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02 16:37:2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社区集体经济发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 运输经济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8-159-02
1 区域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之间的关系
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交通运输之间是较为复杂的关系。目前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存在不同结论,但主要存在以下三种观点,这三种观点也成为了当前制定区域交通运输发展政策和规划的基本指导思想。第一种观点主要认为交通运输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引致需求,交通运输的发展就是要满足区域经济活动引发的交通运输需求;第二种观点则认为交通运输的发展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强调并突出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第三种观点则综合了前两种观点的结论,认为交通运输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因,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果,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虽然上述两种观点都部分地反映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交通运输之间的相互关系。但笔者更同意第三种观点,认为区域经济与交通运输两者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
1.1 两者可以相互促进
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交通运输水平的提高。完善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形成工业聚集效应。随着该区域供给水平的不断增长以及扩大辐射范围所带来的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反过来又对城市交通运输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城市交通运输自身加快发展和完善。运输发展满足了产品输出以实现比较利益的要求,而追求规模经济和聚集效益将推动更为发达的城市交通运输提供支撑。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能够为城市交通运输的良性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从而使得城市交通实现可持续发展。
1.2 两者可以相互制约
区域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不仅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且也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果区域经济发展落后,无法为交通运输提供有利的发展条件及雄厚的资金支持,那么就会阻碍交通运输的发展。而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反过来又会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的滞后影响交通运输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滞后最明显的结果就是影响当地的消费和需求,同时也会使政府的财政收入相应减少。落后的经济不能为当地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因而也制约了交通的发展。而且政府也没有认识到道路建设的重要性,往往在城市整体规划中缺乏科学性、合理性,交通基础设施也不完备,不能给交通建设提供有效的支持。
2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运输经济问题
2.1 区域经济发展与道路运输发展不相协调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同是社会经济系统中两个密切相关的子系统。完善的交通运输系统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提供重要支撑,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又是决定交通运输设施的数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区域经济发展与道路运输发展不相协调,主要表现为交通规划水平不高,应变能力和整体协调性也相应缺失,不能使交通道路的建设与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的规划相协调,导致当地城市不能更好地全面的发展;交通堵塞的情况也愈发严峻,究其原因就是,道路交通设施建设的速度远远落后,跟不上需求。交通堵塞必然影响到客货运输、商业洽谈等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地区的道路建设规划的延后,严重阻隔了这些区域和外部地区的联系,不能使外界了解当地的有利资源状况,就更不谈不上资源的开发了,相应地,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也就更加延缓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加重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2.2 经济社会发展对于运输建设缺乏资金支持
(1)在国家全面发展的新时期,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各种经济活动的增加导致原材料、产品、人员的流动增长和位移的增加,从而使交通运输的需求也呈现出急速增长的态势。虽然如此,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致使我国当前对交通运输方面的资金投入量相对于其他方面较为有限。
(2)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导致我国各地区的交通运输设施建设情况参差不齐,造成各地区间存在很大差距。尽管国家和各地方政府都在经济规划中加大了对交通运输设施的投入,但是政府总体上对交通建设还是缺乏资金支持,从而导致交通运输建设不能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3 落后的交通基础设施导致运输成本过高
在区域经济落后的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也比较落后,以城市为中心的地区和周边地区难以形成产业高度集聚,物质高度集聚,资金高度集聚,技术高度集聚,人才高度集聚的经济优势,因此缺乏完整的交通运输网络,使得地区间的运输难度增大,运输成本提高。另外,影响运输成本高低的因素较多,其中运输工具的成本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若运输工具的效率较低,也会造成运输成本的增加。
3 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运输经济问题的措施
3.1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道路运输发展相协调
交通运输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指:交通运输与经济两个系统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适应、协同发展的状态和过程。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或系统组成要素之间在发展演化过程中彼此和谐一致的程度称为交通运输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程度。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相互作用,形成协同发展的内在机制。首先交通运输能力的提高,不但可以强化区域经济系统内外的经济联系,加大和提升系统开放的程度和效率,而且随着区域交通运输系统结构的改善和功能的增强,区域经济系统内的分工协作愈加明显和集中,主导产业得到加强,反过来区域交通条件的改善,可以增大区域经济的聚集效应,增强地区规模经济效益,加强区域经济子系统间既有的联系,促使区域主导产业前向、后向扩散范围和程度扩大。同样地,区域经济水平的增强,可以促进区域交通运输的发展,因为经济水平的增强意味着经济活动的加强,这又导致对交通运输需求的增长,并且区域经济实力的增强,会加大对区域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投入,会进一步构建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相互作用的多环正反馈系统。
