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地理学科发展史

地理学科发展史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03 16:44:4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地理学科发展史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地理学科发展史

第1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学地理教师;挑战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141-01

前言:从中学地理学科教学看,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息息相关,而有效开展地理教学,也是可持续发展教育实现的重要环节。基于此,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对教师提出较大挑战,要求教师必须从容应对,进一步调整教育教学方案和提高自我能力,以更为出色的开展中学地理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推动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进程。

1.可持续发展教育对中学地理教师的挑战

可持续发展教育对中学地理教师具有诸多方面的挑战,主要表现在:首先,对教师教育观念的挑战。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必须培养学生具备独立的批判意识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但传统教育观念下,地理教育不能满足个性、自主、开放的教育要求。其次,对教师知识能力的挑战。可持续发展教育下,对教师关于可持续发展知识内容有着更多的需求,而可持续发展是新内容,要求教师必须针对该方面而进行必要的教学研究。再次,对教师教学方法有挑战。传统地理教学中,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以讲述法为主,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难以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相适应。最后,对教师的角色定位提出挑战。可持续发展教育下,教师的角色不固定,必须及时调整定位,才能更好开展地理教学活动[1]。

2.中学地理教师的应对策略

2.1 更新教育观念。在可持续发展教育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不再是教学活动的执行者,而是创造者,针对学生而设计更为精妙的教学活动环节,融入可持续发展教育知识内容,实现课堂教学的创新。其次,教师在获取知识渠道方面,不应局限于地理教材,而应该更为主动的通过外界多样化渠道获得知识,以开阔学生视野,满足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渴望,并激发学生探究地理未知奥秘的欲望。最后,从课堂教学形式看,变封闭式为开放式,使学生接触社会,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以更好学习可持续发展教育知识[2]。

2.2 提高自身知识素养。可持续发展教育下,中学地理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树立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而且应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与此同时,中学地理教学信息并非局限于传统固定的和抽象的知识内容中,而是具有灵活性、现实性的内容,因而对教师知识提出较大挑战。例如,在地理可持续发展教学中,关于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内容蕴含于地理教材中,但教师要有效开展地理教学活动,必须对教材知识内容吃透,将各个事物间内在联系讲述明确,才能引导学生对地理问题做进一步分析。另一方面,中学地理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而解决现实矛盾问题。

2.3 创新教学方式。中学地理教师在可持续发展教育背景下,应创新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逐渐提高教学水平。以探究式教学为例,教师利用该教学模式,能够创造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可持续发展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基于此,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提高其能力,使之能够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利用批判思维和求异思维与人交流。总之,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下,中学地理教师应创新教学方式,给予学生以新鲜感,同时对增强可持续发展教学效果奠定良好条件[3]。

2.4 对自身角色的合理定位。中学地理教师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应积极对自身角色进行合理定位。由于教师的角色并非一成不变,因而教师对自身角色的合理定位尤为重要。首先,中学地理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在学生学习道路上给予正确指引。可持续发展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结果,所以教师的引导、教法是关键。其次,中学地理教师扮演合作者的角色,与学生共同探究地理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与学生构建良好师生关系,融入到学生中,既营造和谐氛围,又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为可持续发展教育实现奠定基础。最后,中学地理教师扮演研究者的角色,做好教学研究,以深入开展教学活动。

结论:无论从可持续发展教育看,还是纵观中学地理课程教学改革,都对地理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促进中学地理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教师必须及时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创新教学方式、对自身角色进行合理定位。如此,中学地理教师能够积极面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挑战,促进地理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 陈金赛. 近三十年来我国中学地理教育研究的发展--基于主要期刊的论文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2.

第2篇

一、教师角色的改变

(1)教师成为引导者。新课标下,教师首先要将自己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要充分利用新教材,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正确的地理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教材内容有整体把握,要适当选择教学内容,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变不足之处,最终形成系统完善的教学策略。

(2)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想让教师成为教学的引导者,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就必须先改变师生之间紧张严肃的关系,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情感教学,与学生成为朋友,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关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的变化,要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使学生能更加专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教学方法的改变

