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02 16:37:2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健康教育理论基础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 高校 心理健康 教育模式 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12.075
Abstract The current mental health status is an important standard to measure the talent, mental health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study and life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but also related to the overall quality of China's talent team.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the mode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pay attention to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humanistic care, to implement the party's educational policy and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talents.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quality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makes the research on the theory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ims to build the well-off society and realize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talents.
Keywords colleg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mode; theoretical research
1概述
1.1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概念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为帮助高校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心理方面的问题,结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综合教育学、心理学和其它相关学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心理疏导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和心理机能。①这充分展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方法和目标,是一种科学化的提法。
1.2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简介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预期目标,是一种实用性和操作性极强的模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架起了理论和实践的桥梁,标志着心理健康教育从经验化转向专业化,从无序化转向有序化。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结合多年的实践和国外的研究经验,将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归纳总结出心理学模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爱心模式和医学模式等几大类,这些模式都具有各自的优势,但也存在局限性,所以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理论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目标是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培养高校学生健全的人格,帮助大学生消除不利于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增强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分为心理健康、心理亚健康和心理疾病三个层次,②所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分为发展性目标、预防性目标和矫治性目标,发展性目标针对所有学生开发心理潜能,使学生获得最优化的发展。预防性目标是针对心理亚健康的学生制定的,这部分学生虽然没有心理病态,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心理困扰,严重影响学习和日常生活,所以要帮助他们调节情绪,完善认知,预防心理疾病。矫治性目标针对群体为出现心理疾病的学生,为他们提供帮助,克服心理障碍。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推广价值
第一,在一些相对落后的偏远地区很难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达地区的教学和管理都比较先进,具有齐全的硬件和软件设施,这是实施高校心理健康模式的前提条件,但是一些欠发达的地区,没有这些先进的教学和管理作保障,导致这种模式很难推广。第二,我国的各个高校之间的教学条件具有较大的差异,但是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经验构建属于自己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致使这种模式缺乏推广价值,所以目前这种缺乏推广空间和推广价值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我国面临的一大问题。
2.2 理论研究薄弱
首先,从国内到国外的理论研究可以发现,③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定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操作程序,各个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不同的解释,不知道如何应对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其次,缺乏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缺乏操作性,往往只是对理论进行架构,泛泛而谈,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
2.3 整合概念模糊
我国已经开始进行整合,但仅仅只是整合部分要素,还没有实现整体整合。整合既是对各种教育模式的整合,又是对各个模式的实施路径进行整合。目前我国对心理健康教育整合还没有清晰的概念,缺乏明确的整合标准和整合途径,整合的要素也互不相同。
2.4 本土化研究浅显
我国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借鉴国外的教育模式、经验、理论和方法。但这些经验理论并不完全适合我国的国情,例如,西方的学生一般具有独立的个性,他们崇尚自由,所以西方的心理健康工作者一般不对来访者进行心理指导,不对他们的心理思想进行任何评判。④但中国的学生则不同于西方学生,中国的学生从小就崇尚权威,非常依赖心理咨询师的指导性意见,如果中国的心理咨询师也尊重来访者的个性和自由,他们的专业能力将受到质疑。当心理出现问题时,西方学生会倾向于求助心理医生,但中国的学生会去求助亲人和朋友,这是因为西方国家绝对尊重别人的隐私权,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则是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所以我国一定要结合自身国情特点进行理论研究,研究出一套属于我们本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
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实践
3.1 加强理论基础研究
面对当前我国薄弱的理论基础,必须加强理论基础研究。在实践过程中,使高校师生和办公室管理人员都积极参与到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的工作中,吸收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其他学科,通过各方的共同配合,加强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研究。
3.2 开展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由于资金、建校历史和国家扶持力度等不同,我国各个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够发现这些差异的具体内容,才能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提供依据。但是仅仅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调查学生的家庭和教育等其它背景,所以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调查研究,增强这种模式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研究提供更全面可靠的依据。
3.3 深入整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充分利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整合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使学生在具有专业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这是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加强的工作内容。目前对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相对比较分散,⑤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缺乏普遍性,这不利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发展。所以必须进行整合,明确整合概念和整合目标,制定出一套规范、统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这是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国际的发展大形势。
3.4 重视理论本土化研究
我国是文明古国,具有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我国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结合我国的传统文化特点,一定能够研究出最适合我们自身国情发展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对于西方的经验,我们只能有选择性地加以借b,必须以我国自身的本土教育为主,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大力进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本土化探索,研究出我们自己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理论。
4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注意问题
4.1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者政教育
促进高校学生成长,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目的,但是高校学生的思想意识、心理障碍和道德品质往往容易混合,其实二者是有区别的,⑥无论是在工作形式、内容,还是方法上都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矫正,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潜能,增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思想道德教育则侧重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进行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人生信仰和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是可以互相融合的,将思想政治教育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以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针对性。⑦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
4.2 调适性教育与发展性教育
前文介绍过调适性心理健康教育针对的群体是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主体是所有学生。我国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发展性教育为主,调适性教育为次,⑧强调以全体学生为服务对象,采取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帮助学生健全人格,提高心理素质。
4.3 课堂教育与生活教育
为了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使学生系统且完整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会进行课堂教育,但高校学生的心理活动与日常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所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课堂化,也要生活化,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增强教学效果。
5 总结
总而言之,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必须在仔细分析当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加强理论基础研究、开展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深入整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理论本土化研究,注重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国家储备全面的高素质人才。
注释
① 周易.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现状、问题和策略[J].青春岁月,2013(14):240-241.
② 黄建春.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湖南社会科学,2014(4):247-250.
③ 梁日宁,郑文清,杨泽楷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以学生管理的视角[J].时代教育,2015(7):45-45,47.
④ 邵昌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28(10):53-55.
⑤ 刘珊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6):205-206.
⑥ 杨元花.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有效途径[J].世纪桥,2015(2):63-64.