3.2 增加地区对交通运输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
区域经济发展阻碍交通建设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对交通运输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不够,只有提高政府对交通运输建设的资金支持,扩大交通网络,大力拓展城市内部交通及周边地区的交通建设,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周边地区与中心城市的人员、商品、信息的流动,才能实现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
3.3 加快建设交通运输设施,推进交通运输整体发展
(1)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和畅通的运输网络,可以缩短运输相对距离,压缩企业的运输成本,特别对以交通运输作为大量成本发生点的企业,压缩这方面成本的要求就更迫切了。
(2)在规划方面要注重协调性、综合性,使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社会其他系统的发展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共同为区域经济的增长助力。
(3)针对不同的区域,应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设计划。例如,对经济发达地区,可以适度超前建设交通设施,以适应快速增长的运输需求;而对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则要更加重视基础交通设施的建设,为这些地区以后的经济发展,做好最基本的交通保障。
关键词:居住小区;景观;人性化;生态
伴随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理念的更新,人们追求一种安静、舒适的生活方式,因此现代小区环境空间设计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现如今居住小区在设计中都遵行了一个设计流程,规划、建筑、景观。这种把景观设计和小区整体规划与建筑脱节的设计流程使小区的景观设计和主体建筑脱节,缺少统一感,出现很多问题。如有的小区水景做得很漂亮很壮观,但是水声比较大,居民白天在家睡觉会受到干扰,夏天在外面散步蚊虫也比较多,因此景观设计师在设计时应多考虑细节问题。另外现在的社区很少有专门针对老年人设计的活动设施和物业服务,小区普遍缺乏无障碍设计;社区应创造一系列空间来满足人们不同的活动,包括散步、练操、公众聚会等,这样才能形成适宜的、富有人情味的环境空间,让居民在公共环境空间内体味无微不至的关怀。
一、人性化设计
人性化的设计是以人为轴心,注意提升人的价值,尊重人的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动态的设计哲学。人性化的设计包括行为活动的物理空间需求和思维活动的心理层次需求。
1.1小区绿化设计
绿化是实现生态住宅区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评价居住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一个好的小区必须是一个好的园林设计。绿化植物在净化空气、吸收尘埃、调节局部温湿度“小气候”、减少噪声、美化环境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又能满足人们观景、亲近大自然的“亲绿情结”。在保证绿化面积和绿化率的同时,应改变绿化种植单一的局面,考虑到生态绿化和景观绿化的综合运用,根据地域特点实现不同植被、不同树种的合理搭配,实现乔木、灌木植被的立体化、交叉化、层次化。使居住小区外部空间环境成为一个流动的生命空间,实现人与环境的有机结合。
1.2道路及铺装设计
居住区内的道路是环境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人车分流的方式被广泛运用以来,这一方式证明是有效的,避免了大量私家车对居住生活环境的影响,保证了居住小区的安全和安静。但是车道上排斥了行人,成为单纯的交通空间,街道上就缺乏生活气息,失去了活力。因此设计强调将交通空间和生活空间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通过阻止无关车辆的进入,并对街道的线形、宽度、小品等进行精心的设计、处理以降低车速,达到人车共存。以枝状或环状道路伸入小区或住宅组群内,结合网格式、多样化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路系统,在空间形态特征上,枝状或环状道路设计时结合住宅楼的入口、停车位、廊道等,扩展出形态各异的院落空间,同时结合绿化、铺底划分空间并提供人的尺度等,作为满足多种功能的居住性公共空间。由此道路空间作为邻里交往、临时停车及儿童和老人活动场地,在这里变成了多义、含混的空间,道路上增加了人的活动,而显得更富有活力。居住小区的铺装设计也是很重要的部分。居住区的铺装要根据交通对象的要求和气候特点,为居民提供坚实、耐磨、防滑的路面,保证车辆和行人安全舒适的通行;铺装要通过铺砌图案给人以方向感,划分不同性质的交通区间,增加居住小区空间的可识别性;地面铺装要为居民创造适宜的交往空间,合理的铺装材料可以使枯燥的空间环境“化腐朽为神奇”,创造出符合人们心理的理想交往环境。如在居住区入口的主要作用是小区聚焦和分散,道路具有明显的方向性,铺装要简洁明快,有聚集感,并且要加强道路的方向性;居住区园林小路要自然化,要多采用卵石、碎石、青石板等铺装。
二、居住区生态景观设计
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包括对基地自然状况的研究和利用,对空间关系的处理和发挥,与居住区整体风格的融合和协调。居住环境的设计原则应该是环境的内容和尺度要适合居住人的身份和文化;景观的核心是生态;设计的内容和形式是地方的、民族的、现代的、朴素的和简单的。居住区空间环境形象的建设要坚持以取悦于人、方便于人、服务于人为宗旨,遵循以人的感知为设计依据的原则。
2.1 居住区区域位置及配套设施对居住区位置选择必须首先考虑生态环境,并按生态要求,本着“以人为本”原则,保证住区有清新的空气、便利的交通、充分的日照、良好的通风条件,根据其所在地段因地制宜地与大环境结合,善于发挥地段优势。
2.2 居住区的道路应合理分流,减少对居住的影响。交通中以人为本,即人行优先,不能让车干扰居住环境,有条件可人车分流。居民区的交通道路要以方便居民出入、迁居,满足消防、救护需要,减少对住的干扰,保证住的安宁为原则进行布置,从而达到通达性、安全性、方便性、一体性、多层次性的要求。
2.3 居住区停车场的停车位要数量合适、设置合理,有利于优化环境,节约用地,减少对居民的干扰。停车位的布置不能影响环境的美观,要尽可能减少空气污染、噪音干扰,且应节约用地,住区停车场以设在地下、半地下较为适宜。
2.4 绿地作为居住区景观的一个元素,是居住区中唯一接近自然的生态系统,它对保障一个可持续的居住区环境,维护居民的身心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居住区园林化设计,要有一条明确的景观主轴线,沿这条主轴线,设计绿化步行街,有条件的话,在步行街旁把水引入、开人工小河流和省水泊体。住区园林景观和植物花草应有层次,丰富多彩。从小的楼顶、楼旁绿化、路边绿化,到组团绿化、小花园,到中心花园,都应做到空间层次分明。在居住区环境建设中,注重营造人际交往空间。
2.5 建筑外型、色彩、组合居住区中的建筑物是各种物质要素的主体,数量大、类型多对人们视觉识别的刺激性强,是反映居住区特色的重要内容。包括建筑风格和形式,最重要的是屋顶形式和建筑材料及建筑色彩运用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建筑布置错落有致,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建筑力求造型完美、比例适中、色彩协调,与环境配合相宜。建筑立面造型和色调采用可多式多样,根据特定的环境精心设计,应注重协调性、和谐性、耐重性。
