小规模纳税人的中小企业来说,最直观的角度,税率的下降,会直接降低部分中小企业的税负;对于被划分到一般纳税人的中小企业来说,虽然增值税税率高于营业税税率,但是由于有进项税额的扣除,最终也会导致税负的降低。根据国税总局数据,截至2014年底,超过95%的纳税人税负减轻。从整体看,“营改增”给中小企业带来的是减税效应。
2、对企业利润表的影响。在“营改增”以前,营业收入是含营业税的销售收入,实际缴纳的营业税通过“营业税金及附加”计入企业利润;“营改增”后,增值税将作为价外税单独核算缴纳,不通过“营业税金及附加”计入企业利润。同时,由于税负的下降,将导致企业利润的增加。另外,从试点的企业反映,“营改增”前由于无法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会导致客户流失;但是“营改增”后,加强发票管理,完善税收抵扣链条完善,其他企业外购服务的意愿不断增强,会导致本企业的业务扩张,营业额增长。
3、遵从成本下降。《报告》第一次提出税收中的“遵从成本”概念,并定义为“纳税人为遵从既定税法和税务机关要求,在办理纳税事宜时发生的除税款和税收的经济成本以外的费用支出,例如,人工、沟通等成本”。根据《报告》的数据显示,37.91%的小微企业遵从成本小于5万元,36.38%的小微企业遵从成本为5万~10万元,13.07%的小微企业遵从成本为10万~20万元,超过10%的小微企业成本高达20万以上。由此可以看出,中小企业的遵从成本较高,这与税收征管制度有关,“营改增”的各项制度、征管、规范及细则都很细致,能够有效降低中小企业的遵从成本。
(二)对中小企业财务核算的影响。“营改增”对企业的财务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营改增”直接影响中小企业的财务核算,由于营业税和增值税的计税标准和科目不一样,财务核算中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营业税的核算比较简单,以营业收入扣除相关项目后的余额作为计税标准,按税率直接计算营业税金。但是,增值税属于价外税,计算比较复杂,需要根据收入计算销项税额,再根据成本的抵扣规则计算进项税额,二者的差额为应缴纳的增值税。增值税的计算必须精确,要求财务人员对抵扣项和发票事宜非常熟悉,并认真计算。
其次,增值税抵扣发票的管理。增值税可以抵扣的进项税税额由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金额决定。但是在试点期,存在部分企业纳税不减反增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发票管理不当。现实中,如果卖方或上游供应方为中小企业无增值税发票或者不愿开具增值税发票,会导致买方或下游企业不能在成本中进行抵扣,导致买方或下游企业的税负未降低;同时,也会发生逆向选择,放弃不能开具增值税发票的中小供应商。那么,为了能顺利销售产品或服务,中小企业作为供应商必定会完善并重视发票的规范化管理。
再次,“营改增”涉及的包括生产业,由于服务业混业经营较普遍,为降低企业的税负,提高利润,必须根据不同税种进行统一的税收规划。需要在财务预算编制和经营分析的同时,考虑到不同的核算方法对企业收入、成本等的具体影响。
(三)对中小企业产业升级的影响
1、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促进二三产业的融合。营业税虽然征收方法较简单,但是容易出现重复征税的情况。而增值税通过对增值额增税,可以达到“层层抵扣”的目标。我国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的时期,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但是,国内二三产业是紧密链接的供应链,之前第三产业不属于增值税范围,导致增值税的抵扣链条到第三产业就中断,实际增加了第三产业的税负。“营改增”后,大部分生产业都可以抵扣增值税,完善了增值税的抵扣链条,下游制造业可以在其采购成本中进行抵扣,能够促进二三产业的融合。
2、加快固定资产更新换代。在“营改增”下,企业可以将大量的陈旧固定资产淘汰,更新换代新型的设备,提高资产利用率及安全性,达到更好地服务于大众的目的。