指明坚实理论基础可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人员的信任,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而使学生热爱学习。总结近三年的临床工作经验显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不了解是患者恐慌疾病,质疑医护工作者,甚至不配合治疗或者有更过激行为表现的主要因素。而相应的,护理工作人员由于医学基础知识的贫乏,在为患者做相应护理活动指导时表现出不自信,甚至在患者提出疑问时回避的态度都是临床加剧医患矛盾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讲解基础理论的同时有必要重点说明该理论知识怎样与临床操作相结合,在操作过程中如何将健康教育融合进去,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疾病,配合护理活动的开展。将目前临床常见的患者被动的“被护理”局面转变为患者积极主动地要求被护理,降低患者对疾病的焦虑,配合护理活动的开展。例如,在讲解男性尿道三处生理狭窄时,可适当说明操作者在导尿过程中要对患者的不适感给予理解和安慰,同时向患者说明操作区域的生理结构可能带来的不适感。这样患者就会在比较放松的情况下接受导尿,也不会再发生自行将导尿管拔出造成黏膜损伤等后果。在患者的充分信任下,自信满满地操作,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2在人体解剖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帮助医学生尽快进入职业角色
目前绝大多数医学院校或医学相关院校的学生生源来自于高考,这样就决定了医学生对自己未来职业角色知之甚少。在大多数大一新生的眼中,护理工作就是打针发药。作为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人体解剖学,在理论知识讲解的同时有必要给予学生专业相关的健康教育;有必要适当说明护理对象、环境中的特殊工作方法,态度及认真严肃程度。大量文献研究表明,目前在基础护理教学中开始注重良好的仪表、语言沟通的技巧、服务的意识等健康教育。事实上有部分学生在还没有接触到基础护理课程时,就已经对医学基础课的枯燥、繁杂而厌烦。学生很难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中看到他们未来工作的影子,很难理解护理工作是什么样的角色、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学习、接受这些重要又好像没什么大用的枯燥理论。因此,在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融入健康教育,从开始就培养学生如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以患者的健康为中心,热情精心地服务患者,尽快进入职业角色。
3结语
[关键词]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的心理是人类在21世纪生存和发展的资本。大学生是中国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他们不仅应该具备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而且也应该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有调查表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约占大学生总人数的25%,近年来又有上升趋势。成长中的当代大学生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在学习、生活和适应社会方面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和挫折。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大学扩招、收费、就业等方面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是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5年,北京师范大学成立心理测量与健康服务中心,这是我国最早的在高等学校成立的心理测量与咨询专业机构。迄今为止,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走过了20余年的历程,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回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笔者认为,目前有关教育部门和教育者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实践上还存在着一些偏差,这是影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取得满意效果的重要因素。
一、定位的偏差——重诊治,轻预防
长期以来,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治疗心理疾病的层面上,仅以治疗学生的心理疾病为己任,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对少数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导、咨询、治疗上,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需要。尽管现在许多院校都成立了心理咨询机构,但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现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重诊治而轻预防”的倾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定位在于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提高心理素质,防治心理疾病,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建立起以预防教育为主、防治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教育者要把重点放在面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同时关注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的治疗和康复工作。
二、认识的偏差——把心理健康教育混同于德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有两种倾向应引起我们的注意:一是片面夸大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将学生中存在的大量思想观念、人生价值甚至政治观念上的问题都看作是心理问题;另一种是把学生中出现的所有问题统统视为思想品德问题,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特作用,用德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德育化的倾向。这两种倾向都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究其原因,是由于教育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特性以及它和德育的关系认识不清。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有目的地向受教育者传授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使学生掌握心理调节的技术和方法,从而培养个人良好的心理素质,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它是以实现心理学自身的意义和价值为目标、以培养与完善人格、提高人的心理素质,从而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德育则是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影响,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政治信念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是心理学理论,德育是以为指导。两者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心理健康教育属于心理科学的范畴,是心理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发展和运用,其任务是预防和消除心理障碍,维护心理健康。德育是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领域和范畴,其任务主要是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并以此来指导人们的行动。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一定的联系,共同之处都是对人格进行培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二者又有差别,其理论基础、任务、教育目标不同。德育侧重于学生思想道德观点、道德品质的形成,而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个体心理素质的提高和保持心理健康。正是因为两者有不同的教育目标,侧重点不同,背景材料不同,所以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既不能相互替代,也不能相互排斥。
三、对象的偏失——重补救,轻发展
在谈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时,人们往往列举出许多数字来说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这就使一些人误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仅为少数存在着心理障碍和人格缺陷的异常学生,与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无关,这显然不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事实上,相对于少数异常学生来说,更多的学生面临着成长与成才、情感与事业、日常生活事件的处理等问题,这些问题虽不构成心理疾病的主要方面,但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有发展性教育和补救性教育之分。发展性教育主要是向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传授心理学知识,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培养和训练,不断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补救性教育是对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专门的辅导与帮助,使之战胜心理问题,恢复心理健康状态。发展性教育面对的是正常发展的大部分学生,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而补救性教育面对的只是出现心理问题的少数学生,承担的是矫正性的工作。可见,如果把心理健康教育的侧重点放在少数心理问题学生身上,势必会降低教育的目标,不利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随着社会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教育势必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贯穿于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