2.6 建筑小品既有功能要求,又具有点缀、装饰和美化作用,是从属于某一建筑空间环境的小体量建筑,游憩观赏设计和指示性标志物等的统称。建筑小品往往是建筑群体构图中一个延伸或不可分割体,作为美化环境、烘托气氛、隔断空间、装饰陪衬主体建筑,供人们休憩和观赏之用。如亭、池、廊、桥、漏茶墙、棚栏、华表、路壁、花坛、喷泉以及各种建筑雕塑等。适当的加以运用可以充实文化艺术的氛围,反映居住区特色,点缀景观。环境景观小品在居住区景观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城市住宅区空间环境形象在城市景观点、线、面构成中,属于量大面广的“景观面”,其景观环境建设对于城市整体景观环境质量至关重要。居住区空间环境形象设计的核心是引导“家园”形象的形成。首先,要营造亲切平和的空间感受。居住空间相对于其他城市空间,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安静与祥和。因而居住区的规划与建设要着重研究并确定合理的建筑空间尺度。此外,小区应有合适的规模,以利于配套和环境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增强人们对小区的归属感。其次,要创造人与自然亲密和谐环境意象。在居住区环境设计中,应该让人工的痕迹少一点,自然的成分多一些。如明代著名造园家计成所主张的那样“相地合宜、构图得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三、结语
居住小区景观无论以何种形式和面貌出现,人性化都要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不同的景观设计方法类型都将在人性化设计的理念下进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居民居住环境的关注及研究,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将渗入到小区景观设计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部,居住环境将充满了生理层面、心理层面、社会层面的关怀。
关键词:大数据;中文字体设计;新特征;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已经步入了“大数据”时代,数据量不仅庞大,而且种类繁多,但价值密度较低,且处于动态变化中。在这个大数据背景下,如何对其进行准确分析和科学利用,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优势,成为设计领域提升竞争力的关键。从中文字体设计领域来看,在如今这个大数据形势下,我国中文字体设计领域出现了一系列诸如承载媒介的日趋多元化、表现形式及手法的多样化、体验的日趋丰富化等新的特征。因此,要求设计师们应当充分把握好大数据这一时代契机,明确当前我国中文字体设计现状,善于借鉴国内外优秀设计经验,不断创新,促进中文字体设计逐步朝着民族化、本土化、个性化方向发展。
1 “大数据”的内涵
所谓的“大数据”,也被称为“巨量资料”,主要指的是网络文本、图像、音视频等资源总体量巨大,难以采用常用软件等处理工具,于一定时间内迅速完成,也难以将其整合、加工为对用户具有巨大价值的资源。具体而言,大数据的大小会随时间的不断推移、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剧增。对于不同部门而言,满足大数据标准的规模数据集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其范围通常从几TB到数千TB。
根据国外一组统计结果显示,网络每天信息流通量即使采用1.68亿张的DVD,都难以存储完。电子邮件总量高达2940亿,每日博客、日志量在200万以上,网民所发照片量超出2.5亿张,Pandor音乐播放时长高达1870万小时。随着全球数据规模的持续拓展,数据爆炸时代已经到来。
2 大数据背景下中文字体设计的新特征
在大数据背景下,信息呈现爆炸式增长,而且体现着数据体量庞大、信息密度低、所需处理速度加快、数据多样化强等特点。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设计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消费者信息更易掌握,若能够有效利用大数据优势,将会更精准地进行设计定位,协助创新设计。对于中文字体设计而言,在大数据背景下其表现出了新的时代特征:
2.1 承载媒介的日趋多元化
在大数据时代,各种数字化媒体技术的应用广泛普及,中文字体设计的承载媒介也日趋多元化,实现视觉传达设计的可视化已经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大数据的介入赋予了设计师更丰富的表现方法,更灵活的承载媒介。诸如可视化网络、软件、视频影像、交互体验信息等等,这些都赋予了中文字体设计更多样化的形式和更广阔的发挥空间,促使中文字体设计开始出现了诸如动态化、多元化的新型表现形式。
2.2 表现形式及手法的多样化
在新时代下,中文字体设计的技术支持十分有力,这是任何一个时代都难以比拟的。不仅如此,大数据背景下巨大的资源优势也催生了当代艺术的繁荣发展,进一步拓展了中文字体设计的思维广度,引发了中文字体设计表现形式及手法的多样化发展。例如,借助于触摸、触感等互动性设计,利用肢体动作实现交互式设计体验,明确目标实现可视化网络活动等等,此类表现形式、手法都为中文字体设计创新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2.3 体验的日趋丰富化
大数据背景下,中文字体设计带给观众的体验越来越丰富,受众甚至可以产生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多种感官知觉体验,赋予了设计更立体化、全面化的吸引力。例如,随着动态技术的应用,中文字体设计开始朝着动态化方向发展,也开始进一步拓展其记忆、感知等多方面功能,不仅具有视觉、听觉双重刺激,而且呈现给大家更丰富、多层次的艺术审美。
3 大数据时代中文字体设计的未来趋势展望
对于文字而言,其本质在于记录情感,传情达意,也可将其视为一种表意符号。在如今这个大数据时展趋势下,设计者开始广泛、深入地寻求相同的文化立场下的语意传达。中文作为我国典型的文化符号,也在试图寻求新的国际语境。对设计师而言,中文字体设计问题仍有待研究、探索。在新环境下,数据时刻改变着当今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为中文字体设计带来了挑战与机遇。未来,中文字体设计将进一步推陈出新,各种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也将更为深入。对于中文字体设计而言,迫切要求创新与变化。不仅如此,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快,中文字体设计的发展似乎成为一种国际化趋势,这不仅体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于中文字体设计的青睐,也体现在当前我国设计领域对国外优秀设计思路、方法的借鉴,如此种种都极大地促进了中文字体设计的持续发展。中文字体设计进一步拓展了中文在全球领域的影响力,催生了各种有别于以往的新型表现方式,进一步增强了受众的参与性与互动性。虽然,国外很多设计师对于中文字体的尝试为我国中文字体设计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借鉴意义,但就中文自身而言,无论在表现方法上,还是表现形式方面,仍需要融入我国中文独特的构成与表达方法,不管对于技术难度,还是表现形式方面都仍待我国设计师进一步深入探索。
自我国中文字体设计的发展到如今,经历了不同阶段的漫长发展、探索、创新,也受到了传统文化观念的熏陶和影响。纵观我国传统中文字体与现代中文字体的发展情况不难看出,我们需要进一步拓展中文字体设计的研究的广度、深度。在全球这个大数据文化背景下,各种文化交流与融合不断加深,如何维持民族文化的特色,坚持走民族化、本土化、个性化的道路,成为设计人员不得不深刻思考的问题。纵观全球设计领域,各大国家的设计师们都将设计重点放在本国本民族字体研究方面,不断加以探索,赋予深刻的创意,为观者带来无限创意与强烈的视觉感染力,打造多变、丰富的视觉效果。而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中文汉字,更应当充分发挥其先天结字造型的优势,实现形、音、义的三位一体化设计。当然,我国现代优秀设计师对中文字体的设计也有很多成功的先例,这也为广大设计人员带来了无尽的动力。对于设计师而言,应更多地思考全球文化大融合这一形势,对如何实现中文字体设计中东西文化的碰撞、融会,加强沟通、交流,吸纳不同类型的观念、形式、手段,打破传统设计思路和模式,立足于当代大数据化的舞台,对中文字体设计创作途径加以拓展,除了满足字体的使用功能以外,善于创造新的生命力,打造出极具民族感、时代感的现代化中文字体设计作品。
4 结语
一个新时代到来带来的往往不仅是机遇,还带来诸多挑战。在如今这个大数据时代,设计师不仅需要快速学习和进步,以更好地把握潜在机遇。同时,及时掌握国内外最新设计动态,促进自身设计水平的不断提升,这对于设计自身而言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 张晓明.二十世纪中文字形结构研究[J].载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12(05):241-244.