(1)理论联系实际。地理是一门研究人类生活环境的学科,与人类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但很多学生对地理有厌学情绪,认为地理知识抽象、枯燥,并且很难理解,这就使得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不能有序展开。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要将地理课堂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要求学生能从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积极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生活的实际问题设问举例,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生活中的自然现象、热点新闻、有趣的风土人情等引入地理课堂,让学生自己探索答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运用地理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整理归纳的能力。培养学生将抽象的描述转为直观印象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态度。例如,在讲解“气象灾害”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将我国各地发生的台风、地震和洪灾等事件通过图片、视频的方式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地理其实就在身边,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2)探究合作学习。高中地理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学生习得多少知识,而是要在课堂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探究精神和合作精神,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要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开展合作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挑选合适的内容进行合作学习;②要帮助学生进行分组,使得组内成员有差异,而组间差异不大,确保平等和公平;③要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时间完成自己的任务;④最后要进行分析总结,表扬学生优秀的地方,并指出不足之处。在高中地理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帮助、互相激励、一起努力、共同进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实际交流能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平等意识,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做好准备。

(3)多媒体教学。传统地理课堂上,教师主要利用课本进行教学,教学过程比较枯燥,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逐渐被引入课堂,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运用好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给学生直观印象,并且能够提高学生搜集、分析地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按照新课程标准的指导将多媒体技术正确地运用到教学过程中,要避免运用新技术时会出现的错误:①信息过多。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接受的信息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太多学生也接受不了。②不分内容使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所讲内容的特点选择是否使用多媒体技术。③使用过度。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一直使用多媒体,则会减慢教学进度,使教学内容不能按期完成。

三、评价方式的改变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高中地理的教学材料和方法都做出了改变,那么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也应该进行相应的改变。教师不能完全根据学生的成绩高低评判学生的学习情况,要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判断学生是否进步,根据优生与差生的不同,制定不同的要求和标准,这不是歧视差生,而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第3篇

文/刘春光

一、明确课改目标,构建和完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为保证课程改革试验的顺利进行,首先明确三个目的:即验证地理课程标准及试验教材的适应性和可行性;总结推广地理试验的经验与成果;提高地理教师的整体素质,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其次抓准三个影响因素:即课程本身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实施过程的正确指导和科学管理。

再次确定四个工作重点:以加强领导、创设氛围、形成合力为保障,以提高教师素质为首要任务,以加强教育科研为先导,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

二、加强教研培训,提高教师适应课改的能力

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主力军,没有广大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新课程的试验推广工作就难以顺利、健康进行,因此搞好新课程教师培训对新课程实施及推广工作至关重要。那么,怎样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精心筹划实施新课程所必需的培训呢?我们在实践中就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进行了以下探索。

(一)精心构建新课程实施时能力标准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育观念、知识素养、行为方式、教育教学能力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根据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理解,构建了新课程对教师的能力要求标准:

l.教师要有关于课程的专门知识。

2.教师要有对地理课程及地理教材进行多学科角度分析评价的能力。

3.教师要有课程建设和开发的能力。

4.教师要有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堂,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能力。

5.教师要有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

6.教师要有对学生进行多元、多维评价的能力。

(二)整体把握新课程教师培训的内容组成

培训了五方面的内容:首先进行“课程”的通识培训,然后走向“学科”的课程标准解读,再深入到“教学”改革与“课堂”重构的研究,最后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五方面是一个逐步细化、逐步具体的连续体,为从整体上把握五方面内容,培训思想中我们突出体现了三个坚持:

1.坚持观念培训与操作培训相结合,以课例为载体,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反思、改变教学观念。

2.坚持观念更新统领技术操作,注重观念的指导作用和有机渗透,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

3.坚持课程理念必须转化并落实在操作性的课程实施中。注重全员参与与合作的教学实践研究,坚持边培训、边试验、边研究、边提高。

(三)认真探索新课程教师培训的多种方式

在新课程的教师培训中,我们为了理清思路,确定的操作原则是:以目标为导向;与内容相配合;发挥教师特长;注重反思调节;追求实际效果。强调的核心概念是:尊重、信任、民主、平等、开放、互动、合作、实践、反思、创新。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

1.课题研究培训:主要特点是发挥各校教师特长,合作、创新、共事。操作方式是:各校根据特长自选教材的某个课题,教研组共同研讨,完成教学设计、课程资源开发、课件制作等任务,推一人代表学校教研组在全区做课研讨。其突出的优点是每校研究一课、全区研究一册,人人参与开发、相互交流研讨,使学科教学的每一个领域都有创新者、发展者、完善者和继承者,提高了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水平和操作能力。

2.跟进反思培训:主要特点是发挥教学联合体的优势,合作、实践、反思、调整。操作方式是:教研员与教学联合体共同备课、听课、评课、研讨、反思、调整、再听课、再评课、再反思、再调整。其突出的特点是加大了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间彼此支持,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螺旋式发展。