四、师资力量薄弱——专业性不强,学历偏低,数量不足
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是一项新兴的教育活动,学校心理辅导更是一项全新的教育内容。目前高校开设相关学科的专业较少,教育行政部门也没有进行足够的培训,导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专业性不强、学历较低。在当前注重学习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教育背景下,心理辅导教师的学习和在职培训却显得相对落后和迟缓。在欧美国家,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必须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在我国,按照要求,从业人员至少要具备必要的心理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能运用一些基本的心理测量工具。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机构中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有以下几类:心理辅导教师、德育工作者、医务工作者和其他管理人员,而且多数是兼职人员,各方面人员的配合较少,教育效果不如人意。值得注意的是,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中一部分专兼职德育教师没有经过心理辅导的专业训练,对心理学知识了解不多,对心理测试技术和心理辅导方法不熟,因此对大学生存在的问题分析也有待商榷。未经过心理咨询专业培训的德育工作人员在教育过程中往往受德育思维模式的影响,可能会违背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特有规律和要求,对教育对象的心理产生副作用。另外,即使是心理学专业毕业的人员,由于不懂教育理论和咨询理论,或者是不具备一定的个人素质和修养,也不适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人员作为专业工作者,不能只懂理论而不懂操作,也不能只懂操作而理论基础不扎实。教师的专业化是心理健康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教师数量少也是影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外高校一般每2000名学生就拥有1名心理教育专职工作人员,美国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与学生的比例是1:1500,而我国高校通常每10000名学生才配有1名心理教育专职工作人员。专职教师的数量较少直接制约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五、保障机制不完善——从业人员待遇低,职称评聘无保障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投入、管理机制、从业人员的编制、待遇、职称评聘等保障机制都提出了要求。保障机制涉及人、财、物等多方面,其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待遇是最重要的方面。有关资料显示,当前心理辅导教师的工作量计算偏低,这将无法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先行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流失。如果说工作量的计算只是表面的,那么,其职称系列上的保障则是深层次的,许多教师因为职称上没有保障而不得不最终放弃心理辅导工作。有资料表明,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心理职称和纳入德育系统的学校还不到学校总数的1/3,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更反映了心理辅导教师所处的不良环境。只有切实改善教师的生存环境,完善各种保障机制,才能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利.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调试[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重症监护室(ICU)是以救治急危重症患者为中心的医疗组织形式,是现代急诊医学及危重病医学发展的产物。健康教育是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1]。我校护理专业自1999以来,在大专和本科护理专业的实习中,安排实习生有一个月的时间在ICU病房实习。因为ICU的患者、病情以及管理的特殊性,护生普遍反映在实习中有关健康宣教存在不少问题。笔者就实习护生健康宣教带教中常见的问题做以下总结。
1 存在的问题
1.1 对在ICU中健康宣教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护生普遍认为ICU病房是危重患者医疗集中与加强处理的场所,它的最大特点是危重患者的集中和现代化监测与治疗仪器的集中。护生初入ICU,目及之处是医护人员忙碌的身影,各种他们从未接触过的先进的监护仪器和各种仪器发出的警报声。大部分同学认为能及时的抢救生命是最主要的,只要能及时地实施各项治疗和护理措施就可以了,而健康宣教可以在以后其他科室的治疗、康复护理中进行,忽略了在ICU健康宣教的重要性。
1.2 健康宣教的手段、方式单一 护生在实施整体护理的健康宣教时,宣教的方法单一。护生所针对的ICU患者有别于其他的患者群体,他们病情重,病情可能瞬息万变;而且患者在ICU的周期短,转入其他科室的时间快。护生与患者接触的时间有限,影响了健康宣教的实施。同时由于护生本身普遍年龄偏小,社会经验和人际交往能力有限;知识水平及其运用语言能力也存在着不足,影响了宣教的实施。ICU的工作需要兼具监测、治疗重要脏器功能状态的两大职能。一个合格的ICU护士需经过正规的训练,同时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对于实习期的学生,我们只要求他们能基本了解ICU的工作性质,学会基本的监测,掌握基本的急重症护理操作,同时尽可能的实施健康宣教。
2 对策
为提高护生在ICU病房健康宣教的实施效果,我们考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2.1 提高认识 如果宣教者,即护生本身都不重视ICU的宣教的重要性,那么,认真地实施就是一句空话。我们除了在理论上加强教学,同时通过各种案例教学,加深同学对宣教重要性的理解。在普通病房的护理工作中,健康宣教就是一个薄弱环节。在ICU,护生忙于各种监护和操作,健康宣教更易流于形式。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案例教学的效果较为理想。随着多媒体在临床教学的应用,我们可采用综合模拟教学,利用多媒体网络,配以声音、图像,让学生身临其境,在其中体会健康宣教的重要性。而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非常受学生欢迎。
2.2 加强护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 要实施好健康宣教,离不开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技能。试想,一个没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和坚实理论基础的护生,怎样能建立护患间的信任,又怎能很好地实施健康宣教呢?护生在学校里学习过《急救护理学》,但未系统学习过《急重症护理学》。而且因为课时有限,急救护理的内容只是粗略地介绍相应急救的内容,与实际的ICU工作还有很多的差距。我们在护生进ICU之前,安排几次系列讲座,由ICU病房资深护士或学校临床教师担任授课。内容包括内、外等急危重症的救护理论,急重症患者的主要监测项目,常用监护仪器的基本操作,主要监测项目的常用参数,临床常用的急救技术操作项目。系统化的讲解仅仅是加强知识、技能体系的第一步,这些知识和技能需要实习生在实习中不断地加强和巩固。
2.3 注重沟通技巧,采用多样化教育方式 护生在了解了健康宣教的重要性后,我们在临床带教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她们的宣教能力。总的原则是因人施教、因时施教、因需施教[2],采取灵活多样的宣教方式,加强宣教效果,重视信息沟通双向性。健康宣教形式应体现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生活特点、医学科普知识掌握和渴望程度不同,因人而异、因病而异。灵活机动地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比如做治疗、护理时,可以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除采取一对一的口头宣教外,还可在每个床位前放置健康教育手册,方便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随时取阅。也可采用书面指导等形式进行宣教。同时注意了解患者的接受情况,在宣教工作中应努力激发患者自身的积极性。我们还要求护生明确ICU的特殊性,宣教的对象不仅局限于患者本身,还需对家属做好相应的宣教工作。同时注意患者病情一旦稳定,在转科前也需做好相应的健康宣教,为下一步的康复治疗做好准备。这种技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要让护生在不断的自我实践中,总结经验,积累经验。
2.4 加强知识宣教的同时,加强心理上的健康宣教 ICU病房因其管理的特殊性,原则上不允许家属陪伴,清醒患者易产生孤独、恐惧、寂寞感;昏迷、麻醉苏醒后的患者时常出现对时间、场所的认知障碍,患者对医护人员依赖性很强,所以心理上的健康指导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患者认为医生和护士大多关注各种监护仪器的使用,关注多种监护和治疗,而忽略他们本身。我们在带教中要求护生在做各种治疗和护理时,尽可能在患者的视野内活动,说话时靠近病床,语态亲切、自然,以增加他们的安全感;要花时间了解患者的理解与语言交流能力,在做治疗、翻身等操作时,通过神情、言语、动作给患者积极的心理暗示,随时将对患者有积极意义的信息透露给患者,让患者感受到在这特殊的环境中有医务人员在关心、帮助他们,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5 加强临床教师队伍、带教教师的建设管理 临床带教是培养素质型、多向型、创新型护理人才的关键阶段[3]。护生的理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已有一定的基础。但ICU的重症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健康宣教又是一门技巧性很强的工作。我校要求临床教师必须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下临床,及时掌握临床一线的护理知识和技能,了解最新的护理动态。在前期的教学中,就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实习过程中,护生的临床实习效果与带教教师的作用密不可分。一位称职的带教教师不仅言传身教,以实际行动来感染护生,潜移默化地灌输给他们良好的护理道德,同时要教会他们怎样利用好的方法、方式,帮助他们迅速成长。将健康宣教融入临床护士的工作职责中,建立健康教育考评指标,并列入护理质量管理体系[4]。
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把护生造就成为具有临床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科研和管理能力的高级护理人才[5]。针对专业的特殊性,我们需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护生健康教育的经验。
【参考文献】
1 王丽英,刘雪琴.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实用护理杂志,2000,16(3):12.