关键词:区域经济;城市经济;体育设施;体育文化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4-0048-02
体育设施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体育运动的硬件条件和基础保障,体育设施的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城市公共体育事业的发展。近些年来,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增长,参与体育锻炼成为了人们业余生活的首选,他们渴望通过体育娱乐活动获得健康的身心,因此对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的需求自然也在不断增加,无论是在设施的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需要加大力度,才能适应现代城市发展对体育设施的要求。体育设施的建设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提高体育设施的建设水平,需要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
一、体育设施建设概述
体育设施是开展体育活动的硬件条件,同时也是体育文化的物质载体。现代城市体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体育设施的建设水平直接影响体育事业的发展,关于体育设施的建设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城市体育设施一般需要按照体育赛事的举办要求分为室内设施和室外设施不同的种类,因为很多体育项目本身具有多样化特征,所以体育设施的建设也需要结合体育活动的开展需求进行相应的设置。通常情况下,对于体育活动都可以从室内和室外两个角度进行划分,而且体育项目的种类较多,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数、频率等都随时发生变化,所以体育设施的建设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除了保证体育设施的基本功能以外,还需要考虑到健身功能、娱乐功能等。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体育设施的建设可以满足城市经济发展需求。
二、体育设施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表现
1.促进城市基础设施体系的完善。体育设施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体育设施的建设可以极大地改善城市的形象,对城市整体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有很好的带头作用。为了满足不同类型的体育赛事和体育活动的要求,需要投入相应的人力和财力进行体育设施的建设,不仅满足了城市体育活动的开展需求,同时也改善了市容和城市空间的规划,有利于促进城市基础设施体系的完善。
2.促进城市结构的优化。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在举办体育赛事时必须要保证具有配套的体育设施,这不仅可以满足体育赛事的举办需求,而且可以改变城市的结构和环境,促进城市区域功能的增强。同时,体育设施的建设需要结合城市规划的整体要求,对体育场馆、场地进行合理布局,这也有利于促进城市空间的优化。
3.促进体育文化的传播。体育文化是伴随着体育活动的发展而形成的,与城市体育事业的发展密不可分,体育设施可以作为体育文化的物质载体和传播平台,促进体育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健康发展。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体育文化逐渐吸收了不同的文化精髓,同时结合区域经济和人文的发展情况,才能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文化。体育文化同时也是城市精神文明事业中的重要内容,举办不同的体育赛事可以带来不同的体育设施规划需求,也可以针对体育赛事构建一个主题文化场景,而这对于体育文化的传播都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4.促M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体育设施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在举办体育赛事的城市中,每一次针对体育赛事开展的设施建设都能够使城市居民的健康质量得到很大的提升,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带动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体育设施的建设可以对城市起到很大的改造作用,无论是在硬件设施方面还是体育科技信息的软件系统方面,都可在城市中形成客观的规模效益,对区域内的城市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比如我国在2008 年举办的奥运会,大大地推动了城市的建设,使城市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而且有效促进了交通、房地产、旅游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三、城市体育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的影响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体育设施的建设有着直接的影响,因为体育设施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尤其是大型场馆的建设与维护需要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如果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则无法满足体育设施的建设需求。所以说,区域经济发展对于体育设施建设有较大的约束作用。
2.对体育设施的重视程度。地方政府对于体育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财政投入的比例,而这对于体育设施的建设与维护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在体育设施的规划与建设中需要明确建设规划,并且将体育设施的建设纳入到城市整体的规划政策中,才能在财政、行政等方面给予足够的优惠政策。同时,政府的重视也可以帮助体育设施建设获得更多民间投资者的关注,吸引更多民间资本注入,从而为体育设施的建设提供更多支持。
3.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的收入和消费能力也不断提高,而这也是影响城市体育设施建设的重要因素。参与体育娱乐活动已经成为城市居民业余生活的主要方式,群众对于体育设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包括体育设施的数量、功能、结构以及舒适度等方面,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越高,对体育设施的要求也越高,这也从另一个侧面推动了城市体育设施的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
4.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的能力。大型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关系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同时需要获得政府的大力支持,所以城市建设中是否具有承办大型赛事的能力,对于地区体育设施的建设也有直接的关系。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需要完善的体育设施系统为基础,为了增强城市举办体育赛事的能力,需要不断提高体育设施的建设水平,为城市体育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体育文化设施建设协调发展的途径
1.充分发挥政府在体育设施建设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政府的投入是城市体育设施建设的主要资金渠道,政府在体育设施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所以要充分调动政府对体育事业的投资热情,不断加大体育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力度。在各方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可以在现有的财政支出基础上,考虑体育设施的建设需求,结合当地的民俗风情和地域特色,将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到政府发展规划中,为体育设施建设提供更多支持。另外,体育设施的建设工作不是独立存在的,在体育设施相关配套服务的建设方面也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包括景观特色、配套服务、综合利用等行业都能够获得更大发展,带动区域经济整体实现快速发展。
2.增加城市体育设施的数量和功能。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对体育设施的使用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所以在体育设施的数量以及功能方面都需要进行调整。一方面,根据当前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需求适当增加体育设施的数量,使体育设施与城市发展规划的需求相适应,室内设施与室外设施协调建设,这样才能满足群众的体育娱乐需求。另一方面,则要丰富体育设施的类型和功能,比如赛车场、保龄球馆等,这些场馆的建设可以改变以往单一的体育设施体系情况,满足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对体育活动的需求,扩大体育设施的娱乐功能。
3.以大型体育赛事的承办为契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是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因此地方政府可以积极承办大规模的体育赛事,并且以此为契机加大体育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一方面可以促进城市布局和结构的完善,实现均衡布局;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大型赛事的举办拉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体育设施建设水平的提升。为了满足大型赛事的承办要求,需要加强城市体育设施的建设,而这也可以拉动区域内相关行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
4.拓宽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通常情况下,政府的财政投入是体育设施建设的主要投入方向,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要实现体育设施建设水平的提升,除了政府的财政支出以外,还需要积极吸引社会力量的投资。为了保证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以成立专门负责体育设施建设与维护的部门,设立专项资金,将以往单纯依靠政府财政的独立投资渠道转变为政府支持、企业运作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渠道,改变以往经费结构单一的模式,充分利用政府、社会、集体、个人等不同的投资渠道开展体育设施的建设工作,促进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
5.完善体育场地法治建设。体育设施的建设与维护需要完善的法律w系做保障,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和《城市公共体育运动设施用地额指标暂行规定》等,这些制度的有效执行为体育设施的建设与维护提供法制化保障。与此同时,各级政府也需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修订地方法规,使其更加符合当地体育设施建设的需求,并且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严格监督,确保其能够发挥保障作用。对某些不符合体育设施建设的工作则需要有效地控制,如用地方面、资金方面,都需要通过严格的审批手续,保证体育设施建设工作的有效进行。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体育事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而体育事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作为体育发展硬件保障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应当受到足够的重视。在现代体育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应不断完善体育设施的类型和功能,实现现代体育设施建设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由世梁.我国城市体育设施建设布局研究文献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2).
[2] 何国民.区域体育事业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1,(5).
[3] 张岩,唐宝盛.公共体育设施的特性与我国公共体育设施供给[J].冰雪运动,2015,(2).