3.案例研究培训:主要特点是案例的运用。操作方式是以演示或故事的形式向教师展示教学实践中教师与学生典型的行为、思想、感情。优点是通俗易懂,便于教师快速掌握对教学进行分析和反思的方法,加深对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运用。

4.问题研讨培训:其主要特点是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操作方式是:找出教学实践中的典型问题、共性问题,共同探讨加以解决,并概括提升经验、探索规律性的结论。

三、创新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学生,让教育充满智慧和挑战,在创新课堂教学中,做了五个方面的探索:

1.教学目标创新: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强调从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的实际现状出发,使学生确立起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观念,着重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教学内容创新: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科技发展,即把教材作为教学的依据,又把它作为一个扩展创新课程资源的平台。

3.教学方式创新: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善于激发学生好奇和探究的天性,让学生自主、自由的讨论和辨析。

4.教学环境创新:把课堂变成师生互动的舞台,师生平等,强调师生之间的交往、对话和沟通,师生共同完成课堂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5.教学评价创新:由以教师评价为主变为开放式的教师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师生互评相结合,使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更宽容、理解、信任、同情和支持学生,激励学生的创造激情。

案例1“经纬网”一课教学中,在必要的概念介绍以后,教师在学生的座位中规定了两条线:赤道、本初子午线,规定了两个间隔:邻行相差的纬度、邻排相差的经度,然后让学生通过站立辨别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辨别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分布(学生站立成面),辨别不同的经线和纬线(学生站立成线),辨别不同的“地点”(学生站立成点),教师又让学生将这一“经纬网”动手画出来,并找到自己的位置。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学会了经纬网的用途。

案例2《亚洲气候特征》一课难度大、内容杂,教学中教师选用一幅地图:亚洲气候类型图,在图上选了一条经线、一条纬线,每条线各选择几个地点,插入当地

第4篇

“十二五”期间,河南县委县政府发展有机畜牧业产业化的工作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有机畜牧业发展,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群众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动力,以有机农业、生态工程、循环经济、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河南县资源和产业优势,遵循自然和经济发展规律,加快有机畜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步伐,实现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使源自青藏高原纯天然、无污染、无公害的有机畜产品逐步被消费者所接受,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使牧民群众在发展有机畜牧产业中得到更多实惠,积极打造全国有机畜牧业第一县并建成在全省乃至整个藏区有影响的有机畜牧业生产示范基地。

园区引领,推进有机畜牧业产业化进程。一是坚持规划指导建设。以《河南县有机畜牧业发展规划》和《河南县有机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发展规划》为建设依据,规范和合理设计建设内容,捆绑使用好各类项目和资金,强化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规范企业、合作社、牧户的经营行为,在此三者间建立利益攸关的紧密利益联结体,以“公司+合作社+牧户”的产业化模式,把园区建设成为集畜产品研发、检测、生产、加工、销售、仓储、物流为一体的标准化示范园区。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已入驻园区的青海佰盈丰牧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海雅可牧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海聚能活力源饮料有限公司三家企业的基础上,完善制定《示范园区招商引资办法》,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服务环境、治安环境,着力引进一批实力强、技术力量雄厚、有市场开拓能力的企业入驻园区,对有机牛羊肉、乳品进行精深加工,坚决摒弃过去那种低水平、资源消耗型的畜产品加工模式,提升有机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示范带动能力,促进产品升级换代,推进示范区发展主导产业形成核心产业群,以龙头企业引领和带动作用,推动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三是强化组织领导。尽快组建成立河南县有机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管理委员会,切实加强对园区建设的组织领导。

科技引领,推动有机畜牧业科技创新。一是建立较为科学完整的有机畜牧业工作数据信息系统,建立有效的信息公开化和共享制,健全牲畜溯源系统和有机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为有机牛羊佩带耳标,实现从“草场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提高有机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二是协调科研单位围绕有机畜牧业发展,开展优质牧草新品种引进选育和种植、防灾减灾、健康养殖、牦牛藏羊良种繁育、高原家畜寄生虫病综合防控、药物高效低残留、牲畜粪便无害化处理等技术研究,为有机畜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保护良种,打造有机畜牧业知名品牌。按照“宜牛则牛,宜羊则羊,因地制宜”的原则,大力选育推广藏系欧拉羊、牦牛等优良畜种,加快“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建设,扩大品牌畜种覆盖面,努力提高有机畜产品质量和产出能力,努力把自治县建设成为藏系欧拉羊、雪多牦牛和河曲马优良畜种示范区,扩大品牌影响力,创造品牌效益。