2 张静,陶红.急救护理学的综合模拟教学.南方护理学报,2002,9(6):53.
3 王翠丽,王克芳.护理本科临床教学情况调查分析.护理学杂志,2002,17(4):304-305.
4 左月燃.对护理专业开展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思考.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25-327.
关键词: 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互动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3-0302-02
一、高等院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国际交流日趋密切,交流范围日趋广泛,各国文化间的交融也随之展开,由于我国高等教育针对外语专业课程设置的需要,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成为接收国外文化和思想的先行者。受语言环境与中西方双重文化的影响,决定了外语专业学生有着更为丰富的内心情感世界。因此,外语专业学生自身性格特点与其它专业学生相比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由于外语专业学生接触国外思想较多,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容易进行中外对比,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观点,由于大多数学生在大学阶段还没有形成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诠释,因此这些观点和见解往往是比较偏激的。其次,长期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拜金文化的影响,外语专业学生在道德观、伦理观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容易产生对于价值取向的困惑与误区。此外,随着非外语专业学生学习外语的热情与日俱增,他们的外语交际能力与外语专业学生的差距逐渐缩小,外语专业的大学生不得不在外语方面有明显的特长优势与过人之处。同时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趋向复合型人才发展,因此外语专业大学生承载着巨大的学习与就业压力。而当今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自小在溺爱中成长,面对如此之大的压力,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外语专业学生的隐患,容易形成孤立冷漠的性格,在与人相处以及处理人际关系各方面常常产生挫败感与自卑心理,最终产生心理疾病。
二、高等院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动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
1.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动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院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在基本目标和任务上的德育功能具有一致性。一方面,学生出现思想问题时带有心理问题,出现心理问题时也存在着思想问题,这就需要通过两者的结合来解决学生的思想与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灌输与引导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两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为前提。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表现为良好的意志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乐观豁达的处事方式,这些都是大学生从思想政治教育中获得的。另一方面,良好的心理素质也为思想政政治教育取得优质的效果提供了保证。其次,心理健康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常常以理论灌输的形式进行,而心理健康教育是从学生的特点与内在感受出发,通过与学生的交谈,有助于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有助于增进交流,促进师生情感,有助于把握学生思想动态,更进一步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后,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存在相关性,两者都以理想、信念、品德和意志等为重要内容进行研究,因此两者是相互交叉,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的。总的来说,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以帮助学生处理好心理、思想、行为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塑造和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作为共同目标,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动体系构建的现实意义
当代我国高校外语专业大学生在各种现实因素相互交织的社会环境下,生成了多元化的思想观念、价值意识和行为方式,这些观念、意识及行为方式进而影响了学生在传统社会场景中的角色定位,模糊了不同角色和行为的界限,造成了学生在不同角色的标准和规范的转换中失序,从而引发社会交往和心理冲突的种种弊端,端正和引导外语专业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高校学生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文针对外语专业学生在多元化思想和行为方式“对冲”中所引发的心理困境:情感、情绪上的失衡(自卑、抑郁、压抑苦闷、学习焦虑等),采取对症下药的方法,构建起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良性互动体系的研究范畴及分析框架,利用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动的理论和方法,创建心理咨询、心理诊断、心理干预等机制。根据学生实际状况对症下药,从而帮助外语专业学生摆脱心理的困扰和自我价值认识的局限性。
三、构建外语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体系的实施方法
1.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目标相结合
在具体教育内容方面,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增进个人的身心健康,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两者有密切的联系,也存在着区别。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如何将两者紧密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首要解决目标。在针对外语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以将教育理念与外语专业学生的实际心理特征相结合,以实例支持理论,用理论分析实例,使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更能贴近学生的实际。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可以将心理疏导和外语专业学生特点相结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同步发展。
在具体教育目标方面,我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都是积极服务于高校德育工作。对于外语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影响学生个体,思想政治教育则着重从更高的角度指引外语专业学生的群体行为。通过两者有机的结合与渗透,不仅使外语专业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得到了深化,还能使外语专业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得到科学的引导。
2.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途径的结合
两者在方法与途径方面各有不同,应采取科学互补及有机整合的方式,使两者教育理念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对于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应使用“纯理论式”的灌输模式,而应借鉴和吸收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掌握外语专业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性格特征,更加准确把握外语专业学生的心理活动,进而提高教育效果。在应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可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榜样示范、实践教育等方式来普及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培养外语专业学生自我调适能力,促使外语专业学生心理品质得到健康和谐发展。
3.提高外语专业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水平
现今,我国高等院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架主要依靠英语专业教师及辅导员老师完成,而他们大多数缺乏心理学应用知识理论。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良性体系构建受阻。因此,提高教育者综合理论知识,是实现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良性互动体系的基石。因此要求教育者除自身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养,这就需要教育者在教好专业课的同时,还应学习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与方法,并将其有针对性的应用到外语教学中,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并及时给予针对性的帮助。
综上所述,通过构建我国外语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良性互动体系,从而帮助外语专业学生走出思想与心理的误区,使外语专业大学生能够正确诠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将针对外语专业学生互动体系构建的方式及方法应用到其它专业学生中,最终为打造全面和谐社会提供思想理论基石。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郑永廷,等.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 江光荣.心理咨询与治疗[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3]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光明日报,2007-10-25.