关键词:西咸新区;体育;体育公共设施;发展现状;对策
“西咸一体化”的构想最早是在2002年由陕西省政府部门提出。而真正得到落实却是在2009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并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内容指出“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目标[1]。到2011年5月31日,西咸新区全体干部大会在陕西省政府召开,西咸新区管委会领导班子正式成立。同年6月10日,陕西省政府出台《西咸新区总体规划》。2012年2月20日,国务院已正式批复《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西咸新区成为西部重点建设城市新区,此时西咸新区的建设正式步入正轨。
一、咸阳市体育公共设施现状
(一)体育公共场地设施不完善。实地调查表明,投入不足是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体育公共设施较为单一,大多以小区内休闲娱乐的体育公共设施为主,缺少像篮球场、羽毛球场和乒乓球场这样的竞技型体育的体育公共设施,从而导致了居民对休闲体育项目选择性的限制,迫使闲暇之余居民对体育的兴趣缺失。
(二)体育公共设施的分布不均。体育公共设施的完善程度在大部分城市都是以市中心为圆点向周边扩散,咸阳市也不例外。体育公共设施以市区中心较为健全,而乡镇村这些市区周边的地区,体育公共设施建设显得逊色许多。咸阳市主要体育公共设施大多集中在市区,由于居民住所的原因,有些居民居住地离体育公共设施距离较远,使得居民参与体育锻炼频率不高,降低人们对体育休闲健身的积极性。不光如此,体育公共设施的分布不均还直接影响到乡镇村体育公共设施建设的发展,并且阻碍了乡镇村对公共体育服务的正常运行。
(三)缺乏体育公共设施的管理和后期维护。对目前的体育产业发展与需求而言,体育公共场地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大多数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尤其是乡镇村的体育公共设施,长年累月的自然现象作用,许多体育公共设施出现了老化或者生锈等问题以及人为损坏后没有专业人士维修,居民对其质量及其管理评价度不高。另外现有的市区体育公共设施未能很好地引入人文关怀理念,对环境状况的影响比较大。
(四)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当前,在城市建设规划中,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规划作为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受到了重视,国家先后出台了《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用地定额指标暂行规定》及《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定》等法规,以确保城市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落到实处[2]。例如《规定》要求区级社区需有1.5至2.0万座位的体育场一个,2000―4000座位的体育馆一座,居住小区需配备体育场所200―300平方米M千人,并且国家对新建小区体育设施配备标准也做出了严格规定[3]。国家对体育公共设施的建设扶持相对较大,但地方政府受重视程度不高,监管不到位。实际上,在咸阳市内拥有的体育场或体育馆的区级社区少之又少,即使现有的体育场或体育馆规模也差强人意。居民小区内,仅存在必要的体育公共设施,像竞技型体育场所却寥寥无几。
二、发展对策
(一)加强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的普及。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体育事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体育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4]。体育文化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也不断的提高,同时也对闲暇时体育休闲的选择性有更高的要求,新鲜的体育娱乐设施无疑会对当代人们的兴趣产生极大的冲击。所以普及完善的体育公共设施,不仅能满足当代人们对体育休闲的不同需求,还可以更使人们深层次的认识体育,热爱体育,同时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根据人口的密集程度,规划体育公共设施的建设。社区体育作为国家体育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我大力倡导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全民健身计划的有效实施途径。工作的繁忙迫使民众闲暇时间较短,而体育公共设施最主要的就是其本身的实用性。所以体育公共设施的建设位置首先应选在人口密集的地区,如广场,公园,小区住宅附近等,如此方便人民日常锻炼身体,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使人民更愿意接受体育,融入体育,进而增进发展全民健身的计划。其次,在咸阳市乡镇村体育公共设施的建设过程当中,由于居民相对较少,而占地面积又相对较大的地区,选定体育公共设施的建设位置应该选在人们交通便利的地方,确保人们不会因为没办法出行,而导致的体育休闲的停滞。
(三)根据不同年龄人群的需求体育建设适应的体育公共设施。在周西宽的《体育基本理论教程》明确指出体育锻炼在内容,具有更大的选择性。对体育锻炼内容及方法的选择,必须依据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职业和性别等不同人群进行选择[5]。所以说不同年龄层次有着不同的体育休闲选择。
就咸阳市而言,青少年正是身体发育的年龄,青春期的作用促使青少年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再加上活泼好动这一特性,课余休闲则会把运动、娱乐相结合。对于这种人群的体育公共设施建设,我们必须坚持创新,在创新的同时还可以引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便利的体育公共设施,做到发扬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和创新双赢,促进咸阳市青少年在运动中更好的成长,并使其从小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壮年期。人们对体育有了一定的了解,便开始对一种或者几种竞技型体育项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于这一部分人群的体育公共设施建设,我们必须把“竞技”摆在首要位置。然而随着祖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在对体育休闲的选择上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可以从环境上做文章,一个好的环境使人放松,使人舒心。利用咸阳独特的地理优势“咸阳湖”,在咸阳湖周边大力建设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等一些竞技型体育公共设施,使壮年期的人们在心情愉悦的条件下进行运动,确保其在一天忙碌的工作后得到压力的缓解,旨在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老年期。随着近几年广场舞文化的不断扩展,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参与其中。说明体育运动已经非常普及,抓住这一点,在体育公共设施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秉承“安全”这一理念。老年人由于身体结构的原因,使其不能进行激烈的运动或者长时间进行运动。在自己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我们也要为体育公共设施的安全负责。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西咸新区建设的大背景下,遵照国务院批复的精神为主要纲领,充分抓住强化建设这一机遇,对咸阳大力发展体育产业进行深入剖析,并做出长远的发展规划。以民为本,了解咸阳市居民对待体育的态度,以及体育锻炼的目的,提高乡镇村居民对体育的热爱程度,同时完善体育公共设施和体育公共服务。在建设体育公共设施的方面,建议当地部门在现有的场地、设施基础上,改建或扩建体育公共设施,为就近居民提供多样化的体育休闲活动。
(作者单位: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杨西勇,薛海涛.西咸新区背景下咸阳市体育产业市场发展趋势研究[J],体育观察2015,(3)
[2] 尹玲.关于我国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存在问题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28-31.