3、促进中小企业主辅分离、服务外包、专业化发展。在传统的营业税收下,企业不能扣除外购服务所含的税金,且随着流程次数增加,营业税收增加,因此企业更倾向于自行研究、生产或提供服务,实行“小而全”的经验模式,不利于服务的外包和专业化分工。实行“营改增”后,企业外购服务的成本可以相应扣除,使得企业更加倾向于将服务业外包或者从主业中分离出去,形成“主辅分离、服务外包”的模式,可以促进产业内部分工更加细化,使得不同企业的比较优势得以实现,导致企业专业化发展、提高创新能力。
(四)对中小企业内部管理的影响。首先,企业实行“营改增”,进行会计核算调整时,由于增值税与营业税的计算方法不同、计算量增加,缺乏相关经验的中小企业财务人员容易发生失误。因此,在“营改增”后,必须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进行专业培训;其次,为达到真正减轻税负的目的,企业还需要在日常管理上也做出相应的调整,包括经营模式的转变、生产的组织形式、市场营销管理、采购管理等都进行相应的调整,才能优化企业的整体经营状况。
四、中小企业应对“营改增”的措施
(一)加强财务核算及人员培训
1、加强发票管理。“营改增”完善了增值税的抵扣链条,作为下游的企业为降低自己的成本、增加可抵扣的进项额,会尽量选择能开具专门增值税发票的上游供货商。而作为上游企业,为了保证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能顺利销售,也需要开具专门的增值税发票。因此,企业必须加强自身的发票管理。
2、加强财务规划。为应对“营改增”,企业的会计账目、财务规划和税收筹划都需要做出调整。比如,合同签订、发票的专门管理、纳税申报等方面都要进行细化。增值税比营业税给了企业更多进行税收筹划的空间,企业要根据自己的生产经营情况及相关规定,寻找有效的税收筹划方案,比如通过纳税人身份的定义、固定资产采购、服务外包等方法合理为企业降低税负,提高利润。
3、加强人员培训。从企业的管理人员到财务人员,必须加强培训,了解“营改增”的具体规定。尤其是财务人员,必须精通相关的财务规定,精通抵扣项目和计算方法,完善企业的发票体系。企业管理层要积极与公司财务人员、采购人员、工程人员及市场部等人员沟通,尽快让公司的体系适应“营改增”。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也应加强与财务部的沟通,避免增值税发票的操作失误。
(二)经营模式的相应调整
1、及时更新固定资产,降低成本。实行“营改增”,可以抵扣固定资产采购的大额进项税额,降低企业成本。通过固定资产的更新换代,能提高企业的服务水平,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2、业务外包,发挥比较优势。“营改增”方案影响最大的是服务业,虽然不能抵扣企业的人工成本,但是外购产品或服务的成本费用是可以抵扣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将部分业务外包,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根据市场需求做出相应的经营模式调整、创新服务方式,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若企业在税收处理、财务核算等方面确实能力不足,可以考虑聘请能够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为企业专业有效地解决这些税务问题。同时,业务外包,也能增加可抵扣的进项额,降低企业成本。
“营改增”是进行税制改革、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内容,为适应“营改增”,中小企业必须在财务核算、内部管理、经营模式改进等方面进行改进,以达到降低税负、提高利润和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主要参考文献:
[1]古建芹,刘大帅,张丽微.增值税与营业税合并的现实思考――以生产业发展为例[J].财税研究,2014.10.
[2]郭丽娟,王贞琼.试析“营改增”政策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J].新经济,2015.4(中).
[3]潘文轩.“营改增”试点中部分企业税负“不减反增”现象分析[J].财贸研究,2013.1.