[4] 张心琦.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8,(5): 18.
〔关键词〕社会情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教育模式
一、引言
社会情感学习(socialemotionallearning,SEL)是当今国际上关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内在质量提升的新型理论和实践活动。以美国为例,社会情感学习是指学生学会认识及控制自己的情绪,发展对别人的关心及照顾,做出负责任的决定,建立并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效地处理各种问题的学习过程。[1]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当前较为成熟的一种学校教育模式,旨在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健康素养。社会情感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帮助培养学生的社会性能力的两种教育理论和实践,两者总是被一同提及。社会情感学习最早诞生于青少年心理问题频发的美国,这一概念于1994年由学业与社会情绪学习联合会确定,并在后来的多个项目中逐步展开,其中包括伊利诺伊州的《儿童心理健康法案》,纽约州的《儿童心理健康法案》。[2]社会情感学习项目涌现出很多课程,如“第二步”(SecondStep)课程、强壮儿童(StrongKids)、促进选择性思维策略(PATHS)、高效率解决冲突(ProductiveConflictResolution)等,绝大部分课程都具有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功能。英国一些地区采用了个人和社会发展(personalandsocialdevelopment)以及心理健康(mentalhealth)、心理健康与情感健康(mentalhealthandemotionalwellbeing)的名称来开展社会情感学习项目。英国行政院组织编写的七个主题的社会情感学习校本课程教材结合了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内容,该教材被我国引入。我国研究者的相关研究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闫温乐[3]对英国中小学“社会情感学习”课程进行了评述,认为“社会与情绪学习”课程在缓解儿童与青少年情绪与心理健康问题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经验和措施值得我国借鉴。孙二军[4]认为美国社会与情绪学习在学校层面的课程开发,与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相通性。从国外相关研究与实践以及我国学者对它的评价可见,社会情感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性很高,而其区别和联系,以及如何在基础教育中协调二者的关系,实现两者的教育价值是值得思考与研究的问题。本文认为,社会情感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从两者所依据的理论、基本理念、实施方法、关注人群等方面看,二者在理论与政策层面上互相交织,关注了同样的人群与其能力发展,并且在内容和方法上互为补充,可统合为社会情感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综合模式。
二、互相交织
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政策层面上,社会情感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都无法割裂开来,二者互相交织,成为理论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们关注的焦点。在理论层面上,社会情感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是互相交织的,它们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社会情感学习最早源于戈尔曼的“情绪智力”理论和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两个理论分属心理学中“情绪”与“智力”的研究领域,这两个理论也同样衍生出心理健康教育中“认识情绪”“情绪管理”“认识智力”等相关内容。我国本土化的社会情感学习结合各国经验提出包括自我认知、自我管理、他人认知、他人管理、集体认知、集体管理在内的六个维度,既包含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如自我认知、他人认知等,又包含了社会情感学习的独特内容,如集体管理中的领导力和遵守规范等。在政策层面上,近年来,教育部在关注学生的社会情感学习能力和心理健康素养提高的方向是一致的。2012年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提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包括认识自我、人际交往、情绪调适等,这一提法既包括了情绪的内容(情绪调适等),又包括了情感的内容(认识自我、人际交往等)。2013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则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具体制定了相关的质量评价指标,它指出“情绪行为调控”(即学生对自己情绪的觉察与排解、对行为的自我约束情况,应对和克服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的态度和表现情况)是评价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三、共同关注
(一)关注不同层次的人群
社会情感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同样有针对性地关注不同层次的人群,美国学术、社会和情感学习联合组织CASEL提出了预防学生情感和行为问题的三级干预系统,初级干预针对全体学生的预防和提高体系、二级干预面向“处境危险”学生的早期干预体系、三级干预面向问题学生的治疗体系。这与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专门的量表得分区分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学生进而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咨询与治疗是一致的。
(二)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
社会情感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共同关注了那些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即“核心素养”的问题,力求实现“全人”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2年就曾指出“社会情绪”是一种核心素养,并为后来各国制定自己的核心素养框架提供了参考。而心理健康教育中关于情绪情感、人格的相关内容同样是学生成长中不可或缺的能力。我国提出的学生核心素养既包含了“社会责任”“情绪与行为调控”等社会情感学习的内容,又包含了“兴趣”“人际沟通”等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四、互为补充
(一)社会情感学习与心理健康课程内容互相补充
心理健康教育中有涉及情绪及其管理的基础知识,但心理健康教育侧重理性情绪教育,帮助学生改变不合理认知,重建合理信念,如情绪ABC理论;而社会情感学习课程则强调理解情绪、调节和管理情绪以及人际交往等的专门训练。心理健康教育为社会情感学习提供了基本的内容方向,囊括了社会情感学习中的大部分内容,如吴增强和蒋薇美[5]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人格辅导包含了自我意识、情绪调控、人际关系几个板块。除此之外,社会情感学习也有自己的独特内容,如社会责任、领导力等,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发展内容的总体方向,社会情感学习是心理健康教育某些内容的深化和拓展。
(二)社会情感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法互相补充