[3] 陈阿旗,朱冀.河南省城市社区体育公共设施服务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州体育,2012:(1)
关键词 多校区大学 校园文化 文化整合 建设路径
多校区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由精英式向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转变中的一项重要标志。多校区大学,拓展了高等院校办学空间,增强了高等院校的市场化教育竞争能力,并有利于高等院校的教育资源优化,区域布局结构的合理改善,办学质量与办学效益的明显提高。但是,多校区大学也都面临着如何整合各校园文化价值、观念意识、行为范式,构筑新型大学校园文化价值精神体系―“一所大学、一种大学精神”的课题。只有实现了多校区大学文化价值精神的凝聚,体现立校之本,展现大学价值精神,才能真正实现多校区大学的发展。因此,以校园文化价值精神为视点,构建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价值精神体系,就成为多校区大学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重大而现实性课题。
一、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组织结构的新变化校园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是相对于社会主导文化的一种亚文化。是指以校园为基本空间,以师生员工为主要对象,包括精神面貌、价值观念、道德行为、人际关系、文化氛围以及建筑格式等为基本内容的一种群体文化;是指学院全体师生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理念和行为规范,具有育人的功能。优良的校园文化,为高等院校树立起良好社会公益形象提供有力的文化价值精神范式,并在一定基础上构成市场化高等教育竞争能力或高等教育核心发展动力。与单校区大学相比较,多校区大学的校园文化组织结构发生了新变化:第一,由单一校区大学校园,向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校区教育教学组织结构的格局转变。第二,从一元空间地理位置中的校园文化体系,向二个或多个不同空间地理位置的校园文化体系的转变。第三,由独立单一层级体系的校园文化组织,向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各校区校园文化―系、部、院校园文化―专业学科文化等多层次分散性子系统校园文化层级结构的转变。第四,由同区域同质化均等化校园文化资源的共享性权益,向非区域非同质非均等校园文化资源的差异化权益的转变。
二、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多校区大学既改变了单校区校园文化组织结构的模式,也就必然给校园文化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1.体制文化的问题多校区办学格局的出现,各校区校园文化体系的确立,从区域地理位置、专业学科体系、学生人员构成、教育文理类别、学制要求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的情况,这就从管理体制上,提出了多校区大学管理体制文化的问题。是沿用已有的单校区集权管理体制,还是对各校区实行授权或分权式管理体制,还是二者的混合结合式管理体制。校区个数越多,校区的学科专业属性越强,管理制度的个性化要求就越高,制度条例相应也就越精细。所以,管理体制就成为校园文化发展的核心关键。多校区大学不是各校区的数字相加,而是现代大学组织体系种的新型组织系统,能否建立起适应现代大学组织体系、整合教育资源、提升管理能力、强化高校治理能力,管理体制文化就是核心。十几年来的我国高校多校区大学的实践与探索,管理体制的不成熟,直接影响着“一种大学精神”的确立。2.制度文化的缺失管理体制文化的不成熟,直接的原因在于管理制度的缺失。在多校区大学的管理中,每一个校区都必须建立起适合各自学科专业发展特点的管理制度、管理条例、管理文化等。对合并型校区而言,合并前各校区都有着自己的制度文化底蕴,合并后虽然各校区制度文化的建设存在一定的共性,但其实质是不同的。扩展型校区,由于不同校区的学生构成不同,校园文化的主体、层次、内容和形式也会有所不同。如果要照顾到各校区的个性化要求,忽视了制度文化的统一性,也就容易产生忽视“一所大学、一种大学精神”的要求,集权式或授权式管理制度,是二种有着本质差异的制度文化体系。3.文化底蕴的断层新建校区一般都远离老校区的城郊或异地,缺乏老校区深厚的文化积淀,历史承继。虽然新建校区在规划上比较科学、设计上也能注重人文氛围的营造,整体环境非常优美,但时间短,缺少蕴含学校精神的历史性建筑、标志性物体等文化体,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和提炼而成的校训、校风和校歌,以及师生员工价值观念、道德准则、情感气质等文化精神范式,在新校区的体现沉淀还需要有个过程,新老校区之间的联系不便,也导致了校园文化的匮乏,以及与老校区的校园文化的差距性,必然影响校园文化的同质化共享性权益的得或失,影响共同大学精神的培植。4.办学层次的瓶颈各校区合并前办学层次不同、治学理念不同、人才培养目标不同、管理思想不同、价值取向不同,这些差异,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在合并后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带来负面的影响。同时,各校区合并前办学主体的不同,也带来各校区大学师生间的相互认同感问题,一般低层次院校容易认同接受并积极融入高层次院校,而高层次院校(特别是学生)存在对低层次院校不认同心理,这对于整体性校园文化建设时,直接影响校园文化价值精神的认同效益。5.“三重三轻”的误区一是重继承、轻创新。一些大学注重对传统校园文化的简单继承,在创新上不积极。二重本部、轻分校。以主校区校园文化为准绳,轻视或忽视其他校区的校园文化的存在。三重校园硬件的建设,轻文化的开发、管理的经营、制度的确立。其结果必然是校区间校园文化的差异化状况越来越严重,影响共同“大学精神”的确立,进而导致各校区文化精神上认同感的大幅差异。
三、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的整合及其建设路径如果没有校园文化价值精神体系,没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没有“大学精神”的认同与确立,就不可能形成新的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价值精神范式,也就没有多校区大学跨越式的发展。1.“一所大学一种大学精神”的要求,整合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价值精神体系“一所大学、一种大学精神”的凝聚是立校之本,这既是推进多校区大学的发展出发点,也是多校区大学组织结构体系下追求共同文化价值精神的归属点。从一元组织体系向多元子系统组织结构的发展,就要在文化价值精神上由一元向多元校园组织结构中拓展,再由各分散性校园文化向一元文化价值精神体系的凝聚与再集中。集中与分散、分散到再集中,螺旋式上升,促进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价值的凝聚与升华,实现多校区大学跨越式发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均在对立统一中发展。在多校区大学中,大系统与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既相互影响又相互联系。从管理文化的角度而言,多校区大学就是要把整合各子系统之间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平衡各种利益、合理分配、协调关系等,就是要在同校名下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政策制度,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整体与个体的平衡与协调,科学与人文的平衡与协调、学术研究与科技服务的平衡与协调,使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各要素之间得到平衡与协调,从而重新整合资源效益,构筑新型组织结构有机体、获得更大的组织发展空间,形成新的组织系统、创新更具发展潜力的体系核心,凝聚新的竞争能力与发展动力。所以,整合校园文化构筑大学精神。第一,确立各校区校园文化多样性,寻找共同性,交流碰撞中整合并融合校园文化价值精神,大学精神引领大学发展之灵魂。第二,整合校园文化,从管理体制与管理制度中,整合校园文化价值体系,推进大系统管理体制与管理制度文化体系的确立。第三,多校区大学组织系统下,整合多校区大学教育教学科研核心能力,服务社会建设事业。这是大学精神物质体系的外化,并且深深地根植于大学的文化价值精神体系之中。第四,构筑大学精神的校园文化体系,培植新文化、创立新价值、创新新精神,以大学精神引领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的发展建设。2.推进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发展的建设路径第一,以大学精神为目标,制定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发展战略规划体系。以管理体制的确立、管理制度的规划为契合点,对多校区大学整体校园文化建设作出顶层设计,整合校园文化价值,提高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战略性、系统性和协同性,构筑适应现代大学管理与高等教育发展要求,具有鲜明特征的校园文化价值精神。第二,构筑“一体多翼”的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模式。充分发挥多校区校园文化的主体性、主动性,丰富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事业,丰富多校区大学文化精神生活,提升大学文化价值精神范式。第三,以校区功能、资源整合为手段,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完善校园文化设施。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完善的校园文化设施,是塑造校园文化价值精神的物质前提、物质载体。第四,以网络文化为载体、强化信息建设平台,构筑多校区大学的网络信息校园文化体系。构建网络信息平台,打造数字化校园文化发展与建设管理模式,实现各校园文化价值精神的时空共享、增强校园文化权益的普遍性,统一性,增强“大学精神”的认同感,传承责任感。第五,借助社会力量促进校园文化大发展,展示校园文化的优质性并服务于社会社区文化发展。校园文化的建设离不开社会力量的支持,不同校区的社会资源,为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的繁荣提高,提供更多的支持与保障。传播新文化、汇聚正能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推进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一)昆明市官渡区季官社区的基本情况