关键词:常州;金属类;纸制品类;食品接触产品;检验监管;建议
中图分类号:F760.6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常州地区出口金属及纸制品类食品接触产品质量检验监管建议
收录日期:2014年3月19日
一、2013年常州地区出口金属及纸制品类食品接触产品数据统计
(一)出口报检情况。常州地区共有出口金属类食品接触产品的企业2家,其中二类企业1家,三类企业1家(新报检企业)。出口报检198批(同比+146%),重量0.2千吨(同比+33.3%),货值101万美元(同比+25.6%)。全年抽检25批,无不合格批,无输埃批次。
常州地区共有出口纸制品类食品接触产品的企业3家,均为二类企业。出口报检131批(同比+187%),重量0.9千吨(同比+36.9%),货值187万美元(同比+52.8%)。全年共抽检30批,无不合格批,输埃批次1批,价值500美元。
(二)统计数据对比。常州地区金属类食品接触产品出口量值年度对比及出口国别地区分布如图1和图2所示,纸制品类食品接触产品出口量值年度对比及出口国别地区分布如图3和图4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2013年常州地区出口金属及纸制品类食品接触产品呈现批次、金额、数量齐增长的景象。常州地区生产金属类食品接触产品的企业以常州市健龙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为主,该公司生产的不锈钢油杯、碗架等厨房用品主要出口到日本,少量输往欧美,另一家新报检企业仅出口1批到美国的搪瓷烤盘。常州地区生产纸制品类食品接触产品的企业产品为纸杯,主要出口到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出口总值最大的企业是常州市惠信纸业有限公司,出口额共122万美元,占总值的65%。(图1、图2、图3、图4)
二、2013年常州地区金属及纸制品类食品接触产品出口质量情况综合分析
(一)质量状况综述。2013年常州地区出口金属及纸制品类食品接触产品的生产企业质量意识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持续提高,总体质量和产量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常州局根据国外客户关注的质量安全、卫生重点,加大了对出口产品的安全、卫生指标的检测力度,并采用过程监管的形式强化对企业关键控制点的监督检查,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科技革新的力度,加快自主品牌建设的步伐,严格产品质量的控制要求。出口生产企业也意识到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从ISO9001等管理体系的建立、原材料的源头控制、生产关键控制点的监控、安全、卫生项目常态化检测、产品的转型升级和严格的检验制度等方面加强了对产品质量的监控,有效地保证了出口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规定。
(二)检验和监管发现的问题分析。常州地区出口金属类及纸制品类食品接触产品在日常检验中发现外观不良情况及原因分析如下:1、不锈钢油杯成型不良:冲压模具缺陷及操作不当造成;2、不锈钢油杯外观不良:由于清洗和涂料喷涂控制不到位,容易造成涂层厚薄不均匀、气泡等外观不良现象;产品流转过程中防护措施不到位容易造成划伤、污渍等外观不良现象;3、纸杯渗漏:常州地区出口纸杯均为热饮杯,原料采用PE淋膜纸,由于原料质量和成型控制工艺不到位原因,容易产生纸杯渗水、漏水现象;4、纸杯印刷不良:由于图案印刷不良、切片不良、检验人员责任心不强容易造成纸杯图案模糊、搭色、色差等不符合客户要求现象;5、纸杯成型不良:成型工艺控制不到位容易产生纸杯成型不良,对于人工检验的小企业来说,成型不良纸杯的漏验率取决于检验人员的素质和责任心,具备自动检测设备的企业,自动检测的控制决定着成型不良纸杯的漏验率。
在日常监管过程中,常出现下列不符合监管要求的现象:1、仓库物资堆放混乱,批号不清;2、半成品及成品防护手段不足;3、卫生状况不良,卫生管理制度欠缺。①操作人员没有执行良好卫生的操作规范,进出车间不严格执行更衣、洗手、风淋等程序;②防鼠、防尘、防虫措施执行不到位,门窗密封不好;③清洁用品没有及时补充更换。
三、监督管理工作建议
(一)建议地方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地方政府应承担政策引领职责,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协助检验检疫机构开展质量监管工作,大力宣传《质量发展纲要》,引导企业树立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意识,督促企业加强产品质量控制,从宏观上促进辖区企业产品质量提高。地方政府应在资金扶持、政策导向、人才储备、检测服务平台建设、配套政策支持等方面提供优惠措施,扩大产业集聚区、质量示范区试点范围,帮助出口企业扩大对外出口,推动地方外向型经济发展。积极引导行业协会发挥其在促进产品质量提升方面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进一步规范和制约协会成员单位,填补政府监管空缺。
(二)出口企业应坚持以质取胜理念,提升综合竞争力。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原辅材料采购控制,加大设计审查力度,对生产全过程实施闭环监控,严格按输入国技术法规、标准进行检验检测,确保不合格产品不流出国门。企业应定期开展输入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研究工作,加强对产品安全、卫生和环保项目的检测和控制,提高产品质量的安全性能,有效规避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风险。企业应紧跟地方政府的政策调整步骤,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参加国际标准的制定,推进品牌建设,实施人才储备等。利用产业链优势,加快技术升级,培育研发队伍,创新工艺流程,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出口竞争力。