从宏观上看,社会情感学习也扩充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社会情感学习带有“学习”二字,暗示了社会情感素养可以通过学习来获得,而非简单依靠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来实现。根据发达国家社会情感学习的实施形式,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学习社会情感技能,还应扩展到家庭、社区,实行灵活而多样化的教育,既可以是单独的课程,又可以进行学科渗透,还能通过学校氛围、家庭活动、家校社区合作来实现学习,既强调显性课程,又重视隐性课程,而针对大多数人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则略显单一,社会情感学习扩充和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从细处着眼,心理健康教育以其成熟的方法体系为学生提供所需的支持,为社会情感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方法论支持,如心理咨询、团体辅导等以学生为本,充分体现了教育服务个体的理念。社会情感学习所采用的圆圈游戏、黄金时间,社会情感学习校本课程中所使用的角色扮演、象征性游戏、投射活动及其对教师基本行为的规范等都与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使用密切相关。社会情感学习中的集体活动和个体活动可被认为是广义的团体咨询和个体咨询。
五、统合视野下的综合模式
从部分来看,社会情感学习和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简单的互相包含关系,二者互相交织,关注共同的基础教育问题,在内容和方法上互为补充。而以统合的视角来看,二者在培养学生的社会综合素养方面具有不同的侧重点。社会情感学习是普适性的,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专业性的。在学校中既需要适用于各个教育环节、让所有教育工作者参与其中的教育模式,又要将具有专业性的教育理论用于支持普适性的教育模型。而要完善社会情感学习中的每一个模块,都需要专业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予以支撑。社会情感学习是框架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方法式的。社会情感学习提供了一个包容性的体系将学校全员都纳入其中,将氛围建设、制度建设等都囊括在内,而心理健康教育则以其专业的理论和技术提高参与者的教育素养并促进各项工作的实施,使框架中的结构更稳定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社会情感学习以其灵活多样的实施方法抓大放小,直接指向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而心理健康教育则以小见大,从细处着眼。社会情感学习侧重学校管理,而心理健康教育侧重服务理念。社会情感学习项目强调多种形式结合,多股力量、多个部门、多方资源整合,整体推进社会情感学习,这使社会情感学习不仅是一个学科问题,更是一个管理问题,侧重学校管理模式。心理健康则更侧重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以其关注学生的心理素养的提升以及满足学生需求的方法体现出了新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服务理念。[6]社会情感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综合模式体现了普适性和专业性、框架式和方法式、学校管理与服务理念的结合,在基础教育阶段设置这样的一体化模式,建立一个综合、互相补充和促进的系统,避免分散、零碎地对学生实施教育,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六、结语
社会情感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互相交织、互为补充、共同关注,框架式和服务式的教育模式,可以统合成一个综合的体系,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性、专业性和服务性为依托,以社会情感学习的普适性、框架性和管理性为主导。而如何统合社会情感学习和心理健康教育,并将之付诸实践中,其实施方案、步骤、原则等问题仍需进一步探索,以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闫温乐.英国中小学“社会与情绪学习”课程述评[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3(10):32-37.
[2]孙二军.美国中小学“社会与情绪学习”课程开发的现状及策略[J].比较教育研究,2013(5):91-96.
[3]吴增强,蒋薇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2002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对这一文件进行了修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自文件印发以来,大多数中小学都建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配备了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教师,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在中小学的心理咨询室中,沙盘游戏设备常常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在中小学生的心理辅导中,沙盘游戏是一种行之有效且深受中小学生喜欢的心理辅导方法。事实上,沙盘游戏不仅仅是一种心理辅导工具,还是一种可以运用于心理教育的新方法。本文将首先系统介绍沙盘游戏的基本理论及其在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中的应用,然后介绍沙盘游戏在中小学心理教育中的应用。
一、沙盘游戏的基本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1.沙盘游戏的概念
沙盘游戏(Sandplay Therapy)是由瑞士分析心理学家朵拉·卡尔夫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在这种方法中,心理求助者用小玩具在盛有沙子的沙箱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制作一个场景,从而展示自己潜意识中的心理冲突。此外,求助者制作沙盘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心理治疗过程,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求助者了解了自己的内心,化解了自己的困惑,还激发了内心自我疗愈的力量,进而能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
2.沙盘游戏的主要形式
最初,沙盘游戏只有个体沙盘游戏一种形式,即一个心理咨询师面对一个求助者,利用沙盘游戏解决求助者的心理问题。20世纪80年代,迪·多美尼克开始使用团体沙盘游戏疗法。沙盘游戏疗法引入我国之后,团体沙盘游戏疗法在我国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所谓团体沙盘游戏疗法是指一个团队(4~8人)共同使用一个沙箱和一套沙具,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沙盘游戏。个体沙盘游戏主要目标是对求助者进行心理治疗,团体沙盘游戏主要是促进团队协作和提升团队凝聚力。
3.沙盘游戏的理论基础
卡尔夫是荣格学派的分析心理学家,她创建的沙盘游戏是以分析心理学为基础的一种心理治疗技术。因此,沙盘游戏最主要的理论基础是荣格学派的分析心理学。荣格为了把自己的理论与精神分析相区分,将之命名为分析心理学。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涵盖范围十分广泛,既包括心理类型划分、共时性等内容,又包括人格结构、人格动力、人格发展以及心理治疗的原则和方法等内容。这些内容也是沙盘游戏的理论基础。
沙盘游戏的另一个理论基础是英国儿童心理学家洛温菲尔德创建的世界技法(The World Technique),沙盘游戏的操作形式源自于世界技法。世界技法与沙盘游戏一样,也是利用一些小玩具在沙盘中制作一个场景,因为这个场景犹如一个小世界,因此被称为世界技法。与沙盘游戏不同的是,世界技法主要是根据心理投射的理论来对制作者进行心理测量,沙盘游戏的理论基础是荣格分析心理学,而且更强调对制作者的心理治疗作用。