人才引领,提升有机畜牧业发展水平。一是继续实施有机养殖明白人和经纪人培养计划。依托牧区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绿色证书工程、雨露计划等,加大对牧民群众有机养殖技术知识培训力度,每户至少培养一名有机养殖明白人,教育群众按照《有机养殖技术规程》的要求,不使用农药、化肥等违禁产品,使基地生产的牛羊肉、乳等产品纯天然、无污染、无公害,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放心的有机食品,为标准化经营奠定基础。二是培育壮大牧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精心指导培育、实施订单牧业、股份合作等方式,引导草场、牲畜、资金等生产要素向养殖大户和养殖能手集中,在企业合作社、牧户之间建立稳定的产销合作和服务契约关系。将草原生态奖补机制、游牧民定居工程和有机畜牧业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三位一体”发展格局,提升服务水平,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规范运行。三是通过政府订购、定向委托、招投标等方式,扶持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广泛参与农牧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支持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兴办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有机畜牧业。

第5篇

关键词:新专业;培养模式;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地理学从开始之初就具有与其他学科许多显著的区别,表现出独特的学科特征。①地理学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从古代地理学到现代地理学,他更加注重实验性,其知识成果表现出更强的实践性,并能够很快地被国家各级规划、生产部门所使用。当前,新学科的蓬勃涌现和新技术新手段的大量应用为地理学的发展提供更加先进的技术支撑。②但是,中国的高校长期以来传承沿袭着传统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地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把这些新技术应用到地理学当中成为本文所要探讨的焦点。

一、当前地理学新技术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介绍

当前,地理学受到大量新技术的冲击并与之相融合,逐步形成了自己特色的专业方向。这其中主要有:

(一)计量地理学出现。该方向大量运用了数学统计的方法来解决地理的问题,更加侧重于地理学的定量表达,从而为地理学从更高层次上理解和解释地理现象。

(二)遥感。遥感的出现彻底解放了地理学家,从资源获取到实验室分析,遥感都为地理学家提供了主要的数据信息。随着这种技术的成熟和普及,大量的地理问题都直接或者间接借助于遥感进行解决。

(三)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出现使得地理学家有了更加便利的工具来分析和挖掘自己拥有的地理资源和信息,从而在获得知识的知识。

(四)测量学和数字地图制图。测量学和数字地图制图让地理研究工作者摆脱了繁重的地理数据获取和分析的工作,并且对地理数据的分析和标准化都产生了影响,也成为地理学方向的重要产业之一。

(五)时间和空间分析。时间序列的分析来源于地理资料的长期积累,通过时间序列的分析为获得具有规律性的地理知识提供了可能。空间分析的概念来自于数学拓扑学和GIS。空间分析为地理知识的空间表达和地理迁移提供重要的思想依据。上述这些重要的地理学思想和方法都为地理学新的发展提供帮助,实践也证明了这些方法和思想是可行的④,同时在当前地理学发展状况也可以看出这些方法已经被大量使用,并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模式。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为培养适应当前新农村建设和中国城市建设的需要,信息化、市场化、

现代化的时展趋势,培养掌握区域城镇有关理论和方法的人才而开设的一个新专业。该专业主要让学生掌握制图、测绘、信息系统、区域规划、资源评价、经济地理和生态等方面的基本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从资源环境与城市规划管理专业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该专业体系的形成主要基于以下几个专业:地理专业;规划专业;管理专业;测绘专业;生态专业;其他相关的资源专业(如水利专业、矿产专业等)。

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按照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以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为主线,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以地理科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为主干学科,拓展城镇规划、旅游区域规划同时兼顾工程技术、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面,并接受城市规划、城镇设计、计算机应用及CAD辅助设计等基本训练,

熟悉从事城镇区域规划、旅游区域规划设计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开设的层次课程

(一)基础层次课程主要是让该专业的学生对专业有个简单的认识,基础课程为其他课程的开设提供了前提,因此基础课程开设的种类对本专业的建设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基础层次的课程主要包含自然地理、普通地质学、管理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等。

(二)专业层次为整个专业的核心,该层次的课程决定了在本专业中的研究方向,因此对于这个层次课程的选取对于新生来讲尤为重要;该层次课程主要有:区域(中国、世界)自然地理、地质地貌学、水文学、人文地理学、区域经济学、产业布局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测量与地图学、土地规划、生态学、建筑学、遥感技术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等。

(三)技能层次为该学科的一个辅助,从一定意义上讲是整个学科的技术支撑;这个层次的课程有:高等数学、线形代数、数理统计、计算机图像处理、数据库基础知识、地学统计方法、统计软件(SPSS,STATISTIC)、CORELDRAW,AUOTCAD,GIS软件等。