昆明官渡社区的季官社区就着落于滇池北部,距离昆明市只有10公里,是官渡街道办事处,管辖着3个村民小组。现在有农户733户,农村人口为2033人,劳动力1240人,但是人多田少,平均下来一个人只有4分地,据统计,2008年当地总收入为9710万元,2009年总收入为10486万元,平均下来,人均不足2000元,由于自然条件的原因,村中建筑没有整体规划,布局凌乱,交通条件差,卫生条件也差,村里的各项设施明显落后,没有活动场所也没有文化和医疗设施,一部分的人员经济跟不上,陷入困顿,整个村子矛盾日益突出,从而可以看出,发展集体经济也就是改变社区人民生活的关键。
(二)季官社区发展集体经济的具体做法
1.保留集体资产助力集体经济发展。居委会领导经过再三考虑,并没有及时的把村里的土地征用款分发给广大村民,而是集中起来作为集体资产保留下来,从而增加集体和个人的收入,居委会领导率先在辖区推行股份量化、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资本运作模式,建立了合作社,通过配股和购股的方式兑给广大村民,在社区中建立了7万多平的商业写字楼,购物广场,餐饮,休闲等多功能的商业社区—官南城,这样下来,每年为集体利益增加了3000余万的收入,平均下来,每个村民也能分的3万以上的红利。加快季官社区集体经济快速发展。2.注册成立公司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在社区领导的带领下,先后成立了“云南官南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云南官南城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昆明市季官投资有限公司”,公司抓住了发展古镇旅游的商机,积极的去招商引资,很多有实力的大商家纷纷来到这里发展,各个公司加强自己的业务。既相对又独立,又共同服务于季官社区的集体经济发展。3.创新社区管理方式促进集体经济发展。目前,季官社区的村民慢慢富起来了,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为防止由富返贫现象的发生,社区领导班子及时的开会讨论,必须要了解民生,勤访民意,定期做暗访,深入群众,经过反复的开会讨论,最终决定要以完善管理制度入手,社区提出了“尊重劳动,劳动光荣”的理念,为此,社区举办了各种就业培训班,鼓励村民就业,每人都能获得3次就业培训、推荐工作的机会。对于有劳力但不就业的村民,社区也制定了管理办法,每年将会受到扣除年终分红总额10%的处罚。经过这些措施,使得季官社区少有游手好闲的居民,人们生活都是蒸蒸日上,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这样的面貌又时刻的影响到下一代人。
二、发展集体经济建设美丽乡村的思考
关键词 村集体经济;问题;对策;云南巍山
中图分类号 F321.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6-0319-02
农村经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就是村集体经济,发展村集体经济直接关系到整个农村经济发展大局。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是事关小康社会全面推进的大事,不仅具有巨大的经济意义,还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切实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可以加强农村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1-2]。现就新形势下如何加快巍山县村集体经济发展进行探讨。
1 巍山县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1.1 巍山县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2008年底,全县83个村委会(社区)集体经济共有293.3万元。从收入来源看,当年无任何资产出租和经营、管理性收入村委会(社区)47个,“空壳村”占56.6%;当年有一定资产出租和经营、管理性收入的村25个,收入152.2万元,分别占全县行政村数和全年集体经济总收入的30.1%和51.9%;有非资产出租和经营、管理性收入的村37个,收入141.1万元,分别占全县行政村数和全年集体经济总收入的44.6%和48.1%。在有一定资产出租和经营、管理性收入的25个村中,收入最高的达80万元,最低的只有0.44万元;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有5个,占20%,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3个,占12%,10万元以上1个,占4%。从资产出租和经营、管理性收入村委会(社区)分布情况看,全部村委会(社区)均为“空壳村”的有2个乡,占20%;“空壳村”数在1/2左右的3个乡,占30%;绝大多数为“空壳村”的7个乡,占70%。从资产出租和经营、管理性收入渠道看,村办街场收入的村委会(社区)11个,收入33.8万元,分别占有收入村委会和资产出租和经营、管理性收入数的44.0%和22.2%;铺面出租收入的村委会(社区)15个,收入23.5万元,分别占60.0%和15.4%;发包、租赁土地、山场等收入的村委会(社区)4个,收入4.2万元,分别占16.0%和2.8%;经营种植业收入的村委会(社区)1个,收入1万元,分别占4.0%和0.7%;经营或者入股经营工业企业收入的村委会(社区)1个,收入80万元,分别占4.0%和52.6%。村委会一级集体资产主要是村委会的房屋、村办街场、小库塘、较少的山场等。
1.2 当前巍山县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
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改革和林权制度改革后,村民小组集体所有的土地、山林、果园、荒山、荒滩、小水塘、机井、抽水站、机器、场房等绝大多数都由农户承包经营。农村税费改革前村民小组和村委会的集体收入主要是对承包户的村提留和政策性费用,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后各种农村税费取消了,村集体多数无任何收入。当前巍山县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如下。
(1)股份合作制集体经济。这是运用股份合作制改造传统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有益探索,其最大的特点是“产权明晰,受益明确”。农民具有劳动者与股东的双重身份,劳动合作与资本合作、劳动集体共同所有与劳动者个人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既继承了合作制的优点,实现了规模经济,又融入了股份制的长处,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2)农民专业合作经济。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增加成员收入,从事同类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民、经济组织和其他人员自愿组织起来,成立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现在信息、资金、技术、加工、购销、储运等环节的自愿合作、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了政府指导农业方法的转变。巍山县创办了河西蔬菜协会、马鞍山红雪梨协会、永建镇永胜刺绣协会等一大批协会,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明显的积极作用。但当前巍山县的这些专业协会大多还处于起步阶段,村集体尚未从中获得收益。
(3)村集体兴办市场,出租房屋、铺面、水塘等资产。在2008年中,村委会一级通过租赁市场摊位、房屋、铺面、水塘等获得收入的村委会有23个,占25个有收入村委会的92%,收入71.2万元,占资产出租和经营、管理性收入总数(152.2万元)的46.8%,成为巍山县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渠道。如永胜村委会先后投入近50万元建设西山街市场,建成了数十间铺面出租;大仓村委会先后筹资逾300万元兴建大仓农贸市场、建设商铺逾290间和大量摊位;牛街村委会参与开发小集镇建设。村民小组出租、发包小水塘、机井、抽水站和由集体管理和经营的公益林、水源林、经济林。如营盘村委会出租由其管理的中药种植场;庙街镇新华、古城、北桥等村的村民小组将集体所有的小水塘按一定的承包费发包给村民养鱼等。
2 巍山县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观念不强,思路不活跃
许多基层的干部群众缺乏发展经济的意识,认为发展集体经济已过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通过个体经济、民营经济实现农民增收致富,集体经济的发展无重要意义。很多村干部认为当地没有资源、没有资金,他们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思路还没有被激活,对村集体经济建设积极性不高,存在“等、要、靠”思想。