除了分析心理学和世界技法之外,卡尔夫还在沙盘游戏的实践中运用了东方的哲学思想。卡尔夫在童年时代就学习了中国的道家思想,对于“以柔克刚”“道法自然”等道理很感兴趣。在创立沙盘游戏技术之后,卡尔夫访问了日本的禅师,对东方的禅学思想也有所了解。因此,卡尔夫认为沙盘游戏在心理治疗中也要遵循“道法自然”的道家思想,咨询师要营造出安全、自由、保护的环境,让求助者回到健康成长的自然规律上去。另外,卡尔夫认为在沙盘游戏中,最关键的是求助者自己对症状有所领悟,这犹如参禅一样,关键是自悟而不是他人的教导。
分析心理学、世界技法和东方哲学是沙盘游戏的三大理论基础,卡尔夫将其融合在了一起。
二、沙盘游戏的操作方法
1.个体沙盘游戏的操作方法
个体沙盘游戏主要用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因此个体沙盘游戏在操作上需遵守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一般规则,应在开始之前通过1~2次的咨询来获取来访者足够的信息,然后再将沙盘游戏介绍给求助者,双方达成一致之后再正式开始沙盘游戏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从步骤上来讲,个体沙盘游戏一般分为五步,即:求助者制作沙盘;求助者感受和调整沙盘;咨询师与求助者就沙盘进行交流并对求助者进行干预;对沙盘进行拍照存档;拆除沙盘恢复原貌。
沙盘游戏的操作方法比较简单易行,关键在于求助者在制作沙盘的过程中实现意识与潜意识的交流,再就是心理咨询师所创建的安全、信任与保护的空间,让求助者能够移除成长道路上的阻碍,走向健康。
2.团体沙盘游戏的操作方法
团体沙盘游戏主要用于团队建设,促进团队成员互相之间的理解和交流,进而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效率。团体沙盘游戏的操作方法需要和一般团体心理辅导的技术相结合,一般而言,团体沙盘游戏分为四步,即:团体按照一定规则制作沙盘;讨论团体沙盘制作时的想法;给沙盘命名;拆除沙盘恢复原貌。
如果将团体沙盘游戏运用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师必须掌握团体心理咨询的技术;如果只是运用团体沙盘促进团队交流,咨询师只要做到保持中立,推动团队内部力量前进就可以了。
三、沙盘游戏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20世纪90年代沙盘游戏传入中国之后,这一技术像在其他国家一样,在中国迅速传播开来。由于沙盘游戏具有趣味性、非言语性和间接性,对中小学生或存在语言交流困难的人群具有突出的优势,因此沙盘游戏在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应用最为广泛。
1.沙盘游戏可以用于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低年级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尚不强,他们不能很好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绪体验,也不能很好地与人交流。对于他们,言语面谈式咨询会显得较为困难,而沙盘游戏疗法则不需要语言交流,正好适合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当这些低年级学生将自己的挫败感和心理创伤以沙盘游戏的方式表现出来,学业失败、心理沮丧、社会技能缺乏等问题也会得到很好地解决。
2.沙盘游戏可以治疗注意缺陷、多动等心理行为问题
注意缺陷、多动属于认知与行为问题的一种类型,常出现在幼儿和小学低年级学生中,主要表现为注意困难、刺激过多、多动、冲动性、容易激怒以及无法容忍满足的延迟等。运用沙盘游戏疗法能帮助注意缺陷幼儿或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一种可具体感知到的、自我主导的活动,沙子和沙具的可触性、可移动性,能通过触觉与运动觉作用于个体的大脑神经,从而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于具体的物件和活动。此外,沙盘的沙箱是一个有边界限制的空间,将个体的注意集中于这一有限的空间内,也有助于对他们注意力的训练。
3.沙盘游戏适用于攻击的矫治
情感宣泄是矫治攻击的重要方法。对于自控力弱的幼儿或学生来说,烦恼、攻击、挫折、愤怒等侵犯性情感是点燃攻击的导火线,侵犯性情感积聚越多,其表现攻击的可能性愈大。宣泄可以减弱侵犯性情感的强度,而过分压抑侵犯性情感只能使其获得暂时的安宁而不会因此消失,反而深入到无意识中,危害其身心健康。过分压抑的结果,往往会爆发出突然的、猛烈的攻击。沙盘为此类幼儿或学生提供了一个表达的机会,让他们在意象的空间里将其愤怒、攻击性的行为和情感物化地演示出来,以替代性活动耗散其攻击性心理能量,并从沙盘所建构的故事情境中习得与人相处的适应。
4.沙盘游戏可以缓解焦虑、紧张、抑郁等情绪问题
学习和考试焦虑是当前学校心理咨询的主要课题之一。沙盘游戏疗法是一种集认知重构、情绪表达、感觉统合、心理动力等于一体的临床心理方法。通过玩沙子、沙具模型,个体可以宣泄自己的消极情绪,让自己得到放松。当来访者面对沙盘这一内心意象时,也会重构自己的意识或无意识认知。有研究表明,沙盘制作过程提高了个体的创造力,这种感觉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自信和自尊,有助于减轻焦虑和压力等。国内的心理临床研究也证明沙盘游戏疗法对考试焦虑的学生具有长期的咨询效果。
5.适用于注意力不集中、厌学、人际交往困难等适应问题
有些儿童上课难以集中注意力,或因为各种原因出现厌学等问题,对于这些现象,靠语言的交流很难说服他们,也很难从他们那里获得有效信息。如果用沙盘游戏,效果则十分明显,只需要他们摆放一个沙盘作品,就很容易找到他们逃学、厌学的心理原因。
在人际关系的改善方面,沙盘游戏也很有效果。人际关系是影响个体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之一,并可能进一步影响个体的学习、生活质量,所以如何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课题。团体沙盘游戏疗法在增强团体成员协作能力、促进团体整合、提高人际交往技能、确立自我概念等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在沙盘游戏疗法的世界里,成员或个体以虚拟而又注入真情实感角色扮演的方式展开人际关系,并在沙盘游戏疗法的帮助下调整社会认知系统,从人际交往的成功行为中习得社交适应行为。
四、沙盘游戏在教育领域应用的新发展
2012年底,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下属的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开始“沙盘游戏治疗师”的认证培训工作,这是沙盘游戏在中国职业化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与此同时,笔者承担了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沙盘游戏在幼儿及中小学生教育中的应用研究”,通过与一些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合作,共同探索出一套将沙盘游戏运用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新方法。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沙盘游戏在中小学生心理课堂上的应用
传统意义上,沙盘游戏主要用于个体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虽然也有团体沙盘游戏,但是人数一般不超过10个人。笔者将沙盘游戏引入心理课程中,让人数在60人以上的班级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具体的做法就是让全班每个学生都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放在沙盘之中,然后每一个学生都介绍一下自己选择的玩具代表的意义及其背后的故事,以促进学生之间彼此的了解。如果时间不充足,教师可以根据观察和经验选取部分学生来介绍所选取玩具的意义。以这样一种大团体活动的形式,心理教师还可根据不同的目的设置一系列的主题课程,比如以促进学生之间交流为目的的“我不认识的他(她)”,以培养学生集体主义为目的的“我们的班集体”,以鼓励沉默的学生勇于表达为目的的“今天我要说”。此外,还可以多名学生以同一个题目在不同的沙箱中制作沙盘,然后比较异同,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沙盘游戏在中小学生课外活动中的应用
如果每个教室都能配备一套沙盘游戏设备,那么学生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自行组织开展沙盘游戏。帮助人或心理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一名小组长负责本小组的活动安排。每个小组每周进行一次活动,小组长组织成员讨论活动内容,活动可以包括团体沙盘游戏、个体沙盘游戏等形式。