从学科内部分类来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可以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含经济地理)、城镇规划、地图测绘以及其他方面(旅游等),这几个层次也代表了本专业当前发展的几个主要方向。自然地理学主要开展资源调查、资源评估等方面的工作;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为社会经济等方面;城镇规划方向主要开展城市体系、园林、住宅区、经济发展功能区、生态等方面的规划研究工作;地图测绘方向一般脱胎于测绘专业,并与工程测量结合到一起服务于政府等部门的基础测量工作,同时也为科研部门提供重要的基础地理数据。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作为新的地理学科之一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在专业培养、学科设置、课程层次、技能培训等方法都大量依靠了新地理学技术的支撑,这些支撑使得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成为地理学一个较为特殊专业,该专业既有了地理学中人文地理学的思想内核又有了工程学、技术科学的外在。本文在总结了大量高校该专业设置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几个主要的培养模式。

四、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模式

(一)资源环境评估和分析为主的培养模式。该培养模式侧重于自然资源知识的掌握,对水、大气、土地、地籍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学习。

(二)区域经济分析为主的培养模式。该模式主要探讨经济发展中的社会问题,主要有国家的区域发展、地区经济区建设、城市化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人口和资源问题等。

(三)以地图和测量为主的培养模式。该培养模式来源于以前的测绘学,主要研究地图测量、工程测量等一系列问题。

(四)以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为主的培养模式。

(五)以规划为主的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以城市规划学为主,并结合了经济地理和建筑学的一些知识而形成的。

从这几种模式上我们可以笼统的进行一下划分:第一种模式偏重于自然地理方向,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地质学基础和野外实习能力;第二种模式偏重于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要求学生的思维比较有扩展性和立体感,同时必须具备深厚的数学功底和统计学知识;第三种模式偏向测量,要求学生掌握的地图学和测量学的知识较多;第四种偏向于技术,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技能,数据库、编程等应该比较熟练,同时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思考能力和知识转化能力;第五种模式偏向规划,要求学生的基本知识较多,该种模式是这几种模式中最高的一层,它所涉及的知识面可以涵盖上述几个模式。

五、几点思考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开设和建设要根据各院校的实际情况开展,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师资情况和所在区域的社会需要进行设置。学生应该根据自身的爱好进行有侧重的模式选择。这就要求学生在充分考虑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完整地审视这几种培养模式,选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

当前,很多高校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都是依历史专业或者优势专业而建设的,这样在师资配备、实验室建设、学生课程开设以及整体专业定位上往往偏斜于历史专业或者本身的优势专业,造成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成为其他学科的一个附属学科,这必然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参考文献:

第6篇

一、 中学地理学科中人文精神教育的基本内容

1.尊重与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知识是地理教学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其内容阐明了人类活动对自然施加的种种影响及其带来的后果。它的内容包含如下人文精神教育因素:人属于自然的一部分,人既不能屈服于自然,做自然的奴隶,同时也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无休止地破坏和掠夺自然[5]。人既是自然人也是社会人,人文精神在人的双重身份之间起着重要的协调作用,在人类傲视大自然时警醒人类别忘了自己的自然属性。

2.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人口、资源和环境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地理学科在人口、资源和环境教育的内容比较全面,如人口激增将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所以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人口素质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注意节约和综合开发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6]。在地理学科中,环境道德教育是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所重视的教育目标之一,任何破坏环境的行为都是不可持续的。中学地理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7]。

3.了解历史文化,树立全球意识

通过对一些主要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的了解,使学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有一个大体的掌握,了解文明古国所创造的灿烂文化及其对世界产生的重要作用。意识到,一个民族的文化,政治、经济都可以看作是一种文化的集中表现[8],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核心力量。全球自然人文环境的整体性和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有助于学生全球意识的培养和确立,如气候变化、经济危机等局部问题,都会带来全球性的影响。

4.热爱祖国、培养地理美感

我国地域辽阔、地貌气候多样、民族众多、风光迥异,伴随着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力逐渐增强吸引着全球的目光。身处自然和人文环境都比较优越的中国,人们更应当刻苦学习,热爱报国,献身社会。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相互关系与作用的学科,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审美对象[5]。地理事物和现象在大自然和社会中进行着有序的整合,形成了雄、奇、险、秀、幽和意蕴深长等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它们是最具体、最直观、最现实的审美教育内容,而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中的部分内容就是地理学科教学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资源。

二、 农村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人文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