(三)检验检疫机构要加大行政指导力度,全方位保驾护航。检验检疫机构应及时掌握和宣贯最新国外技术法规的内容和要求,以输入国技术法规作为出口产品检验的主要依据,开展针对性的检验把关和服务指导工作,有助于检验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效实施。广泛开展各种质量提升活动,例如开展《质量发展纲要》宣贯、签订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诚信宣言等活动,引导出口企业树立诚实守信、质量第一的意识,同时全面推行以企业质量档案为基础、以产品质量记录为重点的信用监管制度,进一步提高出口企业对产品质量控制能力和诚信体系建设。继续加大对生产企业进行技术革新的引导,树立品牌和创新意识,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适应国际市场需求。
四、典型案例
从“被动管”到“主动改”――分类管理动态调整“杠杆”作用凸显。
案例描述:常州市某纸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出口热饮纸杯的小微企业,2012年常州局根据企业分类管理要求,首次对该企业进行现场评定时发现,企业生产条件、检测能力、人员素质、原材料管理、产品追溯能力、质量管理体系存在诸多不符合项,常州局根据该企业质控状况将其列为三类企业。通过常州局约谈、指导等一系列措施及企业不断努力,该企业质量意识和管理水平有了大幅提高,出现了从“被动管”向“主动改”管理理念的转变,2013年我局将该企业提升为二类企业。(图5)案例分析:
(一)市场有需求。该公司主要为外贸公司代工,客户主要是以色列、泰国、阿联酋等国家的小批量订单。由于单量小,大中型纸杯企业一般不愿意接,即使接单加工费也比较高,如果外贸公司发单给大中型纸杯企业基本无利润空间,因而该公司从这其中分得一杯羹。
(二)纸杯企业准入门槛低。该公司起步初期只有4台中、低速成型机,新机市场价每台4~8万元人民币,PE淋膜纸及印刷采用外协采购,产能完全能满足订单需要。
(三)客户要求不高。该公司成立初期租用的是民房,人员进入通道无应有的消毒、风淋等装置,无防尘、防虫、防鼠设施,企业也无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企业与生产出口不经清洗及消毒直接使用的食品接触产品的考核条件有不小差距。但由于其客户小、要求不高,甚至常见的验厂都不需要,所以这类微小企业照样能生存。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是指企业对自身经营活动、财务活动等进行统一管理的体系,是企业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和管理效率的重要体系。我国内部控制体系较国外起步较晚,还存在诸多需完善的地方,比如不少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对内部控制理解尚浅、公司治理体系不够完善、缺乏优质的内部控制人才等。通过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能保障企业财务的安全、提升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对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和方针具有促进作用。
1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缺陷
11成本费用支出控制不力
“重资金管理、轻物资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中较为普遍的问题之一,不少企业过度重视企业资金,而忽视了对财产物资的管理,实际上财产物资是企业资金的重要来源,强化对财产物资的成本控制对提升企业资金管理能力至关重要。目前国内企业在成本费用控制方面主要存在物资购销存体系松散、采购管理环节未严格控制职务分离、会计记录未能及时核对、物资库存管理体系缺失等问题。
12企业产权关系不明确
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企业产权关系管理,产权关系管理亦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董事会是公司治理发挥作用的主体,建立规范化的公司治理结构方能提升企业整体运营效率。但目前我国企业的产权关系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有待完善,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不少国有企业一味追求“放权让利”,致使公司治理中存现董事会与经营管理层的重叠,导致企业产权主体缺位、内部控制的收益主体模糊不清等。
13销售和收款环节控制机制有待完善
销售和收款环节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是指接收客户订购单、催收应收账款、开具销货发票等业务。由于内部控制体系在我国发展尚不够成熟,企业的销售和收款环节容易出现虚开发票虚计收入、计提坏账准备不合理、应收账款的记录缺乏真实性、难以掌控对销售费用支出等问题。这些销售和收款环节上的问题主要是企业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14监督检查机制匮乏
企业?炔靠刂萍劝?含有效的控制机制,亦应制定辅的监督检查机制,然而监督检查机制在企业内部控制环节中最容易被忽视或者形式化,从而影响企业整体内部控制效率。监督检查机制存在成本效益问题,当监督检查机制控制成本高于控制机制匮乏可能带来的损失时,监督检查机制则无须改进或投入更多费用,但是,当可能性损失要高于监督检查机制控制成本时,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监督检查机制来提升内部控制效率。
2完善我国内部控制体系的对策