3.沙盘游戏在中小学生家长学校中的应用
很多学生的问题往往是由于家长的问题造成的。对于存在一些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心理教师可以邀请其家长来学校与孩子一起进行亲子沙盘游戏。通过沙盘游戏的过程,心理教师不仅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模式,还可以帮助家长学会与孩子沟通,理解和体谅孩子。
4.沙盘游戏的其他应用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局限
(一)教育范围与程度不能兼顾
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面向正常大学生和少数心理障碍学生的教育和治疗。发展教育采用心理健康课与宣传活动方式帮助大学生解决成长问题,通过心理消除心理疾患。发展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强调心理潜能开发和人格完善,学会应对生活压力的策略和能力;矫正治疗注重学生个体的具体问题分析,深入学生内心,消除心理障碍。然而,矫正治疗的是少数,影响程度停留在浅层。需要探索一种新的模式取二者之长补其短。
(二)对生命教育的误解
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探讨主题多为自我意识、人际关系、心理障碍等,只在涉及自杀预防问题才会面对“生与死”的主题;不胜枚举的大学生自杀事件发生后才感慨生命意识的薄弱。事实上,生命教育本应是所有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
(三)教育方式有待创新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一般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课程体系来构建。基本上是以心理学知识体系为线索,注重学科逻辑结构,兼顾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容易与高校现行的学科教育相沟通为教育者接纳[1](P72)。但心理健康教育不单是心理学知识普及,在心理上需要因人而异,学术式的学习只是理论知识,心理健康教育更注重知识应用。
二、引入体验式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必要性
当代大学生更注重个体性,自我意识强,追求自我表现。因此,说教式教育会引起大学生反感和抵触。
心理健康教育更注重学生情绪和情感体验,从生命意义的角度去帮助学生看待和理解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教育学生知道生命可贵,爱惜生命;教育学生在尊重别人生命的同时学会宽容。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能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事倍功半。
(二)可能性
体验式生命教育具有其理论基础。《孔子家语》中说:“不观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巨海,何以知风波之恶?”美国心理学家杜威(John Dewey)提出体验式学习论,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在做中学,经验加反思。罗杰斯(Carl Rogers)则提出了体验式学习的4个特征:个性化参与,学习动机内发,学习者自我评价,对学习者产生渗透性影响,优势在于有直接经验和情感体验。库伯(David Kolb)提出体验式学习循环:从具体体验,到反思性观察,再到抽象理解,最后主动实验,循环往复。其中伴随有情节记忆和情绪记忆,学习效果更佳。而且实用智力和默会知识,例如理解力、领悟力、判断力、创造力等,都是从直接经验中获得的。
体验式生命教育具有其实践基础。1934年哈恩(Kurt Hahn)在英国创办了用来训练年轻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海船触礁后的生存技巧的外展训练学校,提高了海员的生存率[2](P9)。后来体验式训练的对象扩展到军人、学生、工商人员等,训练目标扩展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体验式教育模式在中小学教育中运用广泛,例如快乐教学、成功教学法等。
三、体验式生命教育的概念
(一)体验式生命教育的涵义
体验式生命教育,是指教育者以生命教育的目的、生命教育的内容为依据,运用体验式教育的思路和方法,设置相应的活动或情境,让学生自主体验、积极探索,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焕发出生命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并促进学生真正的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感悟生命、提升生命价值的一种教育模式。
(二)体验式生命教育的模型
结合库伯(David Kolb)的体验式学习循环,推衍出适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体验式生命教育模型,其步骤如下:
1.具体体验。要求教育双方都了解大学生日常心理现象、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教育者结合大学生的实际,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创设有针对性、启发性、开放性的教学情境。受教育者在教师的引导下完全投入到实际体验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扮演导演角色,指导感受和发现。此环节可采用模拟演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实地考察、亲身体验等形式。
2.观察反思。体验式生命教育强调的不仅仅是体验本身,而是通过体验活动形成受教育者自己的认识和看法、感受和领悟。此环节可采用小组或集体讨论等形式。
3.抽象归纳。体验者在自己的感性认识、观察分析基础之上抽象出合乎逻辑的概念和理论,从而实现对体验的超越,完成知识的内化和重建。
4.主动实验。体验者在新的环境中运用先前总结出来的理论去解决问题、作出决策,并对其效果加以验证。毕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不是单纯地传授给学生一些心理学常识,更多地是希望学生能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积极生活的心态。
整个体验式生命教育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遵循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亲历性、情感性、反思性、缄默性等原则。
四、体验式生命教育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
亲身体验法。大学新生都会在入校伊始出现不适反应,心理健康教育就应适时推出“大学生适应不良”这个主题,以大学新生的亲身体会为基础,掌握适应方法。
角色扮演法。对“珍惜生命”、“亲子关系”的主题,可以由大学生扮演父亲或者母亲角色,在一定的时间段内负责照顾“孩子”——一枚生鸡蛋,尽可能地保证它的完整,并主动为之赋予意义。通过角色扮演,使大学生感受到为人父母需要付出的心血,同时也感受到生命成长的不易。
实地考察法。去医院、工厂、企业、矿井、农田等实地考察,了解实际工作状态,使职业生涯规划就不再是纸上谈兵,使未来的生活变得形象生动。
案例分析法。大学生该不该谈恋爱?为什么要谈恋爱?怎么谈恋爱?失恋了怎么办?能不能同居?这些都是年轻大学生们关心的问题,为澄清大学生对感情的困惑和迷茫,可以以大学生恋爱的典型案例引发他们对正确恋爱观的思考。
当然,高校心理健康体验式生命教育方式还很多,可结合应用。总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可视听与体验的机会,将心理学知识还原到日常生活中,激发学生主动感知思考与验证,深入学生内心,激发潜能、健全人格,真正实现其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参 考文献:
[1]屈正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分类探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1).
[2]大卫·库伯.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