1.地理教学不受重视

扭曲的环境氛围影响地理教学的顺利进行,在生活中,人们认为利用地理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的机会少,且在多数农村学生和家长潜意识里受光宗耀祖,“跳农门”和“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等思想的影响,大部分农村家庭认为地理可学可不学[9],这种错误的观念及舆论环境,使学生在心理和行为上倾向于数理化等学科,轻视地理学科。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学校及家长对地理学科便有所忽视。在许多发达国家,中小学地理课时一般都占总课时的6%左右,而在我国却只占总课时的2%[10],在我国农村的中学地理课时更少,多数被抢占去填补“主科”的补充课时,身在农村的学生,几乎没有课余时间来学习地理和培养对它的兴趣,部分农村中学对地理学科的教与学的监督完全处于“真空”状态,而人文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

2.地理教学内容的分离

教学内容的分离一般体现在人对课程教学内容的分割上,具体到农村中学地理教学主要体现在:第一,教学内容的实践与学生生活相分离。新课改后,地理教材融合了很多与人地关系紧密结合的内容和活动,但由于升学压力和课时少等矛盾,大部分农村中学地理老师在教学中“穿新鞋走老路”将很多有意义的地理教学活动和案例一带而过,甚至省略,使地理教学依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分离。第二,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自主安排使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相分离。目前我国地理教材的编排主要是“由偏重自然地理向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相结合的方向转变、自然地理内容由集中讲述向分散在区域地理中讲述的方向转变”[11],这本是个好现象,但很多地理教师为了教学方便,人为地将两部分知识分开,割裂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

第7篇

关键词:综合课程;历史与社会;地理历史知识;教学策略

一、对历史与社会课程的理解

初中历史与社会这门课程实施已有十余年了,随着这门综合课程的实践深入和不断研讨,其课程实施的特点也越来越明朗,即要注重学科之间的合理渗透、整合,用综合、交融、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实施教学,从而帮助学生认识社会。

1.课程的综合化是教改的一个方向

早在1984年10月召开的第39届国际教育会议上就有学者指出这样一个现象:开设跨学科综合课程的趋势正在改变以科目为中心的课程设置。从国内背景来看,高中实施文科综合已有多年,作为更基层的初中教育,除了普及基础知识外,也应该为更高阶段的学习做好知识、能力和情感的铺垫。所谓综合,就是要从学生的经验和发展的实际出发,对多门学科进行综合,对其内容进行整合,注重知识的关联性、整体性和开放性,扩大学生的认知视野,帮助学生获得对社会生活和人类历史的整体性认识,掌握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观察、认识、适应、参与社会的能力。初中综合文科课程历史与社会的开设,正是适应了国际国内课程改革的综合化发展趋势:它替代传统分科的历史和地理,在保留历史和地理学科核心概念、观点和方法的基础上,还融入其他人文学科的知识,内容更加丰富,知识体系更加合理;它所具有的综合性、人文性、创新性等特征,为当代教育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2.历史与社会课程呈现了史地交融的意图

现今的历史与社会在教材呈现方式方面具有一种崭新的综合思维方法和时空观,即从社会事物的空间位置和历史发展两个层面分析问题,以认识社会作为教学内容的线索。这大致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整体知识模块设计。从大块内容安排上看,这套教科书各学科领域的知识框架有较明显的侧重,在“七年级上册”中侧重呈现地理方面的内容;“八年级上册”开始过渡到历史领域,并一直延续到九年级。虽然地理内容与历史内容在教材安排上来说处于历时性而非共时性,但却又统一纳入“认识社会”的知识体系,课程内容的关联性、人文性和教学方法的开放性、灵活性,使得历史与地理有很多交叉的视角,为跨越史地学科这条“楚河汉界”的鸿沟提供了条件。第二,一些具体知识点的设计。如在七年级上册“行政区划”的知识点设计方面,其中“阅读卡”部分讲述了“省”的由来,而在之后的问题设计中,又设计了“查找我国一些与历史有关的省级行政区划单位的简称”的问题。这是教材在编排中历史与地理知识结合的生动体现。

3.培养教师综合素养的一个有效载体

我们现在初中任教的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师,之前在大学里接受的都是专业学科的学习教育,讲究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是“专才而非通才”,这样一种滞后的实际状况导致教师在后来的中学具体的综合课教学中显得“跛足”和欠缺。这主要体现为在具体综合课教学中对于涉及本专业的知识过于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同时对于其它的非专业知识则不能展开发挥。在这种情形下教出来的学生必然也是缺乏综合素养的,也违背了课程改革的本意。笔者是一名与历史与社会新课程一起成长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经历过从“困惑不适”到“调整磨合”再到“和谐适应”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对综合教学中历史与地理知识的融合途径和重要性有了更多的体会。