21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企业针对目前存在的法人治理问题,应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来优化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内部控制结构应基于股东作为最终控制主体,董事会、经理层、职能部门等均居于企业内部控制不同层次,通过战略目标细分,将企业组织目标与员工个人利益相结合来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对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董事会是核心层次,因此,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应从强化董事会职能开始,然后再逐步向下层各个层级进行优化。董事会应通过建立独立性管理模式、强化董事会责任意识、提升董事会管理效率等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22构建和谐的内部控制环境
首先,提升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人作为管理工作的执行者,更是风险的生产者和抑制者,要想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先要加强人员的管理。所以,企业需要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升企业员工的专业水平,从而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还要制定完善的激励机制。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有效地对企业员工的各项行为进行抑制,同时还能构建奋发向上的企业文化和价值理念,提升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23优化企业会计信息管理体系
企业会计信息管理是内部控制的重要途径,企业可通过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来优化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机制。通过规范化会计原始记录和凭证填写、减少经营管理非主观错误、防范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风险来提升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效率。信息化时代,企业可通过引进会计信息化系统来提升企业会计信息管理效率,会计电算化在现代企业中已开始引进,对加强内部控制效率和提升风险控制效率具有一定作用,未来企业应通过电子信息化技术来强化对会计业务的检查,基于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对会计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发现现有会计控制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升企业会计信息管理体系的执行效率。
24制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标准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投资者的投资意识和理念也日渐成熟,投资者利益保护需求与日俱增。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和审核标准是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重要内容之一,该标准能够让企业明确内部控制体系和实施环节中的缺陷,还会对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准确性产生影响。但是根据国内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结果显示,目前国内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和审核标准存在差异,缺乏可比性,让企业自身和投资者难以对内部控制效率进行对比,另外,注册会计师、市场监管者亦能对企业内部控制现状进行有效评价。
25建立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评价机制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评价机制的完善应从两方面着手,第一,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自我评价体系,即企业对内部控制机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企业现有内部控制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据此制定改进策略,为下一周期的内部控制机制改进奠定基础。第二,建立内部控制审计机制,内部审计体系的建立是为了保障企业内部生产经营能够按照预先设计好的目标和方式进行。
26构筑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
开展风险控制管理,可以有效地保证我国企业的内部运行安全。结合现阶段我国企业风险意识比较薄弱的情况来看,加强企业风险管理意识是非常必要的。构建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能够有效地对企业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抑制。另外,制定准确的风险控制目标。企业应该根据市场实际情况,收集一些科学、可靠的数据信息,结合这些信息,制定合理的风险控制目标,从而保证控制目标的实时性和科学性,将企业面临的风险扼杀在摇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