2.2 农村集体经济收入总量小,收入来源单一,发展不平衡
2008年,全县83个村委会(社区)集体经济总收入不足300万元,平均每村3.5万元,按农村人口计算,人均不到11元,处于较低水平。绝大多数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于铺面、房屋租赁、街场管理、摊位出租等收入,只有个别村以村办企业为主要收入来源,收入来源渠道单一。以乡镇为单位,村委会一级集体经济“空壳村”或者“空壳村”占大多数的乡镇占全县乡镇总数的70%以上,以村委会为单位集体经济“空白村”超过了1/2,达到56.6%。资产出租和经营、管理性收入最高的村与无收入的村相比相差在几十倍,发展极不平衡。
2.3 缺乏有特色的生产经营性项目
巍山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整体素质不高,“少、小、乱、低”的问题十分突出。目前有收入的项目,一是有部分村委会在集镇所在地的村采取办市场、出租房屋等获得一定收入,对活跃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有很好的作用,但举办市场的村投入较大,收入主要用于还贷款;二是村委会对其管理的水库、机井收取水费收入,但此项收入基本用于维持水库和机井的正常运转,确保生产正常用水。一些村委会曾举办过养殖、种植、加工业等培训,但由于没有选准合适的发展项目,大多以失败或者低微收入、资不抵债而告终。
2.4 缺乏资源性资产
农村实行土地承包、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后,由于没有足够注重集体经济发展问题,除无法分给农户的库塘、机井、抽水站外,其余的资源性资产均分给农户经营,公社时期发展的加工作坊、农机修配厂、集体果园、养殖场等社队企业,也基本上拍卖或转让,收取的出让金已分光。仅有的少量集体土地、山林、渔塘等资产,绝大多数所有权属归村民小组,现有“空壳村”中,95%以上没有资源性资产,启动集体经济困难重重。
2.5 集体经济发展面临体制机制制约
一是双层经营体制中“统”与“分”的矛盾制约。巍山县村组仅保留的集体必须统筹对库塘、机井、抽水站等的经营管理,绝大多数都是支大于收。二是自治组织与经济组织的矛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村委会职能定位不清、政企不分,发展机制缺乏,激励政策缺失。三是村干部任职年限与集体经济组织长期经营的矛盾。村干部任职期仅3年,思想不稳定,短期行为突出,不愿想,不愿闯,不愿作长远规划;而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是一个长期过程,没有多年的积累难以形成规模。同时,缺乏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的带头人引领集体经济发展,是当前集体经济薄弱的又一大制约因素,这不仅使集体经济创业难,还存在对已有经营实体管理不善,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面临被淘汰的危险等问题,因此村集体不敢轻易投资创业。
3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对策
3.1 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对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
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台县级关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一是在扶贫整村推进和小康村项目规划中,对具备条件的,可以增加发展村集体经济收入的项目,重点帮助经济薄弱村尽快增强“造血”功能,使其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不断壮大。二是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筛选和储备一批项目,通过积极争取省农业、扶贫、市场建设等项目,整合部门资金,县财政适当配套等,每年扶持10~15个“空壳村”,每村补助30万元左右,作为村集体资本金发展集体街场、停车场、特色林果种植等经济发展项目的资金。三是对工商企业等单位和个人成片租用农户承包土地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村集体可按照其使用原集体投入的基础设施,收取一定的使用费或折旧费,扩大增收渠道。四是对农村中小学校撤并后的校址、房产无其他更为合适用途的,可以无偿划拨给村委会管理,作为仓储、养殖场、客场、停车场等用途,由村委会经营或者出租;对村集体兴办街场、停车场,符合布局和实际需要,有经营前途,符合土地管理规划的,建设、商务等部门给予规划、设计指导帮助,国土部门积极给予办理报批手续,政府给予免收土地出让金,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积极给予争取相关项目扶持资金。
3.2 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
一是有效实现资本运营,探索盘活集体资产增收的发展模式。为了增加村集体收入,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要积极建立资产有偿使用制度,采取多种方式盘活村集体存量资产,包括股份合作、承包经营、租赁、公开拍卖等,使村集体货币资产、村集体闲置水塘和厂房、废弃的学校等设施优化组合、合理流动。二是运作土地经营,探索以地生财的发展模式。通过有效利用村集体所有的留用地、非农建设用地,有偿转让土地使用权,如物业租赁经营等方式,提高村集体收入;进行二、三产业设施建设,如休闲娱乐设施、服务设施、停车场、厂房等,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开发荒滩、荒山等村集体资源,可以实行村集体单独开发,也可以吸收其他资金。农户无实力进行承包开发的,村集体可以采用反租承包或合股经营的形式进行开发,按一定比例与农户进行收益分配。通过村庄整治、土地开发整理等工程,实现村集体所有土地的有效增加,利用增加的土地进行农业生产,实现村集体收入稳定增加。三是发展特色经济,探索“一村一品”发展模式。突出乡村特色,有效利用各地自然资源和人才资源优势,壮大农村经济,打造农产品品牌,带领农民增收致富。四是整合资源开发,探索依托资源开发增收的发展模式。充分挖掘各种自然资源,如风景、矿产、水、林、山等,以及历史文化、人文资源,对村集体资源其进行综合发展,吸收其他资金参股共同开发,从而有效增加村集体收入。五是创新运营机制,探索经纪人角色创收的发展模式。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开拓农产品深加工和销售实体,逐步实现产加销一条龙,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的同时降低农民单独经营的风险。村集体作为经纪人,通过收取服务费用增加收入[3-4]。
3.3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选准村集体经济发展领头人
一是配强配好村级班子。提拔、重用经营管理能力强、具有科技水平的青年人才,让其在村级领导岗位发挥重要作用。二是加强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培养和教育。增强其在新时期带领群众致富的创业意识,更新和解放思想观念,提高责任感。加强村干部培训,提高村干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管理水平和科技素质。三是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通过物质和精神奖励方式,建立和完善制度,充分调动村干部工作积极性[5]。
3.4 强化监督管理,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经营管理
一是完善积累机制。落实集体项目责任制,及时收缴承包金或租赁费,归集资金;集体收回农户长期粗放经营甚至荒芜的承包项目,重新招投标承包经营;采用有偿使用机制,有效利用村集体的水域、山地资源。二是制定村集体经济使用约束和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制度。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占村级当年可支配收益的比例,村收入要有一定的比例服务于发展生产,合理制订村干部报酬标准,减少村组拿补贴干部的人数,遵循因事设人的原则;为避免决策失误,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对重大事项进行决策,一事一议。三是健全完善村组账乡代管、会计委托制、村级财务电算化等多种形式的财务管理新办法。四是加强村级财务民主监督。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建立村级财务审计制度,对村主要干部实行经济责任审计,增强村干部分配使用集体资金的约束力。县、乡、村经营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村级财务的监督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债务,坚决制止新的不良债务的产生[6-7]。
4 参考文献
[1] 刘志辉.关于村级经济管理的初步探讨[J].经济视野,2012(11):5.
[2] 严凯,方希东,秦雷.发展壮大新型村集体经济的新途径[J].新:党建版,2012(12):53-54.
[3] 王洪波.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2(6):45.
[4] 宋宝国.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2(6):48.
[5] 郭慧娟.积极发挥村级组织基层作用创新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J].现代园艺,2012(22):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