二、史地交融理念下的历史与社会教学策略

人们知道,历史与地理是一对姊妹学科,历史关注时间,地理关注地点;所有的社会事物的形成或产生都与时间、地点有关,都被人类建构和经历,是学生认识社会必不可少的两个窗口。所以,要想使历史与社会教学更加有效,通过地理知识显现历史、通过历史印证地理,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和方法。

1.以地图为切入口,形象直观地展现历史知识

(1)借用课本图册读懂历史。由于地图为学生所熟悉,而作为“历史之眼”的历史地图是用地图语言表现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空间状态的特殊形式,反应了人类在一定历史时期特定地理环境中的具体活动,它既是历史知识的直观载体,也是一种形象性教材,更应为学生所推重。在初二历史与社会的教材中有不少内容都插有地图,再加上订阅的历史图册(政治上有疆域图、布局图、交通图,经济上有农作物分布图、手工业分布图,军事上有战争形势图等),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形象、直观、生动的图像,教给学生掌握读图的方法、理解图表涉及的基本史实,培养学生从图像中获取信息和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如在讲授八年级上册“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时,可以通过解读“四大文明古国”的地图来理解人类发展的某些规律,使学生明白早期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往往是在水源充足的大江大河下游地区,这些地方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便捷,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四大文明古国之所以起源于大河流域的历史本质,完成“自然环境因素对历史进程的影响”这一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学习目标。

(2)通过地图呈现历史知识。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特殊语言和重要工具。地图和地理教学始终相伴,这是地理教学的一大特点,无论是分布图还是景观图,都包藏了众多的显性和隐性地理知识,对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思考力,判断力、记忆力等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我们的历史与社会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看地图,不应仅仅局限于表面,还要使学生看到其背后蕴藏的文化底蕴和故事。如在讲述“好望角”“西印度群岛”“麦哲伦海峡”“太平洋”等名称的由来时,都可以联系新航路开辟的地理知识,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而且通过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促进了对历史名称由来的掌握。所以,地图可被视为潜在地表现了地理学与历史学最大可能的综合体,成为以“图”读“史”的重要切入口。

2.发掘史地互融点,提升“社会”学习效率

(1)在地理知识中显现历史内容。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中地理部分也蕴含着较多的历史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在紧扣教学内容的前提下,适当发掘地理中的历史知识,有意识地穿插一些生动的历史知识进行教学,不仅能调解枯燥的课堂氛围,还能促进地理知识的掌握。如在讲解七年级“地球的形状”时,可以插入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发展史,让学生感受人类为弄清地球的形状而经历了漫长、艰苦的探索和实践。

(2)在历史知识中显现地理内容。没有地理学就难以理解历史。“告诉我一个国家的地理,我就能为你阐述它的历史。”([英]阿兰.R.H.贝克)。但是有些地理因素如气候、地形、矿产资源等因素在一般的历史叙述中未必会明显地表现出来,但这些因素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却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十分注意发掘、联系、利用这些隐性的地理知识。如在八年级的历史与社会教学内容中,有一个重要的课程主题,即了解、比较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历史文明进程和特色。针对这类“区域史”“国家史”,如果不努力挖掘这些历史知识背后隐性的地理因素,不想认识一个其民族居住期间的地区的、国家的气候、地表与出产物,就不可能理解这个区域或国家的成长过程。所以说,对于历史而言,地理不是简单的展演历史舞剧的一个舞台或一个自然环境空间,也不仅仅是地球上某些地区的一系列事实材料,它是观察世界的一种特殊的方法。

3.关注人地关系,提升学科融合的核心价值

历史上人类的活动都发生在一定的地点,存在于一定的空间,并且彼此发生影响,人与自然的交互作用造就了人类的行为方式和环境的特征。所以,人地关系是一个既涉及自然过程又涉及社会过程的综合概念,是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史地学科之间的一个核心联系,或者说是共同的话题,很显然在教学实践中要突出关注这部分内容。各区域的人地系统有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人地关系应从动态角度考察才能深刻认识。在具体的教学中,主要可以通过对“历史上某时某地某人的某种活动产生的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进行思辨、叩问来考察人地关系。如人类发展史:在人类发展的初期,我们的祖先对环境的影响和动物区别不大,随着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的产生,人类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有所加强,同时也产生了相应的环境问题,如砍伐森林、破坏草原,引起了水土流失、水旱灾害和沙漠化。18世纪后半叶开始,以蒸汽机广泛使用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的生产能力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能力,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环境问题。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废渣,在环境中难以降解和净化,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一直困扰人类至今。人类正是通过研究人文现象空间特征与人类活动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才揭示了地对人和人对地的变化规律,探索如何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以协调人地关系。

三、在综合课程观下的一点思考

在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中,融合史地知识的课程观念来进行相关课程内容的教学,在多方面体现了积极的影响。首先,对于课程而言,避免了各科内容之间的重复、脱节及学科本位的片面倾向,使课程知识形成一个纵横交叉、经纬相联的大体系、大架构,使历史和地理都不再古老,不再刻板,也不再孤立;在教学中也有利于突破学科难点,拓宽教学空间。其次,对于学生而言,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较广阔的知识背景,有助于学生形成空间概念,有利于整体思维和多学科综合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发展,容易联系、解决社会生活实际(尤其是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对学生的知识建构和创造性地研究都会有进一步的提高。再次,对教师而言,有利于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开放性,有利于对各学科领域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弥补自己原有非专业知识的不足,使知识变得渊博,提升了跨学科教学的能力,最终向一个新型社会教师迈进。

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历史与社会综合课程面广量大,内容比较复杂,难免会暴露出一些不足和缺陷:一些知识线索不够清晰,使得教学重心很容易单纯落实在知识传授上,而如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则成为一种软任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执教教师的教材处理能力和教学水平;一些以介绍地理知识为主或历史知识为主的单元,尚难找到融合的视角和适当的主题来进行知识整合,这也需要从课程、教材、教法等方面去解决问题。哪怕是对于一些具有史地融合性的教学内容,我们在操作的时候也要做到自然融合,融合无痕迹、不刻意,使之系统化、科学化,经过融合对知识、能力进行提升,对情感进行升华。这样,日积月累,教师和学生在教和学方面都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唯有“引”者留其悟。正如美国历史学家尼尔・丁・布尔斯廷在其大著《发现者――人类探索世界和自我的历史》中说的世界的真正主角是“发现者”,因为我们现在所观察到的世界的一切,即时间、陆地与海洋、天体与人体、植物与动物、历史和古往今来的人类社会等景象,只能是由无数的“哥伦布”为我们而揭示的,而这一“发现者”就是我们的教师和学生,这一“发现”的工作还远没有结束。

参考文献:

第8篇

武术流派的产生与我国的文化传统、地理环境、古时的生产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并在一定程度上集中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武术是一种文化形态,它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地域文化因素的影响,又由于它基本属于纯粹的民间文化,所以它一直保留着原始古朴的风貌,基本上没有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说到武术的地域性就不可避免地要提到武术的流派。中国武术的主要流派都是从地域性文化派生出来的。武术流派是一种重要的武术文化现象,是区分拳种类别的标志,是由不同技术特点和风格形成的武术技术派别,是武术技术的精华。以少林派、武当派、峨嵋派等民间武术派别为例并试探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是我们探讨传统武术发展战略的基础。

文化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文化的空间组合,人类活动所创造的文化在起源、传布方面与环境关系的学科。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研究武术的流派以及武术与地域文化的关系也就是研究武术的空间分类,即不同生存环境或不同的人类群体,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在适应或改造生存环境的过程中,所创造的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几千年的武术发展史赋予了武术极其丰富的内容,各种流派层出不穷,风格各异,带有深深的地域文化影响的烙印。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自然气候和地理环境存在很大差异,各地风土民情和文化传统颇不一致,这种地域文化的差异造就了众多的武术流派。不同的武术拳种是随着武术在历史中的不断发展派生而出的,它的主要形成时期还是在武术空前发展的明、清时代。

从技术本身的角度分析,流派是随着武术技击技术的完善和规范而逐渐形成的。具体说当技击技术逐渐产生了比较稳定的特点、风格和练习方式时,流派也就随之产生。随着武术技术动作的日益完善和规范化,不同流派还会出现分化过程。当技术动作发展成较为稳定的技击技术和套路技术时,不同流派又会相对固定下来;再随着各流派的不断分化、合并,发展成许多新的武术技术流派。从历史上看,在继承原有拳种流派的基础上,发展创新的事例很多。如:鹰爪拳脱胎于翻子拳;通臂拳脱胎于少林、螳螂、劈挂;清代陈王廷以戚继光三十二势长拳为基础,取各家拳法所长,经杨露禅等人丰富,逐渐形成了太极拳各流派。